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语文 3_7 春末闲谈巩固提升(含解析)语文版必修5

高中语文 3_7 春末闲谈巩固提升(含解析)语文版必修5

3.7 春末闲谈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螟.蛉(mínɡ) 螫.针(shì)

孵.化(fū)渲染.(rǎn)

B.蜾蠃.(luǒ)绝祀.(sì)

中.风(zhònɡ) 琐屑.(xiè)

C.嘉猷.(yóu)窠.里(kē)

棘.手(jí)坍圮.(pǐ)

D.麻痹.(bì)中枢.(shū)

道行.(hánɡ) 隽.永(juàn)

解析:选D。“行”读“he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凉棚稳固帐本并驾齐驱

B.解剖棘手勋章隐约其词

C.麻痹姑且烦燥覆宗绝祀

D.奏效统御戏谑一愁莫展

解析:选B。A项,帐—账;C项,燥—躁;D项,愁—筹。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里说:“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B.不是“唯辟作福,唯辟作威,唯辟玉食么?”不是“君子劳心,小人劳力么?”

C.人民与牛马同流,——此就中国而言,夷人别有分类法云,——治之之道,自然应该禁止集合:这方法是对的。

D.要服从作威就须不活,要贡献玉食就须不死;要被治就须不活,要供养治人者又须不死。

解析:选B。应改为:不是“唯辟作福,唯辟作威,唯辟玉食”么?不是“君子劳心,小人劳力”么?

4.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殊不知我国的圣君,贤臣,圣贤,圣贤之徒,却早已有过这一种黄金世界的理想了。

B.E君的发愁,或者也不为无因罢,然而俄国是不要紧的,因为他们不像我们中国,有所谓“特别国情”,还有所谓“特殊知识阶级”。

C.要而言之,那大缺点就在虽有二大良法,而还缺其一,便是:无法禁止人们的思想。

D.但他又“执干戚而舞”,则似乎还是死也不肯安分,和我那专为阔人图便利而设的理想的好国民又不同。

解析:选B。A项“黄金世界”、C项“良法”、D项“好国民”均为反语。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国黄土高原的土质特征是全世界独有的,黄土壤的颗粒很容易形成尘土,导致我国黄土高原及关联过渡地带的近五百座城市,饱受颗粒性污染。

B.城市发展论坛的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我国城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预测城镇化速度和趋势上,而对城镇化过程中公共政策的负面影响则明显被忽视。

C.据悉,为了更好地体现高考公平性,2015年全国高校将针对贫困地区提供较2014年更多的招生名额,保证他们有机会实现“大学梦”。

D.中纪委两轮巡视结果表明“基层腐败案件高发多发”“领导干部被指搞权钱交易”等问题层出不穷,用人不当不规范仍是各地通病。

解析:选D。A.成分残缺,应该在“饱受颗粒性”后添加“污染物的”。B.“对……被忽视”句式杂糅,应删去“对”。C.后半句中的“他们”指代不当,“保证”的对象应该是“考生”而不是“招生名额”。“他们”应改为“考生”。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在鲁迅先生故居

郑文燮

或许是一种机缘,或许冥冥之中有一种感召,纯属偶然,我在暌隔三十余年之后,又回到了北京。北京城市的变化之大,几乎使我难以辨识,先前熟悉的街衢大都不知所往,连僻野荒郊的阜成门外都鳞次栉比地起了高楼。我要寻找的旧地是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的鲁迅故居。拐了几个胡同,周遭都是用红颜料刷写的加了醒目圆圈的“拆”字,好在鲁迅故居的门匾还在,寻找起来还不甚费事,只是在阴晦的冬日显得突兀而孤独,冷清的小四合院落依然冷清!

鲁迅在北京生活了10余个年头,一共搬了三次家。“家”,这个词对鲁迅先生来说,或许并不确切,他一生或许都没有过“家”,鲁迅是孤独者。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建立。鲁迅从故乡浙江绍兴到北京的教育部供职,在教育部作“佥事”,夜晚回到他寄居的绍兴会馆,在冷冰的屋子里百无聊赖,靠研读《佛经》和抄写古碑打发时日。钱玄同来看望他,希望他给《新青年》写点文字。鲁迅用疑惑的目光看着钱玄同,说:“写文章有什么用处!”这个在推翻满清封建专制王朝的辛亥革命中激进的青年对“革命”感到失望。他说,以前我是奴隶,现在我是奴隶的奴隶,“革命”了,“维新”了,世事依然还是原先的老样子。1926年3月18日,他任教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等,在向段祺瑞执政的国务院和平请愿时,惨遭枪杀。鲁迅先生满腔激愤,写了《记念刘和珍君》的文章,说:“三月十八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青年学生的热血,使鲁迅由《彷徨》到《呐喊》。

鲁迅是周家的长子,对家庭更多一份责任。他到北京以后,把母亲、妻子朱安从故乡绍兴接到了北京,连同从日本留学回国的二弟周作人及他的日籍妻子羽太信子及子女,住进了他在西四八道湾购置的新居——一所宽敞、豁亮的“三进”大四合院。不久,周氏兄弟反目,鲁迅不得不搬出八道湾,另觅居处。他用一本书的四百元版税,在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买了一所小四合院,也就是现在鲁迅博物馆的所在地。

四合院实在太小!院子里种植的两棵白丁香占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空间,似乎再也容纳不下几个人物的活动了。周遭的几间小屋,一间作了书房,一间住着一个女佣人,另外一间北屋住着鲁迅的母亲和妻子朱安。母亲和妻子的木床相对而立,床上挂着白夏布蚊帐,都是从老家带来的旧物。鲁迅在母亲和妻子的住室连通了一个长条形的小间,戏称“老虎尾巴”。鲁迅在这“老虎尾巴”里写作和住宿,室内仅一床一桌一椅而已。床是单人的板床,两条长凳上横架着一块木板,褥子是单薄的,被子是陈旧的有着小点蓝花的布衾,床上用竹竿挂着一顶发黄发灰的夏布蚊帐。书桌旁的白墙上挂着一个镜框,里面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阴冷”“悲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孤寂的鲁迅先生相互注视,似有话要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受过死神的洗礼,是从沙皇的绞刑架上走下来的,他在执行死刑的最后一刻被“赦免”,幸存下来。

那天天气阴霾、沉郁,像要下雪的样子。我在鲁迅故居待了很久,大约是我太专注、太虔诚的目光吸引了讲解人员——一位和善的中年女性,她打开“游人免进”的门扉,“破了例”让我进入先前只能够隔着玻璃窗看到的内室。这样我就真切地触摸到了“老虎尾巴”,“尾巴”墙上挂着的那帧陀思妥耶夫斯基阴冷的照片。我在鲁迅先生曾经沉思默想的藤椅上坐了一会儿,望着窗外的景致,一座依然不大的荒芜的园子,园子角落里有一圈石头的井栏。据说这井水实在苦涩,不能饮用,只能用来浇灌园中的几棵枣树,也就是鲁迅先生《秋夜》中劈头所说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在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我就在课文中读到了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我曾向授课的语文老师请教过这句话的意思,老师支支吾吾,也未说出个所以然来。其后很久,我都未曾明白鲁迅先生写这句话的深意。而现在,身临其境的我,感悟到了鲁迅先生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境。鲁迅先生说过的“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呢?说过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呢?……

走出鲁迅先生故居,天上纷纷扬扬下起了雪。踏着落了雪的白茫茫的土地,我在近旁的一条胡同口,找了一家小店铺,喝了两碗羊杂碎汤,全身顿时燥热起来。

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开篇写寻找鲁迅先生故居的过程以及故居周边的环境,隐隐有一种批评时人淡忘鲁迅先生和漠视文化传承之意。

B.文章开头写到“阴晦的冬日”,其作用仅是交代了作者参观鲁迅先生故居时的天气情况,为后文写下起纷纷扬扬的雪做铺垫。

C.“以前我是奴隶,现在我是奴隶的奴隶”这句话表明了鲁迅先生对革命的漠视和鄙夷,认为革命改变不了社会现实。

D.文章从多个角度来介绍鲁迅先生的故居,突出其狭小和简陋的特点。这样处理是为了表现鲁迅先生孤僻、阴冷的性格。

E.文章结尾意味隽永,明写因喝羊杂碎汤而全身燥热,实际上隐隐表达了作者在游览过程中和游览故居后的不满、钦佩、振奋等复杂情感。

解析:选AE。B项,文章开头写到“阴晦的冬日”其更重要的作用是渲染阴冷、沉郁的氛围,抒发作者游览鲁迅故居时对鲁迅先生的痛悼和缅怀之情。C项,鲁迅先生对革命并非漠视和鄙夷,只是清醒地认识到革命的局限性,感到失望。D项,写故居狭小和简陋,是说小天地里有大胸怀,反衬出鲁迅先生精神的可贵与伟大。

7.在第二段中,作者称鲁迅先生为“孤独者”,先生的孤独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必须明确出题者的命题意图。“孤独者”是文章的核心意象,答题区间在第二段,他的孤独有实际的和精神的两种表现。分析其作用一定要联系上下文,联系鲁迅先生的生平,知人论世,读懂文意,分条概括。

答案:一是先生的生活孤独,先生居住在北京的10余年里多次搬家,寄居寓所,没有更多的爱好和友人,兄弟反目,百无聊赖,以学术研究打发时日;二是先生的精神孤独,他能清醒地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因此对革命感到失望,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

8.在描写鲁迅先生故居的布局和陈设中,作者为什么要着重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作者为何着重描写某一物象时,可联系该物象的特点,该物象与文章人物形象、主题之间有何关系,物象描写是否有烘托作用等,分析归纳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突出其“阴冷”“悲悯”的特点;由此延写他的命运,

突出其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以此烘托鲁迅先生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境,以及在民族危难之际的大无畏抗争精神。

9.在游览鲁迅先生故居时,作者想起先生的文章中有“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语句。对这句话深意的理解,作者由懵懂不知转而有所感悟。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为探究题,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考生答题时要以全文主旨为纲,对文章所寄寓的思想观点态度、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心理、所体现的文学创作规律有所认识,再结合自己的经历,选取一个角度,组织答案,言之有理有据即可。

答案:这句话表明了鲁迅先生居住地的院落环境和居住生活的单调、枯燥,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法言语的疲惫感、沉闷压抑和挣扎无力的绝望感。作者身处先生故居中,感受先生的生活环境,回忆先生的为人处世,体会到了先生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境,钦佩先生在社会黑暗,革命有着局限性,民族前途难卜的情况下,却顽强地战斗,绝不向黑暗势力低头的不朽精神。

三、语言表达

10.高一年级将举办“读《论语》,谈交友”读书交流会,拟向参会者赠送纪念书签。请写一则赠言,用以印制书签。要求:①紧扣活动主题;②必须原创;③语言表达简明、得体;④不超过3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书签上的赠言不仅要内容健康、有激励性,而且语言要简洁,要紧扣“读书”与“交友”两个中心。

答案:(示例)读《论语》辨损益悟先贤睿智,借慧眼识真伪觅交友良方。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近期热播的各档“汉字书写”节目中,许多生活中的常用词语,纷纷成为选手闯关的“拦路虎”。而对观众的调查也证实,许多人写不出“烙饼”“害臊”“电饭煲”等生活中的常用词语。

对汉字书写中普遍存在的“写不出常用词语”这一现象,你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阐述看法时,要深入挖掘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也可以从如何解决这种问题着手。要注意语言简洁,言之有据。

答案:(示例1)“写不出常用词语”这一现象普遍存在,其实事出有因。网络时代,书写工具发生改变,人们的书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电脑,书写水平退步得很厉害,以致连常用字的结构、笔画也印象模糊;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对汉字缺乏“敬畏之心”,没有认识到汉字的书写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对常用词语只满足于会说会用,而不注重正确的书写。

(示例2)要解决“写不出常用词语”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妨从增加日常生活中的手写机会做起。比如,在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时,将输入法改为手写;与家人、朋友沟通时,经常使用手写留言条。如果人们能自觉地创造并利用手写机会,就可以增加常用词语的书写频率,提高常用词语书写的正确率,进而改变“常用词语不会写”的现状。

1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横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准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自信是以自知之明为前提的。文化自信必须以文化自觉、自省为基础,否则,

________________。我们在对待自身文化的态度上,伴随着民族兴衰、国家命运浮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两种倾向,这两种倾向都会影响文化的健康发展。文化自信应当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文化是什么?对于我们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我们自己是否足够珍视?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不会从天而降,关键在于________________

、吸收外来、着眼未来。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解答此题应先对文段有一个整体了解,注重对语句之间逻辑关系的把握,如“自信是以自知之明为前提的。文化自信必须以文化自觉、自省为基础”表达了“自信”和“自知、自觉、自省”之间的关系,“否则”后面,自然要求我们去思考“自信”失去基础之后会出现的结果(自信就有可能表现得盲目和简单)。“中国文化是什么?对于我们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我们自己是否足够珍视?”认真分析这些句子,我们不难得出前面应是“对自身文化清醒的认知”之类的表述。

答案:(示例)自信就有可能表现得盲目和简单自大自傲和自卑自弃对自身文化的清醒认知不忘根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