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心身健康

浅谈心身健康

浅谈心身健康
浅谈心身健康

浅谈心身健康

张文灿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能够有幸来到世上走上一遭,机会难得。但要面对挑战,不负此行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盘古至今,有多少英雄豪杰出生入死,一世英名,却晚节不保,一失足成千古恨。虽然我们不指望做到出人头地,青史留名;也至少图个平安喜乐,善始善终。现实世界充满尔谀我诈、弱肉强食和种种诱惑。人生道路充满艰难困苦、沧海桑田和私欲妄求。看来,如何做人是一门需要毕生努力学习的高深学问。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又不时看到许多崭露头角的精英名流、毕生奋斗的朋友同事英年早逝,不能尽享天年。健康的身体又是人生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常年生活在病痛之中的人需要寻求解脱,不幸死于“无知”,却更是令人痛心。于是,如何健康长寿则是更为重要的另一门需要毕生学习、实践、净心感悟的高深学问。一个没有苦难和疾病的世界是人类几千年来共同苦苦探索和追求的梦想。大诗人陆游也曾感叹道:“遇事始知闻道晚,抱痾方悔养生疏。”

如果能够认识到其重要性,用毕生精力来认真学习这两门功课,不断追求真理,完善人生,健康人生,就可以算是一个有智慧的成功人士。

“刀儿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人生在世必须学会自己喜欢学习,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与时俱进,为自己创造前途。简而言之,小时候应该学德,学孝道,接著学背书识字、择文断句,再往下学数理化。到青年学个人奋斗,为人处世,成家立业。到了中年学习建立功名,子女教育。到了中老年,学平和心态,养生长寿。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认识感悟真理,改变自己旧观念,接受新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轻松,不破不立,甚至往往是非常痛苦的。都要经过反反复复“学习-感悟-超脱”这样一个不断循环、不断提高、不断开智、开悟的过程。当达到超脱的境界时,又会感受到茅塞顿开,云开日出和一览众山小的喜悦和解脱。学习的目的和内容很广泛,围绕上述的两门课目,涉及到生命道路、前途命运、科学技术、个人修养、养生长寿等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真理。特别是现在信息世界,更可以说俯拾即是。学习有很多智慧、方法和渠道。

拜书为师

书本知识荟萃、承载了几千年来人类历史、宗教、伦理、哲学和科学等方面发展、进步和文明的全部沉淀和真理。越是跨越时间和时代而经久不衰的书,其可信度越强,越是真“经”。因为历史和时间是最好的验证。那些书中的道理大部分是真理,是人类最宝贵的遗产和智慧的结晶。真正的“经”书不一定要大部头的。如老子的“道德经”只有五千字,但是充满了“道”理、智慧和真理。是世界上除圣经外传播最广、翻译文字最多的书。如果能

够老老实实地直接从好书中学习知识,汲取营养,掌握真理,则会很快立竿见影、大大受益。要知道,许多真正有智慧、有学问的圣贤、大家、大师是靠博览群书、取其精华、融会贯通、感悟超脱、独辟蹊径而最终达到大彻大悟、创立学说而成就事业的。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实际上他们都是以书为师,不断追求,千思百虑,而达到开智开悟的。既然他们可以做到,普通人为什么不可以呢?“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假。不是说每个人都要成为大师、大家,著书立说,流芳百世。而是说要通过看书学习来不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健康自己。

看书学习,掌握知识,感悟真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有恒心和毅力。许多原著如“圣经”和“佛经”都经过翻译。孔子的“春秋”及“论语”和老子的“道德经”都是古文,都不好懂。学习科技知识更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因此要制定学习计划,做到持之以恒才能“滴水穿石”。荀子在他的《劝学篇》里讲“故不积蛙步,无以至千里;不积水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静心读书不仅可以获得知识,开启智慧,陶冶情趣,甚至可以忘我入定,延缓衰老,延年益寿。杨振宁先生已经88岁,保持思路敏捷,耳聪目明,最近还雄心勃勃宣告能够活到108岁。和他兴趣广泛,每天坚持读书学习有很大关系。祝福他老人家心想事成。

读书求知固然快捷,但是普通人的智慧水平,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均有限,许多真理往往要经过名师指教,甚至要经过自己不断碰壁,痛苦的磨炼才能领悟得到。

拜贤为师

“要知前面路,请问过来人”,“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人的一生不走弯路,不犯错误很难很难。关键几步要走好了,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有智慧的圣贤、先知、智者、导师和父母因为阅历丰富,高瞻远瞩,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往往经过毕生磨练,开启了智慧,掌握了“天道”,可以为我们传授知识,揭示真理,指点迷津。探索发现真理,发现道路,发现方法很不容易。一般都是非常有天赋有智慧的圣贤、先知、智者的经过多年的学习、观察、感悟和反复验证,经过无数次反复失败总结出来的。有的真理甚至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懂得了道理,做起来就相对容易。这就是“知难行易”。

要知道,人生道路就像解一道复杂的数学题,正确的解法也就那么几种,正确答案也只有一个。错误的解法可以有很多很多种,错误答案可以有无数种。再举一个例子,从上海到纽约走大西洋自驾帆船,如果没有导航设备,错误的路线会有无数条,甚至永远难以到达。人生道路则更需要有“仙人指路”,不断调整航向,以免误入歧途。

要走正道,青少年学生时期必须做到虚心谦卑,勤学好问,认真听从有智慧的圣贤、先知、智者、导师和父母这些“过来人”教诲和指教。做一个“好学生”和“乖孩子”。那么就可以迅速、直接掌握真理,一生中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少犯很多错误。那不是走捷径,

而是走一条正直康庄大道,自然比弯弯曲折的小路来得快。那就是一个有相当智慧的聪明人,就可以逆流而上,不断进步,不断登高。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朋友和同事间的交流也可以沟通信息,取长补短,参考资询,故对正确决策非常重要。这里也有一个自己要思考感悟,把握方向,不盲目服从、偏听偏信的问题。做到这一点,也很不易。

还有,虽然有道理摆在那里,只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又叫“知易行难”。行道比知道要难,恐怕也是最难的。还是信心和志向的问题,所以真正成功的人是那些少数知难而进,永不放弃,永不言败的人。很多情况下,即使有过来人的“仙人指路”,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也很难真正理解智慧者的真正意图,一次成功。人们的逆反和侥幸心理,一定要犯该犯的错误,甚至不断重复才能学会。有时也因为信心不坚固,常常到接近胜利时发生了动摇。可以说,科学研究和商业发展应用的成果都是不断修正错误的累积,所以说“磨难是恩典,错误是财富”。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人犯错误往往都是认识片面,偏离了真理,偏离了客观规律的结果。很多情况下是人观念错误,心术不正或私欲妄求而受到的必然惩罚。如果能够做到谦虚谨慎,克勤克俭,及时发现错误,及时修正错误,总结经验,今后避免同样的错误。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

拜道为师

“天有天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人有人纲,物有物质”。这些规律、法律、规矩、准则和标准就是天地事物和人生的正道和真理。大千世界,形形色色,包罗万象,无所不包,无所不有,鱼龙混杂,相当部分都是受人私欲妄求指使下产生的形形色色的歪门邪道。然而,自然、生活、社会的客观规律都是有道可循,有律可守的。真正正确、正派、正直的正道却只有一条,那就是那条历尽艰难困苦而成功所谓的“天道”。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圣经里讲“通向天堂的门很窄。”老子讲“道法自然”。也就是自然规律就是“道”的法。所谓“天不变,道也不变”。偏离了这些“道”,就要付出代价, 在工作上、社会中、生活上、身体上的错误、挫折、疾病就会教训我们。

在所有规律中,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因果规律”。一般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所以星云大师教导人们“宁可以不信佛,但不能不信因果。因为不信佛,佛祖不会气恼怨怪我们,降罪伤害我们。所以信佛固然对人生有很大的助益,不信佛也不会生不好的后果。但是不信因果、不明因果、不知因果、不顺因果而行,则后果不堪设想。因为“因果”是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的真理。大至国家兴衰,小至个人得失,追根究底,其中的一切过程,惟有“因果”二字才能予以说明。”要老老实实驯服敬畏因果规律这个“天道”。

“祸福无门,唯人自召”,成功的结果,一定有造成成功的理由。失败的结果,一般也必然有导致失败的原因。不管相信还是不相信上帝存在,应当承认“因果”就是上帝创造的“道”。也就是说即便我相信上帝,每天求神祷告,如果我违背了“因果”这个道也同样受

到处罚,该出现的问题还要出现。反之,如果我符合了“因果”这个道,该成功的事情就会成功。关键是要精诚努力,锲而不舍,循道而行,自然就会感动上帝。

“精诚所至,石门自开”,“天道酬勤”。

上帝是公义、公平公正的,是一视同仁的。关键是要符合“天道”,就一定会成功。尽管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他也要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才能为世人赎罪,得到举世公认的荣耀,难道有人能够例外吗?再则,上帝的成功之“道”还包括了时间。所以我们也要坚信不疑,充满信心,经历时间的考验。百折不挠地行在正道上,想不成功也难。

因此不要对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不满和抱怨,怨天尤人。现实就是一面镜子,自己的工作、生活和身体现状就是过去一切作为、努力和付出的客观反映,丝毫不差。如果自己认识水平上不去,不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升级换代”,那么自己各方面的状况不会有任何改变。要认真寻找自身的原因,痛改前非,只有符合了“天道”,问题往往会迎刃而解。黑格尔说过: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

非常深刻。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人在社会上生存,要象水一样去适应社会,适应环境,适应身体。反其道而行之的结果只能是碰得头破血流。因为不难发现,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改变的事情是自己,用改变自己来适应那个不变的“道”,就可以大大减少痛苦。当然改变自己也是一个艰难困苦的过程,并不是人人可以做得到的事。而改变环境,改变别人却更如同天方夜谭,是几乎不可能的。

“两斗皆仇,两和皆友”,如何化解人生遇到的种种矛盾是一门高超艺术。无论社会、工作和家庭矛盾天天都会遇到。矛盾的产生是同一层次的矛盾双方对同一目标产生了竞争,或者对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意见发生了分歧。大部分矛盾都是一些恩恩怨怨,不是原则问题。如果一方比另一方高,高姿态;或者一方比另一方低,低姿态;或者一方退让一步,做到“退一步海阔天空, 忍一时风平浪静”都可以化解矛盾。

“君子坦荡荡,小人小人长戚戚”,许多海纳百川的人,宰相肚里能撑船,不和那些小人、小事一般见识,做到“难得糊涂”,反倒活的潇洒超脱。因为自有天道在主持正义,吃一点小亏其实没有关系。在枝节小事上糊涂,在大是大非上不糊涂,做那些“聪明人”不做的“傻事”,是大智若愚的表现。不难发现,常常吃亏的人,其实并没有吃亏,往往在其他方面得到更多的补偿。譬如加薪升迁,健康长寿,青史留名。所以,成就大事的人,“有容乃大”,没有一个是靠算计、嫉妒和诋毁别人起家的。如果“吃小亏,占大便宜”不错,那么“得小便宜,吃大亏”也不错。如果我们真正理解“吃亏是福”的道理,也不难看到其另一面则是“贪婪是祸”。其实,这都是天道。所以,帮助、原谅、饶恕别人是福,实际上是在更大程度上帮助、原谅、饶恕自己,也是祝福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拜养为师

说到身体健康,不能不提到其四个要素:即平和心态,饮食营养,适当锻炼和充足睡眠。概括起来,人体的健康离不开这四方面的重要基础,即首要的平静自然的精神基础,科学平

衡的饮食营养物质基础,系统适当的体育锻炼身体基础和充足睡眠的充沛精力基础。这四方面的努力都是为了保障气血正常运行和营养物质的供给。身体健康保养也就离不开对于每个器官和组织细胞精神方面的喂养和营养方面的喂养。

“因果”关系可以解释说明万事万物,用来分析人体的健康和疾病也非常适用。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一些重病、致命疾病往往有其特定的内在心理致病因素,如紧张、压抑、忿恨、发怒、生气;有一定的内在年龄老化因素,如机体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失灵;可能有一定的内在遗传致病因素,如家族病史;以及一定的外在环境致病因素,如污染、不健康食物过量、烟酒嗜好等;或者缺乏某些营养元素,如胰岛素,维生素等。

一、喜乐的心乃是良药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人的“生老病死”,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经脉的通畅运行,也是像体日月星辰运行,像个小宇宙,有“天道”可循。偏离了这些“天道”,身体上就会产生疾病来向我们发出警告。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大部分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完全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心,心里要安定,平静,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要想身体健康,健身不如养生,养生要先养心。圣经讲“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在科学上已經发现,人在正向积极的思考与负向消极思考時所使用的神经系统居然是相反的,而且是互相拮抗的。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的思考是乐观、祥和、感激、快乐时,人脑中的正向思考的神经系统会作用,而另一套负向思考的神经系统不但不會作用,还被抑制住。相反的,當一個人心中充滿了仇恨、悲伤、沮丧、恐惧、嫉妒时,負向思考的神经系统会被激发而作用,但是在此同時,正向思考的神经系统却被完全抑制住了。

很多重病或绝症,有一个重要理由∶恨,无异于慢性自杀。当这恨没了,病也必一起消失。这世间最难解的是绵延不止的恨,固有解不开的恨,才有治不好的病。人们往往用怒火燃烧来形容生气、憎恨和愤怒。殊不知人体的经络、循环系统和内脏器官都会被烧出毛病来,会经络不通,气血堵塞。会影响五脏六腑,食欲不振,发炎生病。采用药物可以下火消炎,冷静的心态也可以熄灭心中之火。

因此中医道家讲“病由心生,病由心治”。疾病的根本原因是人的私欲妄求的贪婪心,嫉妒心,憎恨心,抱怨心偏离了慈悲爱心的“天道”,久而久之,经络和气血堵塞,造成各个系统疾病。所以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治疗和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起到对病的调节缓解作用,不能去根。

仰望那些为数不多百岁老人,无一例外都享有随遇而安的自然平和心态。与目前急功近利,心急火燎的世人相反,他们大部分是在近乎世外桃园的环境中平静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虽然有关长寿的著作和理论很多,真正成功专家是这些实践家。他们大部分都过着简朴规律的生活,返璞归真,心态平和,感恩知足,逍遥自在,平安喜乐,家庭和睦,淡泊名利,空气新鲜,天然食物,粗茶淡饭,适当运动,充足睡眠。一点也不复杂,也并没有什么高级营养品,灵丹妙药和神功奇法。那些东西许多是人为的人造的,不是神造

的自然的。长寿实际上是一种符合“天道”的精神境界和生活方式。人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与社会和谐相处,和人际和谐相处,也要和自己的身体和谐相处。

二、注意“更年期”健康

不幸的是,现代社会的发展也给我们今天生存的环境和食物带来很大问题。空气、水及食品的污染。现代农业和畜牧业在大大提高产量的同时,广泛使用化肥、杀虫剂、抗生素、生长激素、添加剂等等。我们现在的食物不但营养成分今非昔比,特别是肉食、白米、酒类、和甜食为酸性物质,并且含有大量的化学药物残留,对人体免疫系统有害。人体中的营养元素的不平衡及缺乏比我们想象的严重的多,人们的衰老和疾病,首先是免疫系统的营养缺乏造成的。再加上现代人缺乏运动,生活压力大,精神紧张,令体质酸化,而不是正常的弱碱性。酸性体质会破坏人体的自然免疫力和排毒能力,因此极易患各种疾病。

特别是当人到了40-50岁左右进入“更年期“以后,工作家庭双重压力加大,身体各个器官却渐渐开始衰老,运转不灵,精力和体力每况日下。据科学分析,在44岁左右,精力的下降与负担的加重两条曲线相交,是人生命旅程中的一个非常危险的“坎”。这时循环免疫系统对身体的洁净能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机体自我恢复能力明显下降,对营养品及药物的依赖性却渐渐加强。要千万注意身体发出的信号,对名利的追求和家庭负担做出相应及时调整,量力而行。不能还像年轻时期一样不分昼夜连轴运转,更不能生气发怒,暴跳如雷。我们注意到周围英年早逝的人,可能是在这个关键时期没有调整好。有人甚至在个人婚恋上、工作上、家庭上、社会活动上超重负担。身体就可能发生不可逆转的大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一些现代病如高血压和糖尿病要终生服药。药物在治病救命方面的效果也是不可低估的,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许多年龄大的患者已经失去自我修复功能,只能靠药物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指标,关键是要对症下药。特别要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防止滥用药物。近年来许多补充微量营养对人体的重要性引起大家的重视。来自天然植物的营养物的全价抗氧化剂等营养元素却对身体的洁净和免疫系统的增强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健康的身体是多年正确的心理、生理、营养和生态环境共同造成的结果。疾病的产生则是因为观念错误造成了心理、生理、营养和生活习惯方面错误的行为偏离了“天道”,久而久之而造成的结果。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信息和警告,我们必须聆听,驯服,痛改前非。为什么有人得了癌症会痊愈,多数人不会?有的癌症患者得知自己患了绝症后,一反常态,放弃紧张生活压力和精神负担,开始注意科学养生。每一天都是节日,活得潇洒超脱,轻松自如。反而去除了癌症产生的内在外在因素,在不知不觉之中符合了身体健康的“天道”,机体免疫力大大增强,癌症不治而愈。另外,现代医学已经证明抽烟与肺癌、喝烈酒与肝癌呈现强相关,就不需要再抱有侥幸心理,“以身试法”。

再如肥胖症的直接原因就是满足欲望,无节制饮食,以致恶性循环。也是观念方面出了问题,无法控制食欲。现代医学证明,唯一最有效的,不反复的治疗肥胖症方法是切胃手术治疗。现在肥胖症在全世界青少年和成人中愈演愈烈,是引起许多并发心脏病和糖尿病的元凶,因此必须“从娃娃抓起”,防微杜渐,持之以恒,以免木已成舟,积重难返。

三、身体锻炼

人属于高级动物,适当的身体锻炼和有氧体育运动是必不可少的。散步、打球、游泳和其他户外运动都是有益的。中国许多传统的武术都可以追溯到其源头中医道家的一套博大精

深的科学养生健身长寿的功法,譬如太极拳,也包括了对于饮食的合理控制。目前许多起源于印度佛教的健身方法如瑜伽也在西方日益流行,甚至被一些西方教会渐渐接受。而基督教默想“Meditation”,等候神,与佛教、道教的站桩、打坐有大同小异,异曲同工之妙。

四、宗教信仰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现代人往往都在追求提高物质生活方面下工夫,追求的程度甚至超过了生命本身,後果是很可怕的。要知道,人们对於物质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一旦这种欲望得不到控制,那等待我们的就是无止境的痛苦。其实,财物是身外之物,是为人服务的工具,不应当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物质能带来的享受,精神也能;药物能治疗疾病,心理疗法也能做到。所以,我们用一生来追求财富,不如用一生来追求真理,培养出一种好的心态,让我们的精神达到一种超凡的境界。

几乎所有宗教都劝导人们慈爱、勤奋、节俭、付出、吃苦、吃亏、真诚、奉献、坚持、感恩、宽容和谦卑等。那是一条淑世济民,艰难奋斗,坚持不懈,实实在在,光明高尚的前进成功道路,是正确的“天道”。有违于人们嫉恨、懒惰、奢侈、获得、安逸、沾光、虚伪、自私、放弃、贪婪、算计和骄傲的私欲和偏离本性。那是一条损人利己,急功近利,弄虚作假、不劳而获甚至贪赃枉法的失败甚至灭亡的道路。尽管成功的人不一定都是信教的人,宗教往往教诲人们在思想和行为方面规范自己,去符合“天道”。于是大大增加自己成功的机会,大大减少犯错误的机会。信教的结果,能够真正改变人生道路,将过去的“恨”变为“爱”,做到爱人如己,使人获得新的生命。会给人们带来知足感恩、平安喜乐的人生。那也许才是真正成功的人生。

据科学研究报道,有宗教信仰的人平均比没有宗教信仰的人长寿8-10岁。究其原因,宗教信仰可以提高人们的精神寄托,净化人们的心灵世界,放弃人世间的私欲妄求和贪婪,规范人们的言论行为。因此大大解脱现代社会的精神压力而达到心态平和的状态。不信神的人达到这种精神境界,符合了“天道”,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些百岁老人不一定都有宗教信仰。问题是如果不经过学习“天道”,提高认识,战胜自我,普通人特别是那些“心理病”人,依靠自己很难解脱多年形成的狭隘偏见的本性捆绑,达到那种忘我豁达的境界。要知道,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认识和改变自己的错误观点。只有宗教信仰才可以引领人们的生命、道路和真理,驯服在神面前,彻底造就一个新人。在这方面就明显起到了一个“心理医生”的作用。而这个“心理医生”的指导作用被许多无神论者大大地低估和忽略掉了。

结束语

一般来讲,大部分真正成功人士都是那些能够战胜自我私欲,愿意吃亏和付出奉献的人士。健康长寿的人士也是那些豁达开朗,心态平和,注意营养,适当锻炼和充足睡眠,少有不良习惯的人。虽然成功长寿的人不一定都信仰宗教,但是,信教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符合“天道”,改变人生道路,获得新生命,达到成功长寿目的。当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明了学习的必要性和进步的艰难性。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人的本性决定了自己往往看不见自身的缺点,往往认为别人是错的,自己是对的,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所以人们完全依靠自己来改变自己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否认宗教在造就、教化人方面的作用。例如基督教的“原罪论”的观点有助于人们洗心革面,看到自己软弱和丑恶的一面。驯服在神(天道)面前,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逐步改变自己。别人的批评意见,不管是工作、为人、还是生活习惯方面,往往是一面镜子,镜子里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于是就要感谢那些指出自己缺点的人,做到“闻过则喜”。因为人驯服“天道”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乃是自己。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一定是一个智慧的之人。

总之,老子说:“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孔子说“三人行,中必有我师焉”。所以佛家讲“空”,道家讲“无”,儒家讲“虚”,基督教讲“虚己”而且在所有“罪”中,骄傲是最大的“罪”。都是讲做人首先要倒空自己,谦卑下来,虚心学习,明心见性,能够让正确的东西进来,能向一切书本、人物、自然、错误、生活和社会学习,才能够不断进步提高,完善自我,健康人生。在任何情况下,骄傲、满足和固执己见都是正确判断决策和身体健康的大敌。

健康人格的六个特点

健康人格的六个特点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有句名言,“同样的火候,使黄油融化,使鸡蛋变硬。”他创立了人格特质学。他反对精神分析学的观点,认为人格不是已经形成的东西,而是正在形成的东西,一个不断变化着的动力组织。他认为人格是由心理及生物结构组成,其各方面都是连续的。为此,他将健康的人格归纳成如下六个特点。 同志们自行对照吧 (1)自我广延的能力(cpadty for self extension);健康成人参加活动的范围极广。他们有许多朋友、许多爱好,并且在政治、社会成宗教活动方面也颇为积极. (2)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健康成人与他人的关系是亲密的,但没有占有感,无嫉妒心。这种人也有同情心,他们能容忍自己与别人在价值观与信念上的主要差别。 (3)情绪上有安全感和自我认可(自我承认)。健康成人能忍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挫折,经得起一切不幸遭遇。他们对自己也具有积极的意象。所谓自我意象,即自我形象或对自己的看法。 (4)表现具有现实性知觉。健康成人看待事物是根据事物的实在情况,而不是报据自己的以往留存的消极元意象或希望那样

来看待事物。这种人看待情境及顺应情境都是极为明白的,是‘明白人’,不是‘糊涂人’。 (5)具有自我客体化的表现.健康成人对自己的所有和所缺都十分清楚和准确。他们理解真正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别。他们也知道自己如何看待自己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之间的差别. (6)有一致的人生哲学。健康成人需要有一种一致的定向,为一定的目的而生活,有一种主要的愿望。阿尔波特认为这种定向在性质上不一定是宗教性质的.意识形态、哲学,信条,生括的预感或前景都能对人的—切行动产生创造性的推动力。 阿尔波特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他还花了不少精力投入"成熟者"心理健康特点的研究,强烈反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残缺心理学",价值研究是人格特质理论应用的一项重要工作。阿尔波特相信一个人的努力、希望和生活意义都出于自身的价值观。他发展了斯普伦格“人的类型”(1922年)的原意,不把人们看作是六种价值观中某种类型的人,而是认为每个人都具有的六种基本的可变价值方向,它们以不同的程度建构于生活的一致性之中。 六种价值方向的表现如下: 1、理论型

浅谈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

浅谈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 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表测量,其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心理健康标准随着时代变迁、文化背景变化而变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 人们不禁要问一一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 黑龙江大学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崔建华教授说,目前的中国大学生看起来有喜有忧。喜的是,他们已有了很强的独立性和自我经营、学习、发展的能力。忧的是,他们的心理状况与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国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风气不断影响着原本清纯的大学校园,校园已不是一片净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十分集中和突出。 据哈尔滨工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裴秋宇老师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综合起 来大体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一般性的成长心理问题,有心理障碍倾向但并不严重,这是大学生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另一类则是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心理障碍。 成长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的问题,学习心理调试不当而出现的心理问题,情绪控制、自我认知、人格发展、意志品质锻造能力的相对较弱而造成的人际交往、恋爱、性心理等方面出现心理与行为的偏差。专家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有着诸多原因,其中人际交往排在首位,但是性与恋爱所造成的危害却最严重。 首先在人际交往上,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上的娇生惯养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锻炼,独立的生活能力较差,大学生活与梦想上的落差,以及同学生活上的差异,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其次在性与恋爱上,开放的校园使性与恋爱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话题,一些学生难以把握住自己,一旦出现问题可能走向极端。第三在学习上,由于从紧张的高考中脱颖而出,许多大学生到了大学就想放松一把,而昔日的高材生走到一起,一些学生没有了往昔的优势,学习压力增大。据调查,理科生的学习压力与文科学生相比较为突出。第四是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在校大学生带来新的压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也并无明显界限,而是一个连续化的过程,如将正常比作白色,将不正常比作黑色,那么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一一灰色区,世间大多数人都散落在这一区域内。这说明,对多数大学生而言,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面临心理问题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应积极加以矫正。与此同时,个体灰色区域也是存在的,大学生应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及时进行自我调整。 人的健康状态的活动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当一个人产生了某种心理障碍并不意味着永远保持或行将加重。在心理上形成心理冲突是非常正常的,而且是可以自行解决的。二是整体协调性。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以心理活动为本考察其内外关系的整体协调性。从心理过程看,健康的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协调体,这种整体协调保证了个体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的高度准确性和有效性。事实表明,认识是健康心理结构的起点,意志行为是人格面貌的归宿,情感是认识与意志之间的中介因素。从心理结构的几个方面看,一旦它们不能符合规律地进行协调运作时,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困扰或问题。从个性角度看,

最新浅谈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浅谈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网络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介入到了大学生的生活中,给大学生带来了心理方面的影响:使大学生容易丧失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前进动力;在满足了大学生强烈的交往愿望同时,却使他们在现实中更加孤独;使大学生在情绪上得到宣泄的同时,却容易在道德上迷失自我;应该从①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意识;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预防网络心理障碍,加强挫折教育;③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网络影响 网络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以其数字化、信息化的生存状态和虚拟性、交互性、共享性的特点,介入到了大学生的生活中,使大学生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消费方式、闲暇方式等方面发生变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心理方面的影响。网络的平等、开放和互动,极大的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由于可用匿名的方式进入网络,嬉笑怒骂、畅所欲言、无所顾忌,不受时空、地域的约束,纵横驰骋,因此轻而易举地赢得大学生的青睐,使之无“网”而不胜,有的大学生甚至对网络表现出了很强的依赖性,他们整天沉湎于网络这个虚幻的世界里不 一、网络对大学生所带来的心理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网络一方面满足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另一方面却影响了大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前进动力。由中学到大学的改变与适应过程中,只有少数人能够保持原来中学时的中心地位和重要角色,大多数学生由于成绩平平、缺少特长,在学校的各种文体活动中难以获得成功,而成为校园中的普通一员。一些大学生不能够很好的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导致自信心缺乏,其价值感和成就感便无从谈起。而在网络虚拟社区里,在游戏中,每升一级或者是打过一关,都会产生一种愉悦感和“高峰体验”,可以找回“辉煌”的自我。在现实社会中许多需求是很难轻易得到满足的,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奋斗。然而,在网络这个虚幻的世界里,随着上网次数的增多这种成功的心理体验也会不断得到满足。尽管这是一种转瞬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甚至是欣喜若狂、如痴如醉、欢乐至极的心理感受,也让他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所体验的快乐和自我成就感,比现实世界要多得多,使他们沉湎于此而不能自拔,更加依恋网络世界的虚拟生活。久而久之,陷入了对现实生活缺乏目标和动力的空虚感当中,丧失了前进动力。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相对缺乏竞争力的学生往往以这种方式选择 (二)网络的平等性、隐蔽性满足了大学生强烈的交往愿望,却使他们在现实中更加孤独。大学生渴望友谊和同龄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有强烈的交往愿望,然而在现实生活里,由于人际关系的社会复杂性和大学生心理的单纯性,常会使部分学生在交往中遭受挫折,表现出了不同的人际交往障碍,如多疑、害羞、闭锁、社交恐惧,而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恰好为这些学生满足和实现交往愿望提供了便利条件。在网络里,不再强调相貌的作用,人们在一个非以貌取人的环境下相互认识、相互了解;每一个网民拥有平等的发言权,人们根据你的话语来形成对你的印象;在网上可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且一般来说不用担心会带来什

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韶关学院教育学院 【摘要】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也对在学生中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看法。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术作品围绕21世纪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与行为问题,阐述了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由此可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新一代教师工作来说,甚至对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中小学心理教育意义 【Abstract】 In modern society, people on the requirements of quality education continues to increase, but also on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has a certain understanding and perception. At present, more and more academic works around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life and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in different age stages, expounds the content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on the basis of carrying out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way and the method. Therefor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teachers' work, and eve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Significance 【正文】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一方面,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向学校的传统教学内容提出了挑战。21世纪的社会更需要心理健全的人,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学校教育面临的新的挑战。 另一方面,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美好时期,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塑造和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有用人才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心理的发展与成熟。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保护和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种种原因,学校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忽视心理卫生方面的教育,致使许多教师或者没有充分认识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或者在遇到学生心理问题是束手无策,更谈不上指导家长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的儿童青少年都

健康人格的标准

马斯洛的10条经典心理健康标准 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估计自己的能力;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严和锓、陈钟舜、郑日昌的研究正常心理应具备的八条标准: ① 智力水平处在正常值范围内,并能正确反映事物; ② 心理与行为特点与生理年龄基本相符; ③ 情绪稳定,积极与情境适应; ④ 心理与行为协调一致; ⑤ 社会适应,主要是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协调; ⑥ 行为反映适度,不过敏,不迟钝,与刺激情境相适应; ⑦ 不背离社会行规范,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个人动机并使合理要求获得满足; ⑧ 自我意识与自我实际基本相符,“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差距不大。 健康对照表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心理服务网) 一、成熟者”模式 美国著名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在哈佛大学长期研究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人,并把他们称作“成熟者”。从他们身上归纳出7个特征: 1.自我感的扩展 成熟的人积极介入和投身于超越自我的兴趣或活动中去,他们完完全全并且生气勃勃的沉浸于生活之中,而不是远离生活和逃离生活的消极旁观者。一个人越是专注于各种活动,专注于人或思想,他的心里也就越健康。自我变成了对这些富有意义的活动的投资,而这些活动则成为自我感的延伸。 2.具有对别人表示同情、亲密或爱的能力 3.有安全感,接纳自我 4.能够准确地、客观地知觉现实和接受现实 5.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 6.有多种技能,专注于工作 7.具有统一的人生观,行为的动力来自长期的目标和计划 二、“机能充分发挥型”模式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所表现的是真实的自我,他们认为幸福并不在于全都满足,而在于积极参与和持续的奋斗。“机能充分发挥型”的人具备下列特征:

浅谈健康教育的技能与技巧

浅谈健康教育的技能与技巧 发表时间:2014-08-01T15:44:51.2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1期供稿作者:向怀琼[导读]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疗科学理论的不断提高,医学模式有了比较大的改变。 向怀琼 (四川省南部县人民医院 637300)【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工作人员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运用的技能和技巧,并且为患者制定一套合理的健康教育内容,以确保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方法:通过对患者的行为干预以及信息的传播等,帮助患者掌握一些基本的健康知识,帮助患者树立健康观念,并且使患者积极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结果:在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掌握教育的关 键,注意阶段性的健康教育模式,灵活的掌握健康教育的时间,注重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结论: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时候,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健康教育技巧。【关键词】健康教育技能技巧模式内容【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1-0041-01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疗科学理论的不断提高,医学模式有了比较大的改变,人们对健康的定义也有了改变,这促使护理人员的护理模式和护理概念也有了实质性的变化和发展。现代的护理人员不仅仅是对患者进行辅助性的疾病护理,而是要以患者为核心,对其进行全面、整体的护理。护理人员不仅要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治疗,还要在治疗后帮助患者维持身体健康,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即为护理人员通过行为干预和信息传播等方法,帮助患者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树立患者健康生活的观念,并且鼓励患者积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一项教育活动。所以,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合理的运用教育的手段和技巧。具体技巧如下:一、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患者的需求、文化程度、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状态进行一定的了解,并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宣讲模式,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健康指导。对于老年人的健康教育,要根据老年人记忆力衰退等特点,反复的向老年患者讲解健康知识。对于成年人,护理人员要充分的利用成年人的独立意识,引导患者积极主动的参加健康教育宣讲活动,鼓励患者提高对健康知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帮助患者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对于癌症患者,护理人员要重视对患者心理上的健康教育,要帮助患者及时做好角色转换,鼓励患者以一个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病魔的决心。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减缓患者的焦虑、悲观等情绪,还有利于患者正确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二、健康教育要注重阶段性护理人员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治疗进程把握好教育的阶段和时机。例如,在对外科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时候,要注意患者的入院教育、术前准备教育、术后健康指导教育、出院康复健康教育等阶段。患者在治疗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在各个阶段的不同表现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指导。 三、健康教育要有序的掌握教育时间首先,是对患者关心问题的教育和指导。患者在刚刚入院时,对院内的情况不够了解,护理人员要及时的告知患者其关心的问题,例如:患者的床位、患者的主治医生、患者的护理负责人员、患者的病情以及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医疗环境等。护理人员还要向患者介绍医院内部的针对患者的相关制度,以便患者更好的配合医院的治疗。第二,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要贯穿患者的整个治疗及护理过程。护理人员在患者进行常规检查、特殊检查或者实际护理时,要及时向患者解释与之相关的护理知识。例如在为患者进行注射时,要尽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在为患者进行检查的时候,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讲解检查的意义和目的等。健康教育贯穿患者治疗,康复的全过程,这样可以使得患者和护理人员在一个比较和谐的环境中共处。有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促进康复。第三,患者在没有进行治疗时的健康教育。在患者没有进行治疗的时候,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随机的健康教育,解决患者的疑问,增强与患者之间的感情,并且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以更为方便的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指导。 四、健康教育中的沟通技巧语言沟通技巧。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时候,应该充分的考虑到患者的受教育水平、年龄层次、社会地位、职业等情况,使用恰当的语言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要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健康教育,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性的学术语言。例如:医生嘱咐要多吃高蛋白的食物,护理人员就可以告诉患者要多吃瘦肉、鸡蛋、豆腐等食物。面对老年患者,护理人员要放慢语速,适当的大声说话,并且要使用礼貌的敬语。护理人员吐字要清晰,要用安慰和鼓励的口吻进行宣教。非语言的沟通技巧。护理人员的非语言沟通技巧,主要表现在护理人员的眼神、表情、姿势、手势、与患者的空间距离等。这些往往都是护理人员无意识的表现,这最能体现出护理人员的态度,也是患者及其家属最为重视的一点。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要以文明的举止、专业的护理素养和端庄的仪表赢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是其感受到护理人员的亲切、和蔼、负责人的工作态度。护理人员与患者的眼神交流,可以集中患者的注意力,使得谈话的过程更为顺畅。适当的对患者进行接触也可以产生良好的交流效果,例如对儿童患者进行搂抱或者抚摸,对成年患者进行握手或者拍背,积极主动的扶老年患者下床活动等。此外,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交谈的技巧,例如: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和环境进行交流,积极解答患者想要了解的重点,不要随意的打断患者的问话或者偏离交流的主体等等。结语 通过研究和实践表明,在医院中展开健康教育,不仅可以丰富护理人员的相关医学护理知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还有利于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帮助医院在社会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威信与形象,为医院争取最大程度上的社会效益。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时候,应该注意灵巧的使用合理的沟通技巧和技能,满足患者对护理的需求。此外,护理人员自身也要有着丰富的健康知识,这样才能够更加全面的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识,更加合理的解答患者的疑问,更加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康复。参考文献

浅谈对心理健康及心理卫生的认识

浅谈对心理健康及心理 卫生的认识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浅谈对心理健康及心理卫生的认识摘要:在这样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时代,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梦想,都在朝各自的目标努力,在奋斗中,人们会不知不觉地面对一些来自于外界的压力,一些人在这些重压下会不自觉地出现心理问题,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对于良好的社会氛围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卫生;认识 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的是一大批具备健康素质的人才,这种健康不仅指的是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人们的心理健康,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只有加强对全体公民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心理健康问题不等同于职业道德问题 例如,一名教师因为学生贪玩犯错屡教不改严厉地批评学生,使学生流泪。如果把教师的这一行为看成是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职业道德缺失就是不对的。因为如果站在教师的角度想,就会发现,教师是完全出于对学生教育与培养的好意才采取了严厉批评的态度。心理问题主要指的是教师本人个性特征以及对环境的适应与调节能力,而职业道德则是倾向于对教师行为的规范,是一种社会范畴的评价,具有对错之分,所以,不能将两者简单地对等起来。 二、没有心理问题就不代表心理健康 任何人的成长都经历了心理发育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心理发育程度,心理健康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健康的人,只是不同的人偏向不同,或许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些事情,都要经历一些挫折,或多

浅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知道,种子萌芽生长,必须经过黑暗中的挣扎才会有破土而出时的第一缕光亮;蛹破茧而出,必须经过苦苦挣扎才会有彩蝶的翅膀美丽如画。21世纪的青少年,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未来社会也日益要求个人在社会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①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也被移植到学校。刚结束一天紧张的学校生活,学生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吃饭就开始伏案做作业了。周末,悠闲的大人们在家中看电视,学生们却在忙碌着大人为他们准备的各种补习。他们只能透过窗户凝视着蔚蓝的天空,数着天空飘过的白云,看电视更成了他们遥不可及的奢望。在这种紧张的学习生活里,那些幼小的心灵渐渐承受不住,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公布

的健康的标准中,前三条就是关于心理健康的内容。可见,心理健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中小学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着一系列的重大变化。这些正理和心理的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促进幼小个体长大成人。着个阶段人的可塑性很强,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良好的教育环境影响能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反之,不良的环境影响也容易使学生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甚至发展成为心理疾病。因此,必须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不良影响,使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得到促进。这是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目前,我国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还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由于一些观念上的束缚,我国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一直未能达到对学习成绩重视的程度,有时甚至为了学生成绩而牺牲其身心健康。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百依百顺,讲究“一俊遮百丑”,还养成了一些“好”学生的骄傲和虚荣心理;而对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动辄训斥,肆意讥讽,美其名曰“恨铁不成钢”;往往造成一些“差”生的自卑和逆反心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这种观念和做法对“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健康发展都是有害的。 从一些调查统计的结果来看,我国中小学生中存在

润物细无声——浅谈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润物细无声——浅谈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就象幼嫩的树苗须园丁不断精心修枝剪叶一样,成长中的小学生每时每刻都会有行为上、思想上、或学习上的问题,须班主任亲自、及时处理和解决。即使天生是块美玉,也需要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方能成器。在班主任的日常教育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学生学习不努力,成绩不好,一些老师于是口不择言,随意训斥;学生品行不端,犯了错误,教师大发雷霆……但教育不是威慑,简单生硬的批评诱发不出孩子们正确的思想和感情;教育也不是单纯的灌输,毫无实际内容的空洞说教不能培育起学生真正的思想品格。如何把学校、社会对学生的各项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内在的、自觉的进步力量,激发学生的美好感情。 策略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有人说,要预测一个人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看他在孩提时代崇拜什么人。小学阶段的儿童无论是认识、情感或行为都还稚嫩,常常只从形象上去判别一个人。因而,他们崇拜的偶像往往是时下流行的歌星、影星,甚至电视上无所不能的黑社会老大、生活中粗俗、摆阔的大老板。学生崇拜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教育引导。作为班主任,就该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崇拜。 1、杰出人物 《诗经小雅》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说品德像大山一样崇高的人,一定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直的人,一定会有人效法他。历史人物、民族英雄、革命导师、科学家、思想家这些人类精英,理应成为少年儿童学习的典范。我们可以利用早会课、思品课,甚至语文课,给学生讲这些伟大人物的故事,他们不平凡的生平、伟大的业绩、崇高的人格、光辉的形象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引领学生进入人类精神财富的神圣殿堂,激发孩子的敬仰之情、仿效之行。 2、身边的同龄人 小学生的积极性是很容易被激发的,在大多数学生心中还是认为受到老师表扬是很了不起的事,看到哪个同学被老师表扬也会产生羡慕和崇拜感。有一次上语文课,我发现很多同学都没有按照我的要求预习课文。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肯定少数做得好的同学。我表扬一个同学预习得非常认真,并且拿起他的书告诉大家他是怎样做的。结果下一次检查预习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效仿他的方法。这样的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是行为规范化的模式,它具有主动性,形象性,具体性。 3、教师

浅谈小学健康教育

浅谈小学健康教育 摘要: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 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与体育教育共同担负着增进学生健康的重任,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小学健康教育的意义、范围、现状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就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关于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几点对策。 主题词:小学健康教育现状对策 前言: 健康是每一位人赖以生存的基本,同时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健康 教育是国民健康最基本方式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能够有效的令人们很好的接受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大大的减轻和消除影响健康的不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人一生中接受能力最强、可塑性最大的时期是儿童青少年时期,也是形成各种行为模式的最佳时期,且行为模式一经形成,就不容易改变。因此,青少年时期

的学校健康教育就成为健康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学校健康教育又是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其根本目标是改变学生行为。即: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卫生知识,树立健康价值观,培养巩固健康行为,达到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展,提高终身生活质量的目的。学校健康教育的总任务是,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和道德良好等方面都健全”的人。学校健康教育的开展及成效是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国民素质提高的大事。因此,了解学校当前健康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并如何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非常值得探讨。 一、健康教育的含义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使之成为社会认可并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健康教育是为了能够帮助和鼓励人们树立起健康意识,传播健康知识,促进人们自觉采取各种方式营造健康环境,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并懂得在必要时向他人寻求帮助,从而保护和促进自我健康,保证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教育活动。 健康教育的涵义,各国学者有不同的表达,1984 年出版的《健康教育概论》中,美国人格林及西蒙对健康教育的涵义作了如下的表述:(1)健康教育是所有个人的、种族的、社会的健康习惯、态度以及知识的经验总结。(2)健康教育通过各种方法,各种途径,把相关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正确的、被社会所认同与接收的行为方式。(3)健康教育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3)

浅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疏导法为主,在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平等地沟通、交流,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的心灵空间,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承受机制,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品质,学生才能准确地理解、认同思想品德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产生“内化”的功能。 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心理的健康与和谐发展是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1)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形成良好的品德。现在全世界面临着青少年道德危机的问题,青少年道德观念模糊,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心,自杀、吸毒等现象屡见不鲜。 (2)健康的心理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对知识的掌握。而意志薄弱、厌学、自卑、动机缺乏等心理行为问题,则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原因。 (3)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发展也存在着交互作用。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或恐惧、愤怒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往往会引起植物性神经功能的紊乱,导致身体的不适应和疾病。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初中生阶段,是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在小学阶段,各种心理品质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其发展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协调性、过渡性的特点。古语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虽然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表现出协调性的特点,但也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小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切勿错过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机。中学阶段被一些理论学家称为“心理的间断期”,这时个体正处在从童年期到青年期过渡的转折期。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在生理上进入了青春期。他们的生理成熟期大大提前,心理的成熟却远远滞后,出现了中学生身心发展不一致性的现象,导致了严重的心理危机。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现状决定了在这个年龄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古语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也就是说中小学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期,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形成的关键期。但中小学生正经历着生活和学习的种种迷茫和困惑,因此,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有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驱散成长中的各种迷雾,指导其健康的成长。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意志品质的养成可以贯穿人一生的发展,使人受益终生。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一)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一) 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是高素质人才的根本,当前,虽然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很多人都认为大学校园是一个世外桃源、天外净土,然而就在这一方圣土之内却隐藏着诸多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就是目前困扰着大学生的首要问题之一。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从心理学观点来看,他们属于青年中期,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如辩证思维的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完善、同样群体的形成、价值体系的稳定等等,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也有自己的一些独特性:1、大学生的智力发展通常比较好,基本介于中上智力和高智力水平之间;2、考试焦虑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普遍性问题;3、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存在光环效应,他们与同龄人相比,往往有更多的成功经历,也被寄托了更多的希望,因此自我评价会有偏高的可能;4、大学生的价值准则倾向于理想化,具有明显的离散特征,当他们被个体调用来进行社会行为判断时,当事者便会表现出明显的苛求现象或理想化倾向。 正是由于高校学生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段,且此年龄段是其心理发展处在由不成熟走向成熟但尚未成熟的重要阶段,即处在心理断乳期,因此他们在这一时期内最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和困惑: 1、理想与现实方面。大学生对未来有自己的设想,且一般理想比较高,希望将来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成为社会有用之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以找到实现理想的途径,有时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没有克服的信心和方法;有的学生眼高手低,不喜欢“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想做大事而一鸣惊人,这就必然产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2、自尊与自卑方面。大学生是经过激烈的竞争才进入大学校园的,他们是青年中的佼佼者,因此容易产生优越感和自豪感,然而,大学里人才济济,许多高中时期的尖子优势不再明显,他们失去了往日的荣耀,易产生心理失衡。有的同学因此就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产生了自卑感、挫折感和焦虑感。 3、动力心理方面。一些大学新生常常在考大学的目标已达到后,很快便失去初进大学的新鲜感,丰富多彩的 大学生活在他们的眼里却黯淡无光,他们对学习来不了兴趣,对活动提不起精神,一些大学生自我意识缺乏稳定性,容易受外界因素左右,不能全面认识和正确评价自己,难以建立自信心,从而缺乏心理发展的动力。 4、学习和创造心理方面。目前大学生反映最大的问题是考试焦虑。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动机功利化,学习动力不足,相当多同学是为了应付不得不参加的考试而学习,面对市场人才竞争的压力,他们内心都有危机感,但真正学起来仍然没劲。加上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不少同学个人约束力差,自制力弱,学习成绩自然也差了。成绩差反过来又影响了学习心理的健康发展,更谈不上创造心理的发展了。 5、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大学时代是一个渴望友情又追求孤独的时代,大学生们既希望有一方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角落,又害怕孤独,他们常常处在个体心理闭锁又渴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心理冲突中,不少同学将人际关系不适列为仅次于考试焦虑的影响心理健康的问题。少数同学甚至产生社交恐惧,部分同学则因与其他同学发生争吵或矛盾,不会处理而十分苦恼。 6、性心理和恋爱心理方面。大学生已进入性生理成熟和趋向成熟的阶段,而他们从校门到校门的学习生活经历导致了他们社会化过程的后延,致使他们的性心理的成熟落后于性生理的成熟,加上性知识的匮乏,他们常常在正常的性幻想、性梦、性冲动后产生罪错感,少数

浅谈弗洛伊德的健康人格模型

浅谈弗洛伊德的健康人格模型 目录 摘要 (1) 引言 (2) 一、弗洛伊德的生平 (3) (一)童年时期经历 (3) (二)医学学习和心理学研究阶段 (3) (三)学术理论奠基时期 (3) 二、心理结构与人格结构 (4) (一)心理结构 (4) (二)人格结构 (5) 三、人格的自我适应——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 (5) (一)焦虑 (5) (二)自我防御机制 (6) 四、弗洛伊德的心理健康观 (8) (一)健康心理与不健康心理 (8) (二)实现心理健康的途径 (8) 注释 (11) 参考文献 (11)

摘要 在心理学的年鉴上,没有任何一位人物会像西格蒙·弗洛伊德这样倍受吹捧而又惨遭诋毁;既被作为伟大的科学家、学派领袖又被斥责为搞假科学的骗子。他的崇拜者和批评家都一致认为,他对心理学的影响,对心理治疗的影响,对西方人看待自己的方式的影响,比科学史上的任何人都要大得多;而在其他人看来,他们似乎是在谈论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知识体系。 近年来,大量学者都对其学说做了大量研究。按弗洛伊德的看法, 人格是一个整体, 在这个整体之内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他认为人的心理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所构成。潜意识即无意识, 弗洛伊德说“无意识就是在某一时间内存在着, 但我们又对其无所知的一种活动历程。”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 这些冲动和欲望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 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 影响着人的行为。前意识是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 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前意识起着“检查员”的任务, 阻止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侵人到意识中。意识是人在清醒知觉状态下的思想和情绪, 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它负责调节进人到意识的各种印象, 压抑心理中那些先天的、兽性的本能和欲望。意识仅仅是人整个精神活动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 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无意识才是人的精神主体, 处于心理深层。 本文从弗洛伊德的主要人格理论出发,进一步探讨弗洛伊德的心理健康观,帮助我们形成健康人格。 【关键词】弗洛伊德、心理结构、人格结构、自我防御机制、心理健康观

浅谈对学校健康教育的几点看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浅谈对学校健康教育的几点看法 作者:张小丹 作者单位: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00 刊名: 教育实践与研究 英文刊名:EDUCATIONAL PRACTICE & RESEARCH 年,卷(期):2009,""(9) 被引用次数:0次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赵文婷浅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语文学刊2009,""(8) 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带来教育效果的巨大提高,而且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有效实施,这也是每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期刊论文李富刚.夏书宇.LI Fu-gang.XIA Shu-yu体育观念始于中小学教育的必要性研究-山东体育科技2006,28(4) 21世纪科技信息时代,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阶层结构呈现多元化,物质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价值观转变,这些促使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师、学生家长要重新认识现代中小学生的发展特征与教育,重新认识教育的性质、政策、目标,重新认识教育观念在中小学阶段开始培养的必要性,重新认识体育与智育、德育、美育的关系,以培养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3.期刊论文曹剑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考试周刊2009,""(9)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是小学教育肩负的重要责任,而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更是要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相结合,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 4.学位论文王莉小学高年级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教学研究2005 艾滋病教育是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对北京市红星子弟学校小学高年级艾滋病健康教育进行相关讨论,期望通过前期调查、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改进和完善以及教学评价等环节,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提升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在经历5个月的行动实践和4个月的资料整理基础上,对于实验学校小学高年级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学已有了比较充分的把握。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在教学内容方面,应该阐述艾滋病的巨大危害,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应该适时融入性教育内容,让学生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学习自我保护和预防性侵犯的技能;应该及时澄清错误观念,让学生分辨是非;教学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扩展。 在教学方法方面,应该让学生明确参与目的,调动大家的参与热情;应该选择适合学生对象的参与式教学方法,而不是照搬,流于形式;教学情境本身应该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不要过低估量学生的认知水平,尊重和理解学生的需要。 在教学目标和意义上,通过实践发现,艾滋病教学不仅仅是一种预防教育,它以“预防”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珍重生命、追求健康方面的意识,是一种生命关怀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健康意识、生命关爱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渗透。 在教学评价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方式,是有效艾滋病教学的重要特征。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学生自评等手段都能从不同角度反映学生的变化和进步。 总之,艾滋病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有些陌生,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及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激发学生健康意识的觉醒,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获得有关艾滋病知识,为日后珍惜健康、关爱生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扎实的基础。 5.期刊论文杨明琴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浙江体育科学2003,25(6)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是小学教育肩负的重要责任,而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更是要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相结合,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 6.期刊论文陈凤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6(3)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不断地探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关键阶段,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对于学生未来是否成才起着关键的作用.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开展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7.期刊论文吕兴强.彭永新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原则-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5)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教育途径,帮助小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认知,唤起小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识,并对已经出现心理偏异或形成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些简易有效的心理服务,以促进小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 8.期刊论文汪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心理科学2001,24(1) 在现代社会身与心健康的人才能称之为一个健康的人,小学教育须重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最近几年,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非常重视开展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的直接指导下,成立了心理健康辅导室,选择了两个班进行心理键康教育的试点,课题组有关教师共同探讨研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9.学位论文施晓卫南通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与管理策略研究2006 本文以备受教育界瞩目的南通市基础教育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市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开展细致的调查研究,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 绪论部分对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以及南通基础教育的特色进行了阐述,提出进行南通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必要性,并对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作了说明。 第二章通过文献分析,对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作简要介绍,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揭示了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今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文献分析是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为构建具有南通本土特色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借鉴。 第三章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密切结合,深入调查了52所学校管理者及520名小学教师,调查内容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实施形式、师资力量、科研状况、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及实践困惑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进行深度访谈,揭示了可以从生命性、发展性与和谐性等方面着手,促使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富有成效地开展。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对目前南通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状况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