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the nature of scientific reasoning

the nature of scientific reasoning

the nature of scientific reasoning
the nature of scientific reasoning

本次翻译练习的难度比较大,文章出自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英语阅读与翻译课程所用的授课材料,作者布洛诺夫斯基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和散文家,剑桥大学数学博士。这篇文章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出发,论述的问题主要是科学并不排斥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标题翻译成“科学理性的本质”或“科学推理的本质”是比较恰当的。要翻译好这篇文章不仅应在在宏观的层面牢牢把握文章的主旨,也需要从微观的角度考虑作者使用的语言在语法和修辞上的特点,这样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恰当的表达。当然,这篇文章相对于大家目前的英语水平,在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都具有不小的挑战性。下面通过对这次翻译比较好的赵新平同学作业的点评,来分段落说一说这篇文章究竟有哪些细节部分需要注意,以及相应的翻译策略。1What is the insight in which the scientist tries to see into nature? Can it indeed be called either imaginative or creative? To the literary man the question may seem merely silly. He has been taught that science is a large collection of facts; and if this is true, then the only seeing which scientists need to do is, he supposes, seeing the facts. He pictures them, the colorless professionals of science, going off to work in the morning into the universe in a neutral, unexposed state. They then expose themselves like a photographic plate. And then in the darkroom or laboratory they develop the image, so that suddenly and startlingly it appears, printed in capital letters, as a new formula for atomic energy.

原译:

什么是洞察力?科学家一直试图弄清它的本质。它能被简单的称作是想象力或创造力吗?对文学家来说,这个问题似乎显得很可笑。他们一直接受的教育就是:“科学是大量的事实”。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在文学家看来,科学家们唯一要做的事就是观察事实。他将科学家描绘成生活单调的科学专业人员。每天早晨,他们外出工作。就像照相机底片曝光一样,他们以一种中立的未曝光的的心态将自己暴露在宇宙之中。在实验室的黑屋子里,冲洗照片,然后突然间照片出现了,紧接着他们将其用大写字母打印出来,作为计算原子能的新公式。

点评:第一句话对了解整个文章的主题是比较关键的。这句话问得不是洞察力本身是什么,而是在问“科学家了解大自然所凭借的洞察力是什么样的?”赵新平对nature这个词的理解和其他同学一样,都有偏差。这是个关键性的问题。第三句话literary man 翻译成文学家是没有问题,但是译文没有注意到下句话的主语是He而不是they。是单数的。所以下一句话的翻译应该是:对一个文学家来说,科学是大量事实的积累。如果这一点是正确的,那么科学家所需要的观察,只是对事实的观察。He pictures them, the colorless professionals of science, 这部分赵新平翻译的尚可。但后面一部分的表达就有问题了。主要的问题出在断句上面,原译文把neutral翻译成中立也有问题。这就导致后面的翻译没法充分表达文章的原意了。Neutral一词也有中性的、没有什么特点的意思。后面那个printed不是动词,而是分词做伴随主安状语,其主语不是they。而darkroom和laboratory的关系是并列的,也不是从属。这也是原译文没有注意到的细节。还有就是develop一词的词义,赵新平的把握还是不错的,翻译成冲洗是很恰当的。

改译:

科学家了解大自然所凭借的洞察力是什么样的?这种洞察力是否具有想象性或创造性?对于一个文学家来说,这或许是个简单的问题。因为如他所学,科学不过是大量事实的积累,从这一点出发,他会认为科学家们需要做的只是对事实的观察。他所想象的文学家,是一群无趣的科学工作者,一起床就去探索一个客观而未知的世界。他认为科学家们揭示真理的方式和冲洗照片类似:他们在实验室或暗房里把这些底片加以冲洗,然后底片上的影像就像一

个新的原子能公式那样突然地、让人吃惊地以大写字母打印出来。

2Men who have read Balzac and Zola1are not deceived by the claims of these writers that they do no more than record the facts. The readers of Christopher Isherwood2do not take him literally when he writes “I am a camera.” Yet the same readers solemnly carry with them from their school-days this foolish picture of the scientist fixing by some mechanical process the facts of nature. I have had of all people a historian tell me that science is a collection of facts, and his voice had not even the ironic rasp of one filing cabinet reproving another.

原译:

读过巴尔扎克和左拉的作品的人都不会相信这些作家仅仅是在记录事实。当伊舍伍德写下:“我是一部照相机”的时候,它的读者并没有照字面逐字理解,把他当成是照相机。然而相同的读者却从上学那天开始,就在脑海中印上了关于科学家的愚蠢的照片,一张仅仅写满机械的自然知识的照片。一个历史学家告诉我,科学就是一系列的事实,他们的声音丝毫不像橱柜相互推搡时发出的刺耳声那样,毫无讽刺的意味。

点评:

第二段前面一部分的理解和表达还可以。这段中picture一词的意思不是照片,和上一段一样,仍然是指某种印象。最后一句话的翻译有点问题。其实这一句话最后的那个短语作者只是用了一种文学性的修辞方式,这个比喻英语文化背景的读者能够理解,但是简单翻译过来,中文读者可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所以只要把它换一种说法表达一下就可以了。

改译:

读过巴尔扎克和左拉的读者都不会相信他们所说的“不过是记录事实”的说法;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的读者也不会仅仅从字面上理解他所说的“我不过是台相机”这句话。然而相同的这些读者却从上学的时候起就对科学家持有一种顽固的错误看法,这种看法由于他们机械地看待自然界的事实而固化下来。有个历史学家就曾经言之凿凿地告诉我,科学就是各种事实的积累。

3It seems impossible that this historian had ever studied the beginnings of a scientific discovery.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can be held to begin in the year 1543 when there was brought to Copernicus, perhaps on his deathbed, the first printed copy of the book he had finished about a dozen years earlier. The thesis of this book is that 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 When did Copernicus go out and record this fact with his camera? What appearance in nature prompted his outrageous guess? And in what odd sense is this guess to be called a neutral record of fact?

原译:

历史学家肯定没有研究过科学发展的起源。科学革命起始于1543年,大概是在哥白尼临终前,他12年前写的书第一次出版了,这本书的主题是“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哥白尼是什么时候外出用照相机记录事实的呢?哪些自然现象激起了他的惊人的猜想呢?从那些怪异的

1Honoréde Balzac (1799—1850) and émile Zola (1840—1902) were 19th-century French novelists.

2Christopher Isherwood was an English novelist and playwright (1904—1986) whose writing was the basis for the musical Cabret.

角度能将这些猜想看作是客观的记录事实呢?

点评:

第一句话的问题在于没有注意好细节,原文中的this没有翻译出来。第二句话中a dozen years 未必具体地指12年前,英文中a dozen of years更多会翻译成“十几年前”。“临终前”这个翻译很好,很恰当。最后三句翻译的反问与其没有表达充分,最后一句话的表达稍有偏差。

改译:

这位历史学家似乎对科学发展的历史一无所知。科学革命的起始可以追溯到1543年,这一年临终之际的哥白尼终于出版了他完成于十几年之前的那本论述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著作。哥白尼在那个时代怎么可能出去用照相机记录这一事实?又有什么自然现象支持他这一大胆的假设?如果这个假设被称为对事实的客观记录,那该有多么奇怪。

4Less than a hundred years after Copernicus, Kepler published (between 1609 and 1619) the three laws which describe the paths of the planets. The work of Newton and with it most of our mechanics spring from these laws.3They have a solid, matter-of-fact sound. For example, Kepler says that if one squares the year of a planet, one gets a number which is proportional to the cube of its average distance from the sun. Does anyone think that such a law is found by taking enough readings and then squaring and cubing everything in sight? If he does, then, as a scientist, he is doomed to a wasted life; he has as little prospect of making a scientific discovery as an electronic brain has.

原译:

在哥白尼之后大约100年,1609年到1619年,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从这些定律中牛顿得出了许多重要的力学定律。他们都有一种坚定地、实事求是的声音。例如,开普勒认为行星与太阳之间平均距离的立方与行星运行周期的平方的比值是一个定值。谁还认为科学家是在大量阅读后,对看到的一切数据进行平方和立方后得出的规律呢?如果是这样的话,科学家的一生就注定是荒废的一生。他对于科学发现的期待就像电脑对科学发现的期待一样,少得可怜。

点评:

第一句的翻译上,less than处理的不够准确,是不到,而不是大约。Sound翻译成声音的话不够妥当。后面那句话翻译的不够准确,把这句话翻译好,需要我们对天体运行理论有一定的了解,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最后一句话的翻译偏差较大。

改译:

哥白尼之后不到100年,开普勒在1609至1619年之间出版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牛顿著作中大部分的力学思想都来源于此。这三大定律理论坚实,牢不可破。例如,开普勒所提出的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其到太阳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有谁会认为开普勒是通过大量阅读然后把他所观测到的一切数据加以平方和立方之后才得出这一定律的呢?如果他这么做,那么作为一个科学家,他注定要在运算上面荒废掉一生,因为他不可能像电脑运算那样得出科学发现。

3Nicolaus Copernicus (1473—1543) was a Polish astronomer. Johannes Kepler (1571—1630) was a German astronomer. Isaac Newton (1642—1727) was an English physicist and mathematician.

5 It was not this way that Copernicus and Kepler thought, or that scientists thinktoday. Copernicus found that the orbits of the planets would look simpler if they were looked at from the sun and not from the earth. But he did not in the first place find this by routine calculation. His first step was a leap of imagination—to lift himself from the earth, and put himself wildly, speculatively into the sun. “The earth conceives from the sun,” he wrote; and “the sun rules the family of stars.” We catch in his mind an image, the gesture of the virile man standing in the sun, with arms outstretched, overlooking the planets. Perhaps Copernicus took the picture from the drawings of the youth with outstretched arms which the Renaissance teachers put into their books on the proportions of the body. Perhaps he had seen Leonardo’s1 drawings of his loved pupil Salai. I do not know. To me, the gesture of Copernicus, the shining youth looking outward from the sun, is still vivid in a drawing which William Blake2 in 1780 based on all these: the drawing which is usually called Glad Day.

原译:

这样的做法既不是哥白尼和开普勒所想的,也不是现今的科学家们所想的。哥白尼发现了一个规律:行星的运行轨道若是以太阳为焦点来看的话就会比以地球为焦点简单得多。但这个规律最初的发现靠常规计算可是算不出来的。

他在发现这个规律过程中的第一步,便是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力——想像着自己从地球上脱离,飞快地前进,偶然地到了太阳上面。“地球的产生来自于太阳”,他这样写道,“太阳统治着整个星系的所有星体”。我们随着他的思路便在头脑中形成了一幅画面,画面上有这样一个人,他体格刚健强壮,立于太阳顶端,俯视群星。

哥白尼之所以描绘这样的画面,大概是因为受到当时文艺复兴时期那些画作的影响吧——那时,导师们经常会把一些描绘身体健美、比例协调伸展着双臂的年轻人的画作编入教材;亦或许是他看到了达芬奇描绘的他的爱徒的画作吧,我也难以断定。对我来说,哥白尼描绘出的姿态就是一种年轻人的闪耀青春——他们怀着辩证质疑地眼光从太阳上向四周探查的青春的姿态。这样生动的姿态在1780年威廉·布莱克的版画里也能看到,他的著名版画《高兴的一天》便是建立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那些画作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从第5段到第8段,我点评马天阳的翻译。马天阳翻译的特点是语言表达上比较通顺,有很多选词和句子结构都比较好,感觉很多地方翻译的比较有文采。可能是马天阳语文功底不错,也可能是经过了反复修改。这是比较好的。不足之处是有一些地方对原文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透彻,添加和删除做的有些过。还有就是对原文段落的重新划分,这个最好不要去做。原文一般都有比较清楚的逻辑结构,除了某些特殊情况(例如某些文学翻译),翻译最好不要把原文的段落拆分重新安排。

第5段第2句话里面并没有“焦点”的意思,所以添加出来是不恰当的。后面一文中“偶然地”这个词用词不当,没有哪个词在这句话中有“偶然地”这个意思。这一段后面一部分翻译的不错,整体上意思表达的很清楚,而且比较有文采,但是有些地方的添加太多了有点脱离原文。

改译:

这种方式既不是哥白尼和开普勒那个时代的思路,也不属于今天的科学家们。哥白尼发现,如果以太阳为中心而不是以地球为中心,各大行星的轨道就要简单的多。但他没有一开始就用常规的运算得出这一结论。他的第一步是个想象的跳跃式,以一种狂放的思考想象自己飞离地球,一直飞到太阳那儿。他写道:“太阳孕育了地球,统治着所有的星系。”在他的思考中,我们可以捕捉到这样一个形象:一个体魄强健的巨人站在太阳上,张开双臂,俯视着群星。哥白尼所描绘的这个张开双臂的年轻人的形象,或许来自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师们

用作教材的人体比例的图像。又或者哥白尼曾经看到过达芬奇为爱徒萨莱所画的那些画像。对我来说,哥白尼的这个耀眼的青年从太阳向外望去的形象依然生动,1780年布雷克的那幅著名的画作Glad Day就是据此创作的。

Kepler’s mind, we know, was filled with just such fan ciful analogies; and we

know what they were. Kepler wanted to relate the speeds of the planets to the musical intervals. He tried to fit the five regular solids into their orbits. None of these likenesses worked, and they have been forgotten; yet they have been and they remain the stepping stones of every creative mind. Kepler felt for his laws by way of metaphors, he searched mystically for likenesses with what he knew in every strange corner of nature. And when among these guesses he hit upon his laws, he did not think of their numbers as the balancing of a cosmic bank account, but as a revelation of the unity in all nature. To us, the analogies by which Kepler listened for the movement of the planets in the music of the spheres are farfetched. Yet are they more so than the wild leap by which Rutherford and Bohr3 in our own century found a model for the atom in, of all places, the planetary system?

对于开普勒,我们所了解到的就是他的头脑中曾充满了各种奇特的类比,现在来看,我们还是可以理解的。开普勒曾试想把行星运行的速度同音程相关联进行推理,他还曾经尝试着把5个天体放入众多行星的运行轨道中进行研究。虽然,这些想法在当时都没有奏效,也逐渐被人们遗忘了,但确为今天乃至未来的创造力奠定了重要基础。

开普勒探索出规律使用的是象征的方法。他先要在自然界每一个他所了解到的奇特领域神秘地搜索相似性,然后通过象征的方法进行猜想,在众多的猜想中,他便会发现一些规律。但是若把整个宇宙比作一个巨大的银行账户的话,他并不认为他所发现的这些规律就能使得这个账户收支平衡了,还远远不够,他只是揭示了自然整体性的一小部分。

对于我们来说,开普勒对于天体运动所进行的天体音乐的类比可能还有些牵强附会。但这样富有创造力的类比象征在行星系的研究中显得尤为可贵,甚至与我们尊敬的卢瑟福和波尔先生所发现的原子模型带来的巨大飞跃相比也是如此,难道不是吗?

点评:

第6段第一句的analogies一词,翻译成类比显然不如翻译成联想。第3句话的regular solids不是简单的指天体,这一词组有具体的意思。其意义是正多面体。第5句中的metaphor 一词不是象征,而是隐喻的意思。第6句中的hit upon意思是偶然和什么什么对得上。

改译:

如我们所知,开普勒头脑中充满了各种奇妙的联想。他曾经试图把行星的运行速度和音程联系起来,还曾经尝试推算5种正多面体型的天体可能的轨道。这些联想的相关性都没有实现从而被遗忘掉了。但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每一种创造性思维都以其为基础。开普勒用这种隐喻的方式摸索他的定律,他在所了解的自然界的每个奇异的角落寻找这种神秘的相似性。其中的一些猜想偶尔会和他的定律相吻合,这时,他并不认为这种吻合偶然间对上了宇宙银行的账目,而是将其看做是所有的自然中统一性的体现。对我们来说,开普勒把行星运动与音乐联系起来的想法太过牵强,但这种想象难道比本世纪卢瑟福和波尔建立的与行星系在所有方面都相同的原子模型更加天马行空吗?

7 No scientific theory is a collection of facts. It will not even do to call a theory true

or false in the simple sense in which every fact is either so or not so. The Epicureans held that matter is made of atoms two thousand years ago and we are now tempted to say that their theory was true. But if we do so we confuse their notion of matter with our own. John Dalton4 in 1808 first saw the structure of matter as we do today, and what he took from the ancients was not their theory but something richer, their image: the atom. Much of what was in Dalton’s mind was as

vague as the Greek notion, and quite as mistaken. But he suddenly gave life to the new facts of chemistry and the ancient theory together, by fusing them to give what neither had: a coherent picture of how matter is linked and built up from different kinds of atoms. The act of fusion is the creative act.

原译:

没有一项科学理论是单纯事实的组合。科学理论与事实不同,我们可以说一个事实是真的或者不是真的,但对于科学理论我们不能这样断然评判。两千多年前,伊壁鸠鲁派曾认为事物是由原子构成的,照我们现在来看肯定是没有问题的,然而这恰恰是我们把自己的观念同伊壁鸠鲁派对物质的看法混淆的表现。1808年,道尔顿首先发现了我们今天所能认识到

的物质:原子。从前人的研究中,道尔顿并没有单纯地得出理论,而是进一步丰富了理论,获得了该物质的形象。那时,其实在原子模型在道尔顿头脑中不过是一种很模糊的东西,似真非真。但他这种理念却顿时给了神秘变化和古老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这种种的融合使得神秘变化和古老理论都有了依据:一个能够解释物质内部是如何联系起来又是怎么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各部分紧密连接的构造模型便是一个很好的解释。这一成果堪称创举。

点评:

这一段前三句的翻译没什么问题。第四句漏译了structure一词,第5句有些地方添加的不太好。

改译:

没有一项科学理论是单纯事实的组合。科学理论与事实不同,我们可以说一个事实是真的或者不是真的,但对于科学理论我们不能这样断然评判。两千多年前,伊壁鸠鲁派曾认为事物是由原子构成的,照我们现在来看肯定是没有问题的,然而这恰恰是我们把自己的观念同伊壁鸠鲁派对物质的看法混淆的表现。1808年道尔顿首先观察到了我们今天所知的原子

结构,他从古人那里继承的不仅是理论,而是更加丰富的东西——原子的具象。道尔顿的很多思想和希腊人的观念一样模糊,而且同样存在很多错误,然而他却通过把化学的新发现和古代的理论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两者都获得了新的生机。道尔顿为两者融入了彼此缺失的东西:他像人们展示了物质是有不同类型的原子联系并建立起来的这一和谐的景象。他的这种融合,是一个创举。

8 All science is the search for unity in hidden likenesses. The search may be on a

grand scale, as in the modern theories which try to link the fields of gravitation and electromagnetism. But we do not need to be browbeaten by the scale of science. There are discoveries to be made by snatching a small likeness from the air too, if it is bold enough. In 1935 the Japanese physicist Hideki Yukawa5 wrote a paper which can still give heart to a young scientist. He took as his starting point the known fact that waves of light can sometimes behave as

if they were separate pellets. From this he reasoned that the forces which hold the nucleus of an atom together might sometimes also be observed as if they were solid pellets.

A schoolboy can see how thi n Yukawa’s analogy is, and his teacher would be severe with it. Yet Yukawa without a blush calculated the mass of the pellet he expected to see, and waited. He was right; his meson was found, and a range of other mesons, neither the existence nor the nature

of which had been suspected before. The likeness had borne fruit.

原译:

正确来说,科学是对于潜在现象中所蕴含的统一性的研究。这种研究所涉及到的跨度可能会比较大,就像现代理论中做出的把引力学与磁力学相联系的尝试那样。

但我们大可不必被科学研究的大跨度所吓倒。只要有些端倪,仅是凭空想象也能有所发现。1935年,汤川秀树写下一篇至今仍使很多年轻科学家们受到鼓舞的论文。在论文中他

写道,他以已知事实——光波有时会以分散粒子的形式散射出去为出发点,由此他推理得出了一个结论:使得原子核能够吸引原子围绕其运动的力有时或许也可以像固体粒子那样被观测到。就算是小男孩也能明白他的这个结论是多么地罕见,会遭到老师多么严厉地苛责。但汤川秀树还镇定自若地计算出了他预估能看到的粒子束,然后默不作声地等待结果。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他所发现的介子及由此推衍出的许多其它介子最终被证实了。这是现实存在所未能预料到的。至此,有关潜在现象的研究已经日趋成熟。

点评:

这一段的翻译问题不少。第1句话的就不太准确。译文的“正确来说”原文没有。第2句把grand scale翻译成大跨度,是非常好的处理。但是the fields of gravitation and electromagnetism 这个地方翻译的不正确。这个短语的意思是引力场和电磁场。waves of light can sometimes behave as if they were separate pellets 这个地方原文的翻译尚可,但是实际上原文这个表述在物理学上有特定的说法: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句的小男孩翻译的不对。后面的老师多么严厉地苛责,没有理解原文的意思。the mass of the pellet这个地方没有翻译出来。最后一句的翻译也不够准确。

改译:

所有的科学都是对隐藏在相似性中的一致性的探索。这种探索也许是大跨度的,就如同某些试图将引力场和电磁场相联系的现代理论。但我们不应被科学的这种大跨度吓到,如果足够大胆,有时仅仅凭借凭空抓到的某种小小的相似性都可以有所发现。1935年,汤川秀

树写下一篇至今仍使年轻科学家受到鼓舞的论文。他从光的波粒二象性出发,推断将一个原子的原子核聚集在一起的力有时也可以被视作固体粒子。一个学物理的学生也许会认为这样的推论太过缺乏根据,但他的老师却会将之加以认真严肃的对待。后来,汤川还大胆地计算了他所期望看到的粒子的质量。在等待之中,他的推论被证实。人们找到了他推断的介子及其他种类的介子,在汤川之前,其存在和性质都没有人曾经设想过。汤川的联想,结出了果实。

9The scientist looks for order in the appearances of nature by exploring such likenesses. For order does not display itself of itself; if it can be said to be there at all, it is not there for the mere looking. There is no way of pointing a finger or camera at it; order must be discovered and, in a deep sense, it must be created. What we see, as we see it, is mere disorder.

原译:

通过对于潜在现象的研究,科学家们在自然表象中寻求规则。规则不会自动跑出来告诉我们它是在这儿还是在那儿,也不是单纯放在那里仅供观赏。指出的或者用照相机拍摄的都不是规则,规则必须去探索挖掘,从更深层上来讲,规则需要创造。我们看到的仅是一些杂乱的事物,还算不上规则。

点评:

Order这个词,我认为在这里还是翻译成“规律”比较好。第二句话原译文偏差比较大,属于典型的天马行空式的翻译。后面几句翻译得还可以。

改译:

科学家的工作就是通过探索这种相似性来寻找自然表象之下的规律。因为规律无法自我显现,它一直都存在,但却无法直接看到。规律不可能用手指指出,或者用相机照下来,而是必须被发掘出来,从深层意义上说,必须被“创造”出来。我们看到的仅是看到的而已,还算不上规则。

10This point has been put trenchantly in a fable by Karl Popper4. Suppose that someone wished to give his whole life to science. Suppose that he therefore sat down, pencil in hand, and for the next twenty, thirty, forty years recorded in notebook after notebook everything that he could observe. He may be supposed to leave out nothing: today’s humidity, the racing results, the level of cosmic radiation and the stock market prices and the look of Mars, all would be there. He would have compiled the most careful record of nature that has ever been made;

and, dying in the calm certainty of a life well spent, he would of course leave his notebooks to the Royal Society. Would the Royal Society thank him for the treasure of a lifetime of observation? It would not. The Royal Society would treat his notebooks exactly as the English bishops have treated Joanna Southcott’s box.5It would refuse to open them at all, because it would know without looking that the notebooks contain only a jumble of disorderly and meaningless items.

原译:

这一点在卡尔·波铂的预言里就早已经被简明地提出来了。试图想想吧,一个一心希望把自己的一生都投入科学事业的人,在以后的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四十年里都手拿着铅笔坐在那里,只是一本接一本地记录他所见到的一切事情。

这样的话,也许他什么也不会落下,诸如今天的湿度,比赛成绩,宇宙辐射的强度,市场股票价格还有火星的样子等等都将记录在案。

照这样下去的话,也许他能编纂出史前最为细致的自然纪实著作,也许他会度过长寿的一生在平静安详中寿终正寝,当然,最关键的是他会把自己这些记录转交给皇家学会保管。那么皇家学会就会把这些记录当做珍宝并感谢他一辈子的观察记录吗?不见得吧。皇家学会会像对待乔安娜·索斯科特的盒子那样对待他这些记录。皇家学会将会连看都不看一眼放在一边,因为他们已经知道这都是些毫无意义的东西。

点评:

第一句话的翻译中有两个问题:1. Karl Popper的名字没有翻译准确,这个需要有一定的背景知识或者在网上查一下资料也可以。应该翻译成卡尔·波普尔。这个人是20世纪著名的4Karl Popper (1902—1994) was an Austrian-born British philosopher who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one of the greatest philosophers of science of the 20th century.

5Southcott was a 19th-century English farm servant who claimed to be a prophet. She left behind a box that was to be opened in a time of national emergency in the presence of all the English bishops. In 1927, a bishop agreed to officiate; when the box was opened, it was found to contain only some odds and ends.

科学哲学大师。2. trenchantly 不是简明的,而是深刻地、锐利地这种意思。第二句话中的Suppose也不是“试图想想”的意思,这个词在这里指“想象一下”或者“假设”。第3句话中的He may be supposed to leave out nothing翻译成“这样的话,也许他什么也不会落下”也不太合适。后面翻译的基本不错,只是“当然,最关键的是”原文中没有对应的表达。

改译:

这一点卡尔·波普尔在他的一篇寓言里分析的鞭辟入里。假设有这么个情愿将一生奉献给科学的人,他坐在那儿,手里拿着铅笔,用几十年的时间把他所观察到的一切都记录在笔记本里。我们假设他的记录毫无遗漏,从每天的湿度到赛马的结构,从宇宙射线的水平到股票价格乃至火星的样貌,所有一切都记了个遍。他也许编撰了一本从古至今最为详细的自然记录,然后在寿终正寝的时候理所当然地把他的这些记录交给皇家学会。然而皇家学会会感谢他这本用一生的时间完成的“宝藏”吗?当然不会。皇家学会也许就会像英国的主教们处理乔安娜·索斯科特的盒子那样对待他这些记录。(安娜·索斯科特是英国19世纪的一个农场女佣,她宣称自己是个先知。她留下了一个盒子,说是当国家的危急关头在所有英国主教在场的情况下才能打开。1927年,一位英国主教同意主持开启这个盒子,然而里面除了一些七零八碎的东西之外什么都没有。)皇家学会甚至不会打开这些记录,因为不用看就知道里面除了一堆毫无规律可言的没有意义的记录之外什么都没有。

11Science finds order and meaning in our experience, and sets about this in quite a different way. It sets about it as Newton did in the story which he himself told in his old age, and of which the schoolbooks give only a caricature. In the year 1665, when Newton was twenty-two, the plague broke out in southern England, and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was closed. Newton therefore spent the next eighteen months at home, removed from traditional learning, at a time when he was impatient for knowledge and, in his own phrase, “I was in the prime of my age for invention.” In this eager, boyish mood, sitting one day in the garden of his windowed mother, he saw an apple fall. So far the books have the story right; we think we even know the kind of apple; tradition has it that it was a Flower of Kent. But now they miss the crux of the story. For what struck the young Newton at the sight was not the thought that the apple must be drawn to the earth by gravity; that conception was older than Newton.

What struck him was the conjecture that the same force of gravity, which reaches to the top

of the tree, might go on reaching out beyond the earth and its air, endlessly into space.

Gravity might reach the moon: this was Newton’s new thought; and it might be gravity which holds the moon in her orbit. There and then he calculated what force from the earth (falling off as the square of the distance) would hold the moon, and compared it with the known force of gravity at tree height. The forces agreed; Newton says laconically, “I found them answer pretty nearly.” Yet they agreed only nearly: the likeness and the approximation go together, for no likeness is exact. In Newton’s science modern science is full grown.

而真正的科学是会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从我们的经验中发现规则和意义的。

就像晚年牛顿讲述的那个故事那样,而教科书里只有滑稽可笑的讽刺漫画。

牛顿22岁也就是1665年时,由于瘟疫的爆发,位于英国南部的剑桥大学被迫停课。

牛顿因此在家里度过了18个月。脱离了传统的学习以后,有一次牛顿对知识的学习感到不胜其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这个黄金年龄用来搞些发明才好”。在这样有些孩子气的渴望的驱动下,一天,牛顿坐在屋外的花园里,妈妈就倚在屋内的窗边,他无意间看到一个苹果从树上落了下来。这便是书上所叙述的故事,到此为止,那些故事的叙述都是正确的。我们都认为我们对那个苹果再熟悉不过了,但相传那个苹果是肯特苹果。

但那些书其实都漏掉了一个关键问题:牛顿在看到苹果落地的时候并没有立刻想到重力一定会让苹果落地,这样的想法在牛顿之前其实就已经有了。

让他突然想到的而是对于重力问题新的猜想——在树的顶端也依然存在重力,那么重力也许会继续向外存在,一直冲破大气层直到宇宙之中。地球上的重力也许会一直到月球上——这完全是牛顿的新猜想,他认为这样的重力很可能就是月球得以绕地球以固定轨道运行的原因。

这个想法一经产生,牛顿就开始计算怎样的地心引力才能使得月球能够稳定地绕地球转动,并且将算出的值与苹果树的高度所具有的地心引力做比较,结果发现两项数值相吻合。牛顿言简意赅地说:“我发现了这些数值几乎都是很接近的”。但它们毕竟只是几乎很接近,几乎相似也不能被准确地认定,所以在叙述时几乎要和接近放在一起使用。在牛顿科学理论的基础上,现代科学得以更加完善。

点评:

“教科书里只有滑稽可笑的讽刺漫画”这个地方处理的不太好,因为caricature这个词在这个语境里面并没有滑稽可笑的意思,翻译成漫画就行了。“脱离了传统的学习以后,有一次

牛顿对知识的学习感到不胜其烦”这句话的意思翻译偏了。要注意原文at a time when he was impatient for knowledge这句话中impatient后面跟的是for,所以这里的意思是指“当时他对知识充满了渴望”,这样才能和后面的表达联系起来。“我这个黄金年龄用来搞些发明才好”这个地方翻译的也不准确。原文的意思是“我那时正处在创造力的黄金时期”。“一天,牛顿坐在屋外的花园里,妈妈就倚在屋内的窗边”这个地方的翻译也有问题。但根本问题不出在译文上,而是原文上。原文的in the garden of his windowed mother错了,应该是widowed mother. 属于印刷错误。“但相传那个苹果是肯特苹果”这个地方也有问题,应该注意到原文Flower of Kent用的是大写,所以这里是特指这种苹果的品种叫做“肯特之花”。“牛顿在看到苹果落地的时候并没有立刻想到重力一定会让苹果落地”和原文表达的意思也有点远。原文For what struck the young Newton at the sight was not the thought that the apple must be drawn to the earth by gravity中的struck一词没有翻译出来。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触动青年牛顿的并不是苹果在引力的作用下一定会落在地上的思想”。后面“他认为这样的重力很可能就是月球得以绕地球以固定轨道运行的原因”中的“重力”应该译为“引力”。“那么重力也许会继续向外存在,一直冲破大气层直到宇宙之中”这个地方完全没有理解原文的意思。“falling off as the square of the distance”意思是“随距离的平方递减”。这个地方的翻译需要对物理学有稍好一些的理解。the likeness and the approximation go together, for no likeness is exact 这句话的意思是“相似性意味着近似,没有绝对一致的相似性”。

改译:

科学在我们的经验中找到规律和意义,这是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开始的。这种开始的方式类似牛顿在晚年的时候所讲的那个关于他自己的故事(各种教科书往往只给出了一个简略的漫画)。1665年,牛顿22岁的时候,由于英格兰南部爆发了瘟疫,剑桥大学被迫停课。因此牛顿脱离了传统的课堂学习,呆在家里度过了18个月。那时候他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用他自己的话说,“我那时正处在创造力的黄金时期”。就在这种渴望的,孩子气的情绪之下,牛顿有一天坐在他寡居的母亲的花园里,看到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到此为止,那些教科书上所说的都没错,我们甚至知道那个苹果的种类,传统上大家认为那是一个“肯特之花”。但我们却错过了这个故事的关键,因为当时触动青年牛顿的并不是苹果在引力的作用下一定会落在地上的思想,这种看法在牛顿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触动牛顿的是这样一种推测:他推测从地面到树顶端的这种引力会一直冲出地球一直达到无边无际的宇宙。这种引力会一直延伸到月球,他认为这样的引力很可能就是月球得以绕地球以固定轨道运行的原因。当时牛顿

马上计算了吸引月球的力的大小(随距离的平方递减),并把它与苹果树的高度所具有的地心引力做比较,结果发现两项数值相吻合。于是牛顿言简意赅地说:“我发现了这些数值几乎都是很接近的”。然而这种吻合只是接近,相似性意味着近似,没有绝对一致的相似性。就在这样的牛顿理论的基础上,现代科学得以更加完善。

12It grows from a comparison. It has seized a likeness between two unlike appearances; for the apple in the summer garden and the grave moon overhead are surely as unlike in their movements as two things can be. Newton traced in them two expressions of a single concept, gravitation: and the concept (and the unity) are in that sense his free creation.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is the discovery at each step of a new order which gives unity to what had long seemed unlike.

原译:

科学来源于类比比较。科学抓住了两种看似无关联事物的相似性:夏天花园里的苹果和头顶上月球的引力显然是两种再怎样运动都是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事物。牛顿就是把这两种不同的形式统一到了一个相同的概念里面:重力。这种概念(还有这种统一性)都植根于他自由的创造力之中。科学探索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每走到一步发现新规则的时候都能探索出并赋予其长久以来未曾发现的统一性的过程。

改译:

科学来源于类比比较。科学抓住了两种看似无关联事物的相似性:夏天花园里的苹果和头顶上的月球,两者的运动看起来毫无关联。牛顿就是把这两者的表现统一到了同一个概念里面:重力。这种概念(还有这种统一性)都植根于他自由的创造力之中。科学的进步其实就是这样的每一步在不同之中找到同一性的发现。

黄自艺术歌曲钢琴伴奏及艺术成就

【摘要】黄自先生是我国杰出的音乐家,他以艺术歌曲的创作最为代表。而黄自先生特别强调了钢琴伴奏对于艺术歌曲组成的重要性。本文是以黄自先生创作的具有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艺术歌曲《天伦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作品分析,归纳钢琴伴奏的弹奏方法与特点,并总结黄自先生的艺术成就与贡献。 【关键词】艺术歌曲;和声;伴奏织体;弹奏技巧 一、黄自艺术歌曲《天伦歌》的分析 (一)《天伦歌》的人文及创作背景。黄自的艺术歌曲《天伦歌》是一首具有教育意义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同时,它也具有民族性的特点。这首作品是根据联华公司的影片《天伦》而创作的主题曲,也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第一首为电影谱写的艺术歌曲。作品创作于我国政治动荡、经济不稳定的30年代,这个时期,这种文化思潮冲击着我国各个领域,连音乐艺术领域也未幸免――以《毛毛雨》为代表的黄色歌曲流传广泛,对人民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极其深刻,黄自为此担忧,创作了大量艺术修养和文化水平较高的艺术歌曲。《天伦歌》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作品以孤儿失去亲人的苦痛为起点,发展到人民的发愤图强,最后升华到博爱、奋起的民族志向,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天伦歌》曲式与和声。《天伦歌》是并列三部曲式,为a+b+c,最后扩充并达到全曲的高潮。作品中引子和coda所使用的音乐材料相同,前后呼应,合头合尾。这首艺术歌曲结构规整,乐句进行的较为清晰,所使用的节拍韵律符合歌词的特点,如三连音紧密连接,为突出歌词中号召的力量等。 和声上,充分体现了中西方作曲技法融合的创作特性。使用了很多七和弦。其中,一部分是西方的和声,一部分是将我国传统的五声调式中的五个音纵向的结合,构成五声性和弦。与前两首作品相比,《天伦歌》的民族性因素增强,这也与它本身的歌词内容和要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相对应。 (三)《天伦歌》的伴奏织体分析。《天伦歌》的前奏使用了a段进唱的旋律发展而来的,具有五声调性特点,增添了民族性的色彩。在作品的第10小节转调入近关系调,调性的转换使歌曲增添抒情的情绪。这时的伴奏加强和弦力度,采用切分节奏,节拍重音突出,与a段形成强弱的明显对比,突出悲壮情绪。 c段的伴奏采用进行曲的风格,右手以和弦为主,表现铿锵有力的进行。右手为上行进行,把全曲推向最高潮。左手仍以柱式和弦为主,保持节奏稳定。在作品的扩展乐段,左手的节拍低音上行与右手的八度和弦与音程对应,推动音乐朝向宏伟、壮丽的方向进行。coda 处,与引子材料相同,首尾呼应。 二、《天伦歌》实践研究 《天伦歌》是具有很强民族性因素的作品。所谓民族性,体现在所使用的五声性和声、传统歌词韵律以及歌曲段落发展等方面上。 作品的整个发展过程可以用伤感――悲壮――兴奋――宏达四个过程来表述。在钢琴伴奏弹奏的时候,要以演唱者的歌唱状态为中心,选择合适的伴奏音量、音色和音质来配合,做到对演唱者的演唱同步,并起到连接、补充、修饰等辅助作用。 作品分为三段,即a+b+c+扩充段落。第一段以五声音阶的进行为主,表现儿童失去父母的悲伤和痛苦,前奏进入时要弹奏的使用稍凄楚的音色,左手低音重复进行,在弹奏完第一个低音后,要迅速的找到下一个跨音区的音符;右手弹奏的要有棱角,在前奏结束的时候第四小节的t方向的延音处,要给演唱者留有准备。演唱者进入后,左手整体的踏板使用的要连贯。随着作品发展,伴奏与旋律声部出现轮唱的形式,要弹奏的流动性强,稍突出一些。后以mf力度出现的具有转调性质的琶音奏法,要弹奏的如流水般连贯。在重复段落,即“小

我国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精

我国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精 2020-12-12 【关键字】传统、作风、整体、现代、快速、统一、发展、建立、了解、研究、特点、突出、关键、内涵、情绪、力量、地位、需要、氛围、重点、需求、特色、作用、结构、关系、增强、塑造、借鉴、把握、形成、丰富、满足、帮助、发挥、提高、内心 【摘要】艺术歌曲中,伴奏、旋律、诗歌三者是不可分割的重 要因素,它们三个共同构成一个统一体,伴奏声部与声乐演唱处于 同样的重要地位。形成了人声与器乐的巧妙的结合,即钢琴和歌唱 的二重奏。钢琴部分的音乐使歌曲紧密的联系起来,组成形象变化 丰富而且不中断的套曲,把音乐表达的淋漓尽致。 【关键词】艺术歌曲;钢琴伴奏;中国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不是简单、辅助的衬托,而是根据音乐 作品的内容为表现音乐形象的需要来进行创作的重要部分。准确了 解钢琴伴奏与艺术歌曲之间的关系,深层次地了解其钢琴伴奏的风 格特点,能帮助我们更为准确地把握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作用 和地位,从而在演奏实践中为歌曲的演唱起到更好的烘托作用。 一、中国艺术歌曲与钢琴伴奏 “中西结合”是中国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主要特征之一,作 曲家们将西洋作曲技法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从开始的借鉴古 典乐派和浪漫主义时期的创作风格,到尝试接近民族乐派及印象主 义乐派的风格,在融入中国风格的钢琴伴奏写作,都是对中国艺术 歌曲中钢琴写作技法的进一步尝试和提高。也为后来的艺术歌曲写 作提供了更多宝贵的经验,在长期发展中,我国艺术歌曲的钢琴伴 奏也逐渐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音乐风格和特色。中国艺术歌曲的钢琴

写作中,不可忽略的是钢琴伴奏织体的作用,因此作曲家们通常都以丰富的伴奏织体来烘托歌曲的意境,铺垫音乐背景,增强音乐感染力。和声织体,复调织体都在许多作品中使用,较为常见的是综合织体。这些不同的伴奏织体的歌曲,极大限度的发挥了钢琴的艺术表现力,起到了渲染歌曲氛围,揭示内心情感,塑造歌曲背景的重要作用。钢琴伴奏成为整体乐思不可缺少的部分。优秀的钢琴伴奏织体,对发掘歌曲内涵,表现音乐形象,构架诗词与音乐之间的桥梁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意义。在不断发展和探索中,也将许多伴奏织体使用得非常娴熟精确。 二、青主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中钢琴伴奏的特点 《我住长江头》原词模仿民歌风格,抒写一个女子怀念其爱人的深情。青主以清新悠远的音乐体现了原词的意境,而又别有寄寓。歌调悠长,但有别于民间的山歌小曲;句尾经常出现下行或向上的拖腔,听起来更接近于吟哦古诗的意味,却又比吟诗更具激情。钢琴伴奏以江水般流动的音型贯穿全曲,衬托着气息宽广的歌唱,象征着绵绵不断的情思。由于运用了自然调式的旋律与和声,显得自由舒畅,富于浪漫气息,并具有民族风味。最有新意的是,歌曲突破了“卜算子”词牌双调上、下两阕一般应取平行反复结构的惯例,而把下阕单独反复了三次,并且一次比一次激动,最后在全曲的高音区以ff结束。这样的处理突出了思念之情的真切和执著,并具有单纯的情歌所没有的昂奋力量。这是因为作者当年是大革命的参加者,正被反动派通缉,才不得不以破格的音乐处理,假借古代的

奈达翻译理论初探

第27卷第3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5月Vol. 27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5 奈达翻译理论初探 尹训凤1,王丽君2 (1.泰山学院外语系,山东泰安 271000;2.唐山师范学院教务处,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奈达的翻译理论对于翻译实践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从语法分析角度来讲,相同的语法结构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逆转换将表层形式转化为相应的核心句结构;翻译含义是翻译成败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奈达;分析;转换;重组;核心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5)03-0034-03 尤金?奈达是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也是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他与塔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对翻译界影响颇深。此书说明了中国与西方译界人士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别:前者是静的,崇尚“信、达、雅”,讲究“神似”,追求“化境”;后者是动的,将语言学、符号学、交际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当中,提倡“动态对等”,注重读者反应。中国译论多概括,可操作性不强;西方译论较具体,往往从点出发。他在该书中提到了动态对等,详细地描述了翻译过程的三个阶段:分析、转换和重组,对于翻译实践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笔者拟结合具体实例,从以下角度来分析其理论独到之处。 一 一般来说,结构相同的词组、句子,其语法意义是相同或相近的。然而奈达提出,同样的语法结构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名词+of+名词”这一语法结构可以对此作最好的阐释。如下例: (1)the plays of Shakespeare/ the city of New York/ the members of the team/ the man of ability/ the lover of music/ the order of obedience/ 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 在以上各个词组中,假设字母A和B分别代表一个名词或代词,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关系。在the plays of Shakespeare 中,Shakespeare是施事,plays是受事,用公式表示就是“B writes A”;在the city of New York中,city和New York是同位关系,用公式表示就是“A is B”;the members of the team中,members和team是所属关系,即“A is in the B”;在the man of ability中,“B is A’s characteristic”;在the lover of music中,lover表示的是活动,即动作,music是它的受事,因此可以理解为(he/she)loves the music, 用公式表示就是“X does A to B”(X施A于B)或“B is the goal of A”(B为A的受事);在the order of obedience中,obedience表示的是活动,order是它的受事,因此用公式表示就是“X does B to A”(X施B于A)或“A is the goal of B”(A为B的受事);在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中,arrival表示动作,而delegation是动作的发出者,所以是“B does A”。 因此它们的结构关系如下所示: the plays of Shakespeare——Shakespeare wrote the plays. the city of New York——The city is New York. the members of the team——The members are in the team. the man of ability——The man is able. the lover of music——(He/She) loves the music. the order of obedience——(People) obey the order. 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The delegation arrives. ────────── 收稿日期:2004-06-10 作者简介:尹训凤(1976-),女,山东泰安人,泰山学院外语系教师,现为天津外国语学院研究生部200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 34 -

奈达翻译理论简介

奈达翻译理论简介 (一)奈达其人尤金?奈达(EugeneA.Nida)1914年出生于美国俄克勒荷马州,当代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也是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尤金是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人,其理论核心是功能对等。 尤金先后访问过90个国家和地区,并著书立说,单独或合作出版了40多部书,比较著名的有《翻译科学探索》、《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等,他还发表论文250余篇,是世界译坛的一位长青学者。他还参与过《圣经》的翻译工作。他与塔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对翻译界影响颇深。此书说明了中国与西方译界人士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别:前者是静的,崇尚“信、达、雅”,讲究“神似”,追求“化境”;后者是动的,将语言学、符号学、交际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当中,提倡“动态对等”,注重读者反应。中国译论多概括,可操作性不强;西方译论较具体,往往从点出发。他在该书中提到了动态对等,详细地描述了翻译过程的三个阶段:分析、转换和重组,对于翻译实践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奈达对翻译的定义 按照奈达的定义:“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风格)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 源语的信息。”其中,“对等”是核心,“最切近”和“最自然”都是为寻找对等语服务的。奈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观点出发,认为必须以读者的反应作为衡量译作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准。翻译要想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必须使译文从信息内容、说话方式、文章风格、语言文化到社会因素等方面尽可能多地反映出原文的面貌。他试图运用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建立起一套新的研究方法。他根据转换生成语法,特别是其中有关核心句的原理,提出在语言的深层结构里进行传译的设想。 奈达提出了词的4种语义单位的概念,即词具有表述事物、事件、抽象概念和关系等功能。这4种语义单位是“核心”,语言的表层结构就是以“核心”为基础构建的,如果能将语法结构归纳到核心层次,翻译过程就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对源语的曲解。按照4种语义单位的关系,奈达将英语句子归结为7个核心句:(1)Johnranquickly.(2)JohnhitBill.(3)JohngaveBillaball.(4)Johnisinthehouse.(5)Johnissick.(6)Johnisaboy.(7)Johnismyfather. (三)奈达翻译理论的经历阶段 奈达翻译理论的发展经历过三个阶段,分别是描写语言阶段、交际理论阶段和和社会符号学阶段。 第一个阶段始于1943年发表《英语句法概要》,止于1959年发表《从圣经翻译看翻译原则》。这一阶段是奈达翻译思想及学术活动的初期。 第二阶段始于1959年发表的《从圣经翻译看翻译原则》,止于1969年出版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主要著作有《翻译科学探索》、《信息与使命》。在这10年中,奈达确立了自己在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的权威地位。1964年出版的《翻译科学探索》标志着其翻译思想发展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里程碑。第三阶段始于70年代,奈达通过不断修正和发展自己翻译理论创建了新的理论模式———社会符号学模式。奈达在继承原有理论有用成分的基础上,将语言看成一种符号现象,并结合所在社会环境进行解释。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一书中,奈达强调了形式的重要性,认为形式也具有意义,指出语言的修辞特征在语言交际及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并且用“功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的提法,是含义更加明确。 三、对奈达翻译理论的评价 (一)贡献 奈达是一位硕果累累的翻译理论家。可以说,在两千年的西方翻译思想发展史上,奈达的研究成果之丰是名列前茅的。他的研究范围从翻译史、翻译原则、翻译过程和翻译方法到翻译教学和翻译的组织工作,从口译到笔译,从人工翻译到机器翻译,从语义学到人类文化学,几乎无所不包,从而丰富并拓展了西方的翻译研究领地。 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用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他坚持认为:任何能用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都能够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在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以适当方式重组原文形式和语义结构来进行交际。因此也说明,某

奈达翻译理论动态功能对等的新认识

To Equivalence and Beyond: Reflection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Eugene A. Nida for Bible Translating1 Kenneth A. Cherney, Jr. It’s been said, and it may be true, tha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people—those who divide people into two kinds and those who don’t. Similarly, there are two approaches to Bible translation—approaches that divide translations into two kinds and those that refuse. The parade example of the former is Jerome’s claim that a translator’s options are finally only two: “word-for-word” or “sense-for-sense.”2 Regardless of whether he intended to, Jerome set the entire conversation about Bible translating on a course from which it would not deviate for more than fifteen hundred years; and some observers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studies have come to view Jerome’s “either/or” as an unhelpful rut from which the field has begun to extricate itself only recently and with difficulty. Another familiar dichotomy i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ormal correspondence” translating on one hand and “dynamic equivalence” (more properly “functional equivalence,” on which see below) on the other. The distinction arose via the work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figure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Bible translating: Eugene Albert Nida (1914-2011). It is impossible to imagine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especially Bible translating, without Nida. Not only is he the unquestioned pioneer of modern, so-called “meaning-based” translating;3 he may be more responsible than any other individual for putting Bibles in the hand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that they can read and understand. 1 This article includes material from the author’s doctoral thesis (still in progress), “Allusion as Translation Problem: Portuguese Versions of Second Isaiah as Test Case” (Stellenbosch University, Drs. Christo Van der Merwe and Hendrik Bosman, promoters). 2 Jerome, “Letter to Pammachius,” in Lawrence Venuti,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2nd ed. (NY and London: Routledge, 2004), p. 23. 3 Nigel Statham, "Nida and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 Evolution of a Concept, Some Problems, and Some Possible Ways Forward," Bible Translator 56, no. 1 (2005), p. 39.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

[摘要]传统的只围绕直译与意译之争,而奈达从《圣经》翻译提出功能对等即读者同等反应。“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从新的视角提出的新的翻译方法,它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对翻译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是一大贡献。 [关键词]功能对等;奈达翻译;英语论文范文 尤金·A·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从事过语言学、语义学、人类学、通讯工程学等方面的研究,还从事过《圣经》的翻译工作,精通多国文字,调查过100多种语言。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着、250余篇论文。“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他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奈达在中国译界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1] 翻译作为一项独立的学科,首先应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翻译?传统翻译理论侧重语言的表现形式,人们往往醉心于处理语言的特殊现象,如诗的格律、诗韵、咬文嚼字、句子排比和特殊语法结构等等。现代翻译理论侧重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以及两种反应(原文与原作读者、译文与译作读者)之间的对比。奈达指出:“所谓翻译,就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奈达在《翻译理论于实践》一书中解释道,所谓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是指意义和语体而言。但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中,奈达又把对等解释为是指功能而言。语言的“功能”是指语言在使用中所能发挥的言语作用;不同语言的表达形式必然不同,不是语音语法不同就是表达习惯不同,然而他们却可以具有彼此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奈达所强调的是“对等”“、信息”“、意义”和“风格”,奈达从语义学和信息论出发,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正如他自己所说“:翻译就是交际”,目的是要寻求原语和接受语的“对等”。他所说的“信息”包括“意义”和“风格”,着重于交际层面。他实质上要打破的是传统的翻译标准。他把翻译看成是“语际交际”,也就是在用交际学的观点来看问题。交际至少应当是三方的事情:信息源点———信息内容———信息受者,也就是说话者———语言———听话者。奈达注重译文的接受者,即读者,而且都对读者进行了分类。奈达根据读者的阅读能力和兴趣把读者分为四类:儿童读者、初等文化水平读者、普通成人读者和专家。他曾说过,一些优秀的译者,常常设想有一位典型的译文读者代表就坐在写字台的对面听他们口述译文,或者正在阅读闪现在电脑显示屏上的译文。这样,就好像有人正在听着或读着译文,翻译也就不仅仅是寻求词汇和句法的对应过程。运用这种方法,译者就可能更自觉地意识到“翻译就是翻译意思”的道理。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翻译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奈达对不同的之间的交流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任何东西都可以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尽管不同民族之间难以达到“绝对的”交流,但是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因为人类的思维过程、生产经历、社会反应等有许多共性。他这种思想主要基于他对上帝的信仰和对《圣经》的翻译。在他看来,上帝的福音即是真理,可以译成不同的语言,也可以为不同国家的人所理解。因此,他提出“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 奈达把翻译分为两种类型:形式对等翻译和动态功能对等。翻译形式对等是以原语为中心,尽量再现原文形式和内容。功能对等注重读者反映,以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信息,使译文读者能够达到和原文读者一样的理解和欣赏原文的程度。奈达的形式对等要求严格地再现原语的形式,其实也就是“逐字翻译”或“死译”。奈达本人也不主张形式对等的翻译,他认为严格遵守形式无疑会破坏内容。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提出是对译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贡献。首先,他提出了一个新的翻译评价标准。他指出:翻译准确与否取决于普通读者正确理解原文的程度,也就是把译文读者反应与原文读者反应进行对照,看两者是否达到最大限度的对等。其次,他提出的“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标准也不同于传统的“忠实”

The-theory-and-practice-of-translation-奈达的翻译理论与实践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Eugene A. Nida and Charles R. Taber 1974 Contents 1.A new concept of translation 2.The nature of translating 3.Grammatical analysis 4.Referential meaning 5.Connotative meaning 6.Transfer 7.Restructuring 8.\ 9.Testing the translation Chapter One The old focus and the new focus The older focus in translating was the form of the message, and the translator too particular delight in being able to reproduce stylistic specialties, ., rhythms, rhymes, plays on words, chiasmus, parallelism, and usual grammatical structures. The new focus, however, has shifted from teh form of the message to the response of the receptor. Therefore, what one must determine is the response of the receptor to te translated message, this response must be compared with the way in which the original receptors presumably reacted to the message when it was given in its original setting. Chapter Two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But this relatively simple statement requires careful evaluation of several seemingly contradictory elements. Reproducing the message Translating must aim primarily at “reproducing the message.” To do anything else is essentially false to one’s task as a translator. But to reproduce the message one must make a good many grammatical and lexical adjustments. Equivalence rather than identity 。 The translator must strive for the equivalence rather than identity. In a sense, this is just another way of emphasizing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message rather than the conversation of the form of the utterance, but it reinforces the need for radical alteration of a phrase, which may be quiet meaningless.

奈达和纽马克翻译理论对比初探

[摘要] 尤金·奈达和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在我国产生很大的影响。他们在对翻译的认识及处理内容与形式关系方面有共识亦有差异。他们孜孜不倦发展自身理论的精神值得中国翻译理论界学习。 [关键词] 翻译; 动态对等;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关联翻译法 Abstract :Both Nida and Newmark are outstanding western theorist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They have many differences as well as similarities in terms of the nature of transl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 and content. Their constant effort to develop their theories deserve our respect. Key words :translation ; dynamic equivalence ; semantic translation ;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a correlative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尤金·奈达( Eugene A1Nida) 和彼得·纽马克是西方译界颇具影响的两位翻译理论家, 他们在翻译理论方面有诸多共通之处, 同时又各具特色。 一、对翻译的认识 对翻译性质的认识, 理论界的讨论由来已久。奈达和纽马克都对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的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 奈达对翻译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倾向于把翻译看作科学到把翻译看作艺术的转化过程。在奈达翻译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即交际理论阶段, 他认为, 翻译是科学, 是对翻译过程的科学的描写。同时他也承认, 对翻译的描写可在三个功能层次上进行: 科学、技巧和艺术。在奈达逐渐向第三个阶段, 即社会符号学和社会语言学阶段过渡的过程中, 他越来越倾向于把翻译看作是艺术。他认为翻译归根到底是艺术, 翻译家是天生的。同时, 他把原来提出的“翻译是科学”改为“翻译研究是科学”。到了上世纪90 年代, 奈达又提出, 翻译基本上是一种技艺。他认为: 翻译既是艺术, 也是科学, 也是技艺。 纽马克对翻译的认识也经历了一定的变化。最初, 他认为, 翻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也是技巧。后来他又认为翻译部分是科学, 部分是技巧, 部分是艺术, 部分是个人品位。他对翻译性质的阐释是基于对语言的二元划分。他把语言分为标准语言和非标准语言。说翻译是科学, 因为标准语言通常只有一种正确译法, 有规律可循, 体现了翻译是科学的一面。如科技术语。非标准语言往往有许多正确译法, 怎么挑选合适的译法要靠译者自身的眼光和能力, 体现了翻译是艺术和品位的性质。但译文也必须得到科学的检验, 以避免明显的内容和用词错误, 同时要行文自然, 符合语言环境要求。纽马克虽然认为翻译是科学, 但他不承认翻译作为一门科学的存在。因为他认为目前的翻译理论缺乏统一全面的体系, 根本不存在翻译的科学, 现在没有, 将来也不会有。 二、理论核心 奈达和纽马克都是在各自翻译实践的基础上, 为了解决自己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理论。实践中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翻译理论也就各成一派。但毕竟每种实践都要有一定的规律存在, 因此两位的理论又有着不可忽视的相似。 奈达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他对翻译所下的定义: 所谓翻译, 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 首先是意义, 其次是文体。这一定义明确指出翻译的本质和任务是用译语再现源语信息, 翻译的方法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同时这一定义也提出了翻译的四个标准: 1 (1) 传达信息; 2 (2) 传达原作的精神风貌;

奈达翻译理论

Eugene Nida的翻译理论(转) 摘要:本文介绍了奈达的翻译思想,对其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了分析,对奈达理论在翻译界的重要地位和重大影响进行了简单的评述。然后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当今翻译界对奈达思想的争论,介绍了争论中提出的新概念,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最后,文章探讨了奈达思想形成的原因和在翻译实践中可以得到的启示。关键词:奈达功能对等争论启示一、奈达的翻译思想尤金·奈达(EugeneA.Nida)是公认的现代翻译理论奠基人之一。他供职于美国圣经协会,从事圣经翻译和翻译理论研究,其理论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奈达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艺术,力图把语言学应用于翻译研究。他认为,对翻译的研究应该看作是比较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这种研究应以语义为核心包括翻译涉及的各个方面,即我们需要在动态对等的层次上进行这种比较。由于奈达把翻译和语言学密切联系,他把翻译的过程分成了四个阶段:分析(analysis),转换(transfer),重组(restructuring)和检验(test)。则翻译的具体过程就经过了下图的步骤。在这一过程中,奈达实际上是透过对原文的表层结构的分析,理解深层结构并将其转换重组到译文中。因此,在翻译中所要达到的效果是要让译文读者得到一个自然的译本。他曾说:“最好的译文读起来应不像翻译。”所以,他的翻译中另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读者反应论”。他认为,翻译正确与否必须以译文的服务对象为衡量标准,并取决于一般读者能在何种程度上正确地理解译文。由此,他提出了他的“动态对等理论”。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素》(1964)一书中指出,“在动态对等翻译中,译者所关注的并不是源语信息和译语信息的对应关系,而是一种动态关系;即译语接受者和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源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他认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的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所谓自然,是指使用译语中的表达方式,也就是说在翻译中使用归化,而不是异化。然而由于动态对等引起不少误解,认为翻译只要内容不要形式,在奈达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论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一书中,他把“动态对等”的名称改为“功能对等”,并指出信息不仅包括思想内容,也包括语言形式。功能对等的翻译,要求“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二、奈达理论的评析毫无疑问,奈达是当代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翻译家之一,他的翻译理论,特别是他的功能对等理论在全世界的翻译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约翰·比克曼(JohnBeekman)和约翰·卡洛(JohnCallow)的《翻译圣经》中说:“传译了原文意义和原文动态的翻译,称之为忠实的翻译。”而所谓“传译原文的动态”,就是指译文应使用目标语自然的语言结构,译文读者理解信息毫不费力,译文和原文一样自然、易懂。同时,他们也认为译者所要传达的是源语表达的信息,而不是源语的表达形式。在米尔德里德·L·拉森(https://www.wendangku.net/doc/cb4272299.html,rson)的《意义翻译法:语际对等指南》中,当谈到形式与意义时,拉森说得更为直截了当:“翻译基本上是改变形式(achangeofform)……是用接受语(目标语)的形式代替源语的形式。”她还表示,语言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是不同的,我们所要翻译的是深层结构,即意义,而不是表层结构,即语言表达形式。然而正如郭建中(2000)所说:“内容与形式,意译与直译,以译文读者和译文为中心与以原作者和原文为中心……是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一个永恒的辩论主题。”虽然奈达在全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极高的地位,但他的理论却也一直引起各家争议。关于奈达理论的争议,主要是围绕以下五点展开的:(一)对等理论的适用范围这是长期以来对奈达翻译理论的争议得最多最激烈的问题。许多的翻译家都认为其理论是不适合文学翻译的。以诗歌翻译为例,林语堂曾经说过:“诗乃最不可译的东西。无论古今中外,最好的诗(而尤其是抒情诗)都是不可译的。”而著名诗人海岸(2005)在他的《诗人译诗,译诗为诗》中也指出: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符号系统只能在所指层面达到一定的共享,建立在绝对理解上的诗歌翻译只能是一种难以企及的梦想。特别是英语诗中的音韵节律及一些特殊的修辞手法等均不能完全传译,正如辜正坤在《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一书中所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