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琵琶记》鉴赏

《琵琶记》鉴赏

《琵琶记》鉴赏
《琵琶记》鉴赏

《琵琶记》鉴赏

“南戏之祖”《琵琶记》的前身是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作家高明大致保留了原来故事的框架,也保留了女主人公赵五娘“孝妇贤妻”的形象,但在作品的主题、蔡伯喈的形象和最后的结局上都作了很大的改动。作家在《琵琶记》中对蔡伯喈的形象进行了全面的改造,把他从一个弃亲背妇、忘恩负义的反面人物改写成了一个全忠全孝、有情有义的正面人物,这说明了作家试图通过这个人物去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也说明作家对这个人物寄予了同情、宽恕和理解。但作家这种创作意图和善良愿望都不能削弱蔡伯喈这个形象的悲剧性。

剧本中蔡伯喈的塑造,主要是通过“三辞三不从”的故事情节把他由原来弃亲背妇的薄幸文人形象变为“全忠全孝”、有情有义的人物。作者在这“三辞三不从”中深刻地刻画出他优柔寡断、软弱动摇的性格以及矛盾苦闷、痛苦愧疚的心情。

辞试不从:蔡伯喈考虑到父母年迈,无人照顾,就谢绝了州司的推荐,决定暂时放弃功名,但蔡公强调只要儿子中举、获取功名,从此改换门庭、光宗耀祖,自己就是死了也高兴,甚至责备蔡伯喈以尽孝为借口,其实是贪恋新婚妻子。蔡伯喈服从“孝”的礼仪,无可奈何之下离开家门远赴京城参加科举。这个情节写出了蔡伯喈为功名与孝道难以两全而深深苦恼,但又始终不敢违背父亲的意愿。

辞婚不从:蔡伯喈高中状元,牛丞相执意招他做女婿,皇帝也想成全这段姻缘。面对皇帝赐婚,蔡伯喈虽然难舍旧妻,内心不乐意,可在金銮殿奏本时,却只说要回乡侍奉双亲,半个字都没提家有妻室之事。所以皇帝圣旨说:“其所议婚姻事,可曲从师相之请,以成桃夭之化。”

辞官不从:蔡伯喈要辞掉京官改任乡官,朝廷答复:“孝道虽大,终于事君;王事多艰,岂遑报父?”蔡伯喈不敢违旨,不敢再坚持自己的意愿。

蔡伯喈入赘相府后,呼奴唤俾,娇妻相伴,荣华富贵;当上仪郎后也将前途辉煌,但他却终日郁郁寡欢、愁容满面。他思念年迈双亲,想念结发妻子,却又始终放不下眼前的富贵;一肚子牢骚却无半点作为,生怕得罪了牛丞相。蔡伯喈经常陷入新欢旧爱难以取舍、忠孝难以两全的矛盾苦闷之中。后来赵五娘寻到京城,进入牛府,幸得牛小姐通情达理,一夫二妇得以团圆,一门欢庆,因为子孝妻贤受到皇帝的旌奖,可蔡伯喈又陷入了“可惜二亲饥寒死,博取得孩儿名利归”的无限遗憾和愧疚之中。

剧本一再标榜蔡伯喈的“全忠全孝”,而他所谓的“忠”不过是遵旨留做京官、奉命成婚,代价却是父母双双饿死,妻子备受艰辛;所谓的“孝”不过是听父命应试,求得光宗耀祖,但对父母是“生不能事,死不能葬,葬不能祭”,回乡守墓,虽博得旌奖,对死者已毫无意义。这种忠孝给人的感觉是虚伪和冷酷。剧本用“三辞三不从”来为蔡伯喈开脱,但结果却是:蔡伯喈努力按照封建伦理纲常行事,不仅酿造了一场家庭悲剧,同时也酿造了他自己的人生悲剧。

可以说,蔡伯喈的人生就是一场悲剧。因为蔡伯喈是一个一直生活在矛盾苦闷痛苦中的人物,一直在功名与孝道难以抉择、新欢与旧爱难以取舍、孝道与忠君难以两全的矛盾冲突

中患得患失,他总是在情感与理智之间痛苦地徘徊,他的主观意愿与客观坏境、内心思想与实际行动常常发生碰撞,他的个人意愿总是被现实环境无情地践踏、扼杀,他的实际行动极大地讽刺了内心的软弱动摇。他在家庭中、在婚姻上、仕途上都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琵琶记》在中国戏曲史上首次对封建知识分子的悲剧人生进行关注,展示了作为个体的人与社会环境的各种冲突,展示了知识分子自身存在着的性格弱点和缺陷。

蔡伯喈的悲剧从外因方面看,是由他身处的社会环境造成的。首先是伦理纲常的约束,封建伦理纲常是统治者赖以维护封建秩序的支柱,它要求人们通过礼教的自律,抑制个人的欲望,实现社会的稳定。由于君臣父子伦常是既定的,臣和子只有在极窄小的范围内有自己的自由,而且是伦常制约下的自由。满腔的热情和无限的诚意,在明与慈未可知的君父之纲面前,常常被击得粉碎。饱受儒学熏陶的蔡伯喈,按照社会理想范式而作出的行动,却落到了自己愿望的反面。其次是强权逼迫,剧本中写牛丞相作为强权豪门,他的逼婚非常“牛气”。他说:“这读书辈,没道理,不思量违背了圣旨。只教化辞官辞婚俱未得。”牛丞相的霸道连自己的女儿牛小姐也看不过眼。蔡伯喈的个人意愿在强大的权势面前不堪一击。

蔡伯喈的悲剧从内因方面看,主要是蔡伯喈自身的性格原因。蔡伯喈是一个在性格上有着弱点和缺陷的悲剧人物。首先,他有强烈的功名心。虽然表面看来蔡伯喈淡泊功名、无意仕途,但细究其言行其实不然。例如第二出《高堂称寿》中蔡伯喈唱“十载亲灯火,论高才绝学,休夸班马。风云太平日,正骅骝欲聘,鱼龙将化。沉吟一和,怎离却双亲膝下?且尽心甘旨,功名富贵,付之天也”。可以看出:蔡伯喈也有意功名,他的放弃是无奈之举。第四出《蔡公逼试》:对蔡公一席话“大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蔡伯喈点头称是,甚至对能否做官也认真考虑起来,“但孩儿此去,知道得官否”。接下来更是充满向往,说:“只图个一举成名天下知,你若不锦衣归里,谁知你读万卷书?”第八出《文场选士》:蔡伯喈抑制不住地卖弄才华,一经宣布为状元,马上喜形于色地唱:“君恩喜见上头时,今日方显男儿志”,而且立刻更衣换装,春风得意。第十出《春宴杏园》:蔡伯喈更是神采飞扬、踌躇满志,“青云通路,一举能高中,三千水击飞中”。以上种种可以看出蔡伯喈对功名的渴望和热衷。正是这种思想才使他“三辞三不从”的态度都不够坚决,同时也暴露了他的第二个弱点。其次他优柔寡断、懦弱无能。蔡伯喈向皇帝辞官辞婚时不说家有妻室而是反复强调双亲无人照顾,婚事要由父母作主。第十三出“父母俱存,娶而不告须难说”。第十六出《丹陛陈情》:“不告父母,怎偕匹偶?”似乎只要父母同意,就可接受,可见他的推脱多么含糊无力。后来与牛小姐成婚,还有过一刹那的得意忘形:“喜书中今朝,有女如玉”。又如在第二十二出《琴诉荷池》中:牛小姐请蔡伯喈弹琴,蔡伯喈因思念旧妻心神不宁弹错了,当牛小姐指责时,他仅仅用旧弦弹得惯、新弦弹不惯的附庸风雅的回答推搪过去,而不是勇敢地真诚地坦露自己的内心、交代自己的处境。蔡伯喈离家长达三四年竟毫无消息,在高中状元之后也没有修书向父母报喜。在第二十四出写到蔡伯喈明明知道家乡遭遇饥荒,想寄封信回家都怕得罪牛丞相。蔡伯喈入赘牛府前,还有一些辞婚辞官的实际行动,可是真正做了牛丞相的乘龙快婿,在仕途上春风得意,他就只剩下内心的矛盾了。剧本一再描写牛小姐其实是

一位贤惠善良、通情达理的女子。但蔡伯喈没有想方设法争取牛小姐的帮助和支持。这一切都表明他从来就没有主动地争取过、抗争过,已失去了自我的意志。特别在第三十五出赵五娘入牛府,牛小姐居然担心蔡伯喈不认衣衫褴褛、形容憔悴的赵五娘,还设计让赵五娘去书房写一些话来打动蔡伯喈,可见蔡伯喈在牛小姐的心目中已是一个无法摒弃功名富贵的人了。

所以说,蔡伯喈不仅有强烈的功名心,而且总是思想大于行动。他既贪恋眼前富贵又难以心安理得,虽良心未泯却又不敢采取行动;他不愿被封建伦理纲常捆绑却又没有勇气冲击这罗网,向往自由却又不敢为争取自由而奋力斗争。对功名的热衷、性格的寡断和懦弱使蔡伯喈过着一种苦闷痛苦的生活。

蔡伯喈的人生悲剧是元代广大知识分子心态的一种反映,元代由于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多数下层文人一直生活在种族歧视的阴影下,另外,科举长期废除,仕进道路被堵塞,再加上长期以来封建伦理的束缚和禁锢,他们的精神心态是非常压抑的。蔡伯喈的形象也代表了封建知识分子的一种类型,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大都不敢直面人生、不敢坚持意愿、不敢与不合理的现实作斗争,他们总是在压力面前回避退让,试图在统治势力与封建伦理所允许的范围内寻找调和的办法,结果往往陷于悲剧的境地而难以解脱。那么从这个角度上说,蔡伯喈的人生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

《赵五娘》与淮剧之美

《赵五娘》与淮剧之美 一个好的地方剧种影响一个地域,一部优秀的剧目影响人的一生,传统文化具有持久的时空穿透力,其生命力是张扬和不息的,而传承悠久历史且带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淮剧正是如此,在江淮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植根于此沃土的淮剧《赵五娘》以其独特的唱腔和唱词,让人不禁深为感叹。 《赵五娘》是《琵琶记》演化而来,千年以来,一直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是有名的悲剧,更多地带有乡土味,较昆曲《牡丹亭》之雅丽,越剧《梁祝》之悠致,黄梅戏《女附马》之欢快,而以《赵五娘》为代表的淮剧自成一家之美,虽没有超凡脱俗之姿,但有乡村质朴之风。 淮剧之美,美在其词句。与全国绝大多数地方剧种一样,淮剧具有相当鲜明的地域色彩,它流行于高邮、宝应里下河以及淮安、盐阜一带,当然里上河与里下河之间风格稍异。从剧情看,赵五娘生活在陈留郡,既今天淮扬、徐州一带,但表现更近为江淮之音。现代淮剧名家淮剧公主陈澄唱腔委婉,原汁原味,家乡戏原来可如此演绎,令人对家乡亲切感油然而生。如,有位大嫂说俏皮话,荒年辰哪个还梳妆;一翅飞到个堂屋里,啃去了神柜就上屋梁。铜勺锅瓢它啃不动,盖啃的塘靠塘,等等,属于典型的里下河口语,主人公对白更是如行云流 水,了无刀凿斧削的之痕,独具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之风。 淮剧之美,亦美在其人格。剧中许多情节感人肺腑,将主人公赵五娘的贤惠、善良、忠贞。如,“苦侍公婆”一段,赵五娘唱道:白米煮汤公婆吃,自己在厨房咽粗糠。并通过公婆疑心疑心五娘不贤良唱开去,东锅膛搜出一碗水,西锅膛搜出一瓢糠,直至让公婆亲自说出说亲身的儿子不如你,对不起媳妇赵五娘,烘托出赵五娘贤惠备至,将自身置之度外苦侍双亲的感人情节。“上京寻夫”一段,赵五娘滴血描图,琵琶街唱,庵堂巧遇,可谓道尽了寻夫的辛酸,对爱情之忠贞,情感之真挚催人泪下。剧中还有诸如牛小姐开明大义,蔡伯喈知错即改,等等,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唏嘘不已。 淮剧之美,美在其民风。江淮地区,自古民风淳朴,剧中亦时有表现。如,“恩公赠粮”一段,凸显恩人张公乐善好施,赵五娘唱道:五娘我百般无法想,只好树林去悬梁,人不该死派有救,多亏恩公本姓张,自己的粮食赠给我,叫我回去奉爹娘。在丧葬民俗上,在江淮地区犹存,至今还能找到这些民俗的历史印记。如倒头饭、引路灯、蒙脸纸、打腰布、捧孝杖等,在里下河、盐阜一带的农村还有,尽管带有封建迷信的成分,但藉民俗弘扬孝道对心理潜化的积极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再则,“一翅飞到个厢房里,把书笼篦子都啃光,一翅飞到个厨房里,把灶公老爷啃的嘴光张”,在江淮,厢房一般是家眷居住的房间,而灶公老爷自然指的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灶王爷,这些民间元素的组合,恰好可以反映出古陈留郡地区的民风民俗。 当然,古代文化优秀与糟粕并存,但籍之汲营养,弃敝屣,化为我用,悟古人心境,入剧之意境,领略国学之美学效果,“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千秋去”,独具其妙,水过无痕,亦可怡然。

《琵琶记》的悲剧意蕴

《琵琶记》的悲剧意蕴 从《赵贞女》到《琵琶记》时代的变迁与主题的变换悲剧意蕴 代表南戏艺术最高成就的剧目是元末高明所作的《琵琶记》。 高明(1307?~1359),字则庆,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自少即以博学著称,求学于理学家黄溍门下,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至正五年(1345)中进士,做过多任地方官。任职期间,颇有能声,也意欲有所作为。至正十一年(1351),从军南征方国珍起义,因与统帅论事不合,兼之目睹时政日非,在对现实生活失望的同时,感悟“功名为忧患之始”(元赵汸《东山存稿》卷二《送高则庆归永嘉序》),萌生了隐遁的念头。约在至正十六年(1356)之后,隐于浙东宁波的栎社,以词曲自娱,并创作了《琵琶记》。此外,据徐渭《南词叙录》,他还作有南戏《闵子骞单衣记》,今佚。诗文集《柔克斋集》共20卷,亦散佚,今存五十馀篇。 《琵琶记》的前身是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据记载,其情节大致写蔡二郎应举,考中了状元,他贪恋功名利禄,抛弃双亲和妻子,入赘相府。其妻赵贞女在饥荒之年,独力支撑门户,赡养公婆,竭尽孝道。公婆死后,她以罗裙包土,修筑坟茔,然后身背琵琶,上京寻夫。可是蔡二郎不仅不肯相认,竟还放马踩踹,致使神天震怒。最后,蔡二郎被暴雷轰死。 宋代戏文所写的蔡二郎,亦称蔡中郎,也就是汉代著名文士蔡邕,字伯喈。戏中所写的情况,只是出于民间传说。陆游在《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一诗中说:“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可见该故事流传之广。类似这种题材,在宋代说话、鼓词、诸宫调、杂剧等民间伎艺中,还有《王魁负桂英》、《陈叔文三负心》、《王宗道负心》等。这表明书生负心婚变现象在当时相当普遍,书生贪新弃旧、攀龙附凤的行为尤其受到市民阶层的关注。 书生发迹变泰后负心弃妻的现象,与宋代科举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科举制度规定,不论门第出身,只要考试中式,即可为官。这为寒士发迹提供了一条捷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便是这种情况的写照。书生初入仕途,需要寻找靠山,权门豪贵也需要拉拢新进以扩充势力。联姻便成了他们利益结合的手段。而当书生攀上高枝,抛弃糟糠之妻时,便与原来的家庭以及市民阶层报恩的观念,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突,导致一幕幕家庭和道德的悲剧。市民大众厌恶书生这种薄倖的行为,不惜口诛笔伐,这就是宋代民间伎艺产生大量谴责婚变作品的原因。宋代婚变故事一般都把矛头指向书生,是因为当时他们不仅有着优渥的社会地位,而且作为知书达礼的道德传承者,肩负着社会的责任。地位和行为的反差,自然使他们成为人民大众特别是市民阶层谴责的主要目标。 在元代,社会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书生的处境,从天上跌到地下。元代科举一度中断达七十馀年,终元之世,考试制度时兴时辍。这使许多士人失去进身之阶,社会地位急遽下降,以至出现“九儒十丐”的说法。与此相联系,谴

对《琵琶行》的赏析

对《琵琶行》的赏析 琵琶行 赏析 题解: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深秋。白居易 时年四十五岁,在江州任司马。州司马是州刺史的佐官,掌管军事,但白居 易此时是有虚职而无实权。白居易无辜遭贬江州司马后,开始还恬然自安,与三 五知己登山游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浔阳江头,他遇到一位来自京都、漂泊江 湖的琵琶女,往还之际,顿生强烈的天涯沦落之感。这首长篇叙事诗,正是有感 而发。正如《唐宋诗醇》所说:“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 意焉。比兴相纬,寄托遥深,其意微以显,其情哀以思,其辞丽以则。” 读这首叙事诗,不能忽略序言。序言不仅交代了时间、背景和写作原因,而 且巧妙地点明了全诗的主旨,为我们准确把握全诗的思想内容起到了提示作用。 序云:“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船中夜弹琵 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 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 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 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实际 上,这首长诗共六百一十六个字,“二”当为“六”字的传刻之误。宋人戴复古 在《石屏詩集》卷一《琵琶行》里已经指出:“一写六百十六字。” 诗题又作《琵琶引》。琵琶,弹拨乐器,原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汉代 传入中国。 发展到隋唐, 已成为非常流行的乐器, 上至宫廷乐队, 下至民间演唱, 都常有它。作为文化范畴内的琵琶,从它问世之日起,就往往与伤悲事件相联。 “行”和“引”,都是古乐府的诗体,与“歌”体相近,故常称歌行体。 句解: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夜晚在浔阳江头送客人,秋风吹着枫叶和荻花,传来瑟瑟之声。开篇首句, 只寥寥七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时间(夜)、事件 (送客)全部概括其中,言简而意明。后一句作秋夜送客的环境烘染和渲染,使 诗一开头就带着凄冷苍茫的意味。“黯然伤神者,唯别而已矣”,在这里,秋夜 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从景中委婉传出。“浔阳江”,是长江流经江西九江的一
1 / 12

中西方戏剧对比有感

中西方戏剧对比有感 ——以《哈姆雷特》和《窦娥冤》为例 亢菲 2012级教育学一班 摘要:通过对《哈姆雷特》和《窦娥冤》的解读,剖析出我个人对于中西方戏剧不同处的看法,同时也提出我对于戏剧未来的期待,以及对于戏剧表演形式改进的看法。 关键词: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哈姆雷特、窦娥冤 在酒神剧场,古希腊人年年粉墨登场。同一时期,在中国的先秦时代,孔子删定了《诗经》,屈原写就了《离骚》,老子在讲道,庄子说逍遥,百家争鸣,可谓气象恢弘。但那时,中国人观赏不到戏剧。戏剧艺术在中国文化土壤上艰难孕育,待到它蛹化成蝶,距离古希腊戏剧的黄金时代已是千年流失。但就是源于不同文化土壤上的两种戏剧,造成了今天戏剧舞台上的异彩纷呈。下面我以《哈姆雷特》和《西厢记》为例,谈谈我对中西方戏剧的感悟。 一、西方悲剧典型代表——忧郁王子“哈姆雷特” 1601年,一个经典戏剧人物形象——哈姆雷特在英国戏剧大师 莎士比亚的笔下诞生了。哈姆雷特的原型是丹麦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有关他替父报仇的传说激发了莎士比亚的创作热情。经过莎翁的卓越创造,这个人物从苍白的历史记载走上了生动的戏剧舞台,成为了永恒的哈姆雷特。同时,哈姆雷特也成为西方戏剧塑造人物追求性格化传统的鼻祖。 哈姆雷特是一位非常理想的王位继承人。但是,一场灾难将这位“阳光王子”拖进了人生的深渊。哈姆雷特所崇拜的父王死了,他所依恋的母后改嫁了,父亡母嫁的事实让他一时间无法接受。就在他悲伤迷惘的时候,父亲的亡魂又告诉了他一个骇人的事实:自己是被自己的弟弟,哈姆雷特的叔叔毒害的。年轻的哈姆雷特陡然间遭到了双重打击,他的悲伤无法抑制,它的愤怒无法遏止。从此,他长久地生活在这两种负面情绪中,并造就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 哈姆雷特是一个谜,一个关于人的复杂内心的谜。哈姆雷特为什么没有直接剑刺仇敌的胸膛呢?这个问题,400年来没有得到一个公认的答案。哈姆雷特自己也非常困惑,他不断的自责说:“现在我明明有理由,有决心,有力量,有方法可以动手干我所要干的事,可是我还是再说一些空话……始终不曾表现出来。”那么为什么呢?有四种解释非常流行:因为懦弱,哈姆雷特没有勇气,所

中国戏曲史上的璀璨明珠——《琵琶记》及其作者高则诚

中国戏曲史上的璀璨明珠——《琵琶记》及其作者高则诚中国戏曲史上的璀璨明珠——《琵琶记》及 其作者高则诚 国避蹬糜避 《琵琶记》及其作者高则诚 口沈不沉 金秋十月,温州盛事不断,轻博会刚刚落幕,又迎来 "纪念高则诚诞辰7o0周年暨《琵琶记》学术研讨会".本次学术盛会由浙江省文化厅与温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瑞安市人民政府承办.4O多位包括海外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这是暨上世纪的"《琵琶记》学术研讨会"之后又一次以《琵琶记》为主题的研讨会.1956年.中国剧协在北京举办"《琵琶记》研讨会".历时一个多月,会后出版了《琵琶记论文集》.这在中国戏曲学术性研讨活动中,其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 影响之深远.都是绝无仅有的.温州人也为拥有这样一位为中国戏曲的发展作出卓绝贡献的先贤而更加自豪高明字则诫.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县阁巷镇柏树村人.他的生卒年月至今仍不是很清楚.他于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中乡试.曾官处州录事,浙东阃幕都事,绍兴府判官,庆元路推官,江南行省台掾等.至正十六年后改授福建行省都事,道经庆元,被方国珍强留幕下.高明不从.隐居鄞县栎社,以词曲自娱.他为人猖介耿直."数忤权贵".仕途生涯很不称意.据说他是在辞官还乡途中卒于宁海原有《柔克斋集)20卷,今仅存诗55首,词曲4首,文12篇. 《琵琶记》全名《蔡伯喈琵琶记》,明清两代刊刻传抄的版本存世者约有4o多种.堪称中国戏曲版本之冠 《琵琶记》故事大致如下:

蔡邕(字伯喈)与妻赵五娘新婚才两月.迫于父母之命进京赴考,得中状元.当朝牛丞相强欲招赘为婿.蔡苦辞不从.时家乡遭饥荒,赵五娘卖发侍奉公婆.自己咽糠.公婆发现后抢糠而食咽死.赵五娘罗裙抱土筑坟.画出公婆图像,身背琵琶上京寻夫.在廊庙与牛丞相之女相会.最后一夫二妻团圆.全剧共42出.一般要演两天两夜.其中的关目如《南浦送别》,《吃饭吃糠》,《描容上路》,《琴诉荷池》, 《廊房相会》,《扫松下书》等都作为折子戏单独上演.清光绪年间,温州同福昆班将全剧加以压缩.可在一个晚上演完.称为《花琵琶》. 远在《琵琶记》成书以前的宋代,民间就已流传着关于蔡伯喈的传说,陆游 《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云:"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这"负鼓盲翁"所唱的蔡中郎故事,很可能就是《琵琶记》的前身.明?徐渭《南词叙录?宋元旧编》中有《赵贞女蔡二郎》一目,注云:"即旧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里俗妄作也,实为戏文之首".可见高则诚是将"负鼓盲翁"所唱及南戏所演的蔡伯喈故事加以裁剪加工改编而成为《琵琶记》的.由于剧中的蔡伯喈是历史人物.后人便对此多方猜测:或以为是唐相牛僧孺之子,牛繁的朋友蔡生;或以为 "琵琶"二字上有四"王"字.就认为是高则诚的朋友王四: 或以为是蔡京的第二个儿子蔡卞:或以为是五代时的慕容伯喈:或以为是邓敞等等,数百年间种种臆测.聚讼未休. 其实剧中的蔡伯喈只是一个艺术形象.与东汉时做过中郎将的陈留人蔡邕并不相干 也许是《琵琶记》太出名了,高则诚的一生又行踪不定,他究竟在哪里写作此剧,历代也是众说纷纭.永乐《瑞安县志》,嘉靖《宁波府志》都说在鄞县栎社沈氏楼.还说作 者常在夜间燃双烛写作此剧,当写到《吃糠》一出时,剧中有如下曲文:"糠和 米本一处飞".此时.两支烛光忽然合而为一.此事当然也就成了文坛千秋佳话.后人还在此建了 "瑞光楼"以作记念.成为当地着名的人文景观.清人刘廷玑则说,高则

琵琶行赏析

题解: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深秋。白居易时年四十五岁,在江州任司马。州司马是州刺史的佐官,掌管军事,但白居易此时是有虚职而无实权。白居易无辜遭贬江州司马后,开始还恬然自安,与三五知己登山游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浔阳江头,他遇到一位来自京都、漂泊江湖的琵琶女,往还之际,顿生强烈的天涯沦落之感。这首长篇叙事诗,正是有感而发。正如《唐宋诗醇》所说:“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比兴相纬,寄托遥深,其意微以显,其情哀以思,其辞丽以则。” 读这首叙事诗,不能忽略序言。序言不仅交代了时间、背景和写作原因,而且巧妙地点明了全诗的主旨,为我们准确把握全诗的思想内容起到了提示作用。序云:“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船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实际上,这首长诗共六百一十六个字,“二”当为“六”字的传刻之误。宋人戴复古在《石屏詩集》卷一《琵琶行》里已经指出:“一写六百十六字。” 诗题又作《琵琶引》。琵琶,弹拨乐器,原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汉代传入中国。发展到隋唐,已成为非常流行的乐器,上至宫廷乐队,下至民间演唱,都常有它。作为文化范畴内的琵琶,从它问世之日起,就往往与伤悲事件相联。“行”和“引”,都是古乐府的诗体,与“歌”体相近,故常称歌行体。 句解: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夜晚在浔阳江头送客人,秋风吹着枫叶和荻花,传来瑟瑟之声。开篇首句,只寥寥七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时间(夜)、事件(送客)全部概括其中,言简而意明。后一句作秋夜送客的环境烘染和渲染,使诗一开头就带着凄冷苍茫的意味。“黯然伤神者,唯别而已矣”,在这里,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从景中委婉传出。“浔阳江”,是长江流经江西九江的一段。“荻花”,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水边,根茎都有节似竹,叶抱茎生,秋天生紫色或白色、草黄色花穗。“瑟瑟”,犹言飒飒、索索,草木被秋风吹动发出的声音。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主人下了马,走进客人的船中;举起酒杯想痛痛快快地饯别,却没有音乐助兴。枫叶获花,秋风瑟瑟,景是凄凉景;送客至江船,举杯冷落,情是寂寞情。“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遥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作铺垫。“管弦”,指管乐器与弦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闷闷地喝醉了,凄凄惨惨地将要分别;要分别的时候,茫茫的江面上,映着一轮明月。前句已将黯然低沉的情绪作了铺垫,后句进一步渲染环境,使心情显得更加沉郁感伤。全诗三次写到江月,各有妙用。这是第一次。“江浸月”,是说月影倒映在江中,就好像月亮浸在水中一般。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忽然听到江面上传来琵琶弹奏的声音;听着听着,主人忘记了回去,客人也不肯开船启程。“忽闻”,传达诗人正思音乐而音乐即来的惊喜。送者忘归,行者不发,暗示音乐的美妙动人。在茫茫江月的背景烘托下,有空谷足音之感。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依循着声音寻找,低声询问,弹奏者是谁?琵琶声停了下来,那人想要回答,却又迟疑不决。从“忽闻”、“忘归”、“不发”到“暗问”,均着力刻画人物心态,亦为说明音乐的感染力。“欲语迟”,是说犹疑之中暗含心事。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将船只移过去,慢慢靠近,邀请那人出来相见。大家添了酒,把灯拨亮,重新设宴。诗人写琵琶女的出场,是因闻声而动情,因动情而寻人。琵琶声的不同凡响,衬托出弹奏者的不同寻常,故听者赏慕,颇有知音相遇之感。“回灯”,添油拨芯,使灯光回亮。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模拟试卷2.doc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模拟试卷2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作家中属于元代的是( ) (A)刘时中 (B)刘过 (C)王磐 (D)陈铎 2 《西厢记诸宫调》(白马解围)侧重塑造了哪一人物形象( ) (A)张生 (B)崔莺莺 (C)杜确 (D)孙飞虎 3 元杂剧作家中,作品多表现底层人民生活,特别是普通妇女的苦难和抗争的作家是( ) (A)关汉卿 (B)马致远

(C)高明 (D)王实甫 4 下面剧作中,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是( ) (A)《窦娥冤》(第三折) (B)《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 (C)《汉宫秋》(第三折) (D)《琵琶记》(糟糠自厌) 5 窦娥所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充分表现出她的( ) (A)愤怒 (B)反抗 (C)冤枉 (D)善良 6 下列作品中,堪称金元易代之际的“诗史”的是( ) (A)《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 (B)《观梅有感》 (C)《岳鄂王墓》

(D)《上京即事》 7 下列不是马致远的作品的是( ) (A)《汉宫秋》 (B)《单刀会》 (C)《东篱乐府》 (D)《岳阳楼》 8 下列哪首曲子采用了鼎足对( ) (A)《[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B)《[双调]夜行船》(秋思) (C)《[南吕]金字经》(春晚) (D)《[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9 在杂剧《汉宫秋》中,汉元帝的代称是( ) (A)驾 (B)朕 (C)帝 (D)寡人

10 下列散曲作品是依据历史事实创作的是( ) (A)《[中吕]朱履曲》(警世) (B)《[双调]夜行船》(秋思) (C)《[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D)《[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 11 《酸甜乐府》中收录有下列哪位作家的作品( ) (A)贯云石 (B)张养浩 (C)张可久 (D)睢景臣 12 《柔克斋集》的作者是( ) (A)赵孟頫 (B)高明 (C)杨维桢 (D)萨都剌 13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杂剧的是( )

琵琶记介绍

琵琶记 【简介】 《琵琶记》,元末南戏,高明撰。写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共四十二出。被誉为传奇之祖的《琵琶记》,是我国古代戏曲中一部经典名著。 【剧情】 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新婚不久,恰逢朝廷开科取士,伯喈以父母年事已高,欲辞试留在家中,服侍父母。但蔡公不从,邻居张大公也在旁劝说。伯喈只好告别父母、妻子赴京试。应试及第,中了状元。牛丞相有一女未婚配,奉旨招新科状元为婿。伯喈以父母年迈,在家无人照顾,需回家尽孝为由,欲辞婚、辞官,但牛丞相与皇帝不从,被迫滞留京城。自伯喈离家后,陈留连年遭受旱灾,五娘任劳任怨,尽服侍公婆,让公婆吃米,自己则背着公婆私下自咽糟糠。婆婆一时痛悔过甚而亡,蔡公也死于饥荒。而伯喈被强赘入牛府后,终日思念父母。写信去陈留家中,信被拐儿骗走,致音信不通。一日,在书房弹琴抒发幽思,为牛氏听见,得知实情,告知父亲。牛丞相为女儿说服,遂派人去迎取伯喈父母、妻子来京。蔡公、蔡婆

去世后,五娘祝发卖葬,罗裙包土,自筑坟墓。又亲手绘成公婆遗容,身背琵琶,沿路弹唱乞食,往京城寻夫。来京城,正遇弥陀寺大法会,便往寺中募化求食,将公婆真容供于佛前。正逢伯喈也来寺中烧香,祈祷父母路上平安。见到父母真容,便拿回府中挂在书房内。五娘寻至牛府,被牛氏请至府内弹唱。五娘见牛氏贤淑,便将自己的身世告知牛氏。牛氏为让五娘与伯喈团聚,又怕伯喈不认,便让五娘来到书房,在公婆的真容上题诗暗喻。伯喈回府,见画上所题之诗,正欲问牛氏,牛氏便带五娘入内,夫妻遂得以团聚。五娘告知家中事情,伯喈悲痛至极,即刻上表辞官,回乡守孝。得到牛丞相的同意,伯喈遂携赵氏、牛氏同归故里,庐墓守孝。后皇帝卜诏,旌表蔡氏一门。 【人物个性】 《琵琶记》的人物很有个性,其主要人物已成为艺术典型。赵五娘是全剧中最为光辉的人物,是一个贤孝妇的形象。丈夫进京赶考,她独自一人在家侍奉公婆,承担起家庭的全部重担。饥荒年间,她把可怜的救济粮留给公婆,自己却在背后偷偷吃糠。公婆死了,无钱买棺材,她剪下头发,沿街叫卖。无钱请人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及内容赏析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及内容赏析《琵琶行》白居易 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完整版)白居易《琵琶行》赏析

白居易《琵琶行》赏析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拔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琶琵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题解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深秋。白居易时年四十五岁,在江州任司马。州司马是州刺史的佐官,掌管军事,但白居易此时是有虚职而无实权。白居易无辜遭贬江州司马后,开始还恬然自安,与三五知己登山游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浔阳江头,他遇到一位来自京都、漂泊江湖的琵琶女,往还之际,顿生强烈的天涯沦落之感。这首长篇叙事诗,正是有感而发。正如《唐宋诗醇》所说:“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比兴相纬,寄托遥深,其意微以显,其情哀以思,其辞丽以则。” 读这首叙事诗,不能忽略序言。序言不仅交代了时间、背景和写作原因,而且巧妙地点明了全诗的主旨,为我们准确把握全诗的思想内容起到了提示作用。序云:“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船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

读《琵琶记》有感

读《琵琶记》有感 读《琵琶记》有感 杨启慧 《琵琶记》中塑造了'全忠全孝'的主人公蔡伯喈,当蔡伯喈依据伦理纲常准则去践行孝道时,却在践行过程中遭遇窘境——蔡家父母最终冻馁而死。面对'不孝'的现实,他恰恰又成为皇帝旌表孝义的典范,获得'一门旌表'的大团圆结局。可见,封建统治阶级标榜的'忠孝节义'其实是自相矛盾的,最终这种尽忠行为的实现,是以牺牲尽孝为沉重代价的。愧悔与怨苦交集,便是这种充满尽孝之心却未能实现尽孝之事的孝子心情的写照。 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的>故事情节:蔡二郎应举考中了状元。他贪恋功名利禄,抛弃双亲和妻子,入赘相府。其妻赵贞女在饥荒之年,独立支撑门户,赡养公婆,竭尽孝道。公婆死后,她以罗裙包土,修筑坟墓,然后身背琵琶,上京寻夫。可是蔡二郎不仅不肯相认,竟还放马踩踹,最后,蔡二郎被暴雷劈死。高明的《琵琶记》以同情的态度刻画了蔡伯喈的形象,删除了马踏五娘、雷劈蔡伯喈的情节,而代之以'三不从'.这样,男主人公'生不能养,死不能葬,葬不能祭'的'三不孝'罪名,被彻底开脱,从一个背亲弃妇的势利小人变成一个全忠全孝的君子。思及此,封建统治阶级标榜的'忠孝节义'其实是自相矛盾的,这个在忠孝观念夹缝中痛苦呻吟的蔡伯喈,他思想苦闷、情感压抑、精神颓废,软弱而又怯懦。 在儒家正统思想的伦理关系中,君臣、父子是宗法等级社会最重要的两伦。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的社会结构是家国同构。对亲人的孝是家庭和家族内部最根本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要求,延伸至国家,它就是对君主的忠。因此,忠君和孝亲是内在统一的,忠君就是孝亲的扩充。但是,在君权至上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君是万民之主,国为一君之国,对君主的忠诚为无条件的服从。在这种情形下,忠大于、高于孝是必然结果,是为'始于孝亲,忠于事君',因此就有了'忠臣孝子''忠孝自古难两全'的历史之叹。《琵琶记》蔡伯喈的矛盾,就其深层意义而言,正是封建伦理纲常中的'忠'与'孝'的矛盾。无可否认,《琵琶记》中的蔡伯喈,从各方面看都是难得的孝子、忠臣。偏偏,正是以'忠''孝'为核心的伦理观念造就了二老冻馁而死,五娘孤苦的悲惨局面,也造成了主人公的根本痛苦。倘使蔡公不逼试,蔡伯喈就不会去应举,也中不了状元,更谈不上逼官和逼婚了。蔡公把儿子送上应举之路,就是孝的伦理。身仕宦,显父母耀门闾,是大孝,而守贫事亲是没出息、没志气,只能算作小孝,功名当然的要强过孝名,从一个村野之夫口中说出这种话来,已足见功名利禄思想的影响之深。不幸的是,他满心盼着富贵,结果却大违其愿。儿子一去竟然不归,心愿不成,反遭天灾人祸。在临终之时,这位热心功名、大讲孝道的贫苦老人终于彻底悔悟,许下几桩心愿:一是自己死后不要葬,'留与旁人,道伯喈不葬亲父';二是劝媳妇改嫁,不必为蔡伯喈守节;三是留下柱杖给张大公,待那'忤逆不孝子蔡邕'回来,打他个'三不孝'.所谓'三不孝',即生不能养、死不能葬、葬不能祭。可以说,这是以蔡公之口对所谓大孝进行的热嘲冷讽。这也是控诉了封建君主笼络和利用读书人的科举制度和功名利禄的根深缔固的封建伦理观念。纵有高官厚禄,琼林玉宴,却顾不得清贫双亲,不能养、不能葬、不能祭,何谈人子之孝? 在《琵琶记》中,'忠'同时也与婚姻形成了矛盾,换言之,也便是国与家构成了冲突。蔡伯喈成为了状元,当即被牛丞相看中,执意要招其为婿。这在一般人看来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对蔡伯喈而言却是天降横祸,'好似合针吞却线,刺人肠肚系人心'.虽然他敢于逆丞相之意,却终于抵不过圣上之旨:'可曲从师相之请,以成桃夭之化'.只能被

赏析琵琶记

赏析《琵琶记》》 故事讲述了一位书生蔡伯喈在与赵五娘婚后想过幸福生活,其父蔡公不从。伯喈被逼赶考状元后又被要求与丞相女儿结婚,虽不允,但牛丞相不从而依之。当官后家里遇到饥荒,其父母双亡,他并不知晓。他想念父母,欲辞官回家,朝廷却不允。赵五娘一路行乞进京寻夫,最后终于找到,并团圆收场。这“三不从”是高明重点刻画蔡伯喈全忠全孝的关目。 《琵琶记》的人物很有个性,其主要人物已成为艺术典型。赵五娘是全剧中最为光辉的人物,是一个贤孝妇的形象。丈夫进京赶考,她独自一人在家侍奉公婆,承担起家庭的全部重担。饥荒年间,她把可怜的救济粮留给公婆,自己却在背后偷偷吃糠。公婆死了,无钱买棺材,她剪下头发,沿街叫卖。无钱请人埋葬公婆,她麻裙包土,全筑坟墓。然后描容上路,进京寻夫。在极度艰难的环境中,她含辛茹苦,任劳任怨,悄悄地作出自我牺牲,以柔弱的肩膀,承担起生活重担,既尽了心,又尽了力。在赵五娘身上体现出中华民族多方面的优秀品德。 首先,她不满于丈夫被逼赴科举考试之举。 当蔡公催促伯喈“快赴春闱”以“改换门闾”,并且以恋新婚、贪妻爱来苛责他,致使伯喈屈从父命时,赵五娘对此表示异议,一方面埋怨公爹“见得好偏”,一方面指责丈夫“功名之念一起,甘旨之心顿忘”,有揆情理,欲偕丈夫向公爹进行劝谏。一旦辞赴试不从的丈夫离家远行,她叮嘱他襦衣换青时切莫恋花柳,定要早办归程。可见赵五娘对赴试求仕一事的态度是鲜明的。以后,她总是把一系列变故、灾难跟它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不幸、痛苦和恼恨跟对它的怨恨联系在一起。在她的心目中,丈夫赴试求仕跟蔡门一连串不幸事件无法分开。她显然不同热中于得到凤冠霞帔的女人。 其次,她在侍奉老人方面自觉地承担了最大的牺牲。 在赵五娘看来,庆幸夫妻恩爱与尽力侍奉二老没有矛盾,它们本是融合在一起的两件事。而且后者较前者更为重要。“为爹泪涟,为娘泪涟,何曾为着夫挂牵”,“悲岂断弦,愁非分镜,只虑高堂,风烛不定。”(《南浦嘱别》)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因此,竭力撇开“六十日夫妻恩情断”的悲哀,固然有避“迷恋”丈夫嫌疑的苦哀,也不能说没有将偕老与侍奉视作一回事情的明确认识。似乎是近“做作”的语言,其实却正是特定环境中人物的特殊心理。也正为如此,她有“我的一身难上难”的埋怨和浩叹。“轻移莲步,堂前问舅姑。怕食缺须进,衣绽须补,要行时须与扶。”(《临妆感叹》)又是“怕”,又是“问”,竭尽心力,毅然挑起了代薄情夫婿独自赡养二老的重担子。原本清贫的蔡家逢到饥荒年景之后,在遣儿科举赴试问题上本就存在分歧的公婆现在随着物质生活日益艰难其矛盾日愈加白热化了。而赵五娘艰苦备尝,劳役不辍,支撑着一家口食身衣,同时勉力劝解二老,那种体贴入微、既以物质上又从精神上多方照顾慰藉老人的情怀确实感人至深。在第七出《义仓赈济》里,赵五娘早已衣衫解典、囊箧罄尽,“说得不出闽门的清平话”,抛头露面到官府乞领仓米,又遭到恶吏的欺侮凌辱,发出“千死万死不如早死”的哀嚎,要投井自尽,可是当她想到二老会因此招致速死,又辜负了丈夫临行的嘱托,因而虽然力枯形惫也只得隐忍止步。得到张大公转赠一点仓谷后,她安排一口淡饭权给二老充饥,自己只拿狗彘食的谷膜米皮暗处吞咽,殊不料婆婆误以为媳妇不尽心,辱骂她,疑猜她,眼看常见的妇姑闹剧即将爆发。但枯瘦如柴的赵五娘仍然坚持自我克制、牺牲,没有声辩,没有反唇相向,也没有去自寻解脱或自谋生路,抛弃风烛残年二位老人。这是何等感人的性格!在著名的《糟糠自餍》一出里,赵五娘四支“孝顺歌”借物抒怀,淋漓尽致地道出了这个普通妇

昆剧的故事教学设计

昆剧的故事教学设计 昆剧的故事教学目标 根据的主体结构把握要点,初步了解有关昆剧这一传统戏曲的常识。2、通过词句的品读,赏鉴、体验古老戏曲的优雅意境。3、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对这一“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喜爱之情。说明:XX年5月18日,昆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成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首批19个项目中以全票通过,位列榜首。它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了她不容小视的位置。 教材在“审美感悟”的单元中安排了这样一篇介绍昆剧的知识短文,意在让学生知道我们还有这样一种纯美的艺术样式,有百年的历史积淀,有丰厚的文化内涵,有卓越的戏剧品质。它古老而年轻、博大而永恒,它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经典,也是世界的艺术瑰宝。这篇戏曲理论家刘厚生的《昆剧的故事》,不妨可以看作是一篇“昆剧简明小史”,但它并非是以艰涩而佶屈聱牙的学术论文的面目出现,而是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对昆剧的历史、昆剧的艺术特点、昆剧的振兴作了简明扼要的概括介绍,将知识性、趣味性与文学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因此在课堂上主要是利用文本解读与多媒体辅助教学,试图尽可能拉近当代中学生与古老昆曲之间的距

离,提高学生对传统戏剧的审美鉴赏能力,让学生试着走近昆曲,尝试着去体味她的厚重,感受她的典雅,领略她的风姿。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联想、比较等方式感受昆剧文辞的典雅优美。2、难点:通过片段鉴赏来初步感知昆剧戏曲表演、音乐唱腔的特点。 说明: 整个教学拟用二课时。课时以文本解读为主,主要解决“昆剧历史”、“昆剧振兴”一头一尾这两部分,让学生对昆剧的大致历史、艺术成就、今后发展等有一个较为全面、理性的认识;第二课时主要是用赏析、朗读、借助视频等方式重点学习“昆剧魅力”部分,让学生了解昆曲剧本文辞的典雅华美,具有很高文学性的特点,同时也对昆剧的表演艺术的载歌载舞、形神兼备、抒情写意的特点有较为感性的认识和体会。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1、播放背景音乐。2、展示一幅画。同时展示

戏剧史作业,《琵琶记》的各出大意及人物形象分析

《琵琶记》剧情梗概 第一出副末开场:副末略述《琵琶记》大意 第二出高堂称寿:新夫妇趁春光称庆双亲 功名利无贵于一家安乐 第三出牛氏规奴:家奴思春秋千架上闲闹春 小姐清幽百花园里严训奴 第四出蔡公逼试:奉椿萱心被迫登功名路 换门闾意强于守子嗣情 第五出南浦嘱别:蔡伯喈辞别新婚妇,无限离恨 高堂事尽嘱张太公,尚自不舍 第六出丞相教女:丞相选婿定要状元郎 庭前聒噪驱散众媒婆 为存名声严教春闺女 第七出才俊登程:万里辞家非一人 功名路上有诗酒 第八出文场选士:风流试官立新意饱学才子对妙解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第九出临妆感叹:赵五娘思君懒弄妆 奉高堂无怨莫相忘 第十出杏园春宴:状元游街有好骑琼林赴宴巧排设 落马秀才作丑文万般仍是读书高 第十一出蔡母喈儿:饥荒难耐,老母苦怨蔡翁 和美无望,孝媳善劝公婆 第十二出奉旨招婿:牛太师奉旨欲招状元婿 丑媒婆受命往说天赐缘 第十三出官媒议婚:蔡伯喈思归难成魂欲断 管媒婆饶舌议婚心正热 第十四出激怒当朝:蔡伯喈效李密欲上陈情表 牛太师生怒意偏留状元婿 第十五出金闺愁配:状元不从,端庄小姐生愁思 姻缘难迫,无奈老父苦相逼 第十六出丹陛陈情:蔡伯喈午门上表黄门客朝堂传情 圣君主不矜私情自古来难全忠孝 第十七出义仓赈济:福有双得,李社长平日官粮喂,祸起栽里正 祸不单行,赵五娘孤身奉高堂,取稻反被劫 一家三口难度日幸得张公义接济 第十八出再报佳期:功名摆不脱 姻缘急相促 第十九出强就鸾凰:婚事急,且入新洞房 无奈何,难顾旧人哭 第二十出勉食姑嫜:为奉姑嫜衣衫尽典,孝心反被误 有夫难依糟糠偷食,命似黄连苦 第二十一出糟糠自餍:高堂羞见孝儿媳,老妇命丧

《琵琶行》(诗词翻译赏析)

《琵琶行》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撚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琵琶记观后感

林海的《琵琶语》曲调哀怨婉转,充满了叹息。乐曲分为五段。结合音乐的基本语言,谈谈 你的欣赏感受。 当那琵琶的语言,轻轻流入我的耳际,我忽然感到一股冷香飞上心头,牵着我的思绪, 走进了梦乡之中…… 那坐在阳台上孤独的女孩,手拿着琵琶,闭上眼,细细的品着那琵琶语的香气。思绪 缠绵,坠入心头。好像有一种微弱的感伤敲打着我。那语言,仿佛有了回音,在耳边回响着。 天地间就好像有一层细腻的雨丝,轻轻的拨动它,它就会说话。那语言,就像竖琴在唱 歌;那声音,就像花朵在乱语。 躺在田野间俯视那蔚蓝的天空,云朵在跳舞,细雨在缠绵。我没有打伞,只想被它淋着。 那悠扬的琵琶声中,就像有一串珠链,串联着我忧郁的心思。 犹记起,曾未语欢笑花丛间。梦里相见欢,素手琵琶千遍弹。低眉信手弦起,情难堪, 一曲便弹千千遍,低眉弦起,风悄悄,琵琶解语意阑珊。 在那美丽的语言中,有一片沾满露珠的花儿。它伴着琵琶声,轻盈的跳动。细雨瞬间打 到脸颊上,冰凉清爽。那会说话的琵琶牵动着我的思绪.那语言,充满了伤感的香气。听起来, 就像有一个仙女在你身边围绕,她对你轻轻唱着,用那柔软的手指画着,轻轻流动。就像那 琵琶所说的语言;就像那细腻的雨丝;仙女挥挥手,向我说再见时,琵琶声渐渐微弱,语声 低小,轻柔。那缠绵的细雨还在述说着窃窃私语的秋天。不过,它还是被琵琶语拽走了。这 美丽、纯净的雨声,慢慢停止了。 冷香没有了,乐声停了。我的心仍依旧沉醉在声音里,语言里,细雨里;沉醉在这空旷、 广阔、寂寥的田野上。 琵琶的魅力随千年而不盛,固然咱们再也听不到皂乐地迎客那晚的琵琶声,但耳边这丝 丝进扣的琴声,却脚以撩动我凄恻的深情,也脚以慰藉我徘徊的神经。 它如春雨梧桐,响彻一个半世纪,回荡在盛唐和古代之间;它如阳闭三叠、下里巴人, 听前让人叹为观行、回肠荡气;它如敲击心田的驼铃声,在玉门关内中往返荡漾,经久不尽。 篇二:琵琶行练习和读后感 2014高一级语文周练六《琵琶行》课后练习 1.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明年秋。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铁骑突出刀枪鸣。整顿衣裳起敛容。....c.老大嫁作商人妇。去来江口守 空船。....d.曲终收拨当心画。终岁不闻丝竹声。.... 2.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铁骑突出刀枪鸣b.门前冷落鞍马稀c.整顿衣裳起敛容 d.凄凄不似向前声 9.下列句子中加线的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些老屋确实 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推倒啊! b.刚退居二 线的老王抱怨说:“你看我才退了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 。 b.自言本是.京城女。同是.天涯沦落人。 c.轻.拢慢捻抹复挑。商人 重利轻.别离。 d.满座.重闻皆掩泣。座. 中泣下谁最多。3.介宾短语后置的一项是 a.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b.张良具告以事。 c.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d.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4.不含有名词作状语用法的一项是 a.闻舟 中夜弹琵琶者。 b.秋水时至。

《琵琶行》赏析 教学设计

《琵琶行》公开课教学设计 福州二中语文组白杨青教学目标:感受情感美,感受人物命运的悲剧情感。 鉴赏音乐美,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绘音乐形象的写作特点。 学情分析:《琵琶行》面对的是高一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大多十七八岁,处于青春期的他们都对易受感染,喜爱音乐,将音乐描写作为重点来讲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但是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感性层面,因而教师一方面要从音乐描写的旋律、气氛等方面对其进行点拨,使其认识达到一个理性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对音乐描写的手法等方面进行归纳讲解,并进行仿写训练,使学生学会音乐描写。 重难点: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绘音乐形象的写作特点。 理解作者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 教学过程: 一、诗歌的基本内容在上节课已梳理完毕,先让学生回顾诗歌内容,用四个数字串联全诗。 1、一段精妙绝伦的音乐描写 2、两个主要人物(琵琶女白居易) 3、在江边的三次闻曲 4、琵琶女与白居易经历的四种相同之处 二、感受白居易音乐描写的魅力 1、以袁枚《随园诗话》中“诗家两题,不过‘写景、言情’四字”。一句引出主题。让学生了解在古代诗歌作品中,写景言情、题画状物者比比皆是,唯以诗摹声者为鲜,而其中佳品更少。原因就在于音乐是诉诸人的听觉形象给人以听觉上的美学感受,但毕竟不是实体的存在,听曲虽真,却不如眼见为实。 2、用ppt展示两副学生习作,让学生互相点评。 在上一节课,让学生当堂聆听琵琶名曲《十面埋伏》,用文字来描摹乐曲。 3、点评完学生习作后,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白居易音乐描写的高明之处。

比喻:运用博喻的手法,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拟声词:增加诗歌语言的音乐感 气氛的渲染:以听众的静来凸显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 弹者与听者的情感交流:声情结合、以情绘声 留白之美:此时无声胜有声、大音希声 总结:诗人连续使用急雨、私语、珠落玉盘、花下莺鸣、冰下流泉、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等一系列精妙的比喻,把乐声从急骤到轻微,从流利、清脆到幽咽、滞涩,再到突然激扬的过程极为形象地摹写出来,可谓把乐声的无尽美妙与节奏的无穷变化描绘得至纯至真,把难以捕捉的音乐形象摹画得立体可感,动人心魄。 4、绘制乐曲的旋律图,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曲调的丰富变化和乐曲变化背后演奏者的情感变化。 第一部分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强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于是音乐进入第二部分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的她,色艺超群,名噪京华,故而旋律清脆圆润轻快舒徐。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所以旋律又进入第三部分沉思曲:“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故而旋律缓慢渐进无声。最后一部分是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