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修辞手法练习题[2]解析

修辞手法练习题[2]解析

修辞手法练习题[2]解析
修辞手法练习题[2]解析

修辞手法练习题

(一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比喻排比

2、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拟人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排比

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夸张

5、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设问

6、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反问

7、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对偶或者对仗

(二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比喻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反问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

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拟人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拟人

5、芦苇,一片片,一蔟蔟,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道风景。(比喻

6、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夸张

7、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设问

8、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反问

9、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比喻

10、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拟人

11、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对偶

1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1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

1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比喻

15、姑娘一闪身向外跑,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拟人

(三

1、蟋蟀在平台上弹琴。(拟人

2、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比喻

3、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拟人

4、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比喻

5、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夸张

6、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比喻

7、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拟人

8、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比喻

9、父母的钱,难道我们就可以随便乱花,随意浪费吗?(反问

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

11、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拟人

12、葛洲坝真好象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比喻

13、苍蝇和蜘蛛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比喻

14、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 设问

15、他们好像寄居在人家房檐下的燕子。(比喻

16、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夸张。

17、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夸张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比喻

19、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拟人

20、因为红色是火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旗帜的颜色。(排比

21、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拟人

22、敬爱的周总理啊!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雄健的身影,难忘您那光明磊落的胸怀,难忘您那鞠躬尽瘁的一生。(排比

23、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映在小镇的江河上,像开了一朵一朵鸡冠花。(比喻

2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反问

25、什么花儿秋天阵阵香?什么鸟儿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阵阵香,大雁秋天排成行。(设问

26、傍晚在楼台小坐,看到天上的飞鸟还巢,他会想家;秋风萧瑟,看到树木落叶归根,他会想家;每逢鱼汛,看到大海里的群鱼回游,他还会想家。(排比

27、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反问

28、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对偶

29、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她瞪圆了双眼望着张老师。(夸张

30、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对偶

二、按要求写改写下列句子。

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用比喻手法:

2、鸟儿在树枝上跳动。用拟人手法:

3、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用夸张手法:

4、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用拟人手法:

5、树叶很绿。用夸张手法:

6、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用比喻手法:

7、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用比喻的手法:

8、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用比喻的手法:

赏析题全攻略之一——修辞手法

理解常见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考查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 考查方式:一般考查修辞在语境中的表达效果。 方法点拨 结合语境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 掌握修辞手法的基本作用 结合作用的基本公式写出表现了内容的什么特点 例:20年前的雨听起来与现在的有所不同,雨点落在更早以前出产的青瓦上,室内的人便听见一种清脆的铃铛般的敲击声。毫不矫饰地说,青瓦上的雨声确实像音乐,只是隐身的乐手天生性情乖张、喜怒无常。突然地它失去了耐心,雨声像鞭炮一样当空炸响,你怀疑如此狂暴的雨是否怀着满腔恶意;然后忽然地它又倦怠了,撒手不干了,于是我们只能听凭郁积在屋檐上的雨水以其惯性滴落在窗前门外,小心翼翼地,怀着一种负疚的感觉。这时候,沉寂的街道开始苏醒,穿雨衣或者打雨伞的人踩着雨的尾巴,走在回家的路上。有个什么声音在那里欢呼起来:雨停啦!回家啦! 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第1段是如何对“雨”进行描写的,表达效果如何? 比喻、拟人的作用 【In a word 】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xx 特点 方法点拨 分析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例: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够相信过去。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那是我曾有过的生活吗?我真看见过地深处的大风?更黑,更猛,朝着相反的方向,刮动万物的骨骸和根须。我真听见过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整个村子静静的,只有那只鸟在叫。我真的沿那条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背后是紧追不舍的瘸腿男人,他的那条好腿一下一下地捣着地。我真的有过一棵自己的大榆树?真的有一根拴牛的榆木桩,它的横杈直端端指着我们家院门,找到它我便找到了回家的路?还有,我真沐浴过那样恒久明亮的月光?它一夜一夜地已经照透墙、树木和道路,把银白的月辉渗浸到事物的背面。在那时候,那些东西不转身便正面背面都领受到月光,我不回头就看见了以往。 上面六个语段连用六个反问句和六个“真的”,其目的是 赏析修辞题方法总结 赏析题全攻略之一——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及赏析

修辞手法及赏析(一) 常用的修辞方法: (1)比喻(明喻、暗喻、借喻):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本体和喻体必须有相似点。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喻成…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①明喻是明显的比喻,它的本体,喻体和喻词都出现。 例:海洋上卷起千万堆雪浪,简直就像那刚刚裂开的大片棉花田。(喻词“像”,本体是“雪浪”,喻体是“棉花田”) ②暗喻从表面看是判断,叙述或说明,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它的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喻词由“好像,仿佛”变成了“是、成为”。 例:十个被鲜血泡起的手指头肿的变成了大熊掌。(喻词“变成”,本体是“手指头”,喻体是“大熊掌”。) ③借喻的本体不出现,也不用喻词,而是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位置。 例:其缺点是见树木不见森林,捡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树木”和“森林”比喻局部和整体,捡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暗喻因小失大。) (2)借代: 主要有特征代整体,部分代整体,专门代泛称,结果代原因,具体代抽象,作者代作品。答题模式:①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借代成…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⑥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3)拟人: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拟人(拟物)的修辞手法,把…拟人化(拟物,把人当做…来写)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比拟的一种,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例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拟物:把人当做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状态或动作,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例如:他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4)夸张: 是为了更突出,鲜明地表达思想感情而有意言过其实的修辞格。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是过度夸张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①、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③、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精品】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题及解析

【精品】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题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 1.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而各题。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此选段中有一个错字是________,正确的书写是________。 (2)文中划线句是作者改定稿,原稿是“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请比较原稿和改定稿,谈谈修改后的好在哪里? (3)语段中的“实在标致极了”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答案】(1)熳;漫 (2)修改后的改定稿,为“清国留学生”加上了定语“成群结队”,“成群结队”具有讽刺的作用,表达了对留学生的不明事故,愚昧无知的讽刺。 (3)反语。题目中本意是表达自己对清国留学生丑态的厌恶,这里故意用“标致”一词,有嘲弄、讽刺的意思,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而不失力度。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烂漫:意为颜色鲜明而美丽。 (2)本题考查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先分析原句子与改动句子的区别,很明显是改动的句子加上了“成群结队”一词,然后分析“成群结队”一词是对清国留学生的愚昧无知的讽刺。表现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表达出作者内心对东京的失望。 (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先确定本句修辞手法,“标致”是形容人容貌出色,这里形容“清国留学生”很显然是反语。有嘲弄、讽刺的意味。然后运用反语的作用(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不论是正话反说,还是反话正说,比起直白的表达来都更为有力,语气更为强烈,情感更为充沛,,给人的印象也更加鲜明。使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更为深刻)写出表达效果即可。 故答案为:⑴熳;漫; ⑵修改后的改定稿,为“清国留学生”加上了定语“成群结队”,“成群结队”具有讽刺的作用,表达了对留学生的不明事故,愚昧无知的讽刺; ⑶反语。题目中本意是表达自己对清国留学生丑态的厌恶,这里故意用“标致”一词,有嘲弄、讽刺的意思,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而不失力度。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⑵本题考查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先分析原句子与改动句子的区别,在分析修改后的表达效果即可; ⑶赏析句子要依据句子本身的特点去分析,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二如果没有使用修辞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修辞手法总结

二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总结 第一单元 1.比喻: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2.排比: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眺舞、唱歌、开大会。 3.对比: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 4.拟人: (1)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眺舞、唱歌、开大会。 (2)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3)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 第二单元 1.拟人: (1)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2)你拍四,我拍四,天空雁群会写字。 (3)你拍六,我拍六,黄鹂百灵唱不休。 (4)你拍七,我拍七,竹林熊猫在嬉戏。 2.比喻: (1)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2)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 3.对偶: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第三单元 1.比喻: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2.拟人: (1)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2)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 第四单元 1.比喻: (1)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2)阴房修在山坡上,样子很像碉堡。 (3)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4)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5)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6)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2.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五单元 1.比喻: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2.反问: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语文阅读赏析中,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

语文赏析中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附例) 在语文阅读赏析中,“文章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意义?”类似的话题常常把同学们搞的焦头烂额。 今天我把相关知识点归纳如下: 一、三者的定义及作用不同 1.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修辞手法一共63 大类,78 小类。中学阶段,常用的修辞手法共有12 种,稍后一一介绍 2. 表现手法指的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3. 描写手法: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二、常用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借代互文反复用典双关 常用修辞手法 用一种事物或情境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境。可细分为明喻、隐喻、借喻和博喻。 它的作用是使语言精练、形象,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能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却又像画在荷叶上。 ——朱自清《荷塘月色》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张爱玲《天才梦》 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孙犁《荷花淀》手如柔夷,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卫风?硕人》 注意事项: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 拟人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拟人化的写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既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又有拟人化之后特有的具象效果。 女人坐在小院子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孙犁《荷花淀》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 用等着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 它的作用是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揭示本质,予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创造意境。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那么长的愁,这辈子愁不完了)——李白《秋 浦歌十七首》 要说渴,真有点渴,嗓子冒烟脸冒火。我能喝他一条江,我能喝他一条河。—— 民谣《一壶水》 大虫见掀他不动,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施耐 庵《水浒传》

修辞手法及赏析

修辞手法及赏析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修辞手法及赏析(一) 常用的修辞方法: (1)比喻(明喻、暗喻、借喻):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本体和喻体必须有相似点。答题模式: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喻成…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①明喻是明显的比喻,它的本体,喻体和喻词都出现。 例:海洋上卷起千万堆雪浪,简直就像那刚刚裂开的大片棉花田。(喻词“像”,本体是“雪浪”,喻体是“棉花田”) ②暗喻从表面看是判断,叙述或说明,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它的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喻词由“好像,仿佛”变成了“是、成为”。例:十个被鲜血泡起的手指头肿的变成了大熊掌。(喻词“变成”,本体是“手指头”,喻体是“大熊掌”。) ③借喻的本体不出现,也不用喻词,而是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位置。 例:其缺点是见树木不见森林,捡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树木”和“森林”比喻局部和整体,捡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暗喻因小失大。)

(2)借代: 主要有特征代整体,部分代整体,专门代泛称,结果代原因,具体代抽象,作者代作品。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借代成…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着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⑥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3)拟人: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拟人(拟物)的修辞手法,把…拟人化(拟物,把人当做…来写)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比拟的一种,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例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拟物:把人当做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状态或动作,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

在比喻句后边的括号里打“√”并仿写两个比喻句。 1.小华长得像他爸爸。() 2.杨桃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 3.我看到的杨桃不像平时的那样。() 4.阳光下,山茶花好像千万颗红星似的在闪耀。() 5、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6、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 7、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8、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9、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10、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写比喻句: 1.像…… 2.像……似的…… 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老师像(妈妈)一样,关怀着我们成长。 2、春天到了,小草长出来了,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块绿色的。 3、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 4、流淌的小河,好似一条。 指出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知了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2、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好像在商量什么秘密。() 4、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5、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6、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7、骆驼是沙漠之舟。() 8、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9、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10、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11、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12、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13、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14、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15、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 16、说话的声波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碰到蓝天。() 17、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18、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1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按要求写句子

小升初赏析修辞手法

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目标 1.了解赏析句子的几种角度。 2.掌握不同角度赏析句子的方法。 3.学会将赏析步骤运用到答题当中。 (一)赏析句子的角度 一、从修辞手法来赏析句子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对比 e.夸张 f.反问 g.设问 h.反复 i.借代 j.通感 k.对偶 例句: 1、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 向堤岸。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涌浪比作了小山和狮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涌浪的湍 急和高大雄伟,渲染出海面波涛汹涌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的赞叹之情。 2、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更显得非常可贵吗? 答: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更加突出夹竹桃坚韧的可贵品质,增强了语言气势, 表达作者对夹竹桃的肯定和赞美。 总结: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时,答题格式应为: 这句话使用了 ,, 的修辞手法, ,, (作用)地写出了 ,, (物)的,, (特点或情景),表达了作者 ,, 的思想感情。 引导例题 1、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谁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 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水的多情,以此也写出了绿的精神珍贵美丽可爱,表达了老舍先生对 水的喜爱之情。 2、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答: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将春雨比作了“牛牦”、“花针”、“细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密、细、长的特点,“薄烟”写出了细雨朦胧的情景,表达了 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3、花里带着甜味,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答: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以味觉写嗅觉,将两种感觉互通,生动地写出了作 者已经深深陶醉在这花香之中,表达出作者对春花的喜爱。 二、从关键词语来赏析句子 1、感情色彩: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例: ①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 答:“偷偷地”“摸”揭示了日本军队的险恶用心极卑鄙的行径,带有鄙视唾弃的感 情色彩。 ②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配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 答:“悄悄地”和“进发“写出了表现了我国守军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含有表扬, 赞许之意。 引导例题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答:“高傲”原意是自以为了不起,非常骄傲,而在这里则是英勇无畏,藐视敌人的 意思,突出了海燕坚决无畏的战斗精神。 2、词性:动词、叠词、形容词。 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答:动词“钻”这个词具体生动地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表现出小草生命 力顽强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草的喜爱之情。形容词“偷偷”这个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态,表现出作者惊喜的感觉。叠词“嫩嫩的、绿绿的”这两个叠词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起强调作用,使句子更加生动活泼,富有生气,也表达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之情。 总结:从词语角度赏析句子时,格式为: ,, 是, 词, ,, (词性作用)地写了,, (景物的特点情态),表现了,,(人物的感情、文章的中心)。 引导例题 1、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答:“挤压”这个词(动词)形象地写出了孔隙狭窄低矮的特点,体会到山石对人 强烈的压迫感,表现了作者过孔隙时感到害怕的心理。

小学句子修辞手法赏析

现代文阅读 ----分析修辞手法、标题的作用【课前复习】 文学常识: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是《》。 2."四书五经","四书"指《》《》《》《》, "五经"指《》《》《》《》《》。 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孔子是()学派的代表人物,名(),字(),他不仅是一位思想家,还是一位()家。 4、我国第一部断代体通史是《》,作者是东汉的() 5、西汉文章两司马指的是()、() 自然地理: 连线题: 东岳华山湖南 西岳嵩山陕西 南岳恒山山东 北岳衡山山西 中岳泰山河南 选择题: 1、享有中国花城和春城美誉的分别是() A重庆济南B广州昆明C成都苏州D成都昆明 2、下列花的含义正确的一项是:牡丹、菊花、梅花、康乃馨() A象征高贵、象征谦逊、象征贞洁、象征母爱 B象征爱情、象征坚贞、象征友爱、象征母爱 C象征高贵、象征高洁、象征坚贞、象征母爱 D象征高贵、象征自尊、象征坚贞、象征母爱 3、选出下列不是七大洲的两项()()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澳洲、大洋洲、南极洲、北极洲、欧洲 4、选出下列不是四大洋的两项() 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南极洋、大西洋、印度洋 【知识点精讲】 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 常见考法: 1、分析画“”句子中的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2、鉴赏“”句子。 常见类型举例: 1、比喻: 例:众多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一个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思考:这句话中哪里用到了比喻是比喻中的那一类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 蚂蚁本来是黑压压的一片,为什么不把它比作黑板,而把它们比作雪球呢共同点是什么 紧密、圆、滚动快。 (本句话中,作者强调的是蚂蚁抱成团的团结精神,而非蚂蚁的颜色。) 对比句:众多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飞速滚动,逃离火海。(没有滚动的动态感,不够形象) 思考:本句的作用是什么 生动形象具体地表现了蚂蚁团又大又圆滚动飞速的特点。 2、拟人 例: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对比:鸟儿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跟轻风流水应和着。(感受不到作者的喜爱之情) 作用: 把“鸟儿”拟人化,使对鸟叫声的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答题模板:拟人化; 使描写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题及解析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题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①__________,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②__________;家庭suǒ屑便往往③__________。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zhù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滢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里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情郁 ________于中suǒ________屑举zhù________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根据上下文,将“触他之怒”“触目伤怀”“发之于外”分别填入文中横线上。 (4)选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 【答案】(1)yù;琐;箸 (2)晶滢;晶莹 (3)①触目伤怀;②发之于外;③触他之怒 (4)对比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读音和字形。“郁”的读音是“yù”,“suǒ”对应的汉字是“琐”,“zhù”对应汉字是“箸”。 (2)本题考查错别字修改。“在晶滢的泪光中”一句中“晶滢”有误,应该写作“晶莹”。(3)第①空,父亲因为老境却如此颓唐,这些处境让他十分伤感,选用“触目伤怀”。第②空,父亲内心郁闷,因此需要发泄出来,选用“发之于外”。第③空,这里是家庭琐事让父亲内心生气,选用“触他之怒”。 (4)本题考查修辞手法。本段主要通过父亲年轻时与年老时的处境对比。例如,“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父亲是坚强而能干的。虽然如此,家庭生活仍然每况愈下,“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父亲“触目伤怀”,脾气也变得易于暴怒了。因而,“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这并非父亲本来的感情,父亲仍旧是父亲。两年不见,又使他在“举箸提笔,诸多不便“的情况下,写了信来,仍旧“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故答案为:⑴ yù ;琐;箸 ⑵晶滢;晶莹 ⑶ ①触目伤怀;②发之于外;③触他之怒 ⑷对比 【点评】⑴本题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⑵本题考查汉字字形的把握,注意同音字的区分。 ⑶本题考查选词填空。注意结合词语原义和语境明确所用词语。 ⑷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注意结合语义,辨析常见的修辞方法,常见的有拟人、比

小学二年级语文关于修辞手法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关于修辞手法练习题 (*) 一、指出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知了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2、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好像在商量什么秘密。() 4、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5、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6、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7、骆驼是沙漠之舟。() 8、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9、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10、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11、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12、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13、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14、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15、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 16、说话的声波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碰到蓝天。() 17、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18、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1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老师像一把火炬,时刻把光明洒向人间,让自己的生命燃烧不止。() 二、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一到两种。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5、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

修辞手法及赏析(终审稿)

修辞手法及赏析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修辞手法及赏析(一) 常用的修辞方法: (1)比喻(明喻、暗喻、借喻):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本体和喻体必须有相似点。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喻成…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①明喻是明显的比喻,它的本体,喻体和喻词都出现。 例:海洋上卷起千万堆雪浪,简直就像那刚刚裂开的大片棉花田。(喻词“像”,本体是“雪浪”,喻体是“棉花田”) ②暗喻从表面看是判断,叙述或说明,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它的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喻词由“好像,仿佛”变成了“是、成为”。 例:十个被鲜血泡起的手指头肿的变成了大熊掌。(喻词“变成”,本体是“手指头”,喻体是“大熊掌”。) ③借喻的本体不出现,也不用喻词,而是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位置。 例:其缺点是见树木不见森林,捡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树木”和“森林”比喻局部和整体,捡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暗喻因小失大。) (2)借代: 主要有特征代整体,部分代整体,专门代泛称,结果代原因,具体代抽象,作者代作品。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借代成…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着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⑥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3)拟人: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拟人(拟物)的修辞手法,把…拟人化(拟物,把人当做…来写)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比拟的一种,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例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拟物:把人当做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状态或动作,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例如:他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整理给二年级小学生的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

整理给二年级小学生的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 (*) 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慧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落后”,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 通感 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

(*) 对比 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 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反诘=反问 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他的好处是:可以把感情表达得更强烈,突出想要表达的感情,与叙述等修辞手法相比,更加有起伏,让文章出彩。 在论文中常用,一般用难道……我怎能……开头 例如:难道动物就不能做人类的老师吗?我怎能忘记你对我那深深的情谊呢? 互文 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修辞手法赏析1

修辞手法及赏析(一) 一、课前导入(作业讲解) 二、知识点、例题讲解 常用的修辞方法: (1)比喻(明喻、暗喻、借喻):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本体和喻体必须有相似点。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喻成…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 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①明喻是明显的比喻,它的本体,喻体和喻词都出现。 【例一】 例:海洋上卷起千万堆雪浪,简直就像那刚刚裂开的大片棉花田。(喻词“像”,本体是“雪浪”,喻体是“棉花田”) ②暗喻从表面看是判断,叙述或说明,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它的本体和喻体都出现, 喻词由“好像,仿佛”变成了“是、成为”。 例:十个被鲜血泡起的手指头肿的变成了大熊掌。(喻词“变成”,本体是“手指头”,喻体是“大熊掌”。) ③借喻的本体不出现,也不用喻词,而是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位置。 【例二】 例:其缺点是见树木不见森林,捡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树木”和“森林” 比喻局部和整体,捡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暗喻因小失大。) (2)借代: 主要有特征代整体,部分代整体,专门代泛称,结果代原因,具体代抽象,作者代作品。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借代成…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 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⑥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3)拟人: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拟人(拟物)的修辞手法,把…拟人化(拟物,把人当做…来写)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比拟的一种,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例三】 例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拟物:把人当做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状态或动作,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例如:他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4)夸张: 是为了更突出,鲜明地表达思想感情而有意言过其实的修辞格。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是过度夸张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 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四】 例如:①、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③、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二年级修辞手法综合练习题

二年级修辞手法综合练习 一、在比喻句后边的括号里打“√”并仿写两个比喻句。 1.小华长得像他爸爸。() 2.杨桃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 3.我看到的杨桃不像平时的那样。() 4.阳光下,山茶花好像千万颗红星似的在闪耀。() 5、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6、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 7、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8、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9、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10、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写比喻句: 1.像…… 2.像……似的…… 二、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老师像(妈妈)一样,关怀着我们成长。 2、春天到了,小草长出来了,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块绿色的。 3、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 4、流淌的小河,好似一条。 三、指出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1、知了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2、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好像在商量什么秘密。() 4、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5、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6、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7、骆驼是沙漠之舟。() 8、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9、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10、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 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11、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12、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13、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14、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15、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 16、说话的声波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碰到蓝天。() 17、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18、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1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四、按要求写句子。 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改为比喻句)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3、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4、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5、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改为拟人句) 6、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一会儿跑来了(); 一会儿飞来了()。(排比句) 7、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8、高粱成熟了。(改为拟人句)。

准备给二年级小学生的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

准备给二年级小学生的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 1、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 2、骏马和老牛也好像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3、小徐长得像她妈妈。() 4、棉花像白花一样白。() 5、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飘飘悠悠飞起来。() 6、大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啊,青松作衫,白桦为群,还穿绣花鞋。() 7、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藏”。() 8、可别让手中的线断掉啊,风筝,是理想的翅膀。() 9、小河日夜喧哗着,仿佛在唱一支无忧无虑的歌。() 10、信守和尊重一个诺言,或许要比登一座山更难。() 用横线标出下列比喻句中的本体,用波浪线标出喻体。 1、沙丘上一阵混乱,匪徒们都兔子似的缩到沙丘后面去了。 2、她们从小跟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3、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岗。 4、至于那些又臭又长的文章,恐怕连牛粪都不如。 1、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云。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2、作为公路的铠甲--路面,天天展现在司机的面前。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3、刺猬遇到强敌,就成了一个可怕的刺球。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4、来到瀑布正面,看到青松翠柏中间是一条飞舞着的闪光银带,从上跌下来,溅起几尺高的水花。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读读下面几句话,比喻句是()。 A.女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简直像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的。 B.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

五年级语文修辞手法专题解析

1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14、敌人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夸张)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拟人)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比喻)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排比) 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反问) 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夸张) 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拟人) 8、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比喻) 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比喻) 指出下面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1、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水比喻成翡翠 2、老师像一把火炬,时刻把光明洒向人间,让自己的生命燃烧不止。 老师比喻成火炬 3、缝纫鸟的窝是一种精致的工艺品。 缝纫鸟的窝比喻成工艺品 4、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待检阅的依仗队,整整齐齐地站着。玉兰花灯柱比喻成仪仗队 5、鲜红的队旗像燃烧的火焰。 队旗比喻成火焰 6、玉屑似的雪末随风飘扬。 雪比喻成玉屑 7、这孩子简直成了泥猴。 孩子比喻成泥猴

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比喻、排比)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反问)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排比、拟人)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比喻、拟人) 5、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比喻)

二年级修辞手法比喻

二年级课文句子 1.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 2.云房子造好了: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 3.村子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 4.春天,书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 5.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 6.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像朵朵花儿开放。 7.我们像小鸟一样等身上的羽毛长丰满,就勇敢的向着高空飞翔。 8.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 9.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 10.人们都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11.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12.荷叶像一把大伞。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说明、描写抽象、难理解 的事物。比喻句一般都有“比喻词”,如一二年级课本里我们见到的“像”、“好 像”、“犹如”这样的词语。 一般来说,一个比喻句包括三个部分: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通常把被比的事物叫作“本体”、把拿来作比的事物叫作“喻体”,连接本 体和喻体的词语叫做“比喻词”,常见的比喻词有“好像”、“像”、“仿佛” 等。 1.比喻的特点 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使句子生动, 形象。 A 、 比喻的结构: 一般应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 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 如:叶子(荷叶)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好像,犹 如等) 句中的“叶子”是本体,“裙”是喻体,像是比喻词。此比喻句取它们外形 上的形似。 B 、常见的比喻词有: 像、好像、仿佛、似的、如、如同、宛如,宛若,犹如、是、成了等…… 又如: 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 弯弯的月亮好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C 、构成比喻的关键: 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成立。 例1 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 本体是“立交桥”,喻体是“彩虹”,比喻词是“犹如”。 例2 祖国像一位巨人一样屹立在东方。 本体是“祖国”,喻体是“巨人”,比喻词是“像”。

各种修辞手法详解

一比喻1、定义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根据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 2、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被拿来用作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构成条件——注意事项 构成比喻的关键:①甲(本体)和乙(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①②两条必须同时成立,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 ①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 ②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 ③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 4、比喻的目的 比喻旨在于用形象的语言阐明思想。即通过比喻的手法,让人对不明白、不理解、不清楚、不认识的事物得到认识和理解。 因此,必须是用人们所熟悉的事物做喻体来比喻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本体),以让人对原本不认识的事物得以认识,绝不可用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来比喻人们熟悉的事物,更不可用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去比喻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则否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比喻的具体目的主要有下面几种: ①说明本体的可能性。本体被一件令人诧异的事物所修饰,须运用比喻消除这种诧异性。例如: 残酷的战争起于片言之语,君不见熊熊烈火大多来自些微火星。 某人少时劳累老时休息,恰如一只蚂蚁,夏天努力收集食物,以便冬天坐享。 ②阐明本体的情况。本体的特性原先不为人知,用比喻加以形容,大家便一目了然。 地球圆圆的,象只橙子。 她体段柔软,仿佛生就一身藤骨。 ③阐明本体情况的程度。原先对本体的特性只有概括性的了解,经过比喻,指明了这种特性的程度。这常常是可以感觉得到的事物。例如: 病人服用了一种苦药,它仿佛就是苦瓜。 房子着了火,我仿佛觉得地狱移到了人间。 ④肯定本体的情况。叙述本体的事物须用比喻来肯定和阐明。这种情况下是用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比喻理性的事物。例如: 学者的长处即使不让发挥,它也象麝香那样,被遮盖住,却不能阻止它香气四溢。 轻浮的人正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毁灭,就象飞蛾扑火那样。 ⑤美化或丑化本体。前者(例1、例2是歌颂、赞扬本体,后者(例3、4)则是贬低、卑视本体。例如: 例1:狗像忠实的朋友。 例2:垂老之年是生命成熟之果。 例3:夏日炎炎如地狱之火。 例4:冬天是穷苦人为之瑟瑟发抖的幽灵。 5、比喻的作用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