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抻筋拨骨操

抻筋拨骨操

抻筋拨骨操
抻筋拨骨操

抻筋拨骨操

一韦陀献杵(第一式)

二韦陀献杵(第二式)

(一)动作要领:首先调匀呼吸,放松心情。(1)将双手慢慢打开,手臂向前伸,此时五指成并拢状;(2)将手臂向两侧打开,保持手臂与肩同高;(3)手臂展开后,将两掌立起向上,掌跟用力向外推,目视斜下方,手臂尽量向后拉,有夹脊的动作,使胸肺都打开。夹脊时保持至少10秒钟。

(二)经常熬夜肝血不足者,会出现手麻木酸,掌心冒火,似有一股气流通过脖子上达头顶。

功效:(1)改善心脑血管供血,调理血压,血糖;(2)打开三阳经,疏通上半身经络,调理心肺;(3)两臂延长夹脊动作可调理阴阳平衡,改善呼吸和气血的运行,提高肩臂的力量。增强肩关节的活动能力。

第三式韦陀献杵

(一)动作要领(1)将手掌放平手臂收回到前胸,此时掌心向下,五指微张,做翻掌向上,关节处展手臂向上伸,做向上托举动作(从耳边通过)。(2)此时脚后跟慢慢抬起,脚尖着地,得心向前,脊柱保持直立,10秒左右。

第四式摘星换斗式(一)动作要领接三式,手落下,脚跟地后。(1)两脚与肩同宽,身体向左侧转,腰不动;(2)左手背贴于后腰命门穴,同时两脚微微屈膝,右手到左跨(摘星),手慢慢向上走,同进目视劳宫穴(手要过头顶),头要

微扬,指尖对左肩的肩髁穴,意会在命门,保持姿势10秒。然后再做右侧动作。

(二)功效:(1)转动身体时,对膀胱经有向左向右的抻位作用,目视劳宫穴,眼随手走,可抻拉脖子的两条大筋,对颈椎有缓解作用。强腰固肾,通过对脊柱的位伸,可对颈腰椎病有调治作用,增强肩、颈、腰、髁病有调治作用,增强肩、颈、腰关节活动功能,对脊柱错位,椎间隙变窄有调理作用;(2)肘的开合,手臂上举,可达到阴阳平衡,使气血经络畅通。

五、第五式倒拽九牛尾

(一)动作要领:(1)左脚向左后方迈出半步,左手握拳,手背轻贴后腰命门穴;(2)右手臂抬起,与肩同高,由小拇指向掌心一一握拳,用力将拳头回收,做向怀里拉的动作,类似拽牛尾巴。注意回收拳头时,两肩内扣含胸。拉时,小腹回收。身体前倾,重心向后移。做完右侧再做左侧,反复作3次。

(二)功效:(1)伸筋拨骨,抻拉手臂,大腿的肌肉经络;(2)提高免疫力,增强脾胃功能,心肺功能,增强肺活量,增细心肌供血,脑供血,调理身体的平衡能力。(三)感觉:手臂腰有酸胀感,命门发热。向后拽时,手前臂及大腿两侧的肌肉发酸。后肢命门穴有热感。

六、第六式出爪亮翅式

(一)动作要领:两手下垂,放松站立,左脚向左迈开

半步,与肩同宽。(1)伸掌,掌心向上,将手臂慢慢上提,经前胸,胸两侧至腋下,(同时向上提气);(2)在胸两侧做翻掌(外翻)动作,进一步做夹脊动作,此时大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3)向外推掌,(手掌要进行变化),推到尽头,五指分开成荷叶掌,手臂与肩同高、同宽;(4)手掌伸平后,两次变化,五指并拢成柳叶掌,手臂回缩至腋下,使大拇指与四指分开再做夹脊动作。上述动作反复做3次。

(二)功效:(1)通过手掌的一张一合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2)通过手臂的来回推拉,进一步通畅手臂经络(手太阴肺经,少阴心经,厥阴心包经,阳明大肠经,太阳小肠经,少阳三焦经)(3)夹脊时,可增强心肺功能刺激后背的膏盲穴(后背有酸胀发热感觉)。

七、第七式翻手拔刀式

(一)动作要领:(1)将双臂慢慢举起(高过头顶);(2)左手背贴后背(至阳穴),右手绕过头前至后脑,中指按左耳,指尖点听宫穴;(3)身体向左成罗旋转式,左手尽量向上推,眼睛看右脚踝骨后方的太溪穴;(4)起身,将双手入开,手臂伸平,扩胸一次,还原接着做另一侧。

(二)作用:(1)旋转调理阴阳平衡,上半身为动,下半身静。颈胸腰椎,加强对颈胸腰和肌背躯干的练习,对椎间盘具有很好的按摩和刺激作用,从而加强肌椎的新陈代谢;(2)左右旋转,首先帮助我们按摩脾胃,预防肾脏病,还可加强骨关节的柔韧度,可以增强我们的心肺功能,提高

我们肌体的免疫力,调理气机,在左右旋转进一步对经络,小肠经、胆经三

焦经通畅作用,调理睡眠,改善我们的大脑供血。脑供血不足,脑萎缩,脑动脉硬化,记忆力减退,耳鸣、耳聋有很好的防范作用。

八、第八式三盘落地式:

(一)还原放松身心,两手下垂,放松站立,慢慢地将左脚向左迈开,半步与肩同宽。

(1)两臂慢慢抬起,做侧平举,掌心向下,与肩同宽;

(2)慢慢下蹲,意念在手掌上(按漂浮在水上两只球)力量集中在手腕上;

(3)慢慢起身,同时做手掌上翻的动作(手腕似向上提两只水桶),力量在腰部,反复做3次。下蹲幅度一次比一次大,最后蹲到底,后背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下蹲时喊一声“嗨”。

(二)作用:提高免疫力,强腰护肾增强下肢的力量,调达气血60%。

(三)变化:展臂蹲起时,两肩、大腿发酸,后腰发热,起身时热度由腰直达脚后跟。

九、第九式青龙探爪式:

(一)动作要领:

(1)握固:大拇指放在小手指指根处,从小手指开始握,依次无名指、中指、食指。握固后,两手放于腰间。

(2)将右手慢慢抬起,抬至与肩同高处,向上抬时将拳头变为龙爪(大拇指小手指无名指尖向下叉开,中指食指尖向前叉开,要大些,五指绷直,将龙爪探出并收回至左肩,眼睛随手走,再从左肩探出去;

(3)手顺左侧下滑至左脚尖,从左脚尖开始画半圆至右脚尖,同时后腿绷直,弯腰;

(4)将右手收回,还原为握固状,顺右侧收回至腰间。

(5)将右手换左手将左手慢慢抬起,抬至与肩同高处,按(2)(3)(4)步骤重复一遍。

(二)作用:青龙探爪抻拉两肋的肝经、胆经,锻炼腰下肢肌肉功能疏理肝气,通畅情志,预防肝、胆疾病,调理阴阳平衡,改善肝、胆经不通引起的偏头疼。

十、第十式卧虎扑食式:

(一)由九式还原,全身放松,两臂下垂,两脚叉开与肩同宽,均匀呼吸。

(1)要求将右脚向内转45度,左脚向左迈一大步,同时身体向左转90度;(2)两臂前伸与肩同高,手五指弯曲成虎爪状。(3)变为虎爪状时,左脚向前空迈,两肩耸起,后脊柱弯曲,带动手臂像波浪式的涌动画圈。左脚向前迈一大步时,脚尖着地,脚后跟抬起,作猛虎扑食动作;(4)左脚向内转45度,右脚向右迈一大步,同时身体向右转90度,按(2)(3)左脚换成右脚,重复一遍。

(一)作用:锻炼脊柱,使颈椎、胸椎、腰椎得到抻拉,

调气血调解人体平衡能力,使下肢得到锻炼。

十一、第十一式打躬式

(一)动作要领:从还原开始,两脚叉开,与肩同宽。

(1)将双臂慢慢举起,双手绕过脑后,掌心劳宫穴压住两耳窝,两手中指相对(食指搭在中指上,食指向下滑,敲打后脑勺),做鸣天鼓7次;(2)鸣天鼓后,手停留在脑后,目视下方,下额回收,低头,从颈椎、胸椎、腰椎做一节一节地拨伸弯腰、弯曲的动作,能感到有人把你向后拉的感觉。起身时腰椎、胸椎、颈椎慢慢抬起,需要保持两臂水平;(3)做一弯一伸为一次,连续做3次。下弯动作时两腿要伸直。

(二)作用:使筋延长,使骨关节得到修复和复位。

外形和辅度:弯腰,身体前后舒卷,舒表示张开,卷表示收合,使脊柱节节拨伸,锻炼身体,锻炼脊柱,以柔韧性起到了强身健体。针对耳鸣、耳聋、脑供血不足、视物不清,有良好的调解和防治作用。缓解头痛、头晕、稳定血压,中风后遗症导致口眼歪斜(尤其强直性脊柱炎有益)。

十二、第十二式调尾式

(一)动作要领:(1)接十一式,双手拨离双耳(似扇风),双手自然伸直,十指交叉相握;(2)掌心慢慢向内回收,收至胸前,掌心向下按,按至内脚间到地面,此时身体弯曲,腿要绷直;(3)将头向左转看脚部,身体不动,后背持平,腰胯向左摆,两腿绷直;(4)向右转,看臂部,此时

后腰有摆动,脊柱平衡。

(二)作用:对前臂腋下,腿部至筋起全面延展,调合全身气脉,集中脊肋骨增强,背部肌肉以及紧绷性柔韧性,改善全身关节的重新排列。

(三)收功:起身全身放松,调合气息,手臂自然下垂,双手上举过头顶,慢慢下移至小腹,从头面、胸、腰、脊柱、腿全面放松(双手交叉重叠至关元,男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女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动作要慢)。

形神庄口令词

形神xx口令词 形神庄气功是智能动功的第二步功,擅气功之长,具养生之妙,有抻筋拔骨、健美身形、和畅经脉、祛病强身、开发智能之神效。 形神xx现在开始。 预备式: 两脚并拢,周身中正,两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两眼轻轻闭合,目光回收。全身放松。 “顶天立地,形松意充,外敬内静,心澄貌恭,一念不起,神注太空,神意照体,周身融融。” 起式: 翘掌,下按拉气: 推、拉,推、拉,推、拉。松腕转掌捧气上升,与肚脐平,回照肚脐,转掌心向下,外展,展、展至背后,回照命门,顺势腋下贯大包(穴),向前平伸,与肩等宽,回照印堂。肘臂外撑,成一字,转掌心向下,连续转掌心向上划弧,头顶上方相合,体前慢慢下落,至胸前合十。沿肋弓分手变叉腰。 第一节鹤首龙头气冲天 正向鹤首: 收下颏,头后仰,下颏上翘、向前、向下、向内,沿胸向上拔颈椎;头后仰,下颏上翘、向前、向下、向内,沿胸向上拔颈椎;头后仰,下颏上翘、向前、向下、向内,沿胸向上拔颈椎。 反向鹤首: 下颏沿胸向下、向前、向上,头后仰,百会上顶收下颏;下颏沿胸向下、向前、向上,头后仰,百会上顶收下颏;下颏沿胸向下、向前、向上,头后仰,百会上顶收下颏,头摆正。

龙头:左青龙角向左倾斜,向左上顶划弧; 右xx角向右倾斜,向右上顶划弧; xx角向左倾斜,向左上顶划弧; 右xx角向右倾斜,向右上顶划弧; xx角向左倾斜,向左上顶划弧; 右xx角向右倾斜,向右上顶划弧。 身体中正。 第二节寒肩缩项通臂肩 展臂: 松开叉腰的双手,转掌心向上,小臂前伸与大臂成直角。大臂抬与肩平,向两侧外展,转掌心向外,小臂下落成一字。小臂起、落,起、落,起、落。 旋腕: 前转,一、二、三;后转,一、二、三。寒肩缩项,肩开项松;寒肩缩项,肩开项松;寒肩缩项,肩开项松。 通臂: 一、二、三。两臂平伸。 第三节立掌分指畅经脉 立掌,掌心外撑。肩胛内含、外抻,内含、外抻,内含、外抻。 分指: 大指、小指分,二指、四指分,掌心外撑。二指、四指合,大指、小指合。分、分,掌心外撑,合、合;分、分,掌心外撑,合、合。

易筋经十二势(严蔚冰)

易筋经十二势(严蔚冰) 衙门藏版《易筋经》属拳操类柔术,以炼筋壮骨为入门功夫。十二势均可独立习练,以站桩为基本功。 ◎十二势之外的功夫一预备势和收势 《易筋经》之十二势流传甚广,世人有习练。既已习练十二势,那十二势之外的功夫又作何解? 按照我的老师唐金元先生的传承,《易筋经》有一预备势,名日:屈伸呼吸。此势系门内所传,以热身、松筋、拔骨、吐纳为主。其势要点为:团身下蹲,同时吐气,观想如在母腹。团身倾时抻拔“踵”;起身时两手按膝,上身前躬抻拔膝后之“筋”;两手十指交叉,翻掌心向下抻拔“腕骨”;两手上举,同时吸气,重心前移向上“抻拔”;叉手抱后脑,抬头挺胸、挺腹、挺小腹、挺腹股沟,随即放松,同时“咳”出声响;两手左右分开,从体侧慢慢放下,与肩平,两手.“握固”,依次放松肩、肘、腕、掌、指。 收势系由南怀瑾先生亲传,2002年6月我在香港亲近国学师南怀谨,南师说,《易筋经》之“掉尾势”并非收势,凡练功一定要有收势,否则就如只知播种,不懂收获。很多人不知其重要,如果只练功,没有收功,功效会大打折扣。言毕,南师指第十二式图下有一诀日:“左右膀伸七次”,此乃收势。即练完十二式后,承上式,左右膀伸七次,两手合掌“守中”,此乃形、气、意兼收。切记。后再两手合掌对搓,待手掌热,先用右手拍左手内关七次,外关七次,然后用左手拍右手内关七次,外关七次;两手拍环跳穴七次,拍足三里七次。 以上所述预备势和收势系传承所得,不敢独享,供养大家。希望世人得以窥《易筋经》之原貌,完整修习,事半功倍。即使有习练者受条件所限,影响正常煅炼,可单练预备势和收势,可弥补停练的缺憾,亦有“易筋”之功效。 ◎关于十二式 《易筋经》之要领“精于心,简于形。动作要古朴,紧扣古谱,不求好看,但求有用”。 一、韦驮献杵第一势。韦驮是佛教的护法金刚,一身正气,显将军相。在汉传佛教寺院中,天王殿的弥勒菩萨后,站立一位将军手持降魔杵的就是韦驮。

抻筋一寸,寿涨十年!每晚花上10分钟,3招通经拔病根!

抻筋一寸,寿涨十年!每晚花上10分钟,3招通经拔病根!『专家示范』 国医研习社8月12日

麻酸胀痛分别是什么情况? 我们只要具备能够看懂这个信号的能力。如果身体上的哪个部位出现问题,相对应的经络也会出现问题: 心经属于心脏,络于小肠; 肝经属于肝脏,络于胆; 肺经属于肺脏,络于大肠; 肾经属于肾脏,络于膀胱; …… 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气血不足; 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鼓胀; 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

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 ▲人体经络休息时间表 各种不通的信号代表着不同的情况,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和穴位来调理,这也就是我们说常的辩证经络灸疗法。具体来说: 身体的求救信号你读懂了吗? 冷 除了头凉之外,身体其余某些部位发凉,比如最常见的是四肢发凉,这经常是经络不通的信号。

此外,还有体温、出汗不对称出现,如某些半身不遂的人,经络不通,健康部位和不健康部位会出现一侧体温正常,一侧凉的情形。 这个时候外敷热可能解决不了问题,要从内调理,通过拔罐、吃羊肉等温补的东西来从内补阳虚,当然外部的保暖要做好,不能因为吃了温补的就不顾保暖。 热 其主要表现是身体某些地方低热、干燥,或者部分异样出汗,这也是体内经络不通,热气不能通过正常渠道发散出去的缘故。气血在体内运行周而复始,如果此路不通,它就会从邻近的经络那里寻找冲破口,首先易影响的就是存在表里关系或者子母关联的经络,使该经络发热。 比如头部低热不一定全是膀胱经的问题,而可能是与它相表里的肾经气血不足或者不畅造成的。 疼痛 “初病在经”,“久病、久痛在络” 人体上,穴位是“点”,经是“线”是,络则是“面”。

超级健身功法

孙式太极拳的抻筋拔骨功法和真人呼吸法真正是绝门好功法。此法也只有孙禄堂传人支燮堂门人上海的寿关顺先生在练,寿先生说他的老师也把此抻筋拔骨功法功法叫伸懒腰功。 孙式抻筋拔骨功法(注意不是伸是抻读音是 CHEN ),一共有六套功法,上肢从手指,手掌,手腕,肘,肩,下肢从脚趾,脚掌,脚踝,膝,胯,到腰躯体从下腰中腰到上腰直到颈锥,练时配合呼息尽量松弛再转到逐步尽量抻拉伸展。一定要配合气沉丹田的深呼吸。 寿先生说功法练得好了,能极松而至极刚,才能发穿透的劲力。 这真正是宝贝,是孙门宝贵财产啊! 现先将此功法前两动介绍如下: 第一动 1 .两脚站立,两臂手心向下向两侧平举,尽量伸展。特别是用肩部向两侧缓缓伸展,一边深呼吸,一边伸,尽可能伸去。到受不了时再松下来。两臂仍平举。 两脚用脚尖脚跟转动向两侧同时开步,直到比肩宽一些停住。两脚尖外展成外八形。宽度与自己肩宽相等或稍宽即可。两脚尖朝外成外八字。两腿微曲不可过于下蹲。 2 .两臂上举手心向上朝天,上举之手臂和和两腿成一样的角度。成 X 型。身子由双臂带动向后弯腰,头向后仰看天再看身后。形同伸懒腰。尽量伸展。只到完全不能再伸时再回复原形站立。可反复做多次。所有动作都要气沉丹田腹式呼吸,舌顶上鄂闭口扣齿。 第二动 1 .由沙地立竿开始,两脚以脚尖和脚跟旋转而成开步,两脚向外成外八字。两膝微曲,两手在小肚前提起内翻手心向上,紧握手成拳,向腰两侧拉到成抱拳。抽紧两肋腹式丹田呼吸。两肩尽力向后拉抻。至不能忍受时再松下来。两手变拳为掌,立掌曲腕,五指向上,掌心向前。 2 .由上动开始,两手立掌自腰间缓缓向前推出,五指分开。两臂高与肩平。手心向前。然后两臂向两侧分开,伸直后手心仍向两侧立掌,平直向两边抻拉。尽力抻拉。直至不能忍受再松下来。抽紧两肋气沉丹田腹式呼吸舌顶上颚闭口扣齿。 3 .慢慢放下两臂至两腿两侧,翻手变掌,掌心向上,再握拳重复动作。 关于脚尖和脚跟旋转开步 站立时是脚跟靠拢脚尖分开成 90 度;此时以双脚尖为圆心不动,双脚跟向外开展成双脚尖向内,成内八字;双脚的开度就是原来双脚尖的距离再以双脚跟为圆心不动以双脚尖向外开展再成为外八字双脚开度 90 度。 如此两三次开合就能将双腿开到所需宽度。 第三动 1 .接第二动之开步,两脚不动,双手抱拳在腰间向后抻拉结束后,反曲两掌,五指向下,手心向前,缓缓向前推出。尽力抻拉。 2 .向里曲腕,双手中指与大拇指捏紧成钩手。双手钩尖朝上。尽力抻拉。 3 .双臂内旋使双手钩尖朝下,向前用钩尽力抻拉。 4 .分开两臂缓缓向身两边打开,钩尖朝下,至双臂在身两边平举时,尽力曲腕同时尽力抻拉双肩。同时用腹式呼吸,抽紧双肋。只至不能忍受为止再缓缓松下。 5 .平举双钩反手向后旋转,逆时针方向旋转。尽力反手至不能忍受再由原路缓缓旋回,平举双钩,钩尖朝下,再抻拉。

孙式太极拳抻筋拔骨功动作练习步骤

孙式太极拳抻筋拔骨功动作练习步骤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孙式太极拳抻筋拔骨功动作练习步骤》的内容,具体内容:孙式太极拳里面有一个动作叫做抻筋拔骨功,这个动作练习起来会比较的复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阅读!第一动1.两脚站立,两臂手心向下向两侧平举,尽量伸展。特别是...孙式太极拳里面有一个动作叫做抻筋拔骨功,这个动作练习起来会比较的复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阅读! 第一动 1.两脚站立,两臂手心向下向两侧平举,尽量伸展。特别是用肩部向两侧缓缓伸展,一边深呼吸,一边伸,尽可能伸去。到受不了时再松下来。两臂仍平举。 两脚用脚尖脚跟转动向两侧同时开步,直到比肩宽一些停住。两脚尖外展成外八形。宽度与自己肩宽相等或稍宽即可。两脚尖朝外成外八字。两腿微曲不可过于下蹲。 2.两臂上举手心向上朝天,上举之手臂和和两腿成一样的角度。成X型。身子由双臂带动向后弯腰,头向后仰看天再看身后。形同伸懒腰。尽量伸展。只到完全不能再伸时再回复原形站立。可反复做多次。所有动作都要气沉丹田腹式呼吸,舌顶上鄂闭口扣齿。 第二动 1.由沙地立竿开始,两脚以脚尖和脚跟旋转而成开步,两脚向外成外八字。两膝微曲,两手在小肚前提起内翻手心向上,紧握手成拳,向腰两侧

拉到成抱拳。抽紧两肋腹式丹田呼吸。两肩尽力向后拉抻。至不能忍受时再松下来。两手变拳为掌,立掌曲腕,五指向上,掌心向前。 2. 由上动开始,两手立掌自腰间缓缓向前推出,五指分开。两臂高与肩平。手心向前。然后两臂向两侧分开,伸直后手心仍向两侧立掌,平直向两边抻拉。尽力抻拉。直至不能忍受再松下来。抽紧两肋气沉丹田腹式呼吸舌顶上颚闭口扣齿。 3. 慢慢放下两臂至两腿两侧,翻手变掌,掌心向上,再握拳重复动作。第三动 1. 接第二动之开步,两脚不动,双手抱拳在腰间向后抻拉结束后,反曲两掌,五指向下,手心向前,缓缓向前推出。尽力抻拉。 2. 向里曲腕,双手中指与大拇指捏紧成钩手。双手钩尖朝上。尽力抻拉。 3. 双臂内旋使双手钩尖朝下,向前用钩尽力抻拉。 4. 分开两臂缓缓向身两边打开,钩尖朝下,至双臂在身两边平举时,尽力曲腕同时尽力抻拉双肩。同时用腹式呼吸,抽紧双肋。只至不能忍受为止再缓缓松下。 5. 平举双钩反手向后旋转,逆时针方向旋转。尽力反手至不能忍受再由原路缓缓旋回,平举双钩,钩尖朝下,再抻拉。 6. 打开双钩,手心旋至向上,五指尽量伸直打开,向身两边尽力抻拉双肩双手。配合腹式呼吸抽紧双肋。至不能忍受为止。缓缓松下来。双臂伸直不弯内旋成手心向下再向身两側抻拉,至不能忍受再松下缓缓直臂垂落双手于身前,再重复。

伸筋拔骨

大力神功,熊式易筋经,伸筋拔骨 星期五晴 中国得气功总结起来有几点: 呼吸导引,申筋拔骨,潜能激爆?这里我最近开始琢磨申筋拔骨得道理、主要就就是用来练习筋长力大、现在瞧来这个锻炼方式可能起源于某个丹道理论。到了道家得理论范畴我就感觉想很快得研究明白没戏了,可就是这里有一位很有共享精神得前辈得文章我觉得非常好。在这里转载一下说实话让我申筋拔骨我还就是觉得太苦。小时候拔过,得确管用,不过现在没有那么好得效果了、这个申筋拔骨就就是拉开大筋让气血滋养自己得骨骼筋肉.”筋长一寸,延寿10年"么. 里面也提到了如何加大练习得效果、 ?邵发明得大力神功还有过去某位前辈公开得熊式易筋经都就是与"申筋拔骨"有很大关系得. 此功法与气血有关系。我考虑其实"申筋拔骨”之前就是不就是应该有养气血得前行辅助功法会比较好??大道至简,武学求真录---—--谈谈朱砂掌与松紧转换?杨勇先生得朱砂掌我就是在武术健身杂志上瞧到得、我相信很多人都在该功法上得益非浅吧!!!估计练过得人从80年代到今天不下百万。熊氏易筋经就是在紧张上求筋骨功夫。。、。如果求得就是武术与战斗力,建议大家一辈子别丢熊氏易筋经。这真就是一个好功法!!!!! 杨勇先生得朱砂掌练得就是甚麽功夫呢?练得也就是筋骨功夫。精华就在于它得“虎部功法”。

它可以完全取代熊氏易筋经第一级功法得前面七个动作、它与熊氏易筋经得不同之处:就就是它有松紧转换。这就是它养生有奇效得地方。我得练习方法就是:先练熊氏易筋经,在紧张中求得筋骨功夫。将身体得筋骨极力得抻拔开后、接着就练习杨勇先生得朱砂掌“虎部功法”。须知:一阴一阳谓之道、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孤阴不长,独阳不生、在人体,筋骨也就是如此,筋长力大就是对得,但也要有个度。筋不能就是绝对拉长,绝对拉长会让您得筋失去弹性得。失去弹性得筋就是发不出电闪雷鸣,力达千钧得劲道来得。而中国拳学得发力不过就就是“弹抖”二字罢了,只有在这二个字上下功夫,您才能走进武学得门槛。山西宋家得“抖绝劲”,戴家得“抖擞劲”,福建鹤拳得“宗劲”,河北形意得“爆发劲"。说来说去,说得就就是一个“松紧转换”与一个“弹抖"罢了。所以我在练习朱砂掌时,就是这样练习得: 一吸气时,外形不变,十脚趾放松,身体肌肉与根节极度得放松,从头松到脚、牙齿放松。一呼气时,外形不变,十脚趾抓地,身体肌肉与根节及四梢节极度得紧张,一身俱紧,咬牙切齿用以固肾。这样在一松一紧中抻筋拔骨,筋不但不会失去弹性,相反让我感到筋得弹性越来越强大有力。个人觉得:抻筋拔骨得筋骨功夫就是一辈子得功夫,要日日练,年年练,一辈子练。每练一次,就有一次新得体会。关键就是“炼”字诀。舍此功夫不能求洗髓。武学就是一门特殊得学问,它得成功必须得身体力行。秘诀无它就就是一个字“炼”。、。。。 大道至简,武学求真录—————谈谈熊氏易筋经?熊氏易筋经就是前广东武协主席李佩玄先生所传得功法。我少年时代得老师就是武警部队得南拳教官、她每天早起,练得就就是熊氏易筋经,当时刊载该功法得武林杂志就就是她得枕中密笈。后来她教我这功法与四平马步桩,典定了我得基础。我当时13岁。退伍时,将刊载该功法得武林杂志送给了我。算就是纪念、我自从接触到金家功夫

抻筋拔骨功法图解

抻筋拔骨功法图解 第一动 1.两脚站立,两臂手心向下向两侧平举,尽量伸展。特别是用肩部向两侧缓缓伸展,一边深呼吸,一边伸,尽可能伸去。到受不了时再松下来。两臂仍平举。 两脚用脚尖脚跟转动向两侧同时开步,直到比肩宽一些停住。两脚尖外展成外八形。宽度与自己肩宽相等或稍宽即可。两脚尖朝外成外八字。两腿微曲不可过于下蹲。 2.两臂上举手心向上朝天,上举之手臂和和两腿成一样的角度。成X型。身子由双臂带动向后弯腰,头向后仰看天再看身后。形同伸懒腰。尽量伸展。只到完全不能再伸时再回复原形站立。可反复做多次。所有动作都要气沉丹田腹式呼吸,舌顶上鄂闭口扣齿。 第二动 1.由沙地立竿开始,两脚以脚尖和脚跟旋转而成开步,两脚向外成外八字。两膝微曲,两手在小肚前提起内翻手心向上,紧握手成拳,向腰两侧拉到成抱拳。抽紧两肋腹式丹田呼吸。两肩尽力向后拉抻。至不能忍受时再松下来。两手变拳为掌,立掌曲腕,五指向上,掌心向前。 2.由上动开始,两手立掌自腰间缓缓向前推出,五指分开。两臂高与肩平。手心向前。然后两臂向两侧分开,伸直后手心仍向两侧立掌,平直向两边抻拉。尽力抻拉。直至不能忍受再松下来。抽紧两肋气沉丹田腹式呼吸舌顶上颚闭口扣齿。 3.慢慢放下两臂至两腿两侧,翻手变掌,掌心向上,再握拳重复动作。 第三动 1.接第二动之开步,两脚不动,双手抱拳在腰间向后抻拉结束后,反曲两掌,五指向下,手心向前,缓缓向前推出。尽力抻拉。 2.向里曲腕,双手中指与大拇指捏紧成钩手。双手钩尖朝上。尽力抻拉。3.双臂内旋使双手钩尖朝下,向前用钩尽力抻拉。 4.分开两臂缓缓向身两边打开,钩尖朝下,至双臂在身两边平举时,尽力曲腕同时尽力抻拉双肩。同时用腹式呼吸,抽紧双肋。只至不能忍受为止再缓缓松下。5.平举双钩反手向后旋转,逆时针方向旋转。尽力反手至不能忍受再由原路缓缓旋回,平举双钩,钩尖朝下,再抻拉。 6.打开双钩,手心旋至向上,五指尽量伸直打开,向身两边尽力抻拉双肩双手。配合腹式呼吸抽紧双肋。至不能忍受为止。缓缓松下来。双臂伸直不弯内旋成手心向下再向身两側抻拉,至不能忍受再松下缓缓直臂垂落双手于身前,再重复。 第四动(抻拉脊椎) 1.由沙地立竿开始,两手缓缓交叉于腹前,先以左手握右手手腕,(重复动作时再以右手握左手手腕)手心朝里。 2.缓缓提双手向上举,举过脸前后,再向上举过头,成反掌手心向上,再向上推。 此时将脊椎缓缓向上抻拉,配合呼吸。抬头向上看。

[健身功法]马王堆导引术标准动作教学

[健身功法]——马王堆导引术标准动作教学 马王堆导引术以循经导引、行意相随为主要特点,围绕肢体开合提落、旋转屈伸、抻筋拔骨进行动作设计,是一套古朴优美、内外兼修的功法,集修身、养性、娱乐、观赏于一体,动作优美,衔接流畅,简单易学,安全可靠,适合于不同人群习练,具有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功效。以下是马王堆导引术图文教学全套解说,简单易懂,图片文字看不清的话清看手打文字,图文一样。弯腰:俯身弯腰,垂臂转颈。嘻:捶背。 呬:闭气不息,引颈咽气。引肾病。挽弓:两臂分别向左右拉开,作扩胸运动,似挽弓状。振手:沉肩垂肘,举两手于胸前。 折阴:迈右足,举右手,迈左足,落右手,向地面下插。凫浴:两手并行向一侧拨,头向另一侧转颈。翻腰:俯身垂臂,以腰为轴,举两臂随腰翻转,向后回首反顾。蟾息:行气图。 引疝:直立,以肩为轴,举一臂作顺、逆时针方向旋转。两手在腹前上下相合,两臂内旋,一手上举,反手亮掌,另一手扭臂下伸。 蟾息:行气图。 引疝:直立,以肩为轴,举一臂作顺、逆时针方向旋转。 手在腹前上下相合,两臂内旋,一手上举,反手亮掌,另一手扭臂下伸。伸下肢踢脚,举上肢舒胁。 痛明,“呵”:一边迈步,一边将两手向胸腹前直臂伸出,手 背朝前。拱脊:手下伸,背上拱。

引颓:养气站桩摆臂:直立,双臂平行左右摆动。 以杖支地,前后往复轻摇身躯。 腹中:两臂侧平举,髋部轻摆,两臂拗式旋转。 胎息行气。引聋:两手心按耳门数下,再突然把手松开,使 耳鼓勃勃有声。 直立:两臂侧平举成一字形,随俯身转腰之势,右手直臂下 伸,扭腰,直至右手向左足外侧尽力伸展。 引烦:右手单举,掌心向上,左手下垂,指尖向后。引膝痛: 屈膝半蹲,两手抚膝,以踝关节为轴,成圆周旋转两膝。 引月去积:双手持一袋状物。 直立,两臂随左转腰之势,向前后平举,右手覆掌伸展在前, 左手仰掌伸展在后,眼看右手,然后向右转。 嘘:两臂侧平举,两手上仰,一臂向上,另一臂相应倾斜, 两臂保持一字形。(龙)登:两臂上举,两足向上颠立。 弯腰前扑,近似“饿虎扑食势”。 引颈:双臂微张,双足跳跃。 以杖通阴阳:以杖支地,借杖之助俯仰。鹞背,“呵”:面南向北,拧腰,平举两臂。 鸟伸:两足开立,眼环顾四周,两手自后向前划弧,借势前扑。 行气图仰呼:直立,两臂由下垂至前平举,含胸鼓腹吸气,两臂上举伸展,收腹呼气。

形神庄口令词

形神庄口令词 形神庄气功是智能动功的第二步功,擅气功之长,具养生之妙,有抻筋拔骨、健美身形、和畅经脉、祛病强身、开发智能之神效。 形神庄现在开始。 预备式:两脚并拢,周身中正,两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两眼轻轻闭合,目光回收。全身放松。 “顶天立地,形松意充,外敬内静,心澄貌恭,一念不起,神注太空,神意照体,周身融融。” 起式:翘掌,下按拉气:推、拉,推、拉,推、拉。松腕转掌捧气上升,与肚脐平,回照肚脐,转掌心向下,外展,展、展至背后,回照命门,顺势腋下贯大包(穴),向前平伸,与肩等宽,回照印堂。肘臂外撑,成一字,转掌心向下,连续转掌心向上划弧,头顶上方相合,体前慢慢下落,至胸前合十。沿肋弓分手变叉腰。 第一节鹤首龙头气冲天 正向鹤首:收下颏,头后仰,下颏上翘、向前、向下、向内,沿胸向上拔颈椎;头后仰,下颏上翘、向前、向下、向内,沿胸向上拔颈椎;头后仰,下颏上翘、向前、向下、向内,沿胸向上拔颈椎。 反向鹤首:下颏沿胸向下、向前、向上,头后仰,百会上顶收下颏;下颏沿胸向下、向前、向上,头后仰,百会上顶收下颏;下颏沿胸向下、向前、向上,头后仰,百会上顶收下颏,头摆正。 龙头: 左青龙角向左倾斜,向左上顶划弧; 右青龙角向右倾斜,向右上顶划弧; 左青龙角向左倾斜,向左上顶划弧; 右青龙角向右倾斜,向右上顶划弧; 左青龙角向左倾斜,向左上顶划弧; 右青龙角向右倾斜,向右上顶划弧。 身体中正。 第二节寒肩缩项通臂肩

展臂:松开叉腰的双手,转掌心向上,小臂前伸与大臂成直角。大臂抬与肩平,向两侧外展,转掌心向外,小臂下落成一字。小臂起、落,起、落,起、落。 旋腕:前转,一、二、三;后转,一、二、三。寒肩缩项,肩开项松;寒肩缩项,肩开项松;寒肩缩项,肩开项松。 通臂:一、二、三。两臂平伸。 第三节立掌分指畅经脉 立掌,掌心外撑。肩胛内含、外抻,内含、外抻,内含、外抻。 分指:大指、小指分,二指、四指分,掌心外撑。二指、四指合,大指、小指合。分、分,掌心外撑,合、合;分、分,掌心外撑,合、合。 钩手:两指掌卷曲如钩,指尖相接上提,立腕,舒指,逐节伸直。两指掌卷曲如钩,指尖相接上提,立腕,舒指,逐节伸直。两指掌卷曲如钩,指尖相接上提,立腕,舒指,逐节伸直。手放平。 通臂:一、二、三。两臂平伸,体侧下落,两掌胸前相合。 第四节气意鼓荡臂肋坚 十指交叉上举至额前,翻掌心向上,两臂圆撑。体左转,右肋鼓荡,体右转,左肋鼓荡;体左转,右肋鼓荡,体右转,左肋鼓荡;体左转,右肋鼓荡,体右转,左肋鼓荡。两手上举至头顶上方,身体中正。 第五节俯身拱腰松督脉 揉腕:一、二、三。两手分开,掌心向前。大臂贴耳,头前倾,俯身拱腰,脊柱逐节卷曲而下:颈椎下、胸椎下、腰椎下。脚前下按:一、二、三,左侧下按:一、二、三,右侧下按:一、二、三。身体转正,两手向后拢气,掐脚后跟腱,头面贴腿:一、二、三。两手拢气向前,大臂贴耳,脊柱由下而上逐节伸直,自然松动。 第二次俯身拱腰,脊柱逐节卷曲而下:颈椎下、胸椎下、腰椎下。脚前下按:一、二、三,左侧下按:一、二、三,右侧下按:一、二、三。身体转正,两手向后拢气,掐脚后跟腱,头面贴腿:一、二、三。两手拢气向前,大臂贴耳,脊柱由下而上逐节伸直。自然松动。 第三次俯身拱腰,脊柱逐节卷曲而下:颈椎下、胸椎下、腰椎下。脚前下按:一、二、三,左侧下按:一、二、三,右侧下按:一、二、三。身体转正,两手向后拢气,掐脚后跟腱,头面贴腿:一、二、三。两手拢气向前,大臂贴耳,脊柱由下而上逐节伸直。自然松动,转掌心相对,体前下落,沿肋弓分手变叉腰。 第六节转腰涮胯气归田 两脚踩气分开,与肩等宽,平行站立,身体微下蹲。 左转:前、左、后、右,前、左、后、右,前、左、后、右。 右转:前、右、后、左,前、右、后、左,前、右、后、左、前。回中位。 扣翘尾闾:前扣、后翘,前扣、后翘,前扣、后翘。尾闾中正,身体直起。

易筋经讲解

易筋经十二势 衙门藏版《易筋经》云:“易筋者,谓人身之筋骨,由胎禀而受之,有筋驰者、筋挛者、筋靡者、筋弱者、筋缩者、筋壮者、筋舒者、筋劲者、筋和者种不,悉由胎禀如驰则病、筋挛则瘦、筋靡则痿、筋弱则懈、筋缩则亡、筋壮则强、筋舒则长、筋劲则刚、筋和康。国术古本《易筋经》属拳操类柔术,以炼筋壮骨入门功夫。十二势均可独立习练,以站桩为基本功。 ◎十二势之外的功夫一预备势和收势《易筋经》之十二势流传甚广,世人有习练。既已习练十二势,那十二势之外的功夫又作何解? 按照我的老师唐金元先生的传承,《易筋经》有一预备势,名日:屈伸呼吸。此势系门内所传,以热身、松筋、拔骨、吐纳为主。其势要点为:团身下蹲,同时吐气,观想如在母腹。团身倾时抻拔“踵”;起身时两手按膝,上身前躬抻拔膝后之“筋,'I两手十指交叉,翻掌心向下抻拔“腕骨”;两手上举,同时吸气,重心前移向上“抻拔”;叉手抱后脑,抬头挺胸、挺腹、挺小腹、挺腹股沟,随即放松,同时“咳”

出声响;两手左右分开,从体侧慢慢放下,与肩平,两手.“握固”,依次放松肩、肘、腕、掌、指。 收势系由南怀瑾先生亲传,2002年6月我在香港亲近国学师南怀谨,南师说,《易筋经》之“掉尾势”并非收势,凡练功一定要有收势,否则就如只知播种,不懂收获。很多人不知其重要,如果只练功,没有收功,功效会大打折扣。言毕,南师指第十二式图下有一诀日:“左右膀伸七次”,此乃收势。即练完十二式后,承上式,左右膀伸七次,两手合掌“守中”,此乃形、气、意兼收。切记。后再两手合掌对搓,待手掌热,先用右手拍左手内关七次,外关七次,然后用左手拍右手内关七次,外关七次;两手拍环跳穴七次,拍足三里七次。 以上所述预备势和收势系传承所得,不敢独享,供养大家。希望世人得以窥《易筋经》之原貌,完整修习,事半功倍。即使有习练者受条件所限,影响正常煅炼,可单练预备势和收势,可弥补停练的缺憾,亦有“易筋”之功效。 ◎关于十二式 《易筋经》之要领“精于心,简于形。动作要古朴,紧扣古谱,不求好看,但求有用”。

伸筋拔骨操

伸筋拔骨操(祥康促波十二势) 头正颈直,目视前方,呼吸自然,心平气和。 起势——左脚左迈半步,与肩同宽;两脚平行,身如Y 直。 第一势,韦陀献杵1 双臂缓慢抬起,掌心相对;曲肘回收,胸前合掌(与身距一拳),指尖上斜30度°,保持30秒。 第二势,韦陀献杵2 掌跟打开,双臂前伸,水平(左右)外展;转腕,立掌,掌跟用力外推,目视前下方,保持20秒。 第三势,韦陀献杵3 松腕调肘,双臂水平回收(双手收至胸前);翻掌,掌心向上,双手上举,脚跟缓慢提起,目视下方,保持30秒。脚跟缓慢着地,双臂自然下落。 第四势,摘星换斗 双臂自然伸展(左右伸展),左手臂轻贴命门,身体左转,微微屈膝,右手移到左胯部摘星;右臂上摆,眼随手走;双臂自然伸展。 右手臂轻贴命门,身体右转,微微屈膝,左手移到右胯部摘星。左臂上摆,眼随手走,双臂自然伸展。 以上为一遍,共做四遍,双臂自然下落。

第五势,倒拽九牛尾 左脚后撤,右脚跟内收45度。双臂(右前、左后)举高,从小手指开始握拳,含胸收筋,力在左腿,同时右手外展,扩肩,展胸,力在右腿,回拉;外展——回拉,共四次。双手下落,左脚上步。 右脚后撤,左脚跟内收45度。双臂举高,从小手指开始握拳。回拉,含胸收筋,力在右腿。同时左手外展,扩肩展胸,力在左腿。回拉;外展——回拉;共四次。双手下落,右脚上步。 第六势,出爪亮翅 五指并拢,双肘后撤,双手背贴腋下;双掌平推,五指缓慢伸开;呼气,瞪目;双掌回收于腋下,同时五指并拢,呼气,展肩,扩胸。 双掌平推;瞪目;双掌回收。共3次。 第七势,翻手拔刀 双手上举(两侧平举),左手臂轻贴后背心,右手绕到脑后,按压左耳,身体左转,左手上推,含胸收肘,目视右脚太溪穴。转身,双肘打开,双臂自然伸展。 右手臂轻贴后背心,左手绕到脑后,按压右耳,身体右转,左手上推,含胸收肘,目视左脚太溪穴,转身,双肘打开,双臂自然伸展。 左右各做四遍,双手自然落下。

推拿手法学重点

1.易筋经:“易”改变;“筋”筋脉,肌肉,筋骨;“经”方法。即通过锻炼能够改变筋骨, 抻筋拔骨,强壮筋骨,调节脏腑经络,变易强壮身形的健身锻炼方法。(1.韦驮献杵2.横担降魔杵 3.掌托天门 4. 摘星换斗 5.倒曳九牛尾 6.出爪亮翅7.九鬼拔马刀8.三盘落地9.青龙探爪10饿虎扑食11.打躬击鼓12.掉头摇尾) 2.《素问异法方宜论篇》明确记载了“中央者”是按摩和导引的发源地。 3.按摩始见于《内经》 4.《金匮要略》首次提出了“膏摩” 5.第一部推拿专著《黄帝岐伯按摩》 6.《唐六典》推拿治疗范围:“风,寒,暑,湿,饥,饱,劳,逸”八疾 7.金代医家张从正将按摩和针灸归为“汗法” 8.“推拿”最早记载于明代医家张四维《医门秘旨》 9.清代《医宗金鉴》提出正骨手法的总结和正骨八法。文中提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摸,接,端,提,推,拿,按,摩” 10.根据手法的动作形态分类有六大类:摆动类,摩擦类,振动类,挤压类,叩击类和运动关节类手法。 11.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 12.运动关节类手法操作要求:稳,准,巧,快。 13.一指禅推法动作要领: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紧推慢移。 14.开天门:用拇指指腹由两眉头之间向上直推至额上发髻处。 15.推坎宫:用拇指桡侧从眉心向眉梢作分推。 16.推桥弓:用拇指指腹从翳风穴由上而下推至锁骨上窝等。 17. 复合手法1.按揉法2.拿揉法3.推摩法4.牵抖法5.扫散法6.踩跷法 各个手法作用:滚法——舒筋通络,活血祛瘀,滑利关节。 一指禅推法——舒筋活络,调和营卫,祛瘀消积,开窍醒脑,调节脏腑。 缠法——活血祛瘀,生肌托毒,且有较强的消散作用。 一指禅偏锋推法——镇静安神,活血通络。 鱼际揉法——舒筋通络,宁心安神。 抖法——舒筋解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消除疲劳。 15.擦法常用小鱼际擦法(侧擦法) 16.挤压类包括:按法,点法,捏法,拿法,搓法,捻法,拨法。 掌按法的注意事项:a.方向:按压的方向应与受术者体表垂直;b.力量:用力要由轻到重平稳加压,再由重而轻逐渐减压,不可冲击式用力。 17.拨法:先按后拨 18扳法:以“寸劲”作用于关节,使其瞬间突然受力,而产生被动的旋转,屈伸,屈收等关节运动的手法,称为扳法。 19.摇法包括颈椎摇法,腰椎摇法(a.坐位腰椎摇法,b.仰卧位……c.俯卧位……),肩部摇法(a.托肘摇肩法,b.扶肘……c.握手……〈幅度最小〉d.大幅度摇肩法)。 20最后的问答题 (1) 相同点刺激吸定带动皮下组织环旋幅度掌摩法都是以手掌面着小否大 掌揉法力做环旋运动大是小 相同点方向压力频率

孙氏太极拳抻筋拔骨功及真人呼吸法

孙氏太极拳抻筋拔骨功及真人呼吸法 一.太极拳抻筋拔骨 太极拳基本功抻筋拔骨法 二.孙氏太极拳抻筋拔骨功及真人呼吸法 (2012-10-17 17:05:13) 转载? 标签: 寿关顺先生的抻筋拔骨不是硬性拉伸,要有意识地放长,松开关节,每小动可呼吸五到七次,就是多做一会儿的意思。每动中的动作,慢慢耐心做来,比稍做就换动效果更好。第一动 1(两脚站立,两臂手心向下向两侧平举,尽量伸展。特别是用肩部向两侧缓缓伸展,一边深呼吸,一边伸,尽可能伸去。到受不了时再松下来。两臂仍平举。两脚用脚尖脚跟转动向两侧同时开步,直到比肩宽一些停住。两脚尖外展成外八形。宽度与自己肩宽相等或稍宽即可。两脚尖朝外成外八字。两腿微曲不可过于下蹲。 2 (两臂上举手心向上朝天,上举之手臂和和两腿成一样的角度。成X 型。身子由双臂带动向后弯腰,头向后仰看天再看身后。形同伸懒腰。尽量伸展。只到完全不能再伸时再回复原形站立。可反复做多次。所有动作都要气沉丹田腹式呼吸,舌顶上鄂闭口扣 齿。

第二动 1 (由沙地立竿开始,两脚以脚尖和脚跟旋转而成开步,两脚向外成外八字。两膝微曲,两手在小肚前提起内翻手心向上,紧握手成拳,向腰两侧拉到成抱拳。抽紧两肋腹式丹田呼吸。两肩尽力向后拉抻。至不能忍受时再松下来。两手变拳为掌,立掌曲腕,五指向上,掌心向前。 2 (由上动开始,两手立掌自腰间缓缓向前推出,五指分开。两臂高与肩平。手心向前。然后两臂向两侧分开,伸直后手心仍向两侧立掌,平直向两边抻拉。尽力抻拉。直至不能忍受再松下来。抽紧两肋气沉丹田腹式呼吸舌顶上颚闭口扣齿。 3 (慢慢放下两臂至两腿两侧,翻手变掌,掌心向上,再握拳重复动作。

[新版]形神庄口令词

[新版]形神庄口令词 形神庄口令词 形神庄气功是智能动功的第二步功,擅气功之长,具养生之妙,有抻筋拔骨、健美身形、和畅经脉、祛病强身、开发智能之神效。 形神庄现在开始。 预备式:两脚并拢,周身中正,两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两眼轻轻闭合,目光回收。全身放松。 “顶天立地,形松意充,外敬内静,心澄貌恭,一念不起,神注太空,神意照体,周身融融。” 起式:翘掌,下按拉气:推、拉,推、拉,推、拉。松腕转掌捧气上升,与肚脐平,回照肚脐,转掌心向下,外展,展、展至背后,回照命门,顺势腋下贯大包(穴),向前平伸,与肩等宽,回照印堂。肘臂外撑,成一字,转掌心向下,连续转掌心向上划弧,头顶上方相合,体前慢慢下落,至胸前合十。沿肋弓分手变叉腰。第一节鹤首龙头气冲天 正向鹤首:收下颏,头后仰,下颏上翘、向前、向下、向内,沿胸向上拔颈椎;头后仰,下颏上翘、向前、向下、向内,沿胸向上拔颈椎;头后仰,下颏上翘、向前、向下、向内,沿胸向上拔颈椎。 反向鹤首:下颏沿胸向下、向前、向上,头后仰,百会上顶收下颏;下颏沿胸向下、向前、向上,头后仰,百会上顶收下颏;下颏沿胸向下、向前、向上,头后仰,百会上顶收下颏,头摆正。 龙头: 左青龙角向左倾斜,向左上顶划弧; 右青龙角向右倾斜,向右上顶划弧;

左青龙角向左倾斜,向左上顶划弧; 右青龙角向右倾斜,向右上顶划弧; 左青龙角向左倾斜,向左上顶划弧; 右青龙角向右倾斜,向右上顶划弧。 身体中正。 第二节寒肩缩项通臂肩 展臂:松开叉腰的双手,转掌心向上,小臂前伸与大臂成直角。大臂抬与肩平,向两侧外展,转掌心向外,小臂下落成一字。小臂起、落,起、落,起、落。旋腕:前转,一、二、三;后转,一、二、三。寒肩缩项,肩开项松;寒肩缩项,肩开项松;寒肩缩项,肩开项松。 通臂:一、二、三。两臂平伸。 第三节立掌分指畅经脉 立掌,掌心外撑。肩胛内含、外抻,内含、外抻,内含、外抻。分指:大指、小指分,二指、四指分,掌心外撑。二指、四指合,大指、小指合。分、分,掌心外撑,合、合;分、分,掌心外撑,合、合。钩手:两指掌卷曲如钩,指尖相接上提,立腕,舒指,逐节伸直。两指掌卷曲如钩,指尖相接上提,立腕,舒指,逐节伸直。两指掌卷曲如钩,指尖相接上提,立腕,舒指,逐节伸直。手放平。 通臂:一、二、三。两臂平伸,体侧下落,两掌胸前相合。 第四节气意鼓荡臂肋坚 十指交叉上举至额前,翻掌心向上,两臂圆撑。体左转,右肋鼓荡,体右转,左肋鼓荡;体左转,右肋鼓荡,体右转,左肋鼓荡;体左转,右肋鼓荡,体右转,左肋鼓荡。两手上举至头顶上方,身体中正。 第五节俯身拱腰松督脉

伸筋拔骨操

伸筋拔骨操(十二势) (少林秘传,达摩所创易筋经而来.筋长一寸,多活十年.) 一韦陀献杵1 (1) 左脚左迈半步,双臂抬起,掌心相对,举手回收,胸前合掌(与身距一拳),保持30秒. 二韦陀献杵2 (2) 掌跟打开,双臂前伸,水平外展,掌跟外推用力,保持20秒. 三韦陀献杵3 (3) 松腕调肘,翻掌,掌心向上,双手上举,脚跟提起,目视下方,保持30秒.脚跟缓慢着地,双臂自然下落. 四摘星换斗 双臂伸展,左手臂轻贴命门,身体左转,微微屈膝,右手移到左胯部摘星.双臂上摆,眼随手走,双臂自然伸展. 右手臂轻贴命门,身体右转,微微屈膝,左手移到右胯部摘星.手臂上摆,眼随手走,双臂自然伸展. 以上为一遍,共做四遍. 五倒拽九牛尾 左脚后撤,右脚跟内收45度.双臂举高,从小手指开始握拳,回拉.含胸收筋,力在左腿,同时右手外展,扩肩展胸,力在右腿,回拉─外展;回拉─外展;回拉─外展;回拉.双手下落,左脚上步. 右脚后撤,左脚跟内收45度.双臂举高,从小手指开始握

拳.回拉,含胸收筋,力在右腿.同时左手外展,扩肩展胸,力在左腿.回拉─外展,回拉─外展,回拉─外展,回拉.双手下落,右脚上步. 六出爪亮翅 五指并拢,双手抱于腋下.双掌平推,五指缓慢伸开.呼气,慢慢瞪目,双掌回收于腋下,同时五指并拢.呼气,展肩扩胸. 双掌平推瞪目双掌回收. 双掌平推瞪目双掌回收. 双掌平推瞪目双掌回收. 七翻手拔刀 双手上举(两侧平举),左手臂轻贴后背心,右手绕到脑后,按压左耳,身体左转,左手上推,含胸收肘,目视右脚太溪穴.转身,双肘打开,双臂自然伸展. 右手臂轻贴后背心,左手绕到脑后,按压右耳,身体右转,左手上推,含胸收肘,目视左脚太溪穴,转身,双肘打开,双臂自然伸展. 共做四遍 八三盘落地 双脚打开,比肩略宽.双臂侧平举,掌心向下,双手下按,随之下蹲,并发“嗨”音,翻掌,双臂上抬,随之起身. 翻掌,双手下按,随之下蹲,并发“嗨”音.翻掌,双臂上抬,随之起身.

敛气入骨通天地 俯身 拱腰 法 《中华养生保健

敛气入骨通天地俯身拱腰法《中华养生保健敛气入骨通天地俯身拱腰法《中华养生保健通天彻地法也称俯身拱腰法是笔者在师传基础上深入研炼的结晶是太极内功修炼中炼气入骨、元气洗髓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法练习的主要部位是脊柱。现代医学认为脊柱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由颈椎、胸椎、腰椎、尾椎组成。脊柱中央有管道称之为椎管其中容纳脊髓。脊髓上端直接连于颅内脑组织下端在脊髓圆锥以下形成马尾。由脊髓分出的神经根从脊椎的椎间孔穿出分出各种神经分布于全身各部的组织器官主管着形体的感觉、运动及反射等功能。脊柱也是人体的支柱不仅承载体重负荷缓冲震荡而且参与组成胸腔、腹腔、盆腔的壁保护胸、腹、盆腔脏器四肢与头颅均直接或间接地附着在脊柱上任何部分的负重、受力均可传达到脊柱。可见脊柱对于人体生命活动是多么重要。通天彻地法就是一种以锻炼脊柱为主的内功修炼法对于练习太极拳者有很好的促进内功修为深化的作用。其主要作用如下:在形体上主要是从脊柱的动作入手来强化脊柱的功能进而使大脑意元体及周身组织器官功能得以调整和加强在意念上讲究神气合一使精神直接转化为能量从而使人体的整体功能进一步开发。为什么把quot俯身拱腰quot称作:quot通天彻地quot呢这是针对练功层次而讲的。quot俯身拱腰quot是根据功法中的形体特点来命名的而quot通天彻地quot则是练功过程中整体意境的表述同时也是练习本法所要进入的状态和达到的目的即用真气打开全身的穴道、毛窍和腠理运用体呼吸接通天地之气使意识与虚空相合把虚空的信息真气、元气、混元气直接用意念接收到体内使之成为一股能量在人体内畅通地运行从而达到祛病强身延年益寿之功效。为让大家系统地掌握通天彻地法的内涵本讲座主要分十二部分进行散仙按:似乎应为九个部分其中第六部分又分为整体慢起和快速上起两个层次来阐述。一、人天混融胸前合十古人认为人与天地大自然都是一气化成的。《内经》中指出:quot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拔筋

经常听人说,自己越老越抽抽了,年轻的时候1米8,到老了就只有1米7了,而且人一老就会弯腰驼背。中医把这种现象称作“筋缩”。筋缩就是伸缩范围减小了,原来能拉一米的筋现在只能拉至半米了。筋缩的“筋”从病理上看,有纤维化、粘连、瘢痕形成、增厚、肿胀,有老百姓所说的“筋疙瘩”形成。这种“筋疙瘩”中医称作筋结。“身有千千结”,这千千结就是我们身上的筋结。 中医所讲的筋,范围比较广,主要是指联系带动骨关节运动的组织,如肌筋膜、肌腱、韧带和关节囊。经络系统中有十二筋经,多起于四肢、爪甲之间,终于头面,内行于胸腹空廓,但不入于脏腑。 中医说的筋结并不是说肌肉、韧带打结了。从病理上看,筋结指的是有纤维化,粘连,瘢痕形成,增厚,肿胀,严重的会出现萎缩。触摸有筋结的部位,会感觉紧张、僵硬、痉挛、肿胀、,会摸到增厚甚至“筋疙瘩”,压痛明显;从功能上看,筋结会使关节活动范围减小,转头受限,弯腰困难,抬腿弯膝不如从前。筋结压迫神经造成疼痛,压迫血管造成供血不足,筋脉失养,麻木抽搐,以及内科疾病等一系列病症。 手麻是中老年人特别常见的一个问题,而且手麻和筋结确实有一定的

关系。我们说手麻的原因,常见的有两个,一种是上肢神经卡压,一种就是颈椎病,最常见的导致手麻的原因还是颈椎病。 气虚则麻,血虚则木,局部的压迫是造成气血不通是关键,颈椎的稳定和功能的强弱取决于颈部韧带的稳固和肌肉的强弱。颈椎病的早期的真正的病因应该颈肌的劳损和痉挛,长期得不到缓解,就形成了“筋结”,压迫了血管、神经,进而造成关节失稳。 怎么判断自己的手麻是否是由颈椎病引起呢? 专家提示,可以做臂丛牵拉试验。一个人托患者侧头部,一手握患者侧上肢,将其外展90°,两手同时向反方向推拉,有放射痛或麻木加重者可初步确诊为颈椎病。 当确定是由颈椎病引起的手麻之后,可以在颈根部和肩胛骨内上角寻找筋结。

孙氏抻筋拔骨与胎息法

孙氏抻筋拔骨与胎息法 寿关顺先生的抻筋拔骨 不是硬性拉伸,要有意识地放长,松开关节,每小动可呼吸五到七次,就是多做一会儿的意思。每动中的动作,慢慢耐心做来,比稍做就换动效果更好。 第一动 1.两脚站立,两臂手心向下向两侧平举,尽量伸展。特别是用肩部向两侧缓缓伸展,一边深呼吸,一边伸,尽可能伸去。到受不了时再松下来。两臂仍平举。两脚用脚尖脚跟转动向两侧同时开步,直到比肩宽一些停住。两脚尖外展成外八形。宽度与自己肩宽相等或稍宽即可。两脚尖朝外成外八字。两腿微曲不可过于下蹲。 2 .两臂上举手心向上朝天,上举之手臂和和两腿成一样的角度。成X 型。身子由双臂带动向后弯腰,头向后仰看天再看身后。形同伸懒腰。尽量伸展。只到完全不能再伸时再回复原形站立。可反复做多次。所有动作都要气沉丹田腹式呼吸,舌顶上鄂闭口扣齿。 第二动 1 .由沙地立竿开始,两脚以脚尖和脚跟旋转而成开步,两脚向外成外八字。两膝微曲,两手在小肚前提起内翻手心向上,紧握手成拳,向腰两侧拉到成抱拳。抽紧两肋腹式丹田呼吸。两肩尽力向后拉抻。至不能忍受时再松下来。两手变拳为掌,立掌曲腕,五指向上,掌心向前。 2 .由上动开始,两手立掌自腰间缓缓向前推出,五指分开。两臂高与肩平。手心向前。然后两臂向两侧分开,伸直后手心仍向两侧立掌,平直向两边抻拉。尽力抻拉。直至不能忍受再松下来。抽紧两肋气沉丹田腹式呼吸舌顶上颚闭口扣齿。 3 .慢慢放下两臂至两腿两侧,翻手变掌,掌心向上,再握拳重复动作。 第三动

1 .接第二动之开步,两脚不动,双手抱拳在腰间向后抻拉结束后,反曲两掌,五指向下,手心向前,缓缓向前推出。尽力抻拉。 2 .向里曲腕,双手中指与大拇指捏紧成钩手。双手钩尖朝上。尽力抻拉。 3 .双臂内旋使双手钩尖朝下,向前用钩尽力抻拉。 4 .分开两臂缓缓向身两边打开,钩尖朝下,至双臂在身两边平举时,尽力曲腕同时尽力抻拉双肩。同时用腹式呼吸,抽紧双肋。只至不能忍受为止再缓缓松下。 5 .平举双钩反手向后旋转,逆时针方向旋转。尽力反手至不能忍受再由原路缓缓旋回,平举双钩,钩尖朝下,再抻拉。 6 .打开双钩,手心旋至向上,五指尽量伸直打开,向身两边尽力抻拉双肩双手。配合腹式呼吸抽紧双肋。至不能忍受为止。缓缓松下来。双臂伸直不弯内旋成手心向下再向身两側抻拉,至不能忍受再松下缓缓直臂垂落双手于身前,再重复。 第四 动(抻拉脊椎) 1 .由沙地立竿开始,两手缓缓交叉于腹前,先以左手握右手手腕,(重复动作时再以右手握左手手腕)手心朝里。 2 .缓缓提双手向上举,举过脸前后,再向上举过头,成反掌手心向上,再向上推。此时将脊椎缓缓向上抻拉,配合呼吸。抬头向上看。 3 .尽力缓缓向上抻拉,将下腰处到颈椎处之骨节尽量拉长。至不可忍受时再缓缓松下来。抻拉应配合呼吸一伸一伸地向上抻拉,吸时抻拉呼时停下。 4 .再缓缓将两手放下,左手仍握右手,回复到先前。换手互握后再重复。 第五动

内家拳术 打熬筋骨讲解

内家拳术如何“打熬筋骨”2010-03-28 15:34《水浒传》中描写好汉时,常说他们日夜“打熬筋骨”。这个词用得非常贴切。对于武学修炼者来说,在内要炼己养丹,在外则必须将筋骨锻炼至超常状态,才能进入到拳学与丹道合一的境界。而习武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搏击,真正的搏杀不仅要有打人的功夫,还要有能够挨打的承受能力,没听说哪位高人经历过无数次交手从没挨过一拳半脚的,因此筋骨的硬度和柔韧性就非常重要。 一、揉开周身按练家的说法,人过了16岁,关节就开始长死了,此时如果再不练功,韧带就很难抻开。随着年龄的增长,气血的衰落,五脏的老化,身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减弱,则体内的垃圾必然堆积于脏器、血管、经络和皮肤,老年斑的出现就是人体循环功能亮出的红灯。因此首先应该将周身的关节揉开、毛孔打开。这里用了一个“揉”字有两层意思,一是针对30岁以上年龄的修炼者来说,身体不宜做剧烈的抻拔,而没有运动基础的人在进行大幅度的运动和大角度的转动时往往容易受伤。二是我本人得到的传授也大多是用“揉”的方法,如阎志高所传的“燕双飞”和华山派的“龙游身”等,我曾将这些功法教给几位有慢性病的患者,效果很好。有条件和机缘的人最好能练习太极拳,但先别练那种以内带外的传统小架,而要选择能够抻筋拔骨的大架子,时时注意“八面支撑”,上下一条线,提顶溜肩,尾闾下垂,周身要有对挣之意,久而久之,行拳走架,便能将周身揉开。如果年龄和身体条件允许的修炼者,还可以练习形意拳和八卦掌,“顺步鹰捉”和“迎门点腿”都是抻筋拔骨的最好方法。 30岁以上的人最好从事有氧运动,这个年龄的人再去学习少林拳、跆拳道,甚至去玩健美之类的项目都不是明智之选。慢慢地用几个月或一年的时间把已经僵硬了的关节揉开、韧带拉长,与此同时,骨质密度和肌肉质量也会有所提高,当然,如果能修炼我创编的“内家拳道”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二、净化肌体身体里的垃圾是疾病的温床,如何由里及表、由内及外地排出这些健康的杀手是一门学问。印度瑜珈和西藏密宗都有清洗内脏的方法,但是难度太高,对非专业人士而言没有可操作性。因此还须汲取传统武学中有效的功法,简而易行,效果显著,才可以推广普及。我创编的“内家拳道”中借用了老本的“易 筋”“洗髓”二经中“洗髓伐毛”一语,根据内家拳的“内动”理论,以丹田内转为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