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历史八上学案

初中历史八上学案

第1课鸦片战争导学案班级:姓名:

八年级历史学案主备人:牛立群审核人:赵文萍使用时间:2015.9.1

【学习目标】1、通过图文材料和相关史实的学习,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及林则徐虎门销烟。初步形成综合、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识读《鸦片战争形势图》和《五口通商示意图》掌握识读历史地图,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建立历史学习的空间感和方位感。

3、分析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探究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得出“封闭所以落后,思想观念的落后才是最致命的落后”的启示。

【学习重难点】林则徐虎门销烟;《南京条约》内容和影响。鸦片战争后社会性质的改变

知识链接:1、鸦片战争前世界与中国

世界层面:从18世纪70年代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从各方面都增强了西方的力量,加快了西方扩张步伐,使整个世界也进入了“自由贸易”的时代……至此,工业革命形势下的欧洲,促成了导致西方优势地位的全球格局。——刘德斌著《国际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献表贡,盼望得到好处。”——《英女王至乾隆国书》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怜悯)。——《乾隆皇帝赐英吉利国王敕书》2、英国商人义律对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说:中国政府禁烟“乃是陛下政府对于过去所受一切损失取得补偿的最好借口”,也是扩大对华贸易“最有希望的机会”。“应该使用足够的武力”,对中国进行“迅速而沉重的打击”。——《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独立,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

一、导入:联系清末的“闭关锁国”政策,带来了什么后果?

二、预习检测:自主完成以下内容,并在书上标划,小组内交流

A林则徐虎门销烟

背景: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国家, 为了

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为此英国向中国走私 ,给中华民族带来了 ,林则徐上书请求严禁鸦片

经过:年月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鸦片在广州当众销毁

影响:虎门销烟是,显示了。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

B中英《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时间:年至年,导火线:

根本原因:

结果:中英签订了《》内容:①开放为通商口岸;②中国赔款元;③割给英国;

④。

战争的影响①

②。

三、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完成

1、阅读知识链接1后,请回答:鸦片战争前的英国和中国各是什么情况?中英两国统治者在对外贸易上各采取什么态度?导致了什么结果?

2、阅读课文、《炮子谣》、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激增表等资料,请回答: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3、阅读知识链接2分析:有人说,鸦片战争史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引起的,你认为如果没有中国的禁烟运动,英国会发动鸦片战争吗?

4、熟记《南京条约》内容,分析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5、从英国和中国两方面分析,自诩为天朝大国的中国为什么会在战争中失败了?

6、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什么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四、达标检测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工业革命后急需扩大市场

B.中英贸易中,许多白银流入中国

C.虎门销烟取得重大胜利

D.清王朝日益腐败

2、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腐朽的封建制度

B.清朝的军备落后

C.没有发动群众

D.清政府军事组织不力

3、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B.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C.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D.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

4、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开放了通商口

B.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中国主权遭到破坏

D.封建地主剥削依然存在

5、近代中国领土丧失开始于()

A租借地的开辟 B香港岛的割让 C台湾的丢失 D列强瓜分中国

6、英国打开中国市场的手段有以下几种,他们的先后顺序是()

①鸦片②廉价的工业品③大炮和军舰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五、感悟提升

材料1、《南京条约》签订前,道光说:“朕因亿万生命所系,实关天下大局… …借作一劳永逸之计。”条约签定以后,道光称《南京条约》为“永杜后患”的《万年和约》。

思考:道光帝的话说明了什么?

材料2、郭嵩焘曾一再感慨:“通市二百余年,罢兵议款(南京条约)又二十年,始终无一人通知夷情,熟知其语言文字者。”

——《略论鸦片战争后清廷内部“闭关锁国”思潮》

思考:郭嵩焘的话又说明了什么?

材料3、鸦片战争后开始的中英关系为以后中外关系发展确定了方向,中国成了几乎整个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对象,鸦片战争为外国资本主义侵华打下了第一块基石,后来的侵略大厦就是由此逐渐构筑起来的。

——张振鹍《中国近代史开端与近代中外关系》

思考:这段资料预示了鸦片战争后中国将面临什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导学案班级:姓名:

八年级历史学案主备人:牛立群审核人:赵文萍使用时间:2014.9.3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分析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学习重难点】“列强侵华罪行”。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知识链接:

1、背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侵入中国。但是,它们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蓄意加紧侵犯中国主权,进行经济掠夺。清政府表示拒绝,交涉没有结果。于是,西方列强决心对中国发动一场新的侵略战争。

2、导火线:

1856年,英国借口广东水师在广州黄埔捕捉中国船“亚罗”号上的海盗,派兵进攻广州。法国借口法籍天主教神甫马赖在广西西林被杀,亦出兵入侵。1857年,英法组成联军,攻陷广州。

3、结果:

1858年,英法舰队在美、俄两国支持下,袭击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进犯天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与俄、美、英、法各国代表分别签订《天津条约》;中俄一系列割地条约;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①开天津为商埠;②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③割让九龙司给英国;④退还以前没收的天主教资产,法方还擅自在中文约本上增加:“法国传教士可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⑤赔偿英、法所谓的军费各增至八百万两,恤金英国五十万两,法国二十万两。

4、影响:

政治上,它使中国损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与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使中国受到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性冲击。

鸦片贸易合法化、华工出国及允许外国人前往内地传教,都使中国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外国公使驻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

导学过程:

一、导入:你去过圆明园吗,昔日辉煌的宫殿怎样变成了现在的残垣断壁?本课题目为什么称作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预习检测,看书自主完成以下内容,并在书上标划

A第二次鸦片战争

1不满足。

1、原因: 2进一步打开。

3扩大。

2、时间: - 。

3、主要列强:主凶帮凶

4、英法罪行:

5、沙俄罪行:割占中国领土

6、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程度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太平天国运动)

1、爆发原因:

2、开始:1851年发动金田起义,建号。

3、目的: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目的为

4、高潮:

5、战役: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成立了“ ”。

1860年8月太平军在战役中重创洋枪队。

1862年在战斗中,太平军击毙,严惩洋枪队

6、结果:1864年,由于,太平天国运动。

7、作用:沉重打击了,加速了的灭亡。

三、合作探究,认真查找资料,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

1、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相比较,有哪些不同?

2、归纳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哪些资料成为列强侵华的罪证?

在战争中获利最大的是哪个国家?

3、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清政府为何与侵略者互相勾结?

4、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史鸦片战争的延续,你同意吗?为什么?

三、达标检测

1、圆明园在哪次战争中被烧毁()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鸦片战争

2、1851年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起义是在()

A.南京

B.天京

C.金田

D.上海

3、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俄国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4、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的战役是()

A.上海青浦

B.江苏太仓

C.浙江慈溪

D.江苏苏州

5、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6、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侵占了我国大片领土,其中面积最大的一片位于()

A.黑龙江以

B.乌苏里江以东

C.伊犁西北部

D.新疆南疆西部

7、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略中国的主凶是( )

A.美、法 B.英、法C.法、德 D.英、美

五、感悟提升

1、圆明园焚毁之后,曾有很多人主张重修圆明园,但因无力重修而作罢。如今,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经济实力增强了,于是,有人主张重修圆明园。围绕这个问题,大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请谈谈你的看法。

2、(参考课本图片和11页自由阅读卡)圆明园中的杰作海晏堂,虽为欧洲式的建筑物,但装饰的花纹却是中国传统的样式。海晏堂前有十二生肖喷泉。喷泉饰物十二生肖是用铜制作的,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时遗失。近年,中国有关方面花费了数千万元的高价,从国际文物拍卖市场买回其中的牛头、猴头和虎头三件国宝。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第3课《收复新疆》导学案班级:姓名:

八年级历史学案主备人:牛立群审核人:赵文萍使用时间:2014.9.14

【学习目标】了解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和残酷剥削、压迫新疆人民,知道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史实。

【学习重难点】左宗棠收复新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意义

一、导入

二、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想争夺新疆的两个国家是和。

2.1865年,中亚浩汗国派率兵侵入新疆,后来擅自建国,自立为汗,

和表示支持。1871年,占领了伊犁。

3.1876年,率军进入新疆,他采取“,” 的策略,收复了除地区以外的新疆广大领土。

4.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的建议,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

三、合作探究

1.讨论课本动脑筋题“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2.讨论:英国和俄国为什么支持阿古柏政权?

3.小小辩论会:

甲方:代表人物李鸿章,观点:东南海防重要,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乙方:代表人物左宗棠,观点: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力主收复新疆。

4.思考:左宗棠为什么能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收复新疆有什么意义?

5.思考:左宗棠在打败阿古柏后,为什么不乘胜收复伊犁,而通过外交途径和俄国谈判解决伊犁问题?

6.讨论:中国用西部一块土地和大量的赔款换取伊犁值不值得?

7.讨论:左宗棠曾经协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他是收复新疆的功臣,后来在洋务运动中他是进步的洋务派,你如何评价左宗棠这个人物?

四、达标检测

1.19世纪60—70年代,虎视眈眈想争夺新疆的国家是()

A.英国和法国

B.俄国和美国

C.法国和美国

D.英国和俄国

2.19世纪中期,率兵侵入我国新疆的是()

A.噶尔丹

B.大小和卓

C.阿古柏

D.华尔

3.1878年,除下列哪一地区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A.伊犁

B.乌鲁木齐

C.喀什噶尔

D.吐鲁番

4.“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强调东南海防的重要

B.强调西北边防的重要

C.中国西北边疆形势严峻

D.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5.下列发生在新疆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②沙俄出兵占领伊犁③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④中国收回伊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6.新疆有一种柳树,枝叶繁茂,被称为“左公柳”,这种柳树是为了纪念收复新疆、治理新疆的一个著名人物,他是()

A.左权

B.阿古柏

C.左宝贵

D.左宗棠

五、知识拓展

材料: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了严重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是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计划、有组织的暴力犯罪事件,导致197人死亡,超过1600人受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乌鲁木齐“7·5”事件在新疆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这是境内外敌对势力精心策划的,是他们真相和本质的一次大暴露。乌鲁木齐“7·5”事件一方面给广大干部群众造成了严重伤害,另一方面也使各族群众认识到,反分裂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有时是很激烈的。

请你结合材料,发表对乌鲁木齐“7·5”暴力事件的评判。

第4课《收复新疆》导学案班级:姓名:

八年级历史学案主备人:牛立群审核人:赵文萍使用时间:2014.9.17

【学习目标】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及结果: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称作甲午中日

战争;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及邓世昌的事迹;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等。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综合

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黄海大战及邓世昌的英勇事迹、《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一、导入新课:阅读闻一多的作品《七子之歌·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这里的“夏日”是指哪个国家?台湾又是怎样离开母亲的呢?引出本课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

二、预习检测,自主学习:

1、1894年,日本为实现的梦想,出兵朝鲜国都汉城,接着又发动了侵华战争。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因此,这次战争叫做 _______。

2、“此日慢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是人们为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

雄而撰写的。他在战役中壮烈殉国,我们应该学习他的

精神

3、日军在辽东半岛的屠杀近2万居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看课本图)。在山东半岛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战败。

4、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的签订了中日

《_________________》。该条约规定:清政府割_____________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___________。允许日本在中国 __________,增辟通商口岸、

、、。

5、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

响:。6、“,”表明台湾人民反抗日本的殖民统治的态度和决心。台湾被割占,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强烈反抗。台湾著名抗日将领有

三、合作探究

1、结合《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完成下表:

2、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想一想,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今以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干什么?这两件事情联系到一起,说明什么问题?

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四、达标检测

1.某电视台要拍摄历史剧《北洋水师》,编写剧本时应该首先阅读下列哪个人物的传记。()

A.林则徐

B.康有为

C.邓世昌

D.孙中山

2.在近代史上,曾经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有()

①俄国②法国③英国④日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19世纪80—90年代签订的中外不平等条约与19世纪40—50年代相比,最根本的区别是()

A.割取领土的面积大

B.索取赔款数额很大

C.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越来越少

D.获取在华投放资本的特权

4.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武器落后

B.许多将领贪生怕死

C.清政府奉行妥协投降政策

D.日本突然袭击

5.《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阻碍最为严重的是()

A.赔款白银二亿两

B.增辟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割辽东半岛

6.“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赞誉的此“公”是 (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左宝贵

D.丁汝昌

7.在山东的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讲解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 ( )

①甲午战争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②林则徐率兵抵抗英军③致远号直冲敌舰,二百余名将士为国捐躯④清政府同日本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8、材料解析题

《春愁》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请回答:

(1)这首诗应该写于哪一年?

(2)台湾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被割占的?割占台湾的是哪个国家?它是通过哪一条约实现其野心的?

9、阅读材料,收获新知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我的新收获:

⑴材料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⑵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举两例。

五、总结感悟:

总结出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及内容,并说说通过学习本节课后的感悟

时间

甲午侵略者

中日原因

战争主要战役

结果

影响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学案班级:姓名:

八年级历史学案主备人:赵文萍审核人:赵文萍使用时间:2014.9.15

【学习目标】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特别是斗争目标;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掌握《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内容;分析《辛丑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学习重难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知识链接:

1、外国教会欺压中国人民

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时,主要用了三种手段:鸦片、枪炮、十字架。自从鸦片战争结束后,欧美的天主教、耶稣教和沙俄的东正教,依靠不平等条约和大炮的保护,先后向中国派遣传教士,到19世纪末已达三千三百多人。他们在中国建立教堂,网罗教徒,收集情报,干涉词讼,挑拨民族关系,进行文化侵略,并为本国政府出谋划策,掠夺中国权益,起到了侵略者的大炮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中国人民对此极其痛恨,不断进行反抗。

2、《辛丑条约》的影响

①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当时规定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这是列强对中国空前规模的勒索;为支付这笔巨额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社会经济更加凋敝。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除此之外,对于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员,有“即行革职,永不叙用”的规定,这不仅束缚了中国人民的手脚,便于列强宰割欺凌,而且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侵略的帮凶。③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这使得外国侵略者控制了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使馆界”的设立,实际上是一个“国中之国”,成为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一、自主学习

1、义和团运动

(1)最早兴起的时间与地点。

(2)兴起的背景

(3)口号性质

(4)斗争矛头直接指向

(5)义和团奋勇抵抗,迫使八国联军狼狈逃回天津,取得大捷的地点是(6)结果

(7)失败的客观原因主观原因

(7)作用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起止时间

(2)目的:;根本原因

(3)发动战争的国家

(4)八国联军的的统帅有英国海军司令和德国将领

(5)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的时间是

(6)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同慈禧太后一起仓皇出逃的清朝皇帝是

(7)结果

(8)条约内容:经济上:

政治上

军事上

外交上

(9)影响(危害)

二、探究交流

1、读课本20页及图片,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犯下了哪些罪行?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什么本性?瓦德西的话说明了什么?

2、分析《辛丑条约》的内容,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辛丑条约》中的哪一条规定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侵华工具?

3、《辛丑条约》中规定的划定使馆界与今天北京的使馆区有什么不同?

4、课本22页慈禧太后的话揭露了什么?

5、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达标检测

1、下列那一条内容看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A.在北京划定使馆区

B.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派兵驻扎铁路沿线

D.赔款

2.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仓皇出逃的清朝皇帝有()

①道光帝②咸丰帝③同治帝④光绪帝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4、参与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列强有()

①日本②英国③美国④俄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参与签订《辛丑条约》和《马关条约》的清朝大臣是()

A左宗棠 B邓世昌 C李鸿章 D琦善

中考链接:

1、(2007河南省)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这里的“两度劫”发生在()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2007新疆)《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居住在北京东郊民巷的居民都被迫举家搬迁。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

A.开商埠 B.修建教堂 C.设使馆 D.开办工厂

3、(2007湖南湘潭)《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在内容上相似的一项是()

A.都索取了大量赔款 B.都开放了大批通商口岸

C.都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D.都规定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第6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学案班级:姓名:

八年级历史学案主备人:赵文萍审核人:赵文萍使用时间:2014.9.16

【学习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知识;通过对洋务运动的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洋务运动的概况。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知识链接:

1、近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具体包括三个层面的进步发展

(1)经济方面,以大机器生产取代传统手工业、农业生产,以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2)政治方面,建立民主政治和法治社会,取代封建主义的君主专制制度。(3)思想文化方面,以西方近代的民主、科学思想,发对封建愚昧和迷信思想。

2、洋务:是指诸如外事交涉、订立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舰、开矿办厂等与外国

资本主义有关的事情。

3、张之洞与汉阳铁厂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为抵制洋铁入口,拟在广州筹建炼铁厂。不久,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遂将铁厂移建湖北,并于1890年在汉阳开工兴建。1893年,汉阳铁厂基本完工,计有炼钢厂、炼铁厂、铸铁厂等10个分厂,雇有外国技师约40人,工人约3000人。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大规模的钢铁企业,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

在对冶炼工业毫无经验、也缺乏知识的情况下,张之洞办铁厂不免有许多失误之处。他还不知道什么地方有煤矿、什么地方有铁矿,就贸然决定在广东建立钢铁厂。幸而他调到湖北,将铁厂设在了汉阳,在不远的大冶找到了铁矿。在向英国订购炼钢炉时,驻英公使薛福成告诉他,必须先将煤铁寄厂化验,然后才能根据煤铁的质地决定选用什么样的炼钢炉。张之洞自己对这些科学道理全然不知,也未派人考察,便答复说:“以中国之大,何所不有,岂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但照英国所用者购办一份可耳。”结果,从英国买回的三座炼钢炉中有两座酸性机炉,不适合汉阳铁厂所用的含磷较多的大冶铁矿,产品质量低下。这时,张之洞才知道他所购的是酸性机炉,不能去掉铁矿中的磷,钢含磷太多,便易脆裂。直到张之洞花巨款将原来的机炉改为碱性配置的机炉后,汉阳铁厂才炼出了合格的马丁钢。

如果张之洞在购买炼钢炉时听取一下别人的建议,或者派人去国外钢铁厂实地考察一下,这些决策的失误都是可以避免的。汉阳铁厂开办后,经费开支一直很大,而其产量却很低,产品质量又差,销路不广。这种状况使铁厂很难维持下去。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财政更为困难,已无力为铁厂筹拨经费。1896年,汉阳铁厂被迫改为官督商办。

【学习过程】

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背景

时间

目的

洋代表人物

务口号

运内容

结果

性质

作用

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1、阅读课本及知识链接,请解释什么是近代化?什么是洋务?什么是洋务派?什么是洋务运动?

2、请找出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军工、民工、海军、学校以及其地位

3、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口号,先后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但历史证明,洋务运动最终还是失败了。阅读课本及知识链接,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4、你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三、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

1.洋务运动开始和结束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C.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D.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2.中国近代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军事工业,维护“闭关自守”

B.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抵制外国侵略

C.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D.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3.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B.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提出了“自强”的口号

C.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提出了“救亡”的口号

D.洋务运动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4.以下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开办的企业,其中属于民用工业的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轮船招商局

5.19世纪90年代,洋务运动宣告破产,其标志性事件是()

A.安庆内军械所的创办

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C.京师同文馆的创办

D.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

中考链接:

1、(2007?四川成都)洋务派创办的以下军事和民用工业中,由李鸿章创办的是()A.江南制造总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汉阳铁厂D.福州船政局

2、(2006?安徽濉溪)“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3、(2007?广东中山)著名史学家陈旭簏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

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C.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

D.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第7课《戊戌变法》导学案班级:姓名:

八年级历史学案主备人:牛立群审核人:赵文萍使用时间:2015.10.13

【学习目标】:(1)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础知识。(2)结合课文、利用图片、历史资料等培养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总结康、梁的主要活动;通过讨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一、预习导学:

1、兴起:1895年春《__________》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和________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__________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__________”。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发展:1895年,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____________,定期集会演讲,随后又把《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作为该组织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__________形成了。

3、时间:_____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实行变法,史称“_______ ”。

4、变法内容:

5、结果:1898年9月21日,________发动政变,把光绪帝囚禁在中南海的________,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变法失败。这次变法立时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___________”。

6、戊戌变法失败后,_________等六人遭杀害,史称“_____________”。

7、1898年9月,向直隶总督荣禄告密,出卖光绪帝和维新派的是__________。

二、课堂学习与探究:

A、公车上书

1、什么是公车上书?有何影响?

2、康、梁等维新派为变法做了哪些准备?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B、百日维新

3、戊戌变法的直接背景是什么?时间是哪年?为什么称为百日维新?

4、戊戌变法的重要内容:

5、情景模拟:结合课文中变法诏书的内容任选一例分析:

①假如你是农民,你会支持变法吗?为什么?②假如你是政府官员, 你会支持变法吗?为什么?③假如你是资产阶级,你对变法满意吗?为什么?

6、戊戌政变时,谭嗣同表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六君子被杀后,时人评论“谭嗣同待死,杨深秀寻死”,还有人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认为他们死的不值,你怎么看待他们的献身精神?

7、戊戌变法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其结果怎样?:

8、从表面看,由于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帝,捕杀维新派人士,所以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了。而实际上,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还有很多。请查阅相关资料,分析一下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主观原因:(1)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和软弱,这是根本原因。(2)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脱离人民群众,对列强和封建反动势力寄予幻想(3)比较激进,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某些措施也缺乏可操作性。

客观原因:(1)封建顽固势力非常强大。(2)袁世凯暗中告密,出卖了维新派。(3)变法只受到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支持,各省官员阳奉阴违。

9、请你试着思考并归纳戊戌变法有什么影响?

三、课堂练习与巩固:

选择题:

1、康有为、梁启超作为伟大的历史人物永载史册,主要是因为他们:()

A、发起了洋务运动

B、发起了维新维新变法运动

C、领导了禁烟运动

D、参加了甲午中日战争

2、下列不属于百日维新内容的是()

A、改革政府机构

B、不允许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创办报刊杂志

D、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3、百日维新被称为“戊戌变法”,是因为它发生在旧历戊戌年,这一年应该是()

A、1894

B、1895

C、1898

D、1900

4、有人说戊戌变法的领导者是康有为和梁启超,而他们出生在地主阶级家庭,因此,戊戌变法是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你认为戊戌变法应该是()

A、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B、地主阶级改良运动

C、地主阶级革命

D、资产阶级革命

5、戊戌变法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A、挽救了民族危亡

B、推动了政治改革

C、发展了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

6、在刑场上悲愤的朗读了自己的绝命书:“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林则徐

7、1895—1898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主张()

A.救国图存,变法自强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8、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着被东西方列强瓜分的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怀着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认为只有进行社会改革,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他们为救亡图存进行的探索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9、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探索过程中,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袁世凯的出卖

B.脱离群众和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

C.顽固派的强大

D.所依靠的光绪帝没有实权

第8课《辛亥革命》导学案班级:姓名:

八年级历史学案主备人:牛立群审核人:赵文萍使用时间:2015.10.20

【学习目标】:了解孙中山成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性质、纲领、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三民主义的评价,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导学过程

一、知识结构和自主学习:

1、原因(背景):

国际:帝国主义加深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

国内:民族危机、民族资本发展,改良之路失败,革命运动兴起

2、准备活动

组织准备: 年孙中山在____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年在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其纲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机关刊物为_________

思想准备:孙中山提出,即、、

军事准备:举行武装起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黄兴领导的起义

3、武昌起义(革命高潮)

(1)武昌起义爆发:________年10 月10 日,起义爆发,率先发难者是_ ____和

________、起义军先后攻占了武汉三镇、、

(2)发展: 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响应了武昌起义、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3)成果: _______年元旦,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________。

(4)高潮: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5)结局:年2 月_______下诏退位,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但是窃取了革命果实,3月, 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

4、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_______________,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________

从此,_______________深入人心、

二、合作探究,小组合作

1、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你的观点是?

2、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3、对比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

1)相同点

①历史背景:都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清政府极端腐败,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②目的:都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③领导阶级及其特点: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都既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又有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软弱妥协。

④最终结果及其原因: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根本原因都在于资产阶级本身的局限性和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2)不同点

①政治主张:领导戊戌变法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保留皇帝。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帝制,实行民主共和。

②手段及性质:戊戌变法靠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辛亥革命采取自下而上的武装斗争,是比较完整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③结果也有不同的一面:戊戌变法半途夭折,完全失败,变法法令被废除。辛亥革命毕竟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取得了很大成功。

三、达标检测

1.目前,李教授正在兴中会成立地讲学,他讲学的地点是( )

A.广州 B.香港 C.檀香山 D.东京

2.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

A.《民报》 B.《国闻报》 C.《时务报》D.《湘报》

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民生主义 B.民权主义 C.三大政策D.三民主义

4.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辛亥革命首义成功等事情,这一地点应该是( ) A.上海 B.武昌 C.北京 D.广州

5. 2006年,是中华民国成立多少周年( )

A.93周年B.94周年C.95周年D.96周年

6.小红问妈妈:“谁是您心目中最崇拜的人?”妈妈说:“他是我们的国父,也是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这个人就是( )

A.孙中山 B.毛泽东 C.溥仪 D.袁世凯

7.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革命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8.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出卖过维新派,又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这人是( ) A.袁世凯B.荣禄 C.蒋介石 D.陈独秀

三、延伸与拓展

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革命的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当。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始终把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视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留给我们的仍旧是无尽的思考!中国人民争取独立民主的道路依然漫长。就象孙中山先生的临终遗言说的那样“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孙中山先生说的这些同志是谁?他们又为中国革命做了些什么呢?让我们共同期待以后的学习。

第9课《新文化运动》导学案班级:姓名:

初二历史学案主备人:牛立群审核人:赵文萍使用时间:2014.10.26

【学习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了解或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指导思想、代表人物、活动阵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新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学习重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导学过程

新文化运动性质:北洋军阀统治前期,激进的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用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抨击中国封建思想的思想启蒙运动。

一、自主学习

1、背景:在书上划出

2、时间:新文化运动兴起于_______年,

3、阵地:以《_________》杂志为主要阵地

4、开始标志:1915年_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称《__________》。

5、代表人物:、、、

6、口号:、

7、内容:

早期:

提倡,反对;提倡,反对;提倡,反对;提倡,反对

陈独秀在《新青年》中发表指出,与,是当今人类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只有将这两位先生请进中国,才能改变中国的现状。。“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指民主Democracy;科学Science。)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李大钊发表认为其实就是帝制复活的先声,批判尊孔复古思潮,其实就是反对复辟。

鲁迅发表,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吃人的本质,痛斥了一切所谓的“仁义道德”,呼吁人们推翻这人吃人的制度。

胡适:1917年1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文,提出文学改良的八项主张,要求用取代文言文。

后期:

以宣传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

1917年的胜利,使他们看到了新曙光。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篇论文,歌颂十月革命。创办了。

8、影响: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______________运动,比较彻底地批判

了,为___________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9、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把一切中国文化都看做是落后的,甚至把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当做封建文化加以否定,把一切西方文化都看做是进步的。

二、合作探究

1、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捏造出来的吗?

2、为什么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

三、达标测评

1.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发生的背景,不符合史实的是()

A.辛亥革命后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B.知识阶层,特别是青年学生非常认同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

C.袁世凯为实现独裁专制,企图用封建思想禁锢人民

D.北洋政府为建设民主政治而发动知识阶层进行改革

2.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掀起新文化运动的是()

A.陈独秀

B.梁启超

C.康有为

D.谭嗣同

3.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是指()

A.农民阶级的道德

B.封建伦理道德

C.资产阶级道德

D.中华民族的道德

4.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5.新文化运动最大的影响是()

A.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

B.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C.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活动

D.民主科学思想的普及教育活动

6.新文化运动把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根本原因是

A.儒家思想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推崇儒家思想

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落后 D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7.新文化运动后来有了新的内容。这一“新的内容”是指()

A.极力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B.不再宣传民主和科学

C.把文化运动发展为革命运动

D.对东西方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8、“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列主义思想的近代历史人物是()

A.李大钊B.陈独秀

C.胡适D.毛泽东

四、知识拓展(知识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1.阅读下列材料: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请回答:

(1)引文摘自谁写的什么作品?

(2)作者当时在参与什么运动?与他同时参与运动的主要人物还有谁?

(3)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4)请说出这场运动的作用。

课堂总结:

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新文化运动是伟大的思想解放与民主科学的洗礼,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前进。但只有高举起社会主义的旗帜,才算真正找到振兴中国的出路。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导学案班级:姓名:

初二历史学案主备人:牛立群审核人:赵文萍使用时间:2014.10.28

【学习目标】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

【学习重难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诞生对五四精神和党诞生意义的理解知识链接

1、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由外国侵略者在通商口岸开设的船坞和农副产品加工厂中,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随着中国民族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迅速发展和日、美在华企业的增加,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产业工人有二百多万人。中国工人阶级,从它诞生起,就不断地进行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1919年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支持学生的爱国斗争。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10日,沪杭、沪宁、淞沪等铁路工人也一齐罢工。参加罢工的工人达到六七万人,使上海内外交通断绝。各地工人也参加罢工斗争。工人阶级自觉参加罢工斗争,表明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起了巨大作用。

2、曹汝霖曹汝霖(1877—1966年),上海人。早年留学日本。1911年任清政府外务部副大臣。辛亥革命后,历任北洋军阀政府外交次长、交通总长、财政总长,成为新交通系政客头子。1915年参与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还参与签订《西原借款》,大量出卖国家利益。1919年初,支持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准备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爆发后,在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下,北洋军阀政府被迫罢免了他交通总长的职务。抗日战争时期,任华北敌伪政府顾问等职,继续卖国。

3、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13位代表出席“一大”的有各地共产党组织选派的12名代表,他们是:上海的李汉俊、李达;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汉口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日本的周佛海。另外陈独秀委派包惠僧代表他参加了大会。出席“一大”的代表实际上是13人。

导学过程:导入:为什么把每年五月四日作为我国的青年节?

一、自主学习“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背景:国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与美国乘机加紧侵略中国,这促使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反帝情绪日益高涨;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的方向和道路。

国内:北洋军阀政府对外出卖国家和民族的权益,对内搞独裁、打内战。导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加剧,这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2、爆发时间:地点:参加者:

斗争口号:领导者:

3、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

4、结果:

5、历史意义:

6、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思想基础:组织基础:阶级基础:

7、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

时间:地点:出席人员:

会议的主要议程:

8、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9、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二大意义:

二、合作探究

1、阅读导入框和第一段小字,思考:这些内容与五四爱国运动有何联系?

2、动脑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3、请阅读“五四”传单:

从这段材料中体现出来的五四精神,你认为是什么?

4、看《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

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于哪些地方?说明了什么?

5、看参加会议的三位代表人物像

①这三个人是哪些地方的代表?

②完成动脑筋:“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6、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间有何联系?

7、如何解释“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的含义?

五、达标检测

1.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 日本侵占我国领土山东

B. 北洋政府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C. 北洋政府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D. 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

2. 在五四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的是()

A. 青年学生

B. 工人阶级

C. 人民群众

D. 先进知识分子

3. 下列对五四运动意义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 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 使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C.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D.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 下列口号中,最能全面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B. 废除二十一条

C.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 还我青岛

5. 陈独秀被毛泽东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主要因为他()

①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②出任北大文科学长并直接领导了五四运动

③领导了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④联系进步青年和社团,指导和推动运动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A. 领导阶级不同

B. 指导思想不同

C. 所处时代不同

D. 革命前途不同

7. 中共“一大”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

A. 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B. 迅速建立党的各级组织

C. 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D. 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8.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这里的“新”主要体现在()

①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②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

③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法④以封建主义为主要斗争对象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③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