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延续文化血脉》优质课教学设计_1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延续文化血脉》优质课教学设计_1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中华文化的产生、内容和意义;知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够描述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及力量;列举中华文化的内容;训练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热爱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弘扬中华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难点:中华文化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联合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精心举办了《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传统文化节目,播出以来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不断掀起亲近经典、热爱诗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教师播放经典永流传《将进酒》,通过凤凰传奇的歌声演绎李白的诗词,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想一想:近来不断掀起亲近经典、热爱诗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传统文化独具魅力,传统文化传承也十分重要。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传统文化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华文化根

(一)中华文化的形成

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思考:中华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总结: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二)中华文化的内容

1.指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相关链接”材料。

2.学生活动“提到中华文化,你还能想到什么?让学生从中国建筑、中国服饰等角度回答”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博大精深。

3.探究分享材料呈现: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纪录,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社会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4.教师总结: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1.探究分享材料呈现:我国是文化遗产大国,截至2016年底,我国拥有35处世界文化遗产,有31个非物质文化项目入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7个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数位居世界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

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思考:有些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没有实用价值,没有必要保护。你认同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学生思考问题)

2.教师总结:文化遗产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文学领域等产生重要的影响。

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4.通过四大文明古国的发展史对比得出:中华文化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原因及做法。

归纳总结:原因: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做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目标导学二、文化自信

探究分享材料呈现:材料一,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材料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都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

思考: 1、什么是文化自信?

2、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

3、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4、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小组合作探究,研讨相关问题,教师点拨)

目标导学三:美德万年长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1.大屏幕展示四幅图片,分别体现“诚信”、“孝顺”“谦让”、“奉公”的中华传统美德,通过直观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

2.教师总结: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道德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

3.共同总结: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A、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B、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二)弘扬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1.探究活动阅读教材第64--65页“探究与分享”

思考并探讨相关问题:美德的力量在于什么?他们的事迹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2.问题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一起解决问题。

3.问题解决: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如:在学校尊重老师,见到老师主动问好;

在家里孝敬父母,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社区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等。

4.作业布置:选择教材65-66页“拓展空间”中推荐的作品,认真阅读经典,在好书中涵养品格,亲近道德人物,提升人生境界,与同学交流读后体会。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意义和怎样发扬中华文化;知道了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和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对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有了更多的认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要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传承中华文化,争做美德少年,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让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四、板书设计

延续文化血脉中华文化根中华文化的形成

中华文化的内容

中华文化的意义

中华文化的发扬

美德万年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繁杂,较为抽象,不容易理解,主要学习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中华文化根,全方位地了解了中华文化,重点是认识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要结合史实和现实来理解,选择一些典型材料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从而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一个是美德万年长,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识,可结合学生较为熟悉的人物来学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