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汉语褒贬词语的褒贬指向问题初探

汉语褒贬词语的褒贬指向问题初探

汉语褒贬词语的褒贬指向问题初探
汉语褒贬词语的褒贬指向问题初探

汉语褒贬词语的褒贬指向问题初探?

李斌,陈小荷

提要 本文着重探讨汉语中带有褒贬色彩的词语的褒贬指向问题。在句法成分、配价和句法语义角色、褒贬态度三元组(态度持有者——褒贬态度——褒贬对象)的框架下,分

析了1015个褒贬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褒贬指向,重点区分了二价词

语的说话人对施事的态度和施事对受事的态度。该分析可以应用于句子或语篇的态度计算,

也可以应用于机器翻译中的译词选择、语言教学和词典编纂等领域。

关键词 褒贬指向 态度计算 语义分析 配价

Direction Tendency Analysis on

Chinese Derogatory and Commendatory Words

LI Bin, CHEN Xiaohe

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a tentative analysis on the derogatory and commendatory (DC) direction tendency of Chinese DC words. A total number of 1015

words are classified into nouns, verbs, adjectives and adverbs and manually

analyzed to identify their DC direction tendency under the frame of syntax component,

valence, syntax semantic role and the trigram of holder—attitude--object.

Research shows that two-valence-words have 2 kinds of direction tendencies, namely

the speaker’s attitude towards the agent and the agent’s attitude towards the

patient. Findings in this paper can be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semantic orientation

of sentences and texts, and to solve some problems in machine translation, language

teaching and dictionary compilation.

Keywords: derogatory and commendatory direction tendency; semantic computation; semantic analysis; valence

1. 引言

词语的褒贬义问题在汉语词汇学中研究得比较多,但机器翻译和对外汉语教学在这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少实际困难。外国学生往往很难区分出概念义相同而褒贬义不同的词语,机器翻译上也存在着褒贬译词选择不准的问题。近几年来,随着态度计算的日益展开,词语、句子和篇章的倾向性计算成为计算语言学研究的热点,而褒贬义词语作为语言中最典型和基本的倾向性要素,其分析也成为一项重要而基础的工作。

在语言学界,已有的褒贬词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褒贬色彩分析(参看解海江,2003)、历史流变(参看孙雪敏,1999)、语境变异和译词选择(参看刘全福,1999)等方面,比较注重词语的意义分析,区分出基本义和作为附加义的褒贬义。而对褒贬词语究竟褒贬哪些句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词语搭配获取与语义特征分析的相互关系研究”(项目编号:

07BYY050)的研究成果之一。

法语义成分没有进行系统地研究。

在计算语言学界,一些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了动词的褒贬指向问题。(晋耀红,2003)在对文本进行态度计算的时,就针对评价性动词建立了褒贬模板,描写了每个动词的“评价者、态度和评价对象”与“说话人、施事和受事”的关系,但只分析了动词,且这些动词的选择依据是看是否含有立场性,并不一定含有褒贬义,如动词“反对”,仅仅是态度上的赞同和反对,并无褒贬意义。(Steven,2004)利用FrameNet的评价性谓词模板来自动获取文本中的观点立场及态度持有者。(刘永丹,2004)采用了相似的谓词模板的方法来处理中文语料。这些研究都采用了格框架的思想,以模板匹配的方式避免了完全句法分析的低效性。但是这些实验使用的谓词模板仅是少量高频词的模板,覆盖度较小,也没有注意到其中的理论价值。(Wilson,2003;徐琳宏,2008)则在标注情感态度语料库的过程中,标注了态度的所有者、评价的方面、情感态度及强度。这样全面的标注对于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中的机器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尚未从中挖掘和梳理出具有理论意义的论断和认识。

综上所述,在语言学界,传统的词汇语义研究由于缺少句法语义层面和语料考察的眼光,并没有特别关注褒贬词语的指向问题;而在计算语言学界,语义分析和语料标注遇到了褒贬指向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强调技术性和实用性的策略往往忽视了语言模型的理论建构。从更高的层次上看,目前态度计算尚缺乏对语言中表示态度的句法语义手段的系统考察和认识。本文则尝试在这方面做一些探索。

2. 褒贬指向的界定

传统对褒贬词语的研究,根据是否是基本义和附加义把褒贬词语分为两类。如“美好”的基本义是褒义的;“团结”的附加义是褒义的,“勾结”的附加义是贬义的。但是对于褒贬词语的指向性问题则关注不足,并没有指出褒贬态度的持有者和批评的对象。例如,在句子“我们要捍卫祖国的尊严”中,褒义动词“捍卫”,其态度持有者是施事“我们”,所褒扬的是受事“尊严”;而在句子“他总是包庇小王”中,态度持有者是说(写)这句话的“说话人”,贬义动词“包庇”所贬低的是其施事“他”。这与传统的词汇分析有较大的不同。

我们把一个褒贬词语所关涉的对象限定为一个三元组:“态度持有者——褒贬态度——褒贬对象”,把“态度所有者”和“褒贬对象”称为“评价角色”,进而把褒贬词语的“褒贬指向”定义为:由褒贬词语的褒贬义所决定的,褒贬词语所修饰的或与之相关的句法语义成分与评价角色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本文中,我们区分出“说话人”、“施事”、“受事”和“与事”四种句法语义成分。后三种成分与格理论、配价理论的一般界定是相同的。“说话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角色。它既可以在句子中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出现的情况主要是采用直接引语,如,“他说:‘我是个混蛋’”;或者采用间接引语“他说自己是个混蛋”。在普通的文本中,引语出现的较少,“说话人”更多的是文本的直接作者,并不出现在句子中。配价理论根据动词在一般的句子中能够支配的名词性成分的个数来确定配价数,分为零价、一价、二价、三价。

为了方便说明,本文中的例句采用如下格式:“我们要捍卫祖国的尊严”。态度持有者采用斜体加下划线,褒贬词语加黑,褒贬的对象加方框。

3. 词语褒贬指向的分析

为了系统地考察汉语褒贬词语的褒贬指向问题,我们对《汉语褒贬义词语用法词典》(下文简称《褒贬词典》)收录的1015个词条进行了逐个分析。该词典包括了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含有褒贬感情色彩的多音节词语,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成语及惯用语。所标注的

褒贬色彩分别为褒义、贬义、敬辞、谦辞和客套话。我们把这五种色彩合并为褒贬两种。对成语和惯用语,我们按照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标注了词类,整理后得到名词145个、形容词540个、动词314个、副词16个。分析一般限定在传统的句法功能范畴(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配价数(零、一、二、三)、句法语义成分(说话人、施事、受事、与事)和褒贬态度三元组(态度持有者、褒贬态度、褒贬对象)的范围中。

3.1动词的褒贬指向

动词的褒贬指向是最有特色的。动词一般充当谓语,其配价的多少往往决定了其褒贬指向。在我们考察的动词中,没有出现零价动词。因此,下面只讨论一价至三价动词的情况。

(1)一价动词只有一个施事主语,表达的是说话人对施事的褒贬态度。如:“凯旋”、“撒谎”等。如,这些人终于得逞了。

经统计,这样的动词共112个,褒义为33个,贬义为79个。

(2)二价动词是非常特殊的,由于“说话人”、“施事”和“受事”三种角色的存在,从理论上看,评价者和评价对象的关系就有3种可能性,即说话人对施事、说话人对受事、施事对受事。通过考察发现,确实存在着这三种不同的方式。

① 说话人对施事

这类动词的数量最多,有235个,其中褒义为39个,贬义为196个。如,“献身”、“毒害”等。如,一些网吧设“黄色电影频道”毒害未成年人。

有些动词也同时含有施事对受事的褒贬,形成双层叠加的褒贬,如,“毁谤”,“他总是毁谤张三”。在内层是“他”对“张三”不满,在外层则是说话人对“他”的批评。这两个层次并存的动词仅有35个,在内层施事对受事表褒义的有8个(如,“夸耀、标榜、庇护”),表贬义的有27个(如,“坑害、虐待、诋毁”)。

② 说话人对受事

在我们所考察的动词中,并没有出现说话人仅仅对受事进行褒贬的情况,说话人对受事的褒贬总是附加在对施事的褒贬上,且与对施事的态度相同。这样的动词仅找到4个:“奉献、勾结、散布、纵容”。如,他总是不断地散布谣言。

③ 施事对受事

施事对受事的褒贬,体现的是词语的基本义。如,我们喜爱这部电影。

这样的动词共51个,其中褒义的有50个,贬义的有1个。这种数量上的巨大差距看起来有些异常,经分析是由于《褒贬词典》收录词语的数量有限,比如“讨厌、厌恶”等贬义词语没有被收录。

④ 特殊的“充满”类动词

我们在考察中发现,“充斥”和“洋溢”是两个特殊的动词,其基本意义都是“容器-内容”关系,姑且称之为“充满”类动词。其特点是,不论句法成分的位置如何变化,都表达了说话人对“内容”的褒贬。如,

市场上充斥着假冒伪劣商品。|假冒伪劣商品充斥着市场。

如果把“容器”作为“处所”范畴处理,则这类动词也可以算作一价动词,自然只能由说话人对唯一的价“内容”进行褒贬。

(3)三价动词只出现了3个,即“勒索”、“奉还”和“讹诈”,基本模式为:施事+动词+受事+与事。如“他们勒索了港商一笔巨款”。其褒贬指向与二价动词的第一类相仿,一般是说话人对施事的褒贬。不过,细究起来也有不同。“勒索、讹诈”的与事对施事而言是

重要的东西;“奉还”的与事对于受事而言是重要的东西。

从动词的褒贬指向的分析中,我们再次看到了配价参数选择的问题,即配价数量决定褒贬指向方式数量。一价动词只能是说话人对施事的褒贬;二价动词则出现了多种指向方式;三价动词由于考察数量较少,并没有显示出多样的指向性,还需要进一步地分析论证。

3.2 名词的褒贬指向

名词在句子中一般充当主语、宾语。在不同的结构中,说话人使用名词可以对不同的句法成分进行褒贬。一是对名词所指、同指的词语表示褒贬。如,“这群暴徒到处抢劫”。二是把名词用作判断句的宾语来对主语进行评判。如,“他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一价名词可通过“有+名词”的方式来表达对主语的褒贬,这样的名词有18个。如“他很有气魄”。一般能加“有”的名词,还可以加“的”,表示说话人对定语(领属者)的褒贬,如“他的气魄令人敬佩”。其中,不能加“有”,只能加“的”的名词有5个:“盛名、事迹、心血、雄姿、下场”。

二价名词体现出了施事对与事的褒贬态度。施事是态度的持有者,介词引出的与事是褒贬对象,名词本身是态度的表达。如,“敌意”、“爱好”等,其模式为:施事+介词+与事+的+名词。如,“他对她的敌意很深”。不过,在《褒贬词典》中只收录了一个词语“热情”。

3.3 形容词的褒贬指向

形容词一般充当定语、谓语、状语和补语。做定语的时候,表达说话人对形容词修饰的名词性成分的褒贬。如,我们的祖国有灿烂的文化。做谓语的时候,是说话人对主语进行褒贬。如,他很安详。他总是冷冰冰的。当形容词做状语或补语的时候,表示说话人对状语/补语所修饰动词的施事进行褒贬。如,他傲慢地批评别人。他笑得很狂妄。

大部分形容词都是一价的,在《褒贬词典》中,仅有5个二价形容词,“冷冰冰、强横、狭隘、温和、坦白”,体现的是施事对与事的褒贬。其模式为:施事+介词+与事+形容词短语。如,“他对她很坦白”。值得注意的是,“强横、狭隘”同时带有说话人对施事的褒贬。

3.4 副词的褒贬指向

褒贬副词所体现的是说话人的主观态度,是对施事进行褒贬。副词本身并没有施事,是说话人使用副词对其修饰的动词所支配的施事进行褒贬。如,“勇于、悍然、大肆、擅自”。

匈奴悍然南侵。默克尔大肆指责中俄等国家的人权问题。

在《褒贬词典》中,这样的副词共16个。联系3.3节形容词的分析,可以看出,只要褒贬词语作为状语,其褒贬指向就是说话人对状语修饰动词的施事的褒贬。

3.5 总结分析

综合前面的分析,我们把四大词类的词语按照配价整理成一张总表(见表1)。

表1显示出以下三个特点:

(1)配价数大致决定了褒贬指向的类型数。特别是零价和一价的词语,褒贬指向性是无歧义的,都是说话人对某种成分的态度。但是在二价形容词和二价动词上出现了一对多的情况,即说话人对施事和施事对受事两种指向。这种歧义源于“说话人”这个角色的存在导致句法语义成分(语义角色)的数量超过了两个,给了语言以变化的空间。二价名词和三价动词没有出现歧义,很可能是受限于《褒贬词典》的规模,考察面还不够广。

表1:词语褒贬指向总表

词语类别句法功能或格式

态度

持有者

褒贬对象褒/贬例词

一价动词做谓语说话人施事凯旋/撒谎

说话人施事献身/毒害

说话人施事+受事奉献/勾结

单层

施事受事喜爱/伤害

双层叠加的外层说话人施事二价动词做谓语

双层叠加的内层施事受事投身/标榜/ (击溃)/坑害

“充满”类动词做谓语说话人“内容”洋溢/充斥三价动词施事+动词+受事+与事说话人施事奉还/勒索零价名词做主宾语说话人修饰的名词性成分、同位语典范/暴徒

主语+有+名词说话人主语风度/野心一价名词

领属者+的+名词说话人领属者事迹/下场二价名词施事+介词+与事+的+名词施事介词支配的与事热情/(敌意)

做定语说话人定中结构的中心语灿烂/冷酷

做谓语说话人主谓结构的主语安详/呆板一价形容词

做状语、补语说话人所修饰动词的施事流利/狂妄

施事介词支配的与事温和/冷冰冰二价形容词施事+介词+与事+形容词短语

说话人施事*/强横副词做状语说话人所修饰动词的施事勇于/大肆注:()表示在《褒贬词典》之外补充的词语,*表示没有找到此种词语。

(2)不同配价的词语在不同的句法功能或者格式中,其褒贬指向是较为固定的,即褒贬指向与句法格式之间有着较为规则的对应关系。在传统的词汇学研究中已经给出了哪些词语具有褒贬义,语法学研究给出了词语的句法特性。因此进一步分析褒贬词语的褒贬指向时,只需要分析二价以上词语即可。

(3)“说话人”的角色几乎出现在各种句法格式中,可见褒贬词语更多体现的是说话人的态度倾向,而句子内部施事对受事态度的表达是较少的。这对于计算句子或文本的态度立场来说是不利的。因为说话人有可能在文本中出现,有可能不出现,对指代消解等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 词语褒贬指向的作用和价值

上文着力分析了不同词性的褒贬词语的褒贬指向问题。这种分析的作用和价值拟从三个角度来论述。

首先,词语褒贬指向数据库可以应用于汉语句子的态度计算。如上面的例句,默克尔大肆指责中俄等国家的人权问题”。利用副词“大肆”可以得到说话人对“默克尔”持批评态度。利用动词“指责”可以得到,“默克尔”对“人权问题”持批评态度。即,默克尔大肆指责中俄等国家的人权问题。有了句子的态度,就可以进一步自底向上地从句子到句群、段落乃至篇章的态度网络建构。当然,这种应用依赖于良好的句法分析、语义分析(特别是

语义角色分析)和指代消解等工作。目前这三者的效果依然欠佳,暂时只能在人工标校好的树库上进行一些实验。

其次,可以应用到语言教学特别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在词典和教材编纂中,讲清楚褒贬词语的立场和指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留学生的误用。应用于机器翻译方面也可以提高褒贬词语的译准度。

最后,是在语言学中的意义。在古汉语中,所谓一字见褒贬的“春秋笔法”中较知名的就是三个表示“杀”的动词:“杀”、“弑”、“诛”。从词义上看,“杀”指无罪而杀,“弑”指以下犯上,“诛”则指有罪、有理而杀。其褒贬指向相应为无褒贬、说话人贬低施事、说话人贬低受事。自古以来,汉语的褒贬词汇就很丰富,特别体现在褒贬动词上。然而无论是词汇语义学还是句法语义学,都没有充分关注包括褒贬义在内的所谓非概念意义的“附加义”对句法语义成分的约束性,尤其是忽视了“说话人”这样的句外角色。自然语言的语义分析和计算在根本上依赖于理论语言学的发展。词语“附加义”的语义分析和计算,特别是词汇意义与句法语义层面的对应关系,值得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

5. 结语

针对汉语中的褒贬词语的态度立场问题,本文提出了“褒贬指向”的概念,参考传统的层次分析法、格语法、配价等语言学理论,对《汉语褒贬义词语用法词典》的1015个褒贬词语按照不同的词类及配价数进行了考察,给出了各类词语的褒贬指向。特别是得出了零价和一价词语都体现说话人的态度,二价以上的词语具有“说话人对施事”、“施事对受事”以及双层叠加等多种态度指向。从而可以清晰地看出哪些词语表现的是说话人的态度,哪些词语体现的是施事者的态度。这对句子、篇章级别的态度立场计算有着重要意义。

当然,我们的分析只是初步的,在实际的语言使用中,特别是在大规模语料库中,可能会超出本文所考察的褒贬指向用法。这就需要进行更大规模、更为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工作。其次,可以进一步分析出褒贬的具体方面,以构成更为完备的“态度持有者-褒贬对象-褒贬方面-褒贬态度”的四元组形式。如“小斯奚落火箭防守下降”中,防守下降是“小斯”奚落“火箭”的具体方面。再次,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出施事、受事、与事的默认褒贬属性,服务于汉语修辞手法(语用策略)的自动识别。如“他要发扬小偷小摸的精神”,有着很强的幽默色彩。按照前面的分析,仅知道施事对受事持褒扬态度。而幽默色彩源自“发扬”的受事往往是好的、高尚的精神,替换为贬义色彩的词语之后产生了特殊的语用效果。最后,还可以与其他语言进行对比分析,以提高机器翻译的精度。

语义分析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涉及多义词的义项区分、意义和用法的区分等难题。我们的分析和统计工作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和疏漏。《褒贬词典》仅有1000多条词语,在数量上也难以满足处理大规模语料的要求,这些不足还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解海江张志毅 2003 《谈〈现汉〉对义位褒贬陪义的标注》,《辞书研究》第6期。

刘全福 1999 《语境分析与褒贬语义取向》,《中国科技翻译》第3期。

刘永丹曾海泉李荣陆等 2004 《基于语义分析的倾向性文本过滤》,《通信学报》第7期。孙雪敏 1999 《成语语义褒贬转化试析》,《语文建设》第4期。

王国璋 2001 《汉语褒贬义词语用法词典》,华语教学出版社。

徐琳宏林鸿飞赵晶 2008 《情感语料库的构建和分析》,《中文信息学报》第1期。

袁毓林 1998 《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

Steven Bethard, Hong Yu, Ashley Thornton et. al. 2004 Automatic Extraction of Opinion Propositions and their Holders,In Yan Qu, James G. Shanahan and Janyce Wiebe (eds.) Proceedings of AAAI Spring Symposium on Exploring Attitude and Affect in Text,AAAI Technical Report Series,AAAI Press。

Theresa Wilson and Janyce Wiebe 2003 Annotating Opinions in the World Press. In 4th SIGdial Workshop on Discourse and Dialogue (SIGdial-03)。

(李斌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210097)

最新现代汉语词汇教案

第三节现代汉语词汇 词汇是一切语言文字学习的基础,我们看到中外语言的学习都是从词汇开始的,比如说汉语在最初的学习阶段是要求组词,英语是要求去默写它的单词。实际是看到了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夯实了基础,才能真正掌握一门语言。 一、词的意义 从词的意义的多少来划分:词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 1.单义词: 顾名思义,是指只有一项词义的词。 再根据词的指向范围和对象来分,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a.专有名词:鲁迅、北京、中国等 b.一般名词:人、自行车、椅子等 c.人称代词、数量词:她、一、二等。 ——专有名词的指示对象是唯一的,而一般名词可以指示的对象范围很广,所揭示的也只是这类事物的一般特征,这是两者的区别。 2.多义词: (1)多义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词义以上的词。 一般来讲,一个语言发展的历史越悠久,文化积淀越深厚,它所拥有的一些词的内涵,使用范围也就越广。因此多义词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必然产物,汉语中的大多数词就是多义词。 比如在我们书上80页,说到“脸”,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指人的头的前部,从前额到下巴这一块。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就慢慢发展了“情面、面子”这样一些意义出来了。(关于“打”,打仗、打架、打气、打水、打酱油、打官司)要识别这些多义词的具体含义,需要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 (2)多义词各义项的联系 按照一般的规律来讲,多义词的各种义项的产生,都是围绕着一个最基本、最主要的意义为核心来进行的。大体来讲是首先有基本意义,然后才产生转义。 ①本义: a.多义词的基本意义是指:一个词最主要、最常见的意义。 ——我们一般学习某一种语言最容易掌握的,也是一个词的最基本意义,而且这个基本意义是不要特别的语境提示,也能清晰地辨别出来的。 例如,以书上80页,“火候”为例,它最基本的词义是: “火力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发展到最后才是用来比喻“人的修养程度的深浅”,或者是用来比喻“一个最关键的时刻”。 b.本义与原义的辨析: “原义”:是指原初本义。 ——大多数的情况下,一个多义词的最本的意义,往往是它的原初意义;但是,随着语言的发展,一个词的基本意义可能会偏离它最初的原初意义。 以“兵”为例:

现代汉语词典词语汇总讲解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难读难写词语汇总 1-300页【柯老师整理】1. 吖嗪ā qín是含有一个或几个氮原子的不饱和六节杂环化合物的总称。 2. 阿訇āhōng今为由清真寺经堂大学或经学院“穿衣”毕业,具有较高宗教学识的宗教人员的通称。 3. 腌臜ā za是一种地方口语,意为不干净,肮脏的意思。用以形容环境、物件等的杂乱不堪、恶臭不洁净等。后引申可用为形容行为、动作等的龌龊,有悖道德良知的层面;也用于心理不爽快等的形容抒发。 4. 哀矜āijīn哀怜;怜悯 5. 娭毑āi jiě1、祖母;2、尊称老年妇女。 6. 欸乃ǎinǎi1.象声词。摇橹声。2.象声词。棹歌,划船时歌唱之声。 7. 嗳气ài qì指气从胃中上逆。胃出而作声,多见于饱食之后。 8. 嗳酸ǎi suān胃酸从胃里涌到嘴里,指吐酸水。9. 僾尼ài ní部分哈尼族 人的自称。主要居住在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 自治州。 10叆叇àidài 指浓云遮 日。 11. 安厝ān cuò停放灵 柩待葬或浅埋以待正式 安葬。 12氨纶ān lún氨纶是聚 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 称,是一种弹性纤维。 13媕娿ān ē亦作"媕阿 "。亦作"媕妸"。亦作" 媕婀"。不能决定的样 子。 14鹌鹑(ān chún)是雉 科中体形较小的一种。 野生鹌鹑尾短翅长而 尖,上体有黑色和棕色 斑相间杂,具有浅黄色 羽干纹,下体灰白色, 颊和喉部赤褐色,嘴沿 灰色,谢淡黄色。 15鮟鱇ān kāng,俗称结 巴鱼、哈蟆鱼、海哈蟆、 琵琶鱼等,一般生活在 热带和亚热带浅海水 域。我国有黄鮟鱇和黑 鮟鱇两种,黄鮟鱇分布于黄渤 海及东海北部,黑鮟鱇多见于 东海和南海。 16鞍韂ān chàn马鞍子和垫在 马鞍子下面的东西。 17吧嗒bādā象声词,表示一种 双音的声响 18疤瘌bāla也叫疤拉,伤口 或疮平复以后留下的痕迹:疮 疤。 19拔擢bázhuó:提拔、挑选 人员使担任更重要的职务。 20菝葜bá qiā也称金刚藤,百 合科菝葜属,多年生藤本落叶 攀附植物。 21跋前疐后báqián zhìhòu 跋:踩;疐:被绊倒。本指狼 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 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 倒。比喻进退两难。同“跋胡 疐尾”。 22白垩bái’è(名)石灰岩 的一种,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CaCO3)。是有古生物的残骸 集聚形成的。白色,质软,分 布很广,用作粉刷材料等。 23白镪bái qiǎng古代当作货币 的银子。 24白鹇bái xián,又名白雉。

浅谈现代汉语和英语词汇特点的比较知识讲解

浅谈现代汉语和英语 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特点的比较 2012级学科英语:王忠文随着世界性汉语热的影响,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而在交际交流中,中、英文的交叉使用现象也越来越多,那么对现代汉语和现代英语之间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做一个比较也显得尤其必要。 一、语音即语言的声音,它是指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用来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人们是通过语音来感知语言的存在的。 现代汉语语音属于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相比有许多显著的特点。在语音方面,现代汉语的总体特点是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的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现代汉语语音的音乐性较强,具体表现为: 1.汉语音节中没有复辅音,都是一个辅音,而且不会出现在音节开始,即使是在词尾也只限辅音[n]和辅音群[ng],如[an]案和[hong]红。而英语中的辅音或辅音群是常见的,他们可以出现在词首或词尾,常常两三个辅音放在一起。 2. 元音占优势。现代汉语中可以没有辅音,但元音是必不可少的成分,并且是乐音,听起来比较悦耳。而英语的音节中最少须有一个元音,最多可以有8个元音。闭音节多,开音节少;音节中以辅音占优势,而且在元音的前或后都可以有辅音

群出现。 3.音节有声调。语音中超音段表达的主要手段是音高、音强和音长。而音高的使用又最为广泛,它的语音物质表现形式为旋律(melody),当旋律以单个的音节或词作为基本载体时,被称作声调(tone);当旋律以短语和句子作为基本载体时,被称作语调(intonation)。声调或语调是体现音高变化的单位。 汉语是声调语言,音高变化分布在字,即音节上,汉语中每个音节都是由声,调和韵组成,一个汉字即一个音节。不仅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还可以使汉语音节界限分明,又富于高低升降的变化,从而形成了现代汉语语音音乐性强的特殊风格。而英语是语调语言,音高变化分布在短语和句子上。英语句子语调由句子的最后一个重读音节即语调核心表现出来,句子中的语调由语调群表现出来。而语调群分为调头、调体和调尾组成。英语中语调的特点如下:一般地说,低调冠,高调头,调身用平调且依次渐变滑动降低。语调核心接受句子语调,有调的变化,或升调或降调。由此,汉、英两种语言的语音对比,主要是音高变化的对比。 二、语汇是语言中语词的总汇。它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的构成要素之一。语汇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汇,指的地语言中的语和词(简称语词)的总汇;狭义的语汇,指的是语言中的语的总汇。我们这里所说的语汇,其含义是广义的,即指的是语言中语和词的总汇,与传统的包括语和

现代汉语词汇(黄柏林)

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 本讲内容 1.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教学的目的、原则、重点和方法 2.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系统及其教学 3. 现代汉语普通话词类系统及其教学 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 (一)词汇教学的目的 培养学生识词、辨词、选词、用词的能力。 1 识词:(初级阶段)记忆为主 2 辩词: 爸爸/父亲知道/认识/了解/理解合适/适合两/二个/名/位 偶然/偶而 3 选词: 听说您父亲了。(去世死逝世没嗝屁) 4 用词: 谢谢你帮忙我。(帮忙) 谢谢你帮我忙。 (二)基本原则 词语的使用;不是讲词的理性意义。 (三)教学重点 初级阶段:记忆生词,理解和掌握汉语中常用词的基本意思与主要用法。 中级阶段:扩大词汇量,并能较为自如地运用所学词语进行交际。重点讲练的词语是①学生不易掌握的常用虚词和虚词结构。如:反而、至于、与其……不如……、除非…… 否则……等。②用法比较特殊或义项较多,有时兼跨不同词类的常用词语。如:嫌、差点儿、再说(动/连)、保险(名/形)、一切(形/代)等。③固定结构和常用格式。如:有声有色、连吃带玩、忽冷忽热、在……看来等。 高级阶段:进一步扩大词汇量并掌握尽可能多的形式。 重点讲练的词语是①成语、俗语、惯用语和一些常用格式的意义和用法②多义词、兼类词的意义与用法③词语的同义扩展或反义扩展④词语辨 (四)基本方法(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1 扩展、搭配。 2 掌握汉语构词法,重视语素教学,词与字(语素)教学相结合。 1)汉语的构词法,汉语的基本词具有极强的构词能力,比如:车—电车、汽车、火车、车票、车厢……电—电灯、电话、电视、电影……衣—毛衣、大衣、雨衣…… 2)汉语词的语义场,如表示家庭关系的语义场:爸爸、妈妈、姐姐、妹妹、哥哥、弟弟;表示体育运动的意义场:跑步、打球、游泳、比赛、操场、锻炼等。 3)利用汉语特殊的思维方法学习新词,如: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 4)利用词的反义关系,如: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胖—瘦、远—近等等。 二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及其教学 1.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 1

15年现代汉语词汇答案

1:[判断题] "摩托车”是半译音半译义外来词 参考答案:正确 2:[判断题]同义词是概念义与附属义完全相等的词。 参考答案:错误 3:[判断题]同音词即声、韵、调相同或相近的词。 参考答案:错误 4:[判断题] 常用词可以是基本词汇中的词,也可以是一般词汇中的词 参考答案:正确 5:[判断题]词都有概念义,同时也有附属义。 参考答案:错误 6:[判断题]由于成语意义的整体性特点,构成成语的语素义直接相加不能显示成语的整体义。 参考答案:错误 7:[判断题]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可以是词义,也可以是语素义。 参考答案:正确 8:[判断题]MTV、WTO都是带字母的词语。 参考答案:错误 9:[判断题]构词能力强是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共同特点。 参考答案:错误 10:[判断题]语素在构词中的特殊变异主要表现之一是语素义变得模糊。 参考答案:正确 11:[判断题]“鼓掌”“睡觉”都是离合词。 参考答案:正确 12:[判断题]固定语在结构、意义、作用上有自己的特点,但仍是词汇的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正确 13:[判断题]“找茬儿”中的“茬儿”是单纯词。 参考答案:错误 14:[判断题]“虚义语素”是指“子、儿、”等无具体词汇意义的词缀。 参考答案:错误 15:[判断题]叠音词属于合成词中的一类,如"莽莽”"姥姥”。 参考答案:错误 16:[判断题]词的本义又叫基本义,是词的最初意义。 参考答案:错误 17:[判断题]“啤酒”“芭蕾舞”是合成词。 参考答案:正确 18:[判断题]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可以分别与不同的词构成反义关系。 参考答案:正确 19:[判断题]“铁路”是词,“铁锅”是词组。 参考答案:正确

《现代汉语》第四章__词汇_练习(有答案)

第四章词汇 一、填空 1、_词汇_是一种语言中词和熟语的集合体,_词汇_是构成语言的建筑材料。 2、词_____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3、基本词具有__稳固性__、_能产性_、_全民实用性_______三个特点。 4、一般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熟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具有稳固性、______具有完整性。 6、语汇规范的原则包括________原则、________原则和________原则。 7、一般而言,一个________就是一个音节、一个汉字。 8、词以________作为构成材料。 9、词由单纯词向________发展,这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大特点。 10、多音节的单纯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类。 11、附加式合成词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12、组合式合成词的构造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 13、词义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点。 14、词义派生发展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15、多义词在具体语境中都变成了_____________。 16、________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是语汇丰富发达的标志。 17、能构成反义关系的几个词,必须属于同一_____________,属于同一上位概念的几个矛盾对立的同级_____________。 18、“世外桃源”的内部结构关系是_____________。 19、惯用语的实际意义都不能从字面来理解,他们用的都是__________。 20、根据前后两部分的关系,歇后语可以分为________的和________的两种。 21、谚语在表义上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就是谚语的真实意义。 22、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是________,如按音节划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按构词功能和构词位置,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3、“小孩儿喜欢吃吐鲁番的葡萄”中包含了________个语素________个词。 24、________是词的物质外壳,________是词的内容。 25、词义是对客观事物的________反映,它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26、________是词义中的主要部分,词还有附属的________,也可称作________。 27、义项是词的________。只有一个义项的词是________,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的词是________。 28、同音词是指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相同词,它可以分为和________两大类。 29、同义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30、词义演变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二、单项选择 1、“激烈——猛烈”的差别在于__D______。 A、范围大小不同 B、词义轻重不同

描写人多的词语造句-字词解析

描写人多的词语造句|字词解析 亚肩叠背:前后的人肩背紧挨着。 形容人多拥挤。 人多手杂:指动手的人多。 也只人头杂的场合,东西容易散失或丢失。 为善最乐: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 常用为劝人多行善事的格言。 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众说纷纭:纷纭:多而姑乱。 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聚蚊成雷: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会象雷声那样大。 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会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 衣香鬓影:形容妇女的衣着穿戴十分华丽(多指人多的场合)。借指妇女。 挨三顶五: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寡不敌众:寡:少;敌:抵挡;众:多。 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腹有鳞甲: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 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近。 口多食寡: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僧多粥少: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

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众口纷纭:纷纭:多而姑乱。 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挨肩擦背:形容人多拥挤。 用众说纷纭造句(1)书本中对这段历史的真相众说纷纭。 (2)专家对恐龙的灭绝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3)对于众说纷纭的科学问题,应该采取慎重态度。 (4)对于天上的不明飞行物,人们众说纷纭。 (5)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一史事仍然众说纷纭,真伪莫辨。 (7)如何妥善处理这一问题,专家众说纷纭。 (8)德来塞作为小说家这一地位众说纷纭。 (9)一直以来,众说纷纭话政党,至今尚无定论。 (10)他心平气和,不因众说纷纭而坐立不安。 (11)日本金融这诸多现象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众说纷纭。 (12)然而众说纷纭,迄今尚无定论。 择校之风愈演愈烈,社会各界的反响也愈来愈大。 (13)有关外星人事件,众说纷纭,言人人殊。 (14)曾几何时,在众说纷纭中彷徨,曾几何时,在他人的只语片言中迷茫,缺曾几何时,没有了找到幸福的坚强,知道你的出现,生命中有了照亮前路的阳光,我爱你!(15)虽然它在显微镜下的特征非常明显,然其细胞起源仍是众说纷纭。

现代汉语词的构成

词的构成 大家好,今天我要讲授的内容是现代汉语当中词的构成问题。在讲这个问题之前,大家应该先知道汉语的五级语言单位:语素——词——短语(词组)——句子(单句、复句)——句群(句组)。从这个序列表里,我们可以看出词位于二级序列,所以,要了解它,我们首先得了解语素,再来分析词。 语素和词都是语言单位。语素是具有一定意义的、用于构词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因此,我们可以讲,语素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而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从这个关系看,词是比语素大的语言单位。 有的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像“吩咐”“葡萄”“咖啡”“马”“牛”等。“吩咐”一词由一个语素构成,因为“吩咐”拆成“吩”和“咐”就都是无意义的声音了。这种情况下,词和语素是一个同形单位,二者统一为一个形体。 有的词是由好几个语素构成的,像“语言”“鸡蛋”“书本”,“语言”一词由“语”和“言”两个语素构成。这时,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分析在这些词中到底有几个语素。 从语素的构词能力看,现代汉语的语素有三大类: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 自由语素,指的是能够单说单用,独立成词,也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位置不受限制。例如“美”可以独用,也可以组成“美丽”“美貌”“完美”“健美”等。这类语素活动能力最强。 半自由语素不能单说单用,不独立成词,但能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位置不受限制。例如“丽”在现代汉语中不独立成词,但能组成“秀丽”“丽人”等词。这种语素在古代汉语中是词,在成语中仍然是词,如“风和日丽”。这类语素活

动能力比较弱。 不自由语素不能单说单用,也不能独立成词,只能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位置比较固定。这类语素活动能力很有限,粘附性很强,所以又叫粘附语素。如“阿”“初”“子”等。 根据在词中的作用的不同,我们把这些语素分为词根、词缀两类。 词根: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是体现词的词汇意义的语素。例如“电线、电视、电影、电话、电灯”等,其中的语素都是词根语素。词根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同别的词根一起构成词。汉语的词大部分是由词根语素构成的。? 词缀:词缀是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根据位置的不同,一般把词缀分为前缀、中缀、后缀三种。词缀不同于词根,它们只能粘附在词根上,主要作用是构成新词,它们自己不能独立构成词,只能缀挂在词根上才能发挥作用。 我们可以这么总结:自由语素都是词根,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属于词缀。 现代汉语中根据语素构成词的方式,将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两类词语: 一、单纯词 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无论音节多少,只要由一个语素组成的词就是单纯词。如“山”“好”“蝴蝶”“莫斯科”等词就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再如“树”“摇”“好”“二”“很”“的”“了”“扑通”也是单纯词。从上面所举例词可以看出,单纯词的语音结构不是单一的,其中有单音节的,也有多音节的,多音节的单纯词无论音节有多少,单个的音节都不表示意义,只有几个音节组合起来才能表示意义。对于多音节的单纯词而言,其内部的声音形式之间可能具有不同方面的联系。多音节的单纯词从声母、韵母、音节之间有无联系、有什么样

[习题]现代汉语词汇练习(附答案)

现代汉语词汇练习 一、填空题 1、词最重要特点在于:它是_________的语言单位。 2、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是___,如按音节划分,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按构词功能和构词位置,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 3、成词语素的特点在于它本身就能____、又能_________,而不成词语素则只能_________。 4、“北京猿人究竟多少人一群呢?”这句话中共有__个语素__个词。 5、“小孩儿喜欢吃吐鲁番的葡萄”中包含了__个语素__个词。 6、“流连”是单纯词中的__词,“妯娌”是______词,“丁宁”是__词。 7、词是构成__或__的要素,语素是构成__的要素。 8、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___。合成词是由_______语素构成的词。 9、单纯词的特点是:不管它有多少音节,但只有__个语素。 10、双音节单纯词主要包括___、___、___三种。 11、由词根加词根组成的合成词有___和___两种形式。 12、复合式合成词是由____结合在一起组成的合成词;重叠式合成词是由____构成的合成词;附加式合成词是由_____组合而成的。 13、复合式合成词有_种类型,它们是___、___、___、___、___。 14、一种语言里所有的词语的总和叫做__。这里的“词语”指__和各种性质作用大致相当于词的__,在现代汉语中就是指成语、___、___、___等。 15、_____是词的物质外壳,____是词的内容。 16、词义是对客观事物的__反映,它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17、“鬼”、“神仙”等词的意义是对客观世界的_______反映。 18、___是词义中的主要部分,词还有附属的___,也可称作___。 19 、义项是词的_________。只有一个义项的词是___,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的词是___。 20、词的本义是词的__意义,基本义是词的____的意义,引申义是_________的意义,比喻义是__________的意义。 21 、同音词是指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__、__、__都相同词,它可以分为____ _和_____两大类。 22、义素是构成词义的______,也就是词义的____,所以又叫____或____。 23、语义场就是通过_____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____或__划分出来的类。 24、同义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___。二是___。 25、同义词的辨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______,二是_____,三是_____。 26、反义词是指_______的词。从意义关系上区分,反义词有两类:一类是 ______,另一类是______。 27、“呆板”在“不聪明、反应慢”的意义上同__一词构成反义关系。 28、基本词汇是词汇的__部分,它长期存在着,并且为____提供基础。

现代汉语第四章词汇(练习)

现代汉语练习题 第四章词汇 一、选择题 1.汉语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 A.音位 B.词 C.音节 D.语素 2.下面哪一组是成词语素()。 A.火、人 B.车、民 C.大、言 D.奋、玩 3.下面哪一组是不成词语素()。 A.吗、丰 B.以、语 C.固、伟 D.型、怕 4.下面哪一组是不定位语素()。 A.鱼、手 B.们、热 C.理、呢 D.阿、的 5.下列是联绵词的是()。 A.相同、咖啡 B.沙发、哆嗦 C.吩咐、芙蓉 D.忐忑、关闭6.下列词语含两个语素的是()。 A.法国 B.俄罗斯 C.蝴蝶 D.沙发 7.下列词语属于单纯词的是()。 A.皑皑 B.爹爹 C.偏偏 D.反正 8.下列词语属于联合式复合词的是()。 A.动静 B.动员 C.表态 D.动心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B.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基本词汇 C.基本词汇的特点之一有全民常用性 D.熟语是尚未定型的自由短语10.下列词语属于“词根+词根”的是()。

A.老乡 B.老人 C.老师 D.老板 11.下列词语中“子”是词缀的是()。 A.莲子 B.电子 C.瓶子 D.独子 12.下列是附加式合成词的是()。 A.莲子、盖子 B.原子、板子 C.帘子、桌子 D.瓶子、中子13.下面哪一个是简称()。 A.文盲 B.公关 C.电器 D.布匹 14.下列词构成了互补反义场的是()。 A.粗——细 B.大——小 C.动——静 D.福——祸15.下列词构成了极性反义场的是()。 A.曲——直 B.反——正 C.生——死 D.苦——甜16.下列词语感情色彩不同的是()。 A.小气 B.吝啬 C.节省 D.守财奴17.下列词语体色彩不同的是()。 A.机遇 B.明儿 C.半中腰 D.聊天 ※18.下列划线的词属于比喻义的是()。 A.爱的结晶 B.风浪大,船要翻 C.满面风尘 D.万吨巨轮 ※19.下面哪一组中的“花”与其他的不一样()? A.花季年华 B.别乱花钱 C.眼花了 D.笑得花枝乱颤20.下列成语属于主谓结构的是()。 A.守株待兔 B.三心两意 C. 包罗万象 D.百花齐放 ※21.汉语基本词汇的特点是()。 A.选择性、稳固性 B.排他性、能产性 C.单一性、稳固性 D.稳固性、能产性

形容人多的词语

形容人多的词语 1、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2、济济一堂: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3、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4、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5、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6、项背相望:原指前后相顾。后多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7、座无虚席: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8、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9、挨肩擦背:肩挨肩,背擦背。形容人多拥挤。 10、挨三顶四:形容人多,连接不断。同“挨三顶五”。 11、挨三顶五: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12、比肩迭迹: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13、比肩叠迹:肩膀相靠,足迹相叠。形容人多。 14、比肩迭踵:形容人多。迭踵,脚尖踩脚跟。 15、比肩叠踵: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16、比肩接迹:肩膀相靠,足迹相接。形容人多或接连不断。 17、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18、撺哄鸟乱:撺哄:怂恿,起哄。形容人多起哄,七嘴八舌,像鸟聚集在一起一般噪乱。 19、地狭人稠:稠:密、多。土地狭窄,人口稠密。即地少人多,非常拥挤。 20、方员可施:随处可用。形容人多才多艺。 21、寡不胜众: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同“寡不敌众”。 22、过市招摇:市:闹市,指人多的地方;招摇:张扬炫耀。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 23、观者如市:形容观看的人多。

24、观者云集:观看的人如(词语大全)行云那样密集。形容观看的人多。 25、掎裳连袂:裙子牵住裙子,袖子连着袖子。形容人多。 26、挤挤插插:物多人多,十分拥挤。 27、驾肩接迹:形容人多。同“驾肩接武”。 28、驾肩接武: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 29、济济一堂: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30、肩摩袂接:人肩相摩,衣袖相接。形容人多拥挤。 31、锦囊佳句:锦囊:用锦做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指优美的诗句。 32、锦囊妙句:锦囊:用锦做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指优美的诗句。 33、掎裳连襼:牵裙连袖。形容人多。 34、磕头碰脑: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

现代汉语词语比较

语言学里的几组词语比较 “差点没”和“差点”的区别何在? 一位学汉语的韩国人曾问中国老师:[考大学]差点没考上,差点考上。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显然有差别,一是考上了,二是没考上。——但是,[活太多]差点没累死,差点累死。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显然无差别,都是没有死。同样是“差点没”和“差点”,为什么效果不同? 差点没累死是“差点没把我累死”的省略,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虚拟,也就是说是不可能存在的。 差点没考上,就不一样了. 我是这样理解的,在“差点,差点没”后的那个词是自己希望达到的,那么意思就有差别,比如“我上次四级考试差点就优了”,表示惋惜。 而“我上次四级差点没优啊!”表示好险优了。而“差点,差点没”后跟的是和自己愿望不符合的东西,句意就相同了。 差点后面加上趋势是向上的事物时,表示与此趋势相反;差点后面加上趋势是向下的事物时,表示与此趋势相同 "有点”和“一点”的比较 “一点”和“有点”在表义上有相同点,即都表示“略微,稍微”,但两者在表义和用法上有不同之处,大致规律如下: 1,如果需要修饰谓语动词或形容词时,需要在动词、形容词前用“有点”作状语,如果需要补充说明谓语动词或形容词时,需要在V/A后用“一点”作补语。(V/A 表动词或形容词) 2,当一个句子具有请求、劝告、命令、催促、对比、比较等意思的时候,一般要在V/A后面用“一点”作补语 3,否定句的V/A不能用“一点”作补语;而要用“有点”作状语 4,陈述句一般也要用“有点”做V/A的状语 5,有时候,V/A既可以用“有点”作状语,也可以用“一点”作补语,此时,是用哪个要看具体语言环境 eg:(1)酒一口一口吞下去,心头好象有点活泼起来了。(鲁迅《在酒楼上》) (2)我的汉语水平有点提高。 (1)可以说成“心头好象活泼一点了”;(2)可以说成“水平提高一点了。” 在这些句子里,用“有点”和“一点”所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是语气不完全相同 接受“和“接收“的区别是怎么解释? 1 我《接受+接收-》了他的礼物 2 我接受+ 接收- 了他的感情 3 信号接受- 接收+ 到了 4 这个学校接受+ 接收+ 外国留学生 5 他的条件我不能接受 从上面例子我觉得他们有两点区别 第一接受是在客观上收到和主观上同意接收是客观上收到不强调主观 第二接受连接的宾语多是感情和看得见的事物接收的是虚拟的象信息,汇款之类 方位词“里边”和“里”如何区分 答1:主要是具体使用上的区别,特别是在做词语的语法功能上的区别时。如:“里面很宽敞”,就不能说成“里很宽敞” 答2:我觉得里边是名词里是副词,前者做主语宾语后者只能做补语 答3:里跟在别的名词后构成方位短语之后,整体作句子的主宾,里边是复合方位词,可单独做句子的主宾 现代汉语中的近义词该如何比较辨析呢?请说说分析方法!比如:一样和同样

(完整版)形容人的词语

形容人的成语 3楼 忍耐 忍气吞声忍辱含羞忍辱负重唾面自干委曲求全 其他 人弃我取山高水长知书达礼 ⑿团结 团结 打成一片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坚如磐石精诚团结磐石之固铜墙铁壁同心同德同心合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众人拾柴火焰高 齐心 和衷共济戮力同心齐心协力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同心协力一体同心一德一心一心一德众擎易举 帮助 博施济众打抱不平济困扶危济弱扶倾解囊相助救困扶危相濡以沫夏雨雨人燮理阴阳抑强扶弱以沫相濡治病救人助我张目左提右挈 同甘苦 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同生死,共存亡同呼吸,共命运休戚相关休戚与共有福同享其他 和而不同如左右手天下一家息息相关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心照神交血肉相连意气相投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志同道合周而不比 ⒀才能 才学 八斗之才才高八斗学问深广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学贯中西博学多才博古通今辩才无碍不栉进士才貌双全才气过人藏龙卧虎沧海遗珠出将入相出类拔萃出口成章踔绝之能大才盘盘德才兼备登高能赋栋梁之材斗南一人斗酒百篇多才多艺风流才子风华绝代凤毛麟角高才疾足高足弟子国士无双和氏之璧鹤鸣九皋后起之秀锦心绣肠金声玉振金玉满堂看杀卫玠经天纬地麟风龟龙灵蛇之珠梦笔生花面壁功深妙手丹青莫测高深南州冠冕南金东箭能事毕矣能者多劳牛刀小试女中尧舜旁求俊彦弸中彪外七步之才被褐怀玉千里之足强将手下无弱兵巧同造化三寸之舌三头六臂扫眉才子珊瑚在网神工鬼斧升堂入室淑质英才腾蛟起凤文武双全文不加点五言长城下笔成篇下笔成章下笔千言贤良方正新硎初试雄才大略秀出班行药笼中物衙官屈宋游戏三昧一技之长一目十行一世之雄一柱擎天倚马可待有脚书橱隐若敌国玉堂金马困任授官真才实学直谅多闻智勇双全着手成春卓尔不群左宜右有 智谋 将计就计举无遗策老谋深算盘马弯弓旁敲侧击千方百计穷寇勿追权宜之计人定胜天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神机妙算神通广大文韬武略万全之策胸中甲兵研桑心计以一持万运筹帷幄遵时养晦足智多谋 聪明 别具只眼冰雪聪明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独具只眼耳聪目明告往知来过目成诵过目不忘见微知著料事如神明见万里讷言敏行人中骐骥生而知之未卜先知先知先觉

浅谈现代汉语的发展趋势及重要性

浅谈现代汉语的发展趋势及重要性 一、现代汉语的发展趋势 20世纪后半期到现在,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政治体制的变革及科技的日新月异大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文化的发展,我们的现代汉语就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呈现出多了种发展趋势。如:新词大量出现;方言词越来越多的融入到普通话中;网络用语大量出现;外来词不断增多;现代汉语在走出去,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等。新词大量出现。大家都知道每当有新的东西出现,就会有新的名字被赋予,而在这种新的东西出现之前是没有这样的词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是改革开放的中国,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全面深入推进,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教、科技等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事物和新情况纷至沓来,层出不穷。为描述不断出现的新生事物,满足交流的需要,大量独具特色的新词应运而生。“对于新词的数量,各类统计不尽相同,最多的估计是一万一千个左右,也有的说比较固定的新词是七千个左右。这些数以千计的新词从不同角度生动形象的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变化。下面列举一些简单的例子:在政治用词上新出现了“邓小平思想” “一国两制” 、“三通”、“三个代表”、“八荣八耻”、“依法治国”“政治民主”等;经济上出现了“市场经济”、“外向型经济”、“期货” 、“再就业”等;日常生活中出现了“超市”、“绿色食品”、“放心肉”、“手机”等。当然,其他还有很多类,这里暂举这些例子。方言词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普通话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区间的联系

更为密切,交流更为频繁。我们都知道交流就要涉及语言,听得懂听不懂就成了很重要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来自各个地区的很多方言词已为大家所认可,成为了现代汉语的词汇组成部分。如来自北方方言的“大腕儿”、“大款”、“得瑟”、“托儿”等;来自粤方言的“按揭”、发烧友”、”埋单”、”跳槽”、”物业”、”双赢”、”帅哥”、“靓女”“做秀”等。这些方言词词越来越频繁地为我们使用,为我们的日常交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网络用语大量出现。互联网的出现大大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人们的交流更为便捷、更为频繁。随之也兴起了一种所谓的网络文化,这些网络用语不是经常使用互联网的人是很难看懂的!如:“菜鸟(新手)”、“果酱(过奖)”、“浮云(不重要的东西)”、“干虾米(做什么)”等等。关于网络文化争议很多,有的人认为这是低俗的、不入流的,给中国文化抹黑了;有的人认为很好,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很多词很有新意,够时髦;也有的人认为无关紧要,这些听不懂的网络语只是少数,不怎么影响日常交流。当然,网络文化的流行是好是坏,有待商榷,我不能就此定论。外来词在不断增多。从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以后,外国词就开始走入现代汉语了,特别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速度更在加快。这些外来词有音译的、也有意译的。下面举一些简单的例子,直接音译的,“罗曼蒂克(romantic)”、“基因(gene)”、“奔驰(Benz)”、“麦当劳(McDonald's)”等;意译的,“电子邮件(E-mail)”、“网络援助(net aid)”、“微软” (Microsoft)”、“温室(green house)”、“绿色食品(green food)”等。还有其他语种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属性。即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说,它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2.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和 语法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 3.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4.-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 汉民族共同语。 5.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 艺作品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语言。文学语言主要在书面上,也在口头上为民族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6.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是语言的地域分支。 7.次方言:由于在同一方言内部仍存有语言分歧现象,常常把一种大方言再分列若干方言片,又称次方 言。 8.地点方言:次方言下再分成一些小的方言点称作“土语”,即地点方言。 9.共同语: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 6 能记:是能为人们以某种方式(如视觉、听觉)感知得到的外在形式 7 所记:是符号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或内容; 的交际职能能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须凭借语音这个物质载体才能表达出来。一切语音都具有三方面的性质,即物理性质、生理性质和社会性质。 2. 出的声音就高;反之,声音就低。汉语的音调有高低升降的变化,主要是音高的变化。 3. 的幅度大,声音就强;反之,声音就弱。普通话语音的轻声和非轻声音节的主要区别就是音强的不同。 4. 反之,声音就短。在普通话中,轻声音节的音长要比非轻声音节短一些。 5.,指的是声音的个性、本质、特色,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本质特征, 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音色是由发音体振动的不同形式(包括发音体的不同、发音方法的不同、发音时共鸣器形状的不同)决定的,只要其中有一项因素改变,就可以形成不同的音。 6. 出的就是音素。音素可以分为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两大类,普通话语音共有32个音素。 7.塞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碍部分,阻塞部分突然 打开,气流迸裂而出,造成爆发色彩的音。 8.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靠近,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挤出,造成摩擦音。 9.07/05塞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逐步放开,形成一条窄缝, 让气流从窄缝挤出,造成塞擦音。汉语里的塞擦音有j q zh ch z c 10.鼻音:发音时软腭下垂,鼻腔通路打开,口腔里形成阻碍的两部分完全闭合,气流不能从口腔通过,

描写人多的词语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这情景实在有趣!我想起两句诗:“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反过来也可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1.用横线划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说把比作;把比作。这样写你觉得怎样? (3分) 2.文中哪个词语是表示人多?你还知道哪些表示人多的成语?、(至少写出2个) 3.你认为儿童还会是什么?仿写句子。(2分) 例:儿童是花朵,在春天的感召下会欢畅活泼地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 儿童是,。儿童是,。 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边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太阳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1、从片段中找出一对近义词:()-() 2、“初升的太阳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这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这句话可缩为: 3、我推开病房的门,为什么怔住了? 4、用“”画出对妈妈细节描写的句子,用“”对爸爸细节描写的句子。 5、“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请写下来。 选择关联词语填空。(2分) 因为……所以……不但……而且……即使……也…… 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既然……就…… (1)我()考试不及格,()向别人抄袭。 (2)船夫驾驶小艇时,()操纵自如,()行船速度很快。 (3)()困难再大,我们()决不会退缩。 (4)你()明白自己错了,()应该诚恳地向人家道歉。 2、句子加工厂。(5分)

现代汉语词汇部分练习题七

1 / 18 现代汉语词汇部分练习题七 本人精心整理的文档,文档来自络本人仅收藏整理 如有错误 还请自己查证! 现代汉语词汇部分练习题 一、填空 1、从分布位置看语素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2、xx是指由 _______构成的词 3、合成词是指由_______构成的词 4、词根是词中表示_______、位置______的语素 5、词缀是在词中表示______、位置_____的语素 6、词汇是语言里____和____的总汇 7、语素是_____结合体 8、词是表示_____、_____的最小语言单位 9、从语音构成角度来看 语素可分为??????_____和______ 10、从语法功能看 语素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11、双音节单纯词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种 12、附加式合成词分为_______和____两种 13、复合式的合成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结构类型

2 / 18 14、简称常见的简缩方式有三种: (1)_____ (2)_____ (3)____ 15、词义是___________反映 它包含着人们_______ 16、词义具有_____、______、_____三种性质 17、本义就是_____意义 18、基本xx是_____的意xx 19、引申义是_____的意义 20、比喻xx是_____的意xx 21、词义的发展变化主要有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____的词叫单义词 22、xx是指_____的词 23、同音词是指_____而____的词 24、同音词可分为两类: ______和________ 25、同音异形词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条: (1)______ (2)______ 26、一般区分xx和同音词的原则是: 3 / 18 ____的是多义词______的是同音词 27、同义词是____的一组词 28、反义词的对应关系主要有三种类型: (1)____-(2)___ (3)_____

现代汉语词汇羡余现象初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23201840.html, 现代汉语词汇羡余现象初探 作者:柯敏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3年第05期 摘要:在现代汉语中,词汇羡余现象十分常见,前人从双音词羡余、音译词羡余、词汇 羡余等角度,在羡余定义、类型、成因、作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在前人“羡余即语言结构的形式超过意义表达的需要,亦即语形相对于语义有所剩余的情形”的羡余定义的基础上,探讨了一种定义更为严格的现代汉语词汇羡余现象,并对其结构类型和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词汇羡余的六种类型,总结了词汇羡余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羡余羡余成分赘余 一、引言 在现代汉语中,词语的羡余现象十分常见,如“爸爸”与“爸”意思相同,“昂贵”其实就是“贵”,“蝴蝶”属于蝶的一种类型,“蝴”字并没有实际意义,这些都可以算作是词汇羡余。所谓词汇羡余指的是一个词语中,两个词根义位相近或相同,其中一个词根能够代表整个词语或者两个词根中一个词根无意,其本质是“语形相对于语义有所剩余的情形”。(杨明义,1999) 对“羡余”现象的研究,目前已有一定的成果。张国鹄(2011)从古代诗词格律角度着手探讨诗歌用词中的羡余现象;娄可树(2010)结合“羡余”二字本义,从起源角度发掘出“羡余”是我国古代赋税史上一个特有的名词,意指地方官员以赋税盈余的名义向朝廷进贡的财物。对于现代汉语中的羡余研究,总体分析大都是从整个羡余现象、多音词羡余现象、双音词羡余现象、积极羡余、消极羡余以及羡余与累赘的区别等角度进行的,如张卫东(2008)、潘先军(2007)、石毓智(1993)等。 但现代汉语词汇方面的羡余研究成果中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一)羡余的定义模糊化、宽泛化。杨明义(1999)认为:语言中的羡余现象,从根本上说,反映的是语形与语义不相配合的一种表现,具体说是指语言结构的形式超过意义表达的需要,亦即语形相对于语义有所剩余的情形。金颖若(2004)认为:语言中,语音、词汇、语法结构都存在超出准确表达意义的要求而显得不经济的“多余”成分,语言学把这种现象称为羡余(redundancy)。潘先军(2007)认为:语言的羡余现象是指语言的表达形式多于表达内容,通俗地说就是在表达语义时,语言中的某些部分是“废话”。 (二)单独对现代汉语词汇的羡余现象的研究不够深入,研究者没有很好地将现代汉语词汇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未能得出较为深刻的结论。 (三)研究者对羡余成因的归纳大同小异,总体看来有以下几方面原因:语言系统的原因,包括形成韵律和谐、凑足音节、词义演化中语义的脱落等;主体认知心理上的原因,包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