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2年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2002年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2002年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2002年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2002年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考试科目:管理学

一、简答题(60分)

1.组织的基本结构形态有哪两种类型?这两种结构形态各有何特点?

2.什么是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包含哪些基本要素?

3.什么是非正式沟通?管理人员如何看待和管理非正式沟通?

4.外部环境包括哪些因素?有观点认为“外部环境是众多企业无法控制的因素构成的,其变化规律企业未知,对这些变化企业只能消极被动地适应”,对此你如何评价?

5.作为管理的本质内容,维持和创新的关系及其作用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6.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应具备哪些条件?

二、问答及计算题(15分)

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有如下网络图,请计算其关键路线及关键路长。

三、论述题(25分)

信息时代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组织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企业该如何应对?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60分)

1.组织的基本结构形态有哪两种类型?这两种结构形态各有何特点?

答:组织机构是一个组织内各构成部分及各部分所确立的关系。组织结构有两种基本形态:机械式组织和有机式组织。

(1)机械式组织。机械式组织,也称官僚行政组织,是综合使用传统组织设计原则的自然产物。传统组织坚持统一指挥的结果,产生了一条正式的职权层级链,每个人受上级的控制和监督。而组织要保持窄的管理跨度,并随着组织层次的提高而更加缩小管理跨度,这样也就形成了一种高耸的、非人格化的结构。当组织的高层与底层距离日益扩大时,无法对低层次的活动通过直接监督来进行控制,就会增加使用规则条例,并确保标准作业行为得到贯彻。机械式组织有如下特点:①任务被划分为独立的专业化部分;②职责范围受严格精确限定;③有明确的职权等级和许多程序规则;④有关工作的知识及对任务的监控集中在组织上层;⑤强调上级对下级的纵向沟通;⑥协调和控制倾向于采用严密结构的层级组织(如职能型组织)。机械式组织对权变因素处理时,可能采取两种方案之一:职能型结构,其侧重点主要是通过将同类专家组和在一起,从劳动分工中取得效率性;分布型结构,则创造出自我包容的机械式自治单位。

(2)有机式组织。有机式组织,也称适应性组织,是低复杂性、低正规化和分权化的。有机式组织是一种松散、灵活的具有高度适应性的形式。它因为不具有标准化的工作和规划条例,所以是一种松散的结构,能根据需要迅速做出调整。机械式组织有如下特点:①员工围绕共同的任务开展工作;②权责范围在相互作用中不断修正;③职权等级和程序规则少;

④有关工作的知识及对任务的监控分散在组织之中;⑤强调上下级双向的沟通及横向和斜向的沟通;⑥协调和控制经常依靠相互调整和具有较大灵活性的组织系统(如矩阵型组织)。有机式组织设计方案的选择,包括简单型、矩阵型和任务小组及委员会结构等。

机械型组织结构和有机型组织结构代表一个连续统一体的两个极端,它们之间实际上存在着无数的中间效率过渡状态。两种组织的适用条件有很大的差异,对两种组织结构的选择,依据的是每一种方案使用的条件,如不同的使用时间和地点,对组织的内部要求,以及外部环境。

2.什么是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包含哪些基本要素?

答:组织文化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并且被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从最能体现组织文化特征的内涵来看,组织文化的基本要素包括:

(1)组织精神。它被视为组织灵魂,一般是指经过培养而逐步形成的被全体组织成员所认同的思想境界、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它反映了组织成员对本组织的特征、地位、形象和风气的理解和认同,也包含着对本组织的发展、命运和未来所抱有的理想与希望,体现出一个组织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格,是凝聚组织成员的无形的共同信念和精神力量。组织精神一般是以高度概括的语言精练而成的,例如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精神就是一句话:“IBM 就是服务。”

(2)组织价值观。是指组织评判事物和指导行为的基本信念、总体观点和选择方针。基本特征包括:

①调节性。组织价值观以鲜明的感召力和强烈的凝聚力,有效地协调、组合、规范、影响和调整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

②评判性。组织价值观一旦成为固定的思维,就会对现实事物和社会生活优劣做出正确的衡量和评判,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取舍选择。

③驱动性。组织价值观能够持久地促使组织去追求某种价值目标,这种由强烈的欲望所形成的内在驱动力往往构成推动组织行为的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

组织价值观层次和类型互不相同,而优秀的组织总会追求崇高的目标、高尚的社会责任和卓越的创新信念。如长虹提出的“产业报国”。

(4)组织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和组织成员对组织、组织行为与组织各种活动成果的总体评价,反映了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承认程度,体现了组织的声誉和知名度。

组织形象有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人员素质、组织风格、人文环境、发展战略、文化氛围、服务设施、工作场合和组织外貌等内容,对组织形象影响较大的因素有五个方面:服务(产品)形象,环境形象,成员形象,组织领导者形象和社会形象。

3.什么是非正式沟通?管理人员如何看待和管理非正式沟通?

答:非正式沟通指以非正式组织系统或个人为渠道的信息传递活动。其主要功能是传播职工所关心的和与他们有关的信息,他取决于职工的社会和个人兴趣、利益,与企业正式的要求无关。与正式沟通相比非正式沟通有以下特点:①信息交流速度较快,这是由于非正式沟通传递的信息都是与职工的利益相关的,而且没有正式沟通那种机械的程序;②信息比较准确,由于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组织中各个层次的人都可以由此获得自己需要或感兴趣的信息;③沟通效率较高;④可以满足职工的需要,职工由正式沟通不能获得满足的需要可由此得到满足。⑤有一定的片面性,信息常常被夸大、曲解。

(2)管理人员对非正式沟通应采取的看法和管理

①非正式沟通是客观存在的,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它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以上对于非正式沟通优点的分析中就可以看出,非正式沟通是沟通式一种很有效的沟通方式,能够与正式沟通方式相得益彰,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

②充分地利用非正式沟通为自己服务。例如在运用沟通激发冲突时要特别注意运用非正式沟通来激发良性冲突。另外,非正式沟通渠道效率高、信息准确,有效利用这种渠道必然会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

③对非正式沟通信息中的错误必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通过非正式渠道进行更正。从非正式沟通渠道中所获得的信息一般比较分散,当产生信息失真问题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地利用非正式方式加以解决。

4.外部环境包括哪些因素?有观点认为“外部环境是众多企业无法控制的因素构成的,其变化规律企业未知,对这些变化企业只能消极被动地适应”,对此你如何评价?

答: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机构或力量。外部环境为组织生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对组织的活动起制约作用。

(1)外部环境包括的因素

按照环境因素是对所有相关组织都产生影响还是仅对特定组织具有影响区分为一般环境因素和任务环境因素。具体如下:

①一般环境因素。指组织的宏观环境(大环境),是在一定时空内存在于社会中的各类组织均会面对的环境。一般环境对组织当前的效的影响可能不是很明显,但是对组织的长远发展的影响很大。一般环境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经济、技术、自然等因素。

a.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包括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等。

b.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观点、价值观念等。

c.经济因素。经济是影响组织,特别是作为经济组织的企业活动的重要环境因素,它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内容。宏观经济因素主要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及其增长趋势,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变化情况以及通过这些指标能够反映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

速度。微观经济因素主要指企业所在地区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储蓄情况、就业程度等因素。

d.技术因素。企业必须关注所在领域技术手段的进步和相关动态,技术转移、专利保护等。

e.自然因素。指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资源状况等自然因素。

②任务环境因素。它指组织的微观环境,也被称作组织的特殊环境,与具体领域有关的任务环境是直接、具体地影响着组织活动的。通常由供应商、顾客、竞争对手、政府机构及公众等要素构成。美国学者波特认为,影响行业内竞争结构及其强度的主要有现有厂商、潜在的参加竞争者、替代品制造者、原材料供应者及其产品用户等五种环境因素。

虽然外部环境的种种变化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是众多企业无法控制的因素构成的,其变化规律企业未知,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这些变化企业只能消极被动地适应。任何组织要想达到自己既定的目标,都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在准确估计不确定性情况下产生的战略,既能让企业防御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也可以帮助企业捕捉不确定性带来的机遇。

(2)企业积极适应环境变化的对策。

①环境的不确定性

依据企业所面临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标准,将组织环境划分为四种不确定性情形:a.低不确定性:简单和稳定的环境;b.较低不确定性:复杂和稳定的环境;c.较高不确定性:简单和动态的环境;d.高不确定性:复杂和动态的环境。

②针对各个层次的不确定性,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应对策略。

a.“有明确未来”的第一层次战略:在可以预期的业务环境下,大部分公司都采用“跟进”(adapter)或“开创”(shaper)战略。

b.“多种未来”的第二层次战略:企业设计的开创战略将力求向有利于自己的行业前景努力。在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开创者将在行业需求上升之前很早就提前扩充了能力,或者通过购并活动对行业进行整合,这样就先发制人地抑制了竞争对手。但开创者无论如何成功,还得做好“跟进”的准备。

c.“一定范围内未来”的第三层次战略:采取观望态度是第三层次下的一种常见姿态。

d.“地地道道的不确定性”下的第四层次战略:尽管在第四层次不确定性最大,然而在这类情况下企业如果采用开创者战略,会比第二层次第三层次中的开创者实现更高回报,风险也比他们小。第四层次的情形在本质上是过渡性的,往往是在出现了重大技术、宏观经济或者政策性变革后产生。既然在这些环境下,所有公司都不知道该采用什么战略,那么开创者就可以提供求来行业结构的远景构想,并确定标准,在此基础上协调其他参与者的战略,将市场引向更稳定、更有利的结果。

可见,通过环境研究,确定环境的不确定性,采取相应的战略和策略,企业可以积极的适应环境,并抓住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机遇。

5.作为管理的本质内容,维持和创新的关系及其作用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答:在现代管理活动中,创新指形成一种创造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产品、服务或作业方法的过程。也即,富有创新力的组织能够不断地将创造性思想转变为某种有用的结果。所谓维持,就是保证系统的活动顺利进行,使系统生命得以延续。在管理实践中,整个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无非是维持与创新的矛盾统一,任何组织系统的任何管理工作都是在维持或创新中实现其管理的,所谓有效的管理,就在于适度的维持与适度的创新的结合。

(1)维持的作用。维持是保证系统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手段,也是系统中大部分管理人员,特别是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要花大部分精力从事的工作。管理的维持职能是要严格地按预定的规划来监视和修正系统的运行,尽量避免各子系统之间的摩擦,或减少因摩擦而产

生的结构内耗,以维持系统的有序性。没有维持,社会经济系统的目标就难以实现,计划就无法落实,各成员的工作就有可能偏离计划的要求,系统的各个要素就有可能互相脱离,整个系统呈现混乱状况。所以,维持对于系统生命的延续是至关重要的。举例来说,宝钢在改革开放初期,实行ISO9001/QS9000质量体系等一系列管理措施,管理人员在生产及检验过程中处处以此标准来衡量,使各生产车间协调一致,这是维持的职能。

(2)创新的作用。系统外部环境变化必然带动内部活动、活动形式和活动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系统内部某个或某些要素在特定时期的变化必然要求或引起系统内其他各要素的连锁反应,从而对系统原有的目标、活动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等产生一定的影响。系统若不及时根据内外变化的要求,适当进行局部或全局的调整,则可能被变化的环境所淘汰,或为改变了的内部要素所不容。这种为适应系统内外变化而进行的局部或全局的调整,便是管理的创新职能。再如上例中,加入WTO后,宝钢构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行六西格玛精益运营,这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的管理创新,正是精益管理和其他创新使得宝钢跻身于世界500强行列。

(3)维持与创新的关系。维持与创新都是管理的基本职能,它们相互联系、不可或缺。创新是维持基础上的发展,维持是创新的逻辑延续;维持是为了实现创新的成果,创新则为更高层次上的维持提供了依托和框架。例中,宝钢进行了一系列的管理创新之后,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维持,使创新能发挥其作用,而当环境进一步发生变化,六西格玛精益运营也不适应时代发展时,新的创新就会出现。因此,任何管理工作,都应围绕着系统运转的维持和创新而展开。只有创新没有维持,系统会呈现无时无刻无所不变的无序的混乱状态,而只有维持没有创新,系统缺乏活力,犹如一潭死水,适应不了任何外界变化,最终会被环境淘汰。卓越的管理应该是实现维持和创新相结合的管理。

6.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管理控制系统实质上是一个信息反馈系统,通过信息反馈,发现管理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促进系统进行不断的调节和改变,使之逐渐趋于稳定、完善,直至达到优化状态。一个有效的管理控制系具备如下条件:

(1)准确性。一个提供不准确信息的控制系统将会导致管理层在应该采取行动的时候而没有行动,或根本没有出现问题而采取行动。因此,一个准确的控制系统是可靠的,并且能提供正确的数据。

(2)适时性。控制系统应该能及时改变管理层的注意力,使之防止某一部门出现对组织造成严重伤害的行为。过时的消息是毫无意义的,因此,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必须能够提供及时的信息。

(3)经济性。任何控制系统产生的效益都必须与其成本进行比较,为了使成本最少,管理层事先应该尝试能产生期望结果的最少量的控制。

(4)灵活性。控制应该具有足够的灵活性适应各种不利的变化,或利用各种新的机会。

(5)通俗性。一个难于理解的控制系统会导致不必要的错误,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以至最终会被遗忘。因此,有时需要用简单的控制手段来代替复杂的控制手段。

(6)标准合理性。控制的标准必须是合理的且能达到的。如果标准太高或不合理,它将不会起到激励作用因此,控制标准应该是一套富有挑战性、能激励员工表现得更好的标准,而不是让人感到泄气或鼓励欺诈的标准。

(7)战略高度。管理层应该控制那些对组织行为有战略性影响的因素。控制应该包括组织中关键性的活动、作业和事件。也就是说,控制的重点应放在容易出偏差的地方,或放在偏差造成的危害最大的地方。

(8)强调例外。管理层不能控制所有的活动,因此它的控制手段应该顾及到例外情况的发生。一种例外系统可以保证当出现偏差时管理层不至于不知所措。

(9)多重标准。多重标准的设定,可以使员工不只在一种标准方面下功夫,减少了这种的狭隘的工作方式。

(10)多重标准具有比重效果。由于多重标准比单一标准更难与把握,因此它可以防止工作中表现做表面文章的现象。此外,实际工作是很难用单一指标进行客观评价的。所以多重指标能够更准确地衡量工作。

(11)纠正行为。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不仅可以指出一个显著偏差的发生,而且还可以建议如何纠正这种偏差。他应该在指出问题的同时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问答及计算题(15分)

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有如下网络图,请计算其关键路线及关键路长。

答:网络计划技术,是用于工程项目的计划与控制的一项管理技术。它是20世纪5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依其起源有关键路线法(CPM)与计划评审法(RERT)之分。鉴于这两种方法的差别,CPM主要应用于以往在类似工程中已取得一定经验的承包工程,PERT更多地应用于研究与开发项目。

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应用网络图来表示一项计划(工程)中各项工作的开展顺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网络图进行时间参数的计算,找出计划中的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然后改进网络计划,寻求最优方案,以求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对计划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保证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达到以最小的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1)网络计划技术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①网络图。指网络计划技术的图解模型,反映整个工程任务的分解和合成。分解,是指对工程任务的划分;合成,是指解决各项工作的协作与配合。绘制网络图是网络计划技术的基础工作。

②时间参数。在实现整个工程任务过程中,包括人、事、物的运动状态都是通过转化为时间函数来反映的。反映人、事、物运动状态的时间参数包括:各项工作的作业时间、开工与完工的时间、工作之间的衔接时间、完成任务的机动时间及工程范围和总工期等。

③关键路线。指在网络图中完成各个工序需时间最长的路线,又称主要矛盾线。如果能够缩短关键工序(作业)的时间,就可以缩短工程的完工时间。而缩短非关键路线上的各个工序(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却不能使工程完工时间提前。通过计算网络图中的时间参数,求出工程工期并找出关键路线。在关键路线上的作业称为关键作业,这些作业完成的快慢直接影响着整个计划的工期。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关键作业是管理的重点,在时间和费用方面则要严格控制。

④网络优化。指根据关键路线法,通过利用时差,不断改善网络计划的初始方案,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寻求管理目标达到最优化的计划方案。网络优化是网络计划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较之其它计划方法优越的主要方面。

(2)网络计划技术的步骤:

①确定达到目标所需进行的活动。

②确定这些活动的先后顺序以及各自耗费的时间。

③以箭头代表一次活动的完成过程,上标的数字为该项活动所耗费的时间(周),以圆圈代表某项活动的完成,从开始到结束绘制PRET网络图。

④找出其关键路径,即完成该项活动所需时间最短的那条路径。

(3)关键路线及关键路长

在本题网络图中,从始点①连续不断地走到终点⑩的路线有8条,即:

a.①—②—③—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⑥—⑦—⑨—⑩

c.①—②—④—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④—⑥—⑦—⑨—⑩

e.①—②—④—⑦—⑧—⑨—⑩

f.①—②—④—⑦—⑨—⑩

g.①—⑤—⑦—⑧—⑨—⑩

h.①—⑤—⑦—⑨—⑩

计算个线路的路长:

a.所需时间是6+7+9+11+8+7=48

b.所需时间是6+7+9+11+9+7=49

c.所需时间是6+17+11+8+7=49

d.所需时间是6+17+11+9+7=50

e.所需时间是6+17+9+8+7=47

f.所需时间是6+17+9+9+7=48

g.所需时间是6+8+15+8+7=44

h.所需时间是6+8+15+9+7=45

显然,8条线路中最长的一条为d,即①—②—④—⑥—⑦—⑨—⑩为关键路线,此关键路线上的各工序为关键工序。此关键路线的路长为50,这是完成目标的最短路径,任何其中一次活动的延迟都将导致整个活动项目完成时间的延迟。

三、论述题(25分)

信息时代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组织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企业该如何应对?举例说明。

答:1995互联网普及之

后,全世界的人透过互

联网可以在短时间内

掌握大量的信息,人类

进入了信息时代。而网络经济的出现和快速发展,正在彻底改变传统企业经营管理的环境因素,传统经济赖以存在的价值观、生产方式、交易方式以及管理模式也静悄悄地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作为经济体系细胞的企业,其生产经营活动和组织形态在这场革命性的变革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1)企业组织环境因素

企业是依靠向外界提供产品或服务来实现资本循环和增殖,使自身得到发展壮大的经济—社会组织。企业变革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对企业而言,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商业模式、政府政策、劳动力结构、价格水平以及消费者偏好等。经济因素构成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决定着企业组织的稳定性。

②社会因素。微观的社会因素指人们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受教育水平、行为方式和习惯等。社会环境一方面影响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经营理念(以生产为主还是以市场为主),另一方面影响着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如沟通方式和激励方式等)。

③技术因素。包括总体技术水平、行业技术水平、企业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技术的复杂性以及它所对应的生产过程,决定了企业组织的结构和规模,技术改变与创新会促使

企业组织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互联网技术的产生使企业的业务、营销管理流程都趋于无形化,而企业组织形态向虚拟化方向转化。因此,企业组织受总体技术水平的影响,带有很强的技术特征。

④员工素质。包括价值观、智力、理解能力、自控能力和工作能力。当员工素质提高时,其本身的工作能力和需求就会发生变化。

⑤自然环境因素。指对企业有影响的地理位置、气候以及自然资源等。自然环境影响着企业的地域分布和授权管理方式,此外,自然环境也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水平。

(2)信息时代对企业经营活动和组织的影响

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方式、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企业的传统经验做法不再显灵,许多内外因素都在急剧变化,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清醒认识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环境变化。

①自然资源约束软化

互联网的延展性(scalability)和灵活性 (flexibility)使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对企业的约束化于无形,市场可以无限制地延伸到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市场对所有企业平等开放,每一个行业的企业都发现它们正面对与以前完全不同的竞争对手和顾客,并且企业的业务流程和扩张速度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例如,企业利用互联网可以较准确地掌握顾客的偏好和产品的销售情况,将企业内部业务环节通过内部网达成整合,能够缩短产品的周转周期,减少库存和浪费。另外,企业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对全球各地工厂的实时监控真正做到全球一体化经营,这在以前可以说是无法想象的。

②核心价值观的变化

随着互联网被广泛应用,产品的价值逐渐降低,适合企业和用户个性需求的服务的价值逐渐升值。信息技术提供的核心价值,正在经历一个以厂商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过程,即以产品和技术为核心价值转变到以向客户提供过滤过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信息为核心价值。

③企业内部要素关系简化

在网络经济塑造的虚拟世界里,有形市场的问价、报价、看货、比较、签约、信用保证、发货、支付等活动都能在网上进行。这种业务流程的变化改革了企业经营所需的资源结构和人们之间劳动组合的关系,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提升,管理架构将更有利于信息的流动并趋于简化。一个规模很大的企业也许只有几十名员工,只需一个不大的办公场所,却经营着上亿元的业务。简单重复的工作急剧减少,庞大的机器体系可以完成更多的机械工作,而员工承担的几乎都是充满创造性和灵活性的工作。企业内部要素关系的变化直接要求企业组织从原来庞大、复杂、刚性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④劳动力资本化

信息时代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生产型企业的“生产环节”的重要性越来越降低,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变得相对容易,工厂流水线上的劳动力逐渐减少。而决策、营销、设计、技术开发、项目管理等专业人才的比例增加,特别是技术创新者和职业经理人的增加,为企业造就了一种新型资本——人力资本。技术创新者和职业经理人比例的增加,不仅改变了企业的工作的内容和形式,而且改变了企业的法人结构。网络经济时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再是完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而是完善企业中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关系。技术创新者和职业经理人的有序流动,开始成为企业管理制度需要重新考虑的问题。

⑤游戏方式的变化

在网络经济中,过去的一家企业在行业中独霸天下的历史将不复存在。产品以价值链的形式而存在,除了终端产品,每个产品都是后续产品或关联产品的价值基础,不同企业在产品价值链中仅占有独自的细分部分,企业之间你死我活的敌对状况被合作与兼容或者兼并所

替代,市场的争夺变为技术创新与获得知识和信息的竞赛:市场占有率和利润额不再是实力的代名词,取而代之的是企业成长率。许多企业不再经历太长的时间,通过质量和服务的认同来建立品牌,而是通过免费赠送与亏损销售第一期产品迅速占领市场,锁定用户,然后从后续产品或关联产品中获取盈利。游戏方式的变化必定带来游戏规则的变化,对市场和企业的监管、税收体制、创新的认证、管理的透明度和有效性都将会有大的改变,企业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并应具备灵活的机制参与竞争。

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的影响已深深地触及到经济体系的每个角落,任何企业都无法回避其在进入信息时代对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经营战略、业务流程等进行全新的整合。

(3)面对信息时代企业的对策

面对企业内外在环境的变化,传统的企业组织在信息时代显得信息传递与决策缓慢、发展动力不足、对变化反应迟钝。为在信息时代求生存和求发展,企业应从下面五个方面的取向来摆脱传统程序化的束缚,进行企业变革。

①经营战略适时而变

信息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的加速传递,造就了许多新兴产业,面对挑战,传统企业和新型企业都必须清楚自己在未来新环境里所要扮演的角色,并把这个角色定位通过经营战略表现出来,用新的思路指导企业发展。经营战略没有固定模式,惟有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决定经营战略。溢达集团是全球最大的衬衣生产商,是典型的传统企业。它最早经营单一产品服装,后来不断拓展业务领域,不仅创建了世界罕见的从棉花种植、纺织、染整、成衣制造到成衣营销的一条龙纺织生产体系,还积极利用互联网优化企业内部流程、改善企业管理,在传统产业普遍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取得了骄人成绩。它的经验就是:“经营战略不为过去所累,设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保持一致”。

像传统企业一样,处于新兴产业前端的企业也需要不断调整经营战略。例如联想集团从1999年起实施互联网转型战略,确定了以互联网为核心,以互联网电脑为契机,加速发展信息服务、软件、应用集成业务的经营战略,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对组织结构进行了大调整,很快初见成效。

②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企业经营流程

网络经济为企业提高组织运行效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利用互联网整合企业经营流程能迅速提升企业竞争力。具体来说,企业可以选择直接式或渐进式完成业务与互联网的整合。如果选择直接式,企业将彻底地对传统的价值链进行重组,利用全新的电子商务模式来联系客户,形成全新的业务系统,然后与网上战略同盟构建新的合作关系,进而产生高度专业化和网络化的虚拟企业。如果选择渐进式,企业先设立网站介绍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然后通过实时通讯、信息公告栏等形式实现与顾客的信息交流,开展网上订货和支付,最后企业对后台业务进行重组,更进一步地完成与其他企业间的价值链的创新。例如,沃尔玛公司与宝洁公司合作建立了一套自动补货系统,它的收银机通过网上跟宝洁公司的电脑库存系统连在一起。当顾客在沃尔玛购买了宝洁的产品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订单并处理两个公司之间的货款,这样该系统就将两家公司的工作流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大大降低了两公司的库存水平和物流成本,还给宝洁带来了快速收回货款的益处。企业经营流程的整合衍生出新的价值,并塑造了新的竞争优势。

③构建虚实结合的组织结构

企业以互联网和信息流为基础,构建“虚”和“实”相结合的新的组织形态。“虚”是指企业通过生产外包、销售外包、研发外包、策略联盟等方式与其他企业形成业务关系。“实”是指企业通过企业本身强劲的品牌运作能力、强大的培训机制、及时捕捉需求、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来形成与众不同的竞争力,进而形成以企业为核心、跨越时空的、以客户为导向的有虚有实的经营网。许多传统企业正是以“虚”和“实”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快速增长。恒

源祥是中国著名的毛线品牌,它旗下的毛线生产企业有二十多家,但它们并不隶属于恒源祥,他们之间只是合作关系,恒源祥让所有的加盟企业都接受它的理念、科技手段和系统的管理模式,而这些企业则成为恒源祥的联营工厂,使用恒源祥品牌,这种虚实结合的企业结构和经营方式自 1997年以来创造了每年十多亿元的销售收入。

④员工队伍建设人力资本化

由于企业赖以生存的关键资源,大都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网络经济时代人才不再被视为“成本”,而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能带来价值增殖的“资本”。企业间对知识和技术的激烈竞争主要体现为对技术创新者和职业经理人的争夺,即对“人力资本”的争夺。因此,从营建持久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构建合理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留住人才,对企业具有深远的意义,这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许多跨国公司把人才作为公司竞争战略的一个部分,实行员工持股,采取以优厚的福利加竞争性的工资为基础的分配体系,不断投入巨资为员工进行培训,并致力于为员工提供一个可以尽情施展才华的国际化空间。这种战略不仅提高了公司吸引力,而且提高了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员工的流失率长期保持在较低的良性水平。

⑤提高企业的学习创新能力

企业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是衡量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进行组织变革的基础。学习有多种方式,既可以是知识和技术的培训、自学、教育深造,也可以是向别人的一流实践学习。通过学习突破僵化的教条束缚,学会用不同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就能产生许多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企业要拥有持续的学习创新能力,需要在组织中植入一定的灵活机制。有的企业定期举办跨部门的“脑力激荡会议”来寻求实现现有工作目标的更好途径:有的制定具体的奖励政策鼓励创新;有的从截然不同的其他行业里借鉴最佳实践做法。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只要不断挑战现状,勇于学习,善于学习,企业组织就能获得无穷的创造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总之,信息化浪潮不仅在于推动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更重要的是推动了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变革。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认为,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促进因素中,制度安排重于技术创新,即所谓“制度重于技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所带来的环境变化,企业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组织构架、经营方式,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建立现代管理体制,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中处于不败之地。

管理学原理题库考试试题及答案[1]

管理学原理题库考试试题及答案
(*题库均为研究生院出,答案为历年学长提供,仅供学员参考*)
一、名词解释 A 类 MA1 差别化 在满足顾客全部需求过程中,确定在哪些环节形成与竞争对手的差别,形成竞争优势。 MA2 动机 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引起和维持着个人行为,并将其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机制。 MA3 多种经营战略 多种经营又叫多角化经营战略,就是指把新产品开发经营与市场开拓相结合的一种经营战略。 在经营战略中与市场渗透、市场开拓、产品开发同属产品----市场战略,即与企业从事经营 的产品领域的配合有关的经营战略。多种经营是新产品和新市场相配合,即增加新产品和增 加新市场两者同时并进的战略。多种经营的理论基础是范围经济和分散风险。 MA4 非正式组织 所谓非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无意识地体系化了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统。 MA5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对风险的识别,适应和处置。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避免风险或使损失减至最小。 MA6 风险识别 即在损失风险刚出现或出现之前,就予以识别,一准确把握各种风险信号及其产生原因。 MA7 负强化 负强化又称消极强化,即利用强化物抑制不良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包括批评、惩罚、降 职降薪等。 MA8 个人惯性 个人惯性是指个人在长期的组织生活中形成的固定观念、准则和思维方式、工作习惯等。 MA9 管理
管理是组织中维持集体协作行为延续发展的有意识的协调行为。管理行为是一种分解和综合、 协调其他行为的一般职能,是组织的一部分职能,是组织的特殊器官,离开组织或协作行为,
不存在管理。管理的实质是协调,围绕共同目标,解决矛盾、协调力量,形成一致。 MA10 管理制度 是对企业管理各基本方面规定活动框架,调节集体协作行为的制度。管理制度是比企业基本 制度层次略低的制度规范。它是用来约束集体性行为的成体系的活动和行为规范,主要针对 集体而非个人。 MA11 激励 所谓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激发和加强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使之朝 向预定目标的作用。一般认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一欲求、需要、希望、动力等都构成 人的激励。激励与人的行为呈正相关关系。激励在企业管理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有助 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助于将职工的个人目标导向现实企业目的轨道;有助于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MA12 计划 计划是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做的规范和安排。计划工作贯穿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 MA13 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是涉及某些技术标准、技术规程的规定。它反映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客观事物的内在 技术要求、科学性和规律性,是经济活动中心须予以尊重的。P163
第 1 页

上海理工大学考研管理学院考试大纲

上海理工大学2016考研管理学院考试 大纲 《日语二外》考试大纲 一.总则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国家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相关文件精神,我校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研究生,除具有坚实的英语基础,还需要掌握一门第二外语,要求做到能够比较熟练运用所学的第二外语阅读本专业文献并能进行翻译和交流。为达到对研究生二外水平的要求,确保我们上述两个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特制定日语二外入学考试大纲。 二、考试目的 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是否具备硕士阶段学习所要求的日语水平。以便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们的日语水平,在两学期的日语学习结束时通过大学日语四级考试。 三、考试性质与范围 是测试应试者综合语言能力的水平考试。考试范围最低要掌握上海外教社的《新编日语》1到4册的内容。 1、考试的总体要求 笔试。词汇要求掌握4000~~4500个 语法助词、动词活用、副词及常用句型。达到国际能力考2级水平。 翻译具有综合知识应用能力,能够翻译一般的资料。 2、考试形式 闭卷 3、考试内容及时间 内容包含以下几点: 词汇(汉字添假名、假名添汉字、外来語) 语法(助词、动词活用、副词) 翻译(中翻日、日翻中) 题型: 一、次の単語に振り仮名をつけなさい。10点 二、線を引いたところの仮名を漢字に直しなさい。10点 三、次の外来語を中国語に直しなさい。20点 四、次の文を中国語に訳しなさい。10点 五、をつけている言葉はそれぞれ何の活用形ですか。6点 六、穴埋め。20点 七、次の言葉から適当なものを選んで番号で()に入れなさい。すべての語を一回使うこと。10点 八、次の中国語を日本語に訳しなさい。14点 时间:总共180分钟。 上海理工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日语二外大纲(复试)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口试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 D ) A.计划性 B.单一性 C.效率性 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 C )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 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 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 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 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 A ) A.公民 B.政府 C.企业 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 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

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D )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 A )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 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 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 ) A.经济的发展 B.政治的推动 C.公共部门的改革 D.私人部门的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 )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 C.公共服务范式 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

教育管理学试卷及答案

《教育管理学》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行政管理:是一种一国家权力为基础,以国家组织主要是政府机关为管理主体,以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以及政府机关内部事务为管理对象的管理活动 2.教育规划:是根据社会发展和教育进步的需要,在确立教育发展总目标的同时,还要对教育发展的子目标,相关因素进行必要的划分和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实现规划目标的合理方法和途径。教育规划既为教育事业确定了行动的指南,又为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3. 组织发展:指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合理地设计组织的结构与体系,妥善地运用、调整组织的人力、物力、技术等资源,对组织管理的模式和人的行为实施变革,从而增进组织的有效性和活力,实现组织效能的一种过程。 4.跳板原则:是在需要沟通的两个同级部门之间建立横向沟通渠道,以使组织中不同等级中的相同层次的人员能在有关上级同意的情况下直接联系,以提高沟通效率。 5.松散结合理论:(loosely coupled theory),提出者:魏克(Karl E. Weick)。主要论点:组织内专业系统与行政系统的结合方式彼此联系并不严密各有特性。双核心(dual -core)现象:1 就权力而言,行政系统高於专业系统。2 就人数而言,专业人员多於行政人员。3 就变迁速度而言,专业系统反对由上而下的变革,变革阻力大,变革速度慢。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法约尔管理思想之主要内容? 1、从企业经营活动中提炼出管理活动; 2、倡导管理教育 3、提出五大管理职能(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 4、提出十四项管理原则(1.劳动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人员报酬;8.集中;9.等级制度;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团队精神。) 2、教育政策的意义何在? 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有助于我们提高依法从教、依法行政的素养,有助于我们增强依法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有助于我们推动教育法学学科的发展。 3、教学管理的内容? 包括计划管理、教学目标管理、教学过程管理、质量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档案管理。 4、教育科研管理的主要程序? 开题、操作实施、结题准备、撰写报告、成果鉴定。

管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 A.马斯洛 B.赫兹伯格 C.亚当斯 D.斯金纳 2.佛光广告公司是一家大型广告公司,业务包括广告策划、制作和发行。考虑到一个电视广告设计至少要经过创意、文案、导演、美工、音乐合成、制作等专业的合作才能完成,下列何种组织结构能最好地支撑佛光公司的业务要求?(C) A.直线型B.职能型C.矩阵结构D.事业部制 3.药品销售公司收购制药企业属于(B) A.前向一体化B.后向一体化C.横向一体化D.合资经营 4.通过听取有关专家意见进行预测的方法是(B ) A.回归分析法B.德尔菲法C.关连树法D.先行指导法 5.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宽度大的组织结构被称为(B ) A.直线型组织结构B.扁平式结构C.职能型组织结构D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6.梅奥通过其领导的霍桑试验建立了人际关系学说,该学说属于(A) A.行为管理理论B.古典管理理论C.系统管理理论D.权变管理理论 7.人员的配备工作,属于(B ) A.现场控制B.前馈控制C.反馈控制D.直接控制 8.下列选项中,属于集权制组织特点的是(A ) A.中下层可以有日常的决策权限B.中下层在统一规划下可独立经营C.中下层有一定的财务支配权D、以上都是 9.曹雪芹虽食不果腹,仍然坚持《红楼梦》的创作是出于其(D) A.安全的需求B.社交的需求C.自尊与受人尊敬的需求D.自我实现的需求 10.按照管理方格理论的观点,对工作和人都高度关心的领导行为类型是(D ) A.乡村俱乐部式管理 B.任务式管理 C.中间型管理 D.团队式管理 11.关于冲突观念的现代观点认为( D ) A.冲突有害无益 B.冲突应当避免 C.冲突有利无害 D.冲突保持在适度水平是有益的 12.不同层次领导者所需能力结构是有差异的。对于高层领导者而言,最重要的能力是(C ) A.技术能力 B.交际能力 C.行政管理能力 D.沟通能力 13.按照管理方格理论的观点,对工作和人都高度关心的领导行为类型是( D) A.乡村俱乐部式管理 B.任务式管理 C.中间型管理 D.团队式管理 14.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认为,在团体情况极有利和极不利的情况下,效果较好的领导类型是(B ) A.人际关系导向型 B.任务导向型 C.目标达成型 D.任务结构型 15.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A.马斯洛 B.赫兹伯格 C.亚当斯 D.斯金纳 16.佛光广告公司是一家大型广告公司,业务包括广告策划、制作和发行。考虑到一个电视广告设计至少要经过创意、文案、导演、美工、音乐合成、制作等专业的合作才能完成,下列何种组织结构能最好地支撑佛光公司的业务要求?(C) A.直线型B.职能型C.矩阵结构D.事业部制 17.药品销售公司收购制药企业属于(B ) A.前向一体化B.后向一体化C.横向一体化D.合资经营 18.通过听取有关专家意见进行预测的方法是(B )

上海理工大学简介

上海理工大学简介 上海理工大学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是一所上海市属重点建设的应用研究型大学。2016年7月,学校成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国防特色高校。2018年,学校成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办学文脉源于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工学堂。学校包融了沪江大学的美丽校园及其教育国际化的思想、视野、格局,也包融了沪江商科的发展思维;学校传承了德文医工学堂以来的百年工程教育传统,孕育了一大批爱国青年和志士仁人,滋养了一大批学术精英、工程专家和社会翘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余万优秀专业人才,享有中国“制造业黄埔军校”的美誉。学校传承发展“信义勤爱、思学志远”校训,以校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学识抱负的合格公民。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7000余人,研究生7500余人;设有15个学院、2个教学部,有56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在学科建设方面,工程学科、材料学科位居ESI全球前1%行列;拥有1个上海市Ш类高峰学科,4个上海市I类高原学科,1个学科参与上海市IV类高峰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平台方面,拥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以及省部级平台51个,拥有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以及省部级科研平台26个。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专任教师1693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742人,博士生导师186人,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72.3%,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经历教师占比33.7%。学校拥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8人(含双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50人;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各类省部级人才127人。

公共管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A 一、填空 1、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者是布坎南。 2、世界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末用政治危机来概括非洲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公共管理途径在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学院逐渐成长起来。 4、B—途径美心发展经验理论,主张在公共部门中引入和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和模式。 5、波齐曼和斯特拉斯曼于1990出版的《公共管理战略》被认为是第一部较为全面的公共管理教科书。 6、公共管理学更多以经济学为基础。 7、公共管理学主要以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流派,给西方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干预主义政策。 二、多项选择 1、我国学者往往以(AC )的角度来区分管理和行政这两个概念. A组织实体 B经济实体 C 管理实体 D 政治实体 2、传统公共行政学模式是建立在( AB )基础上 A科层制理论 B政治---行政二分法 C委托---代理 D内部取向 3、殴文.休斯在<<公共管理与行政>>一书认为(ABC )都是对公共部门的研究 A公共行政 B公共政策 C公共管理 D公共组织 4、下面是公共管理物品的是( ABCD ) A国防 B外交 C教育 D社会保障 5、经过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孕育和进化,公共管理的(AC )逐渐汇合形成公共管理新模式. A P—途径 B治理 C B—途径 D善治 6、在当代政策分析学科中最有影响的经济途径是( BC ) A行为主义学派 B公共选择理论 C新制度学派 D科学管理学派 7、孟德斯鸠等人所提出的“三权分立”思想中“三权”是指( ABD ) A 立法 B 行政 C监督 D 司法 三、解释概念 1、公共行政 答:公共行政是指政府特别是行政机关为公众提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以内部定向关心机构或人员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2、公共管理 答:是指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而更多的是关注取得的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3、公共物品 答: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排他性的货物。

教育管理学试题库考试

教育管理学试题库考试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管理教育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管理原理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引导组织教育人员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 2、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领域中关于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以及权限划分等方面的制度。 3、使教职员工和学生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管理的核心;为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发展服务是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 4、权变性原则教育管理活动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和采取不同的措施、方法,实行动态调节,使教育管理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 教育决策是指教育部门的领导为实现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专家智囊,在运用科学方法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从若干预选方案中选择满意方案的过程。 5、教育评价是依据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教育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教育活动。 6、教育法规是有关教育方面的法令、条例、规则、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7、教学管理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规律和特点,运用现代科学管理原理和方法学校对教学工作的全面管理。 8、德育管理就是根据学校德育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的总体要求,提出学校德育管理目标,建立德育管理机构,建设德育工作队伍,制定德育管理制度,并通过德育实施过程的组织协调和对德育工作的质量评估来确保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和德育任务的完成。 9、办学理念是校长办学主题思想的概括,是指学校依据一定的主题教育思想,遵循教育方针,结合本校实际而形成的对自己学校的办学模式、育人目标、育人途径、育人方式系列办学治校育人的根本问题的指导思想。 10、教育领导就是教育领导者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和承担自己应付的责任,并为下属提供优质服务,从而促使下属组织及成员实现教育目标或教育任务的过程。 11、教育决策是指教育部门的领导为实现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专家智囊,在运用科学方法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从若干预选方案中选择满意方案的过程。 12、教育领导艺术是指建立在一定知识、经验基础上的非规范化的令人信服的领导技能。 13、校本培训是一种由学校自行策划、自行组织、自行实施、自行考核的教师培训模式,其核心是培训的自主化和个性化,即培训完全服务于本校的实际需要,培训内容和形式完全根据本校及本校教师的特点来编制设定,培训者基本上由本校的教师来担任。 二、单项选择 1、教育管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标志:(美)佩恩《学校行政》1875年,(美)达顿、斯奈登《美国的教育行政》1908年] 2、《学记》:历史上最早的教育管理文献之一,全文仅1200余字,但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管理思想。如主张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办学——“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教学活动安排多样化——“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即有课堂授课也有自习和课外活动;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教学要“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文教政策:“崇儒兴学、兼用佛道”; 教育管理体制: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中央设立“国子监”专门负责管理教育事业,中央官学由国子监祭酒负责,地方官学由地方官长史领导); 教学管理制度:已相当完善,从入学到毕业几乎都有制度化的规定。(如中央官学规定,14岁到19岁开始入学;每年举行旬考、岁考和毕业考;每年有旬假和长假等放假形式;对教师实

管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2018年管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1.菲德勒所确定的对领导的有效性起影响因素的三个维度是。 A A.职位权力、任务结构、领导与下属的关系 B.职位权力、领导者性格、领导者素质 C.职位权力、下属素质、领导者素质 D.下属素质、管理跨度、任务结构 2.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如果你理解管理理论,但不具备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你还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反过来说,如果你具备管理技巧和能力,但是不掌握管理理论,那么充其量你只是一个技术员。这句话说明:______。A A.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既掌握管理理论,又具备管理技巧与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 B.是否掌握管理理论对管理者工作的有效性来说无足轻重 C.如果理解管理理论,就能成为一名有效的管理者 D.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注重管理技术与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而不必注意管理理论 3.关于组织文化的功能,正确的是________。 A A.组织文化具有某种程度的强制性和改造性 B.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具有明文规定的具体硬性要求 C.组织的领导层一旦变动,组织文化一般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立即消失 D.组织文化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组织成员旧有的价值观念 4、业务决策,如任务的日常安排、常用物资的订货与采购等诸如此类的决策属于。C A.风险型决策B.不确定型决策 C.程序化决策D.非程序化决策 5.下列哪类企业最适合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________。 C A.纺织厂 B.医院 C.电视剧制作中心 D.学校 6.一家产品单一的跨国公司在世界许多地区拥有客户和分支机构,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应考虑按什么因素来划分部门?______。C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大全题库

《公共管理学》形考册作业1(填空题、选择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公共管理活动、公共行政学 2、公共组织、社会公共事务、公共利益、公共权力 3、罗伯特·达尔、赫伯特·西蒙、新公共行政学 4、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 5、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 6、公共权力、公共社会 7、政治实体、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8、调节性、自我调节性 9、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和组织准备 10、事实、价值 二、选择题 1、C 2 、D 3、C 4、A 5、B 6、B 7、A 8、D 9、B 10、D 《公共管理学》形考册作业2(填空题、选择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社会性、权威性、法制性 2、反比 3、结构及功能 4、外部环境的、原有的状态 5、“人力资本” 6、需求和供给预测 7、政务官、事务官 8、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9、公务员制度 10、“市场”、“公共” 11、资源配置、稳定经济 12、预算的编制与审批、国家决算 二、选择题 1、C 2、A 3、ABD 4、ABCD 5、A 6、C 7、C 8、C 9、B 10、D 《公共管理学》形考册作业3(填空题、选择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数据,信息接收者 2、欧洲 3、知情权 4、经济绩效,社会绩效,政治绩效

5、绩效评估 6、方向标准,优化标准 7、政府自身,社会组织,公民个人 8、用户满意原则 9、道德定位 10、公正原则,效率原则,人本原则 11、公共管理主体 12、回应性,负责性 13、行政控制,立法控制 14、诉讼责任 二、选择题 1、A 2、B 3、C 4、D 5、C 6、B 7、D 8、C 9、B 10、C 《公共管理学》形考册作业4(填空题、选择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公共管理活动,公共行政学 2、市场失灵 3、价值标准 4、反比 5、工作内涵 6、财政预算预决算 7、以不公开为例外 8、绩效评估 9、行政控制机制 二、选择题 1、B 2、B 3、D 4、D 5、C 6、C 7、A 8、A 9、A 10、D 《公共管理学》课程作业评讲(1) 三、简答题 (一) 什么是公共管理的基本内涵? 1.本题考核知识点:公共管理的基本内涵 2.解答提示: (1) 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的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 为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公共管理的内涵应注意以下几点要义: ①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 ②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③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④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作过程。

教育管理学试题库

教育管理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管理教育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管理原理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引导组织教育人员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 2、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领域中关于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以及权限划分等方面的制度。 3、使教职员工和学生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管理的核心;为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发展服务是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 4、权变性原则教育管理活动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和采取不同的措施、方法,实行动态调节,使教育管理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 教育决策是指教育部门的领导为实现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专家智囊,在运用科学方法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从若干预选方案中选择满意方案的过程。 5、教育评价是依据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教育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教育活动。 6、教育法规是有关教育方面的法令、条例、规则、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7、教学管理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规律和特点,运用现代科学管理原理和方法学校对教学工作的全面管理。 8、德育管理就是根据学校德育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的总体要求,提出学校德育管理目标,建立德育管理机构,建设德育工作队伍,制定德育管理制度,并通过德育实施过程的组织协调和对德育工作的质量评估来确保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和德育任务的完

成。 9、办学理念是校长办学主题思想的概括,是指学校依据一定的主题教育思想,遵循教育方针,结合本校实际而形成的对自己学校的办学模式、育人目标、育人途径、育人方式系列办学治校育人的根本问题的指导思想。 10、教育领导就是教育领导者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和承担自己应付的责任,并为下属提供优质服务,从而促使下属组织及成员实现教育目标或教育任务的过程。 11、教育决策是指教育部门的领导为实现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专家智囊,在运用科学方法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从若干预选方案中选择满意方案的过程。 12、教育领导艺术是指建立在一定知识、经验基础上的非规范化的令人信服的领导技能。 13、校本培训是一种由学校自行策划、自行组织、自行实施、自行考核的教师培训模式,其核心是培训的自主化和个性化,即培训完全服务于本校的实际需要,培训内容和形式完全根据本校及本校教师的特点来编制设定,培训者基本上由本校的教师来担任。 二、单项选择 1、教育管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标志:(美)佩恩《学校行政》1875年,(美)达顿、斯奈登《美国的教育行政》1908年] 2、《学记》:历史上最早的教育管理文献之一,全文仅1200余字,但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管理思想。如主张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

大一管理学考试题目与答案

1、何谓管理?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你认为管理学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学好管理学?性质:是一门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学科1、准确地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明确它们的应用范围;能灵活地运用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实践中的管理问题。2、明确管理学基本理论的整体逻辑体系,并用这一体系去思考一个个现实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课后要尽量去阅读相关书籍,开阔自己的学术视野和思维空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很有道理。 4、管理就在我们身边,掌握这么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不应满足于思考题、讨论题的完成,更重要的是去实践。3、何谓管理职能?管理的职能就是管理的职责和功能,即探讨“管理者做什么”的问题。管理职能有: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3、何谓管理幅度?管理幅度,也称组织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 4、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谁?泰罗法约尔韦伯 5、管理的性质有哪些?管理既具有同社会化生产相联系的自然 属性,也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关联系的社会属性。从管理活动过程的要求看,管理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 6、“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谁?泰罗 7、简述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一、工作定额;二、标准化; 三、能力与工作像适应;四、差别计件工资制;五、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9、管理的基本特征有哪些?一、管理最基本的任务是实现有效的社会协作二、管理最基本的形式是组织 三、管理最主要的内容是处理人际关系四、管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变革与创新 10、管理的核心是什么?实现组织目标 11、何谓技术技能?指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12、何谓领导者?指在正式的社会组织中经合法途径被任用而担当一定领导职务、履行特定领导职能、掌握一定权力、肩负某种领导责任的个人或集体。 13、简述领导和管理的共性与区别:共同点:从行为方式看,领导和管理都是一种在组织内部通过影响他人的协调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从权力的构成来看,两者也都与组织层次的岗位设置有关。区别:从本质上说,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权力基础上的对下属命令的行为。而领导则可能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权力基础上,也可能更多地是建立在个人影响权和专长权以及模范作用的基础上。 领导者与管理者不同的关注点:领导者-剖析。开发。价值观、期望和鼓舞。长期视角。询问“做什么”和“为什么做”。挑战现状。做正确的事 管理者--执行。维护。控制和结果。短期视角。询问“怎么做”和“何时做”。接受现状。正确地做事。 14、法约尔认为企业管理活动的内容有哪些?一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与加工。二、商业活动,指采购、销售与交换;三、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措、运用于控制;四、安全活动,指设备的维护和人员的保护;五、会计活动,指货物盘点、成本统计和核算;六、管理活动,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15、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亨利*法约尔 16、马基雅维利提出的管理原则是什么?一、群众认可,二、凝 聚力;三、领导方法,四、生存意志 17、提升员工道德修养的途径有哪些?一、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 工;二、建立道德守则与决策规则;三、管理者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四、设定共组目标;五、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六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七、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八、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18、国际化经营的动机有哪些?(一)传统动机1.是确保有充足 的资源;2.是确保生产的低成本;3.全球性需求的压力已经推进了全球生产一体化的进程;4.为了达到规模经济效应必须大规模投资,从而使生产能力超出了本国的需求;5.新兴的大规模市场。 (二)当代动机 1. 扩大市场;2. 更高的资本投资回报率或生产(产品和过程)投资回报率:3. 更大的规模、范围和学习效应;4. 相关地理的竞争优势(如低成本劳动力、关键资源和客户)。 19、何谓决策?决策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 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20、简述理性决策的基本过程。一诊断问题,二明确目标,三拟 定方案,四筛选方案,五执行方案,六、评估效果 21、何谓战略性计划?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 期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22、何谓程序化决策?又称为常规决策,是指经常重复发生,能 按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决策。 23、为什么在决策中经常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决策 要达到最优必须满足下列条件: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并据此拟订出所有可能的方案;准确预测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现实中实现最优的条件往往难以达到。 24、计划的类型有哪些一、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二、业务计划、 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三、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四、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五、程序化计划于非程序性计划 25、计划工作的特点是什么?普遍性和计划性 26、简述计划工作的步骤。描述理解沟通组织的使命和宗旨;评 估组织的当前状况;制定计划目标。;目标分解与结构分析; 预测未来情况;综合平衡;编制并下达执行计划。 27、何谓组织?组织是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为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协同行动的集合体。28、阐述计划的制定过程。一、确定目标,二、认清现在,三、 研究过去,四、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拟定和选 择可行性行动计划,六、确定主要计划,七、制定派生计划,八、 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29、信息收集加工的要求是什么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适用性 30、计划方案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整体性原则,选择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实效性原则,需要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31、何谓组织机构?组织机构指把人力、物力和智力等按一定的 形式和结构,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任务或利益有秩序有成效地组合 起来而开展活动的社会单位。 32、从组织内部挑选适合的人员加以聘用的优点是什么?有利于 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有利于保证选聘工 作的正确性;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展开工作 33、简述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任务转化为目标;目标管理是一 种程序;以分目标保证总目标的实现;企业靠目标进行管理与控制; 对员工一幕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奖惩。 34、简述目标管理的过程。制定目标;明确组织的作用;执行目 标;评价成果;实行奖惩’制定新目标开始新循环 35、目标管理的局限性有哪些1、目标制定困难。2、目标制定与 分解中的职工参与费时费力。3、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标准很统 一。4、企业职工素质差异影响目标管理方法的实施。 36、目标管理的特点是什么?1、员工参与管理。2、以自我管理 为中心。3、强调自我评价。4、重视成果。 37、X理论,Y理论的内容是什么?X理论:(1)员工天性好逸恶 劳,只要可能,就会躲避工作;(2)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组织要 求;(3)员工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责任,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性; (4)不喜欢工作,需要对他们采取强制措施或惩罚办法,迫使他 们实现组织目标。 Y理论:(1)员工并非好逸恶劳,而是自觉勤劳,喜欢工作;(2) 员工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工作中执行完成任务的承诺;(3) 一般而言,每个人不仅能够承担责任,而且还主动寻求承担责任; (4)绝大多数人都具备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38、过分集权可能造成的两个弊端什么?一、决策质量低,有效 性差;二、妨碍成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9在组织工作中“集权”和“分权”各有不同的作用特点,你认为应如 何运用才会使组织工作最有效?将集权和分权有效的结合起来是 组织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组织既保持目标统一性又具有柔性灵活 性的基本要求 40、岗位配备的原则是什么?(1)既要保证企业短期自下而上的 需要,也要能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2)既要能促进员工现有人力资源价值的实现,又要能为员工的 长期发展提供机会。 41、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有哪些?主要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 工作能力、工作内容、工作条件与工作环境等 42、路径-目标理论的内容是什么?路径-目标理论认为,领导者的 工作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知道和支持,以 确保各自的目标与群体或组织的总体目标一致。所谓“路径-目标” 是指有效地领导者既要帮助下属充分理解工作目标,又要指明实现 目标所应遵循的路径。根据路径-目标理论,领导者的行为被下属 接受的程度,取决于下属书将这种行为视为获得当前满足的源泉, 还是作为未来满足的手段。 43、阐述领导者的职责。指挥协调激励 44、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编制和实施人力资源计划的目 标,就是要通过规划人力泽园管理的各项活动,使组织的需求于人 力资源的基本状况相匹配,确保组织总目标的实现 45、人员配备的工作内容有哪些?1、工作分析2、人力资源规划 3、员工招聘 4、培训与开发 5、职业生涯管理 6、绩效管理 7、 薪酬管理 46、试论人员配备工作在管理五大职能中的地位作用及其重要性。 管理人员中的人员配备是对主管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的选拔、培训 和考勤。目的在于配备合适人员去充实组织中各种职务,保证组织 活动正常进行,实现组织目标。人员配备是管理的五大职能之一, 与其他职能存在密切联系:目标与计划是组织工作的依据,组织结 构决定了主管人员的数量总类;适当的人员配备有利于做好指导和 领导工作。选拔优秀主管人员会促进控制工作。 重要性:首先,人员配备是组织有效活动的保证;其次,人员配备 是组织发展的准备 47、内部提升的优点有哪些?(1)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 性。(2)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3)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 确性。(4)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展开工作。 48、绩效考评有哪些作用?(1)绩效评估为最佳决策提供了重要 的参考依据(2)绩效评估为组织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3)绩 效评估为员工提供了一面有益的“镜子”(4)为确定员工的工作报酬 提供依据(5)为员工潜能的评价以及相关人士调整提供了依据 49、弗鲁姆提出的激励理论是什么?他提出了期望理论,认为只 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个人才 会采取特定的行动。 50、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工作可能造成的危害有哪些?在强 调竞争条件下,会导致成员不合,从而导致抵制竞争。非正式组织 还要求成员行为保持一致,束缚成员个人发展。使才智受到压抑, 影响工作效率。非正式组织成员大多害怕变革,极可能会演化为组 织变革的反对势力。 51、强化的方法按强化的手段来划分有哪些?正强化,负强化 52、赫茨伯格提出的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哪些?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 53、职能部门化的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①容易出现各自为政 的情况,各职能部门往往会片面追求本部门的局部利益;②部门 之间缺乏交流合作渠道,且矛盾冲突会增多;③高层主管难于协 调;④员工的专业化部门所有会使其缺乏打破常规的精神,并且 难以培养综合管理人才。 54、何谓授权?授权就是组织为了共享内部权力,鼓励员工努力 工作,而把某些权力或职权授予下级。 55、授权应遵循哪些原则?(1)重要性原则(2)适度原则(3) 权责一致原则。(4)级差授权原则。 56、何谓直线职权?是指管理者直接指导下属工作的职权 57、何谓职能权利?职能职权是一种权益职权,是由直线管理者 向自己辖属以外的个人或职能部门授权,允许他们按照一定的制度 在一定的职能范围内行使的某种职权。 58、何谓集权与分权?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 高层次上的集中,也就是说下级部门和机构只能依据上级的决定、 命令和指示办事,一切行动必须服从上级指挥。分权是指决策指挥 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上的分散。 59、组织内部要素有哪些?人,目标,物和技术,机构。信息 60、未来管理组织发展趋势是什么?(1)部门划分将会更细(2) 组织的层次将有所减少(3)各类成员的比例将会发生较大变化。 (4)各部门的专业化程度将较高 61、何谓双向沟通?指有反馈的信息传递,是发送者和接受者相 互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沟通。 62、何谓风险型决策如果在决策问题中,有些是随机因素,他虽 然不是确定型的,但我们可以知道它的概率分布,这类决策被称为 风险性决策。 63、何谓平衡积分卡?平衡积分卡是有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 程、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构成的衡量企业、部门和人员的卡片 64、何谓头脑风暴法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 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种决策思路。 65、何谓人际沟通?指组织中个体成员相互传递相关信息以促成 行为与目的相协调并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过程 66、完整的沟通过程应包括哪些环节?一发送者需要向接受者传 送信息或者需要接受者提供信息;二、发送者将这些信息译成接受 者能够理解的一系列符号;三、将上述符号传递给接受者;四、接 受者结束这些符号;五、接受者将这些符号译为具有特定含义的信 息;六、接受者理解信息的内容。七、发送者通过反馈来了解他想 传递的信息是否被对方准确无误地接受 67、在沟通中,信息有时不能准确的传达,你觉得可能是那些地 方出现了问题。(1)个人因素,包括选择地接受和沟通技巧的差 异;(2)人际因素,主要包括沟通双方的相互信任、信息来源的 可靠度和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相似程度。(3)结构因素,包括 地位差别、信息传递性、团体规模和空间约束四个方面。(4)技 术因素,主要包括语言、非语言暗示、媒介的有效性和信息过量。 68、何谓动机?动机指得是为满足某种需要而产生并维持行动, 以达到目的的内部驱动力。 69、何谓激励?激励通常是和动机连在一起的,主要指人类活动 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包含三个关键要素:努力、组织目标和需要是 由动机推动的一种精神状态,对人的行动起激发、推动和加强的作 用。 70、何谓保健因素?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 71、阐述激励的过程理论激励的过程理论试图说明员工面对激励 措施,如何选择行为方式去满足他们的需要,以及确定其行为方式 的选择是否成功。过程理论有两种基本类型:公平理论、期望理论。 还有激励的强化理论 72、内容型激励理论的内容是什么?内容性激励理论重点研究激 发动机的诱因。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ERG理论、赫 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等 73、某企业为了鼓励员工出勤,设置了全勤奖,实施后并未达到 预期效果,请解释为什么?因为员工觉得他们的辛劳与全勤的金额 不成比例。 74、简述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这种理论主要讨论报酬的的公平 性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它指出,人们将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 方面得比较判断其所获得报酬的公平性。 75、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有什么区别?不确定型决策是指 在决策中对决策中所涉及的条件中有些是未知的,对一些随机变 量,连他们的概率分布也不知道。而风险型决策是在决策中对决策 问题所涉及的条件中有些是随机因素,他虽然是不确定的,但我们 知道他的概率分布。 76、员工反对变革的原因有哪些?利益上的影响;组织结构变动 的影响;人际关系调整的影响。根本原因:部门领导员工有因循守 旧思想,新计划冲击了原有工作方法和知识技能,使他们失去安全 感; 77、有效协调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1)以人为本(2)客观 公正(3)灵活机动(4)注重整体 78、组织设计应该遵循那些基本原则?(1)专业化分工的原则 (2)统一指挥原则(3)控制幅度原则(4)权责对等原则(5) 柔性经济原则 79、组织设计的分工和协作原则要求明确组织各部门及其人员的 哪些问题?相互关系,协作方法,工作范围,工作内容。 80、在现代管理中,创新管理的成果与维持管理的成果相比较的 特征是什么?首创性,未来性,先进性,变革性,时间性 81、织结构设计中,划分管理层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管理幅度 的限制 82、现代管理学中的领导理论的内容是什么?1、领导特性论2、 领导行为论3、领导情景论 83、何谓控制?计划提出了管理者追求的目标,组织提供了完成 这些目标的结构、人员配备和责任,领导提供了影响、指挥、激励 和沟通的环境,而控制提供了有关偏差的知识以及确保与计划相符 的纠偏措施。 84、最常用的综合控制方法有哪些?1、标杆控制2、平衡计分卡 控制 85、试述技术创新的源泉。(1)意外的成功或失败(2)企业内 外的不协调(3)过程改进的需要(4)行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5) 人口结构的变化(6)观念的改变(7)新知识的产生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 附答案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 一、关键术语 1、公共管理学6 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2、新公共服务理论76 “新公共服务”,指的是关于公共管理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 3、公共组织85 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以协调公共利益关系、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为基本职能的组织,它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责公共责任。 4、事业单位108 事业单位是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而出现的、我国特有的、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实际承担者。 5、人力资源216 人力资源(human resouce,HR)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或

者是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能力人们的总和。 6、公共预算255 公共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以及政府的资金筹集、使用计划及相关的一系列制度等。 7、政务信息存储308 政务信息存储是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中继加工之后的重要内容或环节,是指将加工处理后政务信息资源(包括文件、图像、数据、报表、档案等)按照一定的规定记录在相应的信息载体上,并按照一定的特征和内容性质将其组织成系统化的检索体系的过程。 8、公共危机管理340 公共危机管理是指公共管理主体为避免或减少公共危机所造成的损害而实施的危机预防、事件识别、紧急反应、应急决策、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行为的总称,目的是为了提高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以及事后的恢复能力。 9、经济手段382 经济手段是公共管理主体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价格、信贷、利率、税收、工资、奖惩等经济杠杆和方式,通过调整经济利益关系而实施管理的方法。 10、公共管理监督433 公共管理监督就是指种类主体依法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是否合法、合理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