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变量与赋值2

变量与赋值2

变量与赋值2
变量与赋值2

课题:§2.2变量与赋值

主备课人:陈长永 审核人:高一数学组 编号: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变量和赋值的含义;

2.能在算法中正确使用变量以及为多个变量正确赋值;

3.熟悉计算机语言中的赋值语句.

学习过程

一、新课导学

学习探究 (研读课本88-93)

在算法语言中解决下列问题

1.a=b 和b=a 的含义一样么?

2. i=i+1又表示什么含义?

3.x=5 和5=x 哪个正确?

4. A+B=C 和C=A+B 都正确么?

5. a=1,b=2,c=a+b 是将a+b 赋给变量c 么?若不是 是多少?

6.执行a=5,a=7,a=9 后,变量a= ;执行A=5,B=A,C=A 后,A= .

7.赋值语句y=(x-1)2=(x+1)(x-1) 和a=b=5 正确么?

典型例题

例1.设计一个算法,从5个不同的数中找出最大的数,用框图描述这个算法.

【变式】输入3个数,设计算法找出这3个数中的最小数,并画出相应的框图.

例2. 用赋值语句写出下列算法,并画出框图:摄氏温度为28.50 ,将它转换成华氏温度F ,并输出.已知 F=5

9C+32.

【变式】课本91页2,3

例3:已知三个变量x,y,z ,若将x 置换给 y , y 置换给z ,z 置换给x ,画出流程图.

二、总结提升

学习小结

1.赋值的含义

变量的值可以由输入的方式给定,也可以由赋值的方式给定.在算法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变量的值,把一个具体的数值给予一个变量的过程,我们称为赋值.赋值语句一般格式:变量 表达式.

2.赋值语句

赋值语句是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的语句.例如:“x=y ”表示将 的值赋给 ,其中 是一个变量, 是一个与 同类型的变量或表达式.

1a =

3b =

a a

b =+

b a b =-

PRINT a ,b

说明:①赋值语句中的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不能对换,它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

②赋值语句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右边表达式可以是一个数据、常量或表达式;

③对于一个变量可以多次赋值.

3.赋值语句的类型

(1)赋予变量常数值,例如:i=1;

(2)赋予变量其他变量或表达式的值,例如:a=b 、a=b+3;

(3)赋予变量含有变量自身的表达式的值,例如:i=i+1.

基础检测

1.对赋值语句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可以给变量提供初值 ②将表达式的值赋给变量

③可以给一个变量重复赋值 ④不能给同一变量重复赋值

A.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 计算机执行下面的程序段后,输出的结果是( )

A .1,3

B .4,1

C .0,0

D .6,0

3. 赋值语句描述算法如下:

A=3

A=5

输出A

则运行结果是:

A5 B3 AA D8

4.将两个数17,8==b a 交换,使8,17==b a ,下面语句正确一组是 ( )

巩固提高

1. 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 )

A .4M =

B . M M =-

C .3B A ==

D .0x y +=

2. 下列关于赋值语句说法错误的是( )

A 赋值语句左边只能是变量,不能使表达式

B 赋值语句是把赋符号左边变量的值赋予符号右边的表达式

C 赋值语句是把赋值符号右边表达式的值赋予赋值符号左边的变量

D 在算法语句中,赋值语句是最基本的语句

3. 求一个半径为R 的圆中除去一个内接正方形后的阴影部分的面积.设计一个算法,并画出框图.

变量的赋值、数据的输出教学设计

变量的赋值、数据的输出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variable assignment and d ata output

变量的赋值、数据的输出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主 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本教案 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 整及打印。 一、课题: 二、教学目标:⑴掌握let语句的格式和功能,理解“赋值号”的意义,学会使用let语句给变量提供数据。⑵掌握print 方法的格式和功能,理解分隔符的作用,学会使用print方法输 出数据。⑶知道let语句和print方法的运算功能。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⑴let语句的功能和“赋值号”的意义。⑵print方法的功能,数据的输出格式。难点: ⑴“赋值号”与数学中“等于号”的区别。⑵print方法未尾标 点符号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什么是变量?有几种类型的 变量?演示:打开vb窗口,运行例6-3-1程序,在 “半径”的文本框中输入一个半径值,单击“计算”按钮,窗体 上出现周长和面积的值,输入不同的半径,周长和面积不同。提问:⑴ 这里radius、peri和area是常量还是变量?在程序中是 怎样计算周长peri和面积area的呢?请看“计算”按钮的代码。 ⑵程序中怎样给变量赋值?怎样输出结果?揭示学习目标⑴学会

给变量赋值⑵学会用print方法输出运算结果新授内容 二、变量的赋值 1、赋值符号let peri = 2 * pi * radius 提问:式中"="是什么?符号“=”称为“赋值号”,在这里不是数学中的“等于号”,意义是将右边表达式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左边的变量就象是一个盒子,右边的表达式是乒乓球,“=”的作用是将乒乓球放到盒子中。提问:语句peri = 2 * pi * radius应该怎样表述?“=”应该怎么读?答:将表达式2 * pi * radius的值赋给变量peri,“=”读作“赋值”。例 1、有一个变量i,初始值为0,每次给它加1,加5次后的结果怎样?用赋值语句如何表示?可理解为每次赋给i的值都是在前一次原值上再加上1,即:第一次i的值:i=0+1 ’向盒中放1个乒乓球第二次i的值:i=1+1 ’取出盒中1个球加1个放回盒中第三次i的值:i=2+1 ’取出盒中2个球加1个放回盒中第四次i的值:i=3+1 ’取出盒中3个球加1个放回盒中第五次i的值:i=4+1 ’取出盒中4个球加1个放回盒中在程序中表示为:let i=i+1 ’共写5句。讨论:上式右边“i+1”中的 i 与左边的“i”有什么不同?这个语句的意义是什么?将i 值(原来的值)加上1后的值再赋给i(现在的值)。从这里可以看出赋值符号“=”不同于数学中的“等于”。 2、给变量赋值由上面的讨论可以知道,赋值语句的格式为: [let] 变量=表达式 '读法:将表达式的值赋给变

条件结构与循环结构

第3课时条件结构与循环结构 基础达标(水平一) 1.某流程图如图所示,现输入如下四个函数,则可能输出的函数是(). A.f(x)=sin x B.f(x)=cos x C.f(x)=|x| x D.f(x)=x2 【解析】由程序框图可知,输出的函数满足f(-x)=-f(x)为奇函数,且存在零点.对于f(x)=sin x为奇函数, (x≠0)不存在零点,故选A. 并且有零点x=kπ(k∈Z),f(x)=cos x和f(x)=x2为偶函数,而函数f(x)=|x| x 【★答案★】A 2.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中,如果输入三个实数a,b,c,要求输出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那么在判断框中,应该填入下面四个选项中的(). A.c>x? B.x>c? C.c>b? D.b>c? 【解析】变量x的作用是存储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所以第二个条件结构的判断框内为“c>x?”,故选A. 【★答案★】A

3.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出的S=57,则判断框内应填(). A.k>4? B.k>5? C.k>6? D.k>7? 【解析】由程序框图可知,k=2,S=4;k=3,S=11;k=4,S=26;k=5,S=57,此时结束循环,输出S的值,故选A. 【★答案★】A 4.根据如图所示的框图,当输入x为6时,输出的y=(). A.1 B.2 C.5 D.10 【解析】当x=6时,x=6-3=3,此时x=3≥0; 当x=3时,x=3-3=0,此时x=0≥0; 当x=0时,x=0-3=-3,此时x=-3<0,结束循环,则y=(-3)2+1=10. 【★答案★】D 5.运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公开课《变量与赋值》教案

公开课《变量与赋值》教案 【课题】:必修三第二章2.2变量与赋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变量与赋值的概念,能够根据需要设计变量和给变量赋值。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充分感知和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能初步操作模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例给变量赋值,进一步体会算法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设置变量和给变量赋值。 【教学难点】:设置变量。 【授课方法】:引导式+自学式 【教具】:幻灯片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怎样设置变量,如何给变量赋值。 开始我是用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引入新的知识点,由于流程图的常用符号比较重要所以打入到幻灯片中具体复习了。之后就是引入新课,推进新课。因为我带的是一个普通班,学生基础差,对概念理解的能力弱,所以我是先讲一个例题,从例题中引出概念,这样是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的理解。接着趁热打铁再以另一道例题加深学生对利用变量与赋值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法印象。从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明白如何设置变量和怎么样赋值,达到本节课教学目的。然后进行针对本节课内容设置的针对性较强的课堂练习,将纸上谈兵的讲解转化到真枪实弹的演练,加强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抽象概念的能力。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更方便应用,有效的达到教学目的。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幻灯片显示:流程图常用符号。 二、实例引入,明确概念 问题1:思考什么事变量,什么是赋值? 幻灯片显示:例1设计一种算法,从5个实数中找出最大数,并用流程图描述这个算法. 分析: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只要取两个数比较取大,再与下一个数比较取大,一直这样下去,最后的一个结构就是最大数。 (由例子引入,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是学生尽快投入到课堂教学) 幻灯片显示:例题的算法步骤和流程图。 针对分析的算法步骤,讲解例一的算法思想并且从过程的讲解中,引入变量 和赋值的概念。 (这样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的理解) 幻灯片显示:变量赋值的概念,变量的表示,赋值语句的一般形式。 然后从变量赋值的角度分析讲解例一。(对应幻灯片) 投影显示:赋值时注意的问题1、在赋值语句中,表达式可以是数值,常量或算式,表达式大体分三类:常数,含其他变量的表达式,含变量自身的表达式;赋值符号左边的变量如果原来没有值在执行完赋值语句后该变量获得一个值,如果原来已有值则执行赋值语句后以赋值符号右边表达式的值替代原来的值。 2、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一般不能互换,赋值符号左边只能是变量,而不是表达式而且一个赋值语句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即一个赋值语句中不能出现两个

循环结构的优秀教案设计

循环结构的优秀教案设计 课题: §1.1.3(3)循环结构 授课教师:山东省东营市胜利一中李玉华 教材: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理解循环结构,能识别和理解简单的框图的功能。 ②能运用循环结构设计程序框图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 的过程,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的自主性学习,让学生感受和体会算法思想在解决 具体问题中的意义,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法分析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循环结构,能识别和画出简单的循环结构框图, 难点:循环结构中循环条件和循环体的确定。 三、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遵循引导发现,循序渐进的思路,采用问题探究式

教学。运用多媒体,投影仪辅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温故求新 引例:写出求的值的一个算法,并用框图表示你的算法。 此例由学生动手完成,投影展示学生的做法,师生共同点评。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求创。 设计引例的目的是复习顺序结构,提出递推求和的方法,导 入新课。此环节旨在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使学生保 持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讲授新课 1.循序渐进,理解知识 【1】选择"累加器"作为载体,借助"累加器"使学生经历把"递推求和"转化为"循环求和"的过程,同时经历初始化变量,确定循环体,设置循环终止条件3个构造循环结构的关键步骤。 (1)将"递推求和"转化为"循环求和"的缘由及转化的方法和途径 引例"求的值"这个问题的自然求和过程可以表示为: 用递推公式表示为: 直接利用这个递推公式构造算法在步骤中使用了共100个变量,计算机执行这样的算法时需要占用较大的内存。为了节

tp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第三章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一、顺序结构 就是程序执行指令时,从main方法入口开始,从上至下顺序执行。 二、条件结构 作用:根据条件判断执行某条指令或指令集 1、if条件结构: @ 语法: 执行:先判断,再执行。条件为真,就执行,否则就不执行。 注意:*条件必须是一个条件表达式,其结果必须是boolean类型。 *如果大括号中的语句只有一句时,可以省略大括号。 2、if-else条件结构: @ 语法: 执行:先判断,再执行,二选一。条件为真执行语句1,否则就执行语句2。 注意:*不管条件是否成立,都会执行一条语句。 3、多重if结构: @ 语法: 执行:先判断条件1,如果条件为真,执行语句1;如果条件1为假,条件2为真,则执行语句2;如果条件2为假,条件3为真,则执行语句3;如果三个条件都为假,则执行else块的语句4。 注意:*适用于区间判断 *else块最多有一个或没有,而且必须放在else if块后面。

*else if块是连续的,不是跳跃的,所以判断条件最好按照顺序写,要么升序,要么降序,从大于最大的开始或从小于最小的开始。例如:a<=10; a<=20; a<=30…或者a>=30; a>=20; a>=10; 4、switch结构: @ 语法: 执行:先计算常量表达式的值,然后将计算结果顺序根每个case后面的常量比较,如果有相等的,则执行该case块中的语句,遇到break就退出switch结构;如果没有任何一个case的常量值和常量表达式的值相等,则执行default语句。 注意:*只能解决int类型或char类型的等值问题 *小括号中的常量表达式的值和case后面的常量,只能是int类型或char类型。 *每个case后面(冒号结尾)的常量值必须各不相同。 *通常default块放在末尾,也可以省略。 *break可以省略,省略后:如果某个case的值符合条件,执行该case块之后,后面的case就不会再进行条件判断,而是直接执行其后的语句,直到执行完default块中的最后一条语句才跳出switch结构。 *区别:switch适用于等值判断,其条件必须是int或char类型变量,if-else适用于区间判断其条件没有限制。If-else的功能大于switch。 三、循环结构 作用:在条件成立的情况下重复执行指令或指令集 构成循环的要素:*循环条件(条件表达式)*循环变量(控制循环)*循环体(要重复执行的指令集) 1、wile循环结构: @ 语法: 注意:*循环条件必须是boolean类型的的表达式 *缺乏循环变量导致死循环。 *循环条件决定重复循环体的执行次数,所以要条件要正确。 2、do-while循环:

变量与赋值教学设计

2.2变量与赋值 (1课时) 课程标准 经历将具体问题的算法转化成程序框图的过程,理解变量与赋值的含义及赋值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教学目标 1.理解变量的含义和赋值语句,并会正确使用赋值语句; 2.学会运用变量和赋值语句表达,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变量与赋值的含义,流程图 难点:正确使用流程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前面我们学习了算法的基本结构: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它们可以利用框架结构来说明 2.设计算法:求方程ax+b=0的解. 二、新课讲授 1. 在设计算法的过程中有时候表述很麻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引进变量和赋值。 变量 是指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是一个可变化的量。 思考:什么是赋值呢? 例1: 设计一种算法,从5个实数中找出最大数,并用流程图描述这个算法. A B 顺序结构 选择结构 满足条件 A B 是 否 满足条件 A 是 否

在上述的算法中: 每一步都要与上一步中 得到的大数b 比较,再将得到的大数值重新记 作b ,通常叫b 为变量,这种将大数重新记 作b 的过程,我们叫赋值给b. 2. 赋值: 把B 的值赋给变量A, 这个过程 称为赋值.记作: A=B 其中“=”为赋值符号. 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为: 变量名=表达式 3. 注意 (1)在赋值语句中,赋值符号的右边可以是 数值,也可以是变量,还可以是表达式,而赋值符号的左边只能是变量,否则没有意义. 如:x=5, x=y, x=3a+5b 正确, 2=x, s-m=3错误. (2)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一般不能互换。 如:x=5对, 5=x 不对 (3)一个赋值语句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 如x=y+5正确, x-y=5是错误的. (4)可以先后给一个变量赋多个不同的值,但变量的取值只与最后一次赋值有关 . (5)一个赋值语句中不能出现两个“=”.如a=b=2是错误的. (6)赋值语句中的“=”与代数运算中的等号不同,如在赋值语句中i=i+1表示i 的值自身加1,而在代数式中不成立. 4.小试牛刀 判断下列赋值语句是否正确. (1) 6 = a (2) x + y = 5 (3)A = B = 2 (4)x = x2 三、探究 已知 两个数 a 和 b , 用赋值语句设计一个算法使a 和 b 的值互换. (2) 再比较b 与a3的大小,记大数为b (b 的值变为a1,a2中最大的数) (1) 比较a1,a2的大小,记大数为b 设这5个数分别为: a1,a2,a3,a4,a5 解 (5) 输出b ,b 即为所求的最大数. (b 的值变为前5数中最大的数) (4) 再比较b 与a5的大小,记大数为b (b 的值变为前4数中最大的数) (3) 再比较b 与a4的大小,记大数为b (b 的值变为前3数中最大的数) 结 束 输出 b 比较b 与a5,记大数为b 比较b 与a4,记大数为b 比较b 与a3,记大数为b 比较a1与a2,记大数为b 输入a1,a2,a3,a4,a5 开始

初中信息技术_变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python语言编程第三节变量【教学设计】

python语言编程第三节变量 【学情分析】 我们都知道,拥有“计算思维”的孩子更优秀。所谓计算思维简单点就是算法,解决问题的思路。而我们面向的中小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在这个年龄段学习一门编程语言对提升他们的计算思维是非常有效的。让学生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程序对比,观察,尝试,分析来掌握所学知识,并结合身边的感兴趣的事例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python语言编程第三节变量 【效果分析】 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落脚点。这节课的一切教学

手段的运用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最终的目的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教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方式、方法的选择都要先问自己一声:这样做的效果会怎样?我紧紧围绕有效和高效这一核心要求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当然这里所说的效果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效果,内容即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包括基本技能的训练效果,同时也包括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道德情感的教育等。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表情的变化、思维的速度,回答问题、练习、测试、动手操作的准确性等信息反馈,可获知教学信息的传输是否畅通,亦可看出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能只看少数尖子学生,大多数中下学生同样也是知识的接受体,从他们身上更能体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高低。 总之,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全体学生的潜力得到很大限度的挖掘,智力好的学生吃得饱,中等水平的学生吸收得好,差的学生消化得了,学生人人学有所得。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的思想,师生信息交流畅通,情感交流融洽,合作和谐,配合默契,教与学的气氛达到最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达到目标。 python语言编程第三节变量 【教材分析】 本课是python编程教学中的第三课《变量》,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python语言的基本操作,掌握了python语言中的输入与输出语句

循环结构教案

教师课时教案备课人杨晓春授课时间 课题1.1.3循环结构 课标要求1.掌握程序框图的概念;2.会用通用的图形符号表示算法; 3.掌握画程序框图的基本规则,能正确画出程序框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程序框图的概念;会用通用的图形符号表示算法,掌握算法的三 个基本逻辑结构;掌握画程序框图的基本规则,能正确画出程序框图。 技能目标 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会灵活、正确地画程序框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我们对程序框图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掌握算法语 言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明确程序框图的基本要求;认识到学习程序 框图是我们学习计算机的一个基本步骤,也是我们学习计算机语言的 必经之路。 重点循环结构 难点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正确地画出程序框图。 教学过程及方法 问题与情境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1.设计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的基本思路: 第一步,用自然语言表述算法步骤. 第二步,确定每个算法步骤所包含的逻辑结构,并用相应 的程序框图表示. 第三步,将所有步骤的程序框图用流程线连接起来,并加 上两个终端框. 2.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有哪几种?用程序框图分别如何表 示?(顺序结构、条件结构) 3.前面我们学习了顺序结构,顺序结构像一条没有分支的河 流,奔流到海不复回;条件结构像有分支的河流最后归入 大海;事实上很多水系是循环往复的,今天我们开始学习 循环往复的逻辑结构——循环结构. 二.研探新知 探究(一):循环结构 提出问题 (1)请大家举出一些常见的需要反复计算的例子. (2)什么是循环结构、循环体? (3)试用程序框图表示循环结构. (4)指出两种循环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讨论结果:

高二数学变量与赋值

2.2.2 变量与赋值 【课程标准】经历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教学目标】1.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2.能运用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表达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 【教学难点】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赋值语句的逻辑关系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 顺序结构及其框图 二、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例1:(课本第91页例3) 1. 输入语句的一般格式 INPUT“提示内容”;变量 说明:①输入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功能.②“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用双引号.③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用分号“;”隔开,若输入多个变量,变量与变量之间用逗号“,”隔开,如“INPUT “a=,b=,c=”;a,b,c”.④变量是指程序在运行是其值是可以变化的量,如③中的a,b,c都是变量,通俗把一个变量比喻成一个盒子,盒子内可以存放数据,可随时更新盒子内的数据.⑤如③中当依次输入了1,2,3程序在运行时把输入的值依次赋给a,b,c,即a=1,b=2,c=3. 例如,输入一个学生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的成绩: INPUT “Maths,Chines,English”;a,b,c 输入任意整数n: INPUT “n=”;n 2. 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 PRINT “提示内容”;表达式 说明:①输出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出结果的功能,可以在计算机的屏幕上输出常量、变量的值和系统信息.②“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出什么样的信息,用双引号.③提示内容与表达式之间用分号“;”隔开.④要输出表达式中的字符,需要用双引号“”,如:PRINT “提示内容:”;“a+2”,这时屏幕上将显示:提示内容:a+2.

《变量与赋值》公开课教学设计【高中数学必修3(北师大版)】

《变量与赋值》教学设计 本课内容是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3第二章算法初步的变量与赋值,该内容是整章的重要基础,它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如果用信息技术课方式来讲,把问题画成框图,把框图换成语句,通过编程验证,让学生有成就感并加深理解。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算法中变量的概念与性质,学会用赋值语句对变量进行赋值。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与合作学习的精神,让他们体验探索、解决问题与团结协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变量、赋值的含义。 【教学难点】 变量表达式赋值语句。 ◆教学重难点 ◆ ◆课前准备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电子课件调整、相应的教具带好、熟悉学生名单、电子白板要调试好。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计算机的发展只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这个发展的社会,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看世界,在学习上也是一样的。我们利用计算机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常常希望它们帮我们处理一系列问题,这也是我们学习的目的,从特殊到一般再在到特殊,那么,变量和赋值刚好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二、研探新知,建构概念 1、电子白板投影出该程序框图。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先让学生分析,师生一起归纳。 1、变量的概念: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称为变量。 2、赋值: 赋值语句:在表述一个算法时,经常要引入变量,并赋给该变量一个值,用来表明赋给某一个变量一个具体的确定值的语句叫做赋值语句。 3、赋值语句的一般形式 变量名=表达式 例如: x=4 y=6 三、质疑答辩,发展思维 1、举例:下列的赋值形式正确吗? (1)x+y=2 (2)2=x (3)b=a1(4)b= a1+1 (5)N=N2 (6)A=B=1 ((3)(4)(5)正确) 注意:⑴赋值号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 ⑵赋值号左右不能对换。赋值语句是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 ⑶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的演算(如化简、因式分解、解方程等) 例如:①x2+10x+16=0 (x+8)(x+2)=0 X=-8,x=-2 ②y=x2-1=(x-1)(x+1) 以上这些是不能实现的 2、思考1:在数学中x=y与y=x的意义是一样的,那么在赋值语句中一样吗?

赋值语句教学设计

程序的基本结构——顺序结构教学设计 【学习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程序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程序的数据类型、 变量、表达式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通过实例加深学生对程序中的语句 运行的流程的理解,为下节课学习选择与循环结构做好准备。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节课是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的第一节课,分析语句的执行过程及特点,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语句的书写、语句的执行过程。 教学难点: 语句在执行过程中的相关变量的变化及VB语句的理解与识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程序的的执行过程,并能正确运用两种赋值语句。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实例的分析,让学生体验利用程序的,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与案例教学的培养学生互助与逻辑能力,

【教学理念和方法】通过教学实例的讲练,以教师为主导,学 生主动,体验思考,讲练结合完成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以实例分析深入展开,复习回忆方式展开, 将程序语句的特点一一呈现,通过不同的练习,让学生从中慢慢理解并掌 握程序的赋值语句,通过上机实践让学生了解程序的运行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教学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 上课前,通过情景方式讲解去美国旅游学生观察,回答。引起学生的兴趣 知识回顾对数据类型、变量、表达式的知识进行回顾学生完成学习任 务单上的一、二、 三。 通过练习,为下 面讲解语句做 好铺垫 赋值语句注释语句问题1: 数据类型+变量+表达式 +? 引出一定的语法和逻辑结构,为程序代码中的语 句的理解做好准备。 学生思考 通过实例分析, 让学生明确值 语句的格式。分析三句赋值语句,讲解语句的具体执行过程。 学生观察,理解 程序的执行过 程。 实践一 a=3 b=5 c=a a=b b=c 完成实践一 加深对赋值语 句的掌握。

2.3循环结构教案(必修三)

2.3 循环结构 周维娜 一、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循环结构的简单程序,理解循环结构的基本思想,能运用循环结构设计程序框图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简单的循环结构程序框图解决问题,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循环结构,能识别和画出简单的循环结构框图。 教学难点:循环结构中循环条件和循环体的确定。 三、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以及学生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遵循引导发现,循序渐进的思路,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引例: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幼年时代聪明过人,上学时,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同学们计算:1+2+3+4+…+99+100=? 老师出完题后,全班同学都在埋头计算,小高斯却很快算出答案

等于5050。你能否写出求的值的一个算法,并用框图表示你的算法。 此例由学生动手完成,师生共同点评,鼓励学生一题多解。 【设计意图】通过高斯求和的故事,复习顺序结构,提出递推求和的方法,导入新课。此环节旨在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使学生保持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新课探究 1.循序渐进,理解知识。 (1)引进“计数变量” 、“累加变量”。借助“计数变量”和 “累加变量”使学生经历把“递推求和”转化为“循环求和”的过程,同时经历初始化变量,确定循环体,设置循环终止条件3个构造循环结构的关键步骤。 ①将“递推求和”转化为“循环求和”的缘由及转化的方法和途径: 引例“求123100++++的值”这个问题的自然求和过程可以表示为:21324312,3,4(2,3,,100)i i S S S S S S S S i i -=+=+=+=+= 用递推公式表示为:111(2,3,100)i i S i S S i -=? =? =+? 直接利用这个递推公式构造算法在步骤1i i S S i -=+中使用了123100,,S S S S 共100个变量,计算机执行这样的算法时需要占用较大的内存。为了节省变量,充分体现计算机能以极快的速度进行重复计算的优势,需要从上述递推求和的步骤1i i S S i -=+中提取出共同的结构,即第i 步的结果=第(i -1)步的结果+i 。若引进一个计数变量i 来表示计算到第几步,一个累加变量sum 来表示每一步的计算结果,则第i 步可以表示为赋值过程sum sum i =+,1i i =+. ②“1i i =+”、“s u m s u m i =+”的含义: 1)1i i =+的作用是将赋值号右边表达式1i +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i 。 2)赋值号“=”右边的变量“i ”表示前一步累加所得的和,赋值号“=”左边的“i ”表示该步累加所得的和,含义不同。 3)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意义不同。1i i =+在数学中是不成立的。 4)sum sum i =+的作用是将赋值号右边表达式sum i +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sum 。(类比1i i =+ 理解。)

1变量与赋值

变量与赋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变量和变量的用途;知道变量的特点;掌握赋值语句。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流程图的表示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探究,能够使用赋值语句对简单变量进行赋值操作,并能够理解变量取值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科学思维及思维的逻辑性。 【教学重点】 变量的用法 赋值语句 【教学难点】 变量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课堂笔记的规范要求 二、流程图的表示方法 流程图最常用的符号: 起止框; 输入输出框; 处理框; 判断框; 流程线和连接圈。 三、变量 变量概念及特点 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取值可以改变的量,一般用字母表示。在计算机内部变量对应了一定的存储单元,变量是数据的存贮单元(内存空间)。 在程序流程中,根据需要可以随时将数据存入指定的变量或从指定的变量中读取数据;只要不存入新的数据,变量将始终保持已经存入的数据一直到程序终止,而新数据的存入将覆盖原先的数据;变量被读取数据后,它的内容不变。 变量命名的基本规则 ?只能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三类字符组成,但第一个字符必须是字母。 ?字母大小写都可以,变量名长度适当。 ?变量名与实际意义相符 变量类型 数值型、字符型两种。 【例1】分清常量与变量。 【例2】判断下列变量名是否正确。

a,c1,class*1, sum,3f,grade、a@a , data, a/a。 【例3】举些生活中常用数据用变量来表示,并起一个合适变量名。 例如:mark-成绩数据,name-姓名,no-学号等。 【例4 四、赋值语句 变量←常量 变量=常量或变量= 功能: 【例5】写出变量a,b,c,d (1)a=2 (2) 【例6】将下列描述用赋值语句表示。 (1)设圆半径为5cm,将它存放在变量r中,将圆周长赋值给变量c,面积赋值给变量s。 (2)假设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存放在变量a,b,c,将判别式赋给变量d。 (3)将“信息科技”字符信息赋值给变量title。 (4)某商品价格50元存放在变量price中,将price打对折,赋值给变量price中。 (5)将国民生产总值gnp翻2翻。 五、算法实例 【例7】某学校需购买n套学生课桌椅,已知每套单价200元,另加总价的3.5%的送货费,请计算学校应付款是多少?请画出流程图。(单价用变量j表示,套数用n表示,总价用m 表示,应付款用p表示) 【教学反思】

变量与赋值教学设计

2.2变量与赋值 课程标准 经历将具体问题的算法转化成程序框图的过程,理解变量与赋值的含义及赋值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教学目标 1.理解变量的含义和赋值语句,并会正确使用赋值语句; 2.学会运用变量和赋值语句表达,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变量与赋值的含义,流程图 难点:正确使用流程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前面我们学习了算法的基本结构: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它们可以利用框架结构来说明 2.设计算法:求方程ax+b=0的解. 二、新课讲授 <1> 在设计算法的过程中有时候表述很麻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引进变量和赋值。 变量 是指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是一个可变化的量。 思考:什么是赋值呢? 例1 : 设计一种算法,从5个实数中找出最大数,并用流程图描述这个算法. A B 顺序结构 选择结构 满足条件 A B 是 否 满足条件 A 是 否

在上述的算法中: 每一步都要与上一步中 得到的大数b 比较,再将得到的大数值重新记 作b ,通常叫b 为变量,这种将大数重新记 作b 的过程,我们叫赋值给b. 2. 赋值:把B 的值赋给变量A, 这个过程 称为赋值.记作: A=B 其中“=”为赋值符号. 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为: 变量名=表达式 3.注意 (1)在赋值语句中,赋值符号的右边可以是 数值,也可以是变量,还可以是表达式,而赋值符号的左边只能是变量,否则没有意义. 如:x=5, x=y, x=3a+5b 正确, 2=x, s-m=3错误. (2)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一般不能互换。 如:x=5对, 5=x 不对 (3)一个赋值语句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 如x=y+5正确, x-y=5是错误的. (4)可以先后给一个变量赋多个不同的值,但变量的取值只与最后一次赋值有关 . (5)一个赋值语句中不能出现两个“=”.如a=b=2是错误的. (6)赋值语句中的“=”与代数运算中的等号不同,如在赋值语句中i=i+1表示i 的值自身加1,而在代数式中不成立. 4.小试牛刀 判断下列赋值语句是否正确. (1) 6 = a (2) x + y = 5 (3)A = B = 2 (4)x = x2 三、探究 已知 两个数 a 和 b , 用赋值语句设计一个算法使a 和 b 的值互换. (2) 再比较b 与a3的大小,记大数为b (b 的值变为a1,a2中最大的数) (1) 比较a1,a2的大小,记大数为b 设这5个数分别为: a1,a2,a3,a4,a5 解 (5) 输出b ,b 即为所求的最大数. (b 的值变为前5数中最大的数) (4) 再比较b 与a5的大小,记大数为b (b 的值变为前4数中最大的数) (3) 再比较b 与a4的大小,记大数为b (b 的值变为前3数中最大的数) 结 束 输出 b 比较b 与a5,记大数为b 比较b 与a4,记大数为比较b 与a3,记大数为比较a1与a2,记大数为输入a1,a2,a3,a4,a5 开始

变量与赋值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案

§2.2 算法的基本结构及设计 第四课时§2.2.2 变量与赋值 一、教学目标:通过对具体实例的解决过程与步骤的分析,体会变量与赋值的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1、变量与赋值的含义2、流程图 三、教学方法:探究交流法 四:教学过程 (一)、活动探究 已知两个数 a 和 b , 设计一个算法使a 和 b 位置互换。 算法如下:(1)S = a(2)a = b(3)b = S(4)输出结果a,b (二)、知识探究 变量: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取不同的值的量. ,sum 计算机中变量的表示一般由一个或几个英文字母组成,或字母加数字表示.如a,x,a 1等. 赋值:把B 的值赋给变量A, 这个过程称为赋值.记作: A=B其中“=”为赋值符号. 赋值语句的一般形式为:变量名=表达式或变量名=表达式 注意问题:1、赋值符号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只能写成b=2,b=a+1,但不能写成: 2=b,b+1=2 2、在一个赋值语句中,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不能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号。

3、赋值符号不同于“等号”,赋值符号左边的变量如果原来没有值,在执行完赋值语句后, 该变量获得一个值,如果原来已有值,则执行赋值语句后,以赋值符号右边表达式的值替代 原来的值。 4、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一般不能互换,如:x=5对,5=x不对 (三)例题探析 例1、写出下列语句描述的算法输出的结果. (1) a=5 c=(a+b)/2 d=2c 输出d (3) a=10 c=30 b=a b=c c=a 输出a,b,c 例2、设计一种算法,从5个实数中找出最大数,并用流程图表示. 分析: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只要取两个数比较取大,再与下一个数比较取大,一直这 样下去,最后的一个结构就是最大数。 解:设这5个数分别为:a1,a2,a3,a4,a5

循环条件结构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循环结构语句块,生活中都有那些循环呢? 比如:说人每天都要吃饭。 公路上奔跑的汽车。等等。 什么是循环 循环就是重复地做一件事。 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包含两个部分:循环条件和循环操作 循环结构的特点 1.循环不是无休止进行的,满足一定条件的时候循环才会继续,称为“循环条件”, 循环条件不满足的时候,循环退出。 2.循环结构是反复进行相同的或类似的一系列操作,称为“循环操作”。 循环有几种表达方式: ?while循环结构 语法 while(循环条件) { 循环操作 } 特点:先判断条件,只有条件满足才执行循环体。 接着我们来看一个事例程序:需求是,有一个数我想让他循环三次,并且每次自增1。 事例代码: int x = 1; while(x<4) { System.out.println("x="+x); x++; } ?do-while循环结构 语法 do { 循环操作 } while (循环条件);

特点:先执行循环体,在判断条件,条件满足,再继续执行循环体。 简单一句话:do while:无论条件是否满足,循环体至少执行一次。 我们在来看一个事例: int x = 1; do { System.out.println("do : x="+x); x++; } while (x<3); 接下来我们在来学习最后一个循环结构:for循环结构 1.为什么需要for循环 用for循环解决有固定循环次数的问题。可以使程序结构更简洁。 2.for循环可以分为4个部分: (1)初始部分:设置循环的初始状态int i=0; (2)循环体:重复执行的代码。 (3)迭代部分:下一次循环开始前要执行的部分,在while循环中它作为循环体的一部分。比如:使用“i=i+1;”进行循环次数的累加。 (4)循环条件:判断是否继续循环的条件。 我们在来看一个事例程序:需求是,使用for循环打印一百次我能行! for(int i=0;i<100;i++){ System.out.println(“在S1T104,我自豪!”) } 下面我们在来学习一下,循环结构里面的一个跳转语句。 那么为什么需要跳转语句呢?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把控制转移到程序的其他部分,这时我们就需要跳转语句。 在java中跳转语句一共有种: break---跳出循环,执行循环体外的语句。

高中信息技术 算法与程序设计-赋值语句教案 教科版

案例二:赋值语句 【基本信息】 【课标内容】 (一)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1)结合实例,经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求解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二)程序设计语言初步 (1)会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顺序结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赋值语句,掌握赋值号的含义及功能。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赋值语句进行简单代码的编写,体验代码编写的过程。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逻辑思维能力。 『赋值语句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语句,因此教师并没有将教学目标单纯的定位于掌握赋值语句的含义和功能,而是更多引导学生体验编程的过程。』 【教学方法】 目标驱动,游戏教学法 【重点难点】 重点:控制键工作原理及代码编写 难点:按钮的代码编写 『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描述不清晰,如“代码编写”包含的范围过广。』 【教学过程】

通过小游戏回顾类似于vb这种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处理问题的一般步骤: 界面设计——属性修改——代码编写——

(为了图片能够拼接的准确,我们就以一个网格的单位距离120移动) 表格分析,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变化规律。提出:image1.left=image1.left+120 Let <变量名>=<表达式〉这里的let

(教师巡视指导) 【案例分析】 案例设计者赋值语句的授课分为两个课时,本案例是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内容是赋值语句的应用。 1.醉翁之意不在酒 看到本案例的第一印象是“过于烦琐”。赋值语句并不复杂,以高中生的现有能力完全可以接受教师讲解的赋值语句的含义和功能,为什么教师通过如此复杂的过程加以引导?然而仔细阅读后发现教师的设计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教师不是为了讲赋值语句而讲赋值语句。 教师的授课对象是毫无语言基础的学生,他们不知道在哪里写代码,如何写代码,所以教师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公开课《变量与赋值》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公开课《变量与赋值》教案 【课题】:必修三第二章2.2变量与赋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变量与赋值的概念,能够根据需要设计变量和给变量赋值。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充分感知和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能初步操作模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例给变量赋值,进一步体会算法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设置变量和给变量赋值。 【教学难点】:设置变量。 【授课方法】:引导式+自学式 【教具】:幻灯片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怎样设置变量,如何给变量赋值。 开始我是用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引入新的知识点,由于流程图的常用符号比较重要所以打入到幻灯片中具体复习了。之后就是引入新课,推进新课。因为我带的是一个普通班,学生基础差,对概念理解的能力弱,所以我是先讲一个例题,从例题中引出概念,这样是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的理解。接着趁热打铁再以另一道例题加深学生对利用变量与赋值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法印象。从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明白如何设置变量和怎么样赋值,达到本节课教学目的。然后进行针对本节课内容设置的针对性较强的课堂练习,将纸上谈兵的讲解转化到真枪实弹的演练,加强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抽象概念的能力。

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更方便应用,有效的达到教学目的。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幻灯片显示:流程图常用符号。 二、实例引入,明确概念 问题1:思考什么事变量,什么是赋值? 幻灯片显示:例1设计一种算法,从5个实数中找出最大数,并用流程图描述这个算法. 分析: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只要取两个数比较取大,再与下一个数比较取大,一直这样下去,最后的一个结构就是最大数。 (由例子引入,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是学生尽快投入到课堂教学) 幻灯片显示:例题的算法步骤和流程图。 针对分析的算法步骤,讲解例一的算法思想并且从过程的讲解中,引入变量和赋值的概念。 (这样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的理解) 幻灯片显示:变量赋值的概念,变量的表示,赋值语句的一般形式。 然后从变量赋值的角度分析讲解例一。(对应幻灯片) 投影显示:赋值时注意的问题1、在赋值语句中,表达式可以是数值,常量或算式,表达式大体分三类:常数,含其他变量的表达式,含变量自身的表达式;赋值符号左边的变量如果原来没有值在执行完赋值语句后该变量获得一个值,如果原来已有值则执行赋值语句后以赋值符号右边表达式的值替代原来的值。 2、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一般不能互换,赋值符号左边只能是变量,而不是表达式而且一个赋值语句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即一个赋值语句中不能出现两个或多个“=”.更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的演算,如x=y+5正确, x-y=5是错误的. 3、赋值符号不同于“等号”,如a=b,表示将b的值赋给a,而不是说a等于b,赋值语句a=b与b=a表示的意义不同。如在赋值语句中i=i+1表示i的值自身加1,而在代数式中不成立. 4:可以先后给一个变量赋多个不同的值,但变量的取值只与最后一次赋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