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业水价评审汇报

农业水价评审汇报

农业水价评审汇报
农业水价评审汇报

2012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补助专项资金项目

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四支渠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项目

建设方案评审汇报材料

(2012年7月30日)

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好,下面我代表吴忠市利通区人民政府就吴忠市利通区四支渠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项目建设方案的编制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做简要汇报:

一、基本概况

1、2011年二支渠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项目情况

利通区是自治区第一批小农水重点县七个县区之一,也是2011年宁夏第一批两个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县之一,在自治区财政厅、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利通区小农水重点县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项目建设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别是已实施的二支渠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项目。通过完备的计量设施,管理正规的收费模式,推行合理的农业用水“终端水价”,二支渠灌区灌水周期由以前的10天缩短到目前的6天。截止目前二支渠灌区灌水秩序良好,没有发生一起水事纠纷。通过水务局的监测分析,效益评价,2012年二支渠灌区粮食产量将增长10%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57提高到0.7以上,年节水可达401万立方米,用水量下降20%,亩均水费下降5元左右。

二支渠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项目的成功实施,在利通区各乡镇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发挥了巨大的示范带动作用,成效显著,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及各级地方政府的肯定,灌区的用水户一致认可与支持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对利通区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提出了许多实用、开行的意见、建议。这些都为利通区申报实施2012年四支渠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项目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012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区选取原则

按照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做好2012年中央和自治区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宁财(农)发[2012]585号文件要求,在成功实施2011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项目建设的前提下,利通区按照面积集中连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规范、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具有向全地区推广典型价值的原则,选取了四支渠灌区做为2012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区,进一步加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配备完善的终端水量计量设施,加强农民用水协会规范化建设,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理民主”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探索推行终端水价改革。

3、示范区社会经济状况

四支渠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项目区位于利通区东南部,东临灵白公路,西至苦水河,南起东干渠,北至北大沟,灌溉面积3.2万亩。涉及到利通区金银滩镇、灵武市白土岗镇2市县的2个乡镇3个行政村2个农场32个生产队,涉及户数1993户,人口1.26万人,其中劳动力0.88万人。2011年末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6750元,属利通区乡镇社会经济发展中上等。灌区主要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面积集中连片,农业生产条件和种植结构在当地具有代表性。项目建成后,引导示范作用大,是项目实施最有利的基础条件。

4、示范区骨干渠道及末级渠系现状

示范区内灌溉水源为东干渠,骨干工程为四支渠,全长11.23公里,于2007、2012年采用“U”断面对上中段7.94公里进行了翻建

改造,下段渠道状况良好。示范区内末级渠系主要有斗渠32条47.62公里,已砌护19条30.5公里,农渠635条382.06公里。通过小农水重点县及整合农发项目,已砌护165条76.49公里,2013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将对四支渠灌区进行全覆盖节水改造,改造后四支渠灌区末级渠系砌护率将达到100%,这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在四支渠灌区实施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5、示范区内计量设施配备现状及水费收缴现状

示范区内支渠水量计量主要是秦汉渠管理处东三所负责,斗渠量测水由四支渠渠系农民用水者协会采用无喉道量水堰进行量测水,农渠没有计量设施。由于缺乏维修资金,无喉道量水堰长期运行,损坏严重,影响了计量水的精度,不能满足终端水价改革和计量收费的实际需要。

目前示范区水费收缴主要是按照自治区物价局、水利厅【2008】54号文件执行,核定利通区农业灌溉用水以支渠进水口为计量点计价,定额内水价是 3.05分/方,超定额用水水价是5.05分/方;以斗渠进水口为计量点计价,定额内水价是 3.40分/方,超定额用水水价是5.05分/方。

示范区已实现了量水到斗,执行的水价是定额内水价是3.40分/方,超定额用水水价是5.05分/方。示范区年平均用水量为3489万m3,年平均水费为105.89万元。示范区内目前亩均水费为64元左右。

6、示范区农民用水组织现状

示范区于2006年3月组建了四支渠渠系农民用水者协会,组建的协会成员共7人,协会下设灌溉淌水小组5个,配备淌水员15名。

在利通区民政局注册,属于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是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非营利性的群众性社团组织,是农民自己的管水组织。

协会自组建以来,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目前推行的灌溉模式是“四支渠渠系农民用水者协会+村级用水小组+一把锹淌水”。

三、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建设目标

坚持综合改革,着力解决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促进节约用水,降低农民水费支出,建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长效机制,保障灌排工程良性运行,使灌区末级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7以上,示范区节水20%,粮食生产能力提高10%以上。

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的建设任务及规模

工程的建设任务是借鉴2011年二支渠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成功经验,在四支渠灌区继续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项目,对四支渠的末级渠系进行测水标准断面砌护,完善末级渠系量测水设施。从而为下一步在整个利通区普及推行渠道“终端水价”进行示范,实行农民用水协会自主管理模式,从而达到节水、增产、增效的目的。

工程建设规模:改善节水灌溉面积3.2万亩,受益人口1.26万,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6,末级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80,节水率达到23.79%,粮食生产能力提高15.3%。

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的建设内容及投资

示范区主要建设内容分三部分,分别为工程建设、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及水价改革,其中:

(1)工程建设:斗渠测水标准断面砌护13条5.2km,农渠标准测水断面砌护635条59.566km,其中42条全程砌护23.986km,其余

593条进行测水标准断面砌护35.58km;农口闸门防盗锁具改造635套;配套设臵量测水设施78套,其中支渠4套、斗渠32套,农渠42套,新建测水井78座;配臵斗口自动控制闸门32套,新建自控闸门保护房32座;配臵水费收缴管理系统、渠道水情监测管理系统、闸门自动控制操作系统各1套,配臵系统应用软件2套;配臵终端控制系统显示屏1台;自控闸门供电系统配套30KVA变压器6台,高压线路0.9km,低压线路7.0km;农渠量测水设备供电配备太阳能电池板42套;架设电杆182根。

(2)农民合作组织建设:新建标准化收费大厅120m2,协会管理房维修108m2,新建协会院落围墙45m,硬化道路100米;配臵协会办公桌椅、床7套。配臵2台流速仪用来校核流量。

(3)水价改革:用水户培训1000人次,在吴忠市电视台、吴忠日报制作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专题片、专版,向示范区内所有用水户发放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致农民朋友一封信”、《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知识问答》手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知识”宣传挂历。利用宣传车在示范区内巡回宣传,悬挂横幅,刷写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政策墙头标语进行主题宣传。

按照本次示范区实施计划,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工程实施后完成后,终端供水计量点为农渠进口,项目区各渠道的终端供水量以核算到农渠进口的水量为基准。通过测算后末级渠系水利工程水价 2.46分/立方米。在确定国有水利工程供水价格与末级渠系水价后,测算终端水价。

通过测算,农业终端水价为6.27分/立方米。

项目概算总投资为1021.89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773万元,设备购臵费172.59万元,临时工程费9.46万元,独立费用66.85万

元(其中建设管理费38.20万元,工程勘测设计费28.65万元)。

项目总投资1021.8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511万元,占总投资的50%,主要用于工程建设、供水计量设施设备配套;自治区财政补助资金255万元,占总投资的25%,利通区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53万元,占总投资的15%,农民群众筹资投劳102.89万元,占总投资的10%。主要用于农民合作组织规范化建设和推进终端水价制度。

五、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实施计划

(1)2013年按照自治区物价局、水利厅【2008】54号文件核定的利通区农业灌溉用水标准执行,即以支渠进水口为计量点计价,定额内水价是3.05分/方,超定额用水水价是5.05分/方;以斗渠进水口为计量点计价,定额内水价是3.40分/方,超定额用水水价是5.05分/方。

(2)2013年以后,在自治区物价局、水利厅对灌区农业供水价格成本进行重新测算后,制定出合理的农业供水价格后,四支渠灌区将建立起正常的水价调整机制,分步实现成本水价到位之后,随着灌区节水工程建设的推进,根据成本费用变化情况,每三年测算报批一次,按照“小步快走”的原则,逐步调整到位。

(3)末级渠系终端水价按以下规划执行:

随着末级渠系节水改造项目的推进,按照集中连片推进的原则,在项目区按照测算的终端水价执行,即6.27分/m3。

六、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的示范效益

1、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后,灌溉效率明显提高,使农田灌溉做到适时、适量,节约大量水资源。灌水周期由15天缩短到10天。每年可节约水费

25.86万元,亩均水费下降8.08元。年亩均节水量为265m3,节水率达到23.79%。项目区农作物灌溉增产效益为351万元,粮食生产能力提高15.30%。

2、社会效益

(1)通过进一步完善农业供水计量设施,推广实用的量水装臵和设施,加强水费计量管理,建立灵活的调价机制,加快推行水价计价方式改革,进一步完善“终端水价”形成机制,建立良好的灌水秩序,减少水事纠纷,对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将有重要的意义。

(2)项目实施后,降低了广大农民的劳动强度,减少了清淤沟渠的劳动力,降低了每亩水费的支出,农业生产成本将大幅度降低,提高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3)项目实施运行后,有利于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推动农、林、牧生产和地方经济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有利于当地农牧业生产向高标准、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可以快速推进高效农业发展,改善农村面貌。

七、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为了保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项目保质保量完工,如期移交协会使用,利通区政府将成立以主管农业副区长任组长,水务局局长任副组长;财政局、物价局、水务局、民政局、农牧局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单位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成员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项目领导小组,负责该项目的组织领导、协调工作,全程负责工程的建设管理,直到工程竣工并交协会使用。同时,示范区协会主要负责人也将作为利通区的领导小组成员,参与示范区的各项目建设内容的实施、验收等。

随着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项目的实施,尤其是近几年农民用水协会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和运行,其规章制度会逐步健全完善,运行成熟,其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将会更强,加上农户参与的民主性、积极性、主动性非常高,完全具备项目建成后的管理维护能力。

2、投入保障

(1)建立稳定的财政支农资金增长机制。落实财政支农预算,确保每年支农资金增幅高于一般性财政收入增幅,确保每年财政超收部分重点用于农业投入。

(2)突出财政支农资金的导向作用,提高农业资金运作水平。统筹安排财政资金,形成资金使用合力,发挥支农资金规模效益。逐步减少对农业竞争性领域的财政性资金投入。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制定优惠投资政策,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开发农业,形成社会各方面投资和支持农业的新机制。

(3)发挥农民群众开发建设的主体地位。加大宣传力度,落实财政扶持优惠政策,推行“两议制”,即“一事一议”制和“人大议定制”相结合,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坚持做到公开、公正和透明,把农村劳动力最大限度地组织起来,积极投身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中去。

3、政策保障

(1)灌区农业用水推行“两费合一、一价到户”的终端水价制度,即到农户的终端水价由国管工程水价和末级渠系工程水价两部分构成。

(2)灌区在供水收费上将全面推行“计量到口,按方收费,开票到户,明白卡到户”的用水收费新机制。水费收缴要实行公开公示。

(3)末级渠系水费实行“专户管理、核准返还、监督使用”的托管办法。

我的汇报结束。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浅谈影响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的因素及对策探讨

浅谈影响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的因素及对策探讨 摘要:农业发展情况与国家经济之间有直接关系,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党 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逐步明晰农业水权,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 励机制,深化工程产权制度与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促进工程 长期良性运行。 关键词: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因素及对策 引言 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促进农业节水,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是有效缓解水资 源短缺的必然选择。自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以来,按照“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民增收,总体上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原则,有序推进全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1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义 为推进江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选取了江城县重点县2017年建设项目、2018年江城县高地片区山区小水网、和平村开发区山区小水网建设项目、江城县三国 庄园紫鹃园高效节水灌溉建设项目作为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为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维护,保障生产用水,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农业水利 工程水价目前仍低于供水成本,水管单位生存面临困难,农田水利设施难以正常 运行。积极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发挥价格杠杆在水资源优化配置、水需求调节等 方面的作用,促进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并 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对推动我县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促 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影响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的因素 一是群众意识观念转变困难。在大多数群众意识中,长期以来农业用水都是 不出钱,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最直接的就是一个从免费到收费的过程,意识观念转 变较为困难,所以加大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困难程度;二是产业结构的多 样性。江城县的产业主要以传统产业为主,茶叶、橡胶、咖啡、甘蔗、水稻,但 受限于江城县实际地形等原因,产业不集中、无规模等因素导致改革较为困难; 三是江城县降雨历时较长。江城县降雨较多,历时较长,主要产业中除水稻需水 量较大外,其余产业由降雨即可基本满足需水,故群众需水迫切程度不高,由此 加大了改革工作的困难程度;四是水利工程配套设施较少。江城县已建水利工程 相关配套计量设施较少,导致了改革工作的实施困难;五是县级财政困难,相应 的奖补机制难于兑现。 3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对策 3.1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按规定测算农业供水成本水价,综合考虑用水户承受能力与支付意愿、水资 源稀缺程度等因素,适当提高农业用水价格,推行终端水价与分类水价。 3.1.1计算田间水利工程供水成本水价 工程主要为田间水利工程,故此改革不考虑骨干水利工程相关费用。田间水 利工程供水成本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配水员劳务费用、维修养护费用、折旧费等。田间水利工程供水成本水价等于田间水利工程供水成本费用除以灌溉供水量。 3.1.2测算终端供水成本水价 农户终端供水成本水价=田间水利工程供水成本水价。

[工作汇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汇报

[工作汇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汇报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汇报 全国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后,XX省确定我市为省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县,按照国务院、省、市出台的意见、实施方案要求,我市联系实际、积极探索、先行先试,作了大量的改革推进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目标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全面深化农业及水利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是用水大户,也是节水潜力所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就是要在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范围内建立起合理反映农业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水价形成机制。具体目标为:一是农业用水价格总体达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具备条件的地区可提高到完全成本水平;二是农村基层用水组织规范组建、长效运转,农业水费计收基本到位;三是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普遍实行,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措施广泛应用;四是建立起可持续的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五是基本建成计量设施完善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 按照省、市要求,我市要先期探索、总结经验,到2020年完成89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改革任务。 二、我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推进情况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体系。被确定为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县后,于20XX年11月24日全市印发了,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长任副组长,发改、督查、农工办、财政、水利、农业、物价、工商、民政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印发了,由具体人员负责编制实施方案、制定政策、出台文件及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市水利局成立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技术指导小组,具体负责实施方案编制及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咨询、调研等,为全面推开全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20XX年,因人员变动和工作需要,各小组成员进行了相应调整。 二是广泛开展宣传培训。先后参加了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培训会和泰安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培训会、辅导会,组织相关人员到沂源县、博兴县考察学习了两县的经验做法;组织全市水利站长进行了培训,对改革的意义、要求、步骤、措施进行了讲解。在山东水利网、泰安日报、泰安水利网、XX政务网等媒体,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报道,群众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不断提高。 三是编制改革方案。通过招投标确定了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作为方案编制和技术指导单位,市水利局配合水利科学研究院对市内中型灌区、泵站灌区、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绩效评价办法试行

附件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绩效评价办法 (试行) 根据中发〔2017〕1号文件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6〕2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为落实省级人民政府改革主体责任,充分发挥评价工作的导向激励作用,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价对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 二、评价内容与指标 按照《意见》明确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总体目标和任务要求,评价内容分为工作开展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有关指标的分值和评价标准将根据改革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工作评价着重对工作机制落实责任、加强信息报送和宣传等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评价,共设置6项细化评价指标;任务评价围绕改革实施范围及夯实改革基础、水价形成机制和奖补机制等改革重点任务进行评价,共设置14项细化评价指标。具体评价指标详见附表。 三、评价方法与程序 (一)评价方法。评价工作采取自评自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 —1—

(二)评价程序。评价采取以下步骤: 1.各省自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照本办法设置的评价指标,总结评价期内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推进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评打分,于次年1月15日前将自评结果和评价依据(相关文件或证明材料)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以下简称“四部门”) 2.初步评议。四部门结合日常督导检查情况,对自评结果进行初步评议。 3.抽查评价。四部门按照一定比例确定抽查省份,并组成工作组进行实地评价。 4.综合评定。四部门对初评结果和抽查评价结果进行审议,对照评价指标打分并确定等级。 5.发文公布。评价结果于次年3月底前由四部门联合发文公布。 (三)评价等次确定。本评价采用标准分制(标准分=实际得分÷各省最高分×100),满分为100分。评价结果分为4个等级,得分90分以上为优秀,80分以上90分以下为良好,60分以上80分以下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四、评价结果应用 (一)本评价结果逐步纳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 (二)本评价结果作为中央安排资金绩效因素,与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新 —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项目建设管理情况汇报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项目建设管理情况 汇报 **市积极推行以奖代补机制,以完善末级渠系建设为重点,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主体,以灌区良性运行为目的,积极实施产权制度和农业终端水价改革,节水增收效果明显,初步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灌区运行模式。 一、基本情况 被称为“微型湖北”的**市位于江汉平原向鄂西山地的过渡地带,山区、丘陵、平原兼有。最高海拔为,最低海拔为,相对高差为。耕地面积66万亩,其中水田万亩,旱地万亩。主要种植作物有水稻、油菜、蔬菜、小麦、豆类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在—之间,径流深374mm,径流系数。由于**市地形较为复杂,气候多样,各个干旱时段的地区分布不同,轻重不一,极易出现伏秋连旱,干旱灾害十分频繁,对水稻生长极为不利。 在农业水价改革项目实施前,末级渠系工程建设管理废驰,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主要表现在:末级渠系年久失修,毁损严重;灌溉面积缩小,效益衰减严重;水量损失大,渠系水利用系数低;维护成本费用高,农民水费负担重。 针对这种情况,**市大力推行以奖代补机制,以完善末级渠系建设为重点,坚持把深化水价改革作为促进节

约用水的重要举措。2016年,节水灌溉面积达到万亩,占全市水田面积的%,成效十分显著。 二、改革措施 1、领导重视,政策扶持。末级渠系建设完善是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前提和基础。项目所在地政府极为重视末级渠道建设改造,成立了由市长任指挥长,分管副书记、副市长任副指挥长的末级渠系建设指挥部,各镇也相应成立了指挥部和工作专班,为末级渠系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同时,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末端灌溉渠系建设以奖代补政策的通知》的政策性文件。对由农业用水合作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的,集中连片百亩以上、过流能力/s的支渠以下的末端渠道节水改造项目,按推广U型渠改造方式,分U30、U50、U70和U70以上4种规格,每米分别补助10元、15元、20元和25元的材料费贴,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投入末级渠系建设的积极性。 2、深化改革,明晰产权。坚决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开展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结合实际,把项目区范围内的小水库、堰塘、引水渠、斗毛渠等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全部移交给农民用水户协会。协会将工程按照协会的《章程》分段承包给用水小组及用水户,让农民觉得是自己的产权,爱护渠道工程跟爱护自己的房屋产权一样来进行管理和维护。产权明晰后,农民投资维修、改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汇报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汇报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汇报 当阳市积极推行以奖代补机制,以完善末级渠系建设为重点,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主体,以灌区良性运行为目的,积极实施产权制度和农业终端水价改革,节水增收效果明显,初步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灌区运行模式。 一、基本情况 被称为“微型湖北”的当阳市位于江汉平原向鄂西山地的过渡地带,山区、丘陵、平原兼有。最高海拔为,最低海拔为,相对高差为。耕地面积66万亩,其中水田万亩,旱地万亩。主要种植作物有水稻、油菜、蔬菜、小麦、豆类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在—之间,径流深374mm,径流系数。由

于当阳市地形较为复杂,气候多样,各个干旱时段的地区分布不同,轻重不一,极易出现伏秋连旱,干旱灾害十分频繁,对水稻生长极为不利。 在农业水价改革项目实施前,末级渠系工程建设管理废驰,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主要表现在:末级渠系年久失修,毁损严重;灌溉面积缩小,效益衰减严重;水量损失大,渠系水利用系数低;维护成本费用高,农民水费负担重。 针对这种情况,当阳市大力推行以奖代补机制,以完善末级渠系建设为重点,坚持把深化水价改革作为促进节约用水的重要举措。2012年,节水灌溉面积达到万亩,占全市水田面积的%,成效十分显著。 二、改革措施 1、领导重视,政策扶持。末级渠系建设完善是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前提和基础。项目所在地政府极为重视末级渠道建设改造,成立了由市长任指挥长,分管副书记、副市长任副指挥长的末级

渠系建设指挥部,各镇也相应成立了指挥部和工作专班,为末级渠系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同时,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末端灌溉渠系建设以奖代补政策的通知》的政策性文件。对由农业用水合作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的,集中连片百亩以上、过流能力/s 的支渠以下的末端渠道节水改造项目,按推广U型渠改造方式,分U30、U50、U70和U70以上4种规格,每米分别补助10元、15元、20元和25元的材料费贴,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投入末级渠系建设的积极性。 2、深化改革,明晰产权。坚决贯彻落实当阳市政府《关于开展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结合实际,把项目区范围内的小水库、堰塘、引水渠、斗毛渠等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全部移交给农民用水户协会。协会将工程按照协会的《章程》分段承包给用水小组及用水户,让农民觉得是自己的产权,爱护渠道工程跟爱护自己的房屋产权一

2017年度水利发展资金(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初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要求建立健全水权制度,开展水权确权登记试点,探索多种形式的水权流转方式。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积极推广水价改革和水权交易的成功经验,建立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加强农业用水计量,合理调整农业水价,建立精准补贴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鼓励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扶持其成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护主体。积极发展农村水利工程专业化管理。 2016年2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 综合改革的意见》,目的是加快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促进农业节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省改革目标是在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范围内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起合理反映农业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必须尊重农民意愿,总体上不增加农民负担。水价制定要充分考虑农民承受能力,制度安排要最大程度惠及广大农户,让农民在高效用水前提下用的起水,在积极参与改革中共享改革成果。我省各地市按计划部署实施改革任务,依据山东省制定的整体推进计划制定了市级的总体推进计划,成立了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市改革任务的推进和实施。 二、项目绩效目标 (一)总体绩效目标 山东省制定了省级总体实施方案,计划用十年时间,即从2016年至2025年完成山东省境内8208万亩农业灌溉面积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并将改革任务分解到了17个地市。同时要求,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完善的地区要加快推进改革,用3—5年时间率先实现改革目标。 (二)年度绩效目标 根据省水利厅的安排,2017年度12月底前我省使用省级补助资金的16个市(不含青岛),计划完成改革面积235万亩。各市及所属县区在分配任务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年度实施计划,计划当年完成改革面积297.03万亩。 三、评价基本情况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制定计划,明确任务 为扎实推进我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确保如期完成改革任务,制定我区20xx度工作计划(泉洛发改[xx]78号),同时,按照《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四部门关于下达20xx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计划的通知》(闽发改价格[xx]802号)文件下达的改革建设任务1500亩,并将计划改革面积增加500亩。 (二)真抓实干,成效显现 根据《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四部门关于切实采取措施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通知》(闽发改商价〔2019〕420号)文件精神及我区20xx度工作计划,对列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乡镇,积极启动改革。9月18日召开了洛江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总体实施方案(xx-2025)审查会议,按目前水利统计年报我区耕地灌溉面积约3.33万亩,改革总计划覆盖面积约3.00万亩,占耕地灌溉面积的90.1%。共涉及四个乡镇,其中河市镇0.64万亩,马甲镇1.2万亩,罗溪镇0.85万亩,虹山乡0.31万亩,总体方案编制投入13.8万元,已通过市水利局审查。截止20xx12月,我区已完成改革任务1500亩,并新增了罗溪500亩,结合今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罗溪镇钟山片区同步实施,总投资约11.57万元,建设内容包括三角堰12个,超声波流量计5台以及管线附属设施,目前已完成完工xx亩。 (三)合理测算,制定水价

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机制;落实奖补资金,完善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以"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为基础,完善农业水权分配制度,健全改革体制机制,按《洛江区推进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将工作分解落实到各乡镇(街道)、区直各部门、各责任单位建立相应改革台账,建立监督检查和绩效,并将有关数据录入水价改革信息系统。目前我区农业用水价格参照《泉州市物价局关于农业用水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泉价[xx]64号)执行。 二、下年度工作计划 在历年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完成和总结试点成果,逐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2020年我区计划实施面积xx亩,选择条件较好的罗溪镇,涉及广桥村、洪四村等7个行政村,项目结合我区2020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同步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并完成审查,发挥典型示范,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工作,完善工作制度,着眼长远,努力构建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长效机制,并做好20xx农业水价综合工作绩效评价工作,进一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工作。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一、工作责任落实情况 在xx年由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xx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的基础上,xx年4月27日,县人民政府批转了《xx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联席会议制度》,相继于5月21日批转了《xx县灌区管理暂行办法(试行)》、《xx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水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试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最新)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为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促进农业节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水安全,根据《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我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X政办发〔X〕8X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编制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坚持综合施策、两手发力、供需统筹、因地制宜的原则,用5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水价总体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农业灌溉工程良性运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普遍实行,可持续的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基本建立,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技术措施广泛应用,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 二、重点任务 (一)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 1.分级制定农业水价。根据《X省定价目录》规定的价格管理权限,农业水价实行分级管理。中型灌区农业水价按照“国有骨干工程供水价格+末级渠系收费标准”的终端水价模式制定。中型灌区国有骨干工程农业水价实行政府定价,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农

业水价实行政府指导价,具备条件的可实行协商定价。小型水利设施农业水价可实行政府定价,也可实行协商定价。按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综合考虑供水成本、水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用户承受能力等,合理制定供水价格并适时调整,供水价格原则上达到或逐步提高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确有困难的地区要适当提高价格水平并采取综合措施保障工程良性运行;水资源紧缺、用户承受能力强的地区,农业水价可提高到完全成本。加强成本监审,每3-5年进行一次农业供水成本监审,根据监审结果适时调整农业水价。农业水价调整方案,由县物价部门按规定程序确定。 2.探索实行分类水价。区别粮油作物、经济作物、养殖业等用水类型,在终端末级渠系用水环节实行分类水价。统筹考虑用水量、生产效益、区域农业发展政策等,合理确定各类用水价格,用水量大或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用水价格可高于其他用水类型,科学确定粮油作物供水与经济作物供水比价。农业灌溉要优先使用地表水,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地下水超采区要采取有效措施,使地下水用水成本高于当地地表水,促进地下水采补平衡和生态改善。 3.逐步推行分档分时水价。农业用水实行定额管理,按照省级行业用水标准和用水户近三年实际用水情况,合理确定灌溉用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最新)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关系农业农村长远发展的重大改革,是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破解农业用水供需矛盾的有力途径。为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促进农业节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60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大精神,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坚持综合施策、供需统筹、因地制宜,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水价总体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普遍实行,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明晰,管护主体明确。农业灌溉工程良性运行,可持续的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基本建立,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技术措施广泛应用,农业种植结构实现优化调整。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 1.分级制定农业水价。根据《X省定价目录》规定的价格管理权限,农业水价实行分级管理。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由区物价部门按管理

权限和规定程序确定。按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综合考虑供水成本、水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用户承受能力等,合理制定供水价格并适时调整,供水价格原则上达到或逐步提高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加强成本监审,每3-5年进行一次农业供水成本监审,根据监审结果适时调整农业水价。小型水利设施农业水价可实行政府定价,也可实行协商定价,具体方式由区水务部门结合各镇(街道)实际情况予以确定。 2.探索实行分类水价。区别粮油作物、经济作物、养殖业等用水类型,在用水环节上实行分类水价。统筹考虑用水量、生产效益、区域农业发展政策等,合理确定各类用水价格。农业灌溉要优先使用地表水,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地下水超采区要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促进地下水采补平衡和生态改善。 3.逐步推行分档分时水价。农业用水实行定额管理,按照省级行业用水标准和用水户近三年实际用水情况,合理确定灌溉用水定额,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合理确定阶梯和加价幅度,促进节约用水。鼓励各镇(街道)因地制宜探索实行两部制水价、昼夜分时水价、丰枯季节水价。 (二)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 4.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制定具体的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办法,建立与节约用水成效、调价幅度、财力状况相匹配的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确保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对国有骨干工程供水价格与运

关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最新)

关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最新)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办发〔X〕2号)、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发改价格〔X〕1143号)和《XX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自治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158号)及《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X 政办字〔X〕200号)精神,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促进农业节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我区农田灌排工程良性运行和农村水利体制机制创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XX精神和总书记提出的十六字治水方针“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水安全,落实节水优先战略方针,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用水需求管理,坚持政府和市场协同发力,因地制宜,综合施策,以明晰水权、定额管理为前提,以完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为基础,以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逐步建立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促进农业节水增效和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助推农业现代化建设。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综合施策 加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与水权制度改革、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机制创新、投融资机制改革等其他相关改革的紧密衔接。综合运用工程配套、管理创新、价格调整、财政奖补、技术推广、结构优化等举措统筹推进改革。 (二)坚持两手发力 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促进农业节水,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作物合理用水需求,总体上不增加农民负担。 (三)坚持多方联动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涉及面广,要坚持区政府主导,发改局、财政局、水务局、农牧业局、国土资源局等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多方联动,合力推进改革。 (四)坚持供需统筹 既要强化供水管理,健全运行机制,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也要突出用水需求管理,全面提高农业用水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高效转变。 (五)坚持因地制宜 根据自身水源情况、农田水利工程现状和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土地流转、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调研论证,科学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切实可行的改革模式。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探讨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探讨 摘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与末级渠系节水改造是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分析了农业灌区农业水价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水价的改革措施,以为建立农田水利长效运行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水价;存在问题;改革措施 1存在的问题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与末级渠系节水改造是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建立农田水利良性运行机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切实解决农业灌区水利民生问题,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1]。多年来,农田水利工作围绕推进水价改革,进行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组建农民用水协会、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做了大量工作,保证了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农田水利良性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 (1)农田水利工程老化破损不配套。我国的灌溉工程绝大多数修建于20世纪50—70年代,设计标准低,工程质量不高,建筑物及设施配套不全,大多数灌溉工程已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工程破损严重,运转十分艰难。末级渠系老化破损、不配套更为严重,导致灌溉系统“上通下堵”、“肠梗阻”等现象普遍存在。据统计,由于工程设施损坏报废等原因,“十五”期间年均减少有效灌溉面积20.73万hm2。 (2)灌区末级渠系管理主体缺位。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化,以户为单元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完全建立,乡镇、行政村等基层管理组织的管理职能发生变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行、管理没有纳入农村基层政府的管理体制,末级渠系管理主体缺位,处于“农民管不了,集体不愿管,国家管不到”的被动状态。由于缺乏管理主体,农民用于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工投劳量急剧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工程的损毁,使原本落后脆弱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更加破旧。 (3)农业水价改革陷入困境,水费实收率下降。农村税费改革以来,水价改革难以推进,水费实收率不断下降。水费收入锐减使许多水管单位职工工资欠发,职工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基层水管单位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2改革措施 当前农田水利运行机制中存在以下3个问题:一是投入严重不足;二是用水管理体制和末级渠系工程产权制度等体制性改革严重滞后;三是农业水权制度尚未建立且未形成合理的水价机制,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积重难返、管理主体缺位、用水浪费和水资源配置效率低[2]。解决问题的思路要以农民用水自治为核心,以完好的水利工程体系为基础,以科学合理的终端水价制度为保障,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减轻农民用水生产成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推行农民用水管理自治。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依法登记、规范运作”的原则,进一步推进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能力建设,明晰权利和义务,把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真正培育成末级渠系的产权主体、改造主体和管理运营主体。 (2)建立灌区末级渠系工程产权制度。把改造完成的末级渠系工程移交给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明确归其所有。利用财政投入,引导广大农民有组织地对末级渠系工程进行节水技术改造,将工程维修养护、用水组织、水费计收等与末级渠系有关的用水事务由组织起来由农民自己管理。 (3)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制度。在体制改革和工程改造完成的基础上,慎重分析农民经济

全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最新)

全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最新)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118号)和省水利厅等五部门《关于贯彻落实〈x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x水农〔x〕4号)精神,推进我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紧扣“打造增长极、共建都市区、当好答卷人”目标要求,以总体上不增加农民负担为前提,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建立健全合理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可持续的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和节水激励机制为核心,完善基层农田水利建设和维修养护机制,促进农业节水减排,着力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乡村产业兴旺提供基础支撑和保障。 (二)目标任务。到x年全市基本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目标任务,初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水价总体达到或逐步提高到运行维护成本;基本建立农业用水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机

制,逐步形成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模式;大力推广先进农业节水技术措施,基本实现农田水利工程持续高效运行,农业用水户的节水意识明显提高。 (三)实施步骤。 1. 开展试点阶段。x年,x县在x年改革试点基础上全面完成改革任务;x市在x年改革试点基础上完成改革任务的60%;其余县(市、区)编制完成全县改革实施方案,选取1—2个区域开展试点区改革。 2. 全面推进阶段。x年,全市全面推开改革,探索建立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农业水价改革方式,制定和完善改革配套政策。x县、x 市、x城区、x县等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争取完成改革任务。 3. 改革巩固阶段。x年,全市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不断探索和总结实践经验,完善修订水价机制、精准补贴机制和节水奖励机制,巩固改革成果,实现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二、重点任务 (一)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 1. 合理制定农业水价。各县(市、区)要按照有关规定,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统筹考虑供水成本、水资源状况、农业用水户承受能力,精准补贴机制等因素,明确农业水价成本核定、价格制定原则和方法。参照农田水利维修养护定额,开展农业灌溉实际成本调查,分别组织测算大中型灌区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农业供水成本、大中型灌

兴安盟行政公署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兴安盟行政公署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的通知 【法规类别】价格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兴署办发[2017]21号 【发布部门】兴安盟行政公署 【发布日期】2017.04.17 【实施日期】2017.04.1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兴安盟行政公署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兴署办发〔2017〕21号 2017年4月17日) 各旗县市人民政府,盟直有关部门: 经盟行署同意,现将《兴安盟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兴安盟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6〕2号)和《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内政办发〔2016〕158号)精神,

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促进农业节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我盟农田灌排工程良性运行和农村水利体制机制创新,结合我盟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水安全,落实节水优先战略方针,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用水需求管理,坚持政府和市场协同发力,因地制宜,综合施策,以明晰水权、定额管理为前提;以完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为基础;以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逐步建立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促进农业节水增效和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助推农业现代化建设。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综合施策。 加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与水权制度改革、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机制创新、投融资机制改革等其他相关改革的紧密衔接。综合运用工程配套、管理创新、价格调整、财政奖补、技术推广、结构优化等举措统筹推进改革。 (二)坚持两手发力。 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促进农业节水,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作物合理用水需求,总体上不增加农民负担。 (三)坚持多方联动。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涉及面广,要以各级人民政府为主导,发展改革、财政、水利、农牧业等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多方联动,合力推进改革。 (四)坚持供需统筹。 既要强化供水管理,健全运行机制,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也要突出用水需

农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调研报告

农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调研报告 农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晨晖农庄位于都昌县春桥乡,成立于2012年,是专业从事有机农业生产和农村休闲体验的现代农业企业,农庄两期规划种养面积约4000亩,主要种植作物有果蔬种植区1700亩,饲养区800亩,水产品养殖区300亩,被评为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江西省休闲旅游示范点,并获得多项荣誉和国内外考察团的好评。农庄范围内的水利工程及计量设施基本完善,水源工程运行情况良好。灌溉水源工程,根据园区实际情况采取机井提水、水塘提水、水库自流等多种方式进行节水灌溉。 二、主要做法 一是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根据《江西省推进设施园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指导意见》的要求,并为进一步做好设施园区的水价改革工作根据晨晖农庄的实际情况,成立了以园区总经理彭习华为组长的水价改革团队,水利局技术人员和所在乡镇水务站站长参与。

二是参加了县级领导小组召开了水价改革工作动员会,学习了水价改革的相关政策和主要工作内容。 三是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并在园区设置了专门的水价综合改革办公室,安排了单独的档案柜,用于水价改革资料的收集存档。 四是聘请了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了都昌县晨晖农场设施园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计量设施是实现园区总量控制、农作物定额灌溉和计量收费的前提,下一步工作准备结合晨晖农庄的节水工程,完善计量设施,提高园区的用水管理,目前已经安装完成了一处。 六是制定了维修养护制度,园区的维修养护由晨晖有限公司自行负责,维修经费也由公司负责,根据维养制度,建立了维养台账,台账能反映何时何人维养何处。 七是制定了节水制度,为进一步做好园区的节水工作,制定晨晖农庄节水制度,制度明确作物灌溉实行定额管理,加强节水宣传,明确晨晖农庄的节水目标,并进一步加强园区用水计量的管理。 八是宣传示范,宣传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政策,强化节水教育,引导全民树立节水观念,提高有偿用水意识和节水意识,我们在晨晖农庄采取悬挂宣传横幅、树立宣传展示牌,宣传培训并邀请了江西新闻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等方式,多形式多渠道进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节水宣传。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办发〔X〕2号)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发改价格〔X〕1143号)、《X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169号)精神,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实现农田灌排工程良性运行和农村水利体制改革创新,促进农业节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合X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建立健全合理反映农业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改革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用水价格总体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普遍实行,可持续的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水权流转机制基本建立,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技术措施普遍应用,农业种植结构实现优化调整,促进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全面推行计量收费,到X年,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完善的县区率先实现改革目标;到X年全面完成改革任务。 二、主要任务 (一)夯实农业水价改革基础

1.完善供水计量设施。加快供水计量设施建设,按照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原则建设适宜的供水计量设施。大中型渠灌区全部实现斗口及以下计量供水,末级渠系根据管理需要细化计量单元,扬水站点要计量到泵站出口。地表水大中型灌区在骨干工程与末级渠系产权分界点必须设置供水计量设施,由灌区管理单位负责管理和计量,末级渠系范围内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复核。对末级渠系和小型灌区,根据灌溉模式、供水条件、管理方式等科学划分计量单元,合理设置计量设施,由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负责管理和计量。对于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要因地制宜配套喷灌、滴灌、管灌等节水设施,尚未配备计量设施的要抓紧改造;对于新建的农田水利工程,要同步建设计量设施。 2.建立农业水权制度。依据持续利用、留有余量、生活优先、注重生态、市场调剂的原则,确定各县区农业各类水源用水量,实行总量控制。县(区)按灌溉面积将农业水权分配给各用水户合作组织,有条件的地区分配到用水户,加快实现分水到户、水随地走、明晰水权。逐步建立农业水权交易制度,鼓励用水户转让节水量或结转下年使用。同一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内部的转让,由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统一协调、用水户之间平等协商;跨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转让,由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或灌区管理单位协调。县(区)政府或其授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灌区管理单位可予以回购。在满足区域内农业用水的前提下,鼓励节水量跨区域、跨行业转让。 3.加强水资源调配管理。完善配套设施,加快建成大中小型并举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全面提升引蓄灌排能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

2019年乡镇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20XX年乡镇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乡镇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根据《关于做好18年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工作总结暨编制18年度实施计划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17〕566号)和《XX县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我乡认真开展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保障 XX乡政府对改革工作相当重视,成立了以乡长陈军为组长,乡分管领导兰晰副乡长任副组长,相关乡干部为成员的“XX乡18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除此之外,各行政村也同时由各支部书记、主任、组长牵头成立工作小组,各级各科室各人员密切联系,协调解决推进工作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为改革工作的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快工程配套设施建设 一是加快农田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工程完好、配套设施齐全的灌排工程体系,鼓励和引导村民通过“一事一议”筹劳筹资等方式参与农田水利建设。二是同步完善供水计量设施。 三、建立农业水权制度 一是确定农业用水总量指标。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户等用水主体落实到具体水源。二是明晰农业初始水权。全乡范围内的水利设施均取得用水权证。 四、用水管理及水价标准 由乡政府牵头加强用水管理,目前全乡农业用水实行全免费政策。 五、强化宣传引导 做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政策解读,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布置宣传标语20余条,现场宣传6次,发放宣传资料近300册,多次走村入户推广农业节水措施,引导用水农户树立节水观念、增强节水意识,保障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平稳顺利实施。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按照我县的实施方案,同时结合全乡实际,根据水利工程分布和各地水资源需求情况,对农业水价改革区域和相关要求作适当调整,通过点面结合,资金引导、工程配套等办法,确保县改革方案在我乡如期推进、顺利完成。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XX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X政办﹝X﹞29号)和自治州发改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XX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X 发改价﹝X﹞295号)精神,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促进农业节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系统复杂的工程,政府、社会、农民等各方需要正确处理当前和长远、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寻求兼顾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形成推进改革的合力。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精神,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水安全的总体要求,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创X、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优化水资源配置,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完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为基础,以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为核心,以创X体制机制为动力,推行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X时期农业农村改革和现代水利建设的重

要工作内容,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高位推动落实,先易后难,逐步推进我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 1.坚持综合施策。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与水权制度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机制创X、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投融资机制改革紧密结合,综合运用工程配套、管理创X、价格调整、财政奖补、技术推广、结构优化等措施统筹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2.坚持两手发力。坚持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并举,既使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促进农业节水,也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保障农业基本用水需求,确保总体上不增加农民负担。 3.坚持供需统筹。加强供水管理,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需求管理,全面提高农业用水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农业用水方式转变。 4.坚持因地制宜。针对各乡镇不同的水资源条件、灌溉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结合土地流转、农业生产经营情况,加快推进农业水价改革。 5.坚持节水增效。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推广高效节水标准化、规模化、信息化技术。坚持水价调节、水权流转、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通过节水增效,促进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三)总体目标 用5年时间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方案编写提纲

附件5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方案编制提纲 1 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针对灌区发展的实际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提出推进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明确改革的总体思路。 1.1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按照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增加国家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要求,改革农业用水管理体制,加快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完善农业用水计量设施,推进农业用水计量收费,建立科学合理的终端水价制度,形成良性的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机制,以促进农业节水,切实降低农民用水成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2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促进节约用水,减轻农民用水成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遵循市场经济,综合配套政策。 1.3总体目标 1.3.1加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配备完善的计量设施,建设完好的水利工程设施; 1.3.2推进农业用水终端水价改革和农业用水计量收费,规范灌区末级渠系水价;

1.3.3推进农业用水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农民用水自治。 1.4总体思路 推进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规范化建设,建立以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农业供水管理体制,全面推行农民用水自治;以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技术改造奖补机制为激励,建立完好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理民主”的末级渠系工程产权制度;积极推进农业水价改革,科学测算农民水费承受能力,推行农业终端水价制度,完善计量设施,推行计量收费,整顿末级渠系水价秩序,降低农民用水成本。通过这些政策措施,逐步建立农田水利良性运行机制,进而实现促进节约用水、降低农民水费支出、保障灌排工程良性运行的改革目标。 2 现状调查 2.1示范区内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现状调查 调查分析示范区内现有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类型、管理范围与规模、登记状况、职责任务、能力建设、经费来源、运行服务以及作用发挥等情况及在这些方面存在的相应问题。 调查分析示范区内尚未成立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末级渠系的管理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2示范区内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工程和计量设施的现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