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语用学的角度谈日语的间接拒绝言语行为

从语用学的角度谈日语的间接拒绝言语行为

教育教学?Education Teaching 

222 大陆桥视野·2016年第24期

从语用学的角度谈日语的间接拒绝言语行为

陈 丽 / 大连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

【摘 要】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在具体环境如何运用的学说。礼貌原则是语用学理论研究的基础,日语间接拒绝言语行为很好的运用了这一理论。

【关键词】语用学;礼貌原则;间接拒绝;策略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传递着人们的思想和感情。准确得体是我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的准则。直接拒绝,往往会伤害对方,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间接拒绝表达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语言现象,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了寻求理想的交流效果而创造出来的表现形式。间接拒绝表达是日语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日常生活中被称为语言的润滑剂。可是根据语境的不同,间接拒绝表达也是不同的,并且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间接拒绝表达也是变化发展的。一直以来,间接拒绝表达在语言学界作为一种修辞手段被广泛研究,其目的有时是为了追求审美效果(如在文学作品中),有时是为了使语言活动顺利圆满地进行,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而从语用学的角度进行的研究比较少,本人用语用学里的礼貌原则对其进行解读。

一、语用学的定义及礼貌原则1.语用学的定义。

语用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地表达和准确地理解,寻找并确立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地表达和准确地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我们是在言语交际的总框架中阐述话语意义的恰当地表达和准确地理解的。这里,“话语意义的恰当地表达”是指说话人针对不同的语境把自己地意图选用恰当的言语形式表达出来;“话语意义的准确地理解”是指听话人依据说话人已说出来的话语的字面意义和特定环境推导出说话人所说话语的准确含义。言语交际是双向的,语用学强调听话人的准确理解,因为只有听话人理解了说话人所说话语的准确含义,才可能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2.礼貌原则。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在具体环境如何运用的学说,委婉表达方式的研究是语用学研究的一部分。20 世纪80 年代初期,英国语言学家利奇( Leech)在基本上支持格赖斯“合作原则”的语用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礼貌原则”。具体包括:

(1)得体原则,使他人的负担最小化,他人的利益最大化;(2)宽大原则,使自己的利益最小化,自己的负担最大化;(3)赞誉原则,对他人的责难最小化,对他人的赞赏最大化;(4)谦逊原则,对自己的责难最大化,对他人的责难最小化;(5)一致原则,使自己和他人的不同意见最小化,自己和他人的相同意见最大化;

(6)同感原则,使自己和他人的共同感觉最大化,自己和他人的不同感觉最小化。

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对语言的凝练是相当重要的。日本人不太喜欢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发话人要尽量避免毫无掩饰的表达方式,而使用间接的表现方式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法。

二、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分析

比起直言不讳,日本人更多使用间接说法。但是,虽说同是间接言语行为,形式却是各种各样。但无论对谁的请求和邀请,日本人经常先道歉或感谢再拒绝。而且当很难拒绝的时候,如象对上司的邀请或恩人的请求等,就会用说半截话,或暧昧的表达。另外,进行拒绝言语行为时,非常重视亲疏关系。下面从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日语的间接拒绝言语行为包括道歉+理由、感谢+理由、中途停止句等几种方式。

1.道歉+理由。

阿龙的姑姑叫北原京子,是著名的民族服装研究家,从非洲回来来接阿龙。麻生在电视台工作,想请北原上电视。二人有一段对话:

麻生環:うちのチャンネル2に出演していただきたいんです。北原:申し訳ありません。あのう、あなたの申し出をお断りするのは本当につらいんですけど、テレビだけはいやです。

北原很礼貌地拒绝了,一是因为她和麻生不熟悉,二是因为麻生是照顾自己侄子的恩人。另外北原以前上过一次电视,特别不顺利,是真的不想去。因此礼貌拒绝,并道出其中原因。这是日本人拒绝时常使用的表达方式,拒绝对方依赖的时候,优先表达了自己的利益。日本人在生活中,即使是家人之间也经常道歉。例如,妈妈给孩子带饭的时候忘了装筷子,会说“ごめんなさい”。另外对邀请的拒绝,由于不能满足对方的愿望,道歉后还要说上理由。

2.感谢+理由。

拒绝别人的邀请时,多先感谢。表示虽然我不能应邀,但心存感激。尤其商务日语中这种表达非常多。下面是一段熟人间的对话。

知人:李さん、今度の日曜日、何か予定が入っていますか。李:いいえ、別に予定はありませんが。

知人:じゃ、いっしょに釣りに行きませんか。もう船も予約してあるんです。

李: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しかし、残念ですが、わたしは船酔いしますので。

知人:そうですか。それでは仕方がないですね。

“感谢+理由”这种形式虽然没有“道歉+理由”的形式使用频繁,但在面对对方的邀请的时候经常使用。表示虽然不能接受对方的邀请,但心领了。是“その好意はいただくが、何々の事情があるから、やはり応じられない”的意思。

3.中途停止句。

在「愛という名のもとに」里,有一个场面是藤木的母亲虽然很喜欢求婚对象,但由于女儿反对,不得不去对方那里拒绝。

お母さん:やっぱり、今度のこと。相手:あ、(しばらく黙って)そうですか。

母亲很为难,很难说出“お断りします”这样的话,因此面对恩人和不太亲密的人的依赖,难以拒绝,又想维持这份人际关系的时候,经常使用这种说法。另外这种表达也是日语的表达特征之一,省略后半句,让对方来想象,是源于日本人的“以心伝心”文化。例如经常有“結構なお話だと思いますが”这样的表达。

除了以上三种形式以外,还有各种对策。例如,“考えさせてください”这样的模糊表达,“今日はちょっと都合が悪いので”这样的只说理由的形式,“冗談でしょう”这样的搪塞的说法。其实拒绝这种言语行为除亲疏关系以外,与说话人当时的心情以及对对方是否有好感都有密切关系。例如高兴的时候,被拜托,容易马上接受,拒绝也会使用非常礼貌的说法。但要是不高兴的时候,接受的可能性就很小,或者粗鲁地拒绝。

三、对中国日语学习者的建议

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表示拒绝时经常出现各种问题,笔者认为是教材的问题、文化教育的不足等。教材中拒绝言语行为的例子非常少,特别是对于请求的拒绝几乎没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如让学生多看日本的小说、电影、电视剧,特别是电影和电视剧,几乎都是日常会话,其中对话的场景,各个角色的关系,人物的心情等背景十分清楚。上课时,找出相关场面,让学生看,然后老师和学生共同分析人物的语言使用、亲疏关系、当时的心情等综合要素,并找出规律性和特征。

参考文献:

[1] 王爱华.英汉拒绝言语行为表达模式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33卷第3期.

[2] 任炫樹. 断りとアイ?コンタクト[J].言葉と文化,2002年第3号.

[3]生駒知子?志村明彦.英語から日本語へのプラグマティック?トランスファー「断り」という発話行為について[J].日本語教育,1993年79号.

[4]索振羽. 语用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5]森山卓郎.「断り」の方略一対人関係調整と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言語」[M].大修館書店,1990.

基金项目: 

2014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编号:L14BYY008。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