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天上的街1有用教案

天上的街1有用教案

天上的街1有用教案
天上的街1有用教案

《天上的街市》教学案例

《天上的街市》教学案例

初语组李秀芳

【教材分析】

20年代初期,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他们豢养的各派军阀统治着。诗人在苦闷中彷徨同,他不满现实,热烈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浪漫气息浓郁的《天上的街市》。诗人用“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暗示了那里的美好、富足,使诗人为之不平的人世黯然失色。读者谙熟的人间街市,处处都烙下统治者丑恶的印记。一面是荒淫,一面是赤贫;既有寄生的傲慢阔佬和妖艳女人,趾高气扬的外国巡捕,又有踯躅的乞丐和拉客的娼妓……人间街市是剥削阶级罪恶的温床,秽行的橱窗。诗人理想中的天上街市,如炫目的光束,划开了现实的浓重夜色。

【现代教育设计思想】

这一时代距离学生较为遥远,有必要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必要的学习资源(文字材料、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等)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有助于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和,使学生在意义丰富的情景中主动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能力,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创意说明】主要采用探究式阅读教学方法,寻找文章美点,通过比较赏析两首诗歌,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继续练习朗读和默读,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美读”训练。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了解诗歌朗读方面的知识,学会赏析诗歌,培养联想和想像力。过程和方法:寻找文章美点;继续练习朗读和默读,进行个性化“美读”训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诗歌的朗诵、研读,使学生理解诗歌所蕴涵的深意,更深入地体会感受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通过对诗歌的朗诵、研读,使学生理解诗歌所蕴涵的深意,更深入地体会感受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教学难点】在熟读成诵中感受联想事物的美感和诗人美好情怀。

【学情分析】

1.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基本适应了新课程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自觉地查找和收集资料。一部分学生拥有电脑并能上网,这为查找和收集资料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途径和更为便捷的方式。

2.学生在教师经常性的诗歌朗诵熏陶下,已开始表现出对朗诵诗歌的兴趣和热情,有助于本诗教学和顺利进行。

3.学生已习惯了小组讨论、自我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本诗的情感把握应该可以通过小组互助合作的形式顺利完成。

【学法指导】

让学生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初步把握诗歌的情感,同时结合新学案和所查找资料,认真做好课前预习,提出疑问,在课堂小组讨论时尽力去解决。若还有疑问,全班讨论分析。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资料,制作课件,运用MP3技术、POWERPOINT画面展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可能从视觉、听觉角度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

境,更形象地理解诗歌所蕴涵的深意,更深入地体会感受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了解有关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

查找郭沫若的相关资料(图片、书籍、简介均可)。查阅诗歌的创作背景。【案例描述】

师: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灿烂,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常常回有许多遐思幽想。

请同学们欣赏一幅画,放飞你的思绪,展开联想。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想

一、二分钟)

生:我想到了住在月宫的嫦娥、玉兔和砍伐桂树的吴刚。

师:嫦娥是月宫仙子。

生:我想到了牛郎织女。

师:一个美丽的传说。

生:我想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师:一个凄美的童话故事。

大家知道吗?曾经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看到这静谧的夜空时,也想到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只不过传说中牛郎织女的结局是悲惨的、痛苦的,而诗人心中的牛郎织女则自由而幸福地生活在天上美丽的街市中。现在我们借郭沫若老先生的诗作一起去游历那美丽的“天上的街市”。

师:下面我简单地介绍一下诗人郭沫若。

生(读时代背景):

师:请同学们听课文的录音,注意要求:划出停顿,标出重音,感受诗中的饿意境和诗人的感情。

(学生听课文的录音。)

(四人小组合作,划出朗读的节奏,标出重音和品味感情基调。)

(学生交流。)

师:这首诗的节奏是轻松、柔和、舒缓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略带忧郁。老师把这首诗的节拍、重音已标好,请同学们对照一下自己的划分,看看有什么不同。

(老师范读。)

(学生酝酿感情,自由、放声地朗读。)

师指导:朗读诗歌要把握诗人的感情,注意停顿和重音,重音不是读得很响、很重,而是有意识地突出来,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相协调;停顿也是很自然的停顿。

(学生齐读。)

师:下面自我推荐或同学推荐朗读水平好的同学朗读,其他同学当评委。

(学生朗读。)

(学生点评。)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真好,那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些诗句呢?为什么喜欢?

小组可以交流一下。

(学生讨论。)

生:我喜欢第二节,感到神秘和亲切。

师:为什么觉得神秘呢?

生:因为天上有许多世上没有的珍奇。

师:你想象得出天上的街市会有哪些珍奇呢?

生1:有自由、幸福。

生2:有世上找不到的珠宝、钻石。

生3:有玛瑙、珍珠。

生4:珍珠、玛瑙世上有的,这个不好。

师:很认真。如果你到天上的街市,会买些什么物品呢?

生:我会买珍珠项链。

师;准备送给谁?

生:送给妈妈,因为妈妈的生日快到了。

师: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你来朗读一下第二小节好吗?

(生朗读。)

师:读得怎么样?

生:感情较平淡。

师:你来试试。

(生朗读。)

生:我喜欢第一节,写了美丽的夜景。

师:作者最先看到的是什么景物?

生:街灯,又由街灯联想到明星。

师:作者又由明星想到了什么?

生:天上的街市和牛郎织女以及街市上的物品和牛郎织女的生活。

师:你来读一下第一节,带着什么感情朗读?

生:带着向往的感情。

(生朗读。)

(学生点评。)

生:我喜欢第三、四小节,写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师: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请带着感情朗读。

生: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师:听过牛郎织女的传说吗?谁来为大家复述一下?

师:老师开个头,从前,有一位勤劳能干的青年名叫牛郎,他和一位名叫织女的仙女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可惜好景不长……谁为老师续说。

生:后来,王母娘娘知道了,用一根玉簪划了一条宽宽的天河,把他们俩分开了,从此,他们只能一年见一次面。

师:你觉得诗中所写的和传说中的一样吗?作者为什么把传说改写了?

生:表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师:诗人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优美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优美的街市,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充满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下面让我们再次欣赏诗歌,感受诗人的美好情怀吧!

(学生一边欣赏一边背诵。)

(学生齐背。)

(指名背。)

师:诗人由地上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编织了一幅神话般的美景。下面请同学们展开联想和想象,续写下面的句子。

1、牵牛花开放了,……

2、笼中的小鹦鹉,……

3、月光照在地上,……

4、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

生1:牵牛花开放了,好象正在吹奏的一个个小喇叭,报告着春天来临了。

生2:笼中的小鹦鹉,好象牢中的囚犯。

生3:月光照在地上,地上仿佛披上了一层银纱。

……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用心观察你周围的世界吧!插上想象的翅膀,老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也会成为一名诗人。

【课后反思】

我在这一节课教学设计上,能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节课重视学生诵读,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语感,通过朗读加深体验与领悟,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通过联想、想象的训练,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注意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但对话并不是让学生自发的讨论,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情感去钻研诗歌,进而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李镇西老师所说的“把自己的心摆进去”,或者说“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教师应该参与其中,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能做到感情融汇感情,思想碰撞思想,同时,教师的感情和思想也应该参与到学生的感情和思想之中,分享学生的收获。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环节来体现我的教学思想:一是重视让学生联系社会背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通过朗读作出自己的评价。二是通过诵读、品味、感悟三环节,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诗歌,独立阅读诗歌。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体验,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作出自己的判断。提倡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三是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诗歌要求学生多诵读,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让学生多诵读,让学生在反复、比较的诵读实践中增加语感,发展语感,加深领悟。四是设计联想、想象训练。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还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此外,利用多媒体,能人为创设情境,从视觉、听觉等角度多方位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积极思维,使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去探讨文本世界,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真正领悟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利用多媒体能尽可能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广泛的想象空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注重知识迁移,举一反三。在教学过程的课外延伸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歌联想、想象手法运用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二者的区别,初步学会使用这两种写作手法并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

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诗歌的创作背景与学生所处的时代有较大的差异,使得真正能领悟诗歌内涵并和作者有相同感受的学生为数不多。学生的积累不多,知识面不广,在课堂知识的迁移和能力训练中,学生的表现仍显肤浅,以后应多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拓宽视野。

由于拥有电脑并能上网的学生为数不多,所以学生搜集的信息容量不大,有些学生甚至不愿收集。在以后的教学中得想方设法让学生学会主动收集信息。

天上的街市教案

天上的街市教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

《天上的街市》预习卡 备课组成员:蒋华兰傅国琴袁小丽马燕主备人:马燕审核人:蒋华兰 一看 1、作者简介及其文学成就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省乐山县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着名的社会活动家。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五四时期积极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运动。他是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他在中国文坛上骁勇地驰骋了60多年,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1978年6月12日病逝于北京。代表作诗集《女神》、《星空》,话剧《屈原》。 2、时代背景 这首诗写于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着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3、联想与想象 联想:是指由某人或某物而想起的其他相关的人或物。联想必须有相似点或想关点。 想象:是指在头脑中对已知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来的新的事物形象,想象必须合理,必须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 二做 1、读三遍课文(出声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流利,标小节号。 2、读课文,圈划诗中的生字、新词,并注意使用工具书,掌握音、形、义。 3、整体感知: 你听说过牛郎织女的故事吗?诗中想像“浅浅”的天河并不宽广,牛郎织女来来往往,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思 “联想和想象是诗歌的双翅”,本诗联想自然、想象丰富,试概括诗中运用的联想、想象之处。 《天上的街市》教案 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3.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琵琶行》音乐教案(最新)

琵琶行 一、教学目的: 1、欣赏并学习诗中运用形象比喻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2、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第二诗段,以串讲为主。 2、难点: 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音乐与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就象艺术孕育的联体婴儿,在《诗经》及以后的很长时期,诗歌既是文学(诗)又是音乐(歌)。虽然在后来,音乐与文学逐渐分离,但二者仍然互相影响,比如大家熟悉的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就是根据唐人的诗歌创作的,而许多文学大家在自己的诗文中也给我们描画出了经典的音乐场景。我们知道的有《老残游记》中的句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另一篇写音乐的名篇。 二.白居易及诗歌创作。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以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安史之乱之后,以44岁为分界线,前期抱定“兼济天下”之思,后期则“独善其身”。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了青年时代,因而能广泛接触社会,了解民生疾苦,他的诗歌从创作开始就走上了现实主义道路,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反映时事,为现实而作,风格平易浅俗。著有《白氏长庆集》,有代表作《长歌恨》、《琵琶行》等。 三、创作《琵琶行》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 元和十一年秋,诗人送客盆浦口,夜闻琵琶,心有所感,因此创作了《琵琶行》。《琵琶行》是我国

八音和鸣(教案)

八音和鸣 [教学目标] 1 能说出常见民族乐器的名称及分类,能辨别他们的音色。 2 通过欣赏《将军令》、《紫竹调》,了解吹打、丝竹乐的乐器组成及音乐特征,体会民乐的意境。 教学重点:吹打、丝竹乐的音乐特征及对比。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明。在科技文化领域都曾有很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发明创造。请同学们举例说说。(略)其实在音乐方面,老祖先们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产。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去领略一下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 下面我请同学们听三段音乐,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流行音乐。请大家说一说,歌曲主要用了哪些乐器? 片段1 (十面埋伏)琵琶 片段2 (东风破)二胡 片段3 (苏三说)笛子 琵琶,二胡,笛子这些都是中国的民族乐器,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中国民族乐器。 二“八音” (出示课件)八音是我国最早按乐器的制造材料对乐器进行分类的方法。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在后世被称为“华夏旧乐”,指纯正的汉民族乐器。 “金”类包括钟、铃、铜锣、铜鼓、钹等; “石”类包括玉磬、玉笛等; “土”类包括埙、缶等;“革”类包括军鼓、战鼓等; “丝”类包括琴、瑟、筝、二胡、琵琶等; “木”类包括板、木鱼、梆子等; “匏”类包括竽、笙、簧等; “竹”类包括箫、笛、管等。 三“吹拉弹打” 我国的民族乐器,经过长期的改造和完善,现已形成四大类别,即“吹、拉、弹、打”这是按乐器的演奏形式、发声方法来分类的。(出示课件,详细介绍) 1、吹管乐器:主要介绍笛子(曲笛梆笛)、唢呐、管子、箫。并播放音色片段。 2、拉弦乐器:主要介绍板胡、高胡、中胡、革胡、京胡。并播放音色片段。 3、弹拨乐器:主要介绍琵琶、月琴、阮、扬琴、三弦、古筝。 4、打击乐器:是种类最多的一类,介绍鼓、锣、钹等。 活动:为音乐《喜洋洋》配打击乐器——鼓、小锣、钹、碰铃、木鱼,请请2组同学上来,自选打击乐器编打节奏,老师和同学点评。 四欣赏 学习了这么多的民族乐器,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一下 1《将军令》 1)问题:在欣赏时,你能辨别出哪些乐器?填在书上33页表格中。 注意:先给学生听一点海锣声音片段。介绍海锣。 2 )全曲的气势如何?(气势磅礴、热闹、振奋人心)全曲欣赏 全班分为2组,发答题卡,讨论后写出答案,教师点评评分。(唢呐、笛、笙、大鼓、海锣、云锣等)

天上的街市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目标: 反复朗读诗歌,品味诗句,把握诗歌所传的思想感情,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重点: 1.理解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学习本文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人新课 1、昨天同学们都已经读了《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谁能用一小段话概述一下 一年相会一次,虽然他们的生活有点悲惨,不很完美。但是诗人郭沫若却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地运用了《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为我们写下了一首清新的抒情小诗《天上的街市》。 2、对于作者及其作品,你了解多少 (1)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省乐山县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着名的社会活动家。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五四时期积极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运动。他是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他在中国文坛上骁勇地驰骋了60多年,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 (2)文学成就: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歌颂十月革命,谴责帝国主义,斥骂中国反动派,赞美叛逆的英雄,以狂飙突进和雄壮宏伟的精神,开创了一代革命诗风,他是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他创作的历史剧,无论是抗战时期的还是解放后的作品,都成为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收在《塔》《橄榄》《海涛》《抱箭集》《归去来》等集子中的小说、散文,或控诉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或记录作者思想跃进的历程,保存了中国革命史的一些资料。 二、一读诗歌,体会音乐美。 1、生自由读,后指名朗读。

《琵琶行》教案

《琵琶行》教案 一、教学目的: 1、欣赏并学习诗中运用形象比喻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2、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第二诗段,以串讲为主。 2、难点: 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三、作者简介及背景提示 1、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2、白居易,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为江州司马。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 3、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一是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前者把当时社会病态的症结所在,几乎全部呈露在他的笔底。后者则有着曲折离奇、自具首尾的细致的情节描写,和完整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语言和音调上又显得特别得流畅匀称,优美和谐。这是一种新型的诗,当时号称“千字律诗”,流传极广,正如宣宗李忱所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四、关于小序: 诗前有一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五,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段: 第一段,江头送客闻琵琶;

八音和鸣教案(1)

《八音和鸣》教案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民族器乐曲的欣赏和了解,让学生能够真正喜欢中国民族音乐,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 二、聆听一些民族器乐曲,让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的韵味和魅力。 三、能够说出一些常见的民族乐器的名称及其分组,能够辨别它们的音色。 四、在听赏中,能说出江南丝竹乐队是由那些乐器组成及音色特点。 五、在听赏《紫竹调》时,能指出演奏中的“加花”技法段落或乐句,并参与“加花”创作,发展自身创作力。 教学重点: 听赏《紫竹调》。 教学难点: “加花”的创作与表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播放音乐《紫竹调》。 2.上课礼仪。 二、导入 同学们刚才都是踏着音乐声走进课堂的,在踏进教室时你听到老师播放的这首乐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呢?(生……) 这首乐曲的名字叫《紫竹调》,大家刚才听出了这支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呢? (生……)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及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民族音乐也有几千年灿烂历史,,有着许多像《紫竹调》这样好听的音乐。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进行一次民族音乐之旅。 三、一些乐器(独奏) 1、看一看,听一听。 (1)“八音”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是我国民族乐器制

作的八种重要材料,人们常用“八音”概称我国传统的民族器乐。 (2)民族管弦乐队乐器的组成(分类):吹拉弹打 吹管乐器:梆笛,曲笛,萧,笙,唢呐,管子 弹拨乐器:柳琴,琵琶,三弦,中阮,筝,扬琴 拉弦乐器:板胡,高胡,二胡,中胡,革胡 打击乐器:大鼓,堂鼓,板鼓,排鼓,大锣,小锣,云锣,大钹,小钹,碰铃,木鱼,拍板,梆子 (3)分别介绍以下乐器,聆听音乐片段,并提醒学生注意其音色特点。 2、听一听、辩一辩 下面,老师要播放一些民族器乐独奏曲的片段,来听听它们的声音。这些可是精品中的精品,相信大家一定会一饱耳福的,不过,别忘了想一想,它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 (1)《二泉映月》(二胡)(2)《百鸟朝凤》唢呐 (3)《高山流水》古筝(4)《梅花三弄》箫

《琵琶行》教案

《琵琶行》教案 教学目的: 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教学难点: 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朗读整体把握,积累部分字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 1、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青年时因战乱曾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有“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和信念,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简介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3、本文属于乐府诗,简介乐府: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这首诗属于后者。 4.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二、指导朗读 1、注意读音 铮(zhēng)悯.然(mǐng)转徙.(xǐ)浔.阳(xún)枫.叶(fēng)瑟(sa)声 声思.(sì)捻(niǎn)霓裳 ..(nícháng)秋月白.(bó)衣裳.(cháng)红绡.(xiāo)钿.头银蓖.(diàn bì)谪.居(zh?)整顿衣裳.——(cháng)还.独倾——

初中音乐教案--八音和鸣

音乐课教案——《八音和鸣》 教学设计思路: 感知民族音乐,特别是传统民族器乐,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操的重要手段。本单元以“八音和鸣”为题。八音是古代以制作乐器的材料为依据,将中国民族乐器分成的八个类别: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在学生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现代民乐分类:吹管、弹拨、拉弦、打击,重点感知其中部分乐器的音色特点,并通过课件将图片中的乐器与音响中的音色结合起来。本单元有两个听赏专题。第一个专题《吹打震山河》以中国传统乐曲中最负盛名的《将军令》为听赏材料,通过感受乐队音响,学生模仿演奏,从而认识吹打乐音乐特点:音响强烈,风格粗犷,善于表现富有气魄、威武雄伟、波澜壮阔的场景和热烈火辣的情绪。第二个专题是《丝竹绘美景》,让学生听赏江南丝竹《紫竹调》,重点感知二胡、笛子的音色,领略丝竹乐的江南情韵:清新秀丽、流畅委婉。最后安排听赏“女子十二乐坊”的现场演奏,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并以弘扬民族音乐为己任的热情。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常见民族乐器的名称及其分类。 2、听赏《将军令》《紫竹调》,用语言描绘其音乐意境。 3、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认识常见民族乐器并听赏《将军令》《紫竹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设计:音乐象一朵朵鲜花,散发着不绝的芳香,把我们的生活装饰得更美,让我们步入音乐的殿堂,去感受音乐的魅力吧! 2、名曲片段赏析(课件展示)。 3、谈话引出并板书课题——八音和鸣 二、新授 (一)、“八音” 古代乐器根据制作材料划分为“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学生通过课件逐一认识并辨听。 (二) 、乐器类别划分及种类:(课件展示并听赏演奏片段) 吹管乐器:芦笙、葫芦丝、巴乌等 弹拨乐器:三弦、琵琶、柳琴等 拉弦乐器:京胡、中胡、高胡、马头琴、革胡等 打击乐器:大锣、鼓、木鱼、拍板等 (三)、民乐合奏的基本形式 清锣鼓乐:打击乐合奏 吹打乐:吹管乐器、打击乐器合奏 弦索乐: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合奏 丝竹乐:拉弦乐器、吹管乐器合奏 (四)、听赏《将军令》。 1、听赏全曲,思考:音乐中采用了那些主要乐器?刻画了什么样的意境? 2、学生讨论并交流。 3、小结吹打乐的特点——吹打震山河。 (五)、听赏《紫竹调》。 1、听赏全曲,思考:音乐中采用了那些主要乐器?刻画了什么样的意境? 2、学生讨论并交流。 3、点出特点——丝竹绘美景。 (六)、丝竹乐与吹管乐音乐特点比较 三、课堂延伸 1、观赏女子十二乐坊现场演奏录象,领略民族乐器的魅力。 2、思考:怎样让中国民乐走向世界? 四、结束语: 女子十二乐坊将中国民乐推向了世界,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让我们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国民族音乐而共同努力!

《天上的街市》优秀教案

《天上的街市》优秀教案 下面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天上的街市》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分析】 本诗写于1921年,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此时的郭沫若,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感到极大的愤怒和伤感,但他并没有绝望,仍执着的寻求光明和理想。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本班的学生积极性很高,非常乐意举手回答问题,具有很强的探索能力。学生很喜欢读书,对诗人有所了解。 【重点难点】

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练习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诗歌表达的中心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2.自然的联想、丰富的想像。 3.赏析语歌的语言 【课型方法】新授课启发式讨论式 【电教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人们纷繁多姿的幻想,创造出众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同学们,面对星空,你想到了些什么呢?我们说,诗人的想象最瑰丽,那么,我国现代大诗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到《天上的街市》。 二、作者简介(学生交流搜集的作者生平资料及代表作品)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戏剧《屈原》、《蔡文姬》、《棠棣之花》等。《女神》是中国新文化运动诗坛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三、写作背景。

本诗写于1921年,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此时的郭沫若,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感到极大的愤怒和伤感,但他并没有绝望,仍执着的寻求光明和理想。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四、熟悉诗歌,指导朗读 1、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 2、这种感情基调的诗歌应怎样朗读?

琵琶行(教案)

《琵琶行》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让他们共享高山流水情;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是音乐,让他们再次演绎了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是音乐将一些素不相识的人联系在了一起。为什么音乐会让素不相识的人产生共鸣呢?今天我们进入白居易的《琵琶行》。 2、简介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3、《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又一新的高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歌唱《琵琶行》。”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3、文体知识:《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称“歌行体”。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二、整体感知 1、听录音,正音。 湓浦(pén)铮(zhēng)倡女(chāng)贾人(gǔ) 悯然(mǐn)憔悴(qiáo cuù)徙(xǐ)谪(zhé) 浔阳(xún)荻花(dí)管弦(xián) 声声思(sì)六么(yāo)嘈(cáo)舫(fǎng) 钿头(diàn)敛容(liǎn)虾蟆(há má) 教坊(fāng)绡(xiāo) 钿(diàn)篦(bì)阑干(lán)唧(jī) 嘲哳(zhāo zhā)呕哑(ōu yā) 2、解读小序。 ⑴小序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概况,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⑵小序已经简明清楚地叙述了琵琶女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呢? 写成了诗,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更好地抒情达意,给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鸣。 3、试用七言形式概括各段内容。 ⑴江头送客闻琵琶⑵江上聆听琵琶曲 ⑶歌女倾诉身世苦⑷同病相怜伤迁谪 ⑸重闻琵琶青衫湿 补充:我们也可以用四个数字串联全诗内容:一段精妙绝伦的音乐描写;两个主要人物(琵琶女、白居易);在江边的三次闻曲;琵琶女与白居易经历的四种相同之处。 3、课文诵读:齐读和男女同学分段轮流朗读结合。 三、品味鉴赏 鉴赏要点:谁解风物意?谁解琵琶声?谁解青衫泪?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教后反思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教后反思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 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 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教学设想: 1、这首小诗是辐射性很强的教材内容,由它可引发出典型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和用这个题材创作的诗文,如《迢迢牵牛星》、《秋夕》等,所以学习本诗应尽量开发出这些学习资源。 2、这首诗很美很短,学习时应指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语音语速有感情朗读,注意分清节奏,念准重音同时在读好的基础上,当堂背下来。 3、联想自然、想象丰富是本诗的一大特点,也是本单第 1 页 元的一个重点,所以在拓展延伸、课外作业设计中突出联想、想象能力的训练。 教前准备:老师:准备幻灯片、课文录音、钢琴曲《星 空》。

学生:阅读《牛郎织女》故事; 预习致疑,通过四人小组讨论,摘出较有价值的疑难问题,并写下本组对这些问题的初步意见,“问”与“答”都写在课堂活动记录表里,确定好发言人,准备向班级汇报本组探究结果,进行班级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昨天同学们都已读了《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谁能用一小段话概述一下? 一年相会一次,虽然他们的生活有点悲惨,不很完美。但是诗人郭沫若却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地运用了《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为我们写下了一首清新的抒情小诗《天上的街市》。 大屏幕显示: 郭沫若(1892 —1978) ,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从小受到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和影响,1914 年赴日留学,接触了莎士比亚等作家的作品。1919 年“五· 四”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 第 2 页 1919~1920 年之间,完成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以后成立了“创造社”,从事新文学运动,参加了革命。解放后,担任了文化领域的领导工作。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恢复》等。 二、感知内容,学习朗读。

《琵琶行并序》语文教案素材

《琵琶行并序》语文教案素材 诗人没有直接写听者的热烈反响以说明琵琶女技艺非凡和乐声的感人至深,否则过于直白就不含蓄,不含蓄也就显不出深沉了。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琵琶行并序》语文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琵琶行并序》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了解琵琶女的的凉身世和诗人贬职失意的苦闷心情,琵琶女的飘零身世和诗人宦途潦倒,沟通了彼此的感情渠道,控诉了封建社会摧残人才的黑暗现实。 2、赏析这首诗的音乐美、意境美。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绘音乐形象,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写作特点。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朗读背诵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引导学生从对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3、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写作背景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很尖锐,外族不断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朝廷宦官专权跋扈,藩镇割据作乱,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日渐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早年避乱江南,接近人民,对政治的混乱,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他为官有兼济天下之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白居易担任左拾遗(谏官),多次向唐宪宗上书,提出一系列改革时弊的措施,同时他又写了揭露黑暗政治,反映人民疾苦的《新乐府》、《秦中吟》等讽喻诗,结果触犯了掌握军政大权的豪门贵族,引起唐宪宗和一些权臣的恼恨。元和九年被改任太子左赞善大夫这一闲职。 元和十年,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杀了宰相武元衡,向中央政权示威,白居易认为这是重大国耻.激于义愤,他率先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但都被权贵们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又造谣诬蔑说,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坠井而死,而白居易却作赏花诗,新井诗,有伤明教,于是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九品小官)。白居易获罪的真正原因主要是他写的针砭时弊的讽谕诗,正如他自己所说,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又愤慨。到江州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社会世态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这首诗是诗人贬职到江州的第二年(元和十一年)秋天写的,当时诗人45岁。 《琵琶行》的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统称歌行体.它的特点是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0课 天上的街市 教案

《天上的街市》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 2.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3.练习自然的联想、丰富的想像。 教学重点 朗读诗歌,理解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时数: 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朗读诗歌,疏通生字,查找、了解作者有关资料。 教师:PPT、朗读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人们纷繁多姿的幻想,创造出众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同学们,面对星空,你想到了些什么呢? 我们说,诗人的想象最瑰丽,那么,我国现代大诗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到《天上的街市》。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等。 二、指导朗读

1.老师范读,学生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2.这种感情基调的诗歌应怎样朗读? ——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3.请学生在小组内试读,并推选出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展示。 三、师生共同活动,分析、解读全诗。 1、PPT上出示两个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弄清本诗的主要内容。 1)诗人由远远的街灯依次想到什么? 2)天上的人们生活是怎样的呢? 2、街灯(明星)——街市——物品——人——生活 (天上的生活富庶、美好、幸福) 3、节诗中有两处运用了联想,请同学们找出来,并思考联想的特征。 ——两处联想:街灯——明星明星——街灯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相关事物的心理过程。 4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两事物之间或具有因果联系或具有相似关系,譬如“街灯”和“明星”就具有发亮相似特点。 5、那么什么是想象?第二节诗中运用了想象吗? ——使人由民间的街上有灯,而天上也有类似灯的明星,进而创造性地想到天上也应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应有珍奇的“物品”,这就是想象。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6、是如何描绘自己的想象物的?

高一语文《琵琶行》教案 新人教版

《琵琶行》教案 教学内容: 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深沉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唐宣宗李忱《吊白居易》 2.《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二、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代表了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省新郑,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官。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 《琵琶行》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后的第二年秋天写的。元和三年(808),白居易任“谏官”(即左拾遗);五年,调京兆府户曹参军;九年,接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宰相武元衡被刺死,白居易首先上疏,急请捕"贼"。朝廷深恶其僭越言事,诬其"浮华行","甚伤名教",贬为江州司马。 三、学习诗前小序,小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五分钟) 1、找出五个重要知识点 2、小序有何作用(由近及远,由浅入深)? 3、小序已经简明清楚地叙述了琵琶女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呢?答案展示: 1、几个字词: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左迁,贬官。 明年:第二年。今指今年下一年。 委身:托身。嫁的意思。 命酒:叫(手下人)摆酒。命,叫;酒,名词作动词。 因:于是;为:作,写。 命:命名,取名。 2、小序有何作用? ①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 ②概述琵琶女身世; ③点明写作动机; ④定下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八音和鸣教案1

第二单元《八音和鸣》 1 教学目标 1、完整地聆听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在聆听过程中能哼唱乐曲的音乐主题,感受唢呐的音色特点和乐曲所表现的情绪。 2、能参考教材的提示文字,说出二胡的表现力。在对比京胡与二胡音色、哼唱音乐主题等活动中,能认真欣赏乐曲《江河水》《夜深沉》。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完整地聆听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对比聆听乐曲《江河水》和《夜深沉》。 2、教学难点:感受乐曲的表现力,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意境。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请学生说出“我是歌手”比赛中所关注过的伴奏乐器。(二胡,竖琴,小提琴等) (二)新课教学 1、了解二胡、京胡 (1)欣赏音乐片段(《江河水》二胡、《夜深沉》京胡),区别二胡、京胡的音色。 师:我们听到的音乐当中一段是二胡演奏的,一段是京胡演奏的,京胡的音色感觉怎么样?它们同属于拉弦类乐器,你们猜哪一种琴筒大一些? (2)出示两种乐器图片并介绍。 师:京胡音色清脆、嘹亮,而二胡则相对柔和一些。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现,称“奚琴”,是北方的民间乐器。二胡木制琴筒一端蒙蟒皮,京胡竹制琴筒蒙蛇皮,且琴筒较二胡小,声音自然尖细一点,京胡主要用于京剧伴奏。 师:对于我们的国粹京剧大家听说过哪些剧目?(生:《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表演的梅派经典名剧之一。 师:同学们知道讲的是什么故事吗?(生回答,师补充。)而我们刚刚听到了《夜深沉》就被用到了虞姬舞剑的场面中,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京剧《霸王别姬》片段。 (3)欣赏京剧《霸王别姬》虞姬舞剑片段,感受京胡的表现力。 ①哼唱主题片段。 ②欣赏虞姬舞剑片段。

《江河水》原是一首东北管子曲牌的管子独奏曲,后经整理改编成二胡曲,流传更广,深受群众喜爱。它以凄苦悲切和悲愤激越的曲调,哭诉了劳苦大众在旧社会遭受的压迫和剥削,声声血泪、仇恨满腔。我们来比较一下同一首乐曲不同乐器的演奏又带给我们什么不同的感受? (4)播放《江河水》管子演奏及二胡演奏片段,对比聆听。 管子独奏和二胡独奏各有特点,管子以其独特的音色和下滑音等特殊演奏技巧表现了乐曲凄凉和悲愤的情绪。二胡独奏模仿管子演奏的特点,运用了民间揉弦方法和不揉弦的交替及弓法的丰富变化,使它别具一格。 师:管子属于吹管类乐器,你们还知道哪些吹管类乐器吗?(笙、竹笛、萧等。) 师:音乐不仅能烘托气氛,还能模仿自然界的各种声响。请听,下面是哪种吹管乐器模仿了什么动物的声音? 2、唢呐与《百鸟朝凤》 (1)播放唢呐演奏《百鸟朝凤》“鸟鸣”片段。 师:刚才这段演奏中唢呐模仿了什么声音? 生:模仿了鸟叫声 师:唢呐,又名喇叭,小唢呐称海笛。有波斯传入,在16世纪就在中国的民间流传了,唢呐常用于戏曲、民间歌舞乐伴奏。 师:刚刚你听出了哪些鸟叫声?(复听片段) 生:布谷鸟,燕子等 3.出示鸟类图片及鸟鸣音响资料,并尝试模仿鸟鸣 (布谷鸟、斑鸠、燕子、黄雀、画眉、猫头鹰) 问:哪几种鸟叫最容易辨认? 生:布谷鸟,斑鸠和猫头鹰 (设计意图:学生的表演可能是粗糙的但不要紧,关键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有意识的关注音乐的特点进行相关的联想和想象进行创作,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教案

天上的街市 一、学习目标 (一)诵读诗歌,说说诗歌的内容大意, (二)寻找文章美点,继续练习朗读和默读,进行个性化“美读”训练。 (三)通过对诗歌的朗诵、研读,解读诗歌所蕴涵的深意,说说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 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联想与想象、创新能力的指导训练。 (二)诗歌创造的美好意境,作者表现的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你喜欢星光灿烂的夜晚吗?能说说原因吗?(学生自由发言)灿烂星空总 是能激发人们无穷的想象,浪漫的诗人往往会借助种种想象来寄托自己的理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首极富想象力的诗:《天上的街市》。(投影课题及 作者。) (二)、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省乐山县人,文学家、历史学家。他的著作很多,文学方面有诗集《女神》,话剧《屈原》等,收在《沫若文集》里。本诗选自《郭沫若选集》有改动。 本诗写于1921年,当时“五四”运动的高潮已过,中国仍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面对黑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者举起了锋利的笔来抒 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愿望,虽然当时社会“腥秽如血,冷酷如铁,黑暗 如漆”,可作者并不绝望。在这首诗中,作者想象了天上的美好环境,充满了对理想世界迫切的向往和执著的追求。 (三)、指导朗读 这首诗是比较成熟的现代格律诗,很适合朗读,朗读时要分清节秦,念准 字音,读出感情。 1、这首诗呈现出恬静,明丽、清新的画面,美好、恬静、自在是诗的感情基调,全诗充满幻想色彩浓重的儿歌风味。朗读时节奏不宜太强,音响不宜太重,速度不宜太快,可以轻松、柔和、舒缓一点。

八音和鸣教案

《八音和鸣》教学设计 十三中于新力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民族器乐曲的欣赏和了解,让学生能够真正喜欢中国民族音乐,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聆听一些民族器乐曲,让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的韵味和魅力;聆听并视唱紫竹调,感受民族音乐。 3、知识与技能: (1)能够说出一些常见的民族乐器的名称及其分组,能够辨别它们的音色; (2)在听赏中,能说出江南丝竹乐队是由那些乐器组成及音色特点; 教学重点: 听赏《紫竹调》 教学难点: 聆听辨别各种丝竹乐器的音色、模范演奏状态 教学设想: 本单元以“八音和鸣”为题,目的在于让学生感知传统民族器乐的魅力,从而喜欢上中国民族音乐,但现在的中学生对中国民族乐器知之甚少,也谈不上喜欢。所以,让学生在四十五分钟内通过听赏一些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民族器乐的魅力是我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为力求达到这个目的,在教学设计中,我首先利用课件的优势,丰富教学内容,加大信息量,为学生营造美的氛围。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选择了一些经典的民族器乐曲,如《紫竹调》、《空山鸟语》、《扬鞭催马运粮忙》、《战

台风》、《凤凰展翅》、《彝族舞曲》等,让学生感受二胡、竹笛、古筝及江南丝竹的韵味和魅力。此外,女子十二乐坊的演出片段除了会让我们充分感受其清新、典雅的风格外。在学习方法上,我改变以往欣赏课一听到底的方法,采用了游戏分组、听音乐猜乐器、唱音乐主题、“加花”创作与表现等方法或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ppt课件、乐器、曲谱等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想 一、组织教学 1.课前播放音乐《喜洋洋》 2.上课礼仪(二胡问好“大家好”) 听音乐进教室 《喜洋洋》为江南丝竹中的名曲之一,其情绪欢快活泼,便于营造典雅、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都是踏着音乐声走进课堂的,在踏进教室时你听到老师播放的这首乐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呢? 这首乐曲的名字就能反映大家此时的心情,叫《喜洋洋》,大家刚才听出了这支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呢?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及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民族音乐也有几千年灿烂历史,有着许多像《喜洋洋》这样好听的音乐,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进行一次民族音乐之旅, 一起去感受民乐的独特魅力与韵味。 激励型的语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天上的街市教案

天上的街市教案 一.教案背景:现代诗歌难教,这恐怕是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共识。现代诗歌教学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常常让我们难以抉择。 二.教学课题:天上的街市 三.教材分析:《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歌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借助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像,描绘出“天上街市”的绮丽多彩,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及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虚幻的景象在作者笔下变得生动、真实、美丽。诗歌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情趣。四.教学方法: 教法:点拨法、朗读法、提问法; 学法:诵读法、讨论法。 五.教学目标: 1.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 2.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3.练习自然的联想、丰富的想像。 教学重点:朗读诗歌,理解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难点:联想和想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朗读诗歌,疏通生字,查找、了解作者有关资料。 教师:PPT、朗读背景音乐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创设情景: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人们纷繁多姿的幻想,创造出众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同学们,面对星空,你想到了些什么呢? 我们说,诗人的想象最瑰丽,那么,我国现代大诗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到《天上的街市》。 2.简介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等。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其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二、读出节奏美 1、范读:引导学生准确而有感情的朗读 教师放音乐范读全诗,学生打开书听范读,注意听读要求:(1)、注意节奏;(2)、听准重音;(3)、初步感受诗中的情境。 3、齐读。 注意节奏,将这首诗一起朗读一遍,体会一下节奏的和谐之美。另外语音要轻柔一点,语速要舒缓一些。 三、谁能讲述牛郎织女的传说? 四.读出图画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讨论,明确每一节的内容) “诗情”与“画意”常常是密不可分的,这首诗的每一小节都是一副美丽的画图,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出这首诗的画图美。(点学生回答,教师点评。)第一节,从地上的街灯写到天上的街市。诗人由现实生活中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地上的街灯,再联想到天上的街市,这是由实到虚的联想。这一节诗句工整,比喻很有特色,街灯像明星,明星像街灯,这样回环往复的互喻,相映成趣,创造出一个充满幻想和诗情画意的美妙意境。

《琵琶行》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琵琶行》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 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进一步了解白居易及其作品。了解歌行体的特点。熟记名句,积累词语。 2、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二、能力目标. 1、体会诗人感情,鉴赏诗歌意境,品味音乐描写艺术。 2、训练朗读能力、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3、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比较法品味语言。 三、德育目标 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体会描摹音乐的妙处,进而领会作者的感情。理会“同是天涯沦落人”之“同”。 解决办法:

1.反复诵读,增强感性认识。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鉴赏、比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美好音乐的向往与热爱,领会作者情感里的人性美。 学生活动 学生重点阅读琵琶音乐声调由低到高再到低的抑扬疾徐变化的全过程,领略品评作者形象化的表现手法,体味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 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认真阅读诗前小序,并与诗对照,把彼此对应的部分找出来,例如序文中第二句(“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跟诗的第一段对应;第六句(“予出官二年……有迁谪意”)跟诗的第四段对应。由此了解故事的梗概,这对整体感知这首诗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切实完成。 二、导入

一位盲人将要离开人世时,对别人说:“我多想看看阳光及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啊!”人们请来莫扎特,莫扎特用小提琴拉了一首曲子,盲人流下了眼泪,说:“我看见了!我看见了!我看见了阳光、鲜花、小鸟、河流。”盲人带着喜悦满足的神情离开了人世。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听了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后,老泪纵横,说自己“触摸到了俄罗斯民族的灵魂”。美妙的音乐能引起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共鸣。《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深沉演奏就使一代诗人白居易潸然泪下。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体会琵琶女的高超技艺,欣赏作者化琴声为美妙诗句的非凡本领,探究作者泪湿青衫的原因。 三、写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五年后,宪宗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 下面是有关白居易的一则资料。 白乐天去世,大中(唐宣宗年号)皇帝以诗吊之曰:“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