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富贵园基坑开挖支护工程设计说明

富贵园基坑开挖支护工程设计说明

富贵园基坑开挖支护工程设计说明
富贵园基坑开挖支护工程设计说明

滨州市滨城区富贵住宅楼

基坑开挖支护工程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滨州市滨城区公路管理局拟建滨州市滨城区富贵园住宅楼及地下车库,工程场地位于滨州市滨城区梧桐四路南滨州市滨城区公路管理局,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该工程共有1栋住宅楼和1座地下车库,地下车库位于住宅楼南侧;楼座开挖深度为3.50米,车库开挖深度约1.50米,该住宅楼平面上呈长方形,东西向长为约49.0米,南北向宽为16.50米,该工程周边环境如下:A.基坑北部距基坑边线20.0米为储藏室,其后为4层住宅楼。

B. 基坑东侧为多层住宅楼,距基坑轴线为9.00米。

C.基坑南侧为地下车库,开挖深度约为1.50米,基坑西侧场地外为停车场,较开阔。

该工程施工环境条件相对复杂;场地标高为-1.10米,设计基坑开挖深度约为3.50m(基坑底标高为-4.60米)。

二、设计依据

1 滨州市滨城区公路管理局提供的滨州市滨城区富贵园住宅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 滨州市滨城区公路管理局提供的《规划及现状平面图》;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三、工程地质情况和水文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根据现场踏勘及走访,该场地原为平地,勘察时场区地势较平坦。高程引入点为场区北侧梧桐四路路中心(假定其高程为10.00米),勘探点标高最大值9.45m,最小值9.11m,相对高差0.34m,场地平均标高9.35m。

地貌成因类型为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揭露土层均为第四纪全新世沉积的土层。

2、地下水、土腐蚀性情况

场区地下水按含水介质类型划为第四系孔隙水,按埋藏条件划分为潜水。勘察钻孔完成后于2010年10月25日统一量测了各钻孔的地下水位,水位埋深平均值为0.94米;水位变化受季节影响明显,场区年水位变化幅度在2.00米左右;丰水期水位埋深约0.50m左右。地下水补给来源以大气降水为主,排泄途径以地面蒸发为主。

场区地层均为弱透水层,环境类型属II类。根据所采取水试样水质分析结果判定:长期浸水状态时,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干湿交替状态时,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有弱腐蚀性。

根据所采取土样的分析结果可知:场区内的土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弱腐蚀性。

3、地质构造

场区位于华北平原构造带、郯庐构造带两者之间与渤海湾交汇处。自新生代以来,该区以大规模沉降运动为主,沉积了厚达1500米的松散岩系,下伏下第三系基岩。

区内断裂构造以北东向、北北东向断裂为主,并构成IV级构造单元的边界。

4、气象资料

滨州市气象局多年统计的气象资料如下:

滨城区属暖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极端最高气温为40.90C,极端最低气温为-20.90C,年平均气温为12.50C;一日最大降水量为150.4mm,年平均降水量为588.5mm;最大风速(10分钟)20.7m/s,极大风速为38.3m/s,最大风速(2分钟)为25m/s,年平均风速为2.7m/s;滨城区最大冻土深度为57cm。

5、场地各层岩土的分布和物理性质

根据现场观察描述、原位测试分析及室内试验成果,整个勘察区域范围内主要由粘性土及粉(砂)土组成,且土层较单一,土质变化较小;各土层其岩土工程特性分述如下:

1层素填土:以粘性土和粉土为主,伴有少量建筑垃圾。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40~0.80m,平均0.62m;层底标高:8.41~9.11m,平均8.74m;层底埋深:0.40~0.80m,平均0.62m。

2层粘土:棕褐色,褐色,灰褐色,含铁质氧化物,可塑-软塑,稍有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高。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80~1.50m,平均 1.14m;层底标高:7.42~7.81m,平均7.61m;层底埋深:1.60~1.90m,平均1.76m。

3层粉土:黄褐色,褐黄色,含铁质氧化物及云母片,中密-密实,湿-稍湿,无光泽反应,摇震反应中等-迅速,干强度及韧性低。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30~2.10m,平均1.76m;层底标高:5.61~6.17m,平均5.84m;层底埋深:3.20~3.70m,

平均3.52m。

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4层粉质粘土:灰黄色,黄灰色,含铁质氧化物,可塑,稍有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偏低。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60~1.20m,平均0.98m;层底标高:4.66~5.41m,平均4.86m;层底埋深:4.10~4.70m,平均4.50m。

5层粉土:灰黄色,黄灰色,含铁质氧化物及云母片,中密-密实,湿-稍湿,无光泽反应,摇震反应缓慢中等,干强度及韧性低。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70~

1.20m,平均0.89m;层底标高:3.54~4.31m,平均3.97m;层底埋深:5.10~5.70m,平均5.39m。

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6层粉质粘土:灰褐色,褐灰色,含铁质氧化物,可塑,稍有光滑-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高。场区普遍分布,厚度:2.90~3.60m,平均3.24m;层底标高:0.41~1.02m,平均0.73m;层底埋深:8.40~8.80m,平均8.63m。

7层粉土:灰黄色,黄灰色,含铁质氧化物及云母片,中密-稍密,湿,无光泽反

应,摇震反应缓慢-中等,干强度及韧性低。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60~1.40m,平均0.92m;层底标高:-0.53~0.23m,平均-0.19m;层底埋深:9.10~10.00m,平

均9.55m。

8层粉质粘土:灰黄色,黄灰色,褐灰色,含铁质氧化物,可塑,光滑-稍有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高。场区普遍分布,厚度:3.10~4.50m,平均3.93m;层底标高:-4.49~-3.24m,平均-4.04m;层底埋深:12.60~13.70m,平均13.37m。

四、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1、设计原则

(1)本工程场地相对开阔,拟建地下车库距离已有建(构)筑物及边界线除东部及北部距已有建筑物较近外均影响较小;基坑开挖深度约为3.50米,开挖深度大于地下水位;本基坑工程除东部外(北部也需考虑)各侧均具备天然放坡开挖和大面积管井降排水方案实施的条件,根据基坑岩土工程勘察结果,场区岩土条件强度较低,周边环境简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同时考虑其他有关规范和规程。基坑侧壁安全系数按三级考虑。

(2)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基坑周边环境,从安全、经济、可行的原则出发,优化设计,选择出合理的支护结构方案。

(3)支护结构平面布置应满足地下室承台边线外尺寸要求,且支护结构受力变形、施工误差等,均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同时要不影响地下室的正常施工;深度及周边应满足地下室净空及支摸等要求。

(4)支护结构构件受荷后不会发生强度破坏;施工阶段边坡支护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控制在30mm以内,基坑支护结构仅作为临时支护结构。

(5)支护结构同时考虑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基础形式和距基坑的尺寸,考虑到基坑大面积降水放坡开挖对东部及北部已有建筑物的影响,采取了在东部(北部)进行放坡开挖加止水帷幕的方式,尽可能减少对已有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影响。

(6)设计使用年限为6个月。

2、设计荷载

(1)永久荷载

土压力:设计参数见各剖面计算书。

水压力:取1.5m。

(2)坡顶荷载

坡顶设计堆载各剖面计算考虑见各剖面计算书。

3、支护结构方案选型

该基坑支护形式根据建筑物环境、周边建(构)筑物与之的相互关系、基坑

开挖施工材料堆放、材料运输等综合考虑,该工程支护选用以下几种方案:A.东部外侧采用一排止水帷幕,深度根据地质条件取11.0米,桩间距取

0.30米;内侧留足够空间进行放坡处理,坡面采用挂网硬化及排水等措

施(若考虑降水对北部住宅楼及储藏室的影响,北侧也应采取该方案)。

B.其他区域均采取放坡处理,坡面采用挂网硬化及排水等措施,采用该方案有如下特点:工艺简单、无污染、造价低、工期快,此做法是最经济

快捷的支护形式。

注:放坡后也可根据施工进度和施工时气候条件采取其他的护坡处理方

案,例如施工速度快,周期短,施工时间在雨季之前等,也可采用塑料

布护坡压实等措施。

4、支护结构设计

本基坑水文工程地质较为复杂,周边环境简单,除要求严格控制基坑底部变形外,侧壁失稳破坏后果一般,基坑支护侧壁安全等级为三级,其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γ=0.9。

根据场地质情况、地物地貌、建筑功能及周边情况将基坑分为4段,位置及支护设计详各平、剖施工图,剖面选用地质资料详各剖面说明。

5、降水

本基坑建议采用坑内管井降水,根据车库范围和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在尽量减少降水井对基坑工程施工影响的前提下,在满足降深要求及控制降水范围为原则布设降水井,井深根据地质条件及当地经验建议为20-25米,布置方式见降水井平面布置图,水位降深建议控制在4.5米左右,井内水位不宜大于8.0米;坑内短期明水采用基底明沟排水与集水坑排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排水,同时基坑外侧沿基坑周边进行砼硬化及设置300X300排水沟进行排水,对地表明水(雨水等)进行排放,详见施工图及剖面图。

五、工程材料

(一)水泥: M20纯水泥浆,水泥采用普通跬酸盐水泥,要求标号为PO42.5。

(二)混凝土及砂浆: 混凝土硬化层要求标号采用C15,砂浆要求为M10水泥砂浆。

(三)钢材:材质应符合现形国家标准的要求。

六、主要技术措施及施工注意事项

(一)施工顺序应至上而下分层施工;

(二)基坑开挖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位置及时支护,同时严密监测。

(三)严格施工坡顶截水沟和周边环境的硬化,防止雨水浸泡软化坡面及坡脚土体。

(四)水泥土墙采用喷浆工艺;固化剂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6~1.0;连续墙水泥掺入比不低于15%,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5.0MPa。连续墙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桩位偏差不超过 50mm,必须保证桩与桩之间的搭接质量,相邻桩施工的间歇时间不应超过 24小时。

(五)在基坑顶与底设排水沟及集水井,集水井的数量应根据基坑开挖后地下水的实际情况设置,一般间距为 30m左右。排水沟及集水井施工切实保证不渗漏,坑中集水必须及时抽排,杜绝积水长时间浸泡坡脚现象。

(六)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层分段开挖,分段长度不宜大于30m,分层层数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结合实际施工情况确定。

(七)坡顶排水沟外侧应做硬地化,且应满足有关荷载要求。距离坡顶开挖边线2m内除规定范围内严禁堆载和重型工程车辆通行,2m外堆载不超过20kPa。根据计算,基坑周边工程车辆通道宜在基坑边沿2-4米以外。

(八)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立即施工基础垫层。

(九)由于基坑面积较大,离已有建筑物较近,施工单位必须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十)施工监测

(1)监测点布置见:监测点布置图(建议方案)。

(2)监测应委托有监测资质的单位进行,监测单位应提供详细的监测方案,经委托方、基坑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评审认可后进

行监测。

(3) 监测内容:主要为基坑顶部和挡墙顶部的位移变形,各点间距不宜大于30m;基坑底部、周边建筑物及道路的沉降变形,周边环境水位下降的观测。

(4)沉降观测基准点必须是基坑影响范围之外的固定点,数量不应少于3个;

(6)各项监测工作的监测频率应为根据施工进度确定,在开挖卸载急剧阶段,间隔时间不应超过12小时,其余情况下可延至1~2天。当变形超过有关变形标准或场地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加密量测,有事故征兆时则需连续监测,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提交监测报告和处理意见。

(7)从基坑开挖加固施工至完成后半年内,应由专业监测单位对基坑进行全过程监测,如遇暴雨或台风后应立即对基坑进行监测,具体监测内容及方案由监测单位制定后送设计单位审核。各次、各点的观测记录及时整理汇总,绘制变形曲线;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反馈给监理、施工和设计人员;建立完整的观测、反馈、分析、决策及应急处理体系。

(8)实行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基坑变形过大等,在立即做好加固处理的同时,应及时通知监理、设计和建设单位有关人员。

(9)基坑水平位移的报警值为30mm,控制值为50mm,地面沉降的报警值为30mm,控制值为50mm;若基坑变形接近或达到报警值,应该通知设计单位,并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地下水位观测应结合周边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同时进行,严禁地下水位突变,包括上升及下降,如发现水位突变应立即查找原因和通知设计单位及时采取措施。

七、应急措施

根据本工程所处的水文地质条件及施工特点、自然环境特点,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塌方、涌水等类似突发事故,设置严密有效的监测系统,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出现苗头,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的发展扩大。

1、地表沉降及应急处理

(3)①建立监测系统,在施工全过程中进行围护结构、周围地面、建筑物等沉降、变形监测,发现异常(JGJ120-99)之要求执行。单位、施工单位、监

理单位等评审认可后进行监测。

(3) 监测内容:主要为基坑顶部和挡墙顶部的位移变形,各点间距不宜大于30m;基坑底部、周边建筑物及道路的沉降变形,周边环境水位下降的观测。

(4)沉降观测基准点必须是基坑影响范围之外的固定点,数量不应少于3个;

(6)各项监测工作的监测频率应为根据施工进度确定,在开挖卸载急剧阶段,间隔时间不应超过12小时,其余情况下可延至1~2天。当变形超过有关变形标准或场地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加密量测,有事故征兆时则需连续监测,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提交监测报告和处理意见。

(7)从基坑开挖加固施工至完成后半年内,应由专业监测单位对基坑进行全过程监测,如遇暴雨或台风后应立即对基坑进行监测,具体监测内容及方案由监测单位制定后送设计单位审核。各次、各点的观测记录及时整理汇总,绘制变形曲线;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反馈给监理、施工和设计人员;建立完整的观测、反馈、分析、决策及应急处理体系。

(8)实行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基坑变形过大等,在立即做好加固处理的同时,应及时通知监理、设计和建设单位有关人员。

(9)基坑水平位移的报警值为30mm,控制值为50mm,地面沉降的报警值为30mm,控制值为50mm;若基坑变形接近或达到报警值,应该通知设计单位,并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地下水位观测应结合周边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同时进行,严禁地下水位突变,包括上升及下降,如发现水位突变应立即查找原因和通知设计单位及时采取措施。

七、应急措施

根据本工程所处的水文地质条件及施工特点、自然环境特点,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塌方、涌水等类似突发事故,设置严密有效的监测系统,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出现苗头,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的发展扩大。

1、地表沉降及应急处理

①建立监测系统,在施工全过程中进行围护结构、周围地面、建筑物等沉降、变形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②根据监测资料,分析沉降、变形发生的原因,有针对地采取调整开挖方法,如停止降水进行回灌等措施,确保安全。

2、已有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及应急处理

①认真核实监测数据,加密监测周期,做好多方汇诊、监测。

②认真测量观测井水位变化,采取停止降水、观测井回灌、必要时对止水帷

幕、建筑物沉降大的一侧进行注浆加固、沉降小的一侧采取井点降水等处理措施。

3、基坑失稳及应急处理

①开挖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并严格执行。

②加强塌方的预测。采用探孔对地质情况或水文情况进行探察,定期和不定期观察围岩受力及变形状态,及时发现塌方的可能性及征兆。

③加强初期支护,控制塌方。开挖出工作面后,及时进行初期支护,防止局部坍塌,提高围岩整体稳定。

④若发生塌方,应详细观测塌方范围、形状、塔穴的地质构造,查明塌方发生的原因和地下水活动情况,认真分析,制定处理方案,并及时迅速处理。

⑤当基坑变形增量过大或接近报警值,应及时回填土(或堆沙包)放压坡脚,并通知设计、监理、业主等有关单位及时分析问题找出原因,一般采取设置内支撑、增加预应力锚索、基坑周边卸载、局部放坡等方法。

⑥若判断基坑可能失稳,应立即回填土或堆砂包保持基坑稳定,然后再采取有效的加固方案。(现场要准备适量尼龙袋,作堆砂包之用)。

八、质量检查与验收标准

(1)支护施工使用的水泥、钢筋、中砂和碎石等原材料和成品,应按现行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和标准进行检验;

(2)其它项目的质量检查及方法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之要求执行。

深基坑支护设计 1

设计单位:滨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设计人:路来华

设计时间:2011-03-27 14:52:04

---------------------------------------------------------------------- [ 支护方案 ]

---------------------------------------------------------------------- 天然放坡支护

---------------------------------------------------------------------- [ 基本信息 ]

----------------------------------------------------------------------

---------------------------------------------------------------------- [ 放坡信息 ]

---------------------------------------------------------------------- 深基坑支护设计 1

设计单位:滨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设计人:路来华

设计时间:2011-03-27 14:52:04

---------------------------------------------------------------------- [ 支护方案 ]

---------------------------------------------------------------------- 天然放坡支护

---------------------------------------------------------------------- [ 基本信息 ]

----------------------------------------------------------------------

---------------------------------------------------------------------- [ 放坡信息 ]

----------------------------------------------------------------------

---------------------------------------------------------------------- [ 土层信息 ]

----------------------------------------------------------------------

----------------------------------------------------------------------

[ 土层参数 ]

---------------------------------------------------------------------- [ 设计结果 ]

----------------------------------------------------------------------

---------------------------------------------------------------------- [ 整体稳定验算 ]

----------------------------------------------------------------------

天然放坡计算条件:

计算方法:瑞典条分法

应力状态:总应力法

基坑底面以下的截止计算深度: 0.00m

基坑底面以下滑裂面搜索步长: 5.00m

条分法中的土条宽度: 1.00m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

基坑边坡支护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项目位于贵阳市白云区南湖东路西北侧,场地西北紧临建设小区,建设小区比本项目±0.000高程面低2至4米,东北侧紧临白云区医院现有锅炉房及医院用房,东南侧紧临医院用房及南湖路,西南侧紧靠山体绿地。拟建建筑物住院楼±0.000高程为1299.300m,设两层地下室,框架结构,拟采用柱基(桩基);一号医技楼±0.000高程为1300.000m,设两层地下室,框架结构,拟采用柱基(桩基);二号医技楼±0.000高程为1298.45m,框架结构,拟采用柱基(桩基);根据场地周边现状及项目建筑构成,白云区医院改扩建项目基坑边坡支护工程将形成十三段基坑边坡,总长724.5m,各段边坡工程概况详见表1: 各段边坡特征统计表表1 本项目场地狭小,基坑AB、CWDEJ、FG段无放坡条件,采用垂直开挖;BC、JF、JHF段土层按1:1坡比开挖,岩层采用1:0.3坡比开挖;GYKLMNQ段土层按1:0.3坡比开挖,岩层采用1:0.15坡比开挖;AQ段按1:05开挖施工挡墙后再按施工规范回填,所有基坡均是一级开挖到位。WDEJHFG、AQ段坑顶周围为场内临时便道及材料加工存放场,上部考虑均布荷载30KPa,但距支护结构顶2.0m范围内不许如何形式的附加荷载。基坑边坡若垮塌,造成的不良影响严重,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GYKLMNQ段边坡按永久性边坡进行设计,设计年限与主体结构一致;其余边坡均按临时性边坡进行设计,设计有效支护时间为2年。 受贵阳白云泉福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称“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对拟建场地基坑边坡支护工程进行专项设计。 二、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据白云区医院改扩建项目基坑边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结合现场踏勘,现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简述如下: 1、地质地貌 场地位于贵阳市白云区,紧邻南湖路,交通便利。该区域为溶蚀残丘-洼地地貌区,原自然地面起伏较小,地势开阔平坦,南高北低,拟建场地位于坡度较缓的山脚处,经后期平场,勘察期间拟建场地地形较平坦,地面标高在1299.5~1303,最大高差3.5米。

基坑支护、地基加固工程施工说明书及附图(施工工艺及质量保证措施和有关试验要求,施工进度工期计划等)

基坑支护、地基加固工程施工说明书及附图(施工工艺及质量保证措施和有关试验要求,施工进度工期计划等) 方案一、 本工程基坑土方开挖应采用不破坏地基土质状况的施工方法。即采用中小型挖掘机配合人工操作,如果扰动了地质原结构的状态,使土质变软、变松或流动,不宜作基础时,这部分软弱土应予清除,回填符合技术要求的材料。基坑土方工程完成后,必须进行验槽,验收合格并征得项目监理同意,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1、基坑开挖:本项目基坑边坡为临时使用,根据设计,挖方边坡坡度为1:1。 2、支撑和防护:开挖中,应随时注意支护,防止滑坡、塌方伤人,支撑物采用钢模加钢架杆的形式,需等到永久回填后方可拆除。如果项目监理认为需要,可继续保留。挖掘时,必须提供足够的保护性屏障及适当的警示标和旗帜。 3、地基加固:清除地表填土、基底上的树墩、主根及坑穴中的积水、淤泥和杂物等。当基底为耕植土或松土时,应将基底充分夯实或碾压密实;根据本标段实际,压实机械选用蛙式打夯机;当基底有淤泥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排水疏干,挖除淤泥或抛填块石、砂、砾、矿渣等方法进行处理;当基底遇有地下水或滞水时,必须设置排水措施,以保证正常施工。 地基加固每层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视土的性质、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和使用的压(夯)实机具性能而定,一般应进行现场碾(夯)压试验确定,图5—1为压实机械和工具每层铺土厚度和所需的碾压

(夯)遍数的参考数。 填土每层的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图5—1 4、施工进度计划 2015年10月20日至2015年12月19日前完成基坑支护、地基加固工程施工,总工期60天(日历天数)。 5、质量保证措施 建立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设置各级质量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管理与工作人员和专业设备及器材,积极配合和协助监理及业主对本标基坑支护、地基加固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监督。 对参加本标基坑支护、地基加固工程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强化质量意识的教育,将质量控制与管理贯彻到每个班组及每个工作面。 认真学习和理解技术规范、设计图纸和文件,充分领会设计意图,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施工。 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对施工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持证上岗,以确保施工机械的生产率和施工质量。 方案二

2地基处理与基坑支护定额说明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第二章地基处理与基坑支护工程 说明 一、本章节定额包括地基处理和基坑与边坡支护两节。 二、地基处理 1、换填垫层 (1)换填垫层项目适用于软弱地基挖土后的换填材料加固工程。 (2)换填垫层夯填灰土就地取土时,应扣除灰土配比中的黏土。 2、强夯地基 (1)强夯定额综合了各夯的布点、程序和间隔距离。 (2)强夯定额已综合强夯机具的规格和数量、强夯的锤、钩架等材料摊销费。 (3)设计要求在夯坑内填充级配碎石,不论就地取材或由场外运碎石填坑,其填运材料费用另行计算。 (4)设计要求设置防震沟时,按设计要求另行计算。 (5)若遇地下水位高,夯坑内需用水泵抽水的,抽水费用另行计算。 (6)强夯定额不包括强夯前的试夯工作和夯后检验强夯效果的测试工作,如有发生另行计算。 (7)强夯置换:套用强夯定额,材料含量按实调整,人工、机械乘以1.3系数。 3、碎石桩和砂石桩的充盈系数为1.3,损耗率为2%。实测砂石配合比及充盈系数不同时可以调整。其中,沉管灌砂石桩除了上述充盈系数和损耗率外,还包括级配密实系数1.334。 4、水泥搅拌桩 (1)深层水泥搅拌桩: ①深层水泥搅拌桩项目已综合了正常施工工艺需要的重复喷浆(粉)和搅拌。空搅部分按相应项目的人工及搅拌桩机台班乘以系数0.5计算。 ②水泥搅拌桩的水泥掺入量按加固土重(1800kg/m3)的13%考虑,如设计不同时,按每增减1%项目计算。 ③深层水泥搅拌桩项目按1喷2搅施工编制,实际施工为2喷4搅时,项目的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43;实际施工为2喷2搅,4喷4搅时分别按1喷2搅、2喷4搅计算。 (2)双轴水泥搅拌桩、三轴水泥搅拌桩: ①双轴水泥搅拌桩、三轴水泥搅拌桩定额中未包含导向沟的土方及置换出的淤泥外运费用,实际发生时另行计算。 ②双轴水泥搅拌桩、三轴水泥搅拌桩项目水泥掺入量按加固土重 (1800kg/m3)的18%考虑,如设计不同时,按深层水泥搅拌桩每增减1%项目计算;按2喷2搅施工工艺考虑,设计不同时,每增(减)1喷1搅按相应项目人工和机械费增(减)40%计算。空搅部分按相应项目的人工及搅拌桩机台班乘以系数0.5计算。

基坑课程设计

1.1 工程地质条件 ①素填土:黄灰色、可塑、松、稍湿,不均匀,以素土为主,夹碎石,据调查堆积时间十年以上。全场分布。厚度0.5米。 ②粉质粘土: 黄色、软-可塑、湿,无摇振反应,刀切面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见铁锰质氧化物。成因年代Q4al 。全场分布。厚度3.0米。 ③粉质粘土夹粉土:灰色、可塑,湿,刀切面稍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夹粉土,薄层状,厚度20-30cm。成因年代Q4al。全场分布。厚度5.0米。 ④细砂:灰色,稍密,饱和,颗粒圆形,质地较纯,级配良好,主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组成,粒组含量>0.075mm为87.9-91.8%。成因年代Q4al。平面上尖灭。厚度6.0米。 ⑤圆砾:杂色、稍密、饱和,圆形为主,母岩成份主要为石英岩、石英砂岩、硅质岩、火成岩等,粒组含量>2mm为52.6-90.1%。充填物为细砂,充填充分。成因年代Q3al。全场分布。厚度8.0米。 ⑥卵石:杂色、中密、饱和,园形为主,母岩成份主要为石英岩、石英砂岩、硅质岩、火成岩等,粒组含量>20mm为52.2-80.7%。充填物为细砂,充填充分。成因年代Q3al。全场分布。未揭穿。 1.2 水文地质条件 第①层为弱透水层,第②、③层为相对隔水层,第④、⑤、⑥层为透水层。 场地地下水按含水介质划分属第四纪冲积物中的孔隙水,地下水按埋藏条件有两种类型:上部为上层滞水无统一地下水位,勘察时通过各钻孔的观测上层滞水埋深0.3-1.1米,赋存于素填土中,受大气降水补给,以蒸发排泄为主;下部承压水勘察时稳定水位埋深约3.0-4.0米,承压水赋存于砂、卵石层中,具有弱承压性,受区域同层侧向补给径流排泄。 地下水年变化幅度根据湖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编制的《环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勘察报告》资料为1.0-3.0米,在丰水期由长江侧向补给,在枯水期地下水侧向补给长江。 1.3 环境条件 场地平坦,无地下管线,距围护结构一定距离之外有已建房屋。 2.1基坑支护设计主要参数

完整版深基坑与边坡支护工程课程设计

完整版 深基坑与边坡支护工程 课 程 设 计

目录 第一章原始资料 第二章支护方案比选 第三章围护结构内力计算 第四章基坑稳定性验算 第五章基坑施工方案设计 第六章施工图绘制 参考文献

第一章原始资料 1.1工程概况 某建筑物的场地条件如图2所示,基坑左侧距离道路边缘距离为8.5m,基坑长度69.0m,基坑宽度为23.0m,距基坑右侧4.6m处有两栋6层工商局宿舍。 图2 基坑平面图 1.2岩土层分布特征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在A-B-C-D段主要分布的土层如下: (1)杂填土(Q m1):褐灰至褐红色,以粘性土为主,含大量砖块及碎石生活垃圾,人工填积,结构松散,不含地下水,湿。埋深1.00~1.11m,层厚1.20~4.00m,层底标高66.70~66.80m。 (2)素填土2(Q m1):褐红色,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砖块及碎石。人工新近填积,未完成自重固结,结构松散,不含地下水,湿。埋深0.00~1.10m,层厚1.20~4.00m,层底标高63.10~66.70m。 (3)淤泥质杂填土3(Q a1):褐灰至灰黑色,含大量碎石及生活垃圾腐烂物,具臭味,含地下水,软塑状,易变形,很湿。埋深1.80~4.00m,层厚0.70~2.90m,层底标高63.10~64.10m。 (4)粉质粘土4(Q a1):褐黄至褐红色,含少量灰白色团状高岭土及铁锰氧化物,裂隙发育,摇震无反应。土状光泽,干强度一般,顶部受水浸泡严重。硬塑,中密,稍湿。埋深0.00~4.70m,层厚2.10~6.70m,层底标高60.30~62.00m。

(5)圆砾5(Q a1):黄至黄褐色,以石英硅质岩碎屑为主。含少量砂粒及粘性土,胶结一般。粗颗粒呈圆状,中风化。粒径?>20mm 占35%,5~20mm占25%,粘性土占5%,富含地下水,中密饱和。埋深5.00~7.60m,层厚4.50~5.30m,层底标高55.80~56.70m。 (6)粘土6(Q a1):紫红色,由下伏基岩风化残积而成,含少量斑状灰白色高岭土及石英粉砂、云母碎屑,裂隙发育,土状光泽,摇震无反应。干强度一般,可塑,中密,湿。 (7)强风化粉砂质泥岩7(K):紫红色,粉砂泥质结构,层状构造,以泥质成分为主,石英粉砂为次,岩石风化强烈,裂隙发育,裂面见铁锰氧化膜,浸水易软化,干燥易散碎,顶部风化呈土状。坚硬,致密,稍湿。埋深12.50~13.20m,层厚2.00~3.70m,层底标高51.50~53.10m。 (8)中风化粉砂质泥岩8(K):紫红色,粉砂泥质结构,以泥质成分为主,石英粉砂为次,见云母小片,岩芯表面见绿泥石斑块,偶见石膏细脉充填于裂隙中,岩石较完整,裂隙较发育,局部夹泥岩

基坑支护设计说明

详详细细市消协相苑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图设计 xxxx工程勘察院 20xx年xx月xx日 xxx市xxx苑 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图设计

xxxxxx工程勘察院20xx年xx月xx日

目录 序号图件内容页数备注 1设计说明4A3 2基坑支护平面图1A3 3基坑监测平面图1A3 4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图6A3 5基坑支护大样图3A3 6计算书另附A3 一、概述 xx市合晟苑基坑支护工程项目位于广东省xx市xxxxx,交通较为便利,其北侧为已开挖地下室正在施工基础的流江村民住宅楼,东面为已建xx高层住宅楼,其地下室离基坑边约6m,主楼离基坑边约10.5m,其南侧为正在施工中的道路,西侧离基坑边约16m为已建村民楼房,西侧及南侧场地空间较大。基坑面积约4750m2,拟建工程为三层地下室,基坑深度约11.6m,北侧基坑已开挖至约深度4.5m,本次基坑开挖以该

深度作为放坡平台,上部放坡开挖,下部垂直开挖,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基坑周边有部分可利用空间,北侧已开挖至约-4.5m,其它三侧放坡开挖至该深度后,设置放坡平台,放坡开挖坡面采用注浆管锚并挂网喷射砼护面处理;垂直开挖采用双排搅拌桩、工字钢微型桩、锚索、锚杆及挂网喷射砼进行支护;现场已“三通一平”,道路靠近场地。施工时应对周边管线进行实测后,根据测量结果后避开管线进行施工。 为了保证基坑开挖施工的安全顺利,基坑支护及开挖施工时应先对基坑周边管线进行探测,并做好相应有效的标示及预防措施,并应查明基坑周边是否存在给排水管、水沟或污水池、化粪池等可能产生渗水影响基坑稳定的设施,做好防渗措施,确保支护及开挖施工时基坑安全稳定。 我院根据现场踏勘、业主提供的资料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结合基坑具体情况,对该基坑支护工程进行支护设计。 二、设计依据及参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2、广东省标准《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范》(DBJ/T15-20-9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5、《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总包单位提供的基础平面图及相关图件; 6、《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98-02)。

基坑支护方案设计综合说明

第一部分:基坑支护方案设计综合说明 1.1设计依据: 1)设计原则:“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施工方便”; 2)地下室设计有关图纸和基坑周边环境; 3)《龙津路西关锦里勘察报告》; 4)有关设计计算规范及规程: ①《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②《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③《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④《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 1.2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广州市荔湾区龙津中路北侧,中山七路南侧,土兴巷西侧。本次勘察场地为建设用地红线范围,场地内拟建16~34层塔楼(A、B单元)及2层连体裙楼,地下室设计为2层,基坑开挖深度为9m,基坑周长约为236m。规划总用地面积4720.29平方米,本次勘探范围设计拟建建筑物见表1: 表1 拟建建筑物一览表 该工程由广州市联成房地产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由广州中煤江南基础工程公司承担广州市荔湾区西关锦里商住楼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1.3地质条件: 1.3.1区域地质特征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地位于广州断陷盆地中部,本项目所处范围内第四系土层为冲积土(Q al)、沼泽沉积土层(Q h)及残积土(Q el)。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山塱组(K2d),基岩为褐红色泥质粉砂岩及砂砾岩。 根据《广州市基岩地质图》地质资料显示,场区主要受广从断裂及广三断裂控制,

广从断裂属正断层,走向北东25~30°,倾向北西西,倾角50°~55°,位于场地东南侧,为区域控制性断层;广三断裂带位于场区南侧,走向近东西向或略转呈NWW向,倾向南,倾角约50°,为斜冲正断层。拟建场区未发现大的构造断裂通过,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地基稳定性较好。 1.3.2场地地形地貌特征 拟建场地位于广州市荔湾区龙津中路北侧,中山七路南侧,土兴巷西侧,毗邻广州卷烟二厂,为闹市居民小区,房屋较密集,周围房屋一般在8~9层,勘察场地较平坦,地面标高在7.27~8.09m。 1.3.3场地岩土层的分布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根据勘察报告的钻探揭露情况,勘察场地地基土主要由人工填土(Q ml)、第四系冲积层(Q al)、沼泽沉积层(Q h)及残积层(Q el)组成;基岩为白垩系上统(K2)泥质粉砂岩、砂砾岩。划分原则按不同地质时代和不同地质成因的岩土划分,各岩土层的分布及有关工程地质特征从上至下分述如下: 1.3.3.1人工填土层(Q ml) ⑴杂填土(Q ml)(层序编号为1) 灰褐色、黄褐色等杂色,成分由砖块、砼块及碎石及填沙等建筑垃圾组成,湿,松散,部分钻孔顶部约10cm为混凝土及铺石路面,该层在各钻孔均有分布。层厚1.80~3.50m,平均2.56m,层顶标高8.09~7.36m,平均7.58m。 1.3.3.2第四系冲淤积层(Q h、Q al) (1)淤泥(Q h)(层序编号为2) 灰黑色、灰褐色,成分以粘粒及粉粒为主,局部含少量腐植质及少量有机质,饱和,流塑。局部夹薄层状淤泥质土。该层在场地各钻孔均有分布,层厚为3.70~12.80m,平均7.00m;层顶标高3.91~5.54m,平均5.01m;层顶埋深1.80~3.50m,平均2.56m。该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建议值f ak=50kPa。 (2)粉质粘土(Q al)(层序编号为3) 灰白色,局部黄褐色,成分以粘粒及粉粒为主,粘性较强,湿,可塑,局部呈很湿,软塑状态。层厚为0.90~4.20m,平均2.21m;层顶标高-2.16~1.27m,平均-0.09m;层顶埋深6.50~9.70m,平均7.73m。 该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建议值f ak=180kPa。 (3)粉砂(Q al)(层序编号为4-1)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新川科技园污水泵站提升泵房项目基坑支护施工图设计。 (一)基坑位置及建设规模 场地位于污水泵站提升泵房位于新川科技园二组团内,东临洗瓦堰及B线道路,北面为规划220KV变电站,西面为地铁一号线红星站场站用地,之间有规划10m宽防护绿地,南面为规划市政绿地及华阳大道,该建筑物为1F,设一层地下室,设计 +0.00=480.30m。 (二)使用年限 本工程场地地面标高在481.0m左右,因此基坑设计时高度按481.0m考虑,地 下室基坑开挖深度西边按16.5m考虑(即基坑开挖底面标高为464.50m),东边按13.8m考虑(即基坑开挖底面标高为467.2m)。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1。 本项目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一年,从基坑开挖之日起算。超过使用年限后未回填,支护体系需进行安全鉴定。 (三)基坑对周边影响 本工程地下室开挖深度为场地面标高(481.0m)以下13.8-16.5m,基坑开挖底 面标高为464.5-467.2m。根据业主提供的周边道路及地下管线资料及现状周边建(构)筑物情况,场地周边环境情况如下: 1、周边建构筑物及市政道路 基坑现在场地周围无建筑物分布。

2、地下管线 基坑的东侧和南侧有军用电缆分布电缆埋深约3m,距离本工程地下室边线约10~16.7m,不会对其造成影响。 3、地面沉降 本工程拟采用管井降水与明排水相结合。明挖顺作法施工时,工程施工可能引起地面不均匀沉降,应预防周边建(构筑)物下沉、倾斜、开裂,甚至造成破坏性影响。 施工前应对周边进行摄像取证,并在建筑物周边布设观测点,进行系统、全面的跟踪测量,信息化施工。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及时采用补救措施,确保建(构)筑物安全。 二、设计依据 1、《新川创新科技园污水泵站及配套管网市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业主提供的《新川创新科技园污水泵站建筑设计图》 3、设计采用的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0-2010)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

基坑支护课程设计报告书

深基坑课程设计 XX大厦基坑支护工程 班级:土木1001班 姓名:尹普才 学号:201008141030 指导教师:杨泰华 日期:2013年12月31日

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状况说明 1 设计项目 如:xx大厦基坑支护工程 2 建设地点 东南某市 3 设计基本资料 3.1 地层划分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按成因类型及地质特征将场地地层情况划分如下: 表1.1 层号及名称地层 年代 及 成因 分布 范围 层面埋深 (m) 地层一般 厚度 (m) 颜色 状态及 密度 压缩 性 包含物及其它特征 (1)杂填土Q ml全场地0.9~3.6 杂松散由碎石、砖块及粘性土组成

(2)粉质粘土 夹粉土 Q4al 全场地0.9~3.6 1.0~5.3 褐黄可塑中 含氧化铁,夹稍密状粉土夹 层,干强度一般,韧性差。 (3-1)粉质粘 土全场地 2.7~7.6 1.8~6.3 褐灰~灰 色 软塑 中~ 高 含有机质、腐植物、有臭 味,局部少量螺壳 (3-2)粘土全场地7.8~10.8 1.0~5.6 褐黄~褐 灰可塑中 含氧化铁、铁锰质,局部少 量螺壳 (3-3)强风化 砂岩全场地 9.2~15.1 2.2~7.5 淡褐可塑 中~ 低 含硅、钙、粘土和氧化铁。 (3-4)粉质粘 土全场地 13.3~20. 8 2.0~8.0 褐灰可塑中 含少量腐值物,偶夹薄层粉 砂。 (4-1)粉砂夹粉质粘土局部分 布 17.5~24. 0.9~7.7 灰色松散 中~ 低 含云母片,夹少量薄层可塑 粘性土 3.2 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与基坑支护有关的各层物理力学指标如表1.2所示。 表1.2 层号土层名 重度γ (kN/m3 ) 粘聚力C (kPa) 内摩擦 角 (度) “m”值 (kPa) 极限摩阻力 (kPa) 承载力 f ak(kpa) (1)杂填土18.5 4 20 2000 20

基坑支护工程设计说明

****基坑支护工程 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项目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市,建筑占地面积约为93000m2,主要由塔楼和裙楼等组成,其中包括有住宅楼、办公楼、商业中心、低层商铺等建筑物,拟建塔楼最高33层(99.98m),拟建4层的地下室。 基坑北侧暂时为公共绿地,基坑距离东侧约14m为**路,距离约70m为5层建筑物;基坑距离南侧约9m为**路,距离约52m为3层建筑群;基坑距离西侧约9.5m为**路,距离约49m 为在建深约8m的基坑(目前正在施工基础)以及距离约49m为4层建筑物。 基坑支护周边地面标高呈北低南高走势,标高大致为:北侧为23.00m;东侧为23.00~26.00m;南侧为26.00~28.20m;西侧为25.00~28.20m。基坑开挖深度为14.85~20.45m。基坑周长约1215.8m。 二、设计依据 1、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祈福新邨BC0104007、08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12.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3、广东省标准,《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 4、广州市标准,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 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 6、《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02); 7、《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12、广州市番禺城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有关建筑、结构图纸。 三、工程地质与水文概况 (一)工程地质情况 根据本次钻探揭露,场地内地层有人工填土层(Q ml)、第四系冲积层(Q al)、第四系残积层(Q el)、下伏基岩为元古界震旦系地层(Z),现将各地层的主要岩性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人工填土层 1 素填土:灰黄、褐黄、褐红色,稍湿,松散~稍密状态,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局部混砂、碎石或块石,场地内部分位置顶部0.10~0.20m为混凝土地面或路面,混凝土以下约0.30~0.50m 为碎石或碎石混粗砾砂。 2)第四系冲积层 2-1 粉质粘土:灰、灰黄色,湿~稍湿,可塑~硬塑,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场地内该层仅局部共29个钻孔有揭露,层厚1.00~9.70m,平均4.22m,层顶埋深11.81~22.41m,层顶标高15.20~4.00m。 2-2 淤泥质土:深灰色,饱和,流塑~软塑,含有机质,含量一般在3.2%左右,稍具臭味,局部呈淤泥状。场地内该层仅部分共40个钻孔有揭露,层厚1.30~6.20m,平均2.90m,层顶埋深9.10~18.2m,层顶标高15.08~7.66m。 2-3 粉细砂:灰黄、灰白色,饱和,松散~稍密,分选性差,砂的成分为石英,含多量粘粒。场地内该层仅局部共8个钻孔有揭露,层厚1.00~5.00m,平均2.30m,层顶埋深15.6~22.30m,层顶标高11.36~5.26m。 3)第四系残积层Q el(层号3) 3 砂质粘性土:灰白、灰黄、褐红、褐黄色,湿~稍湿,可塑~坚硬状,由混合岩风化残积而成。场地内该层所有钻孔均有揭露,层厚1.20~20.10m,平均7.54m,层顶埋深0.70~23.6m,层顶标高27.74~2.06m。 4)元古界震旦系地层Z(层号4) 场地内下伏基岩为元古界震旦系混合岩,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本次勘察揭露全、强、中和微风化共四个风化带,其岩性特征描述如下: (4-1) 全风化混合岩:灰白、灰褐、灰黄、褐红、褐黄等色,呈坚硬土状,裂隙极发育,岩石结构局部尚可辨认,遇水易软化崩解,局部间夹强风化岩块。场地内该层各钻孔均有揭露,层厚1.70~17.00m,平均6.33m,层顶埋深3.00~32.50m,层顶标高23.26~-6.94m。 (4-2) 强风化混合岩:灰白、灰褐、灰黄、褐红、褐黄等色,岩芯呈半岩半土状、碎块夹土状,

地下铁道课程设计

华东交通大学 地下铁道课程设计 设计时间:2009年12月28日——2010年1月10日设计题目:深圳地铁1号线科技园站基坑围护设计 班级:06-城市轨道工程-1班 第一组 本组各成员如下 姓名:刘丽丽学号:02 姓名:石江维学号:08 姓名:陈齐欢学号:26 姓名:王炳阳学号:14 姓名:朱强学号:32 姓名:张俊涛学号:31 姓名:李幸发学号:20

深圳地铁1号线科技园站基坑围护设计 目录 第一部分围护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03 二、设计依据----------------------------------------------------------------- 03 三、场地现状及工程地质情况 ---------------------------------------------------03 四、围护方案选择及介绍-------------------------------------------------------03 第二部分围护体系计算说明 一、计算方法说明-------------------------------------------------------------05 二、计算参数及土工指标--------------------------------------------------------05 三、基坑围护体系计算分析内容-------------------------------------------------05 第三部分基坑围护工程设计图 一、基坑围护总平图-----------------------------------------------------------10 二、基坑围护纵断面图---------------------------------------------------------10 三、基坑围护横断面图---------------------------------------------------------10 四、基坑围护人工挖孔桩钢筋构造图----------------------------------------------10 第四部分附录-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10 二、地质条件 -------------------------------------------------------------11 三、工况模拟 ------------------------------------------------------------11 四、工况内力计算 ---------------------------------------------------------13 五、土压力及基坑稳定计算--------------------------------------------------16 六、人工挖孔桩配筋计算 ---------------------------------------------------26 七、设计总结--------------------------------------------------------------28

深基坑计算书8.30..

13、支护计算 13.1垃圾库深基坑开挖支护计算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侧壁安全级别为二级,基坑开挖深度h为5.600m(已经整体开挖2.2~2.6 m),土钉墙计算宽度b'为25.00 m,土体的滑动摩擦系数按照tanφ计算,φ为坡角水平面所在土层内的内摩擦角,条分块数为4;考虑地下水位影响,基坑外侧水位到坑顶的距离为2.000 m(2.6+2=4.6m),基坑内侧水位到坑顶的距离为6.000 m。 2、荷载参数: 局部面荷载q取10.00kPa,距基坑边线距离b0为1.5 m,荷载宽度b1为2 m。 3、地质勘探数据如下:: 填土厚度为3.00 m,坑壁土的重度γ为17.00 kN/m3,坑壁土的内摩擦角φ为14.00°,内聚力C为8.00 kPa,极限摩擦阻力18.00 kPa,饱和重度为20.00 kN/m3。粘性土厚度为6.00 m,坑壁土的重度γ为1,8.00 kN/m3,坑壁土的内摩擦角φ为20.00°,内聚力C为23.50 kPa,极限摩擦阻力65.00 kPa,饱和重度为20.00 kN/m3。 4、土钉墙布置数据: 放坡高度为5.60 m,放坡宽度为0.60 m,平台宽度为6.00 m。土钉的孔径采用120.00 mm,长度为6.00 m,入射角为20.00°,土钉距坑顶为1.00 m(-3.6,m),水平间距为1.50 m。 二、土钉(含锚杆)抗拉承载力的计算: 单根土钉受拉承载力计算,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R=1.25γ0T jk 1、其中土钉受拉承载力标准值T jk按以下公式计算: T jk=ζe ajk s xj s zj/cosαj 其中ζ--荷载折减系数 e ajk --土钉的水平荷载

基坑支护设计说明概要

德宏州人民医院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及肿瘤放射治疗综合楼基坑支护工程 设计方案 单位:云南博文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二○一四年二月二七日

第一部分: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潞西市城区,勇罕街中段东侧,德宏州医疗集团院内西南侧,场地周边:东面相距9.00m左右为芒市农机公司五层住宅楼;南面相距9.00m为围墙及州农业局三层住宅楼和办公楼;西面相距7.00m为围墙及勇罕街;北面相距20.0m左右为新建的中医大楼。交通方便,整个场地设一层地下室,周长约205米,最大支护垂直深度约4.2米 二、编制依据 (1)《德宏州人民医院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及肿瘤放射治疗综合楼工程场地地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3)《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BJ79-2012); (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9); (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8)《注浆技术规程》(YSJ211-92); (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0)基坑周边场地环境条件; (11)本公司多年来类似工程支护设计、施工经验。 三、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一)场地地形地貌条件 拟建场地地处潞西盆地中部偏东,属冲洪积扇(裙)后缘。属拆旧建新场地,地势相对平坦、开阔,东面略高、西面微低,相对高差1.3m,地貌较单一。 (二)工程地质条件 现将场地各地基土层的工程地质特征、力学性质和空间分布情况,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填土:灰、灰黄、褐黄色。稍湿~湿,松散,高压缩性。成分以建筑垃圾、粘性土为主,局部间夹砾碎石。层厚1.00~3.20m。 ①1粉质粘土:黄、浅黄色,很湿,软塑状。不均匀,局部相变为粉土,具高压缩性。摇震反应无,干强度、韧性中等,光泽反应稍滑。该层仅见于钻孔1、2、3、8、 9、10、15号,层厚0.80~1.70m。 ②卵石:黄、褐黄,黄灰、灰色。稍~中密,饱和,具低压缩性。卵石粒径一般为20~150mm,少许>300mm,经于现场取扰动砂石样6件进行颗粒级配分析,其结果卵石含量占总质量的60%左右(参看后附颗粒级配分析成果第1页)。卵石粒径及含量不均匀,分选性差,由砾砂、粉细砂及粉土充填。成分为砂岩、石英砂岩等,形状以亚圆形状为主,圆形状次之,中等风化。该层土于本场地中均有分布,且层厚较大。但局部地段偶夹硬可~硬塑状粉质粘土薄层透镜体。 ②1粉质粘土:黄、浅黄色。湿,可塑状。属中等压缩性土。摇震反应无,干强度、韧性中等,光泽反应稍滑。局部地段夹有少许角砾。该层仅见于钻孔1、2、3、4、8、9、10、11、15、16、17号,层厚0.80~1.70m,层顶埋深在11.10~15.30m之间。呈透镜状产于②层卵石中。 四、基坑周边环境条件

深基坑支护设计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国家开发银行数据中心深基坑支护设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工程技术学院 土木工程二班 陆加弟、田梦楠、侯丹 指导教师:张斌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八日

目录第一部分工程资料 1.工程概况 2.场地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2.1 地形地貌 2.2 地层构成 2.3 拟建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第二部分设计内容 1.基坑开挖断面设计 1.1设计依据 2.支护方案确定 2.1基坑支护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 2.2基坑支护方案选择 3.土钉墙设计 3.1土钉设计参数 3.2计算过程 3.3面层技术参数 4.桩锚设计 4.1设计内容 4.2桩锚体系计算过程 5.基坑支护结构施工组织设计 5.1土方开挖施工设计 5.2基坑测量施工方案 5.3土钉墙施工方案 5.4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5.5预应力锚杆施工方案 5.6滞水处理方案 第三部分计算内容 1.计算说明书 1.1土钉墙内部稳定验算 1.2土钉墙整体稳定性验算 1.3桩锚体系验算 第四部分设计图纸及计算书 1.支护结构剖面图 2.相关结构设计大样图 感谢信 参考文献

工程资料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国家开发银行数据中心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工程地点: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三星庄北 本工程场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三星庄北,东临规划的创新园经二路,西临规划的创新园经一路,北临创新园中环路,南临周家巷,交通便利。 拟建的国家开发银行数据中心主要有1#设备用房、2 #科研用房、传达室及地下车库组成。最大基础埋深-8.0米,拟采用土钉墙+桩锚的护坡方式进行基坑护坡。拟建的建筑物概况见表1-1,其中2#科研用房建筑形体呈“U”形,西侧地上3层,无地下室,北侧及东侧地上4层,1层地下室,西侧及北侧楼体均设置房顶机房。 表1-1拟建建筑物设计概况 2.场地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1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苏家坨镇三星庄北,地貌单元属于永定河冲积扇上部。从拟建场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可以看出,勘察期间场地现状在中部主要为葡萄、果树、大棚等农业园地,地表的各种植物及构筑物尚未清除;在东部主要为苗圃,草木丛生;西侧主要为旧有的建筑物场地(旧有建筑物地面以上的结构部分已经拆除,砼地面以及基础尚未拆除),地面堆放有大量的建筑生活垃圾。 场地现状地形较平坦,地面高程约为43.69~45.65m。根据现场走访调查,建设场地西北角曾经为鱼塘,后经回填至现状标高。 2.2地层构成 根据地层钻探结果,拟建场地30.00m深度范围内的地层主要有人工填土、新近沉积层及一般第四纪沉积层构成。现根据现场钻探情况将场地地层

深基坑设计说明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说明书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郴州复烤厂易地技改项目综合楼及客服中心等工程(2)工程地址:项目位于位于郴州市华塘镇油山村 (3)建设单位:湖南烟叶复烤有限公司郴州复烤厂 监理单位:湖南长顺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勘察单位:核工业郴州工程勘察院、湖南省湘南工程勘察公司 质监、安监部门:郴州市质安站 (4)工程简介:工程总建筑面积21903.75㎡,由综合楼、客服中心、倒班宿舍食堂及综合站房等组成,其中综合楼建筑面积7441.00㎡、客服中心建筑面积5682.5㎡、倒班宿舍及食堂建筑面积7250.00㎡、综合站房建筑面积1230.25㎡、污水处理站建筑面积300㎡,结构形式为框架,楼层为4~6层,建筑物最高檐口27.0m。污水处理池±0为239.50m,底板垫层底部标高为-5.8m,开挖深度为6.3m左右。二、周边环境 拟建场地紧靠着污水处理站的桩基础仅2米远,西侧为挡土墙。 三、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1、根据勘察报告,基坑开挖范围内涉及土层主要为以下土层: ①层素填土,黄褐色,稍湿,稍密,主要成分由粘性土,含有少量灰岩碎石,主要为新近期人工填筑而成,填土时已分层碾压; ②层粘土,残坡积成因,黄褐色、褐红色,硬可塑性,以粘粒为

主,局部含有碎石,粘性较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③层中风化破碎灰岩,石炭系,青灰色,灰色,中风化,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稍发育,岩心破碎,呈碎块状,块状。 ④层中风化完整灰岩,石炭系,青灰色,灰色,中风化,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稍发育,岩质较硬,锤击声脆,岩心较完整,多呈短柱状、柱状。 2、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内地表水系不发育,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土层孔隙潜水和基岩岩溶裂隙水。填土层结构松散,孔隙比大,富水性差,残坡积粘土孔隙率低,含弱孔隙潜水;石炭系灰岩含岩溶裂隙水,含水中等~丰富。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垂直入渗补给,以蒸发排泄方式为主,部分补给深部含水层。勘查施工期间,勘探钻孔均测得有稳定水位。实测各孔稳定地下水位埋深9.50~13.90m,标高224.68~230.87m,地下水位埋深一般较深。 四、基坑支护设计 1、设计依据: 核工业郴州工程勘察院、湖南省湘南工程勘察公司提供的《郴州复烤厂易地改造技术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程》(GB5033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

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滨河商务中心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7.《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1.《高压喷射扩大头锚杆技术规程》JGJ/T282-2012; 12.《建筑边坡与基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标准》DBJ/T14-081-2011。 二、工程概况 拟建场区位于济 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以东,小清河北路与小 清河之间,由一栋超高 层、三栋高层、裙房商 业及地下车库组成,总 建筑面积20.63万m2。设 计±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5.55m,基坑底标高-15.8m(局部-12.2m),开挖深度12.2m-15.8m,基坑东 拟建建筑物效果图 西长约260m,南北宽65~120m,基坑开挖面积约3.5万m2。 建(构)筑 物名称 A塔 (办公) B塔 (公寓) C塔 (SOHO) D塔 (办公) 裙房商业结构类型框筒/剪框剪框剪框剪框剪 安全等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 层数32层25层25层25层4~5层 高度140米100米100米100米20~30米 ±0.00025.55米 基础形式桩筏桩筏桩筏桩筏桩基,天然地基或地基处理地下层数地下2-3层 基础埋深-11.7m、-15.3m 三、周边环境条件 (一)周边建筑 东侧:基础外边线距离材料加工周转场地为6.89m,距离中建八局办公生活区42m。 南侧:基础外边距离南水北调箱涵5-10m,箱涵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顶、底板厚度均为600mm,分缝长度15m,分缝处采用止水橡胶止水,箱涵宽17.2m,高6.1m,箱涵顶标高24.05m,底标高17.95m,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桩径500mm,桩长5.5m,桩间距1.0m,正方形布桩),现未投入使用。根据箱涵设计文件,箱涵允许变形值为20mm,箱涵施工期间采用1:1~1:1.2放坡支护方案。 西侧:基础外边距离济南滨河新区建设投资集团(3F)约21.0m。 (二)周边道路 北侧:基础外边线距离小清河北路人行道花砖约3.5m; 西侧:基础外边线距离现状路2.5m-9.5m; (三)地下管线 西侧:西侧现状道路路面及绿化带下埋设有污水、雨水、热力、给水、电信、供电等管线,各类管线最大埋深为3.60m。

基坑支护设计说明

基坑支护说明 1、工程概况 拟建略阳县“利玛·花苑”小区5#楼,设计采用柱上条形基础,基础外放0.8m,坑口长51.4m,宽23.6m,坑口边线南侧16.4m为七层居民楼,北侧8m为已建1层居民楼,西侧10m为4层居民楼,东侧为拟建4#、3#楼。自±0.0起算,基坑开挖深度4.3m。 2、设计依据 2.1 国家现行规范、规程 1)《建筑基坑技术规范》(JGJI20-99);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7)《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2.2 有关文件、资料 1)《略阳县“利玛·花苑”小区5#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基坑开挖平面图; 3)略阳县“利玛·花苑”小区5#楼结构设计图。 3、支护桩方案及计算参数 3.1综合计算参数 据《略阳县“利玛·花苑”小区5#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设计计算参数

见表2.1。 综合设计计算参数表2.1 3.2支护方案 根据场地第②层粉质粘土中含漂石、卵石及基坑周边情况,结合建设单位要求,本工程采用排桩的形式进行支护。桩径0.8m ,桩距2.0m。基坑桩长12.0m,向下至基坑底每桩增长0.5m。 3.3护坡桩设计安全指标 安全等级:一级; 重要性系数:1.1 4、材料 1)护坡桩、冠梁混凝土:C30; 2)钢筋:采用I、II及钢筋,材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3)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护坡桩50mm,冠梁35mm。 5、支护桩施工技术措施 1)桩孔施工须间隔进行,待两侧基桩达到强度的50%后方可进行中间基桩的转孔施工。 2)应先施工排桩,在最后完成的基桩达到强度的75%时方可开始进行开挖。 3)基坑开挖及支护结构运行过程中,应对邻近建筑和基坑侧壁土体进行定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