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历史通史整理-先秦时期

历史通史整理-先秦时期

历史通史整理-先秦时期
历史通史整理-先秦时期

第一单元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

【高考考点】

【阶段特征】先秦是秦朝统一前的历史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知识整合】

一、夏商西周

1、政治(1)王位继承:夏朝世袭取代禅让(启),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宗族关系成为基本政治关系。(人民版)商朝父子相传,兄终弟及;(人教版)西周嫡长子继承制

(2)政治特色:神秘色彩。(人民版)占卜进行决策、理解天命。

(3)分封制:目的:

对象:

义务:①②③

主要封国:

(4)宗法制:目的、特点

2、经济

(1)土地制度:井田制 a.土地国家所有:名义为国家公有,实际为国王所有(人民版)

b.国王将土地层层分封,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为贵族占有,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岳麓版)

c.受封着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向国王缴纳贡赋。

(2)农业(商周):商周时期,出现了农具,但由于它们比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和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3)手工业:此时的手工业以为代表,如、、

此时的手工业属于手工业

纺织业:出土的商代遗物中,多次发现玉蚕。(人民版),有织机,多种丝织品。在西周,妇女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列入“国有六职”之中。(人民版)

青铜,冶炼,陶瓷等。

(4)商业:商朝人以善于著称,因此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商周时期,对商业的政策是。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已经

出现。(岳麓版)

3、文化至今已经发现甲骨文字5000个左右,商代的甲骨文已经比较成熟。(岳麓版)

二、春秋战国时期

1、政治

(1)春秋时期的政治:

前770年,周平王迁都,史称东周。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遭到破坏,不再听命于周天子。他们为了争夺和,进行战争。

(2)战国时期的政治:

战国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不满足于自己的封号,纷纷。

(3)秦国的统一战争:

秦国经过,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强大,先后灭掉六国,年,结束了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秦朝。

2、经济

(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建立

铁犁牛耕→井田制破坏→初税亩(税制改革,实际承认合法性)→商鞅变法(法律形式确定)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三种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岳麓版)(2)农业

①生产工具及耕作技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和并将其逐渐推广。

秦国“以牛田”(人民版)

②耕作方法:垄作法

③水利工程:芍陂、都江堰、郑国渠(岳麓版),白渠、龙首渠(人教版)

(3)手工业

冶炼:春秋—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人民版、岳麓版)

战国—铁器大量出土,有淬火工艺(人民版)

(4)商业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地位提高,出现商业市场和大商人。

3、文化

(1)春秋时期

①老子(道家):他主张:、

②孔子(儒家):A、他主张“仁”。认为“仁”就是;

实现“仁”要做到;强调统治者要

B、还主张,希望恢复,使社会能够

C、在教育上,他首创,主张,打破了

D、在文化方面的贡献:整理修订《六经》,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

作《春秋》。(岳麓版)

(2)科学技术

①世界上最早的是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

②天文学:先秦时期,有世界上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以及的记录。

还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3)文学和文字

①《诗经》出现于时期,收录了的三百多首诗歌,分

为、、三部分,具有风格。

②楚辞:时期,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的。《离骚》具有

风格。

③甲骨文:朝,出现了甲骨文,它已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联系选修】

选修一:商鞅变法(1) 变法的背景和变法的开始(2)主要的变法措施(3)变法的成效和结局

选修四: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1) 孔子的生平(2) 开创儒家思想 (3) 古代大教育家

(4) 对后世的影响

【重点突破】

1、关于分封制和宗法制

练1: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

练2.《三字经》中所说“周辙东,王纲堕。”透视出的深层政治信息是

A.统治中心实现转移B.宗法分封制度走向解体

C.君主权威发生动摇D.社会伦理道德面临崩溃

练3《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从文中可以看出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B.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

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

2、夏商周的经济

练1、商朝号称“青铜时代”,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当时历史情况

A.商朝青铜器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B.商朝青铜器具有极高艺术价值

C.商朝青铜器生产具有较高技术水平 D.商朝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练2夏、商、周被称为我国的“青铜时代”,其最主要依据是

①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最早的夏朝青铜器②青铜铸造是商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

③西周青铜产品趋向生活化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青铜农具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练3[2001·全国·3]下列手工业行业中较早兴起的是

A.冶铁业B.制瓷业C.造纸业D.印刷业

3、春秋战国的政治

练1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 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

练2之所以说“春秋无义战”,主要是因为这些战争

A.瓦解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 B.造成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C.是奴隶主进行的掠夺性战争 D.在客观上无进步性可言

4、春秋战国的经济

练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的经济根源是

A.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B.各国君主为了富强支持变法

C.法家政治改革主张的影响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练2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练3春秋后期,鲁国实行的“初税亩”和齐国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其导致的后果有

①增加了国家收入②承认了土地私有③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④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5、春秋战国的文化

练1.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练2.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国与国的关系D.夷夏关系

练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持此观点的是

A.道家B.儒家 C.墨家 D.法家

【阅读材料】

在历史上,对于某些重大的问题,思想家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既有类似之处,又有显著差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为政

苏格拉底认为,理想的统治者“不是那些由群众选举出来的人,也不是那些中了签的人”,“而是那些懂得怎样统治的人”。——摘编自《回忆苏格拉底》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1)分别指出材料中孔子和苏格拉底关于“为政”的主张;结合所学,分析出现各自主张的背景。

主题二孔教

在法国,伏尔泰强调中国儒学虽说是国家宗教,但它博大而无所不容,足以证明中国对各种宗教的宽容态度……孔子并非教主,只是宣扬伦理道德的圣人。——摘编自何芳川《古今东西之间》

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

——李贽《续焚书》

(2)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李贽和伏尔泰对“孔教”的态度及其目的。

【框架结构】

新课标高考通史复习历史阶段特征和知识整合(全套)

201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资料全套整理 历史阶段特征及知识整合 第1讲中国古代史 ●注:政治包括社会形态、社会矛盾、制度建设、民族关系或中外关系、军事斗争和对外政策;经济包括经济形态、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各个领域的表现、经济制度、政策;思想文化包括重大思想运动、教育、科技、文艺等,以下问题同上。 总特征: 政治: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手工业、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思想文化: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古代科技文化世界领先 对外关系: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一、先秦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时期((前2070年—前221年)) 阶段特征: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㈠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具体史实】 1、政治上: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西周确立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奴隶社会强盛。,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经济上: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变化。石器助耕,青铜器在农业很少使用;简单协作;(1)农业:实行井田制;耕作方式:青铜中耕但仍以石器锄耕为主;大禹治水; (2)手工业:商朝已有织机,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妇工;以“青铜冶炼”为主的官营手工业产生,青铜时代(代表礼制、权力和秩序);陶向瓷过渡; (3)商业: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出现;工商食官; 3、文化上: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周朝金文;宫廷舞蹈;礼乐文化;《诗经》的内容;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关键期;夏朝历法《夏小正》。 ㈡、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总特征】:政治: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分封制逐步瓦解,县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经济: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 思想:思想和科技繁荣,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具体史实】 1、政治: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割据争霸,分封制破坏;诸侯各国纷纷变法,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封建社会形成;选官制度:世官制 2、经济: 农业: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男耕女织的农耕经济(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农业技术:精耕细作;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使用;土地制度: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经济政策:商鞅变法确立重农抑商政策,奖耕织;兴修水利:都江堰、郑国渠; 手工业:商鞅变法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铁器的出现和推广;以冶铁业为主的私营手工业产生。陶向瓷过渡;出现钢剑; 商业:私商出现,打破“工商食官”局面;市井、商业都会形成;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商业繁荣。 3、文化: (1)思想百家争鸣,以儒、墨、道、法为代表诸子百家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法家思想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各国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梳理.pdf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梳理 古代中国 专题一:先秦时期 阶段特征 先秦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 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 政治:(1)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传承制度臻于完善。(2)夏、商时期初步建立地方管理制度。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这种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政治制度,把国家管理与血缘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3)中央和地方权力秩序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和各国变法,打破了旧的权力秩序,分封制逐渐崩溃。 经济:(1)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青铜时代和铁犁牛耕等阶段,农业耕作方式不断改进并趋于成熟;土地制度经氏族公社公有到夏、商、西周时期的国有(井田制),再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 (3)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文学领域,诗歌是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诗经》、楚辞); 文字产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 专题二:秦汉时期 阶段特征 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政治:随着秦汉大一统专制主义帝国的建立,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大一统的政体,需要大一统的思想。秦崇尚法家思想;西汉初年一度崇尚黄老思想,到汉武帝采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代,度量衡、货币的统一,为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秦的暴政又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为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精耕 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思想文化:文学方面,汉赋是这个时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学形式,科技方面,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医学、造纸术、地动仪是主要标志;思想方面,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受到打击后实现了复兴,并开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专题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时期 阶段特征 魏晋南北朝:这是我国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1)政治:南方氏族地主占有特殊地位,是南方割据政权的社会基础;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地区并建立政权,民族融合加强;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2)经济: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但也有短暂恢复期;北方大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使南方生产水平不断提高;长期分裂、战乱导致商品经济水平低。(3)文化: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和体现民族大融合的特色。在农学、数学、思想、 书法、绘画方面都有突出成就。 随唐: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1)政治: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典章制度先进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经济:随和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和

高中历史通史大事年表(含历史阶段特征)

近代以来世界通史通览与阶段特征 阶段特征 中国近代的前夜--- 明中期 到清中期 统一的多民族国 家进一步巩固和 发展、封建社会 由盛转衰。封建 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达到顶峰,这是封建制度渐 趋衰落在政治上 的表现;逐步走 向闭关锁国。商 品经济发展,徽 商和晋商产生,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文化承古萌新, 传统科技涌现出 一批巨著;理学 走向极端,带有 民主色彩的早期 启蒙思想应运而生;市民文学兴起,明代传奇、 明清小说成为文 学的主流;西学 东渐初见端倪。 安徽省阜阳市城郊中学 中国 时 间 1488 1492 1498 1517 1519- 1522 葡萄牙侵占澳门1553 荷兰侵占台湾1624 1640 明朝灭亡;清军入关1644 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 清派施琅统一台湾1683 清设立台湾府,隶属福 1684 建省 1687 1688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689 1765 1776 1782 1787 1789 1792 1804 1807 1814 何学保 世界阶段特征 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好工场手工业 望角发展和早期 哥伦布在西班牙支持下资产阶级革 发现美洲命阶段 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 1500前后 到印度的新航路—— 18 世纪 马丁·路德揭开宗教改末) 革运动序幕欧洲正处在封 麦哲伦在西班牙支持下建社会解体、 进行环球航行资本主义兴起 阶段;荷兰、 英国、美国和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法国资产阶级 革命爆发,资 产阶级代议制 诞生。欧美资 本主义经济处 于工场手工业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时期;新航路 数学原理》 的开辟和早期 英国光荣革命,标志革 殖民扩张扩大 命结束 了欧洲资本原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始积累,资本 确立君主立宪制 主义世界市场 珍妮纺纱机发明,揭开 雏形出现并不 工业革命序幕 断发展,世界 《独立宣言》发表,标 由分散逐渐走 志美国建国 向整体。文艺 瓦特改良蒸汽机 复兴、宗教改 美国制定1787 年宪法 革和启蒙运动 美联邦政府成立;法国 先后兴起,思 大革命爆发; 想解放运动深 颁布《人权宣言》 入发展。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拿破仑法典》颁布; 资本主 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义的蒸汽时 美国富尔顿制成汽船代 (19世纪 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火 初—— 19 世 车;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高中历史大事年表

2016年高考历史重大史实及基本知识点 复习 ★★中国与世界重要历史事件★★ 一、世界史大事年表 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87-1488迪亚士远航到达非洲南部沿海 1492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 1497-1498达伽马远航到达印度 1519-152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8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确立 1689俄国彼得一世开始改革 17时机后半期牛顿力学体系确立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775-1783北美独立战争 1776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独立1785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1789.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 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 1844德意志西西里工人起义 1848.2《共产党宣言》发表 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 19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学说 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1865美国内战 1864第一国际成立 1868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0~1871普法战争 19世纪70年代初意大利统一最终完成 1871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 1871.3~5巴黎公社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 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1903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主义诞生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 1922.12苏联成立 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9.18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一八事变 1933.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1937.7.7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1939.9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2初《联合国家宣言》形成反法西斯同盟

2019高考历史全国卷通史整合

通史整合(一)|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先秦、秦汉 [阶段特征] 政治: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思想:文化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1.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西周实行王位世袭制和以王族为主体的分封制,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走向崩溃,郡县制出现。 (2)宗法制:为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等方面的继承问题,西周实行宗法制,宗法制以血缘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崩溃,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2.秦汉中央集权制度 (1)秦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确立了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2)汉朝:汉承秦制并有所发展。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威胁中央。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设置刺史,监察地方;形成中外朝制度,过于集权导致东汉时期宦官外戚专权,政局长期动荡。 3.选官制度:先秦实行世卿世禄制;战国、秦、汉初实行军功爵位制;汉武帝以后实行察举制。 ——从粗放经营到精耕细作 1.农业 (1)生产工具:春秋战国之前,石器和木器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标志着我国进入“铁器时代”;汉朝以后,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继续发展。 (2)经营方式:中国古代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发展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3)土地制度: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商周实行土地国有的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成为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 (4)租佃关系:战国时期产生,汉代较普遍。 2.手工业 (1)夏商周时期:我国的“青铜时代”,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冶铁业开始出现,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 (3)汉代:开始用煤作为冶铁燃料;西汉丝绸远销欧洲;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东汉杜诗发明了水排,用于鼓风冶铁。 3.商业 (1)原始社会末期:以物易物的原始商业产生。 (2)商朝:产生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3)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工商业被官府垄断。 (4)春秋战国时期: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黄金、白银开始用为货币;都会兴起;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5)秦汉时期:秦统一货币;汉代专供贸易的“市”出现,开通海陆丝绸之路。 4.经济政策 (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提出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高中历史-通史资料-全套整理【修订版】

高考历史通史资料全套整理 历史阶段特征及知识整合 第1讲中国古代史 ●注:政治包括社会形态、社会矛盾、制度建设、民族关系或中外关系、军事斗争和对外政策;经济包括经济形态、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各个领域的表现、经济制度、政策;思想文化包括重大思想运动、教育、科技、文艺等,以下问题同上。 总特征: 政治: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手工业、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思想文化: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古代科技文化世界领先 对外关系: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一、先秦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时期((前2070年—前221年)) 阶段特征: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㈠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具体史实】 1、政治上: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西周确立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奴隶社会强盛。,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经济上: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变化。石器助耕,青铜器在农业很少使用;简单协作;(1)农业:实行井田制;耕作方式:青铜中耕但仍以石器锄耕为主;大禹治水; (2)手工业:商朝已有织机,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妇工;以“青铜冶炼”为主的官营手工业产生,青铜时代(代表礼制、权力和秩序);陶向瓷过渡; (3)商业: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出现;工商食官; 3、文化上: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周朝金文;宫廷舞蹈;礼乐文化;《诗经》的内容;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关键期;夏朝历法《夏小正》。 ㈡、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总特征】:政治: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分封制逐步瓦解,县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经济: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 思想:思想和科技繁荣,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具体史实】 1、政治: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割据争霸,分封制破坏;诸侯各国纷纷变法,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封建社会形成;选官制度:世官制 2、经济: 农业: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男耕女织的农耕经济(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农业技术:精耕细作;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使用;土地制度: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经济政策:商鞅变法确立重农抑商政策,奖耕织;兴修水利:都江堰、郑国渠; 手工业:商鞅变法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铁器的出现和推广;以冶铁业为主的私营手工业产生。陶向瓷过渡;出现钢剑; 商业:私商出现,打破“工商食官”局面;市井、商业都会形成;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商业繁荣。 3、文化: (1)思想百家争鸣,以儒、墨、道、法为代表诸子百家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法家思想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各国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最全高中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年代外国 禹建夏公元前2070年 商公元前1600年~1046年 周武王伐纣灭商,建西周公元前1046年~771年 周平王建东周(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8~6世纪城邦出现 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 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 主政治 鲁国实际上承认土地私有公元前594年 (铁犁,牛耕~生产力发展) 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黄金时代” 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 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秦始皇嬴政建秦朝公元前221年 汉武帝兴办太学公元前124年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 蔡伦改进造纸术105年 6世纪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北宋毕升胶泥活字印刷术11世纪中叶 14~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 15世纪前后西欧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1380年 1487年迪亚士到达风暴角(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 1497年达·伽马到达印度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 1517年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1519年~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 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惨败,失去海 上霸主地位 17世纪初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17世纪荷兰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17世纪初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7世纪中期英国《航海条例》,战胜荷兰 1687年英国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 学原理》 1688年光荣革命,议会邀请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18世纪启蒙运动 1721年英国第一位首相沃尔伯尔 18世纪中期英国胜法国,建立日不落帝国 1765年英国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1776年美国独立 1785年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7年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 1789年美国第一次总统选举(两届) 法国大革命爆发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 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在欧洲兴起 1807年美国富尔顿蒸汽机驱动轮船 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19世纪3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文学 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1837年美国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 林则徐虎门销烟开1839年 眼鸦片战争爆发看1840年前后 6月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英国鸦片战争 魏源完成《海国图志》世《南京条约》界1842年 8月《南京条约》 1848年底《共产党宣言》发表19世纪中叶浪漫主义音乐鼎盛时期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洪秀全)1851年1月 太平军定都天京(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冬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56年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1858年《天津条约》 洪仁玕颁布《资政新篇》1859年英国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俄国民族音乐兴起 洋务派提出“自强”19世纪60年代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俾斯麦领导德国统一 《北京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 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1863年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64年 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洋务派提出“求富” 洋务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福建巡抚在台湾设有线电报19世纪70年代 初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 1871年初 3月~5月 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巴黎公社 上海创办《申报》1872年 1875年初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电话

2020高考历史通史练习:(二)说明、表明类

(二)说明、表明类 (建议用时:40分钟) 1.(2019·宿迁三模)北宫锜向孟子请教西周的爵位等级与俸禄制度。孟子回答说详情已不可知,因为诸侯担心妨碍自身而将这方面的典籍销毁了,自己也只是听说过一些大概情况。这说明,当时() A.宗法分封制度遭到破坏B.思想文化领域因循守旧 C.儒家思想并未受到重视D.中央集权思想开始出现 2.秦代以前,卿大夫以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变化说明() A.皇帝独尊的至上地位B.皇权至上不可僭越 C.秦王嬴政的巨大功绩D.皇位世袭不可转移 3.周代,作为“天子”的周王既掌握“天命”又主宰“天下”。王室衰微后,诸侯征伐只能获取实质上的“天下”,却无法得到象征“天命”的“天子”身份。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这说明了() A.周代天命观念逐渐消亡 B.秦注重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 C.神权不再与王权相结合 D.秦意在打破旧有的权力逻辑 4.汉帝国建立之后,统治者逐渐把目光转向国内以稳固统治,激励军功的二十等爵制逐渐转变为帝国管理贵族、官吏、庶民的封君食邑赐爵制。这从侧面说明了() A.中央集权统治遭到了削弱 B.国家由战争轨道转入休养生息 C.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D.一般官员获得迅速晋升的机会 5.(2019·济南二模) 朝代 南方北方 人口 (万户) 占全国户 口数比 例(%) 人口 (万户) 占全国 户口数 比例(%) 西汉21 19.8 998.6 80.2 唐朝392 43.2 514.9 56.8 北宋 1 122.5 62.9 662.4 37.1 A.文景之治促进西汉人口的快速增长

高中历史二轮通史复习(同一阶段政治经济文化)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通史复习) 专题一古代中国: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复习指导】 通史复习,应注意按历史发展的时空顺序,分阶段梳理、整合必修与选修模块的内容,立体呈现同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分析阶段性特征,重新建构整体知识网络。 学习政治文明史,要以政治制度文明为核心,理清线索,把握概念,如郡县制与分封制等;这样;注意各个时期的重要政治观念,如中国古代韩非和董仲舒的君主专制理论等;善于运用比较方法,对不同的政治制度、政治观念进行比较;注意联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际 学习物质文明史,要化繁为简、理清思路;注重归纳,总结规律;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及历史与现实热点的联系等;运用发展生产力的眼光来评价历史事件与人物;注重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学习文明精神史,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以天文、历法、科技、教育、医学、史学等栏目为经,以时间顺序为纬,梳理知识点;注意总结规律,尤其要注意中国发达的古代科技不能够顺利转为近代科技的原因。 【内容总结】 1、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可分为五个时期:起源奠基时期、形成和发展时期、曲折发展和鼎盛时期、继续发展时期、繁盛与危机并存时期。 2、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基本内容有:①政治上: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②经济上:小农经济的确立与发展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不断进步,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与发展;以纺织业、陶瓷业、冶炼为代表的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与城市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③文化上: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辉煌的科技成就;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法绘画的发展、灿烂的文学成就、多姿多彩的戏曲有艺术。 第一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 【阶段特征】 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形成了农耕经济的雏形;是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的重要时期,建立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制度——世袭制、分封制,对古代中华民族的政治观以及伦理产生了深刻影响,标准着中华文明的起源。春秋战国时期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交替、除旧布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这一时期出现的政治制度、经济形式、思想文化奠定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 【知识梳理】 1、政治上: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①最高统治权利继承秩序确立和初步完善。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到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继承制度臻与完善。②地方管理制度产生和发展。商实行的内外服制度初步建立了地方管理制度,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运用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的方式管理中央与地方,扩大了统治区域。

2015年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通史资料整理

2015年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通史资料整理 历史阶段特征及知识整合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包括两大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即实行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的制度。 第二阶段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开创中央集权制度;汉朝在地方推行“推恩令”、中央实行内外朝制度;隋唐推行三省六部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两千多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两条基本线索。 2.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情况和主要特点 (1)农业:由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发展到后来的铁犁牛耕,并长期精耕细作,因此获得长足发展,小农经济长期成为我国古代经济的基本模式。 (2)手工业:包括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发展水平高,并长期领先于世界,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商业:自产生以来总体趋势是不断发展,市场不断繁荣,出现了大量的商业城市,但多数封建政府实行抑商政策,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4)经济政策:长期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和演变 ①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继承发展,成为显学,与其他学派形成了“百家争鸣”。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得以确立。③魏晋南北朝时,儒学受到佛教、道教思想冲击。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局面。④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心学新阶段,成为官方哲学。⑤明清之际出现否定传统观念、提倡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制的新思想,传统儒学焕发生机。 【内容总结】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可分为五个时期:起源奠基时期、形成和发展时期、曲折发展和鼎盛时期、继续发展时期、繁盛与危机并存时期。 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课程链接】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选修一《商鞅变法》 第一阶段:原始社会(略) 1.政治:实行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的制度。 2.经济:(1)土地制度: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农业:①神农传说:创制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②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3)手工业①纺织业:纺织原料最初用的是葛和麻;中国已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②青铜制造技术: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出土有小件青铜器,说明人们已掌握冶铜技术③陶瓷:陶器是新石器时代手工业的重要成就。如彩陶、黑陶(山东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白陶等。 (4)商业:已经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 3.文化——文字: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刻画

(完整版)中国古代历史通史高考知识点

中国古代通史 政治:井田制(经济基础)把土地划成井字形,层层分封 分封制(上层建筑)特点:层层分封等级分明,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统治 内容:把土地、人民分封给子弟、功臣、先代帝王后裔,拱卫周王朝统治 作用:①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②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出现强国兼并弱国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宗法制(大宗小宗)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维护了周朝的统治秩序,对后世影响极深 注:1.宗法制史分封制的核心和依据2.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3.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经济: 农业:原始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青铜农具的阶段 手工业:养蚕缫丝世界最早,商代出现斜纹提花织物;商周青铜冶铸繁荣,司母戊鼎最为著名;商朝发明原始瓷器。 商业:商朝因从事商业的人多而著称。 文化:商代甲骨文表明汉字已具有完整的体系。殷商时期甲骨文金文(铭文)是汉字的起源 夏朝:农业历法《夏小正》商代《殷历》 夏商时代产生了宫廷舞蹈,周朝统治阶级制定出包括舞蹈形式在内的礼乐制度 夏商周 (奴隶制)

战国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 地方实行郡县制 与分封制比较:1.分封制是世袭,郡县制是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2.分封制地方有独立性,郡县制地方没有任何独立性 经济:商业:推行重农抑商、明码标价、统一度量衡、货币、车同轨; “市”的形成与发展(长安商业区和住宅区严格分开,设令、长管理) 手工:青铜器轻巧华丽,瓷器生产技术成熟 赋税:秦朝赋税沉重 文化:统一文字(篆隶通行) 思想上:焚书坑儒 推行法家学说 设立乐府机构 秦国 (咸阳) 三公九卿制:皇帝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行政) (军事) (监察) 奉常 郎中令 卫尉 太仆 廷尉 典客 宗正 治粟内史 少府

高中历史通史大事年表(含历史阶段特征)

近代以来世界通史通览与阶段特征 阶段特征中国时 间 世界阶段特征 中国近代的前夜---明中期到清中期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封建社会由盛转衰。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这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逐步走向闭关锁国。商品经济发展,徽商和晋商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文化承古萌新,传统科技涌现出一批巨著;理学走向极端,带有民主色彩的早期启蒙思想应运而生;市民文学兴起,明代传奇、明清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西学东渐初见端倪。 1488 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好 望角 工场手工业 发展和早期 资产阶级革 命阶段 (1500前后 ——18世纪 末) 欧洲正处在封 建社会解体、 资本主义兴起 阶段;荷兰、 英国、美国和 法国资产阶级 革命爆发,资 产阶级代议制 诞生。欧美资 本主义经济处 于工场手工业 时期;新航路 的开辟和早期 殖民扩张扩大 了欧洲资本原 始积累,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 雏形出现并不 断发展,世界 由分散逐渐走 向整体。文艺 复兴、宗教改 革和启蒙运动 先后兴起,思 想解放运动深 入发展。 1492 哥伦布在西班牙支持下 发现美洲 1498 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 到印度的新航路 1517 马丁·路德揭开宗教改 革运动序幕 1519- 1522 麦哲伦在西班牙支持下 进行环球航行 葡萄牙侵占澳门1553 荷兰侵占台湾1624 164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明朝灭亡;清军入关1644 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 清派施琅统一台湾1683 清设立台湾府,隶属福 建省 1684 1687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 数学原理》 1688 英国光荣革命,标志革 命结束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689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确立君主立宪制 1765 珍妮纺纱机发明,揭开 工业革命序幕 1776 《独立宣言》发表,标 志美国建国 1782 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7 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 1789 美联邦政府成立;法国 大革命爆发; 颁布《人权宣言》 1792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804 《拿破仑法典》颁布; 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资本主 义的蒸汽时 代 (19世纪 初——19世 纪70年代) 1807 美国富尔顿制成汽船 1814 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火 车; 1815 滑铁卢战役失败,拿破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资料全套整理(超强)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资料全套整理 第1讲中国古代史 ●注:政治包括社会形态、社会矛盾、制度建设、民族关系或中外关系、军事斗争和对外政策;经济包括经济形态、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各个领域的表现、经济制度、政策;思想文化包括重大思想运动、教育、科技、文艺等,以下问题同上。 总特征: 政治: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手工业、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思想文化: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古代科技文化世界领先 对外关系: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一、先秦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时期((前2070年—前221年)) 阶段特征: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㈠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具体史实】 1、政治上: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西周确立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奴隶社会强盛。,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经济上: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变化。石器助耕,青铜器在农业很少使用;简单协作;(1)农业:实行井田制;耕作方式:青铜中耕但仍以石器锄耕为主;大禹治水; (2)手工业:商朝已有织机,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妇工;以“青铜冶炼”为主的官营手工业产生,青铜时代(代表礼制、权力和秩序);陶向瓷过渡; (3)商业: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出现;工商食官; 3、文化上: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周朝金文;宫廷舞蹈;礼乐文化;《诗经》的内容;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关键期;夏朝历法《夏小正》。 ㈡、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总特征】:政治: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分封制逐步瓦解,县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经济: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 思想:思想和科技繁荣,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具体史实】 1、政治: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割据争霸,分封制破坏;诸侯各国纷纷变法,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确立封建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6-2试题(20210211193700)

6-2 板块四限时?规范-特训【 、选择题 1. [2017 ?福建莆田八中期中]清代实行白银、铜钱双本位货币制度,清廷规定白银一 两兑换制钱千文,但二者关系却不平衡, 乾隆中期之前表现为钱贵银贱, 道光年间表现为银 贵钱贱,导致这一变化的应是 ( ) A. 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长期出超 B. 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C. 国家减少了铜钱的铸造发行 D. 对外贸易顺差变为逆差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乾隆中期由于在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顺差地位, 海外白银大量流 入中国,所以“钱贵银贱”,道光时期, 虽然在正当贸易中中国仍是顺差, 但鸦片走私使白 银大量外流,中国由顺差变为逆差,所以“银贵钱贱”,故 D 项正确。 2. [2018 ?贵州遵义四中月考]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年来国事日非……受 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 工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 洋务运动抵制了西方的侵略 B. “受人凌辱”指的是中国甲午战败 C. 体现了 “中体西用”的思想 D. 认识到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李鸿章认为西方国家强盛的原因在于重视工商业, 说明其认识到发展工商 业的重要性,所以选 D 项。A 项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明确指出“受人凌辱”指什么,故 B 项错误;C 项中的“中体”材料没有体现。 3. [2018 ?辽宁六校联考]一般认为:洋务运动从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总理衙门开 始,而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惨败则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这一划分过于 刻板化,甲午战后洋务运动依旧开展着。后者观点主要是着眼于 ( ) 答案 B 解析 洋务运动的开展,不仅仅指的是人才, 故A 项排除;“甲午战后洋务运动依旧开 展着”反映了洋务运动在甲午战后随着世界的日益整体化, 中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步伐没 有停止过,其着眼点在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故B 项正确;洋务运动时期的军用工业与民用 工业均属于洋务企业,而不是民族资本主义, 故C 项排除;洋务运动的核心是“中体西用”, 与中国外交近代化无关,故 D 项排除。 4. [2017 ?武汉外国语学校期中]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云:“我 朝三百年间,学术三变:国初一变也,乾嘉一变也,道咸以降一变也。”材料中“道咸以降 一变”,主要 A. 洋务人才依然受重用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D .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完整版)高中历史大事年表(最终)

高考历史重大史实及基本知识点 复习 ★★中国与世界重要历史事件★★一、世界史大事年表 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87-1488迪亚士远航到达非洲南部沿海 1492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 1497-1498达伽马远航到达印度 1519-152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8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确立 1689俄国彼得一世开始改革 17时机后半期牛顿力学体系确立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775-1783北美独立战争 1776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1785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1789.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 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 1844德意志西西里工人起义 1848.2《共产党宣言》发表 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 19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学说 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1865美国内战 1864第一国际成立 1868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0~1871普法战争 19世纪70年代初意大利统一最终完成 1871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 1871.3~5巴黎公社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 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1903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主义诞生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11.7(俄历10.25)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22.12苏联成立 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9.18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一八事变 1933.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1937.7.7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1939.9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2初《联合国家宣言》形成反法西斯同盟 1945.2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 1945.5.8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1945.9.2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1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945.10联合国建立 1947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1948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 1949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950-1953美国侵略朝鲜战争 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1954《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字 1955亚非国家召开的万隆会议 1955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60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成为“非洲独立年” 20世纪60年代初不结盟运动形成 20世纪60年代初-1973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1967欧洲共同体成立 197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恢复 1972.2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发表 1973美国在《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议》上签字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 1991苏联解体 1992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 1993欧洲联盟建立 二、中国史 (一)奴隶社会(前2070年~前476年)夏(470年)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启称夏后建国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商(554年)

高中历史-通史资料-全套整理【精品版】

高考历史通史资料全套整理[精品版] 历史阶段特征及知识整合 第1讲中国古代史 ●注:政治包括社会形态、社会矛盾、制度建设、民族关系或中外关系、军事斗争和对外政策;经济包括经济形态、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各个领域的表现、经济制度、政策;思想文化包括重大思想运动、教育、科技、文艺等,以下问题同上。 总特征: 政治: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手工业、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思想文化: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古代科技文化世界领先 对外关系: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一、先秦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时期((前2070年—前221年)) 阶段特征: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㈠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具体史实】 1、政治上: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西周确立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奴隶社会强盛。,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经济上: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变化。石器助耕,青铜器在农业很少使用;简单协作;(1)农业:实行井田制;耕作方式:青铜中耕但仍以石器锄耕为主;大禹治水; (2)手工业:商朝已有织机,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妇工;以“青铜冶炼”为主的官营手工业产生,青铜时代(代表礼制、权力和秩序);陶向瓷过渡; (3)商业: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出现;工商食官; 3、文化上: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周朝金文;宫廷舞蹈;礼乐文化;《诗经》的内容;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关键期;夏朝历法《夏小正》。 ㈡、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总特征】:政治: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分封制逐步瓦解,县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经济: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 思想:思想和科技繁荣,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具体史实】 1、政治: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割据争霸,分封制破坏;诸侯各国纷纷变法,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封建社会形成;选官制度:世官制 2、经济: 农业: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男耕女织的农耕经济(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农业技术:精耕细作;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使用;土地制度: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经济政策:商鞅变法确立重农抑商政策,奖耕织;兴修水利:都江堰、郑国渠; 手工业:商鞅变法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铁器的出现和推广;以冶铁业为主的私营手工业产生。陶向瓷过渡;出现钢剑; 商业:私商出现,打破“工商食官”局面;市井、商业都会形成;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商业繁荣。 3、文化: (1)思想百家争鸣,以儒、墨、道、法为代表诸子百家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法家思想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各国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