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四—礼的起源和发展

四—礼的起源和发展

四—礼的起源和发展
四—礼的起源和发展

关于“陶器时代”的论证(之四)

陶器时代:“礼”的起源和发展

——关于“陶器时代”的论证(之四)

陈明远金岷彬(B.Jinmin)

【内容摘要】

“礼(禮)”是华夏文化的主要特点之一,“礼”是随着原始公社解体、阶级出现而萌芽的。“礼”最初表现为:(1)尊重死者的随葬品,(2)祭祀天神和崇拜祖宗,(3)人际关系出现等级观念。“礼”起源于陶器时代。远古祭祀礼仪制度中,陶器是最早的也是首要的礼器。通常认为“华夏礼仪之邦”使用的礼器主要是青铜器,这是一种很普遍又很久远的误解。实际上,“礼器”包括陶器和青铜器;甚至在陶器时代,祭祀主要使用陶器;青铜礼器完全是由陶制礼器发展而来,夏商周的礼器中,青铜器与陶器同时并用。只有少数较高级贵族才能够使用青铜器,而在整个青铜器时代,平民日常都使用陶器。陶器对于“礼”的作用,是任何石器都无法代替的。因此,从“礼”的角度也应该说:没有陶器时代就没有青铜器时代。

【关键词】礼,祭祀,墓葬,陶制礼器,酒器。

【作者简介】陈明远,原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人文学者。现居中国北京。

金岷彬(B.Jinmin),旅美学者,主要从事文化史比较研究,现居美国普林斯顿。

——————————————————

华夏文化的首要特点“礼(禮)”,在历史上有一个发生、发展、兴旺、蜕变、衰竭的漫长曲折过程。“礼”的最初物化载体是陶器,因此“礼”的发展史从头到尾离不开陶器。

《说文》曰:“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对于“礼”可以解释为(1)敬神祈福的仪式;(2)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3)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而形成的规范;(4)表示尊敬、庆贺、友好的态度和动作。

然而,“礼制”的本质就是体现等级划分与秩序,就是“不平等”。它与原始的平等观念之间,有着根本区别。远古各地氏族社会的原始习俗尽管有所不同,但内涵的核心都为氏族成员平等的观念,和全体一致的原则;而植根于私有制基础上的宗法等级制,所体现的则是特权和不平等。礼制的核心是等级名分制度,用以确定上下、尊卑、亲疏、长幼之间的隶属服从关系。礼器,是“礼”的物化载体,它们既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又是用以“明贵贱,辨等列”区别等级的标志物。【注1】

——————————————————

【注1】高炜:《龙山时代的礼制》,《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235~251页;许宏:《礼制遗存与礼乐文化的起源》,《古代文明》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后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编:《三代考古》(一),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1页。

——————————————————

“礼”最初表现为:(1)尊重死者的随葬品,(2)祭祀天神和崇拜祖宗,(3)人际关系出现等级观念。

先来考察陶器时代的墓葬情况。

1,从陶器时代的墓葬考察“礼”的起源

本文着重考察大地湾文化和关桃园遗址(约公元前6000年至5000 年)、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公元前4800年—前4300年)、大溪文化遗址(公元前4400—前3300年)、大汶口文化遗址(公元前4300年—前2500年)、崧泽文化遗址(公元前3800年—前3300年)、龙山文化遗址(约公元前2350—1950年)、良渚文化(约公元前2300年)遗址、陶寺文化遗址(约公元前2300年—前1900年)等,先后4000年间的墓葬情况,从而探测“礼”的起源。

1-1,秦安大地湾、关桃园遗址墓葬

大地湾文化是黄河中游已知最早的陶器时代文化,存在于约公元前6000年—前5000 年,亦称“老官台文化”,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关中及丹江上游地区,出土的许多打制石器说明它仍有旧石器时代的特征。大地湾文化处于陶器时代第2期,是仰韶文化的先驱。秦安大地湾遗址和关桃园遗址,考古发现有墓葬,但不见集中的公共墓地。在大地湾遗址,发掘出先民村落长约120米、宽约40米—60米,残存4座房址、17个灰坑以及15座墓葬。在关桃园遗址,发掘面积2500多平方米,发现房址4座、墓葬6座、灰坑120余个,出土陶、石、骨器300多件。遗址墓坑呈长方形或圆形,葬式以单人仰身直肢为主。关桃园有屈肢葬和二次葬。大地湾的葬俗流行双手交叉于胸前,腰腿一侧随葬少量陶器和石器等。这些器物均为死者生前使用的生活、生产用品,并不是专事随葬的礼器。关桃园还发现一座幼儿尸骨装殓在绳纹鼓腹罐中的墓葬,这是考古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第一例瓮棺葬。【注2】

看来,在大地湾文化时期,先民尚未形成“礼”的观念。

————————————————————

【注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4年。

———————————————————

1-2,仰韶文化西安半坡遗址墓葬

陶器时代第3期的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地处黄河中游,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年代为公元前4800—前4300年。【注3】

半坡遗址面积大约五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作坊区和氏族公共墓葬区三部分。这个部落已有人口400-600人。房子有氏族公共仓库和家庭住房,室内有烧火的灶,居住区外围还有排水的壕沟。制陶的窑址计6处,分布集中,可分为竖穴式和横穴式,窑室较小,直径只有 1米左右。制造的陶器以红地黑花的彩陶为主。墓坑计250处,按血缘序列安葬,随

葬品多为尖底瓶和陶钵、陶罐、陶壶。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石制和骨制的生产工具。这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村落遗址。

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用的器具主要是陶器。在遗址中收集的陶片在50万片以上,超过全部出土物总数的80%,完整的和能够复原的器皿近1000多件。从其形状、质地和生活需要来看,可以分为饮食用器、水器、饭炊器和储藏器等。有的陶器口部或陶片上有刻划符号,计22种,100余个,可能为记事或记数用的。

墓葬位于西安东郊半坡村(今西安半坡博物馆)。总计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发现半坡氏族的较完整的房屋遗迹40多处,各种墓葬250座,获得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具将近万件之多。

半坡氏族的墓葬共发现250座,分两种:成人墓和小孩墓。埋葬小孩的墓有73座,是瓮棺葬。有随葬品的墓葬共71座,共出土随葬品308件,类别有工具、用具和装饰品,其中以陶制的容器最多,共277件;装饰品次之;随葬工具的是极个别的现象,仅M154墓出石球和穿孔蚌刀各1件,M32墓出土陶错1件。

合葬墓随葬陶器较多,如M38墓四人合葬,随葬陶器有17件,M39墓两人合葬,随葬陶器有8件。但好像仍然是以单人来计算的,如M39墓两个男人合葬在一起,随葬陶罐2、陶壶2、陶钵4,平均每人2陶钵、1陶壶、1陶罐。M38墓是四个女性合葬在一起的,年纪都很轻,约十四五岁,有陶钵7、粗陶罐4、尖底瓶2、陶盆1及3个陶钵的残片,共17件。从每个人的腿上都压有器物来看,随葬品似乎有些专属;分配也比较平均,基本上体现了原始的“平等”观念。

随葬陶器的组合也有一定规律,是按生活习惯和用途配置的,有作炊器或者贮藏用的粗陶罐,作水器用的尖底瓶和各种陶壶类,还有覆盖东西和盛物的陶钵,器型共有21种。随葬品的组合有(1)陶钵、陶罐、尖底瓶;或(2)陶钵(两种)、尖底瓶;或(3)陶罐(两种)、陶壶;或(4)陶钵、陶罐、陶壶等几种;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并不是专用的礼器。

小孩墓葬绝大多数是以陶瓮作葬具的瓮棺,共发现73座,陶瓮棺葬所用葬具,以陶瓮为主,另用陶盆或陶钵作瓮棺的盖子,有极少是三种器物共用的。共发现各种葬具129件,其中陶瓮74件,陶钵39件,陶盆12件,小陶钵4件。半坡遗址出土的各类陶器中,保存最好而纹饰最美的是从这些瓮棺葬中出土的。如人面鱼纹、人面纹和鹿纹的彩陶盆等,同时在陶钵口沿的宽带纹上,还刻有符号。这些器物与遗址中出土的相同,说明都是日常用品,非为死者特制的葬具(不是所谓礼器)。由遗存的几个遗骸来看,每个瓮棺只埋葬一个小孩,骨架的头向与瓮棺口部的方向大体是一致的。从骨架保存较好的几个瓮棺来看,其瓮棺的葬式和方向,与成人埋葬的头向多向西的习俗基本上是相同的。仅W32墓发现一随葬小粗陶罐。绝大部分作为瓮棺的盖子的陶盆或陶钵的底部中间,都有一个小孔,这与当时人们对灵魂的信仰有关。【注4】【注5】

看来,在仰韶文化半坡时期,随葬品比较平等,先民尚未形成“礼”的观念。

————————————————————

【注3】严文明:《仰韶文化研究(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5年。

【注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西安半坡》。(北京)文物出版社,1963年。

【注5】考古研究所西安半坡工作队:《西安半坡遗址第二次发掘的主要收获》,《考古通讯》1956年第2期。

————————————————————

1-3,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墓葬

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在1972—1979年先后经11次发掘,共揭露面积17084平方米,发现仰韶文化早期至客省庄二期文化等前后相继的五期文化遗存。姜寨遗址是陶器时代的一个原始村落,规模不大,但很完整,延续时间很长,上下大约2000年。在姜寨遗址,共发现墓葬700多座,最早的约公元前4600—3800年,最晚的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

姜寨第一期遗址发现陶片超过100万片,完整陶器及复原的陶器近千件;而石斧、石铲等300多件。在一个灰坑的坑壁,还发现有用于犁地的木耒的痕迹。可见,姜寨第一期的居民已在陶器时代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主要农作物为黍。【注6】

出土半坡类型墓葬约400座。其中成人土坑墓集中在沟外的墓地,坑位多数较规整;多为单人仰身直肢一次葬,亦有单人或数人的二次葬,头多向西;普遍有少量随葬品,多为陶器、装饰品和生产工具。儿童瓮棺葬大都分散或成群分布在房屋附近,亦有与成人同埋公共墓地的。葬具为夹砂红陶瓮上扣陶钵或陶盆,也有陶罐、陶钵相扣者,有的盖上有小孔,个别小孔上盖一块小陶片。极少数瓮棺内有数件随葬品。

史家类型墓葬294座。其中土坑墓集中在公共墓地内,墓坑多为方或长方形竖穴;盛行多人二次合葬,一坑内常有20具左右人骨,多的达70—80具,一般分排分层头朝西整齐安放,头亦有向西南、西北的。随葬品有陶器和石、骨、角、蚌制工具,个别器物内有黍(糜子)。瓮棺葬多分布于墓区的东部和东北部,葬具用陶瓮、陶罐、陶缸、陶钵、大型尖底器等,盖有用陶钵、陶盆、等器盖。有25座是成人二次瓮棺葬,77座为儿童瓮棺葬,1座为成人或3个小孩合葬。

姜寨遗址墓葬的出土情况,表现了氏族公社的习俗,大致上可与仰韶文化半坡遗址相验证。【注7】

看来,在仰韶文化姜寨时期跟半坡时期类似,先民尚未形成“礼”的观念。

————————————————————

【注6】半坡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潼县博物馆编: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注7】赵春青:《姜寨一期墓地初探》,《考古》1996年第9期。

————————————————————

1-4,大溪文化遗址墓葬

大溪文化(公元前4400—前3300年)因巫山大溪遗址而得名。其分布东起鄂中南,西至川东,南抵洞庭湖北岸,北达汉水中游沿岸,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西段的两岸地区。大溪遗址共发现300余座墓葬。死者头向普遍朝南,除个别为成年女性和儿童的合葬墓外,绝大多数实行单人葬。葬式一类为直肢葬,数量占半数以上,以仰身直肢为主。另一类为屈肢葬,其中多数是仰身屈肢,以双脚压在髋骨下的仰身跪屈葬和下肢向上曲的仰身蹲屈葬最为特殊。下肢弯屈程度很大的屈肢葬,当是将死者捆绑后埋葬的。

大多数墓有随葬品,一般的数量与质量并不多,最多的有30余件小型物件。在漫长的母系社会,最基本亲属体是血亲集团,子女的世系从母方计算,因此女性享有较高的埋葬礼遇,女性墓一般较男性墓丰富,说明当时处于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出土时,有的女性死者的

石镯、象牙镯等饰物,还佩戴在臂骨上。在几座墓里发现整条鱼骨和龟甲,有的把鱼摆放在死者身上,或是置于口边,也有的是两条大鱼分别垫压在两臂之下。以鱼随葬的现象,尚属少见。另外还有以狗作牺牲的。大溪墓地儿童与成人的葬制基本相同,但在红花套遗址和关庙山遗址则是瓮棺葬。

大溪文化与仰韶文化比较,两者都有外形近似的陶器,如折沿陶盆、敛口陶钵、陶瓮和小口直领陶罐等,反映了在同一时期南北流行的器物形制,明显存在相互交流的因素。如淅川下王岗遗址的早一、早二期遗存中的陶豆、陶盂、筒形瓶式细高器座等,是受大溪文化影响的产物;大溪、关庙山、红花套等处发现的圆点钩叶纹和花瓣纹的彩陶罐、垂幛纹彩陶钵片、双唇小口尖底瓶片等,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南下影响所及的实物例证。【注8】看来,在大溪文化早期,先民尚未形成“礼”的观念,而晚期随葬品开始不平等,出现“礼”的萌芽;个别大型墓出现了较多的礼器,但并不普遍。

————————————————————

【注8】林向:《大溪文化与大溪遗址》,《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

————————————————————,

1-5,大汶口文化遗址墓葬

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000年—3000年)渊源于北辛文化(青莲岗文化),后继为山东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绵延时间很长,基本上属于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史前阶段。

大汶口遗址的早期墓葬无葬具,中、晚期出现木椁;早期有反映氏族成员血统的同性合葬墓,中、晚期有属于父权制葬俗的夫妻合葬墓。1959年发掘墓葬 133座,大、中、小墓差别很大。大墓常有木椁葬具,随葬品丰硕,有白陶、黑陶和彩陶,还有玉器、石器、骨器等。小墓墓坑局促,多数无随葬品。有的仅随葬1件陶鬲或再加1件獐牙。【注9】凡是有随葬品的墓,随葬品数量和质量悬殊。少者1、2件,多者百件以上。在老祖母当家(母权)时期,女性享有较高的埋葬礼遇,一个特殊例子,是大汶口M10墓老年女性墓葬。墓坑东西长4.2米,南北宽3.2米,墓底有二层台和涂漆棺椁。随葬品陶器达90多件,其中白陶、磨光黑陶、彩陶共38件;装饰于头和颈部的3串77件石质饰品,玉臂环、玉指环各1件,还有象牙雕筒2件等。此外还有猪头、兽骨、鳄鱼鳞板等。可见,这位老年女性或是母系氏族的领袖人物(老祖母),或即使在父系氏族阶段初期,也是备受尊重的权威人士。随葬品的多少、丰简,反映了贫富悬殊和社会分化。可惜考古报告没有提供M10墓的年代;看来属于中期墓葬。【注10】

看来,在大汶口文化早期,先民仍然尚未形成完备的“礼”的观念。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陆续出现“礼”的萌芽;个别大型墓出现了较多的陶制和玉制礼器,但并不系统规范,也还不普遍。

————————————————————

【注9】山东省文物管理处编:《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74年。

【注10】陈国强:《略论大汶口墓葬的社会性质——与唐兰同志商榷》,《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1 期。

————————————————————

1-6,崧泽文化遗址墓葬

崧泽文化(公元前3800年—前3300年)经发掘的墓葬遗存,有崧泽遗址148座、南河浜遗址92座、昆山遗址61座。考古资料表明,崧泽文化像马家浜文化一样,仍流行氏族公共墓地,在氏族公共墓地内部,可以分出若干墓葬相对集中的区块,各区块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表明不同区块就是同一个氏族内不同家族成员的葬处。崧泽文化墓葬,不论是早期还是中晚期,都发现在同一墓地内,有的墓有随葬品,有的墓无随葬品,有随葬品者也有多少之分的现象。在早期的8座墓葬中,有两座即M23墓、M28墓没有随葬品;有随葬品的墓中,M24墓只有1件石锛,M26墓只有1件陶盆,而M21墓则随葬陶釜、陶豆、陶壶等陶器8件和斧、锛、凿等石器9件;说明崧泽文化早期,氏族成员之间分化并不严重。这和与其大体处在同一时间段的北方红山文化早期、中原地区仰韶文化中期、山东半岛大汶口文化早期、长江中上游大溪文化中期等呈现出的面貌没有太大差别。

张家港东山村遗址,略呈圆形,南北、东西各长约500米。2008年和2009年的发掘,除发现11座马家浜文化墓葬和少量马桥文化及更晚时期的遗存,主要是揭露出一处崧泽文化时期的聚落。发掘时自东向西所分的1、2、3区内,2区处于聚落中心,主要是房屋建筑区,迄今已发现房屋基址5座;1区位于偏东部位,主要是小型墓葬区,迄今已发现早、中、晚期墓葬27座,墓葬长2.2米、宽0.8米左右,每个墓葬的随葬品一般10件以上,多的达26件,少的有2件至3件;3区位于偏西部位,主要是大型墓葬区,现已发现10座,有8座都是大型墓,有早期的,也有中期的,墓坑长度多在3米左右,宽度多在1.6米左右,随葬品数量多在30件以上,其中玉器多在10件以上。

属于早期的M90墓,是迄今所知崧泽文化墓葬中随葬品数量最多的一座,有56件,包括陶鼎、陶豆、陶罐、陶鬶、陶壶、陶盘、陶缸等陶器26件,镯、璜、块、管、耳挡、饰件等玉器19件,大型石锛1件,大型石钺5件,有一件石钺上发现有朱绘痕迹。属于中期的M91墓是迄今所知崧泽文化墓葬中墓坑规模最大的,墓口长3.15米、宽1.76米,随葬陶鼎、陶豆、陶罐、陶鬶、陶缸、觚形杯等陶器23件,石钺等石器2件,玉钺、镯、环等玉器13件,总数达38件。【注11】可见,早期的M90墓和中期的M91墓的墓主,乃是备受尊重的权威人士,氏族社会的领袖人物;他们的大型墓中随葬了较多礼器。

看来,在崧泽文化早期,先民仍然尚未形成完备的“礼”的观念。崧泽文化中、晚期,开始出现“礼”的萌芽;个别大型墓出现了较多的陶制和玉制礼器,但并不算普遍。

————————————————————

【注11】李伯谦:《崧泽文化大型墓葬的启示》,《历史研究》,2010年第6期。

————————————————————

1-7,龙山文化遗址墓葬

龙山文化(约公元前2350—1950年),因首次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而得名。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属于陶器时代的新陶器时期(第4期)。大汶口文化出现的快轮制陶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普遍采用,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烧出了蛋壳陶,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注12】

龙山文化时期,氏族公社逐步分化解体,出现了等级。

诸城呈子遗址的87座龙山文化墓葬,可划分为4个等级。第一等为大墓,共5座,占全部墓葬的5.7%,这类墓葬有二层台、木椁,随葬品质高量多,还随葬了猪下颌骨和精美的薄胎黑陶高柄杯,属于专用礼器。第2等共11座,占全部墓葬的12.6%,墓穴略小,葬具不普遍,有较多的随葬品,有的随葬高柄杯或猪下颌骨。第3等共17座墓葬,占全部墓葬的19.5%,均为小墓,皆无葬具,随葬品量少质低,一般不超过3件。第四等,共54座墓葬,占全部墓葬的62.0%,墓穴仅容尸骨,既无葬具又无随葬品。呈子遗址作为一个中等规模的遗址,贫富悬殊很明显,墓葬是墓主财富、地位的反映。此外,呈子墓地的3个墓区被认为是3个家族墓地,富的墓主(第1等)在北区,穷的墓主(第4等)在东区,这说明家族之间也出现了分化。

尹家城遗址发掘的65座墓葬,是一个宗族墓地,可分为5 个墓群,由5个以上家族构成。大型墓葬的5个墓均为成年男性。每个家族墓群里都有大中小型墓,墓葬差别非常显著。这种不平等,不但是个人之间,亦表现为家族之间、甚至是宗族之间的不平等。这批墓葬,有随葬品的39座,占墓葬总数的60%,一无所有者26座,占40%,墓葬之间差别很大,最大的墓室面积25.3平方米,二椁一棺,最小的只有0.54平方米,有的墓葬还发现人骨被捆绑的现象。随葬品多的40余件,少的1件,一般3-4件。如墓15,东西长5.80米,南北宽4.34米,深1.55米。两椁一棺,随葬有精致陶器23件,其中有带盖白陶或磨光黑陶的陶鼎、陶甗、陶盆、陶匜、陶壶、陶盒、高柄陶杯等,还有20付幼猪下頜骨、130块鳄鱼骨板、50件陶质小园锥体。说明墓主在家族中的地位非常高。

西朱封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一批墓葬,等级有别。东北部是小墓,西南部发掘的3座都是大墓,其中两座墓为两椁一棺,1座墓为一椁一棺。棺椁上均有彩绘。这类大墓随葬器物很丰富,多放在边箱和脚箱内,有的放在棺椁之间或棺内。出土大批陶器和一些玉器、石器、骨器、牙器等,还有大量彩绘木器残迹。陶器中有制作精美的蛋壳陶高柄杯、黑陶罍等,已属于礼器。

黑陶罍为小口,鼓腹,是盛酒器。精美的黑陶容器多出土在规格较高的墓葬中,常与蛋壳陶杯和白陶鬶共出,应是一套完整的专用酒器,盛、斟、饮功能俱全。

玉器中有象徵权威的钺,还有引人注目的玉头饰(冠)、刀和簪等。墓202,东西长6.68米,南北残存宽度2.20-3.15米,一棺一椁,棺椁之间放置有边箱,边箱上有红、白等色绘成的彩绘。箱内放有蛋壳陶杯、陶罍、若干鳄鱼骨板。出土陶器有20余件,玉器中有玉钺2件、坠饰4件,串饰18件等。墓1,重棺一椁,墓主为中年女性,仰身直肢,手握獐牙,头戴绿松石耳坠,胸部有玉管项饰,随葬品放在脚箱,陶器有陶鬲、陶罍、陶鬶、陶罐、陶豆、陶盆、蛋壳陶杯、单把陶杯、三足陶盆等,另有骨匕和蚌器等,共30余件。边箱中有两件蛋壳陶杯,椁顶上有白陶鬶和两块猪下颌骨,椁外还有兽骨、泥弹丸、网坠和动物泥塑。从随葬品可以看到,随葬品已经具有“冥器”或“礼器”的性质。显然墓1的墓主乃是备受尊重的上层妇女。贵重的蛋壳陶、黑陶罍,精美的玉器,不是一般人的享用之物,特别是墓内随葬的蛋壳陶高柄杯,(从形制看来并没有使用价值)应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是一种专用的礼器。【注13】

总之到了龙山文化时期,“礼”的观念已经初步形成,阶级分化明显,并普遍出现专用的陶制礼器。

————————————————————

【注12】张学海:《龙山文化》,文物出版社,2006年。

【注13】何德亮:《山东龙山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文物春秋》2002年第1期。

————————————————————

1-8,良渚文化遗址墓葬

良渚文化稍晚于龙山文化,(约公元前2300年),发现于浙江余杭县良渚镇,由此得名。遗址分布于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钱塘江下游和太湖地区。出土陶器以泥质黑陶(包括灰胎黑皮陶)数量最多,最有特点的是薄胎黑陶,器壁厚2毫米左右,颇似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梁思永先生根据出土陶器的某些特点,认为良渚文化作为龙山文化的一个地区,称为杭州湾区。

从良渚文化反山、瑶山遗址墓葬出土了一些陶器、石器、玉器的随葬品,【注14】【注15】。反山墓地是就地取土堆筑起来的。墓葬的随葬品比较丰富,均有陶器、石器、玉器,少者数十件,多者数百件;尤其是大多数墓都有玉琮、玉钺、玉璧等大量礼器。这种人工堆筑起来的少数人专用墓地,不仅在同时代的其他文化所不见,就是良渚文化迄今亦仅此孤例。【注16】

此后,陆续从富阳遗址、青浦福泉山遗址、临平玉架山遗址、桐乡姚家山遗址等处的墓葬出土许多陶器、石器、玉器,例如,浙江桐乡姚家山遗址发掘出贵族墓葬7座,祭祀坑21个,出土陶器、玉器、石器、牙骨器等260余件(组);青浦福泉山遗址发现4座墓葬,出土陶器、玉器、石器约360件。【注17】但是没有发现任何青铜器。

看来在良渚文化时期,“礼”的观念也已经形成,阶级分化明显,并普遍出现专用的陶制和玉制礼器。

——————————————————————

【注14】《浙江余杭反山良渚墓地发掘简报》、《余杭瑶山良渚文化祭坛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期。

【注15】吴汝祚:《试析浙江余杭反山、瑶山两良渚文化墓地的几个问题》,《华夏考古》1991年第4期。

【注16】李绍连:《从反山墓地和瑶山祭坛论良渚文化的社会性质》,《中原文物》1992年第3期。

【注17】诸汉文:《良渚大墓葬俗中的历史信息》,《苏州博物馆建馆四十周年纪念文集》,2000年。

——————————————————————

1-9,陶寺文化遗址墓葬

陶寺文化,是山西龙山文化的代表(约公元前2300年—前1900年),与“夏墟”有关。早期的小城,约在公元前2300年—前2100年;中期的小城,约在公元前2100年—前2000年;晚期的小城,约在公元前2000年—前1900年。【注18】

约当公元前 2000 年或稍早的晚期墓群,已分割成若干小的墓区,似乎标志着家族墓地的出现。墓葬大致可分大、中、小 3类。

大型墓:占墓葬总数还不到1%;长3米上下、宽2米多。使用木棺。随葬品可达一、二百件,有彩绘陶器、彩绘木器、玉或石制的礼器和装饰品以及整猪骨架等。已发现9座,经鉴定,墓主都是男性。值得注意的是还有蟠龙纹陶盘和鼍鼓、特磬等重要礼器。鼍鼓、特磬的配置同安阳殷墟出土的情况一致。

中型墓:占9%,长、宽尺寸略小。使用木棺。一般随葬成组陶器(包括少量彩绘陶器)、木器和玉、石器,几件至一、二十件不等,常见猪下颌骨数个至数十个。这类墓占墓葬总数的近10孙。死者多系男性,仅分布在大型墓两侧的为女性。

小型墓:占90%,墓坑小而狭长,一般长2米,宽0·5米左右。大多没有木质葬具和随葬品

随葬陶器有灶、陶鼎、陶斝、陶罐、陶壶、陶瓶、陶盆、陶盘、陶豆、陶觚、“异型器”(可能即古文献中的“土鼓”)等。除夹砂质的炊器外,各种泥质容器器表多施朱绘或多色彩绘,均为烧成后着彩,以黑色或褐色陶衣为地,或满涂朱红色为地,再用红、白、黄、绿色矿物颜料绘出圆点、条带、几何形纹、涡纹、回纹、龙纹、变体动物纹,构成斑斓绚丽的图案。一些彩绘纹样与商周青铜器、漆器花纹颇多相似。其中,以朱绘或朱、白两色彩绘蟠龙纹陶盘最具特色。

大、中型墓出土的朱绘或彩绘(漆)木器,构成陶寺类型文化另一特色。已知有案、俎、盘、豆、斗、勺、觚、杯、“仓形器”、高柄豆等多种器形。

陶寺文化早期遗址的大墓中,出土彩绘龙纹陶盘,通高9.0厘米,口径37.0厘米,可能是当时王室使用的礼仪用品。高炜、高天麟、张岱海等学者在研究陶寺彩绘蟠龙陶盘时指出:“陶盘本是盛器或可作水器,但从出土物来看,火候很低、且烧成后涂饰的彩绘极易剥落,故大约只是一种祭器而非实用器。彩绘其它纹样的壶、瓶、罐、盆等类祭器,某些中型墓也可使用,唯龙盘仅发现在几座部落显贵的大型墓中,每墓且只一件。这就证明龙盘的规格很高,蟠龙图象非同一般纹饰,似乎有其特殊的含义。它很可能是氏族、部落的标志,如同后来商周铜器上的族徽一样”。【注19】【注20】【注21】

同时出土的礼器还有彩绘陶瓶。陶寺文化中期遗址的大墓中,出土彩绘陶簋,也是礼器。

陶寺中期小城的西北角是一处墓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墓葬曾遭到严重扰乱。但M22墓除棺室被扰乱以外,墓室里棺周围的随葬品没有扰动痕迹,出土随葬品72件(套),其中彩绘陶器8件,玉石器18件套,骨镞8组,漆木器25件(不包括6件玉石钺的漆木柄),红彩草编物2件,另有猪10头,公猪下颌1件。……墓室四壁根底共发现壁龛11个,龛内放置随葬品,北二龛主要放置彩绘陶器,有大圈足陶盆1件,小口折肩陶罐1对(其中一件口上放置璧1件),小口圆肩小盖陶罐1对,双耳陶罐1件。墓室西北边还放置带漆木架的彩绘陶盆1件。彩绘陶簋和圈足大盆形制不同于以往发掘所习见的陶寺文化陶器,但折肩罐、圆肩罐、双耳罐都具有早期向晚期过渡的特征。但是陶寺文化还没有进入青铜器时代,所用的礼器都是陶制的,没有青铜制品。

总之,在陶寺文化(山西龙山文化)时期,“礼”的观念已经形成,阶级分化明显,并普遍出现专用的陶制礼器。【注22】

有学者认为龙山时代的礼器“地域分歧性还很强,各擅胜场,不相为用,与商周青铜礼器比较,尚不够普遍化”。在龙山文化系统中,无论鲁、豫、晋、陕、陶寺或良渚,甚至在同一地区或文化类型中尚未出现明显的规范格局,“礼”还尚未形成正式的“礼制”。龙山时代的礼制刚有雏形,尚属于“初级阶段的礼制”。【注23】

————————————————————————

【注18】高炜:《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陶寺遗址”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上海 1986年。

【注19】高炜、高天麟、张岱海:《关于陶寺墓地的几个问题》,《考古》1983年第6期。

【注20】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临汾地区文化局:《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

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1期。

【注21】朱乃诚:《良渚的蛇纹陶片和陶寺的彩绘龙盘》《东南文化》1998年2期。

【注22】严志斌、何驽:《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载《考古学报》2005年第3期;又见于:何驽、严志斌、宋建忠:《陶寺早期小城、宫殿区、中期小城内墓地》《中国文物报》2003年1月31日第1版。

【注23】杜正胜:《从三代墓葬看中原礼制的传承与创新——兼论与周边地区的关系》,《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220页。

———————————————————

1-10,初步的结论

在大地湾文化时期(约公元前6000年至5000 年),仰韶文化半坡时期(公元前4800—4300年),大溪文化时期(公元前4400—前3300年),随葬品比较平等,先民尚未形成“礼”的观念。

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000年—3000年)中、晚期,崧泽文化(公元前3800年—前3300年)中、晚期的一些墓葬群中,出现“礼”的萌芽。

到了龙山文化(约公元前2350—1950年)、良渚文化(约公元前2300年)、陶寺文化即山西龙山文化(约公元前2300年—前1900年)的时期,也就是陶器时代的新陶器时期,“礼”的观念已经逐步形成,阶级分化明显,并普遍出现专用的陶制礼器。如在龙山文化遗址的大墓中,出土有蛋壳陶高柄杯、白陶鬶、黑陶罍等三件组合;襄汾陶寺遗址的大墓中,出土有彩绘龙盘、陶瓶、陶簋及鼍鼓等;在良渚文化遗址的一些大墓中,出土有薄胎黑陶礼器以及玉琮、玉钺、玉璧等。龙山时代的“礼”还尚未形成正式的“礼制”,或者说,尚属于“初级阶段的礼制”。

许多学者认为,我国最早的礼器出现在夏商周时期。这种看法几乎成为中国考古学界的主流意识。通常又认为古代祭祀礼仪制度中使用的礼器,以青铜爵、鼎、簋、尊等为主。事实表明,这是一种很普遍又很久远的误解。实际上,“礼”的起源于陶器时代的新陶器时期(父系氏族社会),更早于夏商周;礼器最早出现于龙山文化早期(约公元前2350—1950年)、良渚文化早期(约公元前2300年)和陶寺文化早期(约公元前2300—公元前2100年)。当时都还没有进入青铜器时代;在远古早期,随葬的最初的礼器,主要是陶器。

2,陶器的礼制组合是礼制的前驱

等级制度是礼制的基础,但从等级制度产生到礼乐制度形成,还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陶制礼器的出现不等于礼制形成,还要看社会中上层是否已普遍使用礼器,并按等级使用礼器,形成一套规则,即规范的礼器系统。

2-1,鬼神崇拜——祭祀的礼器

如上所述,礼器的来源之一是随葬习俗。

礼器的来源之二是鬼神崇拜。

华夏古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就是祭祀和战争。古代祭祀礼仪制度是逐步形成的,历代统治者对于祭祀一直"有谨而不敢怠"。

《礼记?礼运》记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汗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从中可以看出“礼”之兴起,跟原始鬼神崇拜有密切关系。用来对鬼神表示敬意之物,乃是饮食,“民以食为天”,鬼神亦然。至于所用之道具,乃为人类日常的饮食器,如:豆、鼎、簋(音guǐ),壶。

“豆”,甲骨文和金文里的象形字,盛食器,也是祭祀的礼器。最初指一种高脚木制器,形如盘子,后来有陶器豆。豆起初是古代盛肉盛菜的器皿,常用以装酱、醋之类的有汁调味品,但也用来盛酒。《考工记》有“食一豆肉,饮一豆酒”的记载。《说文》云:“豆,古食肉器也。”《诗经·大雅·生民》云:“昂盛于豆,于豆于登。”《郑玄·笺》解释说:“祀天用瓦豆,陶器质也。”意即:祀天用的瓦豆是陶制的礼器。

仰韶文化遗址中,即已出现陶豆,只是形制古朴,无明显的柄。以后的陶豆出现高柄、浅盘者,与高圈足者并行。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了八角星纹彩陶豆,通高28.4厘米,口径26厘米,足径14.5厘米。河姆渡遗址也出土了陶器豆,高17.4厘米、口径26.4厘米。从出土情况看,彩陶豆盘内往往盛着猪蹄、猪头、颚骨等供品。如此精美的彩陶,在5000年前的原始社会不可能是日常普通用具,应该是先民最畏惧、最崇尚的祭祀活动中的礼仪用品。

陶鼎,为远古祭祀时炊煮牲肉(牛羊肉)及盛放牲肉的用具,是祭祀的重要礼器。在仰韶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年)中已出现陶制的鼎。一般为圆腹环底,三足两耳。《博古图》曰:“鬲之用与鼎同,惟祀天地鬼神、礼宾客必以鼎,常饪则以鬲。鬲,其制自腹所容通于足,取爨火易达,故常饪用之。”就是说:空足曰鬲,实足曰鼎。日常炊具用鬲,祭祀和礼宾客时用鼎。鼎跟鬲的功用,就如此区别开来了。赤峰夏家店遗址(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300年)出土陶鬲,高37厘米,出土陶鼎,高13.7厘米。形制不同,高度相差两倍多。可见这个陶鬲是日常生活用具,陶鼎是不实用的礼器。

常州新岗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陶豆、陶鼎等随葬礼器(明器)。这些礼器均小巧精致、带有大量纹饰,具有典型的崧泽文化时期礼器的特征。

陶簋,是远古盛食物(黍稷)的容器,圆口,双耳或四耳。《韩非子·十过》曰“臣闻昔者尧有天下,饭于土簋,饮于土簠。”可见从传说中的尧就使用“土簋土簠”等陶器来盛装饭食。簋后来也发展成为与鼎密切配套的等级礼制器物。

陶壶是远古一种饮用的容器,可以盛酒,也可以盛水。磁山文化以及大致同时的裴李岗文化遗址都已有了陶壶。不过后者所出的陶壶形体较矮,与罐近似。仰韶时期的陶壶,则与瓶近似。

“礼”发展史的初期(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祭祀主要是用陶器。古人祭祀的陶制礼器内外壁,均用人或牲血涂抹成网格(龟裂)纹饰,以示礼器与血已经相溶合。礼器是人通神的媒介,神圣不可侵犯。古人相信,血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血是生命本身,是有灵魂的,能孕育人或动物的生命。后来使用的青铜礼器,乃是仿造陶制礼器而成。商周时代不仅使用青铜礼器,而且也使用陶制礼器。

2009年11月,考古队在安徽蚌埠禹墟发现:夯土祭祀台器物坑内,一些白陶器为祭祀礼器,其中包括一尊高约30厘米的白陶鬶。这表明了禹墟曾经发生的聚集祭祀活动级别之高、规模之盛。这尊白土陶鬶腹径约14厘米,侈口鼓腹,三足中空,整体匀称。颈部上粗下细,有4道凸起纹饰的带状把手自颈至腹。敞口流部近锥形,流尖上翘。在器物坑中发现的多种陶器,造型各异,分别具备方圆近千公里内的各地区龙山文化的典型特征,北到河南、山东,南到苏南、江浙,使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长江下游的龙山文化形成关联。【注

24】

2009年2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考古中,发现了一处西周时期的祭祀遗址。西周洛邑祭祀遗址发掘出陶鼎、陶簋等陶制礼器。可见,一直到西周时期,陶制礼器仍在使用。【注25】

————————————————————

【注24】朱青:《安徽蚌埠禹墟发现罕见白土陶鬶》,新华日报2009年11月15日。

【注25】洛阳市文物工作队:《西周洛邑祭祀遗址考古发掘情况汇报》,2009年2月。

——————————————————————

2-2,社交礼仪——以酒助礼

礼器的来源之三是社交礼仪。

古代华夏号称“礼仪之邦”,所谓“礼以酒成”,无酒不成礼。“礼(禮)”字的本意就是以“醴(酒)”举行的仪式。社交礼仪中往往要以酒助礼(饮酒礼)。

华夏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陶器时代中期华夏已掌握了酿酒技术,酒的麻醉致幻作用,使得它在世界范围内自古便是通神的工具。

粮食酿酒的大量出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有了大量剩余的粮食,才能酿造出粮食酒浆;酒浆的礼仪应用,又加强了对礼仪酒具的追求。反过来,礼仪酒具的出现,也深化了礼制,出现了用酒祭祀天地,歃血盟誓等重要场合;并且促进了酿酒业。

所以有学者把肇始于龙山时代、兴盛于夏商时代的礼制概括为“酒礼”。有酒则必有酒器,酒器是礼仪制度的重要载体。当时大量使用的陶鬶、陶罍、陶壶等容器组成最早的酒器。以成套酒器入葬来表现墓主身份地位的习俗,最早见于陶器时代中期的黄河下游地区(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000年—前3000年),并为后来的二里头文化(公元前1900年—前1500年)所吸收。

龙山文化遗址出土了很多精美的陶酒器,如黑陶罍、高柄杯、白陶鬶等。黑陶器是山东龙山文化的代表器之一。里外皆黑,器腹皆经抛光,亮可照人,俗称"黑又亮"陶器。曾有学者将山东龙山文化称为“黑陶文化”。黑陶罍为小口,鼓腹,是盛酒器。精美的黑陶容器多出土在规格较高的墓葬中。

陶鬶是史前东夷人创造的陶制酒器。东夷人崇尚鸟,把陶鬶做成禽鸟的形象,造型独特,为周边部族模仿,在今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甚至江西都发现了类似陶鬶的器物。龙山文化晚期,造型优美的白陶鬶和胎质细薄的黑陶罍已具有礼器的功能,它们多成组地被随葬在一些大墓中,与薄如蛋壳的黑陶高柄杯共出,三者组成了成套的酒礼器,盛(黑陶罍)、斟(白陶鬶)、饮(高柄杯)功能俱全。

夏家店下层文化(公元前2300年—前1600年)是北方的早期青铜时代文化。因最初发现于赤峰夏家店遗址而得名,是地处长城以外西辽河流域的先民聚落。夏家店下层文化居民主要从事农业,虽然已进入早期青铜时代,但日常使用的器物仍旧以陶器、石器、骨器等为主。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陶器类型比较丰富,有陶鬹、陶爵、陶鬲、陶盘、陶盆、陶尊、陶罐、陶豆。其中多陶罐、深腹腔的筒状陶鬲、及折腹陶尊是住址中最常见的几种日用器型,盘、豆数量较少,而陶鬶、陶爵仅局限于墓葬。贵族墓中发现了二里头式样的酒器陶鬶、陶爵,器物装饰纹样也与二里头文化的兽面纹等十分相似。

2-3,二里头文化遗址的礼器

二里头文化遗址位于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村,于1959年发现,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1800-前1500年(一说公元前1900年—前1500年),是从陶器时代向青铜器时代过渡的阶段;相当于华夏历史上的夏、商时期,是探索夏文化的重要遗址。二里头遗址共分四期,一二期为陶器时代,属于村落文化;三四期进入青铜器时代,属于宫室文化。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器为大宗,而青铜器很少。二里头文化第三期才出现少量的青铜容器爵,第四期出现最早的极少量青铜兵器。可见当时主要使用的还是陶器,处在陶器时代向青铜器时代过渡的时期。【注24】

二里头文化的陶制鬶、盉、爵、斝,都可以溯源自黄河下游地区盛行的陶鬶。不同处在于,二里头文化的陶鬶等陶酒器的体态,比黄河下游地区的陶鬶更显苗条轻盈。前者为专门酒器,而后者是酒器又兼水器。酒器陶鬶、陶觚、陶爵、陶盉,常出现于较高级别的墓葬中,显然是礼器,是礼制的物化表现。白陶器也是社会等级构造的物化表现,具有“明贵贱,辨等列”(《左传·成公二年》)的作用。二里头文化登封南洼遗址白陶器,包括酒器、盛储器。其中酒器有:温酒器陶鬶、陶盉,饮酒器陶爵、陶觚、陶杯;盛储器有陶罐;在这些白陶器中,陶鬶的数量最多,陶爵次之,陶觚、陶盉等较少。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白陶器在其他遗址也有发现,但多为酒器。【注26】

酒器是二里头文化礼器的核心。二里头早期遗存中,最初的礼器,有陶盉、陶爵、陶觚的组合。【注27】

陶盉出现得很早,如在河姆渡文化(公元前5000—前3000年)晚期遗址中,就有垂腹式陶盉出土。在良渚文化(公元前3000—前2000年)遗存中有了柱足的陶盉。而最早的铜盉,发现于二里头早商遗址中。

爵是二里头文化三、四期(公元前1600年—前1500年)首创的酒器,起初主要用于温酒和注酒,后来用于饮酒。这些酒礼器当时用于神圣的祭祀仪式,因此都是用经过淘洗的黏土精心制作而成的陶爵。它们很少出土于日常生活场所,而大多随葬于墓中。在二里头遗迹可确切分期的三、四期礼器墓中,有6个墓随葬有青铜爵。而陶制礼器有陶盉10个,陶爵6个,陶盆5个,陶觚2个,等等。陶盉、陶觚、青铜或陶器爵,加上玉器,构成了二里头文化的独特器物组合。【注28】【注29】

2-4,从二里头墓葬看陶制礼器的规范

自发现二里头文化遗存至今,已查明墓葬400座以上,这些墓葬是二里头最好的物质文化资料,也是推知社会结构的主要命脉。【注30】

二里头文化的中小型墓葬情况如下——

Ⅰ级墓:竖穴土圹墓,墓穴面积多在2平方米以上,墓圹长度一般在2米以上,宽度在1米左右。随葬有青铜礼器、玉礼器、绿松石器和比较精致的陶礼器,如白陶器。往往还随葬有漆器和圆陶片,圆陶片的数量一般与墓葬随葬品的丰富程度成正比。

ⅡA级墓:竖穴土圹墓,墓穴面积一般在1.2平方米以上,有较多朱砂,一般随葬成组陶质酒礼器、玉礼器和圆陶片。

ⅡB级墓:竖穴土圹墓,墓穴面积多数在1平方米左右,随葬有陶质酒礼器等。

Ⅲ级墓,随葬少量日用陶器或其他生活用品,基本不见陶质酒礼器。

Ⅳ级墓:竖穴土圹墓,墓穴面积一般在0.8平方米以下,无随葬品。

Ⅴ级墓:为乱葬墓。

可见,二里头文化中,只有较高级贵族的Ⅰ级墓使用青铜礼器、玉礼器、陶礼器,一般平民不能使用青铜礼器、而只能使用陶礼器,Ⅱ级墓中陶礼器使用最为普遍,Ⅲ级以下墓葬则只见日用陶器。礼制主要限于调整贵族内部关系,礼器只出于一定等级以上的墓葬中,组合规则等差有序,这正是礼制形成的表现。【注31】【注32】

—————————————————————

【注26】李志鹏:《二里头文化墓葬研究》,《中国早期青铜文化——二里头文化专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年。

【注27】郑光:《二里头陶器文化论略》,《二里头陶器集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注28】许宏:《略论二里头时代》,《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注29】陈国梁,二里头铜器研究。第199页,209页,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早期青铜文化——二里头文化专题研究》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注30】[美]罗伯特·L·杜朴,张良仁译:《二里头遗址与夏文化探索》,《夏文化论集》,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559页。

【注31】杜正胜:《考古学与中国古代史研究——一个方法学的探讨》,《考古》1992年4期。

【注32】杜金鹏:《从二里头文化墓葬看二里头时代的礼制》,《考古学集刊》第16集,文物出版社,2005年。

——————————————————————

2-5,陶制礼器与礼制系列化规范

龙山文化晚期,造型优美的白陶鬶、黑陶罍和高柄杯三者,组成了成套的酒礼器,盛酒器(黑陶罍)、调酒器(白陶鬶)、饮酒器(高柄杯)三合一,功能俱全。

二里头文化在礼器方面有独具的特点。邹衡认为:二里头文化出土礼器以“觚、爵、盉则比较常见,且经常成套出现。早商(即二里冈文化)文化中,很少见到盉,而斝则是常见的。由此看来,觚、爵、盉与觚、爵、斝这两种不同的组合,应该是代表了夏、商两种文化不同的礼俗。”这里主要不同点,在于夏(二里头文化)用盉、而商多以斝为礼器。

斝为商代流行的煮酒或温酒器,曾又名“散”。是形似爵,却比爵大的三足酒器,无流无尾,却有两柱,口圆,鋬比爵、角都大些,以三棱足居多,西周前期仍沿用。斝可分为分裆斝、三锥形足斝和体方四角圆四足带盖斝。

觚与爵是一组最基本的青铜器,常伴随出土,也有和斝成组合的。郑州白家庄三号墓、安阳小屯338号墓中均出土二觚、二爵、二斝。【注33】

—————————————————

【注33】邹衡:《关于探讨夏文化的几个问题》《文物》1979年3期;又见《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试论夏文化》,文物出版社1980年。

—————————————————

这就是说:白陶鬶、黑陶罍、高柄杯的三合一套,代表了龙山晚期的酒文化礼俗。

陶盉、陶觚、陶或青铜爵的三合一套,代表了二里头(夏)的酒文化礼俗。

陶或青铜制的斝、觚、爵的三合一套,代表了商代的酒文化礼俗。

商代早期,礼制采取系列化配置,礼器有成套的规定。商朝的国君贵族酗酒成风,《史记?殷本记》载:商纣王时代甚至“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说苑?反质》云:“纣为鹿台糟丘,酒池肉林”。可见酒风炽盛。商代礼器以酒器斝、爵为核心。考古发现,商代酒器成组出土,日常有盛酒器斝、调酒器觚、饮酒器爵,所以商代的礼器组合是“重酒的组合”。

李济《殷墟陶器研究》云:“殷墟遗物为古器物学家所最注意的,除甲骨文外,就是白陶。白陶被欣赏的特点,为所具有的特别纹饰;……史语所的采集,有白陶663片,约占陶片总数千分之二点七;就白陶的表面看,可分二种,一为质料较粗,厚度较大,硬度较低,或为光面,或具绳纹,或划纹;又一类为质料较细,厚度较小,硬度较高,面或磨光或带绳纹或具复杂之雕刻纹饰。两种均呈现乳白色;也有较黄一点的。”

晚商时期是我国白陶器烧制技术的顶峰时期。有人认为:“从白陶器的形制和器表的纹饰看,是模仿同期青铜礼器的一种极为珍贵的工艺美术品”。究竟是白陶器模仿同期青铜礼器,还是青铜礼器模仿白陶礼器?实际上,先有白陶礼器,后有青铜礼器;考古资料表明:应该是青铜礼器模仿白陶礼器。

《说文》曰:“爵,礼器也”。爵是一种典礼时用的酒器,君王赐酒给臣下用。所以派生出“爵禄”、“爵位”等名词。礼器“爵”用以饮酒,兼可温酒。

周代则鉴于商代酗酒误国的教训,发布了禁酒令,其礼器组合逐渐转为以鼎、簋为核心的“重食组合”了。【注34】

—————————————————————

【注34】刘一曼:《安阳殷墓青铜礼器组合的几个问题》,载《考古学报》(京)1995年第4期第395-411页。

—————————————————————

《春秋公羊传·桓公二年》何休解诂云:“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也就是说,天子祭祀时,要陈列九鼎、八簋、九俎、二十六豆,诸侯七鼎、六簋、七俎、十六豆,大夫五鼎、四簋、五俎、八或六豆,士三鼎、二簋、三俎豆。”各级鼎的盛放物品也各有规定。

《孟子·梁惠王下》记载:孟子做士的时候,丧父,以三鼎祭奠。后孟子晋为大夫,丧母,则以五鼎祭奠。这就是所谓“名位不同,礼亦异数”。

《周礼》记载礼仪制度共“五礼”:吉礼、凶礼、嘉礼、军礼、宾礼。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是古代神权思想在宗法等级制度中的物化。

陶制或青铜制的鼎、簋、俎、豆四件套,成为了“重食组合”礼器的核心。

2-6,礼数规范与陶礼器的官营制作,互为表里

礼数的规范,显然是在社会职能分化过程里,由专业管理的官吏人员来考虑、来制定的。并且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积累和发展完善,即从局部的、初级的“礼数”发展到正规的、系统的“礼制”。这是礼制观念的“形而上”。

礼器的制造与使用,都不同于普通的陶制生产或生活用品。礼器是当时社会的高级用品,用于众人的聚会、用于庄严隆重的祭祀。或者说,礼器不属于个体性成员的私人用品,它的

职能与属有,从一开始就具有“公众性”,甚至公众里面的领头人支配使用的“官方性”。这是礼制的形而下表现。

古代最早的陶制礼器,是白陶质料或者黑陶质料。白陶土和特别配制的黑陶土,这两种都不是制造普通器具的材料。从原材料的制备开始,礼器制造就处于高级地位。陶质礼器的制作工匠和陶器作坊,显然也是当时行业里的强势人群和作坊。而且陶质礼器在仪式里的具体使用者(首领、祭司),也不会采用象普通陶器那样的自由交换手段,来取得陶礼器和使用陶礼器。

就是说,陶礼器的生产,是在社会出现了礼制观念萌芽的时期,将那种萌芽的“礼”观念,物化为陶礼器的使用。而“礼”从本质上来说,是规定且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公共关系准则,规定不同阶层人员的地位与差别。所以,为礼制服务的陶礼器,其制造生产从一开始就具有“公众性”的特点。这种为公共性质而生产的,高于普通日用品的器具,受到了氏族部落首脑们的额外关注,并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了官营手工业作坊的“专利”产品。

关于陶礼器的官营作坊,将在后续的《陶器促进史前社会分工》里专门论述。

结论

如上所述,华夏文化的主要特点之一的“礼(禮)”,在陶器时代从无到有。“礼”是随着原始公社解体、阶级出现而萌芽的。“礼”的重要物化载体是陶器,因此“礼”的发展史从头到尾都离不开陶器。龙山晚期以后发展了酒文化礼俗。二里头文化,形成了礼制系列化规范。夏商周祭祀礼仪制度使用的礼器中,青铜器与陶器同时并用。只有少数较高级贵族能够使用青铜器,而在整个青铜器时代,平民日常都使用陶器。几千年间,陶器对于“礼”的作用,是任何石器都无法代替的。因此,从“礼”的角度也应该说:没有陶器时代就没有青铜器时代。

【注释】

【注1】高炜:《龙山时代的礼制》,《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235~251页;许宏:《礼制遗存与礼乐文化的起源》,《古代文明》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后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编:《三代考古》(一),第21页,科学出版社,2004年。

【注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4年。

【注3】严文明:《仰韶文化研究(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5年。

【注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西安半坡》。(北京)文物出版社,1963年。

【注5】考古研究所西安半坡工作队:《西安半坡遗址第二次发掘的主要收获》,《考古通讯》1956年第2期。

【注6】半坡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潼县博物馆编: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注7】赵春青:《姜寨一期墓地初探》,《考古》1996年第9期。

【注8】林向:《大溪文化与大溪遗址》,《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

【注9】山东省文物管理处编:《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74年。【注10】陈国强:《略论大汶口墓葬的社会性质——与唐兰同志商榷》,《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1 期。

【注11】李伯谦:《崧泽文化大型墓葬的启示》,《历史研究》,2010年第6期。

【注12】张学海:《龙山文化》,文物出版社,2006年。

【注13】何德亮:《山东龙山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文物春秋》2002年第1期。【注14】《浙江余杭反山良渚墓地发掘简报》、《余杭瑶山良渚文化祭坛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期。

【注15】吴汝祚:《试析浙江余杭反山、瑶山两良渚文化墓地的几个问题》,《华夏考古》1991年第4期。

【注16】李绍连:《从反山墓地和瑶山祭坛论良渚文化的社会性质》,《中原文物》1992年第3期。

【注17】诸汉文:《良渚大墓葬俗中的历史信息》,《苏州博物馆建馆四十周年纪念文集》,2000年。

【注18】高炜:《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陶寺遗址”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上海1986年。

【注19】高炜、高天麟、张岱海:《关于陶寺墓地的几个问题》,《考古》1983年第6期。【注20】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临汾地区文化局:《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1期。

【注21】朱乃诚:《良渚的蛇纹陶片和陶寺的彩绘龙盘》《东南文化》1998年2期。

【注22】严志斌、何驽:《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载《考古学报》2005年第3期;又见于:何驽、严志斌、宋建忠:《陶寺早期小城、宫殿区、中期小城内墓地》《中国文物报》2003年1月31日第1版。

【注23】杜正胜:《从三代墓葬看中原礼制的传承与创新——兼论与周边地区的关系》,《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220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注24】朱青:《安徽蚌埠禹墟发现罕见白土陶鬶》,新华日报2009年11月15日。

【注25】洛阳市文物工作队:《西周洛邑祭祀遗址考古发掘情况汇报》,2009年2月。

【注26】李志鹏:《二里头文化墓葬研究》,《中国早期青铜文化——二里头文化专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年。

【注27】郑光:《二里头陶器文化论略》,《二里头陶器集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注28】许宏:《略论二里头时代》,《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注29】陈国梁,二里头铜器研究。第199页, 209页,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早期青铜文化——二里头文化专题研究》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注30】[美]罗伯特·L·杜朴,张良仁译:《二里头遗址与夏文化探索》,第559页,《夏文化论集》,文物出版社,2002年。

【注31】杜正胜:《考古学与中国古代史研究——一个方法学的探讨》,《考古》1992年4期。

【注32】杜金鹏:《从二里头文化墓葬看二里头时代的礼制》,《考古学集刊》第16集,文物出版社,2005年。

【注33】邹衡:《关于探讨夏文化的几个问题》,《文物》1979年3期;又见《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试论夏文化》,文物出版社1980年。

【注34】刘一曼:《安阳殷墓青铜礼器组合的几个问题》,载《考古学报》(京)1995年第4

期第395-411页。

工控机的起源与发展

工业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 【摘要】工业计算机是工业自动化设备和信息产业基础设备的核心,如今,工业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已经渗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论述工业计算机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 【关键词】工业计算机起源发展产业 一、计算机起源 说到工业计算机,首先得了解计算机的起源。计算机是由早期的电动计算器发展而来的。1946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气工程学院制造的,用于计算弹道。它的体积庞大,占地面积170多平方米,重量约30吨,消耗近150千瓦的电力。这样的计算机成本很高,使用非常不便。1956年,晶体管电子计算机诞生了,这是第二代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大大提高的同时,体积也大大减小。1959年出现的则是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计算机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目前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计算机已遍及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 二、工业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正式使用以来,数字计算机在世界各国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迅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微型计算机的推广,标志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进入了新的阶段。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控制系统开辟了新的途径。现代控制理论以及各种新型控制规律和组合控制规律的发展又给自动控制系统增添了理论支柱。经典的和现代的控制理论与计算机相结合,出现了新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数字计算机的运算和逻辑功能可以有效地满足当代复杂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专门用于生产过程控制的数字计算机,通常称为生产过程控制用计算机系统,也称为工业控制计算机,或工业计算机(简称工控机)。计算机控制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单片机、ARM、PLC、PC机、工控机等)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系统。顾名思义,计算机控制系统强调计算机是构成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 从美国工控机的发展和应用来看,用计算机控制生产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1965年以前是试验阶段。早在1952年,化工生产中实现了自动测量和数据处理。1954年,开始使用计算机构成开环系统。1957年,由计算机构成的闭环系统开始应用于石油蒸馏过程的调节。1959年,在美国一个炼油厂建成第一台闭环计算机控制装置。1960年,在合成氨和丙烯腈生产过程中实现了计算机监督控制。 1965-1969年是计算机控制进入实用和开始逐步普及的阶段。小型计算机的出现,使可靠性不断提高,成本不断下降,计算机在生产过程的应用得到迅速的发展,但这个阶段主要发展的仍然是集中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经验证明,在高度集中控制条件下,若计算机出现故障,则整个生产装置和整个生产系统都会受到严重影响,虽然多机并用的方案可提高集中控制的可靠性,但这样要增加投资。 1970年以后是大量推广和分级控制阶段。现代工业的特点是高度连续化、大型化,装置与装置、设备与设备之间联系日趋密切。因此,要降低能量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仅仅实现局部范围的孤立的控制,是难于取得显著效果的。为了实现对现代化工业的综合管理和最优控制,目前已经出现运用工程学的方法来实现大规模综合管理的系统。这种控制系

互联网起源-发展-历程-历史

国际互联网,始于1969年的美国,又称因特网,是全球性的网络,是一种公用信息的载体,是大众传媒的一种。互联网是由一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网络,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组成互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包括小规模的局域网(LAN)、城市规模的区域网(MAN)以及大规模的广域网(WAN)等等。这些网络通过普通电话线、高速率专用线路、卫星、微波和光缆等线路把不同国家的大学、公司、科研部门以及军事和政府等组织的网络连接起来。 各行各业的人需要运用互联网来工作、生活、娱乐、消费,互联网本身是一个产业,同时它也带动了其他所有的产业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仅仅是传输信息的媒介,是一个狭义的硬件网。而互联网是个广义的网,它的精华则是它能够为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令人满意的服务。互联网也是一个面向公众的社会性组织。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互联网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第一个世界性的图书馆和第一个全球性论坛。它为用户提供了高效工作环境,入网的电脑终端可以调阅各种信息资料。人民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娱乐与消费,听歌、看视频、购物。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上网终端已经不限于台式电脑和移动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游戏机,甚至谷歌开发出来的眼镜、手表都可以上网。网络无处不在,网络无所不能。 一、从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来看,从最初的ARPANET到如今的万维网。 1、互联网的起源。这一时期推动互联网发展的推动力是美国的冷战思维。 作为对前苏联1957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的直接反应,以及由苏联的卫星技术潜在的军事用途所导致的恐惧,美国国防部组建了高级研究项目局(ARPA)。当时,美国国防部为了保证美国本土防卫力量和海外防御武装在受到前苏联第一次核打击以后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和反击能力,认为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并且这些点之间,能够绕过那些已被摧毁的指挥点而继续保持联系。为了对这一构思进行验证,1969 美国国防部委托开发ARPANET,进行联网的研究。同年,美军在ARPA制定的协定下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这个协定由剑桥大学的BBN和MA执行,在1969年12月开始联机。它的目的就是重新树立美国在军事科技应用开发方面的领导地位。当时的网络传输能力只有50Kbps,按标准来说就是非常的低。 从1970年开始,加入ARPANET的节点数不断的增加。当时ARPANET使用的是NCP协议,它允许计算机相互交流,从1970年开始,加入ARPANET的节点数不断的增加。最初的NCP 协议下的ARPANET上连接了15个节点共23台主机。到1972年时,ARPANET网上的网点数已经达到40个,这40个网点彼此之间可以发送小文本文件(当时称这种文件为电子邮件,也就是我们现在的E-mail)和利用文件传输协议发送大文本文件,包括数据文件(即现在Internet中的FTP),同时也发现了通过把一台电脑模拟成另一台远程电脑的一个终端而使用远程电脑上的资源的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为Telnet。由此可看到,E-mail,是Internet 上较早出现的重要工具,特别是E-mail仍然是目前Internet上最主要的应用。但在NCP 协议下,目的地之外的网络和计算机却不分配地址,从而限制了未来增长的机会。但无论如何,ARPANET成为了第一个简单的纯文字系统的Internet。可以说,最早促使互联网最初起源的推动力是冷战时期的军备角力思维。 2、TCP/IP协议的产生。 由于最初的通信协议下对于节点以及用户机数量的限制,建立一种能保证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标准规范(即“通信协议”)显得尤为重要。1973年,美国国防部也开始研究如何实现各种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问题。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的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

“力学”简介、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力学 力学是研究物质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自然界物质有多种层次,从宇观的宇宙体系,宏观的天体和常规物体,细观的颗粒、纤维、晶体,到微观的分子、原子、基本粒子。通常理解的力学以研究天然的或人工的宏观对象为主。但由于学科的互相渗透,有时也涉及宇观或细观甚至微观各层次中的对象以及有关的规律。机械运动亦即力学运动是物质在时间、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包括移动、转动、流动、变形、振动、波动、扩散等,而平衡或静止,则是其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机械运动是物质运动的最基本的形式。物质运动的其他形式还有热运动、电磁运动、原子及其内部的运动和化学运动等。机械运动并不能脱离其他运动形式独立存在,只是在研究力学问题时突出地考虑机械运动这种形式罢了;如果其他运动形式对机械运动有较大影响,或者需要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便会在力学同其他学科之间形成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力是物质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机械运动状态的变化是由这种相互作用引起的。静止和运动状态不变,都意味着各作用力在某种意义上的平衡。力学,可以说是力和(机械)运动的科学。 力学在汉语中的意思是力的科学。汉语“力”字最初表示的是手臂使劲,后来虽又含有他义,但都同机械或运动没有直接联系。“力学”一词译自英语mechanics(源于希腊语μηχανη──机械)。在英语中,mechanics是一个多义词,既可释作“力学”,也可释作“机械学”、“结构”等。在欧洲其他语种中,此词的语源和语义都与英语相同。汉语中没有同它对等的多义词。mechanics在19世纪50年代作为研究力的作用的学科名词传入中国时,译作“重学”,后来改译作“力学”,一直使用至今。“力学的”和“机械的” 在英语中同为mechanical,而现代汉语中“机械的”又可理解为“刻板的”。这种不同语种中词义包容范围的差异,有时引起国际学术交流中的周折。例如机械的(mechanical)自然观,其实指用力学解释自然的观点,而英语mechanist是指机械师,不是指力学家。 发展简史 力学知识最早起源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在生产劳动中的 经验。人们在建筑、灌溉等劳动中使用杠杆、斜面、汲水器具,逐渐积累起对平衡物体受力情况的认识。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对杠杆平衡、物体重心位置、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作了系统研究,确定它们的基本规律,初步奠定了静力学即平衡理论的基础。古

互联网起源发展历程历史.

国际互联网,始于 1969年的美国,又称因特网,是全球性的网络,是一种公用信息的载体, 是大众传媒的一种。互联网是由一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网络, 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组成互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包括小规模的局域网(LAN 、城市规模的区域网(MAN 以及大规模的广域网(WAN 等等。这些网络通过普通电话线、高速率专用线路、卫星、微波和光缆等线路把不同国家的大学、公司、科研部门以及军事和政府等组织的网络连接起来。 各行各业的人需要运用互联网来工作、生活、娱乐、消费,互联网本身是一个产业,同时它也带动了其他所有的产业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仅仅是传输信息的媒介, 是一个狭义的硬件网。而互联网是个广义的网, 它的精华则是它能够为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令人满意的服务。互联网也是一个面向公众的社会性组织。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互联网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第一个世界性的图书馆和第一个全球性论坛。它为用户提供了高效工作环境, 入网的电脑终端可以调阅各种信息资料。人民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娱乐与消费,听歌、看视频、购物。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上网终端已经不限于台式电脑和移动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游戏机,甚至谷歌开发出来的眼镜、手表都可以上网。网络无处不在,网络无所不能。 一、从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来看,从最初的 ARPANET 到如今的万维网。 1、互联网的起源。这一时期推动互联网发展的推动力是美国的冷战思维。 作为对前苏联 1957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Sputnik 的直接反应,以及由苏联的卫星技术潜在的军事用途所导致的恐惧, 美国国防部组建了高级研究项目局(ARPA 。当时, 美国国防部为了保证美国本土防卫力量和海外防御武装在受到前 苏联第一次核打击以后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和反击能力, 认为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 正常工作, 并且这些点之间,能够绕过那些已被摧毁的指挥点而继续保持联系。为了对这一构思进行验证, 1969 美国国防部委托开发 ARPANET ,进行联网的研究。同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发表时间:2018-09-28T10:02:34.253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2月下作者:狄丹 [导读]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近些年来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山西运城 044100 摘要: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近些年来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加之“中国梦’的引导,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会走向更加环保、低碳的方向,相信通过我们的进一步学习和改进,的自动化技术一定能够取得更加长足高效的发展。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应用;发展 1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的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自动化技术的形成、局部自动化以及综合自动化。现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主要处于局部自动化向综合自动化迈进的过程,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机械加工、电力控制、航空航天、交通系统、采矿冶炼、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军工科研、办公服务等诸多领域,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在工业生产领域,自动化技术已经取代单一的人工操作,大大解放了生产力,而且机械统一流水线操作,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精准度,很多生产环节已经能够实现“无人工厂”的目标。不仅在机械生产中,自动化技术中的控制系统还频频出现在飞行器以及交通设备的控制上。随着技术的发展如今飞行器的速度已经远远不能依靠人脑进行控制,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引入大大促进了其进一步发展。同时自动化技术还在于越来越多的学科相互交融,朝着更多的领域延伸,例如环境系统工程已经成为一个全世界性的大课题,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来改善环境,自动化技术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2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2.1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 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和安全高效的优点在大多数工业企业中有广泛地应用,工业生产过程使用自动化技术,实现高度智能化,大大降低了企业生产过程的运行成本,增强了生产的可靠性,更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2.2自动化系统操作及维护简单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机器按照控制系统预先设定的程序来完成相应的指令,将工人从繁琐的人工重复单一操作中解放出来,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通过控制系统使得机器完成更加复杂、灵活、精确地指令性任务。在机器生产过程中,仅仅需要进行简单的检测以及日常机器的维修保养工作就能够实现长时间高效率运行。 2.3管理应用模式落后 各个领域对于自动化技术的引进,主要局限在仅仅引进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设备,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仍然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运行,新旧机制之间存在很多不匹配的地方,使得自动化技术的引进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企业的管理模式相对滞后,对于管理问题不够重视,管理工作严重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会直接导致企业仅仅机械的应用自动化技术,而缺乏创新意识,从而使得企业的发展动力不足。 2.4人才资源缺失 自动化技术虽然已经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是同发达国家的技术相比,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这种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在实际的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传统的经营及管理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使得工业企业中的自动化技术人才缺失,对于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过于强调理论,简单追求会用购买的设备和技术即可的最低目标。人才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中的重要作用,而通过工业生产实践总结经验改进设计更是改善设备的重要途径。但是国内大多数企业目前过多的追求理论化效果而忽略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给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3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3.1高度集成自动化 集成自动化是指在现有的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不断进行改进,从单一的机器操作到整体机械设备的加工制造过程的统一具体化操作。未来的自动化技术书会采用高度集成化的CPU、芯片以及大规模集成电路,来提高数控系统的集成度,以及软件硬件的运行速度,同时也会更多的采用LED平板显示技术来提高显示器的性能,能够实现超大尺寸的显示。同时也会更加全面的应用先进的封装技术和互连技术,将半导体和表面安装技术融为一体,通过提高集成电路密度,减少互连长度和数量来降低产品的价格,改进产品的性能,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扩大系统的应用范围。 3.2智能自动化 这里所说的智能自动化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对自动化技术进行的改进和完善,未来会不断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化发展方向,提高自动化生产中设备生产数据的收集和科学分析能力,更加全面具体的掌握生产情况,替代一部分的人工管理,对于企业来说能够节约一部分的人力资源成本,从而降低企业同等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好地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3.3管理更加系统化 自动化技术的主要目标就是用机械设备来取代人力作业,这个发展方向不会改变,在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企业的管理模式也会与时俱进作出改变。企业应当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目标再结合自动化技术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来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一方面,向相关行业自动化技术管理水平先进的国内外企业学习,不论是先进的自动化管理应用模式还是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都应当进行学习引进;另一方面,要根据企业发展制定一套长远的发展战略,把目光放的尽可能长远一些,保证自动化技术的可持续性发展,持续为企业经济效益贡

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

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 Intetnet是全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Agency)于1968年主持研制的用于支持军事研究的计算机实验网ARPANET。ARPANET建网的初衷旨在帮助那些为美国军方工作的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交换信息,它的设计与实现是基于这样的一种主导思想:网络要能够经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工作,当网络的一部分因受攻击而失去作用时,网络的其它部分仍能维持正常通信。最初,网络开通时只有四个站点:斯坦福研究所(SRI)、Santa Barbara的加利福尼亚大学(UCSB)、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UCLA)和犹他大学。ARPANET不仅能提供各站点的可靠连接,而且在部分物理部件受损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在网络的操作中可以不费力地增删节点。与当时已经投入使用的许多通讯网络相比,这些网络中的许多运行不稳定,并且只能在相同类型的计算机之间才能可靠地工作,ARPANET则可以在不同类型的计算机间互相通讯。 ARPANET的两大贡献:第一、分组交换概念的提出;第二、产生了今天的Internet,即产生了Internet最基本的通讯基础---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协议(TCP/IP)。 1985年当时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为鼓励大学与研究机构共享他们非常昂贵的四台计算机主机,希望通过计算机网络把各大学与研究机构的计算机与这些巨型计算机联接起来,开始的时候,他们想用现成的ARPANET,不过他们发觉与美国军方打交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他们决定利用ARPANET发展出来的叫做TCP/IP的通迅协议自已出资建立名叫NSFNET的广域网,由于美国国家科学资金的鼓励和资助,许多大学、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甚至私营的研究机构纷纷把自已局域网并入NSFNET。这样使NSFNET在1986年建成后取代ARPANET 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 在九十年代以前,Internet是由美国政府资助,主要供大学和研究机构使用,但近年来该网络商业用户数量日益增加,并逐渐从研究教育网络向商业网络过渡。Internet有着巨大的商业潜力(1)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的优势是能够实现一对多人的信息传递。(2)与专家和科研人员的网上交流与合作:通过电子布告板提出问题听取专家学者和用户各方面的建议。(3)了解商业机会和发展趋势:更多的公司通过Internet收集、调研和销售与商贸活动有关的信息。(4)远距离数据检索:查询各种商业性和专业数据库。(5)文件传输(FTP):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配合与联络:如设计人员通过网络将设计方案直接传输给生产厂家。(6)检索免费软件:目前在Internet的公共软件里,有许多免费软件,很多公司利用这些软件来缩短产品的开发时间。(7)研究和出版:出版商利用FTP进行文稿的传递,编辑和发行,以减少出版和时间和费用。 近几年,Internet规模迅速发展已经覆盖了包括我国在内的170多个国家,连接的网络7万多个,主机达500万台,终端用户近1亿,并且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 Internet在中国起步较晚。1986年,中国科学院等一些科研单位,通过国际长途电话拨号到欧洲一些国家,进行国际联机数据库信息检索,开始初步接触Internet。1990年,中科院高能所、北京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电子部华北计算所、石家庄54所等单位先后通过X.25网接入到欧洲一些国家,实现了中国用户与Internet之间的电子邮件通讯。1993年,中科院高能所实现了与美国斯坦福线性加速中心(SLAC)的国际数据专用信道的互连。

关于物联网起源与发展

物联网起源与发展 物联网的起源: 物联网的理念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只是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器设备的发展,并未引起世人的重视。199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造性地提出了当时被称作EPC系统的“物联网”的构想。1999年,“物联网”的概念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Auto-ID实验室首先提出。其提出的物联网概念以RFID技术和无线传感网络作为支撑。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简称 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物联网的概念。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物体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主动进行信息交换。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物联网的现状: 我国在物联网领域的布局较早,中科院早在十年前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在物联网这个全新的产业中,我国技术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中国与德国、美国、韩国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四个发起国和主导国之一,其影响力举足轻重。 物联网的定义: 凡是有传感器和传感技术而感知物体的特性,并按照固定的协议,实现任何时候物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互联互通,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管理的网络就是物联网。物联网是信息化和工业化发展、融合的必然结果,是信息技术和传感、控制技术融合的产物。物联网可视为互联网的扩展,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扩展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 物联网的基本构架: 物联网的基本构架由三层组成,分别是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由物体的传感器如射频识别装置(EFID)、红外线感应器、激光扫描仪等及其他的控制、执行设备联网组成。网络层包括接入网和通信网,包含了TCP/IP 协议、互联网应用协议等各种通信协议和互联网协议栈。应用层是基于Web浏览器的应用,如智能电网、城市管理、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工业监控等具体某一领域的引用方案。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1、感知层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电子设备产生射频信号或空间电感耦合或电磁反向散射耦合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单个或多个对象

“化学”简介、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从开始用火的原始社会,到使用各种人造物质的现代社会,人类都在享用化学成果。人类的生活能够不断提高和改善,有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化学的贡献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化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在与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不仅本身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例如,核酸化学的研究结果使今天的生物学从细胞水平提高到分子水平,建立了分子生物学;对地球、月球和其他天体的化学成分的分析,得出了元素分布的规律,发现了星际空间简单化合物的存在,为天体演化和现代宇宙学提供了实验数据,创建了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化学的重大成就,还丰富了自然辩证法的内容,推动了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发展。 化学的历史发展 原始人类从用火之时开始,由野蛮进入文明,同时也就开始了用化学方法认识和改造天然物质。火──燃烧──就是一种化学现象。掌握了火以后,人类开始熟食;逐步学会了制陶、冶铜、炼铁;以后,又懂得了酿造、染色等等。这些由天然物质加工改造而成的制品,成为古代文明的标志。在这些生产实践的基础上,萌发了古代化学知识。 古人曾根据物质的某些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企图追溯其本源及其变化规律。公元前4世纪或更早,中国提出了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组合而成,而五行则是由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成的。此说为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互相消长的物质势力,认为二者的相互作用是一切自然现象变化的根源。此说为中国炼丹术的理论基础之一。公元前4世纪,希腊也提出与五行学说类似的火、风、土、水四元素说和古代原子论。这些朴素的元素思想,即为物质结构及变化理论的萌芽。后来在中国出现了炼丹术,到了公元前2世纪的秦汉时代,炼丹术已颇为盛行,大致在公元7世纪传到阿拉伯国家,与古希腊哲学相融合而形成阿拉伯炼金术,阿拉伯炼金术于中世纪传入欧洲,形成欧洲炼金术,后逐步演进为近代的化学。英文中化学一字(chemistry)的字根chem,即来源于中世纪的拉丁文炼金术(alchemia)。 炼丹术的指导思想是深信物质能转化,试图在炼丹炉中夺造化之功,人工合成金银或修炼长生不老之药,有目的地将各类物质搭配烧炼,进行实验。为此设计了研究物质变化用的各种器皿,如升华器、蒸馏器、研钵等,也创造了各种实验方法,如研磨、混合、溶解、结晶、灼烧、熔融、升华、密封等。与此同时,进一步分类研究了各种物质的性质,特别是相互反应的性能。这些都为近代化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许多器具和方法经过改造后仍然在今天的化学实验室中沿用。炼丹家在实验过程中发明了火药,发现了若干元素(如汞、锌、砷、锑、磷等),制成了某些合金(如黄铜、白铜),还制出和提纯了许多化合物,如明矾等。这些成果我们至今仍在利用。 16世纪开始,欧洲工业生产蓬勃兴起,推动了医药化学和冶金化学的创立和发展,使炼金术转向生活和实际,更进而注意对物质化学变化本身的研究。在元素的科学概念建立之

自动化的起源教学文案

自动化技术简要发展史 广义的自动化,是指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管理的一切过程中,通过采用一定的技术装置和策略,使得仅用较少的人工干预甚至做到没有人工干预,就能使系统达到预期目的的过程,从而减少和减轻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效益和效果。由此可见,自动化涉及到人类活动的几乎所有领域,因此,自动化是人类自古以来永无止境的梦想和追求目标。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工匠、技术化、理论化、网络化与智能化等 几个阶段。 一、工匠阶段 人类很早就进行了简陋自动化装置的探索,留下了许多记载与传说,但由于技术与理论都没有真正地发展起来,直至1788年之前,都未能有重大的突破。这里列举几个较为著名的古代自动化装置。中国的指南车是广为传说与记载的古代发明,它始于西汉甚至更早,现已有复制品,但可能由于其自身的固有缺陷或是有了更为方便的指南工具,指南车没有真正得到使用。除了指南车外,还有记里鼓车,著名科学家张衡(公元78-139年)发明的混天仪、水运气象台等。公元3世纪,希腊人发明了水钟。另外,古代传说中的在重要位置安放的各种暗算机关,也是早期的自动化装置的尝试。据说,达·芬奇为路易十二制造过供玩赏用的机器狮,这可以说是最简单的机器人。 二、技术化和理论化阶段 标志人类社会工业革命开始的是瓦特于1788年发明的蒸汽机,它同样也标志着自动化领域技术化和理论化阶段的开始。具有良好的自动控制系统也是蒸汽 机得以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瓦特之前,已有人发明过各种各样的蒸汽机及相关控制装置,但没有真正地解决问题,主要原因有蒸汽的进气和排气是手动操纵的,转速不稳定等。瓦特的发明解决了这些问题,其蒸汽机的转速调节系统原理如图1-10所示。

20101126 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章:互联网基础知识 主讲人:杨春明 第一节互联网发展史 一.Internet 的起源和发展 最早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的前身ARPAnet,该网于1969年投入使用。 ◆ARPAnet称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利用。 ◆它是Internet 的主干网,它为Internet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Internet 的第二次飞跃归功于Internet 的商业化。 1983年ARPAnet 分裂称为两部分: ARPAnet和存军事用的MILNET. 同时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产生和蓬勃发展对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NSFnet 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 而称为了Internet 的主干网。 NSF 指的就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它建立的网站NSFnet。 NSFnet对Internet 的最大的贡献是使Internet 全向社会开放。 二.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及现状 1.关于中国公用数据通信网。 我国已建成四大公用数据通信网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 ChinaPAC 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 中国公用帧中继网ChinaFRN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ChinaNet 2.关于中国Internet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研究试验阶段(1986~1993) 第二个阶段起步阶段(1994~1996) 第三个阶段快速增长阶段(1997~至今) 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化工程进入互联网,实和Internet的TCP/IP 连接,从而开通了Internet的全功能服务,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有互联网的国家。 3 Internet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Internet的发展经历了研究网、运行网和商业网三个阶段。 ●Internet的意义并不在于它的规模,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全球性的信息基础设 施。 ●信息产业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 标志之一。 Internet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法的起源与演进

法的起源与演进 第一节法的起源 一、法起源的主要原因 (一)法起源的经济原因 法是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在人类原始社会漫长的历史中,没有阶级、私有制,也没有代表复杂社会组织和制度形态的国家和法律。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的产生和发展是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但这些因素又是在经济因素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条件下相互作用的。在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产生了私有财产,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社会分工的发展使经常性的交换成为必要和可能。恩格斯认为,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 把每天重复着的产品生产、分配和交换用一个共同的规则约束起来,借以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共用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不久便成了法。 (二)法起源的政治原因 除了经济因素在法的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外,法的产生也是当时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的结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及生产与交换发展的同时,社会也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的分化,形成了两个对抗性的社会利益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作为统治阶级的奴隶主,开始利用国家和法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这是法产生的政治根源。 (三)法起源的社会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公共事务也比以往原始社会更加复杂和增多,原始社会中的极为简单的习惯已无法适应处理这些事务的要求,这就需要产生一种新的行为规则,即法。 (四)法起源的意识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的独立意识的成长也促进了法的产生。总之,法的产生,除了经济、政治原因外,还有人文、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原始社会的习惯转变为阶级社会的法的具体形式存在着很大差别。 二、法起源的一般规律 (一)由个别调整到规范性调整 由个别到一般、由自发到自觉,是人类认识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也是法起源和发展的规律。先自发产生了氏族习惯,后来发展为国家自觉认可或制定的法律规范;先出现对特定人、特定事的调整,然后才发展为对一般人、一般事的调整。 (二)由氏族习惯到习惯法再到制定法 任何国家法的起源,都不可能在刚形成时就具备完全成熟的形态或只有一种形态。 法的形态总是先表现为不成文形式,即习惯和习惯法,然后才发展为成文(制定)形式,即成文法。在这一过程中,文化的因素(尤其是语言和文字的成熟状态)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三)从浑然一体到相对独立 法在氏族习惯的母体中孕育生长,而氏族习惯融原始的道德、宗教等多种社会规范于一体,它们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法律规则的专门化、独立化是社会规范分化的结果,法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法日益脱离宗教、道德规范而成为独立的专门的社会规范的过程。但这一分离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达到完全纯粹的状态。 第二节法的演进一、法的历史类型 (一)奴隶制法奴隶制法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法,也是最早的私有制类型的法。 奴隶制法的本质和特征是由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从总体上认识,奴隶制法具有一些共同特征:

浅谈物联网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a1428664.html, 浅谈物联网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王成莉 来源:《商情》2013年第05期 【摘要】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概述了物联网的内涵, 分析了物联网应用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对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和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物联网现状发展趋势一、物联网的内涵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稱为“Web of Things”。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扩展,顾名思义就是“物品与物品相连的互联网”,它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是物联网仍旧是一种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行的延伸和扩展,第二是物联网的用户端是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描述,在物联网时代,通过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嵌上一种短距离的移动收发器,人类在信息与通信世界里将获得一个新的沟通维度,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连接扩展到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的沟通连接。 二、物联网的发展历史 物联网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售机,但确切来说,物联网的理念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1999年美国Auto-ID中心的Ashton教授在研究RFID时首先提出“物联网”的概念,这也是在2003年掀起第一轮华夏物联网热潮的基础,同年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陸提出了“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2005年11月,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 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此时,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报告中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职能嵌入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然而,报告对物联网缺乏一个清晰的定义。2008年后,为了促进 科技发展,寻找经济新的增长点,各国政府开始重视下一代的技术规划,将目光放在了物联网上。 三、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就目前来说,物联网的开发和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发达国家和地区抓住机遇,出台政策进行战略布局,希望在新一轮信息产业重新洗牌中占领先机。日韩基于物联网的“U社会”战略、欧洲“物联网行动计划”及美国“智能电网”、“智慧地球”等计划相继实施;澳大利亚、新加

物理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

物理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 日常教学工作非常忙碌,很少有时间去探讨、了解与中学教学直接关联的物理问题。本次参加全国物理教师国培活动,有幸认识了当今物理学界的物理大家、泰山北斗,使我们知道了作为中学物理教师搞好常规教学的同时,还需要了解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尤其要知道物理学的最新动态、最新发展趋势。这样才能更好的驰骋讲坛,站的高、望的远,才有可能为祖国培养一流的人才。学习之余,我们通过研讨、读书、上网,了解到当今科学研究中三个突出的基本问题:宇宙构成、物质结构及生命的本质和维持;所对应的现代新技术革命的八大学科分别是:能源、信息、材料、微光、微电子技术、海洋科学、空间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物理学在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学科中占有首要的地位。 物理学发展的前沿领域有: 一、能物理和核物理的前沿领域 A.高能物理:高能物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粒子的种类、性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它们是由什么构成和如何构成的、粒子层次和组成它们的更基本的组元层次的新现象和新规律。由于高能加速器的建造,近40年来这门学科得到极大的发展,它的进展对认识原子核和宇宙的起源与进化也有深刻的影响。其前沿领域有:(1)发展“标准模型” 已知微观世界里的力有强力、电磁力、弱力和引力等四种,已发现的微观粒子可以分成强子与轻子二类。强子是有着这四种力的粒子,轻子是有着强力之外三种力的粒子。迄今我们对粒子物理的认识可以由“标准模型”所归纳。在这个模型里,轻子是基本的,而强子是由更基本的组元——夸克构成的,组成微观世界的组元是三代轻子(υθ,θ),(υμ,μ),(υτ,τ)和三代夸克(u,d),(c,s),(t,b)。电磁力与弱力由电-弱统-理论描述,传递电磁力是光子,传递弱力的是矢量玻色子。传递强力的是胶子,其规律由量子色动力学(QCD)描述。这三种力的来源是破缺的定域规范对称性,破缺是由希格斯(Higgs)粒子引起的。虽然希格斯粒子和υτ中微子尚未发现,但目前所有的实验结果都与标准模型符合。“标准模型”并不完美,目前大部分人相信它是一个有效的唯象理论。仍存在很多基本问题有待解决。例如,在理论中的参数达20个之多,其中11个来自希格斯机制。这样的模型显然不能成为高能物理的基本理论。因此,深入检验标准模型,探索这些参数的来源并找寻向基本理论的发展,是今后重要的研究领域。 (2)粒子的质量起源与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研究 这三代轻子和三代夸克的质量有着令人惊讶的巨大差异:中微子质量比几个电子伏特还小,而顶夸克质量为质子的180倍,与金原子核相近。虽然规范对称性要求光子、胶子和引力子的质量为零,但是它并不要求中微子的质量为零。希格斯粒子被引入标准模型以产生规范对称性的自发破缺,但是其质量与耦合强度的大小已超出标准模型的范畴。所有这些都是有待解决的研究前沿问题。 (3)新粒子和更深层次的粒子 实验上和理论上都不排除有更多的新粒子的存在,例如,磁单极子和其他较重的粒子。也没有任何的理由限定目前的粒子的组元只能有三代,新的代意味着新的种类的粒子,每一种新粒子的发现都会对粒子物理带来新的突破。不计反粒子,目前构成物质结构的最小基本组分是6种轻子,18种夸克以及传递电、弱、强相互作用的12种媒介子。虽然直至10-17厘米尺度尚未有夸克与轻子具有结构的迹象,

“物理学”简介、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精选】

物理学 物理学研究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各种主要的基本形式,它们的性质、运动和转化以及内部结构;从而认识这些结构的组元及其相互作用、运动和转化的基本规律。地学和生命科学都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方面,有重要的社会作用,但是像地球这样有生物的行星在宇宙中却是少见的,所以地学和生命科学不属于物理学范围。当然,物理学所发现的基本规律,即使在地球现象和生命现象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物理学的各分支学科是按物质的不同存在形式和不同运动形式划分的。人对自然界的认识来源于实践,而实践的广度和深度有着历史的局限性。随着实践的扩展和深入,物理学的内容也不断扩展和深入。新的分支学科陆续形成;已有的分支学科日趋成熟,应用也日益广泛。早在古代就形成的天文学和起源于古代炼金术的化学,始终保持着独立的地位,没有被纳入物理学的范围。在天文学和物理学之间、化学和物理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物理学所发现的基本规律在天文现象和化学现象中也起着日益深刻的作用。 客观世界是一个内部存在着普遍联系的统一体。随着物理学各分支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物质的不同存在形式和不同运动形式之间存在着联系,于是各分支学科之间开始互相渗透。物理学逐步发展成为各分支学科彼此密切联系的统一整体。物理学家力图寻找一切物理现象的基本规律,从而去统一地理解一切物理现象。这种努力虽然逐步有所进展,使得这一目标有时显得很接近;但与此同时,新的物理现象又不断出现,使这一目标又变得更遥远。看来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探索、研究是无穷无尽的。以下大体按照物理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来叙述物理学的发展及其内容。 经典力学 经典力学研究宏观物体低速机械运动的现象和规律,宏观是相对于原子等微观粒子而言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到的物体常常包含巨量的原子,因此是宏观物体。低速是相对于光速而言的。最快的喷气客机的速度一般也不到光速的一百万分之一,在物理学中仍算是低速。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称为机械运动。人们日常生活直接接触到的并首先加以研究的都是宏观低速的机械运动。 自远古以来,由于农业生产需要确定季节,人们就进行天文观察。16世纪后期,人们对行星绕太阳的运动进行了详细、精密的观察。17世纪J.开普勒从这些观察结果中总结出了行星绕日运动的三条经验规律。差不多在同一时期,伽利略进行了落体和抛物体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关于机械运动的初步的现象性理论,并把用实验验证理论结果的方法引入了物理学。I.牛顿深入研究了这些经验规律和初步的现象性理论,发现了宏观低速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包括三条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根据对天王星运行轨道的详细天文观察,并根据牛顿的理论,预言了海王星的存在;以后果然在天文观察中发现了海王星。于是牛顿所提出的力学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被普遍接受了。 经典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是质点的空间坐标和动量。一个力学系统在某一时刻的状态由它的每一个质点在这一时刻的空间坐标和动量表示。对于一个不受外界影响,也不影响外界,不包含其他运动形式(如热运动、电磁运动等)的力学系统来说,它的总机械能就是每一个质点的空间坐标和动量的函数,其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由总能量决定。在经典力学中,力学系

自动化技术的起源、发展、应用和未来展望

摘要 简单介绍自动化技术的起源、发展、应用和未来展望。自动化技术从产生到发展,已经应用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将来必定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力量,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起源发展趋势预测 引言 自动化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通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自动地实现预期的操作或某种过程。广义上讲,自动化还包括模拟或再现人的智能活动。 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以及家庭等各方面,是一门涉及学科较多、应用广泛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它主要研究的是人造系统的控制问题,自动控制,与其他高科技领域亲密无间、协同进步。 一、自动化技术的起源 古代人类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为了减轻自己的劳动﹐逐渐产生利用自然界动力代替人力畜力﹐以及用自动装置代替人的部分繁难的脑力活动的愿望﹐经过漫长岁月的探索﹐他们互不相关地造出一些原始的自动装置。古代自动装置公元前14~前11世纪﹐中国﹑埃及和巴比伦出现了自动计时装置──漏壶﹐为人类研制和使用自动装置的开始。 中国的漏壶最初使用泄水型漏壶﹐后来采用受水型漏壶﹐经过不断改进﹐又发展成三级漏壶。1135年,中国的燕肃在一种名叫莲化漏的三级漏壶中采用了自动装置调节液位。 公元 1世纪古埃及和希腊的发明家也创造了一些机器人或机器动物来适应当时宗教活动的需要。如教堂庙门自动开启﹑铜祭司自动洒圣水﹑投币式圣水箱和教堂门口自动鸣叫的青铜小鸟等自动装置。 近代自动装置 17世纪以来,在欧洲的一些国家相继出现了多种自动装置﹐

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法国物理学家B.帕斯卡在1642年发明能自动进位的加法器﹔荷兰机械师C.惠更斯于1657年发明钟表﹐提出钟摆理论﹐利用锥形摆作调速器﹔英国机械师E.李1745年发明带有风向控制的风磨﹐利用尾翼来使主翼对准风向;俄国机械师И.И.波尔祖诺夫1765年发明浮子阀门式水位调节器﹐用于蒸汽锅炉水位的自动控制。 二、自动化技术的萌芽和发展 1788年,英国机械师J.瓦特发明离心式调速器(又称飞球调速器)﹐并把它与蒸汽机的阀门连接起来﹐构成蒸汽机转速的闭环自动控制系统。瓦特的这项发明开创了近代自动调节装置应用的新纪元﹐标志了人类社会工业革命开始,它同样也标志着自动化领域技术化和理论化阶段的开始,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及后来控制理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蒸汽机有很大的历史作用,它曾推动了机械工业甚至社会的发展。随着它的发展而建立的热力学和机构学为汽轮机和内燃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汽轮机继承了蒸汽机以蒸汽为工质的特点,和采用凝汽器以降低排汽压力的优点,摒弃了往复运动和间断进汽的缺点;内燃机继承了蒸汽机的基本结构和传动形式,采用了将燃油直接输入汽缸内燃烧的方式,形成了热效率高得多的热力循环;同时,蒸汽机所采用的汽缸、活塞、飞轮、飞锤调速器,阀门和密封件等,均是构成多种现代机械的基本元件,促使工厂工作由手工化向自动化过渡,为日后的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自动调节器的广泛应用在这一时期中﹐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需要﹐人们开始采用自动调节装置﹐来对付工业生产中提出的控制问题。自动调节器应用标志着自动化技术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人们在使用蒸汽机的时候,就发现保持其转速的稳定是一个大问题,为此,就发明了飞球转速控制器(也叫离心调速器)。当蒸汽机的转速过快时,因为离心力,两个粉色的飞球就会往外胀;飞球胀开以后,这个下面的套筒就往上升,这个套筒的移动,就带动执行机构(蒸汽阀门)动作,使得进入引擎的蒸汽量减少,从而降低了蒸汽机的转速。蒸汽机的转速过慢会产生什么现象,相信读者都会自己分析的。 可是,光有飞球控制器有时还是不能解决问题。人们很快发现,有的蒸汽机的飞球调速器投入运行后,蒸汽机的转速就产生周期性的大幅度波动,无法正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