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蚕的一生

蚕的一生

蚕的一生
蚕的一生

蚕的一生

2015-02-07何青四川依格尔纺织品有限公司

蚕的一生

蚕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从蚁蚕到吐丝作茧要经过27~30天,有四次眠期,蜕四次皮,每次蜕皮后便长大一点。各次蜕皮的间隔时间叫“龄期”,蜕皮四次的蚕就是五龄蚕!

1、蚕卵

蚕以卵繁殖。蚕卵看上去很像芝麻,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一只雌蛾可产400~500粒蚕卵。1700~2000粒蚕卵重约1克。

2、一龄蚕

刚从卵中孵化出来时,蚕的颜色是褐色或黑色,身上长满细毛类似蚂蚁,所以也称为「蚁蚕」。长约2毫米,体宽约0.5毫米。它从

卵壳中爬出来后,经过2~3小时就会进食桑叶(嫩芽桑叶)。四至五天后一龄蚕虫开始蜕皮进入二龄。

3、二龄蚕

长约1厘米,体宽约2毫米。生长发育快,口器较嫩,只能啃食较嫩的桑叶。

4、三龄蚕

二龄蚕蜕完皮后,就进入了三龄蚕期,长约2厘米,体宽约4毫米。

这个时候,小蚕已经长得壮壮实实,可改喂比嫩叶稍老一些的普通桑叶。

5、四龄蚕

从四龄蚕开始称为“大蚕”,蚕虫长约4厘米,体宽约7毫米,这时蚕吃的桑叶就可以用普通桑叶了。

6、五龄蚕

蜕皮四次的蚕就是五龄蚕,长约6 ~7厘米,体宽约1厘米,用叶和四龄相同。成为五龄幼虫的蚕才开始吐丝结茧。

7、蛹

将熟蚕收集,移放到蔟(cù)具上,让其吐丝营茧的作业过程称为上蔟。五龄蚕需二天二夜的时间,才能结成一个茧,做茧的丝竟然可以抽到长达1.5公里长。蚕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俗语云:作茧自缚。即蚕在簇上吐丝把自己包裹在里面,称为蛹期(14-18天)

8、蛾

蛹期结束后,蛾会破蛹而出。雌蛾体大,爬动慢;雄蛾体小,爬动较快,翅膀飞快地振动,寻找着配偶。一般交尾3~4小时后,雌蛾就可产下受精卵。蚕蛾(成虫)留下后代,不久之后便会死去。结束它短暂而传奇的一生。

微信公众号:四川依格尔纺织品有限公司

桑蚕的一生

桑 蚕 的 一 生 The life cycle of the mulberry silkworms 荔园外国语小学二(1)班何悠20100516

桑蚕的一生,经过卵(egg)→幼虫(silk worm)→蛹(pupa)→成虫(蛾子,silk moth)4个不同的发育阶段。大约需要40至60天时间,桑蚕便可完成一个世代,在不断的变态中代代相传。 刚孵化出来的蚕宝宝幼虫,像黑黑的蚂蚁,称为“蚁蚕”。蚁蚕身上长满了细毛。 “Look, I am a baby silk worm.” “我孵出来以后就开始吃呀,吃呀。”

桑蚕幼虫以桑叶为生,5天左右蜕皮一次。蜕皮前,它不吃也不动,“休眠”。第一次蜕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共蜕皮4次,成为五龄幼虫。 每次蜕皮后,它呀不停地吃桑叶,吃完就拉,拉完又吃,长得白白胖胖的。吃到第5天左右,当它的皮肤被撑得光溜溜的时候,它不吃了,必须蜕皮才能长得更大。 当五龄蚕长到铅笔那么粗的时候,它彻底停止吃桑叶了。当它把体内的便便排净以后,身体变得有点黄色而透明的时候,就开始找个地方吐丝结茧。

蚕拉的大便,在中药材里叫“蚕砂”。 《本草纲目》记载:蚕砂能祛风降湿、明目降压。睡觉用蚕砂做枕头,能清肝明目。

五龄幼虫需要两天两夜的功夫,才能结成一个茧。一个蚕茧的丝长达1.5公里。 When it is ready to transform into an adult, the caterpillar uses its enormous silk-producing glands (the glands are up to 25% of the mature caterpillar’s weight!) to spin the oval cocoon.

桑蚕养殖历史

养蚕历史 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经济昆虫之一。蚕的经济价值在于蚕丝。蚕丝是主要的纺织原料之一。中国是最早利用蚕丝的国家。古史上有伏牺“化蚕”,嫘祖“教民养蚕”的传说,又说黄帝元妃西陵氏为“先蚕”,即最早养蚕的人。新石器时代的考古表明,公元前2750年以前,今浙江吴兴钱山漾地区的先民已利用蚕丝织成绢片、丝带和丝线。公元前十三世纪,桑、蚕、丝、帛等名称已见于甲骨卜辞。蚕丝和大麻、苎麻,以及后来的棉花一道,为中国人主要的衣着原料,蚕桑也就成为中国农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达数千年的实践中,中国人积累了丰富的养蚕经验,这个经验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对于蚕病的防治方面。商周时期,蚕已在室内饲养。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养蚕已有专用蚕室,蚕病的防治受到重视,并采用了浴蚕种技术,公元三世纪后期,出现了小蚕恒温饲养,说明当时对于蚕的生长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已有一定的认识,但直到元代《士农必用》中才对蚕的生长的各阶段所需温度有详细说明。晋代对于蚕的微粒子病和软化病已有所认识,时称“黑瘦”和“伪蚕”。公元六世纪三十年代,据《齐民要术》记载,人们还从种茧的选择和盐腌贮藏来防治蚕病。宋元时期,对于蚕病的防治更进一步,贮茧方法除盐渍之外,复又出现日晒和笼蒸。与此同时,做为防治蚕病的主要手段的浴蚕方法也得以改进,早期浴蚕主要在川中进行,宋代出现了朱砂温水浴法,元代出现了天浴,利用低温选优汰劣。《陈旉农书》中探讨了蚕生僵病与湿热风冷的关系,《农桑辑要》则总结了蚕病与叶质的关系。明代(1368-1664)出现了天露、石灰水、盐水浴种等方法。并采用了杂交方法培育嘉种,以提高蚕的防病能力,还出现淘汰病蚕防止蔓延的方法。中国的养蚕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对世界蚕业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公元前十一世纪,养蚕技术随箕子传入朝鲜,随后复又传到了日本。秦汉以后,中国的养蚕技术通过举世著名的丝绸之路传入到中亚、南亚及西亚地区,六世纪世纪中叶,君士坦丁堡国王通过印度僧侣从中国私运蚕种至该国,是为西方有蚕业之始。 文化价值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在浙江省吴兴的郊外,发现五千年人人类遗留的东西,其中有古代的丝织品,证明很早以前我国就会养蚕,传说黄帝的妃子螺,教人民种桑树、养蚕、抽丝、织布,让大家有好的衣服穿。二千多年前,中国人制造的丝织品传到欧洲,当时欧洲人还不会养蚕抽丝,不知道这么美丽的布料是怎麼做出来的,由于欧洲人很喜欢买丝织品,商人要运送很多丝织品到欧洲,於是开辟一条运送丝织品到欧洲的路,这条路称作丝绸之路。 我国广阔的原野上生长着许多桑树,有乔木,也有灌木。在桑树上生息着好几种昆虫,它们取食桑叶或蛀食树干。在些昆虫中,有一种吐丝作茧的鳞翅目昆虫引起了先民的注意,这就是桑蚕。桑蚕取食桑叶后吐丝结茧,然后钻出茧壳羽化为蛾子。人们发现这种茧壳浸湿后,可以拉出长长的银色丝缕,这丝缕可捻成线,也可织成绸。这比起当时的衣服原料麻布和葛布来,要漂亮得多了。随着先民生活的定居,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蚕茧,即开始了人工饲养,并把蚕移到室内来驯养。 我国除桑蚕外,还有柞蚕、樟蚕、樗蚕、天蚕等。柞蚕(AntheraeapernyiGuerin-Meneville)属大蚕蛾科(Saturniidae),原产山东莱州(掖县),是我国地位仅次于桑蚕的产丝昆虫,现盛产于辽宁、河南等省。柞蚕最早见于《尔雅》(公元前1200年),2700年前柞蚕丝已作为给皇帝的贡物,在汉代曾经由官方推广,经宋、元、明、清几代引种推广,分布到了全国很多省份。其主要饲料树种是栎属(Quercus)各种的叶子。 在古人眼里,蚕是一种神圣的动物。吐丝成茧,而后化为飞翔的精灵,这是一个美好、圆满的生命轮回,并赋予丝绸神秘,高贵的人文色彩,使之蕴涵浓厚的哲学意味。丝绸文化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蚕的一生》习题

教科版三下第二单元第6 课《蚕的一生》习题 一、填空题。 1. 从卵里孵出的蚕是蚕的__________________ ,蚕蛾是蚕的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蚕的一生经历 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四种形态。在图中相应位置 填出对应的形态。 2. 蚕卵里孵出的_________________ 是蚕生命周期的开始,蚕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就会成蛹,从蛹里出 来的________________ 交配产卵, ________________ 是蚕生命的结束。 3. 蚕的一生经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_________________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天。 4. 蚕蛾的胸部有_________________ 足。 5. 从卵里出来的蚁蚕是蚕的___________________ ,蚕蛾是蚕的 _________________ 。 6. 二、判断题。 1. 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种形态。() 2. 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3. 幼虫阶段的雌蚕和雄蚕也能交配产卵。() 4. 蚕蛾从茧里钻出来后,茧里有蚕蜕下的皮。() 5. 蚕的幼虫和成虫样子是完全不同的。() 6. 蚕卵是蚕生命周期的开始。() 7. 蚕蛾的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 8.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是3 个月。() 三、选择题 1. 和蚕相同,蜜蜂的生命过程经历的四种形态也是()。 A. 卵→幼虫→若虫→成虫 B.卵→幼虫→蛹→成虫 C.卵→蛹→幼虫→成虫

蚕的一生教案

观察蚕的一生 活动目的 一、过程与方法 1.观察蚕宝宝的一生,描述蚕不同时期的变化,会记蚕的成长日记。 2.经历饲养小动物的大致过程,感受动物由小变大的变化。 3.能够对“吃莴笋叶和吃桑叶的蚕哪个能够吐丝”进行预测,并进行相应的探究活动。 4.能够对“剪开茧子后的蛹是否还能活”进行预测,并进行相应的探究活动。二、知识与技能 1.学会饲养小动物。 2.知道蚕在不同时期的身体是什么样的,为“昆虫”一生会发生变化和“昆虫”的身体结构等概念的建立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珍爱并善待蚕宝宝带给自己的乐趣,增强继续照料好它的信心。 2.培养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的意趣。 活动建议 1.此活动最好是在春季天气温度较稳定时进行,上课前2~3天,用毛笔给蚕卵洒上少量的水,放置在较温暖的地方。 2.活动前教师要准备学生完成饲养蚕宝宝所需要的蚕卵。 3.学校或者学校附近有供学生饲养蚕宝宝所需要的桑树。

4.把学生回家饲养和在学校饲养相结合,定期交流饲养的经验,为饲养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活动准备 蚕卵、放大镜、毛笔、纸盒 活动过程 一、蚕宝宝出生 1.分发蚕卵(这时已有小部分蚁蚕出壳或正在出壳)。 2.观察蚕卵(记录蚕卵的形状和颜色),描述其特征。(蚁蚕不能用手去捏,只能用干毛笔轻轻的去刷。) 3.探究:怎样饲养蚕宝宝?你准备喂它吃什么? 4.实验探究:吃莴笋叶和吃桑叶的蚕哪个能够吐丝。 (1)预测实验结果,做好记录。 (2)设计实验。 (3)学生实验:贴好标签。(在盒子的侧面分别标注吃莴笋叶或吃桑叶的蚕) 5.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蚕宝宝细微的变化,保留蚕宝宝蜕下来的皮。) 二、蚕宝宝的成长(两周后进行) 1.交流饲养蚕宝宝的经验,展示自己的蚕宝宝。 2.描述蚕宝宝的不断成长过程中看到的现象。 3.观察蚕宝宝是怎样蜕皮的 (1)交流蚕宝宝蜕皮的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 (2)探究:蚕宝宝为什么要蜕皮?蚕宝宝没有手,怎样蜕皮的?蜕一次皮有几块?它是从哪里开始蜕皮的?蜕皮后的蚕宝宝有什么变化? (3)展示蚕宝宝蜕下来的皮。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2.6 蚕的一生(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2.6《蚕的一生》教案

长期的观察有什么体会? 探索二:蚕的一生经历哪些生长变化。 播放视频《我的养蚕日记》 整理观察记录,按生长顺序将不同时期蚕的图片 进行排列。 请先对上面八张图片进行编号,分别说明是蚕的 什么时候或在干什么,并对这几张图片进行排 序。 排列顺序:①⑧③⑦⑤②⑥④ 请将这八张图片的序号填入到对应的表格中 蚕与所有动物一样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 —死亡的过程。 有意义。 观看视频 会、对蚕生长变 化图片进行排序 和对蚕的生命周 期进行统计,可 以使学生对蚕的 零散的认识变得 系统化,从整体 上对蚕的一生进 行了解。 3. 交流研讨研讨一:我们可以将蚕的一生分为哪几个主要阶 段?每个阶段大约经历多长时间?算一算蚕的 根据养蚕经验, 交流讨论。 梳理蚕的生命历 程变化顺序

一生是多长时间? 1.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 2.从卵孵化开始,到吐丝结茧,蚕的幼虫要经历 四次蜕皮,大约35天。蚕蛹变成蚕蛾的阶段大 约13天。蚕蛾不吃食物,产卵后不久便死去, 这一阶段大约8天。 能用数学的方法 统计蚕的不同阶 段经历的时间以 及蚕的寿命。

3.蚕的一生,从蚕卵中破壳而出开始到蚕蛾死亡终止,大约为56天。 研讨二:推测一下,如果条件适宜,新的蚕卵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如果条件适宜,新的蚕卵将孵化出新的蚁蚕,新的生命周期又开始了。 研讨三:蚕适合在什么气候条件下生长? 1、气候条件 (1)温度:20~30℃。 (2)湿度:60%~90%。 (3)光照:避免阳光暴晒。 2、其他条件 (1)食物:新鲜的桑叶,要洗净晾干,不能带水。 (2)香味:蚕对香味特别敏感,不能用香水、蚊香、空气清新剂、香味化妆品等,禁止使用杀虫剂。自然条件下,蚕宝宝一般在春天或夏天出生,不在秋天和冬天出生的主要原因是秋天和冬天的温度低于蚕生存的温度,此外秋天和冬天蚕的食交流讨论 交流讨论养蚕时 的气候条件。 懂得生命的循环

“研究蚕的一生”自然长周期探究活动汇报

“研究蚕的一生”自然长周期探究活动汇报 海桐小学褚兰兰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是当前小学自然教师应该关注的。开展小学自然长周期探究活动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2006年起,我带领学生们就“植物的向光性”、“蚕的一生”等课题展开过一些小小的研究。接下来我就以“蚕的一生”的课题研究为例,谈谈本校开展长周期探究活动的情况。 一、内容选择 三年级自然课中有“家蚕的一生”这一内容,学生们普遍对蚕的生长充满了好奇。他们有许多疑问,比如: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蚕卵孵化的快慢?除了桑叶,蚕宝宝还喜欢吃什么?雌雄蚕蛾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蚕茧的颜色会不一样…… 大家有许多猜测,但这只不过是猜测,我们决定就蚕的一生来展开研究。 二、制定方案 2007年2月我在三(1)、三(3)班挑选了一部分对自然探究活动特别感兴趣的同学,成立了蚕宝宝研究小组并确立了总课题。 通过学生们讨论,我们决定把一个个小问题转化成一个个小课题,以小组的形式制定研究方案,分三个阶段进行实施: ⑴第一阶段: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蚕卵孵化的快慢? ?温度小组:研究温度的高低是否会影响蚕卵孵化的快慢? ?光照小组:研究光照的多少是否会影响蚕卵孵化的快慢? ?湿度小组:研究湿度对蚕卵孵化的影响? ?生活环境小组:研究生活环境对蚕卵孵化的影响? ⑵第二阶段:不同的食物对蚕的生长发育的影响? ⑶第三阶段:为什么蚕宝宝结的茧颜色不一样? 这次探究小组的成员中有4位曾在2006年研究过“植物的向光性”。对于如何制定研究方案,如何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记录,如何总结,他们比其他的一些队员显得更有经验。因此在第一阶段的研究中,我让他们分别担任了温度小组、光照小组、湿度小组、生活环境小组的组长。组员则是在组长招募、学生自愿结合的基础上,由我进行适当的调整,尽量使每个小组的成员能发挥最大作用,小组成员间能优势互补。 我还在研究过程中,将权力下放,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讨论怎么设计本小组的实验,实验记录表怎么设计,记录哪些方面,怎么记录,需要什么材料,由谁准备这些材料,什么时间开始活动等。 三、活动实施 ⒈对时间的安排(以第一阶段为例) 第一阶段有四个小组,共16位学生,分别来自三年级不同的班级。其中除4位学生以外,其他12位学生都是第一次参加长周期探究活动,再加上我们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活动,这么多同学一起来进行,显然不合适。

蚕的观察记录

蚕的观察记录 XXX 301班

3月20日冬去春来,这几天的温度慢慢地升高了,我拿出学校为我们准备的蚕卵,安置在盒子里。 4月6日蚕从蚕卵里爬出来,刚爬出来时像一只小蚂蚁,非常非常小,必须离的很近才能看清楚,我给它准备了碎碎的桑叶,能听到细细的嘶嘶声,估计是蚕宝宝在吃桑叶。 4月10日蚕第一次蜕皮完毕,发现蚕变大了,身子黑乎乎的,但是可以看见蚕在蠕动,我每天给它换新鲜的桑叶,清理大便,让它有一个舒适的家。

4月14日我放学回家发现蚕抬起前脚,后脚紧紧地抓住桑叶,一动不动的。大约过了一天,发现盒子里有几块蜕下的皮,蚕宝宝变成两龄蚕了。今天爸爸从衢州过来,给蚕宝宝带了好多“吃的”,我把它保存在冰箱里。 4月18日发现蚕宝宝又不动了,次日蚕宝宝的身子变胖了许多,颜色也变白了。蚕的“胃口”也变大了,我得每天给它准备更多的桑叶。

4月24日蚕进行了第四次蜕皮,这时它的身子白白胖胖的,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还可以清楚的看到身子两侧的小黑点----气孔,它是蚕用来呼吸的。 4月29日学校五一放假,我们带着蚕宝宝回老家,那里有更多新鲜的桑叶在等它。 5月1日蚕宝宝的背脊开始发黄发透,变得亮晶晶,蚕宝宝告诉我它要结茧了,我在盒子为它搭了个小架子,还有几只蚕宝宝就直接躲在盒子的角落里吐起丝来。

5月3日这时蚕宝宝的影子出没有了,只有几个椭圆形的蚕茧躺在盒子里。 5月10日我发现蚕茧的一端有黄色的液体渗出来,这是蚕蛾准备破茧而出了。

5月13日这几天陆续有蚕娥破茧而出,可以发现雌蛾是腹部肥大,爬行慢,雄娥是腹部狭长,翅膀振动很快。雄蛾和雌蛾交尾后,雄蛾就死亡了,雌蛾花上一个晚上,产下大约500粒卵后接着也会慢慢死去。

6609.人教版初中生物观察家蚕生殖发育过程教案

课题观察家蚕生殖发育过 程 授课班级八年级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饲养家蚕,了解家蚕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过程方法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阅读思考、分析讨论等多种能力。通过课外饲养家蚕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 情感态度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昆虫生殖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课型演示实验课主要教学方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和实验 法 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教学手段与教具纸盒,蚕种,桑叶等。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完成实验报告单 教学反思 注:教学过程在续页上完成。 武威第五中学课堂教学设计续页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 备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在音乐《蝴蝶飞呀》中,展示蝴蝶图片,引入新课。过渡语:毛毛虫期待有一双美丽的翅膀。毛毛虫怎样才能拥有美丽的翅膀呢? 二、授新课 谈谈你观察到的家蚕的形态特点。 背景知识: 家蚕一般每5~6天蜕皮一次。蜕皮期间不食不动,叫“眠”。经过4眠后,体内绢丝腺发育成熟,停止取食,吐丝结茧,在茧内化蛹。蛹经过10余天羽化成蚕蛾。雌雄蚕蛾均不取食,即进行交配。交配后雄蛾死去,雌蛾产卵后死去。 方法步骤: (1) 用蚕种孵化家蚕,孵化温度一般在20~25℃,孵化时间在10天左右。采摘桑叶饲养,并需每天清理饲养纸盒。 (2) 观察和记录家蚕生活的各生长、发育时期的主要特点。 (3) 观察和记录雌雄家蚕交配生殖的全过程。 讨论: 家蚕的一生经过哪几个发育阶段?每个阶段的 家蚕有哪些主要的特征? 学生观察思考家蚕各时期的形态特点,教师利用表格小结 比 较 形态特点生活习性 幼虫身体柔 软,具有 环节,在 胸腹部有 8对足 主要以桑叶为食,有蜕皮现象。 化蛹前吐丝结茧。 成虫有三对 足,两对 翅,体被 白色鳞毛 不取食,几乎不能飞行,雌雄交尾 后, 雄蛾死亡,雌蛾产卵后也死亡 蛹 体表光 滑,体形 呈椭圆柱 状 不食不动,羽化成蛾,破茧而出 小结: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卵、幼虫、蛹、成 虫。家蚕的发育中有蜕皮现象。学生认真聆听 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观察家蚕的生殖发育特点 学生仔细观察,完成问题。 学生互相观察,得出讨论结果。 自己归纳出来

新版三年级科学:蚕的一生课堂练习(含答案)

蚕的一生课堂练习 一、单选题 1.丝绸厂工人们将蚕茧用热水浸泡后缫丝,此时茧内的家蚕发育到( )阶段。 A. 蛹 B. 幼虫 C. 成虫 2.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在蝴蝶一生中所处的时期是( )。 A. 成虫 B. 幼虫 C. 受精卵 3.小军同学在总结蚕的一生时,做了如下记录:“身体呈圆筒形,有环节,从黑褐色逐渐变为白色,运动方式为爬行。”根据记录,你认为小军记录的是蚕的哪个生长阶段?( ) A. 卵 B. 幼虫 C. 成虫 4.和蚕相同,蜜蜂的生命过程经历的四种形态也是( )。 A. 卵--幼虫--若虫--成虫 B. 卵--幼虫--蛹--成虫 C. 卵--蛹--幼虫--成虫 二、判断题 5.蚕的幼虫和成虫样子是完全不同的。 6.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7.幼虫阶段的雌蚕和雄蚕也能交配产卵。 8.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种形态。 9.蚕蛾从茧里钻出来后,茧里有蚕蜕下的皮。 三、填空题 10.蚕卵里孵出的________是蚕生命周期的开始,蚕生长发育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变成蛹,从蛹里出来的 ________交配产卵,________是蚕生命的结束。 11.蚕的一生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这个全过程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________天。 12.从卵里孵出的蚕是蚕的________,蚕蛾是蚕的________.如图所示,蚕的一生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四种形态。 四、综合题(共1题;共20分) 13.如图所示是菜粉蝶的生命周期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分析可知,菜粉蝶的一生经历了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四种形态,它的生命周期与蚕的生命周期________ (填“相同”或“不相同")。 (2)请你在图中的( )里填上相应的生命形态名称。

(整理)家蚕的变态发育.

蚕的生活史 桑蚕一个世代中所经过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过程,就是生活史。 桑蚕属完全变态昆虫,在一生中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形态和机能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 不完全变态昆虫没有蛹期,仅卵、幼虫、成虫三个发育阶段。如:蝉类、蜂类等。 (一)卵期:繁育后代,卵期是胚胎发生、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 卵期长短,因越年卵与非越年卵及产卵期而异,在自然条件下,春季制的蚕种要到来年春天4月份孵化,卵期达10个月,秋制春种也是到4月份孵化,卵期6~7个月,若夏用种,则又长3个月。 (二)幼虫期:指孵化至上蔟。 刚孵化的小蚕称蚁蚕。蚁蚕2000~2500/头。 蚁蚕经摄食,体躯迅速生长,经24h“疏毛期”。随食桑,继续生长,至不蜕去旧皮不能继续生长时,蚕就停食,并吐出丝缕,固定腹足,头胸昂起,呈静止状态,称眠蚕。 眠的过程: 眠期:停食-蜕皮。 起蚕:眠蚕蜕去旧皮。 令期:两次蜕皮之间的时期 食桑中:孵化或蜕皮至入眠,生产上指饷食至止桑。 绝食中:入眠至蜕皮或止桑至饷食。 少食期:1/4食桑中。 中食期:1/4食桑中。 盛食期:3/8食桑中。 将眠期:1/8食桑中。 一般地:1令3~4天、2令3天、3令3~4天、4令~5天、5令7~9天,全令春期25~26天,夏秋23~24天。 总之,幼虫期是摄取营养生长的阶段。

(三)蛹期:是指蚕儿吐丝终了至羽化出蛾。 蚕儿上蔟后,一般经2~3天吐丝终了,再经2~3天化蛹蜕皮,再经10~14天化蛾。 蛹期表面上静止不动,但其内部却进行着激烈的组织解离和组织发生,为成虫化做准备。是由幼虫过渡到成虫的变态阶段。 (四)成虫期:又称蚕蛾,由蛹羽化而来。 羽化:成虫不再摄取营养,具备发达的生殖器官,经交配产卵后,约经2~7天死亡。 成虫期为繁衍后代的生殖阶段。 综上所述:卵、幼虫、蛹、成虫是桑蚕一生中所经过的四个发育阶段,每一发育阶段的外部形态、内部生理都完全不同,且每一阶段在生活史中都有着不同的生理意义。 卵的形态 一、卵形: 桑蚕的卵一般椭圆形,略扁平,一端稍尖。有的材料认为:一侧较厚(腹侧),另一侧较薄(背侧)。 刚产下的卵表面隆起,约经2~3天后, 由于卵内水分及营养物质的消耗,逐渐在 卵的表面中央出现浅的凹陷,随着时间延 长,凹陷变深,此称“卵涡”,又称“水 引”。 卵涡一般呈椭圆形,也有个别形成2~ 3条枞褶的,若卵涡呈三角形,或呈有棱角 的下凹,则该粒卵为“死卵”。 卵涡在孵化之前,由于胚子体躯增大

【2020科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二单元2.6.蚕的一生(练习题)

2.6.蚕的一生(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只有、、做好观察记录,研究结果才有意义。 2.可以用、、、、、展示蚕的生长变化情况。 3.蚕的一生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 4.我们可以将蚕的一生分为、、和 这几个主要阶段。 二、选择题 1.蚕的一生从蚕卵中破壳而出开始到蚕蛾死亡终止,大约为( )天。 A.56 B.50 C.60 2.蚕的一生经历的四个阶段的正确顺序是( )。 A.卵、成虫、幼虫、蛹 B.幼虫、卵、成虫、蛹 C.卵、幼虫、蛹、成虫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蚕宝宝变成蚕蛹的时期是蚕卵孵化期 B.从蚕蛾出现到死亡的时期是成虫期

C.从蚕蛹变成蚕蛾的时期是蛹期 4、蚕宝宝会在春天或夏天出生,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水多 B.温度适宜 C.桑叶长得最好 5、下列昆虫中一生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不同阶段的是() A.蜻蜓 B.蚜虫 C.蝴蝶 6、蚕的生命周期是指() A.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 B.出生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 C.卵幼虫蛹成虫 7.和蚕相同,蜜蜂的生命过程经历的四种形态也是()。 A.卵→幼虫→若虫→成虫 B.卵→幼虫→蛹→成虫 C.卵→蛹→幼虫→成虫 8.乐乐同学在总结蚕的一生时,做了如下记录:“身体呈圆筒形,有环节,从黑褐色逐渐变为白色,运动方式为爬行。”根据记录,你认为乐乐记录的是蚕的()。 A.卵 B.幼虫 C.成虫 9.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在蝴蝶一生中所处的时期是()。 A.成虫 B.幼虫 C.受精卵 三、判断题 1.蚕在每个阶段的外部形态都一样。( )

2.如果条件适宜,新的蚕卵可能会孵化出蚁蚕。( ) 3.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 4.自然环境下,蚕宝宝一般在秋天或冬天出生。( ) 5.昆虫产卵为了繁殖后代。() 6.动物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 7.蚕蛾长翅膀但飞不高。() 8.蚕的一生只有在幼虫时期吃食物。() 四、简答题 蚕适宜在什么样的气温环境下生长? 五、如图所示是蝴蝶的生命周期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蚕的一生

蚕的一生 同学们,你养过蚕吗?你想知道蚕的一生经历了哪几种形态?你喜欢蚕的哪种形态?请随我们一起最近蚕的世界。 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形态。我们可以它分成四个阶段,从卵里出来的蚕是蚕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别弄错哦。 卵 蚕 蛹 蚕蛾 【第一阶段】蚕时期(幼虫期) 1、 卵孵化 蚕以卵繁殖,约经10天左右孵化。刚孵出的蚕,全身黑黑的,长满黑毛,像蚂 蚁一般,叫做蚁蚕,或称一龄蚕。从此进入蚕宝宝时期。 2、蚕的生长 蚁蚕通过摄食迅速生长,体色逐渐变淡转呈青白色,约两天后毛即不明显了。 蚕生长到一定程度时需蜕去旧皮,生长出较宽大的新皮再继续生长。 蚕在蜕皮过程中,新皮形成时需要睡觉,称为眠。蚕「眠」后,蚕开始从头到尾「蜕皮」。 眠又是划分蚕龄的界限,蚁蚕摄食后称第1龄蚕,第一次眠后称第2龄蚕,依次类推,第四次眠后称第5龄蚕。 每个龄期的眠期长短不一,从数小时到一天。眠期的幼虫不吃不喝。 在蚕宝宝时期,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蚕后才开始吐丝结茧。 3、蚕宝宝的外型特征 *蚕的身体可以分成13节;蚕的身上有8对脚; 分别是胸足3对(1-3节);腹足4对(6~9节),尾足1对(13节) 。 *蚕背上的「尾角」在第11节。 *第五环节上的背面斑纹半月形斑纹(四龄蚕后最明显)。 蚕的身体侧面有两排小黑点,那是牠的呼吸器官,叫做 气孔(蚕的呼吸器官),共有9对。

4、蚕宝宝的运动和进食 *蚕宝宝食性特殊,最爱吃的食物是桑叶。 *蚕用口器吃桑叶,且由上往下(左到右或右到左)不停的吃。 *蚕的运动方式是用足爬行。 【第二阶段】蚕蛹时期 1、蚕吐丝 蚕发育到5龄末期,逐渐停止取食,蚕体收缩,排空 消化道,呈透明状,此时叫熟蚕。 *熟蚕开始吐丝,并且以S 型及8 字型的方式吐丝。 熟蚕从吐丝至结茧完毕,约2天左右。 2、蛹化 蚕结完茧后,再经过2~3天,在茧中会再蜕皮一次皮 化蛹。蛹的颜色是咖啡色。 *蚕在蛹期不吃不喝,外观上没有形态变化,但体内却 在剧烈蜕变,幼虫器官的解离、改造和成虫器官的发生、形 成均在此期间完成。 【第三阶段】蚕蛾时期(成虫期) 1、羽化后的虫蛾 约十天,当蛹完成发育后,会蜕一次蛹皮,羽化为 成虫——一只漂漂亮亮的披着白色鳞片的蚕蛾。 *蛹期经过10~13 天的时间。 *羽化后的蚕蛾体内生殖器官已发育成熟,会分 泌汁液,侵蚀蚕茧,由头部从茧内钻出。 *虫蛾有六双脚,有二对翅膀、一对触角,身体可以分成头、胸、腹三部分。 *雌雄虫蛾的分辨 类 别 雄蚕蛾雌蚕蛾 特征 触角较大较小 腹部较小(8个环节)较大(7个环节)翅膀振动情形两翅振动多而快两翅振动少而慢 其它身体颜色较深身体颜色较深,尾部有香水囊 2、雌雄蚕蛾的交尾 出茧后,蚕蛾不再进食,而是寻找伴侣进行交尾,雌蛾尾部会发出一种气味吸引雄来交尾,交尾后雄即死亡。雌蛾产下卵后也会慢慢死去。 【第四阶段】蚕卵时期(卵期) 雌蚕生卵 雌蚕蛾羽化后约经12小时,无论交尾与否,均 会产卵。一般正常蛾约可产下500~800粒卵。 刚产下的卵为淡黄色,即将孵化的卵会变成紫黑色。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2.6.蚕的一生 教案+反思

6.蚕的一生 【教学目标】 1.知道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统计各个阶段的时间。 2.知道蚕是蚕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蚕蛾交配繁殖后死亡。 3.知道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4.培养对生命的珍爱之情。认识资料积累和整理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1.知道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统计各个阶段的时间。 2.知道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学生的观察记录、画的图和拍的照片、制作的小报等。 教师演示器材:介绍蚕的一生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回顾我们的养蚕过程,我们用了哪些研究方法?蚕的一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教师引导:在前面的课时中,我们观察了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在我们的观察过程中,我们都用到了哪些观察方法呢?你们是怎样记录蚕的变化的? (1)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2)教师总结:研究蚕我们可以用视频、照片、图画、记录表、观察日记等方式。蚕的一生经历了蚕卵、幼虫、蚕蛹、蚕蛾四个过程,经历了出生、生长、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2.将蚕的生长变化图片按顺序排列。 (1)教师根据课本P35与随堂学指名学生将其排序。 (2)学生汇报排序结果。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然后提问。 2.小结:蚕的一生。 蚕的一生,主要围绕蚕经历了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形态和行为有什么不同这点来进行。

教师要启发学生,蚕在蚕的整个周期中是幼虫,蚕蛾是成虫。蚕的一生应为卵、幼虫、蛹、成虫,然后从卵开始又产生一个新的循环。 3.蚕的生命周期。 这个活动要帮助学生从蚕的一生为卵、幼虫、蛹、成虫,上升为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几个阶段,并且依据前面填写的表格把各阶段经历的时间统计出来,认识到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4.什么因素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 蚕健康生长需要什么条件?自己是怎么满足它的? 5.展示会。 让学生把自己的记录表,制作的小报、标本,拍的照片,专题研究报告等资料都展示出来,大家互相参观、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就养蚕中印象最深刻的事,写成一篇心得体会。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阅读资料:了解更多昆虫的一生。 【板书设计】 蚕的一生 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养蚕,经历了对蚕生长发育全过程的观察,做了许多记录,对蚕的一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样的基础上,本课需要指导学生对自己积累的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通过整理记录,发现蚕的一生所经历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经历的时间,同时感受到坚持观察记录的价值。

桑蚕基础知识

1、桑树是怎样发育生长的? 当早春气温上升到12℃以上时,桑树条上的芽开始膨大萌发,随着气温上升而伸梢展叶。5月初开始养蚕,当时新梢条已有10片左右桑叶,并迅速旺盛生长。到5月下旬新梢长到20多片叶,家蚕大量食桑,桑园成片收获,一般每亩能收获750-1000公斤桑叶。到5月底春蚕上簇结束时,要将桑条齐拳全部伐去(夏伐),重新发芽抽条,用再生长的桑叶可养2次秋蚕。10月初晚秋蚕结束,桑叶生长已经十分缓慢。当气温低于12℃时就停止生长,落叶休眠。桑园管理要“养一次蚕,施一次肥”,肥水足的桑叶大幅度增产,春叶就能有1500公斤。 2、蚕有哪些种类? 经济蚕类资源主要有桑蚕、柞蚕、蓖麻蚕和天蚕。桑蚕又称家蚕,是茧丝绸生产的主资源。我国除西藏、青海之外均有蚕业,主产区在江苏、浙江、四川、广西。柞蚕以柞树叶为食,以山野柞林放养为主,主要在东北三省、山东、河南、内蒙;结褐色大型茧,有茧柄挂在树上,茧丝扁平,纤度粗,匀度差,耐磨。蓖麻蚕以蓖麻叶为食,是以收获蓖麻籽为目的的室内采叶养蚕,也可以木薯叶、马桑叶养蚕,在广东、广西、福建有少量饲养;蓖麻茧有孔,主要作绢纺原料。天蚕以柞叶为食,小蚕室内养,大蚕放养,数量极少;茧丝绿色或黄绿色,具天然“七彩光点”的鲜艳光泽,甚为名贵。 3、家蚕有怎样的繁育体系? 我国的家蚕繁育体系,实行严格的“三级繁育、四级制种”制度。有原原母种、原原种、原种和普通种等四个种级;原原母种在原原种母娥中择优选留,其它三级逐级繁育。普通种是农村进行蚕茧生产用的蚕种。农民根据当地气候、季节和生产条件,选择饲养某个品种的普通种。现行的品种,都是经过农村养蚕、丝绸生产、种场制种“三方皆优”审定、批准的。为了获得优质强健的普通种,采取四元杂交的方式,先制2个单杂交原种,将其次代再杂交,充分发挥杂交优势,向农民供种。苏州蚕区的前三个种级都是浒关蚕种场生产的,普通种由在太仓的苏州市原蚕基地生产。 4、家蚕有哪种病被国家列入强制性检疫对象? 自“丝绸之路”将蚕业带到欧洲后,法国、意大利等蚕业经济发达,丝绸工业随之而起。19世纪初,西欧蚕业曾占世界总量的32%。此时有一种毁灭性的怪病在法国大暴发,蔓延到意大利及其它国家,尽管采取很多措施也无济于事,终使欧洲蚕业一蹶不振。1865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发现这种后来被命名为家蚕微粒子病的病原,法、中、日等多国学者确定了这种病原特有胚种传染和食下传染两条途径,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措施。我国将家蚕微粒子病列入强制性检疫对象。

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观察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初中生物实验课教案 《观察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知识铺垫: 家蚕一般每5—6天蜕皮一次。蜕皮期间不食不动,叫“眠”。经过4眠后,体内绢丝腺发育成熟,停止取食,吐丝结茧,在茧内化蛹。蛹经过10余天羽化成蛾。雌雄蚕蛾均不取食,即进行交配。交配后雄蛾死去,雌蛾产卵后死去。 实验目标:1、饲养与观察家蚕,了解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通过本节课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分析和思考能力。 3、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的交 流合作能力。 4、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激发 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增强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意识。 实验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谈话式、分组合作、探究。 实验重点难点: 1、观察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的四个过程,理解家蚕完全变态发育的真正含义。 2、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重点应放在受精卵的孵化、幼虫(蚕)的4次蜕皮,蛹 羽化为成虫(蛾)的变化 实验材料:若干纸盒、蚕种、桑叶等 实验过程: 1、用蚕种孵化家蚕,孵化温度一般在20~25℃,孵化时间在10天左右。采摘桑叶饲养,并每天清理饲养纸盒。 2、观察和记录家蚕生活的各个生长、发育时期的主要特点。 3、观察和记录雌雄家蚕交配生殖的全过程 实验总结: 一、出示学生拍摄的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图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些图片,分别说出:

1、家蚕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家蚕的幼虫、成虫和蛹的形态有什么特点?生活习性有什么不同? 列表比较。 说出什么是“完全变态”? 3、家蚕是通过哪种生殖方式繁殖后代的?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4、还有哪些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与家蚕的相似,请举例说明。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这句诗有什么不准确的地方?你能通过改其中两个字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么? 二、然后各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总结:

大班《蚕的一生》

大班半日活动计划《蚕的一生》 一、晨间活动: 活动内容:来园接待 活动准备:开窗通风,提供自然角记录工具,增添区域活动材料。 活动指导: 1、与幼儿及家长礼貌问候,询问并了解幼儿身体情况。 2、帮助值日生明确任务、分工合作,完成自然角的照料,及时进行茶杯的摆放等。 3、鼓励幼儿选择喜欢的区域游戏,主动思考并操作。 4、观察个别情绪特别的幼儿,适时进行引导。 二、晨间锻炼 活动内容: (一)户外活动:欢乐大口袋 活动目标: 1、尝试多种方法玩大口袋,锻炼动作的灵活性和身体的协调性。 2、感受模仿游戏和体育活动的愉快。 活动准备:布袋每人一个。 活动指导: 1、热身运动。 2、幼儿自由玩大口袋,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玩。 3、幼儿放松身体。 (二)早操 活动目标: 情绪愉快,精神饱满地做操,动作到位。 三、盥洗、早点、晨间谈话 活动目标: 1、能在盥洗中自觉的谦让排队等候。 2、能安静地吃完自己的一份点心,并保持自身和环境的整洁。 3、点名并请班级气象员预报天气。 四、教学活动一:科学活动:蚕茧的秘密 (一)设计意图: 本活动取材于孩子们十分喜欢的饲养角。上学期末孩子们刚好饲养过春蚕,在饲养角里观察和探究过蚕宝宝的秘密,对于蚕宝宝的生长变化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临近暑假蚕宝宝恰好“上山”吐丝结茧,孩子们对于蚕茧的了解是个空白。本学期在“动物”主题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于蚕茧的秘密尤为好奇,非常想知道放暑假之后,蚕宝宝有没有发生变化。大班孩子好奇心强,抽象思维萌芽,乐意探究生活中动植物的秘密,并能尝试着运用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寻找答案。针对这一年龄特点,结合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期间,及时进行“蚕茧的秘密”主题活动,将孩子的已有经验进行梳

三年级下册教案26蚕的一生

6.蚕的一生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动物的一生》单元的第六课,也是学生长期观察研究蚕之后的总结课。教材共分为四个板块展开。 聚焦板块将话题聚焦到“我们用到了哪些研究方法?”、“蚕的一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意在引领学生回顾并整理养蚕这段时间的所得。这不仅是对知识的回顾和整理,也是对研究方法的回顾和整理。 探索板块共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开个展示交流会”,既要介绍观察到的蚕的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还要展示交流在整个观察过程中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饲养方法以及长期观察记录的情感体验等。第二个活动是将蚕的生长变化图片按顺序排列出来。教材呈现了8幅图片,既有某一阶段蚕的身体形态的图,又有蚕某些行为的图,意在引领学生梳理蚕生长变化的过程。 研讨板块包括三组问题。问题一,引领学生回顾梳理蚕一生经历的四个主要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经历的时间,由此算出蚕一生经历的时间。这是对蚕一生生长发育的认识的进一步提升。问题二,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新的蚕卵将会发生哪些变化?由此启发学生推测并理解蚕循环往复的生命过程,进而明白动物繁殖的意义所在。问题三,蚕适合于在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这是基于学生饲养蚕的经验和体会。 拓展板块通过呈现菜粉蝶和蜻蜓的一生,引领学生了解更多昆虫的一生,并了解昆虫类动物根据幼虫与成虫在形态上的差异分为两种发育形式,分别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但教学时只需让学生注意到它们的不同,无需引领学生建构概念。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亲历养蚕活动,已经对蚕生长发育的全过程进行了观察记录,其中运用了多种观察记录方法,而其中更多的观察记录活动是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积累了蚕一生生长变化的丰富资料,也积累了丰富的养蚕经验,掌握了研究动物的一些基本方法。但以上这些在大部分学生的头脑中都是零散的,还没形成完整的认识。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梳理,以总结经验和发现规律,为其以后的学习研究活动提供帮助。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蚕的一生》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蚕的一生》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学校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 1.从卵里孵出的蚕是蚕的____________,蚕蛾是蚕的______________。如图所示,蚕的一生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四种形态。在图中相应位置填出对应的形态。 2.蚕卵里孵出的______________是蚕生命周期的开始,蚕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就会成蛹,从蛹里出来的______________交配产卵,______________是蚕生命的结束。 3.蚕的一生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______________。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______________天。 4.蚕蛾的胸部有______________足。 5.从卵里出来的蚁蚕是蚕的__________,蚕蛾是蚕的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种形态。() 2.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3.幼虫阶段的雌蚕和雄蚕也能交配产卵。() 4.蚕蛾从茧里钻出来后,茧里有蚕蜕下的皮。() 5.蚕的幼虫和成虫样子是完全不同的。() 6.蚕卵是蚕生命周期的开始。() 7.蚕蛾的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 8.蚕的生命周期大约是3个月。() 三、选择题 1.和蚕相同,蜜蜂的生命过程经历的四种形态也是()。 A.卵→幼虫→若虫→成虫 B.卵→幼虫→蛹→成虫 C.卵→蛹→幼虫→成虫 2.乐乐同学在总结蚕的一生时,做了如下记录:“身体呈圆筒形,有环节,从黑褐色逐渐变为白色,运动方式为爬行。”根据记录,你认为乐乐记录的是蚕的()。 A.卵 B.幼虫 C.成虫 3.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在蝴蝶一生中所处的时期是()。 A.成虫 B.幼虫 C.受精卵 4.如图,丝绸厂工人们将蚕茧用热水浸泡后缫丝,此时茧内的家蚕发育到()阶段。

2020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蚕的一生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附板书设计、活动手册使用说明、作业设计 6.蚕的一生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动物的一生》单元的第六课,也是学生长期观察研究蚕之后的总结课。教材共分为四个板块展开。 聚焦板块将话题聚焦到“我们用到了哪些研究方法?”、“蚕的一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意在引领学生回顾并整理养蚕这段时间的所得。这不仅是对知识的回顾和整理,也是对研究方法的回顾和整理。 探索板块共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开个展示交流会”,既要介绍观察到的蚕的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还要展示交流在整个观察过程中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饲养方法以及长期观察记录的情感体验等。第二个活动是将蚕的生长变化图片按顺序排列出来。教材呈现了8幅图片,既有某一阶段蚕的身体形态的图,又有蚕某些行为的图,意在引领学生梳理蚕生长变化的过程。 研讨板块包括三组问题。问题一,引领学生回顾梳理蚕一生经历的四个主要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经历的时间,由此算出蚕一生经历的时间。这是对蚕一生生长发育的认识的进一步提升。问题二,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新的蚕卵将会发生哪些变化?由此启发学生推测并理解蚕循环往复的生命过程,进而明白动物繁殖的意义所在。问题三,蚕适合于在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这是基于学生饲养蚕的经验和体会。 拓展板块通过呈现菜粉蝶和蜻蜓的一生,引领学生了解更多昆虫的一生,并了解昆虫类动物根据幼虫与成虫在形态上的差异分为两种发育形式,分别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但教学时只需让学生注意到它们的不同,无需引领学生建构概念。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亲历养蚕活动,已经对蚕生长发育的全过程进行了观察记录,其中运用了多种观察记录方法,而其中更多的观察记录活动是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积累了蚕一生生长变化的丰富资料,也积累了丰富的养蚕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