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青藏高原古地理环境研究

青藏高原古地理环境研究

青藏高原古地理环境研究
青藏高原古地理环境研究

文章编号:100020585(2002)0120061210 收稿日期:2001207218;修订日期:2001211223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 1998040800);中国科学院重大特别支持项目(KZ9512A12204,

DZ95T06)

作者简介:李炳元(19392),男,江苏常熟人,研究员。主要从事青藏高原等地貌与第四纪环境研究。

青藏高原古地理环境研究

李炳元1,潘保田2

(1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1兰州大学,兰州730000)

摘要:本文综述了最近50年青藏高原古地理演化中一些基本问题研究进展。分析了中新世~上新世青藏古地理环境,高原在316MaBP 海拔不超过1000m ,此后强烈隆升。青藏高原最近三次冰期年代分别为725~581、289~136、82~10kaBP ,冰期中不存在“大冰盖”。高原晚新生代重大古地理演化阶段和事件为:38~22MaBP 行星风系控制的热带2亚热带低地、22~316MaBP 古季风出现与主夷平面发育、316~117MaBP 高原强烈隆升与现代季风形成和现代河谷发育、111~016MaBP 高原抬升进入冰冻圈与大冰期出现、0115MaBP 以来强烈隆升与高原内部干旱化。本文还讨论了高原古地理尚需深入研究的一些重大问题。

关 键 词:青藏高原;古地理;高原隆升;古冰川;气候环境事件

中图分类号:P531;K927 文献标识码:A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对其自身、周边地区以至全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都有重大的影响,因而它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高原古地理演化过程实际上是海洋(特提斯海)-陆地和低地-高地的演化及其引起的环境演变过程,特别是晚新生代以来高原强烈隆升引起的巨大环境变化,成为当前地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

我国的青藏高原古地理演化研究在最近半个世纪经历了逐步深入的过程。仅中国科学院在青藏高原就先后组织了多次综合科学考察,20世纪50~60年代的进藏科学工作队、中国科学院祁连山地质队、中国科学院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队、西部地区南水北调综合考察队、中国登山队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队、中国科学院希夏邦马峰登山队科学考察队和中国科学院西藏科学考察队等对青藏高原一些地区进行了古地理研究[1-9]。70年代初组建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开始对青藏高原进行有计划的全面科学考察,先后在西藏自治区(1973~1979年),横断山地区(1981~1985年),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1987~1990年)和可可西里地区(1989~1991年)开展了包括地貌、第四纪地质、冰川、湖泊等古地理相关专业在内的综合科学考察,积累了大量资料,填补了许多学科空白,并开始对高原隆升与古地理演化进行较全面的研究[10~20]。90年代以来国内外科学家又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施雅风、李吉均院士领导的研究集体由原来的面上考察转至点上综合专题研究,从晚新生代地层天然剖面、湖泊岩芯和冰芯研究中取得了定年较精确、多指标和分辩率较高的长系列连续的古地理演化记录,通过与周边和全球环境变化记录的比第21卷 第1期

2002年1月地 理 研 究GEO GRAPHICAL RESEARCH Vol.21,No.1Jan.,2002

较,深入认识了高原隆升和古地理演化的过程与主要事件[21、22]。本文仅就其中一些基本

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一论述。

1 中、上新世古地理与高原隆升

青藏高原隆升是高原古地理演化的一个主要驱动力,因而高原隆升的时代与幅度是古地理演化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青藏高原研究的一个热点。自1964年希夏邦马峰登山科考中发现类似黄背栎和灰背栎等化石,并依此推测自上新世至今希夏邦马峰北坡至

少上升了3000m [7、23]以来,高原隆升时代与幅度引起人们关注,有人根据孢粉资料推论

上新世青藏高原已经达到海拔2000~3000m 的高度[24]。70年代在西藏地区的综合科学考察中,在喜马拉雅北坡的吉隆盆地和唐古拉山南坡布隆盆地上新世湖相地层中首次发现了三趾马动物群化石,其中布隆三趾马年代早于吉隆三趾马,与南亚庆吉组较接近,为森林型,吉隆三趾马则与华北同期三趾马接近,属森林2草原型,与南亚有别。华北及南亚三趾马化石点均在海拔500~1000m 左右,依此推测高原自那时以来已上升了3000m 以上[10]。此后亚如雄拉、贵德、扎达等古湖盆沉积中也发现三趾马动物群化石。古湖盆沉积的古地磁年代测定表明,其年代为距今6~7Ma 以来的产物,当时青藏地区古湖盆广泛分布。另外还开展了沉积、古岩溶、夷平面、古土壤、孢粉、裂腹鱼演化以及古冰川遗迹等方面研究,并综合上述资料探讨了高原在晚新生代的古地理环境和隆升问

题[10、11、13、15、25]。当时青藏地区古地理环境主要为亚热带山地森林及森林草原景观,山地植被以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为主[13]。上新世早期较温暖湿润,后期干凉。高原与其周围地区的上新世古湖盆沉积的岩相基本一致,均以细颗粒沉积为主,反映了当时高原广大地区起伏和缓,表明在中新世中晚期构造运动上升量不大,其后高原地面继续夷平。这与三趾马动物群、孢粉古植被甚至水生古生物等指示的环境特征基本相符,多种证据支持上新世末时高原面的海拔在1000m 左右。青藏高原南北两侧都普遍可以见到时代为上新世末至早更新世的巨厚砾石层,依此推测,高原强烈隆起的时代为上新世末~早更新世初的

转折时期[11、25]。中国学者的这一观点,得到不少外国学者赞同[26]。

不过,也有一些人提出不同的观点。有的从喜马拉雅山南北向的正断层上找到新生矿物的年代为14MaBP ,推论青藏高原在当时已达到最大高度,以后因重力崩塌而下降[27]。较多的人根据是拉萨西北的羊八井地堑断裂活动发生在8MaBP 前后[30],或在8MaBP 时阿拉伯海的上涌流大大增强[28],或巴基斯坦北部波特瓦尔高原气候变干,植被由森林变为草原[29],指示印度洋季风出现,推论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在8MaBP 以前应已达到或接近现今高度。

我国学者经过90年代攀登计划的研究[21],在古地理研究方面,获得了多处长周期环境变化记录,提出近37MaBP 至今青藏地区经过三期隆升与两次夷平,最近一期隆升开始于316MaBP 。据古地磁测年[32],紧邻高原东北缘边界断裂的临夏盆地的临夏群河湖相沉积开始于30MaBP 前,结束于316MaBP 前,并于21MaBP 前后出现砾岩沉积,记录了三期隆升与两次夷平过程。该剖面的孢粉分析表明,在7MaBP 前后植被由森林和森林草原变为干旱草原,气候干旱化,与发生在南亚的气候变干基本一致[21],但并无强烈构造隆

升记录。最近J 1Quade 指出在北美和东非也存在这一时期的δ13C 转变[33],因此这一环境

62 地 理 研 究21卷

变干事件可能具有全球意义,并非为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所特有,不能认为是青藏高原上升的证据。不少中、外学者也注意到,8MaBP 之后,喜马拉雅山南麓西瓦利克凹陷带和印度洋孟加拉湾海底扇的沉积物粒度和堆积速率并未增大,而是粒度变细,沉积速率降

低[21、34],高原内部的盆地沉积亦为细颗粒沉积为主,不支持强烈隆升的结论。另外,高原诸山系顶部张性及拉分盆地出现的时间并不一致,吉隆盆地与扎达盆地为7MaBP 左右,而昆仑山垭口则发生在316MaBP ;把张性断裂的出现作为判别高原隆升达到最大高度的

表现也是有危险的[21、35]。近年来虽已证明黄土之下的保德红土为风成起源,其底部年龄

达到了711MaBP [36、37],但是也很难认为它与青藏高原隆升有必然联系,因为陕西境内保

德红土的粒度在空间和时间上并无变化,[38]712~314MaBP 风积红粘土的磁化率变幅较小,均值较小,反映这时为东亚季风初显期,冬季风和夏季风均较弱[36],不能作为青藏高原强烈隆升的证据。总之,8MaBP 时青藏高原已达到相当的高度推论难于成

立[34、35、36、38]。

根据青藏高原及其周边晚新生代沉积的年代和古地理环境推算,上新世中晚期(3~4MaBP )除少数山系外的广大青藏地区处于准平原(主夷平面)状态,海拔一般在1000m

以下[21、35]。上新世晚期(316~2148MaBP )高原内部的断陷盆地和周边低地(喜马拉雅山的Karewa 盆地、西昆仑山北麓、临夏盆地等)开始堆积磨拉石型粗粒沉积,它们是青藏高原最近一期强烈隆升的记录[35,36],最近300多万年来高原隆升了近3500m 。这一结论与地球物理、大陆构造、熔岩地质年龄和侵入体剥蚀速率等研究结果也是基本一致的[22,31]。

2 第四纪冰期与高原“大冰盖”

第四纪冰期与青藏高原“大冰盖”问题研究早已成为青藏高原研究中另一个引人关注的热点。50年代末以前仅有零星的关于高原古冰川现象的报道;60年代我国学者对希夏邦马峰和珠穆朗玛峰地区进行了的古冰川研究,首次提出希夏邦马冰期、聂聂雄拉冰期和

珠穆朗玛冰期的高原第四纪冰期划分方案[8、9];70年代以来高原第四纪冰川研究不断深

入,较系统地探讨了第四纪冰川的类型、分布和演化及冰期划分等问题[12、13、15、17~19、39]。

多年的研究基本查明,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更新世至少存在4次冰期,西昆仑山和高原中部有3次冰期遗迹,高原东部仅有2~3次冰期,其中最大冰期为倒数第三次冰期。

90年代以来冰期与冰碛物定年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相继获得了一些的年代数据。如绒布河谷已测定出距今118万年、712万年和2012万年形成的冰碛,分别代表了末次冰期晚、早期和倒数第二次冰期[39]。西昆仑山玉龙塔格峰地区确定了倒数第二次冰期年代(TL )为206±17kaBP ,末次冰期冰碛年代(14C )分别为14930±370aBP 和30915±1700aBP ,全新世终碛的年代(14C )为3983±120aBP ,3522±117aBP 和2720±850aBP 。冷龙岭南坡冰碛通过其上覆黄土的研究确定的黄土地层L 2、L 1-下和L 1-上,分别对应于倒数第二次冰期、末次冰期早、晚期。西昆仑山玉龙塔格峰地区得到的倒数第三次冰期冰碛的热释光年代为333±46kaBP [40]但昆仑山垭口地区代表该次冰期冰碛平台的ESR 年代为0171MaBP ,古里雅冰帽底部36Cl 年龄为760±60ka ,以及甘孜冰缘黄土底部已处于B/M 界线,说明倒数第三次冰期发生在70万年前。青藏高原东部若尔盖盆地湖芯气候记录

 1期李炳元等:青藏高原古地理环境研究63 

与年保玉则山地冰川序列的对比研究表明,倒数第三次、第二次冰期、末次冰期分别相当于深海氧同位素18~16、8~6、4~2阶段,具体年代分别为725~581、289~136、82~10kaBP [41,42]。

关于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作用的性质、类型与规模,尤其对是否存在统一的高原大冰盖的问题存在重大意见分歧。最早提出青藏高原存在冰盖的是E 1Huntington (1906),而后得到了E 1Trinkler (1930)和西尼村B 1M 1(1958)等人的赞同。Sven Hedin (1899~1902)等人则不认为存在大冰盖。20世纪80年代末M 1Kuhle [43]根据其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考察推测,“西藏高原末次冰期雪线高度降到平均海拔4000m (高原北部)~5000m (高原南部)以下”,形成厚1200~1700m ,面积可达210~214×106km 2的冰盖。国内也有人根据冰期平衡线与温度下降等进行的冰期环境模拟,认为高原存在“发育面积广大的冰雪原甚至大冰盖”的可能性[44]。还有人[45]认为早更新世冰期中除柴达木盆地外高原广大地区均被大陆冰盖所占据。我国学者过去40多年中对青藏高原古今冰川进行了广泛考察,取得大量成果,其中绝大多数文献支持无统一大冰盖的观点。第四纪冰川遗迹制图与综合研究发现[39],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性质、类型和规模以及古雪线分布与高原大地貌和气候组合密切相关,高原外围与内部存在巨大差异;喀喇昆仑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气候湿润,最大冰期中发育了典型的网状山谷冰川;高原东部的横断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祁连山等海拔一般为4400~5000m ,仅在山顶夷平面宽广的分水岭地带,发育较大的古冰帽(如稻城古冰帽、新龙古冰帽、麦地卡冰帽等);高原腹地的羌塘高原气候干旱,冰期时只能在海拔6000m 左右的山地发育规模不大的宽尾冰川或山麓冰川。总之,青藏高原更新世冰期中冰川规模比现在大,其中高原东南部地区比现代冰川大5倍以上,但古冰川发育仍然以高山为中心,多为山谷冰川及冰斗冰川,仅在高大平坦的山峰周围或高位盆地地区出现过局部大型冰帽,但从未形成统一的大冰盖。

根据冰川遗迹恢复的高原末次冰期雪线高度与现代雪线分布趋势基本相似。古雪线自外缘山地向高原内部升高,最低处位于高原东部和东南部边缘,海拔仅3600m ,向西北逐渐上升至5500m 以上,最高处在阿里高原达6000m 左右,再向西到帕米尔降到4500m 以下。各地古今雪线高差变化也很大,东南部和边缘山地的古雪线下降值达500~800m ,最大可超过1000m ;而在高原西北腹地末次冰期雪线下降值只有100~300m ,这些差异决定着各地冰川发育的分异。M 1Kuhle 等人以高原外缘古雪线下降值或古冰川下限平行推移到高原内部,进而得出整个高原都位于雪线之上,并提出连续大冰盖的观点,显然是与事实不符的。高原上保存有形态完好的火山锥和熔岩台地,形成于距今4~115万年的古湖泊沉积和古冰楔广泛分布,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青藏高原不存在连续的大冰盖[39]。3 末次间冰期以来古地理环境演化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中,虽收集了大量的末次冰期旋回环境变化资料,但大多以定性描述为主。90年代以来,高原环境演化研究在高原冰芯、湖泊岩芯以及周边黄土研究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获得定年较精确的高分辩率的环境记录。古里雅冰芯和若尔盖湖芯记录的环境信息基本一致,仅年代略有差别,都可分为5个

64 地 理 研 究21卷

阶段:末次间冰期(125/136~75/82kaBP )①、末次冰期早冰阶(75/82~58kaBP )、间冰段(58~32/28ka BP )和晚冰阶(32~10ka BP )以及全新世(10~0kaBP ),分别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M IS )5~1阶段对应[46,21]。

古里雅冰芯记录的末次间冰期最暖期(M IS5e )时温度高出现代5℃,较全球平均值高3~4℃,比末次冰期早冰阶的最低点高12℃。若尔盖湖芯孢粉记录揭示当时湿润多雨[21]。末次间冰段特别暖湿,其晚期温度较全新世大暖期高1℃以上(古里雅冰芯)[46],

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较现代高2℃[47],据若尔盖湖芯孢粉推算温度、降水与全新世高

温期相当[48]。从青藏高原10多个湖盆年代数据推测,目前保留的最高湖岸线主要是在40~25kaBP 之间形成的,那时的高原环境特别湿润,古湖面比现代大数倍至10多倍,一些内陆湖泊发生外流[49],为地貌上可追溯的统一大湖或称高湖面时代。

末次冰期冰盛期(L GM )较现代降温平均达7℃,大于全球平均值(降5℃

)。在古里雅冰芯记录中,末次冰盛期年代为23kaBP ,降温幅度达9℃[46];而在若尔盖湖芯记录

中,年代为18kaBP ,温度比现代低6℃[48]。由于大幅度的降温,冰川面积较现代大715

倍。同时高原内部干旱化趋势,湖泊普遍退缩,导致许多原来外流的湖泊向内流转化。柴达木盆地和高原腹地一些湖泊进入成盐期。昆仑山北坡晚更新世黄土广泛堆积[50]。

12kaBP 前后,高原进入末次冰期冰消期,气候转暖变湿,高原湖泊一度扩大。此后温度突降,古里雅冰芯记录中1212~1019kaBP 间降温达11℃,为新仙女木事件[51]。它在湖泊沉积物记录中也有反映,年代在11kaBP 前后[52~56]。新仙女木事件结束后,进入

全新世,温度急剧升高,据古里雅冰芯记录在1019kaBP ~1018间δ18O 上升7‰(相当于

11℃

)。全新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中期在815~7kaBP 间过渡,中期-晚期在4~3kaBP 间过渡[57~59]。早全新世升温迅速、降水增加,湖水淡化,植被繁茂[59]。中全新世是气候温暖时期,其中7~6kaBP 间最为暖湿,温度比现代高出115℃左右(古里雅冰芯)[46]。

全新世气候除整体表现为温暖外,其间也存在显著的降温事件和冰川前进时期,8kaBP 前后多数冰川再度前进。4~3kaBP 间冰川普遍前进,并形成终碛垄,其年代阿札冰川为2980±150aBP 、西昆仑山为3983±120aBP 、波密则普冰川则有3242±100a 、1065±115a 和580±130aBP 的三道。最近一次前进冰川发生在17~19世纪小冰期。

全新世的另一重要特征是高原内部气候不断变干,表现为高原湖泊持续退缩。龙木错11kaBP 以来湖面下降72m ,青海湖、班公错湖泊等中全新世虽湖面有扩张,但总的趋势是退缩的,湖面波动明显,一直延续至今[60]。最近3ka 退缩尤为明显,此时藏南绝大部分湖泊普遍退缩变为内陆湖,如羊卓雍湖原与沉错、巴纠错连为一体并且外流,现已分离成为内流湖。藏北内陆湖进入新的成盐阶段,如札仓茶卡9kaBP 开始成盐,3kaBP 出现石盐沉积[57]。孢粉分析表明,高原西部的班公错916~717kaBP 草原性的蒿属花粉增加,而荒漠性藜科成分下降;717~318kaBP 孢粉浓度为全新世最大时期,蒿属含量高而藜科降低;318~312kaBP 藜科含量最高,蒿最低,为一次干冷事件;312kaBP 后蒿减少,藜增多,但有波动[59]。藏南地区中全新世森林可能到达海拔4500m 左右的高原面上,至晚全新世木本成分逐渐消失。中全新世泥炭沼泽在高原上广泛分布,主要形成于7670~

①125/136前者指古里雅冰芯年代划分,后者为若尔盖湖芯年代划分,无“/”为年代相同。

 1期李炳元等:青藏高原古地理环境研究65 

3050aBP ,晚全新世泥炭发育较少。高原东北部在中全新世沙丘固定,其上发育6180±80aBP 的古土壤,至晚全新世沙丘重新活动[61]。古人类活动遗迹的分异和变迁反映了全新世环境演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62]。

4 高原古地理演化阶段与重大环境变化事件

近40Ma 以来青藏地区从低地到世界屋脊的演化过程大约可分为5个阶段:

(1)渐新世(38~22MaBP )行星风系控制的热带2亚热带低地

在40MaBP 前后两大板块碰撞初期,青藏地区第一次隆升,导致冈底斯山隆起,其南侧堆积2000m ~4000m 巨厚的磨拉斯沉积[63]。在祁连山北侧的河西走廊也堆积2000m 以上的火烧沟组地层,其粒度较细,反映当时高原北缘山地起伏不大。38MaBP 以后构造相对稳定,地表被剥蚀夷平,受行星风系控制,自然环境有明显的纬向地带性[21]。高原中、北部地区为干盐湖和干旱植被;冈底斯以南煤系地层发育,有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64]。

(2)中新世~早上新世(22~316MaBP )古季风出现、低缓暖湿环境、主夷平面发育

22MaBP 前后发生青藏地区第二期构造隆升,高原地面一度上升至2000m 左右,相当于现代高原高度一半———称之为“亚高原”。高原隆升与海陆演化相耦合导致环境发生重大转折:东亚古季风出现和中国自然分带大改变,森林草原带扩展,干旱带向西北退缩,青藏地区自然地带趋于复杂[21]。在19~7MaBP 期间主要为剥蚀夷平面时期。7MaBP 前后(中新世中期)的构造运动在喜马拉雅山等地形成一系列断陷盆地和断裂谷地,开始了青藏地区新的成湖时期,奠定了现代水系的基本格局,但隆升幅度和影响范围仍有限。晚中新世~早上新世广大地区的沉积物粒度及其所含古生物与孢粉组合反映,高原当时地形起伏和缓,为亚热带森林草原景观,以三趾马为代表的低地动物群能自由迁徙,绝大多数水系为呈河湖串珠的外流水系[62],地貌仍处于夷平状态,至316MaBP 时高度不超过1000m [35]。临夏盆地孢粉记录中8MaBP 前后的草原扩张是一次全球气候变化事件的反映[64]。

(3)晚上新世~早更新世(316~117MaBP )高原强烈隆升、现代季风形成和河谷发育

自316MaBP 青藏地区发生大规模的快速隆升,喜马拉雅山南麓和昆仑山-祁连山北麓沉积了1000m 以上的“巨砾岩”、“西域砾岩”和“玉门砾岩”,其中西域砾岩古地磁年代为314~115MaBP [65],称之为青藏运动。它可分为A (316MaBP )、B (216MaBP )和C (117MaBP )三幕。216MaBP 时高原达到2000m 左右,导致季风增强和冬季风稳定出现,开始黄土堆积。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可以深入高原内部,气候温暖湿润,湖泊大发育(施雅风等,1999)。几乎与此同时,高原边缘河流溯源侵蚀和强烈下切,一些湖泊先后被切割和疏干。大渡河泸定海子坪河湖相阶地4120~2160Ma BP [66],黄河、金沙江以及横穿喜马拉雅山的河流在117Ma BP 开始下切形成阶地[21,67]。

(4)中更新世(111~016Ma BP )高原抬升进入冰冻圈

111~016MaBP 是高原抬升的重要时期,循化盆地黄河阶地和昆仑山垭口古湖发育是其典型记录,故称之为昆(仑)黄(河)运动。它使高原抬升到海拔3000m ~3500m ,周

66 地 理 研 究21卷

边高山可能达到5000m 左右[41]。这次上升与称为“中更新世剧变”的全球性降温相结合,青藏高原首次全面的进入冰冻圈,并延续至M IS16阶段,出现了倒数第三次冰期。高原出现最大规模山地冰川,冰川总面积超过5×105km 2,但不存在连续的大冰盖[39]。高原面的长时间积雪,使高原进一步变冷,气温比现在降低7~8℃,年降水为现代降水的118~312倍,但高原北部已经很干燥[42]。此时冬季风增强,夏季风减弱,高原内部与北侧更加干旱,导致高原东部出现冰缘黄土,中国西北侧沙漠发展,东部黄土层堆积加厚、粒径变粗[21]。

(5)晚第四纪(0115~0MaBP )强烈隆升与高原内部干旱化

在倒数第二次冰期的末期(0115MaBP )至今高原强烈抬升,东北部共和古湖被黄河溯源下切疏干,龙羊峡形成深达800m 的峡谷,被称之为共和运动。1959~1961和1979~1981年前后两期对青藏高原公路沿线进行精密水准测量结果表明与上述推测基本一致,20年间平均上升速率为518mm/a ,喜马拉雅北侧平均上升速率为819mm/a [68]。

末次冰期(15万年)以来的环境变化与现代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趋势有密切关系,在此期间青藏高原经历了最近一次完整的间冰期-冰期旋回,环境变化详细记录己在前一节进行了论述。

5 青藏高原古地理研究展望

青藏高原古地理演化研究已进行了近一个世纪,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一些重大问题仍然没有很好解决,同时还会出现一些新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青藏高原隆升时代和幅度研究是高原古地理环境演化研究中基本问题。这项研究虽然已进行了很多年,但仍存在一些较大意见分歧,最后解决尚需时日。在众多高原隆升记录中,我们认为层状地貌和山麓砾岩沉积是最好的高原地面抬升信息载体。高原内外沉积盆地和层状地貌(夷平面、剥蚀面及阶地等)的研究、高精度测年及环境变化信息的提取,是恢复青藏高原隆起历史,在理论上有望做出重大突破的关键[35]。

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演化对认识高原隆升的环境效应十分关键。虽然目前绝大多数的研究结论不支持“大冰盖”观点,但冰期系列及其年代仍不够精确,各次冰期,特别是老冰期的冰川遗迹尚不十分清楚。今后应加强古冰川遗迹鉴别及其测年和冰期相关的气候环境研究,特别要重视高原内部不同地区高分辨率连续湖泊岩芯和连续天然剖面的研究,以便获得连续的环境演化记录,揭示完整的第四纪冰期旋回。

青藏高原现代水系的形成演化研究中,在黄河上游、大渡河、金沙江和雅砻江等阶地测年上取得较大进展,取得的一批阶地年代数据,依此推论河谷形成时代,但是否可直接推论高原江河形成时代?316MaBP 高原强烈隆升后水系是如何演化的?目前仍有不同看法。这需要进一步加强河谷地貌、阶地剥蚀面定年和相关古湖盆研究来解决。

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已取得了较高分辨率的记录,古里雅冰芯记录揭示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具有不同于全球一般规律的特点:暖期与冷期交替过程中,暖期到冷期为突变性的,从冷期到暖期变化稍为和缓,暖期与变暖期气候不稳定性以及温度变化幅度大等,显示出青藏高原对气候变化的放大和启动作用。这些特点还有待更多的高分辨率记录来证实,青藏高原对气候变化的放大和启动机制仍不明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对气候预测有重要意义,而且将产生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1期李炳元等:青藏高原古地理环境研究67 

参考文献:

[1] 李连捷.西藏高原自然区划.地理学报,1954,20(3).

[2]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等.祁连山地质志(第一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

[3] 中国科学院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队.祁连山现代冰川考察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4] 罗来兴,杨逸畴.川西滇北地貌形成的探讨.地理集刊,第5号,1963.

[5] 中国登山队科学考察队地貌组.珠穆朗玛峰地区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北京:科学出

版社,1962.85~122.

[6] 中国希夏邦马峰登山队科学考察队.希夏邦马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7] 施雅风,刘东生.希夏邦马峰地区科学考察初步报告.科学通报,1964,(10):928~938.

[8] 中国科学院西藏考察队.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1966-1968),现代冰川与地貌.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

[9] 中国科学院西藏考察队.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1966-1968),第四纪地层.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

[10] 中国科学院综合科学考察队,黄万波,等.西藏古生物(第一分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11] 中国科学院综合科学考察队.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12] 中国科学院综合科学考察队,杨逸畴,李炳元,等.西藏地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a.

[13] 中国科学院综合科学考察队,李炳元,王富葆,等.西藏第四纪地质.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b.

[14] 中国科学院综合科学考察队,关志华,陈传友,等.西藏河流与湖泊.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15] 中国科学院综合科学考察队,李吉均,郑本兴等.西藏冰川.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16] 中国科学院综合科学考察队,张荣祖,等.横断山区干旱河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17] 中国科学院综合科学考察队,李吉均,苏珍,等.横断山冰川.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18] 中国科学院综合科学考察队,苏珍,等,喀喇昆仑-昆仑山地区冰川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9] 中国科学院综合科学考察队,张青松,李炳元,等.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晚新生代环境变化.北京:中国环境科

学出版社,1999.

[20] 可可西里综合科学考察队,李炳元,顾国安,李树德,等.青海可可西里地区自然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21] 施雅风,李吉均,李炳元,等1青藏高原晚新生代隆升与环境变化.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

[22] 孙鸿烈,郑度,等.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与发展.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73~138,179~230.

[23] 徐仁,陶君容,孙湘君.希夏邦马峰高山栎化石层的发现及其在植物学和地质学上的意义.植物学报,1973,15(1):

103~119.

[24] 赵希涛.喜马拉雅山脉近期上升的讨论.地质科学,1975,(3):241~252.

[25] 李吉均,文世宣,张青松,等.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的探讨.中国科学,1979,(6):608~616.

[26] Skinner B ,Porter S.Physical G eology.New Y ork :John &Wiley ,1987.530.

[27] Coleman M.Evidence for Tibetan uplift before 14Myr ago from a new minimum age for east 2west extension.Nature ,

1995,374:49~52.

[28] Kroon D ,Steens T N F ,Troelstra S R.Onset of monsoonal related upwelling in the western Arabian Sea.Proc ODP ,Sci

Results ,1991,17:257~263.

[28] Quade J ,Cerling T E ,Bowman J R.Development of Asian moonsoon revealed by marked ecological shift during the

Latest Miocene in northern Pakistan.Nature ,1989,342:163~166.

[30] Harrison T M ,Copeland P ,K idd W S F ,et al .Raising Tibet.Science ,1992,255:1663~1670.

[31] 钟大赉,丁林.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及其机制的探讨.中国科学,D 辑,1996,26(4):289~295.

[32] 李吉均,方小敏,朱俊杰,等.临夏盆地新生代地层古地磁年代与模式序列.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

统研究.学术论文年刊(1994),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41~54.

[33] Quade J ,Cater J M L ,Ojha T P ,et al .Late Miocene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Nepal and the northern Indian subconti 2

nent :stable isotopic evidence form paleosois.G eol Soc Am Bull ,1995,107:138~1397.

[34] Burbank D W.Derry L A ,Lanord C F.Reduced Himalayan sediment production 8Myr ago despite an intensified mon 2

soon.Nature ,1993,364:48~50.

[35] 李吉均,方小敏.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变化研究.科学通报,1998,43(15):1569~1574.

[36] 安芷生,王苏民.吴锡浩,等.中国黄土高原的风积证据:晚新生代北半球大冰期开始及青藏高原隆升驱动.中国科

68 地 理 研 究21卷

学(D ),1998,28(6):481~490.[37] 孙东怀,陈明扬,Shaw J ,等.晚新生代黄土高原风尘堆积序列的磁性地层年代与古气候记录.中国科学,D 辑,

1998,28(1):79~84.

[38] 丁仲礼,孙继敏,朱日祥,等.黄土高原红粘土成因及上新世北方干旱化问题.第四纪研究,1997(2):147~157.

[39] 李炳元,李吉均,等.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遗迹分布图.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40] 郑本兴,焦克勤,李世杰.青藏高原第四纪冰期年代研究的新进展.科学通报,1990,(7):533~537.

[41] 王苏民,施雅风,沈吉,等.青藏高原东部800ka 来古气候与古环境变迁的初步研究.见: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

迁与生态系统研究(1994).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236~248.

[42] 施雅风,郑本兴,李世杰,等.青藏高原中东部最大冰期时代与环境探讨.冰川冻土.1995,17(2):97~112.

[43] Kuhle M.Subtropical mountain and highland glaciation as Ice Age triggers and the waning of the glacial periods in the

Pleistocene.G eoJ.,1987,13(6):1~29.

[44] 刘东生,张新时,熊尚发,等.青藏高原冰期环境与冰期全球降温.第四纪研究,1999(5):385~396.

[45] 韩同林.青藏高原第四纪冰盖形成的野外证据.地质论评,1989,35(5):468~478.

[46] 姚檀栋,Thompson L G ,等.古里雅冰芯中末次间冰期以来气候变化记录研究.中国科学,(D ),1997,27(5):447~

452.

[47] 张彭熹,张保珍.T.K.洛温斯坦,等.古代异常钾蒸发岩的成因———以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钾盐的形成为例.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3.87~90.

[48] 沈才明,唐领余,王苏民.若尔盖地区25万年以来的植被与古气候.微体古生物学报,1996,13(4):373~385.

[49] 李炳元.青藏高原大湖期.地理学报,2000,55(2):174~181.

[50] 张青松,李炳元,朱立平.青藏高原西北部第四纪环境的新认识.地理学报,1994,49(4):289~297.

[51] 杨志红,姚檀栋,皇翠三.古里雅冰芯中的新仙女木末期事件记录.科学通报,1997,42(18):1975~1978.

[52] 李炳元,李元芳,孔昭宸,等.青海可可西里苟弄错地区近二万年来的环境变化.科学通报,1995,39(18):1727~

1728.

[53] 李元芳,张青松,李炳元.青藏高原西北部17000a 以来的介形类与环境演变.地理学报,1992,49(1):46~54.

[54] G asse F ,Amold M ,Fontes J C ,et al .A 13000year climate record from western Tibet.Nature ,1991,353.

[55] 王富葆,韩辉友,闫革,等.青藏高原东北部30ka 以来的古植被与气候演变序列.中国科学(D ),1996,26(2):111~

117.

[56] Lister G S et al .Lake Qinghai ,China :Closed basin lake levels and the oxygen isotope record for Osdtracoda since the

latest Pleistocene.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tology Palaeoecology ,1991,84:141~162.

[57] 李炳元,王富葆,杨逸畴,等.试论西藏全新世古地理的演变.地理研究,1982,1(4):26~35.

[58] 姚檀栋,施雅风.祁连山敦德冰芯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见: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2,206~210.

[59] G asse F ,Fontes J CH ,Campo E Y an ,et al .Holocene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Bangong Co Basin (Western Tibet ).

Paleogeography Paleoclimatology Paleoecology ,1996,120:79~92.

[60] 李元芳,朱立平,李炳元.150年来表藏高原南红山湖的介形类与环境变化.地理研究,2001,20(2):199~205.

[61] 潘保田,徐叔鹰.青藏高原东部晚第四纪自然环境变化探讨.科学通报,1989,34(7):534~536.

[62] 李炳元,王富葆,张青松.西藏第四纪地质.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1~192.

[63] 李炳元.羌塘高原北部湖泊演化的初步探讨[A ]1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研究.北京:科学出版

社,1995.261~266.

[64] 施雅风,李吉均,李炳元,等.晚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东亚环境变化.地理学报,1999,54(1):10~21.

[65] Deng Xiuqin .The of the Kuche and Xiyu formation of the Tarim Basin.30th International G eological Congress Ab 2

stract ,1996(I ):85.

[66] 蒋复初,吴锡浩,肖国华,等.四川泸定昔格达组时代及新构造意义.地质学报,1999,73(1):1~5.

[67] 潘保田,李吉均,朱俊杰.黄河中游阶地与构造-气候旋回.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编.地貌环境

发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26~30.

[68] 张青松,周耀正,陆祥顺,等.现代青藏高原上升速度问题.科学通报,1991,36(21):1820~1824.

 1期

李炳元等:青藏高原古地理环境研究69

 

Progress in paleogeographic study of the Tibetan Plateau

L I Bing 2yuan 1,PAN Bao 2tian 2

(11Institute of G 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 jing 100101,China ;

21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China )

Abstract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research progress in some basic problems on paleogeographic revolu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n the last 50years ,especially recent decade.

Based on reviews of current viewpoints and analysis of Miocene and Pliocene paleo 2geographies ,it was suggested that altitud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was less than 1000m before

3.6Ma BP and intense uplift of the plateau began at that time.The ages of last three glaciations in the plateau are 725~581,289~136and 82~10ka BP respectively ,which are comparable with oxygen isotopic stages in dee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c3615543.html,rge ice sheet did not exist in the Tibetan Plateau in the Maximum G laciation of Pleistocene.

Environmental changes were frequent with high amplitude and desiccation occurred in the Tibetan Plateau since the last interglacial period.Important phases and events of paleo 2geographic evolution in Cenozoic are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lowland controlled by planetary wind system between 38and 22Ma BP ,appearance of paleo 2mons oon and development of main plana 2tion surface between 22and 3.6Ma BP ,intense u plift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modern mon 2s oon and development of water system between 3.6and 1.7Ma BP ,entrance of cryosphere and maximum glaciation between 1.1and 0.6Ma BP ,and intense uplift and desiccation of climate in the inner plateau.

Finally ,some important problems need to be researched in future are suggested.It is indi 2cated that key to breakthroughs in paleogeographical research lies in analysis of depositional basins and stratified landforms in and around the plateau ,precise dating and explanation of high 2resolutio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K ey w ords :the Tibetan Plateau ;paleogeography ;uplift of the plateau ;ancient glacier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events

70 地 理 研 究21卷

日本自然环境

课题:10.4日本—东亚的群岛国家(自然环境) 目标: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2.运用地图分析日本的地形和多火山地震的原因重点:运用地图分析日本的地形 难点: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一.自主学习 1.学法指导: 阅读课文第77页-79页的内容,总结归纳知识点,并完成学案“自主测评”的相关题目。 2.自主测评: (1)位置、范围 海陆位置:位于亚洲的、东临,西南隔海峡与韩国相望。 领土组成:日本领土 由、、和四大岛及其附近岛屿组成。 (2)地形、港口 地形特点:日本境内多,国土的3/4为,平原,最大的平原是。日本的最高峰是,是一座活火山。 主要港口: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有和。 (3)日本有“地震之邦”的称号,试从板块运动学说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 (4)气候类型(结合P6图8.9) 日本主要气候属气侯和气候,气候特征明显。太平洋沿岸夏秋季节常见的灾害性天气 是。 3.大胆质疑 1

二.互助学习 1.读图10.42,学会从地图上了解日本的领土组成,联系学过的气候知识,说出日本的气候类型。 2.读图10.44,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三.达标检测 1.就海陆位置而言,日本位于太平洋的() A.西北部 B.东北部 C.东南部 D.西南部 2.日本是一个岛国,其领土由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四个大岛中面积最大的是() A.北海道 B.本州 C.四国 D.九州 3.有关日本疆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B.与其他国家有漫长的陆上国界 C.日本位于亚洲东部 D.日本位置对造船业、海上运输十分有利 4.从“日本地形图”上看,日本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山地和丘陵 B.平原和高原 C.盆地和山地 D.丘陵和平原 5.从“亚洲气候类型图”上看,日本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 A.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四.拓展延伸 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中粗黑线代表板块边界,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板块名称。 A_________,B_________ C_________,D_________。 (2)日本处在______与______两个板块的交界地带, 多______和______。 2

浅谈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浅谈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被称为“世界屋脊” 的青藏高原,雄踞在亚洲的中部,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它南起27° N ,北止40° N ,纵跨纬度13° ;总面积约230 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500 米。地域之广阔,地势之高峻,是世界上其它高原所无法比拟的。如此雄姿,不仅使它本身形成了非地带性的高原气候,而且由于它的存在,对北半球西风气流的东进、东亚的季风环流起屏障作用;同时它又对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大雨或暴雨的西南低涡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限于篇幅,本文仅就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作一肤浅的阐述。 首先,在冬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南移。由于高大的青藏高原的存在,使三四千米以下的西风气流分成南北两支急流。北支在高原西北部形成西南气流,给高原北侧,新疆中部的天山地区带来一定的湿度。当这支气流再绕过新疆北部以后和南下的极地大陆气团汇合,转为强劲的西北气流,使我国冬季风的势力增强,并向南伸展得很远。南支气流在高原的西南部形成西北气流,使本来就很干燥的南亚西北部雪上加霜,更加干燥(在世界气候类型困上,那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当这股气流绕过高原南侧以后,又转为西南气流,掠过我国的云贵高原以后,继续向东北方向运动,直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股来自低纬度的暖性气流又往往是造成我国江南地区“暖冬”天气的重要因素。这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汇合东流,形

成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这支西风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天气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卫星云图上所看到的过往我们上空的云,总是自西向东运动,其动力就是这股西风)。与此同时,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侧的四川盆地和汉中一带,恰在这南北两支气流之间,风力微弱,空气稳定,成为“死水区”,多云雾天气。 在夏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北移,西风南支气流消失,夏季风迅速向北推进,气旋活动频繁,我国东部季风区自南向北先后进入雨季。到了10 月以后,西风又逐渐南移,南支西风气流又重新出现,夏季风复退,冬季风又控制了我国东部南北。综上所述,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阻挡,我国大部分地区均能受到盛行西风带的影响,如是那样,我国的气候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其次,由于青藏高原本身所产生的明显的热力作用,这种热力作用直接影响着东亚的季风环流。冬季,巨大的高原,因地势高,冰雪面积大,空气稀薄,辐射冷却快,降温迅速,成为一个低温高压中心。此中心一方面使高原南侧的西风南支气流得到加强;另一方面,这个低温高压中心又迭加在蒙古高压之上,更加强了冬季风的势力,使我国东部南北温差增大。夏季,青藏高原上为一热低压。这个热低压又强烈吸引着来自南亚地区的西南暧湿气流,使西南季风的势力加强,给江南北部、江淮地区送去大量的降水。特殊年份也能影响到川西、陇东地区。同时,在高原的高空,又常形成一个暖性高压。这个暖性高压在东移时,常给川、陕、云、贵各省带来干旱天气,使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结束,转为伏旱。这个暖性高压,如果

地理:中国区域地理部分必备知识点【经典】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主要城市。 〖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城市。 〖西北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 〖青藏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地理位置和范围。经济发展的特点。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第一节中国区域地理 1、我国四大区域自然条件一览 北方地区 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植被: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土壤: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为钙质土。 主导因素: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大。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学院:资源与坏境学院 班级:10农业资源与环境 学号:2010084023 姓名:石继龙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地势高峻,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许多耸立于雪线之上高逾6000~8000米的山峰。高原的外缘,高山环抱,壁立千仞,以3000~7000米的高差挺立于周围盆地、平原之上,衬托出高原挺拔的雄伟之势。高原面积250万平方公里,东西长3000 公里,南北宽1500公里,跨15个纬度。而且高原几乎占冬季中纬度对流层厚度的1/3以上,成为中纬度大气环流中的一个庞大的障碍物。对中国气候的形成无疑起着巨大的作用。 青藏高原的平均高度在4公里以上,是全球最高最大且具有复杂地形的巨大台地,其主体呈椭圆形。 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有三个方面: 一、对气温的影响 1.机械阻挡作用 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矗立在29°-40°N间,南北约跨10个纬度,东西约跨35个经度,有相当大的面积,海拔在5000m以上,有一系列的山峰超过7000-8000m,占据对流层中低部,犹如大气海洋中的一个巨大岛屿,对于冬季层结稳定而厚度又不大的冷空气是一个较难越过的障碍。从西伯利亚西部侵入我国的寒潮一般都是通过准噶尔盆地,经河西走廊、黄土高原而直下东部平原,这就导致我国东部热带、副热带地区的冬季气温远比受西藏高原屏障的印度半岛北部为低。冬季西风气流遇到青藏高原的阻障被迫分支,分别沿高原绕行。从冬季北半球700hPa与500hPa月平均气温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在高原北部冬季各月都是西北侧暖于东北侧,高原南半部,则东南侧暖

于西南侧,这显然是受到上述分支冷暖平流的影响所致。因西风在高原西侧发生分支,于是高原西北侧为暖平流,西南侧为冷平流,绕过高原之后,气流辐合,东北侧为冷平流,东南侧为暖平流。 夏季青藏高原对南来暖湿气流的北上,也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不过暖湿气流一般具有不稳定层结,比冷空气易于爬越山地。从夏季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可以看出,由巴基斯坦北部和东北部阿萨姆两个地区总是有两个伸向西藏方向的暖舌,其中有一部分暖湿气流越过高原南部的山口或河谷凹地,流入高原南部,这是形成雅鲁藏布江谷地由东向西伸展的暖区的重要原因。 青藏高原阻滞作用对气温的影响,不仅出现在对流层低层,并且波及到对流层中层。根据我国衢县与同纬度德里各高度上月平均气温的比较,可以看出在500hPa及其以下各层的气温皆是衢县低于德里,尤其是冬半年的差异更大。 2.热力作用 将青藏高原地面的气温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冬季高原气温偏低,夏季则偏高。根据观测资料分析计算表明,从11月至翌年2月是四周大气向高原地-气系统提供热量,这时青藏高原是个冷源,其强度以12月、1月份为最大,向四周自由大气吸收热量600多J/cm2d。春夏季青藏高原是个强大的热源,其强度以6、7月份为最大,向四周大气提供热量850J/cm2d以上。就全年平均而论,青藏高原地-气系统是一个热源。冬季青藏高原的冷区偏于高原的西部。夏

中国区域地理——青藏地区(含答案)

中国区域地理第八章青藏地区 主备人:胡露茹 姓名班级学号使用时间;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准确定位。主要矿产地及能源分布。 2.熟悉青藏地区的气候、地形特征,能分析青藏地区的高寒气候的形成原因。 3.了解自然资源(如主要矿产、能源)的分布 4.了解青藏地区的特色农业地域类型,能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特点。 5.了解青藏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理解青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6.认识青藏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其分布的区位。 二、重点难点: 1.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形成原因及保护措施 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区位对工农业发展的影响。 三、复习材料:《区域地理》P157-163;《图文详解》P199-200 四、学习过程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青藏地区概况 一、概况 (一)面积和人口:面积占全国25%、人口占全国1%,具有的特点。 (二)民族与宗教: 1、民族:主要聚居区 2、宗教:青藏地区除青海省东北部汉族人较多外,大部分地区人口以藏族为主.藏族人民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教).位于拉萨市中部的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 (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1、位置和范围: (1)青藏地区位于山脉以西、山脉以北、山-- 山脉—山脉以南。区内大体可以分为、、 、四个分区 (2)经纬度位置:大约位于N——N,属于纬度的高原; 位于E——E之间, (3)相对位置: 青藏地区西部和南部依次与、、、、、、等国接壤。 利:青藏地区是我国与亚、亚地区的交往的新通道,是我国通往西亚的陆上咽喉要道,将来可能成为我国从西亚进口石油的重要通道。地处我国中巴经济走 廊、中缅经济走廊的起点区。 弊:①与印度存在土地争议,国防压力大。

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国区域地理复习资料

中国区域地理复习资料●西北与青藏地区地理特征比较 ●南方与北方地区地理特征比较

我国农业区的气候资源特点和主要农产: 《地理必修三》复习资料 1、三种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 全球定位(GPS)——定位导航(21颗工作卫星,3颗在轨备用卫星,至少用4颗卫星确定一个地点); 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2、资源跨区调配的原因:资源分布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

3、资源跨区调配的影响: (1)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从国家层面的上看,平衡各地经济发展 对输出地: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对输入地:缓解资源紧张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输出地、沿线地区、输入地三个方面分析。 4、产业转移的规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 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过渡 实行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三产业逐步成为区域的主导产业 5、产业转移的原因:①当地资源、环境问题(美国东北部的产业向西、向南转移)②寻求新的 市场(台商的IT企业迁至大陆)③实现区内产业布局均衡(珠三角将劳动密集型、资源型的产业向山区转移) 6、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为迁出区发展新产业腾出空间;促 进迁入区产业升级);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经济水平处于第一级至第四级的地区,依次重点发展处于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产业);③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乡村景观变为城市景观、转嫁污染);④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就业机会由迁出区转移到迁入区) 8、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华北平原的盐碱化:自然:地势低平,气候上旱涝频繁变化,东部近海; 人为:不合理的灌溉。 ②西北的荒漠化:自然: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 人为:人口激增;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造成 植被的破坏,流域内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③长江中下游的洪涝:自然:有的年份流域内多降水,流量大;蓄洪、泄洪能力不足; 人为:中上游植破坏,水土流失,使中下游河道淤积,泄洪能力下降; 围湖造田使湖泊蓄洪能力下降等。 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黄土土质疏松,易被冲刷;降水集中,多暴雨,雨水冲刷能力强 人为:毁林、毁草开荒破坏了植被;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 土保持。 9、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 水土流失的危害:使土地退化;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易产生洪涝灾害;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

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经济的影响完整版

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对 经济的影响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经济的影响 一、自然地理环境 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为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陆地面积约万平方公里,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7200多个小岛屿组成,因此被称为“千岛之国”。 气候: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具有海洋性特征,所处位置受到季风及洋流交汇的影响,因此也降雨充沛。 地形:多山,山地成脊状,把国土面积分为成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因为日本群岛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剧烈,国内多火山,所以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其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 水文:以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集中且降水量多,流量少,冬季则小。 二、自然资源 日本自然资源匮乏,除煤炭,天然气,硫磺等极少量矿产资源外,其他工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燃料都要进口,但是日本森林和渔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占日本陆地面积的69%,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自给率仅为20%左右,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北海道和日本海是世界着名的大渔场,渔业资源丰富。 三、自然地理环境对日本工农业的影响 1.对农业的影响:良好的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但由于日本山地多,平原面积小,不利于发展农业,所以采用了围海造路,建造梯田等方式来扩大耕地面积,频繁地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2.对工业的影响:最突出的特点是临海性,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和濑户内海地区,尤其是“三湾一海”地区,即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地区。日本是个岛国,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少,山地多,资源极度匮乏,但是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日本的工业原料必须从国外进口,为了缩短距离,节约成本,形成了日本的工业多数沿海分布的局面,也使日本的运输方式是海运,其着名港口有神户,横滨,千叶,名古屋,大阪,北九州。 四、地理环境对进出口结构的影响 日本的经济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它把自己置身于国际贸易大环境下,积极推行贸易自由化,这导致了日本必须开放国内市场。 日本是农产品进口大国,从原料到食品均有较大需求,主要进口粮食,肉类,乳制品,水果及蔬菜,动植物油,糖,茶叶,松香,茸毛等。除此之外还有原油,天然气,服装,半导体等电子零件,医药品等等。同时日本也是出口大国,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金属及制品是主要的出口产品。所以正是因为日本资源的匮乏,促使日本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据日本内阁府统计,日本的经济活动和就业中心正在开始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推移,到2004年为止,第三产业占日本总GDP的80%。 五、地理环境对日本对外贸易地区结构的影响 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本国资源和土地匮乏,必须加强对外的贸易联系,积极开展对外的贸易交流,以满足自身的需要。美国,中国,韩国是日本前三大贸易伙伴,出口额分别为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日本进口排名靠前的国家是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进口额分别为亿美元,亿美元和亿美元。 六、结语

青藏高原对气候

浅谈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雄踞在亚洲的中部,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它南起27°N,北止40°N,纵跨纬度13°;总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500米。地域之广阔,地势之高峻,是世界上其它高原所无法比拟的。如此雄姿,不仅使它本身形成了非地带性的高原气候,而且由于它的存在,对北半球西风气流的东进、东亚的季风环流起屏障作用;同时它又对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大雨或暴雨的西南低涡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冬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南移。由于高大的青藏高原的存在,使三四千米以下的西风气流分成南北两支急流。北支在高原西北部形成西南气流,给高原北侧,新疆中部的天山地区带

来一定的湿度。当这支气流再绕过新疆北部以后和南下的极地大陆气团汇合,转为强劲的西北气流,使我国冬季风的势力增强,并向南伸展得很远。南支气流在高原的西南部形成西北气流,使本来就很干燥的南亚西北部雪上加霜,更加干燥(在世界气候类型困上,那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当这股气流绕过高原南侧以后,又转为西南气流,掠过我国的云贵高原以后,继续向东北方向运动,直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股来自低纬度的暖性气流又往往是造成我国江南地区“暖冬”天气的重要因素。这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汇合东流,形成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这支西风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天气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卫星云图上所看到的过往我们上空的云,总是自西向东运动,其动力就是这股西风)。与此同时,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侧的四川盆地和汉中一带,恰在这南北两支气流之间,风力微弱,空气稳定,成为“死水区”,多云雾天气。 在夏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北移,西风南支气流消失,夏季风迅速向北推进,气旋活动频繁,我国东部季风区自南向北先后进入雨季。到了10月以后,西风又逐渐南移,南支西风气流又重新出现,夏季风复退,冬季风又控制了我国东部南北。综上所述,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阻挡,我国大部分地区均能受到盛行西风带的影响,如是那样,我国的气候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其次,由于青藏高原本身所产生的明显的热力作用,这种热力作用直接影响着东亚的季风环流。冬季,巨大的高原,因地势

日本地理环境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日本地理环境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摘要: 日本的地理环境, 自然面貌对铸造日本民族性格有很大影响。本文分析了日本的地理环境特点并讨论了日本的地理环境特点对日本人的思想性格的影响 。尊重自然, 尊重现实的特点, 形成了日本人对现实容忍的思维方式, 他们能面对各样的思想采取融和的立场,对社会规则采取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态度。岛国狭小的地理位置又使得日本人在语言行为上更小心谨慎,注重细节和礼节,同时这种四面环海的包围状态构成了日本独特的家本位的思想及集团感。而土地和自然资源的有限在一定程度也限制了日本的发展,使得日本人在思想性格上形成了既自卑又自强的心态。这一切都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日本地理环境日本人的思想性格 日本作为“东方的西方”,日本民族是个极有特点的民族。美国当代著名的文化人类学者本尼狄克特指出:“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物这与日本的地理环境 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本文就日本的地理环境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加以论述。 自然环境的多变与日本人的宽容忍耐,谨慎的性格 (语言,行为,遵规守纪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日本列岛四面环海, 境内青山层峦叠翠, 众多的湖、溪、河、川点缀其中, 岛上的动植物种类繁多, 四季景观美不胜收, 但是列岛的气象变化多端, 台风季节, 狂风暴雨无情袭击列岛; 寒冬季节, 日本是世界上降雪最大最多的地区之一, 富士山顶的皑皑白雪终年不化。加上火山、海啸、地震亦频仍发生……埃德温。赖肖尔说: “台风已使日本人习惯忍受自然灾害, 并能泰然处之。这种听天由命的思想甚至可以称之`’‘为台风心理状态, 但是, 其他自然灾害也助长了这种宿命论观点。因为大部分日本山脉是由火山形成的, 而且至今仍有许多活火山, 故有时还有火山爆发之灾。……由于江户( 东京旧名) 周期性地发生强烈地震, 人们普遍认为, 每隔六十年就要有一次大地震。总之, 日本人有一种承认自然可怕威力的宿命论思想, 但与此同时, 也锻炼出了在这种灾难以后重新开始奋发图强的巨大能力。” 1 生长在这样环境的日本人感觉灵敏, 性格即“宽容”又“忍 它不是忍气吞声,而是卧薪尝胆!包括这种勤奋,它不也是对艰苦的一种忍耐么?!日本人的忍,他是有某种目的为前提的忍!他们可以为了某个目标忍耐很久,做很多准备工作,然后当时机来临的时候,达到最终目的。日本大街上,很安静,电车里很安静!其实日本人不喜欢那么张扬,他们不说不代表他们不想~~他们其实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只是不会跟所有人都说出来~~也不会很张扬的表现出来~他们可能不会告诉你他们想去埃及旅行,他们只会在坐电车的时候开始算旅行的话要多少钱,然后下车的时候去车站那份找兼职的报纸,之后打工赚够去旅行的钱,等旅行回来之后告诉你他们去了埃及~日本人很沉默,特别是工作的时候,他们会先安静的想好,然后才有条例的去做~~他们不爱面子,只看实质!总是说日本经济大萧条~~也并非如此,只不过萧条的时候他们跟全世界说他们萧条的很惨!等他们经济恢复的时候,他们开始沉默了~~进入冥想状态,一声不出~~他们觉得,现在恢复了,我们在努力努力可能经济会更好!就业率更高,社会保障会更完善,不用跟世界说我们现在好了,忍一忍,忍一忍~~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答案版)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滚动训练 一、综合题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威特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北部、濒临波斯湾,城市化水平高达98.3%;人口396.5万(2013年),其中科威特籍人口只占总人数的38%,外籍人口中以印度人最多,其次是埃及。该国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业生产,几乎全部农产品都需进口。近年来,该国重视发展多种经济,以减轻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下图示意科威特位置和范围。 (1)简述科威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吉首市为湘西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中心,具有肩挑南北、承接东西的区位优势。枝柳铁路纵贯南北,209、319国道相互交汇。年降水量1,440.5毫米,日照1,382.5小时,无霜期285.8天。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吉首山川绮丽,风情独特。南联凤凰城,北接张家界,为湖南西部旅游黄金 线的中心,已成为西南地区新兴的旅游热点。已探明有很高开发价值的磷、石灰石等矿藏50余种。 材料三 苗族服饰及其着装习惯深受所生活区域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上图为我国苗族聚居区之一。该区域苗族男子日常多穿着对襟短衣和裤筒较宽大的长裤,外出时打“绑腿”。 (1)根据材料一,描述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即大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下图为我国“一带”建设局部区域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1)描述该区域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河流、植被)。 4.纺锤树为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的落叶乔木,高约30米,树干粗大,但木质却非常疏松(表硬里软),根系较发达。该树种耐旱忌涝,喜热、喜光、忌寒。现我国福建与广东都有栽植,下图所示纺锤树由珠海农科所从国外引进。下面为哥伦比亚示意图与纺锤树景观图。 (3)据材料说明纺锤树适应哥伦比亚自然环境的形态及生理特征。

(完整版)高二区域地理—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定稿 读图,回答1~2题。 1.图甲是青藏高原铁路两旁的热棒(一种特制的铁棒),形似“林带”,这些热棒的作用是( ) A.避雷电 B.阻止野生动物闯入铁路 C.防翻车 D.冷却路基,防止冻土融化 2.图乙为黄土高原某地的3D电脑图像,虽沟壑纵横,但植被的种类垂直差异很小,主要原因是( ) A.相对高度小 B.纬度较高 C.降水量偏小 D.海拔较低 下图示意西藏自治区青稞(大麦)区域分布,X、Y、Z三类区域熟制不同。读图完成3~4题。 3.影响Y 弯曲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3 A.光照B.热量C.地形D.降水 4.藏北大部分地区没有种植青稞的原因是( ) A.青壮年劳动力缺乏 B.种植其他产量更高的农作物 C.水热条件不足 D.自然保护区不允许发展农 图2示意“1981-2010年西藏平均霜冻日数和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单位:天)”。读图回答5-6题。

5.与西藏霜冻日数空间分布相关程度最大的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地势6.西藏霜冻日数变化趋势的影响是() A.雪线下降B.积温增加C.冻害加重D.牧业衰落 图3为青藏高原隆起前后1月和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图模拟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 青藏高原隆起前后M地风向和N地风速变化正确的是 A.冬季,M地盛行西南风变为西北风 B.冬季,N地风速变大 C.夏季,M地盛行东北风变为东南风 D.夏季,N地风速变小 8. 青藏高原的隆起导致 A.我国冬季风变强,夏季风变弱且范围小 B.全球气候变暖,极端灾害性天气增多 C.南亚夏季风变强,但却制约其影响范围 D.板块运动活跃,地震、火山灾害增多 9.(2017浙江省十校联盟3月适应性考试)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D A.蒸发强烈 B.降水充足 C.土壤肥沃 D.冰川广布 在青藏铁路建设中,为解决多年冻土层不稳定对路基的影响,采用了自动温控通风管技术(如下图所示),通风管两端挡板在气温高于0 ℃时关闭,低于0 ℃时打开。该地一年中日平均气温的变化范围为-14 ℃~8 ℃,负温期(日平均气温小于0 ℃的时期)约6.5个月。据此完成10~11题。 10.通风管挡板( ) A.正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B.负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C.夜晚多打开,储冷、降温 D.夏季多打开,通风、散热 11.与江汉平原相比,该地( ) A.负温期短B.气温年较差大 C.气温日较差大D.太阳辐射弱 12.(2017·山东德州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沿途接纳多条支流,后绕过南迦巴瓦峰转向

[zkfx]2017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日本的自然环境(多火山、地震的岛国)课后作业

日本的自然环境(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一、基础知识训练 1、日本的传统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筑,主要原因是() A. 日本多地震 B. 传统文化影响 C. 建筑成本低 D. 该建筑冬暖夏凉 2、日本多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 A. 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B. 处于太平洋板块内部 C. 处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 处于亚欧板块内部 3、组成日本的四大本岛从北相南依次是() A. 九州、北海道、四国、本州 B. 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 C. 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D. 四国、九州、北海道、本州 4、有关日本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日本是太平洋东部的群岛国家 B. 日本境内多平原,平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四分之三 C. 气候冬暖夏凉,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D. 日本的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5、下列关于日本的气候描述有误的是() A. 全年降水丰沛 B. 季风气候显著 C. 海洋性气候为主 D. 雨热同期 6.小明去日本旅游回来,下面是他对日本之行的描述,哪些说法可信() ①赏樱花 ②游富士山,泡温泉

③享受美味生鱼片 ④热带雨林探险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7、日本的四大岛中,纬度最高、与琉球群岛相距最近的分别是:() A. 本州岛、四国岛 B. 北海道岛、九州岛 C. 九州岛、四国岛 D. 本州岛、北海道岛 8、按地理方位来分,日本属于() A. 西亚 B. 东亚 C. 东南亚 D. 北亚 9、日本是群岛国,其中最大的岛是() A. 北海道岛 B. 本州岛 C. 四国岛 D. 九州岛 二、综合探究 10.读日本地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以下海洋或岛屿的名称:

2019届高考地理区域地理专项突破作业31青藏地区——三江源地区

第三部分第三十一讲青藏地区——三江源地区 目标达成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2018·昆明期末)日喀则位于拉萨以西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主要属于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农业发达,是“西藏的粮仓”之一。这里的农民被称为“离天最近的耕作者”,主要的粮食作物为青稞等。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a与b位于同一条等积温线上,主要是因为( ) A.a处与b处经度相同 B.a处与b处海拔相同 C.a处位于阴坡,b处位于阳坡 D.a处位于冬季风迎风坡,b处位于背风坡 解析:图中a与b纬度不同,但位于同一条等积温线上,主要是因为a处位于阴坡,b 处位于阳坡,C对;经度不是影响积温的主要因素,A错;a处于高山区,与b处海拔不相同,B错;a处、b处不受季风影响,D错。 答案:C 2.日喀则地区的青稞比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麦类要晚两个月左右成熟,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日喀则地区的年积温值较小 B.日喀则地区的降水少、晴天多 C.日喀则地区光照强度大 D.日喀则地区年日照时数较长 解析:日喀则地区的青稞比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麦类要晚两个月左右成熟,最主要的原因是日喀则地区的海拔高,年积温值较小,A对;成熟期晚与降水、光照、日照时数关系不大,B、C、D错。 答案:A 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回答3~4题。

3.下列不是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主要原因的是( )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B.地势高亢,气候寒凉 C.深居内陆,远离海洋D.冰川众多,湿地广大 解析: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导致人类对该地的影响较少,不是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 答案:A 4.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 )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④⑤⑥B.①③⑤ C.①②③D.②④⑥ 解析:三江源地区的湿地,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其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三江源地区湿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水源地,调蓄洪水的能力很弱。 答案:D 青海省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据此回答5~6题。 5.造成图示区域积温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纬度 C.夏季风D.人类活动 解析:图示区域积温等值线有与山脉走向相吻合的趋势特点,因而影响其弯曲的主要因素为地形。 答案:A

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它南起27°N,北止40°N,纵跨纬度13°;总面积约29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500米,几乎占冬季中纬度对流层厚度的1/3以上,成为中纬度大气环流中的一个庞大的障碍物。对我国及世界气候环境的变迁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青藏高原西风带路径的影响 巨大的青藏高原就像河流中央没有露出水面的大石头对河流的影响一样,使冬季500mb (3~4公里)以下的西风带发生分支、绕流,而形成南北两支气流。北支气流一部分沿阿尔金山成东风吹入塔里木盆地,一部分沿祁连山成西或偏西北风吹入河西走廊,二者在高原东部汇合成西北气流,流线呈反气旋弯曲,形成动力高压背,使高原地面冷高压进一步加强,并有利于冬季风南下。高原的约束使冬季风的势力较强。南支气流在高原西南面为西北气流,绕过高原南侧转为西南气流,流线呈气旋性弯曲,产生动力性低压槽,在槽前暖湿气流的影响下,我国南方与北方冬季气候有较大差异。南北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汇合,形成北半球最为强大的西风带。青藏高原的存在使冷空气由于受高原地形的阻挡和挤压,向我国东部地区倾泻到更南的纬度。高原东侧的西南地区,地处高原西风带的背风位置,风速较小,天气、气候别具一格。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还表现在它对于近地面气流的屏障作用。东西方向上,它阻滞了随西风气流东移的天气系统,南北方向上它直接阻挡着我国西部对流层冷暖空气的南北交流。冬季高原阻挡冬季风南下,使南侧的印度与同纬度其它地区相比温度高,气压低,气温年较差小。同时西风带气压系统受高原阻挡在其西侧停留、减弱、消亡,而东侧的四川盆地一带则又相对平静,气流扰动较少,风力较弱。高原北侧又不易受南来暖湿气流影响。有利于冷空气堆积,进一步加强蒙古高压的势力,进而产生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强寒流影响。而高原阻挡海洋湿润气流进入我国西北盆地,形成少雨的燥热天气,使我国新疆极端干旱,成为少有的少雨区和无流区。 2、青藏高原对亚洲季风形成的影响 亚洲季风区是世界上最显著的季风区。季风区雨热同季,利于植物的生长,养育着 众多的人口(中国和印度为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分析发现,亚洲季风系统中存在着

(完整版)高中区域地理青藏地区知识点

青藏地区 1.范围: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以南。 2.地形特征:以高原为主,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大高原,雪峰连绵、冰川广布,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世界上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几乎都在该地区。藏南地壳活跃,为两大板块碰撞处,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之最;藏北海拔超过4500米,地表波状起伏;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大盆地。农牧业主要集中在湖盆、河谷地区。 3.气候特征: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地区差异大;太阳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4.水文特征:冰川融水补给多,冈底斯山脉以南受来自印度洋季风影响,水量较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尤其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水能开发潜力巨大。 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等大河的发源地,雅鲁藏布江。 主要湖泊:我国内陆湖泊主要分布区之一,青海湖为我国第一大湖,纳木错,色林错。 5.植被:主要以高山草甸为主,藏北有大片寒荒漠分布。边缘地区垂直分带明显。 6.土壤:主要为寒漠土和山地草甸土。 主导因素:地势高 7.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河谷地带(黄河、湟水、雅鲁藏布江)积温较高,有水灌溉。②草场广阔,柴达木盆地宜农荒地多。 不利条件:海拔高,气温低,无霜期短。 农业活动特点:著名的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我国重要的畜牧基地(青海、西藏)。 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青稞(春小麦)、小麦、豌豆。 畜牧业-牦牛、藏山羊、藏绵羊 8.工业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交通运输-陆地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主要干线有川藏、滇藏、青藏、新藏。铁路运输在青海较为重要。主要有兰青、青藏铁路。交通不便严重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 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柴达木盆地拥有铅锌、钾盐、池盐、煤、石油等多种矿产,素有“聚宝盆”之称。主要矿产地有:油田:冷湖。铅锌:锡铁山。钾盐:察尔汗盐湖。盐池:茶卡盐湖。②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藏南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和青海黄河上游,目前黄河上游已实现梯级开发,建有龙羊峡等大型电站。③藏南雅鲁藏布江谷地区地热资源丰富,目前建有国内最大的羊八井地热电站。工业生产: 突出特点-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畜产品加工业和采矿业在国内占有一定地位。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西宁(毛纺)、拉萨(皮革、毛毯)、林芝(毛纺) [补充]中国农业地理的综合分析 青藏区(藏、青) 1、本区纬度同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地区相当,但因地势很高,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其特点是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温低,日较差大,年较差小,迎风坡降水多,高原面上降水少,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地势高,空气稀薄)。 2、农业受气候限制,适于喜凉的青稞、小麦生长。牦牛、绵羊、山羊是高原上分布最广的三大牲畜。草场主要分布于高原湖泊周围和河源地区。 3、湟水谷地和黄河谷地,比较宽阔,降水较多,土地肥沃,是主要农业区。柴达木盆地,由于祁连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和山麓地带的地下水较为丰富,不少地方可以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盆地低部地势平坦,宜耕荒地连片,便于机械化开垦和耕作。 4、雅鲁藏布江谷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使这里的降水较多,冬季不受寒潮影响,比较温暖。西藏的重要粮食作物——青稞,主要分布于此。 5、“西藏的江南”——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这里降下大量的地形雨,呈现浓郁的亚热带和热带风光,特别是察隅一带。在肥沃的河谷地带,橘子树枝青叶茂,香蕉园终年翠绿,水稻田随处可见,新辟的茶园散布在缓坡山岗上,人们称之为“西藏的江南”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试题

1.澳大利亚东北部近海分布着大片的生物礁——大堡礁。近年来,这些生物礁的缔造者——珊瑚在大量死亡。据研究,这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这说明了地球环境具有( ) A.整体性 B.地域差异性 C.独特性 D.表现复杂性 【解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导致全球变暖进而影响珊瑚的生存环境,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 A 右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2~3题。

2.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① B.② C.③ D.④ 3.能表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A.⑤ B.⑥ C.⑦ D.⑧ 【解析】第2题,松花江和珠江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所以影响其水文特征的因素是气候。第3题,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是流水侵蚀而成的。 【答案】 2.A 3.B 4.下图所示是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后的数量变化情况(图中小圆圈表示特定时间内该种群的个体数)。由图可知( )

A.绵羊的数量呈持续增长态势 B.绵羊的数量不可能与该岛屿的环境形成一种平衡 C.在自然状态下绵羊种群的数量最后基本稳定,证明了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 D.绵羊种群的数量变化和该岛屿的地理环境互不相干 【解析】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可以使其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协调,达到平衡状态。在自然状态下,最终绵羊的数量基本稳定,这也是地理环境平衡功能的体现。 【答案】 C 5.阅读我国某地区的自然景观综合标志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示最有可能是我国的________地区,该地区气候的最突出特征是________。该地区各自然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突出反映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性。 (2)该地区河流出现汛期的季节一般是在________和________,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区沼泽众多,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解析】根据图中的“三面环山、平原中开”、“冷湿的温带季风气候”、“色暗的肥沃土壤”等信息,可判断该地为我国的东北地区;东北河流一年一般有两次汛期。沼泽就是地表积

试论述青藏高原上气候特点以及它对我国和东亚气候的影响

气候特点; 一、、、、大气干洁大气干洁大气干洁大气干洁、、、、太阳辐射强太阳辐射强太阳辐射强太阳辐射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干洁,太阳辐射通过的大气路程较短,所以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太阳总辐射量高居全国之冠,年总量在5000-8000MJ/m2。较同纬度东部地区大2000-3000MJ/m2。年总辐射量的分布趋势自东南向西北增多,藏东南地区小于5000MJ /m2,为低值区,藏北高原、阿里地区、柴达木盆地的年总辐射量可达7000-8000MJ/m2,为高值区。太阳总辐射力入射到水平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青藏高原直接辐射年总量在3000一6000MJ/m2之间,与同纬度平原地区相比较高出2000-3000MJ /m2其在高原分布趋势与年总辐射量一致,藏东南为低值区;青海的柴达木盆地、藏北高原和阿里地区为高值区。尤为突出的是,在青藏高原多次观测1249.IW/m2、1259.5W/ m2等非常大的直接辐射强度值,这种现象在东部平原地区是绝对不会出现的,由于海拔高度的影响,高原大气干洁,水滴、气溶胶、火山尘埃等少,因此晴天条件下,散射辐射值较东部平原地区小,其年总散射辐射量1700-2900MJ/m2。散射辐射量的分布形式不同于年总辐射量和直接辐射量,这主要是因为散射辐射量大小除取决于纬度、高度外,与大气干洁状况、云量的多少等有关,所以散射辐射量的高值区出现在戈壁荒漠多风沙的柴达木盆地和阴云天较多的那曲、玉树,而低值区出现在海拔高、干燥少雨的阿里地区和藏北高原。众所周知,太阳辐射对气候以及作物生长和产量都有重要影响。太阳辐射主要包括紫外辐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三个波段。概括起来说,达到植物表面的红外辐射的能量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一半,其中仅有约0.5-1.0%用于光合作用。紫外辐射在总辐射中所占比例很小,但对植物的形状、颜色与品质的优劣起着重要作用。尽管目前高原农耕措施和管理水平都很低,但冬小麦和青棵的单产能创全国最高纪录,可能与高原的橙红光、紫蓝光的辐射通量的百分比和辐射强度都高于其它地区有关。另外,通过计算表明,波长较短的波段,海拔越高时,其红外波段的能量越低。高原的紫外和可见波段的相对通量高于东部平原和西部干旱地区,尤以紫外波段更甚,而红外波段的相对通量低于东部平原和西部干旱地区。就各波段的绝对量而言,高原比东部平原要高得多,以紫外、可见、红外三个波段的能量为例,西藏高原分别是苏州的2.9、l.6和1.1倍。从太阳辐射资源来看,红外、可见光和紫外各波段太阳辐射4至9月的总量约占全年辐射总量的67%。也就是说太阳辐射资源主要集中在春末至秋初,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季节同步,这对作物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紫外到辐射虽然在太阳辐射的总通量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在藏北、阿里地区观测到紫外辐射及其与总辐射的比值,与其它地区相比,都是较大的,那曲(海拔4500米)观测到晴天正午紫外辐射瞬时值达70W/m2,神仙湾(海拔5300米)为99W/m2,表明晴天时高原地区大气对紫外辐射的消光能力很弱。从总的趋势来看,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各波段辐射强度均有所增大,但各波段辐射强度占总辐射强度的百分比的变化则不一样,紫外波段将上升,可见光波段略下降,而红外波段将下降较多。二二二二、、、、气温低气温低气温低气温低、、、、日较差大日较差大日较差大日较差大、、、、年变化小年变化小年变化小年变化小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低,构成了青藏高原气候主要特征。位于藏北高原和青南高原的可可西里年平均气温在一4℃以下一等温线与等高线相重叠,自成一闭合的低温中心,为青藏高原温度最低的地区,也是北半球同纬度气温最低的地区,青藏高原有一半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O℃,其它地区如雅鲁藏布江、河汉谷地和柴达木盆地相对比较温暖,年平均气温在3一5℃。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比同纬度东部地区大,日较差大表明这里具有大陆性气候的特征。阿里地区、藏北高原、柴达木盆地等地的日较差约17℃左右,即使日较差较小地区如班戈湖、申扎、三江河谷、青海东部等地区其日较差也多为14℃左右。高原地区日较差的大小与地形、植被、于湿程度等有关,如柴达木盆地干燥,多晴少雨,白天日晒增温急剧,夜间地面辐射强,降温快,其日较差就比较大。而在多阴雨的藏东南地区,白天增温不高,夜间云层低,地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