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代诗词中月亮的多元意象

古代诗词中月亮的多元意象

古代诗词中月亮的多元意象
古代诗词中月亮的多元意象

第2期[收稿日期]2006-04-02[作者简介]夏敏(1962-),女,浙江宁波人,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

第23卷第2期

2006年6月vol.23No.2Jun.,2006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JOURNALOFZHEJIANGOCEANUNIVERSITY(HUMANITIESSCIENCE)古代诗词中月亮的多元意象

夏敏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舟山316021)

[摘要]古代文人墨客,大都有一种“月亮情结”。可以说,那一轮千秋明月照彻了诗坛古今,与中国古代诗词结下

了不解之缘。中国古代诗词中月亮意象的多元化,与《诗经》六义一脉相承,极大地拓宽了诗词的文化内涵和思

想境界,也丰富了诗词的表现技巧。

[关键词]古代诗词;月亮;多元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318(2006)02-0033-05

TheComplexImagoesoftheMooninAncientPoetry

XIAMin

(ZhejiangInternationalMaritimeCollege,Zhoushan316021,China)

Abstract:Menoflettersmostlyhaveakindofloveknot.Itisobserve-dthattheroundmoonilluminatestheancientandmodernparnassus,anditbecomesattachedtotheChinesepoetry.Thecompleximagoesofthemooncomesdowninonecontinuouslineof《TheBookofSongs》,anditgreatlybroadensthecultureconnotationandstatureofpoetry,enrichtheartificeofpoetryaswell.

Keywords:ancientpoetry;themoon;compleximagoes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因充满浪漫和神奇色彩,特别能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在皎洁晶莹的月亮身上,寄托了人类许多美好的憧憬和理想。历代诗人、词人留下无数咏月的佳词丽句,意象丰富,内涵深广。早在《诗经》时代,月亮已经走进了诗人的视野,《诗经?月出》诗篇中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等秀美诗句,可以说,那一轮明月从此照彻了诗坛古今。不少骚人墨客都有一种“月亮情结”,他们既将月亮作为自然之景予以描写,更作为主观情感的表现载体,景由心造,言为心声,诗如其人,诗中的月亮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依附着诗人情感的意象了。月亮这个自然的客体,常常成为诗人主观情绪的外化形式,“以我观物”,使“物皆着我之色彩”。品读众多的咏月诗,一方面可以多角度、多侧面了解到诗人、词人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引起读者对诗人、词人当时心境乃至身世的种种联想;另一方面,由于主客体的沟通、互动、交融而产生多元的月亮意象,使之成为古代诗词恒久的感情符号与艺术代码,其使用频率之高,涵盖面之广,表情达意之深,乃至比喻造句之巧,是其他山水、虫鱼、风云、花鸟等景物无法比拟的。杜甫诗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国人眼中的月亮是中国的,中国诗人心中的月亮更有着深厚的传统意蕴,沾染更多的人文色彩,占有更广阔更丰富的想象空间。月亮甚至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诗人的一项专利,月亮意象既是诗人心灵情态的凝结,又是延伸、拓宽与升华。

1.孤独寂寞意象

望着那一轮皎洁的明月,中国人有太多的情思要寄托。皎皎明月浸润了多少迁客骚人的寂寞灵魂,温暖了多少失意文人的无眠之夜。古代诗人在现实社会中怀才不遇、仕途潦倒时,常常喜欢借月托情,月亮照出了古代文人墨客孤独与寂寞的心态,反映了失意者寻求慰藉与解脱的心理,唐代诗人孟浩然是其中突出的一个。如他的《宿建德江》就是这类托景寄情诗的典型之作。“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暮色苍茫,江水清澄,诗人独自一人停泊江边,放眼望去,原野空旷;低头看去,一轮

第23卷月影随人漂流,倍觉亲近,诗人越把明月写得亲切可爱,越显得羁旅漂泊生活的孤独寂寞,衬托出诗人孤独寂寞之情。又如他的《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一诗凄恻孤寂,满怀伤感,“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乃传世名句,充分表达了他的羁旅情怀。在《孟浩然集》里,写到月亮的诗句不少:“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苔涧春泉满,萝轩夜月闲”,“莫愁归路暝,拈月伴人还”,“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永怀愁不眠,松月夜窗虚”……这些诗句曲折地反映了诗人寂寞不平的心情。孟浩然一生隐居不仕,一直处于欲隐不甘,欲仕不能的矛盾中,求仕失望,终老于林泉,心情是寂寞不平的,因此,他的诗于旷达淡远中时有抑郁不平之气,难怪一千年后我们读孟浩然集,“寂寞”二字的颜色还是那么鲜明。

人生路遥,得意时少,失意时多;陌路可逢,知己难求,就连遗世独立、高蹈尘外的诗仙李白也不例外。李白与月同醉,与影共舞,挥毫写下了倾诉胸中不平块垒的千古名篇《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中的月亮成了他寂寞灵魂的抚慰者。从表面看,有月亮陪伴的李白是快乐的,在内心却埋着深深的孤独感和无法排遣的愁绪。李白的悲剧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广泛的代表性,有着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共同苦恼,在政治上失意之后,就借隐居山林,求仙访道,借诗酒与明月自遣,如“天上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都是孤独寂寞的明证。

李商隐《嫦娥》诗云:“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月亮是寂寞的,月亮里的嫦娥更是寂寞的。连豪情干云、睥睨千古的毛泽东都说:“寂寞嫦娥舒广袖”,月亮作为孤独寂寞的意象是古今相通的。

2.清高脱俗意象

古代诗人在政治上受到打击时,有的人颓唐消沉,而有的人则泰然处之,以清高脱俗的襟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清风明月便成为心灵的寄托。苏东坡在《赤壁赋》中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又说:“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时的月亮又成为士大夫们清高脱俗、啸傲山林的人格化身,成为诗人飘逸风采、潇洒气度的象征。王维在政治失意时,厌倦官场,亲近大自然,在明月和山水中寻找寄托,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归隐。他在《竹里馆》一诗中写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种“人我相隔”、“物我相知”的境界,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操。他的“弹琴复长啸”有什么意味,竹林中无人能懂,“人不知”而作者却知。诗人借明月抒怀,诗境十分优美,外景与内情交融,进入了一种恬淡、闲适、安详、澄净的境界,给人清高脱俗的感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瞑》)也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咏月佳句,极为出色地描绘了明月下幽静的景色,借以映衬安谧的心境。在王维这两首诗里,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诗人投身到大自然中,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深得禅趣之妙。王维善于将禅宗认识自然的态度和方法应用于诗歌创作,营造出不重迹象而重传神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明月便成为最好的载体与媒介了。

陶渊明咏月的诗句不多,但很精彩。“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田园居》)。“带月荷锄归”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画面中,显示出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这带月荷锄的形象是何等洒脱,亦近天籁。他在《拟古九首》中说:“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明月虽然皎洁,花朵虽然艳丽,但月盈必亏,花开必落,今日虽是花好月圆,却无法持久,就像人世间的荣华富贵那样,陶渊明清高脱俗的志趣,是因为他对人生有更明智的认识,比常人看得更透彻。

杨万里的词《好事近》更是借月写人:“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庭修竹。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艳,看十五十六。”花的芬芳,竹的正直,书斋所象征的博学,以及用来作比喻的玉的坚贞洁白都透露出一种高贵而雅洁的审美趣味,而清寒如玉的月光也就有了更丰富的人格象征意义。

3.旷达潇洒意象古代诗人中最擅长写咏月诗的大概是李白,他的《把酒问月》展现了作者旷达博大的胸襟和飘逸潇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JournalofZhejiangOceanUniversity(HumanitiesScience)34

第2期

夏敏:古代诗词中月亮的多元意象35“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表达了对宇宙和人洒的性格,

生哲理的深层思索,使人产生超越时空的沟通和共鸣。此诗立意上承屈原的《天问》,下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九百多年前苏轼在密州中秋夜把酒问月,起舞弄清影,赋予自然以人的感情,把月亮拟人化,在精神上、感情上与月亮沟通交流。《水调歌头》这首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自然景象与亲情人事,寄寓作者进退仕隐的矛盾,融化了他对宦途险恶和人生离合的深切体味,不但以情致胜,而且以理趣胜。“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让我们咂摸出诗人置身仕途的无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让我们领略到诗人旷达的胸襟,在无奈中超越,表现了对人间生活的热爱。苏词深得李白诗飘逸之精髓,超尘脱俗,有浪漫的奇思异想,又立足于现实,对逆境采取了旷达的态度,词境纵逸而不荒诞,从“月有阴晴圆缺”的自然规律得出领悟,终于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普天之下共赏一轮明月,月亮就是天涯相隔的人们最好的传情“信使”。如果说最圆的月亮属于中秋,那么中秋最圆的月亮属于东坡。

苏轼写月还妙在婉娈多变。苏轼初贬黄州时,他词中的月亮也显得寂寞孤独:“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卜算子》)然而黄州赤壁江月却旷达潇洒,豪放跌宕。诗人徜徉赤壁古战场,看大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酹酒入江,与江上的明月共饮。“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挟飞仙以傲游,抱明月而长终”,回首酹江月处,水仍浩浩荡荡地流;月还是千古不变。苏轼融进了无边的月色中,尽情享受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俯仰天地,忘怀得失,使人格也得到完美。

李白、苏轼笔下的月旷达潇洒,这与他们性格豪迈、气质浪漫有关。李白恃才傲物,个性张扬,他蔑视权贵,虽屡遭谗毁,不得开心颜,诗却似天马行空,飞仙游戏,不可羁勒。而苏轼长期挣扎在保守派与革新派斗争的旋涡中,满腔抱负,无从施展,以致早生华发,但他在赤壁神游时仍能追慕三国英雄周瑜,希望能像周瑜一样建功立业。苏词中表现出来的潇洒旷达,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

4.浪漫狂放意象

月光世界浪漫超脱为诗人创造了一个迷离浪漫的境界。胡仔《苕溪渔隐从话》赞叹: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此话也不尽然,至少有两首词是废不得的。一首是辛弃疾仿屈原《天问》体的中秋词《木兰花慢》,它完全打破历来咏月成规,独辟蹊径,是一首想象奇特、构思新颖,既有浪漫色彩,又有科学断想的咏月词,创造了月亮浪漫狂放的意象。全词通篇设问,打破了上下片的界限,把有关月光的神话传说和比喻交织在一起,一口气对月发出一连串的疑问,表现出作者大胆创新,不拘一格的气魄,并且多用散文化句式入词,挥洒自如地表达思想感情,使作品具有不可羁勒的磅礴气势。其意义较对月伤怀的作品更深远,其境界较单纯写景的咏月词更胜一筹。另一首是张孝祥的《念奴娇?洞庭青草》,词人借月抒发了他对“高风亮节”的尽情赞美。“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作者的高洁人格融化在一片皎洁滢白的月光湖影中,变得“透明澄澈”。词人想象浪漫,奇句迭出,“玉鉴琼田三万倾,着我扁舟一叶”,

“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这是何等大的气派,其凌云的气度,坦荡的胸怀与壮丽的湖光浑然一体,整首词写得豪放旷达,出神入化。

刘克庄的《清平乐》也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他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遨游月宫的情景,但并不是一首简单描写遨游月宫的幻想之作。“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可见,这首词虽然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但是作者的思想感情还留恋人间,并不是超尘出世的。

有人说“月缺白无味,白无月不逸”。李白所作的飘逸不羁、浪漫狂放之月,即是他人格之写照。《古朗月行》描写了皎洁明镜般的月亮,神韵飘逸,以浪漫的诗笔尽情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全诗使用比喻及神话,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措语自然,妙手天成,率而实巧,浅而实深,颇耐涵咏。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里,狂放不羁的李白固然是性情中人,明月也是至情至性的明月。“我寄愁心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想象无理而妙,关怀之情力透纸背,狂放、飘逸,格调高迥,不同凡响。

5.相思离别意象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是离别的象征,月亮是最能表达人们的离愁别恨之物。白居易诗

第23卷中常以月表达离情别绪。《琵琶行》中“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那一轮江月与整个曲调与演奏相始终。《忆下邽弟妹》一诗以绵邈真挚的诗心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思的图景:“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令人拍案叫绝!

辛弃疾的《贺新郎》一词借送别一事,感古伤今,感物及己。最后以“谁共我,醉明月?”结束全词,把大片凌空驰骋的想象和描写一下子收拢到题中来,擒纵开合,腾挪百变。辛弃疾南归后无法回到北方的故乡,仕途蹭蹬,辜负英雄身手,与所写啼鸟之悲及“别恨”都有关涉。

在众多的咏月诗中,月亮常寄托恋人间的相思。月是爱的见证。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中“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直接描摹思妇的消瘦形象,她日日夜夜思念,容颜都憔悴了。宛如那团团圆月,在逐渐减弱其清辉,逐渐变成了缺月。比喻美妙熨贴,想象新颖独特。他的另一首《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更将相思中的男女心态逼真地描摹出来,而别有寄托。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咏月名篇,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是咏月名句。韦庄的《女冠子》也历来广为传诵,抒发了闺中少女的相思之情,“除却天边月,无人知”,明月成了她在人间的唯一知己。寄托相思,相思却更深。借月抒发相思的作品中,最有奇思的是吕本中的《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思妇怨恨丈夫不能象月亮那样相依相伴,却又象月亮那样阴晴圆缺,用同一轮明月来正比反比,妙极!《望江南》(敦煌曲子词):“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与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情“真”而“痴”,自有佳句,不在雅俗。爱而至极,方能有此扣人心弦之恨恨情语!

6.怀旧感伤意象

古人常以月的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南唐后主李煜词中常以月来寄托他抚今追昔的故国之思,倾泻他“日夕以眼泪洗面”的深哀巨痛。“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往事如梦,这时的南唐后主,情何以堪?只能在“月明中”追忆。此词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在《望江南》中,李煜借花月春风抒写亡国之恨,“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倾注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无限深情。《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对故国怀念之甚,眷恋之甚,一弯残月照着他孑然一身,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此词写尽了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姜夔的《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回顾少时赏梅韵事,月色、笛声、花香、人影,融为一体境界非常清高优美。下片赋南北隔绝之意,念念不忘北地故国,昔盛今衰,怅然不已。

张泌的《寄人》是一首与情人别后的寄怀诗。写梦中重聚难舍难离,依旧当年环境,往日欢情,明月有情,伊人无义,落花有恨,慰藉无人。“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以明月有情,寄希望于对方,含蓄深厚,曲折委婉,情真意切。

7.思乡爱国意象

月亮也可以说是思乡的代名词。望月而思乡,极易引起眷恋与共鸣。李白的《静夜思》因表达了思乡之情,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真切地点出了游子的乡思。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有“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借月思乡,充分反映了诗人急切的思乡之情。张继以一首《枫桥夜泊》名传千古,“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诗中所描绘的月亮意象,触发了诗人远游的孤独、怀乡的愁绪。曹组的《青玉案》是一首抒写旅愁乡思的词,“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全从揣想着笔。“一声征雁”,使人想到一字抵千金的家书,又自然会发出“雁归人未归”的感喟,“半窗残月”,则使人想见“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的梦后惆怅之情。

古诗词中月亮的形象还是诗人的爱国情感和政治理想的间接表现。“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道不尽的是岳飞激越的爱国心潮,在这两句诗中,岳飞表达了自己高尚的人生观,融入了爱国之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JournalofZhejiangOceanUniversity(HumanitiesScience)36

第2期

夏敏:古代诗词中月亮的多元意象37

“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向故国战友表白,即使以身殉情与报国之志。文天祥《酹江月》的最后两句:

国,他的魂魄也会变成杜鹃飞向南方,为南宋的灭亡作泣血的哀啼。王沂孙的词多故国之感,《眉妩》通过对新月的描述,表达他的伤时悼国的情感。“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这里面寓含了月亮也有故国之思的感情。“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在反复感叹故国残破之余,还寄以重整山河的希望。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辛弃疾词中的爱国情感更闪耀着强烈的光芒。《木兰花慢》里,

作者以皎洁的圆月象征大宋江山,而对它的命运忧心忡忡,而结尾“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两句,更表现了作者对南宋朝廷命运和前途的深深忧虑。这类寓意深刻的咏月词,它的思想意义比那些单纯描写自然景物的咏月词要高得多了。

中国古代诗词中月亮的多元意象,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

第一,自从嫦娥奔月的神话流传以来,月亮便打上中国的烙印,不仅是诗人,所有的中国人心中都似乎有一种解不开的“月亮情结”。从儿歌“月光光”、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到如今的流行歌曲《弯弯的月亮》经久传唱不衰。月亮意象代表女性与母性的温柔与慈爱,最能体现人性的光辉;月亮意象代表团聚和别离,最能牵系人们缠绵的情思;月亮意象又代表乡土与乡亲,天上的一轮明月总是与人形影相随,最能慰藉离乡去国之愁,勾起乡情与乡思。李白的“峨嵋山月半轮秋”,一直陪伴他终生,甚至到安徽采石矶捉月而逝……月亮意象还沟通自然与人生、历史和现实,从大时空、超时空角度俯视古今的离合悲欢,渗透心灵的各个层面。明月意象更体现了一种美,自然之美,中和之美,变幻之美,玲珑剔透之美,形成了形神兼具、虚实相生、变化有序、损益互补的美学观念,符合中国的中庸之道,也符合中国人平和谦让、坚韧隐忍的民族性格。

第二,从“天人之际”的角度看,月亮与人距离最近,关系最密切,它启发了人们的遐想与幻想,更激发了诗人的智慧与创作灵感。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从表面看是望月思远,怀念朋友,其实那一轮“共此时”的明月,还包含了他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愿望,正是沟通“天人之际”的津梁。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则更进一层触及对宇宙与人生的思考,从男女离情、人生聚散、古今变迁到天人感应的反复咏

“华枝春满”的信念是一致的。中国古代诗词中叹,体现了对生命的终极关系,这与佛教所谓“水月常圆”、

月亮的多元意象与《诗经》六义一脉相承,极大地拓宽了诗词的思想境界,也丰富了诗词的表现技巧。中国诗论中的“境界”说、“神韵”说也与月亮意象的启示有关,严羽《沧浪诗话》指出:“盛唐诗人惟与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段论述非常精彩,值得我们深入体味。

[参考文献]

[1]方牧.古代诗人素描[M].香港:正之出版社,1992.

[2]钟芒.唐宋名篇吟诵系列[M].北京:朝华出版社,1999.

[3]吴熊和.唐宋词通论[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浅析古诗文中的月亮意象

浅析古诗文中的月亮意象 江苏省昆山市秀峰中学陈希凤 【摘要】古诗文中,月亮是个常见意象,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她是人们情感的载体,意蕴十分丰富:她的阴晴圆缺,象征了人类的悲欢离合;她清幽柔和的月光,既能表现人的悠闲自在,也能烘托人的凄凉心情;她亘古不变,蕴含时空永恒,人生短暂……这种种不同的意蕴,形成了不同的意境,也烘托出诗人不同的情怀。 【关键词】月亮相思离愁感伤悠闲永恒 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对古代诗文情有独钟。考察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就会发现,“月亮”这个意象频频出现。这是为什么呢?教学之余,我便有意无意地搜索资料,对这一现象作了一个粗浅的分析。 月亮,作为人们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她的阴晴圆缺,象征了人类的悲欢离合;她清幽柔和的月光,既能表现人的悠闲自在,也能烘托人的凄凉心情;她亘古不变,蕴含时空永恒,人生短暂……月亮的种种不同意蕴,形成了不同的意境,也烘托出诗人不同的情怀。 一、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从月亮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月的阴晴圆缺与人的悲欢离合何等相似!月亮的圆缺,自然会引起人们无限的联想。宁静的月夜,沐浴在清幽的月光之下,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 月亮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这是一首思妇怀念远游丈夫的闺情诗。开头写景,把主人公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夜深人静,明月皎洁,流光透过罗帐洒在床上。她一人独守空帏,寂寞凄凉。因此这明月的流光便成了诱发物,引出她积郁内心的不尽愁思。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是杜甫的《月夜》,安史之乱中,他流离失所,寄居长安,这里借妻子在鄜州独自对月思念自己,实际表达了自己深切的思乡怀人之情。正是因为诗人在长安望月,在思念妻子,才想到妻子正在想念自己,所谓“月圆人不圆”,这是夫妻离别后的共同感叹!诗人通过望月把自己真挚而凝重的相思之情流露无疑。 月亮还寄托了诗人对故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李白的《静夜思》脍炙人口,千古传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客旅他乡,夜不成眠。这时月亮悄悄地升起了,皎洁的月光穿堂入户,来到诗人的面前,恍如在地上下了一层霜。诗人不禁抬头仰望,那凝然不动的月亮似乎也在深情地看着他呢!这样的情景何其熟悉!自然而然,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亲朋故友,想起了曾经熟悉的一切的一切。这样的望月思乡的过程,很容易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水调歌头.中秋》是苏轼的咏月名篇,其中“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上是埋怨月亮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又亮又圆,实际上表达了对弟弟子由刻骨的思念。但很快,词人领悟到离别是人生无法解决的永恒的遗憾,因而 第1页

古诗中月的意象

在古诗中,一些字眼是含着固定的意象的,“月”便是如此。“月”作为一种意蕴而想象的视觉、感觉的自然景物,能够为意象的塑造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从而阐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 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白居易的千古名篇《琵琶行》里面的“秋月”描写不同凡响。诗歌中共有五次写到“月”。开篇诗歌就以“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的诗句来渲染饯别的悲惨。在枫叶飘飞、荻花凋零、凉风瑟瑟的深秋时节,作者和朋友饮酒作别。月色朦胧,醉意朦胧,一轮昏黄的月亮浸泡在江水里,仿佛是泪眼,又像月会随水流去。这里的月,起到渲染烘托诗人感情的作用,而且还为下文写“忽闻水上琵琶声”的惊喜埋下伏笔。“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使白居易和他的朋友们陶醉。一曲琵琶声息之后,人们沉浸在美妙的乐曲声里,声已息而意未尽,甚至连水面都无波痕,皎洁的秋月烘托了四周的寂静,表达了听众如痴如醉的情感。“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秋月春风”写出了时间的流逝,浓缩了琵琶女卖唱人生。感慨幸福人生的短暂,写人的老去、失宠,衬托寂寞与孤独。“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写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后的生活场景,用月来衬托人的孤独、凄苦。“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作者听了琵琶女的苦诉之后,因同病相怜而自叙身世。这两句诗实际是白居易悲惨孤独苦闷生活的真实写照。由于白居易屡受排挤,被贬官异地,人生旅途上无丝毫快乐可言,再加上忧国忧民,心情自然沉重,怎么还有闲情雅意来沐浴春光,观赏明月呢?美好的场

景,孤独的场面,反衬人的寂寞。古诗中的“月”含着以下几方面的特征。一、抒发思乡怀远之情。人们以月圆比喻人的团圆,以月缺比喻人的离别。“月亮”象征思念,包括思念家人、思念故,有代表性的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二、表现美好的、纯洁无暇的感情。张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里的“月”代表的是爱心的传递。比如李白的《玉阶怨》把月亮引申为晶莹剔透的境界,以自然的纯洁对应人心灵的纯洁。“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把月亮作为最美好、最纯洁的象征。三、对人生短暂的悲伤,抒发愁苦之情。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圆满、欠缺等事物异质同构。在古诗中,月是有情绪的,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曹丕“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谢灵运的“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的诗句表现了哀愁的心绪。唐诗中有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凄清孤苦,还有孟浩然“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的凄恻孤寂,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蕴藉深沉,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潸潸泪下,钱起“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的郁怀难耐……月作为愁绪的意象,构思巧妙,笔法空灵,意趣含蕴,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和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四、展示广阔情怀。古人借月状景,抒写辽阔,比

古诗词中月亮的意象赏析

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赏析 展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诗词俯拾皆是,更不乏名篇佳作:或描绘其绰约妩媚的姿影,或抒发相思和离别之情,或感伤身世和流离之苦,或倾诉旷达潇洒之胸襟,或寄托济世报国之壮志,或是借以抒发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的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表现出的意蕴也往往不尽相同,体现出其意蕴的丰富性。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无不表达。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有所积累。否则,就容易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的错误。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 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在这首诗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其它咏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等。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 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不但人们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亲自体验过,这就突破了诗人与读者之间因生活经验不同可能产生的感情上的隔膜,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李白的诗作中,有大量都是咏月的诗歌,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只到夜郎西”(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

古诗词中月亮的意象赏析教学内容

古诗词中月亮的意象 赏析

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赏析 展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诗词俯拾皆是,更不乏名篇佳作:或描绘其绰约妩媚的姿影,或抒发相思和离别之情,或感伤身世和流离之苦,或倾诉旷达潇洒之胸襟,或寄托济世报国之壮志,或是借以抒发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的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表现出的意蕴也往往不尽相同,体现出其意蕴的丰富性。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无不表达。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有所积累。否则,就容易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的错误。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 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在这首诗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其它咏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等。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 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不但人们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

月亮意象的含义精编版

月亮意象的含义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 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 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在这首诗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其它咏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等。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 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不但人们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亲自体验过,这就突破了诗人与读者之间因生活经验不同可能产生的感情上的隔膜,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李白的诗作中,有大量都是咏月的诗歌,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只到夜郎西”(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等。 其他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

明月千里寄相思——古诗词中“月亮”意象的赏析

明月千里寄相思——古诗词中“月亮”意象的赏析 摘要:月亮挂在夜空,离我们那样近,又那样远,始终可望而不可及。这中间 隔着的,是文化的距离,是情思感悟的距离。也许,透过下面对古诗词中有“月亮”意象的相思情歌的赏析,我们可以看清月亮的复杂表情,缩短与月亮之间的心理 距离,对全面认识和理解诗人诗歌创作的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个性特色有 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月亮相思意象 傅绍良在《论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与哲人风范》一文中这样说过:“在情感寄托阶段,月亮已由独立的客观景物内化为人类情感的组成部分,创作主体以象征、移情等手法,将自我感情倾注到月亮意象上,主客体通过某种特定的感情活动和 谐地融合在一起。”的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相思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 一、有离别和思念的相思。白居易曾叹息“商人重利轻别离”,可生性浪漫的 诗人们正好相反,常常为生离死别而叹息不已。不管是与亲人、友人、恋人还是 与故国家园的分离,当时的情怀都会在诗人心中久久萦绕——成灰亦相思,从而 创作出大量的离怀诗。早在诗经《陈风·月出》中,月亮就已经用来寄托恋人间的 相思之情了,可见这一象征意义的渊源之久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则将相恋中的男女心态逼真地描写出来了。二人相隔很远,心中爱的语言不能直接地向对方表达,只能望着月亮排 遣相思之情。杜甫在他的《月夜》中也曾写到:“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诗 的一开始是既突兀又形象:诗人身在长安,不写长安的月夜,却突然写起鄜州的 月色;不写自己怀念妻子,反而写妻子想念自己。这种写法超越常规,但仔细品味,却很有一番深意。正是因为诗人在长安望月,在思念妻子,才想到妻子正在 想念自己,所谓“月圆人不圆”,这是夫妻离别后的共同感叹!诗人通过望月把自 己真挚而凝重的相思之情流露无疑。借月抒发相思之情的作品中,最有特色的莫 过于南宋吕本中的那首《采桑子》了:“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 作者写一位思妇夜不能寐,独立江边楼头,对着一轮明月,产生了无尽的离愁。 同是一轮明月,它有着皎洁明亮、南北东西处处随人的特征。可恨我的夫君,他 却不能像这轮明月,总是离家别妇远走他乡,让我独守闺房、孤单寂寞。 二、有对故乡和友人的相思。在众多的诗词中,诗人思乡、怀友的情思常寄 托与明月,真可谓“明月千里寄相思”。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 出来的。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这样一个乡思 引动的过程,不但人们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亲自体验过,这就突破了诗人 与读者之间因生活经验不同可能产生的感情上的隔膜,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 的喜爱。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李 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诗人把对朋友的一腔思念化作奇思妙想,请明月清风代劳去夜郎转达自己的问候,寄托自己对老友的牵挂与思念,堪称借咏月抒写友情的千古绝唱。 三、有“边塞”相思。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戍守边疆的征夫,苦待闺 中的思妇,月是他们的一种寄托和幻念,千里相共,愿随孤月,流照亲人。诗人

古诗词中月亮意象浅析

8 摘要:中国古诗词之美美在语言,美在韵律,更美在多姿多彩的意象。而作者的情感亦会通过意象委婉地表达出来。本论文针对月亮意象在古诗词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古诗词 月亮 意象 明月千古,清辉永存,勾起人们不同的思绪,让人不禁将喜怒哀乐、成败得失融入皎洁的月光。美妙的传说、诉说不尽的人文烙印都让渺远如冰镜玉璧般的明月灵动、多姿,成为我国古典诗词中最典型的意象之一,让历代文人吟咏不绝的同时也表达了各种情思。 一、寄思乡怀远之情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往往蕴含着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在思乡人的眼里,故乡的月 色格外明亮,可借天上的明月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 二、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如杜甫《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大笔勾勒,写得真切细腻。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雄浑的情景,浩瀚的气势,创造出一种阔大但又寂寞空旷的境界,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诗人孤独的情怀,抒发了诗人漂泊生活孤独凄凉的苦闷心情。 又如李白的《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借月影写孤独,极尽委婉曲折之致,以想象中的热闹反衬心中的无限愁寂。天上的月亮是李白在精神世界中永远的知己,诗人用这美好的情景来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悲苦。而这一切, 皆因月而起,若无此月,诗人恐怕也不会有此感伤。 三、抒发对宇宙、 人生的思考月亮作为一种象征形式, 它唤起了人们苍茫渺远的宇宙意识和历史意识,唤起了具有广大空间的人生喟叹,总伴随着阔大苍凉的宇宙空间、浩渺悲壮的审美境界。“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里的明月还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短 促、宇宙永恒的悲叹之情, 抒写了人间离别相思之情和对宇宙、人生的深切感慨。 李白也有“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的诗句。这几句诗将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 漓尽致,读来意味深长, 荡气回肠。月亮包含着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民族情感体验与心理模式,又包含着诗人个 体对现实人生的理想和感悟。 诗人们借月抒发了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 总之,月的意象一直是文人们的宠 儿,在感情丰富的诗人们眼中, 那朦胧的月光,淡雅的月色,多变的月形无不带给他们深思。 古诗词中月亮意象浅析 辽宁省抚顺市第六中学 沈霜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思想政治课程特点与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出发,认为构建思想政治高效课堂需要从氛围营造、场景设计、情节阐述与堂内训练四个环节入手,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对课堂内容进行情节性阐述。 关键词:思想政治高效课堂 教学 实践 打造高效的思想政治课堂,改变传统课堂的讲授形式,也可以是有章可循,有景可入的教学实践。下面谈几点做法: 一、和谐互动———高效课堂氛围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只有师生和谐相处,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学生才会有安全感和愉悦感, 才能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学得开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科学地设计学习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唤起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积极参与 的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形成课堂内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良性互动。打造课堂内学生积极参与,和谐互动的氛围,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前提。 二、多媒介展示———高效课堂场景设计借助多媒体资源,通过不同的媒介,以视频、网络趣谈、漫画性小故事等多种形式展示同一主题的内容,往往能够快速有效地启动学生思维。对于与时事政治联系较紧密的章节,可以尝试在堂内一同观看相关的视频或者主题性讨论,甚至尝试引用微博中的热博,以“元芳你怎么看”等趣味性方式开题,常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堂内训练———高效课堂效果保障高效课堂的打造不仅是让学生入景入戏,哈哈一笑,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提升学生的体验性,更是高效课堂的过程。课堂效果是否高效,还有最为关键的一步,即堂内训练。仅仅使学生轻松一笑并不能保障学生能够有效地理解理论知识,堂内训练不仅是‘趁热打铁, 百米赛跑的最后十米’的最后一步,更是对课堂展示是否有效的检验。可以说,氛围的营造,场景的设计,情节的阐述都是在为课堂的‘最后十米’做铺垫,打基础。通过堂内训练,一方面可以检验教师课堂设计是否合理有效,从而为后续课堂准备提供经验与反思,另一方面,也是帮助学习快速消化理论知识、轻松学习的关键。 四、 小结打造高效的思想政治课堂,关键还在于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强化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与消化。因此,课堂的高效与否取决于学生参与性的高低,而如何提升学生的参与性,就要求教师在课堂设计环节,根据学生的心理偏好与课堂内容的特点,以入景入戏的步骤打造学生乐于接受的课堂教授形式,让学生由被动听讲转为不知不觉入戏,不乏不累的学习中。只要从学生的需求入手,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改变传统课堂的讲授形式,打造高效课堂也可以是有章可循,有景可入的教学实践。 构建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的实践性思考 河北省雄县 王彦菊

解读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解读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展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诗词俯拾皆是,更不乏名篇佳作:或描绘其绰约妩媚的姿影,或抒发相思和离别之情,或感伤身世和流离之苦,或倾诉旷达潇洒之胸襟,或寄托济世报国之壮志,或是借以抒发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的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表现出的意蕴也往往不尽相同,体现出其意蕴的丰富性。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无不表达。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有所积累。否则,就容易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的错误。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 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 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这 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 怀。 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在这首诗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 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其它咏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等。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 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 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 明月,低头思故乡。”,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不但人们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亲自体验过,这就突破了诗人与读者之间因生活经验不同可能产生的感情上的隔膜,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李白的诗作中,有大量都是咏月的诗歌,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只到夜郎西”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花间一壶酒,独酌

解读古诗词中月亮意象.

展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诗词俯拾皆是,更不乏名篇佳作:或描绘其绰约妩媚的姿影,或抒发相思和离别之情,或感伤身世和流离之苦,或倾诉旷达潇洒之胸襟,或寄托济世报国之壮志,或是借以抒发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的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表现出的意蕴也往往不尽相同,体现出其意蕴的丰富性。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无不表达。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有所积累。否则,就容易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的错误。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 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 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在这首诗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其它咏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等。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 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 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不但人们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亲自体验过,这就突破了诗人与读者之间因生活经验不同可能产生的感情上

浅谈古典诗词中月的意象

浅谈古典诗词中月的意象 月亮,古今诗人最钟情的诗歌意象之一,频繁出现在古典诗词作品之中。为什么众多诗人对“月”这一意象情有独钟呢?月的意象与诗歌意境的呈现又有什么关系呢?苏轼《水调歌头》歌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这一意象寄托着诗人悲欢离合的主观情思。 一、悲——永恒、无常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驻足“石头城”的秦淮河畔,仰望苍穹,一弯“旧时月”引起了诗人对历史的浩叹和追思,感慨系之。月作为历史的见证,阴晴圆缺,循环往复,亘古不变,月在诗人眼中是“永恒”;石头城昔日繁华,今日萧条,可谓“无常”。在永恒与无常的鲜明对照中,在历史与现实的梦幻交错中,诗人不禁悲从中来。 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世事无常,如烟似梦,往昔歌舞升平、雕梁画栋的故国金陵如今只能在追忆中重现——所谓无常;而春花秋月亘古不变——所谓永恒。春花秋月的良辰美景只能越发衬托出国破家亡、君王沦为阶下囚的悲哀。 张若虚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发问中引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伤。虽年年岁岁“月”相似,却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就如同历史长河中稍纵即逝的浪花一般,显得短暂而渺小,而明月、宇宙才是伟大而永恒的存在。诗人以月作为人生的参照物,通过对月之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辨,抒发了绵绵无绝期的悲痛之情。 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悠悠万世,一轮皎洁的明月长挂碧天苍穹,毫不吝惜地倾泻着邈邈银辉,它晚升日隐,与人总是若即若离。今人看不到古时的明月,古时的人也看不到今天的月亮,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面对亘古如斯的明月,诗人不觉感慨系之,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探求,把宇宙的浩瀚无际、时空的苍茫无限与人生的短暂渺小巧妙融合,抒发了永恒与无常之悲。 李白《苏台览古》中的“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杜牧《润州二首》中的“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传达的都是永恒与无常之悲。 二、欢——美人、爱情 1.月与美人 在古人审美世界里,月的形态美与女子的容貌、身姿之美最为相似,明月是美人的象征,从而创造出众多用月描绘美人的句子,如人们常说的“花容月貌”、“闭月羞花”等。晏殊的《浣溪沙》中“鬓弹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他用

“月亮”意象的含义资料讲解

月亮”意象的含义

月亮意象的含义 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表现出的意蕴也往往不尽相同,体现出其意蕴的丰富性。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无不表达。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有所积累。否则,就容易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的错误。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在这首诗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其它咏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未出 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 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等。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 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 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 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不但人们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亲自体验过,这就突破了诗人与读者之间因生活经验不同可能产生的感情上的隔膜,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李白的诗作中,有大量都是咏月的诗歌,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只到夜郎西”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等。

高中语文教材古诗词中的月意象分析_3

高中语文教材古诗词中的月意象分析 ——以人教版为例 彭州市升平镇博爱小学巨芬芳 【摘要】中华民族历来对月亮怀着特殊的感情。从嫦娥奔月的神话时代开始,月亮便是轻盈美丽的象征、忧伤的寄托以及思念的信物。咏唱月亮的诗歌代代相传,月亮在中国诗歌中的意象是非常丰富的,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语文的古典诗词为基础,解读月意象频繁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原因,并深入、具体的分析月意象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以及月意象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月意象教学价值审美思维语文教学启示 月意象作为自然意象的一种,是历代文人吟咏不厌的对象,它灌注了中华民族的生命意识和审美理想,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一个永不枯竭的灵感源泉。近年来,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出现的比例越来越大,尤其是以月为意象的古诗词出现的频率最高。如《山居秋暝》、《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峨眉山月歌》、《旅夜书怀》、《琵琶行》、《石头城》、《虞美人》、《扬州慢》、《一剪梅》、《江城子》、《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些有关月亮的诗词中,不仅有圆月、弦月、残月,还有水中月、云边月、镜湖月,文中各种各样的月亮都在透射着一个丰富、广阔的心灵世界。 1、月意象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原因 1.1、月亮是古典诗词的经典意象 1.1.1、由月亮客观的美感特质决定 月亮从外形上看,它有阴晴圆缺变化,时而呈圆形,时而呈曲形,满月给人一种美满、丰盈的视觉印象,弯月给人一种柔美、回旋之感。从月光上看,月光或柔和,或银白,或微黄,有光亮却不刺目,给人一种清新淡雅,含蓄之美。新月如眉,让人想起楼阁伫立楚楚动人的月下佳人,构成一种恬淡婉约的哀伤之美;烟月迷蒙,弥漫着难以名状的轻忧淡愁,构成一种朦胧凄楚之美;花月披离,余香袅袅,有典雅艳丽之美;皓月当空,通脱潇洒,有雄浑高古之美。月亮的外观特征符合了中国人的审美世界,吸引了诗人的审美目光。因此,文人墨客写下了很多关于月亮的诗歌。 1.1.2、月亮在中国文化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月亮作为一种视觉、感觉的自然景物,能够成为内涵丰富的意象,并阐述、实现它的“言外之意”,使自然之月变成人文之月,这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质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1]月一旦进入诗词作品,就成了表达作家情感的一种意象。最早关于月亮的神话出现在《山海经》曰“月女子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2]同时,关于月亮流传最广的神话——嫦娥奔月,《淮南子》(高诱注)中出现:“娥(嫦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 [3]伴随着古老神话出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月亮,它负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原始文化内容。 1.1.3、月意象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印迹 月亮以象征的形式贮存着我们祖先向文明迈进的历历往事,是千百年来我们祖先心灵的颤动印迹,是一种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他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从来没有在意识里出现过,是完全通过遗传而存在的,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原型。月亮就是中国的一种原型意象,原型意象又称原型,是一切心理反应具有普遍一致性的先验形式,是人类远古生活的遗迹,是重复了亿万次的那些典型经验的积淀与浓缩,是

论古诗词中月亮的意象

论古诗词中月亮的意象 摘要:在蔚为壮观的古代诗词中,文人通常运用意象性的语言,构建别样意象,表达思想感情。在咏月的诗词中,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下面让我们再次徜徉在古诗词中,品味月的意象。 关键词:意象;诗词;月亮 一、意象的产生和发展 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概念,是诗学里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最早可追溯到《周易·系辞》: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因此意象的古义是"表意之象"①最早从文艺角度说到意象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到了唐代,"意象"已经较多地进入诗学理论中。"意象"一词在宋代得到广泛使用②。 二、月亮历来被文人所钟爱,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1. 一般出现形式 月:残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镜、蟾兔、玉盘、秋月、冷月、江月、玉轮、桂宫、玉环、天镜 2.意象用法分类 (1)遣怀之月 看到月亮我们就会像一千多年前的大诗人李商隐一样,想到那位绝美的仙子嫦娥,会不由自主地去感受她的孤寂与落寞,和玉奚

生一起发出“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感叹,于是月亮就成了“寒月”、“孤月”、“残月”,代表着一种无边的孤独和哀怨,寄托着人们的愁思和心绪,因此,借月遣怀是最适合不过的了。李煜在《虞美人》中写到“春花秋月何时了”,“故过不堪回首月明中”,透过这样的“明月”、“秋月”我们可以想见一位亡国之君夜夜思念旧时江山的无尽痛楚。还有那句流传千古的绝唱“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柳永的《雨霖铃》中的句子,一个“残月”烘托出了离别者的内心苦楚,使读者充分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一片悲愁难已的情怀,这一句字字写景,却字字含情,正所谓“一切景想语皆情语”。像柳永一样,借月亮抒发离愁的还有那个被贬江州的司马白居易,在《琵琶行》的开头他就营造了一种悲戚伤感的氛围,当然这也离不开月亮,一句“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是茫茫江浸月”,将这种氛围烘托到及致。李清照也是一个对月亮情有独钟的诗人,她在《一剪梅》中的一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顿时就将一种夫妻天各一方的哀怨渗透了出来,一切尽在月光中。即便是高唱“大江东去”的豪放派词人苏东坡也没有忘记这轮象征着柔美,寄托着哀思的月亮,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高声吟诵“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以酒酬月,在貌似自慰自解的言辞中借江月抒发自己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 (2)吊古之月 人生转瞬百年,短暂无常,而江山万古长青,明月永恒不变,面对它,唐代诗人张若虚发出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照初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明月啊!你就像

解读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之欧阳家百创编

解读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欧阳家百(2021.03.07) 展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诗词俯拾皆是,更不乏名篇佳作:或描绘其绰约妩媚的姿影,或抒发相思和离别之情,或感伤身世和流离之苦,或倾诉旷达潇洒之胸襟,或寄托济世报国之壮志,或是借以抒发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经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的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作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由于作者心境不合,在不合的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表示出的意蕴也往往不尽相同,体现出其意蕴的丰富性。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合的意蕴:幽美、自由、纯粹、美好、永恒、凄凉、悲惨、离合悲欢等等,无不表达。月亮的不合意蕴,形成不合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合情怀。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有所积累。不然,就容易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的毛病。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

在很多古诗词中,文人墨客经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何等幽雅、明净而又布满情趣的画面啊!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 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在这首诗中,月亮以静态的形式呈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呈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其它咏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三更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等。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 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更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破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