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对策研究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对策研究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对策研究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对策研究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对策研究

I

第1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混合所有制这一命题在我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1993年11月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随着产权的流动和重组,我国出现了越来越多财产混合所有的经济单位,这将导致新的财产所有结构的出现。这是财产混合所有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报告中,这一表述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混合所有制的概念,但是预示着。这种财产所有结构。已经新生。混合所有制经济概念首先明确提出是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上: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而且也包括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这一表述不仅对公有制经济进行了重新的定义,扩大了公有制经济的范围,更重要的是它肯定了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一新经济形态,破除了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识形态障碍,为混合所有制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各种所有制经济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党和国家也在理论上不失时宜地发展着混合所有制这一不断成长的产权结构。党的十五大四中全会初步划定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国有企业的范围和方式,宜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国有企业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发展的方式是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互相参股等,最终改为股份制企业。十六大将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国有企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以外的所有国有企业。十六大三中全会以及十七大也分别对混合所有制经济进行了强调和部署。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混合所有制的发展。伴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已成为改革国有企业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同时,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1

这些都为国有企业混和所有制改革的发展确立了政策支撑。可以预期到新一波国有企业的混和所有制改革的高潮马上回到来。

然而,尽管混和所有制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和发展,但不可否认它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对于混和所有制是什么?我们现在可能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但是对于为什么,怎么做,我们依然在摸索,没有得到很好的答案。

1.1.2 研究意义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梳理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混合所有制改革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针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主要两个主体——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分析它们各自存在的影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些问题,进而在参考国外国有企业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笔者认为,对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研究具有下面几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十八大三中全会后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呼之欲出,混合所有制作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必将得到充分的运用。第二,本研究作为对先前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和实践的一个总结,希望为今后的改革提供借鉴。

1.2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综述

1.2.1 国内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早期研究

混合所有制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命题。改革开放以来,大批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对这一命题进行了研究。董辅礽(1987)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经济运行机制改革的考察,提出所有制改革的核心是对国家所有制的改革,并对具体的改革策略做了阐述,认为应该根据国有企业的规模和类型,选择适合的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模式。

童大林(1986)提出了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引进股份化的观点。他在总结过去

2

部分地区实行股份制试点的基础上,对这种做法提出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他进一步论证了在我国实行股份化的四种形式:职工持股、企业相互参股、公开发行股份以及合资。

同时,在早期的时代语境下,还有大量的经济学家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或者股份制改革做政治合法性论证,以廓清人们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忧虑。蒋一苇(1992)提出要采用多种方式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经济,并对采取职工持股这种方式建立股份制经济做了政治合法性的论证。他认为以职工集体股和职工合作股的方式进行的股份制经济,不是私有经济,而是属于合作经济,这种性质的经济距离社会主义更近,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20世纪80年代,科斯的产权理论传入中国,大批的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唐丰义等(1990)对国有产权转化为私有产权做了研究。他提出国有企业由于没有明晰的产权界限,所以会导致经营效率低下等问题,他提出的解决办法是推行国有企业的产权转让制度。

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当时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以及受西方经济思想的影响而进行的。这样研究的贡献主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心地破除了人们对于混合所有制的恐惧,使社会主义国企改革具有政治合法性;二是探索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指导了当时的改革实践。

1.2.2 对国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研究

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国有企业改革路径,很多经济学家将视角投向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有企业发展改革过程,希望从中找了适合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之路。

罗红波(2000)基于对西班牙公共企业改革思路的分析和比较,总结了西班牙公共企业改革的主要特点:一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不能全盘否定公共企业的作用;二是改革要维护国家的利益;三是重视公众的参与;四是渐进稳妥的改革。袁木(1995)通过对北欧三国国有企业的考察,提出了几点值得我国国企改革中借鉴的经验:一是要到做真正的政企分开,两权分离,政府、国有企业的董事会、经理层要责权分明;二是要精心挑选高素质、懂管理的企业家参与国有企业的管理;三是对国有企业、私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要给予同等的政策和法律环境;四是重

3

视企业的技术创新;五是实行民主管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陈子凡等(1997)对西方国家国有资产的经营方式进行了总结,主要总结了股份制、租赁制、系统承包制以及计划合同制等四种国有企业管理方式。曹玉书(1996)从美国国有企业的类型、外部管理和内部管理以及评价等角度,阐述了美国国有企业的管理经验。孔庆国(2001)分析了英国1980年代以来的分步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及其对英国各方面的积极影响。

对西方发达国家国企改革的很多研究成果,在我国以往的改革实践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并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对发达国家国有企业管理和改革的更深入的研究,有利于对我们下一阶段的国企改革提供更多更好的启示。

1.2.3 中国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的对策研究

近年来,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主要集中在对策建议方面。这也显示了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新一轮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热情,并踊跃从多角度多层次献计献策。

杜天佳(2014)从国企改革的本质是正确处理公有制与市场关系的角度,阐述了对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政策建议。他提出了企业的顶层设计、改革主体、改革目标、股权结构、股东权益以及激励机制等六个方面对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了建议。高朝辉(2014)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所面临的困境,对下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从资本融合、资源配置以及管理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并预测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趋势。

众多的学者专家、政府官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政策建议,总结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如何作为的问题;二是政府与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关系问题;三是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之间的关系问题;四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相关问题;五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式的探索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对为什么要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怎样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形成透彻的认识,这些都将助力新一轮混合所有制改革顺利进行。

1.3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1、文献分析法:对现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4

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得出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发展脉络;2、历史分析法:通过整理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展历程,总结实践过程的得与失;3、抽样统计法:通过分析我国上市企业中的一个样本,研究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展现状;4、案例分析法: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一些典型案例,论证本文提出的观点;5、比较分析法:借鉴国外国有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借鉴。

第二章介绍了混合所有制的形成及其相关理论,主要讲到混合所有制与股份制的关系以及混合所有制与产权制度改革的关系。第三章从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历程出发,总结了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的得与失。另外还采用抽样统计的方法,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第四章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两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所面临的困境。第五章对国外国有企业管理进行了介绍。第六章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5

第2章混合所有制的形成与相关理论概述

2.1 混合所有制的形成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混合所有制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从社会角度来看,混合所有制是指多种社会所有制结构的共存,有学者称之为社会的混合所有制,即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共同存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混合所有制在我国的形式,它是一种社会的混合所有制。从企业角度来讲,公有制成分与非公有制成分联合形成的企业所有制形态是一种企业的混合所有制,在我国,股份制是其重要实现形式。1

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所有制形式就是混合所有制。这种产权组织形式是由不同所有制的所有权主体共同投融资、相互结合而成的,是不同性质的所有权形式在同一市场主体中的融合,这些所有权主体包括公有(国有、集体所有)、私有(个体、私营)以及外资和其他产权形式。它是一种超越行业、超越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局限、跨越地域、超出国界限制的新型所有制形式以及企业组织形式。这样一种企业形式实现了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不同所有者主体的结合。

企业的混合所有制具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优点,同时它也表现为一种财政制度,在这种财产制度中,一个经济组织中可以包含众多的所有权主体,一个所有权主体的财产也可以分布于众多的以企业为形式的经济组织中。不同的企业通过合并和重组,可以形成新的企业。这种所有制形式体现了灵活性与复杂性并存。透过纷繁复杂的企业组织和运动形式,混合所有制实际上是一种财产共有关系。

混合所有制是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其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混合所有制出现较早的国家。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依靠市场经济、私有产权和分配政策等得到疯狂的“扩张”和“繁荣”。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种市场主体在市场中竞争和融合,自由放任导致了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

1朱光华,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新定位、新亮点,【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3-5

6

本主义阶段,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受到私人垄断的严重制约,出现了市场失灵。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垄断组织为获取垄断利润并维持垄断地位,通过制定垄断价格,压制市场竞争和人民的劳动,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造成社会整体福利的降低。私人垄断的最终后果还包括贫富差距和两级分化,造成经济失衡、社会失序和政治动荡。这直接导致了1929年在美国出现的大萧条,以及其后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沉重打击了各资本主义国家。伴随着凯恩斯主义的盛行,同时各资本主义国家为挽救和重振经济,恢复社会经济秩序,混合所有制应运而生。它的出现有效弥补了市场机制的缺陷,造就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图2.1 西方混合所有制产生的过程

2.2 混合所有制的理解及其与股份制之间的关系

季晓南(2014)提出当前对混合所有制经济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理解把混合所有制经济界定为不同所有制的资本之间的融合,即混合所有制经济既可以是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的融合,也可以是国有资本与集体资本的融合,同时也可以上公有之间或者非公有制资本之间的融合;狭义的理解把混合所有制经济界定为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的融合,公有资本之间或非公有资本之间的融合不能视为混合所有制经济。1界定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的结合为混合所有制经济,从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论述来看,更贴近该论述的本质和要求。

将混合所有制经济界定为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融合,不仅有利于提高公有制

1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 正确理解混合所有制经济[N]. 经济日报,2014-03-27014.

7

经济的竞争力,而且有利于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的创造力。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主体,长期以来一直接受着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支持,相对于非公有制经济,享受着更优越的政策土壤和发展环境。但由于公有制经济大多处于关乎国计民生的垄断性领域,脱离充满竞争的市场环境,公有制经济的竞争力,特别是创造利润的能力和生产效率,远远落后于非公有制经济,一旦将其暴露于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后果将不难想象。而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充满活力。伴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步伐,在不断改善的市场环境下,非公有制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他们不仅从一出生就开始接受市场竞争的洗礼,而且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拓展着我国经济版图的全新领域,快熟成长为市场经济的弄潮儿。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非公有制经济。然而,尽管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版图中已占据大半壁江山,非公经济组织在数量上也不计其数,但由于非公经济个体体量有限,尚不足以在很多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担当大任,其生命力与创造力也无法致力于这些领域。而只有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结合,才能提高公有制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充实非公有制经济的体量和创造力,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才能共同承担并且更好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任,使各种创造财富的源泉得到充分的涌流。

正确理解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内涵,要注意区分混合所有制经济与股份制经济。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是公司制的一种,它由于资本社会化和社会化大生产而产生。这种制度把分散的、属于不同产权个体的资本集中起来,以入股的形式,成立一个新的组织。这个组织统一使用这些资本,它的特点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最终股份制企业的利润(或亏损)以按持股比例分红的形式发放给各股东。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这一表述肯定了股份制的作用,明确了在我国发展股份制的政策动向。通俗来讲,股份制企业根据各投资者投资额的数量,将企业的资产划分为一定的等份,从而确定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进而决定其占有企业资产的份额和其

8

在董事会等决策机构的投票权份额,投资者(股东)依据其持股比例参与公司决策管理,公司经营产生的风险和利润(亏损)由全体股东按比例共同承担。股份制企业的另一个特点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但其不一定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由全体股东组成的董事会聘请具有良好企业管理能力的职业经理人,作为股东的代理人,成为企业的管理者,直接管理企业的经营。这样,具有专业胜任能力和丰富经验的职业经理人能更好地发挥其管理能力,建立科学的治理结构,使企业能获得更高的利润好长远发展能力。另一方面,企业的所有者从管理者的身份上退下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来思考和制定企业的大政方针,并监督职业经理人的经营行为。最终,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各自的比较优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形成一个帕累托改进。股份制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它能跨越地域、超越行业的集中资源,突破了单个资本扩张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能在很短时间筹集到大量的资金,进行有利可图的投资。由于股份持有者众多,它也有效降低了各个股东所承担的风险。正是由于股份制所具有的这些优点,使其成为在市场经济中得到普遍采用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我们可以从两个视角来理解混合所有制经济与股份制经济之间的关系。一种理解是根据将混合所有制经济理解为社会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即实行联合生产或共同经营的不同所有制经济的融合。这这个层面上,混合所有制经济到底是表现为股份制的形式,还是表现为非股份制的形式,要根据股份制的定义和特征来界定。当不同的产权主体按出资比例享有共有企业的资产份额,并且实行按股份分红时,这种混合所有制就表现为股份制,否则就是非股份制。另一种理解是根据将混合所有制经济界定为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更具体来讲就是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共同出资参股,各自按照出资额比例享有企业权益而形成的企业,这时两者在实质上就是等价的。

根据中央文件的精神,股份制只是能够实现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有利于分离去也的经营权和管理权,有利于提高效率。在这个意义上,混合所有制和股份制,两者并不等同。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重要实现形式,股份制只是混合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混合所有制与股份制的区别,从而正确认识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异同。

9

首先,在概念层面上两者不完全相同。可以从两个维度对混合所有制经济进行理解,从国家层面来讲,它可以理解为不同所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构成和比重。我国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同时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就必须大力发展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相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从企业层面来讲,拥有不同产权主体融合而成的企业,如果这些产权主体既包含公有制经济,同时也包含非公有制经济,那么这就是一种混合所有制经济。从这个层面来讲,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质就是在产权结构上对企业进行调整。显然,混合所有制更能体现我国国企改革的实质,它不仅从企业层面对企业的产权结构做出了规定,同时也从国家层面服从于我国的国家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而股份制经济就要显得单薄许多,仅仅只具有混合所有制在企业层面的含义。

图2.2 从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理解混合所有制的实质第二,两者都属于多元产权结构,它们相互交叠,但有相互区别。混合所有制经济仅仅体现为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融合,而公有制经济之间(包括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与集体企业以及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的融合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融合都不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不同所有制与多元产权主体是混合所有制的两个重要特征。而在这个意义上,股份制则具有更广阔的范围,它不仅包括不同所有制之间的融合,而且还包括相同所有制之间的融合。近年来,大量的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交叉持股,属于股份制,但它仅仅属于公有制,而不属于混合所有制。

10

图2.3 产权结构角度理解股份制与混合所有制的关系最后,混合所有制与股份制的关系表现为一种所有制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的关系。混合所有制是一种所有制结构,它同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一样,都属于所有权属性的范畴。而股份制是同承包制、租赁制等相同,都属于所有有制的实现形式。一种所有制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实现形式,如土地公有制可以才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同时它也可以采用租赁制和股份制的形式实现。另一方面,同一种所有制实现形式也可以应用于不同的所有制,例如股份制可以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公有制的融合,也可以应用于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非公有制的融合。所以正确区分混合所有制与股份制,不能将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混为一谈。

正确理解混合所有制与股份制之间的关系,有利用我们突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藩篱。大力推动民营经济与外资经济参股缺乏竞争力与先进管理模式的国有经济,同时大力推进优质国有资本积极参股充满发展活力和创造力的民营经济,使所有创造财富的资源配置在最能发挥其效能的环节上,创造更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高我国经济运行的效率,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

2.3 混合所有制与产权制度改革

要正确理解为什么要在我国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就要首先弄清楚产权的含义。对于产权,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但总结众多学者的观点,我们不难得出以下对产权的认识。产权是一种具有排他性的、可以在竞争市场上公平交易的标的物,这种标的物可以是有形资产,也可以是无形资产,只有赋予这种标的物以产权的形式,它才能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11

根据我们对产权的理解,我们可以归纳出产权具有下表所示的性质:

表2.1 产权的性质

产权可以根据归属主体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类型。将对财产的权利赋予特定的个人的,称为私有产权;如果将财产的权利赋予某一个群体,由群体中的所有个体共同持有的,就成为公有产权。在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体现在产权上就表现为国有产权和集体产权的主导地位。国有产权和集体产权都是公有产权的表现形式,其中国有产权是指对财产的权利有全体人民共同享有,而集体产权是指对特定财产的权利由某一个特定范围的群体共同享有。

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期,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极其低下,为了集中力量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到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我国实行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公有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点,它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大量的经济资源,投入到社会主义急需发展的建设领域,迅速推动经济发展。由于采用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模式,

12

所以在建国初期,这种产权所有制形式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和同期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大了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公有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逐渐弱化,而劣势缺不断显现。在公有制经济外部,由于各种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增多,公有制开始与非公有制经济竞争,但这是一种非对等的竞争。公有制凭借政治优势,在市场的各个环节阻碍压制非公经济的发展,使非公经济缺乏活力,同时公有制经济也缺乏创造力,在公有制经济内部,管理体制落后,机构和人员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随处看见。面对公有制经济内外的困境,党和政府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做出了公有制经济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战略决策。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最根本的就是改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模式,所以必须把产权制度改革摆在重要的位置。在市场经济中,产权的界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明晰了产权,才能使各种经济主体在市场中进行公平的交易和竞争,才能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不断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的活力。由于公有制不具有产权上述性质中的明晰性和行为性,所以公有制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很差,例如在其内部管理和生产上,由于管理者和生产工人不是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同时也难以受到其广大的所有者——人民的监督,所以,管理者不是尽心管理企业,提高管理技能,而是挖空心思侵占公有资产,工人的工资不与企业的业绩挂钩,导致人浮于事,生产效率低下。

在市场经济中,拥有明晰的财产产权、作为独立法人的企业,要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必须摆脱国家行政关系的束缚,这样才能激发企业的创新和创造力。产权制度通过其特有的性质,能够激发各个个体的追逐利润的动力,提高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产权的分散化、多元化,不仅有利于各产权所有者降低风险,降低整个经济运行的风险,也有利于各个产权主体跨行业、跨区域、跨时期以及跨所有制的结合,使资源的支配实现社会化,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在我国,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一个重要的策略

13

是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企业不同于传统的公有制经济意义上的国有企业,它既保证了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保持了企业国有的基本性质,也不排斥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企业的管理经营完全按照市场机制进行,这种所有者形式在企业内部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最完美结合。这种结合不仅巩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且极大地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产权制度改革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必由之路,是国企改革的重重之重。

14

第3章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历程与现状3.1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风雨中蹒跚前行。虽然有“国退民进”和“国进民退”的争论,但随着中国经济一步一步地迈向前进,形势不可逆转。经济动因导致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从未停止过,只是观念越来越开放,形式越来越多样,改革的力度越来越深入,层次和范围越来越广泛。

在最初的改革过程中,尽管国家由于意识形态的考量,刻意回避实际进行中的改革,但面对国有企业运行效率低下,国家财政压力巨大的困境,混合所有制改革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进行着。最初的改革首先以一种非正式的所有权改革(即租赁制和承包制等)的形式进行着,首先是非正式的所有权改革,这一阶段的改革主要表现为对国有企业生产的剩余索取权不断向企业内部管理者和内部职工倾斜。正式的所有权改革的尝试在这个过程中也在不断的进行着,这种尝试首先出现在中小国有企业。在1980年代中期,一些小型国有企业转变为集体所有制企业,甚至转变为私人企业,但这种所有权的变动仅仅出现在小型商业服务业国有企业或者集体所有制企业。当时由商业部内部流通的统计数据证明了上述的现象:

到1984年为止,全国有55.2%的国有小型商业服务业企业被政府改变所有权性质和经营方式。其中的占比达到79.26%的国有企业转为由国家享有所有权,但是由集体来经营;9.84%的国有企业由全民所有制的性质转变为集体所有制,这些国有企业采取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有偿地转让给了集体组织;10.38%的国有企业虽然没有转变所有制,但是以租赁的形式转让给个人来经营。由上面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全国的情况,那各个地方的情况如何呢?从江苏省常州市1985年公开的一份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到常州的国有企业转型的情况:

15

16

表3.1 1984年常州市国有企业改制情况

国有企业类型

改制比例 改制方式 工业企业

20% 相当比例的小型国有企业采取由企业内部职工共同出资购买企业的所有权的方式进行改制,然后职工根据出资的多少拥有企业的股权份额,实际上比较接近私人所有制。

商业企业

80% 饮食服务业企业

97% 煤球服务店 100% 除了由国有企业改为集体企业,或者由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该职位私有企业外,股份制在当时的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也得到了一定的运用,当然主要出现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国有企业比较集中的大型城市,比如北京和上海,当时比较典型的通过股份制进行所有制改造的分别有北京的天桥商场和上海的飞乐电声总厂。通过股份制改造,北京天桥商场由国有企业改制为混合所有制的股份企业,经过改制后的商场有50%的国有股,另外银行股、企业股和职工占股分别为26%、20%和4%。当时另外一个轰动全国的案例是上海飞乐总厂采取了更加激进超前的改革模式,通过向全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了股份制改造。

从1980年代开始,虽然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量的所有制改造的尝试和探索,在这些探索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改造方法,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是国家虽然也意识到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制改革试验给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改革能实际推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但是由于意识形态的限制——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实行公有制,这种改革的尝试仅仅被允许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进行。从上面我们看到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明显的事实,进行所有制改革的大多是一些小型国有企业,有些甚至不能称之为企业,而占国民经济绝大部分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大多被排除在所有制改造之外,成为所有制改造的禁区。即使是在小型国有企业所有权改造过程中出现的股份制,也一直被披上了资本主义的外衣,充满着争议。直到1986年,国务院才做出决定,允许各地在所属的国有企业中选择少数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尝试。最终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股份制这种财产组织形式进行的充分的肯定之后,股份制才在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造中得到大量的采用。在

上海和深圳建立的股票交易市场也得到的快速的发展,股票市场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造。

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而建立市场经济,改革国有企业是党和国家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中占有绝对比例的国有企业存在在产权不清、政企不分等等问题,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彻底的改革,而这些改革中最最迫切的就是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进行了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一是产权明晰,也就是要对国有企业的产权进行一个清晰的界定,从而使其能在市场上进行公开的交易;而是政企分开,要一改过去政府的行政权和企业的产权混淆的局面,明确政府就是政府,企业就是企业;政府的职责就是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而企业的目的就是不断的创造利润,追求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同时遵守市场规制;三是管理科学,企业的管理必须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使企业的资源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得到最优化的配置,而不应该是以往的那种行政官僚体制,管理的目标时为了完成政府的计划;最后一个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条是对前面三点的一个总结和归纳,说明国有企业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而不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这一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的提出为之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提出做了铺垫。

虽然提出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改革有了方向,但是由于方向过于模糊,以致在其后的改革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不小的偏差。当时的国有企业改革过多地集中在采取财务重组或者是资产重组的途径上,而不是根本性的所有权改造,这最终导致了该轮国企改革的失败。直到几年之后,改革的直接后果也就是大量的国有企业出现了连年亏损的状况,其财务状况甚至糟糕到资不抵债的程度,企业生产没有效率,工人工资发不出来,这些国有企业已然成为各级政府的财政包袱。

最终,由于国有企业严重的财务困境逼迫国有企业必须进行所有制改革,另外也有部分财务状况非常严重的国有企业大量破产,工人大量下岗。这一轮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主要面向中小型国有企业,采取的方式主要是面向内部人的私有化,具体分为股份合作制和管理层收购,即分别将国有企业的资产出售给企业

17

的职工和管理层。这一轮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造的结果是使国有企业改制为非国有企业或者股份制企业,解决了当时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为中国经济的后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当时存在的客观现实,以所有权改革为重点的国有企业改革终于在我国普遍开展起来。党和国家及时跨越意识形态的心理障碍,在总结先前国企改革经验教训和国外国有企业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于十五大提出了以所有权改革委核心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国企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五大提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抓好大型国有企业,放开和激活小型国有企业(简称“抓大放小”),并首次正视了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问题,提出国有经济比重的降低不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的论断。十五大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论断在为我国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开展,在思想上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对对我国3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分析,我国有64%的国有中小型企业通过多种方式(租赁制、股份制、承包制以及兼并破产等)实现改制,有的省份的改制比例更高,甚至达到90%以上。改制的国有中小型企业总数目达到了47631家,下表对当时的改制情况进行了分析:

表3.2 国有企业改制情况分析(1998.08)

改制方式改制数量(家) 占比

股份合作制10769 22.6%

整体出售3893 8.2%

租赁3470 7.3%

股份制2928 6.2%

承包制2197 4.6%

兼并2098 4.4%

破产1340 2.8%

其他(如合资)20931 43.9%

合计47631 100%

注:这里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不是一个概念:股份合作制是劳动者的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相结合,是一种混合所有制的形式,在我国小型国有企业改制中经常采用;而股份制仅仅是资本的结合,不具有所有制的性质。

18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多种国企改革的形式中,显然混合所有制已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是上表仅仅分析了中小型国有企业的改制情况,反映出国家对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改革依然持谨慎的态度。1999年召开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在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的范围上向前迈出了一步,首次提出大中型国有企业也要进行股份制改造,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形式上也提出了一些方法,即大中型国有企业可以出售一部分国有股权给民营企业或者外国资本。十六大进一步将混合所有制以及股份制确立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由此混合所有制或者说股份制在我国发展的意识形态障碍被基本消除,至此发展混合所有制正式成为我国的一项战略方针。十六大召开后,从2003年开始,国有企业所有权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很多的中型国有企业和一些大型国有企业通过所有权改造,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虽然所有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我国进行了多年,但是如今还有众多的特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依然举步维艰,国有企业依然在石油、电网、电信等大量的领域维持着垄断地位,这些巨无霸的存在带来了大量的问题,也是下一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一提法预示着新一轮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即将拉开序幕。

表3.3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历程

时期主要形式主要改革范围标志

1978-1992 承包制、租赁制小型国有企业十一届三中全会1992-1997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型国有企业十四大

1998-2003 多样化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大中国有企业十五大

2003-2013 以股份制为代表的混合所有

大中型国有企业十六大

2013- 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特大型国有企业十八届三中全会3.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展现状

为更加直观地了解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我们必须对其发展现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节采用抽样统计的数学分析方法,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中选取一个样本,通过对样本的分析来了解我国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

19

(完整word版)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混合所有制的形式从宏观层面来说,就是由单一的公司制经济发展成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互相并存共同发展的基本格局,在企业的层面上来说多种经济成分之间互相渗透,股权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逐步出现和发展,现分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1、促进国有资本流动:在之前单一的国有制企业制度下,企业的资本非常固定单一流动性比较差,而且如果想要发展资本的流动速度也是关键所在,资本流动周期越大企业的利益就会越高,如果将国有企业改革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企业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资金的流转,国有资本也会彻底的资本化。 2、国有企业更好适应市场运作:目前我们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起到主导的作用,国有制企业在改革之后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运行的规则,并且运用规则同其他私营企业进行竞争,比如国有企业可以使用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将社会上的优势资源集中在自己手里面。 3、利于引进人才:在单一的公有制体制之下企业人员的构成也是比较单一的而且缺乏竞争力,在混合所有制制度下例如实现公司员工控股制度,这样企业员工的经济效益就和整个的企业息息相关,不会像之前那样干多干少都是一样的,盈利或者亏损都是国家负责的。 4、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但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除了传统

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两种形式之外,随着生产力社会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控股经济也将成为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即通过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历史条件下找到新的有效实现途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实现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在深层次上的融合;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是一个有机整体,两者利益及发展是完全联系在一起的,同兴衰、共进退。 5、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克服国有独资企业的弊端 政企不分、机制不活、效率不高、腐败高发是国有企业饱受诟病的弊端。从深层次看,产生国企弊端的根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企业外部政府部门对国有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自主权的干预,另一方面是来自所有者缺位,缺乏高效的动力机制与约束机制,而且委托代理链条长,客观上很难进行有效监管。外部因素是条件性的,内部因素则是决定性的,因而内部改革至关重要,其中产权层面的改革是最根本的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今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基本方向,随着非公资本的引入,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将得到有效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将得到健全。 6、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增强国有资本的带动力 国有企业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增强国有资本带动力,更好发挥国有资本作用。发展混合所有制,一方面可以将更多社会资本引入到国有企业,以国有资本为主导,带动大量社会资本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将通过向社会资本减持而退出的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优先发展领域,从而有效发挥国有资本的产业发展调节作用。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方案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方案 (2017年2月23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22号)、《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地方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冀发〔2015〕21号)精神,进一步推进全市国有企业改革,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促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推动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坚持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坚持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相结合,促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坚持增强活力和强化监管相结合,切实做到两者的有机统一,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构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坚持积极稳妥统筹推进,突出问题导向,分类实施,试点先行,典型引路,把握好改革的次序、节奏、力度,确保扎实进行、务效。 到2020年,全市国有企业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市情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趋合理,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善于经营、充满活力的优秀企业家,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国有经济活力、竞争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全部完成,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取得积极进展。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健全,优胜劣汰、经营自主灵活、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机制更加完善。

混合所有制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情况的汇报

混合所有制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情况的汇报 企业,尤其上市国企普遍表示,探索混合所有者下员工持股对企业改革和价值增长将带来积极和正面影响。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混合所有制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情况的汇报,供大家参考选择。 混合所有制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情况的汇报 自治区国资委: 贵委《关于提供国企案例的通知》收悉,我集团公司按来文要求,认真总结了我集团公司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取得的一些成效及经验,并梳理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企业基本情况 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务集团”、“集团公司”)是自治区政府直属的国有大型独资企业,集团于20xx年2月份成立,注册资本金229266.9720XX万元。集团成立以来,采取有力措施整合北部湾三港资源,积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目前,集团公司的业务板块涵盖港口、物流、工贸、地产和投资五大方面,五大板块相互支撑联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单一的港口企业发展成为综合性港口集团。集团积极建设西南中南战略支点,拓宽西南出海大通道的深度、广度,加快推进物流通道建设。同时,依托港口资源,通过合资合作引进临港工业,

构筑“港口-综合物流-贸易-工业”的全供应链体系,打造专业的贸易体系,实现港-工-贸联动。集团还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海外投资特别是东盟国家的投资,在香港、马来西亚、文莱等地进行战略布局,探索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物流节点,以参与中马“两国双园”投资开发为契机,参与关丹港的管理运营,投身国际产能合作,积极探索“港-产-园”发展模式,在马来西亚打开了局面,在当地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20XX年2月,与文莱达鲁萨兰资产管理公司组建合资公司,正式接管文莱摩拉港集装箱码头运营。 截止20XX年底,集团总资产达到750亿元,净资产达到230亿元。20XX年实现营业收入364亿元,完成利润10.14亿元。 20XX年集团公司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357位。 二、主要改革措施及经验做法 我集团公司于2020年率先在子公司层面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0XX年至今,集团公司新增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共22家(其中,投入国有资本总量18.1亿元,非国有资本投入总量16亿元)。目前,从户数来看,集团全资及控股企业121家,控股混合所有制的企业32家,占26.45%;从资产总量来看,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资产总量已经达到552亿元,占集团资产总额比例达到 70.28%。集团公司港口、物流、工贸、地产和投资五大业务板块,均拥有不同程度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一、混合所有制概念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财产权分属于不同性质所有者的经济形式。从宏观层次来讲,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制结构的非单一性,即在所有制结构中,既有公有制经济,也有非公有制经济,还包括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共同出资成立的股份制经济等;作为微观层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则是指不同所有制经济单位的资本联合或相互参股形成的经济形式。十八届三中全会所说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指微观层次上的混合所有制。 二、混改政策依据 (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里边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二0二0年提到百分之三十,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混改历史沿革 1.国企混改的原因?

2017年混改分析报告

2017年混改分析报告 2017年1月

目录 一、策略:“混改”的理想与现实 (5) 二、通信:“混改”推动运营商变革,后续方向或将明朗 (7) 1、运营商竞争失衡,平衡竞争关系需借“外力” (7) 2、联通成为电信行业混改“标兵” (7) 3、业务合作具有看点,带来协同 (8) 4、地方国资企业亦有混改预期,自下而上选取标的 (10) 三、旅游:国企改革加速,布局行业龙头和区域先锋 (12) 1、旅游国企改革运作频频,国企改革明显加速,龙头股价表现靓丽 (12) 2、把握旅游国企改革三大投资主线 (16) (1)布局景区板块,资源整合是核心 (16) (2)行业龙头,国企改革持续深化 (19) (3)区域国企改革试点标兵,关注西安三杰、华天酒店、大连圣亚等 (20) 四、医药:国资在医药行业为工商业龙头,关注改革预期强的龙头企业 (22) 1、医药国企是工商业龙头,但运营效率较低 (22) 2、医药国企亮点:资源丰富,品牌力强,潜力待释放 (24) (1)上海医药:全国性工商一体化龙头 (25) (2)白云山:广药集团大健康、大南药、大商业并举 (26) 五、汽车:关注整体上市、激励机制和资产注入 (28) 1、汽车行业改革主要围绕员工持股、集团整体上市展开 (28) 2、改革案例:一汽集团 (29) 3、改革案例:长安集团 (32) 六、纺织服装:市场化程度高,以机制改善为核心 (33) 七、建筑:关注国企改革带来的经营效率提升 (35) 1、葛洲坝 (36)

2、中国建筑 (38) 八、建材:国企改革推动供给侧整合,混改提升经营效率 (39) 1、金隅和冀东的合并——冀东水泥 (41) 2、石膏板龙头混合所有制改革——北新建材 (43) 九、化工:关注资产注入、业务转型、集团优质资产整合 (44) 1、化工行业三类国企改革机会 (44) 2、关注石化领域的油气制度改革 (46) 3、改革案例: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47) 4、改革案例:中国中化集团 (48) 十、军工:重点关注兵工集团 (49) 1、军工央企改革,关注实质性进展 (49) 2、大连国际:央企混合所有制典范,万亿核技术应用市场稀缺标的 (50) 3、北方国际:业绩高增长,打造国际综合服务平台,资产注入空间巨大 (52) 4、北方创业:军工央企资产注入典范,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53) 5、中航机电:资本运作持续可期,军工国企改革先锋 (53)

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代,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资监管进入管资本时代,改革的广度、深度前所未有。为此中央先后下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省委、省政府也先后出台《关于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意见》、《关于省属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等“1+N”政策文件。 这一轮的改革与以往有所不同,更加注重顶层设计、更加注重规范、更加注重改革效果。以推动市场化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目的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为了切实解决国有企业在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国有资本与各类社会资本的有效融合、相互促进,将进一步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更好地维护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国有企业在决策、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和调整,建立科学规范的决策运营机制,逐步形成资本管理与价值创造相结合的经营理念,促进国有资本的合理有序进退,切实提升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提级管理后,**集团提出“正本清源,回归主业,充分发挥好上市公司平台作用,做优做大做实上市公司”的要求,同时要求加强亏损企业治理、僵尸企业出清。目前**主营业务不明确,战略定位不清晰,业务板块多元不相关,专业化不强,规模不大,能力不聚焦,合作不互补,资金不往来,近年来亏损额持续增加,亏损面不断扩大,公司持续生存能力弱化,转型发展迫在眉睫。解决生存问题、寻找发展出路、实现改革转型被逼到了“悬崖边上”,只有通过改革争取红利,只有通过改革促进转型发展。 一、目的与意义 集团及权属公司运行质量不佳、经济效益下滑,坚持问题导向,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是集团公司改善经营业绩、提升发展质量的必由之路,是促进结构调整的现实之需,是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的有效之策,是提升企业运行效率的关键之举,是激发企业内生动力的破题之道。通过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着力解决权属公司活力不强、动力不足、效率不高的问题,改造集团公司与权属公司现有资本结构、权力结构、运作结构、绩效结构、价值结构、内控与风险结构,建立定位清晰、权责对等、协同运转、制衡有效的经营机制。通过稳妥有序的混改试点,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一)必要性 1、有利于促进转换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四自两体”现代化企业制度,激发内生动力,强调责权对等,集团以管资

浅谈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精心整理浅谈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成分以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私营和个体经济基本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经济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此后,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转变,私营和个体经济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混合所有制经济随之进步。与此同时,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国有企业由于沉重的计划经济体制“包袱”、高昂的运营成本和用人机制上的弊端等原因导致经营出现困难,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损失。 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国有企业唯有通过不断深化改革与创新,激发自身活力,创新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调 2015年9 “瞻 制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和晋升主要通过竞争机制进行,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能够帮助企业筛选出更为优秀且合适的岗位人员。而国有企业用人本身存在很强的封闭性,行政色彩明显,二者不同的制度导致改革后的企业难以统一用人机制。 (三)国有企业与非国企的文化融合 国企与非国企有着不同的创业背景和历程、不同的经营管理机制。我国的国有企业具有很强的社会意识,其企业文化更倾向于强调企业本身对于社会的价值,行政色彩较浓,用人机制的行政化使得国企员工本身的竞争和风险意识较弱。而非国企单位所承担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较少,以创造利益为首要目标,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使非国企单位员工具有很强的竞争和风险意识。在这种企业文化和员工心理的双重差异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着文化融合的重大考验。企业文化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有时仅仅因为一个文化的问题,就可能把资产状况良好的企业葬送了,甚至因此拖累投资方。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全文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全文 2020年6月3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深改委会议明确提出,未来三年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阶段。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突出重点,弥补不足。利与弊,促进国有经济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2020年,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启动年,国企混改、重组整合、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都将进入快速实质性推进的新阶段。 1 会议的主题是“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第十三次深化改革4月27日启动。一号文件是《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实施方案》,具有抗击疫情的紧迫性。《四中全会重要改革措施实施方案(2020-2021年)》具有衔接四中全会精神的意义。 第十四次深改会是两个月后开的,排在第一位的文件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特别强调的是2020年的三项任务: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

征程。其中第三项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意味着现代化经济体系任务的提出,当是下一次中央全会的主题。这个信息很重要。 2 改革的两个作用:必须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 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变应变。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制定改革方案的出发点,把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改革、涉及重大制度创新的改革、有利于提升群众获得感的改革放在突出位置,优先抓好落实。突破和先导作用的强调,对深化改革方案的贯彻落实,明确了工作重点、提出了鲜明要求、指出了前进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3 怎么改革:扭住关键,鼓励探索,突出实效 就是紧紧扭住关键,积极鼓励探索,突出改革实效,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落脚点是“实效”。要从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推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办成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让大家真正感受到改革带来的新气象、新风貌。改革任务是实打实的,责任也是实打实的,必须一级抓一级。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就是抓实效的方案。

国企混改分析与案例研究

国企混改分析与案例研究 1.背景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指在国有控股的企业中加入民间资本,使得国有企业在由国家控股主导的前提下转化为多方持股,以此更加积极地参与市场竞争。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仅仅是“为了混合而混合”,而是为了让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增加市场竞争力和企业活力,混合改制的目的是为企业打造一个符合现代企业治理的有竞争力能够培养竞争力和创新力的治理体系。 据万得资讯2017年10月7日讯,国资委表示此前两批已经有19家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而近日中国联通的混改方案落地,也代表着此前两批19家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国企改革在已经开展两批试点共19家企业的基础上,第三批试点的遴选工作已经着手启动。 据中国证券网2017年11月15日讯,发改委新闻发言人于当日透露,第三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名单已经敲定,已确定将31家国有企业纳入第三批试点范围,既有央企,也有地方国企。目前,发改委正在抓紧指导试点企业制定实施方案,力图将混改试点向前推进。 2.改革动态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本轮混改分为三大阶段:2014年元月开始的热议阶段;2015年3月开始的有序等待阶段;2016年9月28日发改委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国有企业混改试点相关工作,混改进入突破阶段。随后,发改委会同国资委于2016年启动实施第一批混改试点,确定了东航集团、中国联通、南方电网、哈电集团、中国核建、中国船舶等央企列入第一批混改试点。中国联通混改方案的提出,便是突破阶段的象征性事件。

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表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混改企业数量不断扩大。各层级企业混改的数量占到整个中央企业的68.9%。地方国有企业目前参与混改的企业数量也占到了47%(数据来源:万得资讯);二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层级在不断地提升。以往改革的试点或者有些改革都是三级或者三级以下,近年来国家也在探索三级企业、二级企业,甚至也在探索集团层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三是混改领域在不断地拓宽。日前第三批试点企业名单已经出炉,数量超过了前两批总和。三批试点企业共计50家,涵盖了电力装备、高速铁路、铁路装备、航空物流、民航信息服务、基础电信、国防军工、重要商品、金融、电力、钢铁、石油、天然气、煤炭、铁路等重点领域。 图表 1:2017国企改革重点领域 数据来源:万得资讯据万德资讯2017年12月7日讯,第三批国企混改试点已经开始前期工作,方案将于近日上报。其中,辽宁交通建设投资集团交通规划设计院、辽宁环保集团辽宁北方环境保护有限公司、辽宁能源投资集团风电公司等入围,中国石油集团电能有限公司此前也宣称申请纳入试点单位。预计电力、钢铁、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产能过剩领域的国有企业将是第三批国企混改的重点,有望成为未来重要的投资机会。相关上市公司可关注:大秦铁路、中国石油、抚顺特钢等。

有色集团实行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总体方案(整体改制)

广晟有色集团实行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总体方案 为推进公司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发展步伐,增强公司国 有资本活力,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固有企业改革 的意见》(粤发[2014]15号)、省国资委《关于规范省属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省国资委函[2014]445号)以及广晟公司《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广晟字[2014]20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有色集团公司实际,制定 本总体方案。 一、改制基本原则 (一)坚持解放思想 (二)坚持市场导向 (三)坚持规范操作 (四)坚持国有资本与混合资本互促共赢 (五)坚持在稳定中改制 二、公司基本情况 广东广晟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有色集团公司) 成立于2002年3月,国有企业,注册资本7985万元。公司主业属于有色金属产业及其延伸产业。 (一)企业管理关系 有色集团公司是由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管理 的一级企业,股东为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建信信 托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占股62.82%、37.18%。

有色集团公司下属38家企业,包括全资企业11家,控股企业18家,参股企业9家,其中4家子公司是受广晟资产公司授权管理。具体子公司股权结构表见附表1。 另外受广晟资产公司委托,管理21家离退休管理机构和21家关闭破产办公室。离退休管理机构主要承担16000多人的离退休工作管理;关闭破产办公室主要承担企业关闭 破产的历史遗留事宜。 (二)人员情况 1、公司及子公司员工情况见附表 2 2、离退休管理机构人员情况见附表 3 (三)资产及负债状况 有色集团公司及所属子公司企业账面总资产及构成、负 债总额及构成、所有者权益及构成、产品(矿产量)及业务 量等情况见附表4; 有色集团公司及所属子公司土地情况见附表5。 (四)企业经营状况 1、集团主业属于有色金属主业,其主要产品不与广晟集团 内的公司存在同业竞争。 2、集团其他产业包括:建筑幕墙施工、稀土产业、地产投 资业、垃圾能源业等。 3、经营情况 产品产量:截止9月底,幕墙与门窗总产量163.4万平方米;钽铌产品总产量127.2吨;主要有色金属产品产量931吨,有色金属物流货物吞吐量371.3万吨。

推进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施方案(最新)

推进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X〕22号)、《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国发〔X〕54号)、《X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施方案》(X政发〔X〕22号),及《中共X市委员会X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X市国资国企改革的实施方案》(市发〔X〕8号)精神,推进我市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竞争力,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工作部署,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和问题导向,全面推进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实施国有企业分类监管,实现政企分开,优化国资监管方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实现转型升级,提升国有企业开放合作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实现“两个建成”目标。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引导,统筹兼顾。充分发挥政府规划、政策的引导作用,结合国家和自治区战略导向推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同步

谋划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等相关配套改革,协同推进存量和增量改革,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调动和激发各类资本参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混合所有制企业打造成为各类资本的战略共同体和经济利益共同体。 (二)坚持市场导向,规范操作。围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尊重企业经营自主权、投资决策权,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遵循市场规律,依据实际需求,采取多种方式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坚持在法治框架下推进改革,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健全国有资产交易规则,科学评估国有资产价值,完善市场定价机制,强化交易主体和交易过程监管,确保阳光规范操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护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 (三)坚持分类实施,稳妥推进。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有序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通过实行股份制、上市等途径已经实行混合所有制的国有企业,要着力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资本运行效率上下功夫;对适宜继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鼓励创新实践,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一企一策,先易后难,成熟一个推进一个。 三、主要措施 (一)加快培育发展上市公司 积极培育国有上市后备企业,利用国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国有企业、国有实际控制企业通过首发、借壳、分拆等方式实现境内

混合所有制对加快国企改革的现实意义

混合所有制对加快国企改革的现实意义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财产权分属于不同性质所有者的经济形式。从宏观层次来讲,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制结构的非单一性,即在所有制结构中,既有公有制经济,也有非公有制经济,还包括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共同出资成立的股份制经济等;作为微观层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则是指不同所有制经济单位的资本联合或相互参股形成的经济形式。十八届三中全会所说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指微观层次上的混合所有制。 国家推行的经济改革以增量改革和边际改革为特点,这使得中国经济形成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两条并行发展轨道,且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相互封闭,缺乏交融,国家也根据不同的板块制定差别性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条例。但发展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无障碍流动本性注定会冲击板块之间界限,并在各所有制追求优势互补的动机支配下形成混合所有制,而混合所有制形成途径也不外乎有不同所有制投资主体组建形成的公司和企业集团、不同所有制企业相互参股、公有制企业出售部分股权或吸收职工入股等。 在所有制性质上,混合所有制性质由其控股主体的所有制形式来决定,但从资产运营的角度分析,混合所有制已突破了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界限,因为无论资本来源是公有制还是非公有制,都已融合为企业的法人财产。由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融合组成的混合所有 制企业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公有制和 非公有制联合组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向非 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最终形成 的项目,公司一定是公有制与非公有制 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二是公有制与 个人所有制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 业,包括公有制企业股份制改造中吸收 本企业职工持有部分股权的企业;三是 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交叉持股形 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混合所有制会加快国企改革 大力推行混合所有制,不仅对于打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之间壁垒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具有现实意义。一是企业管理分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和资本管理三个层次,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看,以资本运营为核心的资本管理是最有效率企业管理环节,发展混合所有制有利于推进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由“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国家可以通过少量的国有资本利用“杠杆”操作大量社会资产,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不偏离于整体社会经济目标,同时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二是混合所有制改变了国有企业仅仅作为单一国有经济利益载体的格局,为实现政企分开创造了产权条件。因为政府作为国有企业唯一的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不可能不关心所投资本回报,在企业内部不存在其他利益主体与之制衡的情况下,政府干预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也就成为必然,同时国有企业也希望政府给予诸多便利,承担原本企业承担责任;三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国有企业竞争力提高,因为企业做强、做大一靠自身“滚雪球”发展,二靠联合兼并,而单一的所有制形式不能使不同性质的所有权相互兼容,混合所有制为国有企业走对外联合兼并道路提供了发展方向。 推行混合所有制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追求“混搭”和“跨界”的今天,混合所有制就是一种“混搭”的形式。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于加快国有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民营资本投资具有重大意义,但现实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更多反映了现实与愿望不符情况。一方面,出现较早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并没有成为中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以外的第三条发展路径;另一方面,不论是非公有制企业还是公有制企业,现实经济中普遍存在排斥混合所有制情况。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发展混合所有制,不给民营企业控制权,民营企业不感兴趣;给了民营企业控制权,面对庞大的国有资产体量,

最新混合所有制 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情况的汇报

自治区国资委: 贵委《关于提供国企案例的通知》收悉,我集团公司按来文要求,认真总结了我集团公司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取得的一些成效及经验,并梳理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企业基本情况 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务集团”、“集团公司”)是自治区政府直属的国有大型独资企业,集团于2007年2月份成立,注册资本金229266.972013万元。集团成立以来,采取有力措施整合北部湾三港资源,积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目前,集团公司的业务板块涵盖港口、物流、工贸、地产和投资五大方面,五大板块相互支撑联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单一的港口企业发展成为综合性港口集团。集团积极建设西南中南战略支点,拓宽西南出海大通道的深度、广度,加快推进物流通道建设。同时,依托港口资源,通过合资合作引进临港工业,构筑“港口-综合物流-贸易-工业”的全供应链体系,打造专业的贸易体系,实现港-工-贸联动。集团还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海外投资特别是东盟国家的投资,在香港、马来西亚、文莱等地进行战略布局,探索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物流节点,以参与中马“两国双园”投资开发为契机,参与关丹港的管理运营,投身国际产能合作,积极探索“港-产-园”发展模式,在马来西亚打开了局面,在当地产生巨大的影响力。2017年2月,与文莱达鲁萨兰资产管理公司组建合资公司,正式接管文莱摩拉港集装箱码头运营。 截止2016年底,集团总资产达到750亿元,净资产达到230亿元。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364亿元,完成利润10.14亿元。2016年集团公司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357位。 二、主要改革措施及经验做法 我集团公司于2009年率先在子公司层面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013年至今,集团公司新增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共22家(其中,投入国有资本总量18.1亿元,非国有资本投入总量16亿元)。目前,从户数来看,集团全资及控股企业121家,控股混合所有制的企业32家,占26.45%;从资产总量来看,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资产总量已经达到552亿元,占集团资产总额比例达到70.28%。集团公司港口、物流、工贸、地产和投资五大业务板块,均拥有不同程度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集团公司高度重视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全方位部署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并以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板块整合为着力点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分析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分析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明确指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自中共 中央十五大报告提出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来,到 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混合所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基本经济制 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国家允许更多的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通过 参股、控股或并购等多种形式发展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股权多元 化或股权社会化,在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司法 人治理结构。杜天佳(2014)认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本质 是公有制与市场的结合,即国有企业按照市场机制运行,采用市场手 段联合非公有制资本发展,以包容性增长方式推动整个产业健康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有效途径,也是支持非 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十八届三中全会还指出,要推动国有企 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根据 黄速建(2014)的研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分类进行,平等 对待公有和非公有产权,推动国有企业的“去行政化”管理,解决所 谓“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和“天花板”的问题,建立 规范透明的公司治理,并解决不同企业或投资者在文化管理等方面的 融合问题。鉴于此,文章关注到在当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材集团”)作为 混合所有制试点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公司治理方面积累了一定 经验。文章对中国建材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过程和公司治理的研 究发现,联合重组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条有效路径,在该 过程中,中国建材集团通过联合重组健全和完善了公司治理,并提升 了企业绩效。因此,文章期望通过研究中国建材集团的改革实践为国 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公司治理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 一、文献回顾

混合所有制能够解决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

混合所有制能够解决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并且强调要“完善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一直以来,国企改革被公认为我国经济改革中最难的环节之一,究其原因,是在原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运行的产权基础是单一的国有制,政府是国有企业唯一的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政府作为企业的老板,不可能不关心自己所投资本的回报,在不存在其他利益主体与之制衡的情况下,政府要插手和干预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决策,也就理所当然;另一方面,企业靠在政府身上也有诸多便利,如企业自己无法解决的事情,政府一出面,就能顺顺当当地得到妥善处理,企业亏损,也不用自己承担责任,反正有政府帮助筹集贷款和救济职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也乐于躺在政府的怀抱里吃安逸饭。因此,无论是从政府角度还是从企业角度,都未必真心实意愿意政企分开。然而为了打破国有企业生气不足的情形,便需要依靠混合所有制来转型。 顾名思义,混合所有制是指财产权分属于不同性质所有者的经济形式。从宏观层次来讲,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制结构的非单一性,即在所有制结构中,既有国有、集体等公有制经济,也有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还包括拥有国有和集体成分的合资、合作经济;而作为微观层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不同所有制性质的投资主体共同出资组建的企业。 混合所有制有利于国企摆脱行政权干预,能够解决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对于国企来说,发展混合所有制有利于让国企摆脱行政权力的干预,让市场力量成为主导,实现国有资本、民间资本等在市场上公平竞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在于,一是用少量的国有资本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来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多种资本形成优势,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国企引入战略投资者,形成好的组织框架,完善治理结构,建立起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运行机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是为了“混合”而“混合”。除了通过引入民间资本放大国有资本这一目的,其着力点和重心应放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上。现在民企优点就是机制灵活,而国有企业的最大弊端是机制不活。因此通过更多地引入有实力、有信用的战略投资机构,建立一套完全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运行机制,这样才能使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 实际上,国有企业改制中引入民间投资,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据统计,截止到2012

市属国有企业分类管理的实施方案(最新)

市属国有企业分类管理的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增强国资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升市属国有企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根据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发改委印发《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国资发研究〔X〕17X号),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资委《关于省属企业实施分类管理意见的通知》(X政办发〔X〕11X号)和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实施意见》(X办发〔X〕1X号)精神,现就市属国有企业分类管理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分类原则 (一)谁出资谁分类。按照国家所有、分级代表的原则,分级推进出资企业的功能界定和分类工作。具体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负责制定所属国有企业的功能界定和分类方案,报本级政府批准后实施。 (二)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在遵循国家基本分类思路、确保国有企业分类相对统一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因企施策,科学实施分类,突出重点,试点先行,不搞一刀切。根据布局结构调整和企业发展战略需要,动态调整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和分类。 (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性标准主要考量国有企业承担

的任务、运营模式、行业特点和参与市场竞争程度。定量标准主要分析国有企业资产、营业收入、实现利润和从业人员等核心指标占企业总额的比例。当定性标准与定量标准不一致时,优先考虑定性标准。 (四)坚持企业基本属性。各类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和分类虽然不同,但基本属性都是企业,均应遵循市场和企业发展规律,努力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要自觉服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表率作用,模范履行社会责任。 二、基本类别 根据不同国有企业承担任务、业务特征、市场属性、资源配置和行业特点,将市属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 (一)商业类国有企业。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效益最大化、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依法独立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 (二)公益类国有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承担政府特定任务、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兼顾经济效益,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能力的企业。 三、分类方法 (一)企业分类的主要依据。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经验解读2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经验解读 7月,国务院国资委选择了国投公司、中粮集团、中国建材、国药集团、中国节能、新兴际华6家央企作为首批改革试点企业,其中中国建材和国药集团将开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8月末,北京市国资委选择首旅集团、京投公司和地铁公司三家市属企业作为北京市国企改革的首批试点企业。本文将结合试点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的历史经验进行汇总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一、试点央企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经验 在国企改革的历史中已经涌现出了一批混合所有制的优秀实践者,其优秀的改革经验值得首钢在深化改革中借鉴: (1)中国建材。并购了上千家民营水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数量超过85%,成功做到行业协同、盈利提升。 (2)国药集团。探索出了与民营企业合资,整合“国企的资源优势+民企的活力优势”的混合所有制道路。 (3)中联重科。从一个科研院所成功转制为“国资委、管理团队、PE、社会股东”股权相对分散、股东相互制衡,完全市场化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中联重科虽属于地方国企,但国务院国资委在“两会”前夕召开“样本的力量——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研讨会”,重点推介中联重科借助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经验,在此特别提出)

但即便如中国建材、国药集团,也饱受国企管理制度、薪酬体系,导致不够市场化、灵活性不够的的困扰。而像中联重科这样彻底混合所有制了的企业,又饱受国有资产流失的舆论压力。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经验

二、北京市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经验——首旅集团 首旅集团作为北京市国企改革的首批试点企业,近些年的一些改革措施可以为首钢深化改革提供借鉴。首旅集团旗下涵盖食、宿、行、游、购、娱六大业务板块,致力于形成“一个板块一家上市公司,一个品牌系列,一套连锁经营体系”的经营格局。首旅集团通过资产置换将集团主要酒店资产注入旗下酒店和景区上市公司首旅酒店,此外,首旅集团为旗下餐饮上市公司全聚德引进战略投资者以提升企业经营效率。 (1)首旅酒店:注入集团优质资产 首旅酒店在2012年2月发布公告,为解决与控股股东首旅集团的同业竞争,拟与其进行资产置换,置入首旅集团下属三家酒店业务公司的股权,并向其置出上市公司下属北京市北展展览分公司全部资产及负债。重组完成后,除了已由酒店品牌管理公司进行管理的酒店、非控股酒店、和特殊原因的个别酒店外,首旅集团旗下主要酒店的经营管理权已全部注入上市公司。首旅酒店也表示,新注入的资产有利于形成酒店品牌连锁运营、品牌发展的统一平台,优化资产和收入结构,整体收益也有所提升。 (2)全聚德:引入战略投资者 2013年11月,IDG资本认购全聚德发行的1810万股股票,认购金额2.5亿,成为第二大股东,华住酒店认购全聚德发

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代,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资监管进入管资本时代,改革的广度、深度前所未有。为此中央先后下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省委、省政府也先后出台《关于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意见》、《关于省属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等 “1+N”政策文件。 这一轮的改革与以往有所不同,更加注重顶层设计、更加注重规范、更加注重改革效果。以推动市场化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目的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为了切实解决国有企业在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国有资本与各类社会资本的有效融合、相互促进,将进一步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更好地维护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国有企业在决策、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和调整,建立科学规范的决策运营机制,逐步形成资本管理与价值创造相结合的经营理念,促进国有资本的合理有序进退,切实提升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提级管理后,**集团提出“正本清源,回归主业,充分发挥好上市公司平台作用,做优做大做实上市公司”的要求,同时要求加

强亏损企业治理、僵尸企业出清。当前**主营业务不明确,战略定位不清晰,业务板块多元不相关,专业化不强,规模不大,能力不聚焦,合作不互补,资金不往来,近年来亏损额持续增加,亏损面不断 扩大,公司持续生存能力弱化,转型发展迫在眉睫。解决生存问 题、寻找发展出路、实现改革转型被逼到了“悬崖边上”,只有经过改革争取红利,只有经过改革促进转型发展。 一、目的与意义 集团及权属公司运行质量不佳、经济效益下滑,坚持问题导向,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是集团公司改进经营业绩、提升发展质量的必由之路,是促进结构调整的现实之需,是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的有效之策,是提升企业运行效率的关键之举,是激发企业内生动 力的破题之道。经过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着力解决权属公司活力不强、动力不足、效率不高的问题,改造集团公司与权属公司现有资本结构、权力结构、运作结构、绩效结构、价值结构、内控与 风险结构,建立定位清晰、权责对等、协同运转、制衡有效的经营机制。经过稳妥有序的混改试点,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一)必要性 1、有利于促进转换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四自两体”现代化企业制度,激发内生动力,强调责权对等,集团以管资本为主,建立权属公司资产经营责任制,按市场化原则,让充分竞争企业的经营者拥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