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看中西戏剧差异

从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看中西戏剧差异

综合研究ZONGHEYA NJIU

460

一、莎士比亚与汤显祖

公元1616年,世界上两位文坛巨星先后陨落。一个是英国著名的戏剧家莎士比亚,一个是中国明代伟大的剧作家汤显祖。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其作品大多数是反映人文主义和批判封建思想的主题。他的戏剧创作之路分为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反映出了他思想的变化——从乐观主义到愤世忧郁再到“皆大欢喜”。不管在哪个时期,“莎士比亚善于从各个角度(社会的、政治的、历史的、心理的、人性的、伦理的、宗教的)观察生活,全方位地再现生活的矛盾性和复杂性,最大限度地扩大剧作的政治、社会、历史、心理等多元的蕴含量。因此,他的戏剧就像生活本身一样丰富”。汤显祖(1550——1616),晚明杰出的戏剧家,也是诗人,“是明代传奇创作中成就最高的作家”。他的作品主要表现在封建伦理纲常的束缚下,人的抗争。他的作品也有一个思想的变化,早年受祖辈修道的影响,渴望成为一名“游侠”,崇尚“侠治”。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生阅历改为推崇“儒治”。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描写爱情的剧本中,最著名的。《牡丹亭》则是汤显祖的代表之作。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对比,在感受他们对爱情的理解和赞美的同时,也看到不同文化里戏剧开出了多么美丽的花。

二、《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第一个创作时期的作品。这部作品取材于意大利的民间爱情故事,旨在揭露封建阶级之间的矛盾,以及这一阶级的野蛮和记仇。一见钟情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因为两家之间的恩怨矛盾而无法在一起,最后相继死去。在这样的背景下,或许真的只有死亡才能让他们完全地,永远地在一起。他们不顾家族世仇,勇敢地爱,甚至可以抛弃自己的姓名。朱丽叶说:“只有你的名字才是我的仇敌;你即使不姓蒙太古,仍然是这样的一个你。罗密欧,抛弃了你的名字吧;我愿意把我整个的心灵,赔偿你这一个身外的空名。”罗密欧则说:“那么我就听你的话,你只要叫我爱,让我重新受洗,重新命名;从今以后,永远不再叫罗密欧了。”“在这对男女青年身上,我们看到人文主义者强烈地反对封建统治和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感情。……它以两个封建家庭在其子女死后言归于好告结束,就进一步显示出它所赋有的人文主义思想战胜封建仇恨的乐观主义精神。”罗密欧与朱丽叶追求爱情的勇敢,让我们赞叹。我想汤显祖那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不仅可以表达出杜丽娘和柳梦梅之间的爱,也能表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情。多么神奇的巧合!

《牡丹亭》是汤显祖根据明代拟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改编的,讲述了生活在封建礼教森严的家庭的杜丽娘,终日幽居深闺,一

日在丫鬟的引诱下踏入后花园,见到满园春色,顿生情愫,渴望爱情。封建阶级统治中国三千余年,其残酷的等级制度,森严的礼教对人民的发展是极其有害的,特别是广大的妇女。“封建礼教和贞操节烈观念,

残酷地伤害着他们的身心。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的杜丽娘,唯父命是从,终日在家中学习刺绣、《诗经》,足不出户。“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

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特看的这韶光贱。”这是杜丽娘看到自家后花园的感受。一个长期被困深闺的妙龄女子,连自家的后花园都没去过,个性完全被压抑,以至于一触即发,为情而死。

至于两部作品的不同则表现在一下几个面。第一,社会背景略

从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看中西戏剧差异

祁杰夫/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天籁影视学院

【摘要】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是世界戏剧史上非常重要的两位戏剧家。他们的戏剧影响深远。活在同一时期的两位大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就是其中的代表,也是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的两部作品。本文对两位大师和两部作品进行了对比,从而看到了中西方在社会历史发展、信仰、价值观、处世哲学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正是这些差异造就了中西戏剧各自的精彩。

【关键词】莎士比亚;汤显祖;牡丹亭;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西戏剧

有不同。虽然,当时的中国和英国都处于封建社会,但是英国的社会比中国明代的社会更先进。英国资产阶革命即将到来,当时的英国社会,封建势力已经处于劣势,资产阶级正在崛起,人文主义思想被广泛传播。所以,罗密欧和朱丽叶可以私会,甚至私奔,可以在神父的主持下自行结婚。而当时的中国,虽然也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但是封建势力远远大于处于萌芽阶段的产本主义,一切先进的思想和社会经济都被封建势力狠狠地压制着。所以,杜丽娘只能在梦中与自己心爱的人相见。第二,信仰不同。《牡丹亭》先是写了柳梦梅梦到梅花树下有一美人“梦到一园,梅花树下,立着个美人。”这个美人告诉他“遇俺方有姻缘之分,发迹之期。”他的名也由此而来。柳梦梅和杜丽娘的梦前后呼应,表现了那时的中国人对宿命的信仰,他们相信命中注定。第三,表达的主题实质不同。《罗密欧与朱丽叶》表现得除了爱情的热烈之外,就是对封建残余思想的抨击。同时,从时代背景方面来看,《罗密欧与朱丽叶》处于文艺复兴时期,所以其中含有大量人文主义思想,而且可以说其主题就是歌颂人文主义。而《牡丹亭》在表达爱情,呵斥封建礼教的同时,还蕴含了汤显祖自己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中国的大多数文人读书都是为了做官,汤显祖自然也避免不了“学而优则仕”。但是他是一个具有改革精神的人,看到官场和社会的丑恶自然会大胆上书,请求改革。明朝晚期,各种弊端纷纷败露,但由于封建势力的过于强大,汤显祖不得不向现实低头。被贬、流放,是大多数有志的中国文人所要经历的,这是中国的社会所特定的,这也是两部作品最大的区别。

三、结论

中西方戏剧都是起源于宗教活动,但是二者的发展却各有特色。

中国戏剧在歌舞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写意的戏曲,而西方戏剧则发展为歌剧、舞剧和话剧。这种差异与中西的社会发展、价值思想、宗教信仰、处世哲学,甚至是语言方面的差异都息息相关。

通过对《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方戏剧之间有异有同。异主要表现在社会背景,信仰,处世哲学以及戏剧本身的特点等方面。相同的地方主要是戏剧家创作的一些方法和他们所达到的思想境界。

西方人也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这些与中国人都是不同的。个人主义是西方的核心价值观,从西方的戏剧中也不难看出,每个人都为争取自己的利益去为人处事。西方思想文化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推动进步的时期,越来越强调“人”,强调人的个性、自由、平等。对于人的发展越来越全面,人们也越来越知道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未来。此外,西方大多数国家信仰基督,上帝对于西方人来说,是一个灵魂的归宿,在这种信仰之下的西方人,做任何事情都不是盲目的,信仰对于西方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基督文化也会在戏剧中显现出来。这些从《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我们就不难看出。

【参考文献】

[1]田民.《莎士比亚与现代戏剧:从亨利克易卜生到海纳米勒》[I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50-453[2]叶长海张福海.《中国戏剧史(插图本)》.[J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42-252[3]廖可兑.《西欧戏剧史(上)》.[J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124-136

[4]汤显祖著.钱南扬注释.《汤显祖戏曲集》.[J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