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2015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大纲第一单元肺系病证

细目一:感冒

要点:

1.感冒的概念

2.感冒的病因病机

3.感冒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感冒的辨证论治

5.感冒的转归预后

6.感冒的预防调护

细目二:咳嗽

要点:

1.咳嗽的概念

2.咳嗽的病因病机

3.咳嗽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咳嗽的辨证论治

5.咳嗽的转归预后

6.咳嗽的预防调护

细目三:哮病

要点:

1.哮病的概念

2.哮病的病因病机

3.哮病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哮病的辨证论治

5.哮病的转归预后

6.哮病的预防调护

细目四:喘证

要点:

1.喘证的概念

2.喘证的病因病机

3.喘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喘证的辨证论治

5.喘证的转归预后

6.喘证的预防调护

细目五:肺痈

要点:

1.肺痈的概念

2.肺痈的病因病机

3.肺痈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肺痈的辨证论治

5.肺痈的转归预后

细目六:肺痨

要点:

1.肺痨的概念

2.肺痨的病因病机

3.肺痨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肺痨的辨证论治

5.肺痨的转归预后

6.肺痨的预防调护

细目七:肺胀

要点:

1.肺胀的概念

2.肺胀的病因病机

3.肺胀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肺胀的辨证论治

5.肺胀的转归预后

细目八:肺痿

要点:

1.肺痿的概念

2.肺痿的病因病机

3.肺痿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肺痿的辨证论治

5.肺痿的转归预后

第二单元心系病证

细目一:心悸

要点:

1.心悸的概念

2.心悸的病因病机

3.心悸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心悸的辨证论治

5.心悸的转归预后

细目二:胸痹

要点:

1.胸痹的概念

2.胸痹的病因病机

3.胸痹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胸痹的辨证论治

5.胸痹的转归预后

6.胸痹的预防调护

细目三:真心痛

要点:

1.真心痛的概念

2.真心痛的辨证论治

细目四:不寐

要点:

1.不寐的概念

2.不寐的病因病机

3.不寐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不寐的辨证论治

5.不寐的转归预后

6.不寐的预防调护

细目二:眩晕

要点:

1.眩晕的概念

2.眩晕的病因病机

3.眩晕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眩晕的辨证论治

5.眩晕的转归预后

6.眩晕的预防调护

细目三:中风

要点:

1.中风的概念

2.中风的病因病机

3.中风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中风的辨证论治

5.巾风的转归预后

6.中风的预防调护

细目四:癫狂

要点:

1.癫狂的概念

2.癫狂的病因病机

3.癫狂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癫狂的辨证论治

5.癫狂的转归

6.癫狂的调护

细目五:痫病

要点:

1.痫病的概念

2.痫病的病因病机

3.痫病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痫病的辨证论治

5.痫病的预防调护

细目六:痴呆

要点:

1.痴呆的概念

2.痴呆的病因病机

3.痴呆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痴呆的辨证论治

5.痴呆的预防调护

第四单元脾胃病证

细目一:胃痛

要点:

1.胃痛的概念

2.胃痛的病因病机

3.胃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胃痛的辨证论治

5.胃痛的转归预后

6.胃痛的预防调护

细目二:痞满

要点:

1.痞满的概念

2.痞满的病因病机

3.痞满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痞满的辨证论治

5.痞满的转归预后

6.痞满的预防调护

细目三:呕吐

要点:

1.呕吐的概念

2.呕吐的病因病机

3.呕吐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呕吐的辨证论治

5.呕吐的预防调护

细目四:噎膈

要点:

1.噎嗝的概念

2.噎嗝的病因病机

3.噎嗝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噎嗝的辨证论治

5.噎嗝的转归预后

6.噎嗝的预防调护

细目五:呃逆

要点:

1.呃逆的概念

2.呃逆的病因病机

3.呃逆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呃逆的辨证论治

细目六:腹痛

要点:

1.腹痛的概念

2.腹痛的病因病机

3.腹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腹痛的辨证论治

5.腹痛的转归预后

6.腹痛的预防调护

细目七:泄泻

要点:

1.泄泻的概念

2.泄泻的病因病机

3.泄泻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泄泻的辨证论治

5.泄泻的转归预后

6.泄泻的预防调护

细目八:痢疾

要点:

1.痢疾的概念

2.痢疾的病因病机

3.痢疾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痢疾的辨证论治

5.痢疾的转归预后

6.痢疾的预防调护

细目九:便秘

要点:

1.便秘的概念

2.便秘的病因病机

3.便秘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便秘的辨证论治

5.便秘的转归预后

6.便秘的预防凋护

细目二:黄疸

要点:

1.黄疸的概念

2.黄疸的病因病机

3.黄疸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黄疸的辨证论治

5.黄疸的转归预后

6.黄疸的预防调护

细目三:积聚

要点:

1.积聚的概念

2.积聚的病因病机

3.积聚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积与聚的主症特点和病机的异同点

5.积聚的辨证论治

6.积聚的转归预后

细目四:鼓胀

要点:

1.鼓胀的概念

2.鼓胀的病因病机

3.鼓胀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鼓胀的辨证论治

5.鼓胀的转归预后

6.鼓胀的预防调护

细目五:疟疾

要点:

1.疟疾的概念

2.疟疾的病因病机

3.疟疾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疟疾的辨证论治

5.疟疾的转归预后

6.疟疾的预防调护

第六单元肾系病证

细目一:水肿

要点:

1.水肿的概念

2.水肿的病因病机

3.水肿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水肿的辨证论治

5.水肿的转归预后

6.水肿的预防调护

细目二:淋证

要点:

1.淋证的概念

2.淋证的病因病机

3.淋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淋证的辨证论治

5.淋证的转归预后

6.淋证的预防调护

细目三:癃闭

要点:

1.癃闭的概念

2.癃闭的病因病机

3.癃闭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癃闭的辨证论治

5.癃闭的常用外治法

6.癃闭的转归预后

细目四:关格

要点:

1.关格的概念

2.关格的病因病机

3.关格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关格的辨证论治

5.关格的转归预后

6.关格的预防调护

第七单元气血津液病证细目一:郁证

要点:

1.郁证的概念

2.郁证的病因病机

3.郁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郁证的辨证论治

5.郁证的预防调护

细目二:血证

要点:

1.血证的概念

2.血证的病因病机

3.血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血证的辨证论治

5.血证的转归预后

6.血证的预防调护

细目三:痰饮

要点:

1.痰饮的概念

2.痰饮的分类

3.痰饮的病因病机

4.痰饮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5.痰饮的辨证论治

6.痰饮的转归预后

细目四:消渴

要点:

1.消渴的概念

2.消渴的病因病机

3.消渴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消渴的辨证论治

5.消渴的转归预后

6.消渴的预防调护

细目五:自汗、盗汗

要点:

1.自汗、盗汗的概念

2.自汗、盗汗的病因病机

3.自汗、盗汗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自汗、盗汗的辨证论治

细目六:内伤发热

要点:

1.内伤发热的概念

2.内伤发热的病因病机

3.内伤发热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内伤发热的辨证论治

5.内伤发热的转归预后

细目七:虚劳

要点:

1.虚劳的概念

2.虚劳的病因病机

3.虚劳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虚劳的辨证论治

5.虚劳的转归预后

细目八:癌病

要点:

1.癌病的概念

2.癌病的病因病机

3.癌病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癌病的辨证论治

5.癌病的转归预后

6.癌病的调护

细目九:厥证

要点:

1.厥证的概念

2.厥证的病因病机

3.厥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厥证的辨证论治

第八单元肢体经络病证细目一:痹证

要点:

1.痹证的概念

2.痹证的病因病机

3.痹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痹证的辨证论治

5.痹证的转归预后

6.痹证的预防调护

细目二:痿证

要点:

1.痿证的概念

2.痿证的病因病机

3.痿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痿证的辨证论治

5.痿证的转归预后

6.痿证的调护

细目三:颤证

要点:

1.颤证的概念

2.颤证的病因病机

3.颤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颤证的辨证论治

细目四:腰痛

要点:

1.腰痛的概念

2.腰痛的病因病机

3.腰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腰痛的辨证论治

中医科出科自我鉴定心得_中医科出科个人小结

中医科出科自我鉴定心得_中医科出 科个人小结 中医我是我国医学精粹,中医历史也源远流长!那么你要怎么去写中医科出科自我鉴定心得呢?下面由本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医科出科自我鉴定心得,希望可以帮到你哦! 中医科出科自我鉴定心得篇一 众所周知,中医是中国几千年唯一的医学,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防病治病靠的是中医,中医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繁衍昌盛,几千年来的保健事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医与西医在专业技术上各有所长,各有优势和特点。西医的优势在于精密仪器的检测、高超的外科手术、复杂的器官移植、先进的抢救手段等。而中医的优势恰恰是西医薄弱的方面,中医的辨证施治既准确又灵活,奥妙无穷,对诊治许多疾病,有其独到的特点。如对功能性疾病的诊治,退行性疾病的诊治,病毒性疾病的诊治,痰饮淤血病的诊治,疑难病证的诊治等尤具优势。人民群众对中医中药的认识比较深刻,有相当多的人群喜欢中医中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进化,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要求在不断

的提高,中医中药的治病之本、调理、滋补功能就显得更加迫切需要了。 中国人的传统认识是中医越老越吃香。一个年龄大的中医,尽管本事平平,都可以称老中医,甚至夸大一点称“名老中医”,这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医是终身制的职业。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学好中医呢?《扁鹊仓公传》云:“人之所以病病疾多,医之所以病病道少”,这说明中医难学。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又说:“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 学中医诚然难,学精则更难。但既学医就必须学精,至少要确立“学精”这样一个奋斗目标,方能学成一个好中医。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根据我个人学医的体会,主要在于两点:一要认真读书。中医的书籍,用“汗牛充栋”来形容,尚嫌不够。读中医的书,不仅要读懂、弄通,而且要熟读、熟记,对许多重要的内容甚至要熟背。比如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温病学、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若要有高深的理论功底还必须学好《内经》。读中医的书,要善于融会贯通,中医学的理论均源于《黄帝内经》,中医的各科临床,均源于历代医家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总结。 举例说吧,比如学《伤寒论》,不仅要与《金匮要略》相融合,还要上与《内经》相联系,下与《温病学》相联系,此外,还要与内科学、方剂学、药物学、诊断学相联系。比如《伤寒论》

2015年中医执业中医内科学

一、感旨 常人感旨: ⑴风寒束表:辛溫解表一一荆防达表汤或划防败靑散 ⑵风热犯表:辛凉解表一一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⑶署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一一新加香薪饮 虚体感冒: ①气虚感冒:益气解表一一参苏饮 ②阴虚感冒:滋阴解表一一加减诫蕤汤 二、咳嗽 ⑴外感咳嗽 ①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一一三拗汤合止嗽散 ②风热犯肺:疏风淸热.宜肺止咳——桑菊饮 ③风燥伤肺:疏风淸肺?润燥止咳一桑杏汤 ⑵内伤咳嗽 ①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②痰热郁肺:淸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③肝火犯肺:淸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 ④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 ⑴发作期 ①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一一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②热哮:淸热宣肺.化痰定喘一一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复汤 ③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淸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④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一一三子养亲汤 ⑤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一一平喘固本汤 ⑵缓解期: ①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②肺肾两虚:补肺益肾一一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四、喘证 ⑴实喘 ①风寒壅肺:宣肺散寒一一麻黄汤合华盖散 ②表寒肺热:解表淸里,化痰平喘——麻杏石廿汤 ③痰热郁肺:淸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④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⑤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一一五磨饮子 ⑵虚喘 ①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②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③正虚喘脱:扶阳固脱,槓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蛤粉五、肺痈 ⑴初期:銃风散热,淸肺化痰一一银翘散 ⑵成痈期:清肺解赣化瘀消痈一一《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得 散 ⑶溃脓期:排脓解毒一加味桔梗汤 ⑷恢复期:清热养阴.益气补肺一一沙参淸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六、肺密⑴肺阴亏损: ⑵虚火灼肺: ⑶气阴耗伤: ⑷阴阳两虚: 七、肺胀 ⑴痰浊壅肺: ⑵痰热郁肺: ⑶阳虚水泛: ⑷肺肾气虚: (新版改为 4个证型,取 消【痰蒙神 窍,开窍熄 风,涤痰 汤】) A.肺痿 ⑴虚热证:滋阴清热.润肺生津一一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 ⑵虚寒证:温肺益气——廿草干姜汤或生姜廿草汤 ⑶上热下寒: ⑷肾虚血瘀: 九、心悸养心安神一安神定忐丸 益气安神——归脾汤 安神定悸一-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 化气行水,宁心安神一一苓桂术甘汤养心 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理气通络一一桃仁红花煎合桂甘龙牡汤宁 心安神一一黄连温胆汤 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 活血通络——柴胡銃肝散 豁痰宜痹一一桔萎薙白半复汤合涤痰汤宣 通心阳一一桔萎薙白桂枝汤合、“I归四活 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养心活络 ——天王补心丹合炙廿草汤振奋心阳一一 参附汤合右归饮十一、真心痛(新版加上 去的) ⑴气虚血瘀: ⑵寒凝心脉: ⑶正虚阳脱: 十二、不寐 滋阴润肺一一刃华丸 滋阴降火一一百合固金汤合秦苑螫甲散 益气养阴一一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 滋阴补阳一一补天大造丸 化痰降气, 淸肺化痰. 温肾健脾. 补肺纳肾. 健脾益肺一一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降 逆平端一一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化饮 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降气平喘一一平喘固木汤合补肺汤 寒热平调, 纳气定喘, 淸溫并用——麻黄升麻汤 活血化瘀一一七味都气丸合柴胡疏肝散 ⑴心虚胆怯: ⑵心血不足: ⑶心阳不振: 附汤 ⑷水饮凌心: ⑸阴虚火旺: ⑹瘀阻心脉: ⑺痰火扰心: 十.岡痹 镇惊定 总:. 补血 养心. 温补 振奋心阳, 滋阴清火, 活血化瘀, 淸热化痰. ⑴心血瘀阻: ⑵气滞心胸: ⑶痰浊闭阻: ⑷寒凝心脉: 逆汤 ⑸气阴两虚: ⑹心肾阴虛: ⑺心肾阳虚: 活血化瘀. 疏肝理气. 通阳泄浊. 辛温散寒, 益气养阴. 滋阴淸火. 温补阳气, 益气活血. 温补心阳. 回阳救逆, 通脉止痛—一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 散寒通脉——当归四逆汤 益气固脱——四逆加人参汤 ⑴肝火扰心: 疏肝泻火. 镇心安神一一龙胆泻肝汤

中医内科学整理(必背)

一、感冒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 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荆防) 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银) 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薷)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参苏)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葳)二、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凉燥杏苏肺阴沙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拗+咳)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菊)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杏)内伤咳嗽 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二+三)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清金) 6肝火犯肺:清肺平喘,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白+黛)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沙) 三、哮病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还有虚哮平喘本 发作期 1寒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射)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定)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小龙+石) 4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三子) 5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平固) 缓解期 6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 汤(六) 7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脉地+金水)四、喘证寒喘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郁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正虚喘脱参附汤 实喘 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黄+盖)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麻甘)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桑皮) 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二+三) 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五磨) 虚喘 1.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五、肺痈肺痈初起银翘散,痈苇溃梗复清肺 1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 (银) 2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千+如) 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桔) 4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沙清)或(桔杏) 六、肺痨肺痨阴月火合气阴保真阴阳造 1 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中医内科学b作业

中医内科学 B 第一次作业 A型题: 1.周某,女,40岁,呕吐时作时止已一年,现每因劳累之后,即眩晕作呕,喜暖畏寒,四肢不温,面色白,大便稀溏,舌质淡,脉濡弱。应诊断为下列何种病证:B.脾胃虚寒型呕 吐 2.患者王XX,男,63岁,眩晕耳鸣,急躁易怒,少寐多梦,腰膝酸软,遗精疲乏,舌光红,脉弦细数。其治疗最佳方剂是:A.镇肝熄风汤 3.心血瘀阻型心悸应该选用哪一个方剂:D.桃仁红花煎 4.患者咳嗽,发热,胸痛,咳嗽腥臭痰,应诊断为:C.肺痈 5.胃痛的治疗,最主要的治法是:B.理气和胃止痛 6.哮喘的病理因素以哪种为主:B.痰 7.饮邪犯肺咳嗽的特点的是:D.痰多色白清稀呈泡沫样 8.内伤咳嗽治疗应当:A.祛邪扶正 9.下列哪项非属眩晕治标之法:C.疏散外邪 10.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胸痹的治疗法则:D.滋阴润肺 11.感冒的治疗原则是:A.解表达邪 12.眩晕的病机,除下列哪项皆是:D.外邪阻窍 13.咳嗽应首辨:B.外感和内伤 14.暴食诱发腹痛,嗳腐吞酸,得矢气痛减,大便不畅,苔厚腻,脉滑,此为:A.食滞腹痛 15.下列哪一项是失眠的病理变化:E.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16.心火炽盛失眠者,宜用D.朱砂安神丸 17.感冒的发病季节多在:B.冬春 18.胸痹缓解期主要表现为脏腑阴阳气血亏虚,其中以哪一种最为常见:C.心气虚 19.患者脓血浊痰吐入水中后,沉者是:B.痈脓 20.某患,支气管哮喘10年,喉中哮鸣有声,胸高胁胀,咳痰色黄,面赤口苦,舌苔黄腻,脉弦滑,治疗宜选:D.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21.泄泻发病的主要关键是:D.脾胃功能障碍 22.以下不属于肺痨主症的是:C.咳吐腥臭痰 23.某翁年过七旬,素体丰盛,眩晕常作,近日眩晕加重,头胀痛,烦躁,神志清楚,面色潮红,手足有轻微震颤,舌红少苔,脉眩。首当考虑:C.中风先兆 24.肝气犯胃之胃痛的临床特征应除外哪一项?D.脉象弦数 25.痫病的发病以下列哪项最重要:C.痰邪作祟 26.干咳少痰,喉痒,唇鼻干燥,痰少粘连成丝,辨证当属:B.风燥伤肺 27.中风之中经络与中脏腑之分在于:E.有无神志不清 28.何x,女性,62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面白唇暗,四肢不温,苔白腻,脉沉滑缓。应用何方法治疗:D.豁痰熄风,辛温开窍

中医基础理论 心得体会

中医基础理论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中医是中国几千年唯一的医学,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防病治病靠的是中医,中医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繁衍昌盛,几千年来的保健事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内容是XX为您精心整理的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心得体会,欢迎参考! 中医基础理论心得体会众所周知,中医是中国几千年唯一的医学,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防病治病靠的是中医,中医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繁衍昌盛,几千年来的保健事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医与西医在专业技术上各有所长,各有优势和特点。西医的优势在于精密仪器的检测、高超的外科手术、复杂的器官移植、先进的抢救手段等。而中医的优势恰恰是西医薄弱的方面,中医的辨证施治既准确又灵活,奥妙无穷,对诊治许多疾病,有其独到的特点。如对功能性疾病的诊治,退行性疾病的诊治,病毒性疾病的诊治,痰饮淤血病的诊治,疑难病证的诊治等尤具优势。人民群众对中医中药的认识比较深刻,有相当多的人群喜欢中医中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进化,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中医中药的治病之本、调理、滋补功能就显得更加迫切需要了。 中国人的传统认识是中医越老越吃香。一个年龄大的中医,尽管本事平平,都可以称老中医,甚至夸大一点称“名

老中医”,这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医是终身制的职业。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学好中医呢?《扁鹊仓公传》云:“人之所以病病疾多,医之所以病病道少”,这说明中医难学。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又说:“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 学中医诚然难,学精则更难。但既学医就必须学精,至少要确立“学精”这样一个奋斗目标,方能学成一个好中医。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根据我个人学医的体会,主要在于两点:一要认真读书。中医的书籍,用“汗牛充栋”来形容,尚嫌不够。读中医的书,不仅要读懂、弄通,而且要熟读、熟记,对许多重要的内容甚至要熟背。比如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温病学、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若要有高深的理论功底还必须学好《内经》。读中医的书,要善于融会贯通,中医学的理论均源于《黄帝内经》,中医的各科临床,均源于历代医家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总结。 举例说吧,比如学《伤寒论》,不仅要与《金匮要略》相融合,还要上与《内经》相联系,下与《温病学》相联系,此外,还要与内科学、方剂学、药物学、诊断学相联系。比如《伤寒论》的少阳证,这个少阳证就出自《内经》的《素问热论》。《内经》的少阳证只限于少阳经脉症状“胸胁痛而耳聋”,而《伤寒论》的少阳证则为半表半里证,胆火上炎,症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

最新中医内科学精华笔记整理

中医内科学精华笔记 一、感冒 1. 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 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咳散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 4.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5.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清金化痰汤 6.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7.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肺痈 1. 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 2. 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 3. 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 4. 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 四、哮证 1. 发作期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2. 缓解期 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 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 五、喘证 1.实喘 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 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2.虚喘 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补肾纳气 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 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六、肺胀 1)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2)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3)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 七、肺痨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中医内科学 重点总结

中医内科学 一、感冒:1、风寒;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2、风热;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暑湿;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滋阴解表;加减葳蕤 汤。 二、咳嗽: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嗽散。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3、风燥伤肺;疏风清热,润燥止咳;桑杏汤。4、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6、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黛蛤散。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1发作期: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2 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加减。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加减。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麻黄杏仁僵蚕厚朴半夏陈皮茯苓。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加减。缓解期1、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2、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 四、喘证:1、风寒壅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2、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证;清肺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痹证;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加减。 虚喘:1、肺气虚耗证;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2、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3、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 粉。 五、肺痨:1、肺阴亏损证;滋阴润肺;月华丸加减。2、虚火灼肺证;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证;益气养阴;保真汤、参苓白术散。4、阴阳虚损证;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加 减。 六、肺胀:1、痰浊壅肺证;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六君子汤加减。2、痰热郁肺证;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加减。3、痰蒙神窍证;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加减、另可配服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4、阳虚水泛证;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5、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加减。 七、肺痈:1、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2、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加减。4、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加减。 八、心悸: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平补镇心丹加减。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3、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4、水饮凌心;震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加减。5、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B》第1次作业

《中医内科学B》第1次作业 A型题: 1. 心血瘀阻型心悸应该选用哪一个方剂:D.桃仁红花煎 2. 痫病的发病以下列哪项最重要:C.痰邪作祟 3. 何x,女性,62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面白唇暗,四肢不温,苔白腻,脉沉滑缓。应用何方法治疗: D.豁痰熄风,辛温开窍 4. 内伤咳嗽治疗应当:A.祛邪扶正 5. 咳嗽应首辨:B.外感和内伤 6. 周某,女,40岁,呕吐时作时止已一年,现每因劳累之后,即眩晕作呕,喜暖畏寒,四肢不温,面色白,大便稀溏,舌质淡,脉濡弱。应诊断为下列何种病证:B.脾胃虚寒型呕吐 7. 以下不属于肺痨主症的是:C.咳吐腥臭痰 8. 感冒的发病季节多在:B.冬春 9. 某患,支气管哮喘10年,喉中哮鸣有声,胸高胁胀,咳痰色黄,面赤口苦,舌苔黄腻,脉弦滑,治疗宜选:D.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10. 干咳少痰,喉痒,唇鼻干燥,痰少粘连成丝,辨证当属:B.风燥伤肺 11. 心火炽盛失眠者,宜用: D.朱砂安神丸 12. 饮邪犯肺咳嗽的特点的是:D.痰多色白清稀呈泡沫样 13. 患者咳嗽,发热,胸痛,咳嗽腥臭痰,应诊断为:C.肺痈 14. 时行感冒治疗与普通感冒治疗不同的是要重用:D.清热解毒药 15.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胸痹的治疗法则:D.滋阴润肺 16. 眩晕的病机,除下列哪项皆是:D.外邪阻窍 17. 胃痛的治疗,最主要的治法是:B.理气和胃止痛 18. 下列哪一项是失眠的病理变化:E.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19. 泄泻发病的主要关键是: D.脾胃功能障碍 20. 中风之中经络与中脏腑之分在于:E.有无神志不清 21. 下列哪项非属眩晕治标之法:C.疏散外邪 22. 感冒的治疗原则是:A.解表达邪 23. 患者男性,57岁,形体肥胖,一周来心悸善惊,烦躁痰多,食少泛恶,舌苔黄腻,脉象滑数,以下治疗方列何者为宜: E.清化痰热,以安心神法 24. 暴食诱发腹痛,嗳腐吞酸,得矢气痛减,大便不畅,苔厚腻,脉滑,此为:A.食滞腹痛 25. 患者脓血浊痰吐入水中后,沉者是:B.痈脓 26. 肝气犯胃之胃痛的临床特征应除外哪一项? D.脉象弦数 27. 胸痹缓解期主要表现为脏腑阴阳气血亏虚,其中以哪一种最为常见: C.心气虚

中医科的实习心得体会3篇_中医科实习心得体会范文

回顾在中医科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谈谈一些心得体会。本文是中医科的实习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在中医科的实习即将结束,在这一个多月的实习期间,我遵纪守法,遵守医院及医院各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及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态度良好,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于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尽力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不断培养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我在本科室实习期间,遵守劳动纪律,工作认真,勤学好问,能将自己在书本中所学知识用于实际。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基本掌握了中医科一些常见病的护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是我从一个实习生逐步向护士过度,从而让我认识到临床工作的特殊性与必要性。以前在学校所学都是理论上的,现在接触临床才发现实际工作所见并非想象那么简单,并非如书上说写那么典型,好多时候都是要靠自己平时在工作中的经验积累,所以只有扎实投入实习,好好体会才能慢慢积累经验。 不知不觉已经在附一实习结束,这也是我在大学四年来,第一次真正的上临床,对于我来说,一切都是那么新鲜,离开了枯糙的书本,面对着的是活生生的病人,而我也充当了一回冒牌的实习医生。在我们下科之前经过简单的培训,可是这些培训对于我们从来都没有接触过临床工作的我们,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适应和学习很多东西。我把在中医内科学习的心得总结如下: 1、继承创新文明务实校训短短的八个字,就是出入校门前永远的记忆,所需继承的太多太多,前辈们的精神,乃重中之重,而后才是思维方式,最后才是药房等等,创新,思维方式与药剂的创新,文明,谦而有理,务实,踏踏实实,无论做哪一行,哪一业,做好脚下,我觉得这八个字不光是运用在学习医学,在各行各业中,都应该有这种精神,前辈们一步步辛勤的走下的路,我们应该走的更加辉煌。如此一来,这大学,也算得上并未白上了。 2、医人医心现如今太多病从心起,我们只能医人的躯壳,医人心,却是另一项浩瀚渺茫的工程,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不断的在思考这一问题,如何医人心?以佛心观人,人人为佛,以魔心观人,人人为魔,花开生两面,佛魔一念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最终的答案,是以自性悟本真。自己要做一个榜样,不是时代,历史的榜样,而是自己的榜样,做好自己,自然会有人来拜访你,你由着他拜访,给他提点,解惑,自然能够医人心结,路还很长,无论是否从医,应有一颗医者之心。 3、目标在医院实习的同学很多,有很多同学都有考研的打算,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好好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对于我来说,是把实习放在首位的,毕竟只有那么一次,时间是那么的珍贵,岂能浪费,正因为这样我下定决心一定在实习期间好好锻炼自己,无论自己今后是否从医,都要在学习的道路上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应对日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在实习期间订个目标很重要,没有目标,我们就没有进取的方向,而我的目标是:在实习过程中培养自己临床思维、掌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掌握各项临床操作技术、掌握各项急诊的处理,能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些杂病。定下目标之后,就向着目标努力,有目标的做事情比毫无目的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执助中医内科学方歌

中医内科学方歌(执业助理医师) 第一单元肺系病症 一.感冒 常人感冒 1.风寒束表 荆防达表汤:荆防达表苏芷苓,姜葱神曲橘杏从。 荆防败毒散:荆防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 2.风热犯表 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3暑湿伤表 新加香薷饮:新加香薷朴银翘,扁豆鲜花一齐熬。 虚体感冒 1.气虚感冒 参苏饮:参苏饮内二陈汤,葛根前胡枳桔香。 2.阴虚感冒 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葱白薇,豉桔薄荷草枣随。 二.咳嗽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 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 止嗽散:止嗽散内桔梗荆,紫菀百部白前蒸。陈皮甘草共为末,姜汤煎服有奇功。 2.风热犯肺 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 3.风燥伤肺 桑杏汤:桑杏栀豉梨,沙参象贝集。 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 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平胃散: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术甘草四味齐。 2.痰热蕴肺 清金化痰汤:桑皮知贝蒌栀芩,陈夏茯苓桔梗寻。 3.肝火犯肺 黛蛤散合泻白散 泻白散: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再加粳米宜。 4.肺阴亏耗 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镶。 三.哮病 发作期 1.冷哮证 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 射干麻黄汤:喉中咳逆水鸡声,三两干辛款菀行。夏味半升枣七粒,姜麻四两破坚城。 2.热哮证

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 定喘汤: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苏子黄芩甘草杏,宣肺定喘效力彰。 3.寒包热哮证 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 厚朴麻黄汤:杏仁夏味半升量,升麦四麻五朴良。二两姜辛膏蛋大,脉浮咳喘此方当。 4.风痰哮证 三子养亲汤 白芥子苏子莱菔子 5.虚哮证 平喘固本汤 苏夏款橘虫草味,党芪胡桃沉坎坠。 缓解期 1.肺脾气虚证 六君子汤 2.肺肾两虚证 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金水六君煎:二陈汤加当归熟地 四.喘证 实喘 1.风寒壅肺 麻黄汤合华盖散 华盖散:华盖麻杏紫苏子,茯苓陈皮桑白皮。 2.表寒肺热 麻杏石甘汤:四两麻黄八两膏,二甘五十杏同熬。 3.痰热郁肺 桑白皮汤:桑白皮汤芩连栀,贝母苏杏姜夏施。 4.痰浊阻肺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 五磨饮子:五磨白酒沉木香,乌药枳实与槟榔。 虚喘 1.肺气虚耗 补肺五味与参芪,熟地紫菀配桑皮。 2.肾虚不纳 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正虚喘脱 参附汤黑锡丹 黑锡丹:黑锡丹中蔻硫磺,桂附楝木沉茴香。芦巴故纸阳起石,降逆平喘镇浮阳。 五.肺痈 1.初期 银翘散 2.成痈期

中医内科学证型(整理)

病名首见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 元朱丹溪提出辛温、辛凉治法;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 病机:外感六淫,卫表不和 治疗原则:解表达邪 风寒束表: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荆防败毒散。 风热犯表: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暑湿伤表:暑湿伤表,表卫不和,肺气不清。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气虚感冒:素体气虚,卫外不固,风邪承袭。益气解表。参苏饮。 阴虚感冒: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阳虚外感:再造散) 刘河间提出咳与嗽有别。素问:由皮毛先受邪气而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外感咳嗽宣肺散邪为主;内伤咳嗽祛邪扶正,标本兼治。 《内经》咳嗽的病位在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景岳全书》外感、内伤 病因:外感六淫、内邪干肺 病变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 (一)外感咳嗽: 风寒袭肺:风寒袭肺,肺气失宣。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坳汤/止嗽散。 风热犯肺:风热犯肺,肺失清肃。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风燥伤肺:风燥伤肺,肺失清润。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凉燥杏苏散) (二)内伤咳嗽: 痰湿蕴肺: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痰热壅肺,肺失肃降。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肝郁化火,上逆侮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肝)合加减泻白散(肺)。 :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 《金匮要略》咳而上气,喉中水鸣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明虞抟医学正传区别哮与喘。 病因:外邪、饮食、情志、体虚 治疗原则: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一)发作期:痰气搏结,阻与气道,肺失宣降 冷哮: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 热哮:痰热蕴肺,壅阻气道,肺失清肃。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 寒包热哮: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 风痰哮:痰浊伏肺,风邪引触,肺气郁闭,升降失司。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虚哮:哮病久发,痰气淤阻,肺肾两虚,摄纳失常。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喘脱危证:痰浊壅盛,上蒙清窍,肺肾两亏,气阴耗伤,心肾阳衰。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生脉饮。(二)缓解期:正虚为主 肺脾气虚:哮病日久,肺虚不主气,脾失健运,气不化津,痰饮蕴肺,肺气上逆。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哮病久发,精气亏乏,肺肾摄纳失常,气不归原,津凝为痰。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金水六君煎。 张介宾把喘证归纳为虚实两大证。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病因:外邪、饮食、情志、劳欲久病 病机:病位在肺、肾,涉及肝、脾。(实在肺,虚在肺肾) (一)实喘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新版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 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 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它们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一)萌芽阶段(殷周时期) (二)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三)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 (四)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是首先用“内科”命名的著作,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 明清时期,杂病和外感病的理论有很大的发展。杂病方面,《景岳全书,杂证谟》主张“人体虚多实少”,慎用寒凉攻伐;赵献可强调命门之火;叶天土有“久病人络”之论。这一时期的专病论著明显增多,如《慎柔五书》《理虚元鉴》《疟论疏》《血证论》《中风论》等,对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温病学家的成就,如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首创卫气营血辨证,成为后世诊治温病的准绳;薛

生白的《湿热病篇》对湿热病证的发挥,充实了温病学说的内容;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提出三焦辨证,完善了内科热病学术体系。 三、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 疾病的发生形式、轻重缓急、病证属性、演变转归等,往往也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或制约。 (一)体质因素(二)病邪因素(三)情志因素(四)行为因素 (五)时间因素:大多疾病一般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规律。 (六)地域因素:《诸病源候论·瘿候》说:“诸山《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指出瘿病的发生与水土有关 咳痰色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咳痰黄而稠者属热;咳痰白而粘者属阴虚、属燥;咳痰清稀透明呈泡沫样者属气虚、属寒;咳嗽喉痒,痰为泡沫状者,属风痰咳嗽;咳痰粉红呈泡沫样者属阳虚血瘀络伤;咳吐铁锈色痰或痰中带血或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络伤;咯吐脓血腥臭痰,则为热壅血瘀之肺痈 腹痛部位不固定,多为气滞腹痛;腹痛固定,痛如锥刺,多为瘀血腹痛。自胸至腹皆痛,脉沉而紧,苔黄腻者,为大小结胸症;大腹疼痛,多病太阴;痛连胁肋,肝脾不和;少腹疼痛,痛在厥阴;少腹硬满急痛,漱水不欲咽,或如狂喜忘,大便色黑,此蓄血腹痛;脐周阵发剧痛而腹柔软,或有吐下蛔虫者,多为虫痛。 但头汗出:即病人仅头部或头颈部出汗较多,余处无汗。兼见面赤心烦,口渴, 头面多汗,兼见头身困重,身热不扬,脘闷,苔黄腻者,是中焦湿热循经上蒸所致;若见头额汗出如油,四肢厥冷,气喘,脉微者,为虚阳上越,津随阳泄的危象。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中医内科学B》第4次作业

《中医内科学B》第4次作业 A型题: 1. 把癫、狂、痫明确鉴别开来的医家是: A.王清任 B.王肯堂 C.张仲景 D.李时珍 E.张景岳 2. “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治当选用: A.瓜萎薤白白酒汤 B.瓜萎薤白半夏汤 C.枳实薤白桂枝汤 D.人参养荣汤 E.乌头赤石脂丸 3. 胸痹心痛各种证型共同的发病机制是: A.心脉痹阻 B.寒邪痹阻 C.心阳不足 D.气机阻滞 E.痰痹胸阳 4. 病后气血亏虚而失眠者,宜用: A.安神定志丸 B.黄连阿胶汤 C.交泰丸 D.归脾汤 E.琥珀多寐丸 5. 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或见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此患者属于哪一种证型: A.肝阳上亢 B.痰热扰心 C.心虚胆怯 D.心血瘀阻 E.心阳不足 6. 热淋见热毒弥漫三焦,入营入血,应治以何方最妥? A.犀角地黄汤 B.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 C.六味地黄丸合石韦散

D.以上都不是 E.八正散少佐凉血之品 7. 治疗“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经典方剂是: A.四君子汤 B.小建中汤 C.理中汤 D.半夏秫米汤 E.保和丸 8. 女性,26岁,失眠两月余,心烦不安,入睡困难,心悸易醒,头晕耳鸣,咽干口燥,舌红,脉细数。方剂易选用: A.黄连温胆汤 B.黄连阿胶汤 C.交泰丸 D.知柏地黄丸 E.安神定志丸 9. 疫毒痢出现谵语的主要病机是: A.湿热挟毒,内陷心营 B.痰湿阻络,蒙闭心窍 C.瘀阻肝脾,气血阻滞 D.肝胆郁热,气机不畅 E.湿热熏蒸,湿遏热伏 10. 杜某,男,21岁,干咳无痰,咽干鼻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少津,治疗宜选: A.桑菊饮 B.桑杏汤 C.杏苏散 D.银翘散 E.清燥救肺汤 11. 郁病发病的主要关键是: A.饮食所伤 B.情志失调 C.脏腑虚弱 D.脾胃功能障碍 E.感受外邪 12. 寒湿腰痛久不愈,累及肾阳,宜酌加: A.渗湿汤 B.独活寄生汤 C.八味肾气丸

浅谈《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体会

浅谈《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体会 刘珍孙爱英蒋利群 湖南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邵阳(422000) 摘要:针对目前中医内科学传统教学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等弊端,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及手段,调整课时,加强知识结构联系等教学方法,以期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中医临床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教学体会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临床专业学科,是中医学科的主干课程,在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此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思维模式。在以往的传统授课模式中教师以板书讲授为主,学生以听为主,对教学内容死记硬背。这种模式的教学方法简单,形式单一,无法提高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不能把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不能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至于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局面。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很难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因此,为了追求教育的现代化,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中医内科学长久、健康地发展,务必要在传承与教育方式上进行改革。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浅述几点对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体会和认识,供同道参酌。 1注重学科交叉联系,促进知识融会贯通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医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1]。要求学生能正确运用中医望闻问切、辨证论治内容,对内科常见病证进行综合分析、诊断及处方用药。本课程以前期各门课程为基础,也是临床其他各科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应注意结合其他中医基础课程,其中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的联系颇为重要,也不能忽视与妇科、外科、儿科等其他中医学科的联系。教学上既要突出本学科的重点,又要兼顾其他学科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温故而知新,促进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随着科技进步和医学发展,目前我国医学临床上中西医技术相结合的医疗方法,已经成为治病救人的主要方式。因此,对于中医专业学生的教学也应符合当前医疗情况的要求,要与时俱进。不能单一的、纯粹地进行中医知识的教学,而应建立以中医知识为主,西医知识为辅的知识结构。教学时,在疾病的定义、发病、诊断、治疗等方面,适当地讲解相关性西医知识,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直观化、现代化。不仅要加强学生的中医知识功底,也要有一定的西医知识,以便有足够的竞争力,去获取医疗行业的一席之位。 2合理分配教学课时,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中医内科学是连接中医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的桥梁,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性,其在高级中医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众人所知[2]。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并能结合临床变化灵活运用。“填鸭式”的课堂讲

中医内科学口诀

嗽七般三外感,寒止热菊燥杏桑,痰湿二陈热清金,肝火泻蛤阴麦汤。唯有哮证分五般,寒射热定肺玉屏,脾虚当用六君子,肾虚金匮肾气汤。喘证五种更好记,麻黄麻杏石甘汤,痰热郁肺用双皮,肺虚生麦肾桂黄。 气虚平喘真虚阳,痰浊壅肺苏养亲,痰热婢夏痰涤汤。肺痨阴亏用月华,火旺秦鳖固金汤,阴耗保真白术散,阴阳两虚大补天。胸痹此处分七种,寒凝心脉当四汤,气滞柴胡疏肝散,痰浊栝薤瘀逐汤,心气保元合甘麦,心阳参附阴天王。心悸此处俱七种,安神定志归脾汤。火旺连阿桂甘龙,水饮凌心苓桂术。心血瘀阻请桃红,痰火黄连温胆汤。胃痛七般不好记,寒邪客胃用姜糖,停食保和肝柴疏,郁热化肝此病除,瘀血失笑调营饮,阴亏一贯虚建黄。六种泄泻记分明,湿热芩连寒藿香,保和痛泻何时用,参苓白术四神丸。 毒用白头热芍汤,寒用胃苓阴驻车,休用连理虚桃汤,良附大承治腹痛,气滞柴胡小建中,饮食积滞用保和,重用枳实导滞汤。胁痛只可分四种,肝用柴疏瘀复元,肝胆湿热用龙胆,肝阴不足一贯煎。黄疸更须四般记,热重茵陈犀急黄,阴黄茵陈术附用,湿重于热茵五方。六种鼓胀有何难,气滞柴疏实脾寒,中满分消治湿热,调营六味责之肝,脾肾阳虚附理中,济生肾气合此方。积聚五种逍遥肝,食滞六磨气柴疏,瘀血六君加膈下,正虚八珍合化积。水肿六般越 水泛,水湿五苓毒麻连,脾虚实脾肾济生,浸渍五皮热疏凿。 石石热八劳无比,气用沉补血小知,膏淋程氏膏淋汤,三种消渴上消消,中消玉女下六金。瘿病四种更须治,痰结玉壶气海舒,心肝阴虚天补愈,肝旺栀子清肝汤。眩晕六般天亢阳,痰浊半白火龙汤,阻窍活血虚归脾,脾肾阴虚左归汤。八种头痛有何难,风热芎芷寒川芎,肝阳天麻湿羌胜,肾虚补气虚八珍,痰浊头痛半白天,瘀血通窍活血汤。唯有中风不需记,一曰虚中二曰肝,虚用秦

中医内科学 名词解释

癌症:是在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正气虚弱的基础上,外邪侵入,痰湿气淤毒等搏结日久,积渐而成。 不寐: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 鼻衄:凡不因外伤或女性不因逆经所致血以鼻腔溢出者。 便秘:是指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便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出不畅的病证。 痹病: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致使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引起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闭证:属实,骤起,邪气内闭清窍所致。临床以神智昏迷,牙关紧闭,口噤不开等为特点。 喘症:是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致的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症。 齿衄:血自牙龈齿缝间溢出,并可排除外伤所致者。 痴呆:多由髓减脑消或痰瘀痹阻脑络,神机失用而引起的在无意识障碍状态下,以影响生活和社交能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脑功能减退性疾病。 癫狂:癫与狂,都是属于神智失常的疾病,皆因谈迷神窍、气机逆乱而致。(癫)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狂)或精神亢奋,狂躁刚暴,喧扰不宁,毁物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的一类病症。 癫病:因情志所伤,或先天遗传,致使痰气郁结,痰迷心窍,阴阳失调,精神失常所引起的精神病。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病证。肺痈:是指由于热毒血於,壅滞于肺,以致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症。 肺痨:是由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的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患。临床主要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为其特征。 肺胀:是由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致痰淤阻结,气道不畅。肺气壅滞,胸膺胀满,不能敛降,临床以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或唇甲紫绀,心悸浮肿等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反胃:饮食入胃,宿谷不化,经过良久,由胃反出的病证。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多由脏腑气机不利,经脉失养而成。 感冒:凡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导致肺卫失和,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畏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疾病。 鼓胀:因肝脾肾三脏受损,气、血、水瘀积腹内,临床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腹壁脉络暴露为特征,或有胁下或腹部痞块,四肢枯瘦等表现的病证。 关格:是指肾气衰惫,致使气化失常,关门不利,浊毒内蕴,损伤脾胃,升降失司,胃气上逆,临床出现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病证。 汗症:是指由于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 黄疸:是指因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或血败不华于色,引发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厥证:是由阴阳失调,气极逆乱所引起,以突然昏倒、不醒人事四肢厥冷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 积聚:是指因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蕴结于腹,引发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证。 痉证:是指经脉失养或热盛风动所引起的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急黄:湿热挟毒,热毒炽盛,迫使胆汁外溢而迅速发黄如金,壮热烦渴,神昏烦躁,设置红绛

精深中医内科学B(作业)

中医科学B》第1次作业 (2013-08-02 19:27:55) ▼ 分类:中医药大学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伤咳嗽治疗应当: [1分] A.祛邪扶正 B.祛邪利肺 C.解表清里 D.宣肺解表 E.解表达邪 2. 以下不属于肺痨主症的是: [1分] A.咯血 B.潮热 C.咳吐腥臭痰 D.盗汗 E.咳嗽 3.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胸痹的治疗法则: [1分] A.辛温通阳 B.豁痰泻热 C.培补阳气 D.滋阴润肺 E.活血化瘀 4. 心火炽盛失眠者,宜用 [1分] A.安神定志丸 B.黄连阿胶汤 C.交泰丸 D.朱砂安神丸 E.琥珀多寐丸

5. 饮邪犯肺咳嗽的特点的是: [1分] A.有时痰可有腥味 B.咳嗽连声重浊 C.咳嗽多早晨加剧 D.痰多色白清稀呈泡沫样 E.痰色多黄 6. 痫病的发病以下列哪项最重要: [1分] A.气机逆乱 B.气滞血瘀 C.痰邪作祟 D.风阳动 E.脏腑失调 7. 肝气犯胃之胃痛的临床特征应除外哪一项? [1分] A.情志不遂而诱发或加重 B.嗳气频作 C.舌苔薄白 D.脉象弦数 E.胃脘胀满,脘痛连胁 8. 感冒的治疗原则是: [1分] A.解表达邪 B.表里双解 C.祛邪利肺 D.清热解毒 E.扶正祛邪 9. 泄泻发病的主要关键是: [1分] A.饮食所伤 B.情志失调 C.脏腑虚弱

D.脾胃功能障碍 E.感受外邪 10. 眩晕的病机,除下列哪项皆是: [1分] A.气血亏虚 B.肾精不足 C.痰浊中阻 D.外邪阻窍 E.肝阳上亢 11. 何x,女性,62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面白唇暗,四肢不温,苔白腻,脉沉滑缓。应用何方法治疗: [1分] A.清肝熄风,辛凉开窍 B.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C.平肝潜阳,熄风通络 D.豁痰熄风,辛温开窍 E.益气回阳,救阴固脱 12. 感冒的发病季节多在: [1分] A.秋冬 B.冬春 C.四季 D.夏秋 E.春夏 13. 患者脓血浊痰吐入水中后,沉者是: [1分] A.血 B.痈脓 C.泡沫 D.以上都不是 E.痰 14. 时行感冒治疗与普通感冒治疗不同的是要重用: [1分] A.凉血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