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预防医学练习题

预防医学练习题

预防医学练习题
预防医学练习题

预防医学各章复习题

一、单选题(1~6)

1.现代医学模式是

A.生物医学模式B.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C.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D.分子生物医学模式E.自然哲学医学模式2.20世纪人们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是由于

A传染病死亡率太高B发明了治疗传染病的抗生素C环境严重污染D城市人口增多E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3 预防医学的核心问题是

A.环境问题B.健康问题C.生态平衡问题D.疾病问题E.环境与健康关系问题

4 当今我国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是

A致病因素的高危人群B对疾病抵抗力弱的人群C有职业致病因素接触的人D低收入、无医疗支付能力的人群E全社会的人群5 下列哪一项不是第1级预防措施

A.自我保健B.健康教育C.定期健康检查D.环境保护E.化学预防

6.下列关于第1级预防措施不正确的是

A.免疫接种B.控制和消除环境致病危险因素C.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D.定期体格检查,对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E.怀孕期和儿童期的卫生保健

二、多选题(7~8)

7.健康的决定因素包括

A.生物遗传B.生活方式C.社会经济D.卫生服务E.环境

8.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是

A.以农村为重点B.预防为主C.中西医并重D.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E.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三、名词解释(9)

9.预防医学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5:BEEEC 6.D二、多选题:7.ABDE8.ABCE

三、名词解释:9.预防医学:是一门医学的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夭折。

第一章健康问题的群体现象

一、单选题(1~24)

1 罹患率的定义是

A.(观察期间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0‰B.(1年内新发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0‰

C.(观察期间新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0‰D.(观察期间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0‰E.(观察期间新老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0‰

2 测量人群中某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时,所用指标为

A.发病率B.罹患率C.感染率D.续发率E.生存率

3 小范围、短时间内相同病例数的突然增多现象可能是

A.散发B.暴发C.流行D.大流行E.暴露

4 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水平时,称为A.暴发D.大流行B.散发E.暴露C.流行

5下列影响疾病的人群分布特征的因素中哪一项与疾病的关联相对来说最强

A.年龄D.民族或种族B.性别E.婚姻C.职业

6 某地为了解人群高血压发病情况拟进行一次普查,说明调查结果可用

A.发病率D.累积发病率B.罹患率E.生存率C.患病率

7 某地连续5年统计胃癌死亡率以判断发病趋势,下列哪一种计算较合理

A各年死亡专率比较D各年死亡率比较B各年年龄标化死亡率比较E各年粗死亡率比较C各年性别标化死亡率比较

8 某地统计脑卒中粗死亡率上升,而标化死亡率下降,这是因为

A.该地人口较年轻D.该地发病率下降B.该地发病率上升E.该地对脑卒中防治措施不得力C.该地人口老龄化

9 鼠疫属于

A.统计地方性疾病D.地方性疾病B.自然地方性疾病E.地方病C.自然疫源性疾病

10 拟了解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情况,应选用以下哪一个测量指标

A.发病率D.续发率B.罹患率E.感染率C.患病率

11 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

A.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D.诊断标准的变化B.患病率的升高和下降E.疫苗接种率C.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

12 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

A.发病率的升高D.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E.病人恢复快或死亡快C.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

13 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A.罹患率D.患病率B.发病专率E.时点患病率C.发病率

14 疾病分布是指

A.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C.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

D.民族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E.民族分布、城乡分布、职业分布

15 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

A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B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C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D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E职业发病率、职业死亡率

16发病率指标来自

A.住院病人资料D.社区人群资料B.门诊病人资料E.所有病人资料C.专科门诊病人资料

17.患病率指标来自

A.现况调查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E.社区人口资料C.住院病例资料

18对暴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是A.死亡率D.病死率B.发病率E.罹患率C.患病率

19 对于一种危害严重、多以死亡为结局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个指标最合适

A.死亡率D.病死率B.发病率E.死亡专率C.患病率

20.2001年某县发现桑毛虫皮炎流行,暴露总人口数为73879人,经过调查诊断发病例数共1576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发病率D.期间患病率B.罹患率E.患病率C.感染率

21.计算患病率的分子是

A.观察期间某病的新发病例数D.观察期间某病的暴露人口B.观察期间某病的现患病例数

C.观察期间之前某病的患病人数E.观察期间某病的统计数

22 表示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是

A传染性、易感性、免疫性D散发、暴发、流行、大流行B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E周期性、免疫性、大流行C周期性、季节性、长期变动

23.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

A.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相当稳定B.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病程相当稳定C.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患病率相当稳定D.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当地人口相当稳定E.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保持稳定

24.常用存活率反映其疗效的疾病为A.肺炎D.高血压B.恶性肿瘤E.糖尿病C.伤寒

二、多选题(25~33)

25 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有

A.研究疾病流行及规律B.提供病因研究线索C.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D.为疾病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E.可以直接证实病因

26下列选项中描述疾病发病频率的指标有A.发病率D.死亡率B.患病率E.生存率C.罹患率

27下列选项中,影响患病率升高的因素有

A.诊断水平提高D.报告率提高B.病死率降低E.病程延长C.发病率增高

28疾病分布呈散发的原因是

A该病在当地常年流行B预防接种后使人群维持一定免疫水平C该病以隐性感染为主D该病传播机制不易实现E该病为长潜伏期传染病

29 对于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横断面分析能说明同一时期不同年龄死亡率的变化B.横断面分析能说明不同年代各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

C.横断面分析能说明不同年代各年龄组死亡率的趋势D.对慢性病横断面分析不能正确显示致病因素与年龄的关系

E.对慢性病出生队列分析能显示致病因素与年龄的关系

30 造成疾病在人群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A遗传因素不同D定居点的自然、社会环境不同B社会经济状况不同E医疗卫生质量和水平不同C居民风俗、生活、饮食习惯不同

31流动人口对疾病分布的影响主要在于哪几个方面

A.流动人口是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高危人群B.流动人口是慢性病的高危人群C.流动人口是疫区与非疫区传染病的传播纽带D.流动人口对性传播疾病的传播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E.流动人口给儿童计划免疫的落实增加难度,导致免疫空白出现

32 研究职业与疾病的关系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A.暴露机会D.劳动强度B.劳动条件E.精神紧张强度C.民族

33 疾病分布的季节性升高现象的影响因素有

A.气象条件D.风俗习惯B.人们的生活方式E.人们的文化水平C.人们的劳动条件

三、名词解释(34~36)

34 散发35 出生队列分析36 自然疫源性疾病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5:CCB4.C5.A6.C7.A8.A9.C10.A11.B12.C13.B14.B15.D16.D17.A18.D19.E20.B21.B22.D23.E24.B

二、多选题

25.ABCD26.ABC27.ACDE28.ABCDE29.ABCDE30.ABCDE31.ACDE32.ABDE33.ABD

三、名词解释

34.散发:是指某病发病率呈历年一般水平,各病例间无明显的相互传播关系表现为散在发生。

35.出生队列分析:是将同一时期出生的人划归为一组成为出生队列,对其随访若干年,观察死亡等情况。

36.自然疫源性疾病:一些疾病的病原体可以不依靠于人,而靠自然界的野生动物绵延繁殖,仅在一定条件下传染给人。该类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第二章生活和职业环境与健康

一、单选题(1~56)

1下列哪项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A.自然灾害D.社会生活问题B.环境污染E.社会经济问题C.生态破坏

2 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区域性疾病被称为

A.公害病D.疫源性疾病B.职业病E.以上都不是C.地方病

3.水体富营养化与下述何种物质增加有关A.氟、磷D.氟、氮B.氮、磷E.碘、氮C.碘、磷

4.关于环境污染,描述错误的是

A.可由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引起B.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C.不会造成环境理化结构的改变

D.对人类健康可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E.严重的环境污染叫做公害

5.关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部分污染物在环境中可分解成无害的简单化合物B.大部分污染物在环境中可分解成危害较小的简单化合物

C.污染物在环境中不会转化成为毒性更大的新物质D.污染物在环境中可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E.环境对污染物的自净是有限的

6.气体、蒸汽和气溶胶形态的环境污染物最易通过哪条途径进入体内

A.皮肤D.汗腺B.呼吸道E.眼睛C.消化道

7 痛痛病由哪种环境污染物引起A.铅D.锰B.铬E.锌C.镉

8 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中生产性污染是指

A.生活废水污染灌溉B.工业废水、生活废水C.汽车尾气及噪声D.工业废水、废气、废渣E.医院废水及工业废水9 “米糠油事件”由哪种环境污染物引起

A.甲醛D.异氰酸甲酯B.甲苯E.以上都不是C.多氯联苯

10 从世界人类疾病谱变化可以看出,当前许多国家中影响人们健康和引起死亡的疾病主要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这3大危害,其主

要诱因是

A.机体的免疫力降低D.环境因素B.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E.气候的变化C.家族的遗传

11 决定大气污染程度最基本的因素是

A.风D.距污染源的距离B.污染物排出量E.大气稳定度C.污染物排出高度

12 一年中夏秋季是产生光化学烟雾的季节,是因为

A.此时O3含量最高B.该季节能源消耗量最大,易形成光化学烟雾C.日光辐射强度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重要条件

D.该季节易出现气温过增现象E.主要与地形有关

13 “伦敦烟雾事件”中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污染物是

A.烟尘、二氧化硫D.光化学烟雾B.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E.有毒化工气体C.二氧化硫和碳氢化合物

14 常见的居室内空气污染物有以下各项,除了

A.致癌物D.病原微生物B.甲醛E.一氧化碳C.亚硝胺

15 污染的土壤化学性污染的来源不包括

A.钢铁厂工业废水D.屠宰场污水B.矿山采掘废水E.生活污水C.化工厂工业废水

16 地球化学性疾病的病因是

A.严重环境污染引起的地区性化学成分改变超出了人体的适应能力B.地质化学条件的区域性差异超出人体的适应能力C.某种化学元素明显摄入不足D.某种化学元素明显摄入过多E.以上都不是

17 吸入体内的金属汞主要分布在

A.肺组织D.神经组织B.脑组织E.骨骼组织C.肝、肾

18 痛痛病是一种A.职业病D.传染病B.公害病E.职业性多发病C.地方病

19 使某毒物在体内达到一定的蓄积水平引起一定损害时所需的剂量称为

A.中毒阈D.最大有作用剂量B.人体最高允许浓度E.LD50C.最大无作用剂量

20 土壤的卫生防护原则不包括

A.杀灭土壤中的所有微生物和寄生虫卵B.实行粪便、垃圾无害化处理C.对含有毒物的污水进行净化、回收处理

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E.治理工业废渣

21 大气卫生防护措施中利用植物净化是因为它能

A.阻挡、滤除和吸附灰尘,吸收大气中有害气体B.增加大气的自净作用C.防止气温逆增的形成

D.减弱太阳辐射,避免光化学烟雾产生E.美化环境,使人们有舒适感

22 “温室效应”是因大气中下列哪项成分含量增高引起的A.二氧化硫D.一氧化碳B.氮氧化物E.光化学烟雾C.二氧化碳

23 室内小气候主要由以下哪些气象因素组成

A.气温、气湿、气压、热辐射D.气温、气湿、气流、热辐射B.气流、气湿、气压、热辐射

E.气温、气湿、气流、有效温度C.气温、气湿、气流、气压

24 光化学烟雾引起人体的反应最主要的是

A.支气管哮喘D.眼、鼻、咽及呼吸道黏膜刺激B.鼻咽部肿瘤E.刺激性干咳和吐血C.呼吸困难,窒息

25 5种主要大气污染物为

A.Pb、Hg、CO、CO2、NOxB.飘尘、SO2、NO、CO、碳氢化合物C.O3、HF、CO、NOx、SO2

D.Pb、Hg、Cd、As、CNE.细菌、病毒、射线、飘尘、B(a)P

26 慢性镉中毒时,镉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A.饮水D.粮食B.吃鱼E.空气C.蔬菜

27 水体污染的危害不包括

A.人群急慢性中毒D.恶化水质感官性状B.引起肉毒中毒E.影响水体的天然自净能力C.引起介水传染病

28 天然土壤中存在的致病菌为

A.肠道致病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B.大肠埃希菌E.噬菌体C.破伤风杆菌及肉毒杆菌等

29 慢性砷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A.骨质疏松B.骨软化、变形C.视野向心性缩小D.末梢神经炎,皮肤色素沉着、高度角化E.血红蛋白减少

30 汞在工业废水中经过微生物的甲基化作用转变成甲基汞,使其毒性

A.更强D.大大减弱B.减弱一些E.情况不明,待研究C.不变

31 毒物在接触部位发生毒作用,称为

A.全身作用D.刺激作用B.局部作用E.致敏作用C.吸收作用

32 某社区为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区,一般认为氟骨症多见的年龄段为

A.幼儿D.新迁入的老年人B.学龄期儿童E.新迁入的成年人C.青壮年

33 苯的急性毒性作用主要损害的系统是

A.呼吸系统D.心血管系统B.神经系统E.消化系统C.造血系统

34 水溶性大的刺激性气体是A.光气D.氨B.氮氧化物E.二异氰酸甲苯酯C.臭氧

35 个体接触一定剂量化学物质引起的生物学改变称为A.反应D.阈值B.效应E.剂量反应C.阈效应

36 发生过光化学烟雾的有下列城市,除了

A.美国的洛杉矶D.日本的大阪B.日本的东京E.日本的四日市C.美国的纽约

37 下列肿瘤的发生可能与空气污染有关,除了

A.肺癌D.支气管腺癌B.皮肤癌E.膀胱癌C.胃癌

38 影响环境污染物对人体作用的有如下因素,除了

A.气压因素D.作用时间与反应的关系B.个体感受性差异E.剂量与反应的关系C.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39 我国学者近年来发现,克山病与当地水土中下列哪种元素过低有关A.碘D.硒B.锌E.钙C.铁

40 天然土壤中微生物种类很多,其中数量最多的是A.病毒D.放线菌B.细菌E.原生动物C.真菌

41 土壤污染物种类很多,一般分为

A.物理性、生物性、放射性污染物B.化学性、物理性、放射性污染物C.化学性、生物性、放射性污染物D.物理性、化学性污染物

E.化学性、生物性污染物

42 土壤水型污染多是因污水灌田造成的,其特点是

A.进水口附近污染重,中间地带和出水口较轻B.进水口和出水口污染重,中间地带较轻C.进水口污染较轻,中间地带和出水口较重

D.进水口和中间地带较轻,出水口较重E.进水口和出水口污染较轻,中间地带较重

43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在日本富山神通川下游地区,因某锌冶炼厂排出废水,使水及水稻受到污染,造成居民中出现以骨骼系统病理改变为主的一系列疾病,该病可能是

A.水俣病D.克山病B.痛痛病E.大骨关节病C.地甲病

44 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熊本县水俣湾被石油化工厂废水污染,并通过水鱼人食物链在人体内蓄积,引起居民中大量出现以感觉障碍、共济运动失调、视野缩小、听力障碍、语言障碍、眼球运动异常为主要症状和体征的疾病,引起该病的原因可能是

A.汞D.砷B.镉E.铬C.铅

45 20世纪60年代初,震惊世界的反应停(thalidomide)事件造成28个国家地区中出生8000多个短肢畸形儿。此事件的发生,使医学界首次认识到对母体安全的化学药物不一定对胎儿安全,此后人们开始重视药物和其他化学物质的

A.慢性作用D.致癌作用B.急性作用E.致突变作用C.致畸作用

46 由于气象条件恶劣,某工厂排出的SO2在大气中浓度不断增加,从而导致下风向的人群出现了咳嗽,刺激眼结膜引起炎症。此人群对环境危害的反应模式属于

A.作用时间和反应的关系D.剂量效应关系B.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E.剂量时间关系C.剂量反应关系

47.将A和B两种化学物质同时给一昆明种小鼠行灌胃染素,观察一星期发现小鼠的死亡率小于A、B两化合物质单独灌胃的死亡率。这种联合作用为

A.独立作用D.相减作用B.相加作用E.拮抗作用C.协同作用

48 在常温下即可蒸发的金属是A.铅D.锰B.汞E.铬C.锡

49 苯的急性毒性作用主要损害的是

A.呼吸系统D.心血管系统B.神经系统E.消化系统C.造血系统

50.空气污染物的哪种存在形态具有重要卫生学意义A.液体D.气溶胶状态B.粉尘E.蒸汽C.气体

51 某工业区在生产时产生了环境污染,影响和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该污染为

A.SO2D.噪声B.CO2E.尘埃C.TSP

52 人群与环境危害因素之间都有一个危害因素的“量变”过程,逐渐引起集体生理功能“质变”。他们之间存在着

A.剂量的关系D.剂量效应关系B.作用时间的关系E.时间反应关系C.剂量反应关系

53 某居民家用燃煤取暖,几小时后出现眩晕、头痛、恶心、疲乏等症状,并伴有心前区紧迫感和针刺样疼痛,据你所学知识,该居民最有可能是

A.SO2中毒D.O2中毒B.CO中毒E.CO2中毒C.NO2中毒

54 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生产的废水,水汇总含有机物、胶质物、细菌、病毒及寄生虫卵。水中氨的主要来源是

A.洗涤水D.粪便B.废水E.雨水径流C.垃圾

55 造成酸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大气中的

A.气性污染物D.NOx污染物B.SO2污染物E.污染物C.CO2污染物

56 我国最主要的工业燃料是煤,煤在燃烧过程中排出的有害物质中含量最多的是

A.SO2D.COB.CO2E.灰尘C.NO2

二、多选题(57~74)

57 环境的自净作用有

A.扩散、稀释、沉降D.光化学反应B.氧化、还原、中和E.烟雾作用C.生物降解、生物转化

58 环境中的有害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A.社会因素D.化学性因素B.物理性因素E.机体因素C.生物性因素

59 生态系统四要素中的无机界包括

A.空气D.土壤B.水E.太阳辐射C.绿色植物

60 工业“三废”是指A.废气D.废尘B.废烟E.废渣C.废水

61 环境污染物可来源于A.工业生产“三废” D.交通运输B.日常生活“三废” E.农业生产C.自然灾害

62 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流入水体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A.氮D.磷B.氟E.砷C.碘

63 呼吸道作为主要吸收途径的原因是

A肺泡的总表观面积大B肺泡上皮细胞富含代谢酶C肺泡间富含毛细血管D被吸收物质可直接进入全身血液循环E肺泡壁很薄

64.环境污染物主要通过哪些途径进入体内A.呼吸道B.消化道C.毛发D.皮肤E.指甲

65.经皮肤吸收的环境污染物可受哪些因素影响

A.污染物的浓度D.环境温、湿度B.接触面积E.皮肤的完整性C.接触时间

66 环境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从机体内排出的途径有

A.经肾脏随尿排出B.经肝、胆通过肠道随粪便排出C.经汗液排出D.经呼吸道排出E.经唾液排出

67.环境污染物在体内的主要贮存场所有A.肝脏D.血液B.肾脏E.肌肉C.心脏

68.有害物质在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包括A.结合D.水解B.氧化E.中和C.还原

69.环境化学物在环境中的联合作用包括

A.单独作用D.强化作用B.相加作用E.拮抗作用C.协同作用

70.较易贮存在体脂和富含脂肪器官内的环境污染物有

A.氯丹D.六六六B.氟E.多氯联苯(PCB)C.DDT

71 环境化学物的生物转化过程中的第1阶段反应包括A.结合D.水解B.氧化E.中和C.还原

72 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慢性作用包括A.慢性中毒D.致突变B.致癌E.免疫抑制C.致畸

73 人们由于生产、生活不断地向环境中排放各种有害的污染物,造成了对环境不同程度的污染,造成污染的因素是

A.自然界因素D.化学性因素B.人为的因素E.物理性因素C.生物性因素

74 二氧化硫污染环境后可引起多种危害,包括

A.损害周围的农作物D.破坏建筑物B.危害森林,破坏植被E.形成酸雨,使水质酸化C.致敏、致癌作用

三、名词解释(75~85)

75.环境污染76.光化学烟雾77.污染物的迁移78.毒作用79.暴露

80.剂量效应关系(doseeffectrelationship)

81.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relationship)

82.最低观察到有害效应水平(阈剂量)83.危险度(risk)84.危险度评价85.环境的自净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5.AABCC6-10.BCDCD11-15.CCACD16-20.BCBAA21-25.ACDDB26-30.DBCDA

31-35.BCBDB

36-40.EEADB41-45.CABAC 46-50.CEBBD51-55.DCBDB56.A

二、多选题57.AB58.BCD59.ABCD60.ACE61.ABDE62.AD63.ACDE64.ABD65.ABCDE

66.ABCDE

67.ABC68.ABCD69.ABCE70.ACDE71.BCD72.ABCD73.BCDE74.ABDE

三、名词解释

75 环境污染: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使环境介质中的原有成分大量增加或增添了新的有害成分,引起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破坏生态平衡、致使环境质量下降,最终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称为环境污染。76 光化学烟雾:排入大气的NOx和碳氢化合物(HC)受太阳紫外线作用,发生光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一种有刺激性的烟雾。包括臭氧(O3)、过氧酰基硝酸酯(PANs)和醛类。

77 污染物的迁移:污染物在环境所发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及其所引起的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称为污染的迁移。它包括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和生物迁移。

78.毒作用(毒效应,toxiceffects):毒物对机体所致的不良影响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

79.暴露:有害因素与人体接触,使有害因素能进入人体或作用于人体。

80.剂量效应关系(doseeffectrelationship):环境有害因素暴露剂量与某种生物学改变的关系。

81.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relationship):环境有害因素与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占的比例之间的关系。

82.最低观察到有害效应水平(LOAELs,阈剂量):导致某种毒效应的最低剂量。

83.危险度(risk):有害影响发生的概率。

84.危险度评价:对环境中有害因素可能引起的有害影响及其危害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并预测环境有害因素在接触人群中可能引起的有害因素有害影响的概率。

85.环境的自净: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自然条件下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的作用,最终使污染物的浓度或总量降低,达到自然净化,使生态系统不至于遭到破坏,这一过程称为环境的自净。

第三章食物与健康

一、单选题(1~51)

1 AI是下列哪个概念的英文缩写

A.供给量B.人体每日容许摄入量C.适宜摄入量D.蛋白质功效比值E.挥发性盐基总氮

2 下列食物中粗蛋白含量最高的是A.粮谷类D.牛奶B.鸡蛋E.牛肉C.大豆

3 下列食物中以赖氨酸作为第1限制氨基酸的是A.肉类D.鸡蛋B.谷类E.牛奶C.豆类

4 下列食物中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最高的是A.大米D.鸡蛋B.小米E.牛血C.大豆

5 能用来全面评价脂肪酸含量的是

A脂溶性维生素含量、必需脂肪酸含量B脂肪消化率、必需脂肪酸含量、脂溶性维生素含量C食物中脂的含量、脂肪消化率D消化率E维生素的含量

6 膳食纤维主要来源于以下哪种食物A.蔬菜水果D.豆奶B.牛奶E.鸡蛋C.红薯

7 糖类(碳水化合物)的最主要来源是A.薯类D.谷类B.蔬菜E.蛋奶类C.肉类

8 NPU的含义是A.热能密度D.营养质量指数B.蛋白质净利用率E.身体质量指数C.营养素密度

9 主要的产热营养素是

A.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D.脂肪、蛋白质B.脂类、糖类、蛋白质E.无机盐、水C.糖类、维生素

10 BMI的计算公式是

A身高(cm)-105D体重(mg)/身高2(cm2)B实测体重-标准身高

E实测体重(kg)/身高2(m2)C体重(mg)/身高(cm)

11.人体经紫外线照射即可合成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AD.维生素PPB.维生素DE.维生素C(抗坏血酸)C.维生素B1

12.膳食中缺乏维生素B2(核黄素)可引起A.夜盲症D.坏血病B.脚气病E.贫血C.口腔炎

13.脚气病的病因是

A.维生素C缺乏D.维生素E缺乏B.铁缺乏E.维生素B1(硫胺素)缺乏C.维生素PP缺乏

14 孕妇或乳母的膳食或饮水中缺碘,可引起婴儿发生

A.软骨病D.龋齿B.克汀病E.贫血C.克山病

15.为保证儿童、青少年的正常生长发育,尤其应补充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B1D.维生素DB.维生素AE.维生素PPC.尼克酸

16 老年人不宜摄入过多脂肪,以摄入的脂肪量占膳食总热能的多少为宜

A.30%~35%D.25%~35%B.35%~40%E.20%~25%C.38%

17 以下老年人合理平衡膳食的要求中,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以动物性优质蛋白为主,数量足而不过多B少吃动物脂肪C供给充足的无机盐和维生素D热能摄入量适当降低E可多吃点精制糖

18 与基础代谢无关的因素是A.体型D.性别B.年龄E.气温C.体力劳动强度

19 谷类中含量较丰富的维生素是

A.硫胺素和尼克酸D.维生素A和维生素DB.硫胺素和维生素CE.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C.尼克酸和胡萝卜素

20.不必采取半流质饮食的是

A.发烧病人D.吞咽困难的病人B.产妇E.手术后病人C.消化道疾病病人

21 高纤维饮食不适用于下列哪种病人A.便秘D.糖尿病B.冠心病E.高脂血症C.肠炎

22 以下不属于营养性疾病的原因的是

A.消化吸收障碍B.营养素摄入过量C.营养代谢异D.因疾病、运动等消耗增加E.食物中营养素含量太多

23.一位68岁的老年人,长期以来只食用米饭、瘦肉、鸡蛋等食品,几年来一直有便秘之苦,从营养学角度来说,他应该多摄入哪类食物可缓解便秘

A.大米饭D.牛奶B.蔬菜水果E.鱼类制品C.肥肉

24 预防人群碘缺乏病的最方便且实用的措施是

A在食盐中加入碘化钾或碘酸钾D净化或更换水源B在食用油中加入碘盐E服用含碘药物C消除其他致甲状腺肿的物质25 一位15岁的男孩,最近出现夜间视物不清,且逐渐加重,全身皮肤干燥、脱屑,该男孩可能是缺乏

A.钙D.维生素PPB.维生素AE.维生素CC.核黄素

26.一位88岁的老妇人,牙齿大部分已脱落,该老年人的基本膳食应是

A.普通饭D.半流质B.流质E.可吃些辛辣食物C.软饭

27.在一艘远洋考察船上,船员因长期吃不到新鲜食物而出现了牙龈疼痛出血、疲倦、毛细血管出血,严重者出现皮下、肌肉出血,便血,贫血等症状,

其病因可能为

A.钙缺乏D.白血病B.维生素A缺乏E.维生素C缺乏C.铁缺乏

28 食物中毒与其他急性疾病最本质的区别是

A.潜伏期短D.发病场所集中B.很多人同时发病E.病人曾进食同一批某种食物C.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

29 一般以哪一类食物中毒最常见

A.化学性食物中毒D.有毒动物中毒B.细菌性食物中毒E.有毒植物中毒C.真菌性食物中毒

30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病高峰多在

A.1~3月份D.10~12月份B.4~6月份E.一年四季C.7~9月份

31 在食物中毒中体温升高者多见于

A.细菌性食物中毒D.有毒植物中毒B.化学性食物中毒E.真菌性食物中毒C.有毒动物中毒

32 据资料统计,在我国引起沙门菌属食物中毒最多见的病原菌是

A.猪霍乱沙门菌D.肠炎沙门菌B.鼠伤寒沙门菌E.病牛沙门菌C.斯坦利沙门菌

33 下列哪种细菌属嗜盐性细菌

A.肉毒梭菌D.副溶血性毒素B.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C.变形杆菌

34 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是A.罐头食品D.剩米饭、凉糕B.发酵食品E.家庭自制豆制品C.海产品及盐渍食品

35 耐热性最强的食物中毒病原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D.肉毒梭状芽孢菌的芽胞B.沙门菌属E.致病性大肠埃希菌C.链球菌

36 与其他细菌性食物中毒不同,肉毒梭状芽孢菌繁殖产毒最关键是要有

A.有氧环境D.酸性环境B.厌氧环境E.碱性环境C.适当的食盐浓度

37 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致病死亡率最高的病原菌是

A.沙门菌属D.葡萄球菌B.副溶血性弧菌E.肉毒梭菌C.条件致病菌

38 下列关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治疗,说法错误的是

A.首先应迅速排除毒物,用催吐、洗胃、导泻等方法B.肉毒素中毒患者应尽早用多价肉毒毒素治疗,然后根据毒素分型选用特异抗毒素血清

C.对葡萄球菌肠毒素一般要用抗生素治疗D.对于肉毒素中毒者应早期用1∶4000高锰酸钾洗胃

E.对于毒肽类毒蕈中毒可用二巯基丙磺酸钠或二巯基丁二酸钠治疗

39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最有效的措施是

A.防止病原菌污染D.控制细菌产生外毒素B.加热杀灭病原菌E.使用食品添加剂C.控制病原菌繁殖

40 河豚毒素含量最多的器官是A.卵巢、肝脏D.腮、鳍B.肝脏、肌肉E.皮肤、腮C.鱼卵、肠

41 由毒肽类和毒伞肽类引起的毒蕈中毒主要引起A.溶血D.胃肠炎B.神经精神异常E.皮炎C.肝肾损伤42 河豚毒素最主要的毒作用是

A.引起脑神经损害D.引起肾功能急性衰竭B.引起中毒性休克E.以上都不是C.引起随意肌进行麻痹

43毒蕈中毒时,应特别注意

A.一种毒蕈只含一种特定毒素,有靶器官,故抢救时需认真鉴别B.中毒者潜伏期均较短,故应紧急采取措施

C任何毒蕈均难溶于水D发病率低,但病死率高,应集中抢救E白毒蕈等致肝肾损害型的毒蕈中毒后,临床可出现假愈期,仍需

继续保护肝肾

44 属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是

A.赤霉病麦中毒D.白砒中毒B.毒蕈中毒E.苦杏仁中毒C.河豚鱼中毒

45 治疗食用毒蕈所致的神经精神型食物中毒,可用的药物是

A.二巯基丙磺酸钠D.亚甲蓝B.肾上腺皮质激素E.阿托品C.解磷定

46 在食物中毒中死亡率较低的是

A.细菌性食物中毒D.有毒植物中毒B.化学性食物中毒E.真菌性食物中毒C.有毒动物中毒

47 某集体食堂100多人一同进餐,同吃了猪肉的60多人在进餐后数小时至3天内陆续出现呕吐、腹痛、腹泻、大便为黄绿色水样便,有的带有脓血或黏液,多数病人有发热现象,有的体温达39℃以上,严重的出现抽搐、惊厥,你认为该食物中毒的病原可能为A.变形杆菌D.沙门菌属B.葡萄球菌肠毒素E.肉毒梭菌C.副溶血性弧菌

48一行5人相聚为一朋友庆祝生日,他们吃了生日蛋糕后几小时内相继恶心,剧烈而频繁地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胆汁、黏液或血,上腹部剧烈

疼痛,同时有腹泻,呈水样便,体温正常。该食物中毒可能为

A.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D.沙门菌属食物中毒B.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E.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C.肉毒毒素中毒

49 某村一家8人,吃了自制的豆酱后,1~2天内相继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之后出现视力模糊、复视、咀嚼、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头下垂等症状,但神志清楚,该食物中毒的病原可能是

A.沙门菌D.葡萄球菌肠毒素B.河豚毒素E.副溶血性弧菌C.肉毒毒素

50 村里几家人一同从山上采了蘑菇食用,食后多人出现恶心、呕吐、精神错乱、压抑、神经兴奋、多汗、流涎、瞳孔缩小、听觉味觉改变。该毒蕈中毒为哪一型

A.胃肠炎型D.神经精神型B.肝肾损害型E.溶血型C.霍乱型

51 某职工食堂因职工进食面碱发生食物中毒,病人潜伏期为30~120min,有恶心、呕吐、咽干、咽喉及上腹部烧灼感等症状,心窝部剧痛,可能原因是

A.亚硝酸盐中毒D.肉毒毒素中毒B.砷化物中毒E.有机磷农药中毒C.沙门菌中毒

二、多选题(52~68)

52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A(视黄醇)D.核黄素B.维生素CE.硫胺素C.维生素D

53 核黄素良好的食物来源是A.动物内脏D.奶类B.蛋类E.植物油C.水果

54 暗适应能力与哪种维生素有关A.硫胺素D.维生素DB.核黄素E.维生素EC.维生素A

55 下列哪种维生素是脂溶性维生素A.硫胺素D.抗坏血酸B.尼克酸E.维生素EC.视黄醇

56 视黄醇含量丰富的食物是A.牛奶D.粮谷类B.内脏,尤其是肝脏E.肉类C.蛋类

57 负荷试验可用于哪种营养素营养状况的评价A.硫胺素D.钙B.维生素CE.铁C.蛋白质

58 下列食物中作为钙的膳食来源最好的是A.奶及奶制品D.蔬菜类B.肉类及其制品E.小虾皮C.米面类59 以下对儿童、青少年的膳食营养供给,说法错误的是

A.中小学生可施行课间用餐B.供给全面而合理的营养,保证3餐热量能合理供给C.应尽量增加热能的摄入

D.提高动物性食品的比值,注意补充含铁碘钙食品E.多食用儿童强化食品

60下列哪些项目符合老年人的营养需要

A.应大量补钙D.总热能摄入量应降低B.脂肪摄入不宜过多E.不宜多食含蔗糖量高的食物C.蛋白质适量而质优61 蔬菜、水果中含量较低的是A.水分D.粗纤维B.脂肪E.维生素CC.糖类

62 膳食调查方法包括A.称重法D.回顾询问法B.查账法E.化学分析法C.临床检查法

63 以下不属于糖尿病饮食的是

A.按医嘱规定的蛋白质、脂肪、糖类摄入量调膳B.增加食物纤维、果胶C.糖类占总热能70%

D.糖类占总热能50%~60%E.多用单糖及双糖

64 冠心病病人不宜进食的食物是A.蔬果D.猪肝B.大豆E.牛脊髓C.蛋黄

65 关于无机盐与心血管病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锌、铜比值高时冠心病发病率低B.食盐过量可使血压升高,促进心血管病的发生C.钙、镁对心脏功能有利

D.镉、砷可引起动脉壁脂质沉积E.镉、砷也可使血脂升高

66 对于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性食物中毒最为多见B.食物中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第2、3季度为高发季节

C.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食品以动物性食品占多数D.人与人之间无传染性E.食物中毒无明显地区性

67 以下属于食物中毒的是

A肉毒毒素中毒D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B伤寒、痢疾等食源性肠道疾病E沙门菌食物中毒C黄曲霉毒素引起的慢性中毒

68 下列食品有预防碘缺乏病作用的是A.紫菜D.海带B.鸡肝E.白菜C.海鱼

三、名词解释(69~80)

69 合理营养70 营养素需要量71 适宜摄入量72 营养素73 限制氨基酸74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75 食物的热效应76 临床营养77 食源性疾病78 食物中毒79 中毒食品80 化学性食物中毒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5:CCBDB6-10:ADBBE11-15:BCEBB16-20:EECAB21-25:CEBAB26-30:CEEBC

31-35:ABDCD36-40:BECAA41-45:CAEDE46-50:ADACD51:B

二、多选题:52.DE53.ABD54.BC55.CE56.ABC57.AB58.AE59.CE60.BCDE61.BC

62.ABDE63.BD64.CDE65.BCDE66.ABCD67.ADE68.ACD

三、名词解释

69合理营养:是指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烹调加工,向机体提供足够的能

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营养素之间的平衡,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

要、维持人体健康的营养。

70营养素需要量:指维持机体良好健康状态和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营养素的数量,有时也称营养素生理需要量。它是营养学家们根据长期的膳食调查、营养生理生化实验结果、机体不同生理状况和劳动条件制定的。

71适宜摄入量:指对健康人群进行观察或实验研究而得出的具有预防某些疾病功能的摄入水平。

72营养素:指食物中含有的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成分和组织修复、维持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73如果食物蛋白质中某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过低,导致其他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使其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被称为限制氨基酸。

74由于各种食物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模式不同,通常将富含某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与缺乏该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互相搭配混合食用,混合后食物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模式更接近理想模式,从而提高膳食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作用称为蛋白质消化互补作用。

75人体在摄食过程中,由于要对食物中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代谢、转化等,需要额外消耗能量,同时引起体温升高和散发热量。这种人体因摄食而引起的额外能量消耗称食物的热效应。

76临床营养又称病人营养,是研究人体处于各种病理状态下的营养需求和营养输注途径的科学,即在正常生理需要量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种类、病情、病人的营养状况等,合理安排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改善代谢,修补组织,积极地促使疾病的转归,从而使病人早日康复。

77摄入被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致病因子污染的食物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称为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食源性病毒感染、食源性寄生虫病等。

78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不包括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及一次大量或长期少量多次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以慢性损害为主要特征(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疾病。

79中毒食品指含有毒、有害物质并引起中毒的食品,包括细菌性中毒食品、化学性中毒食品、动物性中毒食品、植物性中毒食品和真菌性中毒食品。

80化学性食物中毒指摄入化学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见的有亚硝酸盐、甲醇引起的食物中毒等。

第四章行为与健康

一、单选题(1~26)

1 从医学与卫生角度来说,人的行为可以分为

A.外显行为与内隐行为D.先天行为与后天行为B.操作行为与反应性行为E.经常性行为与偶然性行为C.内在行为与外在行为

2 下列有关行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行为是完整有机体的外显活动,由外部刺激作用于动物和人所引起B行为过程可以用“SOR”来表示

C行为要素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和行为结果D行为过程可以用“SOS”来表示E人的行为具有生

物性和社会性

3 促进健康的行为的主要特点是

A.危害性D.习得性B.明显性E.先天性C.有利性

4 下列除哪项外,其余均为人类行为的生物性表现

A.行为与遗传有关D.与环境有关B.以生理形态和功能为发生前提E.具有社会性C.人具有本能行为

5 以下影响健康的因素中,最活跃且干预成本较低的是

A.生物遗传因素D.语言B.环境因素E.卫生服务C.行为生活方式

6 下列哪项不属于促进健康的行为

A.日常健康行为D.预警行为B.环境危害行为E.合理利用卫生服务C.戒除不良嗜好

7 危害健康的行为的特点不包括A.危害性D.习得性B.明显性E.先天性C.稳定性

8 以下危害健康的行为中,不包括哪一类行为

A.不良生活方式D.求医行为B.致病性行为模式E.违规行为C.不良疾病行为

9 健康教育要提供人们行为改变所必需的

A.医疗技术D.生化检测技术B.信息、技术与评估E.知识、技能与服务C.救护技术

10 促进健康的行为不包括

A.合理营养D.C型行为B.充足的睡眠E.预防接种C.意外事故发生后的自救

11 健康教育人员在某城区一个育龄妇女及其丈夫的群体中讲授计划生育对个人、家庭、国家的意义,并给予避孕方法的指导,提供避孕工具,结果大部分妇女都自愿地实行避孕,也有少部分人不执行,有关方面按政策对不执行者进行一定的处罚,整个过程实际是A健康指导与行为改变过程D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过程B心理咨询与个别访谈过程E宣传教育与卫生保健过程C全科医疗与卫生服务过程

12 下列哪一种行为是致病性行为A.疑病D.C型行为B.求神拜佛E.瞒病C.恐病

13 阶段变化模式中属于行为层面的是A.提高认识D.自我解放B.反思层面E.社会解放C.情感唤起

14 健康促进的含义是

A.健康教育D.健康教育和环境支持B.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E.卫生宣传和环境支持C.环境支持

15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A.社会动员D.协调B.倡导E.社会营销C.良好的沟通

16人类本能行为不包括A.摄食行为D.学习行为B.性行为E.好奇行为C.躲避行为

17 在阶段变化模式中,心理活动层面是指

A.认知和行为层面D.控制层面B.行为层面E.反思习惯和控制层面C.认知层面

18 在格林模式中,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可分为

A.倾向因素、强化因素和促成因素D.内在因素、强化因素和促成因素B.倾向因素、强化因素和激发因素

E.内在因素、环境因素和激发因素C.倾向因素、环境因素和激发因素

19 格林模式的实施步骤为

A.社会诊断→流行病学诊断→行为诊断→教育与生态学诊断→管理与政策诊断

B.流行病学诊断→行为诊断→管理与政策诊断→教育与生态学诊断→社会诊断

C.流行病学诊断→行为诊断→社会诊断→管理与政策诊断→教育与生态学诊断

D.社会诊断→管理与政策诊断→教育与生态学诊断→流行病学诊断→行为诊断

E.社会诊断→管理与政策诊断→流行病学诊断→行为诊断→教育与生态学诊断

20 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A.交互作用D.环境B.观察学习E.强化C.自我效能

21 下列哪一项不是观察学习的必需条件A.模仿D.强化B.动机E.信念C.刺激

22 格林模式中流行病学诊断的首要任务是

A确定社区中可以量化的对健康危害最大的问题B明确目的C制定计划D制定干预措施E评估各个方案的成本效益,从而得出最佳选择

23 格林模式中社会诊断的目的不包括

A.鉴定健康问题D.促使社区参与B.评估社区能力E.制定计划C.确定选择优先问题的原则

24 生态学模型研究中最根本的困难是

A.生态学变量在实验中不易控制D.环境因素复杂B.干预不易实施E.政策变量较多C.目的不易明确

25 生态学模型的原则有

A.交互作用D.协同作用B.地区性E.普遍性C.时间性

26 生态学模型中影响人的行为的5个层次由低到高分为

A.个人、人际和小组、机构、社区、政策B.个人、机构、人际和小组、社区、政策C.个人、机构、社区、政策、人际和小组

D.机构、个人、人际和小组、社区、政策E.个人、社区、人际和小组、机构、政策

二、多选题(27~34)

27 国内外常见健康相关行为理论包括

A.生态学模式D.创兴扩散理论B.知信行模式E.格林模式C.社会认知理论

28 人的行为基本要素包括

A.行为主体———人B.行为客体———人的行为所指向的目标C.行为环境———行为主体与行为客体发生联系的客观环境

D.行为手段———行为主体作用于行为客体时所应用的工具和使用的方法等E.行为结果———行为对行为客体所致的影响29 生态学模式的观点认为以下哪项正确

A.健康相关行为的发生发展受到多个水平因素的影响B.多种类型的因素可以影响健康相关行为

C.因素与水平间存在相互联系,而人的行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D.健康教育在多个水平实施干预有可能取得最佳效果E.多个水平的行为干预活动需在多个方面的人群中方易实现

30 行为阶段变化模式中,人的行为变化主要经历以下哪几个阶段

A.无转变打算阶段D.转变行为阶段B.打算转变阶段E.行为维持阶段C.转变准备阶段

31 下列哪些因素可以调节与维持人的行为A.刺激D.指引B.强化E.模仿C.认知

32 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包括A.倡导D.社会营销B.赠权E.沟通C.协调

33 著名的健康行为学家大卫·高其曼认为,以下哪几类行为属于健康相关行为

A.违规行为D.预防行为B.求医行为E.病人角色行为C.生病行为

34 《渥太华宣言》所确定的健康促进优先活动领域有

A.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D.发展个人技能B.创造健康支持环境E.调整卫生服务方向C.加强社区行动

三、名词解释(35~37)

35 heathpromotion36 行为37 社会诊断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5:ADCEC6-10:BEDED11-15:DDCDA16-20:DAAAC21-25:EAEAA26:A

二、多选题:27.ABCDE28.ABCDE29.ABCDE30.ABCDE31.ABC32.ABC33.CDE34.ABCDE

三、名词解释

35 健康促进: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和环境支持的综合体,即健康教育+支持环境。

36 行为:是完整有机体的外显活动,有内外部刺激作用于动物和人所引起。

37 社会诊断:通过估测目标人群的生活质量为起点,评估他们的需求和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社会因素与健康

一、单选题(1~26)

1 影响人类健康的4大因素是

A.细菌、病毒、寄生虫和自身免疫B.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家庭和劳动卫生C.公共场所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和劳动卫生

D.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和公共场所E.环境、生物、行为生活方式和卫生服务

2 近2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居民健康状况主要指标接近发达国家,目前,对我国人群健康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生物因素B.环境因素C.行为和生活方式D.医疗卫生服务E.社会经济因素

3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A.经济状况D.自然环境B.社会制度E.家庭关系C.文化

4 现代社会中,人类的健康不仅要受到遗传因素影响,还要受到以下哪项的影响

A.居住条件D.生活条件B.交通工具E.人际关系C.环境因素

5 社会环境包括

A.经济、文化、教育等因素B.家庭婚姻、社会保障等因素C.社会制度、法律和人口等因素

D.一系列与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因素E.科学技术、家庭婚姻、社会保障等因素

6 社会因素主要从哪些方面影响人类健康

A对身体和心理及社会适应造成影响B对身体和心理造成影响C对心理和社会适应造成影响D对身体和社会适应造成影响E以上都不是

7 积极的健康观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这一定义是哪个组织或

国家提出的

A.世界卫生组织D.瑞士B.中国E.欧洲共同体C.美国

8 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成为影响人类健康首要疾病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

A.社会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群健康行为的建立相对落后所致B.医疗水平提高,传染病被有效控制致使心脑血管疾病突出C.人口老龄化D.缺乏体育锻炼E.环境污染加重

9 影响当前人类健康及疾病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环境D.细菌B.生物遗传因素E.病毒C.社会因素

10 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作用是

A.经济发展对健康起到促进作用B.经济发展对健康起到阻碍作用C.经济发展健康既有促进作用,又有阻碍作用D.促进发达国家的人群健康E.经济通过文化教育作用于健康

11 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以下哪项起作用

A.心理感受D.疾病感受B.社会适应E.健康感受C.躯体感受

12 关于经济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A.经济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B.收入的绝对水平决定经济对健康的影响程度C.收入的公平性决定经济对健康的影响程度

D.只注重经济增长对健康会产生有害影响E.经济的发展不一定伴随着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

13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疾病类型和死因谱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A.政治因素D.风俗习惯B.社会经济因素E.卫生服务C.教育因素

14 据调查,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0%~90%归因于

A.传染病和营养不良D.急性中毒B.慢性病E.环境污染C.食物中毒

15 经济发展与健康的关系是

A经济发展对健康有利D经济发展与健康相互作用B经济发展加重环境污染C经济发展造成人的心理紧张E以上都对16 制定有利于健康的政策要靠

A.卫生部门D.多部门参与B.行政部门E.民政部门C.商业部门

17 以下哪项不是文化的基本特征

A.历史性D.现实一致性B.互相渗透性E.继承性C.现实差异性

18 文化与健康有关,除了以下哪项以外

A.风俗习惯D.职业选择B.宗教信仰E.闲暇时间安排C.消费结构

19 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家庭类型为

A.核心家庭D.单亲家庭B.主干家庭E.同居家庭C.扩大家庭

20 主干家庭的模式是

A.父母及其未婚子女的家庭B.无子女家庭C.一对已婚子女同其父母、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D.由至少两对或两对以上同代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E.养父母及其养子女组成的家庭

21 家庭生活周期中,下列哪项不是成员增长期的保健重点

A.新生儿筛查D.婴幼儿营养与发育B.计划免疫E.基本习惯的养成C.青春期教育

22 家庭主要有以下功能,除了

A.养育子女D.赡养老人B.生产和消费E.休息和娱乐C.恋爱和婚姻

23 由父母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包括无子女夫妇家庭和养父母及其养子女组成的家庭称为

A.核心家庭D.单亲家庭B.主干家庭E.同居家庭C.联合家庭

24 家庭内部结构中,负责供养家庭、掌握经济大权的人是下列哪种家庭内部结构

A.传统权威型D.感情权威型B.工具权威型E.文化权威型C.分享权威型

25 把过去一年个人遭遇的生活变化单位累计起来,中等生活变故的分数为

A.0~149分D.300~399分B.150~199分E.400分以上C.200~299分

26 常见的又比较肯定的心身疾病是

A.流感D.肺癌B.原发性高血压E.水俣病C.肺结核

二、多选题(27~34)

27 受教育程度越高,更倾向于

A理性化程度也越高B偏重于生活工作条件的改变C采用比较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D自我保健能力强E母亲受教育程度高,婴儿死亡率低

28.社会因素通过哪些因素影响人群健康A.工作环境D.生物遗传B.营养状况E.卫生服务C.文化教育

29 退休死亡期的保健重点是

A.慢性病防治D.丧偶期照顾B.孤独心理照顾E.临终关怀C.老人赡养

30 宗教对健康的影响

A.都是正面的D.宗教给人以精神寄托B.都是负面的E.对生命价值观有强烈影响C.是多方面的

31 对健康有影响的社会文化因素包括A.文化教育D.风俗习惯B.科学技术E.卫生服务C.生活方式

32 家庭生活周期中成员增加期的主要家庭问题有A父母角色适应D照顾幼儿压力B经济问题E母亲产后恢复C生活节奏

33 影响健康的心理因素包括A.生活事件D.紧张工作B.生活挫折E.现代化城市生活C.不良人际关系34 家庭生活周期包括A.新婚期D.空巢期B.成员增加期E.退休死亡期C.成员扩展期

三、名词解释(35~37)

35 healthypublicpolicy36 社会资本37 社会网络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5:ECDCD6-10:AAACC11-15:ABBAE16-20:DDDAC21-25:CCABC26.B

二、多选题:27.ABCDE28.ABCE29.ABCDE30.CDE31.ABD32.ABCDE33.ABCDE34.ABCDE

三、名词解释

35 healthypublicpolicy:健康的公共政策,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法令、条例、规定、标准,以及部门和单位制定的制度、规章和规范,用以建立和保护对健康起重要影响的经济和社会环境。

36 社会资本:能够促进对各方面有利于协调和合作的网络、习俗和信任的社会组织的特点称为社会资本,其中合作和信任是社会资本的核心内容。

37 社会网络:指个人在其社会活动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

第六章卫生服务与健康

一、单选题(1~26)

1 卫生服务需求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哪个条件

A消费者的购买愿望D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和购买愿望B消费者的支付能力E消费者的购买愿望和支付能力C消费者的健康状况

2 关于卫生服务利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需求者实际利用卫生服务的数量B.是人群卫生服务需要量和卫生资源供给量相互制约的结果

C.直接反映卫生系统为人群健康提供卫生服务的数量和工作效率D.间接反映卫生系统通过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E.可以直接用于评价卫生服务的效果

3 卫生服务需要主要取决于

A消费者的实际支付能力D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和购买愿望B消费者的购买愿望E消费者的购买愿望和支付能力C消费者的自身健康状况

4 下列哪种卫生服务需求是合理的

A一人劳保,全家劳保B医务人员诱导的需求C由需要转化来的需求D病人要求但医疗卫生专家认为是不必要的要求E.以上都不合理

5.在卫生系统反应性的7个领域中,最为重要的是

A.尊严D.及时B.自主性E.社会支持网络C.保密性

6.卫生系统的反应性主要强调

A尊重病人B给予病人参与卫生保健决定的自主权C非卫生技术服务D卫生技术服务和普遍合理的期望E非卫生技术服务和普遍合理的期望

7 按照卫生组织分类,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属于

A.群众性卫生组织D.卫生事业组织B.卫生行政组织E.医疗机构C.直接卫生服务组织

8 我国卫生组织机构可分为卫生行政组织、卫生事业组织和

A.卫生专业组织D.群众性卫生组织B.卫生管理组织E.医疗机构C.非官方卫生组织

9 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按照行政级别设立的卫生行政组织共分为几级

A.1B.2C.3D.4E.5

10 医疗保健制度的筹金主要来自哪3个方面

A个人、保险公司、政府D职工、雇主、保险公司B职工、单位、保险公司E个人、单位、保险公司C个人、集体、国家

11 医疗保障制度大致分为哪两种

A私人保险和强制保险D社会医疗保险和义务保险B义务保险和强制保险E社会医疗保险和强制保险C自愿保险和私人保险

12 我国哪一年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A.1988年D.1998年B.1989年E.2000年C.1993年

13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以哪一级为单位进行筹资和管理

A.省D.乡B.市E.村C.县

14 我国医疗机构实行等级管理,共分为几级

A.1D.4B.2E.5C.3

15 由于新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启动,我国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实现了一系列转变,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从主要福利型保障转变为主要社会保险型保障B.从国家企业的完全责任转变为承担有限责任C.个人相应地增加一定责任

D.从企业保障和社会化管理转变为社会共济和自我管理E.保障基本医疗

16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明确了只有谁在医疗事故鉴定中承担举证责任

A.医疗机构D.医患双方B.病人E.卫生行政部门C.医务人员

17 医疗事故中涉及的责任主体不包括

A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B负责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C医疗事故鉴定人员及其有关公民

D负责医疗事故行政监督的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E病人

18.有关医疗事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内涵基本一样,使用时可以互换B医疗事故的责任双方往往是患者和医生

C医疗事故如果情况严重,会追究医务人员个人的刑事责任D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直接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3级

E医疗事故涉及的法律责任不包括民事责任

19.我国于哪一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A.1988年D.1998年B.1989年E.2000年C.1993年

20 经医师资格考试或助理医师考试取得医师或助理医师资格,可以申请注册,受理机构是

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E县级以上卫生防疫机构C省(自治区)级卫生行政部门

21.主管全国医师工作的是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D.中华医学会B.卫生监督所E.国务院C.中国医师学会

22 申请个体行医的执业医师,须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几年

A.1年D.4年B.2年E.5年C.3年

23 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的,要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必须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几年

A.1年D.5年B.2年E.半年C.3年

24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不享有的权利是

A.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B.参加专业学术团体C.对病人进行无条件临床实验治疗

D.在执业范围内进行疾病诊查和治疗E.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和技能培训

25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者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暂停执业活动,暂停期限为

A.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D.半年以上,3年以下B.半年至1年E.6个月以上,2年以下C.1年以上,1年半以下26 关于申请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条件,描述正确的是

A.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或者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的

B.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或者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3年的

C.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或者保健机构中工作满3年的

D.取得助理执业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或者保健机构中工作满5年的

E.取得助理执业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中等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工作满10年的

二、多选题(27~34)

27 我国的卫生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A.卫生服务D.医疗机构B.卫生执法监督E.卫生资源C.医疗保障

28 WHO把卫生系统的功能归纳为以下哪几项

A卫生服务提供D提高所服务人群的健康水平B预防、医疗、保健、康复E满足人群非卫生服务的期望C公平对待所有人

29 卫生领域的公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A卫生保健公平性D健康公平性B卫生利用公平性E卫生服务资源分布公平性C卫生服务筹资公平性

30 以下哪些不属于医疗事故

A在紧急情况下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疗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B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C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D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E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31 由于新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启动,我国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实现了下列哪些转变

A.从主要福利型保障转变为主要社会保障型保障B.从主要社会保障型保障转变为主要福利型保障

C.从国家、企业的完全责任转变为承担有限责任,相应增加个人责任

D.从企业保障和自我管理转变为社会共济和社会化管理E.从低覆盖转化为广泛覆盖

32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知情同意权的主体是

A.成年患者本人D.患者的委托代理人B.患者家属E.医生C.患者的法定代理人

33 卫生系统的反应性测量分为以下哪几个方面

A.社会支持网络D.以卫生服务对象为中心B.对人的尊重E.保密性C.以病人为中心

34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针对医疗事故的预防作了哪些规定

A各级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B医疗机构应对其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工作

C医疗机构应当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

D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监督本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检查医务人员的执业情况,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组织进行医疗事故的鉴定讨论

E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减轻医疗事故的损害

三、名词解释(35~37)

35.卫生服务需求36.医疗事故37.医疗保障制度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5:EECCD6-10:EADDC11-15:ADCCD16-20:AECDD21-25:AEBCA26.A

二、多选题:27.ABC28.ACE29.ACD30.ABCDE31.ACD32.ACD33.BD34.ABCE

三、名词解释

35 卫生服务需求:是从经济和价值观念出发,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而且有能力消费的卫生服务量。

36 医疗事故:《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37 医疗保障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解决居民健康问题,按照保险原则而筹集、分配和使用卫生基金的综合性措施。

第七章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一、单选题(1~11)

1 医学统计学的研究内容是

A.样本D.总体B.个体E.资料或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C.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2 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描述资料、设计B.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推断资料、设计C.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D.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设计E.搜集资料、描述资料、推断资料

3 用某种新药治疗白血病患者50名,治疗的结果如下:则该资料的类型是

治疗结果死亡恶化好转显效治愈

治疗人数369284

A.计量资料D.分层资料B.计数资料E.定量资料C.等级资料

4 随机样本的特点是

A.能消除系统误差B.能消除随机测量误差C.能减少抽样误差D.能消除研究者有意无意带来的样本偏性E.能消除过失误差5 统计学中的总体是指

A.任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6 为了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

A.总体中任意的一部分D.总体中有价值的一部分B.总体中的典型部分E.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C.总体中有意义的部分

7 抽样误差是指

A.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B.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C.样本中每个个体之间的差别

D.由于抽样产生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E.系统误差与过失误差之间的差别

8 可以通过增加例数的方法减少的误差是

A.系统误差D.过失误差B.随机测量误差E.以上均无法减少C.抽样误差

9 关于统计学中的过失误差、系统误差、随机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正确的是

A.4种误差均不可避免B.系统误差和随机测量误差不可避免C.系统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D.随机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E.过失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10 以下有关小概率事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一次抽样中就会发生的事件B.在一次抽样中发生的概率≤0 05C.在一次抽样中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D.即使多次抽样也不可能发生的事件E.在多次抽样中发生的概率≤0 05

11 P(A)=0时,表示事件

A.很可能发生D.在一次抽样中不会发生B.极可能发生E.已经发生C.不可能发生

二、多选题(12~15)

12 下列关于概率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其值近似为事物发生频率B.其值的大小在0和1之间C.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小于0 05时可以认为在一次抽样中不可能发生

D.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E.当样本含量n充分大时,频率近似为概率

13 下列哪些属于统计学常用的基本概念

A.总体与样本D.抽样误差B.个别与一般E.概率C.参数与统计量

14 以下有关样本的描述,正确的是

A.样本是从总体抽取的有代表性的部分B.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值的集合C.样本的计算结果和总体计算的结果是一致的

D.样本是总体的任意一部分构成的E.同一个总体可以有多个样本

15 下列有关总体的描述正确的有

A.总体就是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的全体B.总体可以是无限的C.总体可以是有限的

D.一般不对总体的所有个体进行研究E.一般是通过研究样本来认识总体的

三、名词解释(16~19)

16 总体17 抽样误差18 概率19 计量资料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5:ECCDB6-10:EBCDC11.D

二、多选题:12.BCDE13.ACDE14.ABE15.ABCDE

三、名词解释

16 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它指符合研究目的所指定的范围内的全部观察对象,是所有同质个体所组成的集合。总体有时是有限的,总体有时是设想的或是抽象的,是无限的。

17 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使抽样过程中样本指标值与总体指标值不相同,这种误差称为抽样误差。抽样研究必然存在抽样误差,抽样误差取决于总体中个体差异的大小和抽样样本含量的大小,其变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数值可以采用数学的方法加以估计。

18 概率又称机率、机会、可能性,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一种度量,用P表示,其值介于0~1之间。

19 计量资料是指直接从研究对象身上测量得到的数据,如脉搏、血压、身高、体重、血红蛋白值、白细胞数等等。计量资料是有度量衡单位的,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第八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一、单选题(1~26)

1 原始数据加上或减去一个既不等于0,也不等于1的常数后

A.均数改变,但标准差不变B.均数不变,但标准差改变C.均数和标准差均改变D.均数和标准差均不变E.不能判断,必须依据具体的资料而定

2 描述一组正偏态分布的资料的变异程度的大小,宜采用

A.标准误D.四分位数间距B.标准差E.离均差之和C.全距

3 表示正态分布资料个体变异程度常用的指标是

A.标准误D.方差B.标准差E.极差C.全距

4 有一组数据如下:1,5,4,6,9,11,3,9,15,该资料的中位数为

A.9D.6B.11E.7 5C.10

5 描述疾病的平均潜伏期一般用A.算术均数D.均数B.几何均数E.方差C.中位数

6 某人群的某个生化指标或生理指标的正常值范围一般指

A.该指标在所有人中的波动范围B.该指标在所有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C.该指标在绝大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

D.该指标在少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E.该指标在一个人不同时间的波动范围

7 要评价某市一个5岁的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作身高差别的显著性检验B.用该市5岁男孩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C.用该市5岁男孩身高的均数来评价D.用该市5岁男孩身高的95%或99%可信区间来评价

E.用该市5岁男孩身高的极差来评价

8 正态分布的特点是

A.X=MD.X=SB.X<ME.X=M=SC.X>M

9 正态曲线下从μ到μ+1 96σ的面积为总面积的

A.95%D.47 5%B.45%E.49 5%C.97 5%

10 正态分布曲线下从μ-1 64σ到μ+1 96σ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A.95%D.47 5%B.97 5%E.49 5%C.92 5%

11 正态分布曲线下大于μ-1 96σ的面积为总面积的

A.95%D.47 5%B.45%E.49 5%C.97 5%

12 X±2 58S包含变量值的

A.95%D.47 5%B.45%E.49 5%C.99%

13 某指标以过低为异常,可用正态分布法求95%正常值范围,应按以下哪项计算

A.X-1 64SD.X+1 96S

B.X+1 64SE.X±1 96S

C.X-1 96S

14 某护士调查了某病的年龄分布情况如下所示

年龄0~5~10~15~20~>25

人数210151077

描述该组病人的平均年龄用

A.算术均数D.均数B.几何均数E.以上的指标均可C.中位数

15 正态分布曲线下右侧5%对应的分位点为

A.μ+1 96σ D.μ-2 58σB.μ-1 96σ E.μ+1 645σC.μ+2 58σ

16 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哪种资料的特征

A.正偏态分布的资料D.不对称分布的资料B.负偏态分布的资料E.分布类型不清楚的资料C.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17 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用

A.变异系数(CV)D.标准差(S)B.方差(S2)E.四分位间距C.全距(R)

18 原始数据同除以一个既不等于0,也不等于1的常数后

A.X不变B.X变,M不变C.X、M都不变D.X、M都变E.不能判断,必须依据具体的资料而定

19 正态分布由哪个参数决定其分布

A.S和CVD.μ和XB.X和RE.CV和XC.μ和σ

20 比较均数相差很大的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全距D.变异系数B.方差E.四分位间距C.标准差

21 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计算哪个指标以表示其平均水平

A.算术均数D.全距B.中位数E.变异系数C.几何均数

22 计算一组大样本资料(已编制频数表)的中位数时

A.要求组距相等D.要求数据呈对数正态分布B.不要求组距相等E.要求数据是呈等级分布C.要求数据分布对称

23 关于X和S,正确的是

A.X会是负数,S不会D.两者都会B.S会是负数,X不会E.两者都是大于0的数C.两者都不会

24 正态分布的数值变量,估计其95%的医学参考值范围常用

A.X±2 58SD.X+1 96SB.X±1 96SE.X-1 96SC.X±1 64S

25 表示一组性质相同的变量值集中趋势的指标是

A.全距D.变异系数B.平均数E.中位数C.标准差

26 常用中位数描述以下哪种资料的分布特征

A.对数正态分布资料B.偏态分布资料C.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资料D.对称分布资料E.样本量大的资料

二、多选题(27~34)

27 关于求某个生理指标的正常值范围的方法正确的是

A.正态分布可以用均数标准差法B.正态分布可以用百分位数法C.偏态分布可以用百分位数法

D.偏态分布可以用均数标准差法E.对数正态分布可以用对数均数标准差法

28 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其资料分布特点的是

A.正态分布D.负偏态分布B.正偏态分布E.开口型分布C.近似正态分布

29 数值型变量资料的描述性分析的两个重要特征是

A.样本均数D.离散趋势B.集中趋势E.标准差C.总体均数

30 下列有关医学正常值范围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是正常人的解剖、生理、生化等数据的波动范围B.是没有任何疾病的人的解剖、生理、生化等数据的波动范围

C.只包含95%或99%的正常人的界限D.根据专业知识可以确定单侧或双侧界限E.资料为正态分布时,可用正态近似法计算31 常用的平均数指标有

A.几何均数D.标准差B.算术均数E.四分位间距C.中位数

32 常用的离散程度的指标有

A.标准差D.四分位数间距B.百分位数E.全距C.中位数

33 下列关于标准差的描述,正确的有

A.数值越大,说明均数的代表性越好B.数值越大,说明个体差异越大C.数值越大,说明均数的代表性越差

D.数值越大,说明个体差异越小E.标准差应该和均数结合起来描述资料的特征

34 确定正常值范围的方法有

A.正态分布法D.假设检验法B.随机抽样法E.百分位数法C.对数正态分布法

三、名词解释(35~37)

35 医学参考值范围36 标准差37 正态分布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5:ADBDC6-10:CBADC11-15:CCACE16-20:CADCD21-25:CBABB26:B

二、多选题:27.ACE28.AC29.BD30.ADE31.ABC32.ADE33.BCE34.ACE

三、名词解释

35 医学参考值范围:也称正常值范围,是指正常人的各种生理数值。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正常值不可能是一个点值,而应该有一定的波动范围,这就是医学参考值范围。

36 标准差:是描述一组数值变量资料离散趋势和分布状态特征的指标。

37 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是指若以计量值为横轴、观察例数为纵轴绘制一条频数分布曲线,这条曲线呈现对称的、中间高、两侧逐渐下降的钟形。在正态分布的图形中,从曲线最高点向横轴作垂线,相交点即为均数值;而钟形曲线的高低、宽窄取决于标准差,标准差越大,曲线显得越低、越宽,标准差越小,曲线显得越高、越窄。

第九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一、单选题(1~25)

1 抽样的目的在于由样本推断总体,因此,样本应该是

A.总体中的任意一部分D.总体中有代表性的部分B.总体中的典型部分E.总体中有意义的部分C.总体中有价值的部分

2 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必然有

A.SS组内<SS组间D.SS总=SS组间+SS组内B.MS组间<MS组内E.SS总>(SS组间+SS组内)C.MS总=MS组间+MS组内

3.SX表示的是

A.各观察值的离散情况D.表示某随机样本的抽样误差B.样本内实测值与总体均数之差C.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之差E.以上都错误

4 关于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两者均反映抽样误差的大小B.总体标准差增大时,总体标准误也增大C.样本例数增大时,样本标准差与标准误均减少D.可信区间大小与标准差有关,而正常值范围与标准误有关E.总体标准差一定时,增大样本例数会减少标准误

5.从同一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多个样本,用样本均数来估计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下列哪个样本得到的估计精度高

A.均数大的样本D.标准误小的样本B.均数小的样本E.标准误大的样本C.标准差大的样本

6 抽样研究时,之所以会产生抽样误差,原因是

A.总体中的个体值有差异D.样本均数不等于0B.总体均数不等于0E.样本均数不等于总体均数C.样本中的个体值有差异

7 多组均数的两两比较中,若不用q检验而用t检验,则

A.结果更合理B.结果会一样C.是错误的,因为会增加第1类错误D.是错误的,因为会增加第2类错误E.以上都不对

8 总体均数99%的可信区间为

A.X±t0 01(ν)SXD.X±2 58SXB.X±t0 01(ν)SE.μ±1 96σXC.μ±t0 01(ν)σX

9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显著性检验,已知P<0 05,你认为

A两样本均数不同D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意义B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意义E两总体均数差别很大C两总体均数不同

10 两样本均数比较作t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值越小说明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说明两样本均数不同E.说明两样本均数有差别的可能性越大

11 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中,假设检验的主体是

A.两样本均数相同D.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性B.两总体均数相同E.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C.两总体均数不相同

12.在配对资料的t检验中,观察值前减后与后减前所得的结果,求出的t值应是

A.一样D.不一定B.不一样E.方法错误C.差不多

13.某地区成年男子1980年平均身高为1 70m,今测得该地区100名成年男子身高X±S为1 72±0 04m,由此可知

A.该地区成年男子身高平均增高了0 02mB.该地区成年男子身高较1980年有明显增长(P<0 05)

C.该地区成年男子身高与1980年相比无明显变化(P>0 05)

D.该地区成年男子平均身高的95%可信区间为(1 72±0 078)mE.无法比较

14 当样本例数相同时,两组计量资料的成组t检验与配对t检验相比,一般情况下为

A成组t检验效率高一些D大样本时两者的效率相同B配对t检验效率高一些E与两组样本均数的大小有关C两者的效率相同

15 在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中,结果为P<α而拒绝H0,接受H1,原因是

A.H0假设成立的可能性小于αB.H1假设成立的可能性小于αC.H0成立的可能性小于α且H1成立的可能性大于1-α

D.从H0成立的总体中抽样得到此样本的可能性小于αE.从H0不成立的另一总体中抽得此样本的可能性大于1-α

16 在假设检验中,P与α的关系为

A.P值越大,α值就越大B.P值越大,α值就越小C.P值和α值均可由研究者事先设定

D.P值和α值都不可以由研究者事先设定E.P值的大小和α值的大小无关

17 当求得t=t0 05(ν)时,结论为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供本科护理学使用)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 常考题目 1.预防医学的对象(D )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 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C )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 B.医学的基础学科 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 E) A.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 C.环境-生物 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 C )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 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 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 )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B.第二级预防 C.第三级预防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 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 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 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 ) A.传染病 B.急性病 C.常见病 D.慢性病 E.血吸虫病 8.个体的免疫接种(A )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 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 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 E.以上均不是 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 ) A.职业病 B.心血管疾病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D.脑卒中 E.糖尿病 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 )

社区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

社区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92分) 1. A B C D 3. A B C D 5. A B C D 6. A B C D 7. A 1. 以下属于社区预防的基本内容是: A.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B. 营养与食品卫生 C. 环境与职业卫生 D. 以上都是 2. 随机抽样的方法有: A. 单纯随机抽样 B. 整群抽样 C. 系统抽样 D. 以上都是 3. 适用于均数与标准差描述的资料是: A. 偏态分布 B. 正态分布 C. 正偏态分布 D. 不对称分布 4. 以下不是构成职业病的条件的是: A. 病人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B. 疾病必须是在职业活动中产生的 C. 病种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目录》范围内的 D. 同类疾病的患病人数必须达到相关规定要求 5. 人体功能性铁主要存在于: A. 肌红蛋白 B. 含铁酶 C. 血红蛋白 D. 肝、脾、骨髓 6. 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是: A. 薯类 B. 豆类 C. 谷类 D. 坚果类 7. 关于人工自动免疫的表述,正确的是:

12. 13. 8. 9. 10. 11. ABC ABC A. 接种后免疫力在 B. 接种后免疫力在 C. 接种后免疫力在 D. 接种后免疫力在 1-2周内岀现,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1周内岀现,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1-3周内岀现,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1-4周内岀现,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8.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全球儿童基础免疫用疫苗不包括 A. 卡介苗 B. 脊髓灰质炎疫苗 C. 乙脑疫苗 D. 百白破三联疫苗 9.国际ICD-10与国内CCD 艮据损伤与中毒的外因分别将其分为 类,14类 类,15类 类,16类 类,13类 10.不属于老年人跌落预防措施的是 A. 家庭环境设施的改进 B. 减少出门 C. 防治骨质疏松症 D. 分析跌落原因 11. 抽样误差是指: A. 个体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 B. 个体值和样本统计量之差 C. 总体测量值和总体参数之差 D. 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差 12. 能量的单位,常用为 Kcal 与KJ ,其换算是: 13.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的区别,正确的是 A. 是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核心概念 B. 两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C. 两者均是对某一种疾病知识的单向传递 D. 卫生宣传目前不是健康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

远程教育预防医学复习题

预防医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 1.缺乏维生素A易患: A.坏血病B.脚气病C.赖皮病D.干眼病2.下列哪一种是由“嗜盐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A.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B.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C.葡萄球菌食物中毒D.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3.在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 A.败血症型B.类感冒型C.胃肠炎型D.类伤寒型4.健康成人应该保持哪种氮平衡: A.零氮平衡B.正氮平衡C.负氮平衡D.零氮平衡并富裕5% 5.脚气病是由于缺乏下列哪一种维生素引起的: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B2 D.维生素C 6.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组全部是成人必需氨基酸: A.赖氨酸丙氨酸亮氨酸B.苏氨酸色氨酸谷氨酸 C.缬氨酸蛋氨酸赖氨酸D.异亮氨酸甘氨酸缬氨酸 7. 秩和检验又叫: A. 参数检验 B. t检验 C. 非参数检验 D. 方差分析 8.比较相同人群的身高和体重的变异程度,宜用的统计指标是: A. 全距 B. 标准差 C. 中位数 D. 变异系数 9. 反映一组偏态分布资料平均水平的指标宜用: A.变异系数 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 D. 均数 10.下述____种资料为计数资料。 A. 血红蛋白( g/L ) B. 红细胞计数( ×1012/L ) C. 抗体滴度 D. 血型 11.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为: A. () S X X n = - ∑2 B. () S X X n = - ∑ - 2 1 C. () S X N = - ∑μ2 D. () S X N = - ∑ - μ2 1 12.表示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所占比重的相对数是: A. 相对比 B. 率 C. 构成比 D. 率的标准误 13.一个呈正态分布的数据资料最好用________表示其平均水平。

预防医学练习题

绪论 A1型题 1.预防医学的对象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 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 B.医学的基础学科 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 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 A.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 C.环境-生物 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 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 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B.第二级预防 C.第三级预防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 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 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 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7.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急性病B.慢性病 C.传染病D.常见病 E.地方病 8.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传染病B.急性病 C.常见病D.慢性病 E.血吸虫病 9.个体的免疫接种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 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 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 E.以上均不是 10.公共卫生体系的支柱是 A.各级的医院 B.各级政府的公共卫生机构 C.全科医疗服务机构

D.教育、体育促进机构和组织 E.妇幼保健机构 11.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 A.职业病 B.心血管疾病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D.脑卒中 E.糖尿病 12.以下哪一项重点在第一级预防,还应兼顾第二和第三级预防A.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B.心脑血管疾病 C. 肺癌 D.食物中毒 E.流感 B1型题 A.儿童卡介苗的接种 B.食品卫生法制定、食物中毒、病人抢救 C.通过国际检疫防止埃伯拉病毒的传入 D.乳腺癌的筛检 E.残疾患者的康复护理指导 问题(13-16) 13.属根本性预防的是:() 14.属第一级预防的是:() 15.属第二级预防的是:() 16.属第三级预防的是:() A.预防为主 B.监测、评价和分析卫生状况

预防医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预防医学模拟卷 一、名词解释 1.环境:以人为主体的所有外部环境,包括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整体。广义的环境除自然因素外还应包括社会因素 2.职业病:指与工作有关并直接与职业性有害因素有因果关系的疾病。即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机体所能代偿的限度时,其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 3.均数抽样误差:因各样本包含的个体不同,所得的各个样本均数也不一定相等,这种由抽样而造成的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之差异或各样本均数之差异为均数抽样误差。 4.总体与样本: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的个体之全部,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作为样本,用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 5.数值变量: 6.病例对照研究:指选择患有或未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人群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调查各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或某些可疑危险因素的比例或水平,通过比较各组之间暴露比例或水平的差异,判断暴露因素是否与研究的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7.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8.普查:在特定时间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均为研究对象的调查。 9.氮平衡:指氮的摄入量与排出量之间的平衡状态。 二、填空 1.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 2.长期接触强噪声,听阈不能恢复到原来正常水平,听力下降呈永久性改变,又称(听阈)位移。 3.对于正态分布资料,可用(x +-1.96S )估计95%的正常值范围。 4.写出率的计算公式:率= (某种现象实际发生的数/可能发生某种想象得数*100% ) 5.在同一正态总体中以固定n 随机抽样,理论上有95%的样本均数在(同3题)范围内。 6.究方法可分为观察法、实验法和数理法。 7.报告传染病有三类,共 35 种。 8.钙丰富的食品有:乳制品,豆类,芝麻,核桃,海带。 9.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有:海产品和海渍产品:鱼虾蟹贝咸肉咸菜凉拌菜等。 三、问答题 1.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是: 答:1.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①空气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会导致急性危害。②慢性危害:长期生活在低浓度污染的空气环境中,机体可受到慢性潜在性危害,使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增高。如吸烟引发肺癌、石棉引起石棉肺等。③致癌作用:空气污染物的致癌作用是慢性危害的又一表现,是现代肺癌发病率增高、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最突出的是多环芳烃化合物。2.水体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如果外界许多物质被混入天然水源,降低了水质。当排入水中的物质量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物理与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水质变坏,降低了水的使用价值,称之为水体污染。3.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危害:①引起中毒②诱发癌症③传播疾病。4.噪声对健康的影响:①工业噪声②交通噪声③生活噪声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体现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几方面,但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最直接。长期接触噪声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2.职业病的特点是什么? 答:1.病因明确。在控制了相应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发病可以减少或消除。2..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数可以检测和识别,一般需接触到一定程度才发病,因此存在接触水平(剂量)-反映关系。3.在接触同样有害因素人群中,长有一定发病率,很少会出现个别病人。4.如能早期发现并能及时合理处理,愈后较好,恢复也较容易。5.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发现越晚,疗效也越差。所以防治职业病关键在于全面执行三级预防。 3.试述现况调查的概念及目的。

预防医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预防医学的对象(E) 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C) C.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生态健康模式是(D) D.环境—人群—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B)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A)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C) 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 7.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B) B.慢性病 8.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 A.传染病 9.个体的免疫接种(D) 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E.以上均不是 10.公共卫生体系的支柱是(B) B.各级政府的公共卫生机构 11.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12.以下哪一项重点在第一级预防,还应兼顾第二和第三级预防(B) B.心脑血管疾病 13.罹患率适用于(C) C.较小范围或短期流行 14.使用一种新疗法可减少某病的死亡人数,但不能治愈该病,则(D) D.该病的患病率增加 15.使用一种新疗法可使某病的康复人数增加,则会发生(C) C.该病的患病率减少

16.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C) C.发病率的分母中不包括不会发病的人 17.表示流行强度的术语,包括(A) A.暴发、散发、流行 18.疾病的流行是指(C) C.疾病的发生,明显地超过当地人群的一般发病水平 19.关于患病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D.患病率的单位是人年 20.下列哪项不是疾病时间分布的形式(A) A.流行 21.某地区在1周内进行了高血压病的普查,可计算当地高血压病的(A) A.患病率 22.某病的发病率是指(A) A.某病在某年内发生的新病例数与同年暴露人口数之比 23.罹患率是指(D) D.观察期间某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 E.观察期间新旧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 24.一种疾病的病死率为(E) E.该病患者因该病死亡的百分比 25.周期性的正确解释是(A) A.疾病依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 26.美国白人,美国的日本移民与日本人的一些死因的标化死亡比如下表: 疾病日本人日本移民美国白人 非美国生美国生 冠心病(男)100226163481 宫颈癌100523348 以上资料说明(D) D.两者都是环境因素起作用 27.某地区1980年疫情资料统计,狂犬病患者100人全部死亡,该资料可计算D D.病死率 28.某单位会餐的100人中,有30人因食某被污染的食物,于会餐后的两天内发生腹泻、腹痛,这30%是(C) c.罹患率 29.某地进行糖尿病普查,可得出(C) C.糖尿病患病率 30.1983年某市乙脑发病率为1/万,该市历年来乙脑发病率一般波动在0.8/万~1.1/万。判断

《预防医学》试题库和答案解析[包括全部章节]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书六个章节) 第一部分基本理论 一、填空题 1.整体健康具有多维性、连续性、健康描述的功能性的特征。2.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是环境因素、生物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3.生物医学模式的三要素是病因、宿主、环境。 4.健康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有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传播者、传播效果。 5.预防工作可分为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国际五个层次。三、判断题 (√)1.新时期的卫生方针特别提出“动员全社会参与”。 (×)2.健康教育包含健康促进。 (×)3.疾病是一种生物学尺度,病患是一种行动尺度。 (√)4.健康效应谱第二个谱级属于生理效应。 (√)5.医学模式是医学观的一种高度的哲学概括。 (×)6.一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 (√)7.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8.生物医学模式过分强调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属性。(×)9.无病就是健康。 (×)10.社区预防及第四层次预防。 (×)11.健康教育的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基本要素。 (√)12.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要加强一级预防。 (×)13.整体健康观强调人的多维属性。 四、选择题 1.预防医学的对象:D.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E) 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C )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A )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 ) A.传染病 8.个体的免疫接种(A )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 C )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 ) C.强化社区行动 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ABCD ) A.预防性卫生服务 B.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C.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 D.社区建设 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ABCE) 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 B.承认其社会属性 C.重视机体的生理活动 E.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 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ACE) 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 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 E.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的贯彻 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BCDE) 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 C.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 D.卫生服务 E.生物遗传 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ABCDE) A.预防为主 B.中西医并重 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 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 E.加强农村工作 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ABCE ) 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 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 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 E.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 二、名词解释 1.医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人们对于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及概括,使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2.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学科。 3.secondary prevention:二级预防,是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及时采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 4.整体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5.健康促进:是指通过各种社会保健措施,增强人们控制影响健康的因素,改善自身健康的能力的过程。 五、简答题 1.试述三级预防的应用原则。 答:一般对疾病采用一级预防有效果的就用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效果不明显的,可采用二级预防或三级预防。如对预防某些传染病,预防接种是一级预防的主要策略和措施。对确定其他疾病在三级预防中应以哪一级为重点,一般可依据两点: 病因:病因明确且是人为所致的,只要主动地采取一级或二级预防措施,就可以较容易地控制这一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某些病因不清楚的恶性肿瘤防治,则采用二级和三级预防,特别是以二级预防为重点;也有一些疾病无发病预兆,则只有采用三级预防方法。 疾病的可逆性:对病程可逆的疾病,如大多数常见疾病,以一级和二级预防为主;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如矽肺,更要加强一级预防。 2.健康教育的基本要素。 答:传播者:传播者的声誉在传播过程中构成特殊的心理定势。传播者要对所传播的信息进行选择、取舍、加工制作,将科学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信息,以提高传播效果。 信息:健康教育在传播疾病预防信息时,从传播心理分析,受传播者一般对危害性信息比对保健知识更感兴趣。但是,一般在宣传中对正反论证要合理安排。 传播途径:传播的途径可分为个体传播、团体传播和大众传播三大类。 受传播者:择或接受某一信息是受心理因素支配的,针对受传播者中共同的心理因素,选择传播内容更易为受传播者接受。 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健康信息知晓;健康信念认同;健康态度转变;健康行为采纳。 3.我国新时期的卫生方针。 答:以农村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并重;依靠科技与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4.试述预防医学的特点及与临床医学的区别。 答:(1)工作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但侧重于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2)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病人和健康人,但侧重于健康人群。 (3)研究重点为人群健康与环境的关系,注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4)卫生部门起骨干作用,更需要全社会参与和多个部门协调工作。 第二部分环境与健康 一、填空题 1.大气的自净作用有扩散作用、沉降作用、氧化作用、中和作用、植物的吸收作用。 2.天然水资源可以分为降水、地面水、地下水三大类。 3.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加氯量和接触时间、水的ph值、水温、水的混浊度、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4.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有生活污染、工业和交通污染、农业污染。 5.目前人们十分关心注的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 6.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基本特征有广泛性、多样性、复杂性、长期性。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1分) 1.除(C)外,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A.空气 B.水 C.森林 D.土壤 E.食物 2.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蓄积是产生那种类型毒作用的前提(A)A.慢性中毒 3.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最常见的是(A )A.相加作用 4.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D)D.臭氧和氧酰基硝酸酯5.飘尘的直径在(C )C. 5微米以下

社区预防医学练习题

《社区预防医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1、以下哪个不是社区卫生服务的特性( D ) A 综合性 B 连续性 C 可及性 D 差别性 2、社区预防坚持以人为本,以( D )为中心 A. 疾病 B. 医生 C.病人 D. 健康 E.预防 3、社区卫生服务的“六位一体”是指( B ) A. 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免疫、医疗 B. 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指导、医疗 C. 健康教育、预防、营养、康复、计划生育指导、医疗 D. 法制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指导、医疗 E. 法制教育、预防、营养、康复、计划生育指导、医疗 4、疾病的三级预防以哪级最关键( A )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一级或二级 5、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B ) A调查、归纳、整理资料B收集、整理、分析资料C收集、核对、整理资料 D. 调查、核对、整理资料 E. 调查、分析、整理资料 6、在某市调查1000 名10岁儿童,其中有250 名龋齿患者,这份资料属于(B) A、计量资料 B、计数资料 C、等级资料 D、连续变量 E、半定量资料 7、描述计数资料的主要统计指标是(B )A平均数(计量) B相对数(率和构成比)C标准差(计量)D变异系数(计量的离散趋势)8、疾病死因谱通常用的统计指标是(D ) A年龄别死亡率B死因别死亡率C死因别病死率D死因构成比E.总死亡率9、某病发病率的分母确切含义是(B )网上答案为C。书中:发病率的分母是暴露人口数,患病率的分母是平均人口数。 A同期受检查人口数B同期受该病危险的人口数C同期平均人口数D同期某病的新发病例数E同期某年龄组人口数 10、欲制定人群血铅含量(正偏态分布)的正常值,统计计算可选用的方法是(B ) A P2.5∽P97.5 B P5(肺活量) D P50 11、调查人群中蛔虫感染情况,可用( B ) A个案调查B现况调查C临床研究D队列研究E病例对照研究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_超全面的修改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 1.预防医学的对象(D )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 C)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B.医学的基础学科 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 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E ) A.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C.环境-生物 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C )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B.第二级预防C.第三级预防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 A )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 ) A.传染病 B.急性病 C.常见病 D.慢性病 E.血吸虫病 8.个体的免疫接种(A )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 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E.以上均不是 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 )A.职业病 B.心血管疾病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D.脑卒中 E.糖尿病 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 C ) A.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B.创造支持性环境C.强化社区行动 D.发展个人技能 E.调整社会消费 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 ABCD ) A.预防性卫生服务 B.疾病的预防和控制C.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 D.社区建设 E.妇幼保健和老年保健 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 ABCE )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 B.承认其社会属性 C.重 视机体的生理活动D.忽视心理活动在疾病中的作用E.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 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 ACE) 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 B.从医学 整体出发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 D.提示 医疗保健模式的需改革E.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 的贯彻 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 BCDE ) A.物质环境因素 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C.各 种有害健康的行为 D.卫生服务 E.生物遗传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ABCDE ) A.预防为主 B.中西医并重 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 E.加 强农村工作 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 ABCE ) 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 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 性和可及性E.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 灾难中恢复 四、选择题 1.D 2.C 3.E 4.C 5.A 6.A 7. A 8.A 9.C10.C 11.ABCD 12.ABCE 13.ACE 14.BCDE 15.ABCDE 16.ABCE 第二部分环境与健康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1分) 1.除( C)外,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A.空气 B.水 C.森林 D.土壤 E.食物 2.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蓄积是产生那种类型毒作 用的前提(A ) A.慢性中毒 B.急性中毒 C.亚急性中毒 D.迟发 性反应 E.致敏作用 3.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最常见的是( A) A.相加作用 B.相乘作用 C.独立作用 D.协同作 用 E.拮抗作用 4.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D ) A.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 B.烟尘和二氧化碳 C.苯丙蓖和二氧化碳 D.臭氧和氧酰基硝酸酯 E. 砷化物和硫化氢 5.飘尘的直径在( B )?? A.100微米以下 B. 10微米以下 C. 5微米以 下 D. 1微米以下 E. 0.4微米以下 6.大气污染物的自净作用的方式不包括( C ) A.扩散 B.沉降 C.转移 D.氧化 E.植 物吸收

社区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全)

社区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 . .以下属于社区预防的基本内容是: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营养与食品卫生 .环境与职业卫生 .以上都是 . .随机抽样的方法有: .单纯随机抽样 .整群抽样 .系统抽样 .以上都是 . .适用于均数与标准差描述的资料是: .偏态分布 .正态分布 .正偏态分布 .不对称分布 . .以下不是构成职业病的条件的是: .病人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疾病必须是在职业活动中产生的 .病种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目录》范围内的 .同类疾病的患病人数必须达到相关规定要求 . .人体功能性铁主要存在于: .肌红蛋白 .含铁酶 .血红蛋白 .肝、脾、骨髓 . .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是: .薯类 .豆类 .谷类 .坚果类 . .关于人工自动免疫的表述,正确的是: .接种后免疫力在周内出现,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接种后免疫力在周内出现,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接种后免疫力在周内出现,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接种后免疫力在周内出现,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全球儿童基础免疫用疫苗不包括: .卡介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 .乙脑疫苗 .百白破三联疫苗 . .国际与国内根据损伤与中毒的外因分别将其分为: 类,类 类,类 类,类 类,类 . .不属于老年人跌落预防措施的是: .家庭环境设施的改进 .减少出门 .防治骨质疏松症 .分析跌落原因 . .抽样误差是指: .个体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 .个体值和样本统计量之差 .总体测量值和总体参数之差 .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差 . .能量的单位,常用为与,其换算是: . .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的区别,正确的是: .是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核心概念 .两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两者均是对某一种疾病知识的单向传递 .卫生宣传目前不是健康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

预防医学试题库.doc

预防医学试题库 1. 除()外,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A.空气 B.水 C.森林 D.土壤 E.食物 2. 根据食物链的不同层次,人类应处于() A.第一营养级(最低级) B.第二营养级 C.第三营养级 D.第四营养级 E.第五营养级(最高级) 3. 人类在生态系统中属()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物质 E.无机界 4.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一著名论点载于() A. 《内经》 B. 《易经》 C. 《千金要方》 D. 《丹溪心法》 E. 《空气、水和居地》 5."人类-环境"系统是以()为中心的生态系统: A.环境 B.生物 C.人类 D.物质 E.食物 6.在生态系统中人类及生物群落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一定的时间,一定条件内处于() A.相对的不平衡状态 B.相对的暂时的平衡状态 C.绝对的不平衡状态 D.绝对的平衡状态 E.无关状态 7.人与环境之间最本质的辩证关系是() A.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B.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C.人类改造环境的主观能动作用 D.人类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E.进行信息传递 8. 下列中生态系统是() A.一个湖泊 B.一条河流 C.一片森林 D.一滴水 E.以上都是 9.以下中不正确是() A.生物圈是一个最为精巧而复杂的庞大的生态系统 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无限度的 C.所有的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来自太阳 D.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有限的 E.生态系统处于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发展过程中 10.与人类生活及环境污染关系较为密切的三大循环是() A.氧、镁、氮 B.氢、硫、钾 C.氮、钙、水 D.水、碳、氮 E.氮、碳、钙 11. 以下不属自然环境是() A.大气层 B.江河流域 C.人口发展 D.草原 E.岩石 12.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A.社会环境 B.无机界 C.生产者 D.消费者 E.分解者 13.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属() A.生产者 B.一次消费者 C.二次消费者 D.分解者

社区预防医学 试题 按章节 不含答案

试题的题型及分值 1、A1型(单句型最佳选择题)1分1题 题干在前,四至五个备选答案在后。答题时,要求选出其中一个备选答案作为正确答案。 2、A2型题(病历摘要型最佳选择题)1分1题 每道题由一个叙述性主体(简要病历)作为题干,一个引导性问题和四至五个备选答案组成。 3、A3型题(病历组型最佳选择题)1分1题 每道题开始叙述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情景,然后提出2~3个的相关问题,每个问题均与开始的临床情景有关,但测试要点不同,且问题之间相互独立,每个问题都是一个单句型的最佳选择题。 4、A4型题(病历串型最佳选择题)1分1题 与A3 型题雷同。区别:当事件逐渐展开时,逐步增加新的信息。可陈述一些次要的或有前提的假设信息,信息与事件并不一定有联系,信息的顺序对回答问题非常重要。 5、X型题(多重是非选择题)2分1题 每道题由1个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形式类似于A1型题,但正确答案不只1个,可以是2个、3个、4个,也可以5个备选答案都正确。 6、案例题型 2分1题 为A4型的多项选择题,即每个问题都是一个多项选择题。 第一章:绪论 1、A1 3题 1、以下哪个不是社区卫生服务的特性() A 综合性 B 连续性 C 可及性 D 差别性 5、X 2题 1、以下哪些是一级预防施( ) A 清洁社区环境卫生 B 计划免疫 C 学校营养知识宣传 D 婚前体检 2、以下哪些是社区预防的基本原则( ) A 以社区为基础 B 以健康为中心 C 以家庭为单位 D 以人群为对象 第二章:统计与流行 A1 5 1、偏态分布型资料离散度描述的适用统计指标是( ) A 中位数 B 标准差 C 变异系数 D 四分位间距 2、欲制定人群血铅含量(正偏态分布)的正常值,统计计算可选用的方法是() A P2.5∽P97.5 B P5 D P50 3、医学统计表不应出现的结构是( ) A 标题 B 标目C坚线条 D 备注 4、现况调查一般不宜超过的时间长度为( ) A 2天 B 2周 C 1月 D 3月 5、不是疾病筛查需要的原则是( ) A 该病缺乏有效的诊断方法 B 该病自然史明确 C 筛检方法简便、经济、快速 D 该病对居民影响大 A2 3 1、某病5人的潜伏期分别为(天):5、3、9、3、10,他们的潜伏期中位数为( ) A 9 B 5 C 4 D 5.4 2、某农村自然村共有人口600人,今年7月共有30人出现感染性腹泻,其中5人是上月未治愈者,7月有 1人因此病死亡。则7月份的该病死亡率为() A1/30B1/25C1/600D1/5 3、大规模调查时,按行政区域先进行整群抽样,然后在抽中的群中再进行次级随机抽样,这样的抽样方法 是() A 系统随机抽样 B 单纯随机抽样 C 分层随机抽样 D 多级抽样 X 2 1、以下哪些是计量资料( ) A RBC含量 B 学历 C 血压D体重

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

预防医学 一、单项选择: 1、某医生选择适当资料计算相应指标,进行t检验。应计算的指标是 A、变异系数 B、几何均数 C、均数 D、全距 E、中位数 2、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什么水平的敏感指标 A、卫生文化水平 B、经济水平 C、政治水平 D、教育水平 E、科技水平 3、铅中毒时铅主要抑制 A、细胞呼吸酶活性 B、血红素合成酶活性 C、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 D、胆碱酯酶活性 E、过氧化氢酶活性 4、不属于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是 A、地方病 B、传染病 C、食物中毒 D、职业病 E、公害病 5、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小时所用指标是 A、σ B、S C、R D、C V E、S X 6、X线胸片诊断矽肺主要依据 A、肺门改变 B、肺纹理改变 C、胸膜改变 D、类圆形、不规则形小阴影和大阴影 E、肺气肿 7、某医生选择适当资料计算相应指标,进行t检验。选择资料的类型属于 A、计数资料 B、定性资料 C、等级资料 D、半定量资料 E、计量资料 8、某县人口50万,约80%居民以河水为饮用水,该县设有一传染病科的综合医院。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水中。该县1986年1月~11月份伤寒发病人数达1063例,超过该县历史(1958~1985年)同期平均发病人数的6.9倍。初步调查,发现

患者集中于河水排污口的下游地带。这一地区 A、工业用水管线泄漏,工业废水污染了水源 B、城市污水污染了水源 C、供水过程中有被投毒的可能 D、供水设施和净化消毒措施未能正常运转 E、以上都不是 9、概率P(A )=0时表示事件 A、已经发生 B、可能发生 C、极可能发生 D、不可能发生 E、在一次抽样中不发生 10、统计工作的步骤包括,除了 A、搜集资料 B、统计设计 C、分析资料 D、整理资料 E、得出结论 11、某皮鞋厂制帮车间女工,工龄3年,近来常有头痛、头晕、乏力、月经过多等症状,多次化验检查WBC 波动在(4~4.5)×10的9次方/L,血小板低于80×10的9次方/L。如果考虑是某种职业中毒,该中毒的诊断分级为 A、观察对象 B、轻度中毒 C、中度中毒 D、重度中毒 E、亚急性中毒 12、为预防缺钙应多食 A、低盐、高蛋白质 B、低盐、低胆固醇 C、奶及奶制品 D、动物性食品 E、合理热能,优质蛋白,富含铁,锌,碘 13、频数表的两个特征是 A、计算指标与统计处理 B、正态分布与偏态分布 C、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 D、分布类型与对称程度 E、集中程度与离散趋势 14、铁的主要食物来源是 A、动物肝脏 B、奶及奶制品 C、蔬菜、水果 D、豆类 E、粮谷类

【精品】2020年《预防医学》专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全册)

2020年《预防医学》专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全册) 第一部分基本理论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 1.整体健康具有、、的特征。2.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是、、、。 3.生物医学模式的三要素是、、。4.健康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 有、、、、。 5.预防工作可分为、、、、五 个层次。 二、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医学模式 2.预防医学 3.secondary prevention 4.整体健康 5.健康促进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3分) ()1.新时期的卫生方针特别提出“动员全社会参与”。 ()2.健康教育包含健康促进。 ()3.疾病是一种生物学尺度,病患是一种行动尺度。 ()4.健康效应谱第二个谱级属于生理效应。 ()5.医学模式是医学观的一种高度的哲学概括。 ()6.一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 ()7.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8.生物医学模式过分强调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属性。 ()9.无病就是健康。 ()10.社区预防及第四层次预防。

()11.健康教育的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基本要素。 ()12.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要加强一级预防。 ()13.整体健康观强调人的多维属性。 四、选择题(1-10每题1分,11-16每题2分,共22分) 1.预防医学的对象()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 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 B.医学的基础学科 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 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 A.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 C.环境-生物 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 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 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B.第二级预防 C.第三级预防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 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 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 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社区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92分)

社区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92分) 1. A B C D 1.以下属于社区预防的基本内容是: A.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B.营养与食品卫生 C.环境与职业卫生 D.以上都是 2. A B C D 2.随机抽样的方法有: A.单纯随机抽样 B.整群抽样 C.系统抽样 D.以上都是 3. A B C D 3.适用于均数与标准差描述的资料是: A.偏态分布 B.正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不对称分布 4. A B C D 4.以下不是构成职业病的条件的是: A.病人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B.疾病必须是在职业活动中产生的 C.病种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目录》范围内的 D.同类疾病的患病人数必须达到相关规定要求 5. A B C D 5.人体功能性铁主要存在于: A.肌红蛋白 B.含铁酶 C.血红蛋白 D.肝、脾、骨髓 6. A B C D 6.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是: A.薯类 B.豆类 C.谷类 D.坚果类 7. A B C D 7.关于人工自动免疫的表述,正确的是:

A.接种后免疫力在1-2周内出现,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B.接种后免疫力在1周内出现,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C.接种后免疫力在1-3周内出现,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D.接种后免疫力在1-4周内出现,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8.A B C D 8.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全球儿童基础免疫用疫苗不包括: A.卡介苗 B.脊髓灰质炎疫苗 C.乙脑疫苗 D.百白破三联疫苗 9.A B C D 9.国际ICD-10与国内CCD根据损伤与中毒的外因分别将其分为: 类,14类 类,15类 类,16类 类,13类 10. A B C D 10.不属于老年人跌落预防措施的是: A.家庭环境设施的改进 B.减少出门 C.防治骨质疏松症 D.分析跌落原因 11.A B C D11.抽样误差是指: A.个体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 B.个体值和样本统计量之差 C.总体测量值和总体参数之差 D.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差 12.A B C D12.能量的单位,常用为Kcal与KJ,其换算是: = = = = 13.A B C D13.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的区别,正确的是: A.是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核心概念 B.两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C.两者均是对某一种疾病知识的单向传递 D.卫生宣传目前不是健康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

社区预防医学-(试题)

第三部分社区预防医学 一、单项选择题 1.最早提出“社区”这一专业名词的是 A.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B. 弗洛伊德(S.Freud) C. 汤尼斯(F.Tonnies) D. 吴文藻 E. 费孝通 2.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一个有代表性的社区人口数和面积在 A. 5~10万,0.5~5万平方公里 B. 5~10万,5~10万平方公里 C. 10~30万,0.5~5万平方公里 D. 10~30万,5~10万平方公里 E. 10~30万,10~30万平方公里 3.社区卫生服务的“六位一体”是指 A. 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免疫、医疗 B. 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指导、医疗 C. 健康教育、预防、营养、康复、计划生育指导、医疗 D. 法制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指导、医疗 E. 法制教育、预防、营养、康复、计划生育指导、医疗 4.社区预防坚持以人为本,以为中心 A. 疾病 B. 医生 C. 病人 D. 健康 E. 预防 5.二级预防是针对疾病自然史的哪个阶段 A. 无危险阶段 B. 出现危险因素

C. 致病因素出现 D. 症状出现 E. 体征出现 6.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 A. 正态分布 B. 偏态分布 C. 正偏态分布 D. 负偏态分布 E. 对称分布 7.比较某市各区、县肝炎患病率的情况,宜绘制 A. 线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 C. 直方图 D. 直条图 E. 半对数线图 8.若在某市调查1000名10岁儿童,其中有250名龋齿患者,这份资料属于 A.计量资料 B.计数资料 C.等级资料 D.连续变量 E.半定量资料 9.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小时所选用的指标是 A. 变异系数 B. 样本标准差 C. 标准误 D. 全距 E. 四分位间距 10.描述计数资料的主要统计指标是 A. 平均数 B. 相对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