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模型构建及其应用——以长三角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为例

“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模型构建及其应用——以长三角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为例

“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模型构建及其应用——以长三角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为例
“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模型构建及其应用——以长三角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为例

第29卷 第2期

2010年2月地 理 研 究GEO GRA P HICAL RESEA RC H Vol 129,No 12Feb 1,2010 收稿日期:2009201218;修订日期:20092062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107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2YW 2321) 作者简介:吕韬(19762),男,四川广元人,讲师,博士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

E 2mail :lvtao _2004@sina 1com

 3通讯作者:曹有挥(19592),男,江苏扬州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运输地理和区域城

市研究。E 2mail :yhcao @niglas 1ac 1cn

“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模型构建及其应用

———以长三角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为例

吕 韬1,2,3,曹有挥13

(1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31广西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南宁530004)

摘要:地理学第一定律是空间自相关统计学的核心和基石,传统的空间自相关以邻接性或空

间距离函数确定空间权重矩阵。但随着快速交通网络变得具有渗透性,空间距离内涵已发生

质的变化,“接近”概念有必要从“空间接近”拓展为“时空接近”。基于这一新的内涵,提

出“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概念并构建相应计算模型,结合表征时间距离的可达性指标将该

模型应用于长三角区域经济差异分析。通过计算全局Moran ′s I 和局域Moran ′s I ,结果表明:

在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标上,“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能更好地揭示地理事物间的关联动态变

化。在局域空间自相关指标上,当时间距离截取在合理范围时,邻接性表现出较强的稳健性,

但“时空接近”与传统“空间接近”的空间相关性存在较大差异,两者结合能更客观揭示地

理事物空间关联的现象和本质。

关键词:“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空间权重矩阵;可达性;区域经济差异;长三角

文章编号:100020585(2010)022*******

1 引言

空间研究是地理学和区域科学研究的核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时空分析也有日益复兴的趋势[1]。其中,空间自相关的理论构建得到极大的重视[2~4],而且在诸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5~13]。Moran 采用点阵数据测度空间依赖性[14],并提出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 ′s I 测度研究对象的空间分布,另外类似于Moran ′s I 的还有Geary 提出的Geary ′s C [3];鉴于全局指数有时会掩盖局部状态的不稳定性,又有学者提出了局域空间自相关指数,有局域Getis ′G 系数[15]、局域Moran ′s I [16]。要用上述指数研究空间现象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必须首先建立空间权重矩阵,但空间自相关所基于的原理是Tobler 提出的地理学第一定律(Tobler ′s First Law ,TFL ):事物彼此关联,但较近的事物比较远的关联性更强[17]。TFL 是空间自相关统计学的核心和基石[1]。因此,空间权重矩阵通常是根据空间单元拓扑关系的一阶或多阶邻接性[11,18],或者以小于给定的欧式距离、曼哈顿距离[19]来构造,矩阵元素取值为0或1。何彬彬等提出,在二元空间权重矩阵基础上采用属性值来定义一个加权空间邻近度量的方法,其加权空间权重矩阵每行(或列)均值不变,但表示

 地 理 研 究29卷352

无邻接性或大于给定欧氏距离的单元间矩阵元素值仍然为0[20];而陈炳为等提出根据高斯距离、指数距离等距离函数确定空间权重矩阵[21]。但上述所有方法均未曾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随着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尤其是高速公路、城际高铁等迅猛发展,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是基于TFL原理而仅考虑空间的空间自相关概念以及所构造的空间权重矩阵是否仍然适合分析由于通达时间极大缩短而出现一些新的空间现象呢?正如Tobler本人在ESRI用户会议上所表达的:当世界日益“缩小”,地理学第一定律也逐步有所不适宜了[1]。Casti和Swartz也分别指出,对于TFL的科学认识并不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22,23]。目前对TFL评论最全面的是Miller,认为TFL最值得肯定的是它对于空间的认识将地理探知领域与其他领域区别开来[1],这点与康德认为“地理学是关于空间的知识领域”[24]不谋而合;其次,Miller指出,当交通只能以很慢的速度移动,空间距离表达为欧式距离是有意义的,而当快速交通网络变得具有渗透性时,空间距离的含义将发生质的变化;最后,Miller还指出“接近性是地理空间的一个核心组织原理”,随着世界日益“缩小(shrinking)和破碎化(f ragmenting)”,TFL中所阐述的“接近”概念有必要从“空间接近”拓展为“时空接近”[1],而且“时空间”的概念已成为空间认识论的焦点[25]。

2 研究方法

鉴于空间自相关所依据的TFL这一定律内涵的扩展,需要从根本上重新思考空间自相关的内涵及其空间权重矩阵元素的确定。影响时空关联的因素众多,包括交通运输、通讯、城市体系、政治中心等。本文采用孤立化方法,暂假定空间关联只受交通运输影响,以图1为例。图1表示在中心地上随距离增大空间位势(Potential)衰减的规律,其中,单元L外围相邻单元为M i(i=1,…,6),再外围单元为N j(j=1,…,12)。在图1a 中,假设在中心地之间交通路网等级低且级别相同,单元L中心地的空间位势随距离增大而衰减,至单元M i时有一定位势,至单元N j时已无位势,反过来则单元M i对单元L 的空间自相关存在影响,而单元N j对单元L无影响。在图1b中,假设在图1a基础上在东、东北、东南方向提高交通路网为高速道路,其他方向保持不变,单元L中心地的空间位势依然随距离增大而衰减,但在东、东北、东南三个方向衰减变缓,至单元M i(i= 1,2,6)位势比图1a大,至单元N j(j=1,2,3,11,12)位势不再为0,其他位势保持不变,表明由于快速交通网络使单元L的空间位势投影不再对称而呈各异向性,反过来单元M i对单元L的空间自相关影响不再完全相同,而单元N j中部分对单元L已有影响,此时仅以空间距离表示位势衰减或以邻接性表示空间自相关已不合适,需要考虑快速交通网络的时间影响因素。上述分析说明:快速交通网络使空间关联在欧氏空间上不再呈同心圆或近似同心圆,而表现出各向异性,并改变了空间相互作用的模式;不考虑时间因素影响而仅以邻接性或某种空间距离函数等确定的空间权重矩阵所作的空间自相关分析不再能够客观反映真实的空间关联,空间自相关的内涵有必要拓展。

211 “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

空间依赖性是指研究对象属性值的相似性与其位置的相似性存在一致性[26]。而空间自相关是空间依赖性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指研究对象和其空间位置之间存在某种相关性,它是检验某一要素属性值是否与其相邻空间点上同一要素属性值相关联的重要指标[4,27]。依据Miller所提出的,把时间因素也考虑到“接近”内涵里,将“空间接近”拓展为“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则有必要重新定义。即时空接近的研究单元在同一属性值上的相

 2期吕 韬等:“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模型构建及其应用353

 

图1 空间位势衰减趋势比较

Fig11 Comparison of spatial potential attenuation trend

互关联,称为“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对应地,传统的空间自相关称之为“空间接近”空间自相关。根据“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概念,以时间距离衡量空间单元间相互依赖性不局限于空间单元必须具有邻接性或小于给定欧式或曼哈顿等某种空间距离,相应的其空间权重矩阵元素值不再简单是0或1来描述。Zedeh将经典集合拓展到模糊集合,相应刻画集合的函数从特征函数拓展为隶属函数。借助于这一思想的启发,可将空间权重矩阵元素取值从0或1扩展为[0,1]区间,“时空接近”单元之间的矩阵元素可用[0,1]的小数表达,从而真实反映快速交通网络下的空间现象。对于时间距离的计算,本文拟采用可达性来表征,即在不同等级的各类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网络中,两地间空间通达的最短时间。

212 空间权重矩阵

假设用t(i,j)表示i地到j地的最短时间,则t(i,j)越小两地关联越强,反之则越弱。从理论上而言,时间距离是连续的。由于时间距离取值可能为非负的任何数,因此,必须对可达性时间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其映射到[0,1]区间,以符合矩阵元素取值范围。空间权重矩阵元素计算公式可定义为:

W d(i,j)=1-

t(i,j)

Max(t(i,j))

(1)

鉴于地理事物间随距离增加,关联将迅速递减渐进至0。因此,对式(1)可进一步改进。借用模糊数学“截集”概念,假设给定一个合适的“截集”时间距离为λt(i,j),其定义如下:

W d(i,j)=0 如果t(i,j)≥λt(i,j)

1-t

(i,j)

λt(i,j)

如果t(i,j)<λt(i,j)

(2)

213 空间自相关计算公式

空间自相关的指标有很多,本文采用常用的全局Moran′s I和局域Moran′s I。全局Moran′s I是从整体上衡量空间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值介于±1之间。大于零表示存在空间正相关,小于零为负相关,等于零则表明不存在空间相关性。其计算公式如下:

354

 地 理 研 究29卷

I(d)=∑n

i=1

∑n

j=1

W ij(X i- X)(X j- X)

S2∑

n

i=1

∑n

j=1

W ij

(3)

其中,S2=1

n ∑n

i=1

(X i- X), X=1

n

∑n

i=1

X i,X i为i地某一要素属性值,W ij为空间权重

矩阵元素,当i=j时,W ij=0。其中,W ij按邻接性或小于给定欧式距离取值为0或1时[14,16],即“空间接近”空间自相关;W ij按式(1)、式(2)取值为W d(i,j),即“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对于全局Moran′s I的计算结果,可分别采用近似正态分布和随机分布两种假设进行检验[4,28]。

局域Moran′s I是从局域上衡量空间自相关,本质上而言,其为全局Moran′s I按照两地间关联程度分解到各个研究对象。其计算公式如下:

I i(d)=(X i- X)∑

n

j=1

W ij(X j- X)

S2

(4)

其中,S, X,X i,W ij含义同式(3)。

214 可达性的计算

可达性的计算是利用Arc GIS中的网络分析功能,求出两地之间的最短时间表示时空距离远近。要计算研究区域内各空间单元之间的可达性,需要矢量化的要素包括有关交通道路和替代空间单元的抽象点。其中,通常方法是利用空间重心或行政中心所在地表示抽象点。本文旨在阐述“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概念、应用及其与传统空间自相关的对比,因此,为计算方便利用行政中心所在地替代各空间单元来计算可达性。

3 模型应用实例

311 研究区概况

本文研究区域为长三角地区。该区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总面积为10199万km2,包括1个直辖市及15个地市级行政单元,分别为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扬州市、泰州市和南通市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市、湖州市、嘉兴市、绍兴市、宁波市、舟山市和台州市;另外,从城市体系角度看,除上述16个中心城市所辖的市辖区外,县级行政单元还有59个。2006年,该区域总人口8765191万人,人均GDP45175元,城市化率已超过50%。目前除海岛舟山市,该区域已形成较发达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货运方面,公路和水运占有绝对优势,占总货运量比例超过90%;铁路主要承担长距离运输,比例在5%左右波动;在客运方面,以公路和铁路为主,占总客运量90%以上。可见,公路在区域运输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12 数据资料

研究区域经济差异采用的指标主要有单一指标和综合指标体系。鉴于采用人均GDP 单一指标也可衡量区域经济差异并有较多应用[29~31],本文属性指标选择人均GDP,并以2006年为基准年,数据来源于上海、江苏和浙江三省市统计年鉴。在空间上,面状单元包括地市级以上中心城市所在区(含市辖区)和县城;同时,鉴于舟山市为分散的海岛,把舟山全市域作为一个单元,共计73个。长三角地区快速交通主要由公路承担,因此主

 2期吕 韬等:“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模型构建及其应用355 要搜集了不同等级公路资料,其主要来源于山东地图出版社出版的2006年《中国高速公路及城乡公路网地图集》详查版。关于可达性计算中速度的设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 T G B01~2003)有关不同类型公路的行车速度规定,设定高速公路120km/h ,国道80km/h 和省道70km/h 。

313 结果分析

表1 全局Moran ′s I 计算及检验T ab 11 C alculation and test of GISA λt (i ,j )单位:h G lobal Moran ′s I 近似正态分布检验随机分布检验一阶邻接性

-0162030149099176140150017900019474101025017501517801508971412711000155030151629104711125014197013865718626截取合适1150013391013037712786

时间距离1175012597012358611748210001134801126831665321250106810106922119692150010485010526117837

21750102070102911104613100-0100680100600122233131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本文

为了比较“时空接近”与传统的“空

间接近”空间自相关,分别进行了两

者相关的计算。同时,根据区域各行

政单元面积,截取λt (i ,j )最小为015h ,并以0125h 依次递增至3h ,以观测其动态变化。“空间接近”空间自相关按一阶邻接性计算空间权重矩阵,“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按式(2)计算不同λt (i ,j )取值下的空间权重矩阵,按照式(3)计算了全局Moran ′s I 指标及近似正态分布和随机分布显著相关性检验值(表1)。从表中可得出如下结论:①对比按一

阶邻接性和可达性分别确定的空间权

重矩阵所计算全局Moran ′s I 结果,长三角区域各行政单元人均GDP 按一阶邻接性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性,值为016203;以不同的截取时间距离λt (i ,j )分析,其空间相关性随时间距离增长由正相关逐渐趋于不相关,并有向负相关演变的趋势,说明随时间距离增长,“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从空间聚集逐步演变为空间分散。②以90%置信区间双侧检验阀值1165为界限进行检验,近似正态分布检验值均小于1165,而随机分布检验值中一阶邻近性及时间距离015~215h 范围的空间自相关符合检验要求,表明长三角区域各行政单元人均GDP 分布为随机分布,而且时间距离的截取存在一个合理的范围。③从表1可知,一阶邻接性空间自相关的全局Moran ′s I 介于截取的时间距离015~1h 之间,即按照所设定的速度,面状单元邻接性的平均情况大致在35~100km 之间,这与长三角区域行政单元与周边行政单元的政府所在地间距离实际情况是比较吻合的。31312 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3131211 Moran 散点图

全局空间自相关是从整体上测度区域某属性值集聚或分散的程度,要进一步考察区域内局域空间的异质性,Moran 散点图是重要方法之一。Moran 散点图的四个象限表达了某一点(区域)和其周围点(区域)四种类的局域空间联系,即高高(H H ,第一象限)、高低(HL ,第二象限)、低高(L H ,第三象限)和低低(LL ,第四象限)。H H 表示某一点(区域)和其周围点(区域)属性值的均值较高,HL 表示某一点(区域)的属性值较高,但其周围点(区域)属性值的均值较低。L H 与LL 的含义相反。H H 和LL 表明具有较高的空间正相关,区域具有集聚性和相似性。HL 和L H 则表示空间负相关,区域具有分散性和异质性[11]。为了有利比较,对各单元人均GDP 进行标准差标准化。横坐标

 地 理 研 究29卷356

表示各单元的标准化值,纵坐标表示某单元周边单元(即空间权重矩阵中某行非0元素对应的单元)标准化值的平均值(图2)。

在第一象限中较突出的有上海市、苏州市、昆山市、太仓市、常熟市、吴江市、无锡市等,各行政单元及其周边单元人均GDP水平均较高,说明这些地区是最为发达的地区。在第三象限中,主要有宝应县、兴化市、高邮市、仙居县、天台县等,说明它们及其周边单元发展程度相对落后。按截取时间距离λt(i,j)得到的散点图,随截取值的增大,散点图逐步从第一、三象限对角线集聚渐变为分散,再逐步向X轴集聚。这表明选择关联单元可达性越近,空间集聚越集中或相似程度越高,选择关联单元可达性越远,空间集聚越分散或相似程度越低;但同时差异被“压缩”而表现不明显,也表明截取时间距离λt(i,j)存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图2 长三角区域行政单元邻接性及时间距离截取方式的Moran散点图和空间自相关图

Fig12 Moran scatterplots and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figures of administation units in the Y angtze River Delta

 2期吕 韬等:“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模型构建及其应用357

 

3131212 局域空间自相关对比

局域空间自相关指标是衡量某单元与其存在不同程度空间关联的单元相似或异质程度的指标[11]。按式(4)计算了长三角区域各行政单元人均GDP按一阶邻接性和时间距离截取值λt(i,j)分别为015h、0175h、1h的局域Moran′s I值(图2)。将Moran散点图与区域行政单元人均GDP分布图结合分析,绝大多数单元空间关联按照两种方式归类保持不变(表2),少数单元归类发生了变化(表3),说明大致在县区级这样的空间尺度上,截取值λt(i,j)在015h~1h最为合理的范围时,邻接性具有较强的稳健性(robust2 ness)。为了更深入探讨部分单元归类不一致的原因,着重选择表3中每类的典型性单元进行分析。

表2 按一阶邻接性和时间距离截取方式归类一致的行政单元

T ab12 Administration units of consistent classif ications of adjacency and temporal distance 类型样本

H H 上海市、无锡市、江阴市、宜兴市、常州市、苏州市、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吴江市、太仓市、丹阳市、杭州市、富阳市、嘉兴市、平湖市、海宁市、嘉善县、海盐县、绍兴市、绍兴县、玉环县、宁波市、余姚市、慈溪市

HL镇江市

L H桐乡市、湖州市、德清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靖江市

LL 建德市、桐庐县、淳安县、奉化市、宁海县、安吉县、新昌县、台州市、临海市、三门县、天台县、仙居县、溧水县、高淳县、溧阳市、金坛市、海安县、如东县、如皋市、海门市、扬州市、宝应县、仪征市、高邮市、江都市、句容市、兴化市、泰兴市、姜堰市

表3 按一阶邻接性和时间距离截取方式归类不一致的行政单元

T ab13 Administration units of inconsistent classif ications of adjacency and temporal distance -阶邻接性归类时间距离λt(i,j)=015~1h

H H-南京市、扬中市

HL南京市、扬中市-

L H 南通市、舟山市、温岭市、象山县、长兴县、

启东市、通州市

泰州市、临安市

LL泰州市、临安市南通市、舟山市、温岭市、象山县、长兴县、启东市、通州市

从一阶邻接性归类为HL类型转变为时间距离截取方式归类H H类型的有南京市和扬中市,以南京市为例进行分析。2006年,南京市人均GDP为46114元,与其相邻接的句容市、溧水县和仪征市三市县人均GDP指标均值为22968133元,仅为南京市50%左右,在“空间接近”空间自相关上表现出极大的差异,为HL类型。若以截取时间距离方式表达空间关联程度,由于交通可达性在空间上的方向异质性,使得发生关联的欧氏距离并不呈现为同心圆,而是远近存在差异。例如,当λt(i,j)为1h时,南京市除了可达三个邻接行政单元外,还可与更远的镇江市、丹阳市存在空间关联,由此使得周边相关联单元的人均GDP指标均值整体水平上升,从而在Moran散点图中归类为H H类型(图3a)。同样,以从L H类型转变为LL类型的长兴县为例。2006年,长兴县人均GDP为26458元,相邻接的苏州市、宜兴市、湖州市、安吉县等4个单元人均GDP均值为

 地 理 研 究29卷358

图3 归类不一致行政单元不同截取时间的空间关联图

Fig13 Spatial relationship of different interception time scales in administration

units of inconsistent classifications

43735175元,为L H类型;而λt(i,j)为1h时,与长兴县存在空间关联的单元人均GDP均值为30627167元,为LL类型(图3b)。再以从LL类型转变为L H类型的泰州市为例。2006年,泰州市人均GDP为19933元,相邻接的姜堰市和江都市两市人均GDP 均值为1976015元,为LL类型;而λt(i,j)为1h时,存在空间关联的单元人均GDP 均值为26883元,为L H类型(图3c)。从上述按邻接性和时间距离归类不一致的典型单元分析结果,可看出由于快速交通网络使单元间的空间关联情况突破了“邻接性”限制,同时交通网络可达性的差异也使空间关联强弱程度并不一定按传统距离衰减而是存在方向差异性,从而表现出不同于传统的空间现象,相应地,“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也不同于传统空间自相关,而表现更为客观并具有动态性。

4 结论与讨论

空间自相关是研究地理事物空间关联、要素集聚和分散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从空间自相关基础原理入手,进一步拓展丰富其内涵,提出“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的概念,并应用于区域发展差异的实证研究。

(1)接近性是地理空间的一个核心组织原理。随着快速交通网络的发展,空间距离意义已有质的变化,“接近”概念有必要从“空间接近”内涵拓展到“时空接近”,从而提出“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概念。基于此,表征空间自相关的空间权重矩阵也必须拓展取值规则,元素取值从0或1扩展为[0,1]区间,使其不再仅局限于邻接性或小于给定欧式等空间距离,以便更客观反映空间现象。

(2)可达性以时间距离表征地理事物的时空接近,良好反映了其相互之间关联的强弱。借用模糊数学“截集”概念,并利用分段函数将时间距离标准化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3)“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与“空间接近”空间自相关既有联系又有差异。通过两者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差异中实证分析的比较,研究认为前者在合理截取范围时,对空间关

 

 2期吕 韬等:“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模型构建及其应用359联的刻画与后者基本一致,但前者采用“时间距离”截取方式便具有动态性、系统性的特点,相应地,对空间关联研究也就具有动态性和系统性,更能客观揭示地理事物间的现象和本质。同时,作为一种模型和方法,“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具有较强的普适性,亦可应用于其他地区有关空间关联现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Harvey J M1Tobler′s First Law and spatial analysis1Annals of t 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2004,94

(2):284~2891

[2] Cliff A D,Ord J K1Testing for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mong regression residuals1Geographical Analysis,1972,4:

267~2841

[3] Geary R C1The contiguity ratio and statistical mapping1The Incorporated Statistician,1954,5(3):115~1451

[4] G oodchild M F1Spatial Autocorrelation1CA TMO G(Norwich,U K:GeoBooks),198616~251

[5] Dubin R1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d neighborhood quality1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92,22:433~

4521

[6] 李天生,周国法1空间自相关与分布型指数研究1生态学报,1994,14(3):327~3311

[7] Aten B1Evidence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in international prices1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 h,1996,42:149

~631

[8] 张朝生,章申,何建邦1长江水系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空间自相关与分形方法1地理学报,

1998,53(1):87~961

[9] Basu S,Thibodeau T G1Analysis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in housing prices1The 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1998,17:61~851

[10] Ord J K,Getis A1Testing for loc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in t he presence of global autocorrelation1Journal of Re2

gional Science,2001,41:411~4321

[11] 孟斌,张景秋,王劲峰,等1空间分析方法在房地产市场研究中的应用———以北京市为例1地理研究,2005,24

(6):956~9651

[12] L IU Jisheng,CH EN Yanguang1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1Chinese Geograph2

ical Science,2007,17(1):34~391

[13] 马荣华,顾朝林,蒲英霞,等1苏南沿江城镇扩展的空间模式及其测度1地理学报,2007,62(10):1011~10221

[14] Moran P1The interpretation of statistical maps1Journal of t 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1948,10:243~251.

[15] Getis A,Ord J K1The analysis of spatial association by t he use of distance statistics.Geographical Analysis,1992,

24(3):189~206.

[16] Anselin L1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L ISA1Geographical Analysis,1995,27(2):93~1151

[17] Tobler W A1A computer movie simulating urban growt h in t he Detroit region1Economic Geography,1970,46(2):

234~2401

[18] J ames P L1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patial Econometrics1Toledo,1999.11~141

[19] 刘仲刚,李满春,刘剑锋,等1面向离散点的空间权重矩阵生成算法与实证研究1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22

(3):53~561

[20] 何彬彬,郭达志,方涛1基于空间统计学的空间关联挖掘1计算机工程,2006,32(5):20~221

[21] 陈炳为,许碧云,倪宗瓒,等1地理权重回归模型在甲状腺肿大中的应用1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24(3):113

~1171

[22] Casti J L1Searching for Certainty:What Scientist s Can Know about t he Future1William Morrow,New

Y ork,19901

[23] Swartz N1Laws of nature1The Internet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120011http://www1ut m1edu/research/iep/

[24] 柴彦威1城市空间1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

[25] 石崧,宁越敏1人文地理学“空间”内涵的演进1地理科学,2005,25(3):340~3451

[26] Anselin L.Spatial econometrics.Baltagi B(ed1).Companion to Econometrics1Oxford:Basil Blackwell,2000.

 地 理 研 究29卷360

[27] Cliff A D,Ord J K1Spatial Processes:Models and Applications1London:Pion,1981.

[28] 沈绿珠1空间关联分析及其应用1统计与决策,2006,(8):28~301

[29] 陆大道,薛凤旋,金凤君1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1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16~261

[30] 王绍光,胡鞍钢1中国:不平衡的政治经济学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146~501

[31] 蒲英霞,葛莹,等1基于ESDA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1地理研究,2005,24(6):965~9741

Construction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method of

sp atial2temporal proximity and its application:T aking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s a case study

L V Tao1,2,3,CAO Y ou2hui1

(1.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Limnology,CAS,Nanjing210008,China;

2.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39,China;

3.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of 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530004,China) Abstract:Tobler′s First Law is t he core and t he basis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statistics. Spatial weight matrix is decided by t he t radition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in t he way of p roximity or t he given distance f unction.The rapid t ransportation networks are becoming sat urated;hence,t he meaning of spatial distance changes essentially.The connotation of p roximity sho uld be extended from“spatial p roximity”to“spatial2temporal proximity”. Based on such co nnotation,we p ropo se a new concept2spatial autocorrelation of spatial2 temporal p roximity,and const ruct t he corresponding calculatio n met hod.This st udy ap2 plies t he above concept and met hod to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y in t he Yangtze River Delta,focusing on t he index of accessibility.By examining t he indexes of Global Moran’s I and Local Moran’s I,we have t he following findings:(1)In terms of GISA,spatial auto2 correlation of spatial2temporal p roximity is a better app roach to t he dynamic change of re2 l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geograp hic unit s t han t he t radition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2) For L ISA,p roximity has better robust ness when temporal distance is in a reasonable range.(3)However,t here are differences in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between spatial2tem2 poral p roximity and space proximity to a certain extent.So t he combination of t he above2 mentioned two concept s is helpf ul to reveal t he laws behind t he dynamics of spatial rela2 tionship among geograp hic unit s.

K ey w ords:spatial autocorrelation of spatial2temporal p roximity;spatial weight matrix;ac2 cessibility;regional eco nomic disparity;Yangtze River Delta

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优势与限制因素

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优势与限制因素 地理062 06980130 王一龙 长三角指中国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东南部和上海 市,浙江省东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三角洲顶点在镇江市、扬州市一线,北至小洋口。南临杭州湾。 长江三角洲位于北纬30°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而且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传统意义的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杨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南京,东到海滨,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九万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这个都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上意义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泛指镇江、扬州以东长江泥沙积成的冲积平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长江三角洲顶点在仪征市真州镇附近,以扬州、江都、泰州、海安一线为其北界,镇江、宁镇山脉、 茅山东麓、天目山北麓至杭州湾北岸一线为西界和南界,东止黄海和东海。 按照国务院2008年关于进一步发展长三角的指导意见,正式确定将长三角扩大 到两省一市,即江苏浙江全省,上海市。这个战略性规划兼顾了区域平衡和互补,将 苏北和浙西南纳入长三角范围,在土地、资源、人才等层次上明显提升了长三角的实 力和发展潜力,长三角占中国经济总量也由不足1/5提升到接近1/4,尤其是苏北和 浙西南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对拉动整个地区经济增长、促进长三角核心地区产业配置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这里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 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2008年的GDP为53952.91亿人民币。 合7877.1249亿美元。2004年度统计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人 口占全国5.8%,创造了18.7%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 长三角的比较优势有: 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产业园区适应了当代工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需求,适应了人口向城市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大趋势,特别是园区又有规模效益、集聚效益、品牌效益,也利于对产品和行业进行整合,已经成为发展工业与高科技产业的主要支撑。作为中国工业发展的前沿和制造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必须把园区作为今后制造业发展的中心支撑。产业园区的推进有两点应引起注意,一是由于乡镇工业早期发展的分散性,使得原有乡镇企业延续不下来的多数企业缺少集聚效应,应当用工业园区加以整合。二是农业产业化是今后的方向,而在农业产业化中,必须以工业化思路和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因此,农业产业化也应注重规划和培植农业园区。与产业园区紧密相关的是产业集群战略。产业集群具有区域的集中性、产业的

多元一体,长三角崛起之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67042570.html, 多元一体,长三角崛起之路 作者: 来源:《中华儿女》2017年第08期 长三角城市群 传统意义上的长三角城市群,只包括上海和浙江、江苏等16个核心城市。2016年最新的规划将合肥等10个城市扩容进来,长三角扩大到26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对长三角城市群的总体定位是到2030年,成为“全球一流品质的世界级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自然地理意义上的长江三角洲,西起镇江,东临大海,北至通扬运河,南达杭州湾北岸,面积近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之一。 而经济意义上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下简称“长三角城市群”),根据2016年5月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包括26市,国土面积21.17万平方公里,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12.67万亿元,总人口1.5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2.2%、18.5%、11.0%。 长三角一体化是一个综合概念,起初被人们认为是简单的“区域经济合作”,由单纯的地理位置原因而产生的城市集聚现象。随后,这一概念被扩大到制度和文化等多个层面,但经济一体化仍旧被认为是推动长三角地区实现多元一体化的基础。 位居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破茧而生促合作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十多年不平凡的历程。 长三角经济圈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江苏、浙江的乡镇企业得到兴旺发展。华西成为天下第一村,锡山县、武进县创造出名噪一时的“苏南模式”,温台地区的个体私营开始蓬勃发展。民间自发型的要素流动引发了长三角第一波经济合作浪潮,同时,政府间的推动也是促成长三角经济合作的重要因素。1982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成立上海经济区。这是长三角经济圈概念的最早雏形。1985年起,在中央政府的协调下组成了“上海经济区办公室”,负责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管理协调工作。 上世纪90年代以后,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长三角跨入充满活力、引领全国经济增长的新时期。浦东的开发开放使上海经济迅速摆脱长期形成的旧体制约束,带来了经济的快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和特点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和特点 刘文婷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要: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目前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本文总结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和 效应,回顾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最后分析了长三角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关键字: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1.区域经济一体化 1.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在国际上,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从关税同盟问题提出的,在比较纯粹的国际贸易领域中, 讨论得较多的是贸易壁垒与贸易利益, 再進而转向生产领域某些方面的联合, 乃至消除各国 经济活动中种种障碍的措施。 1969年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1954年第一个提出经济一体化的定义”经济一体化就是将有关障碍经济最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加以清除,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 美国学者贝拉.巴拉萨1973年则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状态,认为作为一个过程,一体化意味着取消国家间的经济歧视,强调了动态性质;作为一个状态的一体化意味着国家间不存在各种经济歧视,强调了静态性质. 经济学家利兹·马克鲁普则认为该定义过于狭隘,“事实上经济一体化可以有一国之内的各个地区的,也可以有各国之间的”。 一般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参与成员范围内减少与取消歧视性的贸易壁垒以及采用一定程度上的共同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政策,以期消除成员间的差异,促进资源的最佳利用,求得整体最优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效果。其出发点是使每一个成员能获取比单独一个时更大的利益。 1.2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 1.2.1关税同盟理论 西方学者将关税同盟当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形式。因此,对关税同盟的研究与探讨 也就比较广泛而深入。 贸易创造效果(Trade Creating Effect)是指由于取消了同盟内的关税壁垒,使生产转向同盟内最有效率的供应者所产生的利益。关税同盟成立后,能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更专业化的生产,某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从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进口,结果使本国该项产品消费开支降低,从而扩大了需求,增加了贸易量。同时,使本该用于该种产品的

长三角发展现状论文word版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以下是本站分享的长三角发展现状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长三角发展现状论文 【摘要】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三十多年的发展,使得长三角区域从一个不起眼的区域发展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区域之一。但是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如今的增速有所放缓,经济发展中一些问题以及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发展遇到了瓶颈。只有深刻剖析长三角区域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的动力,才能真正提出相应的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结构;问题;对策 一、长三角区域的基本概况 自然地理意义上的长三角区域是指我国长江入海之前形成的一片平原区域,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镇江、东到海滨,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之一。2008年后,为了适应国家区域发

展的需要,再考虑到行政区划整体性的内在要求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广义的长江三角洲进一步扩大到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全部,简称“江浙沪二省一市”或“大长三角区域”,其地域面积将超过20万平方公里。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以及后期2014年12月28日上海自贸区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则更加促进了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使之制度上的优势更加明显。 二、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一)区域规划出现端倪,经济实力稳步增强 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无论是从经济的整体规模、人口数量和质量、城市化发展水平、还是市场化和国际化等等方面来分析,长三角区域已经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模范带头的作用。 30年来,在上海的带动下,长江三角洲各城市经济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已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大中小城市体系齐全,城乡比较协调发展,经济实力强,社会、文化发展水平高的城市群。城市群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 (二)科教水平大幅度提升,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分析素材 湘教版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分析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它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包括江苏的扬州、泰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浙江的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共15个城市及其所辖的74个县市,以沪杭、沪宁高速公路以及多条铁路为纽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近年来,长三角以其良好的基础设施、发达的科技教育和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土”。2020年上半年,这一地区以占全国2%的陆地面积和约占10%的人口数量,创造了全国26%的GDP,完成了全国37%的外贸出口额,吸引了全国52%的实收外资,其经济总量领先于我国另外两大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 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沿海、沿江发达地带交汇部,区位优势突出,经济实力雄厚,其核心城市上海是世界最大城市之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人口数量已接近北美、西欧、日本的世界级城市群,并有可能突破1亿。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最迅速、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构造世界级城市群条件已基本具备。率先建设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能为探索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进行试验、积累经验,为我国城市群建设提供示范。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近1/4。改革开放后,长江三角洲多次出现大规模工业化浪潮。首先是乡镇工业异军突起,浦东开发后外向型经济又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台湾电子信息制造业大批转向长江三角洲,上海、苏州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处在中国东部“黄金海岸”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对内、对外经济联系都十分便利。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有如此优越的条件,因此能够成为世界级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枢纽,从而加速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加快中国的经济国际化进程。 城市群的发展应该遵循一定的城市发展规律,在城市群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发展的重点区域。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根据城市发展理论和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趋势与走向的分析,目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已进入城市带发展规律的第二阶段。即着重发展中心城市城郊地区,加强城市功能定位,加快整个城市带城市网络高级化。目前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点发展区域应该有以下五类: 1.区域内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核心城,上海。 2.区域内新兴的中心城市,如苏州、无锡。 3.区域内重要功能型城市,如旅游与加工产业中心苏州、无锡,行政文化和商业中心

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的经验借鉴与进一步发展思路

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的经验借鉴与进一步发展思路 作者:赵峰, 姜德波, Zhao Feng, Jiang Debo 作者单位:赵峰,Zhao Feng(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 姜德波,Jiang Debo(南京审计学院,南京 ,211815) 刊名: 中国行政管理 英文刊名: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年,卷(期):2011(2)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8条) 1.李庆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建设--基于政府间磋商机制的研究[期刊论文]-现代管理科学 2007(04) 2.金晓瑜;曹宝明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江苏沿海开发的多维取向[期刊论文]-江苏社会科学 2009(06) 3.赵峰;姜德波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地方政府选择--以江苏为例[期刊论文]-中国行政管理 2008(11) 4.赵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趋势及路径选择[期刊论文]-中国行政管理 2007(10) 5.翁志伟;张永庆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期刊论文]-当代经济 2009(01) 6.赵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安排--以江苏城市群为例[期刊论文]-财贸经济 2007(11) 7.刘传江;吕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制造业空间扩散与区域经济发展[期刊论文]-管理世界 2005(06) 8.陈建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的构建[期刊论文]-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05)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文磊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发展与合作——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12) 2.曹明园.尤宏兵.Cao Mingyuan.You Hongbing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期刊论文]-国际经济合作2006(1) 3.张晨京津冀生态产业发展与合作机制研究[期刊论文]-新财经(理论版)2012(2) 4.崔新有企业购并重组中的文化整合及其模式选择[期刊论文]-学海2004(6) 5.庄红娟.ZHUANG Hong-juan"亚洲间贸易"论的局限性研究[期刊论文]-国际贸易问题2007(2) 6.刘君信四川"十二五"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构想[期刊论文]-中国经贸导刊2010(9) 7.姜德波统一市场建设中的地区本位:内涵、特征与度量[期刊论文]-当代财经2003(10) 8.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期刊论文]-中国经贸导刊2011(7) 9.秦彪.常磊主体功能区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分析——以辽宁省为例[期刊论文]-经济研究导刊2012(16) 10.朱俐.宁红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经贸2011(16) 引证文献(2条) 1.陈国权.梁耀东.于洋基于区域差异性的省直管县分类改革研究[期刊论文]-江海学刊 2012(4) 2.陆晞.杨玉红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长三角区域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启示[期刊论文]-中国发展 2011(4)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c67042570.html,/Periodical_zgxzgl201102019.aspx

长三角概况

1 引言 1.1长三角概况 长三角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简称,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泰州、扬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等共计16个城市。长三角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和经济地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该区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总体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根据中科院发布的《2003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综合排名评价显示,位于长三角的上海、浙江、江苏分别名列一、五、六位;从GDP总量来看,长三角地区以仅占全国2%的土地面积、10%的人口,产生了全国GDP总量的近30%;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长三角占了一半;世界500强企业有400多家在此落户。 1.2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长三角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199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以浦东开发开放带动上海、带动长三角和整个长江流域发展的战略构想,从此拉开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序幕。 然而长三角区域江、浙、沪三部分分属三个独立的省市,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该地区分别形成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上海模式”等不同的经济格局,其中上海是当之无愧的“国营龙头老大”。在新的形势背景下,各地各级政府确立新的发展模式,谋求长江三角洲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积极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这必将促进苏浙沪三地范围内资源要素得到充分和合理配置,同时充分利用外部及国际资源要素、市场,进一步拓展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国际空间,形成长三角地区新的竞争优势,提高长三角乃至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看到,政府经济行政行为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背后,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改革开放使得江、浙、沪根据自己的特色,各自在不同的经济领域取得了重大发展。正是由于此,三省市政府对各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偏爱有加,对自己区域形成的产业结构也是衷心耿耿、不愿释怀。到目前为止,江、浙、沪三地的分工与合作仍然相对封闭,甚至有所排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2011-2015年长三角经济区产业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得到多大程度的释放。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市场的、产业的和制度的一体化,三个一体化必须同时推进才能切实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创新一体化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所承认的全球第六大都市圈。它以全国1/50的土地、1/1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5的国内生产总值,近1/4的财政收入和进出口额,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但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的都市圈相比,长三角都市圈的经济实力还有较大的差距,经济一体化程度低,区域城市间经济联系不紧密,还没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合理布局。 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得到多大程度的释放。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市场、产业和制度的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产业一体化是核心,制度一体化是保障。三个一体化必须同时推进才能切实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有序、高效地发展。没有区域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没有区域城市间合理的产业链条,没有区域经济一体化运行的制度保障,区域城市就只能是群而散布,无法发挥集聚性的经济能量。 二、现阶段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挑战 1、地方本位主义和不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 经济体制转轨以来,对地方干部的政绩考核,经历了一个由“政治挂帅”到“经济增长”为中心的转变过程,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成了政府绩效、官员政绩评价和奖惩的直接依据,这导致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只顾辖区利益,对经济的运行进行不正当的行政干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设置区域贸易壁垒,不允许其他区域的同类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或提高其进入成本,并限制本地企业把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向外转移,造成区域市场的行政分割。二是在经济管理和执法方面,地方政府在发生跨区域纠纷时偏袒本区域的企业。三是为招商引资而恶性竞争,最突出地表现在对土地进行甩卖式“杀价竞争”,“以土地换GDP、以优惠换外资”,各地区不仅用足国家允许的政策,还不断创新各种优惠政策,大打“政策倾销”战。 2、基础设施重复低效建设 机场、港口、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正由于此,在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各城市往往只着眼于本地行政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的现象严重。区域内高等级基础设施尚未形成网络;港口结构性矛盾突出,港群内部竞争十分激烈;航空运输市场空间不平衡,缺乏高质量的国际空港和机场群;各级物流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不明确,这些中心大多自成体系,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方封锁。例如,嘉湖高速公路全长102公里,宽阔的6车道横贯湖州、嘉兴两市,是浙北地区连接上海的主要高速通道,然而,由于交通发展布局等方面的客观原因,申嘉湖高速在沪浙交界的上海市枫泾镇停止延伸,“断头”处距离上海高速公路网仅有10公里左右的路程。 3、各城市产业结构趋同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1(1)论文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1(1) 论文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得到多大程度的释放。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市场的、产业的和制度的一体化,三个一体化必须同时推进才能切实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创新一体化机制的政策建议。【论文关键词】经济一体化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所承认的全球第六大都市圈。它以全国1/50的土地、1/1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5的国内生产总值,近1/4的财政收入和进出口额,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但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的都市圈相比,长三角都市圈的经济实力还有较大的差距,经济一体化程度低,区域城市间经济联系不紧密,还没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合理布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得到多大程度的释放。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市场、产业和制度的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产业一体化是核心,制度一体化是保障。三个一体化必须同时推进才能切实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有序、高效地发展。没有区域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没有区域城市间合理的产业链条,没有区域经济一体化运行的制度保障,区域城市就只能是群而散布,无法发挥集聚性的经济能量。二、现阶段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挑战1、地方本位主义和不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经济体制转轨以来,对地方干部的政绩考核,经历了一个由“政治挂帅”到“经济增长”为中心的转变过程,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成了政府绩效、官员政绩评价和奖惩的直接依据,这导致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只顾辖区利益,对经济的运行进行不正当的行政干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设置区域贸易壁垒,不允许其他区域的同类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或提高其进入成本,并限制本地企业把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向外转移,造成区域市场的行政分割。二是在经济管理和执法方面,地方政府在发生跨区域纠纷时偏袒本区域的企业。三是为招商引资而恶性竞争,最突出地表现在对土地进行甩卖式“杀价竞争”,“以土地换GDP、以优惠换外资”,各地区不仅用足国家允许的政策,还不断创新各种优惠政策,大打“政策倾销”战。2、基础设施重复低效建设机场、港口、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正由于此,在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各城市往往只着眼于本地行政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的现象严重。区域内高等级基础设施尚未形成网络;港口结构性矛盾突出,港群内部竞争十分激烈;航空运输市场空间不平衡,缺乏高质量的国际空港和机场群;各级物流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不明确,这些中心大多自成体系,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方封锁。例如,嘉湖高速公路全长102公里,宽阔的6车道横贯湖州、嘉兴两市,是浙北地区连接上海的主要高速通道,然而,由于交通发展布局等方面的客观原因,申嘉湖高速在沪浙交界的上海市枫泾镇停止延伸,“断头”处距离上海高速公路网仅有10公里左右的路程。3、各城市产业结构趋同许多地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摘要: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最有活力、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也是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一极。“十一五”期间长三角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特点:区域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深化;区域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区域内的分工更加完善合理;苏浙两地的经济增长速度仍快于上海,上海在长三角的经济比重会进一步弱化;世博会对长三角的经济产生明显的拉动效应等。 关键词:“十一五”时期;长三角;区域经济;趋势 一、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长三角及其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长三角 1.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全球化作为生产社会化和分工高度发达的产物,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并最终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优配置。长三角地区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素质较高的劳动力资源、较为雄厚的综合科技实力、较好的投资环境,成为近年来中国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战略区域。根据这一总体趋势,未来长三角将继续接受国际产业转移,并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按照自然地域经济内在联系、商品流向、民族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需要形成的经济联合体。全球化是必然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接轨全球化的必由之路。从自身发展需求看,以构筑现代化大城市群实现经济一体化,是长三角区域各方的客观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上海构筑国际大都市的必由之路,是江浙融入全球化的不二选择。 (二)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对我国的战略意义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对我国的战略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这一区域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定会对国内其它地区产生示范作用,对国家现代化建设产生积极影响;第二,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过

长三角区域经济分析

长三角区域经济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所承认的全球第六大都市圈。 长三角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简称,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泰州、扬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等共计16个城市。长三角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和经济地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该区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总体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根据中科院发布的《2003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综合排名评价显示,位于长三角的上海、浙江、江苏分别名列一、五、六位;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长三角占了一半;世界500强企业有400多家在此落户。 长三角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以全国1/50的土地、1/1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5的国内生产总值,近1/4的财政收入和进出口额,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优越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底蕴是造就长三角辉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长三角是长江入海的地方,由于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而形成的低平的大致成三角形的陆地。万里长江由西向东奔向大海,江水滔滔直下,所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不断淤积,沧海桑田,历经千万年,终于形成坦荡、宽阔的三角形的陆地。长江三角洲由位于我国东部,面积占全国1%、人口占全国5.8%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入海口的周边地区,其家族成员: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杭州、宁波、泰州、绍兴、嘉兴、湖州、舟山。 同时,在过去47年和25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年均气温、年均最高和最低气温都显著增加,增温率都是冬季和春季较高,夏季最低。大城市站增温率明显高于小城镇和中等城市站,城市化效应对大城市气温基本上都是增温作用,其中对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率及贡献率最大,对平均最高气温都最小。长江三角洲气温变化趋势和增温率、城市化效应的增温率及增温贡献率与其他地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我们知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该区域的历史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文化的产床。长三角区域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长江三角洲形成初期,人类就在这里从事渔猎和农耕。经公元4~6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简析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是关系着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研究课题。文章首先简述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历程。其次,分析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从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制度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四个方面试图解决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区域内产业结构同质化、生产要素流动性较弱、城市发展缺乏精准定位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1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末,市场化体制不断完善,中国的经济发展也迎来了新的高潮,区域经济成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器。区域经济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一体化是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缩影,笔者认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历程可归为三次发展浪潮。 1.1 第一次发展浪潮 上海经济区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成立。最初,上海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南通与浙江的杭州、绍兴和宁波等十个城市包含其中。经过试验性的改革,上海经济区最终覆盖了江苏和浙江全省以及上海市。随后,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分别在1984年、1985年、1987年加入上海经济区。这一时期,由于地方竞争激烈加之上海经济区的范围逐渐扩大,没有区域性协调机构的统筹,上海经济区的发展并不成功,八十年代上海经济区的每年的年增长率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1.2 第二次发展浪潮 20世纪九十年代,中央在撤销“上海经济区”并提出了“开放浦东”的发展战略,从此浦东新区成为上海以及整个长三角经济圈的新高地。但从总体上来讲,长江三角洲的一体化发展在九十年代有了质的跨越,在第一次发展浪潮中,苏浙区域合作的形式主要是国有大型企业与浙北的乡镇企业之间的进行挂钩,进行横向的配套合作,在合作范围上主要是工业加工上进行对接。而在第二次发展浪潮中苏浙沪区域合作模式转变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利用浦东的优惠政策以及上海的国际影响力大力吸引外资以及技术引进,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不断被挖掘。 1.3 第三次浪潮 21世纪,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已经突破了“长三角”的地域概念,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圈。其原因有二:第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得中国的经济与国际接轨,在经济全球化的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发展平台,外商把大上海区域视为投资的首选区域;第二,随着市场化趋势逐渐明朗,在南通、杭州等与上海联系紧密的地区的民营企业开始大规模地进军上海,此外,上海也积极进行与省外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对接。 2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2.1 区域内产业结构同质化,缺乏有效分工与整合 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趋同问题成为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绊脚石。一方面,由于缺乏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区域合作制度化水平较低以及各区域的信息不对称长期无法解决,另一方面,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原材料和资源匮乏,主要依赖进口和远距离运输,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各地区产业不能进行有效的细化和分工,不能在区域内进行有效的优势互补和差异化竞争。 2.2 区域内各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性较弱 长江三角洲地区内各个行政区政府比拼业绩使得区域内的恶性竞争和经济壁垒加强,加之缺少高层决策部门的统一调度,造成大量经济资源浪费。区域内的资本、信息、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存在分割和封锁,使得区域内的生产要素无法自由流动。

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现状、困境与路径选择概要

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现状、困境与路径选择 [摘要]长三角区域地方政府间的合作进行得如火如荼,这是我国地方政府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的举措与行为。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政府合作机制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开始逐步生成。文章以长三角地方政府间的合作行为为研究对象,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区域政府合作现状入手,分析当前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制度困境,提出构建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措施。[关键词]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路径选择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深,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发展问题凸显出来。各地方政府深刻意识到只有顺应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合作,消除行政壁垒,充分发挥区域整体优势,才能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从而形成整体竞争力达到共赢的局面。正是在这种潜在利益的刺激下,一种由地方政府自发倡导的区域政府合作机制正在逐步形成。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形成是区域内各政府在长期的经济交往中所达成的一种共识,从制度变迁的视角来看,这种合作的生成是典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即各地方政府在长期的经济来往中逐渐意识到,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已无法实现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而区域合作的潜在预期收益大于成本,因此彼此都意识到必须打破现有的制度均衡,进行制度创新以获得潜在的制度收益。在这种条件下,区域政府合作机制无疑是一种适应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而生成的新的制度安排。 一、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的现状长三角由于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均质化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达的产业集群等众多因素,近年来经济增长迅猛,已成为我国第一大经济区。无论是在经济总量上还是在发展速度上,长三角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巨轮的领航者,甚至被认为是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已从经济领域拓展到社会、文化各个领域;从企业层面发展到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部门及个人等各个层面;从单向往来提升到双向、多向的互动合作,初步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的良性发展局面,并确立了高层领导的会晤机制,就一些政府间的合作进行磋商。目前,长三角各城市已基本完成各自的市场体系建设,并且在交通连接、旅游联动、生态环境治理协调、信息资源共享、人力资源流动等领域的合作正在逐步深入。长三角各城市在区域政府合作背景下进行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区域经济协作,将为长三角未来的长期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一个新的、更为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融入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市场化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地方政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地方政府应基于互利共赢的理念,积极开展区域政府合作,长三角地区则顺应了这一趋势。长三角地区的各城市间,虽然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但由于地域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经济相融,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各城市通过紧密合作,整合区域优势,互利共赢,加快经济互动发展,特别是政府间合作的内容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种种迹象表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步伐明显提速,政府间的合作更加密切。期望通过行政区划的政府合作、经济协作和互动关系,来共同分享合作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促进长三角地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二、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的困境 长三角各地方政府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所推行的一系列政府合作行为,实质性地推动了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建立,从而加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但必

长三角经济区域分析报告

长三角经济区域分析报告 学院名称: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章辉 姓名:国贸112 学号:11408070221 完成日期:2014年5月23日

长三角经济区域分析报告 1.概况 长三角地区地处我国东部,面积占全国1%、人口占全国5.8%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入海口的周边地区,共16个城市,包括上海;江苏省沿江8个城市: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和南通;浙江东北部环杭州湾7个城市:杭州、湖州、嘉兴、宁波、绍兴、舟山和台州。这16个城市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是中国几大都市圈中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 2.经济发展条件 2.1. 有利的国家政策 1982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刚刚吹响,国家领导人就提出“以上海为中心,包括南京、宁波、苏州、杭州建立长三角经济圈”。1986年,长三角经济圈的概念进一步扩大到五省一市,即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在以后的各次讨论会上,逐渐深入,直至今日的“十一五”计划。 2.2. 基础设施完善 机场、港口、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正由于此,在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各城市往往只着眼于本地行政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的现象严重。区域内高等级基础设施尚未形成网络;港口结构性矛盾突出,港群内部竞争十分激烈;航空运输市场空间不平衡,缺乏高质量的国际空港和机场群;各级物流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不明确,这些中心大多自成体系,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方封锁。例如,嘉湖高速公路全长102公里,宽阔的6车道横贯湖州、嘉兴两市,是浙北地区连接上海的主要高速通道,然而,由于交通发展布局等方面的客观原因,申嘉湖高速在沪浙交界的上海市枫泾镇停止延伸,“断头”处距离上海高速公路网仅有10公里左右的路程。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_效应与展望_陈建军

收稿日期:2009-07-24 作者简介:陈建军(1955-),男,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国亮(1983-),男, 浙江台州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773095)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5期 双月刊2009年9月出版 长三角一体化是一个综合概念,既包括经济领域又包括制度和文化方面,甚至包括城乡一体化,如姚士谋等人(2004)曾以长江三角洲与莱茵河下游地区为例对中德经济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而经济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基础。关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不同的学者的出于研究的需要进行了不同的定义,我们认为所谓的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长三角范围内要素自由流动,各次区域本着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实现有效的产业分工,从而形成分工明确、机制灵活的有机的经济体。长三角一体化中各个领域的一体化并不是同步进行的,而是经济一体化先行,而其他领域的一体化进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及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也恰好印证了这一观点。从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来看,更多的还是体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学者(陈建军,2008)将其归纳为三个阶 段:先是上海经济区时期,宏观特征是“区域经济合作”,微观特征是上海国有企业和江浙的乡镇企业的技术转移和产业转移;第二阶段则是浦东开发开放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就是上海新的资源优势的形成;第三阶段则是21世纪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时期,更多的表现为制度层面上的竞争与合作。 从这三个阶段来看,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表现出的一个特点便是,计划色彩逐渐淡化,市场元素更加浓郁,同时,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模式也经历了从早期的自上而下转变至后期的自下而上,而且经济一体化的内容和层次也不断提升。那么,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内在机制是什么,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现阶段又有哪些新的特点,通过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对区域协调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力图通过对近年来有关长三角一体化研究文献的梳理和比较分析,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在此基础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效应与展望 陈建军1,陈国亮2 (1.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27;2.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310027) 摘要:经济、文化和区位等方面存在相似性,使得长三角一体化成为可能。现实中的长三角一体化主要 表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目前,关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经济一体化的内在机制、产业同构和产业分工。经济一体化效应已初露端倪,表现在促进长三角都市圈内劳动生产率的趋同和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增强等。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未来的一体化将是从经济一体化向体制一体化、社会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等多维度的一体化转变。 关键词: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效应中图分类号:F1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359(2009)05-0026-05

长江三角洲经济有限一体化条件下的上海发展战略

长江三角洲经济有限一体化条件下的上海发展战略 长江三角洲经济有限一体化条件下的上海发展战略 长江三角洲经济有限一体化条件下的上海发展战略 2007-04-02 企业管理论文 本文在理论上充分阐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和现实表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区域经济有限一体化条件下上海与长三角的关系状态,以及长三角其他城市对上海发展的制约及上海的优势,并且提出了在推进长三角经济实现全面一体化的同时,尽早将上海建成世界级城市的思路与对策,以为上海新一轮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意见。关键词:长三角;有限一体化;上海发展战略进入21世纪以后,上海要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功能,逐步跻身于世界级城市的行列,就必须加强同长江三角洲(下文简称“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经济与技术合作,并且在区域经济有限一体化条件下探索出一条同长三角联动发展的新路子。一、区域经济有限一体化的内涵与现实表现“经济一体化”一词源于世界经济的范畴,以后被用于解释各不同地域的经济联合。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省市按共同的目标协调其经济活动、促进其经济联合的过程。按协调与联合的程度,一体化可分为以下两类:1.全面一体化。它是指区域内各省市经济达到了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的充分融合。从区内看表现为经济融合程度更高;从区外看则表现为区内福利的增加高于区外福利的增加。区域经济全面一体化的根本动因在于经济主体在市场自发力量的驱动下追求特定区域内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区域经济全面一体化的实现主要靠功能性一体化和制度性一体化的互动。功能性一体化是由经济活动本身高度密切关系为基础而保证区域内省市经济整体性增加的过程。制度性一体化则是以一定的区域协定和组织形式为框架的一体化。两者相辅相成,即以市场经济自发的内在要求为前提的功能性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要求制度性一体化给予保障和促进。制度性一体化会加深功能性一体化的程

泛长三角产业转移与区域合作

泛长三角产业转移与区域合作 左学金 发布时间:2010-08-09 摘要: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的条件下,我国承接的来自发国家的传统产业和加工制造业方面的产业转移较多。随着我国东部地区经过多年高速增长,它的先发及政策优势效应不断减弱,中西部地区不断显现出低成本与土地供给优势,促使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与长三角相邻的安徽因为交通便利优势,也成为产业转移的热门地区。我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经验,促进沿海产业结构提升,同时在承接地注意建设“靠城(大中城市)、沿线(交通干线)、集聚(形成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 关键词:泛长三角,产业转移,区域 20世纪后半期以来,贸易自由化和通信技术共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范围的分工,世界经济的发展逐渐表现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整合,尤其是运输技术、通讯技术、电子技术、材料、能源等方面不断发生的新发现和创造,促使发达国家的产业布局向全球层次发展。新的国际分工已成为世界经济运行的必须要素之一。新的国际劳动分工是战后50年代出现的新的劳动空间分工的国际表现形式,跨国公司成为主要载体、通信技术的资本迅速流动成为主要特征。新的国际劳动分工的空间表现,是传统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如纺织、服装、电子产品生产装配、重化工业生产制造等开始转向发达国家边缘地区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扩散,并在80年代以后逐渐向东亚、东南亚及拉美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扩散。 随着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中国承接的来自发达国家的传统产业和加工制造业方面的产业转移也越来越多。一个国家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决定了其技术进步路线和技术选择的基本特征。固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中国提供了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比较优势。除了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外,中国还拥有大量可供外资利用的廉价土地(与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有关)和巨大的市场,有利于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重要城市群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形成专业化的产业集群,并增加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态势 在新的国际生产劳动分工条件之下,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是最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地带,长三角、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