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专接本中国文学史练习题

专接本中国文学史练习题

专接本中国文学史练习题
专接本中国文学史练习题

接本古代文学练习题

填空题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神话

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它保存在《淮南子》中。

第二章《诗经》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305 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 ,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等十五“国风”,共160 篇。

5、《诗经》中的“雅”分大雅和小雅,前者有31 篇,后者有74 篇,共105 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周颂、商颂、鲁颂,它们分别有31 篇、5 篇和4 篇作品,共40 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今文:鲁人申培的鲁诗、齐人辕固的齐诗、燕人韩婴的韩诗、古文“毛诗” 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现在流传下来的是“毛诗”,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毛诗正义》是西汉毛亨传,东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诗集传》是南宋朱熹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农事、宴飨、怨刺、战争徭役和婚姻爱情。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赋、比、兴的手法,句式和章法,风、雅、颂不同的语言风格等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赋、比、兴,它们和风、雅、颂合称为诗之“六义”。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赋者,敷陈其事物而直言之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生民》、《公刘》、《绵》、《皇矣》和《大明》5篇。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甲骨卜辞。

2、反映我国早期记事记言的文字由简到繁的发展标志是商周铜器铭文。

3、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的是《尚书》。

4、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的是《春秋》。

5、《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

6《左传》描写的重大战争有城濮之战、崤之战、邲之战、鞌之战、鄢陵之战等。

7叙事散文中以记言为主的著作是《国语》。

8突出表现纵横家思想和纵横家人生观的史书是《战国策》。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1、《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是语录体。

2、《老子》的文学性主要表现于哲学表述中反映的情感和具有诗意的语言。

3、表明我国说理散文已经成熟的是《荀子》、《韩非子》中的专题论文。

4、《孟子》散文的特点是缜密纯熟的论辩技巧气势浩然的文风。

5、“养气说”的本质意义是按照人的天赋本心,对仁义道德经久不懈的自我修养。

6、“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庄子体认“道”的人生。

7、“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的意思是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人们习惯于以“我”为是非标准,为避免主观片面,把道理讲清,取信于人,必须“藉外论文”(《寓言》)。重言即借重长者、尊者、名人的言语,为使自己的道理为他人接受,托己说于长者、尊者之言以自重。卮言即出于无心、自然流露之语言,这种言语层出无穷,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永远流传下去。

8、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是荀子。

9、先秦作家中大量引用寓言故事说明事理的是韩非子。

10我国说理文的主要模式是成熟于战国后期的专论体说理文。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

1、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源头的是楚辞。

2、屈赋的代表作品是《离骚》、《九歌》、《天问》、《招魂》、《九章》。

3、从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中我们基本可以认定屈原的作品共24 篇。

4、屈原在《离骚》中所创造的象征手法是“相草美人”。

5、被称为骚体的屈原作品在形式上的特点是新鲜、生动、自由、长短不一的“骚体” 。

6、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歌的总称是《九章》。

7、“天问”意思是列举出历史和自然界一系列不可理解的现象,对天发问,探讨宇宙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道理。

8、宋玉的代表作品有《九辩》、《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等。

第二编秦汉文学

绪论

1、西汉作家群体的再度生成大约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

2、汉赋和楚辞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汉宣帝时,王褒等人用诵读奇文等方法为太子治病。东汉时,王逸则写出了《楚辞章句》的研究著作。

3、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吴王刘濞、梁孝王刘武和淮南王刘安。

4、武帝曾令淮南王刘安为《离骚》一书作注解,其宾客还集体创作了《淮南子》一书。

5、汉代乐府洛阳东观、鸿都门学等文化机构的设立,为稳定已生成的作家群体发挥了积极作用。

6、言“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的人是司马相如,司马迁则说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后者选自《西京杂记》。

7、汉代文人贵于名行,为实现理想不惜牺牲自己,因此他们的作品贯穿着一种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保持着激扬高昂的格调。

8、汉代文学从对历史的批判发轫,经昌盛期的歌功颂德,最后以对现实的批判而告终。

9、汉代文人的地位经历了一个从独立到依附再到独立的演变过程。

10汉代文学与先秦楚地文学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所以一开始就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东汉以后,文学作品的现实精神日益增强,辞赋创作中,班彪的《北征赋》、班昭的《东征赋》、蔡邕的《述行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都是现实性很强的作品。

11、西汉的学校教育是武帝时期经公孙弘倡导后发展起来的。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两汉文学思潮很少超越经学的藩篱,《毛诗序》中主张诗歌“发乎情,止乎礼仪” 等观点,成为汉代文学思潮的灵魂和主调。

12、赋是汉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骚体赋的代表作有贾谊的《吊屈原赋》,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的作品代表了新体赋的最高成就,张衡的《归田赋》则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13、司马迁的《史记》开辟了传记文学的新纪元,《吴越春秋》是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马第伯的《封禅仪记》可视为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游记。

14、,汉代文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初创期全盛期中兴期和转变期四个阶段。

第一章秦汉政论散文

1、秦统一全国之前,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编成《吕氏春秋》一书。全书分《十二纪》《八览》《六论》,再加一篇序文,共161 篇,二十多万言。《汉书艺文志》把它列为“杂家”,其中主要包含了道家、儒家、阴阳家等家的思想。

2、《吕氏春秋》是一篇优秀的文学散文,其《贵公》篇讲了“圣人之治天下也,必先公”的道理,《大乐》篇则讲了音乐的产生本质和功用等,有《老子》的文风。文章中也用了大量寓言,其《察今》篇为了说明“因时变法”的主张,连用了“荆人涉澭”、“引婴儿投江” 和“刻舟求剑”三个寓言。

3、鲁迅先生曾言:“秦代文章,李斯一人而已”。《谏逐客书》是他的代表作,全文共分3 段,最精彩部分是中间段。

4、西汉初年的陆贾曾著文12 篇纵论秦汉之得失等内容,号为《新语》。《汉书艺文志》则记载了贾谊散文共计58 篇,收录于《新书》。

5、代表汉初政论散文最高成就者是贾谊,他的作品可分为专题政论文、疏牍文、杂论三类,头二类的代表作品分别为《过秦论》、《论积贮疏》和《陈政事疏》。《论贵粟疏》是晁错的作品,它上承《论积贮疏》而发,进一步指陈了务民贵粟的主张。

6、《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内容分为上中下三篇,全文结尾时留下一个野谚,叫“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7、《淮南子》原称《淮南鸿烈》,东汉高诱评此书,认为“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显然是汉初黄老思想的继续。其《览冥训》篇前后引用了十几个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来进行说理;其《要略》篇运用大量排比式句子,与陆贾、贾谊等人的文章共开了后世骈文之先河。

8、董仲舒的《贤良对策》三篇是优秀的政论散文,《春秋繁露》一文则艰涩枯燥;刘向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品有《极谏用外戚封事》《谏营昌陵疏》等,整理古籍时写成的《战国策录》也见解深刻,文笔生动。9、西汉散文创作极其繁荣,司马相如的《难蜀父老》,东方朔的《答客难》桓宽的《盐铁论》及扬雄的《解嘲》、《解难》等俱为名篇。

10、王充、王符和仲长统被并称为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

11、王充政论散文的代表作是《论衡》,全书共85 篇,现存少一篇《招致》。此书以疾虚妄为写作宗旨,最能代表这种思想的有“九虚”、“三增”、《论死》、《订鬼》等篇。

12、王符的政论散文《潜夫论》成书于东汉中期,是一部愤世嫉俗之作,其《考绩》篇与汉代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有异曲同工之妙。《务本》篇则批判了靡丽浮华的文风。

第二章汉代辞赋

1、“彼寻常之汙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这句话选自贾谊的《吊屈原赋》,此文是以骚体写成的一篇抒怀之作。作者的另一篇赋作《鵩鸟赋》,阐明了自己对生死祸福达观的态度,表现出鲜明的道家倾向。

2、枚乘是梁园文学群体的杰出代表,《汉书?艺文志》载乘赋九篇,其《梁王菟园赋》、《忘忧馆柳赋》均为前人所称道,然而以《七发》最为著名。

3、《七发》对先秦文学多有借鉴,其中涉及劝谏楚太子的养生理论和《吕氏春秋?本生》的论述相关,而《七发》一文的理论渊源可以从《吕氏春秋?孟春纪》找出。

4、《七发》在体制上沿袭了《楚辞》和《招魂》和《大招》,区别是《七发》把铺排对象作为否定性因素加以了处理。《七发》一文中以观潮一段的描写最为精彩,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把描写对象写成是一支声势显赫的军阵。

15、《七发》辞藻繁富,多用比喻和叠字,以叙事写物为主,是一篇完整的新体赋。在它以后以七段成篇的赋成为一种专门文体,号称“ 七体”。

6、梁孝王去世和汉武帝继位,是汉代文学由初期进入盛期的转折点,这一时期文坛上以赋见称的作家有东方朔、枚皋、司马相如等。

7、司马相如的代表作是《子虚赋》和《上林赋》,此外还有抒发对秦迅速败亡的《哀二世赋》,针砭崇尚

神仙之事的《大人赋》,号称历代宫怨作品之祖的《长门赋》,还有《美人赋》《难蜀父老》等等作品。

8、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上林赋》中,虚构了子虚、乌有先生和亡是公三人。文章结构,都是篇首几段用散文领起,中间用韵文铺叙,篇末又用散文结尾。作品句法灵活,用了许多排比句,并间杂长短句。描写景物时,大量采用了短句,如描写游猎主要用三言,这就使得文章音节短促,应接不暇,文采斑驳陆离。

9、汉武帝以后至宣帝、成帝时,文坛重又焕发异彩。其中以赋名世并影响后代文坛的当推王褒和扬雄,刘向、刘歆父子的汉赋作品也颇有文采。

10、汉宣帝时,上层社会发生了一场关于赋的社会意义乃至文学的性质的讨论。在这场辩论中,宣帝指出了某些不以讽喻为宗旨的文学作品存在的合理性,对以娱乐为旨归的文学艺术流派给予了必要的肯定。在这种思潮支持下,以“ 辩丽可喜”为特征的赋,取得了较大成绩。

11、王褒的赋作主要有《洞箫赋》和《甘泉赋》。扬雄赋作中,《蜀都赋》实开了后世京都赋的先河,《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四篇是他的代表作。刘向的赋多不出《楚辞》窠臼,刘歆的《遂初赋》对后来的述行言志作品较有影响。上述赋中,是西汉文坛具有“辩丽可喜”“虞说耳目”特点的代表作是《洞箫赋》。

12、东汉初年,面对都洛都雍的争论,杜笃作了《论都赋》,这篇作品是东汉赋风转变的重要标志。京都赋题材中,影响最大的当推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也占有一席之地,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才能,为作者赢得“辞赋英杰”的声誉。

13、东汉抒情赋主要分为纪行赋和述志赋两类。前者开了后代游记文学的先声,其殿军人物是蔡邕,代表作品为《述行赋》。另外,班彪的《北征赋》和班昭的《东征赋》也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为后者注入巨大活力的人物是张衡,除了大赋作品,他也写了《思玄赋》《归田赋》等抒情之作。此类作品中,冯衍的《显志赋》是东汉早期的重要作品,班固的《幽通赋》和它在基本精神上多有相承。东汉末年,赵壹创作的《穷鸟赋》《刺世疾邪赋》等此类作品也别具特色。

第三章秦汉叙事散文

1、现存的秦代刻石文共有7 篇,大都出自李斯之手。它们分别是《峄山刻石》、《泰山刻石》、《会稽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琅邪台刻石》。其中除琅邪台刻石为两句一韵外,其余6篇皆为三句一韵。

2、西汉散文发展中出现了以剖白个人思想心迹为主的书信体体散文,代表著作有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枚乘的《谏吴王书》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和杨恽的《报孙会宗书》等。

3、刘向一生有著作多种,其中《说苑》《新序》等书的部分篇目具有小说的意味,实开了六朝《世说新语》类小说之先河。

4、《史记》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称它是“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司马迁,字子长,汉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少年时曾随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向董仲舒学习公羊派《春秋》。后任太史令,并参与制定了《太初历》,因李陵案被处以宫刑。征和二年(前91 年)最终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共历时14 年。

6、司马迁曾在《报任安书》中提及其修史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全书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

列传组成,记述了从黄帝至西汉武帝年间大约3000 年的兴衰沿革史。

8、东汉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在叙事写人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9、和《史记》疏荡往复的笔法不同,《汉书》重视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从而形成和《史记》迥然有别的风格。

10、《吴越春秋》是成书于东汉的一部历史散文,作者是赵晔。其书今存十卷,主要叙述吴越争霸的故事。它在体例上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史书的特点,是历史演义小说的雏形。

11、成书于东汉的历史散文《越绝书》内容许多与《吴越春秋》相同。它们都以吴越争霸为主线索,又都出自吴越文人之手,因而也都带有鲜明的吴越文化的特点。

12、东汉碑文和秦代刻石铭文有渊源关系。崔瑗的《河间相张平子碑》用简洁的文字展示了张衡的学问品格。胡广的《征士法高碑》则短小精悍,多用偶语,妙语天成。蔡邕的碑文在东汉最为著名,代表作是《郭有道碑》和《陈太丘碑》。

13、马第伯的《封禅仪记》是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游记,后来的《洛阳伽蓝记》、《水经注》在笔法上和它多有相似之处。

第四章两汉乐府诗

1、两汉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2、乐府的行政长官叫乐府令,隶属于少府。西汉另一掌管音乐的机构是太乐令,隶属于奉常,主管郊庙之乐。

3、最初用楚声演唱的乐府诗是《安世房中歌》十七章,另外,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在祭祀沛宫原庙时也用楚声演唱。

4、乐府的职能地位在武帝时进一步加强,至成帝末年,乐府人员多达八百余人,哀帝登基后,下诏罢乐府官,裁减乐府人员。

5、东汉管理音乐的机关分属两个系统,一个是太予乐署,一个是黄门鼓吹署,后者在西汉时已有,实际上发挥了西汉乐府的作用。

6、沈约编篡《宋书》时,其《乐志》篇收录了大量两汉乐府诗。宋人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把汉代至唐的乐府诗搜集起来,共分为十二类。其中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歌谣辞中,而以相和歌辞数量最多。

7、现在所能见到的两汉乐府诗,可以认定是西汉作品的有:《大风歌》、《安世房中歌》17章、《郊祀歌》19章、《铙歌》18首等等。

相和歌辞中对人民苦与乐的反差进行了深刻揭示,其代表作分别是:苦有《东门行》、《妇病行》、《孤兒行》等,乐有《鸡鸣》、《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等。《相逢行》中“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的描写对后世小说《红楼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9、两汉乐府诗在表现人世间的苦与乐两性关系的爱与恨时,受《诗经》影响较深,有国风、小雅的余韵;而在抒发乐生恶死的愿望时,主要继承了楚文化的传统,是《庄子》《离骚》的遗响。

10、两汉乐府诗都是“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诗中既有叙事诗,也有抒情诗,其中以叙事诗的成就最为突出。

11、两汉乐府寓言诗可划分为假托动植物之口进行自述与植物和人对话两种类型,主要作品有:《雉子班》《乌生》《豫章行》《蜨蝶行》《董娇娆》等等。

12、汉高祖刘邦的《鸿鹄歌》是四言诗,《安世房中歌》是用楚声演唱的三言七言相杂之诗,铙歌十八首各篇则均为杂言。成帝时长安流传的《尹赏歌》、《邪径败良田》,都已经是标准的五言诗。

13、从西汉五言歌谣到乐府五言诗,再到文人五言诗,这就是早期五言诗发展的基本轨迹。

第五章东汉文人诗

1、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他的其他五言诗则收录在《太平御览》和桓谭的《新论?琴道》篇中。另外,他的《竹扇赋》今存残篇,是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原来当是系于赋尾。赋末附诗,当始见于东汉。

2、张衡的五言诗《同声歌》描写了一新婚女子,它明显借鉴了民歌的表现手法。张衡的《四愁诗》是骚体整齐化之后而形成的七言诗,另外,附于《思玄赋》结尾的也是一首七言诗。

3、班固、张衡对乐府诗都有所继承,不过班固诗继承了朴素质实的风格,而张衡诗则继承了缛丽华美的特点。二人诗班固长于叙事,张衡则长于抒情。从张衡起,东汉文人五七言诗形成了以抒情为主的基本走势,秦嘉的《赠妇诗》三首,成为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成熟之作。

4、汉桓帝以前,东汉文人诗歌经历了由叙事向抒情、由模仿民歌到作家独创的转折,但诗歌的基调没有太大变化。诗人们表现的是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

5、东汉灵帝时期郦炎、赵壹、蔡邕的五言诗具有典型乱世文学的特征。他们的代表诗歌分别是《见志诗》

二首《疾邪诗》二首和《翠鸟诗》,其中后者又是一篇寓言诗歌。

6、《古诗十九首》作为一个整体被收录在《文选》之中,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产生的年代大约不晚于桓帝时期。

7、《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钟嵘《诗品》称它“ 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刘勰《文心雕龙》也称东汉“古诗”实“ 五言之冠冕也”。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1、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建安开始的,其终结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为标志。其时间断限是公元196 年到公元589 年,它共经历了393 年。

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建安、正始文学;第二期是两晋文学;第三期是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了________的变化过程。

3、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典论?论文》始,有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等,再加上肖统的《文选》徐陵的《玉台新咏》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5、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生死主题、游仙主题、隐逸主题。

6、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的崩溃,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理论形态就是魏晋玄学。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蔡琰,“三曹”是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和刘桢。

2、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曹操。

3、曹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蒿里行》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另一部分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短歌行》(“对酒当歌”)和《步出夏门行》的《龟虽寿》。曹操的诗学习汉乐府,他采用乐府古题写时事。

4、《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5、曹植的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代表作有《白马篇》。其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其代表作有对自己和朋友遭受迫害的愤懑,如表现朋友无辜被害而自己无能为力的《野田黄雀行》,对任城王暴卒而表示悼念的《赠白马王彪》。还有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的《美女篇》、《七哀诗》。前者以美女盛年未嫁寄托自己的怀才不遇,后者以“沉浮异势”自述无辜被弃。

6、“七子”中成就最突出,被《诗品》列为上品的诗人是王粲和刘桢。前者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后者“仗气爱奇”,他们的代表作一是写战乱中饥妇弃子的《七哀诗》,另一首是个人的抱负和遭遇的《赠从弟》三首。

7、现存题为蔡琰的作品有三篇,其中较为可信的是五言体的《悲愤诗》。

8、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阮籍和嵇康。

9、嵇康的四言诗的代表作是《赠秀才入军》。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82首,他开创了中国文学上中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

1、阮籍《咏怀诗》风格隐约曲折,《诗品》评为“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

第二章两晋诗坛

1、西晋太康时代最著名的作家有陆机、潘岳,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的以他们为代表的诗风。太康诗风的特征是繁缛。与他们同时,号称“三张二陆两潘一左”的“左”是指左思。

2、西晋诗人多以才华自负,陆机潘岳等人的努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拟古,二是追求形式和技巧的进步。陆机的代表作有摹拟《古诗十九首》的《拟古诗》十二首和被召入洛阳留恋家乡之情的《赴洛道中作》二首。潘岳的代表作是《悼亡诗》三首。

3、左思的代表作有《咏史》八首,其内容主要是寒士之不平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它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路。

4、刘琨的代表作是《扶风歌》,郭璞的代表作《游仙诗》十四首。兰亭诗的内容,表现出山水审美的情趣和由山水直接抒发玄理。

5、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人物是孙绰和许询。

第三章陶渊明

1、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谥号为靖节先生。

2、陶渊明的作品,今存诗121 首,赋文赞述等12 篇。其诗可分为五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其散文辞赋的名篇是《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

3、陶渊明的田园诗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有的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其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有的是写自己躬耕生活的体念,如《归园田居》其三(种田南山下);有的是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生活的凋敝,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天道幽且远)。

4、陶渊明的咏怀诗和咏史诗,继承了阮籍、左思诗歌的传统,它围绕着诗人出仕与归隐这个中心,表现了自己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品格。其代表作有《杂诗》其二(白日沦西阿)、《读山海经》其十(精卫衔微木)等。

5、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可以归纳为主要两点:一是情、景、事、理的浑融,二是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苏轼概括为“ 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第四章南北朝民歌

1、南朝乐府民歌约486 首,大部分属于《乐府诗集? 清商曲辞》,其中吴歌326 首,西曲142 首,神弦歌18 首。

2、吴歌产生的地点在长江下游,而以当时的首都建业为中心,产生的时代以东晋和刘宋居多。

3、西曲歌产生的地点在荆(今湖北省江陵县)、郢(今江陵县附近)、樊(今湖北省襄樊市)、邓(今河南邓县)之间,这些城市在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以江陵为中心。产生的时代以宋、齐、梁、陈的居多。

4、南朝民歌喜用双关语,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同音异字的,如“莲”双关“ 怜”“丝”双关“ 思”;另一类是同音同字的,如布匹之“匹”双关匹偶之“ 匹”,以黄连之“苦”双关相思之“苦”等。

5、北朝民歌主要见于《乐府诗集? 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也有一小部分,共70 余首。

6、所谓“横吹曲”,是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因乐器有鼓有号角,所以叫“ 鼓角横吹曲”。它是由梁代的乐府机关保存下来的,故又叫“ 梁鼓角横吹曲”。

7、北朝民歌是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硕果,其中又以鲜卑语的歌辞居多,这些歌辞后来被翻译成汉语,如《敕勒歌》。

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1、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2、山水诗如同游仙诗和玄言诗一样,与魏晋之后的隐逸之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3、谢灵运山水诗的佳句,如“ 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等。

4、鲍照诗歌的代表作有充满对门阀制度不满情绪的《拟行路难》其六(对案不能食)有描写边塞战争,表现诗人建功立业愿望的《代出自蓟北门行》(羽檄起边亭)等,其风格继承了乐府文学的传统。

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1、齐永明期间,由于汉字四声的发现和声律论的提出,于是形成了具有格律的新体诗。这种诗体由于是在永明年间形成的,所以又叫永明体。

2、新诗体的作家,除提出“八病”说的沈约外,还有以山水诗见长的南齐诗人谢朓,积极参与创制新体诗的王融,梁诗人何逊和陈诗人阴铿等。

3、文学史上把谢灵运和谢朓称为“ 二谢”或“ 大谢小谢”,谢灵运因袭封康乐公,故又叫谢康乐,谢朓因做过宣城太守,所以又称“谢宣城” ,他们都是南朝最著名的山水诗诗人。

4、谢朓山水诗有一首写春江日暮景色的名诗为李白所激赏,题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灞涘望长安)。它的一些五言四句的小诗,富有南朝民歌气息,如《玉阶怨》(夕殿下珠帘)和《王孙游》(绿草蔓如丝)等。

第七章庾信与南朝诗风的北渐

1、北朝文学的本土作家,有北魏的温子昇,由魏入齐,与温子昇并称的邢邵和有“邢魏”之称的魏收。还有由南入北,著有《颜氏家训》的颜之推,被强留西魏和北周,写有《渡河北》的王褒和“暮年诗赋动乡关”的庾信。

2、“穷南北之胜”的南北朝最大诗人是庾信,他早年是南朝有名的“徐庾体” 诗人,后羁留北朝,写下其代表作《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五言小诗的名作是《寄王琳》和《望渭水》。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律赋骈文与散文

1、魏晋散文刘勰以“气爽才丽”一语评价“三曹”。在建安各体文章中,曹操的教令甚具异彩,有通脱之风。在应用文体中显露文学魅力的,是曹丕曹植的书札。在曹植传世的文章中,与书体相近的表文,如《求白试表》等也是情文并茂。

2、抒情小赋在魏晋时涌现出一批佳作:如曹植的《洛神赋》王粲的《登楼赋》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等。

3、南朝的骈文中,有代表性的名作有鲍照凭吊广陵的《芜城赋》,孔稚圭讽刺伪隐士周颙的《北山移文》,江淹抒写各种离情别景的《别赋》和各种人的遗憾的《恨赋》。

4、南朝的山水写景文的代表作有丘迟的《与陈伯之书》吴均的《与宋元思书》和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其中丘迟描写江南暮春三月景色的有三句话,它们是: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5、北朝散文的代表作有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和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

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

1、追寻中国小说的起源,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神话传说,其次是寓言故事,第三是史传。

2、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类,代表前者的是干宝的《搜神记》。代表后者的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3、《世说新语》共分36 门,其内容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可以说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为《世说新语》作注的是梁代刘孝标。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绪论

1、唐代国力的强大,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2、唐代的思想领域,是儒、释、道并存,三者思想的交融,是唐代思想的基本特点。

3、唐代文学的繁荣,表现在诗、文、小说、词的全面发展和作者众多上。

4、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唐代文学可以分为前后两期。

5、唐散文的发展,主要出于政治功利动机。

6、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作为一种文体的成熟。

7、词的出现,主要因为娱乐的需要。词随燕乐起,选词配乐,依调填词,都为了歌唱。

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1、隋代的建立,结束了二百七十馀年南北分裂的局面。终隋一朝,南北诗风相互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合而不同的过渡性质。

2、初唐四杰从宫廷诗人纤巧绮靡的写诗倾向,转向了刚健骨气。

3、“文章四友”和“沈宋”,属“台阁体”诗人,为唐代近体诗诗的定型作出了贡献。

4、陈子昂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复归风雅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

5、隋唐统一后,融合南北文学之长,创造新文学,经历了隋初唐一百二十馀年的探索过程。

6、沈宋之称,成为律诗定型的标志。

第二章盛唐的诗人群体

1、王维在描写自然山水的诗里,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的静逸明秀诗境。

2、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大量出现,与隐逸之风的盛行有直接关系。

3、王维等山水田园诗人作诗深受禅风重染,作品多带有禅意和禅趣。

4、盛唐诗人中,有一群具有北方阳刚气质的豪侠型才士,他们的诗歌创作具有豪爽俊丽而风骨凛然的共同风貌,创造出了清刚劲健之美。这一些诗人有王翰、王昌龄、李颀、崔颢、祖咏等。

5、边塞诗人高岑共同的人生经历是都曾亲临边塞。

第三章李白

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大约在李白五岁时,随家迁居蜀之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开元十三年(725 年)李白东出夔门,“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2、李白是个功名心很强的人,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 的儒家思想。建立盖世功业之后,功成身退,归隐江湖。

3、神仙道教信仰在李白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给了他一种极强的自我解脱能力。

4、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称为“三绝”。

5、明人胡应麟说:“太白五七言绝,字字神境,篇篇神物。”

第四章杜甫

1、从盛唐到中唐,是一个巨大的转变。杜甫就是衔接这个转变的伟大诗人。

2、还在天宝年间,元结《箧中集》诗以悲愤写人生疾苦,冷眼旁观,走向写实。

3、杜甫,字子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西南)人,生于巩县。青年时期是在盛唐社会中度过的,过了一段南北漫游,裘马轻狂的生活。

4、安史之乱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无数灾难,也给诗歌创作带来了变化,战乱生活题材很自然地进入诗歌创作中。

5、杜甫诗风格多样,沉郁顿挫之外,萧散自然是又一重要特点,当他生活稍为安定时,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成都草堂的一段时间,就有不少这类作品。

6、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兵败被俘,有《集杜诗》二百首。

第五章大历诗风

1、大历诗歌的产生,主要出于两大诗人群体,一是以长安和洛阳为中心的钱起等“ 十才子”诗人,作品多为题赠送别之作;再就是长期在江南任职的地方官诗人,如刘长卿、韦应物、李嘉祐、戴叔伦等,作品大多描写山水风景。就题材内容而言,他们的诗歌并没有比前人提供更多的新东西,其清雅闲谈的艺术追求,则深受盛唐王、孟诗风的影响,有一脉相存的关系。

2、向往隐逸的宁静,有意效法陶渊明的冲和平淡,成为韦应物诗歌创作的主导倾向,往往能“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

3、刘长卿的五言诗写的最好,曾自许为“ 五言长城”,早年爱写篇幅较大的叙事性的五古五排,但意脉似不甚连贯。后来他用较短的五古和五律、五绝写离别与山水景物,颇多意象省净而极富韵味的优秀之作。

4、所谓“十才子”有钱起卢纶李端等十人,其中钱起被公认为十才子之冠。

5、顾况李益的诗,与大历诗风淡泊寂寞的主流情调有着不同的风貌,显示出异于同辈的艺术个性。

第六章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

1、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是韩愈、孟郊,此外还有李贺、卢仝、刘叉等人。这个诗派的主要风格雄奇怪异。

2、孟郊与李贺为诗皆以苦呤著称。《寒地百姓吟》是孟郊的作品,“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贾岛的佳句。

3、刘禹锡既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又是善于摹仿民间俚歌俗调作诗的诗人。他的《竹枝词》等是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诗歌,都是诗人在巴山楚水之间生活时写成的。

4、“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乌衣巷》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它们都是刘禹锡的脍炙人口的佳句。

5、《江雪》和《渔翁》都是柳宗元著名的山水诗。

6、韩孟诗派里的重要诗人李贺是从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的一个代表者。其诗歌的中心内容是诉说怀才不遇的悲愤。其独特的诗风是凄艳诡激。

第七章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1、元白诗派重写实尚通俗是中唐文化转型时期文学的新思潮,其渊源可以追溯到三百篇中的“ 风”诗和汉魏乐府民歌那里,其近源则是安史之乱后一批具有写实倾向的诗人创作,尤其是伟大诗人杜甫的创作。

2、元稹的乐府诗创作受到张籍、王建的影响,但他们的“新题乐府”却直接缘于李绅的启迪。李绅写《新题乐府》二十篇,元稹和之,白居易又在他的基础上扩充为五十首,名曰“ 新乐府”,并在序里明确提出其诗歌创作主张,于是形成了一个重写实,尚通俗的诗歌创作新高潮。

3、白居易的一生以被贬江州司马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 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 独善其身”时期。

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的主张是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一文中提出来的。

5、白居易把自己的诗歌分为讽谕、闲适、和杂律四类。他的《琵琶行》是属于感伤一类,《卖炭翁》是属于讽谕一类,《大林寺桃花》是属于闲适一类。

第八章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1、唐代散文文体文风的改革,自内容言,是,把散文引向政教之用,和当时的政治形势有密切的关系;自形式言,是由而,是散文自身发展的一种要求。

2、在韩柳以前,初唐的,盛唐的,中唐的等人,均曾努力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韩柳的古文革新活动准备了条件。

3、中唐士人中兴的愿望促成了的复兴,促成了政治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体文风的改革得到了发展。换言之,是的需要促成了文体文风改革高潮的到来。

4、韩愈的杂文《》以千里马比喻贤才,寄寓了作者心中的不平。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是所作的《》一文中的句子。

6、晚唐讽刺小品继承柳宗元的传统,在晚唐尖锐的社会矛盾下产生的,其主要作家有等。

第九章唐传奇

1、敦煌遗书中有大量的文学作品,与,就是其中重要的两类作品。

2、敦煌变文是指在敦煌发现的唐代和讲说故事的。

3、变文的内容,大体上可分为讲唱故事和讲唱故事两类。

4、《伍子胥变文》是变文的重要作品,它取材于相传为赵晔所作的《》。?

5、唐传奇《游仙窟》是时期的作品,《离魂记》是时期的作品。

6、唐传奇中反映豪士侠客生活的作品,的《》的《》的《》等篇颇有影响。

7、现存唐传奇大部分收录在《》一书里,辑录的《唐宋传奇集》,廓清了明清书商“妄制篇目,改题撰人”的流弊,是一个较好的辑本。

第十章晚唐诗歌

1、李商隐思想中,的成分兼而有之。他有“匡国”用世之心,也有过“愿为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的出世念头。

2、“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是李商隐诗《》中的名句,王安石晚年喜吟之,以为“虽老杜无以过”。

3、李商隐抒情之作中,最为杰出的是以为中心的爱情诗。李商隐诗的朦胧,与亲切可感的常常统一在一起。

4、齐梁诗主要兴趣在描写闺阁楼榭与女子的容貌体态服饰,重而乏。李商隐的爱情诗,侧重于感情领域的表现,摆脱了以满足为特征的庸俗情调,以其把这一题材的诗境推向高峰。

第五编宋代文学

绪论

1、“四大书院”指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和应天书院。

2、提出“以俗为雅”命题的有梅尧臣、苏轼、黄庭坚。

3、叶夑《原诗》说:“ 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梅、欧、苏、王、黄,皆愈之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第一章宋初文学

1、宋初诗歌三体指白体、昆体和晚唐体。

2、晚唐体的盟主是寇准。

3、《山园小梅》的作者是林逋,其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被称为咏梅绝唱。

4、王禹偁散文代表作有《待漏院记》、《唐河店妪传》和《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等。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词风前期的演变

1、“北宋倚声家初祖”是晏殊,其“情中有思”的代表作是《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

2、在宋代词史上,欧阳修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其歌咏颍州西湖的十首《采桑子》最能体现清新明畅的风格。

3、欧阳修词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抒发作者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如著名的《朝中措平山堂》。

4、成为后来豪放派滥觞的词人是范仲淹,其代表作是《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5、“张三中”得名是因写“ 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张三影”得名是因写“ 云破月来花弄影”、“ 帘压卷花影”和“ 堕轻絮无影”。

6、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视张先词为“ 古今一大转移”。

7、王安石的怀古咏史词是《桂枝香·金陵怀古》、《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

8、近人夏敬观指出慢词“始盛于耆卿,大成于清真。”

9、清人冯熙说欧阳修词“疏俊开清人子瞻,深婉开少游。”

10、“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

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新

1、欧阳修议论文《与高司谏书》揭露批评高若讷的卑劣行为,《朋党论》针对保守势力驳斥了其谬论;其记叙文如《五代史记》一类历史散文言之有物,其亭台记代表作是《丰乐亭记》,其文赋代表作是《秋声赋》;其散文中《醉翁亭记》最为简洁流畅纡徐委婉平易自然。

2、梅尧臣论诗说“ 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

3、宋诗畅尽而“ 伤直露”的特点,在苏舜钦诗中已见端倪。

4、王安石散文风貌被清人刘熙载称为“ 瘦硬通神”。

5、王安石咏史诗的代表作是《明妃曲二首》《贾生》。

第四章苏轼

1、苏轼《自题金山画像》:“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2、韩愈文依靠雄辩和布局、蓄势等手段来取得气势的雄放,而苏轼文却依靠挥洒如意、思绪泉涌的方式达到了同样的目的。苏文气势雄放,而语言却平易自然,这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

3、“不识庐山真面目”“雪泥鸿爪”出自苏轼的理趣诗《题西林壁》和《和子由渑池怀旧》。

4、清人赵翼评苏诗:“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瓯北诗话》)

5、苏轼在《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中以“ 短长肥瘦各有志,玉环飞燕谁敢僧”来比喻多元审美情趣和对各种不同风格的欣赏倾向。

6、近人陈衍说:“余谓诗莫甚于三元,上元开元,中元元和,下元元佑也。”(《石遗室诗话》)

7、苏轼《祭张子野文》说张先“ 清诗绝俗,甚典而丽,搜物研情,刮发幽翳,微词婉转,盖诗之裔。”

8、金人元好问认为东坡词“ 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新轩乐府引》)

9、苏词既向内心的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

10苏轼较成功的“以诗为词”表现手法有二:一是用题序,二是用典故。

11、宋人胡寅《酒边集序》称苏词:“ 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而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即揭示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类作品所创造的一种新美学风范。

12、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说:“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而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13、苏诗不仅影响有宋一代的诗歌,而且对明代的公安派诗人和清初的宋诗派诗人有重要启示;苏轼的词体解放精神直接为南宋辛派词人所继承,形成了与婉约词平分秋色的豪放词派;苏轼的小品文,是明代标举独抒性灵的公安派散文的渊源,直到清代袁枚、郑燮的散文中仍可时见苏文的影响。

第五章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

1江西诗派“一祖三宗” 是指杜甫 , 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2陈师道以冥心孤往的苦吟形成了朴拙诗风,正是“有意为拙”的典型例子。

3曾季貍《艇斋诗话》说“后山论诗说换骨,东湖论诗说中的,东莱论诗说活法,子苍论诗说饱参。入处虽不同,然其实皆一关捩,要知非悟入不可。”

4、江西诗派自身的演变同时也代表着北宋诗风向南宋诗风的转变。

5、吕本中和曾几都是江西诗派诗风转变的关键人物。

6“新体”指陈与义晚年诗风的主体风格。

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1、苏门词人群以苏轼为领袖,还有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李之仪、赵令畤、陈师道、毛滂等,此外晏几道和贺铸也与苏门词人过从甚密。

2、大晟词人群以周邦彦为主帅,还有曹组、万俟咏、田为、徐伸、江汉等。

3、苏轼重抒情言志的自由,其词可读性胜于可歌性;周邦彦重词的协律可歌,对词艺的追求重于对词境的开拓。其后南宋词就是沿这两种方向分别发展。

4、晏几道词艳而不俗,浅处皆深,从语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两个层面上把《花间集》以来的艳词小令艺术推展到了极致,故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说叔原“ 追逼《花间》,高处或过之。”

5、秦观和晏几道一样,都是“ 古之伤心人”(冯煦《蒿庵论词》),淮海词妙处在于情韵兼胜。秦观和晏几道皆长于情景结合,但二人取景角度有所不同,晏词多取高堂华烛的室内景致为意象,秦词常用自然山川景物来铸境。

6、苏轼开创了以词抒写自我性灵的新格局,而秦观另辟一途,把深沉的辛酸苦闷融注在类型化的离情别恨之中,即周济所说的“ 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又是一法”(《宋四家词选》眉批)。

7、秦观词语言清丽淡雅,周邦彦得其丽,而发展为精雕细琢的典雅富丽,李清照得其清,而朝更加本色自然的方向发展。

8、贺铸《青玉案》得名句是“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9、贺铸一方面沿着苏轼抒情自我化的道路,写自我豪侠气概,开辛词先河,另一方面,又继承晚唐温、

李密丽的语言风格,而影响到南宋吴文英等人。

10周邦彦所作咏物词既多,又将身世之感等与所咏之物融为一体,为南宋咏物词开启了重寄托的门径。

第七章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1、继元祐词人而登上词坛的是以李清照、朱敦儒、张元干和叶梦得、李纲陈与义等为代表的南渡词人。

2、李清照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提出了词“ 别是一家”之说。

3、清人李调元《雨村词话》卷三说:“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九之下。

4、朱敦儒词继承和发展了苏轼抒情自我化倾向,具有鲜明的自传性特点。

5、南渡词风由柔丽婉向豪情悲慨的转变,以张元干最为典型。

6、岳飞代表作是《满江红》(怒发冲冠)。

第八章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1、中兴四大诗人是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2、陆游诗影响南宋后期诗人戴复古和刘克庄等人。

、杨万里最著名的小诗是《晓行望云山》、《小池》等。

4、范成大诗中价值最高的是使金纪行诗和田园诗。

第九章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1、世纪下半叶,以辛弃疾、陆游、张孝祥、陈亮、刘过和姜夔等词坛主将为代表的“中兴”词人群把词的创作推到高峰。

2、唐五代以来,词中先后出现了三种主要类型的抒情主人公,即唐代时的红粉佳人、北宋时的失意文士和南渡初年的苦闷志士。辛弃疾登上词坛则拓展出了气势豪迈的英雄形象。

3、张孝祥一方面学苏轼的“ 豪” ,以“诗人之句法”抒发壮志豪情,另一方面学苏的“ 放”,并兼融李白的浪漫精神,以自在入神之笔表现其超迈凌云之气和潇洒出尘之姿。

4、如果说辛弃疾是以文为词,那么陈亮几乎可以说是“以词为文”。

5、刘过的《龙洲词》第一次展现了南宋后期特殊的文士群体即江湖游士的形象精神。

第十章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1、孙维信、刘克庄、陈人杰和刘辰翁、文天祥等属辛派后劲人物。

2、吴文英和陈允平、周密、王沂孙、张炎等以姜夔的“雅词”为典范,注重炼字琢句,审音守律,追求高雅脱俗的艺术情趣,词的题材以咏物为主,讲究寄托。

3、蒋捷融合了辛姜二派的长处,而自成一家。

4、浙西词派奉姜夔词为圭臬,曾形成“家白石而户玉田”的盛况,使苏、辛一时黯然失色。

5、“二窗”指周密、吴文英。

6、张炎与姜夔并称“双白”

第十一章南宋的散文

1、岳飞政论文代表是《五岳盟誓记》。

2、胡铨政论文代表是《戊午上高宗封事》。

3、辛弃疾政论文代表是《美芹十论》和《九议》。

4、陈亮政论文代表是《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5、南宋笔记散文记游的有陆游《入蜀记》和范成大《吴船录》,学术论著中含生动有趣散文的有陆游的《老学庵笔记》、洪迈的《容斋随笔》、罗大经的《鹤林玉露》、周密的《武林旧事》等。

6、南宋前期最重要的文选是吕祖谦编的《宋文鉴》,南宋后期是真德秀编的《文章正宗》。

7、南宋前期四六文的代表是汪藻的《皇太后告天下手书》,此外陆游的《祭雷池神文》和杨万里的《除吏部郎官宰相启》,也很有个性。南宋末文天祥、陆秀夫的四六文词伟气壮,慷慨激越,一扫晚宋四六的衰弊之气。

第十二章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1、永嘉四灵指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等四人。

2、江湖派诗人的主要代表是刘克庄与戴复古。

3、南宋末遗民诗人主要有谢翱、谢枋得、林景熙、郑思肖等。

4、元好问诗最著名的是“ 纪乱诗”。

5、《颖亭留别》中的名句是“ 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

6、元好问在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代表作是《论诗绝句三十首》。

第六编元代文学

绪论

1、元代文学涵盖的时间,大致从 1234 年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中国起,到 1368 年朱元璋推翻元朝为止,其间约 134 年。

2、金末元初,文坛在唐代变文说唱诸宫调等叙事性体裁的浸润和启示下,并与舞蹈、说唱、伎艺、科诨等表演要素结为一体,发展成戏剧。由于宋金对峙,南北阻隔,便出现了杂剧和南戏两种类型。当时,许多文人积极参与剧本的创作,使这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成为文坛的主干。

3、剧本包括曲词、宾白、科(介) 三个部分。杂剧一般由四折组成一个剧本,脚色可分末、旦、净三类,全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南戏剧本由若干“ 出”组成,脚色分为生、旦、净、末、丑等类,在剧中均可歌唱。杂剧和南戏的唱词多用以表现人物在特定场景中的思想情绪,甚至直接透露作者的心声,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4、杂剧的曲调由北方民间歌曲、少数民族的乐曲和中原传统的曲调结合而成;南戏的曲调由东南沿海的民间音乐与中原的传统的音乐结合而成两者在音乐文化方面均由中原传统衍繁,彼此同源;两者在音乐上的差别,实际是南北方言差异的现,加上区域生活习俗等文化上的差异,从而形成两大音乐系统。

5、北方戏剧圈以大都为中心,包括长江以北的大部地区,流行杂剧;剧作多以水浒故事、公案故事、历史传说为题材,多给人以激昂、明快的感受。南方戏剧圈以杭州为中心,包括温州、扬州、建康、平江,松江乃至江西、福建等东南地区,既流行南戏,也演出杂剧;剧作更重视爱情的描写和个人情怀的宣泄。

6、散曲是一种新诗体,押韵较灵活,可以平仄通押,句中可以增加衬字。作家纯以曲体抒情,与科白情节毫无联系。散曲的语言往往呈现口语化以及曲体某一部分章节散漫化的状态。散曲的艺术表现比近体诗和词更多采用“ 赋”的方式加以铺陈、叙述。

7、元代文学创作,均体现出自然酣畅之美,与每以简古含蓄为美的传统审美观大异其趣。

第一章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

1、口传故事的传统,可远溯至上古神话传说,后来,人们以“ 话”代指口传的“故事”。隋《启颜录》载杨素手下散官侯白,以“ 能剧谈”而得杨器重,杨子玄感曾对侯说:“侯秀才,可以(与)玄感说一个好话。”这是目前所知关于“ 说话”的最早记录。

2、宋代“说话”呈现出职业化与商业化特点。据宋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载当时,“说话”有小说、说经、讲史、合声(生) 四家。

3、小说话本突出的题材内容是爱情故事和公案故事。

4、“讲史”只是一种概称,“ 讲论古今”才是“讲史”的全貌。

5、今存的说经话本只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6、《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

第二章关汉卿

1、关汉卿,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 人。至元年间,活跃于杂剧创作圈中,是名震大都的梨园领袖。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但生活在仕进之路长期堵塞的元代,处于一种进则无门,退则不甘的难堪境地,不过他较能调适自己的心态。他的戏剧创作及其艺术风貌,呈现出鲜明而驳杂的特

色。一方面对民生疾苦十分关切、对大众文化十分热爱;另一方面,在建立社会秩序的问题上认同儒家仁政学说,甚至还流露出对仕进生活的向往。他一方面写出感天动地的《窦娥冤》,另一方面又编写了充满富贵气息的《陈母教子》。其文学创作的总体风格是俗不脱雅、雅不离俗。其创作态度,既贴近下层社会,敢于为人民大声疾呼,又不失厚人伦、正风俗的儒学旨趣。他是一位以杂剧创作来干预生活积极入世的作家,又是一位倜傥不羁的浪子,还往往流露出在现实中碰壁之后解脱自嘲、狂逸自雄的心态这多层面的矛盾,是社会文化思潮来回激荡的产物。惟其如此,他才成为文学史上一位说不尽的人物。他一生创作杂剧 67种,今存 18 种。其中若干种是否是他原作有争议。

2、【新水令】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又不比九重龙凤阙,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别,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驻马听】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带云)这也不是江水,(唱)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3、关剧中向黑暗现实奋起抗争的英豪,往往是弱小女性。《救风尘》中的赵盼儿,《望江亭》里的谭记儿,本来都是民间普通的妇女,污浊的社会、恶劣的环境,激发了她们捍卫自身以及拯救弱者的潜能,她们无意以英豪自居,但是悲剧时代造就了她们,使她们在令人窒息的生存空间中爆发出极为灼热的生命火花,照耀了漫漫夜空。《金线池》中的杜蕊娘,《谢天香》里的谢天香,《玉镜台》中的刘倩英,在剧中更多的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不满,他们的忧愁苦恼虽然往往出于误会,而且最终以欢乐终场,但也曲折反映出封建时代女性地位的卑下及其受男性摆布的命运。

4、【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5、关汉卿的杂剧创作具有鲜明剧场性,是名副其实的“ 场上之曲”。他在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 入戏”。很注意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注意场面的冷热调剂,张驰交替。擅于设置悬念。他的戏剧语言,向以性格化著称。

第三章王实甫的《西厢记》

1、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录鬼簿》把他列入“ 前辈已死名公才人”而位于关汉卿之后,可以推知他与关汉卿同时而略晚,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尚在世。

2、“赖婚”是《西厢记》戏剧冲突的第一个高潮,“ 赖简”是第二个高潮,“ 拷红”是第三个高潮,老夫人听信郑恒造谣,要赖掉张生的婚事,把全剧冲突推向最高潮。

3、莺莺心中“ 情”始终是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她是个赤诚追求爱情、大胆反抗封建传统的女性形象。张生是一个执着诚挚追求爱情的“ 志诚种”,志诚是这个形象的内核。红娘是崔张爱情的“ 撮合山”,她不仅见义勇为,而且是缘情反礼,她的侠气反映了人民大众对“ 情”自觉追求的态度。

第四章白朴和马致远

1、白朴,字仁甫,“幼经丧乱,仓皇失母”,幸得父友元好问抚养,长大后又曾漂流大江南北,看到社会凋残山河破碎,心情十分沉重。面对残酷现实,决心不参与政治,“放浪形骸,期于适意”。南宋灭亡,白朴长期在南方居住,经常和耆老聚饮,题咏前朝名物,时常流露出沧桑之感和失落之哀。作杂剧 15 种。现存仅《梧桐雨》和《墙头马上》。

2、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 人。青年时追求功名,中年时期一度出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以清风明月为伴,向往闲适的生活。他在元代梨园名声很大,有“ 曲状元”之称。作杂剧 15 种,现存 7 种,神仙道化题材占了相当大比例。

第五章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1、《赵氏孤儿》是历史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基调惨烈悲壮,作者纪君祥。屠岸贾的残暴狠毒与程婴、公孙杵臼等人的冒死历险、慷慨赴义的自我牺牲精神构成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最后以除奸报仇结局,完成了复仇的主题。剧中正面人物的性格是在剧情的展示和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凸现的。

2、《潇湘雨》是杨显之的代表作,石子章的杂剧今存《秦翛然竹坞听琴》,《救孝子烈母不认尸》的作者是王仲文。

3、李文蔚的《燕青博鱼》有珍贵的文献价值。尚仲贤的《柳毅传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反映的是封建夫权问题。戴善夫的杂剧今存《陶学士醉写风光好》。郑廷玉写得较好的杂剧是《看钱奴》。

4、康进之的《梁山泊黑旋风负荆》多角度地展示了李逵的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还成功地运用了喜剧手法。高文秀的《双献功》突出刻画了李逵性格中细心机敏的一面。李好古《张生煮海》的主旨与《西厢记》“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要求可谓如出一辙。武汉臣的杂剧以《散家财天赐老生儿》较有特色。

5、《秋胡戏妻》的女主人公是罗梅英,《曲江池》写的是妓女李亚仙与书生郑元和的爱情故事。李潜夫的《灰栏记》是公案剧。吴昌龄著有西游故事杂剧 3 种,现存《西天取经》的两个残折。

第六章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1、南方戏剧圈活动的中心是杭州,扬州、建康(南京)、平江(苏州)、松江(今属上海) 等江南名城也是杂剧汇萃之地。

2、郑光祖作杂剧18种,今存8种。《倩女离魂》是郑光祖的代表作,《 ??梅香》是模仿《西厢记》而作的爱情剧。《王粲登楼》根据东汉王粲的《登楼赋》虚构而成。

3、乔吉作杂剧11种,今存/span>《两世姻缘》、《扬州梦》、《金钱记》,都以才子佳人爱情故事为题材,创作风格与郑光祖相近,语言更清丽。

4、宫天挺作杂剧6种,今存《范张鸡黍》、《七里滩》。王国维称他“ 瘦硬通神,独树一帜”。

5、金仁杰著杂剧7种,均为历史剧,今存《萧何月下追韩信》,曲文质朴而雄浑。

6、杨梓的《敬德不伏老》写唐代尉迟恭的故事,《豫让吞炭》突出一个“ 义”字。他的杂剧多传统观念。

7、秦简夫是元后期本色派作家的代表,今存《东堂老》、《赵礼让肥》、《剪发待宾》三种杂剧,以《东堂老》最有特色。

8、南方戏剧圈杂剧创作中萧德祥的《杀狗劝夫》,王晔的《桃花女破法嫁周公》,范康的《陈季卿竹叶舟》,朱凯的《刘玄德醉走黄鹤楼》都是较有影响的作品。

第七章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

1、南戏用南方方音演唱,分平上去入四声。角色都可以唱。伴奏乐器以管乐为主,以鼓、板为节。结构以“ 出”为单位,一本戏往往长达几十出。

2、除南戏四大传奇和《琵琶记》之外,南戏还有《破窑记》、《金印记》、《赵氏孤儿记》、《牧羊记》、《东窗记》等作品,影响都很深远。

第九章元代诗文

1、元初诗人受江湖诗派和元好问的影响较深;中期诗坛以宗唐为主导倾向,但多止于形貌;后期诗人大多学中晚唐秾丽奇诡之体,成就有限,艺术独创性尤其不足。元代散文有过宗唐与宗宋的不同倾向。前期散文作家姚燧、元明善等主要是师法韩愈,颇有雄刚深邃之风;刘因、王惲等师法宋文,文风趋于平易流畅。宗唐与宗宋的倾向又逐渐合流。

2、理学思想对元代诗文的影响主要体现为“雅正” 的文学观念和经世致用的写作目的。

专接本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第一编先秦文学

神话、神话历史化、《诗经》、风雅颂、赋比兴、四家诗、《左传》、《国语》、《战国策》、百家争鸣、楚辞

第二编秦汉文学

汉赋、骚体赋、新体赋、抒情小赋、《七发》、《史记》、汉乐府、《古诗十九首》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文学的自觉、建安风骨、三曹七子、正始文学、太康诗风、咏史诗、玄言诗、左思风力、田园诗、山水诗、元嘉三大家、永明体、宫体诗、骈文、志人小说、志怪小说、《搜神记》、《世说新语》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唐传奇、词、贞观诗风、上官体、初唐四杰、沈宋、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三吏三别、诗史、大历十才子、韩孟诗派、郊寒岛瘦、新乐府、元白诗派、元和体、唐代古文运动、俗讲、变文、小李杜、无题诗、花间词派、

第五编宋代文学

西昆体、白体、晚唐体、江西诗派、诚斋体、中兴四大诗人、辛派词人、婉约词、豪放词、江湖派、永嘉四灵

第六编元代文学

元杂剧、说话、话本、诸宫调、元曲四大家、南戏、四大传奇、散曲、小令、元诗四大家、铁崖体

第七编明代文学

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台阁体、茶陵派、前七子、后七子、唐宋派、昆腔、吴江派、临川派、临川四梦、拟话本、三言二拍、童心说、公安派、竟陵派

第八编清代文学

神韵派、苏州派、一人永占、南洪北孔、才子佳人小说、格调派、肌理牌、常州词派、桐城派、性灵派、花雅之争

专接本古代文学简答论述

第一编先秦文学

1、神话产生的原因

2、神话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3、《诗经》的内容分类

4、《诗经》的艺术成就

5、《左传》的叙事特征

6、《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7、《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8、《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9、《荀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10、《韩非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11、<<离骚》的主题思想

12、《离骚》的艺术特色

13、《九歌》《九章》的艺术成就

第二编秦汉文学

1、简述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2、简述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3、试以《过秦论》一文分析贾谊专题政论文的写作特点。

4、汉代骚体赋大赋和抒情赋各有什么特点。

5、简析贾谊骚体赋作品及创作特点。

6、司马相如赋的艺术成就

7、试论枚乘新体赋《七发》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8、试论《子虚赋》《上林赋》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点。

9、试论汉赋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发展阶段。

10. 简述《史记》的成书和体例特征。

11. 简说《吴越春秋》和《越绝书》的异同。

12、试论《史记》的叙事艺术。

13、试论《史记》在人物刻画方面的特点。

14、试论《史记》的风格特征

15、试以《项羽本纪》篇为例,分析说明《史记》的艺术手法。

16、试析《汉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17. 简析《陌上桑》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18、试析汉乐府诗歌的思想内容。

19、试析汉乐府诗歌的艺术特点。

20、试析《孔雀东南飞》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21、试述《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22、试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1、简述曹操诗歌的主要内容。

2、略论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

3、试论三曹诗歌的风格差异。

4、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5、谈谈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6、试述阮籍《咏怀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7、什么叫“繁缛”?太康诗风“繁缛”的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8、简述左思诗歌的艺术特色有影响。

9、试举例说明左思《咏史》的主要思想内容。

10、试述陶渊明诗歌的主要内容。

11简述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谈谈陶“崇尚自然”的含义。

12. 举例说明陶诗的艺术特色。

13. 南朝民歌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特点是什么?

14. 北朝民歌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是什么?

15. 比较南北民歌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体裁形式上的特点。

16、简叙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17、试述鲍照诗歌的主要内容

18、试述从陶渊明到谢灵运诗歌艺术转变所表现的两个方面。

19、试述鲍照诗歌的艺术的风格。

20. 什么是新体诗?新体诗有哪些代表作家?新体诗在诗歌发展史上有何意义?

21、比较二谢山水诗的异同。

22、分析《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艺术特色。

23、根据庾信的生平经历简说其前后期诗风的变化。

24、试述“三曹”散文的内容和风格。

25、简述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特点和影响。

26、试论述《世说新语》的文学成就。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1、初唐四杰对文风的自觉追求是什么?

2、陈子昂的诗歌理论主张

3、试述张若虚刘希夷所创造的诗歌意境美。

4、王维早年的诗有什么特点?

5、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6、孟浩然诗歌艺术成就

7、高适诗歌的艺术成就

8、岑参诗歌的艺术成就

9、高岑艺术的比较

10、简述李白对古题乐府的创新及其个性特点。

11、论述李白歌行的价值

12、李白诗歌艺术个性述论。

13、李杜比较研究

14、杜甫诗为什么被称为“诗史”?

15. 什么是“沉郁顿挫”的风格?

16.试论杜甫诗高度成熟的叙事技巧。

17、杜甫律诗成就述论。

18. 杜甫诗歌艺术成就

19. 李白诗歌艺术成就

20. 为什么说刘长卿诗歌的情调,典型地反映了大历士人的孤独冷漠心态?

21. 为什么说韦应物诗歌创作风格的变化代表了大历诗风的变化?

22. 简述顾况李益诗歌风格特色。

23.韩孟诗派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24、韩孟诗派的诗歌理论主张

25、韩愈诗歌的艺术成就

26、刘禹锡诗歌的艺术成就

27、柳宗元诗歌的艺术成就

28.简述白居易的诗歌革新理论。

29.白居易闲适诗有什么样的特色?

30.简述《长恨歌》《琵琶行》的艺术成就。

31.白居易诗的主要成就。

32.简述韩愈的散文文体文风革新理论

33. 简述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成就。

34.简述中唐传奇中爱情小说主要代表作的基本内容。

35.简述唐传奇的艺术成就。

36. 李商隐诗歌创作的重大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 ?

37、结合《锦瑟》谈李商隐朦胧诗特点。

38、燕乐的特点是什么?它对词的体制有什么影响?

39.早期民间词与文人词比较。

40,李煜词的真性情特点在词的发展史上的地位。

41.李煜词的艺术成就

第五编宋代文学

1、简述宋词的突出艺术成就。

2、王禹偁诗的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晚唐体?晚唐体有哪些主要诗人?

4、简述西昆体主要艺术特征及缺陷

5、欧阳修词的开拓。??

6、张先词新变的主要方向。

7、柳词对慢词的贡献与影响。

8、柳永词的体式内容和语言有哪些创新?

9、柳永词的主要艺术表现方法有哪些创新?影响如何?

10、欧梅等人的诗歌主张。

11、王安石诗歌前后期的变化。

12、欧阳修的文论和散文创作有哪些主要成就?

13、简述苏轼的散文文论。

14、简述苏轼诗歌的题材类型。

15. 苏轼诗歌的艺术成就及主要风格是什么?

16、苏轼的词学观是什么

17、苏轼对词境的开拓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苏词的“以诗为词”表现手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8、简述黄庭坚诗歌的特点。

19 .黄庭坚诗歌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

20、黄庭坚诗歌创作有哪些鲜明的艺术特点?

21、简述晏几道词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22、简述秦观词的主要特点。

23、周邦彦词的主要艺术特征是什么?

24、简述李清照词论的主要内容。

25、简述李清照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6、李清照词有哪些独创

27、陆游诗歌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28、简述范成大田园诗使金纪行诗的主要特点。

29.简述辛派词人的主要创作特征

30、辛弃疾对词境有那些开拓?

31. 辛弃疾词的主要艺术成就是什么?

32、简述姜夔词的主要风格和艺术特点。

33.简述吴文英词的艺术特征。

34简述朱熹的文论。

35 简述元好问的诗论及创作。

第六编元代文学

1、简析元杂剧和南戏的异同。

2、宋元小说话本有哪些艺术成就?

3、简论宋元小说话本的题材内容特点。

4、简论《西厢记诸宫调》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成就。

5、简论窦娥的悲剧命运和性格特征。

6、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7、关汉卿杂剧的内容分类

8、《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9、《西厢记》的人物塑造

10、《西厢记》的语言艺术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文学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神话 识记:一、神话的概念::所谓神话,就是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马克思语)。 二、上古神话的保存:《山海经》,《诗经》,《楚辞》,《淮南子》 理解:一、上古神话的分类:(P35-39) ◆创世神话——盘古的故事 ◆始祖神话——女娲的故事 ◆洪水神话——鲧禹父子《山海经?海内经》 ◆战争神话——黄帝和炎帝《史记?五帝本纪》 ◆发明创造神话——后羿发明弓箭 除了以上这些类型外,还有一些神话显示了人类英雄突出的个性、勇气,显示了人类对自身不可动摇的信念。 二、中国神话的民族特色:(与西方神话比较)(P40-41) (一)深重的忧患意识(如:女娲补天、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神话) 古希腊神话的享乐精神更为明显。 (二)厚生爱民(如: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等神话) 古希腊神话不重视普通民众,体现鲜明的天神(或英雄)情结。 (三)为公为群(如:尧杀子让位等神话) 西方神话突出个人英雄行为,张扬自我。 (四)主张顽强抗争(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争神等神话) 西方神话宣扬命定。 总的来看:1.中国神话重点突出人本身的力量和人的社会性;西方神话重点突出命运的主宰力量和人的自然本性。 2.中国神话的实质是将人神化,着眼于现实的人类生活,中心是“人”;西方神话将神人化,着重表现神的故事,中心是“神”。 第二章《诗经》 识记:一、《诗经》概况:包括数量、编订、分类、采集、传播等(P51-53)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 编订——1.采诗说——派官员到民间收集民歌; 2.献诗说——很大部分由卿大夫所献; 3.删诗说——《诗经》经孔子删定。 分类——1.风,国风,各地的民歌; 2.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符合礼仪规范的乐曲; 3.颂,祭祀所以的音乐,歌颂祖先的功德。 用诗——政治参考书,社交工具书,国学教科书

中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元明清部分)

中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元明清部分) 一、填空(40空,每空0.5分,共20分): 1.元杂剧是以_________和金院本为基础,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艺术样式而形成的戏曲艺术。 2.元杂剧四大爱情剧是西厢记、_________ 、墙头马上、_________。 3.元杂剧在剧本体制上采用_________形式。 4.有关元杂剧作家、作品的著录,首见于钟嗣成的_________。 5.元朝统一全国后,杂剧演出的中心逐渐由大都转移到_________ 一带。 6.在文学要素上,杂剧剧本包括唱词和_________两大部分。 7. 关汉卿的历史剧代表作有单刀会、_________ 、《哭存孝》等。 8.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所评的是_________。 9. 王实甫代表作《西厢记》来源于唐朝元稹的传奇小说_________。 10. 金人董解元的_________为王实甫创作《西厢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________?总是离人泪。 12.《西厢记》是以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剧本。明人鉴于它体制上的创新,称其为_________。 13.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_________。 14. 明人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评语“《牡丹亭》格调全祖此”指的是剧作家的杂剧代表作倩女离魂。 15.元前期剧作家郑廷玉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__ 。 16.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_________。 17.元代作家虞集的诗歌主张是_________。 18.贯云石的_________是最早出现的散曲评论文章。散曲总集中最为著名的“杨氏二选“是指杨超英的_________和

复习题专升本题中国文学史

3、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1.神话的保存 中国古代文献中,除了《山海经》等书中记载神话比较集中之外,其余则散见于《楚辞》。《庄子》,《淮南子》,《列子》等。 .神话类型 一、创世神话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以盘古故事最为著名: 二、始祖神话女娲补天女娲抟黄土作人 三、洪水神话鲧禹治水(洪水神话集中反映了先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表现出的智慧)。 四、战争神话黄帝擒蚩尤 五、发明创造神话夸父逐日 诗经的编辑 “献诗”说:“采诗”说:“删诗”说: 3.汉代的今文诗和古文诗 《诗经》在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三家诗兴盛一时。 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的古文“毛诗”晚出,在西汉虽未被立为学官,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盛行于世。后来三家诗先后亡佚,仅存“毛诗”,流传至今。 4.风雅颂 《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 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带有各诸侯国地方色彩的乐歌。计十五国风,共160篇。国风中,大部分是西周时期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雅分为大雅和小雅。 颂是王室宗庙祭祀用的舞曲乐歌,分为周鲁商三颂。可谓庙堂文学之祖 5.风雅精神 《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展开,结合例子) 6.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兴则是触物兴词 先秦散文: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 1.《尚书》组成部分 《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完整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试题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一.解释:1、文学的自觉2、文笔之分3、生死主题4、游仙主题5、隐逸主题6、文学家族 二.填空 1、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开始的,其终结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为标志。其时间断限是公元年到公元年,它共经历了年。 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 );第二期是( );第三期是( )。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了( )、( )、( )的变化过程。 3、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 )。第二,( )。第三,( )。 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 )》始,有陆机的《》、刘勰的《》、钟嵘的《》等,再加上肖统的《( )》、徐陵的《( )》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5、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 )、( )、 ( )。 6、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的崩溃,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理论形态就是魏晋( )。 三.简答 1、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繁荣情况。 2、魏晋南北朝的新的文学思潮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意义何在? 3、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四.论述 1、动乱的社会对文学的主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谈谈你对当时文人风尚的理解与认识。 2、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是如何影响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的? 3、试述佛学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一.背诵默写篇目:《蒿里行》、《短歌行》、《燕歌行》、《白马篇》、《美女篇》、《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二.解释:1、三曹2、七子3、建安风骨4、正始风力5、嵇阮6、《咏怀诗》 三.填空 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三曹”是指、和;“七子”是指、、、、、和。 2、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 )。 3、曹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 )》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另一部分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 )》(“对酒当歌”)和《步出夏门行》的《( )》。曹操的诗学习汉乐府,他采用( )写时事。 4、《( )》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5、曹植的创作以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 ),代

(完整word版)中国文学史 第一卷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远古歌谣的特点: (1)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如《蜡辞》云:“土反其宅,水…”是一首农事祭歌。《弹歌》“断竹,续竹…”则反映的是原始人制作弹弓和狩猎的过程。 (2)字句简短、语言质朴、节奏明快。如《弹歌》中的语言古朴,有韵律。 (3)诗,乐,舞三者紧密结合。如《吕氏春秋·古乐》中有所反映。 2.神话: 神话是上古人类在幻想中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解释和战胜自然、战胜危害生命的一切敌人的愿望。 3.诗经,诗,诗三百: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诗经》这一名字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才出现的,之前称为“诗三百“。《诗经》共有305篇,取其整数,称作“诗三百”。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反应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风:音乐曲调雅:朝廷正乐颂:宗庙祭祀之乐。《诗经》以赋、比、兴为主要表现手法。 4.风雅颂: (1)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2)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雅》共105篇,分为大雅和小雅,其中《大雅》31篇大多是西周初期的作品,《小雅》74篇大多是西周晚期的作品。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 (3)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5.赋比兴: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相当于我们常用的排比修辞方法。 比: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做比喻,相当于我们常用的比喻修辞方法。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多在诗歌的发端,相当于我们常用的象征修辞方法。 6.春秋笔法: (1)以一字寓褒贬,在严谨的措辞中表现出作者的爱憎。 (2)比如杀有罪为“诛”,杀无罪为“杀”,下杀上曰“弑”等。 (3)这种在史著中灌注强烈感情色彩的作法,为后代史传文学所继承。 7.楚辞:(若问骚题诗的含义只答第2点即可) ①、“楚辞”之名,始见于西汉武帝之时,当时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与“六经”并列。

中国文学史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四家诗中为古文经的是( D )。 A.鲁诗 B.齐诗 C.韩诗 D.毛诗 2.《诗经》中的情爱诗大都出自( A)。 风:音乐曲调雅:朝廷正乐颂:宗庙祭祀之乐 A.国风 B.大雅 C.小雅 D.颂 3.商周铭文的文体大都类似于( A )。 A.《尚书》 B.《春秋》 C.《左传》 D.《国语》 4.《论语》在体裁上属于( B )。 A.论辩体 B.语录体 C.对话体 D.记事本末体 5.贾谊的《过秦论》在分类上是( C )。 A.抒情散文 B.描写散文 C.史论散文 D.时评散文 6.东汉前期散文的特点是( C )。 A.情感浓郁,文气纵横 B.引经据典 C.崇实诚,通达深刻 D.抨击时弊,愤世疾俗 7.《汉书》体例中所取消的一类是(B )。 A.本纪 B.世家 C.列传 D.表 8.《子虚赋》和《上林赋》合称( A)。 A.《天子游猎赋》 B.《二京赋》 C.《校猎赋》 D.《羽猎赋》 9.《文选》所收录的“苏李诗”是( B )。 A.四言诗 B.五言诗 C.杂言诗 D.楚辞体诗 10.曹丕在七言诗发展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创作了( C )。 A.《同声歌》 B.《七哀诗》 C.《燕歌行》 D.《善哉行》 11.建安时期的著名女作家是( B )。 A.许穆夫人 B.蔡琰 C.左芬 D.薛涛 12.第一个把庄子诗化了的诗人是( C )。

A.曹植 B.阮籍 C.嵇康 D.陶渊明 13.“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指的是( A )。 A.太康诗风 B.元康诗风 C.元嘉诗风 D.永明诗 14.下面诗句所评对象为陶诗的是( D )。 A.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完人 B.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思是吾师 C.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D.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15.谢灵运的五言诗被评为( B )。 A.铺锦列绣,雕缋满眼 B.初发芙蓉,自然可爱 C.雕藻淫艳,倾炫心魂 D.锦工机锦,玉人琢玉 16.下列诗句出自谢月兆诗的是( A )。 A.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B.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D.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17.《木兰诗》一般认为产生于( B )。 A.魏晋 B.北朝 C.南朝 D.隋唐 18.与《三都赋》有关的成语是( C )。 A.反复推敲 B.呕心沥血 C.洛阳纸贵 D.韦编三绝 19.被杜甫称为“暮年诗赋动江关”的作家是( D )。 A.鲍照 B.陆机 C.徐陵 D.庾信 1.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出自( A )。 A. 《尚书?尧典》 B. 《吕氏春秋?古乐》 C. 《诗大序》 D. 《淮南子?道应训》 2. 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叙事诗是( C )。 A. 《十五从军征》 B. 《陌上桑》 C. 《孔雀东南飞》 D. 《羽林郎》 3. 建安著名诗人曹操字( B )。 A. 孟起 B. 孟德 C. 子桓 D. 子建 4. 晋代游仙诗的代表作家是( D )。 A. 左思 B. 刘琨 C. 孙绰 D. 郭璞 5. 南朝乐府民歌艺术水平最高的长诗是( B )。

《中国古代文学史(四)》练习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四)》练习题一 一、知识填空 1.王禹偁是宋初文学创作成绩最为突出的人物,其自编文集名(《》)。2.宋初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是西昆体,代表人物为:()、()和刘筠。 3.欧阳修字永叔,号(),晚年又号()。 4.“唐宋八大家”中的宋代六家是: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5.李清照,号(),其词被称为()。 6.中兴四大诗人是指:()、()、范成大、尤袤。7.元好问字裕之,号(),编有金代历史文化文献总集(《》)。 8.马致远号东篱,被称为“曲状元”。现存杂剧七种,以历史剧(《》)为代表。 9.王实甫(《》)的基本故事情节本于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但多有发展。体制长达五本二十一折。 10.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认为()的杂剧成就“当为元人第一”。11.宋初最早起来反对五代体,并以恢复韩愈、柳宗元古文传统为己任的人是()。 12.()被称为“梅妻鹤子”,他的代表作是(《》)。13.西昆体诗人师法的对象是晚唐的()。 14.苏轼字(),号(),眉山(今四川眉山)人。15.陈师道的诗歌被称为(“”),与黄庭坚的(“”)并称,是典型的宋诗。 16.辛弃疾字(),号(),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17.元好问28岁时作的(《》),是唐宋以来最系统、最全面的一组论诗绝句。 18.白朴的《墙头马上》的主人公是()和()的故事 19.王实甫现存杂剧三种:(《》)、(《》)、(《》)。 20.《窦娥冤》全名(《》),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 21.()、()父子当时称“大小晏”或称“二晏”。 22.苏轼与其父()、其弟()合称“三苏”。 23.秦观其词集名()。 24.张炎有词集()八卷及论集《词源》二卷行世。 25.曾巩,字子固,著作今传()50卷。 26.诸宫调:产生于(),主要流行于宋金时期。是一种有说有唱而以()为主的文艺样式。 27.关汉卿一生创作杂剧六十多种,现存的有()、()、()等十三种。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 1、上官仪,因其地位显赫,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称为“上官体”。(古代文学史2P22—23) 2、盛唐时期的诗人,按照他们的思想倾向、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_山水田园诗人和边塞诗人___。(古代文学史2P39) 3、《诗经》__的高度艺术成就就是五言诗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4、秦代文学的唯一作家是__李斯。 5、“骚”指_《离骚》_,代表楚辞。 6、《论语》所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_仁_。 7、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P64 8、《七发》是标志着新体赋—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在赋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P140 9、《古诗十九首》的高度艺术成就就是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P216 10、南歌的抒情长诗_西洲曲______和北歌的叙事长诗____木兰诗_______被称为南北朝乐府双壁。 11、建安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12、诗经的艺术特色,从赋,比,兴,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3、__《孔雀东南飞》_____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张的高峰,也是 我国 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其原名《焦仲卿妻》,作者为徐陵。 1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5、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识到:“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是朴素的辩 证观点。 16、汉乐府民歌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 17、_曹植___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为“建安之杰”。 18、刘义庆的《__世说新语___》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 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它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19、有人推尊王维为“诗佛”,他写过一些著名的赠别朋友的抒情诗句,其中_《渭城曲》_被谱成《阳光三叠》的送行乐曲,成为 众所周知的名作。 20、《文心雕龙》是刘勰的作品。 二、名词解释。 1、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建安是汉献帝的 年号。东汉末年,建安诗人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真实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展示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抒 发作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也流露出人生短促、壮 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作品意境宏大,笔调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 统一天下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完整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 先秦文学 一、填空 1、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结合在一起的 2、约在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发化独立出来。 3、《弹歌》是一首----------言诗。 4、《蜡辞》大约是一首---------事祭歌。 5、先秦时期----------不分,文化呈现一种综合的形态。 6、上古巫史不分,商周之际,--------------官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 7、西周时期,文化为-----------所垄断,春秋战国之际,兴起了一个---------的阶层,成为文化创造的主要的承担者。 8、先秦文学作者身份发生了由巫到史,到------,再到------的演变。 9、夏商文化以--------文化最有代表性。 10、自西周开始,----------文化成了主流文化。 11、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最有神话学价值。 12、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以----------故事最为著名。 13、女娲的神话主要应是产生于----------社会。 14、神话形象经历了从动物形、----------形到---------这么一个发展过程。 15、雅颂多为---------时期的作品。 16、国风多为---------时期的作品。 17、雅颂多为---------句,较少杂言。 18、《诗经》的句式以---------言为主。 19、《诗经》常见的押韵方式是---------------押韵。 20 、雅颂多出自----------------之手。 21、周族史诗有《生民》、《公刘》、《绵》、-------------、-------------。 22 、------------、--------------是我国记言叙事文之祖。 23 、《尚书》分-------、---------、-------、--------四部分,其中---------、------------。 24、《左传》的体例是---------史。 25 、 ---------确为先秦“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26 、-----------------最擅长写战争。

中国文学史试题2前三篇

中国文学史试题 第一编先秦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弹歌》是一首原始猎歌,歌词载于() ①《吕氏春秋》②《吴越春秋》③《礼记》④《淮南子》 2、《女娲补天》原载于() ①《山海经》②《淮南子》③《庄子》④《列子》 3、最早提出删诗说的是() ①《左传》②《史记》③《汉书》④《礼记》 4、《诗经》分风、雅、颂是依据() ①乐调不同②作者不同③产生地域不同④产生时代不同 5、《毛诗传笺》的作者是() ①郑玄②朱熹③王逸④孔颖达 6、风、雅、颂的"雅"意为() ①雅观②文雅③典雅④读音同夏 7、琼瑶的《在水一方》歌词的内容、意境完全脱胎于() ①《静女》②《蒹葭》③《汉广》④《泽陂》 8、中国诗歌史上最古老的弃妇诗是() ①《汉广》②《氓》③《将仲子》④《狡童》 9、被王夫之誉为"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的诗篇是() ①《东山》②《采薇》③《黍离》④《蒹葭》 10、控诉秦穆公以人殉葬暴行的诗篇是() ①《黄鸟》②《正月》③《小弁》④《雨无正》 1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语出自() ①《离骚》②《远游》③《涉江》④《哀郢》 12、《东君》祭祀的是() ①天之尊神②云神③太阳神④主宰寿命之神 13、屈原的第二个长篇诗作是() ①《九歌》②《九章》③《天问》④《招魂》 14、清人刘熙载《艺概o赋概》说:"情人绵邈,莫如宋玉'悲秋'。"宋玉的"悲秋"之作是() ①《九辩》②《高唐赋》③《神女赋》④《风赋》 1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一语出自() ①《春秋》②《左传》③《国语》④《战国策》 16、代表先秦历史散文最高成就的作品是() ①《春秋》②《左传》③《国语》④《战国策》 17、善用比喻寓言进行说理的先秦历史散文是 ①《春秋》②《左传》③《国语》④《战国策》 1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语出自() ①《论语》②《孟子》③《战国策》④《墨子》 19、鲁迅誉之为"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著作是()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_高等教育出版社)大纲-1

先秦文学大纲 一、先秦文学五大内容 1、神话(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基质呈现) 2、诗经(民族真情的自由渲泻) 3、诸子散文(民族关于社会、人生的思考) 4、历史散文(时代与民族精神、性格及观念变迁的辙痕) 5、楚辞(文人心灵世界的第一次展示) 二、先秦文学演进的轨迹 1、由群歌互答向抒写个人情怀的演进; 2、由巫觋创作向史官创作向士人创作的演进; 3、由誓命训诰向对话语录向据题抒论的演进; 4、由朴野无华向语言自觉的演进。 一、神话 这一部分主要掌握四方面的知识: 1、神话的性质与产生; 2、中国神话的基本内容; 3、保存中国神话的基本典籍及整理成果; 4、中国神话的特色与基本精神。 一、神话的性质与产生 所谓“神话”即“神们的故事”。“神”是先民幻想创造与主宰物质世界的超自然的意识存在。“神话”是运用神的观念进行思考、想象的结果,是对于幻想的描述。用马克思的话,就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 神话的产生是以原始的生活方式与原始的思维方式为基础的。生产力极端低下的原始人群,对包罗万象、变化莫测的自然界――特别是灾难性突变感到神秘而恐惧,而又不能科学解释,于是产生了“万物有灵”观念。随而又琢磨那奥秘的神灵形象,于是产生了神。随后又想像他们之间及他们与人之间的联系,参照人的生活,创造了神话。 二、中国原始神话的基本内容 中国原始神话的基本内容大约有三类: 1、解释性神话:如羲和生日、常羲生月、女娲造人、盘古开天以及民族起源、工具发明 等; 2、人与自然神话: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精卫填海; 3、社会生活神话:黄帝战蚩尤、共工颛顼之争、刑天及《山海经》中的海外方国等。 三、保存中国神话的基本典籍及整理成果 1、在中国古籍中缺少专门的神话著作,神话资料零散地保存在各种典籍中。其中保存神 话资料最多的是《山海经》。其次是《楚辞·天问》、《淮南子》等。另外《左传》、《国 语》、《墨子》、《庄子》等先秦古籍中,也有一些零星的神话资料。在汉代出现的纬书 中,则保存了较多的经过汉儒自觉处理的神话。 1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关于神话的产生,一向比较通行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劳动说,另一种是()A.宗教说B.游戏说C.模仿说D.宣泄说 2.《诗经》的传统分类是() A.南、风、雅B.风、雅、颂C.雅、颂、南D.颂、南、风 3.《尚书》内容所属的类别是() A.哲学散文集B.历史散文集C.文学散文集D.艺术散文集 4.《左传》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先秦B.西周C.春秋D.战国 5.《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是() A.重言B.卮言C.寓言D.杂言 6.《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的全式是() A.四言体B.五言体C.七言体D.杂言体 7.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 A.流畅谐偶B.铺陈排比C.质实无华D.诙谐反讽 8.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是() A.惊心动魄,一字千金B.发于天籁,本乎人情 C.婉转附物,怊怅切情D.凭空模拟,文法极奇 9.《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 A.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B.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 C.记述重要人物的家族兴衰D.记述王侯各国的史实和状况 10.《汉书》所属的历史编自体例是()

A.编年史B.纪传体通史C.断代史D.国别史 11.枚乘的《七发》所标志的赋体发展阶段是() A.骚体赋的终结B.抒情小赋的开端C.骈赋的开端D.大赋文体的形成 12.形制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A.西汉中期B.西汉末期C.东汉前期D.东汉末期 13.代表曹操悲凉沉雄诗风的名句是() A.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B.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D.遗荣荣在,外身身全。卓哉先师,修德就闲 14.刘桢诗歌的风格是() A.骨气奇高,词采华茂B.文多兼善,辞少瑕累 C.真骨凌霜,高风跨俗D.怀文抱质,语气低婉 15.历史上对阮籍好酒性格的描述是() A.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B.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C.造饮辄尽,期在心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D.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A 2、B 3、B 4、C 5、C 6、D 7、B 8、C 9、D 10、C11、D 12、C 13、B 14、C 15、A 16.东晋诗坛主流诗歌的创作倾向是() A.儿女情多,风云气少B.寄言上德,托意玄珠C.农事家常,怡然自适D.庄老告退,山水方滋 17.史称陶渊明不事权贵的性格表现是()

中国文学史专题期末复习题

中国文学史专题(一)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先秦历史散文除《尚书》外,重要的还有《左传》,《国语》,《战国策》。 2、《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主要汇集在《内外储说》,《说林上下》等篇中。 3、荀子是__儒家学派的学者,庄子是___道家___学派的代表人物。 4、《史记·屈原列传》认为:“《离骚》者,犹__离忧____也。” 5、汉代骚体赋的代表作有《_吊屈原赋__》和《___服鸟赋___》等。 6、《诗经?小雅?采薇》第六章中情景交融的诗句是:“__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__雨雪霏霏“。 7、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一部总集是宋代__郭茂倩____编的《__乐府诗集__》。 8、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以晋干宝的《__搜神记__》为代表;志人小说以南朝宋___刘义庆__的《__世说新语__》为代表。 9、赋、比、兴与风、雅、颂旧时合称“六诗”或“六义”。 10、《诗经》中的“二雅”指大雅、小雅。 11、庄子思想秉承老子而有所发展、有所变异,但在核心学说“道”的认识上完全是一脉相承的。 12、庄子名周,生卒年不详,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人,曾为蒙地漆园吏。 13、《逍遥游》篇是庄子的代表作。 14、“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句话出自《论语》。 15、《春秋》三传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16、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7、《有所思》是《汉铙歌十八曲》之一。铙歌本为“建威扬德,劝士讽敌”的军乐,内容庞杂,叙战阵、纪祥瑞、表武功、写爱情者皆有。 18、汉初传授《诗经》学的共有鲁、齐、韩、毛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鲁、齐、韩三家诗都先后失传,我们今天读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所以后人又称《诗经》为《毛诗》。 19、《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书经

中国古代文学史选择题1(1)

36.“赋”作为一种文体,最早见于(A )。 A.荀子的文章B.屈原的文章 C.宋玉的文章D.贾谊的文章 37.《七发》的作者是(C )。 A.王褒B.东方朔 C.枚乘D.贾谊 38.最早奠定汉大赋体式的作品是(A )。 A.枚乘的《七发》B.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 C.扬雄的《长杨赋》D.班固的《归田赋》 39.开创汉大赋写作体式的人是( A )。 A.枚乘B.司马相如 C.贾谊D.扬雄 40.把汉大赋推向高峰的人是(C )。 A.班固B.张衡 C.司马相如D.扬雄 41.“劝百讽一”说的是(C )。 A.西汉初年的政论文B.汉代骚体赋 C.汉大赋D.汉代后期的抒情小赋 42.《两都赋》的作者是(A )。 A.班固B.班彪 C.张衡D.扬雄 43.张衡创作的抒情小赋是(A )。 A.《归田赋》B.《鹦鹉赋》 C.《二京赋》D.《刺世疾邪赋》 44.赵壹创作的抒情小赋是( D )。 A.《归田赋》B.《鹦鹉赋》 C.《二京赋》D.《刺世疾邪赋》 45.祢衡创作的抒情小赋是( B )。 A.《归田赋》B.《鹦鹉赋》 C.《二京赋》D.《刺世疾邪赋》 46.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C )。 A.《左传》B.《国语》 C.《史记》D.《汉书》 4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D )。 A.《左传》B.《国语》 C.《史记》D.《汉书》 48.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作是( B )。A.《楚辞》B.《史记》 C.《汉帛》D.《新书》 49.《史记》属于(B )。 A.断代史B.纪传体 C.国别体D.编年体 50.《汉书》的作者是( D )。 A.范晔B.张衡

中国文学史·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诗歌部分 先秦两汉 1.《诗三百》:即《诗经》。《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2.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 3.赋比兴:《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比即比喻或比拟。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4.四家诗:指汉初出现的传授《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前三家属“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学官,分别亡于三国、西晋和宋时。《毛诗》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官,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流传至今。 5.楚辞:“楚辞”的名称,始见于《史记?酷吏列传》。其本义是指楚地的言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从诗歌体裁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从总集名称来说,它是西汉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 6. 十一篇。所祭之神,分天神、地祗、人鬼三类。天神有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大司命、小司命。有关的五首歌词,多表现对天神的敬仰和赞颂,写得庄严肃穆。地祗有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有关的四首诗歌全是恋歌,借对神的恋爱生活的描写,表现人类对纯洁爱情的赞颂,大都清新凄艳,幽渺情深。写人鬼的只有《国殇》一篇,是对卫国战争中牺牲将士的热烈礼赞,激昂悲壮,刚健质朴。 7.《天问》:屈原所作的仅次于《离骚》的长诗。它以反诘的形式,一连提出170

《中国古代文学史》思考练习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思考练习题 一、先秦文学 1、为什么说先秦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的辉煌开端? 2、简述原始诗歌的特点。 3、上古神话是怎样产生的?分几类?举例说明之。 4、以《女娲补天》为例,说明古代神话的意义。 5、简要说明《诗经》的分类和编定。 6、简要说明上古神话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7、举例说明《诗经》中爱情诗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8、《诗经》中政治讽刺诗主要指哪两类作品?其意义如何? 9、略述《诗经·大雅》中周民族史诗的主要内容。 10、举例说明《诗经》的赋、比、兴手法。 11、简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12、从《诗经》看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形成。 13、《尚书》是怎样一部书?它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 14、从文学角度看,《左传》比《春秋》有哪些进步? 15、简述《左传》人物描写的成就。 16、以《邵公谏弭谤》为例,说明《国语》的文学价值。 17、简述《战国策》思想倾向的复杂性。 18、《冯谖客孟尝君》在描写人物上有哪些独到之处? 19、概述《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20、战国时期诸子散文勃兴的社会原因。 21、略述先秦诸子散文的演进概况。 22、略述孔子的主要思想和《论语》的文学价值。 23、《墨子》文章的特点。 24、《孟子》文章的风格。 25、如何评价孟子的仁政思想? 26、以《逍遥游》为例,说明《庄子》书中“寓言”、“重言”、“卮言”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27、如何评寓言《庖丁解牛》? 28、简述庄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29、以《劝学》为例,说明《荀子》的文学价值。 30、简述韩非文章的风格。 31、试述楚辞的来源。 32、为什么说楚辞的产生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33、简述屈原的生平及其作品。 34、概述《离骚》的思想内容。 35、《离骚》在艺术上有哪些成就? 36、《九歌》中神话题材的诗篇在艺术上有什么特色? 37、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8、宋玉的《九辨》在抒情方法上有什么新的开拓?

中国文学史考试试卷

先秦两汉文学史试卷(第一套)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30分) 1.盘古神话属于神话类型中的_ 创世神话__。 2.韩愈《进学解》称其文字“佶屈聱牙”的先秦著作是《_尚书_》。 3.一般认为,《诗经》中的风、雅、颂是以___音乐类型___为划分标准的。 4.春秋时代,贵族常常在外交场合引用《诗经》来表达自己的志意,这叫做_ 赋诗言志__。 5.《_卫风·氓_》是《诗经》中弃妇诗的代表作。 6.《诗经》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_小雅·采薇》。 7.《诗集传》的作者是__朱熹____。 8.“《春秋》三传”是指《公羊传》、《穀梁传》和__《左传》___。 9.战国纵横家的言行集中载录在刘向所编的《_战国策_》一书中。 10.战国时代,儒家和_墨家_并称“显学”。 11.早期诸子散文的文体形态为__语录_体和格言体。 1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句话出自《_论语_》。 13.“我知言,我善养浩然之气”一语出自《_孟子_》。 14.《庄子》所谓“三言”是指卮言、重言和__寓言__。 15.《__湘君__》和《_湘夫人_》是《九歌》中祭祀湘水之神的作品。 16.《_橘颂_》是我国最早的一首咏物诗。 17.《_九辩_》开创了中国文学史的“悲秋”主题。 18.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是《_过秦论_》。 19.“疾虚妄”是王充名作《__论衡__》的基本精神。 20.汉大赋在结构上常采用___主客问答___的形式。 21.张衡的《归田赋》属于东汉辞赋中的__抒情赋 _类型。 22.司马迁说他编纂《史记》的宗旨,是要“究天人之际,_通古今之变_,_成一家之言_。” 23.《史记》的人物传记主要载录在_本纪_、_世家_和列传中。 24.鲁迅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__无韵之离骚__。” 25.赵晔的《_吴越春秋_》是东汉杂传的代表作。 26._乐府_是汉代出现的一种合乐诗体。 27.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_古诗十九首_。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赋、比、兴 2.知人论世 3.《史记》三家注 4.《孔雀东南飞》 三、问答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左传》以战争描写见长,试举例分析其特色。 2.试析楚辞中“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 3.试述《史记》人物形象塑造的特色。 (以上三题任选两题。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 先秦两汉文学史试卷(第一套)参考答案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册课件整理.

《中国文学史(第一卷)》复习 第一编·先秦文学 绪论 一、先秦文学的形态 1、诗乐舞紧密结合 2、文史哲不分 3、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 二、先秦文学作家的流变 1、夏商时期,以巫觋为主 2、商周之际,史官成为史家散文最早创作者 3、西周、春秋时期,贵族是文学的主要创作者 4、春秋、战国之际,士阶层是文学创作的主流 三、文字产生前的上古文学创作是远古歌谣与上古神话。 第一章上古神话 一、现存古代文献中,最有神话学价值的是《山海经》。 二、中国古代的四大神话:女祸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均保留于《淮南子》。 三、神话的分类及代表 1、创世神话盘古开天 2、始祖神话女娲补天 3、洪水神话鲧禹治水 4、战争神话炎黄之战 5、发明创造神话后羿射日 四、中国神话的演变 1、历史化 2、文学化 3、宗教化 第二章《诗经》★ 一、《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计305篇。收集周初到春秋中叶的作品。分风、雅、颂三类。 二、《诗经》六义及其含义(P52、61) 1、风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诗经》里有十五国风。 2、雅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分为大雅和小雅。 3、颂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 4、赋赋即铺陈直叙,指诗人把思想感情及有关事物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 5、比比就是比方,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 6、兴兴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 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三、《诗经》内容及其代表作 1、民族史诗《生民》 2、农事诗《七月》 3、燕飨诗《鹿鸣》 4、怨刺诗《正月》 5、战争诗《采薇》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唐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唐代文学 一、填空题: 1、初唐作家中提倡“兴寄”与“风骨”的诗人是--------。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所描写的是--------------的景致。 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出自于------------------。 4、“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出自于-------------------。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于------------------------------。 6、完成诗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 7、“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出自于 ------------------------。 8、唐代传奇之名来源于作家---------的小说集----------------。 9、“黄粱美梦”一语出自---------------------------。 10、“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出自于 --------------------------------。 11、“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出自于 --------------------------------。 12、五言律诗的定型是由-----------、---------二位诗人最后完成的。 1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出自于---------------。 1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出自于---------------。 1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出自于------------------。 16、《长恨歌传》的作者是----------------。 17、唐诗中有“孤篇横绝”之誉的杰作 是。 18、“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出自于。 19、“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出自 于。 20、“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出自 于。

自考中国近代文学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3年7月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近代文学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王国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成名句”之言,出自他的( C) A.《蕙风诗话》B.《艺概词典概》C.《人间词话》D.《宋元戏曲考》 2.梁启超实践其政治小说理论的创作是( B) A.《夏威夷游记》B.《新中国未来记》C.《维新梦》D.《新罗马》 3.近代宋诗运动的诗学观是建立在传统诗学( C )观的基础上的 A.江山之助B.真我不俗C.温柔敦厚D.经世致用 4.曾国藩曾经选编( B)一书,用以扩充桐城派的《古文辞类纂》 A.《古文观止》B.《经史百家杂钞》C.《讨粤匪檄》D.《唐宋文醇》 5.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将小说与其它文类进行了比较,认为小说在文学中的位置应处于( A) A.最上乘B.最下等C.中等D.与其它文类并驾齐驱 6.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的名句上联是“苟利国家生死以”,下联是( B ) A.“百无聊赖以诗鸣” B.“岂因祸福趣避之”C.“不拘一格降人材” D.“留得家园五十春” 7.林纤运用( D )文体来翻译外国文学作品,这是他译述风格的典型特征 A.白话B.方言C.报章体D.文言 8.谭嗣同热切响应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和文学主张,他的政治散文(A)是非常典型的“报章文体”A.《仁学》B.《少年中国说》C.《变法通义》D.《经世文编》 9.我国最早用白话翻译外国小说的周桂签,曾翻译了一篇外国小说( D ),被公认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直译小说 A.《巴黎茶花女遗事》B.《四日》C.《默》D.《毒蛇圈》 10.黄小配兄弟创办的小说期刊是(A ) A.《中外小说林》B.《新小说丛》C.《小说世界》D.《小说林》 11.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是近代大型组诗之一,总计有( C )首之多 A.89 B.120 C.315 D.200 12.曾国藩为适应新的历史变化,在桐城派所主张的“义理”、“辞章、”考据“之外再加上(A ),以改革散文创作。 A.“经济” B.“文化” C.“军事” D.“教育” 13.近代初期“尊情”诗潮的理论著作是林昌彝的( B ) A.《艺概》B.《射鹰楼诗话》C.《石遗室诗话》D.《蕙风诗话》 14.(D )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最具性格光彩的形象,透过这一形象,可以看到封建社会精神支柱彻底崩溃的情状 A.九死一生B.吴继之C.吴研人D.苟才 15.1898年,梁启超在他主办的《清议报》上开辟了第一个公开的诗歌园地(B ),专门发表新派诗人的诗作 A.“诗界潮音录”B.“诗文辞随录”C.“杂歌谣” D.“诗界革命” 16.钱江是《洪秀全演义》中的虚构人物,是贯穿全书的灵魂,是一个近似(C)的人物 A.宋江B.关羽C.诸葛亮D.孙悟空 17.黄遵宪于( A )年写作的《日本图志》一书,是一部系统地向国人介绍日本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尤其是维新变法情形的重要史书 A.1887 B.1900 C.1902 D.1905 18.黄小配的《五日风声》是一篇反映( C )事件的报告文学,也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于1911年5月在《南越报》上连载 A.“辛亥革命” B.“抗英” C.“辛亥广州起义” D.“北伐” 19.《晓抵九江作》一诗是同光体诗人( B)的代表作 A.陈衍B.陈三立C.沈曾植D.郑孝胥 20.1904年,南社诗人柳亚子、陈去病与著名戏剧家( D )一道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