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矿井地质复习重点

矿井地质复习重点

矿井地质复习重点
矿井地质复习重点

1、矿井地质工作的特点。答:1) 实践性:要求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地质问题2) 准确性:地面勘探为基础,井下揭露为补充3) 预见性:地质是开采的先锋4) 及时性和连续性:开采时间的接替,地质空间的变化。

2、矿井地质工作的任务。答:1. 查明地质条件2. 提供地质资料3. 指导采掘生产4. 组织矿井勘探5. 进行储量管理6. 调查伴生矿产。

第一章生产地质条件

1、掘进巷道遇断层出现征兆有哪些?答:1)煤、岩层产状发生显著变化,伴生、派生褶皱发育 2) 断层顶、底板出现不平行现象 3)煤层出现厚度变化、揉皱和破碎现象4) 断层及顶、底板中节理显著增加 5) 瓦斯涌出量明显增加 6) 巷道出现滴水、淋水和涌水现象

2、井下对断层的观测内容包括哪些方面?答: 1)断层位置的确定 2)断层面特征的观测3)断层带特征的观测 4)断层两侧岩层层位、产状、伴生和派生构造的观测5)断层产状与断煤交线的测量6)断距的测量 7)断层的描述

3、煤矿井下巷道施工中断失溢煤层的寻找方法。答:1) 层位对比法:是根据巷道揭露的断层另一盘煤、岩层的层位,结合断层产状来判断断层性质和地层断距的一种方法 2) 构造形迹判定法:是根据与断层伴生和派生的小型和微型构造来判断断层性质的一类方法3)规律类推法:是根据已经掌握的该区断层的发育特征和规律,确定断层性质,指明断失翼煤层寻找方向的一种方法 4)作图分析法:是根据地质制图的原理,结合断层的各种特征,进行断层对比联接,确定断层性质和断距的一种方法5) 生产勘探法:生产勘探有钻探、巷探和井下物探等技术手段。

4、引起煤厚变化的主要因素。答:原因分为:1)原生变化:地壳不均衡沉降、沉积环境及聚煤沼泽基底不平、同生冲蚀2)后生变化:后生冲蚀、构造变动、岩浆侵入。

5、井巷掘进过程中陷落柱出现的征兆?答:1、煤、岩层产状发生变化2、裂隙和小断层增多 3、煤出现风氧化现象 4、煤层挤入破碎岩块 5、地下水涌出量增大

6、岩浆侵入煤层规律?答:1、岩浆侵入体产状不同,对煤层影响范围不同 2、岩浆侵入的位置不同,对煤质的影响程度不相同 3、侵入体的大小、厚度直接影响煤的变质程度 4、侵入体的性质不同,对煤层的影响不同

7、陷落柱发育的4个条件?答:1、煤系或其下伏地层中含有可溶性岩、矿层,如石灰岩、白云岩或石膏矿等。2、含煤区域内,发育有良好的地下水通道,主要是指断层和裂隙,尤其是导水性好的张性或张扭性断裂。3、地下水交替循环快,排泄流畅,具有良好的地下水动力条件。4、地下水源丰富,具有较大的侵蚀性。

8、生产矿井研究地质构造的主要工作内容。答:①分析研究原有勘探成果对矿井主要地质构造的控制程度,以便适当地补充勘探予以查明。②系统观测和收集地表、井巷和钻孔中所揭露的地质构造资料,并正确填绘在矿井地质图上,及时为采掘工程提供地质资料。③查明褶皱枢纽的位置、方向、起伏情况和标高变化;查明断层的性质、断距、延展方向和断失盘煤层的确切位置,以便调整巷道布置,指导掘进工作。④及时预测采掘前方可能出现的地质构造,以及它们对煤厚变化、岩浆侵入、充水条件、瓦斯赋存等的影响,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保证安全生产。⑤根据构造的总体展布规律和特点,尽可能地对未采区进行构造预测,为开拓部署提供合理建议。

第二章安全地质条件

1、影响瓦斯赋存的地质因素。答:1)煤变质程度:煤的变质程度,一方面决定着产气的数量,变质程度越高,产气数量越多,瓦斯含量越大;另一方面决定着煤内微孔隙的发育程度,影响着煤对瓦斯的吸附能力。2)围岩的透气性:煤和围岩的透气性好,有利于瓦斯的运移和排放,煤层瓦斯含量较小,瓦斯分布较均一。 3)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对瓦斯的聚积和排放具有双重作用。4)煤层的埋藏深度:随着煤层埋藏深度的增加,瓦斯的成分、含量

及其性质也发生相应的变化。5)地下水活动:地下水活动强烈的矿井瓦斯含量较低,地下水活动微弱的矿井瓦斯含量较高。6)煤田的暴露程度、7)煤层的厚度变化、8)岩浆的侵入活动、9)地区的地质发展历史等都对煤层的瓦斯含量有直接影响。

2、瓦斯喷出、突出、涌出答:煤矿开采过程中,煤层和围岩中的瓦斯向采掘空间散放的现象称为瓦斯涌出。按瓦斯散放的形式不同,分为1)普通涌出和2)特殊涌出:分为瓦斯喷出和煤与瓦斯突出两大类。瓦斯喷出是指大量承压瓦斯,从煤、岩层的裂隙中,快速喷出的现象。煤(岩)与瓦斯突出是指在采掘过程中,在很短的时间内,从采掘工作面内部向工作空间突然喷出大量煤、岩石和瓦斯的现象。

3、瓦斯的赋存状态。答:(1) 游离状态(自由状态):瓦斯是以自由的气体状态存在于煤体、围岩的孔隙、裂隙或空洞中。(2) 吸着状态(又分为:吸附与吸收两种状态):①吸附瓦斯:瓦斯分子被吸附在煤、岩体孔隙的表面,形成一层瓦斯薄膜。②吸收瓦斯:瓦斯分子进入煤体内部,瓦斯分子与煤分子紧密地结合成固溶体。

第三章井巷工程地质条件

1、井巷地压、采场地压、冲击地压、三带、顶、底板类型。答:(1)矿井地压即矿山压力,简称矿压。由于井巷开挖,矿层采动引起初始应力状态改变、应力重新分布,而导致围岩变形和破坏的现象。通常分为井巷地压、采场地压和冲击地压。1)井巷地压:地压以井巷围井巷岩的变形和破碎表现出来。2)采场地压:表现为回采工作面顶板的沉陷、破碎及冒落、片帮、底鼓等变形和破坏。3)冲击地压:是在矿井采掘过程中,由于聚积在煤(岩)层内的巨大弹性潜能的突然释放,引起的一种突发形式的地压活动。(2)三带:煤层开采后,采空区上方的岩层呈现出分带性的岩石移动。自下而上形成三个不同的破坏带,即冒落带、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3)顶底板类型:顶板类型:①伪顶②直接顶③基本顶底板类型:①直接底②基本底。

2、井巷工程地质的目的和任务?答:1、目的:是研究井巷、硐室、采场所在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和评价岩体的稳定性,为采掘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有关的工程地质资料,协助采掘部门拟定不稳定岩体的施工方案,防止因工程地质条件不清而造成的事故,以期达到良好的工程效果和经济效益。 2、任务:分为三个阶段即井巷设计阶段、井巷建设施工阶段及生产阶段。 1)井巷设计阶段:a)分析矿区范围内的区域稳定性,对区域工程地质条件作出综合性的评价b)测定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查明影响岩土层稳定性的各种地质、水文地质因素,确定围岩稳定性类别,进行工程地质条件区划。c)提供井巷、硐室设计所需要的工程地质资料,指出施工时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并对处理这些问题提出建议。2)井巷建设施工阶段:主要是随着井巷工程的施工,进行工程地质观测、编录,积累实际资料,为后续工程作出工程地质预报。3)回采工作面回采阶段:主要是查明回采工作面内煤层和顶板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地质构造的力学属性和展布特征,水和瓦斯的赋存状况和活动规律,为分析采场地压的产生原因、作用特点和显现规律,开展地压预测及制定防治地压活动措施提供地质资料。重点包括:调查顶板岩性、统计顶板裂隙、测量顶板分层厚度。

第五章井巷地质编录

1、井巷地质编录方法、步骤。答: 1、一般方法:在编录时,要求地质人员能够正确地认识岩性、准确地划分岩层、准确地测定岩层产状、正确地认识和判断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对要编录的巷道,首先全面了解巷道概况,确定编录起始点的位置,然后挂观测基线,按要求确定观测点的位置,并对每个观测点作详细观测和记录,重要的观测点要画素描图和照相。对井下获取的原始编录资料,要进行系统整理,进行综合地质编录,通过综合分析、整理和归纳得出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认识,使地质资料成为指导采掘的基础。

2、一般步骤:一)熟悉巷道预想地质剖面或邻近勘探线剖图二)确定编录壁及编录高度三)对编录巷道进行全面概略观察四)标定编录起点位置。

2、竖井地质编录方式有哪几种?各种方式的适应条件。答:三种方式即展开图式、柱状剖面图式和水平切面图式,每种编录方式的适用条件和基本原理简述于下。1、井筒展开图式编录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岩层产状平缓的地区。2、井筒柱状剖面图式编录适用于地质条件简单或中等、岩层产状平缓的地区。3井底水平切面图式编录适用于岩层产状较陡的地区。

3、井巷地质编录过程中巷壁上挂观测基线的目的、方法。答:目的:用来控制巷道起伏、地质界线的位置和形态,是编录巷道剖面图的基础。方法有三种情况:1)随着巷道起伏,与巷顶(底)平行的观测基线:适用于坡度较大,并且坡度不一致的巷道。 2)固定标高的观测基线:适用于水平或坡度较小的巷道。 3)既不平行巷道也不水平的观测基线:当巷道在短距离内起伏很大时,采用这种布置方式。

4、穿层巷道的地质编录包括哪些类型?答:1、立井井筒地质编录:三种方式,即展开图式、柱状剖面图式和水平切面图式 2、石门地质编录:有两种方式,即展开图式和一壁剖面图式。

5、顺层巷道的地质编录类型。答:1、平巷地质编录:平巷观测点式编录、平巷一壁剖面图式编录、平巷断面图式编录、巷顶水平切面图式编录。2、倾斜巷道地质编录:斜巷观测点式编录、斜巷剖面图式编录。

第十章矿井资源∕储量管理

1、煤炭资源∕储量的分类。答:1.可行性评价程度: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三种。2.经济意义: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内蕴经济的。3.地质可靠程度: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附:可采储量(111)、预可采储量(121)、预可采储量(122)。 1)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 2)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 3)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4)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11) 5)探明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1)6)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2)。 1)探明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11)2)探明的(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1)3)控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2) 4)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5)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 6)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7)预测的资源量(334)。

2、矿井“三量”、“三量”的可采期。答:矿井“三量”是指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开拓煤量指通向采区的全部开拓巷道均已掘完,并可开始掘进采区准备巷道时构成的可采储量。准备煤量指在开拓煤量的范围内,采区准备巷道均已掘完,并可开始掘进回采巷道时构成的可采储量。回采煤量指在准备煤量范围内,开采前必须掘好的巷道全部完成时所构成的可采储量。“三量”可采期是指开拓煤层、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可供开采的期限。

工程地质期末复习简答题(归纳)

一 1.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 要点: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条件总和,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几个方面。 2.简叙各褶曲要素。 要点:核:组成褶皱中心部位的岩层。翼:中心岩层动外的岩层。转折端:从翼向另一翼过 渡的弯曲部分。枢纽:组成褶皱岩层的同一层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轴面:由各岩层枢纽所连成的面。 3.地质平面图、剖面图及柱状图各自反映了哪些内容? 答:一幅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平面图是反映一表地质条件的图。 是最基本的图件。地质剖面图是配合平面图,反映一些重要部位的地质条件,它对地层层序和地质构造现象的反映比平面图更清晰、更直观。柱状图是综合反映一个地区各地质年代的 地层特征、厚度和接触关系的图件。 4.何谓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 要点: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的。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 5.保障围岩稳定性的两种途径是什么? 要点:保障围岩稳定性的途径有以下两种:一是保护围岩原有稳定性,使之不至于降低;二是提高岩体整体强度,使其稳定性有所提高。前者主要是采用合理的施工和支护衬砌方案, 后者主要是加固围。 论述题(10分) 分析褶皱区如何布置工程建筑。(工程地质评价) (1)褶皱核部岩层由于受水平挤压作用,产生许多裂隙,直接影响到岩体的完整性和强度, 在石灰岩地区还往往使岩溶较为发育。所以在核部布置各种建筑工程,如厂房、路桥、坝址、隧道等,必须注意岩层的坍落、漏水及涌水问题。 (2)在褶皱翼部布置建筑工程时,如果开挖边坡的走向近于平行岩层走向,且边坡倾向与岩 层倾向一致,边坡坡角大于岩层倾角,则容易造成顺层滑动现象 (3)对于隧道等深埋地下的工程,一般应布置在褶皱翼部。因为隧道通过均一岩层有利稳定, 而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可能塌落,向斜核部则是储水较丰富的地段。 二 1.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 研究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称为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探讨工程地质勘察的 手段及方法,调查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地貌等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发展变 化规律,分析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及防治措施。为工程的选址、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2.野外鉴别矿物的步骤? (1)找到矿物的新鲜面,矿物的新鲜面能真实地反映矿物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 (2)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 (3)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特征,对矿物进行命名。

煤矿地质学期末考试题共套

煤矿地质学期末考试题 共套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中国矿业大学学年第学期 《煤矿地质学》试卷(1) 考试时间:10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34分) 1.矿物是各种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中形成的各种自然化合物 ,常见的八种造岩矿物指正长石、斜长石、白云母、 石英、黑云母、辉石、角闪石、橄榄石。 2.煤矿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地质问题有煤层厚度变化、构造 变动、冲刷作用、岩浆侵入、瓦斯、地热和岩溶陷入柱等。 3.常用的煤田地质勘探图有件地形地质图,勘探线剖面图, 钻孔柱状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和煤、岩层对比图。 4.古生代可划分为六纪,由老到新分别为(包括代号)寒 武纪()、奥陶纪(O)、志留纪(S)、泥盆纪(D)、石炭纪(C)、 二叠纪(P)。 5.成煤作用的必要条件有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 和古构造。

6.岩浆是由地下深处上来的,含有气体物质的,灼热的熔融状,成分及其复杂的 的含量可将其划分为酸性、中性、基性和超硅酸盐熔融体。根据 SiO 2 基性等四种基本岩浆类型。 7.矿井水的来源包括大气降水、含水层水、断层水、地表水 老窑水。 二、简述题(共26分) 1.简述地壳的圈层构造。 答:(要点)分外圈层与内圈层; 外圈层又分: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内圈层以莫霍面与古腾面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2、矿井下巷道遇断层时的征兆 答:答题要点: A、断层附近煤岩层塑性变形现象; 包括:煤岩层的产状发生变化、煤层厚度发生变化、出现牵引褶曲等… B、断层附近的脆性断裂现象;

工程地质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工程地质条件的含义?P.2 工程建筑地区地质环境全部要素的总含。 第二章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1地球主要的化学成分有哪些?举出几种常见的造岩矿物?P。17 氧,硅,铝,铁,钙,钠,镁,钾,氢 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辉石,方解石,石膏 2岩石的定义?按成因分类?P.22 组成地壳的岩石,都是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由一种或几种矿物自然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 3岩浆岩按冷凝环境分类如何?P.23上 可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火山岩)三大类。 4层理构造的定义。常见的层理构造有哪些?P.29 由于季节性气候的变化,沉积环境的改变,使先后沉积的物质在颗粒大小、形状、颜色、和成分上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显示出来的成层现象,称为层理构造。 水平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 5举出几种变质岩特有的矿物成分?P.33 石榴子石,滑石,绿泥石,蛇纹石。 6实际应用题: 一块含有大量石英,颜色浅红,具全晶质中粒结构和块状结构的岩石,肉眼鉴定该岩石为何岩石? 花岗岩(推理p23 P24) 7摩氏硬度所反映的是( A)P.20 A矿物相对硬度的顺序 B矿物相对硬度的等级 C矿物绝对硬度的顺序 D矿物绝对硬度的等级 8了解野外岩层的相对年代的确定方法。P.50 地层对比法,地层接触关系法,岩性对比法,古生物化石法。(p26) 9常见地质年代符号含义?P.49 冥古代HD 太古代AR 元古代PT:南华纪(Nh)、震旦纪Z 古生代PZ:早古生代PZ1——寒武纪?、奥陶纪O、志留纪S;晚古生代PZ2——泥盆纪S、石炭纪C、二叠纪P 中生代Mz:三叠纪T、侏罗纪J、白垩纪K 新生代Cz:第三纪R(古近纪E、新近纪N)、第四纪(Q) 10地质年代和地层年代的单位为何?P.48 地质年代单位:代,纪,世 底层年代单位:界,系,统 11选择题: 侏罗纪Jurassic period 属于(B)P.49 A新生代 B中生代 C古生代 D元古生代 12国际性通用的地质年代单位是(B)注:宙、代、纪、世是国际性的地质时间单位,期和时是区域性的

工程地质勘察2011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岩土工程岩土工程问题工程地质测绘综合性工程地质测绘专门性工程地质测绘现场检验现场监测地基承载力钻孔柱状图岩土参数标准值岩土参数设计值反分析房屋建筑与构筑物明沟排水井点降水基坑隔水 重点: 1.工程地质勘察的具体任务有哪些? 2.简述工程地质测绘与普通地质测绘之间的区别。 1工程地质测绘密切结合工程建筑物的要求,结合工程地质问题进行。 2、对与工程有关的地质现象,如软弱层、风化带、断裂带的划分,节理裂隙、滑坡、崩塌等,要求精度高,涉及范围较广,研究程度深。 3、常使用较大比例尺(1 10000~1:2000~1:500),对重要地质界限或现象采用仪器法定位。当然在区域性研究中也使用中、小比例尺。 4、突出岩土类型、成因、岩土地质结构等工程地质因素的研究,对基础地质方面,尽量利用已有资料,但对重大问题应进一步深化研究 3.简述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及详细勘察的主要任务。 1、可行性研究勘察(选址勘察)搜集、分析已有资料,进行现场踏勘,工程地质测绘,少量勘探工作,对场址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岩土工程评价,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和方案比较,满足确定场地方案的要求。 2、初步勘察建筑地段稳定性的岩土工程评价,为确定建筑物总平面布置、主要建筑物地基基础方案、对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方案进行论证。以满足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的要求。 3、详细勘察对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与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进行岩土工程计算与评价,满足施工图设计的要求。 4.工程地质测绘的作用随哪些因素而变化? 1、勘察阶段在规划、可行性研究等初期阶段,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对工程地质条件作全面了解,其重要性是明显的,在后期阶段则其作用退居次要地位。 2、地区的研究程度研究程度较低的地区,综合性工程地质测绘占重要地位,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只需做专门性工程地质测绘。 3、设计建筑物的类型不同建筑物,测绘作用不同。 4、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基岩、构造复杂地区,工程地质测绘作用显著。 5.工程地质测绘的范围由哪些因素决定? 由以下三方面确定测绘范围,即拟建建筑物的类型和规模、设计阶段以及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研究程度。 建筑物的类型、规模不同,与自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广度和强度也就不同,确定测绘范围时首先应考虑到这一点。工程地质测绘范围是随着建筑物设计阶段(即岩土工程勘察阶段)的提高而缩小的。一般的情况是:工程地质条件愈复杂,研究程度愈差,工程地质测绘范围就愈大。 6.简述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选定的原则。 (1)应和使用部门的要求提供图件的比例尺一致或相当。 (2)与勘测设计阶段有关。 (3)在同一设计阶段内,比例尺的选择取决于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建筑物类型、规模及重要性。在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省测绘工作量。 根据国际惯例和我国各勘察部门的经验,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一般规定为:(1)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1∶50 000~1∶5 000,属小、中比例尺测绘;(2)初步勘察阶段1∶10 000~1∶2 000,属中、大比例尺测绘; (3)详细勘察阶段1∶2 000~1∶200或更大,属大比例尺测绘。

煤矿地质学

1煤矿地质学的概念,以及为什么要学习煤矿地质学:煤矿地质学是运用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和解决与煤矿设计、建设、生产有关的地质问题的一门地质学的分支学科。为什么要学习煤炭地质学:1.开采之前的地质工作不能满足开采需求;2.解决采煤问题中必备地质知识;3.采矿工程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综合性工作。 2.关于地球的物理性质与相关的各种异常 地球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密度、地压、重力、地磁与地热,一共5个,其中的还有一些相关的概念如下: 重力异常:由于地壳的物质成分和结构各处不同,使得引力和离心力发生变化,造成实测重力值与正常重力值有所差异,这种现象叫做重力异常。 地磁异常:埋藏着带有磁性的岩体或者矿体的地方,产生一个局部的附加磁场,使得该处的实测地磁要素值与理论上计算的正常值发生偏差,这种现象叫做地磁异常。 地磁场的三个要素:磁偏角、磁倾角与地磁场强度。 由地表向深部,低温特征有所不同,可以分为三层:变温层、恒温层、增温层。 地温梯度:又叫地热增温率,它指深度每下降100米,温度升高的度数,以℃/100m表示。地温级:又称为地热增温级,它指温度每升高一摄氏度,它所增加的深度值,以m/℃表示。 地温异常:不同地区的地温梯度和地温级都有差异,这主要取决于当地的地质构造条件、岩浆活动和掉下水的运动状况,以及岩石导热率等因素。通常将温度梯度不超过3℃/100m的地区称为地温正常区,超过3℃/100m的地区称为地温异常区。 3.地球的圈层构造: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进一步可以将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而地核可以分为外核与内核,地壳分为硅铝层(花岗岩质层)和硅镁层(玄武岩质层)。外部圈层构造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4.地球的表面特征 陆地表面特征:陆地表面特征极为复杂,按照高低和起伏的情况,可以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洼地等等,其中海拔高度100米以下的平原、低山和丘陵低于面积最大,占地球总表面积的20.8%。 海洋表面特征:根据起伏状况和海水深浅,将海底分为大路边缘、大洋盆地和洋中脊三个单元,其中大路边缘又可以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三部分。 5.地质作用与内外力地质作用:地质作用:促使地壳的物质成分、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等方面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引起地质作用的动力称为地营力 依据地质作用的能源不同,地质作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地球内部的能所产生的地质内营力(地质内动力)引起的,称为内力地质作用。另一类是由地球外部的能所产生的地质外营力(地质外动力)引起的,称为外力地质作用。 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震作用,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有两种: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其中地震作用概念为地壳的局部快速颤动称为地震。地震类型按照震源深度可以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按照成因可以分为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构造地震。外力地质所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地震内容有待补充) 6.克拉克值与地壳元素组成 美国人克拉克于1889年,首先测定了地壳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他根据来自世界各地的5159个岩石样品的化学分析数据,求出了地壳深16km以内的50种元素的平均重量百分比,随后又经过许多有关学者不断地补充和修正,使其日臻完善,为了纪念克拉克的功绩,将个中国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重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地壳中主要元素含量右大到小分别为:O、Si、Al、Fe、Ca、Na、K、Mg、Ti、H 7.矿物相关概念与特性 矿物: 矿物是在地址作用下,由一种元素或者一种以上的元素化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形态特征的自然物质。它们是化学元素在地壳中存在的形式,也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物质基础。 晶体:具有一定的内部结构,其化学成分的质点(原子或离子)按一定方式规则排列,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矿物。矿物的形态特征包括单体形态和结合体形态。 矿物的单体形态主要是指矿物的结晶习性和晶面条纹。根据矿物晶体在三维空间发育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一向延伸(呈柱状和针状,如柱状的石长柱状的角闪石)、二向延展(呈片状和板状,如板状的石膏和片状的云母)和三向等长(呈粒状,如立方体状态的黄铁矿和岩盐)三类。 矿物的集合体形态:同种矿物的晶体颗粒或非晶体微粒的聚集。 矿物的物理性质性质主要包括矿物的光学性质、矿物的力学性质和其他性质三类。 其中矿物的光学性质是指矿物对光的吸收、折射和反射所产生的各种性质,其中包括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等。 矿物的颜色是由矿物对白光的各种波长的广播选择性吸收的结果根据成因不同,矿物颜色分为白色、它色和假色三种。 条痕是指矿物在无釉素瓷板上刻划后所保留的粉末颜色。 光泽是指矿物表面对光的反射程度,主要可以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当矿物表面不平坦时候会产生一些比较特殊的光泽,包括油脂光泽、树脂光泽、丝绢光泽、蜡状光泽、土状光泽、珍珠

(完整版)工程地质学考点要点重点

1.工程地质条件是一综合概念,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 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 2.矿物的光学性质有: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力学性质有:硬度、解理、 和断口。 3.岩石的工程性质包括: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4.风化作用按照破坏岩石的方式可分为:①物理风化作用、②化学风化作用和 ③生物风化作用。其中①包括气温变化、冰劈作用和盐类结晶作用三个主 要作用因素;②则主要包括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氧化作用和碳酸化作用四种风化作用。 5.确定岩石风化程度主要依据的是矿物颜色变化、矿物成分改变、岩石破碎程 度和岩石强度变化四个方面的特征变化情况;根据对上述4个方面的判断,可以将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为未风化、微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和全风化。 6.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压力、化学活泼性流体。 的含量分为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 7.岩浆岩按照SiO 2 8.粘土矿物主要是指伊犁石、高岭石、蒙托石。 9.碎屑岩的胶结方式有孔隙式、基底式、接触式。 10.碎屑结构,特征为碎屑颗粒由胶结物黏结起来形成岩石。碎屑粒度的形状有 棱角状、次棱角状、次圆状和圆状四种 11.构造运动按照其发生时间顺序可以分为:古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现 代构造运动。按照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其中前者又称为造山运动,后者又称为造陆运动。 12.地质作用依据其能源和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 质作用;其中前者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在地表主要形成山系、裂谷、隆起、凹陷、火山、地震等现象;后者主要有风化作用、风的地质作用、流水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冰水的地质作用、重力的地质作用等。 13.地表流水可以分为暂时流水和经常流水;其地质作用包括侵蚀作用、搬运作 用和沉积作用;地表流水的沉积物有残积层、坡积层、洪积层和冲积层四种主要类型。 14.河流的搬运方式可分为物理搬运和化学搬运两大类,其中前者主要搬运的物 质是泥沙和石块,后者则是可溶解盐类和胶体物质;前者的搬运可有三种方式:悬浮式、跳跃式和滚动式。河流沉积物区别于其它成因沉积物的重要特征是良好的分选性和磨圆度。 15.水在岩土中的存在状态可分为①气态水、②液态水和③固态水。其中②包括 重力水和毛细水;③包括结合水和冰。

煤矿地质学重点复习资料

1.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促使地球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外部形态发生变化与发展的过 程称为地质作用。 2.重力异常:地表实际测定的重力值往往与理论值不符,这种现象称为重力异常。 3.地热增温率:地温梯度也叫增温梯度或地热增温率,其定义是深度每增加100m温度升高的度数。 4.矿物:矿物是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有序的原子排列,通常由无机作用所形成的均匀固体。 5.摩氏硬度计:1滑石2石膏---10金刚石 人们将以上10种标准硬度矿物称为摩氏硬 度计。 6.解理:矿物的解理是指矿物在外力打击之下,总是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裂开的光滑面称为解理面。 7.断口:矿物的断口指矿物在外力作用下在任意方向产生不平整断面的性质。 8.岩石:岩石是天然产出的矿物集合体,具有一定的结构、构造特征,是地质作用的产物。 9.沉积岩:主要由母岩风化剥蚀的产物、火山碎屑物质、生物遗骸等经过搬运、沉积、固结形成的岩石。 10.岩床:也称岩席,是与层面呈整合接触的板状侵入体,厚度稳定,面积较大,多系基性岩浆顺层侵入而形成。 11.地层:地层是地壳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层状岩石的总称,包括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 12.地质构造:主要由地壳运动所引起的岩石变形变位现象在地壳中存在的形式和状态就称为地质构造。 13.岩层产状:岩层在空间的产出状态和方位称为岩层的产状。 14.断层:断层是破裂两侧的岩石有明显相对位移的一种断裂构造。 15.正断层:指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 16.泥炭化作用:高等植物遗体,在泥炭沼泽中经受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转变成泥炭的过程称为泥炭化作用。 17.煤化作用:泥炭或腐泥转变为褐煤、烟煤、无烟煤、超无烟煤的物理化学变化称为煤化作用。 18.含水层:指能透水且含有地下水的岩层。 19.隔水层:透水性能差,对地下水的运动、渗透起着阻滞或阻隔作用的岩层,称为隔水层或不透水层。 20.潜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且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21.承压水:充满与上、下两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22.透水性:岩石能被水透过的这种性能,称为岩石的透水性。 23.综合地质编录:是指编制各种综合地质资料的工作,包括编制反映地质条件总体情况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各种综合地质图件,各类地质报告、地质总结、地质说明书及地质研究的成果。 24.矿井瓦斯:是指煤矿生产过程中,由煤层及其围岩释放出来的一种多成分的混合气体,包含CH4、N2、CO2、C2H6、SO2、H2S及CO等。 25.层理:在岩石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由物 质成分、颗粒大小、颜色、结构构造等的差异而表现出的岩石成层构造。一般厚几厘米至几米,其横向延伸可以是几厘米至数千米。常见于大多数沉积岩和一些火山岩中,是研究地质构造变形及其历史的重要参考面。26.组合带:是由三个或更多的化石分类单位作为一个整体构成一个独特组合或共生的 地层体。 27.储量:矿产储量的简称。泛指矿产的蕴藏量。 28.综合地质编录:是根据各种原始地质资料进行的系统整理和综合研究的工作过程。29.岩溶塌陷:是指在岩溶地区,下部可溶岩层中的溶洞或上覆土层中的土洞,因自身洞体扩大或在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下,顶板失稳产生塌落或沉陷的统称。 30.火成岩:主要由高温熔融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壳冷凝形成的岩石,也叫岩浆岩。 31.变质岩:先已存在的火成岩,沉积岩或变质岩瘦物理和化学条件变化的影响改变其 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而形成的新的岩石。

工程地质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工程地质条件得含义?P、2 工程建筑地区地质环境全部要素得总含。 第二章岩石得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1地球主要得化学成分有哪些?举出几种常见得造岩矿物?P。17 氧,硅,铝,铁,钙,钠,镁,钾,氢 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辉石,方解石,石膏 2岩石得定义?按成因分类?P、22 组成地壳得岩石,都就是在一定得地质条件下,由一种或几种矿物自然组合而成得矿物集合体。 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 3岩浆岩按冷凝环境分类如何?P、23上 可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火山岩)三大类。 4层理构造得定义。常见得层理构造有哪些?P、29 由于季节性气候得变化,沉积环境得改变,使先后沉积得物质在颗粒大小、形状、颜色、与成分上发生相应得变化,从而显示出来得成层现象,称为层理构造。 水平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 5举出几种变质岩特有得矿物成分?P、33 石榴子石,滑石,绿泥石,蛇纹石。 6实际应用题: 一块含有大量石英,颜色浅红,具全晶质中粒结构与块状结构得岩石,肉眼鉴定该岩石为何岩石? 花岗岩(推理p23 P24) 7摩氏硬度所反映得就是( A)P、20 A矿物相对硬度得顺序B矿物相对硬度得等级 C矿物绝对硬度得顺序D矿物绝对硬度得等级 8了解野外岩层得相对年代得确定方法。P、50 地层对比法,地层接触关系法,岩性对比法,古生物化石法。(p26) 9常见地质年代符号含义?P、49 冥古代HD 太古代AR 元古代PT:南华纪(Nh)、震旦纪Z 古生代PZ:早古生代PZ1——寒武纪?、奥陶纪O、志留纪S;晚古生代PZ2——泥盆纪S、石炭纪C、二叠纪P 中生代Mz:三叠纪T、侏罗纪J、白垩纪K 新生代Cz:第三纪R(古近纪E、新近纪N)、第四纪(Q) 10地质年代与地层年代得单位为何?P、48 地质年代单位:代,纪,世 底层年代单位:界,系,统 11选择题: 侏罗纪Jurassic period 属于(B)P、49 A新生代B中生代C古生代D元古生代 12国际性通用得地质年代单位就是(B)注:宙、代、纪、世就是国际性得地质时间单位,期与时就是区域性得

公路工程地质复习资料

第一章岩石 1.在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以一定的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称为岩石。2.自然界种各种各样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第一节造岩矿物 1.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称为矿物。 2.在岩石中常见矿物,称为造岩矿物。(造岩矿物绝大部分是结晶体。) 3.肉眼鉴别常见的造岩矿物有以下几方面: 颜色(自色、他色、假色) 光泽(玻璃光泽、珍珠光泽、丝绢光泽、油脂光泽、蜡状光泽、土状光泽) 硬度(摩氏硬度是放映矿物相对硬度的顺序) 解理矿物受打击后,能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成的性质,称为解理。裂开的光滑平面称为解理面。根据解理的完全程度可分为:(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 断口不具方向性的不规则破裂面,称为断口。 第二节岩浆岩 1.岩浆岩是有岩浆凝固形成的岩石。(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 2.根据组成岩浆岩的矿物颜色可分为:浅色矿物、深色矿物。 3.岩浆岩的结构:岩浆岩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体形状及其相互结合的情况。 4.按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分为: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非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5.按衍射种矿物的晶粒大小: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 6.按岩石中矿物晶粒的相对大小:等粒结构(粗粒结构、中粒结构、细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 7.岩浆岩的构造,是指矿物在岩石中排列和填充方式所放映出来的外貌特征。常见的岩浆岩构造:块状构造、流纹状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 第三节沉积岩 1.沉积岩的物质组成:碎屑物质、粘土矿物、化学沉积矿物、有机质及生物残骸。 2.在沉积岩的组成物质中还有胶结物。常见的包括:硅质、铁质、钙质、泥质。 3.沉积岩的结构:碎屑结构(砾状结构、砂质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生物结构。4.沉积岩的构造:成理构造(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使先后沉积的物质在颗粒大小、形状、颜色和成分上发生变化,从而显示出来的成层现象,称为层理构造,层与层之间的界面,称为层面。)、层面构造、化石。 5.页岩、砂岩、石灰岩占沉积岩95%。 第四节变质岩 1.地壳内部原有的岩石,由于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成分加入的影响,改变原来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形成新的岩石,称为变质岩。这种岩石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2.变质岩的结构:变余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 3.沉积岩的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 第二章地质构造 1.主要由地球内动力地质作用引起的地壳变化,使岩层或岩体发生变形和变为的运动称为地壳运动。按运动方向(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第一节地质年代

矿井水文地质主要图件内容及要求[1]

附录一矿井水文地质主要图件内容及要求 一、矿井充水性图 矿井充水性图是综合记录井下实测水文地质资料的图纸,是分析矿井充水规律、开展水害预测及制定防治水措施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矿井水害防治的必备图纸。一般采用采掘工程平面图作底图进行编制,比例尺为1/2000-1/5000,主要内容有: 1.各种类型的出(突)水点应当统一编号,并注明出水日期、涌水量、水位(水压)、水温及涌水特征。 2.古井、废弃井巷、采空区、老硐等的积水范围和积水量。 3.井下防水闸门、水闸墙、放水孔、防隔水煤(岩)柱、泵房、水仓、水泵台数及能力。 4.井下输水路线。 5.井下涌水量观测站(点)的位置。 6.其他。 矿井充水性图应当随采掘工程的进展定期补充填绘。 二、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 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是综合反映矿井充水变化规律,预测矿井涌水趋势的图件。各矿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相关因素绘制下列几种关系曲线图: 1.矿井涌水量与降水量、地下水位关系曲线图。 2.矿井涌水量与单位走向开拓长度、单位采空面积关系

曲线图。 3.矿井涌水量与地表水补给量或水位关系曲线图。 4.矿井涌水量随开采深度变化曲线图。 三、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 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是反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图纸之一,也是进行矿井防治水工作的主要参考依据。综合水文地质图一般在井田地形地质图的基础上编制,比例尺为1/2000-1/10000。主要内容有: 1.基岩含水层露头(包括岩溶)及冲积层底部含水层(流砂、砂砾、砂礓层等)的平面分布状况。 2.地表水体,水文观测站,井、泉分布位置及陷落柱范围。 3.水文地质钻孔及其抽水试验成果。 4.基岩等高线(适用于隐伏煤田)。 5.已开采井田井下主干巷道、矿井回采范围及井下突水点资料。 6.主要含水层等水位(压)线。 7.老窑、小煤矿位置及开采范围和涌水情况。 8.有条件时,划分水文地质单元,进行水文地质分区。 四、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 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是反映含水层、隔水层及煤层之间的组合关系和含水层层数、厚度及富水性的图纸。一般采用相应比例尺随同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一道编制。主要内容有:

《煤田地质学》复习思考题.doc

《煤田地质学》复习思考题 《煤m地质学》 一、填空(每空1分,计30分) 2镜煤和丝炭是简单煤岩成分,亮煤和暗煤是复杂煤岩成分。 3 4、在光学显微镜下能够识别出来组成煤的基木单位,称为显微组分。由植物遗体变化而 6 、宏观煤岩类型划分依据是:宏观煤岩成分及总体光泽强度。 7、煤的化学组成很复杂,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即:有机质和无机质;后者包括无机矿物质和水分。 8、中有害成分,对煤的加工利用起着不度的影响。 干燥无灰基为基准。 10 (V),以及计算固定碳(FC)四个项目。 11、在不考虑基准的条件下,煤的发热量包括:弹筒发热量、高位发热量和帝位发热量。 12、一般讲,(收到基的低位发热量)最接近于煤的实际燃烧时产生的发热量,是基木上可供利用的热量。 13、焦炭在炼焦高炉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有三,分别是:(还原剂)、(热源)和(支撑剂)。 14、据气化剂的不同,煤气可分为(空气煤气)(水煤气)和(半水煤气)。 15、煤炭液化的方法有:(直接液化)、(间接液化)和(部分液化)。 16、水煤浆的成分有:(煤粉)、(水)和(添加剂)。 17、 1986年颁布的中国煤炭新分类主要根据(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和(粘结性指数)将中国煤划分为十大类、二十四小类。

18、由菌藻等低等生物遗体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的煤,称为(石煤),属于(腐泥煤类)。 19、生物遗体转变为沉积有机质(煤、石油、夭然气等)主要是(泥炭化作用)和(腐泥化作用)的结果。 20、植物界可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两大类别。 21、白有植物以来,从低等的菌藻到高级的被子植物其发展过程显示出五个阶段,由老到新是:(菌藻植物时代)、(裸蕨植物时代)、(蕨类和种子蕨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o 22、煤的成因分类依据为:(成煤的原始物质)和(总的聚积环境)。 23、按煤的成因,煤可分为(腐植煤)、(腐泥煤)和(腐植腐泥煤)。 24、泥炭沼泽形成的方式有两种,即:(陆地沼泽化)和(水体沼泽化)。 25、凝胶化作用的产物为透明残体:(腐植酸)、(沥青质)和(水分)。 27、氧化还原条件主要决定于(覆水程度)和(水的流通程度)。 28、(温度)、(压力)和作用持续(时间)无疑是影响煤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此外,放射性元素蜕变的影响也值得注意。 29、在煤的成岩阶段,(压力)是主导因素,而在变质阶段,(温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30、(地温)朝地下深处逐渐增高是导致煤的变质程度向深部逐渐增高的最基本的原因。131、1卡.力可分为(静压力)和(构造压力(动氏力))。 32、主要根据热变质的热源及其作用方式,可将煤的变质作用划分为三种主要的类型:(深成变质作用)、(岩浆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 33、含煤岩系形成的控制因素,主要包括:(古构造)、(古地理)、(古气候)及(古植物)等几个方面。 34、含煤岩系的后期变化主要表现在(构造形态)、(保存程度)和(煤质)三个方面。35、引起含煤岩系后期变化的主要因素:(构造因素)和(非构造因素)o 36、植物遗体堆积速率与沼泽水面上升速率的关系的三种补偿关系为:(过度补偿)、(欠补偿)、(均衡补偿)。 37、依据煤层结构,可将煤层分为:(总厚度)、(有益厚度)和(可采厚度)。 38、煤层与顶板的接触关系有(明显接触)、(过渡接触)、(冲蚀接触)三类。

工程地质学复习资料- 重点

工程地质学复习资料 一、绪论 1、防灾是工程地质学的主要学习内容 2、就土木工程而言,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 地基稳定性问题、斜坡稳定性问题、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 二、地壳积极物质组成 1.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一是有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内热;二是来自 太阳辐射热,以及地球旋转力和重力。 2.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的区分 ①内力地质作用的动力来自地球本身,并主要发生在地球内部,按其作用方 式可分为四种: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 ②外力地质作用主要有太阳辐射热引起并主要发生在地壳的表层,按其作用 方式分为五种: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3.矿物是天然产出的均匀固体。它是各种地质作用的产物,是岩石的基本组成 部分。 4.颜色是光武最直观的一种性质,最常见的有自色与他色两种类型。 5.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通常将矿物在无釉瓷板上刻画后进行观察,他对于 某些金属矿物具有重要鉴定意义。 6.光泽是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 丝绢光泽如同丝绢的反光,为纤维状集合体矿物所具有,如石棉的光泽。 珍珠光泽如同珍珠的反光,柔和多彩,如云母的光泽。 7.硬度是矿物抵抗外力机械作用的强度。矿物有软到硬依次为:1—滑石,2— 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 8.理解是指矿物受外力作用时,能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分完全、中 等和不完全等级别。例如:云母沿解理面可剥离成极薄的薄片,为极完全解理;石盐沿解理面破裂成立方体具有完全解理。 9.岩石的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火成岩大多具有块状;沉积岩是有外力作用将风化剥蚀的物质搬运后逐层沉积形成,所以具层状构造;变质岩在变质作用中岩石受到较高的温度和具有一定方向的挤压作用,其组成矿物则依一定方向并行排列,因而具有偏离构造。(注:火成岩又称岩浆岩,占地壳岩石体积的64.7%。) 火成岩的结构主要是指组成火成岩矿物颗粒的大小和结晶程度等。 火成岩的产状是指岩体的形态、打消、深度以及与围岩的关系。 10.沉积岩的构造:①层理结构②递变层理③波痕与泥裂。 11.原先生成的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经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很强的气体和 液体作用后,就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或结构构造的改变形成新的岩石,就称为变质岩(名词解释)。变质岩不仅具有自身的特点,往往还保留原岩的某些特征。 12.接触变质作用是指温度升高、岩石受热后矿物发生重结晶、物质成分重新组 合等变化而化学成分无显著改变者称为接触热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是高

构造地质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完整版).

1、地质构造:组成地壳或岩石圈的岩层或岩体等,在内外地质动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各种变形 2、构造地质学:研究地壳上各级各类地质构造的发生、发展、演化及其与矿产分布、地震、工程稳定性、环境演化等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3、面状构造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走向:某一倾斜构造面和任意水平面的交线。倾向:在构造面上,沿倾斜面引出垂直走向线的直线,称倾斜线,倾斜现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向下倾斜一段的方位角 倾角:构造面上的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线之间的夹角 4、方位角法:倾向+倾角(45 °∠ 30 ° 5、象限角法:走向+倾角+倾向(N30°E, 45 ° SE 6、线状构造产状要素:倾伏、侧伏。 7、倾伏:倾伏向+倾伏角,如:330 °∠ 20 °或 N30°W,20° 8、侧伏:侧伏角+侧伏向/构造面产状,如: 20°S/N30°E,45 °SE 。 注意:学会将方位角换成象限角 9、水平岩层与倾斜岩层的区别:①水平岩层:老下新上,沟谷老,山脊新。倾斜岩层:在没有发生倒转的前提下,顺着岩层的倾向,岩层的时代由老到新排列;②水平岩层:地质界限随着地形等高线的弯曲而弯曲。倾斜岩层在野外和地形地质图上呈条带状分布,切割地形等高线;③水平岩层的厚度等于岩层顶面和底面的标高差;④水平岩层露头宽度的变化受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的影响。(地缓而宽大,地陡而窄小。倾斜岩层:横穿沟谷的岩层倾角越大,岩层的条带越接近条带状,若岩层的倾角越小,则岩层越弯曲。

10、倾斜岩层的厚度:真厚度(h=铅直厚度(H×cosα(真厚度永远小于或等于铅直厚度 11视厚度(h’=铅直厚度(H×cosβ(真厚度永远小于视厚度 12、V字形法则:①岩层的倾向与地面的坡向相反时,岩层的界限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即“相反相同”,但岩层界限弯曲的曲率小于地形等高线的曲率;②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的坡向相同时,岩层的倾角大于地面坡度角时,岩层的露头界限与地向等高线成相反方向,即“相同相反”;③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的坡向相同时,岩层倾角小于地面坡度角时,岩层界限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即“相同相同”,岩层界限弯曲的曲率大于地形等高线的曲率。 13、平行不整合接触特征:1假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的产状,在大范围内彼此平行排列;2缺失部分地层有两种情况:一是缺失地层没有沉积,二是缺失地层沉积了,后经地壳上升被剥蚀掉了;3不整合面上、下地层之间有古生物间断;4在不整合面之上地层的底部常存在有由下部老地层组成的底砾岩;5在起伏不平的风化壳上,往往有特殊的风化残余矿产。 14、平行不整合接触形成过程:下降接受沉寂-----上升遭受剥蚀-------在下降接受新的沉积。 15、角度不整合形成过程:沉积盆地下降接受沉寂-----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发生褶皱、断裂,往往有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相伴生,同时隆起上升遭受风化剥蚀-----在下降接受新的沉积。 角度不整合接触特征:1不整合面上下新老岩层之间的产状明显不同,两者呈角度接触;2不整合面上线新老岩层之间缺失某一时代的地层,存在明显的沉积间断;3在不整合面上常发育有底砾岩和古风化残余矿产;4由于长期的沉积间断,不整合面上线新老岩层的沉积条件发生变化,造成两套岩层的岩性和岩相明显差异;5不整合面以下的老岩层的变形要比上覆的年轻地层相对强烈复杂,两套岩层中的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往往明显不同。

工程地质学重点知识总结

绪论 定义: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地质学科,它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它是工程科学与地质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而成的一门边缘学科。 从工程地质角度,工程分三类:1、将工程岩土作为地基利用的工程;2、边坡岩土作为利用对象的工程;3、地下硐室作为利用对象的工程; 研究对象:地壳-【地壳主要由岩石圈组成】 地质环境:自然环境的一种,指由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组成的环境系统。地质环境是地球演化的产物。 }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受到某种能量(外力、内力)的作用,从而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 地质作用的自然力是地质应力。力是能的表现,按照能的来源不同,地质作用可分为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是因地球外部能产生的,它主要发生在地表或地表附近。外力地质作用几乎都有重力能参与。外力地质作用使地表形态和地壳岩石组成发生变化。 外能,主要有太阳辐射热、位能、潮汐能和生物能等

内力作用:遍及岩石圈甚至整个地球,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作用等;这类地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地下深处,有的可波及到地表。能力来源:主要有地内热能、重力能、地球旋转能、化学能和结晶能。 《 基本任务:查明工程地质条件; 中心任务: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评价 人类的所有工程都建造在地壳表层的一定的地质环境中。人类工程活动会使得自然地质环境发生变化【正反两方面】研究内容:1、工程岩土的性质2、各种动力作用3、岩土的应力-应变、破坏、力学模型等;4、对原有地质环境的改造5、进行工程地质区划6、科学预测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7、工程地质勘察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 研究方法:1、自然历史分析法—地质学分析;研究地质体、地质现象、自然地质历史形成演化。地质基础工作。基本的研究方法。 2、数学力学分析法—定量分析计算、评价 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地质分析为基础—地质模型—数学模型(理论经验公式等)—代入有关参数进行计算。

工程地质学基础重点

第一章 1、概念 工程地质学: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并保证这种制约关系向良性向发展的科学。 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址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面。 工程地质问题:是指工程地质条件与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是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的主要形式。 工程地质分析:是工程地质学一个重要分支,是分析工程地质问题产生的地质条件、力学机制及其发展演化规律,以使正确评价和有效防治其不良影响的一门学科。 工程地质分析的基本法:①定性研究②定量研究 2、简述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地质环境对人类工程活动的制约(主要部分):①影响工程活动的安全②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稳定和正常使用③工程造价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制约(次要部分) 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 3、工程地质分析的容包括哪些 ①区域稳定性问题②岩体稳定问题③与地下渗流相关的问题④与侵蚀淤积有关的工程问题 第二章(重点) 1、活断层:是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是近期(约10万年)曾

有过活动而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后一种情况可称为潜在活断层。 2、断层的作用表现:①它对岩体的稳定性和渗透性,地震活动和区域稳定有重大的影响。 ②它可能是地下水运动的良好通道和汇聚的场所,在规模较大的断层附近或断层发育地区常久贮存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油。 3、板块构造理论? 4、断层要素:①断层面②断层线③断层带④断盘⑤断距 5、断层的野外识别法:①地貌上的特征②地层特征③断层的伴生构造④水系 6、请简述断层的工程评价:①降低了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②跨越断裂构造带的建筑物③隧洞工程,通过断裂破碎带时易发生坍塌④可能发生新的移动,从而影响建筑物的稳定 7、活断层的活动式:①粘滑型②蠕滑型 8、活断层的鉴别标志:①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标志②历史地震及历史期地震错段标志③微地震测量及地形变检测标志④地球物理标志 9、活断层的调查研究法:①现有资料查阅②航卫片解读③区域地质调查④现场勘察⑤年龄测量⑥监测 10、活断层区的建筑原则:①建筑物场地一般应避开活动断裂带②线路工程必须跨越活断层时,尽量使其大角度相交,并尽量避开主断层③必须在活断层地区兴建的建筑物,应尽可能的选择相对稳定地

《煤田地质学》复习思考题

《煤田地质学》 一、填空(每空1分,计30分) 2、宏观煤岩成分是肉眼可区分的煤的基本组成单位,包括:镜煤、丝炭、亮煤和暗煤;镜煤和丝炭是简单煤岩成分,亮煤和暗煤是复杂煤岩成分。 3、宏观煤岩类型包括:光亮型煤、半亮型煤、半暗型煤和暗淡型煤。 4、在光学显微镜下能够识别出来组成煤的基本单位,称为显微组分。由植物遗体变化而 6、宏观煤岩类型划分依据是:宏观煤岩成分及总体光泽强度。 7、煤的化学组成很复杂,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即:有机质和无机质;后者包括无机矿物质和水分。 8、有机质是煤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工利用的对象,无机矿物质和水分绝大多数是煤中有害成分,对煤的加工利用起着不良的影响。 干燥无灰基为基准。 10、煤的工业分析也叫煤的实用分析,包括测定煤的:水分(M)、灰分(A)和挥发分(V),以及计算固定碳(FC)四个项目。 11、在不考虑基准的条件下,煤的发热量包括:弹筒发热量、高位发热量和帝位发热量。 12、一般讲,(收到基的低位发热量)最接近于煤的实际燃烧时产生的发热量,是基本上可供利用的热量。 13、焦炭在炼焦高炉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有三,分别是:(还原剂)、(热源)和(支撑剂)。 14、据气化剂的不同,煤气可分为(空气煤气)(水煤气)和(半水煤气)。 15、煤炭液化的方法有:(直接液化)、(间接液化)和(部分液化)。 16、水煤浆的成分有:(煤粉)、(水)和(添加剂)。 17、1986年颁布的中国煤炭新分类主要根据(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和(粘结性指数)将中国煤划分为十大类、二十四小类。 18、由菌藻等低等生物遗体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的煤,称为(石煤),属于(腐泥煤类)。 19、生物遗体转变为沉积有机质(煤、石油、天然气等)主要是(泥炭化作用)和(腐泥化作用)的结果。 20、植物界可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两大类别。 21、自有植物以来,从低等的菌藻到高级的被子植物其发展过程显示出五个阶段,由老到新是:(菌藻植物时代)、(裸蕨植物时代)、(蕨类和种子蕨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 22、煤的成因分类依据为:(成煤的原始物质)和(总的聚积环境)。 23、按煤的成因,煤可分为(腐植煤)、(腐泥煤)和(腐植腐泥煤)。 24、泥炭沼泽形成的方式有两种,即:(陆地沼泽化)和(水体沼泽化)。 25、凝胶化作用的产物为透明残体:(腐植酸)、(沥青质)和(水分)。 27、氧化还原条件主要决定于(覆水程度)和(水的流通程度)。 28、(温度)、(压力)和作用持续(时间)无疑是影响煤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此外,放射性元素蜕变的影响也值得注意。 29、在煤的成岩阶段,(压力)是主导因素,而在变质阶段,(温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30、(地温)朝地下深处逐渐增高是导致煤的变质程度向深部逐渐增高的最基本的原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