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德育在美国

德育在美国

德育在美国
德育在美国

德育在美国中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早在殖民地时期,美国第一所公立学校——波士顿新英格兰城镇学校就将德育作为该校的教育目标之一。德育课程是建构美国中小学德育的核心,换句话说,美国的德育是通过课程模式加以组构而成的。美国中小学德育发展经历了不同时代的洗礼,走过了由极盛喧闹的说教型德育到清静至隐的渗透型德育,再走向两者相融合而再度新兴的曲折历程,而德育课程也经历了相应的演变。本文仅对美国小学德育课程模式的发展做相应探讨。

一、美国小学德育课程模式演变

美国自拓荒殖民到建国以来,就非常重视德育,在积极拓疆殖业的历史发展中,学校德育也经历了时代的洗礼,其小学德育课程模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德目主义课程模式形成与世俗德育体系建立

美国在拓荒之初,就重视德育,但基本上仍沿袭欧洲旧习,推行以教义灌输为主的宗教教育,开设宗教课,学习内容主要为宗教圣经、道德规范,历代君王治国训诫和古贤箴言及人生信条之类,学习方式为灌输教义和训诫和做礼拜等等。19世纪初美国推进公共教育运动,从1805年纽约市成立了公立学校联合会, [1] 到30年代麻省的公共教育狂飙行动,推进了美国教育的发展,但德育上并未有大的改观。道德教育主要由教会或家庭承担。在19世纪上半叶,美国公立小学中开设了各种各样的道德教育的课程,目的是培养勤勉的、负责的公民和具有美德的人,采用艺术、史诗、讲故事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教育学生从小学习做人的品德。在德育方法上,强调培养个人道德行为和自我约束,通过练习来引导和强化学生的自制、负责、勤奋、诚实等美德,力诫不良品质。1836年,威廉·麦古费(Willian McGuffey)设计了一套道德教育教材,称为麦古费读本(McGyffey Readers),用它来教导学生学习那些社会公认的美德。该读本向学生描述简明易懂的、激励人心的、关于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各种美德,诸如诚实、刻苦、善良等的故事。

60年代南北战争后全面推进的资本主义运动,促进了美国学校德育变革,逐步从宗教教育转向创建世俗德育体系。其主要特征是:一是建立起一个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德育体系,推行资本主义思想体系和道德伦理观念;二是重视国家法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全面贯彻合众国的政治主张,宣传国家政策和宪法等;三是培养为美利坚合众国服务的公民和时代精英;四是把宗教教育融入世俗德育体系之中,为国家发展服务。

与世俗德育的发展相适应,美国小学在继承传统德育过程中,逐渐发展起德目主义的德育课程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一是开设必要的道德及品德科目,讲解国家法规和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二是编写和设置系统课程,讲授各种社会美德和道德知识,例如裴斯泰洛齐的仁爱思想等;三是广泛使用直接法,德育主要通过正规的课堂教学,以说教,训诫、口号、誓言、信条、准则和例示、问答教学等方法向学生灌输古传的既定美德概念和具体的道德规范;四是建立系统的学校规章制度,在学校日常生活中提倡世俗观念;五是进行宗教教育和参加例行的宗教活动。

为了配合这一德育课程模式的发展,这一时期美国各地都在精心编制了各种各样的行为规范和方法,并围绕着这些道德规范安排阅读、小组活动、俱乐部活动、课外活动、体育活动等,因此被后人称为“美德袋教育”。 [2] 同时这时期美国还出版了大量的美德读本以供教学之需,如1903年肯塔州督学西迪编写的《良好行为手册》及后来出现的威廉姆·J·赫钦斯编写的《小学儿童道德准则》,而且还举办各种德育比赛,评选各种手册和德育设计,如后者的《小学儿童道德准则》就获得全美1916年德育研究会奖金5000美元的最高奖励。衣阿华州提供的德育方案

也曾于1921年在全美德育研究会的竞赛中荣登榜首,设计者获得2万元奖金。并用品德表来量化评价学生,给遵守准则的学生戴“山姆大叔儿童俱乐部”徽章。1911年成立的“品格教育协会”(the Character Education Association)领导人是费尔柴德(Milton Fairchild),曾举行过多次全国性的讨论和竞赛,并制定了《儿童道德规范准则》(Children’ Morality Code),提出“十项正当生活的规则”:自我控制、身体健康、友善、失败而不气气馁、自立、责任心、可靠、诚实、良好的技艺和协作(或团队)精神。 [3] 这种德育在20世纪初赢得了全美各州议会、州和市的校董会、私人慈善机构以及文化界的广泛支持。

第二阶段:走向全面主义德育课程模式与现代德育体系的生成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是美国小学德育课程转向全面主义模式的阶段。自19世纪末起,美国在以电动机应用为先导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和随之而来的实用主义运动的推动下,逐步创立现代教育体系。最重要标志是杜威发起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在20年代后渐成气势,有力地推进了美国教育从背记知识模式向发展学生智力转变,也促使小学德育的时代转型,注重灌输道德知识的德育模式受到挑战,逐步向以注重培养学生德性的新德育转变,并经历了从德目主义的直接法德育到转向全面主义的间接法德育的过程。杜威推行的现代德育运动的主要特征有:一是教育即生活,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行动,才能获得符合社会认识,形成社会需要的价值观;二是人的认识来源于他的实践经验,儿童只有通过活动和交往,在参与中获得相应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形成对社会有用的道德观;三是德育的重点是发展人的道德判断能力,而人的德性是按相应的阶段发展的,只有依据人的德性发展要求来施行德育,才能真正培养出所需要的社会精神,以保证社会制度的发展。

进步教育运动与传统道德教育展开了全面论战,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坚持正规品德课程,坚持正面系统道德知识教育。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认为,只注重说教的德育不仅无效的,而且美德知识的教学并不能引导现代人的生活。20年代中期“美国品格教育委员会”委托耶鲁大学的哈茨霍恩和梅主持一项儿童品格发展的综合研究,共对11000名6-15岁儿童进行有关诚实与欺骗问题的近100个项目的大规模实验,其研究结果被整理为三卷本的实验研究报告发表,引起了普遍关注。该研究指出,儿童掌握的道德知识、美德概念和学校德育水平与儿童的行为并无相关性,过多的说教不仅无益,而且有害。这一研究结果成了进步教育批判传统德育的依据。自30年代到70年代,美国小学掀起现代德育改革运动,以正面讲授道德知识为主的德目主义德育受到批评,德育大多不设课堂教学,主要通过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进行,间接法大倡其道。在这一时期,尽管德育工作者仍积极工作,但如何走出原来的正规道德课程体系,把德育渗透到学科之中,人们对此缺少准备,也无法把握其发展。结果,在近半个世纪中,与以往喧闹热烈相比,德育显得萧疏寂静,被称为荒凉时期,德育进入了一个摸索发展的历程。

美国德育的现代转型,是在战后新发展的推动下实现的。战后,美国高科技发展推动经济持续剧增,但暴富并未促使人的道德同步提高,相反,由于德育的“真空”而使物欲横流的社会带来严重的道德危机,致使美国中小学生道德品质每况愈下,青少年吸毒、卖淫、暴力、怀孕、偷窃等现象日益严重,引起了美国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忧虑。但是,在巨大的经济繁荣及苏联卫星上天的冲击下,美国人只关心如何应对苏联的挑战,而把传统德育的不适应性掩盖了起来,直到60年代末“阿波罗登月计划”实现后才最终爆发出来。

面对学校德育衰退带来的各种问题,许多德育学家积极行动起来,各种理论纷纷出笼。行为主义、社会认知理论以及价值澄清理论相继提出各自的主张,其中科尔伯格(L·Kohberg)倡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独领风骚。科尔伯格在继承传统德育基础上倡导道德认知发展论,主张德育的

核心就是发展道德认知力 [4] ,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六个水平的理论,倡导课堂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推行新柏拉图德育模式和公正团体法等一系列重要的德育策略,建立起以发展人的道德认知力为重点的德育模式,为美国走出德育荒凉期和推动现代德育转型起了关键性的作用。70年代后,美国小学德育课程模式出现了新的发展,主要特征有:一是综合各种德育课程模式,以培养德性即道德判断力为中心来推进德育课程的改革,吸收各种德育研究成果;二是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德育课程设置,开设课堂两难道德讨论;三是美国品格教育又重新编制各种德育教科书,重新开设品德课,被称为美国教育上的重大事件;四是美国小学德育课程逐步从直接法转向间接法,强调德育的全面性。

第三阶段:从世纪德育改革到综合德育课程模式新兴

20世纪90年代来,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创建,信息社会的到来,美国掀起了全国性的道德教育改革高潮,以倡导新的德育模式以资支持,并借以改革以往所谓自主放任德育使各校各行其是,成效低问题多的问题,始放弃20世纪来政府对德育不干预的放任政策,全国上下一致大力推进德育改革。

80年代后期来,号称“教育总统”的里根,就指出学校失败在本质上就是道德教育的失败。为此,引起美国政策的重大反应,其代表有两项:

一是1987年,美教育部批准了美全国学校联合会提出了“在公立学校塑造品格”的计划,提出要把全国15000所学校作为加强德育试点。该计划有两个目标:(1)增强公立学校促进品格教育发展的国民意识,以保持美国社会的持续成功和稳定;(2)鼓励建立和促进在中小学的品格教育计划。美国教育部对品格教育计划进行了资助,各个州也要求学校要花时间在品格教育上。 [5]

二是1989年美国“课程发展与管理协会”提出的加强学校道德教育的报告。报告提出六点措施:(1)道德教育应与学校整体课程有机地联系,作为学校课程的必要组成部分。(2)将父母、大众传媒、商业界、市民和宗教团体联结起来,创造一个德育的“社会—文化”环境;同时整顿学校生活,使道德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3)使道德教育超越认知领域,即不要简单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而是要让学生参与道德实践,对善恶作出自己的判断。(4)道德教育要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的培养。(5)为教师和管理者确立明确的道德教育目标,使其担负起学校道德教育的责任。(6)把道德教育纳入师范教育计划,保证未来的教师善于进行道德教育。 [6]

80年代后美国小学德育改革最大的特点是推行多样化的德育模式:一是各种德育理论大倡其中,不仅有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德育、价值澄清理论等等,而且品格教育运动裹挾着20年代来研究的新成果全力横扫全美大地,威尔逊指出:“今天美国公立学校里最具前瞻性且最流行的道德教育方法是品格教育。” [7] 二是各种德育课程理论大行其道,在小学德育课程发展中大显神通,70年代前影响巨大的价值澄清理论日渐衰退,在认知发展理论基础上生发出来的各种综合性课程及教学方法,以更生动、更多样的方式赢得儿童的道德认同;三是德育课程实施的途径多样化,不仅强调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突出活动与道德氛围的道德教育价值,主张通过各科教学进行道德教育,而且强调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的作用的有机结合,强调追求个体自主和外在控制的统一;四是新德育课程以一个更高层次的多样化体现,把激进主义德育情绪化倾向,与理性的德育思维相整合,广泛吸取各家各派思想,体现了综合性、

理性化的理论特色,体现了德育课程发展在个人与社会、内容与形式、理智与行为、传统文化与新兴思潮相融合的多样化统一。

在美国德育的新世纪复兴中,一个对小学德育课程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是声势浩大的“品格教育”运动的再次兴起。80年代末,美国中学校长协会首次提出“品格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又译为品质教育或品德教育或人格教育),要求在公立学校全面推行“品格教育”,被称为品德教程学派。一时间“品格教育”便铺天盖地地推展开来,品格教育研究者大批涌现,各种理论、报告、会议等汗牛充栋,各种品格教育研究机构也纷纷成立,以品格教育研究为宗旨的各种杂志先后创刊。1989年老乔治·布什总统在他的《重视优等教育》一文中明确指出,智力加品德才是教育的目的,强调“必须把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和家长参与重新纳入教育计划。” 1994年,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一致通过每年12月16日到22日为“全美品格测量周”(National Character Counts Weeks)。自1996年起,美国联邦政府每年拨款270万,资助全美数十所中小学校创立青少年“品格教育”的样板。美国教育部还专设“蓝带奖”,每年对为青少年品格教育作出杰出贡献的集体予以表彰、奖励。各州政府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与法规,要求所在地中小学试行“品格教育”课程,不少州政府还设立了专项经费,培训政府官员、家长和校长,协助学校推进“品格教育”实验活动。90年代来,美国品格教育运动从自发性发展到政府介入,自下而上,从公立学校扩展到私立学校,从地方走向全国,主要依靠民间组织开展有关活动,至今覆盖了1500多个学区,涉及2400多万学生,在理论研究和具体实施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成为美国新世纪小学德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美国德育课程发展机构

1、全国性德育机构

美国德育机构名目繁多,有联邦及地方政府、民间机构和各种学术机构,例如成立于1911年的美国品格教育协会,以及后来成立的美国德育研究所,都对美国德育课程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这里仅举两例。

全美品格教育联合会(Character Ecucation Partnership,简称CEP,又译道德教育协会),创立于1993年,总部设在华盛顿,由8名工作人员以及600余名团体成员构成,其目标乃致力于推进美国学校德育发展。协会董事会成员有大公司基金会、地方教育基金会;普林斯顿大学Shapiro、摩托罗拉公司总裁Galvin等社会名流是其顾问委员会成员。它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地方学区和社区开展“品格教育”活动,每年与美国著名教育机构联手举办青少年“品格教育”论坛,评选、表彰“品格教育”活动中的先进学校。CEP向全国的相关品格教育提供研究与物力资助,主要工作包括:(1)CEP全国学校与区域的德育活动资助;(2)CEP全国资源与网络中心;(3)CEP全国年度论坛;(4)品格教育评价研究;(5)品格教育教师培训;(6)推展品格教育的11项有效原则;(7)华盛顿特区儿童品格教育活动。 [8]

该联合会编印的介绍“促进品格教育的组织机构”的资料中还列举了该会拥有51个下属机构。这些组织机构帮助学校和社区开展各种各样的品格教育活动;举行品格教育师资的培训;组织学术会议、研讨班研讨品格教育的观点和策略;出版各种有关品格教育书籍与报刊。例如帮助从幼儿园到六年级的学生制定了一套品格教育课程,或帮助教师把课程设计为社会科目的一部分讲授,以及开展相关活动等。在各种品格教育研究机构的指导下,美国品格教育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品格教育课在美国中小学的传播非常迅速,到20世纪80年代末,已达到44个州的18000个教室。

全国课程发展监督协会(ASCD),是对美国德育课程发展有重大作用的协会。1992年3月,该协会与普林斯顿55项目(Princeton Project 55)和约翰逊基金会(Johnson Fiundation)在威斯康星州的瑞茜恩(Racine)举行了一场影响巨大的德育研讨会。会议就“怎样在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相当于我国的高中三年级)进行有效的品格教育”展开了激烈的研讨,其与会代表之多,气氛之热烈,是美国教育盛会空前绝后的。此次研讨会,有效地促进了美国品格教育的推展。

2、地方德育研究机构

美国地方德育机构很多,而且很多也与课程发展有重大关系,这里仅以弗吉尼亚州的德育机构为例 [9] ,说明美国地方德育机构的发展。

美国学校管理者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ion简称AASA),该机构设在亚历山大里亚市,出版《学校管理者》、时事通讯《领导》,并举办年会和专题研讨会。其中相当部分为德育和德育课程发展,如1991年AASA出版了由克里斯腾J.阿默森撰写的《传授价值观念和伦理观念,问题与办法:一份问题批评报告》,影响很大。

美国督导与课程发展协会(Association for Super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ASCD)也设在亚历山大里亚市,主办《教育领导者》月刊,德育课程发展是该协会的重要工作。除了刊物和年会推动外,ASCD1988年出版了《学校生活中的道德教育:ASCD关于道德教育的报告》、1990年出版莫里尔·哈门的《如何设计道德教育规划》、 1994年出版亨利.A.哈夫曼的《品格教育规划的发展:一个学校的经历》等。1995年,ASCD把德育课程发展作为今后五年规划中两个优先重视的内容之一。

美国学校董事会协会(National School Boards Association,简称NSBA),设在亚历山大里亚市,《学校董事会》杂志。NSBA是美国推动德育改革,特别是积极参与品格课程发展的重要协会之一。执行主任汤姆.山农撰写了大量德育论文,该协会已成功举办多次年会或德育研讨会。

特别基金(Close-up Foundation),设在亚历山大里亚市。该基金是一个非盈利、无党派的公民教育组织,通过一些实验性的学习项目推动公民积极参与增长德才的活动,举办高初中学生、移民和高级公民培训计划,并开展教育者交流、暑期教师学习班、国际关系项目和社区服务推展公民教育,此外还开设卫星网络提供德育课程和教学的丰富资料,供德育课参考。

全美初中校长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cncipals,简称ASSP)设在里斯顿。德育课程发展是NASSP的长期研讨主题之一,并与其他教育团体合作开展《伦理道德决定》项目,现仍然在美国的许多学校实施。

波士顿“伦理与品格促进中心”,波士顿大学设立,在推进德育课程发展方面作用重大。其中,推广的“品格教育100法”有广泛影响,相当部分成为小学德育课程的内容。

三、当代美国德育课程发展模式分析

(一)德育课程目的

美国小学德育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完人,具体目标是要培养完整的道德人。70年代科尔伯格把德育看成是培养“哲学王”,即杰出的道德圣贤,因而提出新苏格拉底德育模式;后根据实践又提出培养好公民的德育目标,倡导新柏拉图德育模式。著名德育专家里克纳提出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尊重与责任这两种道德价值观。他指出,尊重与责任乃是“第四与第五个R”(美国普遍认为学校教育目标是3R,即阅读、写作和数学),是学校应传授的两个道德价值,尊重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所有形式的生命以及滋养着它们的环境;而责任是尊重的延伸。他提出:

(1)尊重自己就是要学生认真对待自己的生命与身体的内在价值,由此认识到耽于自我毁弃行为如吸毒与酗酒是错误的。

(2)尊重他人,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所有的人包括自己不喜欢的人的尊严和与自己平等的权利。这也是“黄金法则”(你希望他人怎样待你,你也怎样待他人)之核心所在。

(3)尊重整个复杂的生命之网,就禁止了残忍对待动物,并要求学生珍惜自然环境。

里克纳在此基础上还为小学设定了德育目标的三大目标:

(1)促进儿童摆脱自我中心主义,建立合作与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

(2)完整道德人(Full Moral Agency),即“知善、向善与行善”的成长;

(3)在学校和班级里建立以公平、关怀和参与为基础的道德社群。 [10]

纽约州的利沃尼亚小学(the Livonia Primary School)针对尊重这一品格提出了“四种主要的技能”(the Prime R’s of Respect),它们是:

(1)尊重学校和学校的财产;

(2)尊重你的老师;

(3)尊重同伴和同学;

(4)尊重你自己。

(二)德育课程设置

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各州公立学校课程内容是由州宪法和州教育法规定的,且课程设置灵活多变。在总体上,各州教育法都规定小学教学内容必须包含相应的德育内容,但在课程设置上则各州可以自行其是,一般设社会课以包括之,当然也有的州单独设德育课,大多数州开设包括公民课和地理科及历史科的社会综合课。在许多美国人看来,社会科是人生必修课,其本身就属于德育的范畴。美国小学把社会科作为一门综合课,其目的在于:提供有关人类社会的历史、现状及未来的知识;掌握处理各种信息的技能;学会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一些参与社会的机会。社会课的内容通常包括历史、地理、经济、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道德等方面的知识,以适当的方式传授给小学的学生。如内华达州的社会科标准这样写道:“社会学科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公民的培养,一个民主国家只有通过他的公民的参与才能具有生命

力。我们的国家是一个连续性与变化性,多样性与共同性,困难与机遇,民主与不民主并存的国家,这样的一个国家需要有知识,有思想,有道德的公民的参与。” [11] 阿拉斯加、伊利诺依、肯塔基、明尼苏达、新墨西哥和北达科他等六个州的社会学科课程包含了历史,地理,经济,公民四个范畴。而包括亚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亚州,科罗拉多州,缅因州,马萨诸塞州、南达科他州、佛蒙特州、弗吉尼亚州则以历史学科为骨架,综合了地理学,经济学,公民学及其他社会科学,同时,强调德育课的重要性。

美国州或地方学区具体规定了初等,中等学校中的学习科目及学科的目的与内容,但课程标准各有差异,且不同历史时期也有所变化。这里仅对两个世纪来美国小学课程设置做一简要的考察,并以纽约州为例,考察其规定的算术,读写,拼字,语言,地理,合众国史,公民,保健,体育,纽约史,理科,音乐,美术等学习科目,以为对小学德育课程模式的理解。

表 1 1800—1900年间美国小学课程沿革 [12]

表2 2000年美国幼儿园到小学六年级的课程计划 [13]

表3 纽约州小学的科目与时间分配

在小学德育课程发展方面,复兴中的品格教育课程独领风骚。1988年夏威夷州教育厅要求所有学校的所有年级设立全面的品格教育课程;1989年,新罕布什尔州教育厅为全州公立学校编写伦理和价值观课程的计划;新泽西州州长发表了一项价值观义务讲学计划,呼吁地方教育委员会接受四项最根本的价值,即公民责任感,关心环境,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罗德岛州州长同州教育厅建议,在提供上学的学习辅导和经济补助时,要求学生及其家长配合加强对学生的品格教育。目前,约有20多个州的立法机构颁布了有关法规,规定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行青少年品格教育课程。纽约、阿拉巴等10多个州还设立了以道德品质为主题的活动周,如“勇气周”、“诚实周”、“友爱周”,华盛顿州设立了青少年“荣誉墙”(Wall of Fame),每年将该州30多名荣誉青少年的姓名刻在墙上,以示表彰。1999年,美国联邦和州政府开始实施“品格教育试点合作计划”,有21个州受到美国教育部的拨款。

在小学德育课程设置中,乔治亚州的西点小学就因其富有成效的做法而闻名。该小学每周集中于一个不同的品格素质进行教育。学校先列出30种品格素质,如礼貌、守时、尊重他人、耐心、公正、负责、清洁、文明、同情、宽容、诚实、坚持、勤奋等,以问卷方式让家长选出他们认为最重要者,然后安排在各周开展教育。

周一:通过专栏和讨论,对本周的品格素质予以明确和界定;

周二:让每个班思考这样的问题:“你的同学和学校教师昨天在该素质上表现如何?你的家庭成员昨天在该素质上表现如何?你今天在学校和家里可以怎样表现该素质?”这就使每个学生负起设定个人品格发展目标的责任;

周三:让学生阅读和讨论在现实生活中很好地表现出该种品格素质的榜样人物的故事。

学校注意广泛地收集本校和社区的好人好事,并和家长一起编成故事。每一周学校都通过给家长的信,对他们如何开展一些强化本周主题品格素质的家庭活动提出建议。西点小学通过这种日常品格教育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纪律性。

就社会机构而言,成立于1963年的杰斐逊品德教育课程中心

(Jefferson Center for Character Education Curriculum)推出的STAR课程非常有名,在6000多所学校中得到了实施,这些学校遍布美国的各个州和各大城市,甚至在加拿大也有。

STAR课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可以被融合到常规课程中的短小而易于跟上的周课程;一是反映在班级海报上的每月品格教育主题。这种课程关注从道德、文化和宗教领域选取出一般的价值观进行系统的教育。这些价值观包括诚实、尊重、责任心、正直、勇气、宽容、公正和礼貌等。课程教给学生解决问题和冲突的四步决策法,即著名的“停下、思考、行动、回顾”(Stop, Think, Act, Reiew)系统,将四个单词的首字母提取出来简称“STAR”系统。这种课程还告诉学生要承担自己的行为后果,发展并提高自信心、自尊心和乐观态度,建立并实现现实的目标,提高参与、守时、可靠等个人责任感。STAR系统也可以解释为“通过承担责任获得成功”

(Success Through Accepting Responsibility的首字母简称),它是一个为改善校风、提高参与、成就和自律等责任感的全校范围的系统性计划。该课程包括一些简短现易学的为期一周的课,这些课主要融合在正规的课程里。它鼓励每月所公示在教室宣传板上的某一特定品质的实践。例如,贝勒瑞福学校12月的主题是“成为有目标的人”,而其他两个月的主题分别是“成为一个冒险者”、“成为坚忍的工人”。另外,还通过“贝勒瑞福卡德特学生助手计划”(Bellerive Cadet Helper Program)来促进诸如义务、诚实、正直、责任心和自尊等个人价值观的培养。该计划给学生提供了为学校服务的机会。教师可以在教室请学生做助手协助工作,助手可以给某一个同学大声朗读,或者帮助解决数学问题。这样一来,作为助手的这些学生可以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学校服务;同样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还能拥有实践每月主题的机会。

中小学德育教育案例

中小学德育教育案例 中小学德育教育案例(一) 张某,男,9岁,小学二年级学生。单亲家庭,和母亲一起生活。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 甚至不做;在学校有乱拿其他同学东西的习惯,被发现后不承认。 原因分析 经过和他母亲及其亲属的接触了解到,他的母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离婚后,没有再婚,是靠他妈妈一个人办厂养他的,由于平时厂 里比较忙,根本就没时间管,他是一个人上学、放学,中午自己一个人 在外面吃饭,有时候家人不能及时满足自己的要求,他就开始偷拿其 他同学的东西,被老师发现并进行批评教育后,觉得自己在同学面 前抬不起头来,干脆不愿意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 个案处理 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三、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 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 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 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 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

2.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 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 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 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3.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 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青少年有点儿孩子气是正常的, 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 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 烂的阳光地带。 四、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 五、我们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 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 中小学德育教育案例(二) 分析问题: (1)家庭生活情况:父母亲每天很忙,没有多少时间与孩子相处。对孩子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没有严格的要求,造成孩子成绩不好,父母亲对小孩的教育缺乏耐心。 (1)通过交流沟通了解他的内心想法。 经常找他谈心,慢慢走进他,了解他的学习、生活的情况,争取他的好感和信任,一起分析他现在的处境,帮助他解决生活和学习 上遇到的困惑。平时还经常给他单独辅导,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

中学德育课程教案

中学生礼仪常规xx教案 教学目标: 1、探讨什么是礼仪。 2、探讨中学生礼仪的常规。 3、探讨中学生礼仪常规的执行计划 活动过程: 1、上课时,身坐正,手平放桌面上,看书写字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课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 2、与人交谈,神情专注,自然大方,不翘二郎腿。 3、在公共场合,入座讲究谦让,不争抢。身坐正,不斜靠,不影响他人。 4、就餐入座讲秩序,有长辈在场,应让长辈先入座。 5、长辈或其他客人来访,应起身示座。 (二)、立的礼仪 1、升国旗要行注目礼,唱国歌要肃立。 2、课堂xxxx要立正,两眼注视老师。 3、集合集会快、xx、齐。 4、上课发言或朗读课文,头正身直,自然大方。 5、有来宾询问情况,应主动起立。 (三)、行的礼仪 1、上下楼梯靠右走,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2、遇见师长,主动让师长先行。 3、登台发言或演讲,先行礼再发言,讲完后行礼再归位;接受奖状、奖品要双手接过,并鞠躬致谢。

4、集体活动,听从指挥,按队列行走。 5、平时走路落落大方,不奔跑追赶,不打架。 6、上、放学走(骑)人行道,不闯红灯,过马路时先两边看,再从容走过。 (四)、说的礼仪 1、上课迟到或进办公室喊"报告",经允许后方可入室。 2、入他人居室,应轻轻敲门,征求室内人员同意后方可入室。 3、找别人问话,用"请问",答后致谢。若对方答不上来也要表示谅解和谢意。 4、不直呼师长姓名,要用准确的称谓。 5、得罪别人要说:"对不起、请原谅"。别人向你道歉,应说:"没关系"。得到别人帮助要说:"谢谢"。别人向你致谢,要说:"不用谢"。 6、遇到来宾或师长要主动问好,使用"您早"、"您好"、"再见"等礼貌用语。 7、与同学别后初见应相互问候、打招呼,分别时互道"再见"。 8、在集会、教学楼区等安静的场合,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学习、工作或休息。 9、不吵架、不骂人、不说谎、不乱议论别人的缺点,有意见在适当时候面谈。 10、不叫同学不雅的绰号,不给他人取绰号。(五)、穿的礼仪 1、衣着整洁,xx。 2、不化妆,不佩戴首饰,女生不烫发,男生不留长发。

中美小学教育比较

中美小学教育比较 一、课程设置 中国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占全部课程3.9%,美国小学不开设思想品德课; 中国语文占全部课程25%,美国占38%; 中国算术20%,美国占23%; 中国科学课占4.7%,美国占3%; 中国地理课和历史课都占1.6%,美国小学地理课和历史课教学都溶入社会教育之中; 中国小学不开设社会学习课,而美国小学社会学习课程占全部课程13%; 中国小学体育课占全部课程7.8%,美国占10%; 中国小学音乐和美术课程占14%,美国占13%; 中国小学劳动课程占1.6%,而美国小学则不开设劳动课程。 从课程开设来看,中美小学对本国语言课程重视程度区别较大,其次是思想品德教育,美国规定在课堂上不得宣讲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个人自由,应该由家长向子女传授。 二、教师要求 中国小学教师大多是高中或师范毕业生,而美国小学教师要求至少是大学毕业; 中国小学教师平均月工资是$250,美国小学教师月工资则达人均$4000; 中国政府每年为每位小学生投入$81,美国则多达$4563; 中国小学每班通常都达到70人左右,而美国小学每班人数不得超过33人; 中国小学文化课学习水平通常都要比美国小学生高出两级,即中国小学二年级学生水平与美国小学四年级学生水平相当。 中国小学教师一般情况下只教授一门课程,而美国小学实行包班制,即某一个班所有课程全部由一位老师承担。 从这里看出,两个国家对小学教师入职要求区别很大,对教育投入区别也非常大,美国实行是真正免费义务教育,而中国义务教育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很多收费任由学校收取,导致义务教育阶段乱收费问题屡禁不止。

三、课堂教学 中美两国小学教育最大区别要数课堂教学了。 首先是班额差别大,中国小学通常都是第班60人左右,少数地区班额高达80人,美国小学班额则不会超过30人; 中国课堂中学生规矩守纪,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认真听讲,美国课堂中学生自由活跃,学生或席地而坐,或随意走动,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问题,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热烈。 虽然近几年中国课堂教学改革使课堂教学模式稍有改变,但应试教育根基并没有动摇;中国课堂教学内容深,要求高,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方面,而美国课堂教学内容相对来说要浅得多,重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社会行动德育模式

社会行动德育模式 德育现代化研究 加入时间:2010-12-21 13:12:00 点击: 发表评论 中山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 冯增俊 一、导论 社会行动德育模式兴起于70年代的欧美各国,主要倡导者是美国德育学家弗雷德·纽曼(Fred Newmanm )等,其代表作是《公民行动教育:对中学课程的要求》、《公民行动教育技巧》等。 纽曼认为,当代出现的各种德育理论都偏重于价值澄清,分析寻找价值原则,发展道德认知力,改变学校德育环境,或致力于使学生获得更多的道德知识,这其实都只是注意了增加知识和改变认知结构方面,而缺乏实施行动的训练和技能,是目前各种研究存在的共同的重大缺陷。他进一步深入分析论证后指出,当代学校德育理论和实践主要表现于四个方面:(1)在各个学校教育中,使学生获得有关历史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2)有关政府法令、公民教育和法律等课程使学生获得有关这些方面的知识;(3)注重对战争、犯罪、贫困等问题的反思;(4)强调学习逻辑推理能力的智力过程训练,以为通过这些方法就能培养好公民。他说,实际上这些方法只是强化了公民的被动性,为了纠正这种偏差,他认为德育不应该强调教育活动本身,而应注重培养学生作用和改变环境的能力,把德育方向放在教育学生如何影响政府政策和公民在社会变革中扮演的角色上,用实际行动来改变外在环境,达到理想目的。 纽曼认为,一个有道德的社会成员,应当具备三种改变环境的能力: (1)作用事物的能力 a.审美能力(绘制图画), b.实用能力(造房、造机械) (2)影响他人的能力 a.培养关系的能力, b.经济关系的能力(买卖事务) (3)影响公众事务的能力 a.开展公共选择活动的能力, b.在利益相关集团内活动的能力 由此,纽曼认为德育应注重于如何培养第三类能力方面:即公民社会行动的能力,他为此创建了社会行动德育模式。 二、主要理论观点 为了论证学校德育要以培养学生改变环境能力作为重点,纽曼及其同事对此作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一系列理论假设。 (一)道德定义与道德推动者 纽曼认为,人们改变环境的能力与人们把自己看作道德推动者的程度是有直接联系的,他把道

中小学开展道德教育活动反思

中小学开展道德教育活动反思 绥棱农场学校马永瑞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对我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教学内容:中小学生当前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新形势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议,近几年来,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较快,在这种新形式下,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成长的环境和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更好地了解把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流和方向,有关部门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状况进行了调研。根据这个调研结果,我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目前校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认识和建议。 一、当前校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存在误区。 一是学校教育导向的偏差。应试教育尚未从根本上消除,重智轻德,智育唯上,以智育代替思想教育的现象依旧普遍。一些学校在升学率的指挥棒下,抓智育和德育一手硬一手软,“一好遮百丑”的思想严重,依然把成绩当作衡量和评价学生的最高标准。 二是学校教育的封闭体系已不能适应今天社会的开放状态,德育教育在内容、形式等方面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比如道德教育内容脱离未成年人实际,表现为道德标准太高深,与未成年人实际生

活脱离;在德育方法上,多年来德育“说教式”、“政治运动型”、“灌输式”、“说服式”的单调模式完全把受教育者当成了被动的容器,这种呆板乏味的教育方式会使受教育的未成年人逐渐陷于麻木状态,甚至产生不应有的负面作用。 三是班级人数偏多,影响德育的效果。老师因工作量大,无暇顾及德育教育、连家访都少了。 2.家庭教育忽视思想道德教育。 一是重智轻德。为应付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很多家庭对孩子不惜代价的投入,几乎全用在智力开发上,而把道德教育放在了次要位置。只要成绩好,就什么都好,一好百好。调查显示,有20.6%的中小学生愿意帮助父母做家务,但家长不让做,很多父母总是爱对孩子说:“你只要把学习搞好了,家里什么事情也不用你做,”有的家长则忙于生计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教育,如城一小学的生源很多来自金沙市场的经商家庭,激烈的市场竞争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压力,生意好时,忙于做生意,没空管孩子,生意差时又没心情教育孩子。 二、家长缺位,“留守孩”思想道德教育形势严重。 近几年小吃发展得很好,但是有人说小吃富了一代人,也误了一代人,“留守孩”的问题日益突出。“留守孩”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思想认识、价值观念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4.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受到冲击。

中学德育课程教案1

中学生礼仪常规德育教案 教学目标: 1、探讨什么是礼仪。 2、探讨中学生礼仪的常规。 3、探讨中学生礼仪常规的执行计划 活动过程: 1、上课时,身坐正,手平放桌面上,看书写字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课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 2、与人交谈,神情专注,自然大方,不翘二郎腿。 3、在公共场合,入座讲究谦让,不争抢。身坐正,不斜靠,不影响他人。 4、就餐入座讲秩序,有长辈在场,应让长辈先入座。 5、长辈或其他客人来访,应起身示座。 (二)、立的礼仪 1、升国旗要行注目礼,唱国歌要肃立。 2、课堂师生施礼要立正,两眼注视老师。 3、集合集会快、静、齐。 4、上课发言或朗读课文,头正身直,自然大方。 5、有来宾询问情况,应主动起立。 (三)、行的礼仪 1、上下楼梯靠右走,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2、遇见师长,主动让师长先行。

3、登台发言或演讲,先行礼再发言,讲完后行礼再归位;接受奖状、奖品要双手接过,并鞠躬致谢。 4、集体活动,听从指挥,按队列行走。 5、平时走路落落大方,不奔跑追赶,不打架。 6、上、放学走(骑)人行道,不闯红灯,过马路时先两边看,再从容走过。 (四)、说的礼仪 1、上课迟到或进办公室喊"报告",经允许后方可入室。 2、入他人居室,应轻轻敲门,征求室内人员同意后方可入室。 3、找别人问话,用"请问",答后致谢。若对方答不上来也要表示谅解和谢意。 4、不直呼师长姓名,要用准确的称谓。 5、得罪别人要说:"对不起、请原谅"。别人向你道歉,应说:"没关系"。得到别人帮助要说:"谢谢"。别人向你致谢,要说:"不用谢"。 6、遇到来宾或师长要主动问好,使用"您早"、"您好"、"再见"等礼貌用语。 7、与同学别后初见应相互问候、打招呼,分别时互道"再见"。 8、在集会、教学楼区等安静的场合,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学习、工作或休息。 9、不吵架、不骂人、不说谎、不乱议论别人的缺点,有意见在适当时候面谈。 10、不叫同学不雅的绰号,不给他人取绰号。

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根本

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根本 强调道德教育的基础性质是世界德育、教育界的一个最基本的共识。这一命题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予以佐证。 从理论上说,“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根本”是许多教育学家的共识。 从近代教育学产生之日起,强调道德教育的基础意义就与教育学家们对教育的价值属性的共同体认紧密联系在一起。康德在他的《教育论》中曾经指出,教育以人类个体的未完成状态为起点,通过养护、管教、教导等环节,最终以发展儿童的向善的倾向,使之成为道德的存在为目的。康德的后继者赫尔巴特更是明确地指出:“教育的惟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个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两个世纪过去了,今天的教育已经进入了因特网时代。科技教育等在学校教育课程中的比重正在膨胀。但是世界上有理性的教育学家们都一致肯定教育的价值性,因而都承认道德教育在全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正是因为这一点,面对全球范围内的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将“学会生存”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哲学加以提倡,强调“我们有足够的理由重新强调教育的道德和文化因素。” 从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的关系角度审视道德教育的基础性、重要性,也是许多教育学家的共同选择。杜威曾经指出:“民主政治热心教育,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人们参与有共同利益的事,每个人必须使自己的行动参照别人的行动,必须考虑别人的行动,使自己的行动有意义和方向,这样的人在空间上大量地扩大范围,就等于打破阶级、种族和国家之间的屏障,这些屏障过去使人们看不到他们活动的全部意义。”当代美国著名的德育学家里可纳也曾经明确指出:“我们民主的奠基人认为,道德教育是我们民主社会得以存在的关键。”“他们的理由是:民主政府是由人民当家作主,人民自己对社会的自由与公正承担责任。这意味着人民至少在某种意义上说必须是善良的,他们必须理解民主的道德基础,并为之负责……”因此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在于他们看到了政治教育必须建立在最基本和最有效的道德教育之上。 在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中,许多教育学家也曾经对道德教育的基础性质予以明确的肯定。巴班斯基主编的《教育学》在谈到劳动教育时就曾经指出:“共产主义的起点是对劳动者的尊重和承认他的劳动的伟大价值。……人必须从幼年的时候起就从自己的经验中深刻认识到,由于参加社会的生产劳动,他才获得满足自己需要的道德上的权利。”前苏联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为每一个人培养起善良、诚挚、同情心、助人精神及对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的事物的关切之情等品质——这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的起码目标。学校教育就应当由此入手。”“我激励孩子们去关心人,首先是关心母亲、祖母、父亲和祖父。”“我不是滔滔不绝地对少年讲述那些人所共知而又无人反对的政治概念,而是去和他谈那些使人十分激动、使人不能平静的想法……”因此明智的共产主义者都应当理直气壮地承认:道德教育是共产主义等政治理想教育的基石。 从实践的角度看,将道德教育视为教育的根本也是许多国家的共同选择。 美国是一个较长时间强调间接德育的国家。但是间接德育的选择并不意味着美国教育无视道德教育的重要。相反,反思相对主义和个人主义德育的结果是美国出现了品德教育运动。一位著名的美国教育学者曾经提出,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们总将有着和我们祖先同样的需要。那就是,愉快、勇敢地度过我们的一生,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保持那些指导我们更好成长的品质。这些品质是欢乐、爱、诚实、勇敢、信心等等。美国当代教育家厄内斯特·波伊尔也建议“基础学校”的道德教育应当教会学生诚实、尊重、负责、同情、自律、坚忍、奉献等七项美德。美国品德教育学院曾经研究和编制过一套道德教育课程。这一课程于20世纪70年代中开始设计并曾经在美国的五个大城市作过历时10年的实验。1986年基本定稿,正式使

美国中小学课程设置

美国中小学课程设置 1.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美国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小学教育目标,不过美国视导和课程研究协会提出的现代小学的六项任务,具有广泛的影响,大致内容为:①增进儿童的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体格;②增进儿童的心理的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人格;③发展儿童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④发展儿童有效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⑤发展儿童符合民生生活的价值观;⑥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活动。 2.小学课程的管理与设置 美国各州的公立中小学课程是由州宪法和州教育法规定,因此全国没有统一的课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高质量教育改革的实施,要求加强课的统一性的主张开始出现,但基于美国长期以来的地方分权化教育管理传统不可能完全建立全国统一课程,中小学课程的决策仍主要在各州及各个学校。现行美国小学通常都开设如下的基本核心科目: (1)语言艺术。(2)社会。(3)数学。(4)科学。(5)体育和保健。(6)音乐和艺术教育。 3.授课时数 美国各州小学每学年的授课天数相差很大,每天的授课时数也不一样。通过对某些学校的统计发现,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平均每天在校上课时间逐渐增加。小学的课程编排非常灵活。各节课的时间长短变化较大,有些课长达1 小时,而某些课仅20分钟。美国小学虽然实行5天教学日,但它在一天之中的课节数较多,每天上课的总时间较长。 现行美国小学课程受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质量教育改革的影响,倡导以学术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课程组织形式来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语言艺术包含了阅读、写作、文学、口语等知识,社会包括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科学课将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知识融为一体,音乐与艺术、体育和保健也具有较明显的综合课的特点。 (二)中学课程 1.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关于美国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最有影响并经常被引用的仍然是美国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提出的“七大原则”:①保持身心健康;②掌握学习基本技能;③成为家庭有效成员;④养成就业技能;⑤胜任公民责任;⑥善于运用闲暇时间;⑦具有道德品质。 2.中学课程的结构 美国主要有三类学校,即四年制中学、三三制中学和中间学校,其中三三制中学最为普遍,分为初中和高中,主要围绕教学、指导和服务三方面来进行,主要是教学工作。美国中等教育的教学科目非常庞杂,全国中学阶段学科多达247种,有必修和选修之分。课程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术性科目,如英语、社会学科、理科、数学、外语、人文学科;另一类为非学术性科目,如卫生、体育、家政、音乐、美术、工艺等。实行学分制,学生须修满16学分方准毕业。 美国中小学课程的发展趋势及启示 (一)美国中小学课程的发展趋势 为了保证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地位,美国总统和五十个州首脑在1990年2月正式通过了《全美教育目标》的报告,提出了迈向21世纪全美教育的六大目标:“①为所有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②降低中学生辍学率,高中毕业率至少要提高到90%;③学生在中学毕业时,应在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地理各学科方面具备应有的知识和技能;④美国学生在科学、教学方面的成绩成为全球第一;⑤每个成人都将是有文化、精于读、写、算的人,并掌握在全球经济竞争及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⑥所有学校都将成为无吸毒、无暴力的场所,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利的、纪律得以保障的学习环境。

中学教师资格《教育学》考点解析德育模式.docx

中学教师资格《教育学》考点解析:德育模式 德育模式实际上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的组合方式。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等。大体上说,认知模式重知,体谅模式重情,社会模仿模式重行。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里如何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的发展,是当代学校德育亟待解决的难题。而道德教育的认识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恰好为我们解决这类难题 一、认知模式 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前者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理论建设上,后者的贡献体现在从实践上提出了一种可以操作的德育模式。该模式假设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行为的发生。它要求概括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德育内容,运用冲突的交往或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等方式,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他们一个阶段的道德和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识平衡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这一学说的特征有:①人的本质是理性的,因此必须利用智慧达到对理解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合乎理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②必须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因此人的道德理性并非天赋或外界规则的直接灌输,而是主客体在实践的过程中互动的结果;③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强调按道德认知能力发展的要求进行学校道德教育,选择内容和方法。 (一)理论假设

1.道德发展论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确切地说是道德判断发展理论,关于道德判断他提出了如下重要假设: ①道德判断形式反映个体道德判断水平。道德判断有内容与形式之别。所谓道德判断内容就是对道德问题所作的‘‘该';';或“不该”、“对”或“错”的回答;所谓道德判断形式指的是判断的理由以及说明过程中所包含的推理方式。后者反映个体道德判断水平。 ②个体的道德判断形式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第一,道德发展是学习结果,这种学习不同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第二,道德的发展有赖于个体的道德自主性。道德不可能从外部强加于人,而是个体内部状态与外界交互作用的产物。第三,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2.道德教育论 道德教育旨在促进道德判断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一致性。该模式强调道德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不断向更高水平和阶段发展,其次在于促进学生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性。 道德教育奉行发展性原则。该原则根据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其一个阶段的道德理由和道德推理方式,赞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之中不断地提高道德判断水平。 根据发展性原则,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包括:①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②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③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

中小学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模拟题及答案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考前练习题二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题 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品德测评反馈功能的反向发挥,表现为()。 A误导作用 B抑制作用 C排斥作用 D 束缚作用 2、根据学生成绩,划分为优、良、中、可、差五个级别,体现了品德测评的()。 A 评定功能 B 区分功能 C 教育功能 D 反馈功能 3、儿童(青少年)能够借助于自身的道德判断、情感等因素自觉体认道德价值与规范,进行道德行为的发展阶段是()。 A. 无律阶段 B. 他律阶段 C. 自律阶段 D. 自由阶段 4、班杜拉认为,影响儿童道德学习的因素很多,但是,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行为主体的观察 B 先天的遗传 C 后天的环境影响 D 教育者的说服教育 5、道德评价能力最初是在()的影响下形成起来的。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自我评价 D.别人评价 6、针对个体时,教师抓住个别学生表示某种态度、志向、目的、兴趣及活动的时机,做出适当而简短的言语反应,以促使学生对自己的所说所为作进一步的反省与探讨,达到辨析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的目的,这种道德判断能力培养的方法称为()。 A.有效的说服—单、双面论据 B.价值澄清 C.价值辩论 D.群体约定 7、中小学道德情感教育的目标包括对象目标、功能目标和()。 A.政治目标 B.教育目标 C.成效目标 D. 阶段目标 8、伦理性道德情感逐渐占据优势,而由道德形象引起的道德情感体验也不断地受到自我意识的自觉调控,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则逐渐减少。这是指的()。 A.初中生 B.高中生 C.大学生 D.小学生 9、小学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水平形成一个“()”型。 A. 马鞍 B.抛物线 C.倒U D.直线

美国品德教育

论美国品德教育及其对中国德育的启示 学校是否有道德教育的义务?美德可教吗?对品格的塑造和智能的训练同等重要吗?课堂上是否能讨论包含价值观的问题?如何判断价值讨论的结果?如果说学校课程中应该包含价值,那么传授谁的价值?谁为传授这些价值负责?谁可以承担传授价值的角色?如何传授?怎样评价价值传授的有效性?1这些一直成为各国教育学者讨论的德育问题。 美国道德教育在传统的保守品德教育与进步的相对主义之间发生了四次较为明显的晃动,经历了两个回复,出现了学校德育的“钟摆现象”。美国学者威尔逊指出:“正当中国教育工作者面临着文化与社会变迁现象横扫全国而竭尽全力,以便有效果地指导下一代良好的道德标准时,或许可以从美国过去的经验里、从他们的错误与成功中学习到有益于中国的教训。”2确实,美国德育的模式和价值观的多次探讨,对于中国在学校品德教育上有着借鉴意义。 美国品德教育的目标目前还没有统一表述的定义,但它可以用品德的六大支柱(Six pillars of character)来进行概述:诚信(trustworthiness)、尊重(respect)、责任(responsibility)、正直(fairness)、关心(caring)和公民技能(citizenship),3其核心价值是国家责任和爱国主义。美国学校的品德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这六大品德为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品德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美国公民。 美国学校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在课堂和各环境中渗透品德教育 美国是没有专门的德育课程的(仅有少部分实验),实施全面主义德育,强调各门学科及全校工作的德育功能,注重德育的整体性、间接性。在学校中,每个老师都担负着德育的重任,所有教师都是品质的教育者。他们在课堂教学以及学业学习中,有意无意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同时,学校利用各个方面——教师的榜样、纪律政策、学术课程(包括吸毒、酗酒以及性教育课程)、教学过程、学习评估、管理学校环境、以及与家长的关系等等,作为培养思想品德的机会。4这些教育途径比之在课堂上的说教更有说服力,也让学生更广泛地接触品德教育。因此,美国小学生品德教育范围更为全面,内容也更为深刻。 (二)开设课外活动,完善良好品质 学校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和文体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觉悟,净化心灵,

浅谈美国学校德育给我们的思考

浅谈美国学校德育给我们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1-10-18T15:27:17.390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1年第1期供稿作者:靳晓磊 [导读] 国外非常重视社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思想教育对象生活在现实之中,无时无刻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新疆霍城县江苏中学靳晓磊 20世纪90年代后,许多国家都在进行德育改革方面的探索,目的是寻找既符合本国实际又适应时代发展的德育新模式。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对其国内的思想政治教育予以高度重视,从事了大量的实质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且,客观上还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比如美国人的公民意识比较强烈;公民的爱国主义情感较为浓厚等。①当然,由于种种深层次的社会原因,美国德育也面临诸多问题。我们通过对中美两国当前学校德育的模式、目标、内容和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以借鉴与吸收美国德育的成功经验,推进我国学校德育的改革。下面就几个方面谈给我们的启示: (一)促进德育回归社会现实,增强德育的实用功能。 国外非常重视社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思想教育对象生活在现实之中,无时无刻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我国的德育工作也应调动一切因素,一切手段,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团体和大众传媒,注重营造思想政治工作的氛围,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强烈的渗透性和持久性,使人们在良好的大小氛围中经受精神的洗礼,提高思想境界。而良好的社会大环境的形成又要靠公民的自觉性、社会良好的控制手段、专业人员的良好素质以及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我国学校德育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一远大目标十分关注,相对来说,德育对如何适应社会变化与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现实的具体目标重视不够。因而面对市场经济、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到来,德育有时表现得苍白无力。美国学校德育特别强调德育的社会适应性,认为在现代社会里应根据社会现实的需要,注重学生自主意识、道德选择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以便有效地应付和面对多元多变的世界和社会形势。其实德育立足于为现实的社会服务同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新人的目标是一致的,育人是德育的根本目的,服务社会也是德育的重要任务。 (二)加强渗透性教育,注重社会大环境下隐性教育的德育功能。 我们要克服我国学校德育注入式的弊端,就要借鉴美国全面主义模式的先进经验,在坚持传统灌输型教育的同时,拓展课外德育途径,逐步提高德育的效率。首先,要以校园文化活动、以教育和行政管理为载体,寓德于环境感染之内,施教于无形熏陶之中,这种把教育的意向、目的渗透到或潜藏在与之相关的活动或环境的功能,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校园文化以其鲜明的导向特征、广泛的参与特征、内在的集聚特征、强烈的时代特征和调适、规范功能,在学校德育中居重要地位。其次,必须加强校园文化教育建设,并着力于班风与宿舍环境建设,使优化的校园文化教育通过感染、约束、导向、升华等途径,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从中美两国德育实施模式的比较中看出,以“德目主义”为模式的中国与以全面主义为模式的美国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二者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仅是必要的也是现实的。事实上从世界德育的发展趋势来看,“德目主义”和全面主义两种模式的趋近和结合代表着德育模式的未来走向。美国的大、中、小学近年来都普遍开设比较固定的道德或人文课程;中国的各级各类学校也越来越重视拓展课外德育途径,注重社会大环境的德育功能。这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好反映了现代教育的某些发展规律,代表着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我们应当正确地对待这些成果,批判地借鉴和汲取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以期推动我国德育工作的改革。 (三)与时俱进,更新德育观念。 在德育的指导思想上,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要由封闭式学校教育向开放式学校教育转变。“开放”的内涵有三:1.思想开放。不是禁锢学生的思想,而是解放学生的思想,不是限制学生思想的发展,而是启之以思,百花齐放,形成一种浓郁的学术交流的氛围和思想自由的环境。2.信息开放。大学是社会独特的一隅,它是文化的集中体现地,也往往是各种信息的聚集地和扩散地,封闭办学是根本办不到的。特别是处在沿海开放地区的高校,可以说既是外来文化的登陆场,也是中外文化的交汇处,又是各种信息的荟萃地和最新文化的大橱窗。信息开放有其不利的一面,但有利和积极的一面是最主要的。因为改革开放带来的不只是几个苍蝇,更多的还是科学、民主和文明。3.德育途径的开放。这里有两层含义:(1)教育如果只专注于学校范围之内,其效果将是极为有限的;必须将家庭、社会和学校组成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让学校主动协调社会力量,并力求优化社会大环境,树立德育的全员意识,形成教育合力,达到一种相互溶入、相互渗透和相互支援的程度。(2)要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教育方式,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加强社会场馆建设,重视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提高学校德育与学生认识社会的一致性程度的一个重要措施。 (四)加强德育理论研究,提高我国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我国学校的德育理论建设还很薄弱,德育理论的研究仍存在着许多问题:1.全局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不够,重复研究、滞后研究较多;2.理论深入与学科前沿突破不够;3.理论研究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研究脱离实际和研究成果难以向实践转化的情况同时存在②;4.是理论研究过多地停留于经验分析与工作总结水平之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提醒我们,务必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战略地位上来。西方发达国家曾因片面追求高科技而忽视青年人的人格教育,造成公民道德败坏、家庭崩溃等社会问题,现在各国已采用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我国现代化比发达国家晚了近一百年,我们已没有时间重演别人的悲剧。必须借鉴别国成功的经验,汲取其教训,加强对社会成员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注重对教育效益的研究。 总之,我们在借鉴国外道德教育的经验时,应该结合我国学校德育的实际,努力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机制,以此来提高我国学校德育的实效。

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面临的问题最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由于没有意识到或漠视道德价值观念,而在不断地伤害自己或他人,这是美国社会的一个非常严重而且很急迫的问题。美国进行传统品格教育的机构,包括学校、社区、家庭和宗教组织在向青少年传授核心价值观念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效果。道德危机使美国社会的道德基础变得非常脆弱和不稳定。这此危机包括家庭破裂、贫困、种族不平等、隔离、愤世疾俗、新闻媒介中暴力与性的泛滥、实行主义以及贪婪等等。在美国,人们常常对个人权利比较关注,而不注意个人对家庭、社区以及国家应当承担的固有的义务和作为公民应尽的责任。尽管道德危机影响了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对于青少年却更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对于美国儿童来讲,应该成为其保护者和道德支柱的家庭本身就处于放任堕落之中,他们从来就没有一个应有的家庭,他们的邻里是一个充满恐怖的场所,街道是一个充斥暴力之地。美国儿童保护基金组织在1996年12月发表的年度报告中指出,美国现有近100万儿童无人照管甚至饱受凌辱和虐待,约50万儿童没有亲生父母照顾,而是被人领养,近1/7的儿童缺乏健康保险。近年来,由于家庭生活、教育和社会中存在的种族差别、贫富差别等方面的问题引起青少年吸毒、犯罪现象已经达到创记录水平。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一项报告说,1995年美国青少年因毒品犯罪而被捕的人数猛增到147万多人,比1990年增加一倍以上。冷漠、不信任、愤世疾俗和不诚实正在取代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而成为解释青少年品格的名词。

二、美国公众对品格教育的支持及的成立品格教育日益得到美国公众的广泛理解和支持。尽管多数主要的教育团体反对在课堂上传播有关宗教信条,但同时又认为,传播为人们广泛接受的公民美德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非常有希望的。最近的一项盖洛普民意测验表明,60%的公众认为他们的社区会同意在公立学校进行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教育,90%多的公众支持公立学校向学生传授诚实97%、民主93%、对不同种族背景的美国人的接受93%、爱国主义91%、关心朋友和家庭成员91%以及道德勇气91%的观念、、1993,145。对于让学生培养一种较强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感的重要性的看法,来自美国学校管理者协会对学校领导人态度的综合报告显示,74%的学校领导人认为非常迫切;25%的领导人认为相当重要;只有1%的领导人认为不是很重要。同时还有70%的公众和51%的教师认为对于学校来说,向学生传授伦理道德观念比传授学术知识更重要。在此情况下,美国的品格教育协作组织简称于1992年3月成立了,1993年2月联合成为一个广泛的、无党派的、并自称是非盈利的各类组织和个人的联合体。她的主要任务是联络各地的品格教育组织,提供咨询服务,推广各地在品格教育方面好的做法和经验,影响国会和政府。在这一组织的推动下,美国国会已经通过法律,在全国12个州进行品格教育的试点工作。致力于培养青少年的公民美德和道德品格,以此作为创造一个更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的美国社会的一种途径。执行主任约翰·马丁先生说,希望与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合作,努力使品格教育成为公立学校的根本使命。

美国品格教育

美国品格教育运动及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陈洁 (复旦大学学生工作部,上海 200433) 本文摘自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编辑部-2010年-第6期查看本文时间 2011-3-20 21:29:42 摘要: 品格教育是目前美国主要的道德教育模式,在美国取得了一定效果,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品格教育的兴衰得失带给我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是:从发展历史看,要坚持道德教育,坚持核心价值导向;从方法看,要塑造全员育人的氛围,重视隐性课程;从机制看,要建立保障体系,要有统一领导;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看,要注重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 关键词: 美国品格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从古至今,道德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能。在美国历史上,品格教育曾经是一种传统道德教育流派,从美国建国以后便牢牢占据学校德育的主流位置。在20世纪中叶,品格教育一度走向衰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品格教育运动”的复兴,并不是对传统品格教育的简单回归,而是在继承传统之上有了新的超越。研究美国品格教育的兴衰,探讨美国品格教育成效,总结美国品格教育得失,对我们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益借鉴。 一、美国品格教育概要 美国的品格教育始于殖民地时代,19世纪开始,随着移民潮的涌入,学校道德教育的任务转向培养具有美国精神和民主价值观的公民。20世纪初,品格教育是每一所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每个城市或州都有明确的品格教育指南。1911年全国性的“品格教育协会”(The Character Association)成立,制定了《儿童道德规范准则》(Children's Morality Code),提出“十项正当生活的规则”[1],多次举办有关品格教育全国性的讨论和竞赛,同时,一些青少年组织也建立起来,以推动品格教育。 20世纪20年代以前,传统的品格教育模式一直在美国学校中占统治地位。传统的品格教育有这样的基本特点:在教育性质上,它是一种强制性、灌输的教育;在教育目的上,它旨在维护社会的道德秩序,塑造一定社会所需要的社会公民或使年轻一代社会化;在内容上,是教给学生诸如诚实、勇敢、节俭、忠诚这样的相对固定的和具体的规则和美德;在方法上,一般采用说教、训诫、榜样、纪律、奖惩等直接的教育方法。 然而,传统的品格教育模式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受到了巨大的挑战。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和宗教研究机构就学校品格教育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评估,得出的结论是,现行的道德教育的方式和道德行为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这对学校传统德育是巨大的打击。同时,受到达尔文主义的影响,进步主义教育者对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提出了批判,认为“道德”和宇宙间其他事物一样,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绝对正确的真理和永恒不变的美德。[2]二战的爆发

中小学绿色生态德育模式的构建

中小学绿色生态德育模式的构建 《教学与管理》2010年2月2O日 中堡龟查宣堡 ◎四川宜宾学院任红亮 一 ,绿色生态德育的基本内涵 "绿色生态德育"是现在中小学德育内容创新和 改革的主流和新理念,是经过多年的实践而提炼出来 的一种现代德育观."绿色生态德育"是融合绿色所 象征的自然,和谐,人文,民主等思想的一种现代的德 育观念,它倡导和谐,人文,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社 会精神,倡导人和自然,人和动物,人和植物及一切生 命体之间的共存共荣.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时代性, 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同时也体现德育工作的人 文思想,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和中小学德育工作者 都在极积探索多层次,多渠道的绿色德育模式,努力 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绿色环境氛围, 努力构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绿色社会一体化的生 态型德育格局. 二,在中小学校开展绿色德育的重要意义 面对生态环境问题,资源能源问题,人口问题,粮 食问题等一系列的全球性问题的严重威胁和危害,人 类正在深刻而严肃地反思.构建和谐社会,走可持续 发展的道路,已成为当今全球人类的共识.中小学校 作为传承文明,联系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面对 全球问题的客观要求,如何主动作出回应,培养出具 有生态理念和绿色思维的新型优秀人才,更好地推动

生态型的社会文明建设,是我国广大的中小学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 工业文明时代的社会人,由于以自然界的"征服 者"自居,和谐的绿色思维习惯和行为不可能成为社 会的主流.而在生态文明时代,培养理性生态人,开展绿色思维与绿色习惯教育,是对生态与人类关系认识的理性升华,也是中小学德育的新课题,该内容深入 到中小学德育课堂,将为中小学德育内容注入新的活力.这是因为,一方面,传统中小学德育重点是围绕如何处理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来展 开的,较少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使人类的思维 习惯中缺乏环保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另一方面,在传统的中小学德育中,养成教育中的"自然,和谐"思想是一个薄弱环节,绿色德育更几乎为零.生 态文明时代的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和l谐发展,是以生态良性循环为前提的发展.然而,一个f国家要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其前提条l件是社会人必须具备科学的生态环保理念和习惯,必- 须具备"一切生命平等"的理念.今天的中小学生就 I是明天社会的决策者,管理者和建设者,是经济建设l的中坚力量,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和创造者. }他们是否具有绿色的,理性的生态理念与习惯,将直l接影响着生态环境状况,影响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l彻实施,并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未来和世界的繁荣.因l此,重视中小学生的绿色生态德育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客观要求. J三,绿色生态型德育的实践探索 l近几年,我国很多中小学都在积极地,尝试性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