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热分布与热穿透测试

热分布与热穿透测试

热分布与热穿透测试
热分布与热穿透测试

单冻熟虾蒸煮热分布和产品热穿透测试与评估

Test and Evaluation of Heat Distribution and Heat Penetration in the Steaming of Individual Quick Frozen (I.Q.F.) Cooked Shrimp

赵桂林(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摘要:本文介绍了单冻熟虾蒸煮热分布和产品热穿透测试的方法和过程,对如何根据测试得出的热分布和热穿透数据及曲线图进行分析,对蒸煮工艺规程如何确定评价基准进行评估验证,对如何根据测试的结果来调整蒸煮关键限值或改进蒸煮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单冻熟虾蒸煮热分布热穿透测试评估

单冻熟虾作为一种出口量越来越多的深加工即食水产品,其生产的蒸煮工艺是一种相对严格的热处理,是水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安全控制的关键工序,通常是HACCP计划的关键控制点和HACCP验证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内外政府食品安全管理部门检查的重点。蒸煮过程是否科学合理,应通过科学的测试来确定。从单冻熟虾的蒸煮工艺来说,对蒸煮机的热分布和热穿透性能进行测试确认,进而对蒸煮(热处理杀菌)工艺规程进行评估,从而可证实企业的蒸煮工艺和设备是否满足国内外相关规范的要求。同时,对经评估验证不符合有关要求的蒸煮工艺,企业将可及时利用测试出来的科学数据,建立和实施纠正措施,从而确保蒸煮工序的有效性和产品的安全性,为水产加工企业开拓和扩大其产品的国内外市场提供一项重要保证。

1对蒸煮机热分布、虾产品热穿透的测试

1.1描述虾的蒸煮方式:目前单冻熟虾的生产,普遍是通过蒸煮机的蒸汽对人工去头、去壳、去肠等前处理过的虾进行蒸煮,一般采用传送带对产品进行连续加工,虾产品可以摆放在托盘里或直接摆放在网带上蒸煮,蒸煮时间一般可以在0.5 ~14分钟内调节。由于蒸煮机控制系统、隧道空间、蒸汽管分布、蒸汽喷孔直径、托盘、压盖、虾产品排列方式等不同,对蒸煮机热分布、虾产品热穿透的测试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在测试前应进行必要的测量和描述。

1.1.1 蒸煮机控制系统:应记录控制方式,一般蒸煮机配备自动温度和电机转速控制器, 蒸煮机温度通常设定在100℃,根据不同产品调节控制电机转速的变频器,通过控制传送带运行速度,控制虾产品加工时间。当温度超过设定温度

要求时,自动杀菌控制器会相应调节控制蒸汽的电磁阀,控制蒸煮机内温度。

1.1.2 蒸煮隧道:应测量蒸煮隧道的长度、宽度,蒸煮区域的实际长度、宽度,高度,传送带上条与条间距;对蒸汽进汽管的直径, 蒸汽分布管的数量、直径、长度,蒸汽喷孔直径, 每条蒸汽分布管喷孔数量。若采用网带上放虾产品直接进行蒸煮,还应记录网带孔型,过汽孔大小及过汽量所占比例等。

1.1.3 加工容器描述:应记录用于生产的容器形状,如为托盘,应测量其长宽高,是否由不锈钢材料制作,是否在托盘上加压盖,压盖数量,托盘底部及压盖过汽孔分布是否均匀,孔径大小,托盘与压盖过汽孔数量,过汽量分别占多少比例,压盖与托盘是否紧密封合。

1.1.4 产品排列方式:一般虾产品采用平铺、不重叠、交错排列,每列之间留有间隔,所有的虾均经由手工排列在托盘里加压盖,也有直接排放在网带上而不必摆放在托盘里,应记录测试时虾产品的摆放方式。

1.2 校正和调试测试仪器设备:一般采用无线系统温度检测设备,目前普遍采用丹麦ELLAB热检测设备,检测设备包括:数据收集器、无线可存储数据探头,有单探头和双探头,探头由电池套管和微型存储芯片组成。通过计算机数据收集程序软件,可设置无线探头每隔5秒或6秒收集蒸煮机及虾产品中心温度读数一次,并对加工持续时间进行记录。无线探头应是经校准且准确有效,一般在使用前再用已校准水银温度计进行再次校准。

1.3 测试蒸煮机热分布:将无线探头编号,在与传送带运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均匀布点,将探头固定在托盘或网带上及蒸煮架上,按照工厂预定的蒸煮程序,将蒸煮机进汽阀门全开,一般设定蒸煮温度在100℃,同时启动控制电机转速的变频器,使传送带运行速度与正常生产时相同,当无线探头被传送带从进料口运行至出料口时,即完成了一次热分布测试。蒸煮机热分布的测试,应分别测试空载热分布和满载热分布两种情况,空载热分布测试时,与满载热分布测试唯一不同的是托盘或网带上没有虾产品。为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应分别重复测试三次,每次均应记录测试时蒸汽总压力(Mpa)及蒸煮隧道蒸汽压力(Mpa)、传送带蒸煮机的转速频率。

1.4 虾产品热穿透的测试:将无线探头顺着虾身的方向,尽量将针头插到虾产品的中心位置,其他步骤与蒸煮机热分布的测试相同。应该注意,整个测试应是在满载的情况下,与正常生产情况相同,排放在托盘或网带上的虾产品,按照平时生产一样的情况从进料口不断的传送到出料口。测试的虾产品应是同一规格

并连续同样测三次,不同规格的虾产品应分别进行热穿透测试。虾产品热穿透的测试应与蒸煮满载热分布测试同时进行。

2结果分析和评估

2.1整理数据并绘制曲线图: 分别将对蒸煮机热分布、各个规格的虾产品蒸煮的热穿透的三次测试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并绘制曲线图,看曲线是否重叠,若曲线重叠性好,说明空载热分布、虾产品的热穿透的重现性较好。如图1为某蒸煮机空载热分布图。其曲线的重叠性较高。若三条曲线出现明显偏离,应重新进行测试确认。分别计算升温的时间(min)、空载热分布的恒温阶段的持续时间(s),以及温度滞后点的位置、蒸煮隧道内各检测点位在同一时刻的最大温差δmax=(Tmax,t-Tmin,t)max;对各个规格虾产品的热穿透数据,应计算产品达到预定的内部中心温度的持续时间。

图1

2.2 评估蒸煮机的热分布

对蒸煮机的热分布的评估,一般应分析蒸煮隧道在空载或满载的情况下,在设定的蒸汽总压力(Mpa)条件下,蒸煮隧道经过多长时间(min)升温,所达到的隧道内腔温度(℃)是否达到预定蒸煮程序所要求的内腔温度,计算恒温阶段的持续时间(s)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温度滞后点的位置、蒸煮隧道内各检测点位在同一时刻的最大温差δmax=(Tmax,t-Tmin,t)max。

通过分析蒸煮机热分布测试曲线图,可以发现蒸煮机的热分布是否均匀。如

图1是一个蒸煮机空载热分布图,从曲线的形状可以判定其蒸煮机箱内的空载热分布均匀度比较高;图2是另一个蒸煮机满载热分布及虾产品热穿透测试图,图上方为蒸煮机满载热分布曲线,其曲线相对平行且重叠,并且曲线的升温点和降温点与图下方的产品热穿透曲线在同一时刻,因此可以判定其蒸煮机箱内的满载热分布均匀度是合理的。

图2

图3是某一个蒸煮机满载热分布及虾产品热穿透测试图,虽然其热分布和热穿透曲线也基本重叠,但蒸煮箱内达到预定恒温阶段的持续时间(s)太短,并且两组曲线的升温点和降温点不在同一时刻,蒸煮机内的温度下降以后产品内部的中心温度反而在上升,因此可以判定其蒸煮机箱内的满载热分布是不合理的。若多次重复测试后曲线基本一样,首先应重新对无线探头进行校准,若无线探头校准后还出现同样的问题,说明蒸煮机的设计不合理。

图3

2.3 评估虾产品的热穿透

2.3.1确定评价标准:目标病原体的选择是关键的,确定目标病原体的破坏程度也是关键的。蒸煮的目的之一就是消除将要进行有氧包装的产品中的病原体的营养细胞(或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而不是其芽孢,目标病原体一般选择有最强耐热性且不能形成芽孢的食源性病原体----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选择蒸煮对目标病原体的破坏程度,一般对其污染水平的6级对数下降是合适的。

2.3.2评估验证:蒸煮工艺过程的时间和温度是使虾产品达到既定的内部温度的能力,根据对不同规格的虾产品分别进行的热穿透测试数据,在参考美国FDA“水产品危害及控制指南”第三版中关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灭活的数据(P279,表 #A-3),结合水产加工厂对蒸煮工艺的要求,对热穿透测试的数据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灭菌温度和时间作为评价基准。可按表#A-3提供的不同组合的时间/温度去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也可拿测试结果的产品中心温度去查表#A-3对应的作用时间进行比较。

如图2所示,在蒸煮机进汽阀门全开,在蒸煮隧道内环境温度达到99℃的

条件下,51-60(只/磅)规格虾仁产品中心温度相对低点(LC3)达到73℃以上时的持续时间为54s,根据表 #A-3 提供的对于一定范围的蒸煮温度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为目标病原体的6D 处理的时间,产品内部中心温度为73℃,对应的灭菌时间应为48秒,而上述产品达到73℃的持续时间是54s,能确保虾产品达到要求的灭菌要求,因此可证明该蒸煮工艺过程是符合要求的。

又如,选择75℃(应持续24秒)作为评价基准,若某31-40(只/磅)规格虾仁在不低于99℃的加工温度下,其产品内部中心温度经测试到达≥75℃时的加工时间为135秒,则保持其产品内部中心温度≥75℃的时间应不少于24秒,即在相同的加工温度下,总的加工时间应不少于159秒。通过比较产品热穿透数据则可评估该蒸煮工艺是否达到要求。

3 几点讨论

3.1测试结果的重现性是关键:不管是测试蒸煮空载热分布和满载热分布,还是测试产品热穿透,在工厂预定的蒸煮工艺过程中,假如设备和仪器调试稳定且校准良好,三次重复测试的结果必须有相当高的重现性,其结果才是可靠的;若重现性较差,说明操作有误,或是设备和仪器不稳定,或是无线探头没校准好,特别是当蒸汽压不稳定时,对测度结果的重现性影响更大。若测式结果经评估验证符合要求,则今后实际生产时,应当按照测试时设定的蒸汽总压、蒸煮温度等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生产,才能确保产品符合要求。所以,当某个规格的熟虾产品其热加工工艺等条件或参数有变动,即其具体的蒸煮隧道、蒸煮工艺、蒸煮容器、蒸汽分布管、蒸汽孔大小、蒸汽压等蒸煮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对其蒸煮热分布和产品热穿透的情况应进行重新检测。

3.2 根据测试结果设置蒸煮关键限值:蒸煮过程的关键因素包括:蒸煮过程的时间和温度、影响产品加热速率的产品的初始温度及产品大小。对一个具体的单冻熟虾加工厂而言,虾产品在蒸煮前一般为加冰水保存,其初温变化不大,在规格已定的情况下,蒸煮关键限值只须控制蒸煮过程的时间和温度。单冻熟虾的生产一般为连续蒸煮,蒸煮时间/传送带转速、蒸汽温度一般作为关键因素来控制,产品的内部温度由于在蒸煮过程中,每个时间单位不同而不适合作关键限值。

对蒸煮步骤,必须确定一个控制加工过程的最大或最小的特征值,以便控制危害。如果设置了较严格的 CL 值,结果就会出现实际上没有发生影响安全的问题就要采取纠偏行动。另一方面,如果设置了较宽松的 CL 值,会导致不安全产品流到消费者手中。例如,某虾仁31-40只/磅规格,要求在蒸煮温度≥99℃时,

的蒸煮时间T≥159秒,由于对传送带转速的监控比对蒸煮时间的监控更易于操作,普遍将传送带转速作为关键控制点。因此,在已测的蒸煮区域的实际长度L 为6.2米,传动轮半径R为3.5厘米,则可根据下式算出转速V(转/分)。

由V×T×2πR=L 则V=10.64转/分

即该规格虾仁蒸煮的关键限值为:蒸煮温度≥99℃,传送带转速≤10.64转/分。

3.3 根据测试结果调整蒸煮工艺:加工厂一般都希望既能建立一套科学的蒸煮程序以消除病原体或使其数量减少到可接受的水平,又希望能正确设计和操作蒸煮设备,以使每个单位产品接受到最低限度的热处理,使产品的失水率较低而又能保持固有的商业品质。因此,可通过测试的结果来进调整蒸煮工艺来达到上述目的。

例如,51-60规格养殖单冻熟虾产品的在某蒸煮机的蒸煮工艺过程中,产品内部温度达到75℃的持续时间是55秒,查表#A-3知道其有效灭菌时间比规定6D时间24秒长了31秒,因此,可通过调快蒸煮机传送带的转速,在符合要求的范围内合理减少虾产品的蒸煮时间,使产品既能保证蒸煮灭菌的要求,又能减少失水率,达到商业上的需要。另如,经测试,某规格虾产品在某具体蒸煮工艺过程中,产品内部温度在某一要求温度的持续时间不够,比规定的6D时间短,则可通过调慢蒸煮机传送带的转速,来达到有效灭菌要求;也可通过增加蒸汽分布管的数量、增加蒸汽喷孔数量及大小等方法来加快产品的升温,从而增加灭菌的持续时间,来达到有效的灭菌温度和时间。当然,蒸煮工艺改进以后,应重新进行测试评估才能确定其符合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程方等编水产品HACCP实施指南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3

[2] 王凤清等编中国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管理指南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2000

材料热物性测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需求

材料热物性测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需求 陈桂生,廖 艳,曾亚光,付志勇,邓丽娟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21) 摘 要:材料热物性是对特定热过程进行基础研究、分析计算和工程设计的关键参数,是材料最基本的性能之一,在 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工业生产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也是各行业节能技术发展的基础。通过对材料热物性发展历史、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比较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防护热板法导热系数装置研究上的差距,阐明了热物性测试的重要意义及我国在材料热物性测试领域仍未建全量值传递体系的不足。 关键词:材料热物性;防护热板法;导热系数;热学微系统;标准物质;量值传递体系中图分类号:O551.3;TK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124(2010)05-0005-04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and research status of thermal physical properties testing CHEN Gui-sheng ,LIAO Yan ,ZENG Ya-guang ,FU Zhi-yong ,DENG Li-ju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Technology ,Chengdu 610021,China ) Abstract:Thermal phys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are the key parameters for study ,analysis and engineering design of special thermal process.As the most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materials ,thermal physical properties are widely used in scientific research ,engineer design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field.They are also the basis for developing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in industry.In this paper ,thermal properties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were introduced.The difference of research on the guarded hot -plate device for thermal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 betwee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China was compared.The importance of thermal properties testing was clarified.Finally ,the necessity of our country to establish full value transfer system in thermal properties testing field was discussed. Key words:thermal phys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 ;guarded hot plate apparatus ;thermal conductivity ;thermal micro-system ;reference materials ;value transfer system 收稿日期:2010-04-11;收到修改稿日期:2010-06-22作者简介:陈桂生(1953-),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温度计量 测试研究工作。 1引言 材料科学是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发展的支柱和科学研究、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基础,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高新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材料,材料日益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 材料的热物性是材料的重要特征参量,它是指材料在热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反映各种热力学特性的参数的总称,包括材料的导热系数、热扩散率、比热容、热膨胀系数、发射率、热流密度等[1]。材料热物 性参量在航空航天、 新材料的研究和开发、能源的有效利用、国防技术、微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以及建筑节能、空调制冷、石油化工、生物工程、医学、冶金、电力等工业领域都具有明显的科学意义和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能源短缺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 战,这使节能技术研究及其推广应用被各国列为重 点发展对象。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一方面能源缺口逐年扩大,另一方面我国的能源利用率仍然偏低,节能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大有潜力可 挖。节能技术的研究, 首先从关注能量的耗散开始。能量的耗散主要集中在热力转换这一过程中,如 电力生产、 炼钢、化工产品的分解与合成、建筑采暖等都是通过热力转换过程完成。因此, 提高热力转换效率及降低转换过程中的能源损耗是节能的重要途径。要提高热力转换效率和降低能源的损耗,合理地控制热能的转移和传递方式,就必须对材料的热物性参数进行研究,建立测试体系为各行业降低能耗和节能技术的研究推广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2热物性测试技术的发展过程 早在18世纪,人类就开始对材料的热物性进行 第36卷第5期2010年9月中国测试 CHINA MEASUREMENT &TEST Vol.36No.5September ,2010

瞬态法热物性测试仪

SHT-20 热物性瞬态自动测试仪简介及使用说明

0概述 众所周知,固体材料的热导率、热扩散系数、比热等热物理性质,随着材料,材料的结构、密度、多孔性、导电性、含湿率和温度的不同而变化。有些材料还与方向有关。对应于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试验条件,测量值会有很大的差异。测量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热物性测量与力学测量、电学测量、光学测量等一样,是物性研究和应用的基本测量技术之一。 材料热物理性质可以用稳态法或瞬态法进行测量。目前,国内、外主要使用稳态法测量材料的热导率。本仪器采用瞬态法测量材料的热扩散系数、热导率和定压比热等热物理性质。所谓瞬态测量,是指在加热升温,或停止加热后的降温过程中,实现对材料热物理性质的测量。瞬态测量不要求恒温环境,测量系统也无需达到或保持热平衡状态。 SHT-20材料热物性瞬态自动测量仪,是一种新型的材料热物性测量仪器,也是替代稳态法测量仪器的升级换代产品。 本仪器用平面热源加热,在室温附近,可以分别用脉冲法或恒流法等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法,测量材料的热扩散系数、热导率和定压比热。 本仪器可广泛用于冶炼、能源、环保、建筑、热力工程和新材料研制等行业,作为科学研究,物性检测、生产过程控制与产品质量检验等领域;也可以用于理工科学生的物理实验、建筑物理实验,材料物理实验中,作为热物性测量的主导仪器。 该仪器将A/D 转换技术、数值计算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瞬态测量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运用于材料的热物性测量中,实现了热物性测量的自动化。仪器的结构合理,运行稳定,质量可靠,准确度高,运行成本不到稳态测量的十分之一,测量时间不超过300秒。 一仪器规格及主要技术指标 1.1规格、参数 试件尺寸:主试件: mm xmm mm mm mm xmm 202;200200≤≤××辅试件1:xmm D 3≥辅试件2:xmm d 2≥平面热源:有效发热面积mm mm 200200×1.2直流稳流电源 输入:电功率:100W 交流:220V 频率:50Hz 输出:直流电流在0.01-1.000A 之间精密可调。在热测量过程中,电流波动幅度: A I 001.0≤?1.3运行环境 温度:室温湿度:<85% 1.4主要技术指标 温度范围:室温—100℃ 热导率测量范围:0.03—1000[W/(mK)]热扩散系数测量范围:0.01—1000[mm 2/s]热导率不确定度:≤±1%

热重试验报告

热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了解热分析测试的原理,掌握一些相关的热分析信息。 能看懂热分析的基本信息图,会解一些基本的热分析图。 二、实验原理 1、热重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热重分析仪主要由天平、炉子、程序控温系统、记录系统等几个部分构成。 最常用的测量的原理有两种,即变位法和零位法。所谓变位法,是根据天平梁倾斜度与质量变化成比例的关系,用差动变压器等检知倾斜度,并自动记录。零位法是采用差动变压器法、光学法测定天平梁的倾斜度,然后去调整安装在天平系统和磁场中线圈的电流,使线圈转动恢复天平梁的倾斜,即所谓零位法。由于线圈转动所施加的力与质量变化成比例,这个力又与线圈中的电流成比例,因此只需测量并记录电流的变化,便可得到质量变化的曲线。 2、影响热重分析的因素 (1)试样量和试样皿 热重法测定,试样量要少,一般2~5mg。一方面是因为仪器天平灵敏度很高(可达0.1μg),另一方面如果试样量多,传质阻力越大,试样内部温度梯度大,甚至试样产生热效应会使试样温度偏离线性程序升温,使TG曲线发生变化,粒度也是越细越好,尽可能将试样铺平,如粒度大,会使分解反应移向高温。 试样皿的材质,要求耐高温,对试样、中间产物、最终产物和气氛都是惰性的,即不能有反应活性和催化活性。通常用的试样皿有铂金的、陶瓷、石英、玻璃、铝等。特别要注意,不同的样品要采用不同材质的试样皿,否则会损坏试样皿,如:碳酸钠会在高温时与石英、陶瓷中的SiO2反应生成硅酸钠,所以象碳酸钠一类碱性样品,测试时不要用铝、石英、玻璃、陶瓷试样皿。铂金试样皿,对有加氢或脱氢的有机物有活性,也不适合作含磷、硫和卤素的聚合物样品,因此要加以选择。 (2)升温速率 升温速度越快,温度滞后越严重,如聚苯乙烯在N2中分解,当分解程度都取失重10%时,用1℃/min测定为357℃,用5℃/min测定为394℃相差37℃。升温速度快,使曲线的分辨力下降,会丢失某些中间产物的信息,如对含水化合物慢升温可以检出分步失水的一些中间物。

热穿透报告样本

检测字(2013150)第002号 Serial No.RLSJJC-2013150-002 检测报告 TEST REPORT 检测项目:1050g/袋炒笋(条状)产品热穿透检测 委托单位:********* 委托单位联系人:******* 详细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检测日期:2013年06月13日

附录二推荐热力杀菌规程RLSJJC-2013150-002 ********* ************* 产品信息(PRODUCT INFORMATION) 产品名称(Product name)炒笋(条状)(Fried Bamboo Shoots, Strip, No Liquid Added)产品净重(Net weight)1050g 包装尺寸(Packing size)300×230×25mm 包装形式(Container Type)软包装袋(Flexible Pouch) 加工方法(Processing method)卧式静止,使用托盘(Still(Horizontal, Perforated, Salver))产品最终pH(Finished pH) 5.2 加热介质(Heating medium)侧喷淋水式(Water Spray) 关键因子(CRITICAL FACTORS) 填充方式(Fill method)机械填充(By Machine) 固形物最大厚度(Max. Thickness (particle size))20mm 摆放后最大厚度(Thickness in retort)25mm 摆放方式(Container position in chain)水平摆放(Horizontal) 最大空气残留量(Max. res.air)160CC 最小控制压(Min Overpressure)0.18MPa 固体最大填充量(Max Weight (FILL))1070g 说明NOTE: 1.本次检测是在正常生产,按照最大装罐量等关键因子的前提下进行的。 2.如蒸汽管道、产品规格、产品成分配比等条件或参数有变动时,应进行重新检测。

v2地源热泵岩土热物性测试报告标准样式

xxxxx地源热泵岩土热物性测试 技 术 报 告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源热泵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建筑节能技术中心 二O一一年十月

地源热泵岩土热物性测试技术报告 项目名称:xxxxxx 地源热泵岩土热物性测试 测试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源热泵研究所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节能技术中心 测试时间:2011-10-11 ~2011-10-13

目录 1 测试目的和测试依据....................................................... - 1 - 1.1测试目的 ............................................................. - 1 - 1.2测试参考标准........................................................ - 1 - 2 测试原理与方法 ............................................................ - 2 - 2.1岩土热响应试验..................................................... - 2 - 2.2 现场测试方法 ....................................................... - 5 - 3 测试仪器和要求 ............................................................ - 1 - 3.1规要求................................................................ - 1 - 3.2测试单位测试用岩土热物性测试仪及其检定/校准证书 ........ - 1 - 3.3测试单位地源热泵岩土热物性测试技术研究成果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测试方案 .................................................................... - 3 - 4.1项目概况 ............................................................. - 3 - 4.2测试孔成孔条件..................................................... - 3 - 4.3岩土热响应试验测试步骤 .......................................... - 3 -5现场试验数据计算分析和测试结果 ....................................... - 5 - 5.1岩土综合热物性参数................................................ - 5 - 5.2钻孔单位延米(孔深)换热量参考值............................. - 5 -附录现场测试部分原始数据曲线图........................................ - 8 -

热响应测试报告

石家庄地源测试项目岩土热响应研究测试报告 天津大学环境学院 2010年11月21日

石家庄地源测试项目 岩土热响应研究测试报告 测试人员: 编制人: 审核人: 测试单位:天津大学环境学院 报告时间: 2010年11月21日 目录 一、项目概况......................................................... 二、地埋管换热器钻孔记录............................................. 钻孔设备.............................................. 钻孔记录.............................................. 三、测试目的与设备................................................... 四、测试原理与方法................................................... 岩土初始温度测试...................................... 地埋管换热器换热能力测试.............................. 五、测试结果与分析................................................... 测试现场布置......................................... 测试时间............................................. 夏季工况测试......................................... 冬季工况测试......................................... 稳定热流测试.........................................

热物性系数的研究0001

热物性系数的研究 热物性是指钢的比热容、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导热系数、热扩散率、比热、热膨胀 系数、热辐射率等与热关系十分密切的物理性能。热物理性能作为材料的基本性能。它与 材料结构、成分和使用温度具有密切而敏感的关系、由此可解决研究中遇到的许多难题。 通过测量热物性可预测其它性能,这是基于热物性与其它某性能基于同一微观机制。对于 钢铁材料,热物性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温度、成分和显微组织。热物性主要包括以下参数参 数: 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即是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的吸收或释放 的热量。比热容是表示物质比热容表示物体吸热(或散热)能力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 C 表示。 导热系数:表征物体导热能力的,影响导热系数的因素很大,包括物质的种类、含水 率、温度、压力等。数值上导热系数等于单位温度下热流的密度矢量的模。 导温系数:导温系数反应物体导热能力和单位体积热容量的大小, a 热扩散率也 c 是热物性参数,其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热常数、导热系数、热扩散率与比热、之间具有确定关系,即导热系数与比热、表观 密度和热扩散率三者的乘积存在一定关系。热常数的测量方法分为两大类,一为稳态法, 另一为非稳态法,稳态法主要特点为:在测试过程中,被测样品的温度场不随时间变化, 直接测得导热系数;非稳态法为测量过程中样品温度场随时间变化,直接测得热扩散率。 1热物性的影响因素 (1)温度 高碳钢的比热容在温度<7500时,随着温度升高比热容逐渐增大;在 750C 左右会出 现一个居里点,到达最大值,然后随温度的上升而开始下降,当温度 >750C ,比容的下将 有所缓慢。 除淬火组织外,常温到10000之间,高碳钢的导热和导温系数明显下降,降幅达 50% 左右。在750C 之前,导热系数下降很快,此后下降速度有所减缓,对于淬火组织在100C 出现一个极小值,在250C 出现一个极大值。 除淬火组织,高碳钢的导温系数在 750C 出现一个极小值,常温到 750C 之间,导温 系数从 0.11左右下降到0.02.之后,导温系数开始上升。淬火组织在 100C 出现一个极小 值,在250C 出现 q gradt

岩土热物性测试要求

土壤源热泵系统设计—岩土热物性参数 一、岩土热物性试验 概述 在对土壤源热泵系统中,地埋管换热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上,系统的整体性能与土壤的热物理性能密切相关。对土壤源热泵系统中的地埋管换热系统而言,土壤的热物理性能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参数:1、土壤的初始温度;2、土壤的导热系数;3、土壤的比热容。 岩土综合热物性参数是指不含回填材料在内的,地埋管换热器深度范围内,岩土的综合热系数、综合比热容; 岩土初始平均温度:从自然地表下10~20m至竖直地埋管换热器埋设深度范围内,岩土常年恒定的平均温度。 岩土综合热物性参数和岩土初始平均温度统称为岩土热物性参数。 二、岩土热物性试验目的 以往传统的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设计中,其设计方法往往过于简单化和经验化,幵未对当地的岩土热物性进行实地的考察测量,而单凭经验公式或经验数据进行设计计算。不能将土壤视为一个温度恒定的整体,沿途材料不一致,要考虑土壤垂直分层,这样得出岩土的热物性参数更准确。在对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中,岩土热物性参数的正确获得,是决定整个地源热泵系统经济性和节能性与否的关键性因素。Kavanaugh的研究表明,当地下岩土的导热系数发生10%的偏差,则设计的地下埋管长度偏差约为4.5%~5.8%。 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将岩土热物性参数作为指导土壤源热泵系统设计和应用的关键性参数,一直以来都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随着我国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研究的不断深入,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岩土热物性参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如何正确获得岩土热物性参数,幵以此指导地埋管地缘热泵系统的设计。2009年,在原《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的基础上,增加补充岩土热响应试验方法和相关内容,明确了应结合岩土热物性参数,采用动态耦合计算的方法指导地埋管地缘热泵系统设计。 由此可见,岩土热物性参数作为土壤源热泵系统勘察设计的关键性参数,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地热利用的效率和投资成本,是土壤源热泵系统设计和应用的前提,也是当前浅层地热利用技术推广的难点。准确获得项目所在地岩土热物性参数,不仅是影响地埋管换热器,同时也是决定整个土壤源热泵系统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参数。 三、岩土热物性试验要求 1.一般规定 A、在岩土热响应试验之前,应对测试地点进行实地的勘察,根据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确定测试孔的数量、深度和测试方案。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建筑面积大于等于10000㎡时,测试孔的数量不应少于2个。对2个及以上的测试孔的测试,其测试结果应取算术平均值。 B、在岩土热响应试验之前应通过钻孔勘察,绘制项目场区钻孔地质综合柱状图。 C、岩土热响应试验内容: a、岩土初始平均温度; b、地埋管换热器的循环水进出口温度、流量以及试验过程中地埋管换热器施加的加热功率。 D、岩土热响应试验报告内容

岩土热响应测试报告(DOC)

XX省XX市学院片区地源热泵工程岩土热响应测试报告 XX省XX大学地源热泵研究所 二〇一四年五月

岩土热响应测试报告 一、工程概况 该项目为XX省XX市学院片区(XX市学院、新华苑)地源热泵工程,位于XX省省XX市市。本工程拟采用节能环保的土壤源热泵系统,作为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我所对该工程地埋管场地进行了深层岩土层热物性测试。本次试验进行了1个孔的测试。报告时间:5月10日~5月11日。 二、测试概要 1、测试目的 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是地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的重点,设计出现偏差可能导致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甚至无法正常运行。拟通过地下岩土热物性测试并利用专业软件分析,获得地埋管区域基本的地质资料、岩土的热物性参数及测算的每延米地埋管换热孔的换热量,为地热换热器设计、换热孔钻凿施工工艺等提供必要的基本依据。 2、测试设备 本工程采用XX省建筑大学地源热泵研究所自主研制开发的型号为FZL-C(Ⅲ)型岩土热物性测试仪,如图1所示。该仪器已获得国家发明

专利(ZL 2008 1 0238160.4)。并已广泛应用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网球场馆、济南奥体中心等一大批地源热泵工程中的岩土层热物性测试。见附件3。 3、测试依据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 ( 2009年版)。 测试原理见附件2。 图1 FZL-C(Ⅲ)型岩土热物性测试仪 三、测试结果与分析 1、测试孔基本参数 表1 为测试孔的基本参数。 表1 测试孔基本参数 项目测试孔项目测试孔 钻孔深度(m)100 钻孔直径(mm)150

埋管形式双U型埋管材质PE管 埋管内径(mm)26 埋管外径(mm)32 钻孔回填材料细沙主要地质结构粘土与玄武岩 2、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见表2。循环水平均温度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对比见图2。测试数据见附件1。 初始温度:16.2℃; 导热系数:1.66W/m℃; 容积比热容:2.1×106J/m3℃。 3、结果分析 钻孔结果表明:该地埋管区域地质构造以粘土为主。具体地质构造见表2。测试结果表明:埋管区域的平均综合导热系数为1.66W/m℃,数值中等;平均容积比热为2.1×106J/m3℃,数值较大;岩土体平均初始温度16.2℃,数值偏低,有利于夏季向地下放热。

实验1.聚合物的热分析 实验报告

实验五 聚合物差热热重同时热分析法 差热分析是在温度程序控制下测量试样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随温度变化的一种技术。简称DTA(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在DTA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一种技术是差示扫描量热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是在温度程序控制下测量试样相对于参比物的热流速度随温度变化的一种技术。简称DSC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试样在受热或冷却过程中,由于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而产生热效应,这些热效应均可用DTA 、DSC 进行检测。DTA 、DSC 在高分子方面的应用特别广泛。它们的主要用途是:①研究聚合物的相转变,测定结晶温度T c 、熔点T m 、结晶度X D 、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②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T g 。③研究聚合、固化、交联、氧化、分 解等反应,测定反应温度或反应温区、反应热、 反应动力学参数。 图1 是聚合物DTA 曲线或DSC 曲线的模 式图。 当温度达到玻璃化转变温度T g 时,试样的 热容增大就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使基线发生位 移。假如试样是能结晶的,并且处于过冷的非晶 状态,那么在T g 以上可以进行结晶,同时放出 大量的结晶热而产生一个放热峰。进一步升温,结晶熔融吸热,出现吸热峰。再进一步升温,试样可能发生氧化、交联反应而放热,出现放热峰,最后试样则发生分解,吸热,出现吸热峰。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聚合物试样都存在上述全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通常按图2 a 的方法确定T g :由玻璃化 转变前后的直线部分取切线,再在实验曲线 上取一点,使其平分两切线间的距离?,这 一点所对应温度即为T g 。T m 的确定对低分子 纯物质来说,象苯甲酸,如图2 b 所示,由 峰的前部斜率最大处作切线与基线延长线相 交,此点所对应的温度取作为T m 。对聚合物 来说,如图2 c 所示,由峰的两边斜率最大 处引切线,相交点所对应的温度取作为T m 。 或取峰顶温度作为T m 。T c 通常也是取峰顶温 度。峰面积的取法如图2d e 所示。可用求积 仪或剪纸称重法量出面积。由标准物质测出单位面积所对应的热量(毫卡/厘米2),再由测试试样的峰面积可求得试样的熔融热f H ?(毫卡/毫克),若百分之百结晶的试样的熔融热*f H ?是已知的, 则可按下式计算试样的结晶度: 热重分析法简称TGA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 它是测定试样在温度等速上升时%100*???=f f D H H X 结晶度

红外热像仪检测报告

昆山汉吉龙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热影像检测报告 昆山汉吉龙测控技术组 2017年8月19日

昆山汉吉龙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检测结果 1.低压配电柜进线铜牌······················正常 2低压配电柜进线铜牌······················正常 3.低压配电柜进线铜牌······················正常 4.高压室进线瓷瓶端口······················正常 5. 高压线缆架高压线架·······················正常 6 低压控制柜空压机空气开关····················正常 7.低压控制柜空压机电缆·······················正常 8.空压机房空压机机头部分······················正常 9.总装车间低压铝排接线端子·····················正常 10.总装车间低压铝排接线端子·····················正常 11.总装车间低压铝排接线端子·····················正常 12.变压器······························需要检查确认

昆山汉吉龙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区域 低压配电柜 设备名称 进线铜牌 检测时间 2017年8月16日 检测结果 正常 热红外图像 铜牌的温度 (最高温度34℃)

昆山汉吉龙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区域低压配电柜设备名称进线铜牌检测时间2017年8月16日检测结果正常 热红外图像 进线铜牌的温度 (区域最高温度33.2℃)

热响应测试报告

岩土热响应研究测试报告 天津大学环境学院 2010年11月21日

岩土热响应研究测试报告 测试人员: 编制人: 审核人: 测试单位:天津大学环境学院 报告时间: 2010年11月21日 目录 一、项目概况 (2) 二、地埋管换热器钻孔记录 (2) 2.1钻孔设备 (2) 2.2钻孔记录 (3) 三、测试目的与设备 (4) 四、测试原理与方法 (4) 4.1岩土初始温度测试 (4) 4.2地埋管换热器换热能力测试 (5) 五、测试结果与分析 (6) 5.1 测试现场布置 (6) 5.2 测试时间 (6) 5.3 夏季工况测试 (6) 5.4 冬季工况测试 (8) 5.5 稳定热流测试 (10) 5.6 测试结果 (12) 5.7 结果分析 (12)

一、项目概况 建设单位:河北省电力研究院 建设地点:石家庄 建筑规模: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 工程名称: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换热器岩土热响应试验工程 工程总体工作量:根据本工程特点和场地范围内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地热响应埋管测试采用双U竖直埋管形式,GB50366-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2009年版)中,对地源热泵系统的前期勘察测试工作做了补充规定:3000~5000m2宜进行测试,5000m2以上应进行测试,10000m2以上测试孔数量不应少于2个。本工程根据实际状况,在场区内测试钻孔2个,具体位置由建设单位会同设计院现场确定,实际测试孔参数如下:1)A孔:双U管 DN32,孔径298mm,钻孔深度为自然地面以下92.5米,采用膨润土、细沙与原浆混合比例为1:3:3作回填材料回填。 2) B孔:双U管DN32,孔径300mm,钻孔深度为自然地面以下92.8米,采用原浆与细砂混合物回填材料回填。 工作量范围: 1)地埋管换热器钻孔施工; 2)地埋管换热器埋管施工; 3)实验测试; 4)撰写测试报告,提供设计院图纸设计所需的测试报告等资料。 二、地埋管换热器钻孔记录 2.1钻孔设备 地埋管换热器钻孔设备采用TB50型反循环打井机械设备(5吨型打井设备),主机使用电机功率7.5kW,大泵功率7.5~13kW,泥浆泵功率7.5kW,排泥浆泵功率为3kW,钻孔设备实物如图1所示。 图1 钻孔设备实物图

蒸汽管线热损失测试报告

蒸汽管道热损失测试报告 1 测试背景 郴州钻石钨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蒸汽在输送过程中蒸汽热损失和压力损失明显,导致因为蒸汽末端蒸汽品质严重下降,通过与现场工作人员交流和了解,厂区蒸汽管道管线保温层破损处较多,由于长期使用而未曾更换保温材料,因此,导致岩棉材料下沉,上薄下厚;局部管线有裸露在外的现象,从而导致其热损失比较大,此外有个别阀门未采取保温,也不同程度加大了散热损失。保温材料和保温结构单一,缺少防水,防渗透措施,长期遭受雨雪侵蚀,保温效果变差。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热损失测试,找出具体的热损失原因,从而为做好能源利用工作提供方向和科学依据。 2测试方法 热流计法 测试原理 用热阻式热流传感器(热流测头)和测量指示仪表直接测量保温结构的散热热流密度。热流传感器的输出电势(E)与通过传感器的热流密度(q)成正比,q=cE值为测头系数。 热流传感器的标定按GB/T10295中的方法进行,必要时绘制q/E系数c与被测表面温度(视作热流传感器的温度)的标定曲线,该曲线还应表示出工作温度和热流密度的范围。 现场测定应满足下列条件 应满足一维稳态传热条件减少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读取测定数据应在达到准稳态条件时进行。

(1)现场风速不应超过s,不能满足时应设挡风装置。 (2)应避免传感器受阳光直接辐射的影响宜选择阴天或夜间进行测定或加装遮阳装置。 (3)应避免在雨雪天气时进行测定。 (4)环境温度湿度的测点应在距热流密度测定位置1m远处,避免有其他热源的影响;地温的测点应在距热流密度测定位置10m远处相同埋深的自然土壤中。 表面温度法 测试原理 对于地上地沟敷设的热力管道测定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环境温度风向和风速表面热发射率及保温结构外形尺寸按下面公式计算其散热热流密度q=α(t W-t F) 式中: q:散热热流密度,W/m2; α:总放热系数,W/(m2·k); t W: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K; t F:环境温度,K。 温差法 测试原理 通过测定保温结构各层厚度、各层分界面上的温度以及各层材料在使用温度下的导热系数,计算保温结构的散热热流密度。 供热管道单层保温结构的热流密度和单位长度线热流密度按下面公式求

现代热物理测试技术一些知识点总结

第13章:红外气体分析 分子光谱: 分子从一种能态改变到另一种能态时的吸收或发射光谱(可包括从紫外到远红外直至微波谱). E E E E ?=?+?+?电子振动转动 . 气体特征吸收带: 气体:1~25μm 近、中红外 . 红外吸收的前提: 存在偶极距(对称分子无法分析)、频率满足要求 . 非分光红外(色散型)原理、特点 : 原理:课本P195 特点: 优点: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不改变组分、连续稳定、维护简单寿命长. 缺点:无法检测对称分子气体(如O 2,H 2,N 2.)、测量组分受探头限制. 烟气预处理的作用 :滤除固液杂质(3224SO H O H SO +=)、冷凝保护(1.酸露点温度达 155℃ 2.冷凝器 )、 去除水气影响(1.红外吸收干扰 2.气体溶解干扰 ). 分光红外原理: ? (三棱镜分光原理) 傅立叶分光原理(属于分光红外常用一种)、特点 : 原理:光束进入干涉仪后被一分为二:一束透射到动镜(T),另一束反射到定镜(R)。透射到动镜的红外光被反射到分束器后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透射返回光源(TT), 另一部分经反射到达样品(TR);反射到定镜的光再经过定镜的反射作用到达分束器,一部分经过分束器的反射作用返回光源(RR), 另一部分透过分束器到达样品(RT)。也就是说,在干涉仪的输出部分有两束光,这两束相干光被加和, 移动动镜可改变两光束的光程差,从而产生干涉,得到干涉图,做出此干涉图函数的傅立叶余弦变化即得光谱, 这就是人们所熟悉的傅立叶变换. 特点:优点:测试时间短、同时测多组分、可测未知组分;而且,分辨能力高、具有极低的杂散辐射、适于微少试样的研究、研究很宽的光谱范围、辐射通量大、扫描时间极快. 第12章:色谱法 色谱法的发明和命名、色谱法原理 : P173-174 色谱系统的组成:分析对象、固定相、流动相 气相色谱与液相色谱的区别 :气相色谱法系采用气体为流动相(载气)流经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物质或其衍生物气化后,被载气带入色谱柱进行分离,各组分先后进入检测器,用记录仪、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色谱信号。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用高压输液泵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经进样阀注入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依次进入检测器,色谱信号由记录仪或积分仪记录。 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优缺点:1、气相色谱采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由于物质在气相中的流速比在液相中快得多,气体又比液体的渗透性强,因而相比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柱阻力小,可以采用长柱,例如毛细管柱,所以分离效率高。2、由于气相色谱毋需使用有机溶剂和价格昂贵的高压泵,因此气相色谱仪的价格和运行费用较低,且不易出故障。3、能和气相色谱分离相匹配的检测器种类很多,因而可用于各种物质的分离与检测。特别是当使用质谱仪作为检测器时,气相色谱很容易把分离分析与定性鉴定结合起来,成为未知物质剖析的有力工具。4、气相色谱不能分析在柱工作温度下不汽化的组分,例如,各种离子状态的化合物和许多高分子化合物。气相色谱也不能分析在高温下不稳定的化合物,例如蛋白质等。5、液相色谱则不能分析在色谱条件下为气体的物质,但却能分离不挥发、在某溶剂中具有一定溶解度的化合物,例如高分子化合物、各种离子型化合物以及受热不稳定的化合物(蛋白质、核酸及其它生化物质)。 色谱系统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载气、进样、温控、分离、检测 (P176) 温控的作用:P178

热重实验报告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_____ 成绩:_____实验名称:运用热重技术分析一水合草酸钙和五水合硫酸铜 姓名:专业:学号: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热重分析的基本原理 2.初步掌握热重分析仪器的结构和使用。 3.热重分析法研究未知络合物 二、实验原理 当被测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有升华、汽化、分解出气体或失去结晶水时,被测的物质质量就会发生变化。这时热重曲线就不是直线而是有所下降。通过分析热重曲线,就可以知道被测物质在多少度时产生变化,并且根据失重量,可以计算失去了多少物质,(如CaC2O4· H2O中的结晶水)。一种未知物可以通过该技术来初步判断其结构组成。 热重分析仪主要由微量天平、加热炉、气氛单元、温度控制单元、气氛控制单元、计算机等组成。如图1所示,由称重传感器、信号放大滤波电路、模数转换器、微处理器、通信模块、去皮电路和调零电路等组成。称重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送到信号放大滤波电路,进行放大、滤波、电平搬迁等处理,得到适合于模数转换电路的信号。通过信号值就可以直观的看出被测物质的热失重情况。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1. 主要仪器 3TG209热重分析仪(北京精仪高科仪器有限公司) 2. 试剂 一水合草酸钙和五水合硫酸铜

四、实验步骤 1.仪器的校正 (1) 皮重校正:为使数据精确,应在每次试验前进行; (2) 质量校正:每月至少1次,以确保TG 两个质量范围及皮重的准确性; (3) 温度校正:试验的基本要素之一,可以通过高纯物或居里温度两种方法进行。 2.操作步骤 (1) 依次打开电源开关:显示器、电脑主机、仪器测量单元; (2) 以高纯氮净化系统,在仪器测量单元上手动测试气路的通畅,调节好相应的流量,并保证出气阀打开; (3) 选择适用的坩埚,在电脑上打开对应的TG209F1测量软件,待自检通过后,放入空坩埚,升降支架观察中心位置有无异常;按照工艺要求,新建一个基线文件(此时不用称重)编程运行;待程序正常结束后冷却后,打开炉子取出坩埚(同样要注意支架的中心位置),将一水合草酸钙平整放入坩埚,并放入炉子中,然后打开基线文件,选择基线加样品的测量模式,编程运行; (4) 程序设定:平衡2 min →升温至900 K (升温速率为1.5 K/min ); (5) 待样品温度降至100℃以下时打开炉盖,拿出坩埚; (6) 按照(3)(4)(5)的步骤测定五水合硫酸铜。 (7) 实验完成后,正常关机顺序依次为:关闭软件、退出操作系统、关电脑主机、显示器、测量单元、恒温水浴。 五、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CaC 2O 4·H 2O 的热重曲线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温度 /℃40 5060 7080 90 100 TG /% 质量变化: -14.09 % 质量变化: -21.14 % 质量变化: -30.64 % 残留质量: 31.74 % (898.1 ℃) 起始点: 151.1 ℃ 起始点: 448.6 ℃ 起始点: 709.9 ℃ [1] 图2 一水合草酸钙的热重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