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第四单元 主题11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 含答案

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第四单元 主题11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 含答案

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第四单元  主题11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 含答案
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第四单元  主题11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 含答案

主题11: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命题

氮气及氮的氧化物

的是( )。

1.下列说法错误

..

A.(2017年海南,9)1 mol 的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 A

B.(2017年海南,6)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NO 2:2NO2+2OH-N-+N-+H2O

C.(2017年全国Ⅱ卷,8)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 A

D.(2015年浙江理综,7)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O x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解析】CO和N2的质子数都是14,故1 mol 的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 A,A 项正确;氢氧化钠溶液吸收NO 2生成亚硝酸钠和硝酸钠,故离子方程式为2NO2+2OH-

N-+N-+H2O,B项正确;标准状况下,2.24 L 任何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都为0.1N A,C项错误;酸雨的成因是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硫的任意排放,所以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O x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D项正确。

【答案】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16年全国Ⅰ卷,10)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B.(2015年全国Ⅰ卷,8)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C.(2014年天津理综,2)制取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

D.(2016年上海,18)过量的氢气与氮气反应后,氮气仍有剩余

【解析】NO的密度与空气接近,且能与氧气反应生成NO2,所以应该用排水法收集,A项错误;二氧化氮会部分转化为四氧化二氮,产物的分子数小于2N A,B项错误;二氧化氮和水反应产生NO,NO无法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C项错误;合成氨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始终不能消耗完,D项正确。

【答案】D

的是( )。

3.(2015年北京理综,8)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所示)的说法不正确

...

A.氮元素均被氧化

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

【解析】N2→NH3过程中氮元素由0价变为-3价,被还原,A项错误。工业合成氨的过程属于人工固氮,B项正确。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首次利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尿素;而含氮的有机物也可以直接分解为无机物,C项正确。雷电发生时涉及的反应有N 2+O22NO,2NO+O2

2NO 2,3NO2+H2O2HNO3+NO,HNO3进入土壤,与矿物质结合成硝酸盐;豆科植物也可以将N2合成氮肥,生物体内含有C元素,所以碳、氢、氧三种元素都参加了氮循环,D项正确。

【答案】A

4.(2016年全国Ⅰ卷,26节选)氮的氧化物(NO 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 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将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解析】由题干内容“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 x还原生成N2”,结合实验条件可知反应为8NH3+6NO27N2+12H2O,NO2为红棕色气体,发生反应后变成无色气

体,因此现象为红棕色气体逐渐变浅。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管中的压强小于外压,因此产生倒吸现象。

【答案】①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②8NH3+6NO27N2+12H2O ③Z中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④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管中压强小于外压

命题

氨、铵盐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2017年全国Ⅱ卷,13)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说明NH4HCO3显碱性

B.(2017年天津理综,1)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N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

C.(2017年江苏,3)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D.(2017年北京理综,8)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反应中氨气被还原

【解析】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产生的氨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氨气是碱性气体,而不是NH4HCO3显碱性,A项错误;烧碱可以与N反应产生氨气,B项正确;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与NH3的溶解性无关,C项错误;NH3溶于水生成的NH3·H2O与AlCl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Al(OH)3和NH4Cl,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

【答案】B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17年全国Ⅱ卷,8)1 L 0.1 mol·L-1 NH4Cl溶液中,N的数量为0.1N A

B.(2016年江苏,3)因为NH4HCO3受热易分解,故可用作氮肥

C.(2016年上海,15)用生石灰与浓氨水制得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NH3为碱性气体

D.(2015年重庆理综,4)实验室可用下图制取氨

【解析】因溶液中N会发生水解,则溶液中N数量小于0.1N A,A项错误;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与可作氮肥没有关系,B项错误;生石灰与浓氨水能够反应产生氨气,NH3具有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项正确;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D项错误。

【答案】C

7.(2016年全国Ⅰ卷,26节选)氨气的制备。

(1)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解析】(1)在实验室通常是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用发生装置A,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或选用发生装置B,直接加热浓氨水生成氨气:NH3·H2O NH3↑+H2O。(2)氨气是碱性气体,可用碱石灰干燥,密度小于空气,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极易溶于水,尾气处理时应防止倒吸,则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仪器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d、c→f、e→i。

【答案】(1)A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或B NH3·H2O NH3↑+H2O) (2)dcfei

命题

硝酸

8.(2017年北京理综,12)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

的是( )。

...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解析】A项,浓HNO3具有不稳定性,①中浓HNO3受热发生分解反应4HNO3

4NO2↑+O2↑+2H2O,故①中所得红棕色气体是NO2和O2的混合气体,正确;B项,②中红热木炭加入浓HNO3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该气体为NO2,但不能说明浓HNO3与木炭发生了反应,可能是浓HNO3在红热木炭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了NO2,正确;C项,③中红热木炭未插入浓HNO3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浓HNO3具有挥发性,且挥发产生的浓HNO3被还原生成NO2,故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正确;D项,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不能说明木炭一定与浓HNO3发生了反应,可能是浓HNO3分解产生NO2、O2和H2O,红热木炭与分解产生的O2反应生成CO2,错误。

【答案】D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16年全国Ⅰ卷,8)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转移电子数为2N A

B.(2016年江苏,5)将铜丝插入稀硝酸中:Cu+4H++2N -Cu2++2NO2↑+H2O

C.(2016年海南,7)将铁屑放入稀HNO3中证明Fe比H2活泼

D.(2015年海南,7)稀硝酸可除去试管内壁的银镜

【解析】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由于硝酸过量,生成三价铁离子,电子转移数为3N A,A项错误;稀硝酸与铜丝反应生成的是NO,B项错误;将铁屑放入稀HNO3中反应,生成NO,C项错误;稀硝酸能和银反应,故可除去试管内壁的银镜,D项正确。

【答案】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15年全国Ⅰ卷,7)“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描述的是硝酸

B.(2015年全国Ⅱ卷,13)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插入浓硝酸,产生红棕色气体

C.(2018年北京卷,9)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 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该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

D.(2015年全国Ⅰ卷,10)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说明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解析】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溶解大部分金属,A项正确;常温下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反应很快停止,看不到红棕色气体产生,B项错误;Cu与稀HNO3反应生成Cu(NO3)2、NO气体和H2O,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时的反应为2NO+O 22NO2,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C项错误;稀硝酸与过量的Fe充分反应,生成硝酸亚铁、NO气体和水,无铁离子生成,所以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不变红色,D项错误。

【答案】A

11.(2015年北京理综,12)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步骤

(续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Ⅰ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O 2

2NO 2

B.Ⅱ中的现象说明Fe 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 进一步反应

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 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 3

D.针对Ⅲ中现象,在Fe 、Cu 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 是否被氧化

【解析】铁放入稀HNO 3中发生反应Fe+4HNO 3

Fe(NO 3)3+NO↑+2H 2O,NO 逸出,遇到

O 2生成NO 2,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A 项正确;铁放入浓HNO 3中,在常温下会钝化,即在Fe 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Fe 进一步反应,B 项正确;浓HNO 3的氧化性强于稀HNO 3,C 项错误;在铁、铜之间加一个电流计,根据电子的流向,可判断铁是否被氧化,若电子由铁移动到铜,则铁被氧化,D 项正确。

【答案】C

12.(2016年天津理综,7节选)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应,生成的盐只有硫酸铜,同时生成的两种气体均由N、O两种元素组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50。为防止污染,将产生的气体完全转化为最高价含氧酸盐,消耗1 L 2.2 mol·L-1 NaOH 溶液和1 mol O2,则两种气体的分子式及物质的量分别为,生成硫酸铜物质的量为。

【解析】该反应过程的原理为(ⅰ)Cu+HNO 3+H2SO4

CuSO 4+NO+NO2+H2O;(ⅱ)NO+NO2+NaOH+O2NaNO3+H2O。设NO、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根据N原子守恒和转移电子数相等可得:

.·-.

解得x=0.9 mol,y=1.3 mol。反应(ⅰ)中Cu转化为CuSO4,且与反应(ⅱ)中O2转移的电子数相等,即n(CuSO4)×2=n(O2)×4=4 mol,故n(CuSO4)=2 mol。

【答案】NO:0.9 mol,NO2:1.3 mol 2 mol

命题

氮及其化合物的综合运用

13.(双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16年江苏,9)N2NH3NH4Cl(aq)各步转化均能实现

B.(2017年江苏,2)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P

C.(2017年全国Ⅲ卷,10)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2N A个P—Cl 键

D.(2017年江苏,7)NH3NO HNO3各步转化均能实现

【解析】N 2+3H22NH3、NH3+HCl NH4Cl,A项正确;磷原子的质子数为15,故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可表示为P,B项正确;PCl3与Cl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故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增加的P—Cl键数目小于2N A,C项错误;NO与H2O不发生反应,D项错误。

【答案】AB

14.(2017年全国Ⅲ卷,28节选)砷(As)是第四周期ⅤA族元素,可以形成As2S3、As2O5、H3AsO3、H3AsO4等化合物,有着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工业上常将含砷废渣(主要成分为As2S3)制成浆状,通入O2氧化,生成H3AsO4和单质硫。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需要在加压下进行,原因

是。

【答案】(1)

(2)2As 2S3+5O2+6H2O4H3AsO4+6S 增加反应物O2的浓度,提高As2S3的转化率

15.按要求用规范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2018年天津卷,28节选)NO被H2O2氧化为N-的离子方程式是。

(2)(2018年江苏卷,20节选)①用稀硝酸吸收NO x,得到HNO3和HNO2的混合溶液,电解该混合溶液可获得较浓的硝酸。写出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

②用酸性(NH2)2CO水溶液吸收NO x,吸收过程中存在HNO2与(NH2)2CO生成N2和CO2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在有氧条件下,新型催化剂M能催化NH3与NO x反应生成N2。NH3与NO2生成N2的反应中,当生成1 mol N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mol。

【解析】(1)NO被H 2O2氧化为硝酸,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3H2O2

2H++2N-+2H2O。(2)①电解时HNO2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生成N-和H+,阳极的电

极反应式为HNO 2-2e -+H 2O

N -

+3H +。②HNO 2与(NH 2)2CO 反应生成N 2和CO 2,N 元素由

HNO 2中+3价降至0价,由(NH 2)2CO 中-3价升至0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NO 2+(NH 2)2CO

2N 2↑+CO 2↑+3H 2O 。③NH 3与NO 2的反应为8NH 3+6NO 2

7N 2+12H 2O,该反应中NH 3中-3价的N 元素升至0价,NO 2中+4价的N 元素降至0价,生

成7 mol N 2转移24 mol 电子,则生成1 mol N 2

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mol

【答案】

(1)2NO+3H 2O 22H ++2N -

+2H 2O (2)①HNO 2-2e -+H 2O 3H ++N -

②2HNO 2+(NH 2)2CO 2N 2↑+CO 2↑+3H 2O

考点一 氮气及氮的氧化物

1.氮气

(1)氮元素的存在与氮的固定

(2)N2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③,④溶于水。

(3)N2的化学性质

N2的电子式为⑤,结构式为⑥。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N2与Mg反应:⑦。

b.N2与H2反应:⑧。

c.N2与O2反应:⑨。

2.氮的氧化物

(1)多种价态的含氮氧化物

N2O(+1)、NO(+2)、N2O3(+3)、NO2(+4)、N2O4(+4)、N2O5(+5)等。其中N2O3、N2O5分别为HNO2、HNO3的相应的酸性氧化物(酸酐)。NO2与N2O4可相互转化,2NO2N2O4,它们均为大气污染物。

(2)NO与NO2性质的比较

物理性⑩色、

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液化,溶于水溶于水的气体

3NO 2+H2O

(法收

(法收集)

集)

(3)氮的氧化物(NO、NO2)对环境的影响

a.氮氧化物与碳氢化合物经紫外线照射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有毒的烟雾,称为光化学烟雾。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亚硝酸,是酸雨的主要成分。NO2破坏臭氧层,可使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量增加。

b.大气中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汽车尾气(燃料在发动机内电火花引燃时,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植物体的焚烧以及农田土壤和动物排泄物中含氮化合物的转化。

⑥N≡N⑦3Mg+N 2Mg3N2⑧N2+3H22NH3⑨N2+O22NO ⑩无不红棕易2NO+O 22NO22HNO3+NO 4NO+2H2O+3O24HNO3

4NO 2+2H2O+O24HNO3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排水

Cu+4HNO 3(浓)Cu(NO3)2+2NO2↑+2H2O 向上排空气

下列转化必须加入氧化剂且一步反应就能完成的是( )。

①N2→NO2②NO2→NO③NO2→HNO3④N2→NO⑤N2→NH3

A.①

B.②⑤

C.④

D.③④

【解析】本题有两个要求:一是必须加入氧化剂,二是一步反应就能完成。①中N2不能经一步就转化为NO2;②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无须加氧化剂;③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但不加氧化剂也能实现,如3NO 2+H2O2HNO3+NO,在该反应中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④中N2→NO必须加入氧化剂,且一步反应就能实现,符合题意;⑤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需加入还原剂。

【答案】C

在一定条件下,将12 mL NO2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2 mL气体(同温同压下),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为( )。

①1.2 mL②2.4 mL③3 mL④4 mL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若12 mL气体全为NO 2,根据反应3NO2+H2O2HNO3+NO可知,剩余气体4 mL,与题意不符,故剩余的2 mL气体为O 2或NO。若剩余气体为O2,根据反应4NO2+O2+2H2O

4HNO3,则V(NO2)=×(12-2) mL=8 mL,则混合气体中V(O2)=12 mL-8 mL=4 mL。若剩余气体为NO,根据反应3NO 2+H2O2HNO3+NO可知,参与该反应的V(NO2)=2 mL×3=6 mL,在反应4NO 2+O2+2H2O4HNO3中消耗的NO2与O2的体积为12 mL-6 mL=6 mL,则混合气体中V(O2)=×6 mL=1.2 mL。故C项正确。

【答案】C

随着我国汽车年销量的大幅增加,空气受到了很大的污染。汽车尾气装置中,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NO为氧化剂,N2为氧化产物

B.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NO和N2

C.NO和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

D.催化转化总化学方程式为2NO+O2+4CO4CO2+N2

【解析】反应过程中NO、O2为氧化剂,N2为还原产物,A项错误;汽车尾气中的N2不是污染物,B 项错误;NO和O2的反应不需要催化剂,C项错误;根据题中的图示,可将反应的过程分成如下两步:2NO+O 22NO2,2NO2+4CO N2+4CO2。将两步反应式合并可得总化学方程式为

2NO+O2+4CO4CO2+N2,D项正确。

【答案】D

氮氧化合物(用NO x表示)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根据NO x的性质特点,开发出多种化学治理氮氧化合物污染的方法。

(1)工业尾气中氮的氧化物常采用碱液吸收法处理。

①NO2被烧碱溶液吸收时,生成两种钠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②NO与NO2按物质的量之比1∶1被足量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只得到一种钠盐,该钠盐的化学式为。

(2)用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已知:4NH3+6NO5N2+6H2O,8NH3+6NO2

7N2+12H2O。同温同压下,3.5 L NH3恰好将3.0 L NO和NO2的混合气体完全转化为N2,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之比是。

【解析】(1)①生成两种钠盐,必然是NO2的歧化反应,依据量的关系可知两种盐分别为NaNO3和NaNO2。

②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二者1∶1混合时与NaOH 反应生成一种钠盐,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钠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即为NaNO2。

(2)设NO的体积为V(NO),NO2的体积为V(NO2),依据化学方程式知,处理1体积的NO需NH3的体积为V(NO),处理1体积的NO2需NH3的体积为V(NO2),则

()().

()().

解得V(NO)=0.75 L,V(NO2)=2.25 L,V(NO)∶V(NO2)=1∶3。

【答案】(1)①2NO 2+2NaOH NaNO3+NaNO2+H2O

②NaNO2

(2)1∶3

氮的氧化物与O2、H2O反应的计算方法

1.关系式法

(1)NO和O2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由2NO+O 22NO2和3NO2+H2O2HNO3+NO得总反应4NO+3O2+2H2O

4HNO3。

(2)NO2和O2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由3NO2+H2O2HNO3+NO和2NO+O22NO2得总反应4NO2+O2+2H2O4HNO3。

(3)NO、NO2和O2三种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先按3NO2+H2O2HNO3+NO计算出生成的NO体积,然后加上原来混合气体中NO体积,再按(1)计算。

2.电子守恒法

当NO x转化为硝酸时要失去电子,若是NO x与O2混合,则反应中O2得到的电子数与NO x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3.原子守恒法

4NO2+O2和4NO+3O2从组成上均相当于2N2O5的组成,都与N2O5+H2O2HNO3等效。当NO、NO2、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利用混合气体中N、O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考点二氨与铵盐

1.氨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2.氨的化学性质

(1)氨气与水的反应

NH 3+H2O NH3·H2O N+OH-,氨气溶于水得氨水,氨水中含有的粒子有

④。一水合氨为可溶性一元弱碱,易挥发,不稳定,易分

解:NH3·H2O⑤。

(2)氨气与酸的反应

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其现象为⑥,将浓盐酸改为

⑦,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化学方程式为HCl+NH 3NH4Cl、NH3+HNO3NH4NO3。

(3)与盐溶液的反应

如过量氨水与AlCl 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3NH3·H2O Al(OH)3↓+3N。

(4)氨气的还原性

与O2反应:⑧。

与Cl2反应:⑨。

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4.铵盐及N的检验

(1)铵盐的物理性质

铵盐都是⑩色固体,均易溶于水。

(2)铵盐的化学性质

(3)N

的检验

未知液呈碱性

湿润的

色石蕊试纸变 色,则证明含N

5.氨水

(1)氨水的组成 三种分子: 。 三种离子: 。 (2)氨水的性质

a.容易挥发;氨水质量分数越大,其密度越 。

b.氨水是很好的沉淀剂,能使M

、A

、F

、F

、C

、Z

转变为氢氧化物沉淀,其中AgOH 、Cu(OH)2、Zn(OH)2等沉淀能溶于过量氨水,生成络合离子。

溶生成 色沉淀

Fe 3++3NH 3·H 2O

溶生成 色沉淀

Al 3++3NH 3·H 2O

(3)涉及氨水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a.氨水作反应物,用分子式NH 3·H 2O 表示,如Al 3++3NH 3·H 2O

Al(OH)3↓+3N

b.生成氨水时,若反应物(强碱溶液)为浓溶液或在加热条件下:N

+OH -NH 3↑+H 2O 。

c.生成氨水时,若反应物(强碱溶液)为稀溶液且不加热:N +OH -

NH 3·H 2O 。

① · ·

·· ·H

②小 ③刺激 ④NH 3·H

2O 、NH 3、H 2O 、N

、OH -、H + ⑤NH 3↑+H 2O ⑥有白

烟生成 ⑦浓硝酸 ⑧4NH 3+5O 24NO+6H 2O ⑨8NH 3+3Cl 2

N 2+6NH 4Cl ⑩白

NH 4Cl

NH 3↑+HCl↑ NH 4HCO 3

NH 3↑+CO 2↑+H 2O N

+OH -

NH 3↑+H 2O

红 蓝 NH 3、NH 3·H 2O 、H 2O

N

、OH -、H +

红褐

Fe(OH)3↓+3N

Al(OH)3↓+3N

某同学探究氨和铵盐的性质,下列对相关实验操作及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室温下测定等浓度氨水和NaOH 溶液的pH,比较氨水和NaOH 的碱性强弱 B.将氨水缓慢滴入AlCl 3溶液中,研究Al(OH)3的两性 C.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观察到白烟 D.加热除去NH 4Cl 中的少量NaHCO 3

【解析】氨水的主要成分NH 3·H 2O 是弱电解质,NaOH 是强电解质,前者部分电离,后者完全电离,故可在室温下测定等浓度氨水和NaOH 溶液的pH,比较氨水和NaOH 的碱性强弱,A 项正确;Al(OH)3不溶于氨水,无法验证Al(OH)3的酸性,B 项错误;浓H 2SO 4不挥发,不能观察到白烟,C 项错误;NaHCO 3、NH 4Cl 受热均会分解,不能用加热法除去NH 4Cl 中的NaHCO 3,D 项错误。

【答案】A

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

的是( )。

2015年高考 全国新课标1卷 化学试题及答案(高清版_)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1) 化学试题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 2O和18gH 2 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 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3 C.3:2 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 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 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 Fe3+ B.将铜粉加1.0mol·L-1Fe 2(SO 4 ) 3 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 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 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 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将0.1mol·L-1MgSO 4 溶液滴入NaOH溶 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 0.1mol·L-1CuSO 4 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 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 2 的溶度积比 Mg(OH) 2 的小

电化学基础 学案版

第一节 原电池 一、教材提炼 电化学:研究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装置、过程和效率的科学。 电化学反应过程(及其装置)可以分为两类(从反应产物和电流的关系): 产生电流的反应(发生在化学电池中,是自发的,向外界输送能量); 借助电流而发生的反应(发生在电解池中,由外界输入的能量推动)。 电化学相关工业:电解、电镀、电冶金、电池制造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之间电子的转移,但通常的的氧化还原反应中不能获得电流。(相当于短路,反应时,有热量放出来) 二、考点解读 要点一、原电池 1、概念:将 转化为 的装置叫原电池。(是电的源头) 2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① (材料可以是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 负极:活泼性 ,失去电子发生 反应。(负阳氧失) 正极:活泼性 ,溶液中阳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正阴还得) ② ,电解质中阴离子(带负电)向负极方向移动,阳离子(带正电)向正极方向移动,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形成内电路。(正正负负) ③导线将两电极连接, 。 ④有能 反应。 要点诠释:a .原电池中,电极材料可能与电解质反应,也可能与电解质不反应。如图: b .形成闭合回路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用导线连接两个电极,也可以是两电极直接接触。如图: ZnSO 4 CuSO 4 Z n Cu C CH 3CH 2OH CuSO 4 Zn CuSO 4

要点二、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实验探究 1、实验设计 ①按照图示装置进行实验。请观察两个金属片插入溶液后电流表指针位置的变化、金属电极表面的变化以及溶液温度的变化,分析是否有电流产生。 极Zn片: 极Cu片: 同时在Zn片上,Zn可直接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Cu与ZnSO4,因此该 装置中既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同时也有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指针发生,但是 标注出电子流向 ②按照下图组装实验装置,注意最后将盐桥插入两种电解质溶液中。请观察反应过程中电流表指针位置的 变化,判断是否有电流产生,并观察电极表面以及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锌片:极,( 反应) 铜片:极,( 反应) 总化学方程式: 指针发生,且 标注出电子流向 要点诠释:盐桥的作用及优点 a.组成:将热的饱和KCl或NH4NO3琼胶溶液倒入U形管中(不能产生裂隙),即可得到盐桥。将冷却 后的U形管浸泡在KCl饱和溶液或NH4NO3饱和溶液中备用。 b.作用:使两个半电池中的溶液连成一个路。 c.优点:使原电池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近乎完全隔离,并在不同区域之间实现了电子的定向移动, 使原电池能、地产生电流。 电流产生情况电极表面变化情况温度变化情况能量变化情况(Ⅰ) 有电流产生,指针偏 转,但不稳定 锌片质量,铜片上有色 物质析出,铜片质量 溶液温度化学能转化为能、 能(Ⅱ) 有电流产生,指针较 稳定偏转, 锌片质量,铜片上有色 物质析出,铜片质量 溶液温度化学能转化为能1mol/L的CuSO4溶液 Cu Zn 1mol/L ZnSO4 1mol/L CuSO4 Z n Cu

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I)

2015年高考(全国Ⅰ卷) 理科综合能力能力测试 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N A B.2 L 0.5 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 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 D.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 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N N N N A.1:1 B.2:3 C.3:2 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 的是 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 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 + 6O 2 = 6CO 2 + 6H 2O 12.W 、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质的沸点: W>X B .阴离子的还原性:W>Z 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

高考化学知识点专题汇编 (11)

课时跟踪检测(五十三)陌生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2020·茂名模拟)轴烯是一类独特的星形环烃。下列关于三元轴烯()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 C.与1,3-丁二烯()互为同系物 D.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选C该分子中含有C===C双键,所以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正确;由于C===C双键构成的平面结构,所以该分子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B正确;该分子含有三个C===C双键和一个碳环,而只有两个C===C双键,所以二者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C错误;该分子的化学式为C6H6,与苯的化学式相同,但结构不同,所以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 2.化合物X()是一种医药中间体。下列有关化合物X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分子式为C10H9O4 B.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 C.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D.1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2mol NaOH反应 解析:选B A项,由化合物X的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0H8O4,错误;B 项,该有机物具有环酯结构,则水解产物只有一种,正确;C项,含有饱和烃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则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错误;D项,含有羧基、酯基,且酯基可水解生成酚羟基和羧基,则1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3mol NaOH反应,错误。3.牛至是一种质地坚硬、树枝茂密的多年生药草,下列三种结构简式表示的物质是从牛至中提取出来的活性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分子中最多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 B.可用溴的CCl4溶液将a、b两种物质区别开 C.完全燃烧1mol三种物质时消耗氧气的量:a>c>b D.a分子与HCl发生加成反应时可得到四种以上产物

化学选修4电化学基础导学案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原电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电池原理; 2、掌握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及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3、理解铜锌原电池的原理与结构,初步学会制作水果电池。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依据实验事实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原电池原理 教学难点:原电池设计 基础知识预备: 1、原电池是将转化为的装置。其本质是原理的应用。 2、判断下列装置为原电池的是: 镁铜 稀H2SO4 稀H2SO4 稀H2SO4 稀H2SO4 稀H2SO4 稀H2SO4 NaOH溶液 E F G 小结:构成原电池的4个条件是: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上图中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找规律,小结:①负极产生阳离子或消耗阴离子, 正极〈〉产生阴离子或消耗阳离子 ②注意溶液的酸碱性,适当在电极反应式两边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以遵循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 [自主学习]:一、盐桥在原电池工作中的应用

高考总复习化学平衡移动

高考总复习化学平衡移动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条件、结果。 2.理解外界条件(浓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3.理解勒夏特列原理,掌握平衡移动的相关判断,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原理。 【考点梳理】 考点一、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 1、概念: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反应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改变,使v正和v逆不再相等,原平衡被破坏,一段时间后,在新的条件下,正、逆反应速率又重新相等,即v正'=v逆',此时达到了新的平衡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的移动。应注意此时v正'≠v正,v逆'≠v逆。 V正=V逆改变条件 V正=V逆 一段时间后 V正=V逆 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新平衡状态 2、平衡发生移动的根本原因:V正、V逆发生改变,导致V正≠V逆。 3、平衡发生移动的标志:新平衡与原平衡各物质的百分含量发生了变化。 要点诠释: ①新平衡时:V′正=V′逆,但与原平衡速率不等。 ②新平衡时: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不变,但与原平衡不同。 ③通过比较速率,可判断平衡移动方向: 当V正>V逆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当V正<V逆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当V正=V逆时,平衡不发生移动。 考点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1、内容: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浓度、压强),平衡就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要点诠释: (1)原理的适用范围是只有一个条件变化的情况(温度或压强或一种物质的浓度),当多个条件同时发生变化时,情况比较复杂。 (2)注意理解“减弱”的含义: 定性的角度,平衡移动的方向就是能够减弱外界条件改变的方向。平衡移动的结果能减弱外界条件的变化,如升高温度时,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增加反应物,平衡向反应物减少的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少的方向移动等。 定量的角度,平衡结果只是减弱了外界条件的变化而不能完全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量。 (3)这种“减弱”并不能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更不会“超越”这种变化。如:原平衡体系的压强为p,若其他条件不变,将体系压强增大到2p,平衡将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时的体系压强将介于p~2p之间。又如:若某化学平衡体系原温度为50℃,现升温到100℃(其他条件不变),则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时体系温度变为50℃~100℃。 2、适用范围:已达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 3、推广:该原理适用于很多平衡体系:如化学平衡、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络合平衡等。 考点三.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

上海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4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玉兔”号月球车用U P 23894作为热源材料。下列关于U P 238 94的说法正确的是 A. U P 23894与U 23892互为同位素 B. U P 23894与U P 23994互为同素异形体 C. U P 23894与U 23892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 D. U P 23894与U P 23994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 子数 2. 下列试剂不会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而变质的是 A.过氧化钠 B.氢硫酸 C.硫酸亚铁 D.苯酚 3. 结构为…-CH=CH-CH=CH-CH=CH-CH=CH-…的高分子化合物用碘蒸气处理后,其导电能力大幅度提高。上述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是 A.乙炔 B.乙烯 C.丙烯 D.1,3-丁二烯 4. 在“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裂化气”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 A.范德华力、范德华力、范德华力 B. 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 C.范德华力、共价键、共价键 D. 共价键、共价键、共价键 5.下列分离方法中,和物质的溶解度无关的是

A.升华 B.萃取 C.纸上层析 D.重结晶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6. 今年是门捷列夫诞辰180周年。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只有 A.碱性:KOH > NaOH B.相对原子质量:Ar > K C.酸性:HClO 4 >H 2 SO 4 D.元素的金属性:Mg>Al 7. 下列各组中两种微粒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 A. H 3O+和OH- B.CO和N 2 C. HNO 2 和 NO 2 - D.CH 3 +和NH 4 + 8. BeCl 2熔点较低,易升华,溶于醇和醚,其化学性质与AlCl 3 相似。由此可推测 BeCl 2 A.熔融态不导电 B.水溶液呈中性 C.熔点比BeBr 2 高 D.不与NaOH溶液反应9. 1,3-丁二烯和2-丁炔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H 2=CH-CH=CH 2 (g)+2 H 2 (g)→CH 3 CH 3 CH 2 CH 3 (g)+236.6 kJ CH 3-C≡C- CH 3 (g)+2 H 2 (g)→CH 3 CH 2 CH 2 CH 3 (g)+272.7KJ 由此不能判断 A. 1,3-丁二烯和2-丁炔稳定性的相对大小

2015高考全国二卷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2014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试题赏析 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存水果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答案】A 【解析】 考察化学变化的概念。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物理吸附作用。热碱溶液有利于酯类物质的水解,可用热碱液除去油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乙烯可以用来保存水果;铁粉可防止食品被氧化,硅胶可使食品保持干燥。选择A。 【知识点】 8.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答案】C 【解析】 考察同分异构体种类。根据四联苯的两个对称轴,联苯的一氯代物有5种结构。选择C。 【知识点】 9.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 【答案】B 【解析】 考察化学反应中固体质量改变的分析。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后,CuO→Cu固体的质量减小;二

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后生成Na2CO3,固体的质量增大;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生成Al2O3,固体的质量不变;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置换出铜,Zn→Cu,固体的质量减小。选择B。 【知识点】 【答案】D 【解析】 考察实验基本操作。解析:A错,玻璃棒应靠在滤纸的三层处;B错,固体加热试管口应朝下;C 错,进气管应长,进入溶液中。D正确,是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制法。选择D。 【知识点】 11.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A.pH=5的H2S溶液中,c(H+)= c(HS-)=1×10—5mol·L—1 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 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 c(Na+)+ c(H+)= c(OH-)+c( HC2O4-) D.pH相同的①CH3COO 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

高考化学知识点专题汇编 (10)

课时跟踪检测(五十七)物质制备类综合实验 1.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Ⅲ),化学式为[Co(NH3)5Cl]Cl2,摩尔质量为250.5g·mol-1,常温下为紫红色固体,难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工业上可用作聚氯乙烯(PVC)的染色剂和稳定剂。实验室制备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Ⅲ)的流程如下: 已知:[Co(NH3)5H2O]Cl3===[Co(NH3)5H2O]3++3Cl-; [Co(NH 3)5Cl]2++H2O[Co(NH3)5H2O]3++Cl-; [Co(NH3)5H2O]3+受热可以产生氨。 (1)往黄红色沉淀[Co(NH3)6]Cl2中加H2O2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操作或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步骤②,过滤得到黄红色沉淀[Co(NH3)6]Cl2,往该沉淀中加双氧水溶液 B.步骤②,双氧水溶液要缓慢滴加,是为了控制反应温度,防止温度过高发生副反应C.步骤④,水浴温度低于85℃时产率下降,可能是因为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较大D.步骤⑥,抽滤之后,吸滤瓶中的滤液应从吸滤瓶的支管倒出 (3)在步骤⑥中对产品进行抽滤,选择正确操作的编号,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组装好装 置,将滤纸置于布氏漏斗内,用少量蒸馏水润湿→________→用倾析法将溶液转移入布氏漏斗中→________→将烧杯中剩余沉淀转移入布氏漏斗中,抽滤至干燥→________→取下吸滤瓶,用滤液冲洗烧杯中残留固体,再重新抽滤。 a.微开水龙头;b.开大水龙头;c.微关水龙头;d.关闭水龙头,拔下橡皮管;e.拔下橡皮管,关闭水龙头;f.不对水龙头进行操作。 (4)在步骤⑥中洗涤操作为先用冷水洗涤,再用乙醇洗涤。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 (5)最终得到产品的质量为21.4g,则该实验的制备产率为__________。 解析:(1)由流程图可知[Co(NH3)6]Cl2被H2O2氧化为[Co(NH3)5H2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o(NH3)6]Cl2+H2O2+2NH+4===2[Co(NH3)5H2O]3++4NH3↑+4Cl-或2[Co(NH3)6]Cl2+H2O2+4H+===2[Co(NH3)5H2O]3++2NH+4+4Cl-。(2)A项,步骤①过滤得到黄红色沉淀[Co(NH3)6]Cl2,错误;B项,反应速率过快短时间内放出的热量过多,而由信息可知温度过高[Co(NH3)5H2O]3+会分解,所以应缓慢滴加,正确;D项,吸滤瓶中的液体应直接倒出,错误。(3)抽滤开始和结束打开水龙头都应该先慢后快。(4)由于

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电化学导学案

专题七电化学 【考纲要求】 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了解常见的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3.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4.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主干知识梳理】 考点一原电池 1.概念:把转化为的装置。 2.工作原理:(以铜—锌原电池为例) (1)两个____________的电极。 (2)将电极插入______________中。 (3)用导线连接电极构成____________。 (4)能自发进行的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二常见的化学电源 1.一次电池(以碱性锌锰电池为例) 总反应为Zn+2MnO2+2H2O===2MnOOH+Zn(OH)2。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2MnO2+2H2O+2e-===2MnOOH+2OH- 2.二次电池 铅蓄电池是最常见的二次电池,总反应为 Pb(s)+PbO2(s)+2H2SO4(aq) 2PbSO4(s)+2H2O(l)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燃料电池 (1)氢氧燃料电池是目前最成熟的燃料电池,可分酸性和碱性两种。 (2)CH442232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三:电解原理 1.电解、电解池 (1)电解:使________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而在__________引起 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电解池(也叫电解槽):把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的装置。 (3)电极名称与电极反应: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为________,发生_____反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为_______,发生______反应。2.电解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电解CuCl2溶液)

高考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

化学平衡移动专题练习 1.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 A.反应混和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转化率 C.正、逆反应速率D.反应混和物的压强 2.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改变;改变压强时,颜色也会改变,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应是() A.2NO+O22NO2B.Br2(g)+H22HBr C.N2O42NO2 D.6NO+4NH35N2+3H2O 3.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 + F2(g)ClF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l F的转化率增大 B.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l F3的产率提高 C.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2的转化率降低 4.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③反应物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 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A.①②B.②⑤C.③⑤D.④⑥ 5.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C.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D.a>b 6.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NO2,一定温度下建立如下平衡:2NO2(g) N2O4此时平衡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x%;若再充入1mol N2O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新平衡时,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x>y B.x=y C.x<y D.不能确定 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列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对二氧化硫的品红溶液加热可使颜色变深 C.反应CO+NO2CO2+NO(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合成氨反应N2+3H 22NH3(正反应放热)中使用催化剂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H2(g)+Br2(g) 2HBr(g)+Q;反应达到平衡后,欲使颜色加深,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升温B .降温C.减小容器体积D.增大容器体积 9.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pC (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 C.m必定小于p D.n必定大于p 10.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 Z(g)+W(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 11.一定条件下将2mol SO2和2mol SO3气体混合于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2SO3平衡时SO3为n mol,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n的是()A.1 mol SO2+1 mol O2+1 mol SO3 B.4 mol SO2+1 mol O2 C.2 mol SO2+1 mol O2+2 mol SO3 D.2 mol SO2+1 mol O2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使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C.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破坏有气体存在的反应的平衡状态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13.在一定条件下,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气体和1mol B气体,发生可逆反应: 2A(g)+B(g) 2C(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L,则A的转化率为() A.67%B.50%C.25%D.5% 14.对于平衡体系:aA(g)+bB(g) cC(s)+dD(g)+Q;有下列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A.若容器容积不变,升高温度。各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增大B.若从正反应开始,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则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 C.达到平衡时,有amol A消耗的同时有b mol B生成 D.若容器为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且a+b=c+d,则当升高容器内温度时。平衡向左移动,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增大 15.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

(完整版)化学选修三高考题汇总

2009年高考:29.(15分) 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 (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 (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是; (3)R和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R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4)这5个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①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列次序是(填化学式),其原因是 ; 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 ; (5)W和Q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2)4和HCL气体;W(Q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 29(1)原子晶体。(2)NO2和N2O4(3)As2S5。(4)①NH3> AsH3 > PH3,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后两者构型相同,分子间作用力不同;②电子数相同的有SiH4、PH3和H2S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V形。(5)SiCl4 + 4NH3 = Si(NH2)4 + 4HCl,3Si(NH2)4 = 8NH3 + Si3N4 2010年高考:37.【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Y和Z分属不同的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原子序数的5倍.在由元素W、X、Y、Z组成的所有可能的二组分化合物中,由元素W与Y形成的化合物M的熔点最高.请

2015高考理综2卷化学(解析版)

本卷由【未来脑智能组卷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32528975.html, 】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绝密★启用前 2015高考理综2卷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7题 每题6分 共42分 1.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应用作食品干燥剂 B.P 2O 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六水氯化钙可用于食品干燥剂 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答案】C 【解析】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有两种白色粉末状的干燥剂(生石灰CaO )和玻璃珠状的干燥剂(硅胶干燥剂),A 、B 正确;氯化钙是干燥剂,吸水后生成六水氯化钙,因此六水氯化钙没有吸湿性,不能于食品干燥;C 错误;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是以天然植物纤维为吸湿载体,可100%自然降解,属环保型干燥剂,D 正确。 2.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 18H 26O 5,1mol 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 羧酸和2mol 乙醇, 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A.C 14H 18O 5 B.C 14H 16O 4 C.C 16H 22O 5 D.C 16H 20O 5 【答案】A 【解析】根据酯的水解反应,可以确定C 18H 26O 5+2H 2O→羧酸+2C 2H 5OH ;进而确定羧酸的分子式(质量守恒)中碳原确定为14个,C 、D 错误;根据氧原子数目和两个乙醇,确定该羧酸中含有氧原子为5个,A 正确, B 错误。 3.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 、b 、c 、d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 - 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 和c 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 - 和d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a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d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3个专题)及5套高考试卷烃

专题9 有机化合物 Ⅰ—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1.(2017?北京-7)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瓷器B.丝绸C.茶叶D.中草药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有机物大多数能够燃烧,且多数难溶于水;无机 物指的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多数不能燃烧,据此分析。 A、瓷器是硅酸盐产品,不含碳元素,不是有机物,是无机物,故A正确; B、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有机物,故B错误; C、茶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有机物,故C错误; D、中草药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有机物,故D错误。 【考点】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的概念、硅及其化合物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点评】本题依托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考查了化学知识与生活中物质的联系,难度不大,应注意有机物中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却不一定是有机物。 Ⅱ—有机结构认识 2.(2017?北京-10)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 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式

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 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答案】B 【解析】A.从质量守恒的角度判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反应为CO2+H2=CO+H2O,则产物中含有水,故A正确; B.反应②生成烃类物质,含有C﹣C键、C﹣H键,故B错误; C.汽油所含烃类物质常温下为液态,易挥发,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故C正确;D.图中a烃含有5个C,且有一个甲基,应为2﹣甲基丁烷,故D正确。 【考点】碳族元素简介;有机物的结构;汽油的成分;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菁优网版权【专题】碳族元素;观察能力、自学能力。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碳循环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化 学反应的特点,把握物质的组成以及有机物的结构和命名,难度不大。 C H, 3.(2017?新课标Ⅰ-9)化合物(b)、(d)、(p)的分子式均为6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 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 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 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D 【解析】A.(b)的同分异构体不止两种,如,故A错误 B.(d)的二氯化物有、、、、、, 故B错误 KMnO溶液反应,故C错误 C.(b)与(p)不与酸性4 D.(d)2与5号碳为饱和碳,故1,2,3不在同一平面,4,5,6亦不在同 一平面,(p)为立体结构,故D正确。 【考点】有机化学基础:健线式;同分异构体;稀烃的性质;原子共面。 【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 握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以及空间构型的判断,难度不大。 Ⅲ—脂肪烃

电化学转化为电能学案

2017/2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学考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2、从电子转移的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及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3、会书写简单的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及电池总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典型例题】 1.(2015年10月浙江,T16)如图所示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装置甲的锌片上和装置乙的铜片上均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B .甲、乙装置中的能量变化均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装置乙中的锌、铜之间用导线连接电流计,可观察到电流计 指针发生偏转 D .装置乙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Zn -2eˉ=Zn 2+ 2.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Na 2CO 3+2HCl===2NaCl +CO 2+H 2O (B)Zn +CuSO 4===ZnSO 4+Cu (1)根据两反应本质,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不能,说明其原因 。 (3)如果可以,则写出正、负极材料及其电极反应式、电解质溶液名称: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质溶液:__________。 【限时训练】 1.(2015年4月浙江,T12)右图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当该原电池工作时, 下列描述不正确... 的是 A .溶液逐渐变蓝 B .锌片逐渐溶解 C .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D .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2. 某实验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下 了如下6条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④⑤⑥ D .②③④ 3.(2016年4月浙江,T17)Mg-H 2O 2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源,以Mg 和石墨为电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石墨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B .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 .Mg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Mg-2e -=Mg 2+ D .电池工作时,电子从Mg 电极经导线流向石墨电极,再出石墨电 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Mg 电极 G Cu Zn 稀硫酸

高考理综化学真题及答案全国卷

2017年高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真题及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K 39 Ti 48 Fe 56 I 127 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 【答案】A 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 【答案】B 【解析】“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属于固体直接转化为气体,类似于碘的升华,因此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华,答案选B。 9.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D 【解析】A.b是苯,其同分异构体有多种,不止d和p两种,A错误;B.d分子中氢原子分为2类,根据定一移一可知d的二氯代物是6种,B错误;C.b、p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反应,C错误;D.苯是平面形结构,所有原子共平面,d、p中均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正确。答案选D。 10.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 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答案】B 11.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答案】C 【解析】本题使用的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A.外加强大的电流抑制金属电化学腐蚀产生的电流,A正确;B.通电后,被保护的钢管柱作阴极,高硅铸铁作阳极,因此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B正确;C.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所以高硅铸铁不损耗,C错误;D.外加电流要抑制金属电化学腐蚀产生的电流,D正确。答案选C。 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 B.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Y与Z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 【答案】C

2015高考化学全国卷一(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 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 .氨水 B . 硝酸 C .醋 D .卤水 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8gD 2O 和18g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 .2L0.5mol/L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种数为2N A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 .密闭容器中2molNO 与1mol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 B .2:3 C .3:2 D .2:1 误的是( ) 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 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6O 2=6CO 2+6H 2O 12.W 、X 、Y 、Z 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 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质的沸点:W>X B .阴离子的还原性:A>Z 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