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2.2不等式的解集与区间

§2.2.2不等式的解集与区间

§2.2.2不等式的解集与区间
§2.2.2不等式的解集与区间

Sx-13-10-001 课题:不等式的解集与区间;主备人:姚福军;审核人:___;编写时间:2013.9.22;使用时间:____班级:姓名:

教学目标:

1、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2、会用数轴表示不等式解集

3、掌握用区间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方法

4、体会数形结合、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2、难点:用区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一、知识点:不等式解集的概念

1、在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中,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值的全体所构成的集合,叫做不等式的解集。

2、区间表示法

闭区间:实数集的子集 { x | a ≤ x ≤ b }叫做以 a , b 为端点的闭区间,记作[a,b] 开区间:实数集的子集 { x | a < x < b } 叫做以 a , b 为端点的开区间,记作(a,b)

半开半闭区间:实数集的子集{x|a≤x

实数集R 用区间表示为( -∞,+∞)-∞读作:负无穷大+∞读作:正无穷大

满足x≥a 的全体实数,可记作(a,+∞)

满足x≤a 的全体实数,可记作(-∞,a]

满足x

二、例题:用区间表示下列数集,并在数轴上表示

(1){x|-1

解:{x|-1

(2){x|-2≤x<2}

解:{x|-2≤x<2}表示为[-2,2)

Sx-13-10-002 1.3.1不等式的解集与区间;编写人:姚福军。审核人:_____;编写时间:______;使用时间:_____。姓名:班级:

Sx-13-10-001 课题:不等式的解集与区间;主备人:姚福军;审核人:___;编写时间:2013.9.22;使用时间:____班级:姓名:

不等式的解集与区间

【教学目标】1. 2. 通过教学,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由一般到特殊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乐于探究的良好思维品质,让学生从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用区间表示数集. 【教学难点】对无穷区间的理解.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数形结合法与讲练结合法.通过不等式介绍闭区间的有关概念,

并与学生一起在数轴上表示两种不同的区间,学生类比得出其它区间的记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区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为学习用区间法求不等式组的解集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教师提问: (1) 用不等式表示数轴上的实数范围; (2) 把不等式1≤x ≤5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设 a ,b 是实数,且 a <b . 满足 a ≤x ≤b 的实数 x 的全体,叫做闭区间,记作 [a ,b ],如图. a , b 叫做区间的端点.在数轴上表示一个区间时,若区间包括端点,则端点用实心点表示;若区间不包括端点,则端点用空心点表示. 全体实数也可用区间表示为(-∞,+∞),符号“+∞”读作“正无穷大”,“-∞”读作“负无穷大”. 例1用区间记法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 9≤x ≤10; (2) x ≤0.4.解 (1) [9,10]; (2) (-∞,0.4]. 练习1 用区间记法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这些区间: (1) -2≤x ≤3; (2) -3<x ≤4;(3) -2≤x <3; (4) -3<x <4;(5) x >3; (6) x ≤4. 例2 用集合的性质描述法表示下列区间:(1) (-4,0); (2) (-8,7]. 解 (1) {x | -4<x <0};(2) {x | -8<x ≤7}. 练习2 用集合的性质描述法表示下列区间,并在数轴上表示这些区间: (1) [-1,2); (2) [3,1]. 例3 在数轴上表示集合{x |x <-2或x ≥1}. x 1 -1

如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如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例如:x?2+2x+3≥0. 请大家写出解题过程和思路 解:对于高中“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这一块, 通常有以下两种解决办法: ①运用“分类讨论”解题思想; ②运用“数形结合”解题思想。 以下分别详细探讨。 例1、解不等式x2 -- 2x -- 8 ≥ 0。 解法①:原不等式可化为: (x -- 4) (x + 2) ≥ 0。 两部分的乘积大于等于零, 等价于以下两个不等式组: (1)x -- 4 ≥ 0 或(2)x -- 4 ≤ 0 x + 2 ≥ 0 x + 2 ≤ 0 解不等式组(1)得:x ≥ 4(因为x ≥ 4 一定满足x ≥ -- 2,此为“同大取大”) 解不等式组(2)得:x ≤ -- 2(因为x ≤ --2 一定满足x ≤ 4,此为“同小取小”) ∴不等式x2 -- 2x -- 8 ≥ 0的解为:x ≥ 4 或x ≤ -- 2。 其解集为:( -- ∞,-- 2 ] ∪[ 4,+ ∞)。 解法②:原不等式可化为: [ (x2 -- 2x + 1) -- 1 ] -- 8 ≥ 0。 ∴(x -- 1)2 ≥ 9 ∴x -- 1 ≥ 3 或x -- 1 ≤ -- 3 ∴x ≥ 4 或x ≤ -- 2。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 ∞,-- 2 ] ∪[ 4,+ ∞)。 解法③:如果不等式的左边不便于因式分解、不便于配方,

那就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进行左边因式分解, 如本题,用求根公式求得方程x2 -- 2x -- 8 = 0 的两根为x1 = 4,x2 = -- 2,则原不等式可化为:(x -- 4) (x + 2) ≥ 0。下同解法①。 体会:以上三种解法,都是死板板地去解; 至于“分类讨论”法,有时虽麻烦,但清晰明了。 下面看“数形结合”法。 解法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函数f(x) = x2 -- 2x -- 8 的图像 开口向上、与x 轴的两交点分别为(-- 2,0) 和(4,0), 显然,当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x ≥ 4 或x ≤ -- 2 时, 图像在x 轴的上方; 当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 2 ≤ x ≤ 4 时,图像在x 轴的下方。 ∴当x ≥ 4 或x ≤ -- 2 时,x2 -- 2x -- 8 ≥ 0, 即:不等式x2 -- 2x -- 8 ≥ 0的解为:x ≥ 4 或x ≤ -- 2。 顺便说一下,当-- 2 ≤ x ≤ 4 时,图像在x 轴的下方,即:x2 -- 2x -- 8 ≤ 0,∴不等式x2 -- 2x -- 8 ≤ 0 的解为:-- 2 ≤ x ≤ 4 。其解集为:[ -- 2,4 ]。 领悟:对于ax2 + bx + c >0 型的二次不等式,其解为“大于大根或小于小根”; 对于ax2 + bx + c <0 型的二次不等式,其解为“大于小根且小于大根”。例2、解不等式x2 + 2x + 3 >0。 在实数范围内左边无法进行因式分解。 配方得:(x + 1)2 + 2 >0。 无论x 取任何实数,(x + 1)2 + 2 均大于零。 ∴该不等式的解集为x ∈R。 用“数形结合”考虑, ∵方程x2 + 2x + 3 = 0的根的判别式△<0, ∴函数f(x) = x2 + 2x + 3 的图像与x 轴无交点且开口向上。 即:无论自变量x取任意实数时,图像恒位于x 轴的上方。 ∴不等式x2 + 2x + 3 >0的解集为x ∈R。

{高中试卷}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不等式性质及解法练习题3[仅供参考]

20XX年高中测试 高 中 试 题 试 卷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 期: 第7章 第1节 一、选择题 1.(文)(20XX·深圳市深圳中学)不等式(x -1)x +2≥0的解集是( ) A .{x|x>1} B .{x|x≥1} C .{x|x≥1且x =-2} D .{x|x≥1或x =-2} [答案] D [解析] 不等式化为????? x -1≥0x +2≥0或x +2=0, ∴x≥1或x =-2,故选D. (理)(20XX·天津文,7)设集合A ={x|x -a|<1,x ∈R},B ={x|1<x <5,x ∈R},若A∩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0≤a≤6} B .{a|≤2,或a≥4} C .{a|a≤0,或a≥6} D .{a|2≤a≤4} [答案] C [解析] |x -a|<1?a -1

函数,函数y =f ′(x)的图象如图所示.若实数a 满足f(2a +1)<1,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x -2 0 4 f(x) 1 -1 1 A.????0,32 B.??? ?-12,32 C.????12,72D.??? ?-32,32 [答案] D [解析] 由f ′(x)的图象知,f(x)在[-2,0]上单调递减,在[0,+∞)上单调递增,又由表知若f(2a + 1)<1,则-2<2a +1<4,∴-321,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专题2.1 不等式的性质及常见不等式解法(精练)(原卷版)

专题2.1 不等式的性质及常见不等式解法 一、选择题 1.(2019·北京高考真题(文))已知集合A ={x |–11},则A ∪B =( ) A .(–1,1) B .(1,2) C .(–1,+∞) D .(1,+∞) 2.(2019·全国高考真题(理))已知集合{} }2 42{60M x x N x x x =-<<=--<,,则M N ?=( ) A .}{43x x -<< B .}{42x x -<<- C .}{22x x -<< D .}{23x x << 3.(2020·山西省高三其他(理))已知集合2 {|20}A x x x =+->,{1,0,1,2}B =-,则( ) A .{2}A B = B .A B R = C .(){1,2}R B C A =- D .(){|12}R B C A x x =-<< 4.(2020·山东省高三二模)已知集合11A x x ?? = B .3a > C .1a < D .13a << 6.(2020·福建省高三其他(文))已知全集U =R ,集合{ }21M x x =-≤,则U C M =( ) A .()1,3 B .[]1,3 C .()(),13,-∞?+∞ D .(,1][3,)-∞+∞ 7.(2020·上海高三二模)不等式1 02 x x -≤-的解集为( ) A .[1,2] B .[1,2) C .(,1][2,)-∞?+∞ D .(,1)(2,)-∞?+∞ 8.(2020·浙江省高一期末)已知a ,b ∈R ,若0a b +<,则( ) A .22<0a b - B .>0a b - C .0a b +< D .>0+a b 9.(2020·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一期末(文))如果关于x 的不等式34x x a -+-<的解集不是空集,则参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1,+∞ C .(),1-∞ D .(] ,1-∞ 10.(2020·上海高三二模)已知x ∈R ,则“1x >”是“|2|1x -<”的(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1.1不等式的性质与解集

科 目数学授课 日期 课 时 4 教学 内容 1.1不等式的性质与解集班级 授 课 方 式 讲授法、练习法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的1、理解实数的大小与比较,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实数 并比较大小 2、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并学会应用性质比较大小 3、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并学会表 示不等式的解集 教 具 多媒体 重点1、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实数并比较大 小 2、应用不等式性质比较大小 3、不等式解集的表示 难 点 应用不等式性质比较大小 课后 分析 说 明 审阅签名:年月日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组织教学10分钟1、师生互相问候 2、检查学生出勤 1、师生互相问 候 2、向教师报告 出勤情况 设计意图: 营造课堂气氛 资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

新课导入10分钟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考察事物的时候经常要进行大 小、轻重、长短的比较。在数学中常应用不等式 知识来研究这类问题。不等式是进一步学习数学 和其他科学的基础,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不等式 的性质及其解法。 对问题进行思考 以及回答 设计意图: 导入本节课内容。 资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 讲授新课60分钟一、实数的大小 我们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 应关系 例如,点A与数2对应,点B与-3对应等,可以 看到,当数轴上一点P从左向右移动时,它对应的 实数就从小到大变化 数轴上的任意两点中,右边的点对应的实数比左边 的点对应 的实数大 例如,点A位于点B的右边,则点A对应的实数2 比点B 对应的实数-3大,即2>-3 在数轴上,如果点A在点B的右边,点A对应的实 数为a 点B对应的实数为b,则有a>b或b0?a>b a-b=0?a=b a-b<0?ab,那么a+m>b+m 如果ab且m>0,那么am>bm 如果a0,那么amb且m<0,那么ambm 1、学习实数的大 小 2、学习不等式的 性质 设计意图: 1、让学生掌握比较两个 实数大小的方法。 2、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集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 学习目标: 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 2.掌握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数形结合的能力,培养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的不等式,称为一元二次不等式。比如: . 任意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总可以化为一般形式:)0(02>>++a c bx ax 或 )0(02><++a c bx ax . 知识点二:一般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 (1)先看二次项系数是否为正,若为负,则将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 (2)写出相应的方程)0(02 >=++a c bx ax ,计算判别式?; ①0>?时,求出两根21x x 、,且21x x <(注意灵活运用因式分解和配方法); ②0=?时,求根a b x x 221-==; ③0--x x ; (3)0652 >--x x (4)0442 >+-x x ; (5)0542 >-+-x x ; (6)23262x x x -++<- 举一反三: 【变式1】解下列不等式 (1)02322 >--x x ; (2)02232 >+--x x (3)01442 ≤+-x x ; (4)0322 >-+-x x . (5)()()() 221332x x x +->+ 【变式2】解不等式:(1)6662<--≤-x x (2)18342 <-≤x x 类型二:已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求待定系数 例2 不等式02 <-+n mx x 的解集为)5,4(∈x ,求关于x 的不等式012 >-+mx nx 的解集 举一反三: 【变式1】不等式0122 >++bx ax 的解集为{} 23<<-x x ,则a =_______, b =________ 【变式2】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02<++b ax x 的解集为)2,1(,求关于x 的不等式0 12 >++ax bx 的解集. 类型三:二次项系数含有字母的不等式恒成立恒不成立问题 例3 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03)1(4)54(2 2 >+---+x m x m m 对一切实数x 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举一反三: 【变式1】 若关于x 的不等式01)12(2≥-++-m x m mx 的解集为空集,求m 的取值范围. 【变式2】若关于x 的不等式01)12(2≥-++-m x m mx 的解为一切实数,求m 的取值范围. 【变式3】若关于x 的不等式01)12(2≥-++-m x m mx 的解集为非空集,求m 的取值范围.

2.2.1不等式的解集与区间.doc

班级:课时:2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题:§2.2.1不等式的解集与区间 目的要求: 掌握区间的概念,会用区间表示相关的集合,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培养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掌握区间的概念,掌握写区间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难点是理解无穷区间的概念,会对区间端点的进行取舍. 教学方法及教具: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与观察法相结合完成教学,多媒体设备与作图工具辅 助教学. 教学反思: 作业或思考题: (1)读书部分:复习教材中§2.2.1; (2)书面作业:修改课堂练习并完成学习手册第 49 50 页中强化练习 1—3.

教学过程 *揭示新知识 数学和诗歌一样,有着独特的简洁美.我们在初中 学过不等式、在第一章学习了集合描述法,有没有更简 洁的表示范围的方法呢? 这就是我们将要研究学习的 2.2.1 不等式的解集与区间. *创设情景新知识导入 提出问题 某段高速公路规定汽车的行驶速度有限制,最低速度为 60km/ h ,最高速度为 120km / h ,如何表示汽车的行驶速度的范围? 解决问题 不等式: 60 v 120; 集合:v 60 v 120 ; 数轴:位于60与120 之间的一段包括端点的线段. 归纳小结教师学生设计 时间活动活动意图 05 介绍倾听点明教分钟说明了解学内容 05 播放观看通过实分钟课件课件例引导 质疑思考学生探 索新知 识,并 启发学 生体会 引导自我区间的 分析建构表示. 除了用集合描述法表示行驶速度范围,如何用更简 洁的形式表示? * 观察思考探索新知25 不等式的概念归纳探究通过不分钟 等式解 在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中,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集概念 数值的全体所构成的集合,叫做不等式的解集.和及其表示方 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法的讲 ( 1)性质描述法讲解理解解,引 导学生 例如:不等式 2 5x 0 的解集可表示为 理解区x 间的概 2 5x 0 .念,为 x x 后续学 ( 2)区间表示法 习做准强调记忆备. ①有限区间 设 a, b R,且a b .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师版).doc

初二下册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基础)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性质; 2.能够熟练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3.掌握不等式解集的概念并会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例如, 2 x50 是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 3 要点诠释: (1)一元一次不等式满足的条件:①左右两边都是整式( 单项式或多项式 ) ; ②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 1. (2)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同点:二者都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左边”和“右边”都是整式. 不同点:一元一次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由不等号“<” 、“≤”、“≥”或“>”连接,不等 号有方向;一元一次方程表示相等关系,由等号“=”连接,等号没有方向.要点二、一元一次不 等式的解法 1.解不等式:求不等式解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类似,其根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将不等式逐步化为:x a (或 x a )的形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为:(1) 去分母; (2) 去括号; (3) 移项; (4) 化为ax b(或ax b)的形式(其中a 0); (5) 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到不等式的 解集 . 要点诠释: (1)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每个步骤并不一定都要用到,可根据具体问题灵活运用. (2)解不等式应注意: ①去分母时,每一项都要乘同一个数,尤其不要漏乘常数项; ②移项时不要忘记变号; ③去括号时,若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号里的每一项都要变号; ④在不等式两边都乘以( 或除以 ) 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要点三、不等式的解及解集 1.不等式的解: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2.不等式的解集: 对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它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要点诠释: 不等式的解是具体的未知数的值,不是一个范围 不等式的解集是一个集合,是一个范围.其含义: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学设计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设计思想】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获得数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逐步形成数学观念和数学意识;倡导学生探究性学习。这与建构主义教学观相吻合。本节课正是基于上述理念,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强调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实现知识的重构,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本节课的设计以问题为中心,以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主线展开。这种安排强调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必修5第三章《不等式》第二节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本节主要内容是从实际问题中建立一元二次不等式,并能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这一节共分三个课时,本节课属于第一课时,课题为《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学数学的目的在于用数学,除了让学生探究并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外,更重要的是要领悟函数、方程、不等式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价转换等数学思想。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就开始接触不等式,并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自主预习与课上探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究与讨论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等价转化和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难点】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数的关系。 【教学策略】 探究式教学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界定问题——选择问题解决策略——执行策略——结果评价) 【课前准备】 教具:“几何画板”及PPT课件. 粉笔:用于板书示范.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一、知识梳理 1.“三个二次”的关系 2.常用结论 (x-a)(x-b)>0或(x-a)(x-b)<0型不等式的解法

口诀:大于取两边,小于取中间. 二、例题讲解 题型一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 命题点1 不含参的不等式 例1 求不等式-2x 2+x +3<0的解集. 解 化-2x 2+x +3<0为2x 2-x -3>0, 解方程2x 2-x -3=0得x 1=-1,x 2=3 2 , ∴不等式2x 2-x -3>0的解集为(-∞,-1)∪(3 2,+∞), 即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3 2,+∞). 命题点2 含参不等式 例2 解关于x 的不等式:x 2-(a +1)x +a <0. 解 由x 2-(a +1)x +a =0得(x -a )(x -1)=0, ∴x 1=a ,x 2=1, ①当a >1时,x 2-(a +1)x +a <0的解集为{x |11. 若a <0,原不等式等价于(x -1 a )(x -1)>0,

解得x <1 a 或x >1. 若a >0,原不等式等价于(x -1 a )(x -1)<0. ①当a =1时,1a =1,(x -1 a )(x -1)<0无解; ②当a >1时,1a <1,解(x -1a )(x -1)<0得1 a 1,解(x -1a )(x -1)<0得11}; 当a =0时,解集为{x |x >1};当01 时,解集为{x |1 a

人教版初一下数学-不等式的定义及性质 ]讲义(教师版)

1.了解不等式的意义,理解不等式解集的含义,会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2.理解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并会用它们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重点:不等式的定义、列不等式和不等式的性质; 难点:不等式的解、解集的表示方法以及不等式性质的运用. 第12讲不等式定义及其性质

不等式的定义 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例如:2 ≤≥等都是不等式.-<-+>-+++>≠ 52,314,10,10,0,35 a x a x a a 2.常见的不等号有5种:“≠”、“>”、“<”、“≥”、“≤”. 注意:不等式32 ≥成立. =成立,所以不等式33≥成立;而不等式33 ≥也成立,因为33 3.不等号“>”和“<”称为互为相反方向的符号,所谓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就是指原来的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成与其相反的方向,如:“>”改变方向后,就变成了“<”. 例1.下列式子<y+5; 1>2; 3m﹣1≤4;a+2≠a﹣2中,不等式有()个. A.2 B.3 C.4 D.1 【答案】C 【解析】<y+5;1>2;3m﹣1≤4;a+2≠a﹣2都是不等式. 练习1.下列数学表达式中,①﹣8<0;②4a+3b>0;③a=3;④a+2>b+3,不等式有() A.1个 B. 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解析】①②④都是表示不等关系,③表示相等关系. 练习2.在式子﹣3<0,x≥2,x=a,x2﹣2x,x≠3,x+1>y中,是不等式的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答案】C 【解析】﹣3<0,x≥2,x≠3,x+1>y都是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 利用不等式的定义,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不等式. 列不等式 1.根据已知条件列不等式,实际上就是用不等式表示代数式间的不等关系,重点是抓住关键词,弄清不等关系. 2.步骤:①正确列出代数式;②正确使用不等号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不等式,称为一元二次不等式。比如:. 任意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总可以化为一般形式:或 . 知识点二:一般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设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为且,,则相应的不等式的解集的各种情况如下表: 注意: (1)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是相应的不等式的解集的端点的取值,是抛物线与轴的交点的横坐标; (2)表中不等式的二次系数均为正,如果不等式的二次项系数为负,应先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转化为二次项系数为正的形式,然后讨论解决; (3)解集分三种情况,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 与的解集。 知识点三: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 (1)先看二次项系数是否为正,若为负,则将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 (2)写出相应的方程,计算判别式: ①时,求出两根,且(注意灵活运用因式分解和配方法); ②时,求根; ③时,方程无解 (3)根据不等式,写出解集. 知识点四:用程序框图表示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c>0(a>0)的过程规律方法指导 1.解一元二次不等式首先要看二次项系数a是否为正;若为负,则将其变为正数;2.若相应方程有实数根,求根时注意灵活运用因式分解和配方法; 3.写不等式的解集时首先应判断两根的大小,若不能判断两根的大小应分类讨论;4.根据不等式的解集的端点恰为相应的方程的根,我们可以利用韦达定理,找到不等式的解集与其系数之间的关系; 5.若所给不等式最高项系数含有字母,还需要讨论最高项的系数 二次函数()的图象

经典例题透析 类型一: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1.解下列一元二次不等式 (1);(2);(3) 思路点拨:转化为相应的函数,数形结合解决,或利用符号法则解答. 总结升华: 1. 初学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应尽量结合二次函数图象来解决,培养并提高数形结合的分析能力; 2. 当时,用配方法,结合符号法则解答比较简洁(如第2、3小题);当 且是一个完全平方数时,利用因式分解和符号法则比较快捷,(如第1小题). 3. 当二次项的系数小于0时,一般都转化为大于0后,再解答. 举一反三: 【变式1】解下列不等式 (1) ;(2) (3) ;(4) . 【变式2】解不等式: 类型二:已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求待定系数 2.不等式的解集为,求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

不等式的性质及解集

一.选择题(共27小题) 1.已知a>b,则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2<b﹣2 B.﹣2a<﹣2b C.|a|>|b|D.a2>b2 2.若x+a<y+a,ax>ay,则() A.x>y,a>0 B.x>y,a<0 C.x<y,a>0 D.x<y,a<0 3.若a<b,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正确的是() A.a﹣b>0 B.a+b>0 C.ab>0 D.﹣a>﹣b 4.已知实数a,b满足a+1>b+1,则下列选项错误的为() A.a>b B.a+2>b+2 C.﹣a<﹣b D.2a>3b 5.当x<a<0时,x2与ax的大小关系是() A.x2>ax B.x2≥ax C.x2<ax D.x2≤ax 6.实数a,b,c满足a<b<0<c,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A.ac>bc B.|a﹣b|=a﹣b C.﹣a<﹣b<﹣c D.﹣a﹣c>﹣b﹣c 7.如果c为有理数,且c≠0,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A.3c>2c B.C.3+c>2+c D.﹣3c<﹣2c 8.如果0<x<1,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B.C.D. 9.若a<b<0,则下列各式错误的是() A.a﹣2<b﹣2 B.C.D.2a﹣1<2b﹣1 10.已知a<b,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a2<ab B.ab<b2C.D.7a﹣7b<0 11.若0<x<1,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x2>>x B.>x2>x C.x>>x2D.>x>x2 12.如果a<b<0,那么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A.﹣3a<﹣3b B.a3<b3C.a2<b2D.c﹣a<c﹣b 13.已知﹣4x>3,则下列不等式中,错误的是() A.﹣4x+1>4 B.﹣4x﹣3>0 C.x>﹣D.﹣x>1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哈对青一中高中(数学)学科新授课学案课题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 2会利用图像求一元二次不等式(a>0)的解集 3会求一元二次不等式(a>0)的解集 过程与方法:培养数形结合的能力,培养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勇于创新精神,同时体会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 重点1会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2会利用图像表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难点会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知识滚动1.若A={x|x+1>0},B={x|x-3<0},则A∩B=() A.(-1,+∞) B.(-∞,3) C.(-1,3) D.(1,3) 2.设a,b∈R集合{a,1}={0,a+b},则b-a=() A.1 B.-1 C.2 D.-2 新课导学一、复习导入 6 2- - =x x y学生思考括号内的形式: ①当x取何值时,0 = y即0 6 2= - -x x(此形式为一元二次方程) ②当x取何值时,0 > y即0 6 2> - -x x(此形式为一元二次不等式) ③当x取何值时,0 < y即0 6 2< - -x x(此形式为一元二次不等式) 二、新课探究 1、引导学生解0 = y即0 6 2= - -x x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并注意图形的位置关系 = ?(符号表示)= 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即与x轴有 两个交点的图形 解:①解方程: 3、一般形式:)0 ( 2> > + +a c bx ax或)0 ( 2> < + +a c bx ax (1)当= ?时,与x轴有一个交点() )0 ( 2> > + +a c bx ax解集: )0 ( 2> < + +a c bx ax解集: (2)当= ?时,与x轴有两个交点(),() )0 ( 2> > + +a c bx ax解集: )0 ( 2> < + +a c bx ax解集: (3)当= ?时,与x轴有个交点 )0 ( 2> > + +a c bx ax解集: )0 ( 2> < + +a c bx ax解集: 例1、解不等式0 2 3 22> - -x x 思考:①不等式的解0 2 3 22< - -x x呢?②不等式2 3 22< -x x的解呢? 升 级 训 练 1 .若集合{}0 |2≤ =x x A,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0 B、0A ?C、? = A D、A ?? 2.已知集合{}{} 26160,|()(2)0, M x x x N x x k x k =+->=---≤若M N=?, 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A 0 8> - - - +x x x的解集是 总 结 反 思 X1

高中数学知识点:不等式的性质及解法

不等式的性质及解法 知识要点: 不等式与等式有许多不同,主要包括: 1、等式两边同乘(或除)以一个数(或式),等式仍然成立;不等式两边同乘(或除)以一个数(或式),不等式能否成立,要考虑该数(式)的符号, 即a b ac bc c ac bc c ac bc c >?>>>=<?->?< 这个性质等式中也存在,即a b b a =?=, 对称性说明了每一个已知的不等式都有两种形式,如:a b ab a b R +≥∈2(,) 这个基本不等式本身就有a b ab 222+≥及222ab a b ≤+两种形式,要能灵活运用。当然若进行等价转化还会有许多变式。 (2) 传递性 a b b c a c >>?>, 这个性质是媒介法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依据,是放缩法证明不等式的依据。 (3) 移项法则 a b a c b c >?+>+ 如:x x +>?>-321,相当于在x +>32这个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3得到的。 3、运算性质: (1)加法运算:a b c d a c b d >>?+>+, (2)减法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 a b c d a b d c a d b c >>?>->-?->-,, (3)乘法运算:a b o c d ac bd >>>>?>>,00 (4)除法运算:统一成乘法运算 a b c d a b d c a d b c >>>>?>>>>?>>0001100,, (由y x =1在(0,+∞)上是减函数,c d d c >>?>>011 0) (5)乘方运算:a b a b n N n n n >>?>∈≥02(,) (6)开方运算:a b a b n N n n n >>?>∈≥0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个性化教案 授课时间:备课时间: 年级:课时: 课题: 学员姓名:授课老师:教学 目标 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高次不等式和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数三者的关系,通过二次函数函数图象研究对应不等式解集的方法。 教学内容复习引入: 1.画出一次函数7 2- =x y的图象,并从图像上观察得到: (1)当x为何值时,y=0? (2)当x为何值时,y>0? (3)当x为何值时,y<0? 从该题中引出以下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2.画出二次函数6 2- - =x x y的图像,函数图像与x 轴的位置关系,并从图像上观察得到: (1)当x为何值时,y=0?(2)当x为何值时,y>0? (3)当x为何值时,y<0? 方程的根不等式的解集 函数的零

若一般形式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对应不等式又如何求解呢? 0>? 0=? 0a )的图象 c bx ax y ++=2 c bx ax y ++=2 c bx ax y ++=2 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 00 2>=++a c bx ax 有两相异实根 )(,2121x x x x < 有两相等实根 a b x x 221- == 无实根 的解集)0(0 2>>++a c bx ax {}2 1 x x x x x ><或 ? ?????-≠a b x x 2 R 的解集)0(02><++a c bx ax {}21 x x x x << ? ? 思考:不等式0)4)(2(>--x x 的解集是 ; 如果二次项系数为负数时,先做等价转化,把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再利用函数图象求解。 归纳: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骤: (1)化为一般式:,且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整理化正) (2)判断对应方程是否有实根,如有实根则求出根;(判断求根) (3)根据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大致图象以及不等号的方向,写出不等式的解集;(大于取两边,小于取中间) (若a b ,则0))((>--b x a x <==> ,0))((<--b x a x <==> ) 例: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写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02632 <+-x x 2)01442 >+-x x 3)0322 >-+-x x

高考数学-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解法

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解法 第一部分:基础回顾 一、不等式的主要性质: (1)对称性:a b b a (2)传递性:c a c b b a >?>>, (3)加法法则:c b c a b a +>+?>; d b c a d c b a +>+?>>, (4)乘法法则:bc ac c b a >?>>0,;bc ac c b a 0,;bd ac d c b a >?>>>>0,0 (5)倒数法则:b a a b b a 110,> (6)乘方法则:)1*(0>∈>?>>n N n b a b a n n 且 (7)开方法则:)1*(0>∈>?>>n N n b a b a n n 且 二、一元二次不等式02>++c bx ax 和)0(02≠<++a c bx ax 及其解法 0>? 0=? 0a )的图象 ) )((212x x x x a c bx ax y --=++= ) )((212x x x x a c bx ax y --=++= c bx ax y ++=2 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 00 2>=++a c bx ax 有两相异实根 )(,2121x x x x < 有两相等实根 a b x x 221-== 无实根 的解集)0(02>>++a c bx ax {}21x x x x x ><或 ???? ??-≠a b x x 2 R 的解集 )0(02><++a c bx ax {}21x x x x << ? ? 注意:一般常用因式分解法、求根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顺口溜:在二次项系数为正的前提下:大于型取两边,小于型取中间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学反思

专题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学反思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的复习重点是1: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由于是复习课,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是这样安排复习的:一、我先给学生展示高考考纲及考情,再检测学生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及“三个二次”之间关系的理解,引导学生梳理相关知识点。这一环节反映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熟悉。(五六分钟)二、为了检测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应用情况,我要求学生完成,有三位学生主动板演,让其他学生批改,在引导学生一元二次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步骤,以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体现了先学后讲的课堂模式。这一环节只有一位没有完整的写出解题过程,后来有地四个同学补充完成。总体来说学生完成的还可以(大约12多分钟)。三、为了让学生明确本节知识在高考中的考察形式及出题难度,我选了两个热点题,启发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及其解答。从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过程反映出一部分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知识,而剩下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到位对知识逆用不熟悉,思考问题的角度单一,思维方法不灵活。另外运算能力还有待提高。还有由于时间关系,没能检查学生完成资料课时作业的对应联系。(大约15分钟) 通过本节课,有几个方面以后上课必须要注意: 1、教学内容安排要合理。每一节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好多,也不太少了。 2、课堂突发情况的调控能力还要提高。 3、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需要学习更多好的方法。 4、有效课堂必须是完整的课堂,无论是课前复习,新课导学,典型例题、当堂练习、学习小结还是当堂检测都应该完整完成。今后的课堂一定要向着这个目标努力。 5、在今后的复习中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及解法

姓名学科韦日辉 数学 学生姓名 年级年级 填写时间 教材版本 2014-- 北师大版 阶段观察期□:第()周维护期□本人课时统计第()次课共()课时 课题名称 课时计划 共()课时 (全程或具体时间) 上课时间:00-:00同步教学知识内容 教学目标 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及解法中考要求 内容 不等式(组) 不等式的性质 基本要求 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 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 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略高要求 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 出不等式(组). 会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比较两个实 数的大小. 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由两个一 较高要求 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 解一元一次不 等式(组) 的解的意义,会在数轴上表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问 示(确定)其解集. 例题精讲 会根据条件求整数解.题.

⑴ x 的 与 6 的差大于 2 ; ⑵ y 的 与 4 的和小于 x ; > ) < ) 板块一、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 ?不等式的概念 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例如: -5 < -2, a + 3 > -1 + 4, x + 1 ≤ 0, a 2 + 1 > 0, x ≥ 0,3 a ≠ 5a 等都是不等式. 2.常见的不等号有5种:“≠”、“>”、“<”、“≥”、“≤”. 注意:不等式3≥2成立;而不等式3≥3也成立,因为3=3成立,所以不等式3≥3成立. 3.不等号“ > ”和“< ”称为互为相反方向的符号,所谓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就是指原来的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成与其 相反的方向,如:“ > ”改变方向后,就变成了“ < ”。 【例1】用不等式表示数量的不等关系. (1) a 是正数 (2) a 是非负数 (3) a 的相反数不大于 1 (4) x 与 y 的差是负数 (5) m 的 4 倍不小于 8 (6) q 的相反数与 q 的一半的差不是正数 (7) x 的 3 倍不大于 x 的 1 3 (8) a 不比 0 大 【巩固】用不等式表示: 1 2 5 3 ⑶ a 的 3 倍与 b 的 1 2 的差是非负数; ⑷ x 与 5 的和的 30% 不大于 -2 . 【巩固】用不等式表示: ⑴ a 是非负数; ⑵ y 的 3 倍小于 2 ; ⑶ x 与1 的和大于 0 ;⑷ x 与 4 的和大于1 ?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基本性质: 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方向不变. 如果 a > b ,那么 a ± c > b ± c 如果 a < b ,那么 3x + 2 ≥ a( x - 1) 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如果 a > b ,并且 c > 0 ,那么 ac > bc (或 如果 a < b ,并且 c > 0 ,那么 ac < bc (或 a b c c a b c c 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