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理论教学_邴波

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理论教学_邴波

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理论教学_邴波
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理论教学_邴波

一、大众文化的出现

生活在当今中国尤其是都市的人们,不管我们个人是否喜欢,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大众文化的潮流正拨动着几乎每个都市人的心弦,每日每时地和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塑造人们的情感和思想。这可以被大量的新的文化现象所验证,如大批作家开始“触电”,接触电影电视剧本的改编与创作;严肃艺术家开始从事大众化(如公益活动)或是商业化的艺术作品创作,或者是对严肃艺术的大众化改造(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对《雷雨》的改造)等等。尽管在改革开放以前,也有“大众”,也有“文化”,但是并没有今天所谓的大众文化。主要借助改革开放以后的自由空间及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特别是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依据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大量传入与研究,我们今天的大众文化才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用来指代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形态。

面对大众文化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等泛文化现象的泛滥,文学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纯文学日益边缘化,不再坚持以往的创作模式,而是进行着前所未闻的新尝试,诸如身体写作、下半身写作、美女写作等等,新花样不胜枚举。传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研究如何应对当下文化实践?关于文学理论存在的合法性问题一再引起研究者的争论,“文化转向”和“文论转型”成为重要的关键词。通过一段时间的争鸣,我们发现在这个问题上国内的学者们大致有如下几种立场:一是恪守着原来的固有领域,即使涉及到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也是采取否定的态度。二是以价值中立的姿态将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看作是主要研究对象。三是采取价值介入的批判立场将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视为与纯文学具有同等地位的研究对象,对这种新的文化现象进行细致深入的剖析,肯定其存在的合理性,批判其负面作用。

二、大众文化对文学的双重作用

尽管有学者对大众文化视而不见,依然恪守着原来的固有领域,但它却无可争辩地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欢迎和踊跃参与,《大话西游》代替了《西游记》,《水煮三国》代替了《三国演义》,《Q版语文》戏仿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等等不一而足。一方面,我们可以说现在的大学生在审美情趣上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在对流行的大众文化抱有浓厚兴趣的同时,对传统的经典作品已没有太大的热情,但另一方面,大众文化对文学的双重作用也是我们

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理论教学

邴波

(昌吉学院中文系新疆昌吉831100)

摘要:大众文化的出现对文学的冲击是非常大的,但应该更为理智的看待大众文化对文学的双重作用,站在批判的立场上肯定其合理性,批判其负面作用,且将其合理性引入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从目的、手段、形态、方法等方面完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

关键词:大众文化;文学理论教学

中图分类号:I20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469(2007)04—0060—04

收稿日期:2007—03—20

作者简介:邴波(1971—),男,甘肃榆中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文学理论、大众文化.

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我们不能简单地责怪现在的大学生文化素养差,审美品位低。

其一,从大众文化的媒介来说,它的大众媒介性既推广又泛化了文学。大众媒介,通常包括机械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等)和电子媒介(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两大类。与以往文学的文字媒介相比,大众媒介往往采用的是图像传播,具有传播信息量巨大和受众数量巨大等特点。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图像的出现是对文学想象的一种瓦解,传统文学由文字想象带来的美感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视觉文化带来的快感,转瞬即逝的快感。“传统的文学观念是把世界看成书面的文本。传播媒介的革命和文化的发展,视觉文化由边缘到中心并逐步建立其霸主地位的现实,瓦解了以纯粹的语言形式来界定文学的固有观念,它迫使文学研究承认世界不仅是文本,世界更是图像。”[1]

其二,从大众文化的生产来说,它的商品性一方面使大众文化被商品化,而另一方面商品也被文学化,文学的独创性消失了。消费时尚食品与消费文学成为一回事,它们都属于市民的日常大众文化行为。大众文化的商品性和赢利性使文学作品中夹杂了许多不健康的内容,影响了读者的审美观念,削减了他们的审美判断力,同时也加速了纯文学的消失。但“文学性”却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思想学术到整个消费社会,从媒体信息乃至公共表演,无不体现出文学性的特点,商品如果没有文学性的潜台词包装,只会成为原始的生产资料。所以,“文学的魂灵从文学中消失了,但在其他的文化类型中显灵。文学给自身留下了一副皮囊,却成了幽灵,附着于各种新生的文化样式中。”[2]

其三,从大众文化的传播来说,它的流行性一方面加速了文学的传播速度,但同时也带来了模式化。从一定的意义来讲,大众文化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流行文化,具有显著的流行性特征,它往往以最短的时间向社会扩张,形成一股压倒性的力量向大众施加影响。面对这种时尚化的文学,人们可能一段时间内会冲动地崇拜某一作家,但随着时过境迁,人们又会有新的兴趣。而且流行往往容易引来众多模仿之作,为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大众无休止的感官需求而走向模式化。大众文化的制作者无暇去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文化作品来。那些温柔甜蜜的爱情小说,神奇曲折的武侠故事,低吟浅唱的流行歌曲,一切看似丰富多彩,实际上很多都是按照一定的陈规俗套构思制作出来的。

其四,从大众文化的内容来说,它的通俗性一方面消除了少数精英的文化特权,带来了文学的雅俗共赏,但同时也带来了感性的过度扩张,消解了文学的神圣性。大众文化反映了普通百姓的世俗生活和追求,关注人们当下的感性欲望。但在它浮华直观的形象下缺乏深刻的内容,理性让位于感性,高雅文学的深度模式被拒之门外,往昔文化中的单一性的英雄叙事或辉煌叙事被平凡叙事模式所代替。

其五,从大众文化的效果来说,大众文化生产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快乐原则,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追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所以,实现消遣娱乐功能是它的最高也是唯一的目标。丹尼尔?贝尔曾借麦克唐纳的话说:大众文化的花招很简单,就是尽一切方法让大家高兴。这对于工业社会中普遍处于紧张、压抑状态的大众来说无疑是一种及时行乐、逃避精神压力的渠道。但大众文化多以日常生活的行为、感觉和感触为主要内容,文本总是以诉诸于感官为目的,以形式带动内容的表达,显出轻松性与随意性,这从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文学形式的发展。

经过这样的论证,传统的对文学的理解,在今天这个时代就不仅是狭隘的,更是丧失了生命力的。研究对象的危机,自然使文学理论研究面临着对现实阐释的有限性和话语权力的被剥夺的尴尬境地。文学理论研究也就不可避免的陷入存在的危机之中了。对此,王一川先生说:“文学已不再是单纯的语言或美学问题而成了文化问题,因而要把文学置放到更为丰富复杂的文化语境中研究,揭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深长的文化意味;二是文学并不只是属于高雅文化与严肃文化,它同大众文化具有紧密联系,这就要求把文学现象同电影、电视、通俗音乐、广告和日常生活中的大众文化现象联系起来,重申它在中国文化建设中的新的内涵、角色和位置;三是文学已从单纯的文字和纸质书本变成了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多媒体形态以及包括国际互联网在内的多种传播形式,这要求把文学同大众传播媒介结合起来研究;四是文论研究正从单一学科方法走向跨学科方法……形成文学理论的多学

科交响”。[3]

三、文学理论教学的应对策略

大众文化之所以会对文学理论形成如此大的冲击,一方面是因为文艺学课程的教学观念、教学目的远远落后于中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速度,教学对象和培养目标的变化与教学观念变化不同步,无视大众文化时代可能给文学教育带来的深远影响。另一方面,文学理论教学在以前颇具优越感是因为它往往以解读经典为己任,所以它在中国许多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占有绝对优势。但现在看来,伴随着大众文化对经典确立的质疑、对精英文化的颠覆,文学理论已风光不再。正如米勒在谈到传统的文学研究有可能消失时指出:“如今那些进行文化研究的年轻学者是在电视、电影、流行音乐和互联网中泡大的第一批人,他们没有把太多的时间留给文学,文学在他们的生活中无足轻重,这样的趋势可能还会继续发展下去,而且我想也不可逆转。用不着奇怪这样的一种人应该期望研究那些与他们直接相关的、那些影响了他们世界观的东西,那就是电视、电影等等,以及所有那些他们阅读的关于理论的书籍”。[4]

那么对于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来说,关键的是我们是否还要固守着文学的语言属性、审美属性的界限,而无视大众文化中种种超语言、超审美的现象?我以为完全没有必要固守、回避,因为对抗本身并不会引发两者之间的相互消解,结局只会使文学理论越来越脱离现实,与此相反,如果文学理论从文学与大众文化两者的价值取向及审美趣味的互补上多多关注,文学理论教学反而会被激活。

首先,从文学理论教学的根本目的来说,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大众文化的通俗性、娱乐性的特征,引导学生如何用理论去联系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国文艺学学科及相应专业课程的建设,在研究和教学之中隐藏着一种传统的精英文化意识,它将传统的文学理论教学定义为本质主义的,精英主义的,往往是本质先行,教师与教材居高临下,以一种启蒙式的视角向学生传授“文学的本质”、“何为文学?”,文学已被先验的规定为某种意识形态,然后用它去评判文学现象。这种自上而下的做法在大众文化时代遭到了抵制。理论尽管天花乱坠,却无法应对文本的五颜六色。那么,学生的兴趣自然会下降,文学理论课程自然会遭到冷遇。大众文化视角的引入恰恰是反其道而为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大众文化的通俗性、娱乐性的特征,引入大众时下所关注的新鲜文化现象,从引导解读入手,一步步勾起学生学习理论的欲望,进而实现学习文学理论目的的全面转移,使学生明白学理不再是文论的最终目的,它不过是思考研究文化现象时所借用的手段而已。比如,当我们在谈到文学的审美特征时,完全可以以网络文学文本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在解读时多注重与传统文本的区别,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中达到理解经典文本的目的。当然,此种做法的好处多多,它也可带来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后,我们可以利用讨论课、辩论课的方式,将课堂气氛推到极致。

其次,从文学理论教学的手段来说,我们可以利用大众文化的大众媒介性特征,将文学理论抽象性转化为形象性,变劣势为优势。传统的文学理论课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倾向于用板书、说教来灌输大量的文学理论常识、历史背景、文本举例,学生只是被动性学习,满耳的理论术语及名人名言不断对学生轰炸,即使在谈到具体文本时也往往忽略了作品本身的美学魅力,学生很快就会疲劳和厌烦。在大众文化时代我们可以借助图像传播,利用多媒体手段改变这一窘境。网络媒介为我们搜集多媒体素材提供了资源,大众文化将文学的方方面面以图像化的形式摆在我们面前,将两者完美的结合为多媒体课件或网络教学资源后,可以在传统讲授方法的基础上,把信息技术作为形象、生动、有效的演示工具,用来辅助教师的讲解,一方面可以达到传播信息量巨大和受众数量巨大的目的,弥补课时不足带来的缺陷;另一方面理论、作家、作品、人物可以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地以各种视觉、听觉形式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比如在“意境”教学中,我们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插入或链接有关的古代名画、古典乐曲、诗词配乐朗诵、相关评论、相关作品以及其它音像材料;在“典型”教学时,链接与小说戏剧相关的戏曲表演和电影电视等视频信息,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信息。清楚明了地讲解与形象演示的结合,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强化了表现效果,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

第三,从文学理论教学的形态来说,我们可以利用大众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培养学生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与包容性的研究视野。传统的文学理论形态是多样化的,有所谓的文学哲学、文学心理学、文

学符号学、文学信息学、文学社会学、文学价值学、文学文化学等等,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却往往以某一种形态为主,以对文学的审美属性作出解释为主要目的,忽视其他形态对建构文学理论大厦的重要性,忽视了这种建构对学生学术视野的影响。而大众文化研究是一项“学科大联合”的事业,大众文化研究与传统的文学研究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没有界线明确的知识领域和学科领域,它从心理学、语言学、符号学、历史学、社会学等方面入手,进行广泛而行踪难定的复杂权力关系研究,所以大众文化研究从内在理论的建构和运用,到研究对象的确立和评价,都处于宽泛而深邃的动荡和摇摆中。这种飘浮不定的学科特性,给处于僵化境地的文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视野。如果仅凭着某一学科的单一视角及学科储备,我们已经很难解释当今日益复杂的文学现象。比如对网络文学的批评,就不能单纯的依靠有限的文学学科资源,要联系经济学、信息学乃至社会学的丰富资源才能对其做出合理、有效的批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方面应该致力于寻找文学与其他社会文化现象的共同之处,从而恰当地理解它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功能,这样更有利于文学理论表达对社会生活的看法,例如,可以将文学与日常生活审美现象进行对比的或综合的研究,找出它们背后隐含的共同的社会原因与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综合性的研究视角和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阅读研究视

野,为面对现实生活中纷繁复杂的文学文本做好准备。

除了以上所述之外,我们在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中也可借鉴大众文化研究的方法,比如“个案研究”,它可以完全打破那种只注重宏观整体的批评模式,为教学注入活力。曾经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研究”网站上就“《大话西游》现象”、“超级女声”、“春节联欢晚会”等文化现象的讨论就是成功的范例,可以引起我们的关注。

时代变了,文学变了,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要变,关键是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如果继续牢牢抓住先入为主的本质,继续在文学与审美的关系上纠缠不休,而不考虑现实文本的多样性,就会脱离社会现实,终究会再次遭到冷遇。毕竟,文本的变化是先于理论的出现的。

参考文献:

[1]金元浦.文艺学的问题意识与文化转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6).

[2]陈晓明.文学的消失或幽灵化?[J].余虹,杨恒达,杨慧林.问题第一辑[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97.

[3]王一川.文学理论在文化研究中寻求新变[J].http://www.bnu.edu.cn/centers/literature/xueshujiaoliu-1-6.htm2003年1月18日有效访问.

[4][美]J.希利斯.米勒.土著与数码冲浪者:米勒中国演讲集[M].易晓明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183.

浅析中国大众文化的影响

浅析中国大众文化的影响 摘要: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正以一种满足人们的娱乐需要的文化形态影响着人们 的生活,很好地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要,尤其对青少年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大众文化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合理地吸 收与利用大众文化,摒弃其中的不利效应,从而推进大众文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大众文化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大众文化是发达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以都市大众为主要消 费对象的、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集中满足人们的感 性娱乐需要的文化形态。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已成为主流文化,对人们的生活产 生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了不良的负面影响,尤其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影 响极其深刻。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国大众文化的利与弊,以及我们今后应如何正确 合理地规范与引领中国大众文化。 一、大众文化的积极影响 1.打破了文化等级秩序,极大地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要。大众文化的出现打破 了以往固有的单一文化格局,使文化呈现多元化。文化不再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 独占,大众也可以尽情享受大众文化带来的愉悦和轻松。大众文化对于占绝大多数 的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群众来说是易于接受的形式,文化脱去神圣的光环,以平民 化的面孔使大众亲近,它对娱乐功能的强调则大大舒展了人们的生命张力,使人们 享受到生活的快乐。 2.促进社会进步,提高文明质量。大众文化以其蕴含的科技意识、商品意识、 开放意识、自主参与意识等富有时代特色的内容,冲击着传统社会里的各种消极价 值观和思想意识,填补了社会转型期文化需求的巨大空缺;大众文化与现代化同步,是对农业文明的超越和批判,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企盼和推动;大众文化体现了平 民意识;体现了民主化,是对民主的促进和推动。 3.弘扬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大众文化尤其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具有积极的影响:一是大众文化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文化形态,在实践功能上具有消解权威、提倡个性、解放思想的作用,有利于大学生追求个性的解放。二是大众文化的娱乐性丰富了大 学生的生活空间。其中具有较高艺术性的作品和有益的影视文化,以通俗化、生活 化及娱乐性的形式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为大学生们提供了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和 广阔的生活空间,使他们的生活色彩多样化。三是大众文化本身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使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视角多元化,文化选择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青年大学 生价值观念多元化发展和形成。 二、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 1.标准性、齐一性导致人的单向度发展,人格的片面化。大众文化是一种标准化、公式化、重复和肤浅的文化,它赞美浅薄的、多愁善感的、当下的和虚假的快乐,牺牲了严肃的、理智的、时代赋予的本真的价值标准。大众文化缺乏智力的挑 战和刺激,偏爱一无所求的幻想和逃避现实的舒适。它否定思考的努力,创造了自 己的情感反应模式,而不是要求其受众运用自己的头脑进行努力,作出他们自己的 反应。 2.商业化导致媚俗化,进而摒弃了文化理想。大众文化产生的语境决定它的商 业性,大众文化无疑是一种商业文化。现实表明文化艺术的商品化、市场化是大众 文化应有之义,意味着文化艺术成为获取利润的手段,成为赚钱的工具,以致文化艺 术工作者主要关心的是上座率和经济效益,而不是关注艺术作品质量和内在审美

新媒体时代网络迷群的文化实践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08633467.html, 新媒体时代网络迷群的文化实践探析 作者:杨思宇 来源:《新闻世界》2018年第01期 【摘要】本文以新媒体技术和泛娱乐化浪潮下粉丝社群内的文化生产实践活动为主要研 究对象,分析粉丝以偶像文本为原素材创作衍生文本及零盗猎原创两种文本生产形式,以及粉丝基于文本展开的阐释和互动行为。由此说明粉丝群体在大众文化景观中的地位和其庞大的“粉丝效应”,进而呈现新媒体语境下的粉丝画像。 【关键词】文本生产;阐释性;群体互动;身份认同;社会区隔 工业社会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进步,使大规模批量化的文化生产成为可能。与此同时,受众消解了大众传媒对传播技术的垄断,开始以多种形式进行文本创造与自我表达。作为积极受众的粉丝,无疑是新媒体时代“生产型消费者”中的突出代表。在网络虚拟社区中,“身怀绝技”的粉丝借助传播技术平台,利用大众传媒提供的原文本综合偶像特质和自身情感进行再创造,赋予原文本以粉丝个体或社群整体的意志和意愿。这些文本一经发出,便得到流通和使用,经过搜集、储存、编辑加工、重组整合、意义阐释与重新赋予等多环节完成意义生产,形成粉丝特有的辨识力与创造力。其生产与消费行为正如费斯克所描述的,粉丝对原始文本积极重构,通过阐释、重读、盗猎、挪用等策略,将媒介上的原始文本转化为与自己社会情境相关的意义和快感,构建一个粉丝自己独有的文化世界。[1] 一、挪用拼贴与原始创作 保罗·威利斯在对比共同文化与通俗文化后提出:共同文化与日常的、每天的实践活动有关。日常文化、日常感知和意义生产,将以划时代的方式,从形形色色的顺从和偏狭,转化为各种各样的开放性和世俗的自主性。[2]在粉丝社群中,粉丝作为熟练的媒介使用者,善于将 媒介技术为己所用并不断融合创新,通过文本生产、传播、解读与交流等日常性活动,不断构成粉丝独特的生活方式。正如詹金斯所言:粉丝是所有新媒介技术的最早使用者和推广者之一,但与此同时,粉丝也凭借强大的生产能力成为自身家园的建设者。 费斯克将粉丝生产力分为闲聊、文本创造、对原始文本的建构三种。可见,再生性文本和原创文本大量存在于粉丝社群中。原创文本多为粉丝编辑和拍摄,包括原创歌曲、录像、日志后记、粉丝小说、信件等。其中包含个人经历、经验和叙事习惯,突破了批量生产的同质化。再生性文本则是粉丝以官方提供的图文视频素材为原文本,以群体价值规范和阐释标准为基准进行再创作,为其他粉丝提供可供观赏和使用的衍生文本,作为“礼物经济”在社群内免费分享。拥有修图、剪辑、手绘、手工、词曲制作等技能的粉丝对原始素材进行拼贴和拟像,形成文字、图片、影像、手绘、手工作品在社群内流通。部分粉丝文本还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实物,如钥匙扣、台历、玩偶等,通过赠送和售卖实现私人占有和价值最大化。除以上基本生产实践外,规模庞大、机制成熟的粉丝社群还出现了专业化的自媒体工作室。因此,在粉丝的生

新课改下如何有效进行初中英语教学

新课改下如何有效进行初中英语教学 摘要:新课改提出了一系列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这正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契机。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以提高学生语言综合水平为目标,以新课改为指导思想,有效进行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读写水平的全面提高。现结合具体的实践与探索来展开论述。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英语有效教学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其学习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吸收与内化,以促进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全面发展的过程。初中阶段正处于学习语言的黄金期,虽然在小学已学过英语,具有一定的基础,但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方法的改变,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较之小学有了很大的改变。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不断地深入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理解好这些新的教学理念,掌握运用好这些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是每一个初中英语教师所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而提出一些观点。 一、打造过硬的业务水平 英语教师对于自身的业务水平要有一定的要求。英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是引路人的角色,在很多情况下,如何、能否将学生引领到正确的道路上来,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教师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之上,才能更加方便地让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轨道。英语课程所涵盖的知识面是相当广的,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自身也要进行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作为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在范围上,可能要涉猎政治、历史、经济、哲学、天文等等,因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可以用来描述各种东西的,所以对于初中的英语教师来说,英语的词汇量一定要丰富,知识面要广。除此之外,还应该在听、说、读、写的教学方法上能够有所创新,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抓住学生的心思,把握好教学的方向,才能将教学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进而保证课堂效果的质量。教师业务水平是保证初中英语课堂质量的重要基础。 二、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新颖有趣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课堂表现出的兴趣,倘若在课堂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的质量就有了保障。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 1.巧设情景教学,调动学生参与。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绝不是一个枯燥无味的过程。因为英语知识的涵盖宽度是十分丰富的,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描述我们可以领略世界其他

大众文化的特征及成因

大众文化的特征及成因 我们知道,西方马克思主义延续了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思想,从科技、消费、文化等各个维度切入来批判现实,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社会批判理论,这其中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尤其值得重视,因为,大众文化批判不仅仅是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视角,而且成为当前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当务之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笔者认为只有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前提,审视当今的文化建设,才能在文化问题上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一、大众文化特点的透视和分析 大众文化已经成为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文化形态。就如同中世纪的宗教、十九世纪初德国的哲学和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自然科学一样,它以其自己的方式得到确立并深入人心。正如伊格尔顿所言“:高雅与后现代文化日益融合,成为西方社会的文化‘主导’”〔1〕81。因此,我们要深入探讨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和价值取向,从而对大众文化进行整体的透视和分析。 (一)大众文化使文化由高雅走向世俗。在传统社会里,文化的力量非常强大,伊格尔顿就指出,在宗教正在失去它对劳动大众的控制时,文化曾经是作为一个代用品在场的。我们可想而知文化力量的

强大。而大众文化的出现,使得文化已经由原先作为高雅、追求真、善、美和激发人们欲望的精神物品转变为受市场所主导、被消费所控制的商品,是人人都可以得到的东西。在传统社会里,文化意味着教养,肩负着教育的作用,起着引导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伊格尔顿认为“,国家要繁荣,它就必须向其国民灌输适当类型的精神倾向;而这正是文化或教育的观念根据一种从席勒到马修?阿诺德的古老传统所预示的”〔1〕7。到了后现代社会,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受到身份政治、市场文化和后现代的意识形态怀疑主义的攻击,文化从精英阶层走向普通大众,从贵族式的“文明生活”变成了普通民众的“文化生活”,文化成为了人人都可以有的东西,文化曾经意味着巴赫和巴尔扎克,现在它已经扩展到海滨文化、警署文化、天空穿越文化等。文化也不仅限于少数的工艺作品,而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二)大众文化成为一种商品。在后现代社会,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文化和工业、贸易、金钱紧密相联,大众文化就像生产汽车一样被制造出来。它的生产主要是关心什么可以出售,而不是什么有价值,更不管使用价值,只追求交换价值。更为可怕的是,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成为商品,甚至理论也成了商品,大众文化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消费品,文化成为商品生产的一部分。对此,伊格尔顿认为,“晚期资本主义宣称,如果艺术品是商品,那么商品也总是艺术品。‘艺术’和‘生活’的确近亲繁殖,即在一个密封的循环里,艺术向已

文化工业理论下的大众文化

文化工业理论下的大众文 化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文化工业理论下中国的大众文化述评 摘要:20世纪8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传入中国,其精英主义立场迅速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认同。他们很快地接受了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并以这一理论为指导,对中国的大众文化进行猛烈攻击。本文立足于法兰克福文化工业理论批判对中国大众文化的影响,旨在更好的认识中国本土的大众文化。 关键词:文化工业大众文化语境发展趋势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论”提供了一种有典型意义的大众文化批判模式。这种模式把文化工业所操纵的文化活动的标准化、模式化、商业化、单面性、操纵性、强制性看作是当代工业社会文化艺术的根本性特征。法兰克福学派详尽揭露了大众文化的消极作用,对大众文化的平民化趋向采取激烈的拒斥态度,毫不客气的说,正因为有了文化工业理论,中国大众文化的众多“负面性”被放大化,变得所谓的“显而易见”。法兰克福学派典型的誓死扞卫精英文化的立场,在中国兴起大众文化的时代,得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认同,并对中国的大众文化也进行猛烈的抨击。但是我国大众文化与西方大众文化生成语境及其不同,不能片面的照搬其文化工业的批判模式对我国大众文化进行批判。我们要肯定大众文化在中国的意义,正确的看待我国大众文化的发展趋势,以便更好为我国文化建设服务。 一、文化工业理论影响下对中国大众文化的批判 大众文化在法兰克福学派眼中,是一种非文化、反文化或虚假文化。“文化工业”这一带有强烈批判色彩的概念集中代表了法兰克福学派主流的大众文化观,也成为中国学者引用最多的术语。而标准化、模式化、商业化、操纵化、单面性、强制性等这些由“文化工业”衍生的语词也经常被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所套用。在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大众文化的着作《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导论”中,尹鸿认为,大众文化在生产方式上是

新媒体与大众文化

现代传媒与大众文化 ——新媒体下的大众文化 早在1871年人类学鼻祖爱德华·泰勒出版《原始文化》时,就有了对文化的定义。他的这个定义一直为后人沿用至今:所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① 文化,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是人类的一种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产物。文化产生于人类对周围世界的体验、生活方式以及民族心里、习俗、信仰、和观念等密切相关。②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所著《文化的解释》中,对“文化”这样定义:“文化”我主张的文化概念实质上是一个符号学(semiotic)的概念。马克斯·韦伯提出,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所谓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由人宾值得意义之网。因此,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③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在英文中,Mass culture 和Popular culture通常都被译为“大众文化”,也有人将后者译为“通俗文化”、“流行文化”和“普及文化”。在西方,Mass 与Mass culture的使用,往往与大众社会理论联系在一起,包含着对群众(“群氓”“乌合之众”)及其文化的贬损;英国文化研究学者雷蒙德·威廉斯正是基于这种原因而不愿意使用Mass culture这个概念来描述普通民众所参与的那种文化,而更愿意使用中性的Popular culture这个概念。④ 美国传播学者威尔逊认为,通俗文化(Popular culture)是某个社会中所有 ①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②云德:《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选择》,人民文学出版社 ③《文化的解释》(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译林出版社 ④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三联书店2003

初中英语课改心得体会_中学英语课改心得体会

初中英语课改心得体会_中学英语课改心得 体会 初中英语改课堂教学中,课改已经实行了几年了,教师也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不断的完善。下面是带来的初中英语课改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初中英语课改心得体会篇一 面对课改,我们教师该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并不停地进行终身学习;注重知识的更新与多元文化素养的培养;运用多媒体知识;恰当地选择和调整教育教学策略,设计恰当的尽量真实的语言情景和丰富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口语水平;尽可能变换教学方式;联系课堂内容,开展小组活动;要具备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改进的能力,不断研究、创造、发展、丰富英语教学方法;给予特殊学生以特殊关心;更新老师与学生,老师与家长的关系的定位。 通过听课和学习,现在特写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在新课改中(一)我认为需要转变的就是观念,教学目的上要转变观念。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把系统的传授知识作为重点,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大量的知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教师在教学中把知识范畴、重点、难点反复掂量估计,围绕它来展开自己的教学过程,通常会忽略掉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培养。但是如今社会的知识更新很快,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而且使学生具备终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如何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达到这一目的。 (二)在教学内容上要转变观念,打破学科之间的局限,要重视知识之间的迁移。英语科学教学是整体教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教学目的常常是跨学科的,各科教学目的都在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打破学科局限,立足于英语学科,通过生物学科的教学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所以不光是教书而且要育人,要成才更要成人。这就是新课改精髓所在。 (三)在教学策略和方法上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把"金子"变成"点金术",也就是常说的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新课改理念要求学生的英语科学素养是不可

论当前的大众审美文化建设

论当前的大众审美文化建设 摘要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的进程不断的推进,我们可以深深的感受到日常的生活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在广大的人民的生活的物质生活不断的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在不断的提高,包括大众审美文化的意识形态,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当前的大众的审美文化得到了转变,也就是随着过去的主要追求高雅的、经典的审美的文化,逐渐的转向大众的、世俗性的审美的文化,或者是利用目前的理论界的比较时髦的说法,也可以将其说为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从目前的大众审美文化的方式来看,主要是借助于各种各样的传播方式来实现的,在大众的审美的观念上,我们比较偏向于迎合市民的社会性的一些世俗性的文化。随着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的确定,随着目前我们国家的文化领域逐渐的变为最受人瞩目的一种文化也就是大众审美文化,大众审美文化在当代的社会中出现,改变了原来存在的文化的秩序,对于当代的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来说产生了一些深刻的影响,但是对于目前的一些大众的审美的文化对于我们国家社会的发展,但是在整个的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不同的问题。因此,从哲学的一些角度来看,进而能够进一步的去推动中国的大众文化的健康的发展,但是对于中国的文化的建设来说是一个没有办法回避的问题。 关键词:当前的、大众审美、文化建设 引言 (1) 第一章大众审美文化建设的合理建构 (2) 1.1 大众审美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2) 1.1.1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2) 1.1.2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1.2 大众审美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3) 1.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反映 (3) 1.2.2 贴近现实生活 (3) 第二章当前大众审美文化建设的合理性 (3) 2.1 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娱乐需求 (3) 2.2 丰富了当前中国的文化 (3) 2.3 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3) 2.4 推动国家的政治建设 (3) 第三章当前大众审美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4) 3.1 没有骨干力量,内容无法创新 (4) 3.2 只追求数量,同时还按照统一的标准 (4) 3.3 对社会大众的强迫化 (5) 3.4 社会意识的弱化 (6) 第四章大众审美文化建设的途径以及建议 (7) 4.1 大众审美文化建设的途径 (7) 4.1.1 继承传统与创新 (7) 4.1.2 借鉴与批判外来文化 (7)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为21世纪培养的新学生首先应该是富有民族气节,遵纪守法,热爱自己祖国的爱国主义者。近几年来,中学生、大学生崇洋媚外,伟法乱纪屡见不鲜,这正说明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基础薄弱。因此,从小学开始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打好思想政基础是新世纪的需要,也是新世纪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凭借教材进行应该是主渠道。语文,渗透德育教育重要学科,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政治思想教育,让学生从小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尊敬守法,做新世纪有用人才的教育。根据小学语学科的性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谈几点粗浅的见解: 一、明确内容的广泛性 教材中,德育教育的内容上多方面的,如《日月潭》、《黄山奇石》、《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等反映我们祖国山河壮丽、物产丰富、幅员辽阔;《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是反映新世纪祖国崭新的社会新风尚;《英雄王二小》、《珍贵的教科书》等反映祖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侵略时英勇反抗的民族精神。这一篇篇教材构成了一个个德育教育的整体。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从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通过祖国的山、水、物等一个个事例,逐步加深对我们伟大祖国和人民的了解,深化对祖国人民的认识,以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 二、语文科的特殊性 语文科的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辨证统一。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潜移默化,要在渗透上下功夫,要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的思想政治受到洗礼。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就会受到爱国激情的感染,从中接受教育。 三、德育教育要注意阶段性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分年段,因人而异。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突出德育教育的阶段性。认真做到德育教育要有阶段、有顺序。根据小学生知识差距,心理差异,年龄跨度,一般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 低年级通过入学教育中“升国旗”、看图学词学句中“北京天安门”等教材,让学生明白国旗代表我们国家,升旗时行注目礼,是对国家的尊重,对祖国的热爱。 中年级,要加强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工作,激发他们的爱热情,如:通过。《美丽的小兴安岭》、《林海》等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国的美丽,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高年级,除教材中的课文外,还要通过一些课外阅读、习作、时事政治等加强对他们的德育教育,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四、德育教育要讲求实效性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既要挖掘教材德育教育内容的同时,又要延伸好教材内容,鼓励学生重在实践,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要开展好课外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接受教育,从活动中树立优秀的思想。要对学生树立德育榜样,积极鼓励学生要向榜样学习,从小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大众文化消费时代的通俗讲史

大众文化消费时代的通俗讲史 10历史郑亮才其实此题是中南大学文学院杨雨博士在赣南师院明湖讲坛的演讲题目,她所著的《莫道不销魂—杨雨解密里清照》将李清照从历史的高堂拉回了世俗,好赌、好酒、好色,着实让我们震惊了。她是从电视中走出来的,这与易中天等百家讲坛教授相似。在易中天热之后,谁还在想考这个问题,葛红兵以被“乙醚”逼得声明不对此事件作任何看法,《百家讲坛》依旧兴盛,在书屋里的教授学者依然埋头,广大读者和观众以旧在追逐和寻找。 杨雨博士讲李清照的名目是还原一个真实全面的李清照,将单一脸谱化的李清照复活使其真实而可爱。易中天是想通过通俗的方式将模糊的三国历史说给观众,让观众看到人性的真实。其实很多通俗讲史的学者教授都是打着还原历史人物,剖析人物人性而服务现实的旗号的,也有很多学者专家对此现象作了看法,有些也确实有理很深刻,我也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现象,来表达所思所感。 我认为通俗讲史者们所谓的还原历史人物,剖析人物性格都只是过程,那结果是什么呢,我想有以下几点: 一方面是积极的。其一,易中天讲三国火爆的浅层次原因是其讲述方法(虽然这也是他被批的主要原因,但也还有其积极意义)。把枯燥的历史以现代的通俗的方式来讲述,不失为普及历史知识的良好方法,对于广大中小学老师来说也不失为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式,对于人事交际来说更不失为活跃气氛彰显实力的好策略;其二,

对于广大中等知识阶层想了解历史有无力无心阅读原著的观众来说,这是一个学习了解历史的机会,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再者也有普通节目的普遍价值即娱乐大众,特别是易中天的幽默语言不时引起观众的笑声。 另一方面是消极的。首先在学术界,一个接一个的学者挤进作家富豪排行榜,让埋头书屋的学者也不时的向他们看了看(当然并不否认有文化操守的存在),也许也会走出象牙塔到荧光灯下晒晒研究成果,渐渐地还有谁来继承在书屋中耐住寂寞抵住诱惑专心研究的学者传统,一个民族的崛起发展有怎能仅仅依靠那些明星化世俗化了的的学者,这是一个关系民族存亡的问题。第二,针对科研普及方式来说,类似戏说的传播方式将会颠覆严谨专业以及严肃的传播方式,方式可以创新,但不是言语低俗现实、思维浅显,为迎合低俗市场而改变的现象。第三是在社会消费大众,对于中端的知识学者来说有点利,但对于大学等精英教育阶层来说是无益的,专业的学者教授也应是对此忽视的。但是《百家讲坛》引以自豪的“100所名校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之类的荣誉却是当代大学生的悲哀。易中天品三国很多只是个人视角、个人思维、个人偏向,而杨雨博士只是从李清照的诗词中死钻字眼,从中臆想,很是牵强。第四,对于社会风气也是不利的,官场上暗,商场奸,他们就讲权术、讲利益。社会上赌酒色流行,他们就讲赌酒色,在迎合之后又推广了这种思想。最后是对出版业和电视等媒体,当易中天的品三国版权被一出版社以天价买断之后,其他出版社又该怎么思索出路,而百家讲坛不也是因阎崇年、易中天等教

大众文化的特点

1. 商品性 即它伴随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大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 商品买卖 大众文化通论 关系的消费行为; 2. 通俗性 即大众文化不是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的文化; 3. 流行性 即大众文化是一种时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 4. 娱乐性 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最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 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 5. 依赖性 即大众文化主要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大众 传媒,也就没有大众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也是一种传媒文化。 6. 大众媒介性 即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具有这种媒介所规定的特点。 大众媒介,通常包括机械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等)和电子媒介(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两大类。 7. 日常性 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时装、畅销书等大众文化的接受,是在日常生活的世俗环境 中进行的。 8. 类型性 编辑本段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 大众文化的和谐价值 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罗森贝格认为大众文化的不足之处是单调、平淡、庸俗,以及容易在富 裕生活中产生的诱惑和孤独感。大众文化往往通过大众化媒体(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来传播和表现,尽管这种文化暂时克服了人们在现实中的茫 然和孤独感以及生存的危机感,但它也很可能大大降低了人类文化的真正标准,从而在长远的历史中加深人们的异化。 大众文化理论滋养的土壤是现代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伴随高 科技生产而呈现纷繁的物质文化消费。文化消费是现象,不是文化本身;文 化是精神产品,不是具体的物质。工业化生产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即提供丰富的生活物质,文化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高级需求,即精神提升和 美的建构,亦即人类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实现对人性的终极 关怀。大众文化的倡导者显然忽略了这个简单的事实。社会生产所追求的是 物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尽可能为人类提供纷繁复杂的消费构成。大众文 化的平面化、批量复制是以消解文化个性和创造性为目的的,物质追求的丰 富多样性与文化追求的简单标准化显然构成了一个人类生存的悖论。从某种 意义上说,西方大众文化思潮是一场反叛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运动。它是建 立在西方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进程,大众的自由 意识、思想解放达到某种高度之后产生的。 编辑本段 中国大众文化的崛起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与社会

尹鸿: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与社会 核心提示:时代的性质往往会影响到这个时代的方方面面,会影响这个时代所有的空间和时间。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是新媒体的使用者,我们都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存在,在这个新媒体时代,我们前所未有地感受到整个媒介环境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带来了深刻的改变。 尹鸿清华大学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影视传播研究中 心主任 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早上好!感谢大家在周末的休息时间, 这么早过来一起分享对新媒体和现代社会关系的一些想法。我们每个人 都是新媒体的使用者,我们都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存在,我们前所未有地 感受到整个媒介环境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带来的深刻改变。最近,党和 国家领导人在各种场合三番五次强调互联网和新媒介环境对现代政治、 经济、文化的深刻影响,也包括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的深刻影响。

因此,这个问题对我自己来讲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把自己在研究观察、使用分析新媒体过程中的一些感想跟大家一起分享。虽然不一定正确,我们对于新的知识、新的领域,未必都能提供正确的结论,但是可以提供启发性的思考。我们一起来探究这样一个新的传媒时代会带来什么改变。大家都知道,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媒介如此广泛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如此深刻地把天各一方和近在咫尺的人们联系在一起,所以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应该是战略性的。我们要这样理解新的媒体与环境。 一、互联网信息时代 大家都知道,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关于互联网时代,在1980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有表述,这本书是未来学家托夫勒写的。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向知识界推荐过这本书,也向当时的管理层推荐过这本书。这本书已经在描述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的新型革命,但是那个时候它还只是未来学家的一个想象,今天它正在变成现实。 实际上,今天我们进入信息时代,整个信息媒介对一个社会的变革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在这里推荐一位在传播学界被大家公认的具有里程碑地位的学者叫麦克卢汉。他有两个著名的观点,第一个是媒介是人的延伸,第二个是媒介即信息。所有的媒介本身就是信息,而这个信息首先是人的延伸产生的信息,所以麦克卢汉是第一个从媒介角度探讨人类社会变革的学者。马克思的经典表述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我们在劳动中会使用工具。而麦克卢汉强调的是媒介工具,媒介工具让人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同时,由于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发挥语文教学德育功能时,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渗透品德教育 作者每写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创作动机,或阐明某种观点,或抒发某种情感,或说明某个道理,不过这些内容不是像画家和演员那样直接用形象表现出来的,而是以语言文字为中介、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因此,我们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接受品德教育,必须在“有机渗透”.上下功夫,要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从引导学生“读文”入手,进而达到“悟道”的目的,决不能在知识讲完以后,来一段“课后语”,另搞一套政治说教。换句话说,语文教学渗透德育,要做到水乳交融,而不是油水分离。如第九册《金色的鱼钩》,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老班长的话,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就皱着眉头硬咽了下去。教这段话时,我抓住“硬”字让学生理解,“硬咽”是什么意思?老班长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明白了,这里的“硬咽”是明明咽不下去,还要勉强往下咽,班长这样做是为了把鱼汤省下来给小战士吃,好让他们坚持走出草地。这样,在词和句的教学中,学生体会到了老班长为了战友不惜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受到了舍己为人思想的教育。 二、准确地把握住教材的德育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能否进行成功的思想教育,首先取决于对教材德育因素把握的准确与否,这包括三个方面: 1.结合教材特点要准确。小学语文教材编选的每一篇课文,都有其思想教育的不同侧重点,教师应该从教材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某一方面的品质教育,切忌牵强附会,无限上纲。如有的课文介绍祖国的大好河山,笔者认为,就应借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有的课文赞颂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就教育学生继承、发扬革命传统;有的课文描写旧社会儿童的悲惨命运,就借此教育学生热爱新中国…… 2.把握教材德育内容要准确。教材是我们教学的凭借,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通过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准确地把握德育内容。如讲述《我爱故乡的杨梅》,如果只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表达的是作者对杨梅的热爱,就没有把握准确课文的德育内容;如果进而启发学生,作者描述故乡杨梅的可爱,实际是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之情,这样,课文的德育内容就把握得比较准确了。 3.引导学生的认识要准确。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处于表面、简单的水平,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使学生在学习中准确地受到思想教育。例如学习《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一文时,学生往往提出“董存瑞为什么不想其它办法炸碉堡,为什么用手托着,牺牲自己呢?”这时就需要加以指导,引导学生认识当时情况的紧急和董存瑞的献身精神,把学生从认识的偏差中拉回来,即可以在加深认识中受到教育。 三、让学生在情感参与中受到品德教育 语文教学的品德教育要以情动人,激发学生情感是影响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一种强大动力。因此,要求教师在讲课中要有良好的情感参与,讲解中或褒或贬、或抑或扬,充满激情,使人感悟,令人振奋,从而博得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在入情入境中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如笔者在教学《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时,用充满激情的语调总结全文:回顾这篇课文,作者离开自己的祖国,心情异常复杂。这包括对亲友送别的由衷感激,对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眷恋,对自己离国而去的深深自责,对祖国前途命运的热切希望。从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郑振铎先生的殷殷爱国志、拳拳爱国情。教师的激情,感染了学生,使他们对作者无比热爱祖国的感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受到了爱

浅析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本质

浅析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本质 摘要:中西方大众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中西方语境中对“大众”和“文化”的理解也不同,这决定了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具有不同于西方的本质特征:大众文化是一种大众之文化,具有大众性;大众文化是一种通俗文化,具有文化的一般本性和自身的文化特性;大众文化是一种实用文化,具有满足大众精神需要的功能;大众文化是一种商业文化,具有文化与经济的双重品格。 关键词:大众文化,本质,文化,精英文化 Abstract: Chinese and western popular culture of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Chinese and western context of “the mass” and “cultural”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and the decis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a is different from western popular culture ha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mass culture is a kind of public cultural, has the general audience; Popular culture is a kind of popular culture, with the general nature and culture of its ow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Popular culture is a kind of practical culture, have to meet the spiritual needs of the public function; Popular culture is a kind of business culture, has the cultural and economic dual character. Keywords: mass culture, nature, culture, elite culture 西方语境中的大众文化 西方有学者认为,“‘大众’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社会学范畴;它无法成为经验研究的对象,因为它并不以客观实体的形式存在。”[1]如果以对通俗文化或感性文化的消费为界限和标准,“形形色色的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内,可以属于不同的大众,并时常在各层理间频繁流动。”[2]这些认识反映了界定“大众”的困难,但实质上它又为我们理解“大众”提供了线索,即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中大众与文化是相互规定的,脱离对方任何一方都无法获得规定。大众文化中的“文化”代表着一定文化的层次和特质,规定了它是大众文化,而不是精英文化或别的;稳定地处在这个文化层次中或者说他们的文化素养使他们经常地偏好和消费这种文化的人才能是“大众”而不是精英。以此我们可以对大众进行界定:从大众文化的主体而言,始终稳定的人群是社会公民的大多数,大众是社会的普通公众,处于平均水平的人。在西方是指城市市民,“大众”的对应词应该是精英。从文化的层次而言,大众文化是指以通俗、感性文化为主要消费对象的文化层次,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就是通俗文化。它包括流行音乐、商业电影,街头时装,广告等即一切大众化或者被大众喜欢的用以满足大众精神生活的东西。 中国语境中的大众文化

对新媒体时代大众文化的影响的思考

对新媒体时代大众文化的影响的思考 当今文化一般主要被分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个层次,其中,大众文化在新媒体时代受众面最广、影响最大。大众文化也在我国意识形态斗争中占有重要的领地,它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意识的生成和发展。因此,对大众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大眾文化的积极价值及其负面影响,以便于正确认识大众文化,从而促进其健康发展。 标签:新媒体;大众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 新媒体技术对社会思想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流意识形态在众多的媒体声音中逐渐被冷落、被淡化,意识形态工作日益复杂艰难。当前在主要由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构成的文化领域中,大众文化的生产和流通规模极大,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下,其发展十分迅猛,对我国的文化传统、人们价值观念和大众的生活方式都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一、大众文化的内涵 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不同于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也不同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鲁迅先生提出的“民族革命战争中的大众文学”,其最根本点在于他们得以出现的文化环境不同。后两者都是农业文化环境中的产物,而且是出于非常时期的一种特殊政治需要而提出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众文化则是工业文化的产物,它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属性,突出了大众性、商业性和娱乐性等特点。在新媒体时代,大众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日益数字化和技术化,促使其在我国的文化形态中逐渐占据了主体地位。 我国学术界对大众文化有不少的研究,对大众文化的定义也较多,在《大众文化导论》中,王一川是这样界定大众文化的:“大众文化是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或的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广告等形态。”一般认为这个定义还是比较恰当的。 二、大众文化的积极价值 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它在当今社会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价值。 1、满足了普通大众的精神需要。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求。在现代社会,由于时代的快节奏,普通大众也都能感受到强烈的精神压力与精神冲突。大众文化显著的娱乐性特征能够很好地缓解大众日常生活工作的压力,给人们带来一些欢乐与放松。大众文化产品很了解大众的心理,往往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内容轻松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教师的天职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就是启迪人类的智慧,传播人类文明。”“解惑”就是传授知识。“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教书育人。怎样教书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一直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内容都不同,我们小学教师培养的对象就象一块未经琢磨的玉石,只能由教师进行加工,才能现出瑰丽的玉石,教育在此就是琢磨的过程,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的教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这样就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色有味、有趣有情、极赋实效。现就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思想教育必须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 知识无阶级性,而教育则是有阶级性的,教育从来都是从属于一个阶级的,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培养讲文明、守纪律的一代新人。我们语文书中的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郑成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等等各篇无不是思想教育极强的活的教材。它无不在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激励着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使之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从我做起,从小做起,这样必能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下坚实的根基。 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把握儿童心理特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中育好人关键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掌握自己教育对象的心理性格等特征,根据其心理状况,年龄特征去进行教学,寓德育教育与教学中,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这是他们的弱点,但他们心灵纯洁好奇,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则是其优点。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引导。讲课要考虑到主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懂道理、做新人。 在语文教学中掌握儿童心理特征,激发兴趣十分重要,学生虽然年幼,可心灵十分纯洁,他们都希望表扬,表扬会使他们加自尊自荣。为此,我常用激励性

论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消费_陶国山

2012.04 LAN ZHOU XUE KAN 论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消费 陶国山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所,上海200241) [摘要]大众文化的美学是在商品逻辑验证下,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传导,加上现代高科技包装后,被大众主动接受的。大众文化时代,世俗的审美意识成为人们思考或日常审美化的主要理论资源。美学日益走向多元共生并体现在世俗生活的日常消费中,大众在购买、享用产品的过程中让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化的消费因而成为消费时代大众的主要美学体验。 [关键词]大众文化;消费社会;审美消费 [中图分类号]B8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492(2012)04-0045-05[收稿日期]2012-01-17[作者简介]陶国山,男,安徽天长人,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理论、西方文论。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经典文艺作品的阐释研究”(课题批准号:11YJC752019)的阶段性成果。 从美学的角度关注大众消费是将后者纳入文化范畴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同样是当下审美文化的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需要。大众文化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结果,从积极的层面看,它使得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能感受到技术进步的力量下文化所能发挥出来的日常效应,大众文化毕竟也还是文化的一种类型。而自美学诞生那一刻起审美与文化就有着天然的对应。尽管美学在过去通常被看做是只与艺术和哲学有关的学科,但在今天,人们对大众文化现象的分析普遍都带有审美的倾向。换句话说,在文化大规模生产的状况下,人们越来越能从大众文化产品而不只是过去的高雅艺术中获得审美的提升。实际上,大众文化生产本身也并不是全然机械性过程,在其设计、制作与加工的任何环节都会带有审美的因素,审美在生产出来的物品身上更是获得了直接的外在体现,人们也正是根据这种创造的美的标准(而不仅仅是实用的标准)选择购买所需要的产品的。因此,大众文化的美学范畴、美学特征、审美功能及审美接受等都是值得探讨的内容。大众文化的日常审美性主要与人们日益主动介入的消费选择性有关,也即日常的消费也不再只是简单地购买一件物品。在消费环节,对物品的选择性购买激发了人们对美的追求,是故,大众文化与消费社会时代人们的审美消费需要是相吻合的。 一、大众文化的审美意识形态性 当代社会的审美追求是人们探讨大众文化的重要方面,它与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艺术生产密切相关。在一个物质丰裕的社会形态里,人们的审美感受也必然会相应获得提升,这无疑也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 大众文化美学维度的突显也是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大众文化的产业化、商品化使得审美本质也发生了倾斜,大众文化使得文化走向世俗,走向娱乐化、欲望化和享乐化,这反而促使了审美与生活的全面互相渗透。在强势的市场主导和信息技术的强大渗透下,精英文化与高雅文化日益走向边缘化,以产业化为特征的大众文化的物质化与世俗化倾向越来越明显,被称为舶来品的消费文化走向大众的生活。人们对美的追求正在为这些世俗化产品所取代,过去的高雅正在逐渐没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也是将美学从感性投向现实,从观念上切合到日常生活中的语境式转换。另外,大众文化也多数已经被整编为以主流意识形态主导的日常文化现象,这部分大众文化代表的是政府及其统治阶层的利益。这也使得大众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传播,大众文化就有了巨大的市场,文化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