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6重庆高考化学备考策略全国新课标卷化学试题对比分析及备考策略

2016重庆高考化学备考策略全国新课标卷化学试题对比分析及备考策略

2016重庆高考化学备考策略全国新课标卷化学试题对比分析及备考策略
2016重庆高考化学备考策略全国新课标卷化学试题对比分析及备考策略

2016重庆高考化学备考策略全国新课标卷化学试题对比分析及备考策略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辜向红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说实话,我心里比较忐忑,在座的有不少化学的专家、骨干,既然我做这件事,就认认真真做吧。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包涵。新一轮的高考,给领导、老师、学生都带来新的困难,也许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机会,对于我们学校来讲,是二流的生源,相对来讲比较优势的学科是理科综合。近5年

我从2007年至今,一直坚持在高三教学,在2011年我班有8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其中2人进入北大光华),在新教材的第一年即2013年高考中,我班有7个被清华北大录取,为了在明年高考不拖后腿,我在暑假做了重庆高考与全国新课标卷化学试题对比分析,今天和大家交流,由于时间精力有限,课件和讲稿难免有误,请大家理解包容。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第一篇全国理综卷概述;第二篇重庆卷与全国课标卷(ⅠⅡ)对比分析;

第三篇复习策略;第四篇复习计划及建议。

第一篇全国理综卷概述

2013-2015年化学试题统计表(必考+选考)

全国高考理综(ⅠⅡ)试题分布

第Ⅰ卷(共126分)

一、选择题(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6题为生物题(共6题),7——13题为化学题(共7题)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21题全为物理题(共8题)

第Ⅱ卷(必考题129分,选考题45分,共174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做答;第33题—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1道题,129分)

22——25题为物理题(共4题)26——28题为化学题(共3题)29——32题为生物题(共4题)(二)选考题(选考题45分每科选做1题,共做3题)

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1题解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涂黑。注意所做题目必须与所涂题目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物理选考题(15分)33.[物理选修3-3模块](15分)34.[物理选修3-4模块](15分)

35.[物理选修3-5模块](15分)

化学选考题(15分) 36.《选2》-化学与技术(15分)37.《选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38.《选5》-有机化学基础 (15分)

生物选考题(15分) 39.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40.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第二篇重庆卷与全国课标卷(ⅠⅡ)的对比分析

一、试题分布对比

二、近三年考查内容对比

(一)2013年重庆卷和全国课标(ⅠⅡ卷)考查内容对比,先看选择题对比。

三卷选择题共同的考点:K sp相关计算及应用、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与课标(Ⅰ卷)还有相同之处: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知识。

与课标(Ⅱ卷)还有相同之处:离子反应相关知识、反应热的相关计算(重庆卷稍难,结合键能计算)

Ⅰ卷和Ⅱ卷还考了:化学与STSE知识、电化学知识;而重庆卷的化学平衡知识没有出现在课标卷的选择题。以上知识点都是常考的热点知识。

非选择题对比:

课标Ⅰ卷和Ⅱ卷的三个必考题是重庆卷的8题、9题和11题的题型,即无机综合题、原理综合题和实验题,但所考查的内容只有原理题相似:都涉及到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计算;重庆卷和课标Ⅰ卷都涉及电化学的计算,难度都较大;而课标Ⅱ卷此题6个计算填空。

不同之处:(1)实验题-课标Ⅰ卷和Ⅱ卷均是有机物的制备、分离提纯以及产率的计算,这是重庆卷多年没有的题型;(2)无机综合题-课标Ⅰ卷和Ⅱ卷都是以化工流程为主线,涉及的物质陌生,考查分离提纯、反应原理的应用、根据工艺流程书写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等知识(较难),而重庆卷是拼盘式考查常见元素化合物知识(简单)。

选考题:38题与重庆卷10题相似有机合成题,考查包括反应类型、官能团、方程式和同分异构体知识,不同的是课标Ⅰ卷和Ⅱ卷的同分异构题种类太多,超过10种,不容易考虑完全,而重庆卷的的有机合成考查综合推断能力(难),都不易得高分。

36题一般不建议选,简单的知识用《必修1》、《必修2》的知识能完成,但得10分较困难,许多工艺过程搞不清楚。

37题如果讲了《选3》是比较容易的,这个题基本固定的问题:电子排布图(或排布式)、第一电力能、电负性、化学键、配合物、晶胞密度计算,考查内容发散的空间不大,易得高分。

(二)2014年重庆卷和全国课标(ⅠⅡ卷)考查内容对比

2014年重庆卷选择题的知识点在课标Ⅰ卷和Ⅱ卷中均出现。

三卷选择题共同的考点:物质的用途、化学与STSE相关;物质鉴别、实验基本操作、反应热和有机官能团的性质(重庆卷)或异构体(课标卷)。

与课标(Ⅰ卷)还有相同之处:溶解度概念的理解。

课标(Ⅱ卷)还考了原电池,而重庆卷将电化学放在主观题-原理综合题中压轴。

所以,用我们重庆卷的知识来应对全国卷的选择题是没有问题的。

非选择题对比:

选考题

无机元素化合物题比较。

重庆卷的8题考查学生熟悉的常见元素钠、镁和硅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结构和简单计算;

课标Ⅰ卷27题以学生极不熟悉的次磷酸为载体,考查了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酸式盐、正盐、氧化还原反应、盐类水解、电化学相关知识。特别是:(1)分子组成有三个氢原子,而是一元酸;(2)

根据信息白磷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关键是学生电渗析法制备H3PO2都搞不清楚,更何况将“四室电渗析法”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H3PO2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阳极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从而合并了阳极室与产品室,其缺点是杂质。---重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难,只有三四分较易)课标Ⅱ卷的27题以PbO2为背景考查了元素周期表、反应原理、电解原理和物质的量计算。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和电极反应都要根据实验现象、实验目的来完成,平时的死记硬背是不行的,特别是阳极电极反应是阳离子失电子,不是常说的阴离子在阳极反应;另外,计算要结合图像要用到数字、图像和化学意义相结合才能完成。重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难,只有三四分较易)

所以,2014年重庆卷的元素化合物题8题与课标Ⅰ卷和Ⅱ卷的27题无机综合题相比太简单了。

实验题比较:

重庆卷的9题和课标Ⅱ卷的28题相似,都是定量实验,都涉及滴定(重庆卷氧化还原滴定、课标Ⅱ卷酸碱中和滴定)、定量计算和误差分析,不同的是课标Ⅱ卷的28题信息陌生,合成钴的络合物、测定络合物中Cl的含量(本身钴元素都不常用,还要来他的络合物),不容易让学生接近。

课标Ⅰ卷继续有机物的制备实验,考查内容和题型都和2013年Ⅰ卷一样。

相对来讲,2014年实验题课标Ⅱ卷要难一些,这也许是实验题的趋势。

原理综合题比较:

重庆卷和课标Ⅰ卷和Ⅱ卷的原理综合题都考了平衡常数K的计算;

不同的是:重庆卷重在考电化学的电极反应及计算,课标卷重在结合图表考查平衡的移动,同时结合反应热的计算。相对来讲此题是课标卷中较容易的,学生相识度要高些。

有机合成题:

重庆卷2013年的有机合成难,所以2014年的有机难度下降,与全国课标Ⅰ卷和Ⅱ卷的有机相比都要容易些。都包括反应方程式、结构简式的书写、官能团认识、核磁共振氢谱、同分异构等内容,但不同的是全国课标Ⅰ卷同分异构体的19种 (实现了本题的区分和选拔功能);课标Ⅱ卷以立方烷衍生物的合成为背景,涉及狄阿反应、脱羧反应并且用在成环上等复杂知识,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讲难以得高分。

结构选考题:

选考题37题,课标Ⅰ卷重在考查金属晶体,涉及轨道的杂化和氢键,晶胞密度的计算。而课标Ⅰ卷和2013年的题相似,还是新的信息:价电子层的未成对电子数。推元素,考查核外电子排布、第一电离能、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空间构型、杂化方式、晶胞知识、配合物、分子间作用力类型等《选3》的核心内容。主要这几个知识板块专题训练过,容易得高分。

(三)2015年重庆卷和全国课标(ⅠⅡ卷)考查内容对比

三卷选择题共同的考点:周期律知识、有关实验的操作、现象、结论的判断、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与课标(Ⅰ卷)还有相同之处:电解质的电离、溶液PH的相关知识。

与课标(Ⅱ卷)还有相同之处:化学与STSE知识。

Ⅰ卷和Ⅱ卷还考了:有关N A的计算与分析判断而重庆卷今年没有,但同样是热点知识;重庆卷的盖斯定律和反应热、化学平衡常数及相关计算在课标卷选择题没有出现,放在主观题原理综合题里考查。

通过分析知道:课标卷的选择题所涉及的知识也是重庆卷的高频考点。

非选择题对比:

无机元素化合物题比较:

重庆卷的8题考查常见的氮气电子式、钾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常见的方程式和简单计算,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高,容易得满分;

课标Ⅰ卷无机综合27题:以铁硼矿为原料制备硼酸的化工流程为主线,所涉及的元素硼不常见,要求书写硼氢化钠(NaBH4)的电子式、Mg2B2O5·H2O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硼酸和金属镁为原料可制备单质硼的化学方程式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高,容易得3-5分;

课标Ⅱ卷无机综合26题(与2013课标1卷选考题36相似背景):以常用知识-酸性锌锰干电池为载体,考查电池的电极反应、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和K SP的应用-分离提纯物质,容易得8分左右。此题也可以当作原理综合题或实验题。

所以,2015年元素化合物题8题与课标Ⅰ卷和Ⅱ卷的无机综合题相比容易多了。

实验题比较:

重庆卷的9题以ClO2的制备及其性质为主线,考查实验仪器的认识、操作、陌生氧化还原方程式书写及学生根据图表分析为题的能力(与课标(Ⅱ卷)-28题相似);课标(Ⅱ卷)的实验题28题:化工流程题,以ClO2为背景考察物质制备实验方案设计、氧化还原方程式、滴定指示剂、终点判断、数据处理等知识,虽然两题背景相似,但课标卷考的要深一些,能力要求高些。课标Ⅰ卷的实验题26题相对Ⅱ卷要简单一点,探究草酸分解产物,考查了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及碳的化合物的性质,在平时的训练中容易强化到,在2009年重庆高考题27题-“两个学习小组用题27图装置探究乙二酸(HOOC—COOH)受热分解的部分产物…….。”相似度比较大。(旧教材第三册内容)

所以,重视历年各地的高考题研究,常规知识点要常训练。

原理综合题比较:

重庆卷的11题考查周期表、复分解反应和原电池及简单计算,但是比前几年都简单,容易得高分。

课标Ⅰ卷和Ⅱ卷的原理综合题依然是结合反应热、平衡常数计算、结合图表考查平衡的移动,课标Ⅰ卷涉及K SP的有关计算。

今年,此题课标卷比重庆卷难。

有机大题:

重庆卷、课标Ⅰ卷和Ⅱ卷的有机合成题都分别比去年简单,但是课标卷都比重庆卷题量和难度大些,重庆卷只有7个填空,而课标Ⅰ卷10个填空,课标Ⅱ卷有9个填空;主要考查内容除了常规的有机物命名、结构简式和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机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和核磁共振氢谱等知识外,课标Ⅱ卷涉及多官能团命名-羟基醛;课标Ⅰ卷涉及顺反异构。

结构选考题:

选考题37题,课标Ⅰ卷重教材上的基础知识--“电子云密度“概念、金刚石、石墨的结构等填空题,容易的满分;而课标Ⅱ卷还是以推断题的形式出现,新的信息还是:价电子层的未成对电子数。推元素,考

查核外电子排布、第一电离能、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空间构型、杂化方式、晶胞知识、配合物、分子间作用力类型等《选3》的核心内容,比课标Ⅰ卷难,但比有机选做题易得分。

通过最近三年课标卷与重庆卷的对比不难发现:

选择题的关注点:

1.有机物的性质和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必考)(课件呈现近三年相关考题)

2. 元素周期表、律的推断(必考)(课件呈现近三年相关考题)

3.化学与生产、生活常识(必考)(课件呈现近三年相关考题)

4.电解质溶液(必考)(课件呈现近三年相关考题)

5.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基本技能。(必考)(课件呈现近三年相关考题)

6.电化学或化学平衡或N A 反应热(轮考)(课件呈现近三年相关考题)

选择题的这些考点也是重庆卷选择题高频出现点,重庆卷每年必不可少的还有平衡和反应热,而2013、2014课标Ⅱ卷连续两年考了反应热,平衡两卷都放在原理综合题中考查。

主观必考题分析:

无论课标Ⅰ卷还是Ⅱ卷,原理综合题与重庆卷相比:都有平衡相关知识,但重庆卷平衡知识较基础,在电化学上加大区分度;课标卷约8-9个空,通常有计算反应热、速率、或平衡常数K、或转化率、或浓度;还可能有排温度或压强顺序、平衡移动因素、平衡移动解释一些实际问题等,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迁移能力和数据处理分析能力。

2.无机综合--与重庆卷8题相似。

下面看一下这三年具体考什么?(课件呈现近三年相关考题)

通过分析不能发现:全国卷比重庆卷的知识容量大,约10空左右,常以化工流程题或以某新物质合成为主题引入,或以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为载体作为考查的主体,并与反应原理核心内容实现综合——电解质溶液相关知识、元素化合价、化学计算、物质的制备、调pH、分离、除杂、原因设问和陌生的电极反应、氧化还原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考查。重在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下面看一下这三年具体考什么?(课件呈现近三年相关考题)

通过对三年实验题分析得到:课标卷约 9-10空,通常有计算。

(1)2013、2014的课标Ⅰ卷和2013课标Ⅱ卷都是有机物制备实验,重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仪器使用、或仪器的作用,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分液)。

(2)2015课标Ⅰ卷探究有机物草酸的性质实验,考查实验的设计能力、装置的认识与评价筛选(2009年重庆高考题“草酸分解产物探究”相似)。

(3)2014和2015的课标Ⅱ卷实验题是无机物制备及性质探究。有计算填空、误差分析和陌生方程式书写,重在考查学生的定量实验方案设计能力和分析、解决化学问题能力,与重庆卷无机实验题相比:涉及的元素化合物不常见,阅读量和计算量加大,比课标Ⅰ的实验题难,比重庆卷更难。(难)选考题分析:

36题-《选修2:化学与技术》用必考知识就能做几分,但较难得满分。一般不建议学生选它。

(2013课标Ⅱ卷选考题36与2015课标Ⅱ卷必做题26有相似处,都以锌锰干电池为主线贯穿题的始终。)37题-《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主要考查:

10空左右,都以周期表中几种元素为载体。课标Ⅰ卷以某一元素为载体组合式考查;课标Ⅱ卷都以元素推断题呈现,每年都有相对新的信息:价电子层的未成对电子数。两卷考查的内容电子排布、轨道杂化方式、键型;微粒构型、价电子数、晶胞的微粒数、配位数和密度计算,此题Ⅰ卷比Ⅱ卷要容易一些。只要把《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基础知识学了,把最几年各地的模拟题、高考题以专题形式训练,绝大多数学生易得11分左右,尖子容易得高分。

38题.-《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主要考查:

8-10空。每年都有判断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写反应方程式或物质(原料、产物或中间产物)结构简式,并都有利用核磁共振氢谱推同分异构体数、并写指定物结构简式。全国卷的同分异构比重庆卷要难些,超过10种,不容易考虑全面,书写结构简式、方程式容易丢三落四,自己觉得写对了而得不到分,与37题相比,得高分要困难些。

通过对近三年重庆卷和课标卷的对比分析知道:课标卷(Ⅱ)(Ⅰ)卷的难易交叉的,但比重庆卷的难度大,区分度强,灵活度大。

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摘自《全国新课标卷2015年高考考试说明》。

《全国新课标卷2015年高考考试说明》部分内容如下: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并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1)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2)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课标卷近三年试题的命题有以下特点:

(1)体现综合,学科内综合题比例不断扩大。

(2)试题源于教材但高于教材,不考虑知识覆盖面,命题意图主要是为了突出能力考查,特别是对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体现了新课程“以学为主”的特点。

(3)重视从图像或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考查(学会整合信息分析解决问题)。

(4)突出学科特色,重视试题内容和工业生产和生活实际的联系。(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

(5)体现新课程理念,试题在立意和设问上力求创新,主观题题目情景和问题思维容量比重庆卷有较大提高。

新课程高考命题的一些导向:

1.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化学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注重考查对物质世界的观点和价值取向,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和导向作用。

2.强调学生化学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潜能的考查,问题设置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入手(避免过于强调结果);

3.减少虚拟,贴近真实,元素化合物知识更加重视实际应用。

4.信息呈现形式多样,试题情景设置新颖、灵活—新高考提供新材料、营造新情境、分析全新的内容(不一定是已学过的内容);

5.突出化学学科的核心知识、化学学科方法的考查,不追求知识覆盖面。

6.强化实验考查——用“真实验”为素材命题,强调实验能力与探究能力、实验结果处理等问题。

7.问题的解决方法多样:体现评价的多元——允许有开放的多种答案。

第三篇复习策略

一、重视选择题

化学部分:100分共完成11道题目,其中选择题7道 42分每题6分理综考试中拿下选择题也就拿下了一半的胜利,六分一道的选择题是绝对不能随意对待的!

1、正确引导,树立信心,方显成效。

引导学生重视选择题,分值上42分(42%),题量上7道(7/11),难度上中等偏易。比起后边

的题目,选择题还是相对比较容易拿分的。

2.认真审题,把握要点。

审题是“审”而不是“看”,审题的过程要注意分析题目中概念的层次,要特别注意试题中一些关键性的字、词,要边阅读边思索。

一要细心审清题目过程的要求:如“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由强到弱排列的是”、“最大的是”、“一定”、“可能”等。

二要准确审清题目的条件:如“所有主族元素”、“标准状况下”、“温度不变”、“室温时”、“无色”、“酸性溶液”等。

三要留心题目的“陷阱”,对常见的一些陷阱要千万警惕。

3.掌握一些常见的解题方法

不但要掌握常规思路,而且要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超常的思路。守恒原理(如氧化还原中的“电子得失守恒”、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变化过程中的“某元素守恒”、还有质量守恒、体积守恒等等)、差量原理、平均值原理、极值法、整体思维、十字交叉法、等效原理、极限思维等,往往是“巧思妙解”的基础。

4、精讲精练,一题多变,选题要精。

利用集体备课对教辅资料上的题目进行筛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合适难度的题目;讲评习题时加强变式训练,一题多变,继续拓展延伸,突出能力要求。

例如: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A.6种 B.7种 C. 8种 D.9种

变式题目1.分子式为C5H12O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种

变式题目2.分子式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种

变式题目3.分子式为C3H7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种

5.高考热点、重点知识专题专练

常见的热点、重点知识很多,如阿伏加德罗常数相关计算;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原子结构、化学键相关问题;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离子共存;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电化学知识;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及其化学平衡化学实验基础等。

备课组老师一个负责两个专题的命题,第二轮复习就以专题为主抓,进行选择题专项训练。

6、强化训练。

题目来源于学生和备课组老师,易混易错题反复练,每年五月开始可以定时一天一小练(7个选择),间天一大练(7+4),三天一综合练(理综),连续十套选择题应该有所提升。

7、归纳整理易混、易错题,重视“究错”不能简单“纠错”。

总之,法无定法,贵在得法。

二、非选择题的策略

1.善待课本,巩固双基,挖掘隐形关系

(1)各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各物质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电极反应的正确书写。

(3)课本中的实验。弄清课本上十几个典型实验的原理、目的、要求、步骤及主要仪器的名称、使用和注意事项等实验基础知识。

(4)研读课本中的边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读引言。引言是内容的总纲,阅读引言有助于你对教材整体内容的把握,它经常是情境型考题的背景。

2)研读正文之后的结束语。正文之后的结束语是对正文内容的高度总结和概括,或者是对正文内容作进一步引伸与拓展,这也正是高考考题在课本基础上的拓展。

3)教材插图(包括模型图、示意图和曲线图等)要认真分析

4)课外阅读(包括资料卡片、科学史话、科学视野、实践活动、习题等等)不能放过,资料是获取正文补充信息的途径之一。

2.经常联想,善于总结,把握知识网络

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除杂问题由CO2(SO2)联想到一系列的除杂问题C2H4(SO2)、 SO2(C2H4) Cl2(HCl) HCl(Cl2)

3.做练习要讲究技巧-----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战胜题海战术

例如:由“醋酸钠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衍生出:(1)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与氢氧化钠混合、(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与醋酸钠混合、(3)PH=2的醋酸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4)0.2mol·L-1的醋酸和0.1mol·L-1氢氧化钠等体积混合、(5)0.2mol·L-1的醋酸钠和0.1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这五种情况下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然后在衍生到氯化铵、氨水与稀盐酸混合等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

5.重视化学实验-加强对实验过程的理解

《全国新课标卷2015年高考考试说明》——理科综合化学部分内容如下:

(五)化学实验基础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5.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

6.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7.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重视化学实验复习加强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复习实验时,一定要从每个课本实验出发,化学原理、药品、仪器、操作以及习题的讨论等,把看教材实验的过程当做实验过程。《选6》的部分实验可以当培优资料使用,应重视和提高实验题文字题表述的完整性。

第四篇复习计划及建议

复习计划

第一阶段(2015年9月——2016年2月):

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分板块按章节复习消灭知识盲点。强调“细、低、全”

第二阶段(2016年3月——2016年4月份):

进行专题复习,突出主干知识。强调“熟、活、能”

第三阶段(2016年5月份):

弥补知识缺陷,查漏补缺,并强化答题的规范性和文字表达准确性。

集体教研,讲究团队协作。

复习几点建议

1.加强复习方向的研究

(1)准确把握复习的广度和深度

(2)认真研究高考试题。

(3)认真研究教材。

2.强化主干知识

3.注重试卷的讲评不要“就题论题”,需要“借题发挥”,由“一个及一类”的学习,因此,讲评课必须精心设计和策划。

4.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

(1)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2)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建立错题档案,减少重复错误。

(3)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意志品质,提高应试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规范答题,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做到颗粒归仓。

5.选考模块的选择

选考模块的选择取决于学校对模块的开设选;

考模块的选择取决于学生对选考模块的掌握程度。

耽误大家时间,谢谢!

2016年高考化学试题全国II卷 含答案 word版

2016年高考化学试题全国II卷(含答案) word版 7.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 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答案】B 8.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和乙醇B.苯和氯乙烯C.乙酸和溴乙烷D.丙烯和丙烷 【答案】B 9.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 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 D.d和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 【答案】A 10.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7种B.8种C.9种D.10种 【答案】C 11.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 B.正极反应式为Ag++e-=Ag 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 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 【答案】B 12.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A.NaHCO3、Al(OH)3B.AgCl、NaHCO3C.Na2SO3、BaCO3D.Na2CO3、CuSO4 【答案】C 1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D 26.联氨(又称联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 (1)联氨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其中氮的化合价为______。 (2)实验室可用次氯酸钠溶液与氨反应制备联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_____。(3)①2O2(g)+N2(g)=N2O4(l) △H1 ②N2(g)+2H2(g)=N2H4(l) △H2 ③O2(g)+2H2(g)=2H2O(g) △H3 ④2 N2H4(l) + N2O4(l)= 3N2(g)+ 4H2O(g) △H4=-1048.9kJ/mol 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H4=________________,联氨和N2O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与氨相似,联氨第一步电离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_______(已知:N2H4+H+N2H5+的K=8.7×107;K W=1.0×10-14)。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 (5)联氨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向装有少量AgBr的试管中加入联氨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联氨可用于处理高压锅炉水中的氧,防止锅炉被腐蚀。理论上1kg的联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O2kg;与使用Na2SO3处理水中溶解的O2相比,联氨的优点是。【答案】26、(1);-2 (2)NaClO+2NH3=N2H4+NaCl+H2O (3)△H4=2△H3-2△H2-△H1;反应放热量大、产生大量气体

2012年江苏高考化学卷试卷分析和试题分析

2012年江苏高考化学卷试卷分析和试题分析 江苏省海门市三厂中学陈达 2012年江苏高考是江苏高考自主命题的第五个年头,高考化学的题型和题量已基本稳定,试题凝练简洁、表述清晰,设问简明,题干阅读量小,考生答题时间相对充裕,使今年高考化学试卷的整体难度比去年有明显的下降。江苏高考化学试题正向着既能为高校选拔具备继续学习潜能的学子,又能发挥命题对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的方向上努力。在考查重心上,试题更加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熟练应用的要求,注重了对考生理解知识和灵活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减少了偏怪难类型知识点的考查。试题在解读课程标准、利用教材资源和考试说明等方面似乎比往年都要做得好,命题的科学性、规范性和试题的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等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今年高考江苏化学试卷总体特点是:立足基础、注重能力、贴近实际、简约朴实。 今年高考化学试题立意独到,交叉渗透,融合自然,充分体现了“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以及“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的原则。试题突出考查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突出考查了从化学视角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考查了实验探究能力。如17题寻找流程图中的信息,设计物质的合成途径,19题的实验题NO2和NO体积比不同产生何种影响、20题据图像分析产生氢气的主要物质是什么。试题十分注重考查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知识面较宽,基本覆盖了中学化学主干知识,且不回避常规热点和难点题型,如:化学用语、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判断、阿伏加德罗常数、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热化学、有机结构与性质、电化学、化学平衡(图像)问题、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等内容,试题加大了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的相关化学反应原理考查。化学试题的设置依据生产实际,而不是刻意杜撰或闭门造车,试题内容尤其是II卷填空简答题,涉及生活、生产、环保、能源、科研等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实际应用价值,贴近实际是本年试题的又一大特点。如16题亚硝酸钙的制备,涉及环境保护、生产条件优化、物质的循环使用等。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理综化学及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Ⅱ卷)理综化学试题与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7.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 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8.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和乙醇B.苯和氯乙烯C.乙酸和溴乙烷D.丙烯和丙烷 9.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 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 D.d和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 10.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7种B.8种C.9种D.10种 11.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 B.正极反应式为Ag++e-=Ag 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 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 12.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A.NaHCO3、Al(OH)3B.AgCl、NaHCO3C.Na2SO3、BaCO3D.Na2CO3、CuSO4 1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32题为必考题,每位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l题,共129分) 26.(14分)

2016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精校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Ⅱ)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 23 AL 27 P 31 S 32 Ca 40 Fe 56 Ni 59 Cu 64 Zn 65 一、选择题: 7.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错误 ..的是 A. 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 B. 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C. 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 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8.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就加成反应的是 A. 乙烯和乙醇 B. 苯和氯乙烯 C. 乙酸和溴乙烷 D. 丙烯和丙烷 9.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 同族。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 B. 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C. 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 D. d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 10. 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7种 B.8种 C.9种 D.10种 11. 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 B. 正极反应式为Ag++e–=Ag C. 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 D. 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 12. 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 全部溶解; 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震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A.NaHCO3、Al(OH)3 B.AgCl、NaHCO3 C.Na2SO3、BaCO3 D.Na2CO3、CuSO4

(完整)高一化学试卷分析

高一化学试卷分析 徐双泉 一、试卷总体评价 试卷有一定的区分度,试卷总体难度稍偏难,抽样分析难度系数在0.6左右。试卷能结合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偏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运用的考查,较好体现在新课标的三维能力考查的要求。但试卷中基础偏易题相对较少,试卷适合对将来选修化学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不太适合将来不选修化学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的培养。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得分率较低的题目:试卷中第二大题得分率0.37,第五大题得分率0.42,得分率相对较低。另外第一大题中4、5、8,第二大题中14、15、16、20,第三大题中21(Ⅱ),22题(3)、(4),第四大题25小题,第五大题26题都是得分较低的题目。 学生答题主要错误: 1、概念理解不透,学习方法停留在接收知识的层次上。如4小题,大多学生选的是B、溶液,对分散系中胶体实质掌握不牢。14小题,四种基本反应相互关系理解不清。 2、审题不细心,答题不严密。如第8小题,对“浓度”没有能注意,24小题Ⅱ(1)忽略电子转移和方向的表示,22题(4)忽视“灼烧”两字,出现了 A、试管的错误答案。 3、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知识运用能力不强。如20题,不能判断酸和金属的过量,21题Ⅱ,离子方程的书写,22题(3)溴在不同溶剂中的颜色。23题,物质的量的有关换算。26题,对反应的过程不能完全理解,造成无法计算。 三、教学反思与建议、 1、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由知识传授变为学习方法的传授。对概念的分析产生要分析到位,课堂上要多引导学生分析,少包办对概念的讲授;对重点知识如离子方程式、物质的量相互换算,课堂上要以练代讲。本次考查中反馈出很多学生的“双基”功夫较差,教师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教师要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板书、语言是否就一定是很规范的?规范性的表达只有依靠规范性的训练才能达到目的。 2、要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走进实验室。教师要克服本校实验条件差,课时紧等困难,多让学生实验。重视研究学生,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学生,但事实上,部分教师的教学观不是以学生为本,而是根据教师自己来决定教学的起点、难度、进度。教学的标高是高考考纲,教学的起点、难度、进度、内容等一切都要由学生的现状决定。 3、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大对教材中基础知识强化和落实力度,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的培养。对待双基,要一个一个地进行过手训练,只有双基抓好了,才能谈得上能力提升,两者顺序不能颠倒。 4、平时教学中要多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善于让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重视学习新课标和新教教材,课本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资料,但从阅卷过程中反馈出来的问题,我们认为每位教师都有必要再一次对新课标和教材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有些问题反映出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对教材、对大纲的研究不够深入。

2016年全国高考全国 2卷 化学试题 及答案

2016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2卷 7.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错误 ..的是 A. 燃料燃烧产物CO 2 是温室气体之一 B. 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C. 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 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8.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就加成反应的是 A. 乙烯和乙醇 B. 苯和氯乙烯 C. 乙酸和溴乙烷 D. 丙烯和丙烷 9.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下 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 B. 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C. 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 D. d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 10. 分子式为C 4H 8 Cl 2 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7种 B.8种 C.9种 D.10种 11. 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 B. 正极反应式为Ag+ + e–=Ag C. 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 D. 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 2O=Mg(OH) 2 +H 2 ↑ 12. 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震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A.NaHCO 3、Al(OH) 3 B.AgCl、NaHCO 3 C.Na 2 SO 3 、BaCO 3 D.Na 2 CO 3 、CuSO 4 13.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2019年高考试题——化学(江苏卷)含试卷分析和试题解析

2011年高考化学试卷(江苏卷)试卷分析和试题分析 。 纵观江苏近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基本题型和题量保持相对稳定,但试卷结构却在不断的变化。化学用语、阿伏加德罗常数、离子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共存、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电化学和化学反应热效应、盐类水解和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化学平衡、有机物的性质和合成、基础物质制备、离子检验和除杂、实验数据的阅读和处理、图表信息的综合运用等化学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三年基本保持稳定。 近三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试题内容双向细目对照表: 2012届高三化学复习,我看还是应该狠抓化学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重视基础实验、 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思考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的渗透,不断穿插生活中的化学常识、化学知识的应用和运用、化工生产流程、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化学适应性和考场应变能力。

201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的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a:40 Mn:55 Fe:56 Cu:64 Zn:65 Br:80 Ag:108 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 ①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②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③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换技术;④田间焚烧秸秆;⑤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参考答案】B 【分析】本题属于考核化学与社会问题中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资源利用等相关问题。 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只会加剧了碳排放;推广清洁能源,将会有助于改善大气的状况。易降解的生物农药,有助于改善我国的食品不安全状况,有利于保护环境;随着农用化学物质源源不断地、大量地向农田中输入,造成有害化学物质通过土壤和水体在生物体内富集,并且通过食物链进入到农作物和畜禽体内,导致食物污染,最终损害人体健康;绿色食品的理念就是要少用或不用化肥和农药生产出来的食品。田间焚烧秸秆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已在部分地区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公害。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N 2的电子式: B.S2-的结构示意图: C.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53131I D.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 【参考答案】C 【分析】有关化学用语常涉及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尤其是一些常见物质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及模型等等,内容比较基础。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浓硫酸能是铝发生钝化,可在常温下作用铝制贮藏贮运浓硫酸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K 39 Cr 52 Mn 55 Ge 73 Ag 108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为95%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纤维在灼烧时会蜷缩成一个小球,有浓烈的黑烟,有与蛋白质灼烧的不一样的气味,故可以区别蚕丝和人造纤维,正确;B.食用油高温反复加热发生化学变化,产生多种有毒、有害甚至是致癌的稠环芳香烃物质,进而会危害人体健康,正确;C.加热或高温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失去对家禽的危害作用,故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正确;D.医用消毒酒精通常是用体积比浓度为75%中乙醇溶液,浓度太大,杀菌能力强,但渗透性差,浓度太小,渗透性强而杀菌能力又弱。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渗透性差,会导致病毒的表面的蛋白质变性,当病毒退壳后,里边的蛋白质仍然会危害人体健康,错误。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在生活的应用正误判断的知识。 【名师点睛】化学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中应用十分广

2017高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7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II卷) 今年理综化学部分最大的变化是选做题由以前的三选一变成了二选一(删掉了选修二),其他题型与之前相比基本相同,但细节上仍存在一些变化,贯彻了新大纲的思想,难度略有上升。 一、试卷整体结构分析 从试卷结构来看,化学卷依然是7+4形式,即7道选择题和4道大题(包括选做题),总分100分。涉及知识覆盖了人教版必修1、必修2和三本选修的内容(其中,选修4为必考内容;选修3、选修5为二选一)。整体回归基础,选题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 二、试卷知识点整体分析 今年与往年的试卷主干知识没有变化,各知识点比例与往年基本相同。总体而言,必做题中,实验综合、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工艺流程和元素化合物仍然是占分最多的3个部分。尤其是综合了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实验具体操作及的“滴定实验”在今年考查力度较大。选做题中的物质结构题和有机推断题都在以往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新的特色。整体来看,今年理综化学卷保持了往年的命题风格,知识点基本覆盖了主干内容。并且突出体现了化学这门实验学科的特点,强调了化学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三、题目特点 选择题涉及了化学与生活、基本实验操作、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电化学原理、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应用、水溶液中的平衡综合等知识点。总体立足平稳,重在基础,并凸显新大纲的特点。 选择题涉及了化学与生活、化学计量中的NA问题、元素周期律、有机物性质探究实验、电解池、水溶液中的平衡综合、元素化合物性质探究实验等知识点。总体立足平稳,重在基础,并凸显新大纲的特点。 第7题考查了糖类、油脂、维生素D、微量元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组成,性质,作用等与生活紧密相关,体现了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突出大纲“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该题较简单。 第8题属于传统题型,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在化学计量中的应用,要求学生熟悉常见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及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得失电子守恒思想,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变化等知识点,该题较简单。 第9题为元素周期律的应用,要求考生对元素“位-构-性”有充分的认识。利用元素的“位-构-性”关系和元素、原子结构等性质和特点,全面考查常见元素及元素周期律的性质。 第10题以实验为素材考查学生对常见有机物的性质,结合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的解释进行判断正误。 第11题以日常生活中的金属的腐蚀为背景,以“电解氧化法”为背景考查电解池的基本原理。题目较新颖,但答案较简单。 第12题属于全国卷中比较新颖的题型,借助“物质的量分数-pH”图像,针对水溶液中平衡,考查学生对图像的认识和理解,并根据图像内容提取相关信息并加以理解和应用,难度较大。 第13题借助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物基本性质、沉淀溶解平衡的理解。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3卷理综化学及答案讲解

2016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统一考试(新课标全 国Ⅲ卷)理综化学试题与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7.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化学性质实际应用 A. Al2(SO4)3和小苏打反应泡沫灭火器灭火 B. 铁比铜金属性强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 C. 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漂白粉漂白织物 D. HF与SiO2反应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 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 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 D.乙酸与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9.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A 配制稀硫酸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 B 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 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纯净Cl2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 D CCl4萃取碘水中的I2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 出水层 10.已知异丙苯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异丙苯的分子式为C9H12 B.异丙苯的沸点比苯高 C.异丙苯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 D.异丙苯和苯为同系物 11.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

2Zn+O2+4OH–+2H2O===2Zn(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逐渐减小 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2e–===Zn(OH) D.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消耗氧气22.4L(标准状况) 12.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WZ 13.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0.1mol 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减小 B.将CH3COONa溶液从20℃升温至30℃,溶液中增大 C.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 D.向AgCl、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中不变 第Ⅱ卷(非选择题)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32题为必考题,每位考生都 必须做答。第33题~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l题,共129分) 26.(14分) 过氧化钙微溶于水,溶于酸,可作分析试剂、医用防腐剂、消毒剂。以下是一种制备过氧化钙的实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一)碳酸钙的制备

高三化学试卷分析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甘肃省第一次诊断考试化学分析报告 一、试卷综述 1.试卷结构 (1)选择题部分:共7小题,每题6分,共42分,在形式上采取文字、图像、表格相结合的方式考查了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共存、平衡移动、实验装备、电解 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以及AlO2-的相关反应等知识 点。 (2)填空题部分:共四大题,58分。25、26题各15分, 27、28题各14分。其中,25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等与 之相关知识,26题为有机推断题,27题为无机推断, 28题为实验题。 2.试题特点 试题以高考大纲为准,题目覆盖面较广,但大部分题目力求达到课本知识的再现,以基础题为主,从而能检测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学生表现 1.总体情况 答题得分情况(抽样20人)

1.优势 由试卷的得分来看,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离子检验、常见的实验操作、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的移动以及简单电极方程式的书写已然较为熟悉并能掌握其要点,例如第9题,第11题正确率均较高,填空题25题的第1、2、4小题,第27题的1、2、3小题,第28题的实验操作正确率也较高。 2.不足 选择题部分的第8、10、12题错误率较高,其中第8题很多学生将此题误认为水的电离受到抑制,认为溶液可能呈酸性或碱性。第10题很多学生误选D,没有考虑到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要大。12题考查的是溶液酸碱性问题以及溶液中微粒之间的浓度三大守恒问题,学生对其中的有些概念模糊

甚至弄混淆。填空题第26题为有机推断题,因为有机化学才开始复习,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忘记了有机反应,致使此题得分率很低,27题(4)(6)以及28题的(1)为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欠缺。 3.原因分析 针对此次考试,得分率较高的也是平常复习中反复提醒的知识点,也是用PPT复习的内容,由此可见,对于我校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反复复习抑或运用新的手段复习,才能获得较好效果。得分率较低的也正是学生难以明白甚至不去了解的知识点,学生懒得问。 三、拟采取措施 1.重视“双基”,培养能力,能力的考查以基础为前提,在接下来的复习中,应把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首位,加强对化学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和重要知识的全面掌握。 2.关注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注重化学能力的提高,在复习中,在重视教材知识的同时,还应将这些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用化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及问题,逐步做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应用。 3.注重实验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复习中时刻培养学生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设计的严密性和科学性,以及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实验操作,现象的能力。

2016年全国高考I卷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6年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卷) 一、选择题: 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 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 C. 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 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8. 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14g 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A 2N B. 1mol 2N 与4mol 2H 反应生成的3NH 分子数为A 2N C. 1mol Fe 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A 2N D. 标准状况下,2.24L 4CCl 含有的共价键数为A 0.4N 9.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 B. 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 49C H Cl 有3种同分异构体 D. 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10.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D. 将2Cl 与HCl 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2Cl 11. 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24Na SO 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 、cd 均为离子交 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 和24SO - 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 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通电后中间隔室的24SO - 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 增大 B. 该法在处理含24Na SO 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 和24H SO 产品 C. 负极反应为+222H O 4O +4H e ===--,负极区溶液pH 降低 D. 当电路中通过1mol 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 的2O 生成 12. 298K 时,在20.0mL 10.10mol L -?氨水中滴入10.10mol L -?的盐酸。溶液的pH 与所加盐酸 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10.10mol L -?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 M 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mL C. M 点处的溶液中()()()()++4NH Cl =H =OH c =c c c -- D. N 点处的溶液中pH <12

江苏高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3年江苏高考化学试卷分析 一、整体分析: 1、总体评价 2013年江苏高考是江苏高考自主命题的第六个年头,今年高考的化学试卷无论是题型、题量,还是出题结构都与2012年很相近。整体难度与2012年相当,比2011、2010年简单。今年高考化学试题更加新颖,更加灵活。试题更加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对考生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察,强化了对化学实验步骤和图表等信息的识别能力和解图能力。减少了偏怪难类型知识点的考查,增加了创新题型的考察。试题在解读课程标准、利用教材资源和考试说明等方面似乎比往年都要做得好,命题的科学性、规范性和试题的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等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充分体现了2013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中的“将进一步体现高中化学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的特征,进一步体现化学科(江苏卷)的“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的特色”。总的来说,今年高考江苏化学试卷总特点是:立足基础、强化能力、突出实验、贴近实际、注重创新。 2、近四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试题内容双向细目对照表:

我建议2014届考生把握考纲、注重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的学习,少做难题怪题。重视基础实验、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思考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的渗透,不断穿插生活中的化学常识、化学知识的应用和运用、化工生产流程、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化学检测适应性和考场应变能力。 3、命题特点分析 (1)常考题型与考点 虽然近四年高考化学试卷,试题题型、题量甚至分值分布都趋向稳定,但今年江苏高考化学试卷似乎更加注重创新。 客观题上,化学与STSE、化学用语、阿伏加德罗常数、离子反应方程式正误的判断和离子共存、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电化学和化学反应与能量、盐类水解和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化学平衡、基础实验与操作,主观题上考查有机物的性质和合成、基础物质制备、离子检验和除杂、实验数据的阅读和处理、图表信息的综合运用等化学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四年年已基本保持稳定。 (2)新题型与考点 客观题中,14题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与往年的电离水解平衡的考查不同,今年是以沉淀溶解平衡为出题背景,结合考生的看图与解图能力来比较离子的浓度。15题的化学平衡,新颖之处是看似是等效平衡,其实出题者给考生一个很大的陷阱,绝热!出题者努力给考生一种等效平衡的假象,中间却又偷换了条件。 二、逐题分析

2016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后附答案)

2016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后附答案) 7.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错误 ..的是 A. 燃料燃烧产物CO 2 是温室气体之一 B. 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C. 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 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8.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就加成反应的是 A. 乙烯和乙醇 B. 苯和氯乙烯 C. 乙酸和溴乙烷 D. 丙烯和丙烷 9.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下 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 B. 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C. 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 D. d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 10. 分子式为C 4H 8 Cl 2 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7种 B.8种 C.9种 D.10种 11. 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 B. 正极反应式为Ag+ + e–=Ag C. 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 D. 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 2O=Mg(OH) 2 +H 2 ↑ 12. 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震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A.NaHCO 3、Al(OH) 3 B.AgCl、NaHCO 3 C.Na 2 SO 3 、BaCO 3 D.Na 2 CO 3 、CuSO 4 13.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2013年江苏高考化学卷试卷分析和试题分析(全新Word详解详析版)

2013年江苏高考化学卷试卷分析和试题分析 江苏省海门市三厂中学陈达 又一年的高考落下了帷幕。2013年江苏高考是江苏高考自主命题的第六个年头,今年的高考化学的不管题型、题量还是结构,与去年有惊人的相似,试卷的整体难度与去年相当,但试题新颖性、灵活性超过去年。下面是南京市学科带头人,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陈廷俊老师对2013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的评析内容(摘自2013年6月10日《扬子晚报》): 2013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相对比较稳定,整体试卷结构、题型、题量和2012年相同。考生反映试题整体难度不大,计算量不大。但是有些试题较新颖,灵活性较大,对规范答题的要求较高。 1.注重基础。试题突出了对中学化学核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如:化学用语、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物的连续转化、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电化学、离子浓度讨论、化学平衡问题、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物质结构与性质等内容。如:21A考查ZnS 晶胞中的原子个数,H2S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SO42-的空间结构、等电子体等。体现了“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的特色。 2.强化能力。试题注重对考生学科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从化学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突出对信息摄取、吸收和整合的能力。如:17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和有机合成的信息,设计合成环己醛的路线;其中对于限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的书定,学生感觉较难。18题结晶水合物化学式的计算要求学生通过EDTA滴定计算Ni2+的物质的量、氢氧化钠滴定计算NH3的物质的量,再通过电荷守恒计算SO42-的物质的量,最后由质量守恒计算结晶水的物质的量。 3.突出实验。试题加强了对化学实验步骤和图表等信息的识别与解读能力的考查。如:16题中MgSO4和C反应产物的检验;19题中由废铁渣制备绿矾,要求学生通过所给试剂Fe、H2SO4、NaOH完成制备绿矾的实验步骤,其中还涉及硫酸亚铁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的分析。尽管平时教学中教师已经加强训练,但对于实验步骤的规范叙述和表达仍然具有一定的难度。 4.贴近生活。试题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关注新的科技成果、新能源和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的特征。如:1题的清洁能源、16题由磷镁矿制备氧化镁等。 5.注重创新。14题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讨论通过图表让学生分析,15题绝热条件下的化学平衡讨论等,20题通过化学反应确定物质的结构简式。让考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近三年高考化学试卷,试题题型、题量甚至分值分布都趋向稳定。化学用语、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物性质与转化、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电化学原理应用、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化学平衡、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物质结构与性质等内容,几乎是变化着不断重复出现。只是实验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二卷)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 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2.(6分)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和乙醇B.苯和氯乙烯C.乙酸和溴乙烷D.丙烯和丙烷3.(6分)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 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 D.d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 4.(6分)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7种B.8种C.9种D.10种 5.(6分)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 B.正极反应式为Ag++e﹣=Ag 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 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 6.(6分)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固体全部溶解; 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A.NaHCO3、Al(OH)3B.AgCl、NaHCO3 C.Na2SO3、BaCO3D.Na2CO3、CuSO4 7.(6分)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制备Fe(OH)3胶体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B.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 C.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D.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A.A B.B C.C D.D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 (一)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必考题(共129分) 8.(14分)联氨(又称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 (1)联氨分子的电子式为,其中氮的化合价为. (2)实验室中可用次氯酸钠溶液与氨反应制备联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①2O2(g)+N2(g)═N2O4(l)△H1 ②N2(g)+2H2(g)═N2H4(l)△H2 ③O2(g)+2H2(g)═2H2O(g)△H3 ④2N2H4(l)+N2O4(l)═3N2(g)+4H2O(g)△H4=﹣1048.9kJ?mol﹣1 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H4=,联氨和N2O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为. (4)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相似.联氨第一步电离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已知:N2H4+H+?N2H5+的K=8.7×107;K w=1.0×10﹣14).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 (5)联氨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向装有少量AgBr的试管中加入联氨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联氨可用于处理高压锅炉水中的氧,防止锅炉被腐蚀.理

高三化学试卷分析(2)精选

高三化学试卷分析(2) 一、试卷综述 1.试卷结构 (1)选择题部分:共7小题,每题6分,共42分,在形式上采取文字、图像、表格相结合的方式考查了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共存、平衡移动、实验装备、电解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以及AlO2-的相关反应等知识点. (2)填空题部分:共四大题,58分.25、26题各15分,27、28题各14分.其中,25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等与之相关知识,26题为有机推断题,27题为无机推断,28题为实验题. 2.试题特点 试题以高考大纲为准,题目覆盖面较广,但大部分题目力求达到课本知识的再现,以基础题为主,从而能检测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学生表现 1.总体情况 答题得分情况(抽样20人)

由试卷的得分来看,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离子检验、常见的实验操作、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的移动以及简单电极方程式的书写已然较为熟悉并能掌握其要点,例如第9题,第11题正确率均较高,填空题25题的第1、2、4小题,第27题的1、2、3小题,第28题的实验操作正确率也较高. 2.不足 选择题部分的第8、10、12题错误率较高,其中第8题很多学生将此题误认为水的电离受到抑制,认为溶液可能呈酸性或碱性.第10

题很多学生误选D,没有考虑到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要大.12题考查的是溶液酸碱性问题以及溶液中微粒之间的浓度三大守恒问题,学生对其中的有些概念模糊甚至弄混淆.填空题第26题为有机推断题,因为有机化学才开始复习,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忘记了有机反应,致使此题得分率很低,27题(4)(6)以及28题的(1)为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欠缺. 3.原因分析 针对此次考试,得分率较高的也是平常复习中反复提醒的知识点,也是用PPT复习的内容,由此可见,对于我校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反复复习抑或运用新的手段复习,才能获得较好效果.得分率较低的也正是学生难以明白甚至不去了解的知识点,学生懒得问. 三、拟采取措施 1.重视“双基”,培养能力,能力的考查以基础为前提,在接下来的复习中,应把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首位,加强对化学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和重要知识的全面掌握. 2.关注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注重化学能力的提高,在复习中,在重视教材知识的同时,还应将这些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用化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及问题,逐步做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应用. 3.注重实验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复习中时刻培养学生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