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盖天说在中国天文学史上的地位

盖天说在中国天文学史上的地位

收稿日期:2002-05-14

作者简介:李 迪(1927-),男,吉林省伊通县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

盖天说在中国天文学史上的地位

李 迪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技管理系,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摘 要:盖天说是中国天文学史上特别重要的假说.通过4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盖天说在中

国天文学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1)明末前盖天说没有退出历史舞台;(2)在天文图绘制、天文计算和大地测量等方面的运用;(3)历史上有过盖天仪;(4)“浑天盖地”观点的形成.

关键词:盖天说;盖天仪;浑天盖地;中国天文学史

中图分类号:P 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35(2002)03-0281-09

在中国天文学史上曾经出现过多种有关天地形状或宇宙的学说,其中最主要的是“盖天说”和“浑天说”.众所周知,这两种学说在汉代进行过较为激烈的较量,汉以后就堰旗息鼓了.绝大多数天文学史工作者都认为,是盖天说被浑天说所击败,从此成了浑天说的一统天下.事实是否确实如此呢?问题远非那样简单.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探讨,并得出盖天说没有被击败的看法.盖天说在中国天文学史上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1 明末前盖天说并未退出历史舞台

在汉代之后,盖天说依然存在,并受到天文学家的重视.证据之一是详载盖天说的著作《周髀算经》成为天算家的经典.从汉代到明末西方天文学传入中国之时,约1600年的长时期里,《周髀算经》一直是人们研习的重要参考书.在唐代,该书被列为“十部算经”之首,宋代又多次刊刻.传本之多,占中国古代天文著作之首位.笔者敢于断言:中国历史上儿乎所有的天文学家都学习过《周髀算经》.赵君卿在《周髀算经序》中说:“浑天有《灵宪》之文,盖天有《周髀》之法,累代存之,官司是掌”,这说的是东汉的情况.他本人对盖天说给予较详细的注释,“天似盖笠,地法覆盘”,“笠亦如盖,其形下正圆,戴之所以象天;写犹象也.言笠之体象天之形.《诗》云:何蓑何笠,此之义也.”“既象其形,又法其位,言相方类,不亦似乎?.”没有反对盖天说之意.有些天文学家学习和研究《周髀算经》一事有明确记载,如蔡邕、甄鸾、刘焯、楚衍、信都芳、李淳风、鲍瀚之、虞喜、赵友钦等.刘焯对于“《九章算术》、《周髀》、《七曜历书》十

余部,推步日月之经,度量山海之术,莫不核其根本,穷其秘奥.”[1]可见《周髀算经》是刘焯

特别精通的著作,并从这部书引出极重要的研究课题.象祖冲之、张遂、郭守敬等天文学家,如果说他们没有学习过《周髀算经》是不可想象的.祖冲之自己说:“臣少锐愚尚,专攻数术.

搜拣占今,博采沈奥.唐篇夏典,莫不揆量.周正汉朔,咸加该验.”[2]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

说,如此下功夫搜罗前人天文历法著作进行研究的祖冲之没见过《周髀算经》是绝不可能的.

元代司天监内对司天生的考试中有“假令问浑天、周髀、宣夜三家孰长之类”的“义题二第31卷第3期

2002年9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31No.3

Sep.2002

道”[3],可见司天生对盖天说必须认真学习,否则不能从理论上问答这类“义题”.既然把盖天说列入学生考试的内容,那么司天监内的天文学家更要精通.至于唐宋时代,勿需详谈了.

可以说,《周髀算经》是中国历代天文学家必读必研之经典,也就成为传播盖天说的重要途径.盖天说始终没有退出中国天文学的舞台,一直保持到17世纪初.

浑天说如何呢?首先从著作上来看,数目肯定比盖天说多得多.最早的有张衡《灵宪》和《浑天仪注》,后来还有些陆续问世.在隋代包括《灵宪》在内,就书名来理解共有6种[4].到唐代有记载的3种[5].在宋代,用“浑仪”或“浑天”命名或类似的著作有10余种[6].以上这些著作,大都已失传,只有北宋末苏颂的《新仪象法要》留存到现在.但是这10余种书,全是讲述浑仪这种天文仪器的,就《新仪象法要》来说,根本没涉及浑天说的讨论.实际上,在长达一二千年的历史中没有出现过一本有关浑天说的权威性著作,没有任何一本浑天说著作能与《周髀算经》相匹敌.这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在培养天文学人才方面,并没有那个朝代把浑天说列为必学内容.唐代,在天文台工作的天文生、漏刻生、天文观生、历生、典鼓、典钟等人员,最多时达一千几百名,各类天文学研究者有品级的也有50多人[7],未见规定必须掌握浑天说之事.宋代,算学“其业以《九章》、《周髀》及假设疑数为算问,仍兼《海岛》、《孙子》、《五曹》、张建丘、夏侯阳算法并历算、三式、天文书为本科.……”后来把算学生归入太史局.南宋由于天文人才缺乏,曾多次向全国招考天文生,考试科目全是唐宋历法[8],都未提到与浑天说有关的内容.元代,在考试中有关于浑天、周髀、宣夜三家之比较题目,前已提及.考题中还有“浑仪总要星格”之类,主要是通过浑仪辨认星座、星及“七曜之行”等[9],不是研究浑天说.

通过上述情况来看,浑天说在历代天文学家中并不占重要地位,更没有把盖天说赶出天文界.这是不是说中国古代天文学家都不了解浑天说呢?绝对不是!他们肯定都知道张衡所说的那段话,问题是没有人做进一步研究,而且知道与否并不影响某人成为天文学家.2 盖天说的应用

盖天说之所以未被挤出历史舞台而长期存在,是因为它有用场.讲述盖天说的经典著作《周髀算经》包括有比浑天说著作丰富得多的内涵,为天文学研究提供了较多的方便,得到了各种应用.盖天说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绘制天文图 天文学研究离不开天文图,而绘制天文图总要有一种参照系,使图上所反映的天文实际有条理、有次序.盖天说提供了这种参照系.盖天说以北极为中心,与二十八宿、三垣相结合,形成了一个现成的天文图构架,特别是这种天文图与秦汉以来中国以皇权为中心的社会政治相吻合.这就是“盖天图”.

中国的天文图出现于何时,虽尚难断定,但无论如何在汉代已有多幅.据《汉书》称:“凡天文在图籍昭昭可知者,经星常宿中外官凡百一十八名,积数七百八十三星,皆有州国官宫

物类之象.”[10]图虽早佚,但书上记录的次序是从“中宫天极星”天始,无疑是配有分野的盖

天图.书中还留下《海中二十八宿国分》二十八卷和《海中二十八宿臣分》二十八卷两个书名[11],和昭昭可知的天文图籍是一致的.如果这两书有天文图配合,那么天文图也必是盖天图,不可能是其他画法.就是说,天文图在中国西汉一开始就是盖天图.

?282?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第31卷 

汉代以后的中国天文图,基本上都是盖天图.这种图的一个特点是:处于北极附近的恒星非常密集,而处于赤道或再往南的恒星则特别稀疏.于是在隋代出现了高文洪绘制的《天

文横图》一卷[12],可能和后来“敦煌星图”[13]以及苏颂所载天文图[14]相类.它们是按二十八

宿分界线垂直于赤道的方向展开,这样不仅把三垣拆散,而且北极的位置也不复存在,因而不得不再加一幅盖天图来弥补这个严重不足.

在隋代有《浑天图》两种和《浑天图记》一种[15],因都已失传,详情不得而知.但是不能因“浑天”二字而受到迷惑,以为是用浑天说绘制的天文图.实际上,这是不对的,只要画出图形就必须是平面的,因而一定要采用盖天图的画法,说到底还是盖天图.所谓“浑天图”只是名称而已.

盖天图在中国被长期采用,直到西方天文图传入中国仍未立即退出历史舞台.例如乾隆间上石、由“钦天监绘制”的呼和浩特石刻蒙文天文图仍是一幅典型的盖天图[16].

通过这些事实,可以看出:盖天图在中国天文学史上占有牢固的位置.

2.2 天文计算 在《周髀算经》中与盖天说相伴的计算法主要是相似勾股形理论,其核心是勾股定理.虽然在书中并不是处处使用勾股定理和相似勾股形,可是离开这种计算法却不可能.笔者认为,正是由于天文(还可能有水利工程)计算首先使用了勾股定理,而勾股定理才进入数学领域,成为数学的组成部分.盖天说给勾股定理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即大地为平面.“从髀至日下六万里”是一条在地平面上的直线,这才能够使用勾股定理.后来在天文历法研究中广泛应用了这一定理,就连被认为是浑天家的一些天文学家也是如此.不管应用者是怎样理解和认识的,只要在较大的地面上利用勾股定理或相似勾股形等进行天文计算,就已经是站在盖天说的立场上了.

2.3 天文大地测量 天文测量在《周髀算经》中占有重要地位,用八尺高的表进行观测或测量是盖天说的主要组成部分.施行测影的基础必须有个大地,就是天盖之下的大地.太阳在天上远行,而八尺表的影子投在地面上.这种测量,历代天文学家都在进行.赵君卿说:“夫高而大者,莫大于天;厚而广者,莫广于地.体恢洪而廓落,形修广而幽清.可以玄象课其进退,然而宏达不可指掌也;可以晷仪验其短长,然其巨阔不可度量也.”晷仪中当然包括表,它可以解决某些人身不能到达的度量问题.祖冲之曾用八尺表“考影弥年”;张遂领导了全国大规

模实测:“测候日影,回日奏闻,数年伺候.及还京,僧一行一时校之.”[17]表也是这次测量的

最主要仪器;宋元时代的天文学家莫不如是,郭守敬指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莫先仪

表”[18],于是他设计了四丈的高表.

由《周髀算经》中的“日高图”和表的使用,导出了数学上有名的“重差术”.刘徽的重差术研究即从测日开始,他说:“凡望极高测绝深而兼知其远者,必用重差.勾股则必以重差为率,故曰重差也.立两表于洛阳之城,令高八尺,南北各尽平地,同日度其正中之时,以景差为法,表高乘表间为实,实如法而一,所得加表高,即日去地也.以南表之景乘表间为实,实如法而一,即为从南表至南戴日下也.以南戴日下及日去地为勾、股,为之求弦,即日去人也.”他在

开头所讲的一段话,说明他把重差术的作用已推广到一般性,其《重差》一书(即《海岛算经》

)就是这样诞生的.

这里要指出的是,八尺表测影也好,重差术也好,使用的人并不考虑大地的形状是否符?

382? 第3期李迪:盖天说在中国天文学史上的地位

合数学上所要求的条件.以重差术来说,有人对刘徽的重差问题进行了精度估计[19].在距离不太大的情况下,误差是有的,但对结果影响不大,尤其是对长度影响没多大,对高程的影响也不显著,像测海岛高的问题误差就太大了.

对于“北极出地高度”的测量也是从同样的思想出发的.尽管这种高度在南北两点的明显差别另有原因,可是测量者并没有考虑.

总之,不管上述的哪种测量,都是盖天说的应用,或者说是在盖天说指导下进行的.3 历史上有过盖天仪

浑天仪或浑仪之名早已为人所熟知,但对盖天仪一名则非常陌生.实际上,历史上确实有过盖天仪[20],而且是持续了较长的一段时期,现就所知,略加论述.《隋书》上有“盖图”记载,如下:

“晋侍中刘智云:‘颛顼造浑仪,黄帝为盖天’.然此二器,皆古之所制,但传说义者,失其

用耳.昔者圣王正历明时,作圆盖以图列宿.极在其中,辶回 之以观天象.分三百六十五度四分

度之一,以定日数.日行于星纪,转辶回 

右行,故圆规之,以为日行道.欲明其四时所在:故于春也,则以青为道;于夏也,则以赤为道;于秋也,则以白为道也;于冬也,则以黑为道.四季之末,各十八日,则以黄为道.盖图已定,仰观虽明,而未可正昏明,分昼夜,故作浑仪,以象天体.今按自开皇已后,天下一统,灵台以后魏铁浑天仪,测七曜盈缩,以盖图列星坐,分黄赤二

道距二十八宿分度,而莫有更为浑象者矣.”

[21]这段文字中所说昔者“作圆盖以图列宿”一语似对盖图解释,“盖”是“圆盖”而不是“盖

天”,但它毫无疑问又是“盖天”的“盖”.它“极在其中,辶回 之以观天象”

正是“盖天””的特征.那么,到底是图还是仪?说的不太清楚.根据“盖图已定,仰观虽明”和与浑仪联系的情况看,像仪器.如果这一推测是正确的话,那么盖天仪的样式也就能想象出来.

盖天仪有一个伞形的圆盖,象征天,其上有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有日行道,按春、夏、秋、冬涂上青、赤、白、黑4种颜色,且每季末留下18日的日行道上涂黄色,表示整个日行道

即黄道.盖分为36514

日,按日旋转,一年转一周.这个圆盖一定有一个柱子支着北极点,垂直安置丁“地”上.由“仰观虽明”来看,“圆盖”较高,在“天”与“地”之间能容人站立仰观.圆盖怎样旋转,现在还不知道,而“地”有什么内容未做交待.从“盖图已定”可知,在隋代制作过盖天仪.

实际上,盖天仪并不是隋代才出现的,从引文可直接体会出这一点.此外,还有其他证据.1977年7月,在安徽阜阳西汉汝阳侯墓山土了一件与天文有关的文物,它由两块圆盘形木胎黑漆板上下组合而成,中间均有轴孔.下盘直径25.6cm ,厚0.8cm ,周边刻有二十八宿名称:角、亢、氏…….上盘直径23cm ,厚1.7cm ,顶上是扁平的,有七星(北斗),周边一圈针刻等距小针孔,孔数虽无法计数,但是有人认为“环周总数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①,或

三百六十五度整,似乎可以肯定”[22].研究者只是说这是天文仪器,而未定名.这种仪器与前

?482?①原文为“三百六十四又四子之一度”,误.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第31卷 

述“盖图”多么相似!所不同的是上盘的顶为平的(且内为实),二十八宿列在下盘,体积小,不能仰观上盘.可是不论如何,毫无疑问是一个盖天仪模型.因为它是随葬品,所以是个示意性的东西,与真正的盖天仪不一定完全一致.

墓葬的年代是在西汉早期,当时正是盖天说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出现盖天仪模型是很自然的.可是在浑天说提出数百年之后的南北朝几次制造盖天仪,就值得注意了.

在南北朝时代,相隔40年,北朝和南朝各造一座大型的盖天仪,实际上是两座天象厅.据郦道元(466~527)记载:

“其水自北苑南山,历京城内河干两湄,太和十年,累石结岸,夹塘之上,杂树交荫,郭南结两石桥,横水为梁,又南径籍田及药圃西,明堂东.明堂上圆下方,四周十二堂九室,而不为重也.室外柱内绮井之下,施机轮,饰缥,仰象天状,画北远之宿鸟,盖天也②.每月随斗所建之辰,转应天道,此之异古也.加灵台于其上,下则引水为辟雍,水侧结石为塘,事准古制,是

太和中之所建也.”

[23]这是讲的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486)开始在首都平城(今大同市)郊外沿湿水(今桑干河)岸建的明堂与盖天仪.

明堂“上圆下方”象征着天圆地方

的盖天说思想.“上圆”无疑是指明堂

内部的顶盖为穹隆形;“下方”即穹隆

的下面是正方形的地平面.人进入其

内俨如在天地之间,但是这里“天”不

能运转,与真实的天象不同,于是在

“室外柱内绮井之下”又造了能表演天

象的“盖天”.在明堂的顶上建有灵台

(天文台),下面是辟雍.辟雍应即明堂

本身,只不过按照古制在周围引水是

了.“盖天”是在明堂的外面,由一些柱子支起来的一个环形盖,固定不动,环形盖中间应是一个圆形大空洞,在洞的上面应当是一个伞形圆顶盖,中间由一根柱子支着,柱子由“机轮”作水平转动,伞形盖在穹隆下便随之旋转.伞形盖的里侧为北天半球的星座和二十八宿分界线.中心点为北极,绕北极旋转,其速度为“每月随斗建之辰,转应天道”.这是一座典型的盖天天象厅.

梁大通元年(527)武帝萧衍在宫廷之后建立了一座同泰寺,规模相当可观:有九层塔一座,大殿六所,小殿及堂十余所.布局也很讲究:“宫各像日月之形,禅窟禅房,山林之内,东西般若台各三层,筑山构陇,亘在西北,柏殿在其中.东南有璇玑殿,殿外积万神树为山,有盖天

仪,激水随滴而转.”[24]就是说在新建的同泰寺,安装了一架盖天仪.还有一条记载:“逮梁武

?582?②“画北通之宿鸟,盖天也”一语可能有误,王国维说:“此处错简已正,尚有讹误,当云画北辰,列宿象,盖天也.”仍不完

全合理,但其天文涵义是清楚的.

 第3期李迪:盖天说在中国天文学史上的地位

帝于长春殿讲义,别拟天体,全同周髀之文,盖立新意,以排浑天之论”[25].这架“全同周髀”

的“天体”当然是盖天仪,是为“排浑天之论”而制造的.

笔者认为这两条资料说的应是一回事.一个统治者在位时期下令造一架天文仪器(指同类)也就差不多了.可是一说在同泰寺,一说在长春殿,该如何理解呢?很可能是这样:长春殿是同泰寺内六殿之一,与璇玑殿相距较近,而“殿外积万种树为山,有盖天仪”,可见仪器是在殿外,离长春殿不会太远.梁武帝“晨夕讲义”于同泰寺,肯定是在某一殿里进行,长春殿便是他讲义的地方.因此,在长春殿内讲义,在殿外观看盖天仪,研究盖天说,这是非常合乎道理的.

这架盖天仪的结构没有文字记载,缺少直接

说明.可是,能根据西汉的模型和“盖图”大体复

原出来.盖天仪显然应当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

分是仪器主体,一部分是传动机构.前一部分又分“天”和“地”两组部件,“天”应是个比半球稍大

的空半球形,球面的中点为“北极”,其上画着北

天的星座,星点应在球里,以符合“仰观”天空的

实际.同时还应有二十八宿分界线,在半球边沿

上写着二十八宿名称,点着或刻着36514

个点子代表一年的天数.黄赤二道(黄道只能一半)画在靠近边缘的部位,赤道与边沿平行,且恰是半球的大圆;黄道与赤道以二十三度角斜交,交点为春分点和秋分点,黄道最近北极的一点为夏至点,最远的一点为冬至点,都要标注文字.

“地”为平面板,其上应按方向实际标注二十四向和二十四节气名称.“天”和“地”之间装有一根立柱,把“天”支架在“地”上.这柱既代表极轴,又是传动装置的一个构件.

传动装置也比较简单,应由两个或三个齿轮构成,在极轴的下部有一个卧轮,轴旁有一立轮与卧轮啮合.此立轮也可做主动轮使用,或另有一个主动轮(不是齿轮),由一个水平横轴与立轮相连,如图2所示.通过“激水”使主动轮绕水平横轴慢慢转动,带动立轮转动,而立轮又使卧轮水平转动,极轴便带着“天”而转.“天”一年转一周,所以相当缓慢.怎样能调整到这种程度,如何减少极轴的摩擦力等都是些要求较高的技术问题,这只能留待以后再讨论.

上述事实说明,盖天说在历史上受到相当重视.梁武帝时制造盖天仪,不能单纯理解为统治者本人的好恶,而是当时某些天文学家的主导观点.不过,盖天仪有其自身的缺陷,正如《隋书》所说,它“未可止昏明,分昼夜”,无法反映一天的情况.把北极作为天顶也不合实际.这种不足,要由浑仪来补充.4 “浑天盖地”的形成

在中国历史上,浑天说既没有独霸天下,盖天说也没有退出舞台,而是差不多从浑天说一出现,两者就合流了,实际上形成了“浑天盖地”的折中思想.两者间的争论,无非是抓住对方某些不能解释的实际现象,而各自本身都存在不可克服的弱点,又有一些自身的优点.

?682?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第31卷 

盖天说对天地有较为明确的看法(尽管不都正确),且符合人的直观,因此在绘制天文图、天文计算和测量等方面长期得到应用.盖天说的“天”只有半个,与实际有悖.浑天说的“天”是完整的,而对“地”的说法是糊涂的,张衡的名言:“浑天如鸡子.大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里黄.天地各乘水而立,载水而浮.”这里说了“天”和“地”的关系,是“地”在“天”内,其四周和下面都是水,通过水与“天”相连.这个“地”是何形状?由“鸡中黄”一语似乎是比喻“地”为球形,可是在进行计算时,他依据的却是盖天说的“地”.张衡在所著《灵宪》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八极之维,径二亿三万二千三百里:南北则短减千里,东西则广增千里.自地至天,半于八极:则地之深亦如之.通而度之,则是浑也.将覆其数,用重差勾股.悬天之景,薄地之仪;皆

移千里而差一寸得之;过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之以知者,宇宙之谓也.”

[26]根据这里所记,可见地就应是半个鸡中黄,上面是平的,所以才有“八极”和“自地至天,半于八极:则地之深亦如之”的说法,计算时用重差勾股,且采用“移千里而差一寸”的成说,采用的完全是盖天说的“地”.但是张衡又说“通而度之,则是浑也”,即是把地下的半个天和上面的半个天合起来就是一个囫囵的天(浑天)了.就是说,张衡这位赫赫有名的浑天家却是“浑天盖地”的首倡者之一.

张衡以后,一直处于这种情况,还经常有人对盖天说提出批评,有的还进行某些修改,可是在一些问题上总是跳不出去.唐代的李淳风和一行就有过这种尝试,据记载,“盖天之说,李淳风以为天地中高而四阝贵,日月相隐藏,以为昼夜.绕北极常见之者谓之上规,南极常隐者谓之下规,赤道横络者谓之中规.及一行考月行出入黄道,为图三十六,究九道之增损,而盖

天之状见矣.”

[27]李淳风把盖天图进行了扩展,分为上、中、下三规(圆).这就包括了全天可见的恒星.唐代以后的盖天图全是如此画法,成为一种典型,保持了一千年以上.

一行的着眼点是在于使黄赤道的画法合理.因为黄赤二道有二十三度半的交角,所以以北赤极为中心向平面上正投影,赤道为正圆,黄道就要变形为扁圆,不能画成两个正圆.一行的设想和做法留下了文字[28],据此知其为正确.但是对后来的天文学家没有产生影响.

13世纪科学家李冶对大地的看法是一种有代表性的“浑天盖地”观点,他认为“天包地

外,地处天中,日月又居大地两间.”[29]这是一种浑天观点.还进一步指山:“天体正圆如弹

丸,地体未必正方.令地正方,则天之四游之处,定相窒碍.窃谓地体大率虽方,而其实周匝亦

当浑圆如天,但差小耳.”[30]即他认为地体不可能是有角的正方形平面,而是周边为圆的平

面,即“周匝亦当浑圆如天”,实际上仍是“浑天盖地”观点.

元代天文数学家赵友钦对盖天说进行了严厉批评,他说:古代言天的学说有三家,而盖天“最为舛理”,并指出了“舛理”之所在.赵友钦指出:“其说谓:天形如盖,北极如盖之顶,正当天最高处,四海外比盖之围檐.其盖平旋一昼夜而周,盖顶不离元所,上天下地,地下下元天,亦无南极.日常在天,未始出没,但去此度远,则此夜而彼昼;去北度远,则此昼而彼夜.为

其天远则似较低也.”很多问题部无法解释,所以“盖天之谬明矣.”[31]但是,在进行计算和测

量时则都立足于盖天说,例如用勾股定理测算“天”之高远,把大地看做平面,“要当节节测望

地平之远数”[32].

?

782? 第3期李迪:盖天说在中国天文学史上的地位

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长期都是以“浑天盖地”说来处理天文问题的.由于浑天说的“天”是浑的,适合于制造浑仪、浑象之类的仪器;由于盖天说以北极为中心,又是地平观,适合于画天文图和测算,更适合统治者以皇帝为中心的观点.因此,盖天说和浑天说是相辅相成的.正是因为这样,才在明末西方天文学传入中国之后出现了“浑盖通宪”之说.认为“截盖系浑,总归圆度.全圆为浑,割圆为盖”,“尝试以浑诠盖,盖乃始明;以盖佐浑,浑乃始备.”其实早有“崔灵恩浑盖为一义”的主张[33].

总之,中国古代盖天说的地位是牢固的、不容置疑的.

参考文献:

[1] 隋书?卷75?刘焯[M ].北京:中华书局,1982.

[2] 宋书?卷13?历志下[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3] 王士点,商企翁.元秘书监志?卷7?司天监[M ].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88.

[4] 隋书?卷34?经籍三[M ].北京:中华书局,1982.

[5] 旧唐书?卷47?经籍下[M ].新唐书?卷59?艺文三[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6] 宋史?卷206?艺文五[M ].北京:中华书局,1977.

[7] 旧唐书?卷43?职官二[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8] 宋史?卷157?选举三?算学[M ].北京:中华书局,1977.

[9] 王士点,商企翁.元秘书监志?卷7?司天监[M ].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88.

[10] 汉书?卷26?天文志第六[M ].北京:中华书局,1982.

[11] 汉书?卷30?艺文志第十[M ].北京:中华书局,1982.

[12] 隋书?卷34?经籍三[M ].北京:中华书局,1982.

[13] 席泽宗.敦煌星图[A ].中国古代天文文物论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181-1944.

[14] 苏颂.新仪象法要?卷中.丛书集成初编本.

[15] 隋书?卷34?经籍三[M ].北京:中华书局,1982.

[16] 李迪,盖山林,陆思贤.呼和浩特市石刻蒙文开文图[A ].中国古代天文文物论集[C].北京:文物

出版社,1989,425-451.

[17] 通典?卷26?职官典?秘书监[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18] 苏天爵.元文类?卷9?齐履谦“知太史院事郭公行状”[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9] 冯立升.重差测量术的精度估计[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7(增刊3):

136-140.

[20] 李迪.中国古代的盖天仪[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4):48-53.

[21] 隋书?卷19?天文志上?盖图[M ].北京:中华书局,1982.

[22] 殷洚非.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占盘和天文仪器[J ].考古,1978,(5):338-343.

[23] 郦道元.水经注?卷13?湿水[M ].王国维校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428-429.

[24] 许嵩.建康实录?卷17?梁帝纪上?高祖武皇帝,引《舆地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5] 隋书?卷19?天文志上?天体[M ].北京:中华书局,1982.

[26] 孙文青.张衡年谱[M ].引《灵宪》佚文.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96.

[27] 新唐书?卷31?天文志一[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28] 李迪.唐代天文学家张遂(一行)[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53-550.

?882?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第31卷 

[29] 李冶.敬斋古今黄主拾遗.丛书集成初编本?卷1第1条.

[30] 李冶.敬斋古今黄主.丛书集成初编本?卷1第2条.

[31] 赵友钦.革象新书?卷四?盖天舛理.四库全书本.

[32] 赵友钦.革象新书?卷五?勾股测天.四库全书本.

[33] 李之藻.浑盖通宪图说?序.丛书集成初编本.

THE PLACE OF GAITIAN THEOR Y IN THE

HISTOR Y OF ASTRONOM Y IN CHINA L I Di

(Depart ment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M anag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Inner Mongolia Norm al U niversity ,Huhhot 010022,China )

Abstract :The G aitian theory is an important hypothesis in the history of astronomy in China.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le of this hypothesis in the history of astronomy.The author argu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hypothesis i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1)The endurance role of the G aitian theory in Chinese astronomy before the end of the Ming dynasty ;(2)The appli 2cations of the G aitian theory in draws of astronomy illustrations ,astronomical computations ,and geodesy in China ;(3)Meaning of astronomical instruments and planisphere after the G aitian theory in China ;(4)The formulation of the cosmological concept of “Huntian gaidi ”.

K ey w ords :G aitian theory ;planisphere of the G aitian theory ;cosmological concept of “Huntian gaidi ”;history of astronomy in China

【责任编辑董祥林】?

982? 第3期李迪:盖天说在中国天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