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3.2.1倍角公式学案

3.2.1倍角公式学案

高一数学必修4导学案 编号003 编写人:王鹏 审核人:赵永

《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正切公式》达标检测

1. 0000cos50cos 20sin50sin 20+的值为 ( ).

A. 12

B. 1

3

C.

D.

2.

(0,),2ππ

ααα∈3设若sin =,-)的值.54

3. 化简00

cos(30)cos sin(30)sin αααα+++= .

4. 12cos +,(0),cos .3132ππααα=∈已知(),求的值=+-ππ

αα(提示:())

33

.

《3.2.1倍角公式》预习学案

【学习目标】

1. 掌握二倍角公式的推导,明确a 的取值范围.

2. 能运用二倍角公式求值、化简、证明.

【预习目标】

通过两角和差公式的复习,推导出倍角公式,了解二者的内在联系;通过两角和差公式的复习,推导出倍角公式,了解二者的内在联系.

【预习指导】

复习:(1) 你能说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及正切公式吗?sin()αβ+= .

)cos(βα+= . tan()αβ+= .

探究:

探究一: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问题1:由两角和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出发,将β用α替换,你能得到什么?

()sin 2sin ααα=+= =

cos2α= .

tan 2α= . 问题2:对cos2α利用平方关系变形得:

cos2α= = 。

新知: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sin 2α= .

cos2α= = = 。

.

tan 2α= .

【典型例题】

1.判断下列命题

(1)对于任意实数A,等式A A A cos sin 22sin =都成立.( )

(2)对于任意R ∈α,等式α

α

α2tan 1tan 22tan -=都成立.( )

2.填空

(1) )cos()sin(2sin =α (2))(sin )(cos cos 22-=α (3) )cos()sin(23sin =α (4) )(sin 213cos 2-=α

(二)例题及习题 例1、5sin (,)sin 2cos 2tan 2132

π

ααπααα=∈已知,,求,,的值。

练习1:4222sin

sin cos tan 3542333

α

ππααα

α=<<已知,,求,,的值。

例2.化简

(1)2sin15cos15 ; 2

2

(2)cos sin 1212π

π

-

2(3)2cos 18

π-; 2tan 22.5(4)

1tan 22.5- 2(5) 2sin 18π-; 5(6)sin sin

1212

ππ

例3.24cos cos cos

999

πππ

化简:

练习3:0

1cos 20cos 40cos80、

0002sin 70cos 40sin10、

0003sin 70sin50sin10、

例4、2sin 2sin tan 2cos 22sin cos θθ

θθθθ

+=++证明恒等式:

练习4:证明

2

2tan 1tan θθθθ

θθ

+=-1+sin4-cos41+sin4cos4

二倍角公式的应用,推导万能公式

课题十:二倍角公式的应用,推导万能公式 教学第一环节:衔接阶段 回收上次课的教案,检查学生的作业,做判定。 了解家长的反馈意见 通过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 了解学生上次学习的情况,查漏补缺,为后面的备课方向提供依据 教学第二个环节:教学内容 一、解答本章开头的问题: 令AOB = , 则AB = a cos OA = a sin ∴S 矩形ABCD = a cos ×2a sin = a 2sin2 ≤a 2 当且仅当 sin2 = 1, 即2 = 90, = 45时, 等号成立。 此时,A,B 两点与O 点的距离都是a 2 2 二、半角公式:在倍角公式中,“倍角”与“半角”是相对的 例一、求证:α +α-=αα+=αα-=αcos 1cos 12tan ,2cos 12cos ,2cos 12sin 222 证:1在 α-=α2sin 212cos 中,以代2,2 α代 即得: 2sin 21cos 2α-=α ∴2 cos 12sin 2α-=α 2在 1cos 22cos 2-α=α 中,以代2,2 α代 即得: 12 cos 2cos 2-α=α ∴2cos 12cos 2α+=α 3以上结果相除得:α +α-=αcos 1cos 12tan 2 注意:1左边是平方形式,只要知道2 α角终边所在象限,就可以开平方。 2公式的“本质”是用角的余弦表示2 α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3上述公式称之谓半角公式(大纲规定这套公式不必记忆) α+α-±=αα+±=αα-±=αcos 1cos 12tan ,2cos 12cos ,2cos 12sin 4 还有一个有用的公式:α α-=α+α=αsin cos 1cos 1sin 2tan (课后自己证) 三、万能公式 B C a A O D

辅助角公式 教案

辅助角公式2010-4-7 一、教学目标 1、会将ααcos sin b a +(a 、b 不全为零)化为只含有正弦的一个三角比的形式 2、能够正确选取辅助角和使用辅助角公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辅助角公式的推导与辅助角的选取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 ()sin α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in α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答:利用公式展开sin 4πα??+ ???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之, αα 化简为只含正弦的三角比的形式,则可以是α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尝试:将以下各式化为只含有正弦的形式,即化为)sin(βα+A ()0A >的形式 (1 1cos 2 αα+ (2 )sin αα 2、辅助角公式?推导 对于一般形式ααcos sin b a +(a 、b 不全为零),如何将表达式化简为只含有正弦的三角比形式? sin cos )) a b αααααβ+==+ 其中辅助角β 由cos sin ββ?=????=?? β(通常πβ20<≤)的终边经过点(,)a b ------------------我们称上述公式为辅助角公式,其中角β为辅助角。

3、例题?反馈 例1、试将以下各式化为)sin(βα+A ()0A >的形式. (11cos 2αα- (2)ααcos sin + (3αα (4)ααcos 4sin 3- 例2、试将以下各式化为)sin(βα+A (),[,0ππβ-∈>A )的形式. (1)sin cos αα- (2)ααsin cos - (3)cos αα- 例3、若sin(50)cos(20)x x +++ 0360x ≤< ,求角x 的值。 例42)cos()12123x x ππ+ ++=,且 02 x π-<<,求sin cos x x -的值。 4、小结?思考 (1)公式()sin cos a b αααβ++中角β如何确定? (2)能否会将ααcos sin b a +(a 、b 不全为零)化为只含有余弦的 一个三角比的形式? 5、作业布置 (1)3cos 66ππαα????+-+ ? ????? =________________(化为)sin(βα+A ()0A >的形式) (2) 、关于x 的方程12sin x x k =有解,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3)、已知46sin 4m x x m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4)、利用辅助角公式化简: ()sin801cos50??? 四、教学反思

三角函数的二倍角公式及应用

三角函数的二倍角公式及应用 一. 考点要求 1、 熟记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并能灵活应用; 2、 领会从一般化归为特殊的数学思想,体会公式所蕴涵的和谐美 3、 公式应用的方法与技巧。 二、公式再现; 1、二倍角公式; sin2a= 2sinacosa 。 cos2a =22cos sin αα- = 22cos 1α-= 21sin α- tan2a= 22tan 1tan αα - 2、降幂公式;2 2cos 1sin ,2 2cos 1cos 22α αα α-= += 三;闯关训练 A 、类型一 公式逆用 逆用公式,换个角度豁然开朗,逆过来看茅塞顿开,这种在原有基础上的变通是创新意识的体现; 1、求下列各式的值 ();??cos15sin151 ()8 s i n 8 c o s 22 2 π π - () ? -?5.22tan 15.22tan 32 ; ()15.22cos 242 -? B 、、类型二----公式正用 从题设条件出发,顺着问题的线索,正用三角公式,通过对信息的感

知、加工、转换,运用已知条件和推算手段逐步达到目的。 2、已知(),5 3 sin -=-απ求α2cos 的值。 3、已知?? ? ??∈-=ππ ααα,2 ,sin 2sin ,求αtan 的值。 C 、、类型三----化简 ()()()2 4441sin cos ;2cos sin a a θθ +-、 四.能力提升; 1, 已知,128,5 4 8 cos παπα <<-=求4 tan ,4 cos ,4 sin α αα的值 2、已知,2 4,1352sin π απα<<=求ααα4tan ,4cos ,4sin 的值。 3、化简 ()() 11 1sin cos cos 2;2; 1tan 1tan x x x θθ--+ 4.x x - 5. 求值:(1)0000sin13cos17cos13sin17+ (2)0 1tan 751tan 75+- (3)2 2 cos sin 8 8 π π - 6.已知a ,β都是锐角,cosa=17 ,cos ()αβ+=11 14 -,求cos β的值。 7、 已知tan()3,tan()5αβαβ+=-=求tan2a 及tan 2β的值。 8、求值0000tan 70tan1070tan10- 9、.已知函数 2cos cos x x x +,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及单调递增区间。 五;高考链接

《二倍角的三角函数》教案(1)(1)

二倍角的三角函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由和角公式而导出倍角公式; (2)能较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化简、求值、证明,增强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 (3)能推导和理解半角公式; 4)揭示知识背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分析、探求的学习态度,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自己由和角公式而导出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领会从一般化归为特殊的数学思想,体会公式所蕴涵的和谐美,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通过例题讲解,总结方法.通过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对三角函数各个公式之间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理解掌握三角函数各个公式的各种变形,增强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逆用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倍角公式的应用. 难点:公式的推导. 三.学法与教法 教法与学法:(1)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己由和角公式导出倍角公式,领会从一般化归为特殊的数学思想,体会公式所蕴涵的和谐美,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2)反馈练习法:以练习来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其存在的差距. 四.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复习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2、提出问题:公式中如果β=α,公式会变得如何? 3、让学生板演得下述二倍角公式:

α-=-α=α-α=ααα=α2222sin 211cos 2sin cos 2cos cos sin 22sin ααα2tan 1tan 22tan -= [展示投影]这组公式有何特点?应注意些什么? 注意:1.每个公式的特点,嘱记:尤其是“倍角”的意义是相对的,如:4α是8α的倍角. 2.熟悉“倍角”与“二次”的关系(升角——降次,降角——升次) 3.特别注意公式的三角表达形式,且要善于变形: 22cos 1sin ,22cos 1cos 22α-=αα+=α 这两个形式今后常用. (二)[展示投影]例题讲评(学生先做,学生讲,教师提示或适当补充) 例1.(公式巩固性练习)求值: ①.sin22?30’cos22?30’=4 245sin 21=ο ②.=-π18 cos 22224cos =π ③.=π-π8cos 8sin 22 224cos -=π- ④.=ππππ12cos 24cos 48cos 48sin 8216sin 12cos 12sin 212cos 24cos 24sin 4=π=ππ=πππ 例2.化简 ①.=π-ππ+π)12 5cos 125)(sin 125cos 125(sin 2365cos 125cos 125sin 22 =π-=π-π ②.=α-α2sin 2cos 44α=α-αα+αcos )2 sin 2)(cos 2sin 2(cos 2222 ③.=α+-α-tan 11tan 11α=α -α2tan tan 1tan 22 ④.=θ-θ+2cos cos 21221cos 2cos 2122=+θ-θ+ 例3、已知),2 (,135sin ππ∈α= α,求sin2α,cos2α,tan2α的值。 解:∵),2(,135sin ππ∈α=α ∴1312sin 1cos 2-=α--=α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四:《单位圆与诱导公式》导学案(含解析)

第4课时单位圆与诱导公式 1.借助单位圆,利用点的对称性推导出“-α,π+α,π-α,α+”的诱导公式,并会应用公式求任 意角的三角函数值. 2.会应用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的化简与求值. 3.通过公式的运用,学会从未知到已知,复杂到简单的转化方法. 我们已经学习了任意角的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以及终边相同的角的正弦、余弦函数值也相等,即sin(2kπ+α)=sinα(k∈Z)与cos(2kπ+α)=cosα(k∈Z),公式体现了求任意角的正弦、余弦函数值转化为求0°~360°的角的正弦、余弦函数值,那么我们能否将0°~360°间的角的正弦、余弦函数值转化为锐角的正弦、余弦函数值呢? 问题1:将任意角转化成0°~360°间的角的几种情况 因为任意角都可以通过终边相同的角转化成0°~360°间的角,对于任意0°~360°的角β,只有四种可能(其中α为锐角),则有 β= 问题2:(1)角α与-α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关系 如图,在单位圆中对任意角∠MOP=α,作∠MOP'=-α,这两个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分别为P和P',可知OP与OP'关于轴对称,设P点的坐标为(a,b),则点P'的坐标为(a,-b),所以sin(-α)=-b,cosα=a.即sin(-α)=,cos(-α)=.

(2)角α与α±π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关系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的单位圆中,对任意角∠MOP=α,其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为P,当点P 按逆(顺)时针方向旋转π至点P'时,点P'的坐标为:(cos(α+π),sin(α+π))或(cos(α-π),sin(α-π)),此时点P与点P'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都互为,故sin(α+π)=,cos(α+π)=;sin(α-π)=,cos(α-π)=. (3)角α与π-α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关系 如图,在单位圆中,当∠MOP=α是锐角时,作∠MOP'=π-α,不难看出,点P和点P'关于y 轴对称,则有sin(π-α)=, cos(π-α)=. (4)角α与+α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关系 在单位圆中,仿照上面的方法,可以得出,sin(α+)=,cos(α+)=. 问题3: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诱导公式 (1)sin(2kπ+α)=;cos(2kπ+α)=; (2)sin(-α)=;cos(-α)=; (3)sin(2π-α)=;cos(2π-α)=; (4)sin(π-α)=;cos(π-α)=; (5)sin(π+α)=;cos(π+α)=; (6)sin(α+)=;cos(α+)=; (7)sin(-α)=;cos(-α)=. 问题4:讨论几组诱导公式的共同点与规律 (1)2kπ±α,-α,π±α的三角函数值等于α的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作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2)±α的正弦(余弦)函数值分别等于α的()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 把α看作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1.下列等式不正确的是(). A.sin(α+180°)=-sinα B.cos(-α+β)=-cos(α-β)

金典教案-辅助角公式(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辅助角公式sin cos )a b θθθ?+=+教学应注 意的的几个问题 在三角函数中,有一种常见而重要的题型,即化sin cos a b θθ+为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的形式,进而求原函数的周期、值域、单调区间等.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这种题型的解答方法,教师们总结出公式sin cos a b θθ+ )θ?+或sin cos a b θθ+ cos()θ?-,让学生在大量的训练和考试中加以记忆和活用.但事与愿违,半个学期不到,大部分学生都忘了,教师不得不重推一遍.到了高三一轮复习,再次忘记,教师还得重推!本文旨在通过辅助角公式的另一种自然的推导,体现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同时说明“辅助角”的范围和常见的取角方法,帮助学生澄清一些认识;另外通过例子说明辅助角公式的灵活应用,优化解题过程与方法;最后通过例子说明辅助公式在实际中的应用,让学生把握辅助角与原生角的范围关系,以更好地掌握和使用公式. 一.教学中常见的的推导方法 教学中常见的推导过程与方法如下 1.引例 例1 α+cos α=2sin (α+6π)=2cos (α-3 π). 其证法是从右往左展开证明,也可以从左往右“凑”,使等式得到证明,并得出结论: 可见 , α+cos α可以化为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形式. 一般地,asin θ+bcos θ 是否可以化为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形式呢? 2.辅助角公式的推导 例2 化sin cos a b θθ+为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的形式. 解: asin θ+bcos θ sin θ cos θ),

① =cos ? ?, 则asin θ+bcos θ θcos ?+cos θsin ?) θ+?),(其中tan ?=b a ) ② =sin ? ?,则asin θ+bcos θ θsin ?+cos θcos ? s(θ-?),(其中tan ?=a b ) 其中?的大小可以由sin ?、cos ?的符号确定?的象限,再由 tan ?的值求出.或由tan ?=b a 和(a,b)所在的象限来确定. 推导之后,是配套的例题和大量的练习. 但是这种推导方法有两个问题: 一是为什么要令 =cos ? =sin ??让学生费解.二是这种 “规定”式的推导,学生难记易忘、易错! 二.让辅助角公式sin cos a b θθ+ )θ?+来得更自然 能否让让辅助角公式来得更自然些?这是我多少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2009年春.我又一次代2008级学生时,终于想出一种与三角函数的定义衔接又通俗易懂的教学推导方法. 首先要说明,若a=0或b=0时,sin cos a b θθ+已经是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的形式,无需化简. 故有ab ≠0.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a 为 横坐标,b 为纵坐标描一点P(a,b)如图1所示,则总有一个角?,它的终 边经过点P.设 由 三角函数的定义知

二倍角公式教案

二倍角公式教案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二 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S (α+β) C (α+β) T (α+β)推导出sin2α,cos2α,tan2α. 知道各公式 间的内在联系,认识整个公式体系的生成过程,从而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2、记住并能正确运用二倍角公式进行求值、化简、证明;通过综合运用 公式,掌握基本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二倍角的公式的推导及灵活应用,倍角的相对性 三、教学方法: 讨论式教学+练习 五、教学过程 1 复习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和(差)角公式,现在请一位同学们回答一下和角公式的内容: sin (α+β)= cos (α+β)= tan (α+β)= 计算三角函数值时,有些情况中,只用加或减不能满足要求,比如,角α,我们要求它的二倍,三倍,即2α,3α,等等,该如何求呢?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二倍角的相关公式。 2 公式推导 在上面的和角公式中,若令β=α,会得到怎样的结果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32页——133页,并填写课本中的空白框。(让学生做5分钟) (1)提问: sin2α=sin (α+α)= sin αcos α+cos αsin α= 2sin αcos α cos2α=cos (α+α)= cos αcos α-sin αsin α= cos 2α-sin 2α tan2α= tan (α+α)= tanα+ tanα1-tanαtanα =2tanα1-tan 2α 整理得: sin2α=2sin αcos α cos2α= cos 2α-sin 2α tan2α= 2tanα1-tan 2α (2)提问:对于cos2α= cos 2α- sin 2α,还有没有其他的形式? 利用公式sin 2α + cos 2α=1变形可得: cos2α = cos 2α-sin 2α=cos 2α-(1-cos 2α)=2cos 2α-1 cos2α = cos 2α-sin 2α=(1-sin 2α )-sin 2α =1-2sin 2α 因此:cos2α = cos 2α-sin 2α

二倍角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教案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王业奇

α 1tan tan 二、提出问题:若β = α 让学生板演得下述二倍角公式:

一、例题: 例一、(公式巩固性练习)求值: 1.sin22 30’cos22 30’=4 2 45sin 21= 2.=-π 18 cos 22 224cos = π 3.=π -π8 cos 8sin 22 224cos - =π- 4.=ππππ12 cos 24cos 48 cos 48 sin 8 2 16sin 12cos 12sin 212cos 24cos 24sin 4=π=ππ=πππ 例二、 1.5555(sin cos )(sin cos )12121212ππππ +- 2 25553 sin cos cos 121262 πππ=-=-=

2.=α-α2sin 2cos 44 α=α -αα+αcos )2 sin 2)(cos 2sin 2(cos 2222 3. =α+-α-tan 11tan 11α=α -α 2tan tan 1tan 22 4.=θ-θ+2cos cos 21221cos 2cos 2122=+θ-θ+ 例三、若tan = 3,求sin2 cos2 的值。 解:sin2 cos2 = 57 tan 11tan tan 2cos sin cos sin cos sin 22 22222=θ +-θ+θ=θ+θθ-θ+θ 例四、 条件甲:a =θ+sin 1,条件乙:a =θ +θ2 cos 2sin , 那么甲是乙的什么条件? 解:= θ+sin 1a =θ +θ2)2 cos 2(sin 即a =θ +θ|2 cos 2sin | 当 在第三象限时,甲 乙;当a > 0时,乙 甲 ∴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例五、(P43 例一) 已知),2 (,135sin ππ ∈α= α,求sin2,cos2,tan2的值。 解:∵),2 (,135sin ππ ∈α=α ∴1312 sin 1cos 2-=α--=α ∴sin2 = 2sin cos = 169 120 -

辅助角公式的推导讲解学习

辅助角公式的推导

辅助角公式sin cos )a b θθθ?+=+的推导 在三角函数中,有一种常见而重要的题型,即化sin cos a b θ θ+为一个角的 一个三角函数的形式,进而求原函数的周期、值域、单调区间等.为了帮助学生 记忆和掌握这种题型的解答方法,教师们总结出公式 sin cos a b θθ+ )θ?+或sin cos a b θθ+ cos()θ?-,让学生在大量的训练和考试中加以记忆和活用.但事与愿违,半个 学期不到,大部分学生都忘了,教师不得不重推一遍.到了高三一轮复习,再次忘记,教师还得重推!本文旨在通过辅助角公式的另一种自然的推导,体现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同时说明“辅助角”的范围和常见的取角方法,帮助学生澄清一些认识;另外通过例子说明辅助角公式的灵活应用,优化解题过程与方法;最后通过例子说明辅助公式在实际中的应用,让学生把握辅助角与原生角的范围关系,以更好地掌握和使用公式. 一.教学中常见的的推导方法 教学中常见的推导过程与方法如下 1.引例 例1 α+cos α=2sin (α+6π)=2cos (α-3 π ). 其证法是从右往左展开证明,也可以从左往右“凑”,使等式得到证明,并得出 结论: 可见 α+cos α可以化为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形式. 一般地,asin θ+bcos θ是否可以化为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形式呢 2.辅助角公式的推导 例2化sin cos a b θ θ+为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的形式. 解:asin θ+bcos θ sin θ cos θ), ① =cos ? =sin ?, 则asin θ+bcos θ θcos ?+cos θsin ?) θ+?),(其中tan ?=b a )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学案)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第1课时)(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借助三角函数的定义推导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2)能够运用诱导公式,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问题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由几何直观探讨数量关系式的过程,培养学生数学发现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过对诱导公式的探求和运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诱导公式的探求,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2)在诱导公式的探求过程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探求π-α的诱导公式。π+α与-α的诱导公式在小结π-α的诱导公式发现过程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推出。 教学难点:π+α,-α与角α终边位置的几何关系,发现由终边位置关系导致(与单位圆交点)的坐标关系,运用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导出诱导公式的“研究路线图”。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问题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结合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角的概念已经由锐角扩充到了任意角,前面已经学习过任意角的三角函数,那么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怎么求呢? (一)情境创设及问题提出 如何将任意角三角函数求值问题转化为0°~360°角三角函数 求值问题。 【情境创设】摩天轮旋转一周(比如如图30°角的位置)后又会 回到原位,你能否从数学角度或者用数学学语言来刻画一下什么是 “回到原位”?摩天轮旋转一周后,发生变化和没有变化的量分别 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关系?从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一般地,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知道,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 角函数值__________,三角函数看重的就是终边位置关系。即有: (二)尝试推导 如何利用对称推导出角π-α与角α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问题2】你能找出和30°角正弦值相等,但终边不同的角吗? 角与角α的终边关于y轴对称,有:

必修4之《辅助角公式》

高一数学期末复习————必修4之《辅助角公式》 一.知识点回顾 对于形如y=asinx+bcosx 的三角式,可变形如下: y=asinx+bcosx = ++++a b x a a b x b a b 222 2 2 2 (sin cos )· · 。记 a a b 2 2 +=cos θ, b a b 22 +=sin θ,则cos cos sin ))y x x x θθθ+=+ 由此我们得到结论:asinx+bcosx=a b x 22++sin()θ,(* cos ,θ= sin θ=来确定。通常称式子(*)为辅助角公式,它可以将多个三角式的函数问 题,最终化为y=Asin(?+ωx )+k 的形式。 二.训练 1.化下列代数式为一个角的三角函数 (1 )1sin 2αα+; (2 cos αα+; (3)sin cos αα- (4 )sin()cos()6363 ππ αα-+-. (5)5sin 12cos αα+ (6)sin cos a x b x +

2.函数 y =2sin ? ???? π 3-x -cos ? ?? ?? π 6+x (x ∈R)的最小值等于 ( ) A .-3 B .-2 C .-1 D .- 5 3.若函数()(1)cos f x x x =,02 x π ≤<,则()f x 的最大值为 ( ) A .1 B .2 C 1 D 2 4.(2009安徽卷理)已知函数()cos (0)f x x x ωωω=+>,()y f x =的图像与直线2y =的两个相邻交点的距离等于π,则()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A.5[,],1212k k k Z ππππ-+∈ B.511[,],1212k k k Z ππππ++∈C.[,],36k k k Z ππππ-+∈ D.2[,],63k k k Z ππππ++∈ 5. 如果函数y=sin2x+acos2x 的图象关于直线x=-π 8 对称,那么a= ( ) (A )2 (B )-2 (C )1 (D )-1 6.函数y =cos x +cos ? ????x +π3的最大值是________. 7.已知向量(cos(),1)3a x π=+r ,1 (cos(),)32 b x π=+-r , (sin(),0)3 c x π =+r ,求函数()h x =2a b b c ?-?+r r r r 的最大值及相应的x 的值. (本题中可以选用的公式有21cos 21 cos ,sin cos sin 222 a αααα+= =)

高中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1.3.1诱导公式导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A版必修(1)

1.3.1 诱导公式 【学习目标】 1. 借助单位圆,推导出正弦、余弦和正切的诱导公式,能正确运用诱导公式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为锐角的三角函数,并解决有关三角函数求值、化简和恒等式证明问题 2. 通过公式的应用,了解未知到已知、复杂到简单的转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以及信息加工能力、运算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知自学】 知识回顾: 1、背诵30度、45度、60度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做出单位圆,并分别找出任意角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 新知梳理: α都可以转化为终边在)2,0[π内的角,如何进一步求出它的三角函数值? 我们对)2,0[π范围内的角的三角函数值是熟悉的,那么若能把)2,2[ππ 内的角β的三角函数值转化为求锐角α的三角函数值,则问题将得到解决。那么如何实现这种转化呢? 探究1. 诱导公式的推导 由三角函数定义可以知道: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即有公式一: ) (tan )2tan()(cos )2cos()(sin )2sin(Z k k Z k k Z k k ∈=+∈=+∈=+απαα παα πα (公式一) 诱导公式(一)的作用:把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化为)2,0[π之间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注意:运用公式时,注意“弧度”与“度”两种度量制不要混用,如写成 ?=+?80sin )280sin(πk ,3cos )3603cos(π π =??+k 是不对的 问题2:利用诱导公式(一),将任意范围内的角的三角函数值转化到)2,0[π角后,又如何将)2,0[π角间的角转化到)2,0[π 角呢?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角,它们的终边具有某种特殊关系,如关于坐标轴对称、关于原点对称等。那么它们的三角函数值有何关系呢? 探究2:若角α的终边与角β的终边关于x 轴对称,那么α与β的三角函数值之间有什么关系?特别地,角α-与角α的终边关于x 轴对称,由单位圆性质可以推得: (公式二) 特别地,角απ-与角α的终边关于y 轴对称,故有 (公式三) 特别地,角απ+与角α的终边关于原点O 对称,故有 (公式四)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二倍角教案

3.1.3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教学分析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是在研究了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具有“二倍角”关系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它既是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特殊化,又为以后求三角函数值、化简、证明提供了非常有用的理论工具、通过对二倍角的推导知道,二倍角的内涵是:揭示具有倍数关系的两个三角函数的运算规律、通过推导还让学生加深理解了高中数学由一般到特殊的化归思想、因此本节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运算和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通过教师提出问题、设置情境及对和角公式中α、β关系的特殊情形α=β时的简化,让学生在探究中既感到自然、易于接受,还可清晰知道和角的三角函数与倍角公式的联系,同时也让学生学会怎样发现规律及体会由一般到特殊的化归思想.这一切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做,因为,《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要过多地补充一些高技巧、高难度的练习,更不要再补充一些较为复杂的积化和差或和差化积的恒等变换,否则就违背了新课标在这一章的编写意图和新课改精神. 三维目标 1.通过让学生探索、发现并推导二倍角公式,了解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和角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强化题目的训练,加深对二倍角公式的理解,培养运算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运用,会进行简单的求值、化简、恒等证明.体会化归这一基本数学思想在发现中和求值、化简、恒等证明中所起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联系变化的观点,自觉地利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节学习,引导学生领悟寻找数学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善于发现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二倍角公式推导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如何灵活应用和、差、倍角公式进行三角式化简、求值、证明恒等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出示问题,让学生计算,若sinα=53,α∈(2 ,π),求sin2α,cos2α的值.学生会很容易看出:sin2α=sin(α+α)=sinαcosα+cosαsinα=2sinαcosα的,以此展开新课,并由此展开联想推出其他公式.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 ①还记得和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吗?(请学生默写出来,并由一名学生到黑板默写) ②你写的这三个公式中角α、β会有特殊关系α=β吗?此时公式变成什么形式?

化一公式,辅助角公式学习教案.docx

化一公式(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化一公式在必修 4 的教材中并没有出现专门的一节进行讲解,是因为化一公式的本质其实就是两角和的正弦公式的逆应用。二、教学重点 对特殊角的化一公式的应用,两角和正弦的逆应用。知道要从系数中提出 a 2b2 . 三、教学难点 对a2b2的探究,理解为什么要提这个出来。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大家回顾一下应该等于: sin() sin cos sin cos 那我们看一下 sin=sin cos cos sin 3 cos 1 sin 33322 则那么请同学看下面两个题应该等于多少 例一:化简下面式子 ( 1)2 sin 2 cos 22 ( 2)1 sin 3 cos 22 解释:第一个式子中的2 可以看成 sin, cos, 变式后利用两角和正弦的逆应244 用课进行化简。第二个式子中的 1 和3 可以看成 cos , sin。 2233(二)、新授知识 那么现在我们来看下一个题: 例二:化简下面式子 ( 1) 2 sin 2 cos ( 2)sin 3 cos (提示学生和例一的关系,让学生自己转化到例一去)

解答:(1)22 sin 2 cos2sin 224 (2) 2 1 sin 3 cos2sin 3 22 为什么要提 2 出来呢? 因为提出来后可以在里面创造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是我们想要的 那么刚才的这些题我们都比较容易看出他们和特殊角之间的关系,那么如果遇到较为复杂的系数我们该提多少出来呢?例三:化简下面式子 a sin x b cosx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 学生讨论后指出这里应该提出 a 2b2,因为里面剩下的a,b刚好 a 2b2a2b2 可以构一个角的正弦与余弦。 所以 a sin x b cosx a2b2sin(x) ,我们把这种把两三角函数变为一个三角 函数的公式称为化一公式。 由此我们就可以处理任何类似的式子了 例三:化简下面式子 3 15 sin x 3 5 cos x 解答:先观察,把315 与3 5 的公因式 35先提出来,变为 3 sin x cos x ,再利用公式,提出32 2 ,可以变为 653sin x1cos x65 sin x 12 226练习:化简下面式子: ( 1)3 cos x 3 sin x(2) 3 sin x cos x( 3) 2 sin x 6 cos x 2244 (让学生上来做并讲解) (三)总结 同学们你们来说说这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 1,化一公式 2 ,逆向思维3,化归的思想(四)作业 练习册

运用二倍角公式解题的六技巧

运用二倍角公式解题的五技巧 二倍角公式变化多姿,在求值以及恒等变换中应用很广。若熟练掌握二倍角公式以及变通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则往往能出奇制胜,获得新颖别致的解法。 一、二倍角公式的直接运用 例1 若1 sin cos 3 αα+=,0απ<<,求sin 2cos 2αα+的值。 分析:由条件式两边平方,可求得sin 2α的值。注意到22 cos 2cos sin ααα=- (cos sin )(cos sin )αααα=+-,还需求c o s s i n α α-的值,于是先求22(cos sin )(sin cos )4sin cos αααααα-=+-的值, 然后开方,从而要进一步界定α的范围。 解:由1 sin cos 3 αα+= 两边平方得112sin cos 9αα+=,所以4sin cos 9αα=-。又 0απ<<,所以sin 0α>,cos 0α<,所以α为钝角。所以8 sin 22sin cos 9 ααα==-, cos sin αα-= 3 ==- ,所以22cos 2cos sin ααα=-(cos sin )(cos sin )αααα=+ -1(3=?=,从 而sin 2cos 2αα+=。 点评:挖掘隐含得到α 为钝角是解题的一个重要环节。注意导出公式 21sin 2(sin cos )ααα±=±。 二、二倍角公式的逆用 例2 求tan cot 8 8 π π -的值。 解:tan cot 8 8 π π -sin cos 88cos sin 8 8 πππ π =-2 2sin cos 8 8cos sin 88 π π ππ -= cos 41sin 24 π π-= 2cot 24π=-=-。 点评:本题通分后逆用正弦与余弦的二倍角公式,从而转化为特殊角函数的求值问题。 三、二倍角公式的连用 例3 求cos12cos 24cos 48cos96 的值. 分析:242 12=? ,48224=? ,96248=? ,联想二倍角的正弦公式αααcos sin 22sin =,若逐步逆用将是一条通途. 解:cos12cos 24cos 48cos96 sin12cos12cos 24cos 48cos96sin12 = sin19216sin12= sin12116sin1216 -==- 。 点评:对形如αααα1 2cos 4cos 2cos cos -n 的求值问题可考虑此法.若逆用诱导公式ααπcos )2sin(=±可知74cos 72cos 7cos πππ14 5sin 143sin 14sin π ππ-=,即对于正弦之 积或正弦余弦混合积的求值问题先利用诱导公式转化为余弦之积的形式利用此法求解. 四、整体配对使用二倍角公式 例4.求值: 78sin 66sin 42sin 6sin 分析:本题可按例2的点评部分所说的方法处理,这里介绍整体构造法.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教案

§3.1.3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1)教案 珠海市田家炳中学:温世明 一、知识与技能 1. 能从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理解化归思想在推导中的作用。 2. 能正确运用(顺向、逆向、变形运用)二倍角公式求值、化简、证明,增强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 3.揭示知识背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分析、探求的学习态度,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4.结合三角函数值域求函数值域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自己由和角公式而导出倍角公式,领会从一般化归为特殊的数学思想,体会公式所蕴涵的和谐美,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通过例题讲解,总结方法.通过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通过公式的推导,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逻辑推理能力;通过综合运用公式,掌握有关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对三角函数各个公式之间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理解掌握三角函数各个公式的各种变形,增强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逆用思维的能力. 2.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科学性等思维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以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为基础,推导二倍角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教学难点:二倍角的理解及其灵活运用. 五、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研讨式教学,多媒体教学; 六、教学设想: (一)复习式导入:大家首先回顾一下两角和(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 ()β αβ 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 ±= ±. (二) 复习练习: (三)公式推导: 我们由此能否得到sin 2,cos 2,tan 2ααα的公式呢?(学生自己动手,把上述公式中β看成α即可), ()sin 2sin sin cos cos sin 2sin cos ααααααααα=+=+= ()22cos2cos cos cos sin sin cos sin ααααααααα=+=-=-; 思考:把上述关于cos2α的式子能否变成只含有sin α或cos α形式的式子呢 ?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学案(一)

1.2.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学案(一) 预习案(限时20分钟) 学习目标: (1)能够借助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2)能够运用诱导公式,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问题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问题 学习重点: 用联系的观点发现并证明诱导公式,体会把未知问题化归为已知问题的思想方法 学习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单位圆的对称性与任意角终边的对称性中,发现问题,提出研究方法. 预习指导:请根据任务提纲认真预习课本P23-25 ? 任务一:探究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二) (三)(四) 思考: (1)各象限内三角函数值的符号是什么?(只讨论正弦、余弦、正切) (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是什么? (3)公式一的内容与作用是什么? 探究一:任意角α与(π+α)三角函数值的关系. ①α与 (π+α)角的终边关系如何? ②设α与(π+α)角的终边分别交单位圆于点P 1,P 2,则点P 1与P 2位置关系如何? ③设点P 1(x ,y ),那么点P 2的坐标怎样表示? ④sin α与sin(π+α),cos α与cos(π+α),tan α与tan(π+α)的关系如何? 利用三角函数定义,自己探索,归纳成公式(二) _______)tan(_______)cos(_______)sin(=+=+=+απαπαπ 探究二:任意角α与(-α)三角函数值的关系. ①α与(-α)角的终边位置关系如何? ②设α与(-α)角的终边分别交单位圆于点P 1,P 2点P 1与P 2位置关系如何? ③设点P 1(x ,y ),则点P'的坐标怎样表示? ④sin α与sin(-α),cos α与cos(-α) ,tan α与tan(-α)关系如何? 利用三角函数定义,经过探索,归纳成公式(三) _______)tan(_______)cos(_______)sin(=-=-=-ααα 探究三:α与(π-α)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 ①α与(π-α)角的终边位置关系如何? ②设α与(π-α)角的终边分别交单位圆于点P 1,P 2点P 1与P 2位置关系如何? ③设点P 1(x ,y ),则点P'的坐标怎样表示? ④sin α与sin(π-α),cos α与cos(π-α) ,tan α与tan(π-α)关系如何? 经过探索,归纳成公式(四) _______)tan(_______)cos( _______)sin(=-=-=-απαπαπ 预习检测 1.cos 225?=_________ 2.)45sin(ο-=_________ 3.)150tan(ο =________ _______)180tan()cos()180sin(.4=--?+οοααα 5.若,31)tan(=+απ则=αtan 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