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答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要点

答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要点

答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要点
答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要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要点

(一)基础知识部分:

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知道测量较大的物体用米作单位;测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做单位。例:一块橡皮长约6(厘米)学校旗杆高约12(米)

操场环形跑道一圈400(米)一本书厚大约1(厘米)

1、知道刻度尺上1厘米有多长。

例:刻度尺上从0-5是(5 )厘米;从2-9是(7 )厘米。

明确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熟练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例:700厘米=(7 )米2米=(200 )厘米

30厘米+70厘米=(1 )米1米-40厘米=(60 )厘米会画线段:用尺子画;标2个端点;标上长度。

2、知道角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名称,。例:角是由(1 )个尖尖的(顶点),(2 )条直

直的(边)组成的。

3、能正确读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例:2×9=18读作:(二乘

九等于十八)。在2×9=18中,(2)和(9 )是乘数,积是(18 )。

它表示(2个9相加的和是18),也表示(9个2相加的和是18)提示:把意义能完整表述,两种说法都可以。

例:一个乘数是4,另一个乘数是5,积是(20)。两个加数都是7,和是(14)例:两个乘数都是6,积是(36 )

4、熟练掌握将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方法:相同加数×个数

例:3+3+3+3+3=3×57+7+7+7=7×4

7、掌握简单排列问题的规律。先确定一个数放在最前面,再用这个数和其他两

个数分别组合在一起。(提示:不能把0放在最前面)。注意有序的排列,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用1、2、3可以摆成( 6 )个两位数。分别是(12、13、21、23、31、32)。

用4、8、0可以摆成(4)个两位数。分别是:(48、40、84、80)。

8、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排列和组合。排列问题中12和21是两个不同的数,而组合

问题中1+2和2+1都等于3,只算一种算式。比如生活中的握手,打电话,球队之间的比赛问题等等。如:3个小朋友A、B、C、不论是两两之前握手还是进行比赛都是3次。因为这些活动都与顺序无关。所以不是六次而是三次,为AB 、AC、BC。

1、2、3可写出几个不同的和的算式?1+2 、1+3、2+3。

3条裤子2件衣服,共有几种搭配方法?(6)种

9、最小一位数是0,最大一位数是9,最小两位数是10,最大两位数是99,最小三位数是100 。例:最小两位数与最大两位数相差89。

10、角的大小和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边的开口大小有关系。

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不管是黑板上的还是课本还是操场上的都是一样大。

画直角必须用三角尺画,必须标注直角符号和各部分名称。要会画直角,特别是根据已经提供的一条线,在这条边上画直角,还真容易错。

试着用三角板在下面这条线上画直角:

1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注意检查熟背口诀。()×5<21,想5的乘法口诀。

12、看图列式。

图中是(4)个(3),不能说成3个4,算式为3×4=12或4×3=12

13、会认时间

(1)、知道钟面上有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每个大格中有5个小格,共60小格。钟面上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分针走一圈是(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1小时=60分。

(2)、能看钟面认出是几时几分并会读写,如读作(8时5分),写作(8:05)。

注意:文字(书面)表达式,“8时5分”中5分的前面不要0;

电子表达式,“8:05”中5的前面必须写0。

分针指着(11),是(55)分,

时针指过(3),是(3)时,所以合起来是(3:55)错误理解:时针和分针看反了,理解为(11:20)

分针指到11的时候,由于时针很靠近4,易错误的理解为(4:55).

方法一:用尺子比划,看时针是否过了4,没过4表示:3时××分;过了4表示:4

时××分。但是实际练习时,学生不会自觉地拿尺子量,只会凭感觉判断。

方法二:假设分针再往前走一点,指着12的时候就是4时了,那么现在肯定还不到4时,所以是3时××分。但是二年级部分学生抽象推理能力有限。

在分针指向9、10、11这三个数字时,学生最容易把时针的位置弄错,这一直是个难点。

(3)给定一个时间知道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几分。

一刻:15分半小时:30分

如8:45过一刻是(9:00)学生常见错误写成8:60 (4)给定一个时间,画分针。这个问题不大,注意2点即可:用尺子画;分针比时针长。

14、观察物体:

前、后,上、下、一个侧面容易理解。

但是对于左右侧面观察的图像成对称图像时难以理解。例如:观察熊猫、水壶、汽车,选择从它们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观察的图像。

方法:假设自己就站在观察者的位置,看看熊猫(鼻子、眼睛、嘴巴)、水壶(壶嘴)、汽车(车头)在你的左侧还是右侧。那么给出的图片,熊猫(鼻子、眼睛、嘴巴)、水壶(壶嘴)、汽车(车头)的相应特征必须与你看到时是在你的同一个方向。

(二)应用题部分

(1)年龄问题。

例:明明今年13岁,爷爷今年71岁,9年之后爷爷比明明大几岁?71-13=58(岁)谁比谁大几岁永远大几岁,9年之后即使19年之后还是大这个岁数。

(2)够不够问题。

例:食堂买来20袋大米,。每天吃三袋。这些够吃7天吗?

够不够的问题有三步

首先计算7天要吃多少袋大米:3×7=21(袋),

其次比较:20<21,

最后说明:不够。一定要回答“够还是不够”。门票的问题也是这样做。

(3)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是加减法问题。

例:鸡有28只,鸭比鸡多15只,鸭有多少只?鸡鸭一共有多少只?一找比字句“鸭比鸡多15只”,说明鸭多鸡少,二看问题“鸭有多少只?”说明要找的是较多数,三确

定方法:求较多数用加法,求较少数用减法,求相差数用减法。所以鸭:28+15=43(只)鸡鸭一共:28+43=71(只),

但是部分学生只算鸭的数量就完了,或者一个式子:28+15+28=71(只),不管题目是2问。

(4)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

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常见错误孩子会写成3×5-2)

(5)乘法应用题。

一个文具盒8元,买3个要多少钱?

3×8=24(元)还有孩子用8+8+8=24元要让孩子体会乘法比加法简便。

针对以上知识点,家长可以对照孩子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补充复习。谢谢!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全面复习与巩固提高 一、解决问题 1、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1 桌上有18个苹果,小明吃了3个,妈妈又吃了2个,现在桌上还剩多少个苹果? 方法一:方法二: 分步计算:18-3=15(个)分步计算:3+2=5(个) 15-2=13(个)18-5=13(个) 综合算式:18-3-2=13(个)综合算式:18-(3+2)=13(个) 练习: 小明、小刚和小红每人都做了5朵红花,小聪做了7多红花,他们四个人一共做了多少朵红花? 爸爸妈妈和小明一共吃了15个李子,爸爸妈妈每个人吃了4个李子,那么小明吃了几个李子? 2、从总数中连续减去两部分(连减算式),也可以写成从总数中减去两部分的和,同时需要用小括号把两部分的和括起来,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比如:18-3-2= 18-(3+2) 练习: 加括号:27-11-7= 78-20-28= 去括号:33-(5+6)= 55-(5+10)=

3、同级运算:(连加,连减,连乘,连除,加减混合,乘除混合) 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同级运算的类型:+ +,--,+ -,-+,××, 4、不同级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 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 不同级运算的类型:×+ ,×-,+ ×,-×, 带小括号运算的类型:×(+ ),×(-), 4、把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时: 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 35+56=91 73-31=42 91-28=63 42-18=24 综合算式:35+56-28=63 综合算式:73-31-18=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6=41 67-31=36 91-41=50 18+36=54 综合算式:91-(15+26)=50 综合算式:18+(67-31)=5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42 8×9=72 78-42=36 92-72=20 综合算式:78-6×7=36 综合算式:92-8×9=20 练习: 33+15=48 61-11=50 48-11=37 50+18=68 综合算式:综合算式:——————————————————————————————————————21+20=41 3×7=21 83-41=42 73-21=52 综合算式: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方法歌: 收集信息不遗漏 计算方法弄清楚 分步综合自己选 方法多样才灵活 仔细计算别搞错 检查过后要答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打印版

第一单元米和厘米 1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用字母(cm)表示;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字母(m)表示。 3、测量时:一般是把尺子的“0 ”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例: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一般应从尺的(0)刻度画起,画到(4)厘米的地方;还可以从尺的(1 )刻度画起,画到(5 )厘米的地方。 4 、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6、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小朋友的肩宽大约30厘米。 7、课桌宽60厘米黑板长4米教室长8米 操场长200米铅笔长20厘米跳绳长2米 数学书长26厘米灯管长50厘米房间高3米 字典厚4厘米大树高8米旗杆高15米 升国旗的旗台高60厘米 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 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第二单元【角和直角】 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练一练】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 () () 2、角的画法:先画顶点后画边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3、用三角尺可以画出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点对点,边对边,边重合,是直角) 4、三角尺上有3个角,其中最大的那1个是直角,其余2个都是锐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5、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用放大镜看一个角,这个角的大小不改变。】 直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 6、用三角尺画直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引出一条射线,再在三角尺上找一个刻度与这条射线重合画出另一条射线。 7、所有的直角大小都一样。拿一张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可以得到直角。数学书的封面上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红领巾上有3个角,2个锐角和1个钝角。

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一、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会用“正”字记录数据。会数“正”,知道一个“正”字代表数量5。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例: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 (1) 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 )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 (3) 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 (4) 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天。 (5) 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天。 (6)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有两种情况: (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总数÷份数=每份数 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列式: (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列式: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例:42÷7=6 42是(被除数),7是(),6是();这个算式读作()。 4.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乘数相同的除外)。 例:用“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解决的算式是() A、24÷6= B、4×6= C、24÷3= D、24÷4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一、目的 整理、归纳本册教科书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关知识间的联系。经历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培养自觉整理与复习的意识和习惯。 1、巩固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 2、弥补弥补所学知识与技能的不足(教学的不足,学习的不足) 3、提高对本期所学的提高,对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复习策略 1、认真研究教育局试题思路,把握教材、课标。 2、精讲多练。 3、注重学习过程,更重视复习效果。 4、不仅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把做题与考试能力作为期末复习的重点能力训练。 三、各单元及各节目录一览表 单元小节 数与代数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写数、读数;大小比较;较大数的估计;整理与复习。 三、三位数加、减法整十、整百数的加减;加减法的估算;三位数加法;三位数减法;探索规律;聪明的高斯(数学文化);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 五、有余数的除法 六、时、分、秒认识钟表;解决问题 空间与图形二、认识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平行四边形;拼组图形;七巧板(数学文化)四、千米毫米计量的发展(数学文化) 统计与概率七、统计统计。 实践与综合应用总复习各单元整理与复习;总复习。 实践活动学习“当家”;人身上的小秘密;每天锻炼1小时。 四、教材重难点 1、经历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 2、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读写方法、大小比较等知识。 3、复习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加法计算中连续进位与减法计算中连续退位是难点 4、理解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小于除数是难点 5、能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选择长度单位、计量单位,会进行长度单位或计量单位间简单的换算。 6、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8、能用象形统计图,画“正”字,画“√”等方法进行统计,并能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 五、复习重、难点 1、数数、三位数的加减、有余数的除法。 2、每次检测,学生在填空题上丢分多,可专项对填空题进行训练,这也是提高成绩的重要措施。 3、解决问题是难点(特别是合理选择型的题)。 4、操作题的训练要。 六、复习建议 1、根据本班实际制定措施,注重复习的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制定提高措施(找准突破提升点)。 3、复习时应有针对性,综合性。 4、复习时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如:复习统计可在即将进入复习时,可对班级的作业情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直接打印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直接打 印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一、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 5、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是可以测量出长度。 6、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 出长度。 (边) (顶点) (边) 7、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1页图例)。 8、三角板上有3个角,其中只有1个角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9、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10、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直角比直角大或说大于直角的角叫做钝角比直角小或说小于直角的角叫锐角 二、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加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要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减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原来的个位数字上加10再 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2、估算: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 方法:个位小于5的少看,个位等于或大于5的多看,看成最为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 如:49+42≈90 28+45+24≈100 50 40 30 50 20 注意:当问题里上出现了“大约”两个字时,就需要估算。 3、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 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4、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 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未知数就等于谁加上几。 三、表内乘法 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 如:5+5+5+5 表示: 5 × 4 在解决问题时也可以用 4 × 5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 6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 或 如:1×9=10—1 9×5=50—5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浙教版 (含答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浙教版 (含答案)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试卷60分钟,满分为100分,卷面分为5分) 试卷满分为100分,卷面书写有下列情况,在100分基础上酌情扣1-5分: 1.书写字迹潦草,答卷不整洁扣2分。 2.使用修正纸、涂改液、透明胶等纠错扣1分。 3.不规范纠错,乱涂乱画扣2分。 一、按要求填空(本题共计12分) 1、用心想,填一填。 1、20个十是(),10个百是()。 2、十位、百位上都是9的数是(),比这个数多10的数是()。 3、8个一和6个百合起来是(),读作:()。 2、看图填空。 1、每()个一堆,有()堆萝卜,一共有()个萝卜。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6个萝卜,平均分成()堆,每堆()个。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6个萝卜,每()个一堆,平均分成了()堆。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计算题(本题共计10分) 1、先圈一圈,再算一算。 2、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三、列竖式计算(本题共计6分) 1、用竖式计算。 8+57+29=82-53-19=

78-24+35=61+15-37= 四、选一选(本题共计12分) 1、估一估,得数大于50的是()。 A、21+23 B、72-29 C、100-19-19 2、下面四个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 A、6320 B、1000 C、3009 D、5600 3、下面几个数中最接近1000的数是()。 A、999 B、899 C、1009 4、小刚和小强进行口算比赛,每人做72道,小强每分钟做9道题,小刚9分钟做完,他们俩谁做的速度快? ( ) A.小刚 B.小强 C.一样快 5、1千克铁与1千克棉花比较,( )重。 A、铁 B、棉花 C、一样重 D、不一定 6、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余数最大是( )。 A、9 B、8 C、7 D、10 五、判断对与错(本题共计15分) 1、我是公正小法官。 (对的打“√”,错的打“╳”)。 1、计算8×6和6×8,48÷8用同一句乘法口诀。 ( ) 2、一个乒乓球约重3千克。( )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二单元总复习及答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二单元总复习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20分) 1、2个8相加得(_______),2个8相乘得(_______)。 2、连接两点可以画________条线段。 3、算盘里一个上珠表示(________)。 4、两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可能是(____)位数,也可能是(_____)位数。 5、一个角有(____)个顶点,(____)条边。 6、观察正方体时最多能看到正方体的(________)面。 7、小刀长(____)厘米,橡皮长(____)厘米。 8、一条裤子73元,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14元,买一件上衣至少要带(____)张。 9、按规律接着填数:980、985、990、(__________)、(__________)、1005. 10、至少要用(_____)个同样的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新的大正方体。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下面各数一个0都不需要读出来的数是() A.5007 B.6090 C.9000 2、( )拍到的照片是正好相反的。

A.乐乐和甜甜B.乐乐和小东C.小东和甜甜 3、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长短()。 A.有关B.无关C.不能确定 4、小朋友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不少于10()。 A.时B.分C.秒 5、无论从什么角度看,(____)看到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A. B. C.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2、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对边相等的四边形就一定是长方形。() 4、两个9相乘的积是18。() 5、四条边围成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四、计算题。(10分) 2×9=9×5=3×6=15÷3=1×1=35÷5= 2×2=12÷2=5+6=3×4=27÷3=5×5= 7×4=6+3=6×5=7×2=8×4= 27÷9=

浙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经过时间教案

《经过时间》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第6页、第7页,经过时间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初步求简单的经过时间,并初步运用于实际问题,提出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究,通过具体线段图来理解探究抽象时间经过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初步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增强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时间经过的方法过程; 教学难点: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提出数学问题。 以下是CCTV—14少儿动画频道2015年3月16日的部分节目时间表, 根据这个表,请同学们分小组,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预设问题1、请读出每个节目的时间。《动画乐翻天》6时;《动画梦工厂》6时30分;…… 预设问题2、请为每个节目时间画出相适应的简单钟面。 预设问题3、从《动画乐翻天》到《动画梦工厂》经过了多长时间?

学生探讨预设问题3,并总结从06:00到06:30,经过了30分钟。 时刻与时段。 1、多啦A梦上午8(时)离开家,9(时)到了学校,中间经过了1(时); 2、我们每天8(时)上课,每天在校时间约为6(时)。 上面的每个“时”字,表示的含义一样吗? 8时表示的是8点这个时刻,而中间经过了1时表示的是经过的一段时间。今天我们就学习“经过时间”。板书课题。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套教材中,无论时间点和时间段,都可以用“时”来表示,同学们在下面的学习中,注意区分哪个“时”,表示的是时间点,哪个“时”表示的是时间段。 二、探索问题。 课本第6页,绿化小分队去植树。他们几时出发?几时到达? 他们9:00出发,11:00到达。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问题:哪一段表示经过的时间?从9时到11时经过多少时间? 学生在小组内探讨,经过多少时间的方法。 方法一:数一数。 数一数,线段图上,每一小段表示多长时间?每一大段表示多长时间?时间就像这些线段小格子一样,一直往前走着,过去了,就不会回头。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间。 方法二:算一算。 11-9﹦2(时) 学生尝试用两种方法独立完成第6页的例题2。 三、试一试。 课本第7页习题1、习题2和习题3。 习题1,从7:00到8:30经过了几时几分? 用方法二,算一算;再用方法一,数一数,验证一下。试着总结:经过在1小时内的计算方法;超过1小时的计算方法。 习题2,在小组内完成。 习题3,共同总结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四、练一练。 1、小明每天晚上8:30睡觉,第二天早上6:40起床,他一共睡了多长时间?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要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要点 (一)基础知识部分: 、 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 知道测量较大的物体用米作单位;测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做单位。 例:一块橡皮长约6(厘米) 学校旗杆高约12(米) 2、 知道刻度尺上1厘米有多长。 例:刻度尺上从0-是()厘米;从2-9是(7)厘米。 3、 明确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熟练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例:700厘米=(7)米 2米=(200)厘米 30厘米+70厘米=(1)米 米-40厘米=(60)厘米 4、 知道角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名称。 例:角是由(1)个顶点,(2)条直的边组成的。

、 能正确读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例:2×9=18读作:(二乘九等于十八) 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出来。 在2×9=18中,(2)和(9)是因数,积是(18)。 它表示(2个9相加的和是18),还表示(9个2相加得18) 提示:把意义写完整。两种说法都可以。 例: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积是(20)。 例:两个因数都是6,积是(36) 6、 熟练掌握将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方法:相同加数×个数 例:3+3+3+3+3=3× 7+7+7+7=7×4 7+8+9=8×3(有难度,不要求都掌握) 7、 知道几种常见图形的对称轴各有几条。 例: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圆形上有图案,按图案的内容确定对称轴。例如圆形笑脸只有一条对称轴。 8、掌握排列组合的规律

先确定一个数放在最前面,再用这个数和其他两个数分别组合在一起。(提示:不能把0放在最前面)。xb1 用1、2、3可以摆成( 6)个两位数。分别是(12、13、21、23、31、32)。 用4、8、0可以摆成( 4)个两位数。分别是:(48、40、84、80)。 9、简单推理 运用关键线索正确判断。 例:跳绳比赛结束后,小芳、小华、小明3人的成绩分别是9下、87下、100下,小华说:“我跳的不是最多的”,小芳说:“我比小华跳的少”。小芳跳了( )下,小华跳了( )下,小明跳了( )下 0、估算的应用 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大约”。xb1 例:一本书有89页,已经看了42页,大约还有(0 )页没看完? 90 40 估算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按统一标准算的题都算对。高年级用四舍五入法,低年级把它看做相近的好算的数,便于

小学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浙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浙教版)亲爱的小朋友,快乐的寒假来到了,你们可以放松一下自己了!在愉快的寒假中, 希望你们能按时认真地完成寒假作业。下面是我们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浙教版),希望对大家学习有所帮助。 一、直接写出得数。(共20分) 62 、59、30、0、28 、15、64、20、54、59、42、78、40、 0、28、32、56、45、66、21 二、填空。(共16分) 1、24米、2米、13厘米、100米、5、6、2×9或3×6、6、3 、6×6或4×9 2、3次比赛。 3、4、20、8、44、5、3、4、4、2 4、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6=18读作:3乘6等于18。 5、10厘米、1米62厘米、10米、2米。 6、在○里填上“+”、“-”、“×”或“”、“=”。 三、1、c、2、b、3、a、4、c、5、④ 四、1、×2、√3、×、4、×、5、× 五、画一画:(共8分) 1、画一条8厘米的线段。 2、直角要有角标。

六、1、67+32=99 46+28+23=97 96-54=42 82-37-12=33 2、(1)5×7=35(2)18+18=36(3)6×4=24 (4)6×9+15=69 七、1、9×4=36(人) 2、①48+37=85(箱)②85-56=29(箱)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要点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姓名: 班级:

1、 1米=()厘米 300厘米=()米 8米=()厘米 2、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 3、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棵树高25()数学书厚约7() 小明身高1()22()桌子高70() 4、在()里填上“>”、“<”或“=”。 3米()3厘米 30厘米()29厘米 1米()100厘米 3米()2米75厘米 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5米-8米=() 40厘米+26厘米=() 30米+15米=() 60厘米-16厘米=() 1米-12厘米=() 二、正确的在()里画√,错误的在()里画×。 1、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2、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3、爸爸的身高有178米。() 三、做一做。 1、我估计我的铅笔盒长()厘米,用尺量铅笔盒的长是()厘米。 2 、请你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2厘米长比9厘米短的线段。 3、量一量。 我的手掌宽约()厘米。我的一拃长()厘米。 我的身高是()厘米。我的一步长()厘米。 四、动脑筋。 1、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后长2厘米,这根绳子全长()厘米。 2、用一把25厘米长的直尺量1米长的纸条,需要量()次。 3、游泳池长50米,小明游了一个来回,一共游了()米。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0-()=26 ()+13=26 ()-12=30 22+()=30 2、在○里填上“>、<、=”。 21+29 ○40 53-23 ○ 53-25 51-29 ○ 32 □34+25 ○ 25+43 3、□里最大能填几。 57- □>30 25>18+ □ 4、买一台计算器要29元,一个地球仪12元,买这两样东西大约要()元,如果有50元,大约还剩()元。 二、解决问题。 1、张老师买篮球用了45元,买排球用了39元,他一共用了多少元? 2、一件裤子46元,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多24元,一件上衣多少元? 3、小华买一辆玩具汽车用了23元,买一架玩具飞机29元,买一架玩具飞机比买一辆玩具汽车多多少元? 4、学校买来75本图书,分给低年级25本,中年级28本,其余的分给高年级,高年级分得多少本图书? 5、学校合唱队原来有42人。有9名同学毕业了,又新加入了13人。学校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6、一瓶花生油要58元,一排牛奶37元,妈妈有100元,买这两件物品,够吗? 7.桔园里收桔子,运走了58筐,还剩35筐。桔园里一共有多少筐桔子? 8.书架上有57本书,借走29本,还剩多少本?又买来20本,现在有多少本? 9.动物园有25只猴子,狼狗比猴子多25只,狼狗有多少只?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直接打印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直接打 印版) 一、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是可以测量出长度。 6、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边)(顶点)(边) 7、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1页图例)。 8、三角板上有3个角,其中只有1个角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9、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10、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直角比直角大或说大于直角的角叫做钝角比直角小或说小于直角的角叫锐角 二、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加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要向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减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要从位退1;在原来的个位数字上加10再减,计算时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2、估算:把一个接近整整百的数看作整整百来计算。方法:个位小于5的少看,个位等于或大于5的多看,看成最为接近的整或整百数。如:49+42≈9028+45+24≈1005040305020 注意:当问题里上出现了“大约”两个字时,就需要估算。 3、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4、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未知数就等于谁加上几。 三、表内乘法

【上海市】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练习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练习题 第一部分 一、填空。 1、 1米=()厘米 300厘米=()米 8米=()厘米 2、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 3、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棵树高25()数学书厚约7() 小明身高1()22()桌子高70() 4、在()里填上“>”、“<”或“=”。 3米()3厘米 30厘米()29厘米 1米()100厘米 3米()2米75厘米 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5米-8米=() 40厘米+26厘米=() 30米+15米=() 60厘米-16厘米=() 1米-12厘米=() 二、正确的在()里画√,错误的在()里画×。 1、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2、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3、爸爸的身高有178米。() 三、做一做。 1、我估计我的铅笔盒长()厘米,用尺量铅笔盒的长是()厘米。 2 、请你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2厘米长比9厘米短的线段。

3、量一量。 我的手掌宽约()厘米。我的一拃长()厘米。 我的身高是()厘米。我的一步长()厘米。 四、动脑筋。 1、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后长2厘米,这根绳子全长()厘米。 2、用一把25厘米长的直尺量1米长的纸条,需要量()次。 3、游泳池长50米,小明游了一个来回,一共游了()米。

第二部分 一、填空: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0-()=26 ()+13=26 ()-12=30 22+()=30 2、在○里填上“>、<、=”。 21+29 ○40 53-23 ○ 53-25 51-29 ○ 32 □34+25 ○ 25+43 3、□里最大能填几。 57- □>30 25>18+ □ 4、买一台计算器要29元,一个地球仪12元,买这两样东西大约要()元,如果有50元,大约还剩()元。 二、解决问题。 1、张老师买篮球用了45元,买排球用了39元,他一共用了多少元? 2、一件裤子46元,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多24元,一件上衣多少元? 3、小华买一辆玩具汽车用了23元,买一架玩具飞机29元,买一架玩具飞机比买一辆玩具汽车多多少元? 4、学校买来75本图书,分给低年级25本,中年级28本,其余的分给高年级,高年级分得多少本图书?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整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知识点 一、解决问题 1、同级运算:(连加,连减,连乘,连除,加减混合,乘除混合) 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同级运算的类型:+ +,--,+ -,- +,××,÷÷,×÷,÷×。 2、不同级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 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 不同级运算的类型:× + ,×-,+ ×,-×,÷ + ,÷-,+ ÷,-÷。 带小括号运算的类型:×( + ),×(-),( + )÷,(-)÷。 3、从总数中连续减去两部分(连减算式),也可以写成从总数中减去两部分的和,同时需要用小括号把两部分的和括起来,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如:54-8-22 = 54-(8+22) 4、把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时:(方法:一算,二圈,三换,四抄)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 二、表内除法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

份数。 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5、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都用除法计算, 用“一个数÷另一个数=几倍”。 7、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所求问题是总数,用乘法计算;所求问题是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8、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 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 ②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 ③除法的问题:有倍数关系的可以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谁是谁的几倍?”,“是”字前写较大数,“是”字后写较小数。 9、一件物品的价格叫单价,买几件叫数量,买几件共需要的钱叫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三、图形与变换 1、角:锐角、直角、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2、平移:当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时,是直线运动。自身方向不

浙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试题

浙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六道大题,满分100分。 2、本试卷考试时间为50分钟。 一、口算。(20分) 4×4= 700-110= 63÷9= 49-30-18= 150+50= 5×5= 6÷6= 13+8+2= 900-80= 900+90= 24÷6= 45+45-80= 2400-600= 24-24= 8×4= 40-(30+10)= 2500+50= 6×6= 25÷4= (5+35)-20= 二、填空。(每空1分,共16) 1. 2000克=()千克,8千克=()克。 2.在()里填上“>”或“<”。 398()400 1989()2008 2004()1999 3. 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最高位是百位的数是() 位数。 4、()里最大能填几。 3×()<14 ()×9<67 34>()×6 23>()×9 5、三位数中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的差是()。 6. 5个3相加是( ),再减去5得( )。 7. 被除数是18,除数是3,商是( ),再加上16得( )。

8、一个除数是5的除法算式,余数可能是()。 三、在正确答案下面的( )里面“√”,错误答案下面的( )里面“×”。 (4分) 1. 下列各题竖式计算中,没有简便写法的是: ① 36+24-30 ② 42-(18-23) ③ (69+30)-45 ( ) ( ) ( ) 2. 一个足球重是: ① 450克②450千克③4千克5克 ( ) ( ) ( ) 3. 6000里面有()个百: ①6 ②60 ③600 ( ) ( ) ( ) 4. 1千克棉花与1千克铁相比较() ①同样重。②1千克铁重。③1千克棉花重。 ( ) ( ) ( ) 四、计算下面各题。(24分) 1. 4897+1561= 2. 7008-3609= 3. 68+24-49= 4. 58-39+28=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知识点: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一个“正”字代表数量()。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在统计图中一格可以代表数量1,也可以代表其他数量,比如2和3等等。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练习: 1.结合图表,补充完整。 2.表示( )个人。 3.星期()去科技馆的人最少,星期()去科技馆的人最多。 4.星期()和星期()去科技馆的人数同样多,共有()人。 5.小丽想去科技馆,你建议她星期几去?为什么? 6.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3)喜欢( )小组的人数最少。喜欢()组和()组的人同样多。 (4)选择羽毛球组的有( )人。 (5)选择篮球组的有( )人。 (6)你对学校开展的课外小组有什么好的建议? (1)一年级5.0以上有( )人。 (2)六年级5.0以上有( )人。 (3)四年级4.2以下有( )人。 (4)六年级( )的人数最多。 (5)5.0的视力是正常的,低于5.0的一年级的有( )人;六年级的有( )人。 (6)从统计表中你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知识点: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折痕所在的直线叫()。 2、平移:当物体横着、竖着、斜着直线运动,并且物体的()、()和()不变,只是()发生变化,这种运动是平移。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图形旋转是()和()没变,()发生了变化。 练习: 1.下面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画一画。 ()条()条()条()条 2、时针运动是()现象,拉抽屉是()现象。 3、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移动属于()现象,车轮运动属于()现象。

(完整)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提纲

期末总复习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本单元主要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能估测或实际测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1、认识厘米: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 用“厘米”作单位,可以用“ cm”作单位。 2、量物体的长度:把尺的刻度0 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如果量物体时从尺子的其他刻度开始时,就用大刻度去减小刻度,差就是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 ”表示。1 米=100 厘米。 4、认识线段: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线段的特征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学会画一条线段,画完线段后要标上线段的长度。 5、解决问题: 能用熟悉的长度为标准来判断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单位。避免产生 “一张床长2 厘米”的错误。记住一些生活常识如: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 厘米;小朋友1 拃的长度大约是14 厘米;小学生一步长大约40厘米;手掌的宽度大约是8 厘米;从地面到小朋友胸口的位置大约是1 米;一张双人桌的长大约是1 米;门高大约2米;跳绳大约2--3 米;单人桌长60厘米,一层楼高约3 米,一张床长约2 米。 6、平时多与孩子讨论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并会估测物体大概的长度或高度。第二单元1 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主要是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摆竖式计算)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1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和进位加。重点是进位加: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用小 1 作标记),十位加的时候别忘加小1。 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和退位减。重点是退位减: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用小圆点作标记),十位减的时候别忘推掉1。 3、解决问题: (1)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注意:不能看“多”就加,看“少”就减,应先判断出哪个是大数,哪个是小数,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 (2)连续两问。根据数学问题选取题目中相应有用的数学信息来解决问题,弄清两个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可直接用于第二个问题)。要注意别把第二个问题落掉。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会把两个竖式合并成一个竖式。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和有时两个竖式不能并成一个竖式,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注意要看清加、减符号,不要把加法做成减法,把减法做成加法。

浙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练习一 37+25+15= 17-9-2= 72-24+16= 34+16+27= 5×(26-20)= 26+38-35= 9×7-25= 3×8+24= 27-( ) =10 ( )-14=25 ( )+16=40 34-( )=16 12+( )=85 ()八四十八七()五十六六()三十六()六二十四八九()⑴羊圈里有15只白羊和7只黑羊,一共有多少只羊? ⑵羊圈里有22只羊,跑了6只,还剩多少只羊? ⑶羊圈里有15只白羊和7只黑羊,跑了6只,还剩多少只羊? ⑷学校买来90本新书,借给同学53本,还剩多少本? ⑸小明家有32只鸡,卖了17只,还剩下多少只? ⑹小明家有32只鸡,第一次卖了9只,第二次卖了8

练习二56+(28-15)= 7×6-14= 40+50-20= 4×7+72= 4×9-36= 3×5+46= 28+(26-17)= 24-(56-50)= ()二十一 ()六二十四 八九() ()九二十七 四九() ()二十四 ()三十六 8的7倍是多少?8个5相加是多少? ⑴二年级同学一共做了45个布娃娃,送给幼儿园35个,还剩下多少个? ⑵二年级同学做布娃娃,第一天做了22个,第二天做了23个,送给幼儿园35个,还剩下多少个? ⑶食堂第一周吃大米25袋,第二周吃大米37袋,两周共吃大米多少袋? ⑷商店里有苹果50筐,梨40筐,卖出25筐,还剩多少筐? ⑸一辆客车里有48名乘客,在第一站下去了18名,又上来了20名,这时车上有多少名乘客?

练习三 ⑴自行车厂计划三天生产自行车80台,第一天生产20台,第二天生产35台,第三天生产多少台? ⑵停车场上有65辆车,开走28辆后又开来39辆,停车场还有车多少辆? ⑶有18个苹果,小朋友吃了8个,还剩多少个? ⑷有3盘苹果,每盘6个,小朋友吃了8个,还剩多少个? ⑸有6名同学做大红花,每人做5朵,一共做了多少⑹有6名同学做大红花,每人做5朵,已经做了25朵,还要做多少朵? ⑺有40棵树,已经种了26棵,还要种多少棵? ⑻有5名同学种树,每人种8棵,已经种了26棵,还要种多少棵? ⑼买来48米布,做床单用去32米,做衣服用去5米,还剩多少米? ⑽修路要用94袋水泥,第一次用了36袋,第二次用了38袋,还剩多少袋?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复习重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复习重点 1.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 (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总数÷份数=每份数 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 列式: (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 列式: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例:42÷7=642是(被除数),7是(),6是();这个算式读作()。 5.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乘数相同的除外)。 例:用“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解决的算式是() A、24÷6= B、4×6= C、24÷3= D、24÷4= 6、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 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 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春,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 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 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一)填空 1、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车身的运动是()现象 2、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3、小明向前走了3米,是()现象。 4、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图形,这条直线就是() (二)判断 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3、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4、火箭升空,是旋转现象。() 5、树上的水果掉在地上,是平移现象() (三)选择 1、教室门的打开和关闭,门的运动是()现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