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病案分析

中医病案分析

中医病案分析
中医病案分析

病例分析题

八纲辨证

1.张××,男,34岁,职员。04年11月2日初诊。

患者咳嗽日久,久治不愈。入秋来咳势加剧,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干口燥,尤以夜间为甚。每日午后开始,自觉热从骨髓蒸腾而出,并伴有腰膝酸软,心烦不寐,睡中汗出,遗精,语言嘶哑,两颧发赤,舌红少苔脉细数。

要求:⑴做出八纲辨证的结论;

⑵症状分析;

2.王某,女,38岁。

患肺结核2年,近2月来经常咳血,咳嗽、潮热骨蒸、盗汗音哑、形

体羸瘦、喘息气短、形寒恶风自汗,食少便溏,面浮肢肿,舌光淡红裂纹

少津,脉沉微细。本病应诊断为何证?并作证候分析。

3.张某,女,29岁。

患者二个月来时常发热,热势或高或低,波动于37.3~38℃之间,

午后发作,并于劳累后加重,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常自汗出,易感冒,

纳差便溏,本次发热已持续3天。舌质淡白,苔薄白,脉弱。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主诉:反复发热2个月,本次复发3天。

4.赵某,男,48岁。

患者五年前患肝炎,虽经治疗,但症状时轻时重,纳差,胁痛。三

个月来,腹部胀大,腹围90厘米(原81厘米),脘腹撑急,如囊裹水,

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短赤,大便黏滞不爽,舌边红,苔黄腻,脉弦数。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主诉:胁痛、纳差5年,腹部胀大3月。

5.林某,男,56岁。

患者一年前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经抢救,神志清醒后现左半身上下

肢运动不便。嗣后大便秘结不通,二三日一行,虽有便意,但临而努挣乏力,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痛苦难耐,面色苍白,神被气怯,舌质淡嫩,苔薄白,脉虚无力。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主诉:左侧半身不遂,大便秘结一年。

6.安某,男,34岁。

数日来见食物心中泛泛欲吐,进食少许即行吐出,吐势较猛,不能参加劳动。嗳气,胃脘不舒,胸闷胁痛,上身,烦热,下肢觉冷,夜不安寝。舌尖红,苔薄白,脉弦。请作出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7.韩某,男,39岁。

咳嗽十余年,初时咯痰色白,痰出咳平。现咳痰质地较黏稠,有时痰

中带有血丝,咳声不扬,甚则音哑,口汤咽燥,午后潮热,形体消瘦,皮

肤干燥,舌红而干,脉象虚数。请作出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8.王某,男,40岁。

患者胃脘疼痛,反复发作已三年,冬季痛甚,痛时喜暖喜按,进热食痛减,食欲不振。今日起恶寒发热,头痛,周身酸痛,无汗,口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泻,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请作出八纲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9.黄某,女,38岁。

患者失眠多梦,头晕目眩,心悸气短,手足麻木,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月经提前,色红量少,舌红少苔,脉细数。请作出八纲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10.徐某,女,72岁。

患者经常咳嗽已二十余年,近五六年频繁发作,遇寒更甚,伴心性足肿。三日来因劳累诸症加重,精神萎顿,心悸气喘,不能平卧,头晕耳鸣,咳嗽痰多色白,足肿向上蔓延过膝,畏寒肢冷,尿少但淋漓不尽,五更泄泻,舌质淡紫苔灰腻,脉细弱无力。请作出八纲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11.李某,男,35岁。

平素溲赤,便干,常口渴咽干,两天前外出感寒,遂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声重,舌红苔黄,脉浮紧。本病应诊断为何证?并作证候分析。

12.资某,男,40岁。

患者自述头晕头热,左偏头痛,左面发麻,晚上耳鸣,目睛胀痛,睡

眠甚差,心慌,全身拘紧作痛,胸部疼痛,时欲呕吐,性急易怒,怒则手颤,腿软足冷,脉象浮而无力,舌质干红无苔。请作出诊断,并进行病机

分析。

13.朱某,男,9岁。

患者初起恶寒发热,继而咳嗽,喉中痰鸣如水鸡声,或如拽锯,鼻煽

口干,二便不利,面赤唇红,脉右浮滑搏数,左浮弦,舌苔黄白相兼。请

作出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14.仇某,女,34岁。

患者于近两周内,自觉右侧胸痛,五日来咳嗽,吐白泡沫痰,并伴头痛、恶寒、发热、汗出、胸闷气短,故来诊。诊时除上述症状外,右侧胸

胁痞闷作痛,纳谷欠馨,舌苔薄腻,根稍厚,脉濡数且有滑象。请作出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15.许某,58岁。

咳喘反复发作15年,秋冬为甚,咯痰稀白,胸胀闷,神疲乏力,稍劳则喘促加剧。三日前感寒,现发热,喘咳不能平卧,痰黄质稠,渴不多饮,溲赤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带数。请写出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脏腑辨证

1.张××,男,35岁,汉,农民,已婚,陕西周至人。2004年4月22日初诊。

问诊:主诉:干咳一年,咳痰带血一月。

现病史:一年前病起干咳,初以为吸烟过多所致,未予重视,半年来,自觉形体渐瘦,精神疲乏,仍没有认真治疗。近月来,诸症加重,咳嗽不止,痰中带血,时有时无,睡后汗出,醒来汗止,即来就诊。

既往史;无任何传染病史。

个人史:嗜烟。

家族史:亲友健康。

望诊:发育正常,形体消瘦,舌红、苔薄黄少津,大便干燥。

闻诊:言语清楚,咳嗽声哑。

切诊:手足心热,脉细数。

2.吴某,男,58岁,

既往有肝炎病史,近半年来,肝区胀痛,窜痛,急躁易怒,疲乏无力,纳呆腹胀,肠鸣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舌淡苔白,脉弦缓。此为何证?并作简要病机分析。

3.穆××,男,50岁,已婚,汉,司机,广东省台山县汽车运输公司。2003年8月8日初诊。

问诊:主诉:胸部憋闷,气短,背部疼痛四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今年三月份以来,常感到憋闷气短、抽掣至背部疼痛,呼吸困难,每因用力后加剧,发作初期,仅需休息片刻,尚能坚持工作,以后病情日趋加重,往往要全休数日,但一劳累,病又复发,曾广求医药,病情未减,而来就诊。

既往史:素体健康。

个人史:嗜烟。

家族史:父母亲、子女健康。

望诊:形体消瘦,神疲,目眶及口唇暗黑,行动迟缓,动则气短,舌紫有瘀斑、苔薄白。

闻诊:语声低弱,呼吸困难。

切脉:脉沉弦细涩。

4.祖某,男,43岁。

患者腹痛泄泻反复发作已三年,常因情志不畅或精神紧张而发作,表

现为腹痛即泻,泻后痛减,日行三四次,伴有胸胁胀闷,情志抑郁,食欲

不振,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舌苔薄白,脉弦。请作出诊断,并进行病机

分析。

5.张××,男,24岁,咸阳人,陈述人:患者父亲。2002年5月3日初诊。

问诊:主诉:患癫痫七年,发作半天。

现病史:患者于七年前,不明原因在夜间入睡后发生神昏抽搐,口吐白沫等,家人急送医院,经作脑电图等检查后,确诊为癫病。自后经常服用苯妥英纳等抗癫痫药物,病情基本控制。但于2000年上初中时,学习任务重,思想精神压力较大,病情又发作,症状如前。自后虽服药未停,但发作较前明显频繁,体质较前减弱,精神呆钝。近日来由于劳累,自诉头晕。今晨起除头昏沉外,并呕吐痰涎宿食一次,未进早餐而复睡。家人未介意,均外出劳动。中午回家后见患者已神昏不清,平卧于床,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呼之不应,急送医院救治。检查:患者平卧于床,神志昏迷,口角有白色痰涎流出。

既往史:16岁患癫痫,余无特殊可记。

个人史:出生于咸阳北杜,未去过外地,生活、饮食无特殊可记。

家族史:父母健康,兄弟姐妹均健康。

望诊:神昏,面色晦暗,形体消瘦,目光呆滞,平卧于床,目闭口张,口角流有白色痰涎,舌淡苔白腻。

闻诊:呼吸较平稳,未闻呻吟等异常声音,无异味。

切诊:脉沉滑。

6.徐某,女,72岁

患者经常咳嗽已二十余年,近五六年频繁发作,遇寒更甚,伴心性足肿。三日来因劳累诸症加重,精神萎顿,心悸气喘,不能平卧,头晕耳鸣,

咳嗽痰多色白,足肿向上蔓延过膝,畏寒肢冷,尿少但淋漓不尽,五更泄泻,舌质淡紫苔灰腻,脉细弱无力。

7..梁××,男,46岁,已婚,农民,汉,广东人。2000年3月27日初诊。

问诊:主诉:头晕头痛且有热胀感十余日。

现病史:十天前,因与人口角,即觉头痛、心烦易怒,胸胁胀痛不适,耳鸣口苦,睡眠欠佳,而入院治疗。

既往史:素体健康,一年前因情绪激动后突然昏倒一次,经抢救好转,诊断不明。

个人史:嗜烟酒,性情易激动。

家族史:父亲因患脑溢血去世。

望诊:身高体瘦,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而干。

闻诊:语声洪亮。

脉诊:脉弦滑而数。

8.资某,男,40岁。

患者自述头晕头热,左偏头痛,左面发麻,晚上耳鸣,目睛胀痛,睡眠甚差,心慌,全身拘紧作痛,胸部疼痛,时欲呕吐,性急易怒,怒则手颤,腿软足冷,脉象浮而无力,舌质干红无苔。请作出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9.王某,女,39岁。

患者头部昏痛,骨节酸软,肌肉 SHUN动,小腿抽筋,目胀,耳鸣,腰部酸痛,小便色黄量少,长期失眠,皮肤干燥,色素沉着,易脱发,口渴,心悸,经事一般超前七八日。由于长期未能治愈,故病续有发展。刻下患者肌肉瘦削,面色默黑,上下牙龈及手中纹路均带黑色,两手微颤,舌质干而暗晦,脉象沉细。请作出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10.高某,男,56岁。

自述胸部隐痛,憋闷不舒,且尚有阵发性剧痛,日达十余次,每次历时3~5分钟,且常于饮食后发作,发作时大汗淋漓,常因疼痛而惧食,每日进食2~3两,伴神倦乏力,舌苔厚腻,脉弦滑。请作出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11.男,34岁。

数日来见食物心中泛泛欲吐,进食少许即行吐出,吐势较猛,不能参加劳动。嗳气,胃脘不舒,胸闷胁痛,上身烦热,下肢觉冷,夜不安寝。舌尖红,苔薄白,脉弦。请作出脏腑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12.郭××,男,59岁,汉,农民,已婚,陕西咸阳人。2001年5月7日初诊。

问诊:主诉:腹部隐痛数年,近十日来加重。

现病史:从小经常腹痛,怕食冷物,嗳气反酸,食欲不振。半年前因食冷饭,腹痛加剧,喜按怕冷,疲乏无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曾在当地医院治疗,服用“胃舒平”、“酵母片”等药,效果不佳,遂来本院治疗。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重要异常现象。

望诊:形体消瘦,面色淡黄,精神不振,唇淡,舌质淡而苔薄白。

闻诊:言语清楚,气息正常。

切诊:四肢较凉,腹软不拒按,脉沉细无力。

13. 张××、男,50岁。

心悸,易于饭后发生,胸闷气短,面色淡白,头晕,出冷汗。往往因

疲劳或情绪激动时诱发心悸。下肢轻度浮肿,晨起吐少量痰,大便溏泻,

脉右沉滑,左弱,均有结代,舌淡苔薄白。请作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14.张××、女,35岁。

8天前起两胁疼痛,右侧较剧。刻下寒热往来,两目发黄。胁肋疼痛,胸闷恶心,食欲不振,口苦溺赤,大便干结,前额胀痛,舌尖边红,苔白腻,中根色黄,脉濡数。请作出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15.男,58岁。

咳喘反复发作15年,秋冬为甚,咯痰稀白,胸胀闷,神疲乏力,稍劳则

喘促加剧。三日前感寒,现发热,喘咳不能平卧,痰黄质稠,渴不多饮,溲赤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带数。请写出脏腑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16.男,56岁。

患者一年前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经抢救,神志清醒后现左半身上下肢运动不便。嗣后大便秘结不通,二三日一行,虽有便意,但临而努挣乏力,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痛苦难耐,面色苍白,神被气怯,舌质淡嫩,苔薄白,脉虚无力。请写出脏腑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17.男,44岁。

患者右侧阴囊偏坠肿胀已三年,时大时小,时上时下,卧则入腹,立则入囊,入囊则胀痛俱作,痛引少腹,阴囊发凉,受寒痛甚,得热则缓,舌苔白滑,脉沉弦。请写出主诉,作出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主诉:右侧阴囊偏坠肿胀反复发作三年。

18.毕某,女,72岁。

咳嗽气喘16年,入冬即发,近3年则四时皆发,伴心悸,动则尤甚,20天前因外感寒邪,咳喘,心悸加重,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咳吐白色泡

沫痰,有时大汗淋漓,因此收住院。症见:神昏,面色青晦,喘息痰鸣,张口抬肩,呼多吸少,不得平卧,汗出厥冷,小便失禁,舌黯淡,脉微,吐痰清稀色白带泡沫。请作诊断,并进行分析。

19.汪××,女,48岁,汉,工人,已婚。2003年2月7日初诊。

问诊:主诉:胸闷气短三年,左胸剧痛伴肢冷,汗已一小时。

现病史:三年前曾患“急性菌痢”经住院治疗痊愈,但此后常有心慌、气短,时觉胸闷,稍有情志不遂或劳累过度诸症加重,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常感怕冷。肢体不温,曾服“心得宁”等药效果不显著,于一小时前,因过劳,左胸部剧烈疼痛,并向左肩臂放射,并有汗出,四肢厥冷。

既往史:素体健康,1972年患过“菌痢”。

个人史:出生工作在陕西,无特殊嗜好。

经带胎产史:25岁结婚生两男一女,足月顺产。

家族史:父母兄妹及爱人子女健康。

望诊:神志清楚,精神较差,面色苍白,舌质紫暗边有瘀斑舌苔薄白。

闻诊:气短、声低。

切诊:四肢发凉、肌肤湿润、脉沉细涩。

20.陈××,男,39岁,已婚,绘图员,住院号39200,2003年10月25日入院。

问诊:主诉:右胁胀痛、腹胀、纳呆四年。

现病史:患者自99年10月7起,感右胁疼痛,脘腹闷胀、恶心纳呆、神疲乏力,但无发热及黄疸。厂医务室检查为肝肿大,经化验,诊断为“慢性肝炎”。用“肝精”及维生素等保肝疗法及休息数月,肝功正常,乃恢复工作。至2000年肝功又有损害,乃再度休息。此后每逢胁痛、脘腹闷胀、纳呆、乏力等症状时,再休息,收效不大,故来中医学院求治。入院时患者右胁胀痛、脘腹胀闷,食后尤甚。纳少嗳气,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夜寐不安。

既往史:幼时曾患疟疾,1995年曾患肠结核已愈,无疫水接触,也无明显肝炎接触史。

个人史:生活习惯无特殊,性情急噪易怒。

家族史:家庭中无传染病患者。

望诊:发育营养中等,神清,查体合作,皮肤无黄染、瘀斑、蜘蛛痣等,舌淡红、苔白腻。

闻诊:语音如常,气息平稳。

切诊:腹平软,肝上界第6肋之间,肋下3厘米剑突下4.5厘米,质软、表面光滑,有轻度压痛,脾肋下3厘米,质软、轻压痛,两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脉弦细。

21. 刘××,男,33岁,已婚,工人,汉,北京人。2004年1月14日初诊。问诊:主诉:阵发眩晕已六年,近两年病情加剧。

现病史:自1998年开始眩晕,发作由数次/月,发展到现在3-4次/周,并在每次发作前,感觉到一股热气从少腹部上冲至头顶,随之发生周围景物晃动、身转、眼前发黑、重侧仆倒,但神志清楚。曾在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症”,服用西药多种,皆开头有效,续服无效,故来本院就诊。患者目前主要症状:头晕耳鸣耳聋(轻度),记忆力显著减退,恶心欲吐,烦躁心悸、短气口苦、舌燥、大便先干后溏、小便黄。晨起吐痰,有时手足心热、腰酸。

既往史:于10年前曾患伤寒病与耳聋,余无特殊。

个人史:素有吸烟、饮酒,但酒量不大。

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均健在。24岁结婚,二年后生一女孩,现爱人及孩子均健康。望诊:神清、精神尚好,舌稍胖、色红、苔薄黄微腻。

闻诊:语言正常,呼吸和缓均匀。

切诊:脉象右沉滑,左弦细。

22. 刘××,男,38岁,已婚,昭通籍,教师。2004年9月就诊初诊。

问诊:主诉:心慌气短,怔忡不安四年,加重一月。现病史:患者从2000年开始心慌,发作怔忡不安,有心往外崩越之感,胸闷气短,到当地医院治疗,医生说是心动过速,心跳常在160-180次/分,以后每因情绪不安或服浓茶后即感心慌、心跳,但能自生缓解,现发作频繁,且发作时间延长,伴烦躁失眠,畏风自汗、倦怠无力、头昏眩晕、胸闷气短。

既往史:平素体弱。

个人史:生活习惯无特殊。

家族史:父母及子女健康,配偶虽身体较弱,但无大病。

望诊:面容尚属有神,目光不足,无黄疸瘿瘤,发作时焦虑不安。额头汗出,唇色淡红,舌质淡红,苔白有津。

闻诊:语声如常,对答自如,无特殊气味。

切诊:疾病发作时皮肤泛湿胸腹未触及肿块,脉急无力。

23.周××,男,30,工人,陕西人。2004年10月20日初诊。

问诊:主诉:全身及面目发黄四天。

现病史:患者因大面积烧伤,在某医院烧伤病房住院,经抢救,创面已结痂,体温下降至37.5C,腹胀恶心甚重,食欲不佳。头昏倦怠,大便秘结,小便黄赤。

既往史:平素健康,一月前因烧伤住院。

个人史:出生陕西,未去过外地居留,生活无特殊习惯,爱人及孩子均

健康。嗜烟酒。

家族史:父母体健。

望诊:神清、精神差,全身及颜面部皮肤发黄如橘子色,巩膜黄染,舌红苔腻。闻诊:语声重浊,起粗,病体无特殊气味。

切脉:脉滑数。

24. 李××,女性,41岁,四机部××研究所干部。2004年9月28日初诊。问诊:主诉:发作性右胁肋绞痛二年。

现病史:二年来常发“胆绞痛”,于今年6月又绞痛大发,迁延半月不能缓解,入北京××医院,行胆囊切除术,术中发现胆囊内与胆总管、肝管均有大量“砂状”结石,并做Y型管引流。已术后三个月,胆绞痛仍有频频发作,虽较前为轻,但终不痊愈,每次发作呈肝区绞痛,呕恶不食,每3、5日

一发,有时可持续1-24小时不等,有时仍从导管流出泥砂,有时低热37.8C,平时食后不舒,大便稍干,故转来就医。

既往史:身体尚好,未患过其他疾病。

个人史:工作、居住条件好,生活习惯无特殊,26岁结婚,生育一女孩,

月经15岁———末次月经是本月20日。

家族史:父母兄妹及女儿健康。

望诊:神清,精神尚佳,形体略胖,舌质红,舌苔黄腻,右季肋部有手术切口并保持引流。

闻诊:语言清晰,无呻吟,病体无异常气味。

切诊:脉弦滑。

25. 彦××,女,41岁,工人,初诊日期:2004年5月29日。

问诊:主诉:呃逆嗳气伴胸闷胁胀二天。

现病史:三天前,患者因为与邻居发生口角,又受其丈夫批评,故情绪不好,烦躁不安,不欲饮食,昨日起发生呃逆频频,并时有嗳气,伴胸闷脘痞,两胁胀痛,头晕头痛,二便无特殊。

既往史:平素性情抑郁。

个人史:工作条件好,无烟酒嗜好,25岁结婚,生育二女孩,月经14———末次月经5月10日,月经按期,但经前乳房作胀。

望诊:神清,精神可,面色少华,表情淡漠,舌淡红,苔白滑。

闻诊:语言清晰,时有呃逆、叹息。

切脉:脉弦。

26. 易××,男,50岁,工人,2003年8月初诊。

问诊:主诉:胸闷气短心悸,咳嗽一年。

现病史:一年来感胸闷、咳嗽、心悸,以心电图及X线照片检查均未见异常,虽服药治疗,并未见效,现气短胸闷,干咳少痰,心悸阵发,睡眠不

实,多梦易惊,每于醒后感咽干喉痒,咳嗽加重,神情倦怠,进食乏味,大便二三日一行,质略干燥,小便尚可。

既往史:平素体质尚可。患“鼻息肉”多年,鼻通气一直不好。

个人史:出生、工作在陕西,无特殊嗜好。

家族史:家族中无急慢性传染病患者。

望诊:神清、精神不振,面色无华,形体略瘦,舌质淡红而嫩苔薄白。

闻诊:咳声无力,未闻及特殊气味。

切脉:脉细无力。

27. 石××,男,36岁,2003年7月2日初诊。

问诊:主诉:心悸失眠三年。

现病史:心悸烦躁,夜寐不宁已三年,西医诊断为“神经衰弱”,近半年来失眠更甚。工作紧张时,经夜不眠,间有遗精,白天则精神疲乏,头晕耳鸣,腰膝酸痛,记忆减退,大便可,小便色黄。

既往史:平素身体健康,否认换病史。

个人史:生于四川,在陕西工作,生活习惯无特殊。

家族史:父母身体健康,爱人患胃炎,子女均健康。

望诊:精神倦怠,身体消瘦,舌尖红,少苔。

闻诊:语言清晰,无异常气味。

切脉:脉细数无力。

28. 李××,男,52岁,工人。初诊日期:2004年12月5日。

问诊:主诉:心悸气短喘十三年,加重伴下肢水肿两月余。

现病史:患者十三年前开始心悸、气喘,虽经多方治疗,病情终未痊愈,前两个月,因劳累后诱发,心悸、气喘加重,伴见尿少、下肢水肿,曾在某医院治疗,未见缓解,现患者仍胸闷、心悸、气短而喘,咳吐稀痰、喜温畏寒,小便短少,大便干稀不定。

既往史:体弱多病。患“气管炎”十三年。“肺气肿”六年。

个人史:不嗜烟酒。

家族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望诊:神清,精神萎靡,面色晦暗,嘴唇紫绀,端坐呼吸,张口抬肩,下肢肿胀,舌淡紫,苔白滑。

问诊:呼吸急促,喘咳无力。未闻及异常气味。

切诊:下肢不温,足、小腿肿胀,按之凹陷。脉细滑而结。

29、刘××,男,30岁,工人。2004年10月10日初诊。

问诊:主诉:眩晕,头胀痛反复发作三年,加重一年。

现病史:三年来眩晕反复发作,近年加剧,曾在某医院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症”。现头晕胀痛眼花,耳鸣,听力减退,健忘明显,头晕严重时恶心呕吐,烦躁口苦咽干,偶有心悸,腰酸。常有梦遗,大便稍干,小便短黄。

既往史:身体尚好。

个人史:生活习惯无特殊,平素性情急躁。

家族史:其父母患“高血压”病。

望诊:精神可,两颧色红,舌质红,苔薄黄。

闻诊:语言清晰,无咳喘,无特殊气味。

切诊:脉弦细而数。

30、刘××,男,20岁,学生,2004年10月20日诊。

问诊:主诉:浮肿,尿少反复发作三年,加重。

现病史:三年前,患者于一次感冒后,出现面脸浮肿,小便短少,腰痛,在某医院诊断为“急性肾炎”。经住院治疗18天后消退,自以为病已痊愈。

未在进行治疗。然从去年起经常出现浮肿,下肢较为明显,经休息和服利尿药后,浮肿即消,故仍未重视。上月因劳累浮肿又发,服药无好转而来院诊治。门诊以“慢性肾炎”收住入院。现症:全身浮肿,下半身尤为显著,尿少,身倦乏力,四肢无力,手足不温,面白唇淡,腰膝酸软,畏寒凉,食纳减退,大便不调。余无特殊可记。

病因气血津液辨证

1.谢某,男,28岁。于抗洪抢险中突然昏倒,发热,汗出不止。经抢救神识已清,但觉口渴,疲乏,尿黄,舌红,脉虚数。本病应诊断为何证?并作证候分析。

2.刘某,女,67岁。皮肤干燥、脱屑,夜间痒甚,头晕,面色萎黄,舌淡,脉弱。本病为何证?并作证候分析。

3.谢某,男,15岁。三日前两膝关节肿痛,怕冷发热,次日踝关节肿胀疼痛,昨日肩肘关节亦痛。现双膝、踝关节红肿、压痛,右肩关节压痛,但无肿胀。身热,咽痛口干,汗出,舌红苔薄黄腻,脉数。请写出主诉,并进行病因辨证及病机分析。

主诉:关节游走疼痛红肿3日。

4.黎某,男,25岁。腰脊疼痛,下肢关节强直三年。现觉胸痛,腰脊及下肢关节疼痛,膝踝关节肿胀难伸,行走需用拐杖。每逢寒冷阴雨天气疼痛加剧。腿部肌肉萎缩,乏力神疲,舌淡苔薄,脉细滑。请进行病因辨证诊断,并作病机分析。

5.盛某,女,27岁。数年来阴道常有血性黏液,初时认为是带经日久,月经周期提前反致,但经后血量虽减少仍挟有白带黏稠物。平时疲倦乏力,

纳差,心慌气短。末次月经提前10天,行经1天。舌质红,苔白根腻,脉细滑。请作出气血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6.武某,女,37岁。末次月经于5个月以前,以后月经未行,经治未效。现头晕健忘,心慌气短,乏力自汗,睡眠不实,多梦,身痛,腿酸抽筋,阴道分泌物减少。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请作出气血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7.于某,女,35岁。8天前起两胁疼痛,右侧较剧。刻下寒热往来,两目发黄。胁肋疼痛,胸闷恶心,食欲不振,口苦溺赤,大便干结,前额胀痛,舌尖边红,苔白腻,中根色黄,脉濡数。请作出病因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8.杜某,女,23岁。一月前发生呃逆,逐渐加剧,除睡眠外,几无片刻休止,言语对答时,亦无歇止。胃脘胀闷隐痛,向胁肋放射,纳食减少,时而泛吐酸水,口苦而干,头胀痛,舌质淡红,苔白根腻,脉弦。请作出气血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9.单某,女,40岁。4年前小产后即觉两手指发苍白,遇寒更甚。每年秋冬两季,面部及两手紫黑、胀痛,劳累亦发,甚则无知觉。每日二三次,得热缓解。月经稀淡错后。舌质淡青,苔薄,脉细弦。请写出主诉,气血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主诉:发作性手指麻木紫黑疼痛4年。

10.黄某,男,50岁。三年来胸闷,心悸气急,陈发心前区痛,于劳累、受凉、饱食后诱发,每三五日一发,多在夜间,憋闷疼痛,时有刺痛,痛连肩背,每次约2~5分钟,短气乏力,体胖有痰,身重困倦,舌质紫暗,舌苔白腻,脉沉弦滑。请作气血津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11.高某,男,50岁。心悸,易于饭后发生,胸闷气短,面色淡白,头晕,出冷汗。往往因疲劳或情绪激动时诱发心悸。下肢轻度浮肿,晨起吐少量痰,大便溏泻,脉右沉滑,左弱,均有结、代,舌淡苔薄白。请作气血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12.胡某,女,41岁。三年前流产后,常自汗出,恶风,兼腹中鸣响,自觉常有冷风入侵体内,饮食欠佳,形瘦乏力,短气,经行甚少,舌淡苔白,脉弱。请作出气血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13.刘某,女,62岁。5个月前起食欲下降,中上腹胀满,面目及下肢浮肿,心悸气急。2个月来心悸气急增剧,下肢明显水肿,小便不利,不能平卧,脘腹胀满,颈脉怒张,畏寒,四肢不温,舌胖淡,苔薄腻嫩,脉弦滑。请写出主诉、气血津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主诉:浮肿心悸5个月,加重2个月。

14.仇某,女,34岁。患者于近两周内,自觉右侧胸痛,五日来咳嗽,吐白泡沫痰,并伴头痛、恶寒、发热、汗出、胸闷气短,故来诊。诊时除上述症状外,右侧胸胁痞闷作痛,纳谷欠馨,舌苔薄腻,根稍厚,脉濡数且有滑象。请作出气血津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15.陈某,女,20岁。三年来月经常提前,每次行经十余日方止,量

多色淡,皮肤经常出现紫斑,并常觉头晕眼花,心悸气短,失眠多梦,食

欲减退,食后腹胀,每食油腻则便溏,肢体麻木,皮肤枯涩,面色萎黄,

精神不振,身体消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请作出气血辨证诊断,

并进行病机分析

16.魏某,男,36岁。腰痛,下肢水肿,反复发作六年,一月来下肢水肿再作,腰部冷痛,喜暖畏冷,尿少,伴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头晕目眩,舌淡胖嫩,脉沉细。请作出气血津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17.韩某,男,56岁。腰痛浮肿两年,初为面肿,后下肢亦肿,近三个月来,水肿向全身发展,并感到少气懒言,食少腹胀,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无发热,小便少,大便溏烂,五更泄泻,舌质淡白,苔黑腻而滑,脉沉细无力。请作出气血津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18.梁某,男,35岁。患者五年前患急性黄疸型肝炎,经治疗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唯劳累后时有胁痛,乏力及食欲不振,半年来时常胁痛,以胀痛为主,时有痛如针刺,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溏烂,神倦乏力,面色晦暗,舌暗紫苔白,脉弦细。请作出气血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19.董某,女,34岁。患者两年来经常月经量多,近一月来月经淋滴不断,血色浅淡,时有小腹隐痛,伴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晕目眩,心悸失眼,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请作出气血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临床中医病案分析总结

一.姓名:xx 性别:xx 年龄:xx 职业:儿童婚姻状况:未婚家住:xx 就诊时间:xxxx 电话:xxxxx 主诉:咳嗽,吐痰5天。 现病史:5天前因在外面跑得太久,晚上在家即开始出现咳嗽,无发烧,出汗,而开始感觉恶寒发热,鼻塞,头疼,咳嗽,无汉。在家自己服用三九感冒灵2次无效,遂来就诊,衣服包裹严实,咯少量痰,咳嗽时可闻及喉间痰响音,鼻塞,无流涕,汗多。查体:咽喉部稍充血,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问诊:恶寒轻重,头疼部位,有汗无汗,咳嗽有痰无痰,痰质严实形状,家族史,婚姻史,经带产,有无接触病死家禽,有无就诊。 辨症分析:早晨受寒,风寒以过口鼻,皮毛侵袭而入内伤及于肺,以致卫表不 与而见恶寒轻发热重,身体疲乏,头痛。肺失宣降而见,鼻塞,咳嗽,咽喉疼痛、脉浮紧。所以此证为风寒表实证。 诊断:感冒(风寒表实证) 治法:解表驱寒 方药:麻黄汤加减麻黄10g 桂枝10g 杏仁10g枳壳10g 桔梗15g 紫菀10g 陈皮10g 荆芥10g防风15g 白芷10g 甘草5g 生姜15g 水煎温服。 服药一日好转,加服用一剂,遂桂枝六君子汤加减桂枝10g 白芍10g 党参 10g 白术10g 茯苓20g 生姜15g 大枣15g 炙甘草5g 蝉蜕10g 黄芩10g 治愈。 医嘱:休息保暖,忌辛辣,忌油腻食物,服药期间不能服用滋补药物。 医师签全名:彭双全 主诉: 现病史: 咳嗽5天,咯少量痰,咳嗽时可闻及喉间痰响音,鼻塞,无流涕,汗多。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体格检查:咽喉部稍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咳嗽 西医诊断:上呼吸感染 治法: 处方:

处方: 三诊:患者诉已无症状。 儿童咳嗽咳嗽5天,辨证:风热咳嗽 处方:银翘散加减 甘草2g 黄芩10g 紫菀8g 百部8g 牛蒡子6g 杏仁6g 连翘6g 薄荷8g 金银花8g 桑叶15g 枇杷叶6g 竹茹10g 蝉蜕6g 桔梗6g 麻黄3g 芦根10g 2付 复诊:鼻塞流涕明显,咳痰减少,干咳,无恶心呕吐,汗出少。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 上方去竹茹、连翘、紫菀,加辛夷6g、罗汉果0、5个 2付 三诊:昨日受凉后咳嗽加重,咳黄脓痰,量多,汗多,鼻塞,流涕。 甘草3g 黄芩10g 胆南星10g 百部10g 牛蒡子6g 杏仁10g 连翘6g 薄荷8g 金银花10g 桑叶15g 枇杷叶10g 鱼腥草15g 蝉蜕10g 桔梗6g 连翘10g 芦根10g 辛夷6g 罗汉果0、5个 2付 鼻塞流涕好转,现症见:汗多,咳嗽有痰,黄粘痰,舌淡红原方去薄荷加金荞麦 15g、竹茹10g 2付

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标准(资料整理)

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第一章基本要求 第一条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第二条中医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过望、闻、问、切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第三条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第四条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需复写的病历资料可以使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计算机打印的病历应当符合病历保存的要求。 第五条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第六条病历书写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中医术语的使用依照相关标准、规范执行。要求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第七条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 第八条病历应当按照规定的内容书写,并由相应医务人员签名。 实习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本医疗机构注册的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 进修医务人员由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病历。 第九条病历书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 第十条病历书写中涉及的诊断,包括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其中中医诊断包括疾病诊断与证候诊断。 中医治疗应当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 第十一条对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授权的人员签字;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权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签字。 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告知患者近亲属,由患者近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及时记录。患者无近亲属的或者患者近亲属无法签署同意书的,由患者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关系人签署同意书。 第二章门(急)诊病历书写内容及要求

中医病案分析详解

中医病案分析 例1.潘晓春,女,30 岁.已婚。主诉:带下量多半年余。因工作繁忙,近半年来出现白带绵绵不断,曾服清热除湿方药十余剂,未效。现症见面色萎黄,神倦乏力,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腹胀,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无臭味,舌淡苔白,脉缓弱. 辨证分析:本证因劳累过度,耗伤脾气而致脾气虚。脾气虚弱,健运失职,输精、散精无力.水湿不运,故见腹胀纳少;水湿不化,清浊不分,流注肠中,则便溏,水湿下渗,常脉失约,则带下量多色白质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化源不足,肌体失养,面都失荣,故见神倦乏力,面色萎黄;中气不足则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缓弱,均为脾气虚弱之征。中医诊断:脾气虚证. 方药:四君子汤。人参18g、白术15g、茯苓12g、炙甘草6g。 例2 .任苏平,女,60 岁.工人。年轻时产多乳众,工作及家务较劳累。八年来主诉:常感神疲乏力,腹胀便溏,未经系统治疗,病情时好时犯。半个月前又因劳累而诱发,现自觉阴户中有物突出,并有下坠感,气短乏力,头晕目眩,纳少便溏,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缓弱。 辨证分析:本证因孕产过多,失于调护而导致脾虚气陷所致。脾气虚弱,升举无力,中气下陷,故见子宫下垂。清阳不升,头目失养故头晕目眩;脾气虚弱,健运失职,故食少便溏,化源亏乏,机能活动衰退,故气短乏力,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缓弱,为脾气虚弱之征。中医诊断:中气下陷证. 方药:补中益气汤。黄芪30g、党参30g、白术15g、升麻10g、柴胡12g、当归12g、陈皮6g、肉桂6g、泽泻8g、甘草6g。 例3 .王海生,男,47 岁,农民.主诉;腹痛五年,加重一周。自述五年前因过食生冷而腹痛,温熨热敷可自行缓解,病情时重时轻,未系统治疗.一周前不慎着凉、腹痛加重而来就诊。现腹痛喜按,纳少,腹胀,食后尤甚,四肢不温,肢体困重,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中医诊断:脾虚寒证. 方药:参苓白术散。党参18g、白术15g、茯苓12g、山药15g、扁豆12g、陈皮6g、砂仁6g、薏苡仁15g、鸡内金10g、黄芪15g、神曲10g、炙甘草6g。

(完整word版)中医病案分析

病例分析题 八纲辨证 1.张××,男,34岁,职员。04年11月2日初诊。 患者咳嗽日久,久治不愈。入秋来咳势加剧,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干口燥,尤以夜间为甚。每日午后开始,自觉热从骨髓蒸腾而出,并伴有腰膝酸软,心烦不寐,睡中汗出,遗精,语言嘶哑,两颧发赤,舌红少苔脉细数。 要求:⑴做出八纲辨证的结论; ⑵症状分析; 2.王某,女,38岁。 患肺结核2年,近2月来经常咳血,咳嗽、潮热骨蒸、盗汗音哑、形 体羸瘦、喘息气短、形寒恶风自汗,食少便溏,面浮肢肿,舌光淡红裂纹 少津,脉沉微细。本病应诊断为何证?并作证候分析。 3.张某,女,29岁。 患者二个月来时常发热,热势或高或低,波动于37.3~38℃之间, 午后发作,并于劳累后加重,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常自汗出,易感冒, 纳差便溏,本次发热已持续3天。舌质淡白,苔薄白,脉弱。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主诉:反复发热2个月,本次复发3天。

4.赵某,男,48岁。 患者五年前患肝炎,虽经治疗,但症状时轻时重,纳差,胁痛。三 个月来,腹部胀大,腹围90厘米(原81厘米),脘腹撑急,如囊裹水, 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短赤,大便黏滞不爽,舌边红,苔黄腻,脉弦数。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主诉:胁痛、纳差5年,腹部胀大3月。 5.林某,男,56岁。 患者一年前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经抢救,神志清醒后现左半身上下 肢运动不便。嗣后大便秘结不通,二三日一行,虽有便意,但临而努挣乏力,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痛苦难耐,面色苍白,神被气怯,舌质淡嫩,苔薄白,脉虚无力。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主诉:左侧半身不遂,大便秘结一年。 6.安某,男,34岁。 数日来见食物心中泛泛欲吐,进食少许即行吐出,吐势较猛,不能参加劳动。嗳气,胃脘不舒,胸闷胁痛,上身,烦热,下肢觉冷,夜不安寝。舌尖红,苔薄白,脉弦。请作出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7.韩某,男,39岁。 咳嗽十余年,初时咯痰色白,痰出咳平。现咳痰质地较黏稠,有时痰 中带有血丝,咳声不扬,甚则音哑,口汤咽燥,午后潮热,形体消瘦,皮 肤干燥,舌红而干,脉象虚数。请作出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8.王某,男,40岁。

临床中医病案分析总结

病案1: 一.姓名:xx 性别:xx 年龄:xx 职业:儿童婚姻状况:未婚家住:xx 就诊时间:xxxx 电话:xxxxx 主诉:咳嗽,吐痰5天。 现病史:5天前因在外面跑得太久,晚上在家即开始出现咳嗽,无发烧,出汗,而开始感觉恶寒发热,鼻塞,头疼,咳嗽,无汉。在家自己服用三九感冒灵2 次无效,遂来就诊,衣服包裹严实,咯少量痰,咳嗽时可闻及喉间痰响音,鼻塞,无流涕,汗多。查体:咽喉部稍充血,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问诊:恶寒轻重,头疼部位,有汗无汗,咳嗽有痰无痰,痰质严实形状,家族史,婚姻史,经带产,有无接触病死家禽,有无就诊。 辨症分析:早晨受寒,风寒以过口鼻,皮毛侵袭而入内伤及于肺,以致卫表不和而见恶寒轻发热重,身体疲乏,头痛。肺失宣降而见,鼻塞,咳嗽,咽喉疼痛.脉浮紧。所以此证为风寒表实证。 诊断:感冒(风寒表实证) 治法:解表驱寒 方药:麻黄汤加减麻黄10g 桂枝10g 杏仁10g枳壳10g 桔梗15g 紫菀10g 陈皮10g 荆芥10g防风15g 白芷10g 甘草5g 生姜15g 水煎温服。 服药一日好转,加服用一剂,遂桂枝六君子汤加减桂枝10g 白芍10g 党参10g 白术10g 茯苓20g 生姜15g 大枣15g 炙甘草5g 蝉蜕10g 黄芩10g 治愈。 医嘱:休息保暖,忌辛辣,忌油腻食物,服药期间不能服用滋补药物。 医师签全名:彭双全 主诉: 现病史:咳嗽5天,咯少量痰,咳嗽时可闻及喉间痰响音,鼻塞,无流涕,汗多。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体格检查:咽喉部稍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咳嗽 西医诊断:上呼吸感染 治法: 处方: 复诊: 处方: 三诊:患者诉已无症状。

(完整版)针灸病案汇总

病案分析(要求写出诊断、分型、治法、处方及方义) l.吴某,女,68岁,家庭妇女。平素有高血压病史,测血压为26.6/14.63kPa。患者因情绪激动,突然昏倒,面赤气粗,牙关紧闭,双手紧握,喉中痰鸣,无二便失禁,脉弦滑而数。 2.赵某,女,40岁,工人。素质薄弱,一周前患急性肠炎,经治疗痊愈,今日晨起后感到头晕目眩,眼前昏黑,重时昏眩欲仆,面色觥白,心悸失眠,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 3.陈某,男,41岁,干部。因气候突变大风降温.患者感阵发性巅顶或满头部疼痛,痛如锥刺,痛无定处。以后每遇气候骤变则头痛,反复发作,舌暗红脉浮紧。 4.杨某,男,26岁,司机。睡眠醒来时,突然感觉一侧面部肌肉板滞,耳后乳突部疼痛,口角向右侧歪斜,不能做蹙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左侧眼睑不能闭合并流泪,左侧额纹消 失,鼻唇沟平坦,舌红苔少脉弦紧。 5.甘某,女,56岁,干部。因劳累后受凉右肩部疼痛,向上肢放散至肘关节,肩关节内旋外展活动受限,局部有明显压痛,甚则夜间痛醒,晨起肩关节稍活动后疼痛有所减轻。 6.张某,男,23岁,农民。因居处潮湿,加之劳累,突然出现左侧臀部疼痛并沿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向足部放射,烧灼样疼痛,行动时加重,环跳、承山、委中等处有明显压痛点,左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左跟腱反射减弱,病情呈逐渐加重趋势。 7.刘某,女,28岁,未婚。平素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1周前经闭不行,胸胁胀满,小腹胀痛拒按,舌质紫黯,边有瘀点,脉沉弦。 8.元某,女,30岁。自述每逢月经来潮前几天开始少腹部疼痛,正值经期腹痛加剧,腹痛拒按,血块多,血块排出后痛稍减轻,脉沉弦,舌黯淡有瘀点。 9.王某,男,3岁。患儿自幼喂养,饮食甚少,面色萎黄,午后手足心热。现不思饮食,形体消瘦,皮肤干燥,毛发稀疏,腹大脐突,脉细数,舌绛苔黄。10.患者男性,7岁。夜梦遗尿,每周l~2次,甚则每天1次,面色晄白,精神不振。苔薄脉细。 11.患者女性,52岁。阴部有物下坠,平卧则回缩,下腹部有重坠感,腰酸不适,面色晄白。神疲尿频,苔薄,脉细。 12.某女,30岁。一年来自觉带下量多如脓,夹有血块,臭秽异常,阴中时觉瘙痒,伴见口苦咽干,巍房胀痛,舌红苔黄,脉滑数。 13.赵某,女,24岁。已婚。近半年来月经先期而至,每次提前约10余日,量多,色紫。质稠有块,经前腹胀腰痛,心烦急躁。现经前1周,舌质红,苔黄,脉弦滑。 14.张某,女,25岁。于暑假期间结伴到沿海某地游玩,于食海鲜之后忽觉腹部不适,逐渐出现大便溏薄,气味臭秽,全身异常瘙痒,皮肤出现成片淡红色疹块,大小不等,边界清楚。 15.某女,5岁。元旦放假其母将其从幼儿园接回,回家后哭闹不止,其母发现其左耳下腮部肿胀,拒按,测体温38.5℃,畏寒,咽红。访其周围儿童,多患此疾。 16.王某,女,25岁。于游泳后第二天自觉目赤胀痛,羞光、流泪、眵多,前往

【9A文】中医病案分析

中医病案分析 例1.潘晓春,女,30岁.已婚。主诉:带下量多半年余。因工作繁忙,近半年来出现白带绵绵不断,曾服清热除湿方药十余剂,未效。现症见面色萎黄,神倦乏力,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腹胀,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无臭味,舌淡苔白,脉缓弱. 辨证分析:本证因劳累过度,耗伤脾气而致脾气虚。脾气虚弱,健运失职,输精、散精无力.水湿不运,故见腹胀纳少;水湿不化,清浊不分,流注肠中,则便溏,水湿下渗,常脉失约,则带下量多色白质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化源不足,肌体失养,面都失荣,故见神倦乏力,面色萎黄;中气不足则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缓弱,均为脾气虚弱之征。中医诊断:脾气虚证. 方药:四君子汤。人参18g、白术15g、茯苓12g、炙甘草6g。 例2.任苏平,女,60岁.工人。年轻时产多乳众,工作及家务较劳累。八年来主诉:常感神疲乏力,腹胀便溏,未经系统治疗,病情时好时犯。半个月前又因劳累而诱发,现自觉阴户中有物突出,并有下坠感,气短乏力,头晕目眩,纳少便溏,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缓弱。 辨证分析:本证因孕产过多,失于调护而导致脾虚气陷所致。脾气虚弱,升举无力,中气下陷,故见子宫下垂。清阳不升,头目失养故头晕目眩;脾气虚弱,健运失职,故食少便溏,化源亏乏,机能活动衰退,故气短乏力,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缓弱,为脾气虚弱之征。中医诊断:中气下陷证. 方药:补中益气汤。黄芪30g、党参30g、白术15g、升麻10g、柴胡12g、当归12g、陈皮6g、肉桂6g、泽泻8g、甘草6g。 例3.王海生,男,47岁,农民.主诉;腹痛五年,加重一周。自述五年前因过食生冷而腹痛,温熨热敷可自行缓解,病情时重时轻,未系统治疗.一周前不慎着凉、腹痛加重而来就诊。现腹痛喜按,纳少,腹胀,食后尤甚,四肢不温,肢体困重,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中医诊断:脾虚寒证. 方药:参苓白术散。党参18g、白术15g、茯苓12g、山药15g、扁豆12g、陈皮6g、砂仁6g、薏苡仁15g、鸡内金10g、黄芪15g、神曲10g、炙甘草6g。 例4.张燕,女,30岁。主诉: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半年。半年前正值经期(第三天),参加院篮球比赛,之后月经量突然增多,且持续十余日方止.此后,每月月经均量多,时间长,经色淡红,并伴有神疲,倦怠乏力,食少便溏,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细无力。辨证分析:本证因经期运动过度,损伤冲任,耗伤脾气所致.脾气亏虚,统血无

中医病例

第二十套 1.谢某,男,32岁,工人。1998年10月25日初诊。主诉:胃脘灼热疼痛6天。 病史:平素嗜食辛辣、饮酒(每天至少喝白酒250g以上),已达7年之久。6天前因朋友相聚,连续喝酒3天后,即觉胃脘部灼热疼痛,但未经任何医院就诊,自服“藿香正气丸”等药治疗,上症未见减轻,反觉加重而来我院就诊。刻下见:胃脘灼热疼痛,口干而苦,口渴不欲饮,头重肢困,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濡数。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2.罗某,女,46岁,7月18日入院。主诉:下肢痿软无力2年,加重1月。 病史:自述患慢性泄泻10余年,经中西医治疗未愈,近2年来两下肢痿软无力,逐渐加重,纳呆,腹胀,便溏,神疲乏力,颜面虚浮,舌淡,舌体胖大,舌苔薄白,脉细弱。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型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3.李某,男,35岁,农民。2002年8月6日初诊。主诉:反复双下肢浮肿、尿少1年余,复发半月。 病史:患者自诉1年来每因劳累后出现双下肢浮肿,尿量减少,夜尿多,头晕,乏力,畏寒,面色苍白,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经服用中药治疗后,症状时有好转,但病情反复出现,半月来下肢浮肿复发,尿量少,腰酸乏力,畏寒肢冷,进食少,腹部胀满,面色苍白,舌质淡胖,苔白,脉细。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药(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1.诊断:胃痛(湿热中阻) 分析.诊断:胃痛(湿热中阻) 分析:根据患者胃脘部灼热疼痛6天的表现故诊断为胃痛。由于患者平素嗜食辛辣,长期喝酒,而致脾胃损伤,湿浊内生,蕴而化热,加上因连续喝酒3天,更伤脾胃,湿热壅阻于胃,气机不利而导致胃痛。患者胃脘灼热疼痛,口干而苦,口渴不欲饮,头重肢困,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濡数者,均属湿热中阻证。由于湿热壅阻于胃,气机不利,故胃脘灼热疼痛。湿热上蒸,则口苦。湿热内蕴,津不上承,则口渴而不欲饮。湿热中阻,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故肢倦乏力,纳呆恶心。湿邪外犯肌表,上蒙清窍,故头重肢困。湿热下注,故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濡数均为湿热内盛之象。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方药:清中汤加减:黄连10g 栀子10g 白豆蔻6g 制半夏12g 茯苓15g 陈皮6g 甘草6g 日一剂,水煎服。 2.诊断:痿病(脾胃亏虚)。分析:患者平素脾胃亏虚,精微不输,气血生化之源不足,筋脉肌肉失养,故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脾胃虚弱,运化无权,传导失职,故纳呆,腹胀,便溏,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形体失充,故神疲乏力。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故颜面虚浮。舌淡,舌体胖大,苔薄白,脉细弱均为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之征。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人参10g(另炖)茯苓10g 白术10g 薏苡仁15g 山药15g 扁豆10g 莲:子肉12g 甘草6g 陈皮6g 砂仁5g 桔梗10g 加黄芪15g 每日1剂,水煎服。 3.诊断:水肿(肾阳衰微证) 分析:平素劳累过度,肾气亏虚,肾阳不足,膀胱气化无权,水泛肌肤,发为水肿。膀胱开合失常,出现尿少,肾气虚则出现腰酸乏力,阳气不足,不能温达四肢,则出现畏寒肢冷,脾气虚,运化失职,则出现进食少、腹部胀满,气血生化乏源,导致气血亏虚,不能上荣头面,故见面色苍白、头晕。舌质淡胖,苔白,脉细为气虚水停之象。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中医病例分析及处方参考

中医病例分析及处方参考 来源于一位老中医的经验之谈,分享,仅作参考病例介绍,肺心病 XXX,男67岁, 1989年2月27日入院。患者反复咳喘10余年,每冬春季发作频繁。 症见: 咳嗽痰多粘稠,气喘,动则加剧,不能平卧,胸闷胀,头胀痛。纳差,双下肢浮肿。 尿少,大便干结。诊时呼吸困难,唇甲紫绀,颈静脉怒张,西医诊断为慢支伴感染,肺心病。 舌紫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痰热阻肺份阴,治宜益气健脾,清肺化痰,佐以活血养阴。处方: 党参20g,黄芪30g,白术、半夏、陈皮、贝母、黄岑各12g,茯苓、鱼腥草、丹参、沙参各15g,甘草3g,配合西药消炎,服药四剂后,咳痰大减,续以益气活血养阴为主。治疗处方: 党参,北芪各30g,淮山、丹参、元参各15g,赤芍,桃仁,麦冬、吐丝子、陈皮各10g,半夏6,甘草3,8剂后诸症显著好转。 扁虚者: 咳痰多,心悸等可用。夏花元参半夏杏仁丹参甘草党参白术鱼腥草 风湿性心脏病(心悸)-(中医心痹) 治宜益气活血,清肺化痰处方: 炙北芪15当归尾12川芎、地龙、杏仁、桃仁、泽兰、泽泻、川贝、元参、白术各10蒌皮18桂枝6甘草4

2剂后,咳喘心悸减轻,浮肿亦消纳谷增进,上方炙北芪用至60。一月后病有转机。 (xx茯苓白术有xx利水作用) 六味地黄汤在临床应用 六味地黄汤出自《小儿药正直诀》,为宋代钱仲阳所创。方由熟地、淮山、山萸玉、丹皮、泽泻、茯苓组成。方中熟地滋阴补肾,填精补髓。淮山健脾补肺,兼能涩精。山萸玉益肾滋肝涩精气,为方中“三补”之药。丹皮凉血泻肝肾之火,泽泻、元参利水渗湿,为方中这“三泻”之药,合方合成补中有泻,补而不滞,平调阴阳。配伍合理,为滋补肝肾的代表方剂。其适应主证为: 腰膝痠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脉弦细或细数者。笔者在临床实践 中遇脏腑阴阳失调,免疫功能低下而引起的诸多阴虚阳癔之症。每用此方加减化裁,屡获卓效。现就临床治理之例择举如下: 1、滋阴清热治复发性口疮,即中医称“口疳”。此因思虑太过,睡眠不好,以致心肾不变,虚火上炎,或因过食辛辣厚味,心脾实火上攻而致。卢XX,男,3岁,小儿。 1993年8月6日初诊。母述,几天来患者身微热,啼哭,口水增多,不肯饮食。在某医院治疗两天未效,转来我院治疗。症见,患儿无精打采,啼哭,口水增多,口腔检查发现,口腔及唇粘膜普遍红,舌边及舌心有黄豆大溃疡,舌红,脉细数脉证合参。辨为口疮,证属肾阴不足,虚热内生,治宜滋阴补肾,清热解毒,方选六味地黄汤加味。处方: 熟地10茯苓10淮山10丹皮6泽泻6麦冬8石斛8白芍10水煎服,连服3剂,诸证减轻。 2、唯胃纳欠佳,知药中病所,上方加白术,连服8剂,诸证消失而愈。 3、慢性荨麻疹(瘖?),瘾疹,风疹等相似。用六味地黄汤加味处方: 山萸玉、淮山、熟地、丹皮、泽泻、乌梅、首乌、七厘各15,五味子10,甘草9水煎服。

中医病历示例

中医(中西医)内科病历书写范例姓名: 胡××性别: 男病案号:29321年龄:45岁婚况:已婚职业:工人出生地:北京民族:汉国籍:中国家庭住址:××区××街2号邮政编码100700入院时间:1989年3月21日15时30分病史采集时间: 1989年3月21日16时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可靠程度:可靠发病节气:春分后1天问诊: 主诉:发热、恶寒、咳嗽2天,右胸掣痛半天。 现病史:1989年3月17日,因外出衣着不慎而始感头痛,连及巅顶,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微有咳嗽,恶寒发热,无汗。自以为是“感冒”而服“去痛片”未效,但仍坚持工作。次日病情加重,头痛连及项背,周身酸楚无力,下午3时,突然发热、寒战,咳嗽顿作,痰粘而黄,涕浊,不欲饮食,便秘溲黄,遂到×院急诊。 急查:T38℃,WBC:28900/mm3(2.8×1010/L),N:97%,L:3%,胸片示右中肺大片阴影,考虑为右中肺大叶性肺炎征象。急诊收入我病区。 既往史:平素身体尚可,未患过肺结核及肺炎,未患过肝炎,去年查肝功无异常;1987年患过“急性胃肠炎”,经治而愈;无心脏、肾脏、血液、内分泌及神经系统疾病,亦无外伤史。 个人史:出生于北京,曾去过广东、东北、苏杭等地,住地无潮湿之弊,条件尚可。喜食辛辣,吸烟十余年,10支/日,少量饮酒。 婚育史:25岁结婚,配偶有咳喘咯血史多年,有一男一女,身体尚健。

过敏史:否认过敏史。 家族史:母亲年过七旬,尚健。父因“脑出血”于1980年去世。 望、闻、切诊: 神色形态:神识清,精神不振,表情痛苦,面色略红,双目有神,形体消瘦,倦卧于床。 声息气味:语声重浊,气粗而不喘,时有咳嗽,咳声较响,无异常气味闻及。 皮肤毛发:毛发稀疏,间有苍白,尚有光泽;皮肤润泽,肤色无异常,无斑疹。 舌象:舌苔黄微腻略滑,舌质红而无瘀点,舌体大小适中无齿痕,活动自如,舌底脉络色红,未见迂曲。 脉象:六脉弦滑略数,右寸浮,左尺细。 头面五官颈项:头颅大小形态正常,目窠微陷,白睛不黄,红丝隐隐,鼻翼微有煽动,耳轮红润不枯,无耳瘘及生疮,牙齿黄垢,排列不齐,左右下磨牙各有一枚缺如,无龋齿及齿衄,亦无齿瓣。咽部色泽红润,未见乳蛾。项部对称,活动灵活,无青筋暴露,无瘿瘤瘰疬。 胸腹:胸部扁平,虚里搏动应手,腹软无症瘕痞块,无青筋暴露。 腰背四肢爪甲:脊柱四肢无畸形、不肿,爪甲润泽。 前后二阴及排泄物:无***肿大,无脱肛及痔瘘。大便黄而干,小便黄少,涕黄浊量不多,痰黄稠与暗红色交混,量多无腥臭,无脓样痰。 体格检查: T:38℃P:92次/分R:26次/分BP:17.3/12kPa神志清楚,营养中等,发育尚可,查体合格,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无皮下结节,巩

中医病案分析(20201101101143)

中医病案分析病案(一):患者王某,男,43岁。患者平素饮食不节,1 周前因过食肥甘厚味后出现咳嗽,咳痰量多色白,晨起加重,痰出咳减,自服清热化痰止咳颗粒未缓解,咳嗽,咳痰日渐加重,咳痰粘稠,黄白相兼,粘稠难咯,伴胸闷气喘,气息粗促,胸部胀满而痛,口渴,神疲,纳差,便干,舌红,苔黄,脉滑数。 诊断:咳嗽(痰热郁肺)治法:清热肃肺,化痰止咳主方:清金化痰汤。 药物:黄芩10g山梔10g桔梗10g麦冬10g桑白皮10g贝母10g知母10g栝蒌仁10g 橘红10g茯苓10g甘草6g 病案(二):患者初起症见白睛发黄,迅速至全身发黄,色泽鲜明,壮热口渴,心中懊憹,恶心,呕吐,纳呆,小便赤黄,短少,大便秘结,右胁胀痛而拒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诊断:阳黄(热重于湿)治法:清热利湿,佐以通腑。 主方:茵陈蒿汤加减。药物:茵陈30g 大黄10g 栀子12g 陈皮12g 枳实 10g 茯苓15g 病案(三):王某,男,30 岁,素体脾胃虚弱,胃脘不适,纳差,四肢欠温,倦怠乏力。1 年前因冒雨后,全身浮肿,发烧,小便不利,经治疗后浮肿基本消退,症情缓解,但晨起仍有眼睑浮肿,乏力身困等症。10 天前,又因受湿,病情加重,现症见:全身浮肿,下肢肿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食少面色不华,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腻,脉沉缓。 诊断:水肿(脾阳虚衰阴水)治法:温阳健脾,化气行水。诊断依据:患者在浮肿前有脾胃虚弱之症,1 年前患过水肿(阳水)又复感湿邪致全身浮肿,下肢肿甚,按之凹陷故诊为水肿属脾阳虚衰的阴水。患者素体脾胃虚弱,中阳不振,运化失司,又复感湿邪,引动内湿,内外合邪水湿内停,致水液潴留,泛滥于肌肤故全身浮肿,小便短少;阳气不足,湿浊沉着,故下肢肿甚,按之凹陷;脾虚运化无力,故脘腹胀闷,纳少便溏,脾虚则面色不华;阳不温煦故神倦肢冷;舌淡苔白腻,脉沉缓是脾阳虚哀,水湿内聚之征。 主方:实脾饮加味药物:干姜5g/ 附子5g(先煎)/ 草果仁10g/ 白术15g/ 茯苓 20g/ 炙甘草5g/ 大腹皮15g/ 木瓜10g/ 木香10g/ 厚朴9g/ 黄苠30g/ 姜枣为引病案

中医病案分析试题与答案

病案分析题 1、某某,女,51岁,干部,已婚。2002-07-26上午,初诊。患者自绝经二年来,情绪不稳,容易发火,心烦焦虑,面部烘红,口干口苦,夜寐不安,早醒梦多,时觉胃脘灼痛,痛势急迫,伴嗳气泛酸,喜喝冷饮,胃纳尚可,大便偏干,三、五日一行。有“高血压”病史五年,常服降压药物。父亲及哥哥有高血压史。一周前因胃痛复发在外院就诊,胃镜检查提示为“胃角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腹部B 超检查提示为“胆囊结石”。服用过“达喜、吗叮啉”等西药,胃痛反复不止,今特来要求中医治疗。查体:T:37℃,P:96次/分,R:20次/分,BP:18/13kPa。面红目赤,腹软,中上腹剑突下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墨非氏征(—),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未见其它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9.5×109/L,中性53%。大便常规(—),大便隐血:隐性 答案: 诊断:胃痛 证型:肝胃郁热 治法:疏肝理气泄热和胃 方药:丹赤逍遥散加减 丹皮12克栀子 12克柴胡 12克皮12克 白术12克茯苓15克白芍15克甘草19克黄连9克吴茱萸6克7剂水煎服 分析:辩病辩证依据:肝主疏泄而喜条达,患者自绝经二年来,情绪不稳,心烦易怒,肝气郁结,日久化热,邪热犯胃,故胃脘灼痛,痛势急迫;肝胃郁热,逆而上冲,故嗳气泛酸;肝胆互为表里,肝热夹胆火上乘,则口干口苦;肝火上扰心神,则夜寐不安,早醒梦多;大便干结,喜喝冷饮,舌质红,苔黄腻,均为里热之象;脉弦数,乃肝胃郁热之征。

2、病案举例余某,女, 3 9岁。2 0 0 6年 6月初诊,腹泻已 3 年,常因受冷、饮食不慎而反复发作,曾多次就诊,服用中药、西药抗生素治疗,虽有好转,但停药后很快复发,难以治愈。诊见: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口渴,纳差,大便稀溏,日5~ 6次,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腻,脉细缓。 答案: 诊断:泄泻 证型:脾肾阳虚、水湿运化失职之泄泻。 治法:健脾补肾化湿 方药:四君子汤合四神丸加减:党参 2 0 g ,炒白术 1 5 g ,茯苓 1 2 g ,山药 1 0 g ,芡实 1 5 g补骨脂 8 g ,肉豆蔻5 g ,吴茱萸 5 g ,五味子 3 g ,焦山楂 6 g ,焦麦芽 6 g ,藿香 1 0 g ,炙甘草 8 g 。日1剂, l 0剂 分析:脾胃虚弱所以不能腐熟水谷,输布精微,除脾胃本身之外,同时亦需赖肾阳之温煦,“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阴虚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泻不止也。泄泻日久,脾虚益甚,脾胃虚弱不能运化精微,聚水成湿,“湿盛则濡泻”,所以健脾补肾化湿为主要治则。

2014中医病案分析试题含答案(经典)

2014中医病案分析试题含答案(经典) 病案分析题 1、赵某某,女,51岁,干部,已婚。2002-07-26上午,初诊。患者自绝经二年来,情绪不稳,容易发火,心烦焦虑,面部烘红,口干口苦,夜寐不安,早醒梦多,时觉胃脘灼痛,痛势急迫,伴嗳气泛酸,喜喝冷饮,胃纳尚可,大便偏干,三、五日一行。有“高血压”病史五年,常服降压药物。父亲及哥哥有高血压史。一周前因胃痛复发在外院就诊,胃镜检查提示为“胃角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腹部B超检查提示为“胆囊结石”。服用过“达喜、吗叮啉”等西药,胃痛反复不止,今特来要求中医治疗。查体:T:37℃,P:96次/分,R:20次/分,BP:18/13kPa。面红目赤,腹软,中上腹剑突下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墨非氏征(—),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未见其它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9.5×109/L,中性53%。大便常规(—),大便隐血:隐性 答案: 诊断:胃痛 证型:肝胃郁热 治法:疏肝理气泄热和胃 方药:丹赤逍遥散加减 丹皮12克栀子 12克柴胡 12克陈皮12克 白术12克茯苓15克白芍15克甘草19克黄连9克吴茱萸6克7剂水煎服 分析:辩病辩证依据:肝主疏泄而喜条达,患者自绝经二年来,情绪不稳,心烦易怒,肝气郁结,日久化热,邪热犯胃,故胃脘灼痛,痛势急迫;肝胃郁热,逆而上冲,故嗳气泛酸;肝胆互为表里,肝热夹胆火上乘,则口干口苦;肝火上扰心神,则夜寐不安,早醒梦多;大便干结,喜喝冷饮,舌质红,苔黄腻,均为里热之象;脉弦数,乃肝胃郁热之征。

2、病案举例余某,女, 3 9岁。2 0 0 6年 6月初诊,腹泻已 3 年,常因受冷、饮食不慎而反复发作,曾多次就诊,服用中药、西药抗生素治疗,虽有好转,但停药后很快复发,难以治愈。诊见: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口渴,纳差,大便稀溏,日5~ 6次,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腻,脉细缓。 答案: 诊断:泄泻 证型:脾肾阳虚、水湿运化失职之泄泻。 治法:健脾补肾化湿 方药:四君子汤合四神丸加减:党参 2 0 g ,炒白术 1 5 g ,茯苓 1 2 g ,山药 1 0 g ,芡实 1 5 g补骨脂 8 g ,肉豆蔻5 g ,吴茱萸 5 g ,五味子 3 g ,焦山楂 6 g ,焦麦芽 6 g ,藿香 1 0 g ,炙甘草 8 g 。日1剂, l 0剂 分析:脾胃虚弱所以不能腐熟水谷,输布精微,除脾胃本身之外,同时亦需赖肾阳之温煦,“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阴虚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泻不止也。泄泻日久,脾虚益甚,脾胃虚弱不能运化精微,聚水成湿,“湿盛则濡泻”,所以健脾补肾化湿为主要治则。

中医 病例分析

女性,60岁,烦闷、失眠2年,加重1个月。患者于2年前因生气,出现阵发心悸、胸闷、烦躁不安,睡眠欠佳,未进行任何治疗。近日由于生气,患者感心悸、胸闷、情绪不宁症状加重,饮食明显减少,并出现夜间失眠,有自杀倾向。现症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太息,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腹胀纳呆,苔薄腻,脉弦。T 36.8℃,P 77次/分,R18次/分,BPl7/12kPa。神志清楚,表情忧郁。全身皮肤粘膜、浅表淋巴结无异常。双肺叩诊清音,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7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神经检查无异常。血常规正常;心电图、脑电图均正常;B超示肝胆胰脾正常。平素体健。无其他病史记载。 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评分要点:(总分中西医结合35分,中医42分) 辨病辨证依据:情志所伤,肝失条达,故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厥阴肝经循少腹,挟胃,布于胸胁,因肝气郁滞,气机不畅,气滞血瘀,肝络失和,故见腹胀、胸闷、胁痛。肝气犯胃,胃失和降,故脘闷嗳气,纳呆。肝气乘脾,则腹胀,大便失常。苔薄腻,脉弦,为肝胃不和之象。(中西医结合7分,中医10分) 西医诊断依据:(中西医结合8分,中医7分,师承5分) (1)老年女性,易恼怒,失眠近日症状加重; (2)表情忧郁,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3)心电图、脑电图均正常。 诊断:(中西医结合7分,中医8分,师承6分) 中医诊断:郁证 肝气郁结 西医诊断: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5分)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中西医结合8分,中医10分) 柴胡10g 枳壳12g 芍药15g 甘草6g? 香附12g 川芎12g 陈皮12g 合欢皮15g 当归15g 郁金12g 服法:水煎服,日1剂。每次150ml,每日2次?

(完整版)中医病案首页填写说明

医疗机构 XXXX (组织机构代码: XXXX-X )医疗付费方式:□中医住院病案首页 健康卡号:第次住院病案号:

救助 5.商业医疗保险 6.全公费 7.全自费 8.其他社会保险 9.其他

(二)凡可由医院信息系统提供住院费用清单的,住院病案首页中可不填写“住院费用”。 附件2 住院病案首页部分项目填写说明 一、基本要求 (一)凡本次修订的病案首页与前一版病案首页相同的项目,未就项目填写内容进行说明的,仍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修订印发中医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1〕6号)执行。 (二)签名部分可由相应医师、护士、编码员手写签名或使用可靠的电子签名。 (三)凡栏目中有“□”的,应当在“□”内填写适当阿拉伯数字。栏目中没有可填写内容的,填写“-”。如:联系人没有电话,在电话处填写“-”。 (四)疾病编码:指患者所罹患疾病的标准编码。目前中医诊断按照《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15657—1995)编码执行,西医诊断按照全国统一的ICD-10编码执行。 (五)病案首页背面中空白部分留给各省级卫生、中医药行业管理部门结合医院级别类别增加具体项目。 二、部分项目填写说明 (一)“医疗机构”指患者住院诊疗所在的医疗机构名称,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的机构名称填写。组织机构代码目前按照WS218-2002卫生机构(组织)分类与代码标准填写,代码由8位本体代码、连字符和1位检验码组成。 (二)医疗付费方式分为: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贫困救助;5.商业医疗保险;6.全公费;7.全自费;8.其他社会保险;9.其他。应当根据患者付费方式在“□”内填写相应阿拉伯数字。其他社会保险指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农民工保险等。 (三)健康卡号:在已统一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健康卡”的地区填写健康卡号码,尚未发放“健康卡”的地区填写“就医卡号”等患者识别码或暂不填写。 (四)“第N次住院”指患者在本医疗机构住院诊治的次数。 (五)病案号:指本医疗机构为患者住院病案设置的唯一性编码。原则上,同一患者在同一医疗机构多次住院应当使用同一病案号。 (六)年龄:指患者的实足年龄,为患者出生后按照日历计算的历法年龄。 年龄满1周岁的,以实足年龄的相应整数填写;年龄不足1周岁的,按照实足年龄的月龄填写,以分数形式表示:分数的整数部分代表实足月龄,分数部分分母为30,分子为不足1个月的天数,如“2 月”代表患儿实足年龄为2个月又15天。 (七)从出生到28天为新生儿期。出生日为第0天。产妇病历应当填写“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期住院的患儿应当填写“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入院体重”。新生儿出生体重指患儿出生后第一小时内第一次称得的重量,要求精

中医病例分析修订版

中医病例分析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心、脑病病例分析 例【1】谢某,男,28岁 初诊日期:1984年9月10日。一年前患病虚劳,后发生遗精,自觉心中悸动不宁,头晕目眩,心烦少寐。至来诊前二个月,发展为心烦不寐,腰酸梦遗,五心烦热,健忘耳鸣,舌红,脉细数。医者通过望闻问切,认为病者患有多种病,给以恰当治疗。 病例分析要求: ① 医者认为病者患多种病,应为哪些病 ②分析病因病机 ③如何治疗为宜 分析关注点 ①根据病者病情,病者患有虚劳、遗精、心悸、不寐四种病。②病因病机:始患虚劳,进而遗精频繁,伤及肾阴,不能上奉于心;水不济火,心阳独亢。心火不能下交于肾,心肾不交,神不守舍,故心悸,不寐。③病者虽患有虚劳、遗精、心悸、不寐等病,但其总病因病机是肾阴不足,心火偏亢,心肾不交所致,故在治疗上,要滋补肾阴,交通心肾,以黄连阿胶汤或朱砂安神丸加味治疗为宜 例【2】

白某,女,17岁。初诊日期:1982年6月4日。一年前开始,头目不清,记忆力减退,常有发作性的精神恍惚,每次持续3---5分,状如打瞌睡一样,过后周身不适,喜卧欲睡。常手足心热,大便秘结,舌红苔少,脉细数。病例分析要求:①分析病因病机。②诊断分型。③证候分析。④选何治法、遣何方剂为佳 分析关注点 ①病因病机:肝肾阴虚,阴不敛阳,虚火内生,风阳升动,上扰清窍神明,发为本病。②诊断分型:痫证(轻证),肝肾阴虚型。③证候分析:平素肝肾阴虚,脑府失养,故头目不清,记忆力减退。肝肾阴虚,阴不敛阳,风阳升动,扰及清窍神明,则呈发作性精神恍惚。发作后,神志未复,而现周身不适,喜卧欲睡。手足心热,大便秘结,为阴虚所致,舌红苔少,脉细数系火旺之象。 ④以滋补肝肾、潜阳安神之法,用左归丸加减治疗为佳。 例【3】 纪某,男,18岁 初诊日期:1983年7月29日。一周前,外感风热,开始恶寒发热,全身不适;后转为咳嗽,胸痛,咳吐黄痰。由于失治,来诊前发展为发热胸闷,肌肤灼人,牙关紧闭,项背强直,角弓反张,两手挛急遂前来诊治。 病例分析要求: ①病者先后均患何病何型

中医病案分析试题与答案

病案分析题 1、赵某某,女,51岁,干部,已婚。2002-07-26上午,初诊。患者自绝经二年来,情绪不稳,容易发火,心烦焦虑,面部烘红,口干口苦,夜寐不安,早醒梦多,时觉胃脘灼痛,痛势急迫,伴嗳气泛酸,喜喝冷饮,胃纳尚可,大便偏干,三、五日一行。有“高血压”病史五年,常服降压药物。父亲及哥哥有高血压史。一周前因胃痛复发在外院就诊,胃镜检查提示为“胃角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腹部B超检查提示为“胆囊结石”。服用过“达喜、吗叮啉”等西药,胃痛反复不止,今特来要求中医治疗。查体:T:37℃,P:96次/分,R:20次/分,BP:18/13kPa。面红目赤,腹软,中上腹剑突下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墨非氏征(—),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未见其它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9.5×109/L,中性53%。大便常规(—),大便隐血:隐性 答案: 诊断:胃痛 证型:肝胃郁热 治法:疏肝理气泄热和胃 方药:丹赤逍遥散加减 丹皮12克栀子 12克柴胡 12克陈皮12克 白术12克茯苓15克白芍15克甘草19克黄连9克吴茱萸6克7剂水煎服 分析:辩病辩证依据:肝主疏泄而喜条达,患者自绝经二年来,情绪不稳,心烦易怒,肝气郁结,日久化热,邪热犯胃,故胃脘灼痛,痛势急迫;肝胃郁热,逆而上冲,故嗳气泛酸;肝胆互为表里,肝热夹胆火上乘,则口干口苦;肝火上扰心神,则夜寐不安,早醒梦多;大便干结,喜喝冷饮,舌质红,苔黄腻,均为里热之象;脉弦数,乃肝胃郁热之征。

2、病案举例余某,女, 3 9岁。2 0 0 6年 6月初诊,腹泻已 3 年,常因受冷、饮食不慎而反复发作,曾多次就诊,服用中药、西药抗生素治疗,虽有好转,但停药后很快复发,难以治愈。诊见: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口渴,纳差,大便稀溏,日5~ 6次,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腻,脉细缓。 答案: 诊断:泄泻 证型:脾肾阳虚、水湿运化失职之泄泻。 治法:健脾补肾化湿 方药:四君子汤合四神丸加减:党参 2 0 g ,炒白术 1 5 g ,茯苓 1 2 g ,山药 1 0 g ,芡实 1 5 g补骨脂 8 g ,肉豆蔻5 g ,吴茱萸 5 g ,五味子 3 g ,焦山楂 6 g ,焦麦芽 6 g ,藿香 1 0 g ,炙甘草 8 g 。日1剂, l 0剂 分析:脾胃虚弱所以不能腐熟水谷,输布精微,除脾胃本身之外,同时亦需赖肾阳之温煦,“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阴虚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泻不止也。泄泻日久,脾虚益甚,脾胃虚弱不能运化精微,聚水成湿,“湿盛则濡泻”,所以健脾补肾化湿为主要治则。

临床中医病案分析总结

临床中医病案分析总结:病案1 婚姻状职业:儿童 xx 年龄:xx 性别:一.姓名:xx 况:未婚xxxxx xxxx 电话:家住:xx 就诊时间: 5天。主诉:咳嗽,吐痰天前因在外面跑得太久,晚上在家即开始出现咳嗽,现病史:5无发烧,出汗,而开始感觉恶寒发热,鼻塞,头疼,咳嗽,无汉。在次无效,遂来就诊,衣服包裹严实,咯少量2家自己服用三九感冒灵痰,咳嗽时可闻及喉间痰响音,鼻塞,无流涕,汗多。查体:咽喉部稍充血,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问诊:恶寒轻重,头疼部位,有汗无汗,咳嗽有痰无痰,痰质严实形状,家族史,婚姻史,经带产,有无接触病死家禽,有无就诊。 辨症分析:早晨受寒,风寒以过口鼻,皮毛侵袭而入内伤及于肺,以致卫表不和而见恶寒轻发热重,身体疲乏,头痛。肺失宣降而见,鼻塞,咳嗽,咽喉疼痛.脉浮紧。所以此证为风寒表实证。 诊断:感冒(风寒表实证) 治法:解表驱寒 方药:麻黄汤加减麻黄10g 桂枝10g 杏仁10g枳壳10g 桔梗15g 紫菀10g 陈皮10g 荆芥10g防风15g 白芷10g 甘草5g 生姜水煎温服。15g 临床中医病案分析总结服药一日好转,加服用一剂,遂桂枝六君子汤加减桂枝10g 白芍10g 党参10g 白术10g 茯苓20g 生姜15g 大枣15g 炙甘草5g 蝉蜕10g 黄芩10g 治愈。

医嘱:休息保暖,忌辛辣,忌油腻食物,服药期间不能服用滋补药物。医师签全名:彭双全 主诉: 现病史:咳嗽5天,咯少量痰,咳嗽时可闻及喉间痰响音,鼻塞,无流涕,汗多。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体格检查:咽喉部稍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咳嗽 西医诊断:上呼吸感染 治法: 处方: 复诊: 临床中医病案分析总结 处方: 三诊:患者诉已无症状。 儿童咳嗽咳嗽5天,辨证:风热咳嗽 处方:银翘散加减 甘草2g 黄芩10g 紫菀8g 百部8g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