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绝对收入假说

绝对收入假说

绝对收入假说
绝对收入假说

绝对收入假说

I概述

绝对收入假说(hypothesis of absolute income)也称为绝对收入理论、绝对收入假设、绝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模型。凯恩斯于1936年在其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凯恩斯认为,居民储蓄都是以现行绝对收入水平为预算约束,以流动偏好、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收益递减三大心理规律为动机,每个人的消费与储蓄不受他人消费和储蓄影响,居民储蓄仅受现期收入的影响。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认为,在短期中,收入与消费是相关的,即消费取决于收入,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消费倾向。同时,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将增加,但消费的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重是递减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这种理论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

II基本内容

(1)可支配收入由储蓄和消费支出组成。

(2)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都可以表示成一元一次函数。

(3)边际消费倾向一般小于平均消费倾向,且二者都是递减的,这说明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储蓄量在可支配收入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4)边际效用倾向是一个恒小于一的正数。

(5)自发性消费是广泛存在的。

强调绝对收入决定当前消费。在短期中,收入与消费是相关

的,即消费取决于收

入,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即消费倾向。

III主要观点

①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凯恩斯指出:在通常情况下,总需求函数中的消费部分,确以总所得(以工资单位计算)为其主要变数。

②凯恩斯所说的收入是指现期绝对实际收入水平。所说"现期"是指本期收入,不考虑过去的和未来的收入;所说"绝对"是指收入的绝对水平,不考虑收入的相对水平;所说"实际"是指按货币购买力计算的收入,不考虑按货币计算的名义收入。这种对收入的限定,是凯恩斯的收入理论与其他收入理论的重要区别。

③消费支出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消费支出增加幅度小于收入增长幅度,0

④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是一种规律,随着收入的提高,在增加的收入中增加的消费支出所占比例逐渐下降,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这就是凯恩斯著名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凯恩斯认为,这一规律之所以起作用,是基于人类的基本心理法则。

⑤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这是由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推导出来的。

IV意义

概括起来,绝对收入假说的中心是消费取决于绝对收入水平,

以及边际消费的倾向递减。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对消费函数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该假说也存在严重的理论缺陷,主要是绝对收入假说只是个即期模型,以心理分析为基础,是一种很大程度的主观推测,没有合适的微观基础,从而缺乏坚实的基础,所以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只能是一个过渡性的学说。后来经济发展实践证明边际消费递减规律是不存在的,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基本上是相等的,以致产生了使许多经济学家不断探索的消费函数之谜。

V局限

绝对收入假说在肯定收入对储蓄约束和心理功能影响这两个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其局限在于:

(1)排斥每个人消费、储蓄行为受他人影响的事实,肯定个人消费、储蓄是孤立的行为,从而忽视社会因素对消费、储蓄的影响,结果把居民储蓄变动看成孤立的个人行为。

(2)排斥每个人收入的跨期预算,从而忽视储蓄心理预期和生命周期功能,结果不能从动态的、长期的角度反映储蓄变动的态势

VI历史地位

绝对收入假说在凯恩斯理论体系中的地位独特而重要。它被用来代替与否定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们所普遍信奉的教条就是萨伊定律,论证经济的内在不稳定性,否定利率对消费从而对储蓄的影响,论证直接刹激消费请求的重要性和投资的极端重要性。从该假说出发,凯恩斯导出了其货币政策机动战略论和货币政策次要论。

简述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

(1)简述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 答:①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凯恩斯指出:在通常情况下,总需求函数中的消费部分,确以总所得(以工资单位计算)为其主要变数。 ②凯恩斯所说的收入是指现期绝对实际收入水平。所说"现期"是指本期收入,不考虑过去的和未来的收入;所说"绝对"是指收入的绝对水平,不考虑收入的相对水平;所说"实际"是指按货币购买力计算的收入,不考虑按货币计算的名义收入。这种对收入的限定,是凯恩斯的收入理论与其他收入理论的重要区别。 ③消费支出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消费支出增加幅度小于收入增长幅度,0<MPC<1。 ④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是一种规律,随着收入的提高,在增加的收入中增加的消费支出所占比例逐渐下降,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这就是凯恩斯著名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凯恩斯认为,这一规律之所以起作用,是基于人类的基本心理法则。 ⑤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这是由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推导出来的。 (2)简述杜森贝的相对收入理论 答:①在稳定的收入增长时期,储蓄率和平均消费倾向不取决于收入水平,这一点和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相同。 ②从长期考虑,平均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是稳定的,因为其影响因素在长期中变化不大,这种长期消费倾向的稳定性对消费函数之谜是一个很好的解释。这一点和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的结论相同。 ③从短期考察,储蓄率和边际消费倾向取决于现期收入与高峰收入的比例。由此使短期消费会有波动,但由于习惯效应的作用,收入减少对消费减少作用不大,而收入增加对消费增加作用较大。 ④把长期和短期影响结合在一起,引起储蓄率或平均消费倾向变化的自变量为现期收入与高峰收入之比。 (3)简述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

《宏观经济学笔记》

九、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美国卢卡斯的货币周期模型。困境。之后对总产量不稳定的新古典解释主要集中到实际冲击而非货币冲击,这就是所谓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属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范畴。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简称RBC理论)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一脉相承,是以微观经济主体的偏好、技术、禀赋等假设为基础,通过完全竞争和市场出清实现一般均衡,因生产函数会受到随机技术冲击等实际因素的影响,从而经济会呈现出周期与波动的现象。经济周期所产生的产出波动不是实际GDP对潜在GDP的背离,而是潜在GDP本身的变动。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供给面而不是需求面冲击是导致经济周期的根本原因如技术进步引起的生产力冲击,能源价格上升的冲击。宏观经济学会受到一些实际因素的冲击,明显的呃呃两个例子是石油危机和农业歉收,还有诸如战争、人口增减、技术革新等。因此该理论认为经济的波动是随机的,不可预测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其中最常见、最值得分析的是技术的冲击,而且技术冲击是经济波动的动力之源,而总需求冲击如货币即使在短期,也是中性的,因此不是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 1、作为波动源的技术冲击 “古典”经济学在解释周期的扩张阶段是,也提到技术变化对产出和就业的正向影响,但是在那里技术变化专指机器设备的革新。现代西方学者所提出的理论不仅用技术变化解释经济的增长,还用它解释劳动生产率的变动。为此,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接受了新古典增长理论对技术变化的定义,及技术变化包括任何事生产函数发生移动,而不涉及投入要素数量变化的因素。根据这个定义,诸如管理的成功与失败也构成技术冲击,也会带来技术变化。 2、基本理论 在人口和劳动力固定的情况下,一个经济中所生产的实际收入便取决于技术和资本存量,从而总量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在所考察时期的期末,经济中的可供利用资源为当期的产量加上没有折旧的资本存量, 即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假定经济当中的每个人具有相同的偏好。代表。该理论进一步假定,这个代表的偏好仅依赖于可延续未来无限期的每年的消费,他每年对更多消费的偏好减少,即从消费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减。这样,这个代表最好的做法是在整个生命期内均匀地消费。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

课程的考核要求 本课程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时间为2小时(120分钟) 总评成绩的计算依据: (1)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其中期中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课堂小测验(至少两次)占5%,作业等占5%。 (2)期终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以期终考试成绩为依据。 如下表所示: 平时成绩(30%)期终成绩(70%)总评成绩(100%) 期中考试(20%) 期终考试(70%)100% 课堂小测验(5%) 作业等(5%) 识记部分约占30%;理解部分约占40%;运用部分约占30%。 考试题型包括判断、选择、作图、计算、简答、分析论述等。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主要概念 国民生产总值(GNP)、国生产总值(GDP)、名义国生产总值和实际国生产总值、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总投资和净投资、重置投资、存货投资、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净出口、间接税、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储蓄一投资恒等式。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列入国生产总值的核算中( )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发放给贫困家庭的救济金 C、经纪人从旧房买卖中收取的佣金 D、保险公司收到的家庭财产保险费 2、“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0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对,也可能不对 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3、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中? ( )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购买普通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 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4、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美元,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为2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 A、2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 B、12500亿美元和10500亿美元 C、2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 D、7500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 5、以下正确的统计恒等式为( ) A、投资= 储蓄 B、投资= 消费 C、储蓄= 消费 D、总支出- 投资= 总收入- 储蓄 6、下列项目中,( ) 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 B、股息 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 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7、以下( ) 不能计入国生产总值 A、企业的库存 B、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务折合成的收入 C、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 D、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收入 8、民工在打工所得收入应该计入到当年( ) 中 A、的国生产总值(GDP) B、的国民收入(NI) C、的国民生产总值(GNP) D、的国生产总值(GDP) 9、通货膨胀时,GNP价格矫正指数( ) A、大于1 B、小于I C、大于0 D、小于0 10、一国的国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11、如果:消费额= 6亿元,投资额= 1亿元,间接税= 1亿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额= 1.5亿元,出口额= 2亿元,进口额= 1.8亿元,则( ) A、NNP = 8.7亿元 B、GDP = 7.7亿元 C、GDP = 8.7亿元 D、NNP = 5亿元

持久收入理论和生命周期假说

持久收入理论和生命周期假说 ——现代经济学学习笔记之六十 消费与投资是宏观经济学中一对十分重要的范畴。消费指的是居民户在最终的商品和服务上的支出。研究消费理论,就是要找出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和变化情况,公认的消费决定因素是可支配收入,其次是财富等其他因素。对消费需求的基本经济学理论,自凯恩斯以来,有许多颇具影响力的假说,最著名的有莫迪里安尼(F.Modiglianni) 的生命周期假说、弗里德曼(M.Friedman)的持久收入假说和杜森贝(J.Duesenberry) 的相对收入假说。这些不同的假设性消费理论之间存在一定的共同性, 否则不会并存, 但这些假说又都有自身的特点, 需要接受长期的实证检验。这些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对消费与收入的关系进行定性与定量的论证,得出了近似的结论。 自1936年凯恩斯(Keynes)在《通论》一书中提出绝对收入假说(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AIH)后,有关消费函数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创新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以莫迪里安尼(Modigliani,1954)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Life Cycle Hypothesis,LCH)和弗里德曼(Friedman,1957)提出的持久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PIH) 为标志,消费函数研究在新古典经济理论的框架之内进行。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受理性预期革命的影响,霍尔(Hall,1978)将理性预期(Rational Expectation RE)因素引入生命周期和持久收入假说,提出了随机游走假说(Random Walking Hypothesis,RWH),标志着消费函数研究进入了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弗莱文(Flavin,1981)发现的过度敏感性(Excess Sensitivity)、坎贝尔和迪顿(Campbell and Deaton ,1989)发现的过度平滑性(Excess Smothness)、共同对霍尔假说构成了有力的挑战并因此引发了大量新假说,如流动性约束(Liquidity Constraints,LC)假说,预防性储蓄(Precautionary Savings ,PS)假说,损失厌恶(Loss Averse ,LA)假说,近似理性(Near Rationality ,NR)假说等,这是消费函数研究的第三阶段。目前所有的前沿研究都处于这一阶段。 一、基本消费理论 体现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系的最好工具是消费函数。研究现代消费理论一般都从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开始。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中首次成功地将消费与收入水平相联系,明确地将消费作为收入绝对水平的函数,并用边际消费倾向(MPC)和平均消费倾向(APC)等概念来阐述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一般被称之为绝对收入假说(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其要点是:当前消费主要依赖于当前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是决定一个国家消费的核心因素。 简要回顾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绝对收入假说的方程式是: C=C0+m×YD 式中C表示消费,Co是自主消费,m表示边际消费倾向,YD是即期可支配收入。 公式两边同时除以YD,得到 C/YD=Co/YD+m

中国社会阶层已逐渐固化

中国社会阶层已逐渐固化 茅于轼 和贫富差距同样重要,但不被关注的一个指标是社会的垂直流动性,即低收入阶层是 否容易进入中高收入阶层。收入差距大,但是垂直流动性很高,未必都是坏事,它能鼓励低收入者奋发图强进入中高收入阶层。相反,绝对的收入差距虽然不大,但是垂直流动性很差,会造成社会发展的停滞,和低收入者的愤愤不平,这对社会是危险的。 特权让垂直流动性变差中国在改革初期,有较高的垂直流动性。那时候阶级斗争对社 会一部分人的歧视逐渐取消,一些久被压迫的人,地富反坏右和他们的子女获得一定程度的解放,焕发出极大的热情。他们中有不少人通过跑单帮,做买卖,搞发明创造,发奋读书成为万元户、企业家、学者。 但是近年来由于利益集团的逐渐形成和巩固,特权者彼此勾结,外面的人很难进入。 某些行业的平均工资比市场水平高出一倍,外面的人是进不去的,只有靠特殊关系才能够获得这种非市场的待遇。中国的官本位制,不同级别的官享受不同的待遇,而且这种待遇可以传给子女,所以会有“我爸是李刚”的发威声。现在和过去相比较垂直流动性大大地降低了。 中国的户口制度也妨碍了垂直流动性。移民进城的打工者不能获得城市户口。连他们 的子女,虽然出生在城市,是城市里土生土长的人,还不被认同是城市居民。在高考,购房,买车,办证(如申请护照,办理出国)等方面都受歧视。户口变成了一种身份歧视,而不是对居住的管理。这和改革前阶级划分没有什么两样。父亲或祖父是“剥削阶级”,儿子,孙子也还是剥削阶级。相反,一些处于权势地位的人,尽管出了事,摇身一变继续能留在权势阶层里。有些当官的因为犯错误被记过或降级,不久又能异地官复原职,靠的就是特权。 美国一直保持较好的垂直流动性。比尔·盖茨就出身平凡;奥巴马是一个黑人,也能当 上总统;前国务卿赖斯也是黑人;再前国务卿奥尔布莱特是来自东欧的移民。在那里权势人士的子女未必权势,里根总统的儿子失业只能排队领救济金。美国也有一些大富豪由于资产管理不善,几天之内变为穷人。他们没有固定的特权可以依靠,所以流动性很高。美国是一个贫富差距大,而垂直流动性也大的社会。不少外国人愿意去美国谋发展,就是因为垂直流动性高的缘故。 要改善垂直流动性需要普及教育,消灭特权,发展社会公益,信息畅通无阻,人的基本权利得到保障。中国在这些方面,只有基础教育普及做得较好,其他方面都是问题重重。这些问题不解决,中国的垂直流动性很难能得到改善。

西方经济学(下)

一、 单选题 1. 下列产品中不属于中间产品的是:(B) A.某造船厂购进的钢材; B.某造船厂购进的厂房; C.某面包店购进的面粉; D.某服装厂购进的棉布 2. 名义GNP为1100,实际GNP为1000,则GNP核价指数为;(D) A.9.09; B.90.91; C.1.11; D.110 3.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C )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4.在一个两部门经济中,如与收入水平无关的消费为50亿美元,投资为30亿美元,边际储蓄倾向为0.2, 则均衡收入为(B)。 A.80亿美元; B.400亿美元; C.150亿美元; D.120亿美元 5.在国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9的情况下,如果出现50亿元的通货紧缩缺口,国民收入减少量为( C ) A.50亿元; B.450亿元; C.500亿元; D.600亿元 6.在下列情况中,应该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是( B ) A.去年生产而在今年销售出去的计算机; B.当年生产的计算机; C.张山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让给他 人的计算机; D.某计算机厂商当年计划生产的计算机 7.新古典经济学的定义为(E) A.效率是非常必要的; B.需求是不能全部满足的; C.消费是经济行为的首要目的; D.资源的最佳配置是必要的; E.以上说法全都正确 8.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原因是(A) A.政府支出的增加; B.政府支出的减少; C.私人投资的减少; D.消费的减少 9.引入国际市场的四部门模型与三部门模型相比,乘数效应将(A)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不能确定 10.“征富济贫”可以提高(C) A.增加国家的税收,减少即期消费; B.增加国家的税收,增加即期消费; C.提高国民平均边际消费倾向; D.提高国民平均边际储蓄倾向 11.根据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如果投资增加150亿元,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收入水平将增加 ( C ) A.190亿元; B.150亿元; C.750亿元; D.120亿元 12.如消费函数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则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D)。 A.递减;递减; B.递减;不变; C.不变;不变; D.不变;递减 13.已知国民收入为20亿美元,政府预算有2亿美元的赤字,国际收支逆差为2亿美元,储蓄额为4 亿美元,则(D)。 A.政府支出为3亿美元; B.消费额为15亿美元; C.消费加政府支出为16亿美元; D.投资为4亿美元 14.在一个两部门经济中,如与收入水平无关的消费为50亿美元,投资为30亿美元,边际储蓄倾向为0.2, 则均衡收入为(B)。 A.80亿美元; B.400亿美元; C.150亿美元; D.120亿美元 15.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出现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是( B ) A.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B.结构性通货膨胀; C.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D.通货膨胀的惯性 16.当经济中存在通货紧缩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C ) A.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增加政

07-08第1学期《宏观经济学》课程考试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在宏观经济学创立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一部著作是__________。 A..亚当. 斯密的《国富论》 B. 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C. 凯恩斯的《通论》 D.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 2.美国GDP中最大的组成部分是__________。 A.消费 B.投资 C.政府购买 D.净出口 3.以下变量都是流量,除了__________ 。 A. 个人财富 B. 消费支出 C. 个人可支配收入 D.GDP 4.在凯恩斯主义交叉图中,45度线表明__________。 A.当消费增加时,GDP的值增加 B. 实际支出总是等于计划支出 C. 当实际收入增加时,均衡收入增加 D. 以上都对 5.税收的减少将__________ 。 A. 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上移动并使IS曲线向左移动 B. 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上移动并使IS曲线向右移动 C. 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下移动并使IS曲线向左移动 D. 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下移动并使IS曲线向右移动 6.如果投资对利率变得很敏感,那么__________。 A.IS曲线将变得更陡峭 B. IS曲线将变得更平坦 C. LM曲线将变得更陡峭 D. LM曲线将变得更平坦 ,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则__________。 7.根据货币数量恒等式MV PY A. LM曲线将向上倾斜 B. LM曲线将向下倾斜 C. LM曲线将呈水平 D. LM曲线将呈垂直 8.IS曲线右方各点代表了__________。

A.总需求大于总供给B.总支出大于均衡时要求的水平 C.总支出小于均衡时要求的水平D.计划支出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9.引起IS曲线向左移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 A.政府决定新建一条高速公路B.政府决定降低个人所得税 C.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D.本国货币升值 10. 引起LM曲线向左移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 A.物价水平不变,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 B.物价水平不变,中央银行提高要求的准备金率 C.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D.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没有变动,但物价水平下降了。 11.根据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实际GDP总是__________。 A.大于自然率的产出水平B.等于自然率的产出水平 C.小于自然率的产出水平D.小于或等于自然率的产出水平 12.持久收入假说与__________。 A.杜森贝利有关 B.莫迪利安尼有关 C.弗里德曼有关 D.卢卡斯有关 13.根据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以下所有因素都影响货币需求,除了__________。 A.债券的预期真实回报率 B.作为交易手段的货币用途增加 C.预期通货膨胀率 D.预期股票真实回报率 14.下面哪一项不属于M1__________。 A.通货 B.活期存款 C.储蓄存款 D.旅行支票 15.卢卡斯批评是基于下面哪一项提出的__________?

解读中等收入阶层群体消费心理特点

解读中等收入阶层群体消费心理特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细分已成为成功营销的基本战略。依据消费者收入阶层群体进行细分市场这也是常用的策略,然而仅考虑到这一点在市场上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影响这一群体消费行为是其背后的心理因素与特点。这里仅对未来市场上最具潜力的中等收入阶层群体消费心理与特点进行分析,指出营销含义,以引起营销界同仁们的关注。 一、消费心理学观念中的“消费者” 消费心理学认为,消费者心理特点是消费者所想的(认知),他们所感觉或体验的(情感),他们所做或想做的(行为)以及影响这些内容发生的情境或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正是由于每一位消费者在上述各个方面的差异性,才使其消费行为显示出多样性,市场变得多姿多彩。 从消费者心理角度讲,“消费者”是一个由希望满足他们需求的欲望和自我表现而驱动的潜在群体构成。以消费者心理为导向的市场营销观认为:市场营销就是企业或商家如何确保所做的与消费者所想的是一致的。正像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企业要想获得最大利润,他们需要去预期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从现代营销观念来看,市场启动是因为产品或服务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与自我表现并能满足他们的欲望。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仍有不少企业和商家至今并没有真正地认识到这一点。以往企业或商家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只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虚拟出所谓的“消费者”,而不是依据对市场的调查与研究后真正认知的“消费者”。这种由错误营销观念所刻画出来的消费者,不可能存在于现实之中或者有也是只是极个别的,所以不可能形成市场。 有不少经营者提起市场营销或开发市场,就会想到收入丰厚的成功人士、年轻又美丽的女士和家庭未来的孩子们。这些虽然都不错,但从消费者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影响或制约人们购买或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并不仅仅是看他们手中拥多少钱,更重要的是他们头脑中的消费(价值)观念、自我体验、自我表现、生活方式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对其的制约与影响作用。而这些方面许多经营者并没有加以分析与研究,所以不少产品或服务很难有市场,更谈不上营销业绩。 运用现代消费心理学认知的“消费者”,审视当今国内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未来最具消费潜力的正是一批茁壮成长起来的中等收入阶层群体。若经营者能关注到这一点,一定能在未来的市场上获得成功。 笔者对这一消费群体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与分析研究,概略地发现这一群体具有以下三个外显特征:一是年轻,一般在35岁以下更多地在30岁左右;二是有较高的学历,同时专业比较适合市场需要,一般有本科或以上学历,特别是90年代以后毕业的大学生;三是中等收入,主要指可支配收入或纯收入,一般在2~5万元之间。这些外显特征只构成这一群体消费行为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分析认为,这一阶层群体更为突出是其内在特点,它们是:这一阶层群体的消费(价值)观念、自我体验、自我表现以及生活方式等。是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到他们购买或消费行为。

南大远程教育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docx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冋忆:与微观经济学有何不同? Q;微观经济学研究什么?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 弹性理论(需求弹性、供给弹性)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无并异1111线) 厂商理论(牛产理论、成本理论) 市场理论 (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 分配理论 (工资理论、利息理论、地租理论、利润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政策目标(研究课题) 1.研究总产出,怎样使总产出达到最大值,即潜在水平或充分就业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2.怎样减少失业,实现劳动的充分就业; 3.怎样降低通货膨胀,实现物价稳定; 4.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还需要研究怎样兼顾国内目标和改善国际收支冃标。 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社会收入分配状况。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M.O.Lorenz)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GGini)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基尼系数。 洛伦茨曲线:表示和分析收入与财富比例分配的一种曲线,用以比较和分析一个国家在不同时代或者不同国家在同一时代的财富不平等状况。 显然,其弯曲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弯曲程度越小(越接近绝对平均线),收入分配越接近平等; /弯曲程度越大(越远离绝对平均线),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折线OBY表示绝对的不平等。

人口百分比P 直接税vs 间接税 划分方法:税收负担能否转嫁 丁直接税:直接向个人或企业开征的税,包括対所得、劳动报酬和利润的征税。 如:所得税、房产税、遗产税、社会保险税 /间接税:对商殆和服务征收的税,因而只是间接地以公众为征税对象。 如:增值税、消费税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国内厂商和个人 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及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名义GDP : —年内所牛产出來的产品和服务按当年的市场价值统计出來的数值。 实际GDP : —年内所生产岀来的产品和服务按某一基年的市场价值统计岀来的数值。 GDP 价格矫正指数:名义GDP 和实际GDPZ 比 思考题: 假设某国政府2009年的债务为1000亿元,物价水平为100; 2010年的债务为1100亿元,物价水平为110o 你认为2010年是否存在实际赤字?是多少? 1100 亿7U/1000 亿元=110/100 增幅相等,实际赤字为零 最终产品VS 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在核算期内不需要再继续加工、直接可供社会投资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 如:商场里出售的衣服、家庭用天然气…… /中间产品:在核算期间须进一步加工、FI 前还不能作为社会投资和消费的产品和劳 务。 如:发电厂用的煤、盖房子用的水泥…… 注意:产品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并不是由其木身形态决左的。例如,钢材对钢铁厂来 说是最终产品,对造船厂来说则是中间产品。 A 总收人的百分比 L(P)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网考练习题第十章+参考答案

第十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国民收入为零,短期消费将() A.为零B.为基本的消费支出 C.为边际消费倾向D.为负 2.一般情况下,居民消费倾向总是() A.为基本的消费支出B.总是小于1 C.总是大于1D.总是等于1 3.边际储蓄倾向等于() A.边际消费倾向B.1+边际消费倾向 C.1-边际消费倾向D.边际消费倾向的交互 4.凯恩斯提出的消费理论是() A.绝对收入假说B.持久收入假说 C.生命周期假说D.预期收入假说 5.人们在工作期间储蓄是为了在退休时消费,同时消费受财产影响的观点被称为()A.凯恩斯的消费理论B.生命周期理论 C.持久收入理论D.相对收入理论 6.提出消费者的消费是由持久收入决定的是() A.凯恩斯B.莫迪利安尼等人 C.弗里德曼D.杜森贝 7.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 A.大于1B.等于1 C.小于1D.与1无关 8.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 A.大于1B.等于1 C.小于1D.与1无关 9.引致消费取决于() A.自发消费B.平均储蓄倾向 C.收入D.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10.根据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 A.收入增加B.利率提高 C.人们预期未来的价格水平要上升D.政府支出增加 11.根据消费函数,引致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A.价格水平下降B.收入水平增加 C.储蓄增加D.利率增加 12.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政府支出是指() A.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B.政府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支出 C.政府购买各种劳务的支出D.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加政府转移支付13.两部门均衡的条件是() A.I=S B.I+G=S+T C.I+G+X=S+T+M D.AD=AS 14.消费和投资的增加() A.国民收入减少B.国民经济总财富量减少 C.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增加D.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不变 15.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 A.一国每年所生产出的产品的货币价值 B.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的收入 C.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的收入 D.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 16.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 A.消费减少B.储蓄减少 C.消费增加D.政府支出减少 17.投资乘数() A.表明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量的关系 B.投资引起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例 C.表明国民消费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变量的关系 D.投资引起消费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例 18.在以下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消费倾向为0.4 C.边际消费倾向为0.64D.边际消费倾向为0.2 19.在以下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 A.边际储蓄倾向为0.2B.边际储蓄倾向为0.4 C.边际储蓄倾向为0.3D.边际储蓄倾向为0.1 20.三部门均衡的条件是() A.I=S B.I+G=S+T C.I+G+X=S+T+M D.AD=AS

收入群体划分与生活状态

收入群体划分与生活状态

收入群体划分与生活状态 时光倒流20年,“万元户”人人艳羡,希望集团的刘永好为了成为“万元户”而下海。今天,“万元户”差不多已成了低收入阶层的代名词,年薪10万的人成为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中坚力量,而年薪百万的人大多来自各类赢利的经济实体的领导人和受益阶层。 2002年,在不同的城市里,年薪1万、10万、100万的人们分别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年薪1万:幸福感+郁闷 他大学毕业后,就在内地某小城市或并不算发达的中等城市工作,月薪800元,工作轻松,生活节奏较慢。 职业生涯 每天早上8点上班,他不提前也不迟到。拎着在街口买的包子油条等早餐来到办公室,先倒了一杯热茶,坐下来,边吃早餐,边看当天的《人民日报》、《参考消息》、《中国青年报》和本省的报纸。差不多半个小时之后,他开始工作。

存了一万多块钱,部分炒了股;如果要筹划婚礼或买房,父母是最大的赞助商。 状态 这是一种人情味很浓的生活,身体健康,衣食无忧,同事融洽,家庭和睦,轻松悠闲,一切按步就班,他大多数时候习惯了;有时很享受,并从中获得幸福感(调查表明月收入500-1500元的人是中国最有幸福感的一类人);偶尔也郁闷,憧憬大城市和另一种生活方式,想改变,但害怕代价太大,本事不够。 年薪10万:优越感+压力 他有一技之长和职业追求,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工作的白领一族,月薪8千,高学历、高智商、高收入、高消费、压力大、节奏快。 职业生涯 他的上班时间固定而灵活,但一上班往往就像打仗一样忙碌,因为老板或客户盯着出活儿,也因为薪水是以工作量计。 因为忙和注重私隐,同事之间有合作也有距离。他在公司接打电话都非常职业化,讲求效率

宏观经济学完整习题(附答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中( )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发放给贫困家庭的救济金 C、经纪人从旧房买卖中收取的佣金 D、保险公司收到的家庭财产保险费 2、“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对,也可能不对 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3、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中? ( )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购买普通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 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4、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美元,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为2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 A、2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 B、12500亿美元和10500亿美元 C、2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 D、7500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 5、以下正确的统计恒等式为( ) A、投资= 储蓄 B、投资= 消费 C、储蓄= 消费 D、总支出- 投资= 总收入- 储蓄 6、下列项目中,( ) 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 B、股息 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 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7、以下( ) 不能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A、企业的库存 B、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务折合成的收入 C、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 D、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收入 8、安徽民工在南京打工所得收入应该计入到当年( ) 中 A、安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B、安徽的国民收入(NI) C、南京的国民生产总值(GNP) D、南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9、通货膨胀时,GNP价格矫正指数( ) A、大于1 B、小于I C、大于0 D、小于0 10、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11、如果:消费额= 6亿元,投资额= 1亿元,间接税= 1亿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额= 1.5亿元,出口额= 2亿元,进口额= 1.8亿元,则( ) A、NNP = 8.7亿元 B、GDP = 7.7亿元 C、GDP = 8.7亿元 D、NNP = 5亿元 12、用收入法计算的GDP等于( ) A、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 B、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 C、工资+利息+中间产品成本+间接税+利润 D、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折旧 13、如果当期价格水平低于基期价格水平,那么( ) A、实际GDP等于名义GDP B、实际GDP小于名义GDP C、实际GDP与名义GDP 相同 D、实际GDP大于名义GDP 14、如果钢铁、油漆、绝缘材料以及所有用来制造一个电烤炉的原料价值在计算GDP时都包括进去了,那么这种衡量方法( ) A、因各种原料都进入市场交易,所以衡量是正确的。 B、因重复记帐导致GDP高估。 C、因重复记帐导致低估。 D、由于各种原材料起初都是生产者存货的一部分,因此对GDP 的衡量没什么影响。 15、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下列哪一项不应该计入利息项目中? ( ) A、银行存款利息 B、企业债券利息 C、公债利息 D、股息 16、GDP帐户将不反映以下哪一项交易( ) A、卖掉以前拥有的住房时,付给房地产经纪商6%的佣金。 B、在游戏中赢得的100美元。 C、新建但未销售的住房。 D、向管道维修工所支付的工资。 17、某厂商去年生产10万台电视机,以每台2000元价格售出5万台剩下5万台,今年以每台2100元价格全部售出,则该厂商去年创造的GDP和今年创造的GDP分别为( )。 A、1亿l.05亿 B、2亿1.05亿 C、2亿500万 D、l亿500万 18、若实际GDP为17500亿美元,GDP矫正价格指数为160%,则名义GNP为( )。 A、11000亿美元 B、15700亿美元 C、28000亿美元 D、17500亿美元 19、在下列项目中,( ) 不属于政府购买 A、地方政府办的三所中学 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的住房补贴 C、政府订购的军火 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 20、以下不正确的命题为() A、税后的个人收入才是个人可支配收入 B、国内生产净值(NDP) 加资本消耗(折旧) 等于GDP C、总投资等于净投资加重置投资 D、因居民住宅为居民个人消费,故它应纳入消费项目中

庞浩计量经济学复习重点整理版

计量经济学复习重点总结 任课老师:姜婷By fantasy 题型:单选20*2 多选5*3 判断5*3 计算3*10 第一章导论 计量经济学数据类型: 时间序列数据:把反映某一总体特征的同一指标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和时间间隔(如月度.季度.年度)排列起来,这样的统计数据称为时间序列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可以是时期数据,也可以是时点数据。如逐年的GDP CPI 截面数据:同一时间(时期或时点)某个指标在不同空间的观测数据。如某一年各省GDP 面板数据:指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相结合的数据。如在居民收支调查中收集的对各个固定调查户在不同时期的调查数据。 虚拟变量数据:某些客观存在的定性现象,如政策、自然灾害、战争等等 第二章简单线性回归模型 总体回归函数的表示形式: 条件期望形式: 个别值形式: 样本回归函数的表示形式: 条件均值形式 个别值形式 随机扰动项和残差项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随机扰动项代表总体的误差,反应了未知因素、模型设定误差、变量观测误差;残差代表样本的误差,残差=随机误差项+参数估计误差。随机扰动项无法直接观测;残差的数值可以求出。联系:残差概念上类似于随机扰动项,将残差引入样本回归函数和随机引入总体回归函数的理由是相同的。 简单线性回归的基本假定:P31 随机扰动项和解释变量不相关假定, 零均值假定: 同方差假定: 正态性假定: 无自相关假定: 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拟合的样本回归线的性质:P34 回归线通过样本均值: Yi估计值的均值等于实际值的均值: 剩余项的均值为零: 被解释变量估计值与剩余项不相关: 解释变量与剩余项不相关: OLS估计式的统计性质:P36 (BLUE最佳线性无偏估计量)线性特性: 无偏性: 最小方差性:

中国中等收入阶层的构成

房地产、旅游、保险、商贸、传媒、法律、咨询、策划、社会服务、公用事业等领域的职员,科教文卫体等领域的专业人士,政府和社会管理部门的公务人员,企业里的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农业的专业户等等,一般是中等收入阶层的社会职业主体。收入水平只能说是界定“中等收入阶层”的基础指标之一,而不是惟一的决定性因素。比如,香港目前出现一个人们谈论很多的“负资产阶层”。过去香港的房价奇高,港岛上的一个单间套房,售价也要100多万元,传统中等收入阶层的最大期求,就是有一套自己拥有的满意住宅,所以多数中等收入阶层家庭的主要投资,通常是按揭供楼,即通过贷款和分期付款方式购买住宅。在亚洲金融风暴以后,由于香港房地产价格大大跌落,房屋的市值大幅度缩水,过去按500万元价格分期付款的住宅,现在市值可能不到300万元,但你又不得不继续供楼,每月仍然要按过去购买的价格分期付款,从而导致资不抵债,沦为“负资产阶层”。但是,这个“负资产阶层”与企业破产,职工失业又有很大不同,尽管生活质量特别是心理上也受到很大影响,但他们的职业、消费偏好、生活方式等,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他们总体上仍然属于他们过去属于的那个中等收入阶层,当然他们对于政府政策的社会态度,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再比如,在中国的珠江三角洲,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城中村”,村里的原住民在地价和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出租房屋的丰厚收益,达到了大大高于城市工薪阶层的收入水平,但几乎没有人认为、他们自己也不自认为属于“中等收入阶层”。因为他们没有真正实现进入中等收入阶层的职业转变,他们的意愿、社会态度、生活方式和消费偏好等,与中等收入职业阶层也相去甚远。 第五,中等收入阶层还是一个反映国情差别的概念。这就像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贫困阶层标准一样,大多数国家都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自己的贫困标准。比如,中国目前农村贫困人口的标准是,年人均纯收入在600元以下,城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标准是,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50~200元(根据城市的不同)以下。按照这个标准,中国农村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城市有2000多万享受最低生活保证金的人口。但是,如果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国际贫困标准,每天家庭人均消费低于1美元的就算贫困阶层,那中国的贫困阶层就会达到几亿人。如果单纯以收入定义中等收入阶层,那末这个阶层的规模和比重,在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你主观确定的中等收入线,在中国目前的收入分配格局中,中等收入线上移,则人数规模会较小,而中等收入线下移,则人数规模会迅速扩大。比如假定中国现在城镇的一个中等收入者的月薪为2000~3000元人民币,而且假定他没有特殊的额外家庭负担(例如家里没有需要支付高额药费的卧床病人),这在中国目前的城市中可能是一种中等偏上的生活水平。但同样的收入在发达国家中,那就只能是一种低收入生活。德国或法国的一个中等收入家庭的生活状况,在希腊和葡萄牙就是中上收入生活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就是高收入阶层生活水平。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亚特?森的研究成果表明,贫困的标准并不仅仅在于收入和消费水平,更重要的是对生活方式、婚姻、职业等的选择自由度。 总之,所谓“中等收入阶层”,由于有了“阶层”二字,它就不再是“收入”的单一指标可以准确定义、说明和描述的概念,而是一个包括收入水平、生活质量、职业、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结构特征等综合指标的概念。 中国中等收入阶层的构成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李 强 “中等收入阶层”在国外通称为“中产阶级”,英文表达为middle class。在中国,由于中文的“春秋笔法”,产生了诸多的表达词语,如“中间阶层”、“中间阶级”、 “中等阶级”、 “社会中间层”等。 从学术上全面论证了中产阶级观点的应该说是德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莱德勒(Emil Lederer)。1912年,埃米尔?莱德勒出版了他的关于中产阶级的第一部著作《现代经济发展中的私人基础》,该书研究了社会上新产生的包括职员、技术人员、办公室人员等在内的新的社会阶层,莱德勒称之为“新中产阶级”,比米尔斯的关于“新中产阶级”的研究早了40年。莱德勒认为,由职员、技术人员构成的新中产阶级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有着特殊的阶级利益,与产业工人是不一样的,在实践中他们建立了与产业工人相分离的工会。他认为,传统的工人阶级是由体力劳动者组成的,与新中产阶级有多方面的差异。后来,莱德勒还与他人合作发表了《中产阶级》(1937年)一书,全面研究了中产阶级的起源、发展、社会位置和社会功能。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社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白领阶层不断扩张,对于中产阶级的研究成为热门话题,这一时期,关于中产阶级的学术著作比较 7

(完整版)完整版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1. 宏观经济学: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是一门以一国(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科学。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2. 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测度的是产品最终价值,中间价值不计入GDP。一般用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 3. 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 4. GNP: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即无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处于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记入国民生产总值。 5. NNP:国民生产净值是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的全部消费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及增加后背那部分生产资料。 6. 潜在产出:潜在产出是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达到的产量水平。 7.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是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消费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8. 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或企业的一种并非购买本年的商品和劳务而作的支付。分为政府转移支付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作用是收入重新分配,。企业转移支付通常以捐款形式进行。 9. 产出缺口:衡量实际产量与经济中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生产的产量之间的差额。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凯恩斯定律:凯恩斯提出的需求能创造自己的供给,因此政府采取措施刺激需求以稳定经济的论点,这是凯恩斯根据对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关系的分析,为推行其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而提出的与萨伊定律截然相反的论点。 2.均衡产出: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声场就会稳定下来。此时产品生产与产品需求相一致,此时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均衡条件是E=y,即计划指出等于计划产出。 3.棘轮效应:杜森贝里认为,消费者易于随收入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于随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至于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这种特点被称为“棘轮效应”。 4.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指收入中每增加一单位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可以如下表示:MPC=ΔC/ΔY 其中ΔC表示增加的消费,ΔY表示增加的收入。一般而言边 际消费倾向在0-1之间波动。(边际储蓄倾向类似) 5.持久收入假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的一种消费函数理论(亦称永久消费理论)。他指出,个人或者家庭的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持久收入大致可以根据所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数值的加权平均数计得,距离现在时间越近,权数越大,反之越小。例如一个年轻人早期借贷消费,他可以预计自己未来的收入非常好,中期还贷并未晚年准备。区别于侧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