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章 化学势

第三章 化学势

第三章 化学势
第三章 化学势

第三章化学势

一、单选题

1.二元溶液,B组分的亨利系数等于同温度纯B的蒸汽压。按Raoult定律定义活度系数()

(A)f A > f B (B) f A = f B = 1 (C) f B > f A (D) f A≠f B≠ 1

2.两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p*A,p*B,它们混合形成理想溶液,液相组成为x,气相组成为y,若p*A > p*B ,则:()

(A) y A > x A (B) y A > y B (C) x A > y A (D) y B > y A

3.关于亨利系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其值与温度、浓度和压力有关 (B) 其值与温度、溶质性质和浓度有关

(C) 其值与温度、溶剂性质和浓度有关 (D)其值与温度、溶质和溶剂性质及浓度的标度有关

4.已知373K时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为133.24kPa,液体B的饱和蒸气压为66.62kPa。设A 和B形成理想溶液,当溶液中A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5时,在气相中A的物质的分数为:( )

(A) 1 (B) 1/2 (C) 2/3 (D) 1/3

5.298K时,HCl(g,Mr=3

6.5)溶解在甲苯中的亨利常数为245 kPa·kg·mol-1,则质量分数达2%的HCl-甲苯溶液中HCl(g)的平衡压力为: ( )

(A) 138kPa (B) 11.99kPa (C) 4.9kPa (D) 49kPa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1) 溶液的化学势等于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之和

(2) 对于纯组分,则化学势等于其Gibbs自由能

(3) 理想溶液各组分在其全部浓度范围内服从Henry定律

(4) 理想溶液各组分在其全部浓度范围内服从Raoult定律

A. (1) (2)

B. (2) (3)

C. (2) (4)

D. (3) (4)

7.真实气体的标准态是: ( )

(A) f = p?的真实气体 (B) p = p?的真实气体

(C) f = p?的理想气体 (D) p = p?的理想气体

8.关于偏摩尔量,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偏摩尔量的绝对值都可求算

B.系统的容量性质才有偏摩尔量

C.同一系统的各个偏摩尔量之间彼此无关

D.没有热力学过程就没有偏摩尔量

9. 关于理想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组成理想溶液的几种物质,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能十分接近;

B.理想溶液中各种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可忽略不计;

C.理想溶液中各种物质的分子从溶液中逸出难易程度和纯态一样;

D.恒温恒压下,在由纯组分组成理想溶液的过程中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10. 在298K、p?下,两瓶含萘的苯溶液,第一瓶为2dm3(溶有0.5mol萘),第二瓶为1dm3(溶有0.25mol萘),若以μ1和μ 2 分别表示两瓶中萘的化学势,则 ( )

(A) μ 1 = 10μ2 (B) μ 1 = 2μ 2 (C) μ 1 = 1/2μ 2 (D) μ 1 = μ2

11、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形成的稀溶液,溶液的沸点会:()

(A) 降低(B)升高(C)不变(D)可能升高或降低

12、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1) 自然界中,风总是从化学势高的地域吹向化学势低的地域

(2) 自然界中,水总是从化学势高的地方流向化学势低的地方

(A) (1) (B) (2) (C) (1) 和 (2) (D) 都不对

13. 2mol A物质和3mol B物质在等温等压下混和形成液体混合物,该系统中A和B的偏摩尔体积分别为1.79? 10-5 m3·mol-1, 2.15?10-5 m3·mol-1, 则混合物的总体积为: ( )

(A) 9.67?10-5m3 (B) 9.85?10-5m3 (C) 1.003?10-4m3 (D) 8.95?10-5m3

14.主要决定于溶解在溶液中粒子的数目,而不决定于这些粒子的性质的特性叫 ( )

(A) 一般特性 (B) 依数性特征 (C) 各向同性特征 (D) 等电子特性

15.已知水在正常冰点时的摩尔熔化热?fus H m?=6025J·mol-1,某理想水溶液的凝固点为258.15K, 该溶液的浓度x B为: ( )

(A) 0.8571 (B) 0.1429 (C) 0.9353 (D) 0.0647

16.已知水在正常沸点时的气化热为40.67kJ·mol -1,某不挥发性物质B 溶于水中,其沸点升高了10K ,则该物质B 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 )

(A) 0.290 (B) 0.710 (C) 0.530 (D) 0.467

17. 下面对标准态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 、标准态就是273.15K ,100KPa 下的状态

B 、标准态就是不能实现的假想状态

C 、标准态就是活度等于1的状态

D 、标准态就是人为规定的某些特定状态

18.两只各装有1kg 水的烧杯,一只溶有0.01mol 蔗糖,另一只溶有0.01molNaCl ,按同样速度降温冷却,则: ( )

(A) 溶有蔗糖的杯子先结冰 (B) 两杯同时结冰

(C) 溶有NaCl 的杯子先结冰 (D) 视外压而定

19.沸点升高,说明在溶剂中加入非挥发性溶质后,该溶剂的化学势比纯剂的化学势:( )

(A) 升高 (C) 相等 (B) 降低 (D) 不确定

20.液体B 比液体A 易于挥发,在一定温度下向纯A 液体中加入少量纯B 液体形成稀溶液,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该溶液的饱和蒸气压必高于同温度下纯液体A 的饱和蒸气压。

(B) 该液体的沸点必低于相同压力下纯液体A 的沸点。

(C) 该液体的凝固点必低于相同压力下纯液体A 的凝固点(溶液凝固时析出纯固态A)。

(D) 该溶液的渗透压为负值。

21.在288K 时H 2O(l)的饱和蒸气压为1702Pa,0.6mol 的不挥发性溶质B 溶于0.540kg H 2O 时,蒸气压下降42Pa ,溶液中H 2O 的活度系数f 应该为: ( )

(A) 0.9804 (B) 0.9753 (C) 1.005 (D) 0.9948

22.在300K 时,液体A 与B 部分互溶形成α 和β 两个平衡相,在α 相中A 的摩尔分数为0.85,纯A 的饱和蒸气压是22kPa ,在β 相中B 的摩尔分数为0.89,将两层液相视为稀溶液,则A 的亨利常数为: ( )

(A) 25.88kPa (B) 200kPa (C) 170kPa (D) 721.2kPa

23) 在α,β两种相中均含有A 和B 两种物质,当达到平衡时,下列种哪情况是正确的:( )

A.μA α = μB α

B.μA α = μA β

C.μA α =μB β

D. μA β = μB β

24) 以下定律中不属于稀溶液依数性的是( ) .

A.亨利定律;

B.沸点升高定律;

C.凝固点下降定律;

D.渗透压定律.

25) 在273.15K,2p ?时,水的化学势与冰的化学势之间的关系如何:( )

A. 前者高

B. 前者低

C. 相等

D. 不可比较

26、B ,C 二组分溶液中组分B 的偏摩尔吉布斯函数:G B =(),,(/)B C C B T P n G n ≠??因此有:( )。

A. G B 与T ,p ,n C 有关,与n B 无关;

B. G B 与T ,p ,n C ,n B 都有关;

C. G B 与n B 有关,与T ,p ,n C 无关;

D. G B 与n B ,n C 有关,与T ,p 无关。

27、在拉乌尔定律表达式 p B =p B *x B 中,p B * :( )。

A.只是温度的函数,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无关 B 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但与温度无关;

C.与温度、溶剂性质有关,与溶质性质无关;

D.与温度、溶质的性质有关,与溶剂性质无关。

28、溶液内任一组分的偏摩尔体积

A . 等于1mol 此组分在溶液中所占的体积

B . 总是正值

C.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D . 必然和纯组分的摩尔体积相等

29、在20℃和大气压力下,用凝固点降低法测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若所选的纯溶剂是苯,其正常凝固点为5.5℃,为使冷却过程在比较接近于平衡状态的情况下进行,冷浴内的恒温介质比较合适的是:( )。

A.冰-水;

B.冰-盐水;

C.干冰-丙酮;

D.液氮。

30、稀溶液的凝固点T f 与纯溶剂的凝固点T f *比较,T f < T f *的条件是:( )。

A.溶质必需是挥发性

B.析出的固相是固溶体

C.析出的固相是纯溶剂

D.析出的固相是纯溶质。

二、填空题

1. 正偏差溶液形成的原因是 ,此时分子逸出液面的倾向增加。

2.在室温、p?下,O2比N2在水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两者在水中的Henry系数分别为k(O2)和k(N2) ,则k(O2) ___ k(N2)。

3.二元溶液,P B对Raoult定律发生负偏差,B的Henry系数 k B(x)___ p B*。(p B*为同温下纯B的蒸汽压)。

4. 1mol H2由20p?、300K进行等温膨胀,终态压力为p?。已知终态的逸度与始态的逸度之比f2/f1 = 0.05058, 则终态与始态的化学势之差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98K时,纯水的蒸气压为3.43Pa,某溶液中水的物质的量分数x1= 0.98 , 与溶液呈平衡的气相中水的分压为3.07kPa。以纯水为标准态,则该溶液中水的活度系数f H2O 1。

6.由两种液体所形成的溶液,蒸气压对拉乌尔定律产生不大的正偏差,如果浓度用摩尔分数表示,当选取纯液体为参考态时,则组分的活度系数 1,当选取组分在极稀溶液中服从亨利定律为参考态时,则组分的活度系数 1。(填 > , = ,< )

7.A、B二组分形成下列各体系时,物质B的亨利常数K X,B与其饱和蒸气压p B*相比,应该是:(1) 当A、B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时,k x,B____p B*,(2) A、B形成一般正偏差体系,k x,B____p B* (3) 当A、B形成一般负偏差体系时,k x,B____ p B* (填 > , = ,< )

8.已知A、B两组分可构成理想液体混合物,且该混合物在p?下沸点为373.15K。若A、B 两组分在373.15K时的饱和蒸气压为106658Pa和79993Pa,则该理想液体混合物的组成为:x A = ,平衡气相的组成为:y B = 。

9.在313K时,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是液体B的饱和蒸气压的21倍,A和B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当气相中A和B的物质的量相等时,液相中x A = ______________,x B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在溶质为挥发性的理想溶液中,温度T时,平衡气相和液相中,溶剂A的组成为y A=0.89、x A=0.85,纯A的蒸气压为50kPa,则溶质B的亨利系数为 kPa。

11、多组分均相系统中,组分B的偏摩尔亥姆霍兹函数定义为A B=???????????,类似于定量、定组成均相系统的热力学函数之间的关系H=U+pV,则对于多组分均相系统同一组分B相应的偏摩尔量之间的关系为:??????????????????????????。

12、含质量分数为w(甲醇)=0.40的甲醇的水溶液,已知其中甲醇的偏摩尔体积为39.0 cm3·mol-1,溶液的密度为(甲醇、水的摩尔质量为32.04 g·mol-1、18.02 g·mol-1)。

13、写出组成可变的均相系统的热力学基本方程:d U=???????????????????????;

14、A(g)和B(g)组成混合理想气体,温度为T,总压力为p,A的摩尔分数为y A,A(g)的化学势表达式为μA= ,标准态为

15、等温等压下,1mol C6H6与1mol C6H5CH3形成了理想液态混合物,现要将两种组分完全分离成纯组分,则最少需要非体积功的数值是

16、下列四种状态纯水的化学势大小顺序为

(1)373.15 K,100K Pa液态水化学势μ1;(2)373.15 K,100K Pa水蒸气化学势μ2;(3)373.15 K,202. 65K Pa液态水化学势μ3(4)373.15 K,202. 65K Pa水蒸气化学势μ4。

17、冬季建筑施工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常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入盐类,为达到上述目的,现有NaCl 、NH4Cl、CaCl2、KCl盐,你认为用效果比较理想。

18、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某物质B液气两相达到平衡,则两相的化学势μB(l)与μB(g)??????;若维持压力一定,升高温度,则μB(l)与μB(g)都随之??????;但μB(l)比μB(g)???????,这是因为?????????????。

19、总压力为1MPa的H2,N2,O2的气体混合物,溶解于纯水中达到气液平衡后,溶液中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若该三种气体符合亨利定律,亨利常数分别为770 kPa,834 kPa,462 kPa,气体混合物的原始组成以摩尔分数表示则为y(H2)= , y(N2)= , y(O2)= 20、0℃,101 325 Pa时,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为4.490×10-2 dm3·kg-1,0℃时,氧气在水中溶解的亨利系数K X=

21、纯组分等温等压下组成非理想液态混合物,△mix V???0;△mix H????0;△mix G????0;△mix S?????0 。(选填>,=,<,≠)

22、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微观特征是:(1)(2)

23、50℃时,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是液体B的饱和蒸气压的3倍。A,B两液体形成液态混合

物,气液平衡时,液相中A的摩尔分数为0.5,则在气相中B的摩尔分数为?????。40℃时,纯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是纯液体B的两倍,组分A和B能构成理想液态混合物。若平衡气相中组分A和B的摩尔分数相等,则平衡液相中组分A和B的摩尔分数之比应为x A:x B=

24、在25℃,100 kPa时苯(A)和甲苯(B)混合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对于1mol苯从x A=0.8(Ⅰ态)稀释到x B=0.6(Ⅱ态),这一过程的?G=。25℃时, 从大量浓度为m B = 0.01 mol·kg-1的溶液中迁移1 mol溶质B于另一个大量的浓度为m B= 0.001 mol·kg-1的溶液中, 此过

程的△G= 。(设两溶液中的B的活度系数均为1)。

25、在136.7℃时,纯氯苯(A)的饱和蒸气压为115.7 kPa,纯溴苯(B)为60.80 kPa。求101. 325 kPa 下,能在上述温度沸腾的和蒸气组成为y A= 。设氯苯(A)和溴苯(B)组成理想液态混合物。

26、理想稀溶液中溶质B的化学势表达式μB= (溶质组成以x B表示) ,该标准态是:_______________ _ 。溶剂A的化学势表达式为:μ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25℃下,一定量的纯液体A和纯液体B相混合,平衡时分为两层(α和β)测得α和β液相的组成(以组分B的摩尔分数表示)分别为0.98和0.01。假定两溶液均可近似按理想稀溶液处理,组分A与B在α和β溶液中亨利系数之比值为。(已知在该温度下纯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是纯液体B饱和蒸气压的1.50倍。)

28、当稀溶液中所含溶质为不挥发性溶质、以及凝固时析出纯溶剂,则此稀溶液的依数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二组分理想溶液的沸点与两纯组分的沸点的关系为

30、樟脑的熔点是178.4 ℃,k f= 40 K·mol-1·kg(这个数很大,因此用樟脑作溶剂来测溶质的摩尔质量,通常只需几毫克的溶质就够了)。今有7.900mg酚酞和129.2 mg 樟脑的混合物,测得该溶液的凝固点比樟脑低8.00℃。酚酞的摩尔质量为。0.306 kg· mol-1

31、将9.00 g葡萄糖(C6H12O6)溶解在200 g水中。此溶液在100℃时的蒸气压降低值为

沸点升高值为。已知水的摩尔蒸发焓为40.6 kJ·mol-1,C6H12O6的M r = 180 g·mol-1

把乙二醇HO-CH2-CH2-OH用作防冻剂,估计在-30℃正好开始结冰,求刚结冰时乙二醇-水溶液的组成为x(H2O)= ,已知水的凝固点降低系数k f=1.855 K·kg·mol-1。

32、325℃时,Hg的摩尔分数为0.497的铊汞齐的汞蒸气压力是纯汞的43.3% ,以纯汞为标准状态,则Hg在铊汞齐中的活度a A=_____,活度因子(系数)f A=_____。

33、25℃时,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20的纯液体B在水中的溶解度为x B=1.80×10-5,设水在该液体中不溶解,25℃该液体在水的饱和溶液中的活度系数= 。(设以纯液体B为标准态)。

三、判断题

1. 定温定压下,溶质加入理想溶液中,不产生体积效应和热效应。

2. 偏摩尔量是强度性质,应该与物质的数量无关,但浓度不同时其值亦不同。

3. 某溶液中物质B的偏摩尔体积就是1mol物质B在溶液中所占的体积。

4. 定温定压下,任一组分B在全部浓度范围内,其化学势μB为ln x B的线性函数的溶液即

为理想溶液。

5. 物质A和B形成均相溶液,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若A的偏摩尔体积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则B的偏摩尔体积随浓度增大而减小。

6. 化学势与温度、压力、浓度,以及物种都有关,在比较大小时,首先应指明物种。

7. 纯物质的沸点一定随压力的升高而升高。蒸气压一定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而熔点不一

定随压力升高而增加。

8. 在同一稀溶液中,组分B浓度可用,,

x m c表示,其标准态选择不同,其化学势也不同。

B B B

9. 溶液的化学势等于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之和。

10. 对于纯组分,它的化学势就等于其摩尔吉布斯自由能。

初三化学人教版第三章教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二课时) 教案二次备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 认识分子、原子的概念和特性。 2、过程与方法:利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充分发 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育。 【教学重点】:1、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形成。 2、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教学难点】: 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 点。 2、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 3、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方法:实验探究 【教具学具准备】烧杯、量筒、水、品红、浓氨水、酒精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请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思考以下问题: (1)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减少,如果受热减少得更快, 为什么 (2)为什么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 (3)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后会变干 (4)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甜味,这是什么原因 2、讲授新课: [实验3-2] 品红溶于水现象:品红逐渐向水中扩散。但时间较长后才 扩散均匀。 提问:为什么品红能在水中扩散 这些微小的粒子是什么呢科学事实证明:这些微小的粒子就是我 们本课题将要学的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和原子的存在和基本性质(板书) (1.把两个锥形瓶放在水平桌面上 2.把细铁丝制作成小树并在树枝上放上小棉花团(3个小树) 3.在小棉花上均匀地滴上酚酞试液,把小树用细线拴好,并让小树花悬在 瓶子的中间、底部。另一个放在两个锥形瓶之间 4.事先在青霉素瓶中放少量浓氨水,将青霉素瓶用细线拴好并放在瓶底, 或者用注射器向青霉素瓶中注射浓氨水,盖上胶塞,观察现象。白色的小 花从下往上逐渐变红。)

第三章 化学势

第三章 化学势 §3.1 偏摩尔量 (1)偏摩尔量的定义 多组分系统的任一种容量性质X 可以看作是温度 T 、 压力 p 及各物质的量的函数,X = ?(T ,p , n B ,n C ,n D ,…)在定温定压条件下,dT=0,dp=0,则 dX = ΣX B dn BX B 称为物质B 的“偏摩尔量”。 偏摩尔量的物理意义是,在定温定压条件下,往无限大的系统中(可以看作其浓度不变)加入 1mol 物质 B 所引起的系统中某个热力学量 X 的变化,实际上是一偏微商的概念。 § 3.2 化学势 化学势的定义 由于等温等压条件下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值课作为过程方向性的判定,也就是摩尔或偏摩尔吉布斯自由能的降低会推动过程(物质迁移或相变或化学变化)自发进行,故又称偏摩尔吉布斯自由能为化学势。 物质的化学势是决定物质传递方向和限度的强度因素,这就是化学势的物理意义。 §3.3 气体物质的化学势 (1)纯组分理想气体的化学势 对纯物质系统来说 G B = G mμ = μ θ+ RTln(p/ p θ) 此式就是理想气体化学势表达式。 理想气体压力为p θ 时的状态称为标准态, μ θ 称为标准态化学势,它仅是温度的函数。 (2) 理想气体混合物的化学势 θθμμp p ln B RT B B += 其中p B 是理想气体混合物中气体B 的分压,μθ是分压p B = p θ 时的化学势,称为气体B 的标准态化学势,它亦仅是温度T 的函数。 §3.4 理想液态混合物中物质的化学势 (1)拉乌尔定律 一定温度时,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 p A 与溶剂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X A 成正比,其比例系数是纯溶剂在该温度时的蒸气压 pA (上标“*”表示纯物质) ,称为“拉乌尔定律”。用数学式可表示为p A = p A *X A 此式不仅可适用于两种物质构成的溶液,亦可适用于多种物质构成的溶液。一般说来,只有在稀溶液中的溶剂方能较准确地遵守拉乌尔定律。 (2)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定义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液态混合物中任意一种物质在任意浓度下均遵守拉乌尔定律的液态混合物称为理想液态混合物。 (3)理想液态混合物中物质的化学势 液态混合物中任意物质 B 的化学势亦为 理想液态混合物中任一组分的标准态均为同样温度 T , 压力为标准压力 p 下的纯液体。可见,混合物中的任一组分均使用相同的方法规定标准态。 强调只有在稀溶液中的溶剂方能较准确地遵守拉乌尔定律这一适用条件。 理想液态混合物是溶液的理想状态, 必须明确其定义及主要性质: 当几种纯物质混合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时, 体积具有加和性和没有热效应。 §3.5 理想稀溶液中物质的化学势 (1)亨利定律

配位化学第一组第三章作业

第三章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作业 1.下列各组中,哪种配体与同一种中心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稳定性较高,为什么? (1)Cl- , F-和Al3+(2)Br-,I-和Hg2+ (3)2CH3NH2,en和Cu2+(4)Br-,F- 和Ag+ (5)RSH,ROH和Pt2+(6)Cl-,OH-和Si4+ (7)RSH,ROH和Mg2+ 解(1)F-与Al3+形成配合物更稳定,因为F-电负性大,离子半径更小(2)I-与Hg2+更稳定,因为碘离子的电负性较大,离子半径更小(3 )2CH3NH2与Cu2+形成的配合物更稳定,因为它的碱性比en更强与形成的配合物更稳定 (4)Br-与Ag+形成的配合物更稳定,因为与Ag+形成配合物Br-变形性比F-强 (5)RSH与Pt2+形成配合物更稳定,因为在与Mg2+形成配合物时S 的半径小于O的半径 (6)OH-与Si4+形成的配合物更稳定,因为在与Si4+形成配合物时OH-的电荷比更多 (7)RSH与Mg2+形成配合物更稳定,因为在与Mg2+形成配合物时S 的半径小于O的半径 2.写出下列,配体与中心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次序。 解(1)CH3NH2,en,NH2-NH2,NH2-OH和Cu2+ en > CH3NH2 > NH2-NH2 > NH2OH

(2)R3CCOOH,CH3COOH,Cl3CCOOH,I3CCOOH和Fe3+ R3CCOOH > CH3COOH > I3CCOOH > Cl3CCOOH (3)NH3,NH2-NH2,NH2-OH,R-OH和Ag+ NH3 > NH2-NH2 > NH2-OH > R-OH (4)N, NH2 与Zn2+ N> NH2 (5)NH2 O2N, NH2 C H3, NH2 NO2与Cu2+ NH2 C H3> NH2 NO2> NH2 O2N (6) N OH, N OH CH3 与Ni2+ N OH CH3 > N OH CH3 3.下列二组试剂与同一种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估计lg k的大小次序:

物理化学上册习题分解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 答案:D 2.关于热和功, 下面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功和热只出现于系统状态变化的过程中, 只存在于系统和环境间的界面上 (B) 只有在封闭系统发生的过程中, 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 (C) 功和热不是能量, 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 可称之为被交换的能量 (D) 在封闭系统中发生的过程中, 如果内能不变, 则功和热对系统的影响必互相抵消 答案:B 3.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 (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 (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 (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 答案:D。因焓是状态函数。 4.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答案:D。因为焓变ΔH=ΔU+Δ(pV),可以看出若Δ(pV)<0 则ΔH<ΔU。 5.下列哪个封闭体系的内能和焓仅是温度的函数 (A) 理想溶液 (B) 稀溶液 (C) 所有气体 (D) 理想气体 答案:D 6.与物质的生成热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热都规定为零 (B) 化合物的生成热一定不为零 (C) 很多物质的生成热都不能用实验直接测量 (D) 通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实际上都是相对值 答案:A。按规定,标准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生成热为零。 7.dU=CvdT 及dUm=Cv,mdT 适用的条件完整地说应当是 (A) 等容过程 (B)无化学反应和相变的等容过程 (C) 组成不变的均相系统的等容过程 (D) 无化学反应和相变且不做非体积功的任何等容过程及无反应和相变而且系统内能 只与温度有关的非等容过程 答案:D 8.下列过程中, 系统内能变化不为零的是 (A) 不可逆循环过程 (B) 可逆循环过程 (C) 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过程 (D) 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 答案:D。因液体分子与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不同的故内能不同。另外,向真 空蒸发是不做功的,W=0,故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得ΔU=Q,蒸发过程需吸热Q>0,

第三章 化学势汇总

第四章化学势 一、选择题 1. 在298K 时,A 和B 两种气体单独在某一溶剂中溶解,遵守亨利定律,亨利常数分别为KА和K B, 且知KА > K B,则当A和B压力(平衡时的)相同时,在一定量的该溶剂中所溶解的关系为:( ) (A) A 的量大于B 的量;(B) A 的量小于B 的量; (C) A 的量等于B 的量;(D) A 的量与B 的量无法比较。 2.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二杯液面相同的糖水(A) 和纯水(B)。经历若干时间后,二杯液面的高 度将是:( ) (A) A 杯高于B 杯;(B) A 杯等于B 杯;(C) A 杯低于B 杯;(D) 视温度而定。 3. 有关化学势与物质流动方向的关系中下述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重结晶制取纯盐过程中,析出的纯盐的化学势与母液中该盐的化学势相等 (B)糖溶于水过程中,固体糖的化学势大于溶液中糖的化学势 (C)自然界中,风总是从化学势高的地域吹向化学势低的地域 (D)自然界中,水总是从化学势高的高地流向化学势低的低地 4. 假设A、B 二组分混合可以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B 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微弱; (B) A、B 都遵守拉乌尔定律; (C) 液体混合物的蒸气压介于A、B 的蒸气压之间; (D) 可以用重复蒸馏的方法使A、B 完全分离。 5. 对于理想液体混合物:( ) (A) △mix H = 0 △mix S = 0 (B) △mix H = 0 △mix G = 0 (C) △mix V = 0 △mix H = 0 (D) △mix V = 0 △mix S = 0 6. 主要决定于溶解在溶液中粒子的数目,而不决定于这些粒子的性质的特性叫: ( ) (A) 一般特性;(B) 依数性特征(C) 各向同性特性;(D) 等电子特性。 7. (1) 冬季建筑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常在浇注混凝土时加入少量盐类,主要作用是?( ) (A)增加混凝土的强度(B)防止建筑物被腐蚀 (C)降低混凝土固化温度(D)吸收混凝土中水份 (2) 为达到上述目的,选用下列几种盐中的那一种比较理想?( ) (A) NaCl (B) NH4 Cl (C) CaCl2(D) KCl 8. 由渗透压法测得的分子量为( ) (A) 重均分子量(B) 粘均分子量(C) 数均分子量(D) 上述都不是 9. 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 (A) 天气太热(B) 很少下雨(C) 肥料不足(D) 水分从植物向土壤倒流 10. 为马拉松运动员沿途准备的饮料应该是哪一种?( ) (A) 高脂肪、高蛋白、高能量饮料;(B) 20% 葡萄糖水; (C) 含适量维生素的等渗饮料;(D) 含兴奋剂的饮料。 11. 质量摩尔浓度凝固点降低常数K f,其值决定于( ) (A) 溶剂的本性(B) 溶质的本性(C) 溶液的浓度(D) 温度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一、水的组成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水(H 2O )氢气(H 2) + 氧气(O 2) 化学方程式:2H 2O 通电 2H 2↑+ O 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 1 质量比 1 : 8 E.检验:O 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 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水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液体、40C 时密度最大,为1g/cm 3 化学性质:通电分解 文字表达式:水(H 2O )氢气(H 2) + 氧气(O 2) 化学方程式: 2H 2O 通电 2H 2↑+O 2↑ 3、氢气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氢气与其它气体的显著区别之处);难溶 于水(排水法)、无色无臭的气体 证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方法:用氢气吹肥皂泡,若肥皂泡上升,则密度比空气小 2、化学性质: 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文字表达式:氢气(H 2) + 氧气(O 2)水(H 2O ) 化学方程式:2H 2 + O 2 点燃 2H 2 O 点燃前,要验纯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注意: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必须验纯。 二、物质的分类 1、概念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氢气、氧气、红磷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水、高锰酸钾等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 例:二氧化硫、氧化铁等 注意:单质、化合物前提必须是纯净物,即划分单质、化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种类来划分的。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就属于单质;若含有几种元素的纯净物就属于化合物 2、物质分类的步骤 ①根据物质种类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②写出纯净物的化学符号③根据元素种类将纯净物分点燃 通电 通电 电解水口诀:

第三章 化学势

第三章化学势 教学目的及要求 1、理解和掌握偏摩尔量,化学势的意义及功用。 2、明确化学势的表示方法,活度的意义及求算,理想溶液的特征。 3、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 教学重点 1、化学势的意义。 2、化学势在相平衡及化学平衡中的功用。 3、化学势的表示法及活度(逸度)概念。 4、理想溶液的特征。 5、稀溶液的依数性。 教学难点 1、偏摩尔量的物理意义。 2、化学势的意义及功用。 3-1 偏摩尔量 系统的状态函数中V,U,H,S,A,G等为广度性质。单组分系统若由物质B组成,物质的量为n B,物质B的: ,摩尔体积,,摩尔热力学能 ,摩尔焓,,摩尔熵 ,摩尔吉布斯函数,,摩尔亥姆霍茨函数 是强度性质

但在液态混合物或溶液中,单位物质的量的组分B的V B、U B、H B 、S B、A B、G B与在同样温度、压力下单独存在时相应的摩尔量通常并不相等。(包括理想稀溶液中的某些单位物质量的广度量,与其纯态时的广度量也不相等)。因此,为了表述上述差异,提出偏摩尔量的概念。 组分B的偏mol量X B:在一定温度、压力下,一定组成的混合物(或溶液)中单位物质的量B对系统X的贡献。 一、问题提出(以偏摩尔体积为例) 我们知道,对纯物质来讲,系统的广度量性质具有严格的加和性。例:20℃, 101.325kPa, V*m水=18.09cm3/mol ,5mol水加在一起:V总=5mol×V*m水=90.45cm3, V*m水可理解成每mol水在指定20℃,大气压力下对纯物质单相系统(5mol水)体积作出贡献。 对多组分系统,是否也有加和性呢?实验发现。苯(l)和甲苯(l)形成的混合物(近似为理想液态混合物)理想液态混合物的体积等于形成混合物各组分的mol体积与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乘积之和。(即也具有严格的加和性) V=n B V*m,B+ n C V*m,C (理想混合物) 但将5mol水与5mol乙醇混合V≠n水V*m,水+ n乙V*m,乙(真实混合物) 例 5mol水 V水=18.09×5 cm3=90.45 cm3 5mol乙醇 V乙=V*m,乙×5mol=58.35 cm3/ mol×5mol=291.75 cm3 Vˊ 计算:V混合=(90.45+291.75)cm3=382.2cm3 实测:V实测=372cm3

大学基础化学第三章习题答案

第三章 习题解答 1.(1)错误。原因:氨水为一元弱碱,其[OH -]=c k b θ (2)错误。原因:n HCl =n HAc 故所需NaOH 的摩尔数应相同,体积相同。 2.I=1/2∑CiZi 2 =1/2[0.050×(+3)2+3×0.050×(-1)2+2×0.020×(+1)2+0.020×(-2)2] =0.36 (mol ·L -1) 51 .3 101.3%31100.1][ % 31 1 , 500 / , 20 3.432 =?=??===-=???--+pH c H c k k c K c K a a a w a a ααα αθ θ θ按近似式计算 4. 应加入碱。原因:H 2S HS -+H + HS -S 2- + H + 要使[S 2-]增加,应减 小[H +],使平衡右移,故应加碱。 5.稀氨水中加入少量晶体NH 4Ac ,会产生同离子效应,氨水解离度减小,颜色变浅(或消退)。 101.13.0)1097.2()1012.1(] [][][] [] [][ 10 97.23.01.01091.8][][][ ] [] [][ 6. 9 812222228 82121 2---+ -- -- +-+---+- -+- +?=???=?=∴?= +??=??=?=∴?=+?H HS K S HS S H K S H HS H S H K HS S H HS H K HS H S H a a a a θ θ θ θ 7.NH 4+-NH 3, Ac —-HAc, H 2O-H 3O +, H 2O-OH -, HSO 4—-SO 42-, HNO 3-NO 3-, H 2SO 4-HSO 4-, CO 32—-HCO 3-, HCO 3—-H 2CO 3 8. 质子酸:HCl 质子碱:NH 3, SO 42-, NO 3-, Ac -, OH - 两性物质:[Al(H 2O)4]3+, HSO 4-, HS -, HCO 3-, H 2PO 4-, H 2O 9. 否。原因:pH=-lg[H +] 10. pH=5.0 [H +]=1.0×10-5 =C HCl pH=11.0 [OH -]=1.0×10-3 =C NaOH 两者混合后, [OH -]≈1.0×10-3 故 pH ≈11.0 11.pH=1.4 [H +]=3.98×10-2 pH=5.0 [H +]=1.00×10-5 故成人胃液是 婴儿胃液[H +]的3980倍。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三章知识点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 分子和原子 一、 分子和原子的异同 分子 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性质 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同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备注 1. 所有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和硅是由原子构成的,其他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 在受热的情况下,粒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3.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原因是构成物质的粒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 4. 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构成气体的粒子的间隔较大。 5. 不同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小于原体积的和,说明粒子间是有间隔的。 6. 一种物质如果由分子构成,那么保持它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如果它由原子构成,那么保持它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二、 验证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如右图,取适量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 、B 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 ,加入约5mL 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 、C 两个小烧杯,烧杯B 置于大烧杯外。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烧杯A 中的酚酞溶液由上至下逐渐变红。 【实验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注意事项】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氨气。 三、 从微观角度解释问题 1. 用分子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水蒸发时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但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故为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电解水时水分子变成了新物质的分子,故为化学变化) 2. 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区别: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 种分子构成。 3. 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结合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结合 成化合物分子。 4.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5. 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裂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的 分子。 第二节 原子的结构 1. 原子的构成

第三章 化学势11990

第三章化学势 一、单选题 1.二元溶液,B组分的亨利系数等于同温度纯B的蒸汽压。按Raoult定律定义活度系数() (A)f A > f B (B) f A = f B = 1 (C) f B > f A(D) f A f B 1 2.两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p*A,p*B,它们混合形成理想溶液,液相组成为x,气相组成为y,若p*A > p*B ,则:() (A) y A > x A (B) y A > y B(C) x A > y A(D) y B > y A 3.关于亨利系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其值与温度、浓度和压力有关(B) 其值与温度、溶质性质和浓度有关 (C) 其值与温度、溶剂性质和浓度有关(D)其值与温度、溶质和溶剂性质及浓度的标度有关 4.已知373K时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为133.24kPa,液体B的饱和蒸气压为66.62kPa。设A和B形成理想溶液,当溶液中A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5时,在气相中A的物质的分数为:( ) (A) 1 (B) 1/2 (C) 2/3 (D) 1/3 5.298K时,HCl(g,Mr=3 6.5)溶解在甲苯中的亨利常数为245 kPa·kg·mol-1,则质量分数达2%的HCl-甲苯溶液中HCl(g)的平衡压力为:( ) (A) 138kPa (B) 11.99kPa (C) 4.9kPa (D) 49kPa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 溶液的化学势等于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之和 (2) 对于纯组分,则化学势等于其Gibbs自由能 (3) 理想溶液各组分在其全部浓度范围内服从Henry定律 (4) 理想溶液各组分在其全部浓度范围内服从Raoult定律 A. (1) (2) B. (2) (3) C. (2) (4) D. (3) (4) 7.真实气体的标准态是:( ) (A) f = p的真实气体(B) p = p的真实气体 (C) f = p的理想气体(D) p = p的理想气体 8. 关于偏摩尔量,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偏摩尔量的绝对值都可求算 B. 系统的容量性质才有偏摩尔量 C.同一系统的各个偏摩尔量之间彼此无关 D.没有热力学过程就没有偏摩尔量 9. 关于理想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组成理想溶液的几种物质,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能十分接近; B.理想溶液中各种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可忽略不计; C.理想溶液中各种物质的分子从溶液中逸出难易程度和纯态一样; D. 恒温恒压下,在由纯组分组成理想溶液的过程中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10. 在298K、p下,两瓶含萘的苯溶液,第一瓶为2dm3(溶有0.5mol萘),第二瓶为1dm3(溶有0.25mol萘),若以μ1和μ2 分别表示两瓶中萘的化学势,则( ) (A) μ1 = 10μ2(B) μ1 = 2μ2 (C) μ1 = 1/2μ2 (D) μ1 = μ2 11、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形成的稀溶液,溶液的沸点会:() (A) 降低(B)升高(C)不变(D)可能升高或降低 12、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1) 自然界中,风总是从化学势高的地域吹向化学势低的地域 (2) 自然界中,水总是从化学势高的地方流向化学势低的地方 (A) (1) (B) (2) (C) (1) 和(2) (D) 都不对

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1.元素的存在形式有两种:游离态和化合态。 (1)钠镁铝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钠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氯化钠,镁元素的存在形式有菱镁矿,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有铝土矿。 (2)铁元素有两种存在形式:游离态的陨铁和化合态的铁矿石。 2.金属单质的用途: (1)利用钠元素的特征焰色(黄色)制高压钠灯,高压钠灯的透雾力强,可以做航标灯;利用钠单质的熔点低,钠钾合金常温下呈液态,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利用钠单质制备过氧化钠,利用钠单质还原熔融态的四氯化钛制备金属钛。 (2)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用来做照明弹。 (3)利用铝的良好导电性,做导线。利用铝块和铝粉的颜色都是银白色,铝粉制成银粉(白色涂料)。 3.金属化合物的用途: (1)过氧化钠做漂白剂,过氧化钠做水下作业、坑道下作业的供氧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做食品添加剂;氯化钠做为制备单质钠和氯气的原料,氯化钠做为制备氢氧化钠、氢气、氯气的原料。 (2)氧化镁的熔点高,做耐高温的材料:耐火管、耐火坩埚、耐高温的实验仪器。 (3)明矾做净水剂。 4.金属的分类: (1)根据冶金工业标准分类:铁(铬、锰)为黑色金属,其余金属(钠镁铝等)为有色金属。 (2)根据密度分类: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是重金属:如铁、铜、铅、钡,密度小于4.5g/cm3的金属是轻金属:如钠、镁、铝。 5.氧化物的分类:二元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并且氧元素呈负二价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1)氧化物(根据氧化物中非氧元素的种类)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2)金属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3)非金属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 (4)氧化物(根据氧化物是否与碱或酸反应生成盐)分为成盐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CO 、NO)。 (5)成盐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6)酸性氧化物分为高价态的金属氧化物(Mn2O7)和非金属氧化物(CO2)。 (7)碱性氧化物只能是金属氧化物(CaO)。 (8)两性氧化物只能是金属氧化物(Al2O3、ZnO)。 6.金属氢氧化物的分类:碱性氢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 7.含金属阳离子的物质分为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无氧酸盐、金属含氧酸盐。 8.酸根离子分为三类: (1)含金属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AlO2-、MnO4-)。 (2)含非金属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NO3-)。 (3)含非金属元素的无氧酸根离子(Cl-)等。 9.阳离子分类: (1)金属阳离子(Na+)和非金属阳离子(H+ 、NH4+)。 (2)阳离子分单一价态阳离子(Na+)和变价态阳离子(Fe2+、Fe3+),单一价态的阳离子和最高价态的阳离子只有氧化性,氧化性顺序:Ag+ > Fe3+ > Cu2+ > H+;较低价态的金属离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遇到强氧化剂呈还原性,遇到强还原剂呈氧化性。 10.温度不同产物不同的化学方程式: 4Na+O2=2Na2O ; 2Na+O2=Na2O2 11.量不同产物不同的化学方程式:

第三章化学势

第三章 化学势 一、单选题 1、关于偏摩尔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偏摩量必须有等温、等压条件 B.只有容量性质才有偏摩尔量,强度性质不可能有偏摩尔量 C.偏摩尔量是两个容量性质之比,它本身是一个强度性质 D.某组分的偏摩尔量不随温度T ,压力p 的变化而变化 2、对于偏摩尔量,指出下列说法错误者( ) (1)偏摩尔量必须有恒温恒压条件; (2)偏摩尔量不随各组分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3)偏摩尔量不随温度T 和压力p 的变化而变化; (4)偏摩尔量不但随温度T 、压力p 的变化而变化,而且也随各组分浓度变化而变化。 A.(2) (4) B.(3) (4) C.(2) (3) D.(1) (4) 3、在恒定温度与压力p 下,理想气体A 与B 混合后,说法中正确的是( ) (1)A 气体的标准态化学势不变; (2)B 气体的化学势不变 ; (3)当A 气体的分压为p A 时,其化学势的改变量为ΔμA =RTln(p A /p ?); (4)当B 气体的分压为p B 时,其化学势的改变量为ΔμB =-RTln(p B /p*)。 A.(1) (2) B.(1) (3) C.(2) (4) D.(3) (4) 4、298.2K ,1×105Pa ,有两瓶四氯化碳溶液,第一瓶为1dm 3(含有0.2mol 的碘),第二瓶为 2dm 3(含0.4mol 的碘),若以μ1和μ2分别表示两瓶中碘的化学势,则( ) A.μ12=μ2 B.10μ1=μ2 C.μ1=μ2 D.2μ1=μ2 5、在298K ,1×105Pa 下有2dm 3溶有I 2的CCl 4溶液,I 2的化学势为μ1,吉布斯自由能为G 1, 现取出1dm 3溶液,其中I 2的化学势为μ2,吉布斯自由能为G 2,则( ) A.μ1=2μ2、G 1=G 2 B.μ1=2μ2、G 1=2G 2 C.μ1=μ2、G 1=2G 2 D.μ1=μ2、2G 1=G 2 6、下列哪个是化学势( ) A.()j n ,p ,T i n U/?? B.()j n ,p ,T i n H/?? C.()j n ,p ,T i n A/?? D.()j n ,p ,T i n G/?? 7、下列各式中哪个是化学势( ) A.()j n ,V ,T i n U/?? B.()j n ,V ,T i n H/?? C.()j n ,V ,T i n A/?? D.()j n ,V ,T i n G/?? 8、298K 时从大量浓度为0.01mol·dm 3的溶液中迁移1mol 溶质于另一大量浓度为0.001 mol·dm 3的溶液中,则该过程的Δμ等于(J·mol -1)( ) A.Δμ=RTln(1×10-2); B.Δμ=RTln(1×10-3); C.Δμ=RTln0.1; D.Δμ=RTln10。 9、下列各式哪个不是化学势( ) A.()j n ,p ,T i n G/?? B.()j n ,p ,T i n A/?? C. ()j n ,V ,S i n U/?? D.()j n ,p ,S i n H/??

中级无机化学[第三章配位化学]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三章配位化学 1.配合物 配合物:由提供孤对电子或多个不定域电子的一定数目的离子或分子(配体)和接受孤对电子或多个不定域电子的原子或离子(统称中心原子)按一定组成和空间构型所形成的化合物。其中,与中心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称为配位原子,与同一中心原子连接的配位原子数目称为配位数;由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体构成的络合型体称为内界,通常用“[]”标出。 配合物的命名:配体名称在先,中心原子名称在后。阴离子名称在先,阳离子名称在后,两者间用“化”或“酸”相连。不同配体名称的顺序与化学式的书写顺序相同,相互间以圆点隔开,最后一种配体名称之后加“合”字。配体个数在配体名称前用中文数字表示。中心原子的氧化态在元素名称之后用括号内的罗马数字表示。 2.配合物的异构 立体异构:包括几何异构和旋光异构。配合物内界中两种或两种以上配体在空间的排布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异构现象称为几何异构。若由配体在空间的排布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异构体之间互为对映体,则这种异构现象称为旋光异构。 电离异构:配合物在溶液中电离时,由于内界和外界配体发生交换而生成不同配离子的异构现象称为电离异构。 键合异构:含有多种配位原子的单齿配体用不同的配位原子参与配位而产生的异构现象称为键合异构。 配位异构:在配阴离子与配阳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盐中,配阴离子与配阳离子中配体与中心离子出现不同组合的现象称为配位异构。 3.配合物的常用制备方法 加成反应:路易斯酸碱之间直接反应,得到酸碱加合型配合物。加成后配位

数增大。 取代反应:用一种适当的配体(通常是位于光谱化学序列右边的配体)取代配合物中的某些配体(通常是位于光谱化学序列左边的配体)。取代后配位数通常不变。 氧化还原反应:伴随有中心金属氧化态变化的制备反应,在许多情况下同时伴随有配体的取代反应。 热解反应:在升高温度时,配合物中易挥发的配体失去,外界阴离子占据失去配体的配位位置,相当于固相取代反应。 4.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1)晶体场理论理论要点: (a)中心金属离子具有电子结构,配体视为无电子结构的阴离子或偶极子,二者之间存在的静电吸引作用产生配位键。 (b)中心金属离子的电子与配体电子之间存在排斥作用。由于配体在中心离子周围的分布具有方向性,配体的静电场作用使中心离子的d轨道发生能级分裂。分裂的方式与分裂的程度取决于配位场的类型及配体、中心离子的性质。 (c)中心离子的电子在配位场能级中的占据结果,使配合物获得一个晶体场稳定化能(CFSE)。 晶体场理论可以定性解释配合物的吸收光谱、稳定性、磁性、结构畸变等,但无法解释金属与配体间的轨道重叠作用,不能很好地解释光谱化学序列。 (2)配位场理论理论要点:配体的存在使中心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存在的化学键作用既包括静电作用也包括共价作用(既有σ成键作用也有π成键作用)。金属离子的d电子局限在金属原子核附近运动,不进入配体范围,但是配位场负电荷的影响使中心金属离子的d轨道能级分裂。在配位场中,分裂能既决定于静电作用,又决定于共价作用(其中首先包括σ成键作用,其次包括π成键作用)。

物理化学习题第三章化学势

第三章化学势 一.基本要求 1?了解混合物的特点,熟悉多组分系统各种组成的表示法。 2. 掌握偏摩尔量的定义和偏摩尔量的加和公式及其应用。 3. 掌握化学势的狭义定义,知道化学势在相变和化学变化中的应用。 4. 掌握理想气体化学势的表示式,了解气体标准态的含义。 5. 掌握RoUIt定律和Henry定律的含义及用处,了解它们的适用条件和不同之处。 6. 了解理想液态混合物的通性及化学势的表示方法,了解理想稀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的表示法。 7. 了解相对活度的概念,知道如何描述溶剂的非理想程度,和如何描述溶质在用不同浓度表示时的非理想程度。 8. 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会利用依数性来计算未知物的摩尔质量。 二.把握学习要点的建议 混合物是多组分系统的一种特殊形式,各组分平等共存,服从同一个经验规律(即Rault定律),所以处理起来比较简单。一般是先掌握对混合物的处理方法,然后再扩展到对溶剂和溶质的处理方法。先是对理想状态,然后扩展到对非理想的状态。 偏摩尔量的定义和化学势的定义有相似之处,都是热力学的容量性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任一物质B的物质的量的偏微分。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一定的条件下”,即偏微分的下标上,这一点初学者很容易混淆,所以在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它们的区别。偏摩尔量的下标是等温、等压和保持除B以 外的其他组成不变(CHB )。化学势的下标是保持热力学函数的两个特征变量和保持除B 以外的其他组成不变。唯独偏摩尔GibbS自由能与狭义化学势是一回事,因为GibbS自由能的特征变量是T,p ,偏摩尔量的下标与化学势定义式的下标刚好相同。 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基本公式,比以前恒定组成封闭系统的基本公式,在最后多了一项,这项表示某个组成B的物质的量发生改变dn B时所引起的相应热力学函数值的改变。最后一项中化学势J B是常数,说明dn B的改变并不是随意的,在数量一定的系统中只发生了dn B的变化,或在数量很大的系统中改变了1 mol, 这样才能维持JB不变。 单组分理想气体的化学势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即

有机化学第三章

第三章 问题3-1 写出分子式为C 5H 10(戊烯)的链状单烯烃的同分异构体的构造式和键线式。 解: 构造简式 键线式 H 2C CHCH 2CH 2CH 3 H 2C CHCHCH 3 CH 3 H 2C CCH 2CH 3 CH 3 C C CH 2CH 3H H 3C H H H CH 2CH 3 H 3C C C H 3CC CHCH3 CH 3 问题3-2 试排列下列基团的优先次序:-CH=CH 2,-C(CH 3)3,-CH(CH 3)2,-C ≡CH 解:基团的优先顺序: C CH C(CH 3)3 CH CH 2 CH(CH 3)2 > > > 问题3-3 1. 命名下列各烯烃,构造式以键线式表示之,键线式以构造式表示之。

(1) ( CH 3) 3CCCH 2CH 3 CH 2 (2) H C CH 3 C 2H 5 C CH 3 (3) (4) 2. 试判断下列化合物有无顺反异构,如果有则写出其构型和名称: 异丁烯 (2)4-甲基-3-庚烯 (3)2-己烯 解:(1) 3,3-二甲基-2-乙基-1-丁烯 (2) (Z )-3-甲基-2-戊烯 (3) 2,4-二甲基-1-己烯 CH 3 CH 3CCH 2CHCH 2CH 3H 2C (4) (E )-2,3-二甲基-3-己烯 CH 2CH 3 H 3C (CH 3)2HC H C C CHCH 2CH 3 HCC )2(H 3C 2. 解:(1)无顺反异构。 H 2C C 3CH 3 (2)

CH 2CH 2CH 3 CH 3 H 3CH 2C H C C CH 2CH 2CH 3 H H 3C H 2C C CH 3 C (Z )-4-甲基-3-庚烯 (E )-4-甲基-3-庚烯 (3) C C CH 2CH 2CH 3 H 3C H H CH 2CH 2CH 3C C H 3C H H (Z )-2-己烯 (E )-2-己烯 或 顺-2-己烯 或 反-2-己烯 问题3-4 为什么顺-2-丁烯的沸点比反-2-丁烯高 解:液体沸点的高低决定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而分子间作用力即范德华引力包括了静电引力,诱导引力和色散力。烯烃是弱极性或非极性分子。引力主要由色散力所产生。色散力是由于原子核和电子在不断运动过程中,产生一瞬间的相对位移,使分子的正电荷中心暂时不相重合,从而产生分子间的一种很弱的吸引力。范-2-丁烯有较高的对称性,产生色散力的趋势较小,因此沸点比顺-2-丁烯低。 问题3-5 下列化合物与溴化氢起加成反应时,主要产物是什么 异丁烯,3-甲基-1-丁烯,2,4-二甲基-2-戊烯 解:不对称烯烃与溴化氢加成,加成取向符合马氏规则: H 2C C CH 3 CH 3 HBr H 3C C CH 3 Br CH 3 2-甲基-2-溴丙烷

物理化学习题 第三章 化学势 (2)

第三章 化学势 一、基本要求 1、了解混合物的特点,熟悉多组分系统各种组成的表示法。 2、掌握偏摩尔量的定义与偏摩尔量的加与公式及其应用。 3.掌握化学势的狭义定义,知道化学势在相变与化学变化中的应用。 4.掌握理想气体化学势的表示式,了解气体标准态的含义。 5.掌握Roult 定律与He nry 定律的含义及用处,了解它们的适用条件与不同之处。 6.了解理想液态混合物的通性及化学势的表示方法,了解理想稀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的表示法。 7、了解相对活度的概念,知道如何描述溶剂的非理想程度,与如何描述溶质在用不同浓度表示时的非理想程度。 8、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会利用依数性来计算未知物的摩尔质量。 二、把握学习要点的建议 混合物就是多组分系统的一种特殊形式,各组分平等共存,服从同一个经验规律(即Raul t定律),所以处理起来比较简单。一般就是先掌握对混合物的处理方法,然后再扩展到对溶剂与溶质的处理方法。先就是对理想状态,然后扩展到对非理想的状态。 偏摩尔量的定义与化学势的定义有相似之处,都就是热力学的容量性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任一物质B的物质的量的偏微分。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一定的条件下”,即偏微分的下标上,这一点初学者很容易混淆,所以在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它们的区别。偏摩尔量的下标就是等温、等压与保持除B 以外的其她组成不变(C B ≠)。化学势的下标就是保持热力学函数的两个特征变量与保持除B 以外的其她组成不变。唯独偏摩尔Gib bs 自由能与狭义化学势就是一回事,因为Gibbs 自由能的特征变量就是,T p ,偏摩尔量的下标与化学势定义式的下标刚好相同。 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基本公式,比以前恒定组成封闭系统的基本公式,在最后多了一项,这项表示某个组成B 的物质的量发生改变B d n 时所引起的相应热力学函数值的改变。最后一项中化学势B μ就是常数,说明B d n 的改变并不就是随意

大学化学第三章

第3章 氧化还原反应 电化学 本章小结 3.1.1. 基本要求(包括重点和难点) 第一节 氧化数的概念 第二节 电极反应、电池符号、电极类型 电动势、电极电势(平衡电势)、标准电极电势 能斯特方程、离子浓度及介质酸碱性改变对电极电势的影响及计算 原电池电动势与吉布斯函数变的关系 利用电极电势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计算电动势、比较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判据 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并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第三节 分解电压(理论分解电压、实际分解电压、超电压) 电解产物(盐类水溶液电解产物) 第四节 金属的腐蚀: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析氢腐蚀、吸氧腐蚀) 金属腐蚀的防止 3.1.2. 基本概念 第一节 氧化与还原: 对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电子的物质叫做氧化剂,失去电子的物质叫做还原剂。氧化剂从还原剂中获得电子,使自身氧化数降低,这个过程叫做还原;还原剂由于给出电子而使自身氧化数升高,这个过程叫做氧化。还原剂失去电子后呈现的元素的高价态称为氧化态,氧化剂获得电子后呈现的元素的低价态称为还原态。 氧化数: 指化合物分子中某元素的形式荷电数,可假设把每个键中的电子指定给电负性较大的原子而求得。氧化数的计算遵循以下规律: (1) 单质氧化数为0 (2) 简单离子的氧化数等于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3)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数分别为+1、+2 (4) 氢在化合物中氧化数一般为+1,在活泼金属氢化物中的氧化数为-1。 (5) 化合物中氧的氧化数一般为-2,但在过氧化物中,其氧化数为-1,在超氧化物中为-2 1,在氧的氟化物OF 2和O 2F 2中氧化数分别为+2和+1。 (6) 在所有的氟化物中,氟的氧化数为-1

第三章 化学势

第四章化学势 一、选择题 1、在298K 时,A 与B 两种气体单独在某一溶剂中溶解,遵守亨利定律,亨利常数分别为KА与K B,且 知KА > K B,则当A与B压力(平衡时得)相同时,在一定量得该溶剂中所溶解得关系为:( ) (A) A 得量大于B 得量; (B) A 得量小于B 得量; (C) A 得量等于B 得量; (D) A 得量与B 得量无法比较。 2、在恒温抽空得玻璃罩中封入二杯液面相同得糖水(A) 与纯水(B)。经历若干时间后,二杯液面得高 度将就是: ( ) (A) A 杯高于B 杯; (B) A 杯等于B 杯; (C) A 杯低于B 杯; (D) 视温度而定。 3、有关化学势与物质流动方向得关系中下述哪种说法就是不正确得。( ) (A) 重结晶制取纯盐过程中,析出得纯盐得化学势与母液中该盐得化学势相等 (B) 糖溶于水过程中,固体糖得化学势大于溶液中糖得化学势 (C) 自然界中,风总就是从化学势高得地域吹向化学势低得地域 (D) 自然界中,水总就是从化学势高得高地流向化学势低得低地 4、假设A、B 二组分混合可以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得就是: ( ) (A)A、B 分子之间得作用力很微弱; (B) A、B 都遵守拉乌尔定律; (C) 液体混合物得蒸气压介于A、B 得蒸气压之间; (D) 可以用重复蒸馏得方法使A、B 完全分离。 5、对于理想液体混合物: ( ) (A) △mix H = 0 △mix S = 0 (B) △mix H = 0 △mix G = 0 (C) △mix V = 0 △mix H = 0 (D) △mix V = 0 △mix S = 0 6、主要决定于溶解在溶液中粒子得数目,而不决定于这些粒子得性质得特性叫: ( ) (A) 一般特性; (B) 依数性特征(C) 各向同性特性; (D) 等电子特性。 7、(1) 冬季建筑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常在浇注混凝土时加入少量盐类,主要作用就是?( ) (A)增加混凝土得强度(B)防止建筑物被腐蚀 (C)降低混凝土固化温度(D)吸收混凝土中水份 (2) 为达到上述目得,选用下列几种盐中得那一种比较理想?( ) (A) NaCl (B) NH4 Cl (C) CaCl2(D) KCl 8、由渗透压法测得得分子量为( ) (A) 重均分子量(B) 粘均分子量(C) 数均分子量(D) 上述都不就是 9、盐碱地得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就是什么?( ) (A) 天气太热(B) 很少下雨(C) 肥料不足(D) 水分从植物向土壤倒流 10、为马拉松运动员沿途准备得饮料应该就是哪一种?( ) (A) 高脂肪、高蛋白、高能量饮料; (B) 20% 葡萄糖水; (C) 含适量维生素得等渗饮料; (D) 含兴奋剂得饮料。 11、质量摩尔浓度凝固点降低常数K f,其值决定于( ) (A) 溶剂得本性(B) 溶质得本性(C) 溶液得浓度(D) 温度 12、海水不能直接饮用得主要原因就是(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