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健康中国发展论文

健康中国发展论文

健康中国发展论文
健康中国发展论文

健康中国发展

摘要:“健康中国”战略已酝酿多年,早在2007年中国科协年会上,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即公布了“健康护小康,小康看健康”的三步走战略。2012年8月,卫生部组织数百名专家讨论最终形成“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提出到2020年,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卫生服务利用明显改善,地区间人群健康差异进一步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关键词:健康中国;医疗保障;国民健康

正文:

一、现阶段的健康中国发展的含义是到2015年,使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和保健水平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前列;到2020年,保持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前列的地位,东部地区的城乡和中西部的部分城乡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健康中国2020”战略,作为卫生系统贯彻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重要举措之一,努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战略是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为目标,以解决危害城乡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的原则,采用适宜技术,以政府为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切实加强对影响国民健康的重大和长远卫生问题的有效干预,确保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大战略目标。

二、健康中国发展的内容

报告确定了卫生事业优先领域筛选原则,提出针对重点人群、重大疾病及可控健康危险因素的三类优先领域,并提出了21项行动计划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卫生工作的重点任务。主要分为以下七个方面:

1、针对重点人群的母婴健康行动计划、改善贫困地区人群健康行动计划、职业健康行动计划;

2、针对重大疾病的重点传染病控制行动计划、重点慢性病防控行动计划、伤害监测和干预行动计划;

3、针对健康危险因素的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计划、减少烟草危害行动计划;

4、促进卫生发展,实现“病有所医”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

5、卫生人力资源建设行动计划、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行动计划;

6、促进合理用药行动计划、保障医疗安全行动计划;

7、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行动计划、公告安全和卫生应急行动计划、推动科技创新计划、国家健康信息系统行动计划、中医院等我国传统医学行动计划、发展健康产业行动计划。

三、健康中国发展的目标

1、宏观目标:“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构建了一个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卫生发展综合目标体系,将总体目标分解为可操作、可测量的10个具体目标和95个分目标。这些目标涵盖了保护和促进国民健康的服务体系及其支撑保障条件,是监测和评估国民健康状况、有效调控卫生事业运行的重要依据。

2、具体目标:

1)、国民主要健康指标进一步改善,到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13%。,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20/10万,减少地区间健康状况的差距;

2)、完善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公平性;

3)、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减少居民疾病经济风险;

4)、控制危险因素,遏止、扭转和减少慢性病的蔓延和健康危害;

5)、强化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降低感染性疾病危害;

6)、加强监测与监管,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7)、依靠科技进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实现重点前移、转化整合战略;

8)、继承创新中医药,发挥中医药等我国传统医学在保障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9)、发展健康产业,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

10)、履行政府职责,加大健康投入,到2020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达到6.5%~7%。

四、政策措施

为了达成这个让全国人民受益的伟大目标,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1、建立促进国民健康的行政管理体制,形成医疗保障与服务统筹一体化的“大卫生”行政管理体制;

2、健全法律支撑体系,依法行政;

3、适应国民健康需要,转变卫生事业发展模式,从注重疾病诊疗箱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转变,实现关口前移;

4、建立于经济发展水平向适应的公共财政投入政策与机制,通过增加政府卫生投入和社会统筹,将个人现金卫生支出降到30%以内;

5、统筹保障制度发展,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和补偿比例,有序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统一、管理统一;

6、实施“人才强卫”战略,提高卫生人力素质;

7、充分发挥中医药等我过传统医学优势,促进中医药继承和创新;

8、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

五、中国社会环境及健康中国现状的分析

我国现在的宏观环境:

人口:人口老龄化

家庭养老压力增大

人口健康状况恶化

经济:医疗健康产业GDP占比将上升

衣料保健支出比重升高,消费需求转变

政策:《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

技术:信息技术发展--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我国现阶段的宏观环境决定了健康中国发展的必然性和发展趋势

现阶段健康中国发展出现的必然性:

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其健康越发得到关注

社会:快节奏城市生活下,亚健康成为常态,同时慢性疾病发病率提升

经济:社会医疗保险支出巨大,推动健康管理的产生

现阶段健康中国发展出现的机会点:

经济:个人可支配收入提升,使健康管理走下“高端”神坛

政策:政府引导和支持,提升健康管理机构的数量

技术:健康监测、器械设备等方面技术不断成熟

社会:“治未病”理念广泛传播

现阶段健康中国发展的趋势:

用户端:针对不同用户体质、特定疾病的监测和管理

企业端:从器械产品、服务方式、数据交互等多方面提升健康管理的体验

数据积累:健康管理将成为医疗产业大数据一大入口,为更多样服务打下基础

六、浅析健康中国发展

五中全会公报明确:“十三五”期间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

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国家卫计委全面启动和部署《健康中国建设规划(2016-2020年)》编制工作,相关负责人表示编制健康中国建设规划,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是顺应十三五时期的新形势、新要求,大力推动卫生计生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必然要求。

“健康中国”建设对医改将起到引领作用,而医改只是实现健康中国的一种方式。过去医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实质性问题,要求建立一个更有效的运作模式和机制体制,最终更有利于实现老百姓的健康要求,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此次,健康中国建设的提出,则将对医改的要求提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上。

健康中国是一个新的“敲门砖”,指明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从国家行政体系角度来看,具体还要由卫计委等部委牵头落实执行;而从国际通行的角度来看,各国所谓健康城市、健康生活一直提倡的理念也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从健康中国的建设方向看,‘十三五’期间,国家对健康体系的建立会更加清晰,开放度和包容度会更强,我们解决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或医改的问题,更会强调社会参与、市场参与。其实,分析近期政策脉络,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到推动健康保险产业等,其最终目的都是要多方共同参与。健康中国建设将探索以总体健康指标为核心的检验模式,不再会是一个体制内的封闭工程。此外,就市场的角度而言,目前有很多社会资本和市场资源愿意投入到健康服务产业中,但这也需要政府的有序引导。对“健康中国”推出的背景,谢维进一步指出,目前医疗服务体制改革亟须找到一个市场和政府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以此来撬动医改,最终达到人人享受健康。

对于市场所关注的健康中国建设的具体内容。我觉得,目前市场对健康中国的理解太过狭窄,对健康中国的视野应该更加广泛,除聚焦医疗医药产业外,食品安全、中医保健、养老服务、教育文化、体育运动等都应该成为健康中国的发展方向。

健康中国内容的多元化应与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及产业升级阶段,健康中国将更好地助力产业转型,满足人民的需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我国社会步入老龄化,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将日益受到关注,也将是健康中国的主要方向“健康中国建设将不只包括健康服务业,还将通过人民健康的意识、教育、生活方式的改变实现‘健康管理’,同时涉及自然环境、体育文化等更丰富的产业内容。医改更多的只是手段之一,健康中国将是最终目标。

中国经济发展论文【精品】

中国经济发展 通过十周的学习,这门通识课让我获益不浅,在老师的讲解和同学小组的合作讨论下,我了解并知道了许多有关经济方面的知识,以及东西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在学习中,我重点了解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历史与前景。在这里我谈谈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的了解以及对其背后的不足的一些看法。 一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把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启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形成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于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综合国力也显著增强。 二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开放的世界需要中国必须开放,它符合时代特征和世界发展规律,它是我们的必然选择。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挨打。我国的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既对所有国家,又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开放。开放不是依赖别人,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被一些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束缚自己的思想和手脚。社会主义要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国外的资金、资源、技术、人才以及作为有益补充的私营经济,都应当而且能够为社会主所利用。政权在人民手中,又有强大的公有制经济,这样做不会损害社会主义,只会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和人民锐意改革,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十一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在向小康迈进。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获得巨大的发展。开放市场,引进外资,在逐步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使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市场。邓小平就说道:开放也是改革,不仅要对外开放,也要对内开放。当中国的经济体制前进一步,就会遇到旧开始朝经营权不断向地方和部门分散,企业经营自主权不段扩大、管理手段更加接近国际通行做法。尤其加入WTO后,我国对外开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获得了迅速发展与转型,通过融入国际特别是东亚地区的生产体系与价值链创造,中国已经演变为全球的制造与贸易中心,并在2009年成为世界出口与贸易盈余的第一大国。在这一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论文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论文 导读 《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21》对分享经济下的概念是: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从对共享经济的定义和概述中可提炼出三点:一是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二是共享平台高效供需对接;三是资源供需双方的积极参与。 共享经济概述 (一)共享经济的成因和内涵 共享经济是一种新兴经济形态。1987年,美国学者马科斯·费尔逊、琼·斯潘思提出分享消费是在满足日常需求的同时愿意与他人建立关系的经济活动。雷切尔·波茨曼、鲁斯·罗杰斯在《我的就是你的:协作消费的崛起》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分享消费的观点,指出客户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拥有物品的所有权而是使用需求获得满足。罗宾·蔡斯在《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一书中,把共享经济的含义归为三部分:产能过剩(闲置资源)、共享平台、人人参与。共享经济鼓励物品的所有权者与目标使用者基于共享平台,提高闲置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倡人与人之间以互信的方式交流、生活。

从对共享经济的定义和概述中可提炼出三点:一是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二是共享平台高效供需对接;三是资源供需双方的积极参与。 共享经济包含共享平台、供给方、需求方三个必须主体。 1.共享平台 基于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把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位置应用大数据基本算法等精准实时对接供给端与需求端,平台本身对共享的物品与服务没有所有权,未对其进行相应的固定成本支出,提供的仅仅是必须的服务与法定的监管,属于轻资产运营,收入来自交易的抽成。 2.供给方 供给方无论是个体或是组织,只要拥有闲置可用的资源,并且愿意为获取一定收益而暂时性转移产品使用权或服务,供给方的本质是在获取额外收益的同时而不自觉地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3.需求方 需求方是愿意付出一定的经济报酬而获取物品的使用权或接受服务。在互联网经济下,每个有需求的个体或组织均可成为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方,无须拥有产品所有权而获取产品和服务需求。 在互联网经济下,共享经济完美地实现了供给与需求的无缝对接,供给因能提供“私人订制”的解决方案而提高了产品与服

健康中国2030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

第36卷第3期2017年6月 福建体育科技 Fujian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36 No. 3 June 2017健康中国2030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 张佳慧,辛鹏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发现与分析当前学校体育存在的不足,认为在建设“健 康中国”的大背景下,应该加大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力度,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深化高校体育教 育专业课程改革,提高健康教育在教师综合素质中的比重;关注地方和学校差异,选择适用于终身体育 的体育教学项目;多种形式充实学校体育,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优化体育教学师资队伍,提高体育 教师待遇水平;拓宽学校体育经费渠道,改善体育设施和环境;构建体育安全事故保障体系,保障学校 体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关键词:健康中国、学校体育、体育课程改革、师资力量 文章编号!1004 -8790 (2017) 03 -0004 -03 中图分类号:G80 -05 文献标识码:A The Enlightenment of Healthy China2030 on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ZHANGJia- hui $XINPeng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006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u se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investigation and logic analysis to find out and analyz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school sports.It is believed that under the background it is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school health education and develop students〃Deepening the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 nd universities,improving the propor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eachers,paying attention to local and school differences,selecting PE programs for school sports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_ports core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to broaden the school sports funding channels to improve environment;to build sports s afety accident system to protect the school sports work in an orderly manner. Key words:Healthy China,school sports,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teacher power. i前言 从1995年6月国务院首次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 要》,到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 国2030”规划纲要》,从法规性文件到国家战略,这一步,走了 20余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作为惠及亿 万国民身心健康的蓝图,将体育运动纳人其中,可以说,使社会向前发展迈进了一大步。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制定青 少年体质健康干预计划,而学校体育作为实现健康中国发 展目标的主要路径,是学生在青少年时期能否形成正确的 体育价值观、培养终生体育基础和能力的关键环境。而近 年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滑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2016年12月,上海市某高中进行国家学生体质测 试抽测的结果显示,男生引体向上能及格的不到三分之一,1个也难做下来的男生大有人在,可见学校体育工作并没有 达到理想的效果,现象背后,原因诸多。因此,“当下抓好 学校体育工作,将学校体育纳人到建设“健康中国”的大 战略、大教育、大健康格局中去定位、思考和改革”,刻不 。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CNKI网络数据库信息检索系统,查阅关于“健 康中国2030、学校体育、终身体育”等论文和报刊,在文 作者简介:张佳慧(1994 -),女,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健康中国发展论文

健康中国发展 摘要:“健康中国”战略已酝酿多年,早在2007年中国科协年会上,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 即公布了“健康护小康,小康看健康”的三步走战略。2012年8月,卫生部组织数百名专家讨论最终形成“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提出到2020年,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卫生服务利用明显改善,地区间人群健康差异进一步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关键词:健康中国;医疗保障;国民健康 正文: 一、现阶段的健康中国发展的含义是到2015年,使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和保健水平进入发展 中国家的前列;到2020年,保持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前列的地位,东部地区的城乡和中西部 的部分城乡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健康中国2020”战略,作为卫生系统贯彻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重要举措之一, 努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战略是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为目标,以解决危害城乡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的原则,采用适宜技术,以政 府为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切实加强对影响国民健康的重大和长远卫生问题的有效干预, 确保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大战略目标。 二、健康中国发展的内容 报告确定了卫生事业优先领域筛选原则,提出针对重点人群、重大疾病及可控健康危险因素的三类优先领域,并提出了21项行动计划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卫生工作的重点任务。主要分 为以下七个方面: 1、针对重点人群的母婴健康行动计划、改善贫困地区人群健康行动计划、职业健康行动计 划; 2、针对重大疾病的重点传染病控制行动计划、重点慢性病防控行动计划、伤害监测和干预 行动计划; 3、针对健康危险因素的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计划、减少烟草危害行动计划; 4、促进卫生发展,实现“病有所医”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 5、卫生人力资源建设行动计划、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行动计划; 6、促进合理用药行动计划、保障医疗安全行动计划;

环境与社会发展论文

环境与社会发展 Xxx xxx xxx 摘要: 关键词: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规划 1 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 1.1环境问题的分类 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以及由此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不利效应。 自然灾害问题(第一环境题) 人为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1)环境污染;(2)生态破坏 1.2环境问题的产生 人口的增加,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导致生态问题开始出现。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导致环境污染的出现。 生态环境的破坏 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沙漠化、荒漠化;森林锐减;草场退化、土地退化;湖泊的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生态平衡的破坏往往出自人类的贪欲与无知,过分地向自然索取,或对生态系统的复杂机理知之甚少而贸然采取行动。 2 人口问题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是: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指数增长:指在一段时期内,人口 数量以固定百分率增长。 倍增期:表示在固定增长率下,人口增长一倍所需的时间。其计算公式为: Td=0.7/r 其中:Td —倍增期; r—年增长率 2.1人口发展状况

图一:近200年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 图二:新中国人口的自然变动 表一:近1000年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每年平均人口增长率 由上面的图和表格不难得出如下结论: (1)年龄结构两极分化; (2)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3)我国人口发展特点:人口增长速度快、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男女性比比偏高、人口分布不均、人口素质有待提高; (4)我国人口发展趋势:自然增长率趋于稳定、死亡率继续下降、农村人口比重大、生育率较高。 2.2人口问题对资源的压力 图三: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 从图表可以看出,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资源的的压力来自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等。 2.2.1人口对水资源的压力 我国水资源总量: (1)年降水量约为60000m3相当于全球降水量的5%,居世界第三位; (2)我国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27225×108 m3; (3)多年地下水资源量8288 m3。 以上三项合计,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108 m3,居世界第六位。然而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700 m3,不及世界平均值的1/4。 2.2.2人口对矿产资源的压力

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__形势与政策论文

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 背景: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将呈现经济增长放缓,经济再平衡,经济格局重构和治理机制改革等新特征。2013年的中国经济形势仍可以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来概括,将会呈现经济增长适度下降和同伙膨胀加剧并存的局面。在“十二五”规划刚刚起步的这个时期,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效日益明显,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经济总量日益上升。据数据显示,到2010年上半年止,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这样的成绩当然离不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处于一片低靡状态,中国也不例外,当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了几个百分点,失业率陡增,出口额下降。为寻求世界经济复苏,西方国家联手中国举行G20国峰会,讨论如何合作发展。实践已证明,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起了领跑者作用,成为全球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引擎。在2009年实现了经济增长突破8%的目标,2010年中国政府又投入40000亿,目的是刺激经济增长,确保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作用,一方面我们借次机会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成就,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合作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推进城市经济文化建设,以点带面,辐射周边,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由“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发展,即科学发展。为实现其目标,中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模式正由“粗放型”向“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因为从长远来看,只有节约型增长方式才能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粗放型增长方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中国当前是市场经济。 “三农”问题是历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中之重,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差距逐渐拉大,为此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健康中国——使命与责任

首都公共卫生2019年6月第13卷第3期Capital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Jun.2019Vol.13No.3-113-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830(2019)03-0113-02【专家笔谈】 健康中国----使命与责任 孔灵芝 2016年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同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 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策略%为什么我国党和政府如此强调健康优先呢?因为健康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说,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李克强总理指出,人的健康也是发展的动力%人民身心健康,乐观向上,国家必将充满生机活力% 当前,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疾病和糖尿病造成我国85%以上的死亡,也是我国早死和伤残的主要原因%我国现有3亿人超重、1300万人肥胖,2.7亿高血压、1300万脑卒中、1100万冠心病、9700万糖尿病和9300万慢阻肺患者,每分钟有6个人被诊断为癌症%这些疾病一方面要耗费大量的卫生资源,另一方面会降低劳动生产能力,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成为新时期贫困的重要原因%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心血管病对53%的家庭造成灾难性影响,低收入家庭则高达75%。有数据显示,我国居民罹患急性心梗、脑卒中、肺癌、胃癌等常见慢性病一次住院费用,至少花费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的一半,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的1.3倍%2009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全球风险报告》指出,因慢性病造成的疾病风险和经济负担甚至高于当年全球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影响%2011年世界经济风险评估报告再次发出警告:人类五大慢性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精神类疾病)在未来20年不仅可以拖垮国家医疗体系,而且会对国家经济产生制动效应% 慢性病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人口因素(生命早期营养、老龄化)、环境因素(室内外污染、水、土壤)、食品因素(生产、加工、销售)、职业因素(粉尘、有害气体、石棉等)、生活方式(吸烟、不健康饮食、缺乏身体活动、酗酒)、感染因素、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医疗服 作者单位#100021,北京,中华预防医学会务等都在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显然,若仅单纯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入手,根本无法遏制慢性病的流行%因此,2011年联合国慢性病高级别会议通过的政治宣言指出:慢性病防控各国政府具有首要作用,承担首要责任,社会所有部门都必须做出努力%联合国峰会后,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会议要求制定了《WHO预防控制慢性病行动计划》(2013-2020),提出了在全球、区域及国家层面加强对慢性病重视程度、加强国家领导力和政治承诺、创造支持性环境减少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加强卫生服务系统、支持国家能力建设和加强监测与评估6个全球目标,同时制定了《WHO全球慢性病行动计划综合监测框架》,确定了死亡率和发病率、危险因素控制及国家系统应对三大类25项指标和9项全球自愿性指标,以监测各国的行动情况和行动效果%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转变健康领域发展方式,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健康中国建设将“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作为战略主题,坚持政府主导与调动社会、个人的积极性相结合,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充分体现大健康观、大卫生观,强调了政府主导的重要作用% 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吸烟、不健康饮食、缺乏身体活动和有害饮酒是最常见的生活方式危险因素,但人们生活方式的选择不仅受个人认知和喜好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社会决定因素,必须依靠政府的统筹协调和多部门的共同参与%比如控烟履约涉及农业、海关、税务、经济、教育、金融、计划、卫生、外交、劳动、社会福利、宣传等部门;增加市民的身体活动需要积极的交通模式和方便步行的城市规划、以学校为基础的行动计划、工作场所的健康生活方式规划和促进身体活动的经济奖励措施(征收机动车辆税,补贴自行车和体育设施),涉及教育、劳动、计划、城市规划、体育等部门和地方政府;实施世界卫生组织减少酒精危害全球战略涉及贸易、工

最新浅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浅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论文关键词】经济发展问题改进措施 【论文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行势,面对国内经济改革的发展与稳定的艰巨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胡主席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国的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1 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呈现一派祥和的景象。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首先使是在经济的发展中如何注意对环境的保护。由于粗放型的增长使我们付出了过大的环境代价。某些地区的企业为了满足致富的需要,大量的排污,使空气和水质发生严重的污染。据媒体报道:地处江南地区的生命资源太湖遭到了严重的污染。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的发源地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由于中国是燃煤大国,传统的燃煤技术使得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废气排放到空气中,空气和水质的污染将使人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这种以牺牲环境和人民健康为代价而换来的高速发展的GDP是不受欢迎的,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容的。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与民生有关的问题是居高不下的房价。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应该使大多数人能够买的起住房,能够安居乐业;但是事实却相反,2007年以来,全国特别是大中城市,房价飙升,居民的收入积累赶不上房价的上涨幅度,只好放弃买房。有的居民采取贷款购房的办法,但每月还款的负担很重,几十年的还款

计划使他们喘不过气来。与民生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我国目前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号召下,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人民的收入差距开始拉大。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相当一部分城镇居民下岗失业,居民的收入差距逐年拉大,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收入差距很大,因此也引起了一部分人对一部分人的不信任,产生了“仇富” 心理。在众多媒体报道的案例说明,在大城市的边缘地区,中西部落后地区,犯罪案件频发,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胡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说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农业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城市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所以农村中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在“知识改变命运”的号召下,农村中成长的下一代,也千方百计地离开农村,长此下去,发展农业的人力资源将严重缺乏。在房地产“暴利”的驱动之下,有些地区把粮田变成商品房的开放地,因此我国耕地面积在逐年缩小。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2 今后的改进措施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论文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论文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变迁 ——基于郭兴华老师的讲课内容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存在的实体背景发生 了变化,价值观演变空前活跃,需要建构新的价 值观体系来协调新的社会生活。厘清当代中国社 会价值观演变的基本问题,明析价值观中的“变因”和“常态”,把握主流价值观念的主旨变迁 和价值观改革的历史脉动与逻辑发展顺序,对于 科学认识、调节和化解社会矛盾,学习和贯彻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 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转型与价值观念的变迁 1.什么是社会转型? 在研究“十一五”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 基本思路中,提出了“社会转型”的问题。关于“社会转型”的含义,在我国社会学学者的论述中,主要有三方面的理解。一个是体制转型,即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社 会结构变动,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 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三是社会形态的变迁,即“指中国社会从传

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 2.什么是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一种主观意识,它会随客观环境变化而改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人们的成长很有帮助。价值观念是对政治、道德、金钱等事物是否有价值而进行主观判断后,形成的主观看法。一个人的价值观念会不断变化,人接触任何事物都会下意识的运用与之相近的、已有的对某一方面的价值观念对新事物进行评价,然后指导自己的下一步反应。 3.推动社会转型的因素? (1)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首先,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的作用下不断向前发展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形成和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其次,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 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际价格对我国物价的传导影响逐步加深。三是西南地区多年少见的干旱、华北地区普遍低温等异常天气影响农产品(16.07,0.00,0.00%)产量。四是目前较高的生产资料与原材料购入价格将向下游传导。一季度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9%,上游产品价格涨势将有部分传导至下游行业。五是沿海地区通过提高工资解决“招工难”问题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品价格改革导致水、电、燃气和成品油价格上涨,这些因素客观上将加大成本推动型物价上升压力。 综上所述,二季度物价上升动力较强,初步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 4.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长7%。 二、经济增速创危机以来新高点 1.经济并未“过热” 去年二季度以来,我国宏观经济逐季回升。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05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9%,比上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达到本轮经济回升新高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3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9072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36366亿元,增长10.2%。第二产业增速明显提高,带动了经济整体快速拉升。

【完整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优势一.选择该主题的原因:(杜祥威) 因为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方针以来,我国虽然已在这方面取得不少成效,但从总体上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仍很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仅影响短期的健康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将严重制约长期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十七大报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字的改动,寓意深远,意义重大,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有着深刻内涵。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二.该主题目前状况综述:(陈裕捷)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的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措施,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展现了美好蓝图,开辟了广阔道路。[1]

中国经济论文

摘要,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标志,20世纪中国的经济是出于一个非常的低谷时期,经济得不到发展,中国经济地位在世界上出于落后时期。现代的经济的主要特点是经济的全球化,中国的经济进过一个低谷时期后开始了改革开放加入到了世界经济行列之中,经过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的经济得到全新的发展,中国的农业工业都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前进着,但中国事情都会是两面性的,中国经济融入到全球化虽然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利益,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所以我国要正确认识现代世界经济形势作出正确的判判断,既不能错过眼前的大好机遇也不能盲目的发展下去。 关键词,地位,机遇,挑战,方针、 正文,当前,世界经济总体呈现复苏态势,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国际资本跨境流动加快,但保护主义依然是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障碍。胡锦涛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首尔峰会上指出,“我们应该坚定不移推进自由贸易,坚定不移恪守历次峰会承诺,坚定不移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取消已有的贸易保护措施”。这是我国政府向世界的宣示。我们要深刻领会胡锦涛主席的讲话精神,认清形势,积极应对,旗帜鲜明地反对保护主义,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1》中国经济面临的巨大机遇 、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经济的全球化,而全球化又给我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 (1)dxg有利于利用外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2000年我国利用外资407亿美元,2005年增长到603亿美元,到2005年底累计利用外资6224亿美元(张强莉等,2006),极大地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实现了由对外借款到外商直接投资的转换,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2)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外贸出口以年均14.9%的速度增长,到2004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1548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6.2%(赵华等,2006),成为了世界第三贸易大国。 (3)有利于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外企的进入可有效地解决部份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如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直接参与外贸加工业的农村劳动力近两亿,不但有效解决了就业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 (4)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外资和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有助于传统产业结构改造和产业竞争,对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具有重

现今中国社会的价值观(论文)

现今中国社会的价值观 改革开放伊始,由于我们国家急于在经济上彻底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30年来,我们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的国力和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这种战略思想也有它的缺陷——把全国人民的注意力和行为方式或活动方式全部集中到“发财致富”上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人们的行为方式或活动方式决定人们的思维和思想意识。这样一来,经过了30年的潜移默化,一种足以将整个国家民族摧毁的价值观——拜金主义价值观——正在甚至已经生成了。拜金主义价值观的最大特点是“高效率”——它能够让一个人或一个国家一夜暴富。因为,这种拜金主义价值观必然导致这样一个逻辑:为了金钱,可以不择手段。 何为拜金主义?拜金主义就是盲目崇拜金钱,把金钱价值看作最高价值,一切价值都要服从于金钱价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拜金主义者认为金钱不仅万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这种价值观起源于资本主义鼓励人类追求自我利益的思想主张,是造成现代社会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根源之一。由于拜金主义者太过强调金钱的重要性,以致于拜金主义者变得唯利是图,对许多事物经常只看得到表面,看不到其内涵,精神层面也极为空虚。在金融危机之后尤为如此。环球网就此发起了一项在线调查,结果显示,80%的受访网民承认中国是第一“拜金主义”国家。 中国为何沦为第一“拜金主义”国?这既有思想根源,也有社会历史根源。总体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是鄙视“拜金主义”的,崇尚舍生取义。但民间也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钱能使鬼推磨”之说。我们必须看到,这些腐朽、没落、消极的思想观念在新中国建立后并没有完全消失,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它们又沉渣泛起,为一些人所奉行。从社会历史根源看,拜金主义的滋生与市场经济规则不完善有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它有利于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出来。但同时,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而“拜金主义”就是在市场经济中滋生出来的负面观念。 由于“拜金主义”的蔓延,使“金钱至上”的观念从经济领域泛化到一切领域。在利益驱使下,“毒奶”、“砒霜果汁”等出现了;教授忍受不了寂寞了,开始商业化操作了;作家自甘堕落了,开始“下半身”创作了;明星陷入“多重门”了,开始“潜规则”了;“凤姐们”疯狂了,开始自我炒作了……从这些社会现象可以看出,“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物欲横流、人情冷漠、尔虞我诈的社会,是一个道德沦丧、信仰缺失的社会。今年走红的《非诚勿扰》引发了一系列关于“物质”“拜金”的热议一直没有平息,7月各大重量级媒体纷纷发声,炮轰物欲横流、拜金炫富的相亲节目,将当前中国社会上拜金主义的为害性,提高到损害社会肌体的高度。当电影《非诚勿扰》红遍中国后,许多单身男女们都期待这样浪漫的邂逅。相亲,并不流俗,相反还有点时尚、温暖……但是,一档综艺栏目《非诚勿扰》却惊扰了年轻人的美梦,让“相亲”伴随着丑恶、势力、物质而来,使人们对其产生了困惑和厌恶……“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后笑”、“听你说话,我就觉得你欠抽,我去找鞭子去……”,刚走了“拜金女”,又来了极品男,相差几十岁的母女俩竟然同台征婚……《非诚勿扰》相亲就像一场五光十色的马戏表演:有时抛出骇人的价值观炒作;有时拿抗旱救灾的

当代中国经济论文

当 代 中 国 经 济 论 文 系别:水资源工程系 班级:地质1002班 学号:2010080708 姓名:李德玉

透过金融危机,看中国经济 一、金融危机背景: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遭遇了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规模已上工业的增长率只有3.8%,而此前这一指标多年来都保持在16%以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长期保持在20%上下,2008年却是-3.1%;2008年末,上千万农民工被迫返回到家乡,面临严峻的失业问题。当时温家宝总理讲,我们要有信心,有信心则心满,心满经济就满。温总理还讲,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宝贵。现在2009年过去了,中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为335353亿人民币,比2008年增长8.7%,信心真的变成了黄金,真的变成了货币。 二、“V”型胜利来之不易 宏观经济主要看: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物价上涨率、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四大指标,抓住了这四大指标,就等于把握了宏观经济的总体状况。从之四大指标来看中国经济,到底是什么状态呢? 1、经济增长率 2009年中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为335353亿人民币,比2008年增长8.7%,根据联合国经济机构估计,世界产值在2009年下降了2.2%左右。从世界银行和过节货币基金坐直公布的数据看,美国、欧洲、日本经济2009年都是负增长,在全球经济总体处于负增长的

态势下,中国经济能够实现正增长,而且增长达到了8.7%,这是一个来之不易、非常了不起的成就。2010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的目标。 2、失业和就业 中国是全世界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2009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611万,2010年比2009年增加20万,达到630万。大学每年招生都在600万以上,但是高考升学率不到50%,这意味着每年有600多万高中生成为大学生,同时还有600多万高中生没学上,两者相加就是1200万。2009年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安排巨野专项资金426亿,比上年增长59%开展系列就业服务活动,多渠道开辟公益性就业岗位,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应征入伍和到企事业单位就业见习,全年组织2100万城乡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这些措施促进了就业的基本稳定。2010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的目标。 3、物价涨落 2009年初,经济学家对中国2009年的物价走势争论不休,出现两种不同意见,一是通货紧缩,价格要持续往下掉;二是统货膨胀。2009年过去了,CPI全国平均数是-0.7%,中国既没出现通货紧缩,

人口与社会 发展论文

浅议瑷珲—腾冲线及当前中国西部大开发中应采取的鼓励人口向西部迁移的建议和对策 唐一凡 (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2201110152) 摘要:21世纪的世界俨然步入了一个数据经济的时代,中国更是逐步强调了对“大数据”的重视,而瑷珲—腾冲线则是对其包容的巨大有价值数据的集中体现。这条线不仅是人口的分界线、地理的分界线、气候的分界线、历史的分界线,它还是文明的分界线。本文从其作为人口的分界线的角度,浅议瑷珲—腾冲线及当前中国西部大开发中应采取的鼓励人口向西部迁移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瑷珲—腾冲线,西部大开发,推拉理论,人口迁移,建议和对策 一、瑷珲—腾冲线的内涵及提出 黑河—腾冲线,即瑷珲-腾冲线,或胡焕庸线(英文:Hu Line),是一条贯穿中国版图的假想直线段。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该线从中国东北边境的黑龙江省黑河市(原名“瑷珲”)一直延伸到中国西南边境的云南省腾冲县,大致地划分出了中国人口在区域上的分布,体现了中国人口东南和西北的分布区域之悬殊差异。爱辉—腾冲一线,在中国人口地理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地理学(特别是人口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以及人口学上,具有重大意义。它是一条奇特的线,也是中国历史与地理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瑷珲─腾冲线的概念,于1935年由地理学家胡焕庸首次提出的。他根据1933年的人口分布图与人口密度图,提出了此概念。在该年《地理学报》第二期发表的《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写到:“自黑龙江之瑷珲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之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则此东南部之面积,计四百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之百分之三十六;西北部之面积,计七百万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之百分之六十四。惟人口之分布,则东南部计四万万四千万,约占总人口之百分之九十六;西北部之人口,仅一千八百万,约占全国总人口之百分之四。”—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该文中所附的《中国人口密度图》,是中国的第一张全国人口密度图;该文后来还陆续被美国《地理学评论》及英、德等国的著名地理期刊介绍或转载。 这条线从黑龙江省爱辉(1983年改称黑河市,今黑河市爱辉区)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基本直线。它是一条人口地理的分界线。由东北至西南,从黑龙江瑷珲到云南腾冲作一直线,就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以此线为界,约有96%的人口居住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36%的东南部地区,约4%的人口居住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64%的西北部地区。75年之后,这条看不见的线仍然主宰着中国东、西部的人口地理分布,与75年前相比,西部有些地区的人口增加了,但东多西少的格局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 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和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面积686.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1.54%。西部地区与周边14个国家接壤,是通往西亚、南亚、东南亚以及蒙古、俄罗斯的重要通道。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未利用的土地多,草原面积辽阔,光热资源丰富,气候类型多样,物种资源独特,农业经济发展前景广阔。西北地区是中国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水能资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