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一、关键词解释、研究背景和成果简述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主要包括合作、分享、助人、捐献、谦让、安慰、同情等。

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进步有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西方心理学界对亲社会行为广泛、深入的研究仅有几十年的历史。从这几十年的研究看,初期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亲社会行为的诸多具体决定因素进行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研究者在吸收、总结原有成果的基础上,把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具体因素有机地整合为一个整体,即建立一种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式,从而更深入、细致地探查亲社会行为发生、发展的内部心理机制。其中影响较大的有A. Bandura(1962、1977、1986)的社会学习论的观察学习模式, S. H. Schwartz(1968、1977)的规范激活论的利他行为模式,B. Latane和M. Darley(1970、1981)的社会作用力的干预模式。这三种模式均能在一定范围内解释亲社会行为的产生问题,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对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发展颇为关注,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这一课题,查阅了大量文献,以完成此综述。

需要说明的是,事实上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还有一大派别,即社会生物学假设助人的先天特性来自我们的基因,来自于进化遗传,由此亲社会行为也有强烈的遗传原因;而我们对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更感兴趣,因此此篇综述的内容并不包括遗传学的观点。

二、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一)现场因素

现场因素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偶见的、具有独特形式的、由不可预见的因素组成的。人们在这种因素分类下产生的助人行为通常有可能有伤害施助者性命,使

其财物受到威胁,有一定的危险性,付出的代价很大;而且这种助人行为是不能预见到的,无法事先制定计划,往往措手不及;现场变化中还会引起施助者生理上的应激状态。总体说来,因现场因素产生的助人行为比长期因素产生的助人行为难度更高、危险性更大、对施助者品质与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我们首先按照艾森伯格的模式将亲社会行为的产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①他人需要的注意阶段。注意到他人的需要是亲社会行为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受个体的先行心理状态和特质特征(对他人的积极评价、角色采择的能力和倾向、他人定向、自我关注等)以及个体对特定情境的解释这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②确定助人意图阶段。当一个潜在的助人者注意到他人的需要时,便决定是否需要助人,这就进入了亲社会行为意图的确定阶段,这一阶段又分两种情况:在紧急情况下,情感因素在助人决策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在非紧急情况下,个体的认知因素和人格特质可能起主要作用。

③意图和行为相联系阶段。个体产生助人意图后,并不意味着他实际上将作出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意图和行为之间的联系还要受到个人的有关能力(如助人的特定技能、自我效能感、自我调节技能等)和人与环境的变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我们的研究建立在人们已经观察到了事件的前提下,而人们对于他人是否需要帮助的确认主要建立在受助者的特点上,第一阶段情境因素的作用有限,故不计入考察范围。

我们把第二阶段的“助人意图的确定”定义为人们认定应该采取亲社会行动。比如小李目击到一个小孩溺水,他很可能在第一时间感到这个小孩急需救助,并认定自己有责任采取行动。在这一阶段中,物理情境(A)起到重要作用:1.城市过载理论首先考虑比较大范畴的生活区域因素,根据https://www.wendangku.net/doc/cb3227747.html,gram 的“城市过载”理论,认为城市人所受到的刺激过量,人们应接不暇,进而导致了人们尽量去回避各种各样的刺激,包括对求助者苦恼的反应.如果让城市人住在一个更平和、刺激更少的环境中,他们也会在求助情境中伸出援助之手。很多研究也支持了这样的观点,助人行为的产生与事件发生在乡村和城市有关,而与目击者的成长地无关在美国36个城市进行的现场研究证明,是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的人数)而不是人口的数量与助人行为有关(Lveine,Martneiz,Basr,

e&osernsno,1994)。人口密度越高,助人行为越少。城市超负荷假设是有道理的:相同数量的人,居住在一个狭小的区域比居住在更大区域的人接受的刺激多。如果你不幸骑自行车遇到了麻烦,情愿在小镇上让一个人城市的骗子目击你的自行车事故,也好过在挤满人的大城市让一个小镇居民看到车祸。因为心理学的实验己经表明,在小镇上出现自行车车祸时,一半的过路人看见后会停下来帮忙;而在大城市,只有百分之十五的路人会帮助伤者(Amat,1983)。除了帮助遇到意外的陌生人,小镇上的人也会帮助走失的小孩、指路,以及归还丢失的信件.在美国、加拿大、以色列、澳人利亚、土耳其、英国、苏丹等国家中,这个有关城市规模与助人行为关系的实验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Hdege&Yous 1987).总之,根据城市超负荷假设,大城市的拥挤和匆忙让那些原本关心和利他的人变得内敛,不再对周围的人有反应。换句话说,他们可能会对与自己不直接相关的事“选择性失明”。

2.地点因素。地点因素大致被两个变量决定:一是助人者的熟悉程度,二是安全性;比如助人者居所附近的地铁站当然是一个很熟悉的地点,但白天人流如织的情况又与深夜无人时不同。显然,带有一定危险性或不可预知性的地点会使人们产生恐惧心理,进而导致他们选择逃避以自保,尽管他们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要帮助他人。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情况下他们并没有确立助人意图。除了地理上的定位外,某一地点的周边环境也是一个值得考量的因素,强烈的噪声、拥挤的人群、肮脏的卫生状况等令人厌恶的环境条件会使人们想要尽快离开,这可能会严重削弱助人者的助人意图。

3.天气因素。当暴风雨等恶劣天气来临时,人们在内心中往往感到无力,感到自己此刻也是一种“受害者”,而失去帮助他人的意图;另外还有时间因素,譬如一个人很可能马上就要错过飞机,这时候希望他耐心地给一个问路人解答问题就是非常不明智的。这就是时间因素对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的一种方式。

4.特殊刺激因素。举一个很具现实性的例子:上海正在举办世博会,政府大力倡导人们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性,人们就很可能有更多的助人意图。

以上四方面,都属于物理情境因素。

在人们确立了自己的助人意图后,便是最为重要的第三阶段---意图与行为

相联系阶段。我们假定大多数人都是有道德正义感的,因而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很多人都会确立其助人意图,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亲社会行为并没有那么多呢?这就说明在助人意图的确立与行为的落实间,有一道大多数人无法逾越的障碍,我们认为这其中社会环境因素起着重要影响,尤其是旁观者效应带来的责任分散与社会抑制。

B.旁观者效应和责任分散。

发生在世界上最繁华城市纽约的著名的克尤公园事件,引出了心理学三大定案之一的旁观者效应。巴利和拉塔内现在对克尤公园现象有了令人信服的社会心理学解释了,他们把它叫做“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或者,更简单地说:“旁观者效应。”正如他们所假设的一样,正是因为一个紧急情形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一位旁观者无动于衷的。他们后来提出,有三种思想过程在支撑着旁观者效应:当着别人的面采取行动的犹豫,除非人们知道帮助或者别的什么行动是合适的;感觉着其他不动的人可能理解这个情形,即不需要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责任的分散”——即一种感觉,由于别的人都知道这个紧急情况,一个人自己得采取行动的责任就减轻了。后来由拉塔内、巴利和其他一些研究者进行的其它一些实验也证明,根据旁观者是否能看见其它的旁观者,是否被别人看见,或者完全知道有其他人,那么,这三种思想过程中的这种或者那种就会起作用。用这个效应试想一下媒体曾报道过的小孩子落水事件。旁观者甲本想下水救人,又有些犹豫,他在想其他目击者乙、丙等人的反应。转念一想,这么多人都看到小孩子落水,总会有几位下去救险的,自己就不下去吧。犹豫之间,小孩子被水吞没了。居然没人下水!甲不禁心里有些内疚,再一想,要责怪,要内疚,要负责任,也是和乙、丙等数十人分担,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他走开了。

C.内疚感(guilt)对亲社会行为也有影响。

内疚感即指当一个人做了自己认为是错误的一件事情时所唤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为了降低这种情绪,人们一般会选择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弗瑞德曼(Freedman 1967)主持的的一项研究中,被试者坐在一张桌子旁边等待实验的开始。在某些情境中,桌子非常容易被打翻,这样所引发的结果将是桌子上的卡片散落一地。实验者告诉被试者们桌子上的这些卡片是某个人急需的论文资

料,当被试者将桌子打翻时,他就会因为弄乱了了这些卡片而产生内疚感。在另

外一个情境里,桌子很坚固,卡片也没被弄乱。最终结果与预期的一样,一些更

加容易诱发内疚感的情境使人产生了更多的助人行为。对于内疚感所产生的效

果,研究者认为其可能与人们的两种动机有关:其一,一个有内疚感的人希望通

过做好事来弥补自己的过错;其二,他们也希望能够避免直接面对受害者,以免

产生尴尬。

另外,在助人行为与内疚感的关系中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就是“忏悔”(confession)的效果。忏悔能令一个人的心理感到好受一些,使其个体的内疚

感降低。卡尔斯密斯(1968)的研究可以验证这种观点。在该项研究中,实验者

要让被试者们相信,由于被试者们使用了不好的信息,导致实验结果被破坏。之

后,一部分被试者有向实验者忏悔自己的错误的机会,而另外一些被试者则没有。

同时还有一个对照组,该组的被试者并不认为自己破坏了实验结果,随后,实验

者测量被试愿意继续参加实验的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

情境自愿参与进一步实验的时间

忏悔组 2.67

控制组 1.92

由此可见,内疚感增加了人们的助人行为,忏悔降低了人们罪恶感,但同时

也减少了助人行为。

D.被助者的特点:

人们的助人行为在当即下不仅受情境因素(即上文中的旁观者效应因素和物理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会因被助者的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因而被助者的特点也是助人行为模型中的一个重要变量。被助者的个人特点经常在助人行为中的程度和类型上产生各种影响。比如人们对慈善事儿捐款的行为就与接受捐款的人有关,若是一个身体强健而当街求乞是不会引发人的助人行为的。被助者特点中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年龄,一般来说,老年人和小孩往往得到更多的帮助,这时受到尊老爱幼的社

会规范的影响。

2. 性别,大部分研究表明,女性被帮助的机会多于男性,伊格利(A.H.Eagly)等人1986年考察了35个研究,发现潜在施助者为男性,则女性求助者比男性更容易得到帮助,80%的研究都证明了这种倾向。但是当施助者为女性时,则男女求助者得到帮助的可能性大致相当。关于这一点,原因可能是因为传统观点认为女性在体力上比男性弱,属于弱者的范畴,而社会规范倾向于去帮助弱者,所以女性较多获得帮助;另一方面,也有研究认为男性对女性的帮助体现了性吸引的作用,如果没有性的吸引,也许助人行为不会有性别差异。

3. 外貌,外貌漂亮帅气的人往往更容易得到帮助,尤其存在于异性求助者与助人行为实施者之间,也有人认为美丽愉悦的外表属于一种无意识的自我酬赏。

4. 仪态,莫盖恩(1973)发现人们的穿着、仪表也是影响他们是否能得到帮助的因素,如果一个人穿着奇装怪服,举止粗鲁、招摇过市,当他发生困难时,就较少能得到别人的帮助与同情。人们会认为他发生困难是自作自受,帮助这种人也不能获得精神上的自我安慰。

5. 被助者是否值得他人帮助:一个人是否会得到帮助也部分取决于他是否值得帮助。例如,在路上人们大多会去帮助一个因生病而晕倒的人,而不大会去帮助一个躺在地上的醉汉。Weiner(1980)通过对大学生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实验中,一位充当上课笔记不全的学生,设法向同学借用笔记,如果他原来上课的时候是认真听讲的,愿意借给他的人很多:相反,如果他上课时听课不用心,东张西望,那么,则很少有人愿意借笔记给他。假如一个人能靠白己的力量完成某项任务,人们便不会去帮助他。

6. 被助者与助者间的关系:

大量有关亲社会研究关注的是陌生人之间的助人行为,如拉坦和达利的旁观者干预研究。尽管这些研究非常重要,但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助人行为往往发生在相互认识的人之间,如家庭成员和亲密朋友。在这种关系中的决定性因素我觉得也是值得一提的。

根据美国学者Margaret Clark等人(1994,2001)的观点,新认识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由公平所掌控,彼此的关系是交换关系。在交换关系中,人们很清楚谁在关系中付出了什么,当人们觉得自己对关系的投入比得到的多时,就会感觉到被人趁机利用了。与之相对应,亲密朋友、家庭成员、浪漫情侣之间的交互作用很少受到公平标准的限制,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在需要的时候能互相帮助,这种彼此之间的关系称为公共关系。在公

共关系中,人们会对他人的需要做出反应,不管他们是否有所回报。

马庆强先生曾就以下层次的人际关系做过一些研究:

R1近亲(例如:父、母、子、女、兄、弟、姊、妹)

R2最好的朋友或知己.

R3以下三类陌生人:(1)弱者(例如一个盲人;)(2)幼者(例如,一个6岁大的孩童;)(3)社会精英(例如,一个曾经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

R4普通的陌生人.

RS自己不喜欢的人或者敌人.

研究结果显示:(1)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作出利他行为的可能性与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有关,这种可能性按下列的关系顺序下降:(Rl,R2,R3,R4,RS)。(2)根据跨文化的实证研究,上述的人际关系层次适用于中国人和英国人以及马来西亚人。(3)不论道德判断能力的高低,利他者都是对与他关系较密切的人作出利他行为的可能性较高。

F. 结果预期———助人行为得到的奖赏

亲社会行为者在行为中得到了物质的、社会的或情感的报偿,为继续得到这种报

偿而更多地做出亲社会行为。Statows发现,有强烈社会赞许需要的人比社会赞许需

要低的人更可能为慈善事业捐钱,但这仅仅是在有别人注意他们的时候。

E. 心境/情绪

大量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很大一部分程度的原因在于助人者当时的

心情如何。在特定条件下,情绪因素会对助人行为产生极大作用。很显然,人们在

心情好的时候更愿意帮助。坏心情(比如痛若或抑郁)的影响情况更复杂。如果

坏心情使我们把注意力集中于我们自己和我们个人的需要,那么它就会减低帮助

他人的可能性。如果我们认为帮助别人会使我们感觉好起来,由此抚慰我们的坏

心情,那么我们更可能去帮助。关于情绪与助人的影响关系,心理学者对此提出

了两种理论。

1.积极情绪效应

当人们处在一个良好的情绪内,他们更可能去帮助他人,这些好情绪的原因

包括一次测验答得不错,收到了一个礼物,想到了一些令人高兴的事,以及收听

令人愉快的音乐,等等。当人们处在一个良好的情绪中,他们更可能以多种方式

助人,包括给慈善事业捐款,帮助某人寻找一个丢失的隐形眼镜,教导另外一个

学生,献血,以及在工作中帮助同事(Carlson Charlin,& Miller 1988; Isen,1999: Salovey Mayer&Rosenhan,1991)。

研究者认为,情绪好对助人行为的促进原因有三:

其一,情绪好时我们看到的是事物好的一面。当人情绪好时,倾向于看到别人好的方面,从益处着想。我们心情愉快时,即使平常觉得笨拙或讨厌的人也会被看成是一个正派的、贫穷的值得我们帮助的人(Carlson et al,1988 Fogas&Bower 1987)。

其二,帮助别人是保持良好情绪的最佳手段。如果我们看到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们袖手旁观的话常常自己会感觉很沮丧。比较起来,应该帮助却没有帮助别人的话,我们的好情绪肯定会消失殆尽(Clkar&Iesn,1982; Isen,1987;Willimason&ClarK1989)。

其三,好情绪可以促进自我关注。在不同的时刻,人们对所处的世界的感觉和价值的关注程度不同.有时,我们和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协调的,有时则不一致。好情绪使我们更关注自身,而这又会使我们更可能依自我的价值观和理想行事。因为我们大部分人的价值观是利他主义,好情绪使我们更关注这一价值观,促进了助人行为的产生(Berkowitz,1987; Carlsno et al.,1988;Salovey&Rodin,1985)。

2.消极状态释放模型

在情绪好的情况下会去帮助人容易理解,但在情绪不好的时候也常常发生助人行为似乎

和我们的常识有些出入,但事实就是如此。比如,如果助人行为将会增加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如果消极情绪不是那么强烈,而危机也不是让人模棱两可,而且助人的行为是有趣的,并且也带来满足感,而不是困难和令人不快的话,那么消极情绪的积极作用有可能发生,图1总结了消极情绪对亲社会反应带来的积极效果。

图1. unningham消极情绪对亲社会反应带来的积极效果根据这些观点,Cialdini等人提出了消极状态释放模型,此模型认为,通过帮助别人,往往能减轻自身的忧伤和苦恼。人们有时会提供帮助,是因为他们心情不好,想借此使自己恢复情绪。换言之,亲社会行为能够充当消除情感的自助手段。生活中,人们通常会存在这样的认识,即善行可以抵消罪恶.当人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内疚时,帮助别人可以抵消、减轻这种感觉。

消极状态释放模型包含三个基本的假设:

第一个假设是,激发一个人实施助人行为的消极状态能够由多方面引发。可以是一个人伤害另一个人之后的内疚;也可以是观察到另外一个人不幸后的悲伤;还可以是与受助者无关的他人而来的悲伤或内疚等。只要是负性的能够激励起助人行为的情绪即可。

第二个假设是,在此时助人也许恰好能有效地使一个人感觉更好,助人是一种负性情绪消除的有效方式。根据消极状态释放模型,如果在助人之前,潜在的助人者的情绪得到了调整,那么此时的情绪就不再能激发其去助人。然而,如果一个人在消极情绪状态下,他(她)能预测到未来有一个减缓当前不良情绪状态的机会,那么,这将会影响到其现在的助人表现。

第三个假设是,消极情绪对助人行为的激发是有条件的,仅仅当人们相信他们的善行能提高其情绪水平时,他们才会实施亲社会行为.如果人们认为助人表现难以解脱自己的消极情绪状态,那么这时的情绪就不会对助人行为有促进作用,因为在消极状态释放模型中,人们行为的根源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

G. 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包括对自身条件的认知和自我角色的认知。对他人,尤其是困境严重的人采取救助行为是需要具备相应条件的,如能力、知识、经验、工具、时间等。假如自身不具备助人的条件,即使有助人的动机,有时也很难产生直接的助人行为。个体认知水平较高,帮助别人也较为容易,如一个工人操作一台很复杂的机器时遇到困难,这时请教其他工人,得到帮助的可能性较小,但如果请教的是一个相关领域的工程师或专家,则可能得到帮助的可能性较大。

(二)长期因素

长期因素影响下的助人行为是指在生活中常见的、一般的、可以预见并且没有严重的生命财产威胁的情境中发生的助人行为。它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助人行为。是根据助人行为情境的紧急程度进行划分的,具体说来,它具有四个基本的特征:它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普通事例;并无危害生命财产的威胁存在;情境中有明确的线索与信息,知道有人需要帮助;帮助他人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施助者没有高度的紧张感。

影响长期因素下产生的助人行为的因素很多,具体说来,主要有施助者个人因素、情境特征、受助者特征、社会文化背景等。

A. 行为者特征

1. 助人者的人格因素

有人认为,存在一种“利他人格”,这类人格特征较强的人表示出的亲社会行为较多。那么,利他人格由哪些因素构成呢?心理学研究发现,对社会赞许需求高的人,更可能给慈善机构捐款,但这种助人行为只有在其他人能看到时才出现。从另一方面说,这些人之所以助人,是因为他们想得到表扬。此外,个体的爱心和道德感也是亲社会行为中的重要人格因素,有人曾访问了那些在二战中冒死救助犹太人的基督徒,发现这些人都有很强的个人道德感,并且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在这一点上极为相似,父母是他们行为的道德指引者,可见父母的表现在孩子助人行为上的深刻影响。Biehroff等人(1991)系统总结和分析了先前的研究,他们发现,以下几个方面是构成利他人格的重要因素:

(1)移情。那些愿意帮助他人的人有更强的移情能力。最利他主义的被试认为自己是负责的、合群的、令人愉快、宽容、自我控制能力强,并力图给人留下好的印象。

(2)相信世界是公平的。乐于助人的人认为世界是公平的,可以预测的。好的行为将会受到奖赏,不良行为将会受到惩罚。这种信念导致他们相信,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一件好事,那些帮助他人的人事实上会从做好事中获益。

(3)社会责任。那些最愿意帮助他人的人相信,每个人都有责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4)内控。个体相信他或她能够选择趋利避害的行为。那些提供帮助的人拥有很高的内控力。相反,那些不愿意提供帮助的人,倾向于外控,他们相信他们的

所作所为是不相关的,因为世界上发生的事是由运气、命运、强权任务和其它不可控的因素决定的。

(5)低利己主义。那些愿意帮助的人较少倾向于利己主义、专注自我、竞争。

强化亲社会行为的旁观者性格特质

图2. 利他人格:不同人格的组合体

然而,需要说明的是,仅仅用人格因素来预测亲社会行为是不足够的。在探讨人的社会行为时,需要我们共同考虑到个体的人格和情境的因素,在预测助人行为时也应如此。休·哈特少和马克·梅(Huhg Hartshorne & Mark May ,1929)曾在一个经典的研究中,观察了一万名中小学生在各种情境下是如何助人的。这包括学生志愿去为那些住院的儿童找故事和图片,为慈善事业捐钱,以及为需要的儿童赠送一些礼物。研究者确信,他们所测量的,是每个学生所具有的利他人格的水平。

令人惊讶的是,学生在一个情境内亲社会的程度,如为住院儿童找故事和图

画的数童,与他(她)在另一情境内亲社会的水平并不高度相关。在不同的助人

情境下的平均助人水平相关仅有。23。这意味着,如果你知道一个孩子在一个情境内如何助人,你不能确信其在另外的情境下助人的程度如何。更进一步,儿童和成人的研究都表明,与那些在利他主义人格测验中获得低分的人相比,那些获得高分的人并没有更多的助人可能性(Batson,1998;Mgaoo & Khnana 1991;Plivain & Chamg,1990)。

在此研究中,Batson指出,以往人们认为个性问卷中的利他指标与一定情境中的助人行为呈正相关,这种情境是指无法避免与困境中的人接触的情境;而由此认为,帮助别人仅仅是为了避免自我责难,个性中的利他指标实际上反映了避免内疚或害羞的自我愿望,这种观点与他们的研究结果相左。他们发现,当前面提到的个性变量与帮助有部分关系时,自我报告的情境性同情指标与在容易逃离而非难以逃离的条件下的帮助有关。Eisenberg等人的研究结果支持这样的观点,即利他、他人取向的个性特质在某些情境中促进了亲社会行为。他们认为,确实存在一种利他个性,利他特质对有意识帮助困境中他人的作用,部分是以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需要帮助的人作出的同情性反应为中介的。并提出了值得进一步思考的两个有趣的问题:其一是,情境在决定特质因素影响帮助的程度中所起的作用;二是,亲社会取向借助怎样的机制与独立于情境性同情反应的帮助发生联系的。

实际上,艾森伯格认为,人格因素的激励力量主要有关于“助人”和“仁慈”(“kindness”)特质的自我认同,自尊和自我聚焦(self-focus),个体的价值观、需要和偏好等。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具有仁慈、助人、慷慨等特质,或者自认为是一个利他主义者,那么其亲社会倾向就更强。因为一个人一旦形成利他自我形象后,便努力保持这种自我形象,并且使自己的行为与之保持一致。自尊水平和自我聚焦的程度也影响个体的助人意图。人的自尊水平不同,助人的原因也可能不同,如与自尊水平较高的人相比,中度自尊和低度自尊的人更可能为赢得社会赞许、或避免受拒绝而产生亲社会行为动机。自我聚焦在不同情况下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也不同,在他人需要比较明显时自我聚焦能促发亲社会行为,但在他人需要不太明显时,自我聚焦则可能会妨碍对他人需要的注意,从而影响助人动机的产生。一个人的价值观、需要和偏好也会影响到亲社会行为的决策过程。

艾森伯格提出,在非紧急情况下人格因素和认知因素并不是孤立的,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同样体现在特定情境中个人目标层阶上。在特定的情境中,个体可能同时存在几种需要、目标或价值取向,有些目标、需要是道德的,有些则是不道德的,它们之间会产生冲突,冲突的最后解决方式决定着个体是否要助人。

研究发现,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非常密切。性格开朗外向与较强的亲社会行为有关,而焦惑、神经过敏性与亲社会行为较弱有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显示焦虑对亲社会行为的显著负效用。此外,我们还可以从个性心理的这三个指标与人际不信任、同伴关系的相关程度了解到,越是焦虑的儿童越是待人冷漠、缺乏热情,由此引起同伴交往的困难和亲社会性的缺乏,较少的亲社会性和不良的同伴交往、人际不信任进一步强化了儿童的焦虑、神经过敏性.使得他们更加退缩到自我的内心。

2. 助人者的同情性关怀和移情。

亲社会行为涉及个体内部的行为动机,既包括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许任何回报的利他行为,也包括为了某种目的有所企图的助人行为。无论哪种行为,都是由多种动机激发产生的。在此,只是就助人者的内在动机进行简略的阐述。

助人者在进行亲社会行为前,面对他人受难时无意识表现出的态度,即内隐态度,会潜在影响其行为和判断,而移情,通俗来讲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识别并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心理过程,无疑也会对助人者的行为产生影响,并且两者也存在正相关影响,有相关研究表明具有高移情能力的人内隐助人倾向比低移情能力人群明显。那么,这种内在动机是怎样作用于助人者的行为呢?

一般说来助人者对受助者都会产生多种复杂的心理,比如恐惧,无奈,或同情,关心,前者称为个人困扰,焦点在于自己,而后者叫做同情性关怀,焦点在他人。巴森特的移情——利他主义提出亲社会行为的前提为是否对他人产生移情,如果产生移情,就会帮助别人,无论是否得到回报,助人的目的是减轻他人的苦难,但如果没有产生移情,社会交换就开始起作用,即助人变成一种利己性行为,只有对自己有好处时才会发生助人行为。

但是移情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既可以促进,有时也会产生消极作用。殷方敏在《十多年来中国亲社会心理研究述评》(《社会心理科学》第

21卷总第87期2006年第5期p.515)中举例说明了这一作用。比如面对同一遭遇,他可能会积极移情,提供帮助,也可能会想起自己当初痛苦的经历而拒绝提供帮助,甚至不愿意再面对而退出此情境,所以移情的产生也不一定能引发亲社会行为。

然而大多数学者着重于移情的积极作用而没有提出移情的消极影响。霍夫曼认为,移情是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动机,移情的唤醒有五个机制,而同情就是其中一个机制。移情是对另一个人产生同感的情感反应,是一种情感移情。他认为,移情反应的关键要求是心理过程的参与使一个人所产生的感受与另一个人的情境更加一致,而不是与他自己的情境更加一致。同时他指出了非常重要的一点:移情唤起过程常常在观察者和受害者身上产生相同的感受,但有时也不一定,因为当一个人看到有人在受攻击时,即使当受害者感到悲哀或失望,而不是感到愤怒的时候,观察者也会感到移情的愤怒。

同情式的移情唤起(Sympathetic empathic arousal)是促进亲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中介因素;而自我定向的悲伤(Self oriented distress)——个体在体验他人的悲伤时可能产生的一种自我不适或者悲伤,通常会抑制个人利他行为的发展,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个人困扰,无论亲社会行为是否发生,两种移情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心灵的痛苦减轻或缓解。

Fabes, Eisenberg, karbon等(1994)认为,移情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是“移情—同情—亲社会行为”这一模式产生的。有效的移情是对他人产生同情心的基础,而同情心又是对困境中的他人实施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条件。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富有同情心的人更容易表现出亲社会行为。Hoffman(1984)研究认为,正确判断他人情绪状况的能力是亲社会反应的前提条件。国内学者徐孝霞对移情和同情概念作了以下比较:(1)移情的外延比同情更广泛。同情只包括由他人消极情绪体验引发的情感体验,一般伴有不愉快甚至痛苦。移情则涵盖了对他人所有不同性质情绪的体验;(2)主客体关系不同。同情更注重客体情绪的诱发,移情则更注重主体的主动性;(3)侧重点不同。同情更强调主体的情绪反应,移情则更注重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过程。

我们知道,助人行为发生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他人处于困境之中,被助者的情绪、情感是消极的。因此,从与社会行为的关系来看,同情与助人行为有密切

的关系,而移情可能与较广泛的社会行为相关,因此其影响也就更复杂。也有研究认为,同情行为并非是由于自我和他人的融合,同情也包括觉察到他人的特殊性和独特性(Batson,1997)。Feshbac和Roe(1968)在区分了对不同性质情绪体验之后也发现,悲伤情感的移情同亲社会行为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从目的来看,移情的目的是对他人的理解并以他人的幸福为目的,移情反应中决不能对自我视而不见,而同情反应过程助人倾向伴随自我意识的强度降低。多数心理学家都同意此观点,但很少有人就同情心对助人行为的影响进行过量化研究。

国内有相关学者在就同情心做过相关实验后提出,同情心作为一种助人行为的道德情感,在助人行为的过程中具有以下3个功能。(1)激活功能,即同情心是助人行为的推动力。(2)强化功能。这是指同情心具有巩固或改变一个人行为的效能(方向性)。一般说,一个人的行为会因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得以巩固,也会因受到消极的情感体验而改变。(3)指向功能。同情心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助人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助人行为从某种程度上是满足个体的同情需要。因为同情虽然是指向他人的,但他人与自己属于同一类别,同情别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同情自己,个体本身也有一种如果自己处于和不幸者一样的困境中想得到他人同情的需要。这是情感的指示性功能。普通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符合主体需要的客观对象,情感都予以肯定,并按照一定的程序加以选择、认识,主体不需要的东西就引不起情感,也就无选择的必要。(4)维持和调整功能。同情心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助人行为的坚持性。当同情心激发个体的某种助人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到同情心的调节和支配。

B. 人文环境

1. 文化背景对助人行为中的影响。

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所表现的任何行为,都受到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各种规范与价值观的影响。一般来说,属于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通常具有相同的价值观,遵守相同的社会规范。助人行为属于一种社会行为,因此人们的助人行为也会受到当地社会文化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所影响。属于同一社会文化成员一般都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可能会具有相同的助人行为,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他们发生助人行为的原因、过程、机率等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区别。

例如:在确定哪些人值得帮助的问题上,与西方人表现出来的普遍性不同,中国人更多地表现出了特殊性。即,在西方人的眼中,哪怕接受帮助的人是罪犯或妓女这些社会适应不良者,只要他们确实陷入了困境,人们也会认为应该给予帮助:而在中国,人们却倾向于认为,只有那些值得同情和帮助的人才有权获得他人的帮助。周晓虹教授认为,造成这种中西方助人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人和西方人对人的看法是不同的。在西方文化背景中,在基督教义的影响下,西方人对各色不同的人容易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或定义,即他们都是上帝的造物和子民;但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中,人们是以人与人的关系来看待人、标定人的,所谓“仁者,人也”。这种以人际关系来定义人的方式,由于缺乏统一超越的尺度,因而就难以归结出人的共同统一的性质,它不可避免地会将人“类型化”。比如,用等级和层次(如圣人、贤人、君子及小人)来定义人,用“好人”、“坏人”轻易地将人分类.……这样,由于中国人习惯于将人类型化,关注各种类型的人的区别,而不思考各色人等作为统一的“人”这一物种的共性,因此,在中国人的意识中就很难存在普遍的人和人道主义的观念。在这种看法的支配下,中国人自然会认为只有“好人”才值得同情和帮助,而对“坏人”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

关于个人价值取向:上面是一个种族或一群人在既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群体价值取向对人助人行为的影响,但是有时候个人在后天的环境中养成的个人价值取向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个人价值取向是指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评价事物的标准和态度,是个体的信仰、价值、行为标准和规范的总和。斯涛布及其同事的许多研究发现以道德价值取向,即以亲社会价值取向为特征的人更可能做出助人的反应。

2.家庭

父母在个体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Ma&Leung (1995)的研究表明:生活在没有冲突、攻击的和谐家庭环境中的儿童具有更高的利他取向,同时注意教养的家庭与儿童的利他取向有密切的联系。杨丽珠等研究了社会抑制性与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利他行为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的研究结果表明,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的幼儿利他行为比溺爱型的多。社会抑制性、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的利他行为产生交互作用。幼儿气质中的重要维度———社会抑制性影响幼儿的利他行为。爱社交的幼儿利他行为多于害羞的幼儿。

3.榜样

有许多实验研究可以证明榜样学习对儿童利他行为的促进作用(Bryan&Walbek, 1970; Grusec, 1971, 1972;Staub, 1971)。榜样学习能够促进儿童利他行为的机制基于二点:一是模仿,二是内化。Krebs (1970)指出,如果榜样学习过程中内化机制发生作用的话,榜样学习的结果应该能够泛化并具一定的持久性, Milarsky和Bryan(1972)、Rosenhan (1969)、Rushton (1975)等人的一系列实验证明了Krebs的推测。

4.助人行为经验

曾经的助人行为经验对下一次的助人行为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在先前的助人行为中向外投射出利他形象,在助人行为完成后也实现了自我形象的一致,那么当第二次遇到类似情况时就会增加其产生助人行为的可能性。反之,如果在完成第一次助人行为后没有实现自我形象的一致,则会对下一次的助人行为有消极影响。还有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完成一次助人行为之后,他对社会责任感的规范性要求更加强烈,因此,较容易发动下一次的助人行为。

参考文献:

1.Empathic mediation of helping: A two-stage model. By Coke, Jay S.; Batson,C. Daniel; McDavis, Katherin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36(7), Jul 1978, 752-766.

2.Why Altruism, Even Though It Exists, Cannot Be Demonstrated by Social Psychological Experiments Authors: Lise Wallach ;Michael A. Wallach Published in: Psychological Inquiry, Volume 2, Issue 2 April 1991 , pages 153 - 155

3.Altruism: A Review of Recent Theory and Research, Jane Allyn Piliavin, and Hong-Wen Chang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4.Is altruism part of human nature?.Hoffman, Martin 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40

5.The Empathy-Altruism Hypothesis: Paradigm and Promise Author(s): John F. Dovidio Source: Psychological Inquiry, Vol. 2, No. 2 (1991), pp. 126-128 UR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b3227747.html,/stable/1449245

6.Values, Sympath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oward a Pluralism of Factors Influencing Altruism and Empathy Author(s): Nancy Eisenberg Source: Psychological Inquiry, Vol. 2, No. 2 (1991), pp. 128-131 UR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b3227747.html,/stable/1449246

7.Memory for pro-social intentions: When competing motives collide Maria A. Brandimonte Donatella Ferrante Carmela Bianco, Maria Grazia Villani

8.不同线索下3~9岁儿童的情绪认知、助人意向和助人行为,杨丽珠,胡金生[J]·心理科学, 2003,(6).

9.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杨文登,网易博客

10.迟毓凯:人格与情景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报告,2005年12月。

11.Eisenberg N,Miller P. The Role of Sympathy and AItruistic Personality Traits in Helping: A Reexamin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1989; 57: 1

12.. 王美芳: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式。心理学动态,1997年。

13.李丹: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的研究。心理科学2000年第23卷,第三期。

14.程德华,杨治良:移情能力与内隐助人倾向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2009,32(6):1314-1317

15.Batson C D, Duncan B D, Ackerman P. Is Empathy Emotion a Source of Altruism Motiva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 1991, 40, 290-302.

16.徐孝霞道德情感教育中的移情与同情[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4月7(2),106-108

17.赵章留寇彧: 儿童四种典型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第一期

18.高娟张运红:“旁观者效应”的社会认知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19.迟毓凯:拥挤与孤单:内隐的旁观者冷漠《社会——社会认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20.Lena?Y.?Zhong :Criminology Therapy and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ffender Int J Offender Ther Comp Criminol 2010;54;250 originally published online Mar 6,2009; DOI:10.1177/0306624X08331214

21.贾学雁李新省周士敏 : “旁观者”现象之我见《社会纵横Social Sciences Review》2007年6月总第22卷第六期

22.张志祥:当代青年利他行为弱化的多视角审视《中国青年研究》12/2005

23.Herbert Gintis Samuel Bowles Robert Boyd Ernst Fehr :Explaining altruistic behavior in human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24(2003)153 - 172

24.姚娇娇: 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对利他行为的影响《中国电力教育CEPE》2009年5月下总第137期

25.丁立平:利他行为弱化与社会道德的思考《社会》2003·3

26.Gloria K Manucia, Donald J Baumann, and Robert B Cialdini: Mood Influences on Helping: Direct Effects or Side Effect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b3227747.html,

27.甘琳琳,佐斌亲社会行为的动机理论[A] 哈尔滨学院学报1004—5856 (2006)12—0017—05

大学生学习现状文献综述

大学生学习现状文献综述 一、序言 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主体, 是我国未来先进生产力、思想、精神和文化的创造者, 这些未来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素质, 关系到我们党执政兴国目标的实现, 关系到我们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而大学生个人素质的高低关键取决于自身的学习, 因此高校和社会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学习问题。尤其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 研究当代大学生学习现状具有格外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针对大学生的学习问题我们需要对其有一个完整的了解。现有的研究大部分为针对大学生学习状况的单方面调查,主要有:学习动机问题、学习倦怠问题、学习拖延问题等几个方面,但缺乏整体的,系统的调查研究。所以我们的研究方向定位于从大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整体上分析大学生的学习现状所反映出的问题,为学生和教师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提供帮助,令其更好的完成学习和教学工作。 二、历史发展 (1)学习拖延 Hin,Hill,chabot和Barrall(1976)对大学生进行了最早的有关拖延的问卷调查,共调查了5个大学的500名学生,让大学生对自己的拖延程度进行自我评定。他们的结果表明有5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绝大多数时间和绝大多数学习任务上都存在学习拖延,而且学生的拖延程度和年级是呈正比的。Bridrdy(1980)首次对大学生的拖延进行了以心理测量为基础的问卷调查,也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比如发现有20%的学生报告说自己是“问题型拖延者”。Aitken(1982)对大学生的拖延问题进行了一个更加广泛也更加可信的问卷调查。她研究的样本是美国两个州立大学的大约120位大学生。尽管Aitken从来没有公开发表她的问卷,但这依然是拖延研究中重要的工具。Aitken发现学生的拖延是呈正态分布的,而拖延分数在标准分一个标准差以上的学生都存在比较严重的拖延。她认为有超过25%的大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拖延,而且拖延和“低自尊”有着一42的相关性。solomon和Rothblum(一984)对342名大学生进行了有关拖延的调查,有半数的学生认为拖延是个中等的或者严重的问题。McCown,Johnson和Petzel在1986年也进行了类似的问卷研究。他们发现学生的拖延和学习成绩以及大学厦门论文网生活的满意度是呈反比的。但有关拖延的最大范围的研究是1994年McCown和RobertS进行的,他们用Aitken的问卷和其他行为问卷、自陈量表调查了共1543名大学生。他们发现拖延是学生的一个重要压力源,而且也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 在国内,对学习拖延的实证研究几乎是从2006年才开始的。陈宝华(2006)通过对上海476名大学生群体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有大约20%的学生存在严重的学习拖延。 (2)Maslaeh的三维倦怠理论 1981年,Masla。h与Jacks。n编制了工作倦怠量表(MaslachBurnoutInventory,MBI)。认为职业倦怠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加以定义,即情绪衰竭(emotionalexhaustion)、缺乏人情味(depersonalization)、个人成就感降低(diminishedpersonalacc。mplishment)。情绪衰竭是指个人的情绪资源及与之相关的生理资源被用尽的感觉,代表工作倦怠的个人应激维度。在三个维度中,情绪衰竭是报告最广泛、分析最彻底的一个,有很多研究报告指出,情绪衰竭维度代表着工作倦怠的核心内容。Maslach等人提出的这种三维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职业倦怠现象的本质,是职业倦怠研究领域中影响最大、居主导地位的理论模型。〔田MBI量表也被运用于学习倦怠的研究中,不同研究者在研切孟究学习倦怠时往往采用不同版本的姗I 量表。有些学者就曾根据MBI最早期版本发展了MBI的学生版。古尔德等(Goldetal.)学者曾以师范生为对象,探讨它们未来在教学上的倦怠现象。采用MBI一FormED.量表,修正量表中的工作地点、对象、及工作性质以适合学校情境,他们将此修正过的量表成为大学

社会资本研究

社会资本研究 一、社会资本的产生 社会资本理论的产生是建立在社会网研究的基础之上的。社会网研究的重点之就是考察个体的行为是如何受到各种外在的社会关系的影响的,正是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美国学者格拉诺沃特和林南提出并发展了个人的社会网络与其拥有的社会资源的关系的理论,可以说是开了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先河。 70年代初,格拉诺沃特在对个人寻职行为和结果进行考察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某个人寻找工作时,对他找到新工作的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往往不是通过他的关系密切的亲戚或朋友而获得,而是通过他的一般亲戚朋友而获得的,这与一般人的想象似乎正好相反。格拉诺沃特对此的解释是:根据社会交往理论,只有那些在各方面与某人有较强同质性的人才可能与他建立起比较亲密的关系,因此,这些人所掌握的信息也和他差别不大。而与此人关系较疏远的那些人则由于较强的异质性,也就更有可能掌握此人及其周围圈子内的人所无法得到的、对个体求职有帮助的信息(1973,1982)。在此基础上,林南提出了“社会资源”的理论。所谓社会资源,就是那些嵌入个人社会网络中的资源,这种资源不为个人所直接占有,而是通过个人的直接的或间接的社会关系而获取。拥有此种资源可以使个人更好的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一个分层社会结构中,当行动者的行动为工具性行动时,他所拥有的弱关系将比强关系给他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但前提是这种弱关系的对象处于比行动者本人更高而不是更低的社会地位)。林南的这个“社会资源”概念与我们下面将要看到的其他学者的“社会资本”概念已无太大的差异,在后来的研究中,林南有时也将“社会资源”改为“社会资本”。 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Bourdieu)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这个概念,并把它界定为“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1988年,社会学家科尔曼(James Coleman)在《美国社会学杂志》发表“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作用”一文,把社会资本定义为“许多具有两个共同之处的主体:它们都由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组成,而且它们都有利于行为者的特定行为——不论它们是结构中的个人还是法人”。布特南(Robert D.Putnam)从政治学的角度,通过对制度绩效的研究将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组织的那些可通过促进协调行动而提高社会效能的特征,比如信任、规范及网络等”。这三种定义分别从社会文化、理性选择和政治学的角度对社会资本的内涵给予了确认,使它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概念具有了合理性。 科尔曼(Coleman)在他的《社会理论的基础》(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中,从社会资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自沉浸理论提出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领域。网络学习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介绍了沉浸感的提出与完善及其产生条件,分析了网络学习的概念和本质,指出了网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沉浸感对网络学习的启示。 关键词:沉浸感;网络学习;虚拟现实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但是网络学习在其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导致网络学习效率不高。而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沉浸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沉浸感从提出到完善,已经应用于许多科学领域,对网络上的学科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沉浸感概述 1.1沉浸理论 沉浸理论(flow theory)于1975年由Csikszentmihalyi首次提出,解释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日常活动时为何会完全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之后陆续有学者进行相关的沉浸行为研究并修正其定义以期更能符合沉浸状态的描述。 随计算机科技的发展,沉浸理论延伸至人机互动上的讨论,Webster等人视这种互动具游戏( playful )和探索( exploratory )的特质( Webster,Trevino&Ryan,1993 )。Ghani和Deshpande( 1994 ),以人机互动对工作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两个沉浸的主要特征:在活动中完全专注( concentration )和活动中被引导出来的心理享受( enjoyment )。Novak、Hoffman和Yung 等人从1996年开始,即对网络沉浸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与模式发展,有别于原始的沉浸模型,在人机互动中的沉浸主前提( primary antecedents ),除挑战与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之外,还必须加上专注(focused attention)。之后Novak等人针对其模式做修正及更仔细的研究(Hoffman&Novak,1996; Hoffman,Novak&,Yung,1998,2000),并针对不同的网络行为做沉浸模式的检验,研究发现,网络使用行为中,信息寻求最容易进入沉浸,其次为阅读与书写。不同的网络活动型式,如在线游戏、在线购物、E-mail 等,也会带来沉浸经验的差异。 1.2沉浸体验条件 沉浸理论从提出到现在一直备受重视,在我国香港、台湾等地也

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调查Word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社 会实践调研报告 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调查——以 中央民族大学为例

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调查 ——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 摘要:本次调研通过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探讨了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并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下,对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从而使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够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活动;现状;科学发展;价值观。 一、前言 (一)调研背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志愿服务队伍迅速壮大。社区志愿 者和青年志愿者成为我国最大的两支志愿者队伍,而大学生志愿者又成为这两支队伍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志愿服务近年来形成了品牌,对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时代进步、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毋庸讳言,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率、服务面、服务质量等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如,对日常、琐碎的志愿服务关注不够;长期坚持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少,将志愿服务当作生活、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大学生更少;对志愿服务缺乏理性的、有深度的认识等。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时代期待着中国能尽快迈入国际志愿者时代,我们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如何完善大学生志愿者管理机制,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要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 (二)调研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总结志愿服务管理机构的发展问题,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二、方法 (一)调研地点:中央民族大学 (二)调研时间:2014年10月 (三)调研对象:中央民族大学在校大学生 (四)调研对象的选择:随机抽样 (五)样本数量:200

关于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关于社会支持的理论研究 1、国外关于社会支持的研究 平克斯和米纳汉(Pincus&Minahan)的观点:认为社会支持是以获取社会资源为目的,而从社会资源的角度分析社会支持,他们把社会资源系统划分为三类:第一,非正式的资源系统,包括家庭,朋友邻居,同事,亲戚等,它能够提供物质与精神的帮助,同时还能提供具体的服务和资源,还通过帮助与有关部门或机构联系来获取和使用正式的社会资源。第二,正式资源系统,包括党派,专业团体,群众组织及各种协会等,这些组织致力于提升成员的福利与利益,直接提供给成员资源,并帮助他们与各种社会系统打交道。第三,社会性资源系统,是为适应社会公众生活与活动建立起来的满足人们短期或特别需要的机构,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支持系统,包括学校,医院,各种社会服务机构,派出所等。①国外学者如所茨(Thoits)将社会支持定义为“重要的他人如家庭成员、朋友、同事、亲属和邻居等为某个人所提供的帮助功能。这些功能典型地包括社会情感帮助、实际帮助和信息帮助。②考伯将社会支持区分为情感性支持、网络支持、满足自尊的支持、物质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和抚育性支持。③韦尔曼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将社会支持分为感情支持、小宗服务、大宗服务、经济支持、陪伴支持等5项。④(Wellman and WoI-tley,1989)。库恩等人将社会支持区分为归属性支持、满足自尊的自持、物质性支持和赞成性支持4种。⑤ 2、国内关于社会支持的研究 在对国外社会支持理论研究与借鉴的基础上,我国相关学者对“社会支持”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如郑杭生认为:“在笼统的含以上,我们可以把社会支持表述为各种社会形态对社会脆弱群体即社会生活有困难者所提供的无偿救助和服务。”⑥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李强将社会支持定义为“从社会心理刺激与个体心理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应该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⑦从社会网络与物质与精神支持相结合的角度陈成文将社会支持定义为“一定社 ①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②马特.GM.范德普尔.个人支持网概述[J].国外社会学.1994,(4) ③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 ④Wellman and WoI-tley.Social support[J].Journal of Marriage & the Family.1989,(5) ⑤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 ⑥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与中国社会的转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⑦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1)

3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现代 交际 57金雪莲 张丽红 (吉林医药学院人文社科部 吉林 吉林 132013) [摘要]儿童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即为 亲社会行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受着外在因素的影响。本文分别对亲社会行为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儿童 亲社会行为 合作 [中图分类号]Q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057-02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一、对于亲社会行为涵义的理解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行为,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及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关亲社会行为研究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70年代出现实证研究,主要围绕合作、分享、助人、捐献等亲社会行为展开。 1972年,美国学者威斯伯在其《社会积极形式考察》一文中首次提出“亲社会行为”这一概念,他用这一词来代表所有的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如同情、慈善、分享、协助、捐款、救灾和自我牺牲等。 此后,对于亲社会行为理解,不同心理学家,从各自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例如:亲社会行为是由那些对行为者无明显利益,但对接受者有益的反应组成(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亲社会行为是那些任何以有益他人为目标的行为(Aronson,2004);亲社会行为包括任何帮助他人或目的是帮助他人的行为,不论助人者的动机如何(Taylor,2004)。 我国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已经取得了大量的学术成果。我国心理学学者对于亲社会行为涵义的理解也有着各自的见解:周宗奎认为亲社会行为一般与援助行为、积极性社会行为和利他主义在同样意义上使用,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或趋向(1987);白利刚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益于他人的行为(1997);俞国良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对行为者本身并无明显好处,而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行为(1999)。 儿童亲社会行为是指儿童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二、国外关于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现状 (一)研究变量更多更广,为更加准确地解释和预测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更为充分的依据 例如,Knight等人考察了影响6~9岁儿童捐助行为倾向的心理因素。他们发现一些变量,诸如移情(同情心)、情感推理和对金钱的认知等,单独的这些变量与捐助行为之间的相关很低,但同时考察这些变量发现,可以对亲社会行为进行预测。日本近几年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也多集中在情绪认知、移情、自我等个体内在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二)统计方法逐步发展,更关注自然情境中所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 例如日本学者运用录像技术较系统的研究了从幼儿到初中学生班级内自发的亲社会行为,结果显示,幼儿为每小时2.85次、小学五年级学生每小时1.38次,小学五年级学生自发的亲社会出现率多于初中二年级,证实亲社会行为出现率 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三)关注亲社会行为过程中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与模式的作用 例如,Nelson和Crick(1999)最早对儿童亲社会行为进行了SIP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亲社会儿童的确存在独有的SIP模式:友善的归因倾向而非敌意的归因倾向;关系性目标定向而非工具性目标定向;对亲社会行为反应做积极评价而对攻击性反应做消极评价。 (四)跨文化研究逐步发展 比如美国跨文化的研究显示,来自于非工业化社会的儿童往往有更多的利他行为,过于强调竞争和个人目标而非群体目标的西方社会儿童的利他测验分数比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儿童对从亲社会行为中赢得表扬持冷淡态度,他们把否认自己所做的好事看作是更加积极的行为,这是中国文化强调谦逊和虚心的结果,而相比之下,加拿大的儿童认为爽快的承认自己做的好事是应该的。Stewart与Sunita等人(2000)通过对西方和亚洲小学2年级的儿童进行跨文化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可以训练和强化儿童对他人的关注,并且儿童的道德推理能力与捐献行为相关。Nirmala与Sunim等人通过对72对中国和印度儿童(4岁)进行跨文化研究,发现集体主义文化对儿童的行为以及分享者和受助者之间的互动产生影响。 三、我国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现状 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我国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不足。 (一)亲社会行为与年龄、性别的关系研究 宗爱东、李丹在研究中发现2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性别差异不大,分析原因这可能与2岁儿童性别角色尚未定型有关。马娥、丁继兰采用自然观察的方法,对103名3~6岁幼儿进行为期一周的观察记录,对各年龄阶段幼儿自由活动时间中亲社会行为类型的性别差异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各年龄阶段幼儿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即幼儿亲社会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幼儿亲社会行为总体上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就每个类型的亲社会行为来看,分享和安慰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他行为性别差异不显著。刘志军等人的研究表明,高中生的亲社会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 (二)亲社会行为与移情的关系研究 主要强调移情的认知、情绪情感两方面以及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丁芳在《儿童的观点采择、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由移情的认知成分之一的角色采择能力人手,发现儿童的道德判断与移情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女孩在移情及亲社会行为表现上优于男孩。 收稿日期:2010年10月16日 责任编辑:景泉金雪莲:任职于吉林医药学院人文社科部。 (转56页)

_现代汉语_历史与社会语言学_述评

《当代语言学》第8卷2006年第3期265-271页,北京 《现代汉语:历史与社会语言学》述评 P.Chen著李晋霞刘云述评 Chen Ping(陈平)《现代汉语:历史与社会语言学》(M odern Chinese:Its H istory and S o2 ciolinguistics)1999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是供国外的汉语教师和学生使用的。可能是基于这样一个写作目的,作者以还原现代汉语的发展史为目标,在历史和社会的大背景下,从现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书面语、现代汉语书写系统三个方面出发,对自19世纪末至1990年代的现代汉语的产生、发展过程进行了翔实、全面的考察,对外国人系统了解现代汉语和汉语的现代化过程极有帮助。 这本书是写给外国人的,但对于国人而言也很有价值。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应该对它的历史有所了解。现代汉语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但现代汉语的发展史我们却未必都知道。特别是对于没有经历过汉语拼音化、汉字简化这些“语言运动”的年轻人来说,现代汉语是如何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更是所知甚少。读完本书,这个缺憾会得到很大的弥补。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学习了这本著作之后萌生了把它介绍给国内读者的想法。该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现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书面语、现代汉语书写系统。下面择要介绍。 1.现代汉语口语 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三个问题:现代汉语口语的建立和发展;标准现代汉语的规范和变异;标准语和方言。 1.1现代汉语口语的建立和发展 在简要回顾19世纪末以前的汉语标准口语的历史之后,作者重点论述了19世纪末以来现代汉语标准口语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鸦片战争使国人认识到了自己的落后。从19世纪中期开始,由政府组织或民间自发的振兴中华的运动蓬勃发展,语言改革也是其中最为紧迫的一项任务。很多方言之间不能相互交流,在这一现实面前,建立和发展标准的现代汉语,并改革书写系统,就成为汉语现代化的两个最主要的任务。 受日本的启发,几位知名学者将日本的“国语”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在他们的努力推动下,国语被确立为现代标准汉语。1911年清朝灭亡前夕,《统一国语方法案》通过。由该法案可以看出,学者们在建立和发展现代标准汉语方面达成了以下共识:(1)国语的标准不止语音一个方面,还包括词汇和语法;(2)国语应主要建立在官话的基础之上,特别是建立在北京话的基础之上,应具有正确、文雅、合逻辑的特点;(3)现代标准汉语不应该只建立在某个单一方言或单一方言群的基础之上,而应包含不同特点,容纳其他方言的语音特点。这些设想和建议成为“国语运动”的基本使命。 本刊网址:htt p://https://www.wendangku.net/doc/cb3227747.html, 562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关于商业片植入式广告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受众心理的关注及营销策略、传播方式的使用 文献综述 姓名:王丹 20090257 曾艳 20090261 杨斯琦 20090259 唐梦佳 20090256 余颂庆 20090260 张文 20090262 吴霜 20090258 班级:市场营销03班 指导老师:杨代福 时间:2012-03-1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行业竞争加剧等原因,商业片植入式广告异军突起,事实上,这种广告模式由来已久,也并非中国特色。植入式广告源于欧美,发展较为成熟,我国的植入式尚处萌芽阶段,负面问题频发,饱受舆论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植入式广告不但比传统硬广告更有优势,而且也是快速收回投资成本、降低商业风险急加速媒介产业循环的好方法,作为产业链上重要一环,其存在不仅具有合理性,而且具良好的发展前景。那么,如何使商业片的植入式广告快速的进入其下一个发展阶段成为现阶段的重大问题。因此,对于影响植入式广告效果的重要因素(营销手段、传播方式以及受众心理),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思考我们。 【正文】 一、植入式广告的文献研究现状 植入式广告于上世纪20年代至20年代末开始萌芽、2000年以后才真正进入蓬勃发展期,虽然相对于传统传播形式的广告,植入式广告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是以商业片植入式广告为代表的植入式广告已经成为广告发展的一股不可抵挡的趋势,而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植入式广告发展的方方面面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呈现出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学说及典型案例,对于植入式广告产业发展发挥了作用。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看,对于植入式广告的研究成果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对于植入式广告的理论体系依据研究 关于植入式广告所依据的理论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播学理论的体现与运用;张金海在《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研究》一书中指出,植入式广告在现代广告业的发展中越来越引人注目,体现了现代广告逐渐将目光放在广告传播的社会文化关注,而巧妙地利用传播学中的归因理论和“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理论,则可以将这种关注的社会化效果扩大;而吕善锟在其论文《电影中植入式广告的理论依据》中则明确提出,植入式广告之所以比传统的商业广告有更好的说服效果,正在于其运用了传播学中的归因理论、两级传播理论、“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以及模仿理论等。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一、如何理解社会融合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社会融合”概念逐渐取代“平等”概念成为社会政策实践和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社会融合理论可以划分为一个基础和三个层次。一个基础,即社会融合的基础理论,包括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社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概念( 杨菊华,2009),是“一个综合而有挑战性的概念,而不仅仅具有一个维度或意义”( 张文宏、雷开春, 2008) 。社会融合是迁入人口在迁入地逐步接受与适应迁入地的社会文化,并以此构建良性的互动交往,最终形成相互认可,相互“渗透、交融、互惠、互补”(周皓,2012)。 二、社会融合相关的国内外理论 许多研究在归纳总结“社会融合”理论渊源时认为,在众多流派中,“融合论”( Assimilation) ( 也称“同化论”) 、“多元文化论”( Pluralism or Multiculturalism) 和“区隔融合论”( Segmented Assimilation) 是最为重要的三个理论( 张文宏、雷开春,2008; 杨菊华,2009) 。西方关于社会融合的理论主要分为“同化论”、“多元论”和“区隔融合论”三种。 “同化论”的代表人物有克雷夫科尔、特纳、帕克以及戈登(黄匡时,2010;Park,1924;马戎,2004)。①它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针对特定对象提出来的。这是一个族群内部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外部主流文化不断侵入的过程(Simons,1901;Leonard & Kitsuse,1955;Spiro,1955)。②但事实上,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其它地方,真正意义上的同化始终没有出现。“多元论”是相对于“同化论”提出的。它主张各群体内部应该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认同,保存原有的种族和族群文化(Berbrier,2004)。③经验研究中,多元融合原本以种族移民为研究对象,之后扩展到妇女、同性恋、残疾人等弱势群体(Berbrier,2002)。④其最初是一种政治主张,目的是对抗具有明显种族歧视的同化论。它强调当移入地文化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时,新移民会倾向于维持原有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和经济秩序(Portes,1980)。⑤“区隔融合论”主要是针对移民二代的融合而提出。它认为,移民的人力资本(教育、技术、文化)及他们在流入地最早遭受的待遇与社会融合模式之间存在互动(Portes,1995)。 三、社会融合的相关测量维度

关于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关于社会支持的理论研究 1、国外关于社会支持的研究 平克斯和米纳汉(Pincus&Minahan)的观点:认为社会支持是以获取社会资源为目的,而从社会资源的角度分析社会支持,他们把社会资源系统划分为三类:第一,非正式的资源系统,包括家庭,朋友邻居,同事,亲戚等,它能够提供物质与精神的帮助,同时还能提供具体的服务和资源,还通过帮助与有关部门或机构联系来获取和使用正式的社会资源。第二,正式资源系统,包括党派,专业团体,群众组织及各种协会等,这些组织致力于提升成员的福利与利益,直接提供给成员资源,并帮助他们与各种社会系统打交道。第三,社会性资源系统,是为适应社会公众生活与活动建立起来的满足人们短期或特别需要的机构,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支持系统,包括学校,医院,各种社会服务机构,派出所等。[1] 国外学者如索茨(Thoits)将社会支持定义为“重要的他人如家庭成员、朋友、同事、亲属和邻居等为某个人所提供的帮助功能。这些功能典型地包括社会情感帮助、实际帮助和信息帮助。[2]考伯将社会支持区分为情感性支持、网络支持、满足自尊的支持、物质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和抚育性支持。[3]韦尔曼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将社会支持分为感情支持、小宗服务、大宗服务、经济支持、陪伴支持等5项。[4](Wellman and WoI-tley,1989)。库恩等人将社会支持区分为归属性支持、满足自尊的支持,物质性支持和赞成性支持4种。[5] 2、国内关于社会支持的研究 在对国外社会支持理论研究与借鉴的基础上,我国相关学者也对“社会支持”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如郑杭生认为:“在笼统的含义上,我们可以把社会支持表述为各种社会形态对社会脆弱群体即社会生活有困难者所提供的无偿救助和服务。”[6]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李强将社会支持定义为“从社会心理刺激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应该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7]从社会网络与物质与精神支持相结合的角度陈成文将社会支持定义为“ 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8]在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周林刚将社会支持进行了概括与梳理,他认为社会支持“从其性质上来看,不外乎以下这两大块:一是客观可见的支持,包括物质支持、网络支持(稳定的社会关系如婚姻、同事、朋友等,不稳定的社会联系如非正式团体等),这种社会支持不以个体感受为转移,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二是,主观体念的支持,即个体在社在社会生活中受尊重被体谅的情感支持及满意度,这类支持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9] 王思斌的观点: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学者们开始研究人们的社会网络,发现在人们的社会网络中有一部分时可以给人们支持作用的,并将之称为社会支持。可以将人们的社会支持笼统的表述为:各种社会形式对社会脆弱群体及生活困难者所提供的无偿的援助和服务,从一般意义上说,社会支持指人们从社会中所得到的来自于他人的各种帮助。他认为社会支持是社会资源系统相关的概念,是人们的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社会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一个 [1]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马特.G.M.范德普尔.个人支持网概述[J].国外社会学.1994,(4) [3]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 [4] Wellman and WoI-tley. Social support[J]. Journal of Marriage & the Family .1989,(5) [5]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 [6]郑杭生. 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与中国社会的转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7]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1). [8]陈成文.社会弱者论——体制转换时期社会弱者的生活状况与社会支持[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 [9]周林刚.城市居民和郊区农村居民寻求社会支援的社会关系意向比较[J].社会学研究.1997,(6)

亲社会行为的社会匹配效应文献综述

晕轮效应对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的影响 ——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的社会(身份)匹配效应 1.亲社会行为 1.1利他主义 研究者对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利他行为等概念的界定莫衷一是,但总体上均从亲社会行为的行为表现、行为动机和行为效果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般而言,亲社会行为在概念上要比利他主义广泛,而利他主义(altruism)是最高意义上的亲社会行为。沙莲香将利他行为定义为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并概括了利他行为的四个特征:①利其目的是有益于他人,而不是自己的私利;②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不是迫于外面压力;③不求任何回报的; ④具有自我牺牲性,需要个人付出一定代价,但个人并不计较。 石里克从纯度、程度、广度三个维度来衡量利他行为1,从纯度上可将利他行为分为两种类型,其一,可称作“软”利他行为,即以寄希望于受惠者日后将施惠于己为动机的利他行为。其二,可称作“硬”利他行为,即行为者并不指望从受惠者的回报中取得满足,只是单纯从利他行为本身获取满足。从程度考虑,“硬”利他行为又可分为两种情况:有限的(或适度的)“硬”利他行为何无限的(或彻底的)“硬”利他行为。 1.2亲社会行为 由于对于利他行为,研究者时而从行为角度考,时而又结合当事者的行为动机考虑,难有定论,所以本研究将采用亲社会行为这一概念。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者社会有益的行为,其行为的后果是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好处。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大部分文献都不考虑行为者的动机2,它是一个连续体,从最无私的利他行为,到完全被自己利益驱动的助人行为。 归结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有如下特点:其一,在研究视角上,许多研究者从亲社会行为的起源、机制和发展过程出发,探讨其本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其次,在研究被试上,为了避免被试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研究者大都选择婴幼儿、儿童为研究对象,对青年以及成人的亲社会行为研究甚少。最后,在研究方法上,以往的亲社会行为研究多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假设情境测验法、评定法、同伴提名法、问卷法和自我报告法,也有采用实验室实验;卡利罗斯基采用由一些小故事构成的“不完全投射测验”来编制“亲社会行为动机调查表”,这其实类似于假设故事情境,即在某些亲社会行为场景故事后,附有被选的动机及其他社会认知选项。 2.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 任何一个行为,其行为主体本身具有某种动机,而处在“事外”、作为知觉者的人们对其动机也会形成某种知觉、判断——这正是社会行为和社会认知研究中归因理论的研究领域。所谓归因(attribution),就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知觉和判断。原先的归因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就领域的自我归因和个人动机方面,Weiner将归因从总体上分为两种:其一是自我归因(intrapersonal attribution)或个人归因,即对自身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其次是人际归因(interpersonal attribution)或他人归因,即对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本研究的“动机归因”主要指第二种,即对他人亲社会行为的原因的知觉。 由于归因和动机紧密联系在一起,本研究在论述中,不将它们做出区分。研究者主要动机归因的理论、模型、偏差进行研究,也有对其类型进行的研究。目前有关亲社会行为的动机理论有两种研究取向:一是利他取向的亲社会动机理论, 包括基因决定论模型、移情利他主义假设、消极状态缓解模型、移情式快乐假设;二是利己取向的社会交换理论3此不具体展开。(附表一中有部分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的罗列) 巴塔尔(Bartal)根据行为的目的不同,将亲社会行为分为利他行为和偿还行为。斯陶布(E?Staub,1984)用亲社会价值取向来表示人们帮助他人的动机和目标,认为亲社会价值取向体现了三种动机源:一是作为利他的无私行为的动机源,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人,是以他人为中心的;二是以规则为中心的道德取向为特征

语言学概述

语言学概述 这就是综述一下,不过下面提到的名词的都是考过的知识点。 一、定义:什么是语言学? Linguistics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二、语言学研究的核心(下面的术语要尽量全都认识,不然做题时可能看不懂选项) 1、Phonetics 语音学 2、Phonology 音位学 3、Morphology 形态学 4、Syntax 句法学 5、Semantics 语义学 6、Pragmatics 语用学 三、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 这个考过的。Parole这个概念是 F. de Saussure(索绪尔)提出的。Langue指语言系统的整体,“所有(语言使用)个体头脑中存储的词语-----形象之总和”,这个整体相对较为稳定;Parole 指某个个体在实际语言使用环境中说出的具体话语,它是随时间和地点变化的一个动态的实体。 四、语言的功能Functions of Language (这个也考过的。考过the informative function,就是高速公路指示牌的那道题) 1、The instrumental function 2、The regulatory function 3、The heuristic function 4、The interactional function 5、The personal function 6、The imaginative function

7、The informative function 五、语言的普遍特征Design Features 这个也考过的,这五个特征由美国语言学家Charles Hockett提出。 弱弱地说一句:如果真的在临时抱佛脚,那就不要管这五个术语的具体含义了,只要能强行记下来应付考试就是了。>_< 1、Arbitrariness 任意性 2、Productivity 多产性 3、Duality 双层结构 4、Displacement 移位性 5、Cultural Transmission 文化传播性 六、语音学和音位学 (一)语音学 Phonetics: the study of the phonic medium of language. 1、三大分支 (1)Articulatory Phonetics发音语音学 (2)Auditory Phonetics 听觉语音学 (3)Acoustic Phonetics 声学语音学 2、辅音和元音(这个考过的,考过二者的区别) (二)音位学 Phonology: aims to discover how speech sounds in a language form pattern and how these sounds are used to convey meaning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1、三个术语 (1)Phone音素

参考:300个管理学论文题目选题

参考:300个管理学论文题目选题 1. 以KPI(关键业绩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系统研究 2. 组织变革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3. 基于价值的企业薪酬体系研究 4. 企业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绩效评估系统研究 5. 中国民营企业的绩效考核管理研究 6. 企业薪酬管理研究 7. 企业招聘中的人员测评管理研究 8. 跨文化管理研究 9.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研究 10.企业的人力资本管理研究 11.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1关于规避审计风险的几点思考 2试析我国独立审计市场失灵的原因 3探析政府审计成本特征分析及控制 4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独立审计质量 5浅析审计独立性保证 6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探讨 7防范企业会计信息舞弊的综合对策 8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9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研究 10上市公司内部会计监督研究 11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成因与对策 12上市公司内部成本信息及其应用探析 13 浅析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中的相关问题 14 CPA职业道德及其规范研究 15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及其规范研究 16企业并购中的若干财务问题研究 17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探讨 18浅析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资本的管理

19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效果分析 20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分析21新所得税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分析 22关联交易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23对资产减值会计相关问题的思考 24对中小企业融资中会计问题的探讨 25网络时代会计的发展趋势与策略选择 26股权分置改革的若干会计(财务)问题探讨27上市公司送、转股短期财富效应分析 28中国上市公司债券筹资现状及其前景分析 29人力资源会计计量问题探讨 30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研究 1.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 2.论企业财务风险及其管理 3.企业获利能力评价体系 4.企业信用管理问题探讨 5.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的动机分析 6.企业财务目标探讨 7.企业融资方式及特点的比较研究 8.资本成本影响因素的探讨 1、现代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 2、论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 3、论企业员工的薪酬方案与激励机制 4、员工招聘与配置研究 5、企业员工的绩效考评方法与机制研究 6、经济危机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 7、招聘面试技术及其运用 8、某公司(单位)薪酬方案设计研究 9、某公司(单位)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10、某公司(单位)员工培训方案设计研究 11、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浅谈社会支持理论

理论研究报告 题目:浅谈社会支持理论 作者:王才丰 学号: 班级: 2013级编辑出版联系方式: 日期: 2014年5月25日

浅谈社会支持理论 理论发展历史与文献综述 (一)理论简述:社会支持理论(social support theory)从提出到现在,其内涵在各个学科之间乃至学科内部并未达到统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它就有不同的意思。从社会行为性质来定义社会支持的概念,Sarason(1983)等提出,社会支持是一种能促进扶持、帮助或支撑事物的行为或过程,是个人对他人社会需要的反应,是人们的整体参与水平、社会支持环境来源,社会支持能否为个人提供帮助的复合结构,是一种在社会环境中促进人类发展的力量或因素。陈成文(2000)认为“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从社会互动关系来定义社会支持的概念,Edvina(1990),丘海雄等(1998)则认为,社会支持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社会支持既涉及家庭内外的供养与维系,也涉及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支援与帮助。社会支持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关怀或帮助,它在多数情形下是一种社会交换,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社会资源作用角度来定义社会支持的概念,李强(1998)认为,“社会支持应该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其中社会联系是指来自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 (二)发展历史:有关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的研究最早来自

社会资本文献综述1

政治关联研究述评与展望 摘要:企业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的现象在很多国家都存在,尤其在正式制度欠发达的转型经济和新型经济中,这种现象更加普遍。每年都有很多企业在政治关联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回顾,在分析政治关联的内涵、获取途径以及度量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构建动机,最后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政治关联;获取途径;度量方法;动机 一、“政治关联”的提出: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高阶理论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Ports,1998;张宏文,2003;周晓红,2005)最早对“社会资本”进行系统的研究,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现有的与可能存在的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是某些持久的网络的占有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网络是一种体制化的网络,它从集体性拥有的资本的角度为每个个体提供支持,提供他们赢得名誉的证明。”(Bourdieu,1986)。而后又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社会资本,包括科尔曼的社会资本功能观(Coleman,1990)、普特南的社会资本的社区观(Robert Putnam,1993)以及林南的社会资本的资源观(Lin,2005),现在影响较为广泛的是林南的社会资本的资源观,它从社会网络的视角解释了社会资本的概念,他认为“社会资本是镶嵌在一种社会结构中的可以在有目的的活动中获取或调动的资源”。 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中,“社会资本”主要应用于宏观层面的讨论分析,见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中(Zak& Knack,2001)。而在管理学的研究中,“社 会资本”多从微观层面入手。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社会资本”的研究又分为以个体为对象和以组织为对象的研究。前者主要关注个体(如企业家)镶嵌于社会网络中所获取的资源是否能够影响组织的发展(Peng & Luo,2000;Moses Acquaah,2007)。后者主要关注组织外部资源及组织内部社会资本对组织绩效的影响(Nahapiet & Choshsl,1998;Landry,2002)。 高阶理论认为一个组织的决策首要领导者——高管团队对组织的发展发挥 着重要的指挥和协调作用。Hambrick和Mason(1984)指出:组织是其高层管理者的缩影。高管团队的内在认知、价值观、洞察力以及预测能力等特征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绩效。高阶理论让我们开始重视高管团队的作用,也为企业的人才招聘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