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影电视行业产业链

电影电视行业产业链

电影电视行业产业链

编导艺考不可不知的中国电视电影常考知识点

编导艺考不可不知的中国电视电影常考知识点 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现为中央电视台),建于1958年5月1日,同年6月15日,该台播出了我国第一部直播电视剧《一口菜饼子》,这是中国电视剧的发端。 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1960年根据广西民间传说故事拍摄的故事片《刘三姐》 中国最早放映的电影。1896年8月11日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放映的“西洋影戏”。 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秋由北京丰泰照相馆与京剧名角谭鑫培合作拍摄的京剧片断《定军山》,为戏曲记录片。它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正式诞生。 中国第一座电影院。1907年第一座电影院平安电影公司在北京长安街建成,由外商经营。 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公司。1909年美国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这块生财富地,不远万里来到上海香港路创办亚细亚影戏公司。这便是中国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摄制公司。带有买办性质。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1913年由郑正秋、张石川导演的故事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此片是由亚细亚影戏公司开张后的第一部作品。首开家庭伦理剧之先河。 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1921年中国影戏研究社在上海拍摄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 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1922年1月由顾肯夫、陆洁创办的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影戏杂志》出版。 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1922年3月郑正秋、张石川等人创立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明星影戏学校(后改为明星演员养成所),由郑正秋担任校长,培养电影人才。 中国第一次出现“导演”专用名词。1922年陆洁在《影戏杂志》发表的文章中首先将指挥拍摄影片者称为“导演”。自此,影剧界有了“导演”这一专用名词。 中国第一部电影理论专着。1924年中国最早的电影理论专着《影戏学》出版,由徐卓呆译着。 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电影剧本。1924年洪深创作的《申屠氏》在《东方杂志》发表。 中国第一部电影教材。1924年初,留法学生汪煦昌、徐琥在上海创办昌明电影函授学校。《电影讲义》是该校之教材。 中国第一部电影年鉴。1926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年鉴出版。

智能电视商业模式上的探讨分析

【关键词】智能电视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中国智能电视行业商业模式深度研究与构建策略分析报告前瞻(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一、智能电视“热”的主要原因在于互联网,但不能神话互联网 互联网厂商持续的对传统行业“入侵”,有些成功,有些失败,不能简单的推导出只要是互联网厂商进入某个传统行业,就代表着传统行业的失败。在苹果逆袭传统手机行业后,互联网企业逆袭类似的行业都会获得很大的关注,例如智能电视。苹果的成功,有其成功的个体原因和环境背景,乔布斯不是每个人都能模仿。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厂商不能成功,但是仔细的研究苹果的成功原因还是有借鉴意义的。至少不会犯低级错误。 二、产品突变和产品渐变需要不同的竞争方式 竞争从本质上说只有两种:差异化竞争和低成本竞争(低成本竞争指的是全产业链的整体成本优势,并不仅仅是指制造成本的降低)。每个公司都会兼容采用两种方式,但是会倾向其中一种。例如,苹果是以差异化竞争为主,但是包含一些低成本竞争,例如iPadmini和简版iPhone。技术的发展是突变和渐变的结合,在突变发生的时候,公司采用差异化竞争更为有利,在技术渐变的时期,产品差异化因素降低,低成本竞争更为有利。一般而言,不能要求公司在差异化和低成本化之间自由切换(就如不能要求一个人同时具备激进和保守的性格,如果具备的话,有可能是精神分裂的前兆),在技术突变时期,差异化竞争策略公司将会占据主动,反之亦然。 图1:技术突变期和渐变期,公司的竞争策略也应有所不同 三、智能电视产品突变情景的商业模式讨论 1.由互联网的“病毒式传播”说起 “病毒式传播”是互联网的标志之一,仔细分析,如果要实现此种传播方式,

2018年广电网络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广电网络行业 分析报告 2018年6月

目录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4) 1、行业主管部门 (4) 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4) 二、国内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行业发展现状 (8) 三、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11) 1、有线电视业务竞争状况 (11) (1)有线电视与IPTV的竞争 (11) (2)与互联网电视的竞争分析 (13) 2、宽带业务的竞争状况 (15) 3、新业态的影响 (16) 四、行业主要企业情况 (17) 1、歌华有线 (17) 2、广电网络 (18) 3、天威视讯 (18) 4、吉视传媒 (18) 5、湖北广电 (19) 6、广西广电 (19) 7、贵州广电 (19) 五、行业经营模式 (19) 六、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 (20) 1、政策性限制 (20)

2、区域性经营限制 (20) 3、资金和技术等的限制 (21) 七、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特征 (21) 八、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性 (21) 九、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22)

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行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公益属性和经济属性相结合,规模效应十分显著,兼具着政府喉舌、文化传媒、公用事业、互联网信息技术等特点。上述特点决定了行业企业发展的双重目标:一方面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收视便利,维护收视安全,确保主流媒体声音的有效传播;另一方面需要在各种业态激烈竞争环境中生存与发展,通过服务方式的多样化,技术水平和客户体验的不断提升,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 国家对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行业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为广电总局及地方广电部门。广电总局主要负责产业政策研究制定、标准研究与起草、行业管理与规划等,通过发放经营许可证实施认证管理。从事广播电视节目传送、视频点播、增值电信等业务须取得《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视频点播业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许可。 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发展广电网络、促进“三网融合”是国家推动文化产业、信息内容产业、信息服务业和其他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开发可管可控可信的新一代网络技术也是保证党和政府舆论导向地位、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国家政策为鼓励和

2012年智能电视行业分析报告

2012年智能电视行业 分析报告 2012年2月

目录 一、智能电视是一种跨时代的产品 (4) 1、智能电视的定义 (4) 2、智能电视与目前互联网电视区别 (5) (1)智能电视有专门的处理芯片及操作系统 (5) (2)智能电视将变革电视产业的商业模式 (6) (3)智能电视将实现人机交互方式的革新 (7) (4)智能电视将成为家庭娱乐中心实现多种电子设备互通互联 (9) 3、智能电视的出现改变了彩电变革路线 (10) (1)OLED 及3D 将是未来电视显示技术的发现方向 (12) (2)智能电视时代内容为先 (14) 二、智能电视普及和发展动力充足将重回家庭娱乐中心位置 (15) 1、智能电视普及和发展的动力充足 (15) (1)传统电视被动的信息接收模式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15) (2)各大厂商对智能电视的推广将不遗余力 (17) (3)智能电视成本增加有限消费者接受度可能远超预期 (18) 2、智能电视比PC 更有希望成为家庭娱乐生活的中心设备 (20) (1)两者所处娱乐范畴不同PC 很难满足家庭娱乐生活需求 (20) (2)智能电视的观看及使用体验要远远好于PC (20) (3)随着年龄的增长,电视的吸引力会逐渐增强 (21) (4)家庭电子设备实现互通互联及整合电视是最适宜的处理终端 (22) 三、三网融合逐步推进全球智能电视渗透率快速提升可期 (23) 1、内容依然是瓶颈三网融合各国进度不一 (23) (1)美国新法打开融合之闸门 (25) (2)英国三网融合是必然趋势 (26) (3)法国三网融合走上快车道 (27)

2、从手机的发展历程看智能电视期待苹果下一代产品的推动 (27) (1)苹果拥有完整而封闭的生态链最有可能在内容方面获得突破 (29) (2)新一代苹果电视将提供优秀的外形设计和舒适的使用体验 (30) 3、全球智能电视渗透率将快速提高 (31) 四、中国整体政策环境不断改善智能电视将迎来普及元年 (33) 1、数字电视的三条路径之争 (33) 2、互联网电视在中国的推广曾遭到多种限制 (36) (1)2005 年IPTV 在上海正式启动 (36) (2)2005-2006 年盛大盒子的“白日梦” (37) (3)2009 年3 月开始,电视厂商纷纷发布互联网电视 (38) (4)2009年8月14日,广电总局公布加强网络电视管理的通知 (38) (5)2010年,TCL版权纠纷案败诉 (38) 3、广电态度转向正面利好智能电视的发展 (39) 4、我国智能电视市场空间分析 (41) 五、国内智能电视产业链相关公司介绍 (43) 1、智能电视芯片等核心领域仍缺乏投资标的 (43) 2、歌尔声学领衔A 股受益上市公司 (44) (1)3D眼镜 (44) (2)机顶盒 (45) 3、智能电视将增加连接器需求得润电子及立讯精密有望受益 (46) 4、其他受益公司 (48)

中外广播电视史

第二章广播电视体制 第一节广播电视体制概述 1、广播电视体制包含哪两方面的内容?决定广播电视体制有哪些因素? 广播电视体制是一个国家广播电视事业赖以建立和组成的所有制形式恶化结构方式。广播电视体制包括“制度” 和“体系”两个部分,它既包含理念和法规的基础,又包含组织和经营的内容。 决定广播电视体制的,主要是政治经济体制和社会意识形态,除此之外,还有其它一些自然的和社会的先决条件,如幅员、人口、语言、地理、地缘关系、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等多种,且相互作用。 2、从实质上说,世界历史上哟那几种主要的广播电视体制?各有什么特点? 从本质上气氛,广播电视体制可以分为商营制(私人商业制)、公法制(公共服务制)、国营制(公有国营制)三种不同的体制。 ㈠、商营制(私营商营制) 特点:①将广播电视经营看着纯粹的市场行为,基本是按商业公司的方法运作; ②经费来源靠广告收入; ③以自由主义的思想理论为基础; ④媒体的频道资源属于公共所以,但媒体的机器设备属于私人财产,媒体以服务公众的义务换取使用 频率的特权; ⑤商营传媒通过服务获取利润,它的经营目标主要是向广告主提供大规模的受众,而为了吸引和保持 受众,又要向消费者提供娱乐性强的节目; ⑥商营电视的节目娱乐性强,生动活泼,吸引力大,富有经济效益。 ㈡、公法制(公共服务制) 特点:①经费来源主要是向国名征收使用接收机的税款(视听费); ②一般不受政府直接控制,而是由政府任命或批准一个半独立的传媒机构从事具体的广播活动,并处 于立法机构的常规监督下; ③就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而言,公共广播电视节目是面面俱到的; ④就广播电视传播功能而言,公共广播电视是自治的; ⑤就社会舆论表达而言,公共广播电视应该具有多样化、普遍性的特点; ⑥就文化角色而言,公共广播电视是民族语言、精神、美学的体现,总体格调偏向高雅; ⑦就社会地位而言,公共广播电视在政治生活中位置独特; ⑧就经济机制而言,公共广播电视具有非商业主义的传统; ㈢、国营制(公有国营制) 特点:①主要指导思想为集体主义; ②广播电视事业为国家所有,由政府部门经营; ③国家以较严格的意识形态尺度对广播电视事业实行十分严厉的政治控制和行政干预; ④传媒追随它所从属的政治体制,传媒的活动服从于政府控制社会的目标; ⑤传媒财政来自国家拨款; ⑥节目侧重于政治宣传和推行政府政令,对民众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引导。 附:

浅谈中国电视电影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内容摘要: [ 论文关键词]电视电影现状前景[论文摘要]电视电影作为电视传媒与电影艺术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影视艺术形式,在我国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的。由于缺乏经验,目前在电视电影的创作和制作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创作和生产领域,其又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 论文关键词]电视电影现状前景 [论文摘要]电视电影作为电视传媒与电影艺术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影视艺术形式,在我国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的。由于缺乏经验,目前在电视电影的创作和制作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创作和生产领域,其又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电视电影的起源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世界上第一个开办电视台,宣告了电视媒介的诞生。由于人们对这一新鲜事物大感兴趣,一时间待在家里看电视节目蔚然成风。以美国为例,原来已成为美国人固定消闲方式的“周末举家上电影院”被彻底破坏,这就造成了电影观众人次的急剧下降,尽管当时的电视技术只能提供质量很差的画面,但由于电视的新鲜性、免费观赏、节省外出的额外费用以及体力消耗等,足以弥补早期电视艺术造成的观赏缺陷。从此以后,电视艺术就以其传播的迅速性在大众传播领域迅速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的第一传播媒介,并对电影艺术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因此,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两种艺术形式——电影与最强势的传媒——电视,从40年代开始了激烈竞争。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逐渐从恶性竞争走向合作,开始了影视合流的趋势。国外的影视合流最初是以在电视上播放电影的方式为开端的,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节目样式,即电视电影。 二、中国电视电影的发展现状 和中国电影百年历史相比,中国的电视电影只有10年的历史。虽然只是短暂瞬间,但这毕竟是电视电影开创性的10年,在这10年中,中国的电视电影走过了一段不断突破和创新的道路。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cctv—6)自1996年1月1日开播以来,每年播出上千部影片。一方面,随着事业的发展,电影频道中心面临必须从简单提供节目到开展多方面的合作制作节目的转变;另一方面,随着电影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影频道肩负着成为影视合流龙头的重任。同时,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中国电影产量不断下滑,电影频道节目编排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从1998年开始,电影频道开始尝试自己制作一些节目,并拍摄故事片,由此掀开了中国拍摄电视电影的序幕。 在最初的尝试中,“第一次吃螃蟹”的电视电影人把重点放在独立拍摄影片上,主要参照电影的叙事结构、人物的刻画与镜头的运用等,强调电影化的表现手法,并且根据电视播出的特点,为了达到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降低成本的目的,尽量选择场面小、情节比较紧凑、人物相对较少的题材。第一部拍摄完成的电视电影是杨亚洲导演的《别了,冬天》,其主演为喜剧明星牛振华,女主演是陶红。影片故事类似日本的《寅次郎的故事》,对于后来的

影视行业研究报告

影视产业研究报告 第一章影视产业环境分析 1.1电视剧产业环境分析 1.1.1经济环境 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71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20592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203260亿元,增长8.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1%。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1022亿元,比上年增长23.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9%。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1933亿元,增长23.8%。农户投资9089亿元增长15.3%。东部地区投资130319亿元,比上年增长20.1%。中部地区投资70783亿元增长27.5%,西部地区投资71849亿元,增长28.7%。东北地区投资32687亿元,增长30.4%。

2011年末全国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481个博物馆2571个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925个文化馆3276个。广播电台197座电视台213座广播电视台2153座教育电视台44个。有线电视用户20152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1455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1%,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8%。全年生产电视剧469部14939集动画电视261444分钟。全年生产故事影片558部,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131部。出版各类报纸467亿份各类期刊33亿册图书77亿册张。年末全国共有档案馆4107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0376万卷件。电视剧行业作为文化娱乐行业其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均GDP的增长水平相关经济增长将会推动电视剧产业的繁荣。因此电视剧行业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基本一致。 1.1.2政策环境 加速电视剧广告由电视台向新媒体转移,电视剧制作行业虽属传统意义上的行政管制行业,但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电视剧制作业务的准入许可逐步放开,对境内资本从事电视剧制作业务已基本放开。目前政策准入门槛较低,企业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比较充分。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为指导、《电视剧管理规定》为基础、涵盖行业资质管理、行业业务标准审查、行业质量管理、产业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目前对电视剧业务的开展较为重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如 下表所示。

智能电视发展模式与趋势分析

智能电视行业的发展模式及趋势分析 2015-10-16 智能电视是PC和手机之后智能硬件的第三块大市场。尽管传统电视受PC和移动互联网冲击明显,但在联网和智能化两大浪潮推动下,我们认为智能电视屏幕将重获生机,成为大娱乐时代的继PC 和智能手机后的第三大市场。 电视仍然是用户视频消费的重要终端 在今天,电视屏幕仍然具有覆盖优势和时长优势,在用户媒体消费中扮演重要角色。2014年中国人均日均使用电视的时长为2.68小时,仅次于电脑,手机等数字媒体,更是远高于网络视频的收视时长(网络视频使用时长占数字媒体约20%~25%)。 图:中国人均日均使用各主流媒介时间 传统电视市场价值仍远高于网络视频市场 电视屏幕仍然是广告主投放的大头,用户付费消费的主阵地。尽管受到PC和手机的冲击,2014年电视媒体广告收入规模仍有1173

亿元,而同期在线视频广告收入为151亿元。除了广告收入外,占电视收视大头的有线电视客户有付费收视的习惯,2014年中国有线电视收视基本费用收入为457亿元,付费数字电视收入为68亿元,与之相比2014年网络视频的会员付费收入规模约为14亿元。 图:2014年电视收入与网络视频收入比较尽管网络视频广告保持着远快于电视广告收入的增长,但网络视频的增长瓶颈也在不断浮现。一方面用户观看视频越来越多转移到便携式的移动终端上面,PC视频广告面临广告流量库存下滑的压力,PC视频广告收入下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移动视频广告可用展示空间减少,贴片广告将带给用户更大的困扰,虽然收入随流量增长很快,但瓶颈将很快出现。我们认为网络视频只有进入新的电视终端才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世界广播发展史

世界广播电视史 一、广播事业的诞生 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用电报传送了一句话:WhathathGodWrought?(上帝创造了什么?)于是,这个日子被认 为是电报的诞生日。电报是点对点的传播,点对点传播是广播的先驱。 在马可尼时代,人们只使用“无线电”(wireless)一词。在“泰坦尼克”号惨剧(1912年4月)发生后不久,“无线电”(radio)一词开始使用,这个词来自拉丁语radius,是“射线” 的意思。“广播”(broadcasting)一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1914-1918年)开始使用。 1906年圣诞之夜,费辛顿从美国马萨诸塞州布兰特罗克镇广播 的圣诞歌曲和路德圣经被认为是广播时代的开端。 1920年11月2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市,西屋电 气公司创办的KDKA电台利用美国总统竞选的大好时机,围绕选情通 报这一公众关注的焦点,大张旗鼓地开始了定期广播。KDKA成为历 史记载的美国第一家正式广播电台,1920年11月2日这一天也被 认为是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日。 第一个广告于1922年8月28日晚间播放,是昆斯堡公司促销 房产的10分钟广告,宣传纽约附近某乡村公寓的种种优越性。 英国于1922年12月开办了正式商营广播电台——英国广播公司。法国和苏联于1922年,德国于1923年分别开办了广播。日本 于1925年在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地开办了广播电台。澳大利亚于1923年开办了广播。 1926年9月,RCA(美国无线电公司)组建了全国广播公司(NBC),于11月15日开始全国性联播。这是美国,也是世界上第 一个广播网,被NBC称为“红网”。 萨尔诺夫有时被称为“美国广播之父”。1926年,在他担任美 国无线电公司总经理时缔造了美国第一个广播网,1940年,他又缔 造了同名的第一个电视网,称为推动电视进入消费者市场的第一人。广播电视制造者联合会赞扬他为“美国电视之父”。 二、电视事业的诞生 1900年8月25日,法国人波斯基在巴黎国际电子大会上宣读 论文,首次使用了television的英文名称。英文的“电视”名称来 自希腊语,是“远处”(tele)和“景象”(vision)两个部分的 结合。

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一、中国电影产业环境分析 2013年全国电影票房达亿元,同比增长%,中国电影票房进入200 亿量级的发展阶段;电影投融资空前活跃,电影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从制作到宣传发行再到影院终端,资本驱动的力量不断显现。 上市企业通过资本并购实现资源整合,日渐成为影视资本市场的趋势;而上市公司新片上映前夕,股价出现波动,也是2013 年电影相关资本市场的突出现象。股价与档期内上映影片的市场预期及实际表现形成直接关联,一方面凸显了电影作为特殊的产品,其风险性与市场敏感度更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相关影视上市公司仍需要积极与市场互动,促使股民对这些文化创意股票形成全面深入的了解,以改变“一片成败定股价”的尴尬境地。 随着中国电影创作和生产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断提升,产业内已经出现的一些积极的、结构性的变化,将会促使电影创作和消费格局发生相应变化,促成电影产业整体升级换代。 二、中国电影制片机构市场份额 2013 年,从总票房产出看,中影仍然占据头把交椅,地位从短期内无法撼动。中影2013 年度共有35 部影片上映,产出票房亿元,参与制作影片中有7 部过亿。光线凭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厨戏痞》等“以小博大”的中小成本影片,表现突出,全年共上映影片8 部,共实现票房亿。华谊兄弟今年共有7 部影片上映,产出票房亿,风头不如往年强劲。《私人订制》饱受争议,未达到10 亿预期,《大明猩》、《忠烈杨家将》票房惨败。威秀亚洲、文化中国作为《西游·降魔篇》的制作方,单部影片获得亿元,进入制片机构TOP10。总体上看,2013 年市场份额TOP10 的制片机构名单与2012 年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尤其是民营企业市场份额的波动尤为明显,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电影制片企业的发展还不成熟和稳定,与市场发展稳定的好莱坞六大制片公司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三、中国电影投融资分析 随着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家对文化产业扶植政策的密集出台,国内外资本开始以组建影视基金的形式,对我国电影、电视剧产业进行投资。从已成立影视基金的LP 群体组成看来,具有影视背景的专业制作公司以及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是国内影视基金的主要出资人。在提供资金的同时,具有影视专业知识的LP 也可以为影视公司、项目提供更多指导,改善经营,规避项目风险。

2019年互联网智能电视行业研究报告

2019年互联网智能电视行业研究报告 2019年11月

目录 一、新技术推动广播电视产业价值和投资蓝图变革 (4) 1、三网融合趋势下智能电视引领广电产业变革 (4) 2、产业价值链变化引领投资新趋势 (5) (1)制作与播出环节 (6) (2)传输环节 (6) 3、“云管端”跨界促使产业价值集中 (7) 二、制播:制作市场化,播控平台化 (8) 1、市场改革红利:从“文化事业”到“文化产业” (9) (1)好声音:电视市场化改革的受益者 (11) (2)美剧:制播市场化,盈利多元化 (13) 2、制作方向集团化发展,获取更大的产业链价值份额 (14) 3、新的产业角色:平台运营商 (17) 三、传输:新旧更替下的结构性机遇 (18) 1、引入竞争,新传输模式有望受益 (18) 2、有线网络,改造先行 (21) 3、传输管道化,价值流向产业上下游 (22) 四、投资建议 (23) 1、投资逻辑 (23) 2、相关公司 (24) (1)百视通:IPTV稳步增长,智能电视打开长线空间 (24) (2)华数传媒:建议关注资产注入预期和新媒体业务潜力 (26)

(3)华策影视:市场集中度提升是最大逻辑 (27) (4)华谊兄弟:预计公司将保持长期增长 (28) (5)光线传媒:深耕电视,发力电影 (29) 五、主要风险 (29)

一、新技术推动广播电视产业价值和投资蓝图变革 1、三网融合趋势下智能电视引领广电产业变革 自电视发明引来,电视技术经历了数次重大革新。从晶体管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再到平板高清数字电视,乃至新一代3D电视,电视传播效果一次由一次得到飞跃。但是这种革新只停留在显示技术层面,并没有本质上触及电视用户使用习惯和产业经营方式。 在三网融合背景下,智能电视技术推动广播电视产业发生一次新的深刻变革。智能电视让传统电视变成了智能化终端,并藉此改变了传统电视终端单一的技术演进路线。显示效果不再是消费者和生产商唯一追求的目标。运算处理性能以及由此带来的业务模式革新,成为电视终端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逻辑。 更深层面,我们理解的智能电视是终端、网络和业务的一体化创新,其核心是电视智能化。其内涵包含三个方面:1)终端智能化,即电视被改造为与智能手机一样的智能化信息处理终端;2)网络“IP”化:有线电视网络通过“IP”化而与互联网、通讯网统一为一张智能网络,有线电视封闭的产业环境和垄断运营模式因网络融合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

.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历程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舆论工具,是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传播工具,也是党和人民政府联系群众的主要渠道之一。广播电视事业几十年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历程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 一、创始阶段:(1940年—上个世纪70年代末) 广播是人类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日益增长的对信息的需求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最早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和接收声音的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加拿大出生的费森登和被称为“无线电之父”的美国杰出发明家德福雷斯特,1906年圣诞节前夕费森登主持播出了世界上第一次语言广播。1920年,威斯汀纽豪斯公司在匹兹堡建立的KDKA电台正式广播。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在试播。当时它是新华社的口语广播组织,故称新华广播电台。1943年被迫停止播音,到1945年,经多方努力才恢复播音,1947年改名“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于1948年迁到平山县继续播音。1949年,北平解放后,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在3月25日随党中央迁到北平改名北平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9月27日,改名为新华广播电台,12月5日改称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58年5月1日,我国大陆上建立的第一座电视台——电视台,试验播出黑白电视节目,9月2日正式开播,10月1日电视台建成,1978年,电视台改名中央电视台。 从1940年新华广播电台诞生,1958年第一座电视台诞生,建国后我国有计划地在中央及各省创建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挫折。这一阶段广播电视事业主要体现党和政府宣传喉舌的特点。 二、发展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 虽然50年代中国电视事业便已起步,但很长的时间里,它距离大多数中国人还是很遥远。直到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审判林彪、“四人帮”集团的实况,中国百姓在感受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政治春风的同时,才不知不觉迈入了名副其实的“电视时代”。 改革开放提供的有利契机,使得80年代成为电视业发展和繁荣的黄金时代。1983年3月召开的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了实行中央、省、地市、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并于同年10月得到党中央的批准。这一方针极推动了中国广播电. .

中国知名影视机构一览表

中国知名影视机构一览表 1. 中国电影集团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英语:China Film Group Corporation),简称中影集团、CFGC,是中国大陆最具实力的电影公司,成立于1999年2月,是由原中国电影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中国电影器材公司、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华韵影视光盘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单位组成。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拥有全资分子公司15个,主要控股、参股公司近30个,1个电影频道,总资产28亿元。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也是中国大陆唯一拥有影片进口权的公司,而且是中国产量最大电影公司。 2. 海润影视 目前国内最大民营影视制作公司,年平均产量电视剧400多部剧集,制作业绩已超过大多数国营公司。2003年海润影视获得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颁发的《电视剧制作许可证》。海润影视不仅以规模化占据市场份额,更以号召力强大的品牌效应、品牌价值笑傲群雄…… 1.广告公司到影视制作公司的成功转型 海润影视被中国传媒界评为:中国年产量最高、获奖最多、品质最好、在民间最具知名度的影视制作公司。海润影视正逐渐从一个成功的影视制作公司晋升为一个更具规模化、规范化的影视制作企业。 1991年至2000年海润国际广告连续十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广告公司之一。1993年,海润进军民营影视制作发行。海润影视短短8年就向社会制作发行了《警察本色》、《陀枪师姐》、《二马》、《肥仔妈咪》、《粉墨奇冤》、《捕蛇行动》、《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大人物李德林》、《可爱先生》、《永不瞑目》、《九九归一》、《致命邂逅》《有多少爱可以重来》、《你的生命如此多情》、《都市丽人行》、《三少爷的剑》、《沉星档案》、《故事2000》等三十余部优秀影剧作品,工作业绩卓著。其中《永不暝目》等许多电视剧不但捧红了陆毅、徐静蕾等一大批青年优秀演员,还为海润赢得了中国长篇电视剧金鹰奖。 2.国内最大的民营影视公司,实力不逊“国家队”和几大“地方队” 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民营影视制作公司,年平均产量电视剧600多部剧集,无论是在电视的生产规模还是社会反响上都成为中国民营电视制作公司之翘楚,且在各个方面均不逊色于电视剧的“国家队”和几大“地方队”,制作业绩已超过大多数国营公司。2003年海润影视获得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颁发的《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证书。海润影视不仅以规模化占据市场份额,更以号召力强大的品牌效应、品牌价值笑傲群雄。 全国热播的作品《永不瞑目》、《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一双绣花鞋》、《一米阳光》、《平淡生活》、《重案六组》、《长恨歌》等有着令人惊叹的收视率。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电视剧制作业一块闪亮的金字招牌。而真正的奇迹不是这个了不起的数字,而是海润影视产品的质量。一个公

2016中国智能电视用户最新分析报告

2016中国智能电视用户最新分析报告 一、用户地域分布 智能电视受众的地域分布受人口、宽带、经济发达程度三个因素影响。主要集中在智能电视销售量较大的省市和互联网普及度较高的经济发达地区。 从智能电视受众的省份分布情况来看,浙江、广东、河南、江苏、辽宁占据前五位,而城市分布情况来看,上海、北京、延边、沈阳、郑州排在前五。

二、用户人群属性 1.年龄分布 智能电视用户人群的年龄分布和互联网用户稍有区别,主要以30-39岁人群为主,占比66%,其次是20-29岁占比为25%。这主要因为这个年龄端的人群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且已成家,对于一个家庭,智能电视是必备家电之一。而对于20多岁的年轻群体,由于先天条件不足,没有足够的精力、财力、时间和设备,因而占比排在第二。然而最重要的是通过智能电视可以连接网络,直接观看电视直播、点播海量免费影视、玩体感游戏等,这样的智能体验是电脑、平板、手机所不具备的。 2.性别分布 男性用户以97%,远远超出女性用户。

三、用户使用习惯 1.用途 绝大部分用户平时会使用智能电视看直播,占比90%,其次是使用智能电视看点播,占比52%,使用智能电视上网浏览网页、玩游戏和家庭KTV及其他功能的用户也有一定比例。

2.热门软件使用频率(每日打开软件频率) 可以看出一些直播、点播软件是用户经常使用的,这一点也反映了用户的用途需求 智能电视顺应了电视机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当前,智能电视产业发展十分迅速,硬件方面,小米、乐视、微鲸纷纷推出自有特色的互联网智能电视,在市场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智能电视功能类似的网络机顶盒,如天猫魔盒、小米盒子、英菲克盒子、泰捷盒子等也在行业里占据重要位置;软件方面,腾讯重回互联网电视大家庭,推出了云视听企鹅,开拓属于它的TV端战场。随着智能电视行业的迅猛发展,智能电视软件也越来越多。为了方便用户更加便捷地使用,第三方应用市场应运而生,如当贝市场,收录

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及走向

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与走向 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与走向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与走向 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与走向事业属性与产业属性 我国的广播电视体制是一个兼行政、事业和产业为一体的混合体,既不是行政单位,也不是事业单位。事业性质决定了我国的新闻媒体不能像其他企业那样自由地出入市场,不能自定方针,而必须服从党和政府的领导;企业管理意味着经济上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这种模糊的体制长期影响制约了广播电视业生产力的发展,因而通过改革建立一个新的体制,促进广播电视生产力的发展是必由之路。 一、我国广播电视的性质与体制任何一个社会机构的体制都是由其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的国体就决定了我国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属性,即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共产党及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的舆论工具。因此,广播电视作为新闻媒体的重要阵地,它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又是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这也同时决定了宣传和引导舆论是我国广播电视的首要任务。经济上由政府全额拨款,以政治宣传为中心任务,发展规模、办台宗旨都是由上级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以行政指令的方式决定。政府在管理方式上,完全采用的是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片面强调广播电视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属性,忽视了广播电视作为文化消费品的商品属性。改革开放20 多年来,广播电视事业经过以“广播电视事业”为基本特征的初期发展阶段和以“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为基本特征的探索发展阶段后,目前已进入大整合、大汇流的全新产业化发展时期,并成为新兴文化产业的重要部分。具体体现:1、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市场与政府展开广播电视资源配置权的争夺。2、广播电视局(台)已经形成拥有相对独立利益的经济个体,渴望拥有自己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权,呼吁政事(政企)分开。3、政府传统的管理体制与广播电视改革实践发生摩擦与冲撞。 二、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在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新阶段,政府应转变其管理广播电视的职能和角色。实现两个转变:1、由传统型行政管理体制向过渡型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变;2、由过渡型行政管理体制向成熟型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变。设想:党委、政府经营综合频道,对分众化频道实行商业经营。综合频道保证了对主流思想方向的把握,商业分众化频道保证了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并有利于频道专业化的形成,又能对综合频道形成竞争而促进其不断发展。而广告上也可以根据产品的特征和频道受众的特征选择投放点,从而促进电视业的良性循环。所有的改革措施都不能违背我国广播电视业的性质,即坚持社会主义路线不变,坚持党管媒体不变,坚持喉舌功能不变。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基础、以政策为导向的国家产业政策,在完善的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政府才能实施对广播电视业变革的宏观调控和有效主导,我国的广播电视产业也才能获得健康发展。 广播电视产业化的现状与困境关于“产业化” 一、关于“产业化”的概念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解释,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产业是指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一个产业可以由多个企业的同类经济活动组成,一个企业也可以不只是从事单一经济类型活动,可能从事多种类型的经济活动,即从事多产业经营(跨行业经营)。因此,从宏观角度来说,

电视电影系列片评述

电视电影系列片评述 各国电视电影创作都有系列片,并以此扩大电视电影市场,著名的如美国的《兄弟连》。中国电视电影在启动伊始就有打造系 列片的构想和实践。历经十年,电视电影系列片累积近二十个,一百七十多部集。其在发展中逐步成熟,已形成一定的形态面貌,是电视电影创作实践中最具品质、特色的种类。多年来,电视电影系列片以其选材新颖、故事精彩、类型鲜明、制作精良、艺术创新等优势赢得观众的喜爱,成为电视电影中最具影响力的品牌。电视电影系列片的十年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1999—2002年为尝试期;2003—2005年为过渡期;2006年进入成熟期。 一、尝试期: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电视电影启动伊始便有意制作系列产品。1999年1月完成的第一部电视电影《牛哥的故事之一:别了!冬天》由牛振华为法

人代表的北京中人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承制。最初的设想是由此为开端,做一个百集单元系列剧《牛哥的故事系列》。这个系列定位为平民题材,主人公设定为一位忠厚、老实、热情的保险推销员,一个开放性的工种,可以广泛接触社会各色人等,引发各种故事。“牛哥”是牛振华为自己量身设计的艺术 形象,源于想做“中国的寅次郎”的梦想。之后该系列暂时搁浅,2004年牛振华车祸遇难后,该系列告终。 电影频道出品的第一个系列片《杨门女将系列》则是无心插柳之作。2000年,香港唐人电影国际有限公司与中影集团第二分 公司策划拍摄杨门女将电视连续剧。由于资金问题和对市场风险担忧等因素,连续剧没能继续下去,转而寻求与电影频道合作,欲将其做成一个电视电影系列片。2000年的电视电影,无论是在题材的多样性还是叙事形态的可视性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此时的电视市场的市场份额之争意识已很强烈,电视节目在保证思想导向和一定艺术质量 的前提下,如何吸引观众已成为节目策划中

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一、中国电影产业环境分析 2013年全国电影票房达亿元,同比增长%,中国电影票房进入200 亿量级的发展阶段;电影投融资空前活跃,电影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从制作到宣传发行再到影院终端,资本驱动的力量不断显现。 上市企业通过资本并购实现资源整合,日渐成为影视资本市场的趋势;而上市公司新片上映前夕,股价出现波动,也是2013 年电影相关资本市场的突出现象。股价与档期内上映影片的市场预期及实际表现形成直接关联,一方面凸显了电影作为特殊的产品,其风险性与市场敏感度更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相关影视上市公司仍需要积极与市场互动,促使股民对这些文化创意股票形成全面深入的了解,以改变“一片成败定股价”的尴尬境地。 随着中国电影创作和生产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断提升,产业内已经出现的一些积极的、结构性的变化,将会促使电影创作和消费格局发生相应变化,促成电影产业整体升级换代。 二、中国电影制片机构市场份额 2013 年,从总票房产出看,中影仍然占据头把交椅,地位从短期内无法撼动。中影2013 年度共有35 部影片上映,产出票房亿元,参与制作影片中有7 部过亿。光线凭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厨戏痞》等“以小博大”的中小成本影片,表现突出,全年共上映影片8 部,共实现票房亿。华谊兄弟今年共有7 部影片上映,产出票房亿,风头不如往年强劲。《私人订制》饱受争议,未达到10 亿预期,《大明猩》、《忠烈杨家将》票房惨败。威秀亚洲、文化中国作为《西游·降魔篇》的制作方,单部影片获得亿元,进入制片机构TOP10。总体上看,2013 年市场份额TOP10 的制片机构名单与2012 年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尤其是民营企业市场份额的波动尤为明显,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电影制片企业的发展还不成熟和稳定,与市场发展稳定的好莱坞六大制片公司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三、中国电影投融资分析 随着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家对文化产业扶植政策的密集出台,国内外资本开始以组建影视基金的形式,对我国电影、电视剧产业进行投资。从已成立影视基金的LP 群体组成看来,具有影视背景的专业制作公司以及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是国内影视基金的主要出资人。在提供资金的同时,具有影视专业知识的LP 也可以为影视公司、项目提供更多指导,改善经营,规避项目风险。截至2013 年8 月初,国内VC/PE 设立的私募股权基金中,在设立初期定位于影

中国智能电视广告行业研究-行业发展概况

中国智能电视广告行业研究-行业发展概况 1、行业发展概况 (1)行业发展概况 网络广告先后经历过PC 电脑端和移动端两个时代,而随着网民规模增速放缓,移动端流量增长逐步放缓,流量红利期逐渐消失。在此背景下,网络广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始挖掘新的流量增长点,线下广告和出海广告成为网络广告的两大方向,其中OTT 广告、户外广告是线下广告的两大主要方向,出海广告主要以东南亚为发力点。OTT 广告是企业向线下寻找新流量的过程中起步最早、现阶段发展最为成熟的广告领域。智能电视经过OTT 盒子、智能电视终端设备的快速普及,目前在智能电视硬件和内容市场已经接近发展成熟。OTT 智能电视广告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用户付费和应用变现等渠道的商业价值开始被市场认可挖掘,OTT 智能电视广告市场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 智能电视广告具有大屏展示、一屏多用户、强制曝光、互动性强、可定向投放、可衡量曝光效果等优势,广告价值受到品牌厂商等广告主认可,智能电视广告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未来针对智能电视广告目标受众进行组合投放、定向投放、策略投放和精准投放,成为智能电视广告运营的重点。无论是智能电视终端厂商,OTT 和APK 等媒

体资源方还是智能电视集成服务和内容服务牌照商授权经营方,近几年均在广告形式上不断创新。除了原有的开机广告、贴片广告、APK 开屏广告、暂停、关机等常规广告形式,以及换肤广告、品牌专区、桌面推荐为、角标等创意广告形式,信息流广告、投屏广告、AI 语音广告、弹窗广告、剧场等广告形式应运而生,大屏营销效果更加个性化、场景化。 近几年,广告发布代理商积极推动OTT 智能电视广告市场化运营。OTT 智能电视广告目前主要分为内容层、系统层和应用层广告,其中内容层以贴片广告为主,系统层以开机广告为主,应用层广告以APK 开屏广告为主。根据奥维互娱发布的数据,2016至2018 年我国广告规模成倍增长,2018 年OTT 广告规模为60亿元,同比

《上海地方志》——上海广播电视发展史

上海地方志》——上海广播电视发展史 第一节 沿革 20 世纪 20 年代,上海开始设立无线电广播电台,同时, 市场上出现外国的收音机。民国 12 年( 1923 年)1 月,美 商与华商创办了中国无线电公司,自建广播电台,并出售收 音机。其时,全市有 500 多台收音机接收该台的广播。翌年 10 月,苏祖国等 7 人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民族资本的无线电 亚美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001 型矿石收音 机和国内第一台自行设计、制造的亚美牌 1651 型五灯中波 到五灯的电子管收音机。民国 25 年,全上海收音机的拥有 量约 10 万台,绝大多数是外国制品。 民国 26 年抗日战争爆 发后,上海收音机制造业受到打击。趋于停滞状态。抗日战 争胜利后,上海收音机制造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并新增了宏 音无线电器材厂、利闻无线电机厂等一批收音机制造厂。民 国 36 年,上海无线电工商企业有 235 家。但由于成套无线 电零件从国外进口,并低价销售组装收音机,使上海收音机 约有 30% 以上工厂处于停工和半停工状态, 从事收音机及其 零件制造的企业仅 7 家,从业人员共 100 余人。 1949 年 5 月上海解放, 国家在政策上扶植无线电私营企业, 1952 年 7 工厂 超外差式收音机。此后, 中雍无线电机厂等单位相继生产 制造业处于困境之 中。至民国 37 年,上海无线电制造业中

月,建立了第一家国营无线电整机骨干企业——华东人民广 播器材厂,翌年改名为上海人民广播器材厂。重点发展电子 管收音机、扩音机。这一时期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录音机制 造的钟声电器工业社生产出第一台 101 型钟声牌钢丝录音机 和第一只录、放、抹复合磁头。 1953 年,月产量达 20 台。 1956 年 1 月,上海市电讯电器工业公司成立, 该公司对原有无线电企业进行裁并改组,组成 专业分工生产电子仪器、收音机、扩音机、扬声器、录音机 等产品。 当年生产收音机 6.85 万台、 扩音机 3372 台。1958 年 3 月,国内第一台全国产化晶体管汽车收音机问世。同年 7 月,上海广播器材厂研制成功两台上海牌 101 型 44 厘米 电子管黑白电视机。 1960 年起,在从轻、纺工业系统中划 给仪表电讯系统的 10 家大厂中,结合调整部分工厂,组建 了上海无线电二厂、三厂、四厂等 12 家骨干大厂,为发展 国产化广播电视产品奠定了基础。这些大厂一开始就研制开 发收音机、扩音机等产品。上海无线电三厂于 1960 年试制 成功 663 —2— 6 型六灯三波段收音机, 在全国第一届收音机 评比中获第一名。 1962 年,该厂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全国 产化晶体管收音机,同时建立了国内第一条晶体管收音机流 水生产线。上海无线电四厂的 593—2 型、 593 — 4 型收音机 获一等奖。 1961 年,上海无线电二厂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提管理无线电、 有线电、电灯泡、日用电器、胶木、蓄电池等 6 个制造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