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统计背诵版

统计背诵版

统计背诵版
统计背诵版

统计学资料背诵版

一、单选题:

第二章: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四分位数间距指标较好。

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特征。

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标准差不变。

4、比较某地1~2岁和5~5.5岁儿童身高的变异程度,宜用变异系数。

5、偏态分布宜用中位数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6、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变异系数不变。

7、正态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8、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右偏态分布(说明:设X变量经Y=lgX变换后服从正态分布,问X变量属何

种分布?)

9、横轴上,标准正态曲线下从0到2.58的面积为49.5%

10、当各观察值呈倍数变化(等比关系)时,平均数宜用几何均数。

第三章:总体均数的估计与假设检验

1、均数的标准误反映了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差异。

2、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越小,说明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3、甲乙两人分别从同一随机数字表抽得30个(各取两位数字)随机数字作为两个样本,求得X

1

S 12、X

2

和S

2

2,则理论上由甲、乙两样本均数之差求出的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很可能包括0

4、在参数未知的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丨X-μ丨≥t

0.05/2,v S X的概率为5%

5、某地1992年随机抽取100名健康女性,算得其血清总蛋白含量的均数为74g/L,标准差为4g/L,则其95%的参考值范围为74±1.96×4

6、关于以0为中心的t分布,叙述错误的是相同v时,丨t丨越大,P越大。

7、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无效假设为两总体均数相等。

8、两样本均数比较作t检验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犯第二类错误概率最小的是α=0.30

9、正态性检验,按α=0.10水准,认为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此时若推断有错,其错误的概率等于β,而β未知。

10、关于假设检验,说法正确的是采用配对t检验还是两样本t检验是由试验设计方案所决定的。第四章: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

1、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SS

总=SS

组间

+SS

组内

2、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对其各变异关系表达正确的是SS

总=SS

处理

+SS

区组

+SS

误差

3、当组数等于2时,对于同一资料,方差分析结果与t检验结果完全等价且t=F

4、方差分析结果,F

处理>F

0.05,(v1,v2),则统计推论是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

5、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的组间均方是表示某处理因素的效应和随机误差两者综合影响的结果的统计量。

6、配对设计资料,若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要对两样本均数的差别作比较,可选择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7、k个组方差齐性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σ12、σ22、...σk2不全相等

第五章、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1、医院日门诊各科疾病分类资料,可作为计算构成比指标的基础。

4、在使用相对数时,容易犯的错误是将构成比当做率看待

5、在实际工作中,发生把构成比当做率分析的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计算构成比的原始资料较率容易得到

6、已知男性的钩虫感染率高于女性。欲比较甲、乙两乡居民的钩虫总感染率,但甲乡人口女多于男,而乙乡男多于女,适当的比较方法是对性别进行标准化后再比较

7、要比较甲乙两厂某工种工人某种职业病患病率的高低,采取标准化法的原理是假设甲乙两厂某工种工人的工龄构成比相同

8、要比较甲乙两厂工人换某种职业病的患病率,对工龄进行标化,其标准构成的选择是甲乙两厂合并后的工人工龄构成。

9、某项关于某种药物的广告声称:“在服用本制剂的1000名上感的儿童中,有970名儿童在72小时内症状消失。”因此推断此药治疗儿童的上感是非常有效的,可以推广应用。这项推论是不正确,因未设对照组或对比组

10、定基比和环比属于相对比指标。

第六章:几种离散型变量的分布及其应用

1、若某人群某疾病发生的阳性数X服从二项分布,则从该人群随机抽出n个人,阳性数X不少于k 人的概率为P(k)+P(k+1)+...+P(n)

2、Poisson分布的标准差σ和均数λ的关系是λ=σ2

3、用计数器测得某放射性物质10min内发出的脉冲数为660个,据此可估计该放射性物质平均每分

钟脉冲计数的95%可信区间为66+1.96

10

660

4、Poisson分布的方差和均数分别记为σ2和λ,当满足条件σ2≥20时,Poisson分布近似正态分布。

5、能用来较好地描述传染性疾病发生规律的离散型分布是负二项分布

6、在负二项分布的两个参数μ和k中,用来衡量分布的聚集趋向的程度是k

第七章:x2检验

1、x2分布的形状与自由度v有关

2、x2值的取值范围0<x2<+

3、当四格表的周边合计数不变时,如果某格的实际频数有变化,则其理论频数不变

4、下列检验不适用x2检验的是两样本均数的比较

5、以下关于x2检验的自由度的说法,正确的是若x20.05,v1>x20.05,v2,则自由度v1>v2

6、5个样本率作比较,x2>x20,01,4,则在a=0.05检验水准下,可认为各总体率不全等

第八章:秩转换的非参数检验

1、两个独立小样本计量资料比较的假设检验,首先应考虑资料是否符合t检验条件

2、配对样本差值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确定P值的方法为T值在界值范围内,P大于相应的a

3、等级资料比较宜用非参数检验

4、多样本计量资料的比较,当分布类型不清时选择H检验

5、以下检验方法中,不属于非参数检验的方法是t检验

6、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其检验统计量T是以例数较小者秩和为T

第九章:双变量回归与相关

1、直线回归中,如果自变量X乘以一个不为0或1的常数,则有回归系数改变

2、利用直线回归估计X值所对应Y值的均数可信区间时,增加样本含量、令X值接近其均数、减小剩余标准差、减小可信度(以上都可以)可以减小区间长度。

3、直线相关假设检验得到P>a,可认为两变量无直线关系

4、如果直线相关系数r=1,则一定有SS

总=SS

5、如果直线相关系数r=0,则一定有直线回归的截距等于Y或X

6、如果两样本r

1=r

2

,n1>n2,那么t b1=t r1

8、曲线拟合时,决定系数R2的大小一定是Y与Y的积差相关系数的平方。

第十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1、欲比较两地20年来冠心病和恶性肿瘤死亡率的上升速度,最好选用半对数线图

2、202例腰椎间盘后突患者年龄分布如下所示(略),为了形象地描述该人群的年龄分布情况,宜选用直方图

3、比较某地在两个年份几种传染病的发病率可用复式条图

4、某地一年级12名大学生的体重与肺活量数据如下(略),希望用统计图来反映肺活量与体重之间的变化趋势,宜绘制散点图

5、表示某地区某年各种死因的构成比,可绘制圆图

6、关于统计表的制作,不正确的叙述是统计表包含的内容越多越好

7、关于统计图的制作,正确的叙述是直条图的纵轴必须从零开始

二、简答题

1、资料的分类:

A 计量资料:又称定量资料或数值变量资料。为观测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指标的大小,而获得的

资料。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根据其观测值取值是否连续,又可分为连续型或离散型两类。

B 计数资料:又称定性资料或者无序分类变量资料,亦称名义变量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照某种

属性或类别分组计数,分组汇总各组观察单位数后得到的资料。其变量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性或类别。分两种情形:(1)二分类:两类间相互对立,互不相容。(2)多分类:各类间互不相容。

C 等级资料:又称半定量资料或有序分类变量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成等

级后分组计数,分类汇总各组观察单位数后而得到的资料。其变量值具有半定量性质,表现为等级大小或属性程度。

2、试述频数发布表的用途

1)描述频数分布的类型:看是正态分布还是偏态分布;

2)描述频数发布的特征:如可看出是数据变异范围和统计分布规律;

3)便于发现一些特大或特小的离群值;

4)便于进一步做统计分析和处理。

3、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的描述性指标及其应用条件

1)集中趋势描述性指标:算术平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和百分位数。

应用条件:

算术平均数:可用于反映一组呈对称分布的变量值在数量上的平均水平;

几何均数:可用于反映一组经对数转换后呈对称分布的变量值在数量上的平均水平;

中位数和百分位数:是一种位置指标,可用于各种分布类型的资料,尤其是偏态分布资料和一端或两端无确切数值的资料;

2)离散趋势的描述性指标:极差,四分位间距,方差与标准差,变异系数。

应用条件:

极差:可用于各种类型分布;

四分位间距:一般和中位数一起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分布特征;

4、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定方法

依据资料的分布类型不同有以下2种计算医学参考值的方法:1)对于数据为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以及虽然为偏态发布但如果可以经适当的变量变换转化为正态分布的资料都可以采用正态分布法制定医学参考值范围,采用此方法前一般要对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且要求样本含量较大(如n≥100)。2) 偏态分布资料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定通常采用百分位数法,所要求的样本含量比正态分布法要多(不低于100).

5、均数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的概念

均数的抽样误差:由个体变异产生、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均数的差异,叫做抽样误差。标准误的概念:样本均数的标准差也称均数的标准误(SEM),它反映了样本均数间的离散程度,也反映样本均数与相应总体均数间的差异,因而说明了均数抽样误差的大小。

6、可信区间的概念及其确切含义

可信区间的概念:可信区间通常是由2个界值即可信限/置信限(CL)构成并按预先给定的概率所确定的包含未知总体参数的一个范围。其中较小值为可信下限,较大值为可信上限,一般表示为(L,U),用圆括号表示。

确切含义:从固定样本含量的已知总体中进行重复随机抽样试验,根据每个样本可以算得一个可信区间,那么平均有1-a(如95%)的可信区间包含了总体参数,而不是总体参数该范围的可能性为1-a。

7、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及其P值的确切含义

基本步骤:(1)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a, Ho:为无效假设, H1: 为对立假设,a为预先规定的概率值.(2)计算检验统计量, (3)确定P值,做出推断结论。

P值的确切含义:根据获得的事后概率P值与事先规定的概率——检验水准a进行比较,看其是否为小概率事件而得出结论。若P≤a,则结论为按所取检验水准a,拒绝Ho,接受

H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若P>a。则结论为所取检验水准a,不拒绝Ho,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8、假设检验2类错误的概念

︱类错误: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o,这类“弃真”的错误为︱类错误,前面所讲的检验水准,就是预先规定的允许犯︱类错误概率的最大值,︱类错误概率大小也用a表示.

‖类错误:“接受”了实际上不成立的Ho,这类“取伪”的错误为‖类错误,其概率大小用β表示。β只取单尾,β值的大小一般未知,须在知道两总体差值、a及n时,才能算出。

9、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应用条件:

A、基本思想:是根据实验设计的类型,将全部测量值总的离均差平方和及自由度分解为两个或多

个部分,除随机误差作用外。每个部分的变异可由某个因素的作用(或某几个因素

的交互作用)加以解释。通过比较不同变异的来源的均方,借助F分布作出统计推

断从而推论各种研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应用条件:①各样本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样本,均服从正态分布。②相互比较的各样本的总体方

差相等。具有方差齐性。

10、率与构成比的区别:

A 率:强度相对数,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B 构成比:结构相对数字,表示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个体与该事物各个部分个体数的和之比。用来

说明各构成部分在总体所占的比重或分布

11、四格表卡方检验的应用条件

22

②当n≧40但有1≦T<5时,用四个表资料2 检验的校正公式7-5或7-6;或改用四格表资料的

Fisher确切概率法。

③当n<40,或T<1时,用四个表资料的Fisher确切概率法

12、参数检验与非参数检验的区别

参数检验是指总体分布为已知的数学形式,对其总体参数做假设检验,如F检验、T检验。非参数检验对总体分布不作严格假定,又称任意分布假设检验。它直接对总体分布(或分布位置)做假设检验,它的优点是不受总体分布的限制,适用范围广。

13、配对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基本步骤

第一步:做无效假设,设定检验标准

第二步:求检验统计量T值:①省略所有差值为0的对子数,令余下的有效对子数为n;②按n 个差值的绝对数从小到大编正秩和负秩,遇差值的绝对值相等者取平均秩,称为相同秩;

③任取正秩和负秩和为T。

第三步:确定P值:当n≦50时,查T界值表。若n>50,可用正态近似法作u检验。

14、直线回归与直线相关在应用中的区别

①直线相关用于说明两变量间直线关系的方向和密切程度,X与Y没有主次之分;直线回归更进

一步地用于定量刻画应变量Y对自变量X在数值上的依存关系,其中哪一个作为应变量主要是根据专业上的要求而定,可以考虑将易于精确测量的变量作为X,另一个随即变量作为Y。

②绘制散点图时,直线回归要求X与Y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直线回归要求至少对于每个X值相

应的Y要服从正态分布,X可以使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也可以是能精确计算和严格控制的非随即变量。

直线回归在用于结果的预测时,其适用范围一般不应超出样本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5、统计表的制表原则和要求

原则:首先,统计表编制要重点突出,一张表一般只表达一个中心内容,与其把过多的内容放在一个庞杂的大表里,不如用多个表格表达不同的指标和内容。其次,统计表就如同完整的一句话,有其描述的对象(主语)和内容(宾语)。通常主语放在表的左边,作为横标目,宾语放在右边,作为纵标目。由左向右读,构成完整的一句话。最后,统计表应简单明了,一切文字、数字和线条都尽量从简。

基本要求:

1、标题:概括表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的时间、地点和研究内容,放在表的上方。如果整个表的

指标统一时,可以将研究指标的单位标在标题后面。

2、标目:分别用横标目和纵标目来说明表格每行和每列内容或数字的意义.注意标明指标的单位。

3、线条:至少用三条线,表格的顶线和底线将表格与文章的其他部分分隔开来,纵标目下横线将

标目的文字区与表格的数字区分隔开来。部分表格可再用横线将合计分隔开,或用横线将两重纵标目分隔开。其他的竖线和斜线一概省去。

4、数字: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无数字用“-”表示,缺失数字用“...”表示,数值为0者记为“0”,

不要留空顶。数字按小数位对齐。

表中数字区不要插入文字。必须说明者标“*”号,在表格下方以备注的形式说明。

16、常用统计图的应用

1、直条图:用于相互独立的统计指标的比较

2、圆图和百分条图:适合描述分类变量资料的各类别所占的构成比。

3、线图:适合于描述某统计量随另一连接性数值变量变化而变化的趋势,最常用于描述统计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趋势。①普通线图: 适用于连续性资料,反映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的趋势,或某现象随另一现象变迁的情况。②半对数线图,适用于连续性资料,反映事物发展速度(相对比)。

4、直方图:适合表示连续性数值变量资料的频数分布。

5、统计地图:适宜描述研究指标的地理分布

8、误差条图:适合于多个样本间的差异情况的比较。

三、计算分析题

样本率与总体率的比较:

直接法:在诸如疗效评价中,利用二项分布直接计算有关概率,推断样本所在的总体率与已知总体率有无差别。比较时,经常遇到单侧检验,即“优”或“劣”的问题。那么,在总体阳性率为π的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一般有下面两种情形的概率计算。

(1)若是回答“差”或“低”的问题,则需计算出现“阳性”次数至多为k次的概率,即

k k n!

P(X≤k)= ΣP(X)=Σ─────πX(1-π)n-X (6-11)

X=0X=0X!(n-X)!

(2)若是回答“优”或“高”的问题,则需计算出现“阳性”次数至少为k次的概率,即

n n n!

P(X≥k)= ΣP(X)=Σ─────πX(1-π)n-X (6-12)

X=k X=k X!(n-X)!

显然,P(X≤k)+ P(X≥k)=1+P(k)。

对于双侧检验而言,由于要回答的是“有无差别”,即备择假设H1:π≠π0是否成立,因此,所要计算的双侧检验概率P值应为实际样本(记“阳性”次数为k次)出现的概率与更背离无效假设的事件(记“阳性”次数为i次,i≠k)出现的概率之和,

即P=P(X=k)+ΣP(X=i), 其中i满足P(X=i)≤P(X=k)。

i

例6-4 已知输卵管结扎的育龄妇女实施壶腹部-壶腹部吻合术后受孕率为0.55。今对10名输卵管结扎了的育龄妇女实施壶腹部-壶腹部吻合术,结果有9人受孕。问实施峡部-峡部吻合术妇女的受孕率是否高于壶腹部-壶腹部吻合术的受孕率?

显然,这是单侧检验的问题,属上述第2种情况,记峡部-峡部吻合术后的受孕率为π,其假设检验为

H0:π=0.55

H1:π>0.55

α=0.05

对这10名实施峡部-峡部吻合术的妇女,按0.55的受孕率,若出现至少9人受孕的概率大于0.55,则不拒绝H0;否则,可视为小概率事件,拒绝H0,接受H1。

本例n=10,π=0.55,k=9。按公式(6-12)有

10 10 10!

P=P(X≥9)= ΣP(X)=Σ─────0.55X(1-0.55)10-X =0.023257

X=9 X=9 X!(10-X)!

0.01

例6—5已知某种非传染性疾病采用甲药治疗的有效率为0.60。今改乙药治疗该疾病患者10人,发现9人有效。问甲、乙两种药物的疗效是否不同?

显然这是双侧检验的问题。记乙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率为π,其假设检验为:

:π=0.60

H

:π≠0.60

H

1

α=0.05

本例n=10,按π=0.60,实际按样本阳性数X=9出现的概率由公式

P(X)=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X=0,1,2,3…,n 则有:

因此,所要检验的双侧检验概率P值为

P= P(X=9)+ P(X=0)+P(X=1)+ P(X=2)+ P(X=10)

=0.040311+0.000104858+0.001572864+0.010617+0.006046618

=0.058652

0.05<P<0.10,按α=0.05水准,不拒绝H

,尚不能认为甲、乙两种药物的疗效不同。

2、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

直接法:当总体均数λ<20时,可采用直接计算概率的方式对样本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间的差别进行有无统计学意义的比较。如用于发病率很低的非传染性疾病,则是对以样本均数X为代表的总体率与已知的总体率π0是否有差别进行推断。

例6-12 一般人群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80/

00

,某研究者为探讨母亲吸烟是否会增大其小孩的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危险,对一群20-25岁有吸烟嗜好的孕妇进行了生育观察,在她们生育的120名小孩中,经筛查有4人患了先天性心脏病,试作统计推断。

对于这样一群低发病率的样本计数资料可看作服从Poisson分布,在120名被调研的小孩中,按π

=0.008的发病水平,若有4名及以上的小孩患先天性心脏病的概率大于0.05,则尚不能认为母亲吸烟会增大其小孩的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危险,否则,即说明母亲吸烟会增大其小孩的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危险,为此,本例可以作如下假设检验:

H

:π=0.008,即母亲吸烟不会增大其小孩的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危险

H

1

:π>0.008,即母亲吸烟会增大其小孩的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危险

本例n=120,λ=nπ0=120X0.008=0.96

3 3 e-0.960.96x

P=P(X≥4)=1-ΣP(X)= ΣP(X)=1-Σ─────=0.016633

X=0 X=0 X!

0.01

0,接受H

1

,即认为母亲吸烟会增大其小孩的先天性心脏病的发

病危险。

直接计算概率法也可用于两个低的发(患)病率的比较,具体做法类似例6-12,只需把这两个发(患)病率中的一个看做π0,而另一个当做π即可,对于双侧检验的情形与二项分布类似。

例6—13 有研究表明,一般人群精神发育布裙的发生率为3?,今调查了有亲缘关系血统婚配关系的后代25000人,发现123人精神发育不全,问有亲缘关系血统婚配关系的后代其精神发育不全的发生率是否高于一般人群?

可以认为人群中精神发育不全的发生数服从Poisson分布。本例n=25000,X=123,

π0 =0.003, λ=nπ0=25000×0.003=75

H

:π=0.003

H

1

:π>0.003

α=0.05

按公式 u=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有:u=错误!未找到引用源。=5.543

查u界值表得单侧P<0.0005。按α=0.05水准,拒绝H

0 ,接受H

1

,即认为有亲缘血统关系婚配

关系的后代其精神发育不全的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

课后习题:

1、已知某种常规药物治疗某种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率为0.70,今改用一种新药治疗该疾病患者10

人,发现9人有效,问新药的疗效是否优于常规药物?

2、一项研究表明,15岁女孩青春痘的发生率为0.60。现在某中学的一初中班上对15岁的女生以其

学号为抽样框,随机抽取了10人,发现9人长有青春痘。问该班15岁女生青春痘的发生率与同龄女孩青春痘的发生率是否不同?

3、一课题组对某职业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进行基线调查,发现其知晓率为60%。课题组现采

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20名该职业人员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同伴教育活动,活动结束后按事先的设计进行了相应知识的问卷调查,发现有96人回答正确。问这种同伴教育活动是否能提高该人群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

4、在对45~50岁男性人群胃癌的发病情况研究中,某医师在甲、乙两个地区进行了调查。甲地区调

查了8000人,胃癌患者有42人;乙地区调查了7600人,胃癌患者有25人。问乙地区45~50岁男性人群胃癌的发病率是否低于甲地区

完全随机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离均差平方和及其自由度的分解、均方的计算

例4-2某医生为了研究一种降血脂新药的临床疗效,按统一纳入标准选择120名高血脂患者,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将患者等分为4组,进行双盲试验。6周后测得低密度脂蛋白作为试验结果,见表4-3。问4个处理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总体均数有无差别?

01234H 1:4个实验组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 a=0.05

按表中的公式计算各离均差平方和SS 、自由度v 、均方MS 和F 值。

X ∑∑ij=102.91+81.46+80.94+58.99=324.30 X

∑∑

ij 2=367.85+233.00+225.54+132.13=958.52

C=(324.30)2/120=876.42

SS 总=958.52-876.42=82.10 v 总=120-1=119

SS 组间=(102.91)2/30+(81.46)2/30+(80.94)2/30+(58.99)2/30-876.42=32.16 v 组间=4-1=3 SS 组内=82.10-32.16=49.94,v 组内=120-4=116 MS 组间=32.16/3=10.72,MS 组内=49.94/116=0.43, F=10.72/0.43=24.93

物对血脂中低密度脂蛋白降低有影响。

例题4-4 某研究者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实验,比较三种抗癌药物对小白鼠肉瘤的抑制效果,先将15只染有肉瘤小白鼠按体重大小配成5个区组,每个区组内3只小白鼠随即接受三种抗癌药物,以肉瘤的重量为指标,实验结果见下表:问三种不同药物的抑制效果有无差别?

H0:μ1=μ2=μ3,即三种不同药物作用后小白鼠肉瘤重量的总体均数相等

H1:三种不同药物作用后小白鼠肉瘤重量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α=0.05

计算

C=6.812/15=3.0917

=3.6245-3.0917=0.5328,=15-1=14

=1/5(3.072+2.172+1.572)-3.0917=0.2280,=3-1=2

=1/3(1.982+1.502+1.052+0.932+1.352)-3.0917=0.2284,=5-1=4

=0.5328-0.2280-0.2284=0.0764,=(5-1)(3-1)=8

方差分析见下表:

变异来源自由度SS MS F P

总变异14 0.5328

处理间 2 0.2280 0.1140 11.88 <0.01

区组间 4 0.2264 0.0571 5.59 <0.05

误差8 0.0746 0.0096

查F界值表,得F

0.05,(2,8)=4.46,F

0.01,(2,8)

=8.65,11.88﹥F

0.01,(2,8)

,p﹤0.01.按α=0.05水准,拒绝H0,

接受H1,认为三种不同药物作用后小白鼠肉瘤重量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即不同药物的抑瘤效果有差别。

课后习题:

1、研究动物被随机分成三个组来比较对三宗不同刺激的反应时间,问动物在三种不同刺激下的反应时间是否有差别。

按v1=2,v2=39 查F界值表,得F0.01(2,39)=19.47,F=123.65>F0.01(2,39),P<0.01,结论:按照a=0.05水准,拒绝H0,接受H1,3种不同刺激下动物的反应时间有差别。

2、为研究某药物的的抑癌作用,使一批小白鼠致癌后,按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随机分为四组,A、B、C三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分别接受不同的处理,A、B、C三个实验组,分别注射0.5、1.0和1.5ml30%的注射液,对照组不用药。经一定时间以后,测定四组小白鼠的肿瘤肿瘤,测量结果见下表。问不同剂量药物注射液的抑癌作用有无差别。

按v1=3,v2=36查F界值表,得F0.01(3,36)=4.38,F=13.71>F0.01(3,36) P<0.01。

结论:按a=0.05水准,拒绝H0,接受H1,认为4个不同剂量药物注射液的抑癌作用有差别。

3、为研究注射不同剂量雌激素对大白鼠子宫质量的影响,取4窝不同种系的大白鼠,每窝3只,随机第分配到3个组内接受不同剂量雌激素的注射,然后测定其子宫质量,结果见下表。问注射不同剂量的雌激素对大白鼠子宫质量是否有影响。

4、某医院在苯扎溴铵(新洁尔灭)器械消毒液以工业亚硝酸钠为防腐剂的抑菌试验中,观察了五种含不同品种防腐剂的苯扎溴铵溶液的抑菌效果,第20天抑菌试验结果(抑菌直径)如下表,问五种溶液的抑菌效果有无差别?四种细菌被抑制的效果有无差别?

生物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生物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重庆西南大学 2012 至 2013 学年度第 2 期 生物统计学 试题(A ) 试题使用对象: 2011 级 专 业(本科) 命题人: 考试用时 120 分钟 答题方式采用: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1、正确无效假设的错误为统计假设测验的第一类错误。( ) 2、标准差为5,B 群体的标准差为12,B 群体的变异一定大于A 群体。( ) 3、一差异”是指仅允许处理不同,其它非处理因素都应保持不变。( ) 4、30位学生中有男生16位、女生14位,可推断该班男女生比例符合1∶1(已 知84.321,05.0=χ)。 ( ) 5、固定模型中所得的结论仅在于推断关于特定的处理,而随机模型中试验结论则将用于推断处理的总体。( ) 6、率百分数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前,应该对资料数据作反正弦转换。( ) 7、比较前,应该先作F 测验。 ( ) 8、验中,测验统计假设H 00:μμ≥ ,对H A :μμ<0 时,显著水平为5%,则测验的αu 值为1.96( ) 9、行回归系数假设测验后,若接受H o :β=0,则表明X 、Y 两变数无相关关系。( ) 10、株高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30150±=±s y (厘米),果穗长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s y ±1030±=(厘米),可认为该玉米的株高性状比果穗性状变异大。 (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 1分别从总体方差为4和12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4的样本,样本平均数分别为3和2,在95%置信度下总体平均数差数的置信区间为( )。

A 、[-9.32,11.32] B 、[-4.16,6.16] C 、[-1.58,3.58] D 、都不是 2、态分布不具有下列哪种特征( )。 A 、左右对称 B 、单峰分布 C 、中间高、两头低 D 、概率处处相等 3、一个单因素6个水平、3次重复的完全随机设计进行方差分析,若按最小显著差数法进行多重比较,比较所用的标准误及计算最小显著差数时查表的自由度分别为( )。 A 、 2MSe/6 , 3 B 、 MSe/6 , 3 C 、 2MSe/3 , 12 D 、 MSe/3 , 12 4、已知),N(~x 2σμ,则x 在区间]96.1,[σμ+-∞的概率为( )。 A 、0.025 B 、0.975 C 、0.95 D 、0.05 5、 方差分析时,进行数据转换的目的是( )。 A. 误差方差同质 B. 处理效应与环境效应线性可加 C. 误差方差具有正态性 D. A 、B 、C 都对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 1、方差分析有哪些步骤? 2、统计假设是?统计假设分类及含义? 3、卡方检验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4、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步骤? 5、平均数有哪些?各用于什么情况? 四、计算题;(共4题、50分) 1、进行大豆等位酶Aph 的电泳分析,193份野生大豆、223份栽培大豆等位基因型的次数列于下表。试分析大豆Aph 等位酶的等位基因型频率是否因物种而不同。( 99 .52 05.0,2=χ, 81 .7205.0,3=χ)(10分) 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Aph 等位酶的等位基因型次数分布 物 种 等位基因型 1 2 3 野生大豆 29 68 96

心理统计学答案

心理统计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5 DCADB 6-10 DCDAA 11-15 CBDCA 二多项选择题:1.ABD 2.ABCD 3.BCD 4.ABC 5.ABCD 6.AC 7.ACD 8.ABCD 9.CD 10.ABCD 一、名词解释题 1.统计总体是指统计研究对象的全体,它是由一系列客观存在的在某些性质上相同的基本单位组成的集合体。(2分) 总体单位是指组成统计总体的具体单位。(2分) 2.定义:组距式数列中各组上限与下限的中点值。(2分)其公式为:组中值=(上限+下限)/2(2分) 3.综合指数是总指数的基本形式,它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2分)凡是一个总量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指标的乘积,将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因素固定下来,仅观察其中一个因素指标的变动程度,这样的总指数就称为综合指数。(2分) 4.时间数列是一种统计数列,它是将反映某类现象在时间上变化和发展的一系列指标数值,按其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统计数列。又称动态数列。(4分) 5.就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根据客观的可能性,在占有一定信息的经验基础上,借助一定工具、技巧和方法,对影响目标实现的诸因素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判断选优后,对未来行动作出决定。(4分) 四、简答题 1.(1)统计标志与指标间的联系: ①汇总关系。指标值是由众多的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②转换关系。转换关系取决于总体与总体单位之间的转换。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单位转换为总体时,则数量标志也转换为指标;而当总体转换为总体单位时,其指标也就转换为数量标志了。 (2)标志与指标的区别: ①说明对象不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②表现形式不同。统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统计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也可以用文字表示,后者即是品质表示。 2.(1)确定调查目的和任务; (2)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3)确定调查项目; (4)制定调查表;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折线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折线统计图》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第104-105页例1) 教学目标: 1、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2、通过自学课本、观察讨论、实践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会看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 教学难点: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这是老师收集的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支数的数据。 2006年:426支;2007年:394支;2008年:468支;2009年:454支;2010年:489支;2011年:499支;2012年:519支。

你想怎样整理这些数据?(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你能说说用统计表或条形图来呈现数据有什么好处吗? 揭示题目:折线统计图。 二、明确学习目标:(在此处明确) 1、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标杆题,展示、反思、点拨: 出示标杆素材:(课本104-105页) 学习活动要求: 1、想一想: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说一说:小组内说说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小组讨论:怎样绘制折线统计图? 【学后反思】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类比训练】:完成课本第105页“做一做” 妈妈记录了陈东0-10岁的身高,根据下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从画好的折线统计图找一找,填一填。 1、陈东从()岁到()岁时长得最快,长了()厘米。 2、陈东身高120厘米时是()岁。 3、陈东10岁时的身高是()厘米,请你猜想一下陈东12岁时的身高是多少?你怎么想的?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doc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联系百分数的意义,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 的分析。 3、遇到不理解或不懂的地方,用下划线和 ?标记出来。便于交流时提出。 4、自己的建议、体会、方法可以在旁边作好批注。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联系百分数的意义,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 的分析。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快乐自学 你喜欢运动吗 ?调查本班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根据下面的统计图: 六(1) 班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1、说一说:从这幅统计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2、我知道这是一幅 () 统计图,它的特点是 () 。 3、我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 () ,它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 () 。要想清楚地知道百分比这样的信息,我们可以选用 () 统计图。

4、一起来认识扇形统计图吧! 自学教材第 107 页,注意拿笔勾画哦!. (1)计算出各运动项目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2)从扇形统计图中,你又能获取哪些信息 ?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 二、合作探究。 讨论交流:扇形统计图是怎样来表示各个数据的?它有什么特点 ? 1、我发现扇形统计图中的 () 代表单位“ 1”, 表示 () ,各个扇形 面积表示 () ,扇形的大小说明了 () 。 2、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 。 3、生活中,你还从 () 见到过扇形统计图 ? 三、学习小结 我们已曾经学过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它的特点是 (); 还有 () 统 计图,它的特点是不但可以表示各部分数量的多少,而且还可以清楚 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我们今天又学习了扇形统计图,它的特 点是 () , 四、智勇大闯关,我是小擂主 1、第一关:小练兵。 完成练习二十五的第1、2 题。 2、第二关 完成练习二十五的第 4 题。 五、学后反思 1、我的收获: 2、自我评价:我对我的课堂表现() ,因为 (

生物统计学

生物统计学

————————————————————————————————作者: ————————————————————————————————日期:

第七章回归分析 第一节回归和相关的概念 方差分析检验一个或多个因子对某一生物变量是否有影响,只涉及一种变量。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统计分析需要回归分析来解决。在自然界,两个或多个变量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现象很常见。 变量间的关系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因果关系,即一个变量的变化受另一个变量或几个变量的制约,如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受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子女的身高是受着父母身高的影响;另一种是平行关系,即两个以上变量之间共同受到另外因素的影响,如人的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兄弟身高之间的关系等都属于平行关系。 设有两个随机变量X和Y,如果变量X的每一个可能的值,都有随机变量Y的一个分布相对应,则称随机变量Y对变量X存在回归(Regression)。 X也是随机变量时,X和Y相互存在回归关系,这两个随机变量间就存在相关(Correlation)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并不严格区分相关和回归。 在回归和相关分析中,必然注意下面一些问题,以避免统计方法的误用。 (1)变量间是否存在相关以及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什么相关等问题,都必须由各具体学科本身来决定。回归和相关只能作为一种统计分析手段,帮助认识和解释事物的客观规律,决不能把风马牛不相及的资料凑到一起进行分析; (2)由于自然界各种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一个变量的变化通常会受到许多其他变量的影响,因此,在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要求其余变量尽量保持在同一水平,否则,回归和相关分析就可能会导致不可靠甚至完全虚假的结果。例如人的身高和胸围之间的关系,如果体重固定,身高越高的人,胸围一定较小,当体重在变化时,其结果就会相反; (3)在进行回归与相关分析时,两个变量成对观测值应尽可能多一些,这样可提高分析的准确性,一般至少有5对以上的观测值。同时变量x的取值范围要尽可能大一些,这样才容易发现两个变量间的回归关系; (4)回归与相关分析一般是在变量一定取值区间内对两个变量间的关系进行描述,超出这个区间,变量间的关系类型可能会发生改变,所以回归预测必须限制自变量Y的取值区间,外推要谨慎,否则会得出错误的结果。 第二节一元线性回归 研究两个随机变量的关系时首先要收集成对数据。 7.1研究土壤中NaCl的含量对植物单位叶面积物质干重的影响时,收集到如下成对数据。问二者的回归关系如何? NaCl的含量0.00.8 1.6 2.4 3.2 4.0 4.8 单位叶面积干重80 90 95 1 根据数据作散点图,分析:1. X与Y的关系密切否?2.线性还是曲线关系?3. 有无偏

心理统计学 A卷 - 答案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 分) 1、中位数{P33} 又称中数,常用MD表示,将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位后,位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就是中位数。 2、刺激变量{P8} 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所以也可以叫做环境变量。是研究者感兴趣或注意到的对被试心理或行为可能产生影响的外在条件或者因素。 3、因变量{P9 即是反应变量} 即是反应变量,是指研究过程中,被试的反应或内外变化。是指在研究中需要观测和记录的变量,通常包括反应的速度,强度,难度,准确度和频数、态度偏向等。 4、样本{p 13} 是按照一定规则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部分个体组成的集合。 5、随机现象{P22} 就是其运动变化具有多种可能的结果,哪种结果会出现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或随机性。 三、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方差分析的适应条件?{P120} 一、总体正态分布 二、变异的可加性 三、不同数据样本的方差齐性 2、符号检验的基本步骤?{P270} 一.提出虚无假设与研究假设 二、计算差值并赋予符号 三、统计推断 3、为什么要学习统计学?{P1-5 五点} 一、统计学是研究随机现象的方法论 二、统计学是心理学研究设计的技术 三、统计学是心理学研究资料分析的技术 四、统计学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表达语言 五、统计学成为心理学专业的应用技术 4、SPSS的一般过程是?{P21 4个步骤} 一、根据研究设计建立正确的SPSS数据文件。 二、根据数据分析的目标而调用相应的菜单和对话框。 三、输出并选择分析结果 四、对结果进行解释。 四、思考题(每小题 15分,共 30 分) 1、积差相关的适用条件。 {p 156} 一、要求成对的数据,即若干个体中的每一个体都有对应的两个观测值,或者配对样本中每对个体分别测量得到的两个变量值 二、数据均来自于正态分布的总体 三、数据是等距的、连续的,包括等距量表数据和等比量表数据。 四、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直线型的, 五、样本容量不宜太小,成对数据的数目不宜少于30对,否则由于数据太少而缺乏代表性,计算出的积差相关系数将不能有效说明两列数据的相关关系。 2、算术平均数的优缺点?{P31} 优点: 一、反应灵敏 二、有严格的确定性 三、适合进一步的代数运算 四、受抽样变动的影响较小 缺点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医学统计学 第一章 绪论 答案 名词解释: (1) 同质与变异:同质指被研究指标的影响因素相同,变异指在同质的基 础上各观察单位(或个体)之间的差异。 (2) 总体和样本: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样本 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 (3) 参数和统计量:根据总体个体值统计算出来的描述总体的特征量,称 为总体参数,根据样本个体值统计计算出来的描述样本的特征量称为 样本统计量。 (4) 抽样误差:由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的差别称为抽样误 差。 (5) 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用p 表示 (6) 计量资料:由一群个体的变量值构成的资料称为计量资料。 (7) 计数资料:由一群个体按定性因数或类别清点每类有多少个个体,称 为计数资料。。 (8) 等级资料:由一群个体按等级因数的级别清点每类有多少个体,称为 等级资料。 是非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单选题: 1. C 2. E 3. D 4. C 5. D 6. B 第二章 计量资料统计描述及正态分布 答案 名词解释: 1. 平均数 是描述数据分布集中趋势(中心位置)和平均水平的指标 2. 标准差 是描述数据分布离散程度(或变量变化的变异程度)的指标 3. 标准正态分布 以μ服从均数为0、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这种正态分布 称为标准状态分布。 4. 参考值范围 参考值范围也称正常值范围,医学上常把把绝大多数的某指 标范围称为指标的正常值范围。 填空题: 1. 计量,计数,等级 2. 设计,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整理资料。 3. σ μχ-=u (变量变换)标准正态分布、0、1 4. σ± σ96.1± σ58.2± 68.27% 95% 99%

人教版扇形统计图公开课

人教版扇形统计图公开课 “扇形图”的教学设计 李佩佩东港镇第二小学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功能 2、能从扇面图中得到正确的信息,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3、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习,并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步骤。 4、在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学会相互沟通和相互评价 5、在决策和形成猜想的过程中,感受数据的收集和使用是非常重要的。第三,情感和态度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收集和利用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重点:在合作讨论过程中,体验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从中寻找信息。 教学难点: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得到有用的信息,并能做出合理的推断。教学过程; 活动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老师:你喜欢运动吗?健康:我喜欢 老师:你知道发展体育的意义是什么吗? 健康:运动可以提高体质,运动员可以为国家赢得荣誉。 老师:老师收集了一个班级开展课外活动的场景。一些学生打乒乓球,一些踢足球,一些跳绳和踢毽子??多多样啊!(展示106页的情况图表或预测),你能同时清楚地看到运动的数量吗?健康:不。

老师:为了知道喜欢各种运动的学生的具体数量,老师还进行了一项特别的调查。今天我还特意带来了调查结果。请过目(出示表格,出示数据): 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子和其他最喜欢的运动是12、8和6 五,九 老师:请想一想,如果我们想清楚直观地看到班上喜欢各种运动的人数,我们可以画出什么样的统计图?学生可以自由发言。 老师:嗯,学生们说的非常好,老师同意了。(显示P106页面条形图)这是老师画的班级最喜欢的运动的图表。从这张条形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默认: 学生1:我知道有12个人喜欢乒乓球,8个人喜欢足球,6个人和5个人分别喜欢跳绳和踢毽子,还有9个人喜欢其他运动。 学生2:从这张柱状图中,我还可以看到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多,喜欢踢毽子的人数最少。 学生3:我也知道比足球更喜欢乒乓球的人有4个。学生4:我还知道六(1)班有40名学生。老师:你怎么知道六(1)班有40个人?学生4:把喜欢各种运动的人数加起来,正好是40人。 老师:是的,条形图的特点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的量有多少。老师:根据柱状图中给出的信息,你能计算出全班喜欢各种运动的人的百分比吗?健康:计算。 显示:(在表单的第三行显示数据) 喜欢运动的人数占全班的百分比。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子,12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考研真题和强化习题详解 第一章绪论 一、单选题 1 .三位研究者评价人们对四种速食面品牌的喜好程度。研究者甲让评定者先挑出最喜欢的品牌,然后挑出剩下三种品牌中最喜欢的,最后再挑出剩下两种品牌中比较喜欢的。研究者乙让评定者将四种品牌分别给予l~5 的等级评定,( l 表示非常不喜欢,5 表示非常喜欢),研究者丙只是让评定者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品牌。研究者甲、乙、丙所使用的数据类型分别是:( ) A .类目型―顺序型―计数型 B .顺序型―等距型―类目型 C .顺序型―等距型―顺序型 D .顺序型―等比型―计数型 2 .调查了n =200 个不同年龄组的被试对手表显示的偏好程度,如下: 该题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数据类型分别是:( ) A .类目型―顺序型 B .计数型―等比型 C .顺序型―等距型 D .顺序型―命名型 3 .157.5 这个数的上限是()。 A . 157 . 75 B . 157 . 65 C . 157 . 55 D . 158 . 5 4 .随机现象的数量化表示称为()。 A .自变量 B .随机变量 C .因变量 D .相关变量

5 .实验或研究对象的全体被称之为()。 A .总体 B .样本点 C .个体 D .元素 6 .下列数据中,哪个数据是顺序变量?( ) A .父亲的月工资为1300 元 B .小明的语文成绩为80 分 C .小强100 米跑得第2 名 D .小红某项技能测试得5 分 7、比较时只能进行加减运算而不能使用乘除运算的数据是【】。 A .称名数据 B .顺序数据 C .等距数据 D .比率数据 参考答案:1 . B 2 . D 3 . C 4 . B 5 . A 6 . C 7.C 二、概念题 1.描述统计(吉林大学2002 研) 答:描述统计指研究如何整理心理教育科学实验或调查的数据,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表达一件事物的性质的统计方法。比如整理实验或调查来的大量数据,找出这些数据分布的特征,计算集中趋势、离中趋势或相关系数等,将大量数据简缩,找出其中所传递的信息。 2.推论统计(中国政法大学2005 研,浙大2000研) 答:推论统计又称推断统计,指研究如何通过局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推论总体或全局的情形;如何对假设进行检验和估计;如何对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如何对两件事物或多种事物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等的统计方法。常用的统计方法有:假设检验的各种方法、总体参数特征值的估计方法(又称总体参数的估计)和各种非参数的统计方法等等。 3 .假设检验(浙大2002 研) 答:假设检验指在统计学中,通过样本统计量得出的差异作出一般性结论,判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4~10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通过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体现数据变化趋势的特点。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能根据统计表所给的数据绘制完成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对数据进简单地分析并能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数据变化的趋势,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优势。,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根据统计表所给的数据正确地完成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学会用折线统计图来分析问题,预测事情的发展趋势,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机器人吗?下面是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 2.分析统计图。 思考:从这张统计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生自由发言,读懂条形统计图。

3.揭示课题。 师:为了便于分析,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出示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统计图)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探究特征,感悟优势 1.初步感知师:刚才,我们在条形统计图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学生观察统计图,指名说一说。问:2010年有多少支队伍参赛?谁来指一指?生:边指边答2010年489支。追问:489在哪?生:在2010年这一列和横着的489这个数据的交点。 2.揭示课题。 师:为了便于分析,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出示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统计图)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思考:所有的信息都找到了,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 3.深入探究。 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独立思考教材中提出的2个问题。 小组交流。全班讨论、交流:你是是怎样看出来的?怎样想的?4.整体感悟。交流: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思考:那么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哪个能更清楚地看出参赛队伍的变化情况呢?为什么?

2017年人民大学统计学生物医学统计学考研参考书

2017年人民大学统计学生物医学统计学考研参考书 统计学:生物医学统计学 风险管理与精算学: 《概率论》,李贤平,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理统计基础》,陆璇,清华大学出版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茆诗松、周纪芗,中国统计出版社 《应用回归分析》,何晓群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统计学》,贾俊平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数学分析》上、下册复旦大学数学系陈传璋、金福临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代数》北京大学出版社 《概率论》李贤平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理统计基础》陆璇清华大学出版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茆诗松、周纪芗中国统计出版社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流行病学》詹思延人民卫生出版社 《卫生统计学》方积乾、徐勇勇、陈峰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专业学位)应用统计: 《统计学》第四版贾俊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配套习题 《应用回归分析》何晓群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多元回归分析》何晓群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抽样技术》金勇进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时间序列分析》易丹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刘次华高等教育出版社配套习题 2017年新祥旭考研全程复习计划

一、英语全程规划 基础阶段(3月-6月) 1.学习目标:完成至少1轮的单词背诵,巩固语法基础 2.阶段重点:英语单词、语法 3.复习建议: (1)英语每天抽空背背单词,建议时长0.5-1h;不管是用单词软件还是传统词书,不管是用词根词缀还是死记硬背,最重要的是每天都背。积累到某一天时,你会发现好多文章都看得懂了。 (2)英语基础不牢的童鞋,应该花点时间复习语法。语法知识能帮助你在读文章和翻译时更加流畅、对文章意思把握得更准确。 (3)多看看新闻,关注时事热点。近年来的英语作文和阅读都是涉及到热点话题的。 (4)不建议大家在这个阶段做习题集。 强化阶段(7月-10月) 1.学习目标:熟读并详细分析近10年真题 2.阶段重点:真题真题真题,重点是阅读 3.复习建议: (1)单词记忆每天进行,不间断。 (2)定时做真题阅读,做完后详细分析。 ①利用早上整段的时间做真题(作文可以不写),不要查单词,完全自己做,然后对答案,之后看一下答案分析。 ②每天分析2-3篇,分析包括:第一遍分析正确选项,第二遍分析错误选项的设置,第三遍在原位中找对应的句子,是每个选项对应的句子哟,分析为什么这样出题,第四遍,了解文章的背景,作者的情感。 ③此阶段不建议专门建立单词笔记本,重要的单词在分析时顺便查一下就好。 ④时间比较充足的童鞋可以全文翻译阅读原文。 (3)完成阅读后,用同样的方法完型、翻译和新题型。完型和新题型这两类题型不用全文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统计图》导学案

第1课时扇形统计图 学习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用扇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3.体会统计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统计的实用价值。 学习重点: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的信息。 学习难点: 会根据扇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学法指导: 1.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自学时要找出疑难问题,课上与同伴交流。 2.展示时要结合合作学习时得出结论的过程及方法展示。 知识链接: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用直条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它用于表示各个数量的多少,对比鲜明。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用折线的上升或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它既可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又可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

自主预习 (1)六(1)班同学最喜欢运动项目的情况如下表。 1.你能从上表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组内互相说一说) 2.你能计算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各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吗? 3.用哪种统计图可以表示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4.自学课本第96-97页的内容,扇形统计图有何优点?

合作探究 根据图2试着完成以下任务,相信你一定行! 六(2)班本期图书借阅统计图六(3)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图2 图3 1.在图2中,整个圆表示(),“■”表示(),“□”表示()。 2.你从图中还读出了哪些数学信息?(合做交流时,组内小展示,看谁读出的信息多) 3.扇形统计图用整个圆代表(),用不同大小的扇形来表示(),扇形统计图能更清楚的表示()。 4.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组内小展示) 应用提升 六(3)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如图3: 1.你能读出哪些信息?(组内B、C同学口头展示,A补充) 2.喜欢跳绳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3.如果全班有50人,喜欢打乒乓球的有多少人?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自学指导书(精)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自学指导书 一、选择题 1、中数在一个分布中的百分等级是() A、50 B、75 C、25 D、50-51 2、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 A、平均差 B、平均误 C、平均次数 D、平均值 3、两个N=20的不相关样本的平均数差D=2.55,其自由度为() A、39 B、38 C、18 D、19 4、在大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中,当Z≥2.58时,说明() A、P〈.05 B、P〈.01 C、P〉.01 D、P≤.01 )5、在一个二择一实验中,被试挑12次,结果他挑对10次,那么在Z=(X-M B /S 这个公式中X应为() B A、12 B、10 C、9.5 D、10.5 6、当XY间相关程度很小时,从X推测Y的可靠性就() A、很小 B、很大 C、中等 D、大 7、在处理两类刺激实验结果时,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不可以用正态分布来表示二 项分布的近似值?() A、N〈10 B、N≥10 C、N〉30 D N〉10 8、在心理实验中,有时安排两组被试分别在不同的条件下做实验,获得的两组 数据是() A、相关的 B、不相关的 C、不一定 D、一半相关,一半不相关 9、运用非参数分析时,要求处理的数据是() A、十分精确的 B、注明单位的 C、大量的 D、等级形式的 10、在X2检验时,遇到下面哪种情况时不宜再用X2检验?() A、F〉10 B、F〈5 C、F〉5 D、F〈10 二、填空题 1、统计是一种(),它要在()正确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2、用曲线图比较两组的实验结果时,如果两组被试的人数不同,就不能用 ()比较,用()数进行比较 3、在集中趋势的指标中()、()不受极端数值的() 4、当平均数大于中数或()时,曲线向()偏斜 5、当一种变量增加时,另一种变量也随着(增加),说明这两者间有着()关系 6、没有因果关系的事物之间,()系数()等于零 7、正态分布因其M和()不同而各异,M值大,曲线的集中趋势在横轴上越偏() 8、无论总体分布是否正态,从中抽取许多大样本,其平均数的分布都趋于 ()分布 9、统计检验结果的显著与否是()的,它的科学性表现在说明了()可能有多大 10、显著检验要解决的问题是两个()平均数据的差异是否显著地大于()误差 三、名词解释

医学统计学第三版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2. ANOVA 实验结果 Sum of Squares df Mean Square F Sig. Between Groups 43.194 3 14.398 13.697 .000 Within Groups 37.842 36 1.051 Total 81.036 39 Multiple Comparisons Dependent Variable: 实验结果 Dunnett t (2-sided)a (I) 分组(J) 分组Mean Difference (I-J) Std. Error Sig. 95% Confidence Interval Lower Bound Upper Bound 0.5 对照组-2.15000*.45851 .000 -3.2743 -1.0257 1.0 对照组- 2.27000*.45851 .000 - 3.3943 -1.1457 1.5 对照组-2.66000*.45851 .000 -3.7843 -1.5357 F=13.697 P=0.000004 P A=0.000113 P B=0.000051 P C=0.000004均小于0.001 根据完全随机资料的方差分析,按α=0.05水准,拒绝H0,接受H1,认为四组治疗组小白鼠的肿瘤重量总体均数不全相等,即不同剂量药物注射液的抑癌作用有差别。 3. Tests of Between-Subjects Effects Dependent Variable: 重量 Source Type III Sum of Squares df Mean Square F Sig. Hypothesis 99736.333 1 99736.333 58.489 .005 Error 5115.667 3 1705.222a 治疗 Hypothesis 6503.167 2 3251.583 44.867 .000 Error 434.833 6 72.472b 分组 Hypothesis 5115.667 3 1705.222 23.529 .001 Error 434.833 6 72.472b F:44.867 23.529 P:0.000246 0.001020<0.01 根据随机区组资料的方差分析,按α=0.05水准,拒绝H0,接受H1,三组注射不同剂量雌激素的大白鼠子宫重量总体均数不全相等,即注射不同剂量的雌激素对大白鼠子宫重量有影响 5.

生物统计学(第三版)

概论 名词: 生物统计: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应用到生物学中以分析和解释其数量资料的科学 试验设计:试验工作未进行之前应用生物统计原理,来制定合理的试验方案,包括选择动物,分组和对比以及相应的资料搜集整理和统计分析的方法。 总体与样本 ?数据具有不齐性。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population); ?含有有限个个体的总体称为有限总体; ?包含有无限多个个体的总体叫无限总体; ?总体中的一个研究单位称为个体(individual); ?从总体中随机抽出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个体称为样本(sample); ?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目叫样本容量或大小,常记为n。 ?通常把n≤30的样本叫小样本,n >30的样本叫大样本。 随机抽取(random sampling) 的样本是指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组成 样本。 变数与变异数列、变量: ?变数:研究中对样本个体的观察值。 ?变量:相同性质的事物间表现差异性的某种特征。如:身高、体重。 ?变异数列:将变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数列。 参数与统计量 ?由总体计算的特征数叫参数(parameter); ?由样本计算的特征数叫统计量(staistic)。 准确性与精确性 ?准确性(accuracy)也叫准确度,指观测值与其真值接近的程度。若x与μ相差的 绝对值|x-μ|小,则观测值x的准确性高;反之则低。 ?精确性(precision)也叫精确度,指重复观测值彼此接近的程度。若观测值彼此接 近,即任意二个观测值xi、xj相差的绝对值|xi -xj |小,则观测值精确性高;反之 则低。 ?调查或试验的准确性、精确性合称为正确性。由于真值μ常常不知道,所以准确性 不易度量,但利用统计方法可度量精确性。 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也叫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是由于许多无法控制的内在和外在的偶然因素所造成。带有偶然性质,在试验中,即使十分小心也难以消除。随机误差影响试验的精确性。统计上的试验误差指随机误差。这种误差愈小,试验的精确性愈高。 系统误差也叫片面误差(lopsided error),是试验处理之外的其他条件明显不一致所带来的偏差。是由于试验动物的初始条件相差较大,饲料种类、品质、数量、饲养条件未控制相同,测量的仪器不准、标准试剂未经校正,以及观测、记载、抄录、计算中的错误所引起。系统误差影响试验的准确性。 系统误差是一种有原因的偏差,因而在试验过程中要防止这种偏差的出现。随机误差是偶然性的。整个试验过程中涉及的随机波动因素愈多,试验的环节愈多,时间愈长,随机误差发生的可能性及波动程度愈大。随机误差不可避免,但可减少,这主要依赖控制试验过程,尤

生物统计学名词解释

生物统计学 1、参数与统计量 参数,是指从总体中计算所得的用以描述总体特征的数值,是反映总体基本情况的特征数。如:总体平均数、总体标准差。 统计量,是指从样本中计算所得的数值称为统计量,是反映样本基本情况的特征数,一定程度上是对总体参数的估计值。如:样本平均数、样本标准差。 2、标准差与变异系数 标准差和变异系数都是反映离散性的特征数即变异数中的一种。 标准差有总体标准差和样本标准差之分:б=N x 2) (∑-μ、S=1)(2--∑n x x 。标准差的大小受多个变量影响,若各变量间差异大标准差也大。标准差的值较大时,x 的代表性受到削弱。要用标准差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间的变异程度时,必须满足:标准差相近似,且单位相同。 变异系数是度量数据资料变异程度的常用指标。变异系数CV=x s ×100%,是样本变量的相对差异量,是为不带单位的纯数。变异系数CV 可比较多个样本的变异系数。 3、精确性与准确性 准确性也称准确度,是指测定值与真值的符合程度大小。 精确性也称精确度,是指多次测定值的变异程度。 4、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 双侧检验是指进行假设检验时将拒绝性概率分置于理论分布的两侧。备择假设为

HA :0μμ≠(或21μμ≠)。单侧检验是指进行假设检验时将拒绝性概率分置于理论分布的一侧。备择假设为HA :0μμ> (0μμ<),或:21μμ>(21μμ<) 5、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 若H0是真实的,经过假设检验却否定了它,则犯了一个否定真实假设的错误—即第一类(Ⅰ类)错误,亦称“弃真”。犯第一类错误(“弃真”)的概率即为显著性水平α。若H0不是真实的,经过假设检验却接受了它,则犯了一个接受非真实假设的错误—即第二类(Ⅱ类)错误,亦称“纳伪”。犯第二类错误(“纳伪”)的概率为β。当样本含量相同时,显著性水平α↓,则β↑;反之,β↓,则α↑。 6、比较五个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时,检验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若用t 检验对四个样本进行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时,分别对两个样本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会产生较大误差,提高了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假设每次比较所确定的检验水准α=0.05,则每次检验拒绝H0不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为 1-0.05=0.95。比如对五个样本进行t 检验,需比较1025=C 次,那么10次检验都不 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为(1-0.05)10=0.5990,而都拒绝H0时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为401.0)05.0(11=P 10=--。 故比较多个样本平均数时不适用于t 检验,而用方差分析可有效地控制第一类错误。 用方差分析比较四个样本的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时,按照变异原因的不同,将测量数据资料的总变异分解成处理效应和试验误差,通过比较各种原因在总变异中所占的重要程度,并作出其数量估计。方差分析比t 检验运算简便,也比t 检验更为精确。 7、独立事件和概率的乘法原则

东北师范大学2017秋心理统计学第一次作业及答案

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已知n=10的两个相关样本的平均数差是10.5,其自由度为 A. 9 2. 用从总体抽取的一个样本统计量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称为 B. 点估计 3. 双侧检验是关于()的检验 B. 只强调差异而不强调方向性 4. 某一事件在无限测量中所能得相对出现的次数是 C. 概率 5. 从变量的测量水平来看,以下数据与其他不同类的变量取值 D. 1克 6. 在3×2×2的设计当中有多少个一级交互作用 A. 3 7.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是 C. 综合的F检验 8. 进行分组次数分布统计时,关键的一点是 A. 确定每组的取值范围 9. ()表明了从样本得到的结果相比于真正总体值的变异量 D. 取样误差 10. 关于独立组和相关组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独立组问题往往来自组内设计 B. 相关组问题往往来自组内设计 C. 独立组的两个样本的容量可以不同 D. 相关组的两个样本容量必然相同 满分:3 分 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统计分组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A. 分组以被研究对象本质特征为基础 B. 分组以被研究对象的具体特征为基础 C. 分组标志要明确 D. 分组要包含所有数据 E. 分组要适当剔除极端 数据 满分:3 分 2. 对于HSD检验和Scheffe检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种检验都是事后检验 B. HSD检验比Scheffe检验更加敏感 C. HSD检验 只能用于n相等的情况 D. 只有Scheffe检验控制了族系误差 E. 以上说法 均正确 3. 次数分布图可以清晰直观的给出数据的分布趋势,有不同的类型 A. 直方图 B. 棒图 C. 折线图 D. 茎叶图 E. 饼图 4. 二项分布涉及的问题中 A. 个体要么具有某种特征,要么不具有某种特征 B. 要么发生事件X,要么发生事件Y C. 一个事件具有两个特征 D. XY时间可 以同时发生 E. XY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不同时发生 5. 次数分布图包括: A. 直方图 B. 圆形图 C. 次数多边形图 D. 累加次数分布图 E. 折线 图 6. 下列属于非参数检验的方法有 A. 卡方检验 B. 符号检验 C. 符号等级检验法 D. 秩和检验 E. 中位数检验等。 7. Z统计量和t统计量有以下哪些关系 A. 使用条件相同 B. 使用条件不同 C. 标 准误公式几乎一样 D. t分数的标准误是估计值 E. 两者的差异来自样本方差和总体方差的替代 8. 下列属于独立样本的假设检验的特点是 A. 所利用的分布是均值的差异的分布,而不是均值的分布 B. t统计量临界值的确定需要同时考虑两个样本的自由度 C. 所比较分布的样本分数是基于两个分数的差 D. 所利用的分布是样本均值的分 布 E. 统计量临界值的确定只需要一个样本的自由度 9. 关于自由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描述了样本中可以自由变化的分数的数目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

《折线统计图》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并知道其特征。 2、初步学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3、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 4、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 教学难点: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趣促学 提问:小朋友们知道2008年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北京) 师:那你知道在过去的几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金牌的情况吗? 教师出示:24届奥运会获5枚金牌;25届奥运会获16枚金牌;26届奥运会获16枚金牌;27届奥运会获28枚金牌;28届奥运会获32枚金牌。提问:这样表达大家认为好吗?为什么? 教师:大家提出了自己的理由,那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 学生:统计表、条形统计图 教师投影出示: 提问:从这统计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教师引导学生探讨) 二、探究新知,强化技能 1、教师出示完整的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师:除了用条形统计图画以外,我们还可以这样画,看看和刚才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你能给这种统计图起个名字吗?

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由阐述,教师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教师板书课题) 2、观察这幅折线统计图有哪些要素? 学生观察后回答:标题、横轴、纵轴、线段、单位长度等 3、掌握折线统计图 提问:你能从这张折线统计图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让学生同坐之间交流,然后集体汇报。 4、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异同 提问:今天学习的折线统计图与以前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异同?哪个能更好地反映我国奥运代表团夺取金牌数的变化情况?为什么? 学生充分探讨,然后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显示数据的增减变化规律。 5、联系实际生活举例论证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提问:你有没有在其它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 学生回忆在生活中见到的折线统计图,如股票分析图、病人的心电图等,根据学生介绍可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 6、绘制折线统计图 教师:折线统计图有这么大的优点,那怎样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它的画法。 让学生打开课本看第110页例2,教师课件出示“陈东0~10岁身高情况统计图”。 提问:观察与前面的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理解纵轴上0~50厘米用折线表示的意义(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选择正确而合理的刻度)。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先确定位置再描点,然后再将这两点连成线段。(教师课件演示0岁~2岁的描点、连线过程) 提问:你能把这张折线统计图完成吗? 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在课本上绘制折线统计图,完成后教师课件演示绘制的完整过程,同时选取部分同学绘制的折线统计图在实物展台上展示。 三、全课总结,构建模型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阐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适当点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