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第一章绪论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人类在与多种流行性疾病,特别是传染病做斗争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外古代的医学对疾病的流行均有朴素的描述,并且在20世纪以前已有一些精彩的研究,但是流行病学的主要原理体系还只是近半个世纪才刚刚开始形成和应用。近年来流行病学的作用已逐渐受到医学各界人士的认识和广泛关注。它既是一门实用、独立的学科,又被作为方法学而广泛应用于许多医学领域之中。

流行病学有着其特殊的地位。著名流行病学专家last称流行病学是公共卫生之母,它不仅是预防医学中的主导学科,也是现代医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例如,50年代早期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为它一方面阐明了吸烟与肺癌的关系,另一方面证明了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巨大功效和效率,为流行病学的病因研究开创了新局面。二十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的美国弗雷明汉研究资料的分析过程刺激了当今广泛使用的多变量分析方法----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发展。

第一节概述

一、流行病学简史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类疾病频率和分布及其决定因素的科学。流行病学的早期以研究传染病的人群现象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非传染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日趋严重,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自然就扩大到非传染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社会经济的巨大进步,如何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以及延长人们的寿命等问题也提到日程上来了。因此可以说,现在几乎没有流行病学不研究的病种和健康问题。

流行病学是一门发展十分迅速的学科,19世纪中叶,以50年代认识了霍乱的传播方式为标志,流行病学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当时大多数人很少关心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以及对流行病学原理的深刻理解。当时,传染病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对的最严重的卫生问题。因此,人们主要热衷于现有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首先是控制主要的传染病。流行病学和当时有巨大进展的微生物学的合作,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世界范围内消灭了天花,至少在发达国家中消灭了脊髓灰质炎,控制了主要的肠道疾病。20世纪50年代,人们广泛认识到流行病学方法在非传染性疾病中也有用武之地。这些方法在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性疾病、心理问题以及其他疾病方面的应用大大增加。当然,1950年以前就有人做过这样的努力,著名的有Ancel Keys关于冠心病的地理研究和William Haenszel 的移民研究等。然而,这类工作的广泛开展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迅速增加的。此外,流行病学工作者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统计学方法对于流行病学的重要性,这是在十九世纪未曾见到的。产生这种认识的同时,人们在理解流行病学的基本内涵和丰富的哲学思想,并将其结合成为一体方面产生了相当大的兴趣。

二、流行病学的定义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

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该定义的基本内涵有4点:①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群;②它不仅研究各种疾病,而且研究健康状态;

③它的重点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④最重要的是,它的落脚点是为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它是一门应用科学,也是一门方法学。

三、流行病学的任务

流行病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具体地说,流行病学的基本任务如下:

⒈描述疾病等健康事件的频率及其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时间的分布特点;

⒉分析各种不同分布的原因,以探讨疾病的病因,提供有关因果关系的证据;

⒊根据当前掌握的病因学知识,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疾病发生的策略和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人群的健康水平;

⒋通过疾病的监测,收集有关暴露与疾病的资料,预测疾病的发生情况,为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信息。

第二节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分类目前有多种方法,从流行病学研究的性质来分,大致可以按以下方法分类: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类

一、观察性研究或非实验性研究

流行病学是在人群中进行研究的,由于伦理和资源的限制,研究者不能或不能全部掌握或控制研究对象的暴露和其他条件。大多数情况下只能进行非实验研究即观察性研究。观察法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⒈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为一个时间断面上的研究,研究对象包括确定的人群中所有的个体或这个人群的一个代表性的样本,通常暴露信息和疾病信息同时确定,是一个时点上人群疾病与暴露情况的“快照”。根据暴露和疾病情况将人群同时分类是横断面研究方法的本质。

⒉比例死亡比研究该方法只包括死亡的研究对象。将已有一项或多项特殊死亡原因的研究对象死

亡的比例与相应未暴露的研究对象死亡的比例做比较。该结果作为暴露的效应的量度,常缩写为PMR,即比例死亡比。这种比较类似于测量累积发病率的队列研究,但实际是不一样的。比例死亡比研究的对象在研究时均已死亡,因此没有“队列”和“随访”的问题。比例死亡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如果某种暴露导致或防止某种致死性疾病发生,则在暴露的死亡病例中死于该疾病者的比例比无暴露的死亡病例中死于该病的比例,应当成比例的高或低。PMR关心的是在一定的时间里,某暴露人群中某种死因的比例是否高于或低于非暴露人群中该死因的比例。因此PMR研究的人群不是某个队列(人群)的全部人员,它没有整个队列的暴露和混杂因素的资料,也没有随访期,即没有人时的资料。

⒊生态学研究如果进行一项研究,分析单位不是个人而是一组人,这样的研究叫做生态学研究。研究的人群组可以是学校的班级、工厂、城镇,甚至国家的整个人群。惟一的要求是要有所研究人群暴露和疾病的两类信息,借以比较各组人群中暴露与疾病是否相关,因此又叫相关性研究。

⒋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是选择一定数量的某病病例为病例组,另选一定数量的非某病者为对照,调查病例组与对照组中某可疑因素出现的频率并进行比较,来分析该因素与疾病的联系。

⒌队列研究队列研究又称随访研究,是将研究对象按可疑病因因素的有无或暴露程度分为若干组,追踪观察一定期限,比较各组某病发病率或死亡率有无明显差别,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系的研究方法。

二、实验性研究

实验研究的基本性质是研究者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实验的条件,主动给予研究对象某种干预措施。

⒈临床试验以病人为研究对象,临床试验的目的是评价某种疾病的疗法或发现某种预防疾病结局,如死亡或残疾的方法。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必须诊断为患有所研究的疾病并且诊断后很快进入研究,以便及时地安排治疗。临床试验应当遵循随机、对照和双盲的原则。

⒉现场试验现场试验接受处理或某种预防措施的单位是个人,而不是群体或亚人群。现场试验的主要研究对象为未患病的健康人或高危人群,而且患某种特定疾病的危险相对较小,因而现场试验通常比临床试验需要更多的研究对象,耗资也比较高。由于研究对象不是病人,因此必须到“现场”(工作场所、家庭或学校等)进行调查或建立研究中心并敦促研究对象去报告,这些特点增加了研究的费用。现场试验花费高限制了它只能应用于常见病和严重疾病的预防研究。

⒊社区干预和整群随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又叫社区为基础的公共卫生试验,社区干预和整群随机试验是以社区为基础的现场干预试验的扩展。二者概念上的区别在于干预是否针对个人。如疫苗是给个人的,但水加氟预防龋齿则不然,后者是针对每个水源而不是个人。因此水加氟预防龋齿应采用社区干预试验,选择整个社区进行试验,在社区基础上指定暴露。有时亦可用较小的人群进行干预,如饮食干预以家庭为单位,环境干预以整个工厂或居民区为单位等。

⒋类实验一个完整的现场研究应具备实验性研究的四个基本特点,即设立对照、随机分组、人为干预、前瞻追踪。如果一项实验研究缺少其中一个或几个特征,这种实验就称为类实验。实际工作中的类实验多指不能满足随机分配的原则时进行的实验研究。

三、理论性研究

⒈理论流行病学理论流行病学也叫数学流行病学,是利用流行病学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建立有关的数学模型或用电子计算机仿真,进行理论研究。

⒉方法的研究为流行病学本身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因为流行病学本身也需要不断地发展与完善。

第三节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关系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三大组成部分。这三类学科分别从微观的角度,以单个病人为单位的角度以及从群体宏观的角度研究医学问题,使医学研究角度更加全面、方法更加完善、内容更加充实、结论更加科学可靠。作为预防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的流行病学,与基础医学、预防医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一、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以单个病人为研究对象,以解决单个病人的诊断、治疗为主要任务。流行病学则从研究疾病或健康在人群中的频率分布人手,研究其分布的原因和有关影响因素以及疾病的原因等,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流行病学可称之为“群体诊断”。从学科角度看,流行病学的群体诊断是对临床医学个体诊断的综合、分析和升华,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都是流行病学工作者所必备的,是正确地做出“群体诊断”的依据,否则流行病学中很多涉及疾病和健康的研究难以开展。

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健康到疾病的各个阶段的检测和诊断、疾病的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等知识可启发流行病学工作者的思维,流行病学的研究也常常需要临床医生的支持和参与。反之,临床医生如能掌握、运用流行病学的思维方法,则有利于获得有关的病因线索。近年循证医学的发展和应用大大促进了临床医学的科学进步。临床流行病学是将流行病学的群体观察及方法与临床医学的个体决策相结合的分支学科。临床流行病学将流行病学的原则、方法及发现用于个体的卫生保健和初级卫生保健,特别是用于诊断、治疗、预后以及保健的决策和评价。

目前临床医生利用临床条件开展流行病学研究者不断增多,使疾病的个体研究和群体研究相衔接,促进临床研究更趋完善,也推动流行病学研究更加深人,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二、流行病学与基础医学

流行病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探讨病因。在建立病因假设、设计、调查等过程中都涉及到许多基础医学的知识。有时还需要直接应用基础医学的知识。流行病学的发展对基础医学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如Snow在霍乱弧菌发现30年之前,就用流行病学方法阐明了霍乱的传播方式是由粪便经口传播。

分子流行病学是应用先进的实验技术测量生物学标志,结合流行病学现场研究方法,从分子水平阐明疾病的病因及其相关的致病过程,并提出与评价相应的防制措施的科学。

基础医学的研究同流行病学研究互相补充、互相提供线索。基础医学偏重于直接病因的研究,流行病学研究则侧重于病因线索的探讨。

三、流行病学与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

流行病学与统计学的关系极为密切。因为流行病学要进行群体水平的研究,所以从研究设计、资料收集、抽样方法、避免偏倚到数据处理等均需要统计学技术作为工具。正确地应用统计方法可以帮助我

们揭示流行规律,更好地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判断预防效果。流行病学实践反过来又促进了统计学的发展和应用。例如使用多变量分析方法处理许多慢性病和多因素疾病的资料,利用数学模型进行理论流行病学的研究,从而使医学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并使我们有可能了解各因素在不同条件下的作用大小及其相互作用。此外,近年来许多功能强大的统计软件包问世,并且只有借助于电子计算机才有可能进行这些复杂的运算。然而,流行病学中的统计学思想并不完全是积极的。人们常常用一些常规的武断标准,将资料中的联系分为“统计学显著”和“不显著”。统计学显著的观念弥漫于流行病学思路中。这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另一个在流行病学中错用统计学的例子是在多变量分析领域里。多变量模型中的统计学方法常常在没有对流行病学基本概念予以充分考虑的情况下被完整转移到流行病学中来。在流行病学研究分析中,连续自变量、评价交互作用的乘积项、决定模型的逐步算法以及为评价模型进行的方差归纳的应用都存在潜在的问题。多变量分析是流行病学家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但必须首先考虑其应用的流行病学原理,否则就不能恰当地应用。从理论上理解流行病学研究原理并具备应用流行病学原理的经验是成为一个流行病学家的必要条件。

因此必须牢记,在运用统计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过程中必须运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医学知识进行流行病学判断,避免机械地解释统计学的结果。

四、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

由于流行病学是一种人群研究的方法学,因此流行病学在其他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形成了许多流行病学的新的分支和边缘学科,这是科学发展的标志之一。于是血清流行病学、代谢流行病学、免疫流行病学、药物流行病学、微生态流行病学、遗传流行病学、职业流行病学、评价流行病学、古流行病学、移民流行病学、环境流行病学、医院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地理流行病学、气象流行病学、景观流行病学、理论流行病学以及行为流行病学、肿瘤流行病学、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等不一而足;甚至从疾病引伸到异常生理状态及意外死亡,如伤害流行病学、自杀流行病学、健康流行病学等许多新的分化不断出现。有些已经形成流行病学新的分支,有些正在发展完善之中。显而易见,流行病学应当进行宏观、微观和个体的多水平的研究。

第四节流行病学的用途

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对策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是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尽管制定和实施某些对策及措施需要根据当地人力、物力及卫生保健设施的情况,并且要同时应用许多医学和非医学领域的知识和方法,但是流行病学应在预防疾病的策略规划及防治效果评价上起主导作用。

一、研究人群健康,疾病消长以及疾病特征变化的规律

控制和预防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和流行包括两部分工作:一是防制对策和策略,二是疾病监测。制订防制对策和相应措施后,就要贯彻执行。要了解措施是否确实按规划落实,措施是否有效,策略是否正确,都需要进行监测。监测的内容很广泛,要监测有关疾病的发展动态和趋向及各方面的有关因素,以便及时不断地对防制策略和措施进行必要的修改。

二、对社区和人群健康作出诊断

以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水平衡量当前疾病分布的状况,对社区和人群健康做出诊断。这种研究

有助于发现要采取社区干预的健康问题,有助于确定这些健康问题的相对重要性和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同时发现那些需要特殊保健的易感人群。

三、用于卫生决策和评价

研究和促进卫生服务的实施和利用,用于卫生决策和评价。从事卫生行政及业务的于部,应该了解流行病学的知识,具有流行病学的观点,从而可以从群体和社区的角度来考虑和处理所负责范围的疾病和健康问题。人群中疾病频率的知识可用于卫生管理的许多方面。它对于合理设计医疗护理的设施是必要的。例如,估计某种特殊疾病(如慢性肾炎、精神疾患)的病人或特殊人群(如早产儿、残疾的老年人)需要的床位数,需要知道特定疾病的频率和自然史或受影响人群中的所有疾病情况。设计有效率的研究,不管是诊断性的、治疗性的、或是预防性的,也需要知道在一定阶段里某人群中可能发现多少例某种疾病的病例。各不同人群疾病的相对频率是有用的,它能使研究直接针对某病最高发的人群。例如,如果筛检的资源有限,流行病学的信息将有助于决定针对某种疾病如结核、糖尿病或宫颈癌的计划中应该将哪个年龄、职业、性别、地区或民族的人群作为靶人群。防制工作规划的制定及防制措施的评价,确定防制的重点疾病和重点人群都需要通过流行病学的调查了解各种疾病的发病率、现患率和发病趋势的背景资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而功倍。卫生行政管理机构经常需要对医疗、卫生及保健服务方面的建设、资源分配及项目选择等做出决策,从而制订出相应的政策。而正确的决策需要建立在充分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即首先要了解该地区的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重点的疾病和影响健康的因素,现有卫生资源与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实际需要的相适应情况等。此外,卫生决策是否正确,各种卫生服务的效益如何,亦需要应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评价。

在一个地区或特定人群范围内,为减少疾病,保障人们健康,对卫生、保健服务项目如何规划,如何确定优先项目,如何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发挥最好的效益等,是卫生管理机构经常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卫生服务项目的决策与评价方法予以解决。卫生、保健服务项目的决策与评价方法和技术是管理流行病学的范畴。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健康和卫生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的方法学,通过研究,提出合理的预防保健的对策和措施,并评价这些对策和措施的效果。

四、完整揭示疾病自然史

通过了解疾病在社区的表现而不是在医院的表现,完成疾病自然史部分,以便对疾病进行筛检、预防。疾病在个体中由临床前期、临床期到临床后期的自然发生发展过程称为个体的疾病自然史。疾病在人群中的自然发生发展的规律叫做人群的疾病自然史,即流行病学常说的疾病自然史。疾病自然史的研究有助于早期预防和发现疾病,了解疾病的转归和规律,适时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恢复健康。流行病学可以用于了解疾病的病程如何以及不同年龄、性别、地区各种疾病结局(例如痊愈、死亡、并发症)的概率等等。这种资料不仅对预后的研究有用,而且对于促进假设的形成是有用的。此外,当不能通过直接随访病人获得疾病的过程和病程长短时,有时可用各种疾病频率测量之间的关系来推论这些变量。例如,用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患病率的资料估计该病各个阶段的平均时期长短;随访病人不能做出这种估计,因为一旦早期病人得到诊断,其自然过程就被治疗所中断。

五、利用流行病学方法探讨原因不明疾病的病因

疾病病因学仍将是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流行病学最重要的目的是获得当前病因未明的疾病的病因知识。有一种曲解,认为流行病学的目的只是为了提供病因线索和思路,以帮助实验科学家得到最后的答案。实际上有些问题只能在实验室之外得到答案。流行病学已成为解决病因问题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应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病因获得成功的精彩范例很多。如新疆察布查尔地区锡伯族中曾发生的一种病死率很高的疾病察布查尔病,经过仔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查明是肉毒毒素中毒。少女阴道腺癌是一种少见的疾病,Herbst医师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研究出该病与其母亲在妊娠早期使用己烯雌酚有关。

六、疾病预防

流行病学关注疾病病因知识和疾病与功能异常之间的关系。在掌握关联和病因知识的基础上致力于预防策略的制定,病因假设的验证及预防措施的效率、效果及效益的评价。

疾病预防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要根除疾病或控制疾病发生;二是要控制疾病发生后的蔓延,降低并发症、后遗症和病死率。如果给预防下个定义,则第一级预防为减少发病率,第二级预防为减少患病率(Last)。1977年10月26日索马里发生最后一例天花后,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天花已在全球范围内被消灭。下一个要在全球消灭的疾病是脊髓灰质炎。

七、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方法或措施的效果评价

⒈诊断方法的评价对筛检试验、诊断试验或其他诊断方法进行评价,将有助于正确地选用各种筛检试验或诊断试验,科学地解释试验的结果。

⒉疗效的评价医学研究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使患者得到最好的防治效果。科学地评价药物或疗法的疗效是目前流行病学在临床上的重要应用,这种应用不仅导致了循证医学的产生,还导致形成了有关疗效的整套评价原则

⒊疾病预防和控制效果的评价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任何药物、疗法或措施的效果都应当在人群的基础上进行检验。没有经过流行病学考核的方法就不能轻易地应用于人群防治。

第五节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

流行病学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方法与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主要表现在:①从单因素研究发展为多因素研究;②从单学科研究发展为多学科研究,遗传、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流行病学研究,促进了流行病学向更精细、深入的方向发展;③计算机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的飞速进展,对流行病学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④从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发展。因此学习和运用流行病学应当树立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一、群体观点

流行病学是从宏观的角度认识疾病和健康状态,研究疾病的发生及动态分布。从群体角度宏观观察事物的动态变化是流行病学区别于其他医学学科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群体和分布是流行病学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是“群体诊断”,是对人群疾病和健康状态的概括。群体诊断发现群体中存在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或发生某一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提出预防对策或公共卫生服务计划。

二、社会医学和生态学的观点

流行病学认为,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与环境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不仅具有生物属性,同时具有社会属性。人类的疾病和健康状态不仅是人体自身的问题,同时与生态环境有关。近来有人在“生物-社会-心理学模式”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生物-社会-心理-生态环境模式”,提醒我们在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时要树立社会医学和生态学的观点。

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生态环境包括生物性环境和社会环境。生物性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和各种矿产资源,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社会环境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家庭等的综合。它包括社会制度、经济体制、风俗习惯等,它是人类赖以生产和生活的必需条件。人体的健康与疾病不仅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且受社会环境的制约。

生态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有几个特点:一是影响的隐现性,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和影响的消除大多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二是影响的未来性,不仅影响当代人,而且可能影响人类的子孙后代;三是影响的综合性,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本身就是一个综合体,对人体的影响也不是单一的;四是影响的群体性,往往影响到一定范围的一定人群,而不仅是个体。

人类的健康或疾病主要是环境因素和机体内在的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类生活在环境中,不断地征服环境;但反过来,环境又不断地作用于人类。因此,人类与环境长期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中。人类的主观能动作用,不断地改造和适应环境,而环境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又作用于机体,从而使人类与环境处在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中。

三、比较的观点

在科学上,交流信息和达成共识最根本的环节是观察测量和定量描述。对多组观察值进行比较,是科学方法的精髓。流行病学分析的核心是比较,必须通过严密的逻辑思维推论过程来完成。有比较才有鉴别。即使是一般的描述结果也必须和相应的人群、时间和地点的结果相比较才能说明问题,才有意义。例如一个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5%,当与其他人群比较后才可以对该人群做出诊断,是高还是低。病例对照研究等类型的研究本身就贯穿着对比观察和分析的观点和方法;严密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是流行病学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

四、多病因论的观点

任何疾病的病因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只不过对于不同的疾病,遗传因素与各种环境因素各自作用的大小有所不同而已。

五、概率论的观点

流行病学尤其重视定量描述和数字分析,常常关注各种率的计算和计算时“分母”值,而不是决定值。例如,人们不能看到某个吸烟的人已经活了100岁而否认吸烟是肺癌的一个重要病因,而应当从概率论的角度认识吸烟的人比不吸烟的人患肺癌的危险要高出多少倍,等等。

第六节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习流行病学的意义

⒈更新医学观生物医学的疾病观、健康观和特异性治疗观已无法适应现代医学的要求和现代社

会的需要。学生应当树立整体医学观,病人是一个整体,疾病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疾病不是脱离病人孤立存在的;病人不是药物反应的容器,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是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完整的人。健康不只是躯体上的“无病”,还包括心理、社会、适应能力、道德方面的良好状态。医学的总的发展方向要从研究疾病发展到研究健康。

⒉促进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尽管医学模式的转变从二十世纪70年代就已经宣传得沸沸扬扬,但是目前医学界仍然采用以生物医学模式为基础的疾病诊疗模式和医学教育模式,并没有在实践中真正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即从一维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模式向三维的或多维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模式转变。

⒊实现由关心个体病人到从群体角度关心病人的转变要在完整的背景上来观察、研究和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病人的完整背景应该包括社会背景、社区背景、家庭背景、个人背景和疾患背景。学校培养的是通科医生,将来既可能向专科医生发展,也可能向家庭医生发展,都需要从完整的背景上对待病人。

⒋提高观察、理解和解决健康问题的层次提高医学生的基本素质,能在更高的次上完整地、全面地、系统地分析和解决健康问题。使医学从经验医学走向循证医学,无论是疾病预防还是健康促进的措施,或者提供给病人的医疗都是建立在目前所能获得的证据的基础上并经过充分的评价,借以对卫生服务、健康促进,以及病人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做出决策。

总而言之,流行病学研究应当从人群水平提出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当遵循流行病学定义中以人群为基础的基本原则,并且在最恰当的水平上,以最合适的方法表述出来。在工作过程中,流行病学工作者可以运用统计学、社会科学、分子生物学和其他学科的方法建立和检验人群水平的假说。现代流行病学面临的威胁不是来自于新技术的应用或个体和微观分析方法的使用,而是由于这些技术可能限制流行病学家发现适合流行病学研究的问题的范围,而拘泥于所谓高新技术的应用上,从而迷失方向。在新的世纪之交,应当避免上个世纪之交出现过的类似情况。那时,流行病学被生物学所替代,结果使人们对于社会发病率、死亡率以及出生率等的变化缺乏理解。如果失去对人群的理解,流行病学工作者就会成为一个简单的检验假说的工具,而这些假说是其他学科的学者建立的。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人群,重新理解人群,重新理解流行病学,并使流行病学作为一门群体科学不断蓬勃发展。

南华大学教案

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

疾病的分布是以疾病的频率为指标,描述疾病在不同地区、时间和人群的分布现象(简称疾病的三间分布)。疾病的分布受致病因素、环境因素及人群特征等因素的影响,是一个经常变动的过程。

进行疾病分布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疾病流行的基本特征的认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提供依据;为疾病的研究提供病因线索,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途径;确定卫生服务的重点;为合理地制定疾病的防制、保健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一节 疾病频率常用的测量指标

一、率和比的概念 ㈠率

率是表示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数之比,来说明单位时间内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一般用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或10万分率表示。

率=

k ?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人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 ㈡比

比(ratio)也称相对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所得的值,说明两者的相对水平,常用倍数或百分数表示。

相对比=%)100(?或乙指标

甲指标 ㈢构成比

构成比(proportion)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常以百分数表示。

构成比=%100?数值总和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

某一组成部分的数值

二、发病指标

㈠发病率

⒈定义: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k ?同期暴露人口数新病例数一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

k=100%、1000‰、100000/10万

发病率是描述发病频率的一项指标,看发病率有多大,K 用多大,多用100000/10万。

⒉注意点

⑴分子 新发病例数,是指在观察期间内新发生的病例,亦即起病开始时间在观察期间内。

若对于一些急性病,病程短,在观察期间内一个人多次患病,则应多次记为新发病例数,如流感、腹泻等。所以发病率可大于1。

⑵分母 暴露人口数,即易感人口数(对疾病无特异免疫力的人),是指在观察期间内观察地区的人群中有可能发生所要观察的疾病的人口数,亦即有可能成为分子的人口数。

观察人群中哪些不属于暴露人口,是需要去除的呢?传染病中,有免疫力的人,如接种过疫苗者,已患过该病者,以及观察开始时正在患该病的人。如:麻疹,对于曾患过麻疹,正在患麻疹的,以及接种麻疹疫苗者,这三类人需要去除;慢性病中,包括正在患病的或因患病经治疗后不可能再患的。如:研究2002年高血压的,在2000,2001年就已经患病的不能算。另外,象阑尾切除,胆囊切除术后的肯定不会再发阑尾炎,胆囊炎,应去除。

但在实际工作中,暴露人口数不易获得,往往用同期平均人口数来代替,而且一般研究的都是较大范围的人群,需要去除的可能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如研究的是100万的大人群,只有100个人肯定不会再患病,是需要去除的,那么这100人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此时就可以忽略不计,而直接用平均人口数,对结果影响不大。

⑶平均人口数计算 发病率多以年为时间单位,未特指则一般为一年。年平均人口数有2种计算方法: ①某年7月1日零时的人口数;②(年初人口数+年末人口数)/2

⒊用途 发病率是衡量疾病危险性的指标,常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和评价防制措施的效果。

㈡罹患率 罹患率=k ?同期暴露人口数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

与发病率一样是测量新发病例的指标,是发病率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公式与发病率的公式几乎相同。 唯一不同在于它们的适用范围不同,罹患率主要用于衡量小范围,短时间内新发病例的频率。但要注意罹患率的分母,不能用平均人口数替代,必须准确计算暴露人口数。

㈢患病率

⒈定义 指在一定时间,特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患病率=

k ?同期观察人口数新旧病例数特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

⒉注意点

⑴分子 新旧病例数。旧病例,为研究开始之前就已经起病但病程延续到研究开始后的病人。如,

研究2002年某病的患病率,2002年以内发病的即为新病例数;2001年就已经发病,至2002年元月仍未痊愈的,则为旧病例;而对于99年发病已经痊愈者,则不计算在内。

⑵分母平均人口数

⒊分类时点患病率和期间患病率

时点患病率某一时点如6月30日零点的患病率(理论上),但实际工作中将1个月以内的都作为时点患病率。

期间患病率>1个月。但通常不超过一年,一般在6个月以下。

⒋患病率受发病率和病程两个因素的影响

⑴发病率同一疾病发病率高的地区,其患病率也会高些。(因积累的病例数多)

⑵病程由于治疗的改进,使患者寿命延长,病例数患病率(如肿瘤)

或由于治疗的改进,使患者病程缩短,病例数患病率

⑶当二者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P=I×D 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⑷判断发病率越高,是否患病率一定就高?

不是,因患病率还受到病程的影响。如:结核病的发病率低于感冒,但病程较长,所以患病率一般高于感冒。只有当病程一致时,发病率高的,患病率就高;同样,发病率一致时,病程长的,患病率一定高。

那么,在相同条件下,两地区医疗水平高的,患病率是否一定就低呢?不一定,还要依据到底是什么疾病。如,癌症,由于医疗水平改进,人们寿命延长,病程延长,使得患病率反而高;而有些原先不易治愈的疾病,由于治疗改进,使病程缩短,从而使患病率降低。

⒌与发病率的区别

⑴分子不同发病率为新病例数,而患病率为新旧病例数,不管病例的发病时间。

⑵收集资料的方式不同发病率是衡量疾病的出现情况,需准确定发病开始时间,需要经一段时间观察才能获得。而患病率其分子是衡量疾病的一种存在状态,可通过描述性研究中的横断面调查获得,因而调查时间不能拖得太长,应在一至数月内完成,不得超过一年。

⒍用途主要用于病程较长的慢性病。对于急性病,病程太短,调查时已痊愈,价值不大。如可用于表示冠心病,糖尿病等的发生或流行情况,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医院床位周转等提供依据,以及可估计该病对居民健康危害的严重程度。

二、死亡指标

㈠死亡率

⒈定义某人群一定时期内因各种原因而死亡的人数所占的比例。(又称总/粗死亡率)

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

死亡率=k

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

⒉注意点

分子为因所有原因而死亡的人数。如,要了解衡阳市2001年死亡率,则可以到派出所查2001年注销户口情况。粗死亡率综合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卫生水平。

⒊死亡专率:即按疾病的种类、年龄、性别、种族、职业等分类计算的死亡率。

注意其分子与分母应是相对应的人群,分母应为可能成为分子的人口。如计算某地40岁以上男性心梗的死亡专率,其分子为该地40岁以上男性心梗死亡人数,分母则为40岁以上男性人口数,而不能用全人口。

⒋婴儿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非常重要,是衡量一个社会经济及卫生状况的一项敏感指标。婴儿死亡率高的地区,相对就落后一些,一般说来发达国家低于发展中国家。其不受人口构成的影响,因其本身就是年龄别的死亡专率,所以可以直接进行比较。

㈡病死率

病死率只是一个比值,不是一个真正的率。通常用于急性病,较少用于慢性病。

⒈定义 指某人群某时期内(一般为1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病死率=

%100 同期确诊的某病病例数人数一定时期内因某病死亡

⒉与死亡专率的区别

⑴分子一样,分母不一样。

⑵反映的意义不一样 死亡专率反映了该病在人群中的危害程度;而病死率反映了疾病的严重程度。

⑶病死率也反映了医院医疗水平的高低。

一般发病后容易死掉的疾病,则病死率高,如,前面讲的新疆察布查尔病就是病死率很高的疾病。 当我们用病死率来比较两地区医疗水平的高低时,要注意这两个医院必须具有可比性,即必须是同一级别的医院,这样他们的医疗设备、病人的病情等几乎处于同一基准,此时才可以比较。如,学校卫生科与附院比较,若不考虑可比性,那就说明附院的病死率高于卫生科,则其医疗水平肯定低于卫生科,显然这结论不正确,所以一定要注意两医院的可比性,才能比较。

判断:狂犬病一旦发病,100%治不好,一旦被咬,应及早预防发病。所以可说狂犬病的病死率是100%,那么狂犬病的死亡率是不是100%?错。因不可能所有的人均被狗咬了。因而表示疾病严重程度的是病死率。

第二节 疾病的流行强度

疾病流行强度是指某病在某地区某人群中一定时期内的发病数量多少,以及各病例之间的联系程度。

一、散发

是指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的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与前三年发病率水平比较)。病例在人群中散在或零星出现,各病例之间无明显联系。

形成散发的原因:①某病在当地常年流行,居民有一定的免疫力或因疫苗接种维持人群一定的免疫水平;②以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③传播机制难以实现的传染病;④潜伏期长的传染病。

二、流行

指某病在某地区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

注意点:

⒈这两个术语的适用范围:一般用于较大范围,如区、县以上;区县以下一般不能用这两个来描述,如幼儿园出现2例,不算。

⒉与历年比较为纵向比较,即与去年、前年相比。如不能将衡阳今年某病的发病率与株州比。

⒊不同疾病在一个地区成为散发或流行的水平(率)不一样。如感冒与霍乱:感冒,历年一般水平就高;而霍乱历年的一般水平则较低。再如衡阳市发生了1000例AIDS,可说是流行;但衡阳市发生了1000例乙肝,不算流行而是散发,因为历年可超过1000例的乙肝病人。所以不能看病例数多少决定,应与往年进行比较。象乌干达25%的成年人感染了AIDS病毒,1000例AIDS为散发,医院中病人50-70%均是AIDS携带者。

⒋同一种疾病在不同地区,成为散发或流行所需的率大小也不一样。如衡阳一直无霍乱,今年达1‰,则是流行;而印度是霍乱之乡,历年达5‰,今年为6‰,则应属散发。所以,是与自己地区以前相比,不要与别的地区相比。

⒌大流行指某病的流行在短时间内蔓延迅速,传播速度比流行更迅猛,可超过省界,甚至跨越国界、洲界而形成世界性大流行。如流感、霍乱曾多次造成世界性大流行;当前AIDS的流行也是呈世界性的;又如,我国1910年曾发生一次鼠疫大流行。当时从1910年9月开始至1911年4月完全扑灭,持续8个月。从东北满洲里,南至山东济南:东北过去铁路线相当发达,该疾病沿着铁路沿线传播至山东济南,8个月死亡人数达6万人,来势相当迅猛,这就是一次大流行。

三、爆发

是指短时间小范围内发病例数突然增加。如一个集体或局部地区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相同的病例。

适用范围:区、县以下。如某幼儿园突然出现许多病例为爆发,传染病可爆发,非传染病同样可以爆发。象食物中毒、托儿所内的麻疹、伤寒、痢疾等。

第三节疾病的分布

一、疾病的地区分布

㈠两种划分地区的方法:

⒈行政区域划分如湖南省的分布如何,株洲、邵阳又如何;河北省的分布如何等。

优点:资料收集方便,准确度高一些。缺点:无法体现区内各地具体分布情况。如湘西是山区,而岳阳有平原有山区,因自然环境的不同,很可能掩盖了自然因素对疾病发生的作用。

⒉自然环境划分:如山区、平原、草原等为单位。

优点:体现了自然环境对疾病的影响。

缺点:收集资料不方便。如书上图,太行山地区食管癌地区分布图,太行山两侧为三省交界处(河南、山西、河北),属于三不管地带,要收集资料政府没人会帮你,只有自己去管理。

疾病在不同地区间分布不一致,原因很多,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的影响。

㈡疾病在国家间的分布

如肠道传染病:卫生条件好则低些;

AIDS在不同国家发病率不一样:南非,每年新出生7万个AIDS患儿,德国生产出一种能阻断其垂直传播的药物,但南非不愿发放;

黄热病:我国没有,而非洲、南美洲流行----因为埃及伊蚊传播,我国不适合该蚊生存。

㈢国家内也不一致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气候明显不同,北方干燥寒冷,以呼吸道疾病居多;南方潮湿,风湿病多见。社会环境:如AIDS,云南一带多,静脉吸毒者多,其他地方少些;湖南省内,洞庭湖血吸虫病多,而郴州“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摆子”。气候条件:如北京一小孩不明原因发热,北京医生诊断“血液病?”而另一医生认为该孩子刚从南方外婆家回来,应怀疑“疟疾”。

㈢城乡分布

环境差异: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兰州何时见蓝天”,衡阳其实也一样;而农村空气清新、天空很蓝。所以慢性病城市高于农村;但农村人不讲卫生,以前多喝塘里水,因而寄生虫病等肠道病发生较多;市区则要好些,如早上吃粉,可有消毒碗,用的是自来水。当然近年来这种差距逐渐减小,农村大多数也已喝上自来水,另外其他卫生条件也有所改善,且看春节大批民工进城打工,而城市一些有污染的工厂办向农村,从而导致这种环境差异减小,疾病分布的差别减小。

㈣描述疾病地区分布的术语

地方性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社会因素的影响,某种疾病经常存在于某一地区,或只在某一地区的人群中发生,不需自外地输入,这种状况称为地方性。

⒈自然地方性自然因素引起的疾病具有地方性,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所致。如媒介昆虫,疟疾要看该地适不适合蚊生长;血吸虫,北方无而南方有,南方适合钉螺生长。还有一些地方病,(大脖子病)是地理环境中某种微量元素缺乏或过多所致,如克山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缺乏);氟斑牙,氟中毒所致。

⒉统计地方性纯社会因素,与自然无关,使疾病只在某地存在或局限性升高。如,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伊斯兰教徒朝圣地,卫生条件差,常年霍乱流行。

⒊自然疫源性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独立地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绵延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人,这种情况称自然疫源性。这些疾病称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森林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等。这类疾病流行的地区称自然疫源地。

⒋疾病地方的判断①居住在当地的各人群组该病的发病率均高,并可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②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人群组该病的发病率低,甚至不发病;③迁入该地区的健康人在当地居住一定时间后可发病,其发病率同当地居民相似;④自该地区迁出的居民,经一定时间后该病的发病率可下降,患者症状减轻或呈自愈趋势;⑤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也可发生类似疾病。

二、疾病的时间分布

㈠短期波动

与爆发相似,只是爆发指较大范围,而短期波动指较小范围。

㈡季节性

只在某个季节发生或只在该季节升高。有两种表现形式:

⒈季节性升高

⒉严格季节性传染病都有严格的季节性,如流感,春秋气温骤变导致很多人得;脑卒中人多半发生在冬季。疾病季节性还受气象条件、媒介昆虫等影响。

㈢周期性

有些疾病每隔一个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发生一次流行的现象,称为疾病的周期性。

周期性主要表现在传染病上,因传染病生病后大多具有一定免疫力。如伤寒,一次流行后人群中大多有免疫力。只有在免疫力消退及无免疫力的人涌入(新生儿增加或易感者加入),当总数达一定水平就会导致再次流行。

㈣长期趋势

又称长期变异,是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临床表现及病原体型别同时发生显著变化。

如肺结核,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减少,但近年来又有抬头趋势我国和国外均是,且对经典药物不敏感主要是其型别的变化及出现耐药性。临床表现:如麻疹,原有典型的Koplic斑及出疹,现典型症状可能都看不见了。

三、疾病的人群分布

㈠年龄

不同疾病不同的年龄多发,了解了对我们诊断疾病有好处。如“儿童病”、心脑血管病和癌症则以老人多见。如30岁左右,呼吸道症状,麻疹肯定不考虑,因麻疹儿童多患;脊髓灰质炎患儿,肚子疼得要命,肯定不会考虑癌症。这就是年龄分布的问题,即年龄影响了疾病的分布情况。如青壮年,钩体病、血吸虫病多,因为暴露机会多。

㈡性别

如癌症,男多于女,原因就是暴露机会不同,虽然提倡男女平等,但重体力活男的仍做得多。肺癌,男>女,云南某矽矿13.2 :1(男:女);有些疾病女多于男,如地方性甲状腺肿,轻微缺乏,女>男;重度缺乏,则女=男。

㈢职业

职业环境对疾病的影响:长期站立,则下肢静脉曲张;老师,咽炎多;司机,胃病多。这些属于职业多发病,并非职业病。还有,精神紧张,每学年都有1、2例精神病患者,可能压力太大;很多谈心节目主持人,最后都自杀。

㈣种族和民族

与遗传、风俗习惯等有关。如遗传,鼻烟癌,广东高发,又称“广东瘤”;风俗习惯,新疆锡伯族

的察布查尔病;美国白人和黑人也有明显区别,这是种族和民族不同所致;克山病,朝鲜族和汉族易感程度不同,与遗传有关。

㈤社会阶层

包括工薪收入、职业、文化程度、生活状况等。

经济收入:山西假酒案,卖的为散酒,收入高者一般不会买,报上已披露,一个人喝了半瓶没关系,其妻女看到报道,让他别喝,他偏要全喝了,因为舍不得仍掉。

㈥婚姻状况

良好的则感情好,对健康有利。全死因的死亡率:离婚人最高,因为打击大;其次是独身的人。对女性两种癌的影响,如乳腺癌,独身者几率高;而宫颈癌,结婚者高。

㈦行为

不良行为:最常见如吸烟是肺癌、冠心病、脑卒中等很多疾病的危险因素;另外,饮酒也是很多疾病的危险因素;还有吸毒、不正当性行为、同性恋等是性传播疾病的危险因素。

四、综合描述

在实际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对一种疾病的描述往往是从人群、地区和时间分布三方面综合进行的。

移民流行病学:

㈠定义:移民流行病学是通过比较移民人群、移居地当地人群和原居住地人群的某病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异,分析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关系。

㈡原则

⒈若某病在移民中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原居住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不同,而接近于移居地当地人群的率,则该病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别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

⒉若某病在移民中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原居住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相同,而不同于移居地当地人群的率,则该病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

三年级下国学教案

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教案年级:三年级主备人:张海燕 1、礼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语感,体会孔子对“礼”的态度。 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简单理解词句的意思,熟悉孔子对于“礼”的态度。 3、简单了解古代射礼及其表现君子风范的裨,并能说出身边、学校、家庭生活中的几种礼。 二、教学重难点 1、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2、感受文言文的语感,认识礼的重要性。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经典引入 教师讲《古代射礼》的故事。 (二)范读,带读《礼》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听课件音频。 (三)内容感悟。 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 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2、乐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孔子对“乐”的评价。 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孔子对《韶》《武》的不同评价及其原因。 3、能举出生活中与乐相关的例子。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孔子对音乐的态度。 2、能说出孔子对《韶》《武》的不同评价及其原因。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经典引入 教师讲《韶》与《武》的故事。 (二)范读,带读《乐》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听课件音频。 (三)内容感悟。 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 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3、为政以德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反复诵读加强对“为政以德”的理解。 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孔子“以德治国”的思想,了解孔子对于“德”“礼”“刑”在为政中作用的看法。 3、知道北辰就是北极星,能举出至少一个以德治国的君主的例子。

项目教学法任务四_钳工教案-锉配凹凸体

课题 锉配凹凸体 实训背景: “锉配凹凸体”是钳工工艺学难度较大的一个教学内容。锉配凹凸体项目教学具有划线、锯割、锉削、钻孔、测量等多方面的技能要求,所以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典型课题。本课题的难点在于尺寸和形位公差的控制,特别是对称度的控制是最为重要的。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掌握起来有较大的难度,加工质量不易保证,以至出现部分学生对锉配操作失去信心,对以后的实习教学影响较大。要想做好本课题教学,作为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逐步形成锉配技能和技巧,使学生通过本课题的训练,能够基本掌握综合锉配件的加工方法。 实训目的: 1.掌握具有对称度要求工件的划线、加工及测量方法。 2.提高锉削和锯削的技能操作。 教学准备: 1、知识和技能的准备: 学生具有一定的划线、锯割、锉削、测量等多方面的技能要求。 2、学生分组的准备 每四人一个小组,但至少保证有一名知识和技能达到要求的学生。 3、实训器材的准备 划针、样冲、錾子、锯弓、锯条、平锉、 3㎜钻头、游标高度尺、游标卡尺、90°角尺、刀口形直尺、普通钻床 材料:HT200,规格为61mm×46 mm×13 mm 实训内容: (一)、项目组的产生 1.由教师帮助学生分组,要求能力强学生和能力弱的学生合理地搭配;不熟悉的学生尽可能在一个组;性格不同的尽可能分到一个组。 2.让每个项目组民主产生一位项目负责人。 该负责人要负责整个项目,从项目规划,到人员分工,到每个具体加工步骤,直至最后

形成正确加工方案。 (二)、实训加工方案的确定 1. 教师讲解项目要求(技能训练内容和技能训练图) 2.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组成员集体讨论,分析图纸要求,初步确定凹凸体锉配件的加工方法。项目负责人整理大家意见,制订出整体加工工序。 3.项目负责人编写出加工工艺,并向大家详细说明,大家要认真讨论。 4.由项目负责人向指导教师汇报加工工艺,实训教师审阅修改后可以开始实施。(三)、实训任务分工 1.项目负责人向项目组成员讲清加工工艺,统一加工思路。 2.在所有人员对实训任务都比较清楚的基础上进行分工。 ①按图样要求划凹凸体加工线部分完成人:②加工凸形面部分完成人:③加工凹形 面部分完成人:④综合检测部分完成人: 项目实施步骤(教学过程) 一:讲解技能训练图。

关于规范教案 讲稿 的指导意见

关于规范教案(讲稿)的指导意见 各教学单位: 为提高教学质量,相对规范教案(讲稿)格式,迎接明年的本科水平评估,经专家讨论并参照兄弟院校的经验,对我校的教案(讲稿)的编写提出以下意见,请各单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教务处 2007.3.30 一、关于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 1.教案是教师以课次为单位编写的教学具体方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 2.教案既不同于教学大纲,也不是教材的翻版。教案是实现教学大纲的具体细化并精心设计的授课框架。编写教案应以课程的教学大 纲为依据,在充分占有资料,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熟悉教学设施、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每门课程的内容和特点,结 合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形成的教学风格,充分发挥教师个性、特点 和才华,编写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案。 3.教案中的“基本内容”部分是丰富和内化教案中的具体要求并实现这些设想的实质内容和书面台词(若另有详细的讲稿,此部分可 为提纲,即约案),要充分考虑如何实现教案中所要求达到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4.教案一般以每次课为一编制单位。 5.教案安排的课次、时间、主要教学方法、教学场所应与教学进度表

相一致。 二、教案参考格式 第次课学时授课时间 第页

(注:根据需要可多页)第页 三、说明 1.“教学目的与要求”一般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本次课相应的目的和要求,根据具体需要,还可以增加“识记”,

如识记某些重要的概念、公式、定理、结论等。 2.“教学重点”一般为1-2个,也就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属于重点的教学内容,应该在教案和教学中体现出来。如:在教案中所占的篇幅应相对较多,讲授时所花的时间最多,投入的精力最大,采用的方法最为恰当,等等。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突出重点”。 3.“教学难点”也就是本次课教学中学生最难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属于难点的教学内容,也应该在教案和教学中体现出来。如:在教案中应体现出方法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在讲授时所花的时间相对较多,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大。 4.“时间分配”是指完成本次课各部分所需的大致时间。 5.“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常用的教学方法一般有讲授法、谈话法(提问、问答)、案例分析法、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练习法等。虽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但本次课教学准备常用哪种(或哪些)主要方法,应该在教案中体现出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议设计师生互动环节。 课堂上应有一定时间检查学生作业和学习情况,给学生表达思想展示成果的机会。 6.“作业”:给学生布置作业是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环节,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养成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习惯。作业分建议性的和规定性的。作业的类型主要有:阅读参考书和专业文献;背诵需要熟记的定义、公式或词句等;熟记有关事实、概念、定理、公式和法则;演算习题,解答问题,完成作文或实

国学教案 (1-18课)

1、《笠翁对韵》教案 课型:新授 教学目的:培养对国学的喜爱。初步了解《笠翁对韵》的内涵及其朗朗上口的感觉。学会背诵经典内容。 教学方法:朗诵法、解释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多媒体播放《笠翁对韵》,让学生谈感觉并交流。 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2、教师解释含义 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苍穹下响高舂青春 学生一起说文意并交流。 三、朗读一东、二冬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收集对联。 板书设计: 《笠翁对韵》 一东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二冬

2、小儿语 课型:新授 教学目的 理解词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在熟读的过程中检验自己的言行。 教学方法:朗诵法、解释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1、多媒体播放《小儿语》,激起学生兴趣。 .2、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小儿语》是明代吕得胜编写的,它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儿童的常生活结合起来,对少儿品德的养成及其成长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二、教授《小儿语》 1、.教师范读原文,请学生认真听。 2、.领学生读词句 3、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 重点解释:沉静、从容、体悉、从宽。 4、.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三、教师小结 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该怎么做?《小儿语》可以告诉我们。 把我们学的背给父母听听好吗? 板书设计: 小儿语 一切言动都要安详十差九错只为慌张 沉静立身从容说话不要轻薄惹人笑骂

项目四认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教案

项目4 认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教案 [教学内容]

任务4.1 了解消费行为 案例导入 云南白药牙膏——一支特立独行的牙膏 2005年云南白药牙膏以超凡的胆识和魄力、势如破竹的姿态在中国牙膏市场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风暴。2006年底,其市场销售额累计已飙升至3个亿,2012年销售额超12亿元,一举成为医药产品进军日化领域的成功典范。目前我国牙膏市场规模约180亿元,云南白药牙膏在牙膏市场占有率约为10%,占有率排名第五。云南白药牙膏在高端市场中市占率第一,预计未来两年内仍将保持略高于行业的增速。 云南白药品牌享誉中外,是中国止血愈伤、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类产品的百年品牌。云南白药牙膏是以牙膏为载体,借鉴国际先进口腔护理、保健技术研制而成的口腔护理保健产品。它选用高档软性洁牙磨料和高级润湿剂,膏体细腻,清新爽口,有效祛除口腔异味。在日常刷牙中即可使牙龈、牙周、牙齿和口腔其它组织得到专业的护理、保健,令口腔更健康、牙齿更牢固,是新一代口腔护理、保健产品。 思考:除了产品配方不可复制外,云南白药牙膏几乎不具任何优势,而作为后进入市场的新品,却要以20多块的价格去与“洋牙膏”竞争。试从消费行为角度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活动4.1.1 认识消费者 知识链接: 1.消费者的含义 消费者,简单的讲就是使用产品、消耗产品的人。 从法律的意义上讲,消费者应该是为个人的目的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社会成员。在各国法律中,以及一国各部门法中不尽相同。 按不同的确认标准,大体分为三种: (1)以经济领域为主要标准 凡是在消费领域中,为生产或生活目的消耗物质资料的人,不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无论是生活消费还是生产消费,也无论是生活资料类消费者还是生产

讲稿和教案的区别

讲稿和教案的区别 讲稿,有的教师也叫备课笔记。它属于教师备课工作的文字结果之一,是个人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文件。讲稿一般以课程教学大纲确定的教材为基本线索,按篇、章、节逐一书写,但它决不是教材本身的全文照录,而是根据教学对象、教学时数、经过适当梳理确定的基本教学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讲稿有点像一本简化了的讲义。当然,讲稿在教学内容的取舍、讲法、编排顺序上也不一定完全拘泥于原教材的格局;也就是说,教材上的内容不是必须纳入讲稿,而教材以外的内容也不是不能纳入讲稿。另外,当原教材存在某些缺陷时,还应遵循科学的原理作必要的纠正,记录在讲稿上,适时告诉学生,如某些概念的偏差和某些数据的偏差。可见,讲稿是经过教师本人多方学习、深刻理解教材后确定的教学内容,涵盖较广,文字较多。有同志形容讲稿是个人讲课的资料库,这个比喻很好。 教案,按字面可理解为授课的方案。它大致包含以下要素:学科名称、授课时间、授课题目、教学目的、授课类型、重点、难点、教具、教学进程和教学方法。 教学进程和教学方法是教案的关键,因为在这一部分,要写出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时间分配,还要写出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尤其对如何突出重点,分解难点,都应有一定的说明和交待;另外,对板书布置、例子选择、教具

展示、作业数量,以及如何引导、教育学生等等,都要作出考虑。 归结起来,讲稿与教案的主要区别在于:讲稿侧重教学内容上的选择与撰写,而教案则偏于教学方法、教学安排、教学效果上的设想与构思。倘若从影视艺术的角度打比方,讲稿类似于剧本,而教案则犹如策划,像导演的分镜头脚本。 讲稿和教案,其实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一定的教学内容,必须通过恰当的方法和形式,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既要有讲稿,又要有教案。 讲稿与教案的区别 1.教案是依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对象、教学设施等特点,以课题为单位对教学进程进行的设计组织,它所承载的基本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涉及的是组织性项目,而讲稿主要是依据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进行的阐述,它所承载的基本是知识信息,涉及的是知识性项目。 2.教案的思路形成,主要受教学过程的管理逻辑支配,而讲稿的思路形成,主要受教学过程的知识逻辑支配。 3.教案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必须是科学性与思想性兼

常州机电学院项目课程教案P4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项目课程教案

图4-29 SIEMENS PLC 802的程序结构 程序 中断程序 2 子程序2 主程序 中断程序 子程序m 子程序1 中断程序 n 教学内容与步骤 二、相关理论知识: (一)SIEMENS PLC 802的程序结构如图4-29。 SIEMENS PLC 802的用户程序,由主程序、子程序及中断程序构成。主程序在周而复始地运行过程中,根据需要调用相应的子程序。这种模块化的软件结构大大地提高了程序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也方便了用户对程序的阅读、修改及编制。 以本模块工作任务中给出的主程序MAIN (OB1)为例,在网络1(NETWORK1)中,当接点SM0.0(ONE )接通时FILTER 子程序才得以执行。 在网络6(NETWORK6)中,COOLING 子程序的执行条件是当SM0.1(SCAN-1ST )= 0并且MD14512-11-0(机床参数)= 1。用户可以通过对机床参数MD14512-11-0的设定,来决定是否激活COOLING 子程序。 在表4-11中列出了SAMPLE 程序中的所有子程序及它们的功能。 表4-11 SAMPLE 中的子程序表 表4-12 子程序调用及子程序返回指令

(二)SIEMENS PLC 802的输入/输出信号滤波原理 SAMPLE程序为不同的机床接线而设计,即任何输入点既可以按常开触点接线,也可以按常闭触点接线。所有输入输出均通过子程序FILTER(SBR62),按机床数据参数MDl4512[0],[1],[2],[3]和MDl4512[4],[5],[6],[7]进行预处理。 根据下图可以了解输入输出信号与内部缓冲寄存器之间的关系。这里SAMPLE使用标志位存储区的MB100、MB101、MB102、MB103构成了输入输出信号的内部缓冲寄存器。在SAMPLE中M100.0表示输入点I0.0;M101.2表示I1.2;M102.3表示Q0.3;M103.4表示Q1.4依此类推。而SAMPLE(实例程序)中的所有子程序均使用MB100、MB101、MB102、MB103信号,而不直接使用IB0、IB1、QB0、QB1信号。 1.输入信号有效性参数 2.输出信号有效性参数 3.输入信号逻辑参性数 4.输出信号逻辑性参数 二、相关实践知识: (一)I/O处理参数的使用背景 SINUMERIK 802Se/Ce数控系统在出厂时,在SIEMENS PLC 802(内置PLC)中预装了一套PLC 的用户程序——SAMPLE,该实例程序SAMPLE涵盖了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的全部典型控制功能。SAMPLE程序采用模块化结构,以子程序调用的形式集成了数控机床各种控制功能。这样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对SINUMERIK 802Se/Ce数控系统的使用——只需根据机床的具体情况,激活相应的功能子程序,就能迅速地建立起对整个机床的PLC控制。 SAMPLE程序使得SINUMERIK 802Se/Ce数控系统的通用性大大提高,为了适应不同机床的硬件接线(输入信号:常开接点、常闭接点;输出信号:正逻辑执行元件、负逻辑执行元件),SAMPLE 程序设计了FILTER子程序。通过I/O处理参数的设置,FILTER子程序可以将不同的输入/输出信号,转化成统一的符合SAMPLE程序要求的信号,不必修改PLC程序。

《演讲》教案全面版

《演讲》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演讲,把握演讲的要求。 2.培养学生语言流畅、主题明确、感情真挚地进行演讲的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自信的态度和勇气。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在演讲中自然流畅、清楚明白、感情真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感情。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社会和人生,有自己正确的见解和立场。 教法:情景模拟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提前预习《演讲》。 2.准备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稿。 3.制作好教学课件。 4.全班分成四个小组,确立出评委。 5.组织一名摄影小记者、三名文字小记者,借好摄像设备。 一、导入新课: 1.学生朗读生活情境。 2.教师导入本节内容:同学们,你有过当众发言时吞吞吐吐的尴尬吗?你有过面试时两脚发抖的紧张吗?记得西方国家有人这样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令人害怕,一个是原子弹——另一个是什么?(可让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回答)另一样就是演讲!演讲,真的那么令人害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演讲吧。 二、精彩赏析,借鉴学习: (一)同学们已经进行了预习,请快速回答下列问题。 1.演讲的定义 演讲,又称讲演、演说,是指对听众讲述有关某一事物的知识或对某一问题

阐述见解的口语交际形式。 2.演讲的特点:针对性、鼓动性和艺术性 3.演讲的基本要求: (1)学生快速浏览文本,整体把握演讲的基本要求,然后师提问:演讲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①主题明确,内容充实 ②感情充沛,张弛有度 ③神情自信,仪表端庄 ④语言丰富,表达流利 (二)下面是几段精彩的演讲,大家思考,这几段演讲的精彩之处在哪里,体现了哪些演讲的技巧? 1、案例一 在华盛顿的某个口才训练班里有位福林先生,他刚参加训练时,从一家报社所发行的一本小册子里仓促且大略地搜集了一些关于美国首都的资料,然后向众人演讲。他虽然在华盛顿住了许多年,却没能举出一个亲身的经历来说明自己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只是一味陈述着这个城市的妥善建设,所以听起来就让人感到枯燥、生硬,大家听得不耐烦,他自己也讲得痛苦。 出人意料,在两星期后发生了一件事情:他的新车停放在街上,竟有人开车把它撞个稀烂,并且逃逸无踪。这可把福林先生害惨了,这件事是他切身的经验,所以当他说起这辆撞的稀烂的汽车时,异常激动,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怒气冲天,好像维苏威火山在眼前爆发了。两星期前,同学们听他的演讲时还觉得烦躁无聊,时常在椅子上扭动,现在却给了福林先生热烈的掌声。 思考:为什么前后两个星期,听众的反应会如此不同?福林先生学到任何独特的演讲技巧了吗? 师生讨论分析:福林先生第二个周的演讲之所以会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最关键的一条是他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内容清楚,感受深刻,这是他熟悉的主题,自然而然,语言就充满了热度,听众很容易就被感染。著名的演讲家卡耐基先生认为,谈论熟悉而确信的主题,主题明确,内容充实,是精彩演讲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只是罗列口号或资料,很难引起听众兴趣。

项目管理授课教案

《项目管理》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中文) 《项目管理》 (英文) Project Management

●授课题目:项目管理概述 ●授课类型:教师讲授 ●授课工具:多媒体 ●教学目的: 介绍项目、项目管理的概念,通过对项目管理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项目与日常运营的区别,让学生对项目管理这一学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向学生介绍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教学内容: ※本章基本内容包括: 1.现代与传统项目管理 1.1项目管理的发展 1.2传统项目管理发展阶段 1.3现代项目管理阶段 2.项目的基本概念 2.1项目的定义与概念 2.2项目的特性:目的性、独特性、一次性、制约性、其它特性。 2.3项目与运营的区别:工作性质与内容的不同、工作环境与方式的不同、组织与管理上的不同。 3.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 3.1项目管理的基本特性:普遍性、目的性、独特性、集成性、创新性。 4.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4.1定义 4.2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构成:项目集成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

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 4.3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的关系:现代项目管理所需的项目管理独特知识;一般管理方面的知识:计划管理、组织管理、实施管理、领导和控制等方面的内容;项目所属专业领域的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专业管理知识、专门行业知识。 ※重点: 项目的概念及特性,这是学科入门所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概念;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只有对此部分深刻理解,才能对整个学科有一个全局性的认识,不至于在以后的学习中感到茫然。 ※难点: 对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理解,因为从狭义上讲,这里所说的“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主要是源自PMI,而APM和IPMP等组织也有自己的项目管理体系,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好地区分这几个体系是有一定难度的。 ●教学过程设计 首先通过向学生提问诸如“你以前是否听说过或接触过项目”之类的问题来引出项目;然后介绍项目管理的发展史,对项目发展史的介绍以时间为轴线,从中国和国外两个角度进行展开;在学生对项目有一个初步印象后,给出几种受到广泛认可的对项目的不同定义,并通过列举一些项目实例来分析引出项目的特性;接下来以同样的方式介绍项目管理的定义及其特性;介绍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和国际项目管理协会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并进一步介绍项目管理学科与管理学及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本章思考题:“项目管理过程与一般运营管理过程相比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参考资料 1.吴之明,卢有杰编著:《项目管理引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2.[美]詹姆斯·哈林顿等著,唐玉宁等译:《项目变革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 3.[美]杰克·吉多等著,张金成等译:《成功的项目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国学教学设计50567

国学经典《论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欣赏书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多媒体显示孔子像)(学生回答)对,他就是孔子。板书孔子 二.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简介: 1.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能不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把你头脑中孔子的形象描述出来。 可见孔子的思想光芒能穿越时空魅力永恒。作为中国人,要了解孔子,更要对孔子及其弟子辑录成书的这部《论语》有所研究出示论语书图片板画书图写论语二字。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2.谁来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或平时积累过的论语中的句子 三.《论语》名句学习与运用

1.同学们的积累可真不少,这节课我们主要把目光聚焦在这几个句子上。出示句子 请同学们自由大声读句子,要求把字音读正,句子读通读出节奏和韵味。谁愿意来读,指一生读。老师也来读读,师边读边出示节奏线。借助节奏线自己再读读. 2.下面也请同学们借助注释理解句意来读句子,遇到难理解的句子也可小组内交流探讨。相信你们理解了句意后一定比我读的还要好。 3.读好句子了吗,我们来交流交流。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对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刚才老师听到有的同学说不太理解,这一句,可以结合相关的背景来解读。投影出示背景: 孔子当年周游列国,希望能推行自己的治国主张,但却处处碰壁,遭人冷眼。而他就是在这样不被人知、不被理解的情况下,依然说道:不怨恨、不生气,可见孔子的自信、豁达,真是有君子之风啊! 设计意图:利用相关背景来理解句意是学习古文的有一种方法,恰当出示背景资料,可以让学生明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去理解问题。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说出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板书学习可以用一个小故事解读:有一个人家两个儿子分家产,父亲有个匾上有“学问”二字,儿子便把它锯开,一人拿一个字回去。各自按照匾上的字来做,一个拼命地学,一个拼命地问,最后都是一无所成。故事告诉我们的也是要努力学习,也要开动脑筋问。

项目四倡议书写作教案

项目四倡议书建议书申请书 《倡议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倡议书的基本文体知识 2、掌握倡议书的格式和写法 3、通过案例学习,运用所发材料撰拟倡议书 过程与方法:通过范文赏析与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掌握倡议书的文体知识与写作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写作态度。 二、教学重点:倡议书的格式与写法 三、教学难点:运用所学材料拟写倡议书 四、课前准备:上网查找倡议书范文。多媒体课件准备。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六、教学课时:2 七、教学过程 新课讲授 概念:倡议书是为倡议、发起某项活动而写的号召性的公开提议性的专用书信。 格式: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 标题:倡议书标题一般由文种名单独组成,即在第一行正中用较大的字体写“倡议书”三个字。另外,标题还可以由倡议内容和文种名共同组成。如“把遗体交给医学界利用的倡议书”。 称呼:一般顶格写在第二行开头。 倡议书的称呼可依据倡议的对象而选用适当的称呼。如“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们:”、“广大的妇女同胞们:”等。有的倡议书也可不用称呼,而在正文中指出。 正文:一般在第三行空两格写正文。 倡议书的内容需包括以下一些方面:写明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倡议书的发出贵在引起广泛的响应,只有交待清楚倡议活动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各种背景

事实,并申明发布倡议的目的,人们才会理解和信服,才会自觉的行动。这些因 素交待不清就会使人觉得莫名其妙,难以响应。 2.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这是正文的重点部分。倡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化。开展怎样的活动,都做哪 些事情,具体要求是什么,它的价值和意义都有哪些均需一一写倡议的具体内容一般是分条开列的,这样写往往清晰明确,一目了然。 结尾 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倡议书一般不在结尾写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 落款:落款即在右下方写明倡议者单位、集体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署上发倡 议的日期。 “倡议书”在写法上有如下要求:在正文部分要写清发倡议的根据,原因和目的,否则响应者无所适从,会造盲目的行动。在结尾要写上倡议者的希望和建议,最后是署名和日期。 特点 1、广泛的群众性 倡议书不是对某个人或某一小集体而发的,它的受众往往是广大群众,或是 部门的所有人,或是一个地区的所有人,甚至是全国人民。所以,其对象十分广泛。广泛的群众性是倡议书的根本特征。 2、响应者的不确定性 倡议书的对象范围往往是不确定的,即便是在文中明确了倡议的具体对象, 但实际上,有关人员可以表示响应,也可以不表示响应,它本身不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即便是与此无关的别的群众团体,也可以有所响应。 3、倡议书的公开性 倡议书就是一种广而告之的书信。它是要让广大的人民群众知道了解,从而 激起更多的人人响应,以期在最大的范围内引起共鸣。 八、课堂检测()

教案讲稿讲义的区别

教案、讲稿、讲义的区别与编写 一、关于教案、讲稿、讲义的内涵 教案:是依据教学日历的进度要求,为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而准备的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以课时为单位编写的供教学用的实施方案。教学方案是落实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方法改革的具体措施,是指导具体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据。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授课的题目(教学章、节标题)、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授课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教学的基本内容、课后小结、作业、讨论、辅导答疑等课后延伸、参考资料。 讲稿:也叫讲课稿,是对全部讲授内容的具体组织和表达,是讲授内容的文字描述,要求尽可能详细、全面。讲稿可以摘录教材,但不能是教材的翻版。教师在编写讲稿时,可根据学生的层次、专业、知识面、知识的连续性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删,同时应加进学科前沿的知识。 讲义:为讲课教师自己编写的未正式出版的、可供学生使用的教材。 二、教案和讲稿的区别 1、二者的关系 教案和讲稿均是教师教学思维与教材结合的具体化过程,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依据,反映教师讲授的内容和不同特色。 2、二者的区别教案和讲稿的区别: (1)教案的基本内容体现的是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讲稿的基本内容体现的是教学的知识信息;即教案解决的是“怎么教”的问题,讲稿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 (2)教案是骨架,讲稿是血肉,二者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3)在表现形式上,教案字少,显得简单,讲稿篇幅则较长。 三、教案和讲稿的编写 1.教案的编写 (1)教案编写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进度表来编写,通过教案的基本构成要素来体现授课的详细实施步骤和主要内容。 (2)撰写教案首先要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弄清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具体章节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了解课程体系、结构、重点章节以及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其次要注意广泛阅读本门课程的相关资料,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的发展方向,对课程有关内容作必要的补充。第三,要了解教育对象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对讲授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和设计。 (3)教案是授课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之一,它反映教师的自身素质、

国学教案——论语

《论语》十则 ——文质彬彬,君子之道 广东肇庆中学邓礼惠 教材分析: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即“仁”、“义”、“礼”。其中关于“君子”的论述多达四十多条,共出现一百多次,而中国文化中很遗憾的一方面便是“君子之道”的缺失。在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私有化发展程度进一步提高,人在时代中日渐“异化”,社会中不时有一些不合道德之音的人与事出现,所以,唤起学生心中的“君子意识”很有必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回顾《论语》的相关知识; 归纳理解,概括《<论语>十则》中的君子特征,体会其蕴含的君子之道; 过程与方法: 阅读《<论语>十则》,反复诵读体会,并能背诵部分选则;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君子意识,并探讨如实现君子之道。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背诵《<论语>十则》 教学难点:体会君子之道,培养君子意识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学点拨结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PPT、《秋雨时分》视频 教学素材:《论语》十则、《于丹<论语>心得》、课件及视频 教学过程: 一、初识君子 在我国儒家传统中,有一个典型的人格理想,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文化将修身放在了理想的第一位。那么,何为“修身”?用我们中国文化里特有的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君子”。 回顾分享:根据你的了解和认识,你认为谁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为什么? 提要:人物,事迹,典型特征。

二、感知君子 阅读:自由阅读《<论语>十则》,可以大声吟诵,可以摇头晃脑地体会,可以有韵律有节奏地朗读。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准停顿,明白大意。 自由阅读五分钟后,学生分享阅读,选取其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则或几则来分享阅读。 明大意:针对学生普遍有疑问的语句,进行解读,引导学生了解其大概意义。并谈谈认识,你认为怎样的人才可以算得是君子。 例句:从这一句话中,我读到了只有的人才称得上君子! 教师板书学生归纳的君子之德行。 如:谨慎、不盲目追求物质享受、追求道义、心胸坦荡、做好本分······(可以分为自我修养和要求别人方面,而自我修养又可分意识形态和具体行动两个方面。根据学生的归纳总结落实到相应板书中。) 幻灯片打出关于“君子”论述的部分选则,齐读感悟。 三、君子何在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质利益仿佛具有极高的地位。茫茫人海,人人步伐匆匆,“权钱”二者似乎占据人们的心灵。而君子,似乎成了一个美丽而遥远的梦想。 观看《秋雨时分》视频,理解从古至今“君子之道”难以实现的原因。 结合当今时代社会背景,你认为当今社会需要君子吗?还需要行“君子之道”吗? 四、成为君子 小组讨论: 《论语·里仁》第二十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解读《<论语>十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社会实际,谈谈如何实现君子之道? 五、总结 于丹说: 做一个善良的人。 做一个有恒心的人。

国学教案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教学目标: 1.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2、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3、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2句三字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已学语句 1、两人为一组,以相对拍手游戏方式,自由边拍手边诵读已学《三字经》语句。 二、新授感悟 1. 自读《三字经》中从“首孝弟,……千而万。”2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 认识的字词,并将这2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解释这2句三字经的含义。 ?解释?一个人必须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 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数学,以及认识文字, 阅读文学。(问:从这句话中我们懂得了什么呢?) 〖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钱。要做一个德才 兼备的人,就必须这从两点做起。 ?解释?天的万物得计算,都是从一开始,一到十是最基本的数字,接着还有十到 百,百到千,千到万,一直变化下去,没有止尽的时候。(问:这一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呢?请说一说。) 〖师〗一到十看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算术这门学问越来越深奥了。几 乎各个科学门类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必须认真地从简单的数目学起,为将来学习其他知 识打好基础。 5、大家大概理解了这些句子的含义了吗?多读书吧,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巩固: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教学目标 1.熟练诵读《三字经》原文。 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3.了解一些古代星象知识, 感受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博大精深,以及浩瀚星空带给人们的无穷想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前面的内容,《三字经》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教和学贵在专一和坚持,并且劝大家要从小开始学,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学起,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古时候的孩子具体要学哪些知识。为了便于当时孩子们的记述,《三字经》在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以后,接着用数字往下串着讲。第一个数字讲”“三”。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这里头的"三才"和"三光",都是传统中国极其重要的文化概念。 二、诵读新句子: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读2遍:第1遍,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第2遍,大家一起诵读。) 三、讲解句子。 三才者,天地人:“才”在这里就是“最基本的东西”,古人以为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天」是指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更替而不乱,昼夜寒暑都有一定的次序;「地」是指万物藉以生长的地理条件和各种物产;「人」是万物之灵,要顺天地化育万物。从这一句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把“天,地,人”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板书:“天人合一”),现在,随着科技智能的发展,人类逐渐丧失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破坏自然,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越来越盛,从而遭受自然的惩罚,因此“天人合一”在现代仍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光者,日月星:三种光明的来源是指太阳,月亮和星星。

国学课教案《三字经》

国学课教案《三字经》 诵读经典之——《三字经》 1、人之初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教学重点: 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三字经有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二、诵读新句子: 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 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 2、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最新演讲稿教案

演讲及演讲稿的写作 【教学目的】 1.了解演讲的本质,明确演讲的特征、种类。 2.明确演讲稿的概念及特点。 3、掌握演讲稿的写作知识。 4、培养撰写演讲稿的能力。 【教学重点】演讲的本质、特征与演讲稿的写作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编写阅读提纲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曾经有过这样的记载,美国有人对3000名市民进行了一次心理测验,题目是“你最怕什么?”测验的结果出人意料,死亡并不是人们最可怕的事情,它被排在第六位,而排在第一位的是——当众演讲! 的确,当众演讲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胆识。不少同学在伙伴、亲朋好友面前有说有笑,像个“话匣子”,可是,一旦站在演讲台上,面对一片黑压压的人头和一双双眼睛,就“葫芦有货倒不出来”了,脸红心跳不说,连说话都不连贯了。表现得极为紧张、恐惧、害羞和自卑。 实际上,我们只要了解了演讲的技巧,做好了演讲前的准备工作,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顺利完成演讲。正如美国著名的演讲教育家卡耐基说的:“世界上没有什么天才演讲家。只要你能遵循一些简单却又十分重要的规则,当众演讲就会变得轻而易举。” 那么,演讲究竟是怎样回事,有哪些规则?如何撰写演讲稿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关演讲及演讲稿的撰写的知识。 2、揭题、板书——演讲及演讲稿的写作 二、引导学生了解演讲的本质与特征、种类 (一)联系实际说一说:什么是演讲?演讲的目的是什么? 1、交流、明确演讲的本质(含义、要素、手段) ☆演讲——(是指就某些问题、事件面对广大听众发表自己见解的讲话。)是指演讲者在特定场合(时间、空间和情境),面向听众,凭借自己的口才,运用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艺术手段,阐明道理、抒发感情、发表个人见解,从而使听众受到感召的一种现实的社会语言交流活动。 ☆演讲必须具备的条件(要素)

幼儿园小班国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国学教案 Teaching pl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kindergarten

幼儿园小班国学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幼儿园小班国学经典教案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初步了解民 族的特征以及生活习俗等。 2、培养学生的礼貌习惯和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向学生介绍我们的国家是中国,我们是中国人。中国 人的外貌特征——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也可请学生自己来回答外国人的体貌特征,以便区别。 中国中国人的内在特征——我们都有一颗中国心。中国 心包括中国的文化、传统,各地的生活习俗。 举例说明:汉字是我们的文字;语言——中国话;礼貌方面——古代是鞠躬,现代是行礼和握手。(外国人则是亲吻、或是拥抱。)还有过春年、端午节、中秋节、以及清明节等等,都是不同于其它国家的地方……(教师自己举例)热爱自己

的国家举例——当奥运会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会场上会 升起一面五星红旗,问小朋友会怎么样?激动、高兴、鼓掌等。中国历史悠久,古代有四大发明(造纸、火药、印刷、指南针)。 现在我们的国家日益富强,我们国家制造的产品畅销全 世界。说明我们的人民聪明有智慧。你做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让学生自己来举一些例子,参与到课 堂的气氛中来。 教具:画一棵大树枝繁叶茂,下面有若干根系 讲解: 2)向学生讲解这棵大树,好比我们的中华民族,它生长 了二千五百年,我们每个学生都是这棵大树上的一片叶子,大树生长的好,叶子就旺盛。如果大树的根部断了,请问学生这棵大树还会长吗?那我们作为叶子还会活吗?(擦掉根部一段)让学生直观的理解根和叶的关系。理解大树的含义、及根的重要性。 了解个体和群体的依赖关系。向学生讲解我们的传统文 化中断了。

演讲教案课程

《演讲》教案 彬县新民中学胡元平 教学目标:明确演讲的目的,掌握演讲的技巧。 教学难点:掌握演讲的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1.演讲的模式: 演讲有不同的模式。这是由于我们演说的目的不同造成的。有的演说是要为听众提供信息,教会听众一项具体的技能,是知识性的,我们称之为信息式演说。还有一类是阐述观点、说服他人、鼓动情绪的,我们称之为观点式演说。在特定的社交场合临时发表的演说则是即兴演说。 2.演讲前的要求: (1)明确演讲目的,确定演讲主题。 (2 )准备好演讲稿。 (3)调整好心态,把握好情感基调。 3.演讲时应做到: (1)对观众的心理反应要敏感,并运用适当的语气和体态来缩小与听众的心理距离,增强演讲的感染力。 (2)演讲内容要充实、新颖,逻辑结构要清晰连贯,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听众产生共鸣。 (3)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晰,感情要充沛,张弛有度,表达流畅而抑扬顿挫。 (4)要根据演讲的内容、对象、场合选择恰当的技巧。

(5)要善于运用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调调动听众的情绪,使演讲成为与听众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 在开始演讲之前,我们最好先完成演讲模式的拟订,这一点不论你做何种类型的演说都是一样的。只是不同的演说模式有不同的技巧要求。 下面重点介绍“观点式演说”。 观点式演讲的目的是为了阐述一个观点,说服他人同意演说者的态度和主张。所以,用合情合理的方式说服听众去相信或同意是唯一的方式。因而,演说者必须从理性和感性上认识和理解自己的论题,并将其化解到演说稿中。 观点式演说的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题目和主题。 这个题目就是你要向听众宣讲的观点。这个观点往往是还有争议性的,或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问题的。你需要明确通过这次演说,你需要听众支持你的什么观点、怎样支持。你需要明确你的主题是什么,如何解释。 [析例点评] 我们来看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说开始的几个自然段就是他为这个题目所做的主题解说: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聚集在我们国家的首都来兑现一张支票。当共和国的缔造者写下宪法和独立宣言中的不朽文字时,他们实际上是签署了一张每个美国人都有权利继承的承诺书。这份文书承诺,所有的人,不错,黑人和白人,都被保障享有不可剥夺的生命、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但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对于美国的有色公民来说,美国并没有履行这份承诺书中的保证。美国没有能够尽到这项庄严的义务,而是给了黑人一张空头支票,一张被退回并注明“没有足够资金”的支票。然而,我们拒绝相信公正银行已经破产,我们拒绝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