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艾灸取穴表

艾灸取穴表

艾灸取穴表
艾灸取穴表

艾灸治病是用中医的经络原理,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于是,治病先看是哪一条经络不通了,就在这条经络上去关键的穴位。

例如,胃病就要在足阳明胃经上取穴,还要根据胃病的症状还要在相关脏腑所在的经络上取穴,每一个穴位就是一味中药,用穴如用药,君臣佐使,用的得当效果立竿见影。今天艾蓬轩就和大家分享下配穴的原则。

艾灸治病总集

治疗原则:盛则泄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下陷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凡病属虚寒者多取背部俞穴灸之。

凡病实热者多取四肢穴道灸之。

凡病在上部者,肩髃、曲池、郄门、外关、内关、合谷皆可用。

凡病在下部者,环跳、阳陵泉、太冲、足三里、三阴交皆可用。

预防一切传染病,灸中脘、关元、足三里,经常灸更佳。

凡病属全身者,可取大椎、风门、身柱、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

常见病症及杂症

【头痛】头维、上星、百会、风池、天柱、风门、合谷、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申脉,根据头痛部位适当选穴。

【偏头痛】风池、头维、通天(灸良效)、太阳、列缺、阳陵泉、丘墟,取患侧穴。

【发热】风池、大杼、大椎、曲池、三间、后溪、足三里

【盗汗】百会、肝俞、阴郄穴、后溪。

【呕吐】身柱、上脘、内关、足三里。

【水肿】肾俞、三焦俞、膀胱俞、中脘、关元、水分、阴陵泉、三阴交。

【便秘】左腹结、天枢、神门、支沟、大肠俞、足三里。

【便血(肠出血)】天枢、温溜、合谷、大肠俞、秩边、阳陵泉、承山、梁丘。

【身体虚弱】大椎、中脘、关元、足三里。

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风门、大椎、太阳、尺泽、合谷、外关、足三里。专灸风门、足三里可预防流感。

【气管炎】风门、大杼、身柱、膈俞、肾俞、肺俞、中府、膻中、中脘、尺泽、丰隆。(化脓灸)

【支气管哮喘】风门、身柱、肺俞、灵台、脾俞、肾俞、天突、中脘、中府、膻中、尺泽、内关、足三里。三伏天灸大椎穴。

【肺炎】风门、心俞、肺俞、尺泽、孔最、足三里。

循环系统疾病

【高血压】百会(轻灸)、风池、人迎、肝俞、肾俞、曲池、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风门。。

【中风预防】

1、风池、天柱、肩井、手三里、神门、阳陵泉、风市、足三里,凡八穴,左右两侧灸,隔2日一次。

2、膝眼灸,灸疗时间稍长,建议60分钟以上。

3、百会、肩井、大椎、曲池、手三里、间使、足三里,七穴同用,双侧灸。

4、足三里、绝骨。

消化系统疾病

【口腔炎】颊车、地仓、下关、曲池、合谷、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

【下牙痛】颊车、大迎、下关、温溜、合谷、三间。

【齿龈痛】手三里、曲池、厥阴俞。

【食管痉挛】膻中、巨阙、中脘、、内关、膈俞、至阳、足三里、内廷。

【急性胃肠炎】中脘、梁门、水分、大肠俞、温溜、内关、梁丘、足三里。

【慢性胃肠炎】上脘、中脘、梁门、脾俞、偏历、足三里。

【胃溃疡】中脘、肝俞、脾俞、胃俞、梁丘、阳陵泉。

【胃酸过多症】中脘、不容、巨阙、膏盲、胃仓、阳陵泉、中封、地机。

【胃痉挛】中脘、梁门、章门、巨阙、肝俞、胃俞、梁丘、足三里、内廷。

【胃扩张】上脘、中脘、气海、至阳、膈俞、脾俞、胃俞、足三里。

【胃下垂】百会、中脘、大横、气海、胃俞、上巨虚、足三里。

【十二指溃疡】中脘、肝俞、脾俞、胃俞、梁丘、阳陵泉,胃仓、滑肉门。

【肠绞痛】天枢、神阙(膈盐灸)、气海、大巨、大肠俞、足三里。

【阑尾炎】下脘、气海、大巨、大肠俞、温溜、梁丘、阑尾穴、合谷、上巨虚,急性者宜多灸。

【肠梗阻】中脘、气海、天枢、命门、大肠俞、肾俞、阳池、足三里。

【胆结石】日月、期门、梁门、至阳、天宗、胆俞、阳陵泉、外丘、丘墟、光明,用右侧穴治疗。

【胆囊炎】日月、期门、梁门、至阳、天宗、胆俞、阳陵泉、外丘、丘墟、光明,用双侧穴位。

【肝脏疾患】期门、中脘、膈俞、肝俞、胆俞、至阳、阳陵泉、蠡沟、曲泉、外丘、中都、中封、太冲。

【黄疸型肝炎】期门、中脘、膈俞、肝俞、胆俞、至阳、阳陵泉、蠡沟、曲泉、外丘、中都、中封、太冲、脾俞。

【肝功能异常】至阳、膈俞、胆俞、中脘、阳陵泉,灸法有良效。

【食欲缺乏、消化不良】中脘、天枢、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

【细菌性痢疾】气海、上巨虚、天枢。发热加合谷、曲池;湿重加阴陵泉。据统计,治愈率90%以上。

可酌情配:梁丘、昆仑、足三里、大肠俞、次髎、大椎。

【结肠炎(慢性腹泻、鸡鸣泄)】中脘、天枢、脾俞、肾俞、大肠俞、足三里。

妇产科疾病

【月经不调】肝俞、肾俞、次髎、关元、归来、三阴交、太冲,

【痛经】气海、归来、命门、次髎、秩边、中都、地机、三阴交、水泉。

艾灸穴位图解

艾灸穴位图解 【好轻松艾灸穴位疗法】 艾灸:自古相传的原生态健康疗法 《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艾灸是一种自古相传的中医疗法,在医学典籍出自《医学入门》里的“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和《黄帝内经》里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说法。 现在很多人都自己在家用艾灸治病,或者保健。与拔罐、刮痧等其他中医疗法相比,艾灸的作用更好,没有副作用,操作起来更简单,花费低廉,适合普通家庭使用。 艾灸是通过艾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传递到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作用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病变部位,达到驱寒邪、补阳气、通经络、调正气的目的;起防病治病,保健强身之功效;可以有病治病、未病找病、无病养生;因此达到四效合一和三位一体的作用。这是其他中医疗法不具备的。 学会了艾灸,就等于给自己请了一位全能的家庭医生,大病小病都能治,没病也能防病保健养生。这么好的健康方法,每个人都应该掌握。 艾灸手法 1、直接灸 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 2、间接灸:用药物将艾炷与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如生姜间隔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等。

3、艾条灸:艾条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上施灸者即艾条灸疗法,操作常分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 4、温灸器灸、艾灸盒灸:临床常用的有中华经络灸棒、随身灸、火龙罐灸、艾灸盒(一孔、二孔、三孔)。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俞穴火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 中华经络温灸棒随身灸火龙罐灸温灸盒 临床医学常用艾灸病症 颈椎病的艾灸疗法 【临床表现】:呈慢性发病,多数患者渐渐感到肩、臂、手的疼痛、麻木,头痛头晕,颈不僵硬,甚至握力减弱,肌肉萎缩,也可出现下肢无力或二便失常。颈肩或上肢活动功能受限,病变棘突及患侧肩胛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扪及条索状硬结。 1、常坐不动,颈椎有压力,长久下来,会引发颈椎病。(例如:整天坐在办公室里的上班族, 晚上在家看电视的时候。) 2、压力大的时候,颈部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这会导致颈部疼痛和僵硬。

常用艾灸穴位图

综上,腹部穴位是最多的,也是最集中的,建议大家使用温灸盒+手工艾绒,这样灸的面积大,可以同时灸多处穴位。每个穴位一般灸5-10分钟,以各穴位皮肤潮红色为度。初次灸的朋友时间可以稍短一点,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另外要注意哪些情况不适用温灸,各链接下面有介绍,请大家注意看一下。 南怀瑾大师传的一个秘方,无价之宝啊! 道要正常,正常就是道,平常就是道,千万要注意啊!所以讲水火交感,水火相交,火在下水在上,这是比喻而已!道家也有很多的方法,但属于旁门,不过旁门也是门,有时候你们也可以用。大约二十几年前,日本人发明的温灸器,放在肚脐上,暖暖的,可以治肠胃病。这是日本人把中国道家的老方法拿出来卖钱,这个在道家叫灸脐法。其实用不着那个,我教你们,年纪大的都可以用,比较保险。用桂圆肉一颗(新鲜的叫龙眼,干的叫桂圆),花椒六、七颗,加上那个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你不要小看我们的肚脐,肚脐会吸收的。 肚脐有个孔,我们在娘胎里头的饮食、呼吸都靠这个肚脐连到妈妈。所以把这个药放在肚脐,用橡皮贴把它封住去睡觉,比那个温灸器还要好。胃病也好,各种病都好,老年人的身体绝对保健康,身体需要就吸进去了,不要的它不吸。这样就会水火交感了,继续二三天后,早晨起来嘴也不苦啦,口也不干啦,肠胃病都会好了。这个是真

的秘方,你们也可以替人家治病,不过不要收钱,我公开讲的你们去卖钱,那不太好啊!这个水火交感,火在下,就是元气在下,水在上,也就是清凉的在上。所以老年人口水多,脚底心还发暖,冬天脚都不怕冷的,一定长寿。 采用中医熏灸方法治疗糖尿病足的最大特点是直接作用于患处,只要坚持早期、正规的治疗,就可以控制其发展甚至治愈。 艾灸作为一种中医传统疗法,在治疗糖尿病足中可以发挥独特的效用。安徽省中医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展了这种治疗。治疗的时候,针灸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再将艾条截成段,放臵于熏灸器里点燃熏灸阿是穴,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祛湿化浊、升阳举陷等作用。现代医学也研究证明,艾熏时产生的艾烟、艾油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艾灸的热量促进了局部的血液循环,前者在控制炎症方面颇具效用,后者则在促进创口愈合方面功不可没。早期糖尿病足需要连续治疗10次,而到了晚期则需要连续治疗3个月。 如果患者同时在家做足浴效果会更好,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将红花、桂枝、伸筋草等熬制后熏洗患处,这种局部熏灸可以有效改善微循环障碍,控制感染,从而达到对糖尿病足的治疗作用。 在熏灸治疗的同时,糖尿病足患者一定要严格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降低血液的黏稠度,改善微循环;每半年左右去医院检查一次

艾灸常用穴位

艾灸常用穴位 灸身柱穴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许多脏腑组织的功能还不够健全,中医称之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其中特别以肺、脾胃的相对稚嫩为主。也正因为如此,婴幼儿才常常容易患肺系(即呼吸道)和脾胃的疾患,如伤风、感冒、发热、咳嗽、哮喘、腹泄、消化不良等。我国古代医家根据小儿的这一生理特点,在医学临床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了小儿防病保健的许多宝贵经验。灸身柱以助小儿生长发育,防治各种呼吸道病症,就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内容。 身柱穴被日本医学界誉为" 小儿百病之灸点" 。日本针灸医家代田文志曾于1938 年在长野县小学校为身体素质虚弱容易感冒,患有贫血、遗尿、消化不良的小学生集体施灸身柱穴,连灸了一个月后,被灸学生的食欲、体重都明显增加,学习成绩也普遍提高,外出旅行再也不落后于他人。续灸半年后,一些营养不良、体弱多病的学生大都病况痊愈。此事曾在日本引起轰动,其它许多地方的中小学校都效法施行。 身柱穴在背部第三胸椎(肩背正中央最高脊椎骨下面第三个椎骨)棘突下,含有全身支柱的意思,有补益肺气、止咳平喘、温化痰湿、健脑益智、防病强身的功能作用,能通治小儿科的多种疾病。在《养生一言》一书中,就有小儿每日灸身柱穴,能宣通肺气,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是保证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由于身柱有健脑益智作用,经常施灸也能健全小儿神经系统,促进大脑发育,增强智能。 小儿灸身柱的方法,一般用如香烟粗细的小艾条悬灸(燃端距皮肤3 cm 上下)3~5 分钟,每周灸2~3 次,可连灸数月。由于小儿皮肤娇嫩,对艾灸的温热度比较敏感,加上婴幼儿无知好动,不易配合,故在施灸过程中要格外小心。施灸者要将自己的手指置于穴位两旁的皮肤上,以感知艾灸热力的强弱,防止烫伤幼儿皮肤。 身柱穴除了运用灸法之外,还可以施行拔火罐法,拔罐时应选择口径稍

妇科艾灸穴位图

妇科艾灸穴位图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d7816545.html,发表时间:2011-01-06 13:22来源:三九养生堂 1、卵巢保养:适应于雌性激素分泌减少引起的女性通经,月经不调,阴道干燥等症。 2、子宫保养:适应于宫寒不孕,宫颈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等症状 3、附件保养:适应于妇科炎症,骨盆炎症,下腹坠胀,乳房胀痛等症状。 (1)、卵巢、子宫、附件是什么器官?功能是什么? 卵巢子宫附件是女性最重要的性器官,卵巢位于子宫两侧呈椭圆形,重量为5-6克,内部表面光滑,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并分泌雌激素(孕激素黄体素分泌的功能)雌激素的作用十分广泛,可促进和调节女性的生殖器的发育和第二性特征的发育,在雌激素作用下,女性才得以保持女性的特征,亭亭玉立的身材和细腻无暇的皮肤。 (2)、卵巢、子宫、附件功能的降低会给女人带来怎样的危害呢? 医学界发现,由于卵巢子宫附件功能减低女性会出现自主神经失调,内分泌失调,及失眠多梦,头晕眼花,耳鸣,惊慌,多汗乏力,易激动,记忆力减退,焦虑,肥胖,皮肤产生色斑,粗糙起皱,乳房萎缩,阴部干松分泌物减少,性冷淡,痛经,月经失调,肠胃失调,情绪不稳定,更年期提前等症状,这些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和容颜,给诸多的女性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压力,使幸福的生活出现了阴影。 (3)、女性生殖系统的保养有那些好处? 通过卵巢的保养(主要是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进行指挥调整)唤醒女性自主雌激素的分泌,从而达到女性从里至外的改变,减少色斑皱纹,消除痛经及妇科炎症,消除性冷淡等症状,重新塑造全新的自我。 (4)、哪些女性适应卵巢保养? 一般女性在25岁以后由于生理的原因,特别是生活的压力,不良的饮食习惯环境的影响,都会使卵巢子宫附件的功能降低。都适宜作此保养,特别是伴有以下症状者,更应做卵巢子宫附件的保养。 4、初潮过后,女性特征不明显,无腋毛,阴毛,乳房平坦,乳头内陷的发育不良者。 5、女性痛经,月经不调,色斑暗疮,性冷淡,更年期提前,雌激素分泌减少引起的肥胖,宫寒不服,妇科炎症。 取穴:神阙穴(肚脐)

长痘问题及家庭常见病艾灸穴位对照表

中医认为长痘痘不同的位置对应不同的脏腑疾病。 额头痘:代表心火旺、血液循环有问题,可能与过于劳心伤神有关;亦代表肝脏排毒功能不佳,即是体内积聚了毒素 太阳穴痘:表示胆囊负担过重。显示你的饮食中包含了过多的加工食品,造成胆囊阻塞,需要赶紧进行体内大扫除。 双眉间痘:胸闷,心律不整,心悸。建议不要做太过激烈的运动,避免烟、酒、辛辣食品。不要穿过紧文胸。夜晚睡觉避免侧睡压住心脏。 鼻子痘:如果长在鼻梁,代表脊椎骨可能出现问题;如果是长在鼻头处,可能是胃火大、消化系统异常;若在鼻头两侧,就可能跟卵巢机能或生殖系统有关。 脸颊两侧痘:可能是肺部功能失常。症状为经常出现双颊浮肿、毛细血管爆裂这些现象,就是因为皮肤含氧量不足之故。 腮边颊痘:表示淋巴循环不畅。长期肝脏负担加重后,会在耳际、脖子和脸交界处产生痘痘,反复爆发在同一位置,上升为淋巴循环不畅。 嘴周痘:嘴周就是最容易频发痘痘的重灾区。中医所说的“胃火旺”就是您大吃大喝或者消化系统不好导致肠胃负担过重而引起的嘴周起痘。 下巴痘:表示肾功能受损或内分泌系统失调。女孩子在下巴周围长痘痘或许是因为月事不调引起。

家庭常见病艾灸穴位对照表 艾灸说明1、艾灸总的原则是哪里不舒服就灸那里,再配合灸一些常用的穴位。 2、艾灸无需精准的穴位定位,艾灸中只要知道大概的位置即可 艾灸方法1、使用艾条直接灸。(此方法不推荐,艾条燃烧的灰烬不小心会掉在身上烫伤皮肤,而且长时间拿着艾条手臂易抖动也容易烫伤皮肤。) 2、使用艾灸器具配合艾条、艾绒、艾粒艾灸。(强烈推荐!方便、安全!) 艾灸时间每个穴位20-30分钟 内科艾灸篇 感冒凤池,大椎,风府,合谷 急性支气管炎肺腧,定喘,合谷 慢性支气管炎肺腧,膻中,脾腧,膏肓腧,太渊 咳嗽膻中,肺腧,膏肓,天突,风门,列缺 支气管哮喘定喘,肺腧,膻中 支气管扩张孔最,尺泽,膻中 肺结核肺腧,太渊,三阴交,膏肓腧,足三里,太溪胸膜炎肺腧,内关,期门,阴陵泉,侠溪,膻中 膈肌痉挛中脘,足三里,内关,巨阙 急性胃肠炎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

艾灸穴位图

艾灸穴位图-腿脚部

艾灸穴位图:中脘穴 脘穴在脐上4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中脘穴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

穴位名称:水沟 所属经络:督脉 穴位位置:在面部,当人中沟上1/3与中1/3交点处。 主治功效:虚脱,休克,低血压,中暑,昏迷,腰扭伤,口肌痉挛。 其他功效: 说明: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与督脉的会穴 按摩手法:点按揉掌跟按揉稍用力穴位图相对位置请参照蓝色标记 穴位名称:神庭 所属经络:督脉 穴位位置: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主治功效:头痛,眩晕,失眠,结膜炎,角膜炎,鼻出血。 其他功效:《针灸甲乙经·卷七·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中》:头脑中寒,鼻

衄,目泣出,神庭主之。 说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的会穴 按摩手法:点按揉掌跟按揉稍用力 穴位图相对位置请参照蓝色标记 穴位名称:曲泉 所属经络:足厥阴肝经 穴位位置:膝内侧屈膝在腘横纹内侧端上方凹陷处 主治功效:癔症、精神病、月经病、阴痒、遗精、阳痿、疝气、膀胱炎、膝关节痛。 其他功效:滋阴、祛湿、肝肾阴虚、沟通肝肾要穴、堪比杞菊地黄丸和二妙丸。膝盖疾病要穴,降血压要穴。 说明:本经郗穴

按摩手法:点按揉稍用力 穴位图相对位置请参照蓝色标记 穴位名称:至阳 所属经络:督脉 穴位位置:在背部,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处。 主治功效:咳喘,胸胁胀闷,胃脘痛,黄疸,四肢肿痛,肝炎,胆道感染,胆结石,十二指肠溃疡。 其他功效: 说明: 按摩手法:点按揉掌跟按揉稍用力 穴位图相对位置请参照蓝色标记

妇科常用艾灸穴位图(学习相关)

妇科常用艾灸穴位图 1、卵巢保养:适应于雌性激素分泌减少引起的女性通经,月经不调,阴道干燥等症。 2、子宫保养:适应于宫寒不孕,宫颈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等症状 3、附件保养:适应于妇科炎症,骨盆炎症,下腹坠胀,乳房胀痛等症状。 灸法:可直接灸,也可隔姜、隔盐灸。 (1)、卵巢、子宫、附件是什么器官?功能是什么? 卵巢子宫附件是女性最重要的性器官,卵巢位于子宫两侧呈椭圆形,重量为5-6克,内部表面光滑,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并分泌雌激素(孕激素黄体素分泌的功能)雌激素的作用十分广泛,可促进和调节女性的生殖器的发育和第二性特征的发育,在雌激素作用下,女性才得以保持女性的特征,亭亭玉立的身材和细腻无暇的皮肤。 (2)、卵巢、子宫、附件功能的降低会给女人带来怎样的危害呢? 医学界发现,由于卵巢子宫附件功能减低女性会出现自主神经失调,内分泌失调,及失眠多梦,头晕眼花,耳鸣,惊慌,多汗乏力,易激动,记忆力减退,焦虑,肥胖,皮肤产生色斑,粗糙起皱,乳房萎缩,阴部干松分泌物减少,性冷淡,痛经,月经失调,肠胃失调,情绪不稳定,更年期提前等症状,这些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和容颜,给诸多的女性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压力,使幸福的生活出现了阴影。 (3)、女性生殖系统的保养有那些好处? 通过卵巢的保养(主要是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进行指挥调整)唤醒女性自主雌激素的分泌,从而达到女性从里至外的改变,减少色斑皱纹,消除痛经及妇科炎症,消除性冷淡等症状,重新塑造全新的自我。 (4)、哪些女性适应卵巢保养? 一般女性在25岁以后由于生理的原因,特别是生活的压力,不良的饮食习惯环境的影响,都会使卵巢子宫附件的功能降低。都适宜作此保养,特别是伴有以下症状者,更应做卵巢子宫附件的保养。

艾灸常见病症及对应穴位

艾灸常见病症及对应穴位 感冒:风池,大椎,风府,合谷,肺俞,列缺 急性支气管:肺腧,定喘,合谷 慢性支气管炎:肺俞,膻中,脾腧,膏肓腧,太渊,定喘,合谷,足三里 咳嗽:膻中,肺俞,膏肓,天突,风门,列缺,大椎,足三里,丰隆 支气管哮喘:定喘,肺俞,膻中 支气管扩张:孔最,尺泽,膻中 肺结核:肺俞,太渊,三阴交,膏肓腧,足三里,太溪 胸膜炎:肺俞,内关,期门,阴陵泉,侠溪,膻中 膈肌痉挛:中脘,足三里,内关,巨阙 急性胃肠炎: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 腹痛:气海,中脘,内庭,脾腧,足三里,天枢 胃下垂:百会,足三里,中脘,梁门,关元 胃痉挛:天枢,中脘,梁丘,幽门 消化性溃疡:中脘,梁门,足三里,胃枢 肠梗阻:足三里,天枢,支沟,下巨虚 便秘:足三里,天枢,大横,大肠腧,支沟 失眠:三阴交,内关,足三里,百会 贫血:足三里,关元 高血压:足三里,绝谷,曲池,血海 心绞痛:心俞,至阳,厥阴俞,膻中,少海,内关 无脉症:心俞,内关,太渊,厥阴俞 糖尿病:关元,太溪 脱肛:长强,百会,足三里 胆囊炎:阳陵泉,期门,日月,胆腧,太冲,足临泣 肝硬化:期门,中脘,足三里,水分,三阴交 遗尿:关元,足三里 尿潴留:三阴交,中极,膀胱腧 前列腺炎:阴陵泉,三阴交,气海,中极,会阴,腰阳关 前列腺增生(肥大):关元,曲谷,肾腧,命门 阳痿:中极,关元,肾腧,命门 男性不育:气海,关元,三阴交,命门,足三里 遗精:中极,肾腧,三阴交,关元,志室 上热下寒:关元、神阙、足三里、血海、曲池、太溪,每天灸一两个,或者选两个长期坚持

疏通脾胃:中脘 退热:大椎 角膜炎:丝竹空,印堂,风池,太阳,

单桂敏艾灸穴位

单阿姨单桂敏艾灸治疗大全 家庭常见病艾灸穴位对照表 艾灸说明 1、艾灸总的原则是哪里不舒服就灸那里,再配合灸一些常用的穴位。 2、艾灸无需精准的穴位定位,艾灸中只要知道大概的位置即可 艾灸方法 1、使用艾条直接灸。(此方法不推荐,艾条燃烧的灰烬不小心会掉在身上烫伤皮肤,而且长时间拿着艾条手臂易抖动也容易烫伤皮肤。) 2、使用艾灸器具配合艾条、艾绒、艾粒艾灸。(强烈推荐!方便、安全!) 艾灸时间 每个穴位20-30分钟 内科艾灸篇 感冒 凤池,大椎,风府,合谷 急性支气管炎 肺腧,定喘,合谷 慢性支气管炎 肺腧,膻中,脾腧,膏肓腧,太渊 咳嗽 膻中,肺腧,膏肓,天突,风门,列缺 支气管哮喘 定喘,肺腧,膻中 支气管扩张 孔最,尺泽,膻中 肺结核 肺腧,太渊,三阴交,膏肓腧,足三里,太溪 胸膜炎 肺腧,内关,期门,阴陵泉,侠溪,膻中

膈肌痉挛 中脘,足三里,内关,巨阙 急性胃肠炎 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 腹痛 气海,中脘,内庭,脾腧 胃下垂 百会,足三里,中脘,梁门,关元 胃痉挛 天枢,中脘,梁丘,幽门 消化性溃疡 中脘,梁门,足三里,胃枢 肠梗阻 足三里,天枢,支沟,下巨虚 便秘 足三里,天枢,大横,大肠腧,支沟 失眠 三阴交,内关,足三里,百会 贫血 足三里,关元 高血压 足三里,绝谷,曲池,血海 心绞痛 心腧,至阳,厥阴腧,膻中,少海,内关 无脉症 心腧,内关,太渊,厥阴腧 糖尿病 关元,太溪 脱肛

长强,百会,足三里 胆囊炎 阳陵泉,期门,日月,胆腧,太冲,足临泣 肝硬化 期门,中脘,足三里,水分,三阴交 遗尿 关元,足三里 尿潴留 三阴交,中极,膀胱腧 前列腺炎 阴陵泉,三阴交,气海,中极,会阴,腰阳关 前列腺增生(肥大) 关元,曲谷,肾腧,命门 阳痿 中极,关元,肾腧,命门 男性不育 气海,关元,三阴交,命门,足三里 遗精 中极,肾腧,三阴交,关元,志室 中风偏瘫 1,上肢瘫痪—肩井,手三里,曲池,外关,合谷2,下肢瘫痪—伏兔,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 癫痫 鸠尾,风府,筋缩,内关,丰隆 风湿性关节炎 曲池,足三里,血海,肝腧 类风湿关节炎 曲池,足三里,八风,八邪 妇科艾灸篇

艾灸注意事项(禁忌 方法 图解等)

艾条灸注意事项: 1、灸治可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回阳救逆,益气升陷,温通气血,扶正祛邪防病保健 2、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3、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4、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禁用;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5、经期,高热病人,大饥大饱,过度疲劳,身体红肿的人不适宜用艾灸 6、艾灸多用于虚症寒症阴症为主的疾病,阴虚阳亢,邪热内盛,热症和实症不适合,3年陈艾条适用于身体保健 7、灸的顺序:先阳后阴,先背腰部后胸腹部,先上部后下部,先头面躯干后四肢,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8、艾灸的补法,温灸,火灭后按摩穴位;泄法,用嘴吹,助燃,开其穴,起消散作用 9、强壮男子虚症实症顽症,皮肉深厚处,宜施大柱多桩;型衰体弱久病虚症慢性病,宜小柱少桩 10、颜面五官,心脏大血管处,心经区,阴部及重要经腱,关节活动处,不宜施直接灸,以防危险或留疤痕影响功能 11、婴幼儿的卥门不宜直接灸 中医在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下边说说艾灸的一些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以下情况最好不要施灸: 1.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2.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3.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二、艾灸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影响效果。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或放入盛少量水的容器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6.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7.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小剂量,或灸的时间短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8.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拾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女性养生艾灸穴位图

女性养生艾灸穴位图 欧阳学文 穴位的定位及穴位的功效1、神阙穴:肚脐主治:温阳救逆、利水固脱。主治痢疾、绕脐腹痛、脱肛、女人血冷不受胎、中风、水肿鼓胀、肠炎、产后尿潴留。2、水分:定位:脐上1寸。主治:帮助恢复腹部肌纤维的弹性,有利于收腹祛脂同时可消除水肿,小便不利,腹痛。3、水道:定位:下腹部脐下3寸、旁开2寸。主治:增强腹直肌弹力纤维的弹性增强水液代谢能力,有利于皮下脂肪的消除,对痛经、闭经、小便不利有效。4、天枢:定位:脐旁开2寸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月经不调等。5、归来:定位: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当前正中线旁开2寸。主治:活血化淤、调经止痛、月经不调、带下、卵巢炎、秘尿系统疾病、阴*痛、男女生殖器疾病。 8、子宫保养配穴:取穴:神阙、水分、天枢、关元、中极、子宫。生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生孩子,这是女性的宿命也是一种福份。十个月,更确定地说是280天,子宫便成

了养育宝贝儿最安全的窝,那么怀孕时子宫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没有怀孕的子宫大概象女性的拳头,长度是 6~8cm,体积是10ml,重量是70g左右,可是怀孕后,到快要生的时候会变得特别大,体积大概要增加500倍,达到5L左右,重量1.1kg。子宫出现问题常出现以下症状:如:下腹疼痛、腰痛、月经失调、骚痒、痛经、白带多、性交痛等症状,长期以来严重影响着女性的身心健康,不少病人羞于求医或者没有时间到医院治疗,一再贻误病情,以致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适应于宫颈炎、子宫炎、白带病变症等。 1、水道:定位:下腹部脐下3寸、旁开2寸。主治:增强腹直肌弹力纤维的弹性增强水液代谢能力,有利于皮下脂肪的消除,对痛经、闭经、小便不利有效。4、天枢:定位:脐旁开2寸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月经不调等。5、中极: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主治:增强腹部肌纤维的弹性,消除皮下脂肪的雍积、增强生殖和泌尿系统的功能,并可治疗阳痿、遗精及月经不调、蹦漏、带下等。6、子宫: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主治:调经理气、升提下陷、子宫下垂、月经不调、

艾灸4个穴位温补阳气

人于无病时,长灸关元、命门、气海、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命矣。”故艾灸之法可治未病、治未乱。四穴者,乃温补脾肾,扶养正气,保命之要穴也。 “关元”者,又名丹田,任脉之穴,在脐下三寸处,其居于下焦,真阴真阳关锁于此,为一身元气所在,乃生化之源,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 “命门”者,又名精宫,督脉之穴,在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男子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故称为命门。这两个穴位配合使用,用纯阳艾火常灸之,可振奋肾气,使肾阳充足,便能推动整个机体的气血循环运行。 “中脘”者,又名太仓,任脉之穴,在脐上四寸处。《难经》云:“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六腑与五脏互为表里,胃为五脏六腑之海,故古人云:“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死。”道家亦讲:“百谷之实土地精。”这是说明人赖百谷以养其身,凡养生调病者,当首应调和胃气,胃气调则生,是人体养生之要穴之一。 “三里”者,足三里也,在膝眼下三寸外一横指处,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输穴之一,胃腑的下合穴。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调补足三里,实培补后天,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灸足三里养生保健,我国古代有很多记载。《医说》讲:“若要安,三里莫要干。”意思是说若要保持身体的健康平安,应常灸足三里穴。古人还有“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寿至二百余岁”之说。明确提出无病之人,长灸足三里可以延年益寿,故称为长寿之灸。本穴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的功效。 常灸这四个穴位,能够起到温补阳气、补先天养后天的作用,从而改善阳虚引起的各种症状。 艾灸方法推荐 1.穴位艾灸 居家艾灸的可针对具体穴位的艾灸,用隔物灸或悬灸的方式,在穴位和穴位周围灸10-20分钟。梁文推荐以下经典艾灸部位: 【神厥穴】:神厥穴也就是肚脐。对肚脐艾灸能温补元气,缓解疲乏、身体虚弱、女性痛经。可选悬灸在肚脐上方做雀啄灸,或采用隔盐灸。

艾灸穴位

艾灸穴位 ——广州好轻松医疗健康团队分享 《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由于灸能益气温阳,而人身的阳气有"卫外而为固"的作用,若能使阳气保持常盛,正气充足,则病邪不易侵犯,身体就会健康。 艾灸五法 一、艾炷灸 艾炷灸施灸时所燃烧的锥 形艾团称艾炷。常分直接灸,又 分化脓灸和非化脓灸,与间接灸 两种。本疗法临床运用广泛,既 可保健,亦可治病,尤其适用于 虚寒证,如哮喘、胃肠病。 二、艾条灸 以艾条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上施灸者即艾条灸疗法,操作常分温和

灸、雀啄灸、回旋灸等。主要用以治疗寒湿痹证及其他多种虚寒性疾患。 三、药卷灸 药卷灸是在艾绒里掺进药末,用纸把艾绒裹起来成为药卷,点燃其一端而施灸。适应证大致同上两种灸法。 四、温针灸 先根据病性选穴施针,得气后留针,后将艾绒裹于针柄上点燃,直至燃尽,使热力通过针体传入机体,达到温经散寒等目的。 五、隔姜灸 取约2分厚生姜一块,置于选定的穴位上,再将艾炷置姜片上,点燃施灸。艾炷燃尽后,再放置艾炷反复施灸,一般至局部皮肤潮红为止。凡虚寒性疾病皆可以此疗法治之。 此外,与隔姜灸疗法大同小异的尚有“隔蒜灸”、“铺灸”以蒜泥铺于穴位上、“隔盐灸”、“附子灸、”、“隔葱灸”、“花椒灸”、“黄土灸”、“黄蜡灸”、“硫黄灸”、“药锭炎”、“药捻灸”等等,主治病证亦相差无几。 身体三大穴位 一、百会穴----百脉 于此交会,百病所主,故百 会穴的治症颇多。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 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取穴

方法: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主治疾病:百会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医学研究价值很高。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日常保健:按摩:用手掌按摩头顶中央的百会穴,每次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坚持按摩,低血压的现象就会逐渐消失。 二、涌泉穴; 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此穴位的寻找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此穴位的主治疾病: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

人体的穴位图及功能 讲解的很细致

人体的穴位图及功能讲解的很细致一:身体9要穴功效详解 1 少商 1.咽喉肿痛:三棱针点刺放血。方法:消毒穴位,医者用拇指由患者的大鱼际向指端推3~5次,最后一次停在指关节处,捏紧拇指,另一手持三棱针对准穴位快速刺入,针孔要大,挤出血10~15滴,使血由暗红变淡为宜。 2.外感身疼无汗:用0.5寸针刺该穴,捻转使局部刺痛。 3.中风急救:配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双手均刺,强刺激,或点刺放血。 2 合谷

1.冷嗽:受寒后咳嗽日久不愈,胸闷憋气,咽喉不爽,针之用补法:即得气后拇指向前用力,操作5分钟,可迅速理气宽胸。 配穴:三阴交用泻法,效佳。 2.牙痛:强刺激止痛好。 3.止汗,发汗:配复溜,汗多可止,无汗可发,合谷、复溜双侧均针,以出现针感为度。 3 手三里

消除针刺不当引起的后遗感。 方法:弹拨,如弹拨患者右侧之手三里时,医者与患者对面而立,用右手握住患者右手,使肘屈成90°,用左手的拇指弹拨患者右侧手三里穴处的肱桡肌,同时让患者活动不适之处,当即缓解或消失。 4 曲池

1.降血压(1、2期效果较好):直刺,得气后提插捻转数次,患者当即头脑清爽出针。 2.上肢要穴,可治半身不遂,肩周炎:直刺,得气后提插捻转、留针30分钟,每过5分钟行针1次;或针曲池穴得气后起针,叫患者活动。 3.丘疹及面部痤疮:直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5分钟行针1次,常配合谷,血海、三阴交,效更佳。 5 内迎香

治红眼病。取穴:在鼻孔内上方的鼻中隔处。针法:清洁鼻孔,用三棱针由鼻孔的外下方向内上方刺入,有阻力时即出针,血即流出。 6 液门穴 液门穴是一个消炎的药库,如果我们能善用它,很多疾病能当下见效。 液门,顾名思义:液体之门,有降浊升清的作用。液体在人身经络之中循经而行。有时人体表现的上火,并不完全是人体火多了,或者说水少了,很多时候是液体循行的道路不通畅了,有堵塞了,表现在堵塞的局部有病痛了,这时要想办法疏通液体循行的道路,液门穴当仁不让,我们可以用艾灸、按压治疗都会有效的,不少上火的症状当下能完全消失。

几种常见的艾灸方法

1 肠胃不太好,用艾灸足三里,神阙,关元。 2 扁桃体炎用艾条灸下颌下的扁桃体点和大椎穴。 3 大便不爽:艾灸(悬空灸)近10天肚脐和脐周足三里,按摩百会穴,感觉大肠蠕动增强,每天都有排气,也没有胃肠胀气现象了,便后清爽了再巩固治疗,每周2-3次。 4 反流性胃炎可以用化脓灸的方式在中脘穴、足三里还有丰隆处艾灸。 5 胆囊长了息肉:可以艾灸关元、期门、日月、阳陵泉. 6 艾灸可以治疗咽炎,方法是在大椎穴点刺放血后,拔罐,然后在艾灸。大椎和天突.(有慢性咽炎的,会导致晚上睡觉打呼。用艾灸盒绑在大椎穴或颈夹脊穴,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7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可以艾灸治疗,用四眼艾灸盒在腹部的胃经大面积艾灸,还有用单眼灸盒在足三里和梁丘艾灸. 8 糜烂性胃炎可以艾灸治疗,用四眼艾灸盒在腹部的胃经大面积艾灸,还有用单眼灸盒在足三里和梁丘艾灸可以艾灸治疗. 9 高血压可以艾灸大椎和百会. 10 艾灸可以治疗便秘。灸神阙、关元、足三里. 11 早泄可以艾灸关元、中级、八髎穴。 12 霉菌性阴道炎艾灸关元,中极,子宫归来,还有三阴交.如果有了很好的效果,就可以隔天一次了. 13 宫颈糜烂艾灸治疗此病有很好的疗效,取穴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可以艾灸治疗,是个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的疾病。 14 子宫肌瘤可以艾灸治疗,是个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的疾病。可以艾灸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 15 肾虚应该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八髎穴. 16 十二指肠溃疡,艾灸的话以中脘。关元、天枢、足三里和胃俞、脾俞、肝俞这些辅助穴位为主。 17 肩周炎,可以艾灸或直接灸更好,还可以灸后按摩。可以在天柱、肩井、肩髎、中府、曲池、外关和局部压痛点。 18 腰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艾灸和通窜部位艾灸。 19 功能性子宫出血,可以艾灸关元、子宫、三阴交和隐白. 20 宫颈炎可以用艾灸关元、带脉,加上五味消毒饮“蒲公英15g,金银花10g,野菊花10g,紫花地丁10g,天奎子10g”,不久即可全愈。 21 肝郁的厉害,口苦、还有焦虑症,先从百会、大椎和中脘足三里开始,逐步体会效果。 22 预防经常感冒,艾灸最有效果。可以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即可,用温和灸的方式或隔姜灸的方法。 23 提高免疫力的穴位是中脘、关元、足三里。 24 肝气不足,脾胃虚,肾阳虚。艾炙中脘、脾俞、肝俞、足三里。 25 过敏性鼻炎可以灸:迎香、印堂、肺俞、合谷、大椎。

女性养生艾灸穴位图

女性养生艾灸穴位图 穴位的定位及穴位的功效 1、神阙穴:肚脐 主治:温阳救逆、利水固脱。主治痢疾、绕脐腹痛、脱肛、女人血冷不受胎、中风、水肿鼓胀、肠炎、产后尿潴留。 2、水分: 定位:脐上1寸。 主治:帮助恢复腹部肌纤维的弹性,有利于收腹祛脂同时可消除水肿,小便不利,腹痛。 3、水道: 定位:下腹部脐下3寸、旁开2寸。

主治:增强腹直肌弹力纤维的弹性增强水液代谢能力,有利于皮下脂肪的消除,对痛经、闭经、小便不利有效。 4、天枢: 定位:脐旁开2寸 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月经不调等。 5、归来: 定位: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当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活血化淤、调经止痛、月经不调、带下、卵巢炎、秘尿系统疾病、阴*痛、男女生殖器疾病。 8、子宫保养配穴:取穴:神阙、水分、天枢、关元、中极、子宫。 生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生孩子,这是女性的宿命也是一种福份。十个月,

更确定地说是280天,子宫便成了养育宝贝儿最安全的窝,那么怀孕时子宫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没有怀孕的子宫大概象女性的拳头,长度是6~8cm,体积是10ml,重量是70g左右,可是怀孕后,到快要生的时候会变得特别大,体积大概要增加500倍,达到5L左右,重量1.1kg。 子宫出现问题常出现以下症状:如:下腹疼痛、腰痛、月经失调、骚痒、痛经、白带多、性交痛等症状,长期以来严重影响着女性的身心健康,不少病人羞于求医或者没有时间到医院治疗,一再贻误病情,以致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适应于宫颈炎、子宫炎、白带病变症等。 1、水道: 定位:下腹部脐下3寸、旁开2寸。 主治:增强腹直肌弹力纤维的弹性增强水液代谢能力,有利于皮下脂肪的消除,对痛经、闭经、小便不利有效。 4、天枢: 定位:脐旁开2寸 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月经不调等。 5、中极: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 主治:增强腹部肌纤维的弹性,消除皮下脂肪的雍积、增强生殖和泌尿系统的功能,并可治疗阳痿、遗精及月经不调、蹦漏、带下等。 6、子宫: 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常用针灸艾灸穴位图、十二正经、督脉、任脉高清穴位图 附(经络穴位常用主治功效)

常用针灸艾灸穴位图、十二正经、督脉、任脉高清穴位图附 (经络穴位常用主治功效) 正文索引[ 隐藏] 一、手太阴肺经循行图 二、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图 三、足阳明胃经循行图 四、足太阳脾经循行图 五、手少阴心经循行图 六、手太阳小肠经循行图 七、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图 八、足少阴肾经循行图 九、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图 十、手少阳三焦经循行图 十二、足厥阴肝经循行图 十三、督脉循行图 常用针灸艾灸穴位图、十二正经、督脉、任脉高清经络穴位图附(经络穴位常用主治功效) 一、手太阴肺经循行图 <img class="alignnone size-full wp-image-1957" alt="手太阴肺经"

src="https://www.wendangku.net/doc/cd7816545.html,/DownloadImg/2014/03/2 517/40230171_1.jpg" width="683" height="1024" /> 手太阴肺经主治疾病 主咳喘、心烦、掌中热、心里烦躁、咳喘 中府:胸骨旁开六寸(脾肺之气汇集的地方)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咳等。 天府:横隔膜下三寸(墨点)。肺开窍于鼻,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是补肾的穴位。(金生水)降逆气治疗高血压,哮喘。 孔最:掌横纹7寸。穴位较深,(郗穴是治急性病)是个汇聚的穴位。主管所有毛孔的穴位。(毛孔、鼻孔)治鼻出血,是痔疮的要穴,对感冒起发汗作用。治急性咳、咽喉痛有疗效 列缺:不好找。合骨相对凹点。治疗小儿遗尿,落枕、偏头疼,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疼。“头项寻列缺” 经渠:挠骨头外面骨头边缘。治疗咳的要穴(虚寒性的或肺热) 太渊:很深。用手的大拇哥攥住腕子硌着的穴位。是肺经的原穴,补气的效果非常好,是大补穴补气。脉的会穴可治静脉曲张。(心血管病)

艾灸常用穴位作用

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肾经原穴) 作用: 头痛目眩,咽喉肿痛,牙痛,耳聋,耳鸣,咳嗽,气喘,胸痛咳血,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 涌泉: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身体第一大除湿穴,第二大长寿穴) 作用: 口腔溃疡(吴茱萸粉+醋调成糊状贴于涌泉)、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怕冷症、肾脏病、下肢瘫痪、头顶痛、咽喉痛、失音、舌干、小儿惊风、癫痫、神经性头痛(配内关治疗心绞痛、配水沟穴、照海穴治癫痫。配太冲穴、百会穴治头项痛。) 内关: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挠则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作用: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和胃降逆(配睛明可止打嗝) 肩髎:在肩部于肩髃穴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作用:可治疗臂痛,肩重不能举、胁肋疼痛(主治肩周炎,可每日点按此穴5遍) 翳风:耳垂后耳根部,颞骨乳突与下颌骨下颌支后缘间凹陷处 作用:善治一切风疫(内风常导致中风、偏头痛,外风导致风寒感冒),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口噤、颊肿、牙痛、暴喑、牙车急痛、耳中湿痒、耳红肿痛、视物不清。还可治疗面瘫、腮腺炎、聋哑、颞颔关节痛 耳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作用:可用于治疗肾部原因导致的耳鸣、耳聋,主治耳聋,耳鸣,聤耳,牙痛,颈颔痛,唇吻强。耳鸣、聋哑、牙痛、以及其他常见的耳部疾病等,该穴是治疗多种耳疾重要的首选穴位之一。 支沟:在前臂背侧,当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伸臂俯掌,尺骨与桡骨之间 作用:主治头痛,耳鸣,耳聋,中耳炎;目赤,目痛,胁肋痛,肩臂腰背酸痛,落枕(配天枢、气海、足三里、丰隆可治习惯性便秘) 肩井: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 作用:主治肩关节紧张,肌肉僵硬、肩酸痛、头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 阳陵泉: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作用:1.慢性胆囊炎最怕阳陵泉2.筋会阳陵:主关节运动,治疗手腿关节疾患3.慢性胃炎(一面吐气一面压8秒,来回10次,配合足三里效果更好) 太冲:位于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肝经原穴,常按犹如自身的菊花茶降肝火效果最好)

艾灸穴位图

艾灸穴位图 ——广州好轻松中医美容保健团队分享 艾灸概述 中文名称:艾灸 英文名称:moxa-wool moxibustion 定义: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 成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体 表腧穴的灸法。 所属学科:中医药学(一级 学科);针灸学(二级学科);针 灸疗法及其他(三级学科) 治疗原理 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 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

应用范围 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历史传承 明朝《医学入门》云:“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疗还可以弥补药疗与针疗之不足。现代科学实验和临床实践证明,艾灸具有调整脏腑组织功能,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增加红、白细胞的数量和吞噬细胞功能,调整和提高肌体的免疫功能。通过一定的穴位艾灸,能使人体产生一种温和灼热的感觉。利用这种热力的作用,透入人体肌肤而产生的刺激,能促使血液循环通畅而起到治病和保健之功效。艾叶性温,有温经散寒之 作用;艾味芳香,有开毛窍,透 肌肤作用;艾能温通十二经脉, 通过艾灸能达到防病治病,保健 的目的。 手上穴位 一、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 1、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

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2、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二、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1、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2、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穴位:肾经(肾水) 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 1、补肾经:在小指 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 200~400次。 2、清肾经:自小指 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 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脚上穴位 人体足部穴位:涌泉穴,大敦穴,太冲穴,太白穴,太溪穴,申脉穴,丘墟穴,昆仑穴,足临穴,行间穴,里内庭穴,下痢穴,高血

妇科常用艾灸穴位图

1、卵巢保养: 2、子宫保养: 3、附件保养: 妇科常用艾灸穴位图 适应于雌性激素分泌减少引起的女性通经,月经不调,阴道干燥等症。适应于宫寒不孕,宫颈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等症状 适应于妇科炎症,骨盆炎症,下腹坠胀,乳房胀痛等症状。 灸法:可直接灸,也可隔姜、隔盐灸。 (1)、卵巢、子宫、附件是什么器官?功能是什么? 卵巢子宫附件是女性最重要的性器官,卵巢位于子宫两侧呈椭圆形,重量为5-6克,内部表面光滑,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并分泌雌激素(孕激素黄体素分泌的功能)雌激素的作 用十分广泛,可促进和调节女性的生殖器的发育和第二性特征的发育, 在雌激素作用下,女 性才得以保持女性的特征,亭亭玉立的身材和细腻无暇的皮肤。 (2)、卵巢、子宫、附件功能的降低会给女人带来怎样的危害呢? 医学界发现,由于卵巢子宫附件功能减低女性会出现自主神经失调, 内分泌失调,及失眠多梦,头晕眼花,耳鸣,惊慌,多汗乏力,易激动,记忆力减退,焦虑,肥胖,皮肤产生 色斑,粗糙起皱,乳房萎缩,阴部干松分泌物减少,性冷淡,痛经,月经失调,肠胃失调, 情绪不稳定,更年期提前等症状,这些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和容颜,给诸多的女性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压力,使幸福的生活出现了阴影。 (3)、女性生殖系统的保养有那些好处? 通过卵巢的保养(主要是靠下丘脑一一垂体一一性腺轴进行指挥调整) 唤醒女性自主雌激素的分泌,从而达到女性从里至外的改变,减少色斑皱纹,消除痛经及妇科炎症,消除性 冷淡等症状,重新塑造全新的自我。 (4)、哪些女性适应卵巢保养? 般女性在25岁以后由于生理的原因,特别是生活的压力,不良的饮食习惯环境的影 响,都会使卵巢子宫附件的功能降低。都适宜作此保养, 特别是伴有以下症状者,更应做卵 巢子宫附件的保养。 4、初潮过后,女性特征不明显,无腋毛,阴毛,乳房平坦,乳头内陷的发育不良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