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重庆管理基础知识(短小精悍)

重庆管理基础知识(短小精悍)

重庆管理基础知识(短小精悍)
重庆管理基础知识(短小精悍)

重庆管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管理的概念

第一节管理的概念与特性

一、管理具有六点基本含义。1、管理是以管理者为主体进行的活动。2、管理是在一定

的环境下进行的。3、管理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4、管理需要动员和配置有效资源。

5、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

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二、管理的特性管理的基本特性是:1、两重性,即管理的生产力属性和生产关系属性

(也指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2目的性;3、组织性;4、创造性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和类型

一、管理的职能(1)计划1、活动条件研究2、制定业务决策3、编制行动计划(2)

组织1、设计组织2、人员配备3、组织变革(3)领导(4)控制

二、管理的类型按照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这两大领域及其主体组织形式,现代社会的

管理可划分为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两大类型。

三、公共管理具有如下基本特点。1、公共管理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目标。2、公共管理

以公共组织为依托。3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用过程。4、公共管理具有独占性。

5、公共管理接受公众监督。

企业管理的基本特点:1、企业管理目标相对单一。2、企业管理具有竞争性。3、企业管理具有典型的经济理性。4、企业管理权力来源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以及由此委托的经营管理权。

第三节管理者的职责和技能

一、管理者扮演着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等三个方面的角色。

管理者的层次分类:组织的管理人员可以按其所处的管理层次区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同时,整个组织层次还包括一层作业人员。

管理人员的领域分类:管理人员还可以按其所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域宽度及其专业性质的不同,划分为综合管理人员与专业管理人员两大类。

二、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三大方面。

第四节管理环境

一、组织环境分成三大类:一般或宏观环境、具体或微观环境、组织内部环境。

二、各种组织的一般环境为政治、社会文化、经济、技术、自然等五个方面。

三、具体组织的特殊环境(以企业为例)主要包括现有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替代品生

产厂家、用户、供应商等五个方面。

四、1、识别环境不确定程度的方法:美国邓肯一是环境变化的程度分为;稳定(静态)不稳

定(动态)层面;二是环境复杂程度分为:简单——复杂层面。

2、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swot

第五节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国内外早期的管理思想

国外早期的管理思想。

古代巴比伦颁布的《汉穆拉比大法典》,体现了管理的思想。

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

1、儒家的管理思想。

2、道家的管理思想。

3、法家的管理思想。

4、商家的经营管理思想

产业革命后的管理思想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斯密在他的著作《国富论》中阐述了劳动分工的作用: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在管理思想上独树一帜。欧文主张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从而开辟了人际关系和行为管理理论的先河。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查尔斯.巴贝奇较早将科学

方法应用于管理实践,并进行了理论过概括,成为科学管理的启蒙者。19四纪下半叶,亨利.普尔提出了三条基本管理措施:①组织是管理的基础。②通讯联系。③手机和编制资料。

二、古典管理理论

(一)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作业管理和组织管理两个方面。

科学管理理论的其他代表人物:

卡尔.乔治.巴斯、亨利.甘特、吉尔布雷斯夫妇、弗兰克.吉尔布雷斯与夫人、莉莲.吉尔布雷斯;亨利.福特

(二)古典组织理论但古典组织学派不像科学理论学派那样过于侧重企业的基层作业管理,而是侧重于企业的整体协调与控制。古典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法约尔、韦伯等。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的基本活动与管理:①技术活动②商业活动③财务活动④安全活动⑤会计活动

⑥管理活动。“组织理论之父”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主要特征:(1)明确

的分工(2)自下而上的等级系统(3)职务要求决定人员任用(4)理性的人员关系(5)管理人员的职业化(6)严明的规则和纪律

三、人际关系理论和社会系统理论

以后的行为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霍桑实验

第一阶段:工人照明试验;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试验;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梅奥及其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度;(4)存在着“霍桑效应”。

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1)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2)组织存在的基本条件

巴纳德认为,正式组织不论大小其存在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明确的目标、协作意愿、信息交流(3)管理者的权威来自下级的认可

四、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管理过程学派代表人物有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行为科学学派马斯洛、赫兹伯格、以及设计了管理方格图的布莱克和穆顿等等。社会技术系统学派英国学者特里司特及其同事创建的。决策理论学派赫伯特.西蒙。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又称数理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伯法等人。伯法的代表著作是《现代生产管理》。全变管理理论。经验和案例学派戴尔和德鲁克。

第二章决策

第一节决策概述

一、从系统的观点看,管理决策是由策主体、决策客体、决策理论与方法、决策信息和

决策结果等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二、决策的分类与原则决策的10种类型:战略性决策和战术性决策;程序化决策与非

程序化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单目标决策与多目标决策;原始决策与追踪决策;长期决策、中期决策和短期决策;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经验决策和推理决策;开关式决策和旋钮是决策。

三、决策的基本步骤五环节:问题发现和诊断;确定目标;拟定备选方案;分析方案;

选择方案。

四、决策的主要方法:确定型决策方法——盈亏平衡点法;风险型决策的一般方法——

“决策树”法;不确定型决策的原则型方法;保险法(小中取大)、冒险法(大中取小)、

折中法

第二节预测

一、预测的含义

预测的程序1、确定预测目标;2、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3、选择预测方法;4、评价预测结果5、编写预测报告

二、预测的主要方法。按方法本身的性质划分,可以将预测方法分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定性预测方法:1、专家调查法2、德尔菲法定量预测方法:1、时间序列法2、因果预测法第三节决策与心理

一、决策中的常见心理效应

正确认识心理效应及其行为取向,对提高决策质量及其重要。影响决策的心理效应包括:光环效应(晕轮效应);首因效应(先头效应);近因效应;从众效应;定型效应;反衬效应;投射效应。此外,还包括乐队效应、黄灯效应、新闻效应、颂歌效应等。

二、决策中的心理压力

心理压力的表现形式:趋避冲突;双趋冲突;双避冲突。

逆反心理的表现及其对决策的影响:1、超限反映;2自我价值保护逆反;3、禁果逆反

心理压力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即惊恐阶段、抗拒阶段和力竭阶段。

影响心理压力的10个因素:

①实现决策目标的难易程度;②所要解决问题的复杂程度;③决策后果对决策者个人的厉害关系;④决策风险的大小;⑤决策时间的压力大小;⑥决策在世纪执行中如达不到计划目标,其回旋余地的大小;⑦决策目标的多少及其相互的冲突程度;⑧决策环境的变化程度;⑨决策者对处理同类问题经验的多少;⑩群体决策中责任的分散程度;

第四节群体决策

一、群体决策包括领导群体决策和群体参与决策。

群体决策的优点:①提供更完整的信息;②产生更多的方案;③增加决策的可接受性;④提高决策的合法性。群体决策的缺点:①消耗时间长;②不能避免少数人统治;③屈从压力;

④责任不清。

二、参与决策

参与决策的优点具体体现在:①参与决策的员工会感觉到自己在集体中是受到重视的;②参与决策能使员工从公司或部门那儿直接获取准确信息;③参与决策的员工会把作出决策当作自己的切身责任,有了这种责任,即便决策在后期变得很糟,他们也会竭尽所能来改善它,使其有所转机;④参与决策的员工将更会注意如何培养自己解决远景发展方向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谴责当前本单位管理上的某些不合理问题;⑤参与决策的员工作出的决策,若能对工作很强的推动力,管理者就有了更多精力致力于部门的发展性问题。参与决策的不足:在参与决策中,由于每个群体成员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实践经验等的不同,因而有些人参与决策的积极性很高,但那是相当多的人存在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态度。解决办法:所以我们在进行参与式决策中,应防止以下几种倾向:防止领导将群众当作表决机器;防止领导失控;防止出现决策事务由大家共同负责变为大家都不负责,从而产生冒险性迁移问题。

三、群体决策的基本择案规则:典型的择案规则大致有:完全一致、商议一致、多数通过和

等级决定程序。此外,还有孔多塞标准、博尔达计数、赞成投票制、正负表决发等规则。第五节计划

二、计划的类型1、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2、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3、战略性计划与战术性计划;4、具体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5、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计划、计划具有以下意义:1、计划是一种协调过程;2计划可减少不确定性;3、计划可以减少重叠性和浪费性的活动;4、计划设立目标和标准以便进行控制

三、计划的编制:计划编制的程序:估量机会→设定目标→确定计划前提条件→拟定备选方案→评价与选择方案→拟订备用计划或应急计划→拟订派生计划→预算

四、滚动计划法:滚动计划法是按照“近细远粗”的原则指定一定时期内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调整和修订未来的计划,并组起向后移动,把短期计划和中期计划结合起来的一种计划方法。

第三章组织

第一节组织概述

一、组织有静态与动态之分。组织的特征主要有:目标的一致性;原则的统一性;资源

的整合性;活动的协作性;结构的系统性。

二、组织的类型:按组织建立的正规化程度,组织可以划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按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程度不同,组织可以划分为机械式组织和有机式组织

三、组织具有整合、凝聚、服务、管理、激励等功能。

第二节组织设计

一、组织设计的原则1、目标一致原则2、分工协作原则3、精简高效原则4、权责对等

原则5、动态适应原则。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主要有环境、战略、技术和组织结构等四项因素。

二、组织设计的内容

1、职能与职位的分析与设计;

2、部门化和部门设计;

3、精简高效原则

4、权责对等原则

5、动态适应原则。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主要有环境、战略、技术和组织结构等四项因

素。

三、组织设计的内容

1、职能与职位的分析与设计;

2、部门化和部门设计;

3、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分析及设

计;4、决策系统的设计;5、横向协调和联系的设计;6、组织行为规范的设计;7、控制系统的设计;8、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的规划。

第二节组织设计

一、组织设计的原则1、目标一致原则2、分工协作原则3、精简高效原则4、权责对等

原则5.动态适应原则。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主要有环境、战略、技术和组织结构等四项因素。

二、组织设计的内容

1、职能与职位的分析与设计;

2、部门化和部门设计;

3、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分析及设

计;4、决策系统的设计;5、横向协调和联系的设计;6、组织行为规范的设计;7、控制系统的设计;8、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的规划。

第三节组织结构

一、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直线型组织结构、职能型组织结构、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

直线——职能参谋型组织结构、事业部型组织结构、矩阵组织结构和虚拟网络型组织结构。

二、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组织结构的网络化;组织结构的虚拟化;组

织结构的柔性化;组织结构的多元化。

第四节人员配备

人员配备的概念与原则

人员配备的六个原则:经济效益原则、任人唯贤原则、因事择人原则、量才使用原则、制度规范原则、促进发展原则。

一、管理人员的选聘标准:较高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相应的业务知识和水平;良

好的决策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富于创新精神;健康的身心素质。

管理人员的选聘程序:指定选聘计划;进行职务分析;发布招聘信息;搜集相关信息;测试与筛选;正式聘用人员。

二、管理人员的考评:对于组织管理者而言,主要从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

业绩、个性特征等五个方面予以考评。

三、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人员培训的作用:1、可以转变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植入管理新

思想;2、可以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3、可以增强组织的运作效率4、可以增强组织的竞争力5、可以增加潜在管理者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业务技能培训;管理理论培训;管理能力培训;交际能力及心理素质培训。第五节组织文化

一、组织文化的结构由物质层文化、制度层文化与精神层文化的三元结构构成。

二、美国学者桑南菲尔德提出的4种文化类型:学院型;俱乐部型;棒球队型;堡垒型。

三、组织文化的内容与影响因素。显性内容:1、组织标志;2、工作环境3、规章制度4、经营管理行为。隐性内容:1、组织哲学;2、价值观念;3、道德规范;4、组织精神;5、组织素养。

组织文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文化、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行业技术经济特点、组织所在的地理位置、组织基本员工的特点、组织的历史传统。第三章领导

第一节领导和领导者

二、领导的构成要素主要是:权利或影响力;对人的理解和激励;营造组织气氛,建构组织

文化。领导者素质具有综合性、时代性、动态性、层次性的特征。公共管理部门领导者的基本素质结构:1、政治素质;2、业务素质;3身体素质;4心理素质。

第二节领导理论

一、领导行为和领导风格理论

领导行为的结构维度和关怀维度;领导风格四分图理论;管理方格论;领导风格理论;

专制型、民主型和自由放任型三种基本领导风格。

二、领导权变理论

(一)菲德勒权变理论(二)赫赛和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理论

四种不同的领导风格:命令型、说服型、参考型、授权型。

(二)罗伯特.豪斯的途径——目标理论

四种类型:支持型、参与型、指令型、成就型。

(三)史蒂文.克尔和约翰.杰迈尔的领导替代理论

第三节激励理论

一、激励的含义

激励是指针对人的各种需要二给于适当满足,从而激发、加强和维持人的行为并指引行为指向特定目标的一个过程。这一含义包括需要、努力和组织的目标三个方面的因素。

二、人性假设理论

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实质上也体现了组织管理人员对人的本性及其行为的基本观点和看法的发展。

(一)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

(二)沙因有关人类特性的四种假设:理性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

复杂人假设。

三、激励理论

(三)维克多.弗洛姆的期望理论

(四)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五)强化理论两大类型:正强化、负强化。

四、激励技巧

(一)了解人的真实需要,预见和引导人的行为1、一般人常有的基本需要和愿望;2、掌握人真是的需要(二)激发人们积极性的管理技巧1、成功的激励管理技巧(1)创造条件,增加职工收入(2)满足一个人发表创见的愿望(3)满足一个人创造价值的愿望(4)赋予一个人归属感(5)满足一个人需要自由的愿望(6)赏识人们的努力(7)满足人们对获取新经验的欲望(8)尊重人格(9)参与控制2、可考虑奖励即表扬方法①薪酬与奖励②增加责任③对个人和群体实行适当灵活的优惠④职务与地位的升迁⑤衷心的嘉许与表扬⑥社会活动

第四节沟通

一、沟通的特点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主要功能:控制、激励、情绪表达、获取

信息。

二、沟通的过程①信息的发送者;②信息联结的各个部分;③编码;④渠道;⑤译码;

⑥接受者⑦反馈。

沟通的流向:1、横向沟通2、纵向沟通

三、沟通网络。正式沟通有五种形态:链式沟通;环式沟通;Y式沟通;轮式沟通;全

通道式沟通。非正式沟通是指在正式沟通不受组织监督,是由组织成员自行选择途径进行的。如员工的生日聚会,工会组织的文员活动。走访,传播小道消息等。其特点是比较灵活方便,信息交流速度快。但非正式沟通也有一定的片面性,信息容易被夸大或曲解。

四、沟通中的障碍:个人因素、人际因素、结构因素、技术因素。沟通障碍的克服一般

有以下准则:①理解沟通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沟通;②培养“听”的艺术;③创造一个相互信任、有利于沟通的小环境;④缩小信息传递链,拓宽沟通渠道,保证信息的畅通无阻和完整性;⑤建立特别委员会,定期加强上下级的沟通;⑥加强平行沟通,促进横向交流。

五、冲突与谈判冲突产生的原因主要有:①沟通差异②结构差异③个体差异

冲突的管理:冲突管理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管理者要设法消除冲突产生的负面效应;二是要求管理者激发冲突,利用和扩大冲突对组织产生的正式效应。具体来讲:①谨慎地选择你想处理的冲突;②仔细研究冲突双方的代表人物;③深入了解冲突的根源;④妥善选择处理办法。通常的处理办法有五种:回避、迁就、强制、妥协、合作。

管理者实现有效地谈判,一般要坚持以下原则:

①理性分析谈判的时间;②了解谈判对手;③抱着诚意开始谈判;④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

合。

第四章控制

第一节控制概述

一、控制的必要性

1、组织环境的不确定性;

2、组织活动的复杂性;

3、管理失误的不可避免性。

二、控制的基本条件、特点与功能

实施控制的三个基本条件

1、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

2、建立专门履行控制职能的组织机构;

3、建立畅通的

信息沟通渠道。

控制的特点:控制具有整体性;管理控制具有动态性;管理控制是作为人的控制;管理控制

是提高职工能力的重要控制。

控制的基本功能:1、监督功能;2、纠偏功能;3、协调功能;4、激励功能。

三、控制的类型

(一)根据控制活动的性质,可以把控制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更正性控制

(二)根据控制活动进程的阶段,可以将控制划分为预见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三)根据控制信息的类型可以把管理控制划分为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

四、有效控制的基本要求

控制应该同计划与组织相适应;控制应该突出重点,强调例外;控制应该具有灵活性、及时性和适度性;控制应该具有客观性、精确性和具体性;控制过程应避免出现目标扭曲问题;控制工作应注意培养成员的自我控制能力。

第二节控制过程

一、指定控制标准是控制工作的起点。

控制标准实质和要求:简明性、适用性、一致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相对稳定性、前瞻性。控制标准的指定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确立控制对象;选择关键控制点;制定控制标准。

控制标准可分为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两大类。制定控制标准常用的方法有:统计计算法、经验估计法、工程方法。

二、衡量实际工作

确定衡量的项目、衡量的方法、衡量的频度、衡量的主体等适宜的衡量方式。

衡量实际工作,应掌握以下四项基本要求:①以系统检查为主,综合运用各种衡量方法,全面、确切的了解和反映实际的工作业绩;②定期进行,使之称为经常性的工作;③要有制度保证,建立统计制度、报告制度、报表制度、总结制度等必要的规章制度,以保证衡量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效果;④抓住重点,对于需要加强控制的关键环节,应重点检查,以使控制更有针对性。

建立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及其分类;管理信息系统。

三、鉴定偏差并采取矫正措施

偏差可以分为有利偏差和不利偏差

产生偏差一般有四类原因:①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组织原定目标和计划无法实现。对于这类因素管理者一般无法控制,只能调整组织的目标和计划,以消除不良影响;②由于组织调整了经营方针和经营策略;③原来制定的计划不合理,需要调整计划;④管理不佳。确定矫正措施实施的对象

导致计划目标或标准调整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方面:①原先的计划或标准指定得不科学,在执行中发生了问题;②由于客观环境发生了预料不到的变化,原来被认为正确的计划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管理控制中的控制或矫正措施选择:1、纠偏;2、调适。

在控制措施的选择与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保持矫正方案的双重优化;2、充分考虑原有计划实施的影响;3、进行纠偏时要努力争取多数人的支持。

控制偏差的六种手段:1、人员配备控制;2、实施评价控制;3、正式组织结构控制;4、政策与法规控制;5、财务控制;6、自适应控制。

第三节控制方法

一、财务控制的方法:预算控制、财务审计、财务分析。

二、人员行为的控制方法主要有:坚定式评价方法,实地审查法。

三、综合控制法的方法有:资料设计控制法;审计控制法;网络分析技术;目标管理。

第六章创新

第一节创新及其作用

一、创新的含义

率先提出创新一词的学者是著名的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思.熊彼特。

三、创新的类别与特征

创新的类别主要包括:局部创新和整体创新;消极防御性创新与积极攻击性创新;系统初建期的创新和运行中的创新;自发创新与有组织的创新;概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市场创新、制度创新等。创新的特征:创造性、风险性、效益性、动态性、时效性、综合性

四、创新的作用

1、创新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之道

2、创新是提高效率之途

3、创新是获得高效益之法

4、

创新是加强管理之路5、创新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之本

第二节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

一、概念创新

创新始于概念的创新。概念创新的基础是逆向思维。概念创新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自身的力量以及市场的动力三个条件。

概念创新的基本来源是激发创新和创新路径。

二、组织创新:现代企业的组织创新主要表现在企业组织创新与企业内部组织体制构造的创新两个方面。

三、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和实现商业成功为特征和前提的活动。技术创新具有市场性、非独占性、系统性、不确定性以及高风险性等特征。

第三节创新思维

激发创新思维的因素。(目标、意志、兴趣、情感)

创新思维的特征。(新颖性、灵活性、艺术性、探索性)

第四节创新的过程和组织

一、创新的一般过程主要包括寻找机会、提出构想、采取行动、持之以恒等环节。

三、对创新的组织要求:正确理解和扮演创新“管理者“角色;创造促进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制定弹性工作计划;正确对待失败;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处理好维持和创新的关系。

第七章管理方法

第一节管理方法概述

一、管理方法的内涵与分类

管理方法是实施管理活动,完成管理任务,达成管理目标的方式、手段。形式、和程序。管理方法的主要层次:具有指导意义的管理哲学、管理理论方法、管理特殊管理职能的具体管理方法和实际应用的技术。

如行政方法、法律方法、经济方法等:具有特殊管理职能的具体管理方法和实际应用的技术、工具手段等。

管理方法的分类:根据管理活动所依据的对管理对象人性的假设、针对的管理对象需要的层次以及管理者运用权力的不同分为:刚性的管理方法和柔性的管理方法;根据管理对象范围分:宏观的、中观和微观管理方法;根据管理对象性质分:人事、物资、资金、信息管理方法;根据所运用方法的量化程度分:定性和定量方法。

二、管理方法的综合运用

(一)管理方法的综合运用的理论基础

1、管理哲学基础:管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管理主客体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构成:管理辩证法、管理认识论、管理文化和管理科学价值观

2、管理方法论基础: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

第二节刚性管理方法

一、法律方法形式:立法、司法、准司法

(二)、法律方法的特点1、权威性2、规范性3、强制性4、稳定性5、预防性

(三)法律方法的作用1、保证必要的管理秩序2、调节管理因素之间的关系3、使管理活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四)法律方法的局限性与正确运用

1、谨慎地运用法律方法

2、法律方法必须与其他方法综合使用

3、创造条件,促使宏观法规的顺利实施

二、行政方法

(一)行政方法的内容与形式

2、形式行政决定、行政命令、行政强制、行政指示、行政指导等

(二)行政方法的特点:权威性、强制性、层级性、针对性

(三)行政方法的作用1、行政方法是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2、行政方法是实施其他各种管理方法的必要手段3、行政方法可以增强管理的连续性和协调性

(四)行政方法的局限性与正确运用

1、行政方法的运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2、行政方法必须与其他方法综合使用

3、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行政方法的本质是服务

三、经济方法

(一)经济方法的内容与形式

2、形式预算、税收、信贷、价格、工资和奖金

(二)经济方法的特点:诱导性、间接性、灵活性、平等性

(三)经济方法的局限性与正确运用

1、要注意将经济方法和心理、情感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2、要注意各种经济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不断完善

第三节柔性管理方法

一、传播方法

2、形式新闻发布会、沟通性会议、公务谈判、游说策动、政务信息公开

(二)传播方法在管理中作用传递信息、培养积极的态度、产生期望的行为

(三)传播方法的局限性与运用注重双向性、体现共享性、突出快速性、确保真实性二、情感方法

(一)情感方法的内容与形式

2、形式尊重、信任、关怀

(三)情感方法的运用1、关心生活,温暖心灵;2发端于心,热诚待人;3互相理解,顺畅沟通;4开诚布公,倾听意见。

三、心里方法

2、形式暗示、培训等

第八章管理绩效

第一节管理成本

一、管理成本的构成

(一)内部的组织成本:构建正式组织结构框架所需的成本;内部组织管理机制的运行成本;

(二)外部的交易成本:搜寻成本、谈判成本、履约成本;

(三)管理的机会成本:用来衡量放弃其他选择而导致的潜在损失;

(四)委托代理成本;监督激励成本、承诺成本、剩余损失

三、管理成本的变动及其原因

(一)组织规模(二)产权制度(三)组织环境(1、一般环境层、具体环境层与管理成本

2、环境的竞争性与管理成本)(四)组织结构(五)组织文化(六)管理者才能

第二节管理效率

(二)管理效率的特征:1、管理效率的多重性2、集约化3、综合化

三、管理成本与管理效率

1、从管理效率定义的公式来看,管理效率=管理收益/管理成本;提高管理绩效,不能仅从

控制成本的角度出发,而是应该更加重视由于成本的投入导致组织整体绩效的改进。(一)管理效率的影响因素

1、产权与管理效率

2、管理过程与管理效率

3、管理方式与管理效率

4、管理者与管理效率:

(二)管理效率的控制

1、进行产权改革,完善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效率

2、通过引导和改变人的行为,使其向组织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3、提高管理密度和强度,增强管理过程的力度

4、完善市场结构,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管理者

第三节管理绩效的评价

一、制定绩效评价的标准

包括确定关键绩效指标和设定相应的绩效评价标准两个方面。

确定绩效指标的原则:科学性与全面性相结合原则;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可比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相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可预测性原则

三、绩效评价标准的设定

1、绩效标准

绩效标准指的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各个指标进行评价,或者说在各个指标上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2、基本标准:对某个被考核对象而言期望达到的水平;是每个被考核对象经过努力都能够

达到的水平。决定一些非激励性人事待遇。

3、卓越标准:对被考核对象未做要求和期望但是可以达到的绩效水平;只有一小部分被考

核对象可以达到。决定一些激励性人事待遇。

四、绩效评价的方法

(一)比较法

1、排序法(直接排序法和交替排序法)优:设计、使用容易成本低;能有效避免宽大化、中心化及严格化倾向评价基础是整体印象,不具体;缺:评价依据不客观,无法将评价手段与组织战略目标联系,无法通过评价对员工行为进行明确引导;很难发现问题存在领域,不便提供反馈和指导;主观性随意性强,心理压力,感情上不易接受,易引发争议、恶意竞争

2、配对比较法优:更适于评选最佳员工缺:评价对象较多时麻烦

3、人物比较法优:更能刺激工作积极性缺:标准人物挑选难;易发生晕轮误差和武断评价

4、强制分配法优:更能刺激工作积极性评价缺:对象人数太少时不适用;各评价等级间差异的内涵不清

(二)量表法

1、等级择一法使用方便、开发成本小,便于横向比较评价尺度与组织战略目标缺乏联系,无法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

反馈信息不足、不具体;模糊的标准,

可靠性和有效性较差

2、行为锚定量表法评价指标之间独立性较高,尺度更精确,良好反馈功能,更准确费

时费力;易误导评价者信息取向忽略其他行为;

员工可能同时表现出同意绩效纬度上的不同行为,陷入困境

3、综合尺度量表法能有效引导员工行为,能对结果进行直接控制设计指标尺度困难,

花费较大设计成本

4、行为对照表法方法简单,横向比较,不易晕轮,评价标准与工作内容高度相关,误差

小,利于行为引导,执行成本小不能涵盖所有行为;设计难度大成本高;

无法对最终结果作出预测,降低评价者评价意愿;

能够发现一般性问题,但指导、反馈能力弱

5、行为观察量表法能提供有效的信息反馈,有效的监控员工行为只适于较稳定不太复杂的工作;

三、评价后的修正

(一)评价结果的分析:

1、信度和效度的分析:信度是指绩效评价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不因评价方法及评价者的改变而不同)和可靠性(在不同时间重复考评结果相同)。效度指绩效评价所获信息及结果与需要评价的真正工作绩效之间的相关程度。主要取决于管理绩效内容定义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确定绩效偏差:通过比较组织的实际绩效与可以接受的良好标准,确定偏差的大小和方向,以决定采取行动缩小偏差

(二)评价后的修正措施:1、改进实际绩效2、调整绩效目标

第四节管理绩效的提高

一、绩效不良的原因:

(一)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产品多元化、组织柔性化、服务理念顾客化、信息系统网络化以及市场视野全球化,机遇挑战并存,竞争空前激烈,

(二)治理结构的不合理:

1、政府治理和监管力度不够

2、目前公司中存在的董事会功能弱化(内部人控制、信息源断层)

3、监事会未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无权制权、决策权和独立性)

(三)管理观念的落后: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源-人才和知识更重要,必须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二、绩效提高的方法

(一)六西格玛管理:将所有的工作作为一种流程,采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流程中影响质量的最关键因素,并加以改进;质量是靠流程的优化,而不是通过严格的对最终产品的检验来实现的。步骤:从高级领导层开始,学习培训,营造“零缺陷”和“质量管理”的公司文化和精神氛围;整个系统的改善建立在与客户员工供应商密切沟通基础上,以提高产品开发的目的性;提供必须的管理工具和操作技巧;商业流程的改进由管理者和有具体经验的人来选择和决定并强制实行;有管理层领导的团队来执行。

(二)标杆管理帕特里夏·基利:标杆管理是一个识别并引进最佳实践以提高绩效的过程。对最佳实践的识别和引进,以最强的竞争对手或行业中的领先组织或最有名望的组织在产品、服务或流程方面的功绩及实践措施为基准,树立学习与追赶的目标,通过资料搜集、比较分析、跟踪学习、革新设计并付诸实施等一整套规范化程序,将本组织的实际情况与基准进行量化比较和评价,在此基础上选取最佳策略。

(三)流程再造工作流程是为了获得某一特定的工作结果而执行的相互之间存在逻辑关系的一系列任务。特征:以实现组织绩效的飞跃为目标;以从根本上重新设计业务流程为任务;

以业务流程为再造对象;以信息技术为依托。

原则:按工作之间自然的先后顺序来设计工作流程(以职能为基础变为以流程为核心);减少对工作的检查和控制;把完成流程所需要的协调工作减少到最小;将任务进行合并;让员工做决策;以最有意义的方式来完成工作。

第九章事业单位极其改革

第一节事业单位概述

一、事业单位及其基本内涵

事业单位是指以实现社会公益或为党政机关提供服务为目的,由各级政府、企业法人、社会法人、社团法人或公民举办或上述法人或自然人共同举办的,依法登记成立,独立运作并承担民事责任,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独立法人。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独立性等含义。

三、现行事业单位的范围

按照国家标准局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主要包括:教育事业单位、科研事业单位、文化艺术事业单位、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单位综合技术服务事业单位、卫生事业单位、体育事业单位、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农业林业和水利事业单位、其他事业单位。

三、事业单位发展概况

按照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可将我国事业单位划分为全额拨款单位、差额拨款单位、自收自支单位三类。

四、传统事业单位的基本特征

1、事业单位活动的非经济性和政治性;

2、事业由国家主办并主管;

3、事业单位经费由国

家财政供给4、整个事业单位系统具有行政性

第二节事业单位的改革历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事业单位的改革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1979-1987,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1988-1995年,改革的进一步拓展阶段1996年至今,

改革的深入发展阶段

二、事业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事不分

2、管理行政化

3、财政负担沉重

4、市场观念缺乏

5、社会属性缺位

6、事业单位布局不合理

7、事业单位自身管理也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如管理体制呆板、依赖心理严重、人员蓝散乱

第三节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措施

一、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一)、指导思想:遵循政事分开、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的方向,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和符合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规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基本思路:确立科学化的总体布局,坚持社会化的发展方向,推行多样化的分类管理,实行制度化的总量控制

(二)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要求:1、推进事业单位政事分开;2、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3、加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宏观管理;4、提出对事业单位改革步骤的指导性

二、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方向

事业单位是为满足社会精神和文化产品的需求而存在的社会型组织,因此,实现事业单位设置的社会化,应是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方向。要实现社会单位的社会化,应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积极的创造条件,使各类事业单位能够面向社会会服务,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的社会化,应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各类事业单位能够面向社会服务,充分发挥事业单位拥有的设备、技术和人才优势;而是要动员社会力量,兴办各种事业单位,

实现社会事业社会办。

四、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以公益性确定国家兴办公共事业单位的范围(纯公益性事业单位、准公益性事业单位、半公益性事业单位)

(二)实现政事分开

(三)建立规范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1、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权责关系、2建立事业产权市场与补偿机制、3、建立现代事业法人制度、4、完善事业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

管理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重庆事业单位)

管理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管理的基本职能主要指:计划、组织、领导、( )。 A.沟通 B.协调 C.控制 D.指挥 2.在现代社会中,按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及其主体组织形式,社会管理可分为公共管理和( )。 A.企业管理 B.经济管理 C.社会管理 D.法律管理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管理活动应以( )为导向,以经济理性为最大原则。 A.公众利益 B.目标 C.法律 D.市场 4.儒家思想的核心反映的是( )。 A.仁、义、礼、智、信 B.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C.以和为贵 D.性恶论 5.管理者面临的内部环境,是指组织性质、( )。 A.人员状况 B.生产力水平 C.制度 D.法规 6.从管理工作的领域宽度及专业性质的不同,可以把管理人员分为综合管理人员与( )。 A.开发人员 B.生产人员 C.专业管理人员 D.营销人员 7.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各种技能要求程度不同,但( )则同等重要。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管理技能 8.较早将科学方法应用于管理实践并进行了理论概括,成为科学管理启蒙者的人是( )。 A.亚当·斯密 B.罗伯特·欧文 C.查尔斯·巴贝奇 D.享利·普尔 9."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代表作是( )。

A.《国富论》 B.《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C.《科学管理原理》 D.《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 10.按决策目标的影响程度不同,决策可分为( )。 A.战略战术性决策 B.程序化、非程序化决策 C.确定型、风险型决策 D.个人、群体决策 1l.决策的基本前提是( )。 A.拟定备选方案 B.分析方案 C.选择方案 D.确定目标 12.决策盈亏平衡点法是指在一定的销售量下,企业的销售收入( )。 A.小于总成本 B.大于总成本 C.等于总成本 D.参考成本 价 13.不确定型决策方法主要有保守法,冒险法和( )。 A.主观概率 B.大中取大法 C.大中取小法 D.折中法 14.一个人承受心理压力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惊恐阶段,抗拒阶段和 ( )。 A.狂躁阶段 B.抑郁阶段 C.无望阶段 D.力竭阶段 l5.群体决策的缺点主要体现在消耗时伺长,少数人说了算,屈从压力。 ( )等方面。 A.责任不清 B.方案太多 C.意见太多 D.认知能力差距大 16.从职能空间对计划进行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业务与财务计划。 ( )。 A.战略与战术性计划 B.长期与短期计划 C.指导性计划 D.人事计划 17.根据计划内容明确性标准,可将计划分为具体性计划和( )。 A.业务计划 B.指导性计划 C.财务计划 D.程序计划 18.按决策问题的重复程度不同,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 )。 A.例行决策 B.常规决策 C.定型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

重庆市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全)

第一章管理概述 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一、管理概念:管理就是管理这在一定的环境下,为了实现特定组织的目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社会活动。 管理六点基本含义:1.管理是以管理者为主体进行的活动;2.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3.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4.需要动员和配置有效资源;5.具有基本职能;6.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二、管理的特点 (一)管理具有两重性 1.管理的生产力属性和生产关系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艺术性即实践性,管理活动对于“度”的把握) (二)目标性 1.组织的共同目标;2.目标具有大小层次性;3.具有时间跨度;4.多元价值性(盈利、地位等) (三)组织性 (四)创新性 第二节管理职能与类型 一、管理职能(最早系统并明确分析管理职能的是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 (一)计划(做什么)活动条件研究;制定业务决策;编制行动计划。 (二)组织(怎么做)设计组织;人员配备;组织变革。 (三)领导(靠什么做) (四)控制(如何做得更好及做得如何) 二、管理职能发展:20世纪下半叶开始,决策、创新、协调职能受重视。 三、管理类型:按照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及其主体组织形式,分为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 (一)公共管理是以公共组织为依托,运用公共权力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特点:1.以公共利益为实现目标;2.以公共组织为依托;3.公共管理是公共权力运用过程; 4.独占性(一种公共服务、产品由一个部门承担); 5.接受公众监督。 在中国,把非政府组织分为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性中介组织。 (二)企业管理: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进行生产、服务的组织,以企业法人身份活动注重个体利益。 特点:1.目标单一即盈利;2.企业管理具有竞争性;3.典型的经济理性;4.权力来源于生产资料所有权及委托经营权。 第三节管理者职责与技能 一、角色类型: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决策制定三方面角色。 层次:高层、中层、低层管理者。 领域分类:综合管理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如人事、销售) 二、具备技能 (一)技术职能。使用某一专业领域有关工作程序、技术知识能力。 (二)人际技能。沟通协调能力。 (三)概念技能。概括洞察决策判断能力。 第四节管理环境 一、环境变化为组织生存发展提供想的机会;又对生存环境造成某种不利威胁。 环境三大类:(一)一般、宏观环境:政治、社会文化、经济、技术、自然环境五方面。 (二)具体微观环境:现有竞争对手研究、潜在竞争对手、替代品厂家、用户、供应商。 (三)组织内部环境 两种环境分析方法:1.识别环境不确定性程度的方法(美.邓肯),从两个方面确定组织环境因素:稳定(静态)---不稳定(动态);二是复杂程度:简单---复杂层面得出评价模型。 2.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外部:机会(O)、威胁(T);内部:优势(S)、劣势(W)。 第二章决策

管理基础知识(重庆)

管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管理的概述 第一节:管理的概念与特性 1、管理是人类社会协作劳动和共同生活的产物。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管理活动逐步趋向于专业化、科学化,并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重要作用)。 2、※管理定义: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基本职能)的社会活动。(什么是管理的回答) 3、管理者的定义:管理者是指在管理中指挥和领导他人活动的人们,管理者指挥和领导他们的活动称为管理活动,管理者构成了管理活动的主体。 4、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管理外部环境:①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自然资源状况; ②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制度、法律和政策等; 管理部环境:组织性质、人员状况。 管理环境包括动态和稳态 5、为了实现特定目标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共性。 6、管理的含义:A、管理是以管理者为主体进行的活动。 (多选题)B、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 C、管理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 D、管理需要动员和配置有效资源。 E、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面) F、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7、※管理的特性:两重性(一般性和特殊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目标性、组织性、创新性。 8、※如理解管理的两重性(两个面)①一般性:管理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社会公共生活的产物。 特殊性:管理的社会历史性质是有社会经济政治关系决定的,管理具 有特定的社会历史性质,具有它特定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也具有不疼 痛的侧重点和不同的式。 ②科学性:按照客观规律、规要求、运用科学法来进行 艺术性:实践性(对“度”的把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类型 9、管理具有两重性:A、首先是指管理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判断题)B、也指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10、一些学者的描述:20世纪初期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20世纪50年代次——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领导、控制 20世纪30年代古利克——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人事、沟通(七项) 11、※管理的四个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判断与选择) 12、编制行动计划的工作,实质上是将决策目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解到组织的各个部门和活动的各个环节,对每个单位、每个成员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判断) 13、控制工作过程包括衡量组织成员的工作绩效,发现偏差,采取矫正措施是三个步骤。 14、从管理职能在时间上的关系来看,他们通常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发生,即先计划,继而组织,然后领导,最后控制。 15、早在20世纪初管理界就对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基本职能有认识。 计划:确定目标,开发分计划,制定实施途径;

2019年下半年重庆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基础知识》精选真题

2019年下半年重庆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基础知识》精选真题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矛盾的,两者很难形成有机统一体。() 2、在高等院校中,校长是高层管理者,院长是中层管理者,教师是基层管理者。() 3、在企业里,总经理承担计划职能,部门经理承担组织职能,各科室科长承担控制职能。() 4、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组织结构更加复杂、有效,由于直线型组织结构仅适用于简单的组织,因此在现代社会直线型组织结构已经不存在了。() 5、领导者对被领导者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职位权力。() 6、针对管理工作,决策的成功取决于决策方法的合理性。() 7、在群体决策中,决策受个体因素的影响较小,但是可能会造成弱势叠加效果。() 8、当风险发生的概率无法确定时,可采用随机性决策。() 9、计划与决策是相互联系的,但在实际工作中,计划要按照决策制定的目标制定,计划是不能改变决策的。() 10、管理者面对组织中各类冲突,需要通过谈判消除冲突所产生的所有影响。() 11、在不确定性环境下,乐观的管理者会遵循最大最小原则做决策。() 12、一般来说,计划工作的质量以及实现计划的适当措施,往往比计划工作本身对绩效的影响更大。() 13、目标管理方法能够帮助管理者较好地适应动态变化的环境。 14、使用BCG矩阵能够帮助管理者判断应该采用纵向一体化还是横向一体化战略。() 15、绩效考核是对员工的工作态度进行评价。() 16、集中化战略是中小型企业的首选发展战略。() 17、美国管理学家韦伯认为主管人员应该具备的管理能力包括技术能力、人事能力、规划决策能力、娱乐能力和教育能力。()

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基础知识背诵版

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基础知识背诵版 第一章管理概述 第一节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一、管理概念:管理就就是管理者这在一定的环境下,为了实现特定组织 的目标,动员与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 导、控制等社会活动。 1、管理的主体就是管理者。 2、管理主体的形式:个人形式、集体形式。 3、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实现特定的目标。 4、管理的环境:外部环境(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自然资源状况;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制度、法律、政策)、内部环境(组织性质、人员状况)。 5、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二、管理的特点 (一)两重性 1、管理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一般性(自然属性):生产力与社会化大生产相关联。 特殊性(社会属性):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相关联。 2、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艺术性:即实践性,管理活动对于“度”的把握,创造性活动。 (二)目标性 1、组织的共同目标; 2、目标具有大小层次性; 3、具有时间跨度; 4、多元价值性(盈利、地位等)

(三)组织性:组织在管理中起关键枢纽的作用,组织就是管理的核心要素 (四)创新性 创新性的来源:条件与环境的变化,管理因素的发展变化、管理方式的深化更新。 第二节管理职能与类型 一、管理职能 (一)三种学说 【法】法约尔: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 【美】孔茨: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 【美】古利克:计划、组织、人事、沟通、协调、指挥、控制【七种,古七—鼓气】 (二)四个基本职能 1、计划(做什么):活动条件研究、制定业务决策、编制行动计划。 2、组织(怎么做):设计组织、人员配备、组织变革。 3、领导(靠什么做):激励下属、指导活动、有效沟通、解决冲突。 4、控制(如何做得更好及做得如何):衡量工作业绩、发现偏差、采取矫正措施。 二、管理职能发展:决策、创新、协调。 三、管理类型:按照公共领域与非公共领域及其主体组织形式,分为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 (一)公共管理:以公共组织为依托,运用公共权力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特点: 1、以公共利益为实现目标。管理公共性事务、供给公共产品(有形:国

2018上半年重庆市市属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真题与答案

2018上半年重庆市市属事业单位 管理基础知识真题与答案 一、判断(下列命题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涂B,涂全A或全B不给分。每小题1分,共30分) 1、现代观点认为,人员配备不仅要包括选队、评人、育人,而且还要包括如何用人和如何增强组织凝聚力来留人等。 答案A 2、指定统计标准所用的数据只能来自本企业的历史数据,不能使用其他企业的统计数据。答案B【解析】统计标准是很据统计数据制定的标准 3、创新主要是指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是一个单纯的技术范畴。 答案B【解析】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 4、柔性管理适用于主要追求低层次需求的员工,适用于对创造性要求较低的、衡量标准容易量化的工作 答案B【解析】柔性管理用于追求高层次需求的员工 5.对绩效评价基本标准考核的结果可以用于决定一些教励性的人事待遇,如额外的奖金、分红、职位晋升等。 答案B【解析】绩效评价基本标准考核结果用于非救励人事待遇 6. “正式组织”的效率逻辑标准使其有别于非正式组织。 答案A 7.决策是管理的起点与基础,在现代管理中具有更为突出的作用。 答案B【解析】管理活动的基础是组织 8.在一个领导班子中,“帅才”越多,越有利于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领导能力。 答案B 9.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也被称为“斯隆模型”。 答案B【解析】斯隆领导模型是麻省理工学院发展出来的一个管理理论,这个模型指出:一个领导者身上包含着五个职能,即形成愿景、分析现状、协调利益、尝试创新、激励赋能。 10、特许经营权属于一种无形资产。 答案A【解析】特许经营是特许人将自己的商标、商号、产品、专利、技术秘密、配方、经营管理摸式等无形资产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人(受许人)使用,按照特许人统一的经营摸式从事经营活动,并向被特许人收取费用的经营形式。 11、一般认为,渐进式变革对组织来说总是有益的。 答案B【解析】渐进式变革,是指利用足够的时间分步骤地逐浙推进变革并最终达成变革目标。渐进式变革对组织并非总是有益。 12、技能为角色服务,不同角色要求有不同技能。 答案A 13决策的效益原则是指决策必须把速度与效益、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结台起来。 答案A 14、预算既是计划,也是一种控制工具。 答案A 15、人事计划属于专业性计划。

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基础知识重点表格

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基础知识重点表格

第三章组织 第三节——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附表) 类型特点优点缺点适用范围 直线型组织结构也称为单线式组织结构,是最早使用,也是最为简单的一种组织结构类型。1、每个主管人员对其直接下属有 直接管理权; 2、每一个人只能向一位直接上级 报告; 3、主管人员在其管辖的范围内, 有绝对的管理权或完全的管理 权。 1、结构比较简单; 2、责任与职权明确; 3、上层主管做决定可能比较容 易; 4、信息快捷。 1、在组织规模较大的情况下,业 务管理比较复杂; 2、对最高管理者的能力要求比较 高; 3、当该“全能”管理者离职时, 难以找到合适的替代者; 4、部门间协调性差。 适用于那些没有必要按职能实行专 业化管理的小型组织或者应用于现 场作业管理。 职能型组织结构也称为多线 性组织结构,是当参谋部门有权向直线型经理直接下达指令时所形成的组织结构。采用按职能分工实行专业化的管理 来代替直线型的全能管理。 1、具有适应管理工作分工较细的 特点,能充分发挥职能机构的 专业管理作用; 2、由于吸收专家参与管理,减轻 了上层主管人员的负担,使他 们有可能集中注意力以履行自 己的职责; 1、多头领导,妨碍了组织的统一 指挥,易造成管理混乱,不利 于明确划分职责与职权; 2、缺乏相互配合,横向联系差; 3、对环境发展变化的适应性差; 4、不利于培养上层管理者。 直线——职能参谋型组织结构也叫直线——职能制。是吸取前面两种形式的优点而建立的,目前绝大多数组织都采用这种组织形式。1、按组织职能来划分部门和设置 机构,实行专业分工,并实行 统一指挥; 2、将管理机构和人员分为两类, 一类是直线指挥部门和人员, 另一类是参谋部门和人员; 3、实行高度集权。 1、各级直线主管人员都有相应的 职能机构和人员作为参谋和助 手,因而能对本部门进行有效 管理; 2、而每一个部门都由直线人员统 一指挥,满足了现代组织活动 需要统一指挥和实行严格的责 任制度的要求。 1、下级部门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 挥受到限制; 2、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不利于集 体决策; 3、各参谋部门和直线指挥部门之 间不统一时,易产生矛盾,使 上层主管的协调工作量大; 4、难以从组织内部培养熟悉全面 情况的管理者; 5、适应性较差,反应不灵敏。 适应于中小型组织。

(完整word版)2018上半年重庆市市属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真题与答案.docx

2018 上半年重庆市市属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真题与答案 一、判断(下列命题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 错误的涂B,涂全 A 或全 B 不给分。每小题 1 分,共30 分 ) 1、现代观点认为,人员配备不仅要包括选队、评人、育人,而且还要包括如何用人和如 何增强组织凝聚力来留人等。 答案 A 2、指定统计标准所用的数据只能来自本企业的历史数据,不能使用其他企业的统计数据。 答案 B 【解析】统计标准是很据统计数据制定的标准 3、创新主要是指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是一个单纯的技术范畴。 答案 B 【解析】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 4、柔性管理适用于主要追求低层次需求的员工,适用于对创造性要求较低的、衡量标准 容易量化的工作 答案 B 【解析】柔性管理用于追求高层次需求的员工 5.对绩效评价基本标准考核的结果可以用于决定一些教励性的人事待遇,如额外的奖金、分 红、职位晋升等。 答案 B 【解析】绩效评价基本标准考核结果用于非救励人事待遇 6.“正式组织”的效率逻辑标准使其有别于非正式组织。 答案 A 7.决策是管理的起点与基础,在现代管理中具有更为突出的作用。 答案 B 【解析】管理活动的基础是组织 8.在一个领导班子中,“帅才”越多,越有利于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领导能力。 答案 B 9.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也被称为“斯隆模型”。 答案B【解析】斯隆领导模型是麻省理工学院发展出来的一个管理理论,这个模型指出:一 个领导者身上包含着五个职能,即形成愿景、分析现状、协调利益、尝试创新、激励赋能。 10、特许经营权属于一种无形资产。 答案 A 【解析】特许经营是特许人将自己的商标、商号、产品、专利、技术秘密、配方、经 营管理摸式等无形资产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人(受许人)使用,按照特许人统一的经营摸式从事经营活动,并向被特许人收取费用的经营形式。 11、一般认为,渐进式变革对组织来说总是有益的。 答案 B【解析】渐进式变革,是指利用足够的时间分步骤地逐浙推进变革并最终达成变革目 标。渐进式变革对组织并非总是有益。 12、技能为角色服务,不同角色要求有不同技能。 答案 A 13决策的效益原则是指决策必须把速度与效益、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 益有机结台起来。 答案 A 14、预算既是计划,也是一种控制工具。 答案A 15、人事计划属于专业性计划。 答案 B【解析】专项计划是人们为完成某种特定的任务而制定的行为规划。专项计划和普通 计划有所不同,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专业性和针对性,常由专业人士来完成,常常是业务主 管,行政工作人员或者是科研学者主持制定。

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基础知识精华

2011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基础知识精华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红色字体为正确选项) 1、管理的最终目的是( )。 A.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 B.有效地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C.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D.制定组织目标 2、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提出了不同于古典管理理论的新观点和新思想,创立了( )。 A.人文关系学说 B.人际关系学说 C.行为科学学说 D.社会关系学说 3、关于计划工作基本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计划是高层管理者的职责范畴 B.计划工作居首要地位 C.计划工作是有目的的行为 D.计划工作要讲究效率 4、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 )原则。 5、下面决策方法中,具有“匿名性”特点的是( )。 A.群众评议法 B.哥顿法 C.头脑风暴法 D.特尔菲法 6、20世纪初期,有一位社会学家提出了建立“理想的组织模式”的设想,他就是( )。 A.赫伯特?西蒙 B.哈罗德?孔茨 C.马克斯?韦伯 D.林德尔?厄威克 7、如果企业进行小批量产品的生产,那么,它需要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生产,对企业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这种企业适于采用( )组织形式。 A.集权式 B.分权式 C.均权式 D.不确定 8、评价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影响能力,有关信息的获得来源于( )。

A.上级人员 B.下属人员 C.高层领导 D.协作部门 9、领导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侧重于研究领导人的性格、素质方面的特征。 A.性格理论阶段 B.行为理论阶段 C.效用领导阶段 D.权变理论阶段 10、韦伯认为,只有()才宜于作为理想组织体系的基础。 A.超凡的权力 B.传统的权力 C.理性合法的权力 11、()认为,由于组织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组织的管理并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任何理论和方法都不见得绝对的有效,也不见得绝对的无效,采用哪种理论和方法,要视组织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而定。 A.经验学派 B.系统管理学派 C.权变理论学派 12、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 A.科学管理理论 B.行为科学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有效统一 13、美国对70个目标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得出结论:若高层管理者对目标管理高度重视,并亲身参与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生产管理效率的平均改进程度可达到56%;否则,生产管理效率仅提高() A.6% B.16% C.26% 14、如果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做出描述,例如对五年后技术变革方向进行预测,通常采用()的方法。 A.市场预测 B.定性预测 C.定量预测

管理基础知识(重庆)

管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 管理的概述 :管理外部环境:①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自然资源状况; ② 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制度、法律和政策等; 管理内部环境:组织性质、 管理 环境包括动态和稳态 5、 为了实现 特定目标 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共性。 6、 管理的含义:A 、管理是以管理者为 主体进行的活动。 (多选题) B 、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 C 、管理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 D 、管理需要动员和配置有效资源。 E 、 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 F 、 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7、 ※管理的特性 :两重性(一般性和特殊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8※如何理解管理的两重性 (两个方面) ①一般性:管理与人类的生产活 动,社会公共生活的产物。 特殊性:管理的社会历史性质是有社会经济 政治关系决定的,管理具 有特定的社会历史性质,具有它特定的目标和 价值取向,也具有不疼 痛的侧重点和不同的方式。 ②科学性:按照客观规律、规范要求、运用科学方法来进行 艺 术性:实践性(对“度”的把握,一切从实际出发) 、创造性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类型 9、 管理具有两重性 : A 、 (判断题) B 、 10、 一些学者的描述: 20 世纪 50 年代孔次— 20 世纪 30 年代古利克— 11、 ※管理的四个基本职 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 制。 12、 编制行动计划的工作,实质上是将决策目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解到组织的各个部门和活动的各个环节,对每 个单位、每 个成员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判断) 13、 控制工作过程包括衡量组织成员的工作绩效,发现偏差,采取矫正措施是三个步骤。 14、 从管理职能在 时间上 的关系来看,他们通常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发生,即先计划,继而组织,然后领导,最后 控制。 15、早在 20 世纪初管理界就对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基本职能有认识。 计划:确定目标,开发分计划,制定实施 途径; 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做; 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参与者以及解决冲突; 第一节:管理的概念与特性 1、 管理是人类社会 协作劳动 和共同生活的产物。 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管理活动逐步趋向于专业化、 科学化,并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重要作用) 。 2、 ※管理定义: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 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 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 计划、 组织、 领导和控制(基本职能) 的社会活动。 (什么是管理的回答) 3、 管理者的定义 :管理者是指在管理中指挥和领导他人活动的人们,管理者指挥和领导他们的活动称为管理活动, 管理者构成了管理活动的 主体。 4、 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 人员状况。 领导和控制等方面) 、目标性、组织性、创新性。 首先是指管理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也指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20世纪初期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领导、控制 —计划、组 织、指挥、控制、协调、人事、沟通(七项) 判断与选择)

2017年上半年重庆市市属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真题与答案【精品】

2017上半年重庆市市属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真题与答案 一、判断(下列命题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涂B,涂全A或全B不给分。每小题1分,共30分) 1、现代观点认为,人员配备不仅要包括选队、评人、育人,而且还要包括如何用人和如何增强组织凝聚力来留人等。 答案A 2、指定统计标准所用的数据只能来自本企业的历史数据,不能使用其他企业的统计数据。答案B【解析】统计标准是很据统计数据制定的标准 3、创新主要是指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是一个单纯的技术范畴。 答案B【解析】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 4、柔性管理适用于主要追求低层次需求的员工,适用于对创造性要求较低的、衡量标准容易量化的工作 答案B【解析】柔性管理用于追求高层次需求的员工 5.对绩效评价基本标准考核的结果可以用于决定一些教励性的人事待遇,如额外的奖金、分红、职位晋升等。 答案B【解析】绩效评价基本标准考核结果用于非救励人事待遇 6. “正式组织”的效率逻辑标准使其有别于非正式组织。 答案A 7.决策是管理的起点与基础,在现代管理中具有更为突出的作用。 答案B【解析】管理活动的基础是组织 8.在一个领导班子中,“帅才”越多,越有利于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领导能力。 答案B 9.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也被称为“斯隆模型”。 答案B【解析】斯隆领导模型是麻省理工学院发展出来的一个管理理论,这个模型指出:一个领导者身上包含着五个职能,即形成愿景、分析现状、协调利益、尝试创新、激励赋能。 10、特许经营权属于一种无形资产。 答案A【解析】特许经营是特许人将自己的商标、商号、产品、专利、技术秘密、配方、经营管理摸式等无形资产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人(受许人)使用,按照特许人统一的经营摸式从事经营活动,并向被特许人收取费用的经营形式。 11、一般认为,渐进式变革对组织来说总是有益的。 答案B【解析】渐进式变革,是指利用足够的时间分步骤地逐浙推进变革并最终达成变革目标。渐进式变革对组织并非总是有益。 12、技能为角色服务,不同角色要求有不同技能。 答案A 13决策的效益原则是指决策必须把速度与效益、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结台起来。 答案A 14、预算既是计划,也是一种控制工具。 答案A 15、人事计划属于专业性计划。 答案B【解析】专项计划是人们为完成某种特定的任务而制定的行为规划。专项计划和普通计划有所不同,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专业性和针对性,常由专业人士来完成,常常是业务主管,行政工作人员或者是科研学者主持制定。 16、组织变革是组织发展的途径和措施,组织发展是组织变革的目标和结果。

2019年上半年重庆市市属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真题与答案

2018上半年重庆市市属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真题与答案 一、判断(下列命题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涂B,涂全A或全B不给分。每小题1分,共30分) 1、现代观点认为,人员配备不仅要包括选队、评人、育人,而且还要包括如何用人和如何增强组织凝聚力来留人等。 答案A 2、指定统计标准所用的数据只能来自本企业的历史数据,不能使用其他企业的统计数据。答案B【解析】统计标准是很据统计数据制定的标准 3、创新主要是指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是一个单纯的技术范畴。 答案B【解析】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 4、柔性管理适用于主要追求低层次需求的员工,适用于对创造性要求较低的、衡量标准容易量化的工作 答案B【解析】柔性管理用于追求高层次需求的员工 5.对绩效评价基本标准考核的结果可以用于决定一些教励性的人事待遇,如额外的奖金、分红、职位晋升等。 答案B【解析】绩效评价基本标准考核结果用于非救励人事待遇 6. “正式组织”的效率逻辑标准使其有别于非正式组织。 答案A 7.决策是管理的起点与基础,在现代管理中具有更为突出的作用。 答案B【解析】管理活动的基础是组织 8.在一个领导班子中,“帅才”越多,越有利于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领导能力。 答案B 9.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也被称为“斯隆模型”。 答案B【解析】斯隆领导模型是麻省理工学院发展出来的一个管理理论,这个模型指出:一个领导者身上包含着五个职能,即形成愿景、分析现状、协调利益、尝试创新、激励赋能。 10、特许经营权属于一种无形资产。 答案A【解析】特许经营是特许人将自己的商标、商号、产品、专利、技术秘密、配方、经营管理摸式等无形资产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人(受许人)使用,按照特许人统一的经营摸式从事经营活动,并向被特许人收取费用的经营形式。 11、一般认为,渐进式变革对组织来说总是有益的。 答案B【解析】渐进式变革,是指利用足够的时间分步骤地逐浙推进变革并最终达成变革目标。渐进式变革对组织并非总是有益。 12、技能为角色服务,不同角色要求有不同技能。 答案A 13决策的效益原则是指决策必须把速度与效益、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结台起来。 答案A 14、预算既是计划,也是一种控制工具。 答案A 15、人事计划属于专业性计划。 答案B【解析】专项计划是人们为完成某种特定的任务而制定的行为规划。专项计划和普通计划有所不同,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专业性和针对性,常由专业人士来完成,常常是业务主管,行政工作人员或者是科研学者主持制定。

重庆市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基础知识》

重庆市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基础知识》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重庆市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基础知识》复习题(文字版) (第一章至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管理的基本职能主要指:计划、组织、领导、( )。 A.沟通 B.协调 C.控制 D.指挥 2.在现代社会中,按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及其主体组织形式,社会管理可分为公共管理和( )。 A.企业管理 B.经济管理 C.社会管理 D.法律管理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管理活动应以( )为导向,以经济理性为最大原则。 A.公众利益 B.目标 C.法律 D.市场 4.儒家思想的核心反映的是( )。 A.仁、义、礼、智、信 B.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C.以和为贵 D.性恶论 5.管理者面临的)。 A.人员状况 B.生产力水平 C.制度 D.法规 6.从管理工作的领域宽度及专业性质的不同,可以把管理人员分为综合管理人员与( )。 A.开发人员 B.生产人员 C.专业管理人员 D.营销人员 7.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各种技能要求程度不同,但( )则同等重要。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管理技能 8.较早将科学方法应用于管理实践并进行了理论概括,成为科学管理启蒙者的人是( )。 A.亚当·斯密 B.罗伯特·欧文 C.查尔斯·巴贝奇 D.享利·普尔 9."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代表作是( )。 A.《国富论》 B.《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C.《科学管理原理》 D.《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 10.按决策目标的影响程度不同,决策可分为( )。 A.战略战术性决策 B.程序化、非程序化决策 C.确定型、风险型决策 D.个人、群体决策 1l.决策的基本前提是( )。 A.拟定备选方案 B.分析方案 C.选择方案 D.确定目标 12.决策盈亏平衡点法是指在一定的销售量下,企业的销售收入( )。 A.小于总成本 B.大于总成本

重庆市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复习题(文字版)

管理基础知识练习题 (第一章至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管理的基本职能主要指:计划、组织、领导、( C )。 A.沟通 B.协调 C.控制 D.指挥 2.在现代社会中,按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及其主体组织形式,社会管理可分为公共管理和( A )。 A.企业管理 B.经济管理 C.社会管理 D.法律管理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管理活动应以( D )为导向,以经济理性为最大原则。 A.公众利益 B.目标 C.法律 D.市场 4.儒家思想的核心反映的是( A )。 A.仁、义、礼、智、信 B.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C.以和为贵 D.性恶论 5.管理者面临的内部环境,是指组织性质、( A )。 A.人员状况 B.生产力水平 C.制度 D.法规 6.从管理工作的领域宽度及专业性质的不同,可以把管理人员分为综合管理人员与( C )。 A.开发人员 B.生产人员 C.专业管理人员 D.营销人员 7.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各种技能要求程度不同,但( B )则同等重要。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管理技能 8.较早将科学方法应用于管理实践并进行了理论概括,成为科学管理启蒙者的人是( C )。 A.亚当·斯密 B.罗伯特·欧文 C.查尔斯·巴贝奇 D.享利·普尔 9."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代表作是( C )。 A.《国富论》 B.《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C.《科学管理原理》 D.《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 10.按决策目标的影响程度不同,决策可分为( A )。 A.战略战术性决策 B.程序化、非程序化决策 C.确定型、风险型决策 D.个人、群体决策 1l.决策的基本前提是( D )。 A.拟定备选方案 B.分析方案 C.选择方案 D.确定目标 12.决策盈亏平衡点法是指在一定的销售量下,企业的销售收入 ( C )。 A.小于总成本 B.大于总成本 C.等于总成本 D.参考成本价 13.不确定型决策方法主要有保守法,冒险法和( D )。 A.主观概率 B.大中取大法 C.大中取小法 D.折中法 14.一个人承受心理压力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惊恐阶段,抗拒阶段和( D )。 A.狂躁阶段 B.抑郁阶段 C.无望阶段 D.力竭阶段 l5.群体决策的缺点主要体现在消耗时伺长,少数人说了算,屈从压力。( A )等方面。 A.责任不清 B.方案太多 C.意见太多 D.认知能力差距大 16.从职能空间对计划进行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业务与财务计划。( D )。 A.战略与战术性计划 B.长期与短期计划 C.指导性计划 D.人事计划 17.根据计划内容明确性标准,可将计划分为具体性计划和( B )。 A.业务计划 B.指导性计划 C.财务计划 D.程序计划 18.按决策问题的重复程度不同,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 D )。 A.例行决策 B.常规决策 C.定型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 19.按决策条件的可控程度划分,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决策和 ( A )。 A.不确定型决策 B.程序化决策

重庆市事业单位管理学基础知识考试必备真题及答案

2020年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基础知识训练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管理的最终目的是( )。 A.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B.有效地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C.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D.制定组织目标 2、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提出了不同于古典管理理论的新观点和新思想,创立了( )。 A.人文关系学说B.人际关系学说 C.行为科学学说D.社会关系学说 3、关于计划工作基本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计划是高层管理者的职责范畴B.计划工作居首要地位 C.计划工作是有目的的行为D.计划工作要讲究效率 4、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 )原则( )。 A.现实性B.协调性C.权变性D.关键性 5、下面决策方法中,具有“匿名性”特点的是( )。 A.群众评议法B.哥顿法C.头脑风暴法D.特尔菲法 6、20世纪初期,有一位社会学家提出了建立“理想的组织模式”的设想,他就是( )。 A.赫伯特?西蒙B.哈罗德?孔茨 C.马克斯?韦伯D.林德尔?厄威克 7、如果企业进行小批量产品的生产,那么,它需要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生产,对企业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这种企业适于采用( )组织形式。 A.集权式B.分权式C.均权式D.不确定 8、评价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影响能力,有关信息的获得来源于( )。 A.上级人员B.下属人员C.高层领导D.协作部门 9、领导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侧重于研究领导人的性格、素质方面的特征。 A.性格理论阶段B.行为理论阶段 C.效用领导阶段D.权变理论阶段 10、韦伯认为,只有()才宜于作为理想组织体系的基础。 A.超凡的权力B.传统的权力C.理性合法的权力 11、()认为,由于组织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组织的管理并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任何理论和方法都不见得绝对的有效,也不见得绝对的无效,采用哪种理论和方法,要视组织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而定。 A.经验学派B.系统管理学派C.权变理论学派 12、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 A.科学管理理论B.行为科学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有效统一

重庆管理基础知识

重庆管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管理的概念 第一节管理的概念与特性 管理就是人类社会协作劳动与共同生活的产物。 一、管理的共同之处: 1、管理具有特定的目的 2、管理需要对有效资源进行动员与配置 3、管理具有特定的职能 4、管理就是一种实践活动 二、管理具有六点基本含义 1、管理就是以管理者为主体进行的活动。 2、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 3、管理就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 4、管理需要动员与配置有效资源。 5、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 6、管理就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三、管理的特性管理的基本特性就是: 1、两重性:即首先指管理的生产力属性与生产关系属性(也指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2、目标性:○1、组织的共同目标;○2、目标具有大小层次性;○ 3、具有时间跨度;○ 4、多元价值性;管理的目标一般就是特定组织与群体全体成员共同认同的目标,不就是管理者或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就是特定组织与群体成员目标的共同部分而不就是包括她们之间的不同部分。总体目标下包含各个不同管理领域不同单位、不同部门的分目标与各个人的分目标,包含近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 3、组织性; 4、创新性 :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类型 一、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1)计划(做什么):1、活动条件研究2、制定业务决策3、编制行动计划 (2)组织(怎么做):1、设计组织2、人员配备3、组织变革 (3)领导(靠什么做):领导职能就是指指导与协调组织中的成员。包括激励下属,指导她们活动,选择有效的沟通渠道,解决组织成员之间的冲突。 (4)控制 (如何做得更好及做得如何) 三、管理的类型按照公共领域与非公共领域这两大领域及其主体组织形式,现代社会的管理可划分为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两大类型。 公共管理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1、公共管理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目标。 2、公共管理以公共组织为依托。(政府) 3、公共管理过程就是公共权力的运用过程。 4、公共管理具有独占性。

2019年下半年重庆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基础知识》真题答案12

2019年下半年重庆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基础知识》真题答案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矛盾的,两者很难形成有机统一体。() 2、在高等院校中,校长是高层管理者,院长是中层管理者,教师是基层管理者。() 3、在企业里,总经理承担计划职能,部门经理承担组织职能,各科室科长承担控制职能。() 4、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组织结构更加复杂、有效,由于直线型组织结构仅适用于简单的组织,因此在现代社会直线型组织结构已经不存在了。() 5、领导者对被领导者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职位权力。() 6、针对管理工作,决策的成功取决于决策方法的合理性。() 7、在群体决策中,决策受个体因素的影响较小,但是可能会造成弱势叠加效果。() 8、当风险发生的概率无法确定时,可采用随机性决策。() 9、计划与决策是相互联系的,但在实际工作中,计划要按照决策制定的目标制定,计划是不能改变决策的。() 10、管理者面对组织中各类冲突,需要通过谈判消除冲突所产生的所有影响。() 11、在不确定性环境下,乐观的管理者会遵循最大最小原则做决策。() 12、一般来说,计划工作的质量以及实现计划的适当措施,往往比计划工作本身对绩效的影响更大。() 13、目标管理方法能够帮助管理者较好地适应动态变化的环境。 14、使用BCG矩阵能够帮助管理者判断应该采用纵向一体化还是横向一体化战略。() 15、绩效考核是对员工的工作态度进行评价。() 16、集中化战略是中小型企业的首选发展战略。() 17、美国管理学家韦伯认为主管人员应该具备的管理能力包括技术能力、人事能力、规划决策能力、娱乐能力和教育能力。() 18、群体决策的质量优先于个体决策,因为群体的智慧大于个体的智慧。() 19、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后,管理人员的下一步工作就是通过领导职能激励和管理员工。() 20、管理是一个由人开始又终结于人的过程。() 21、管理思想总是要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创新和发展,这是管理思想发展的一般规律。() 22、任何管理职能都不能代替激励职能,而其他职能的有效行使都离不开激励职能。() 23、管理幅度越窄,组织的管理层次越少。 24、电子会议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集体决策方法,缺点是受个人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影响。()

重庆管理基础知识题库套卷(一)教学内容

学习-----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2010 管理基础知识题库套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决策盈亏平衡点法是指在一定的销售量下,企业的销售收入( )。 A .总成本 B .大于总成本 C .等于总成本 2.不确定型决策方法主要有保守法,冒险法和( )。 A .主观概率 B .大中取大法 C .大中取小法 3.直线型组织结构是使用最早,最为( )的组织机构。 A .简单 B .复杂 C .科学 D .直接 4.事业职能组织结构是一种( )组织结构形式。 A .分权制 B .集权制 C .直线型 D .职 能型 D .参考成本价 D .折中法 5.组织筹建成本与运行成本较高,适应变化能力差,容易形成官僚主义,这是( )的 缺陷。 A .机械式组织 B .有机式组织 C .正式组织 D .非正式组织 6.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组织目标不同,正式组织的组织目标是( )。 A .利润或社会服务 B .成员满意 C .利润 D .社会服务 7.公务员的招录考核、入学的考试和体检、领导审查工作方案都属于( )。 A .直接控制 B .预先控制 C .过程控制 D .事后控制 8.用过去的情况指导现在和将来,从而实现对管理过程的控制叫( )。 A .反馈控制 B .前馈控制 C .事后控制 D .过程控制 9.当今管理的新趋势:传统的物力、财力竞争转向企业对( )。 A .市场瓜分能力 B .科技 C .人才 D .管理手段 10.组织结构的( )已经成为现代组织机构创新的一种趋势。 A .弹性化 B .小型化 C .简单化 D .多元化 11.按照( )可将管理方式划分为人事管理方法、物资管理方法、资金管理方法和信息 管理方法。 A .管理对象的范围 C .所运用方法的强化程度 B .管理对象的性质 D .管理对象主要的层次 12.( )就是管理活动的联系观、运动观、变化观、发展观。 A .管理辩证法 B .管理认识论 C .管理文化 D .管理的科学价值观 13.关于刚性管理的优缺点的理解,以下( )是正确的。 A .刚性管理缺乏严格自己工作职责分工,容易形成冲突 B .刚性管理缺乏明确的工作标准,工作绩效不易考核、评估 C .刚性管理降低组织活动的灵活性,影响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 D .刚性管理使员工主动参与管理、参与决策 14.以下选项中对准司法与司法行为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司法行为不具有国家强制力 B .准司法机构是国家司法机构的组成部分 C .当事人在选择准司法机构方面有自主权 D .当事人在选择准司法机构方面没有自主权 15.关于信贷的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无论是利率,还是存款准备金率每次调动的额度都很小,对经济活动没什么影响 B .可以集中社会闲散资金 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