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学案例:《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教学案例:《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教学案例:《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教学案例:《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教学设计: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材分析】

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自然资源是工业生产的粮食,工业的发展与矿产资源的关系极为密切。本节教材以鲁尔区为例讲解,首先是因为鲁尔区是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区,而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和典型;其次,我国的许多工业区与鲁尔区类似,如: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等均属资源型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通过鲁尔区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明确分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本思路,从而能正确的进行知识迁移。【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鲁尔区兴起的优势区位条件。

2.联系科技、能源、工业发展史,理解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指出鲁尔区煤炭分布与铁矿石的来源,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不同时期煤炭资源对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树立学生的资源与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学情分析】

在必修模块2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基本方法和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些知识都离不开具体的实例,而本节课刚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巩固和应用已学知识的很好机会。

【教学重点】

煤炭资源对鲁尔区工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法】

双层次问题导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

美国的匹兹堡、英国的曼彻斯特、德国的鲁尔区、日本的九州,都曾经是工业重地。这些地区的制造业曾经支撑了国家经济的崛起,但重工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以及煤铁资源的枯竭。如今,通过发展服务业、新兴工业、创意产业等方式,它们已成功地转型为新的金融城市、文化之都。

德国的鲁尔区可以说是它们中的成功典范。这节课,我们以“乱世崛起—中道衰落—华丽转型”三部曲来学习资源性城市如何发展。

【板书】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基础把握】(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

1、鲁尔区位于_____________,19世纪上半叶,鲁尔区开始大规模的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并逐渐发展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为核心的世界著名工业区。

2、鲁尔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四条运河,又有纵横交织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管道,共同组成了一个综合而又完整的运输系统。极为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为本区发展_____________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区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城市。【承转】鲁尔区是德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的鲁尔区,其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而工业产值曾

占全国的40%,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我们来看它如何在乱世中崛起。

一、乱世崛起

【探究活动1】读“德国鲁尔工业区图”,回答下列各题。(这部分知识采用合作探究法。学生在通过阅读教材之后,先自我发现,自我总结,然后分小组讨论,再让不同的学生代表讲述自己小组在学习讨论过程中的收获,其他同学临时补充,教师再进行精讲点拨。)

(1)结合鲁尔区示意图,描述鲁尔区交通区位优势,并分析莱茵河航运发达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2)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除上述因素外,其发展的有利条件还有哪些?

(3)鲁尔区主要的工业部门有哪些?这些工业具有哪些共同特点?

答案(1)莱茵河纵贯南北;铁路、公路密布,水陆交通便利,便于区内和区外联系。莱茵河流域主要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流域内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流量大而稳定,没有明显的枯水期;流域内落差较小,主要流经平原地区,通航里程长。

(2)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较近、充沛的水源、广阔的市场等。

(3)煤炭工业、钢铁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这些工业具有生产规模大、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特点。

【反思归纳】鲁尔区优越的区位条件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

【承转】在二战后,德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至70年代,德国(主要指当时的西德)的经济实力稳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在经历了约一个世纪的繁荣之后,经济开始衰落。

二、中道衰落

【探究活动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

材料二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德国作家Hc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鲁尔区

(1)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对鲁尔区工业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鲁尔区存在着哪些严重的环境问题?

(3)影响鲁尔区衰落的原因还有哪些?

答案(1)20世纪50年代以后,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所占比重显著上升。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直接导致煤炭市场需求量的下降,是导致鲁尔区采煤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

(2)垃圾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热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

(3)生产结构单一、生产方式落后、钢铁生产过剩、新技术的冲击、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

【反思归纳】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承转】鲁尔区因煤炭资源而兴,又因煤炭资源而衰,为了鲁尔区的继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如何来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们来看鲁尔区的成功转型。

三、华丽转型

【探究活动3】鲁尔区综合治理措施

读图,思考以下问题。

(1)从图中看出,在综合整治中鲁尔区对工业结构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2)新建的电子、石油加工等企业在布局上有何特点?

(3)该区钢铁工业布局有何调整?

答案(1)鲁尔区针对传统工业衰落和经济结构单一的实际,减少了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的厂矿企业数量,每个厂矿的生产规模大幅度提高,新建或迁入了电子、汽车、石油化工等多个工业部门以及服务业,形成了以传统工业为主,经济结构多元的综合性工业区。

(2)大多布局在核心地区的边缘地带。

(3)钢铁工业布局改变了过去的就煤模式,针对铁矿石进口的实际情况,在莱茵河沿岸港口周边地区布局钢铁企业,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反思归纳】

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

【小结】

通过上述诸多治理措施,现在的鲁尔区,已步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不

仅社会经济结构比较协调,工业布局较为合理,经济由衰落转向繁荣,而且改变

了重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的地区。目前,本区又成为一个让世人瞩目的工业区。

【迁移应用】

讨论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3页活动内容,完成下题:

1.学生讨论分析东三省主要工业部门发展的资源条件

总结,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是煤、铁、石油、天然气;原有的工业基础比较好,交通便利,农业也比较发达。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2.学生讨论,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经济在全国地位下降的原因。

总结,1、自然资源短缺和锐减(尤其是煤和木材)

2、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的矛盾(轻工业,包括木材、造纸、棉纺等。重工业,包括,采掘业、金属加工等,都是资源型工业,随着资源的枯竭,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3、匮乏的资金和相对落后的技术

4、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5、经济体制改革的适应能力较弱

【课后作业】

完成导学案上的达标检测题

【板书设计】

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丰富的煤炭资源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离铁矿区较近钢铁工业的衰落

充沛的水源生产结构单一

便捷的水陆交通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广阔的市场环境污染严重

1、调整产业结构

2、调整工业布局

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4、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可能会对于重点的把握不够,而导致传统工业区的改造过程中,观念的转变及应用鲁尔区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可供借鉴的经验,会有一定难度,那就需要多进行具体事例的分析,比如给学生布置课后练习、课后调查等。要注意通过案例材料,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

本节课我们学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措施主要有:在资源枯竭到来之前,事先培植新的经济支撑增长点;大力发展投资少、耗能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在资源枯竭到来时,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2、技能目标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声音的产生作假设性解释提出自己的猜想,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声音产生的实验,经历“假设---实验验证”这一科学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过程中有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欲望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体会到科学探究中要尊重事实,养成在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能设计实验方案探究。 教具学具的准备 1、学生准备搜集各种能发声的物体。 2、教师准备课件、小鼓、音叉、水槽、烧杯、钢锯条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件礼物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听然后告诉大家你 听到了什么播放一段交响曲学生交流感受。在生活中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学生回忆生活中熟悉的声音。 教学进入第二个环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老师:请同学们将大拇指和食指放在喉头上,说:“请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你有什么感觉?学生答:有振动感觉。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观察鼓面上小纸屑的振动,发现鼓面振动时,纸屑在鼓面上“跳舞”。由此归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老师问:我们还能做哪些实验来验证这个结果?学生思考,学生答:手指弹动琴弦会发声,琴弦在振动;冬天的电线,狂风吹过会发出“呼呼”的声音,电线在振动(老师:很好!你能想到这一点,真棒!观察仔细!老师为你骄傲。)……。老师:老师还补充几个实验,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二胡拉动发声。但老师再做一个实验,你们看这是怎么回事。老师用手触击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立即停止,这说明了什么?通过实验进一步证明,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随之停止! 教学的第三个片段,声音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的呢?用“声音传播演示仪”演示声音的传播。演示:(1)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2)声音能在水中传播。关于固体传声,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实验。动手实验:同位同学,一位敲击桌面,另一位将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声音。在做这个实验时,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一)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含义; (2)会检验一对数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会利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求简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从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并通过“辩一辩”“填一填”“试一试”“做一做”,加深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的理解;并使学生初步了解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 3.情感与态度目标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问题,既体现知识的学习过程,又体现知识的应用过程,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养成关注身边的事例、关心他人,培养一种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意义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概念。 难点是利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求简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及思维发展的特征,在教学中选择激趣法、讨论法和总结法相结合。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互动关系,营造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练习巩固各个环节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增强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问题1:假设你们每人手上有一根长20cm的铁丝,将这根铁丝首尾相连围成一个正方形,围出来的正方形都完全一样吗? 问题2:同样用这根20厘米长的铁丝,首尾相连围成的长方形都完全一样吗?你能用二元一次方程来表示吗? 【设计意图】 ①通过问题情境复习旧知,真正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 ②为探索新知做好铺垫。 问题3:前面两个问题中都存在二元一次方程10 = +y x,为何围成的长方形有无数种情况,而围成的正方形只有一种情况? 【设计意图】 通过两个问题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10 = +y x与y x=同时满足时,存在解的唯一性的过程,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形成做铺垫。 问题4:你能否通过增加一个条件,使同学们围成的长方形都完全一样吗?希望大家能增加更多不同类型的条件。 【设计意图】 ①开放性问题的设置不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通过该开放性问题让学生真正感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形成; 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团队精神; ③通过此问题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操作形式】 ①学生先思考,再分组合作,小组汇报; ②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引导,从而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③教师备用: 10101010 ,,, 6223 x y x y x y x y x y x y x y +=+=+=+= ???? ???? ==-== ???? 。 巩固概念 请在下列方程中选出两个方程,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 2 23,4,2,3,10 x y x y x y x y z -====++=。 问题5:你怎么能肯定,你所增加的一个条件就一定使长方形确定下来了

小学数学分数的再认识(课例)

分数的再认识 学习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认识整体“1”,会寻找整体“1”。 2.从度量的角度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3.结合具体的情景,经历概况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 教学重点:从度量的角度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 课前游戏:猜谜语 课前谈话: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诗词内容出自《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学习数学也是一样,我们应该多个角度,多个方向的来学习。比如我们今天学习的分数,我们在三年级中也学习过,今天我们就一起换个角度来体会分数的意义。 一、引入。 1.单位“1”再认识 课件出示:(1个圆、1米、1把香蕉、一堆糖) 师:仔细看大屏幕,我们再来看看,1个圆、1米、1把香蕉、一堆糖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这个1在数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叫“单位1”或整体“1”。一段路程、一项工程、一筐苹果、一本书、一段时间等都可以看做整体1) 二、解决问题,感受分数的产生过程 1、师:今天我们就来再研究分数的意义,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分数是什么?(也就是分数的意义)分数是怎么样产生的? 课件展示: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数是自然数,以后在度量和平均分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样就产生了分数。当测量物体时往往会得到的不是整数的数,古人就发明了分数来补充整数。 2、师生共同用树枝量黑板长度。(体验不够一个时折断) 现在有个时光穿梭机,回到古代。这时候我们已经是古人了。那古人们想来量一量这个黑板的长度,你用什么方法。 师:你遇到什么什么情况了?不够的时候怎么办呢?是不是有这样的可能。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大全

课题:定义与命题(一) 授课教师:朱成敏教材:浙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定义的含义并了解给一些名称下定义的常用方法; 2.让学生了解命题的含义; 3.让学生掌握命题的结构,能够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会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4.让学生了解类比的思维方法; 过程性目标: 5.让学生经历术语定义产生的过程,在通过类比、完成填空的过程中培养自学的能力;6.让学生经历“命题”这个名词的定义产生过程,进一步了解命题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命题的含义,能够区分“命题”与“正确的命题(真命题)”; 2.理解命题的结构,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3.学生活动的组织.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发现探究小组合作主体性讲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活动、引入新课 创设“幸运52”的场景组织学生活动。 (第一关:幸运抢答) 在老师的描述中抢答出这是什么数学名词。 例如: 它是一种方程; 它是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 它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且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 (答案:一元一次方程) (引入定义) (设计说明:用“幸运52”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入,让学生及早融入课堂,积极思考,也作为本节课的一个贯穿的背景。更重要的是,希望学生初步经历给名词下定义时候逐步明确的过程,最终清楚的表述就是名词的定义。)

二、探究一些名词的定义产生过程 定义:一般地,能清楚地规定某一名称或术语意义的句子叫做该名称或术语的定义。 例如: (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是“数轴”的定义; (2)“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全等图形”是“全等图形”的定义。 学生活动一:(小组活动) 如何给术语下定义: 学生单独学习一段材料,小组共同作答。 阅读材料: 1.选出下列图形中与众不同的一个。 (A ) (B ) (C ) (D ) 选C ,原因如下: 共同点:都是三角形。 不同点:C 选项没有直角,而其余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由此把A 、B 、D 选项归为一类,叫做 “直角三角形”。 定义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填空作答: 2.选出下列式子中与众不同的一个。 (A )0122 =++x x (B )532=+ (C )a a a 2223 -=-+ (D )t t 53=- 选( ),原因如下: 共同点:都是 不同点: 由此把 选项归为一类,叫做“ ”。 定义为: 的 叫做 。 3.请设计一个类似的问题,要求能够得到“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小结:请同学谈体会,如何给名词下定义。 (设计说明: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让学生经历给名词下定义的过程。为了真正做到有效的合作学习,在活动中考虑了以下问题:a.把活动的设计成左右的对比模式,让学生有意识地根据学习材料进行类比的思考;b.让学生在进行讨论之前先进行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然后再与别人交换意见,产生思维的碰撞,以真正达到讨论的目的。)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优秀说课稿

《分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说课内容 本课的内容“分数的再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分数的再认识(一)》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已将“认识分数”设置了独立的教学单元,让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本节课对分数进行再认识(一),教材安排了“3、4 可以表示什么,举例说一说”、“已知一个图形的1、 4 ,画出原图形”、“圈一圈,与同伴交流”三个数学活动,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部分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完成分数意义的构建,即通过让学生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到分数的相对性。为后续真分数、假分数、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等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参与具体操作活动,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教学难点:对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的理解,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二、说教法学法 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了(1)情境教学法,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2)动手操作实践法,在合作交流中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 三、说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复习分数旧知。 师:你们能用分数分别表示这三个图形的涂色部分吗?(预设)生:这三个图形用分数表示分别是1/2,1/2,2/6。师:前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预设)生:前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因为这两个图形大小相同。(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使学生理解整体“1”相同,同一个分数对应的部分也相同,为整体“1”不同的情况作铺垫。) 2.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63活动1 (1)独立想一想,并自己说一说可以表示什么。(2)小组交流并填写表格。一个整体平均分的份数 取几份用分数表示 4份3份▲▲▲△ 4份3份

分数的再认识(一)优秀教案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太和县桑营镇淝南小学 郭亚磊 2014.11.28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上第63—64页。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猜分数。(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成语。) 十拿九稳()一分为二()七上八下()在三年级时,我们就对分数进行了初步的认识,老师有几个题目想考考大家。 2、用分数表示出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

( ) ( ) ( )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1、平均分;2、一个圆是一个整体, 一个长方形是一个整体。 3、如图:图中阴影部分能用 3 1 表示吗?为什么? 通过检查同学们学的很好,那么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分数的世 界,让我们共同享受分数带给我们的快乐!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 的再认识(一)”。【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一)】 二、探究新课。 (一)、说一说。 4 3可以表示什么?举例说一说。 1.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2.教师课件出示,教材63页上的三幅图。教师强调:同一个分 数的意义,可以有三种方式来表示,一是把一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 二是把多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三是把多组图形看作一个整体。 3.小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 用分数表示。 (二)画一画。 1.师:同学们表现得真出色,老师奖励给大家一副精美的图案, 课件呈现一张图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案例

制取二氧化碳的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和原理 2、练习连接仪器的操作,检查气密性,动手制取二氧化碳 3、认识复分解反应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制法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复分解反应的理解 教学用具: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锥形瓶,分液漏斗,双孔橡皮塞,玻璃导管,胶皮管,止水夹,集气瓶,毛玻片,火柴,酒精灯 新课 板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一演示实验 (1)在锥形瓶中加入几块石灰石,把燃着的木条伸到玻璃导管末端,观察木条有没有熄灭? (2)再打开分液漏斗,加入稀盐酸,把燃着的木条伸到玻璃导管末端,观察木条有没有熄灭? 板书:碳酸钙 + 盐酸氯化钙 + 二氧化碳

提出实验室还有其他两种方法制取氧气 板书: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板书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二,提问:制取氧气的装置怎样来设计? 两种发生装置和三种收集装置的选取非常重要。(小黑板展示) 请同学们自己来选择并说明理由 演示制取氧气,同时附上步骤 板书:步骤 1 检查气密性 2装入药品 3 固定装置 4 加热 5收集 讨论:试验中的注意事项

试管口向下倾斜的原因? 试管口塞棉花的原因? 导管伸入发生装置少许的原因? 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的原因? 实验结束,先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的原因?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是学生第一次进行气体实验室制取的探讨。对一些方法和步骤还比较陌生,有时还不知所措。教学中要不断进行指导和提示。同时,随时要紧扣本节教学目标,落实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的书写。课前的准备要充分,特别是实验的准备。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发现机会、寻找机会、制造机会,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的怀疑勇气、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磨练、升华,使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制取氧气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制取气体,对学生要求规范的操作对以后的实验教学很重要。在实验中学生的学习比较感兴趣,并能按规定操作制取氧气。结合氧气的性质对学习效果有明显提高。

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 许广民2010年3月24日 我仅从四个方面,借助教学案例分析的形式,向老师们汇报一下我个人数学教学的体会,这四个方面是: 1.在多样化学习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2.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预设和生成的动态调整; 3.对数学习题课的思考; 4.对课堂提问的思考。 首先,结合《勾股定理》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多样化学习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案例1:《勾股定理》一课的课堂教学 第一个环节:探索勾股定理的教学 师(出示4幅图形和表格):观察、计算各图中正方形A、B、C的面积,完成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生:从表中可以看出A、B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正方形C 的面积。并且,从图中可以看出正方形A、B的边就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正方形C的边就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根据上面的结

果,可以得出结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这里,教师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索发现“数”与“形”的密切关联,形成猜想,主动探索结论,训练了学生的归纳推理的能力,数形结合的思想自然得到运用和渗透,“面积法”也为后面定理的证明做好了铺垫,双基教学寓于学习情境之中。 第二个环节:证明勾股定理的教学 教师给各小组奋发制作好的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纸片,先分组拼图探究,在交流、展示,让学生在实践探究活动中形成新的能力(试图发现拼图和证明的规律:同一个图形面积用不同的方法表示)。 学生展示略 通过小组探究、展示证明方法,让学生把已有的面积计算知识与要证明的代数式联系起来,并试图通过几何意义的理解构造图形,让学生在探求证明方法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第三个环节:运用勾股定理的教学 师(出示右图):右图是由两个正方形 组成的图形,能否剪拼为一个面积不变的新 的正方形,若能,看谁剪的次数最少。 生(出示右图):可以剪拼成一个面积 不变的新的正方形,设原来的两个正方形的 边长分别是a、b,那么它们的面积和就是

《分数的再认识》导学案

《分数的再认识》课堂导学案设计 授课班级五年级学科数学内容分数的再认识 任课老 师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 难点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分数的相对性 教学方 法 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三段模式程序 (要 素) 学案导案 预习 激活(3-5分钟) 知识 链接 一、预习案 1、用分数表示左面各图中的阴影部 分。 对话生成(25-32分钟) 自主 学习 合作 交流 研讨 展示 评价 生成 二、学始于疑 活动一: 1、发现、解决问题 这三个同学从粉笔盒中拿出来的粉笔一样多么?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2、小组内交流。 1.拿出三个粉笔盒,分别装有8、 6、8支粉笔。请三位同学分别 从粉笔盒中拿出整体的。 2、说一说:小明和淘气谁看的多? 3、画一画 淘气小明

【展示提升】 将前面的知识向大家展示一下。 【讨论合作】 (1)为帮助四川汶川地震灾民重建家园,小明捐了自己零花钱总数 的 ,小芳捐了自己零花钱总数的 。他们谁捐的钱多?请说明理 由。 (2)拿走6支铅笔的 ,应拿几支? 巩固拓展(5-10分钟) 课程训练 巩固 提高 1、四年级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 的吗? 2、有6个桃子,怎么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两个?(画一画,分一分) 3、一个长方形面积的4/5和一个正方形面积的4/5相等,这个长方形和这个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是( ) ①长方形的面积大 ②正方形的面积大 ③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大 ④不能比较 4、下面每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什么? 小组检查指导 有什么收获或困惑? 一个图形的 4 1 是 ,那这个图形是什么呢? 433 2 413 14 3547 37 55 25 2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1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与探究 一、背景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授人一鱼,供其一饭之需,教人一渔,则其终生受用无穷。”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能通过实验分析、推理、归纳而获得知识呢?我想,对初学者而言,应从任务或问题出发,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放权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实验,让他们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获得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到化学是重要而有趣的课程。 二、教学方案 [师]下面,我想请在座的各位同学尝试解决一个问题:设计一个实验,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学习小组先相互讨论,4分钟后,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学生4人一组围在一起讨论,情绪高涨) [生1]取一定体积的空气(一个集气瓶),把火柴点燃伸入集气瓶中,熄灭后,用原来的总体积减去后来剩余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再通过计算,便可求出氧气的体积分数。 [师]我认为,这个同学抓住了关键——利用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真是难能可贵,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生2]按他的方案,我觉得气体的减少量无法测定。 [师]我同意。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谁来帮帮他? [生3]我能不能上来画? [师]当然可以! [生3](边画边讲)先将一支长的蜡烛放在水槽底部,向水槽中加水,使水面低于蜡烛,将一个集气瓶倒罩在蜡烛上方,当蜡烛熄灭后,由于集气瓶中的氧气被消耗,所以瓶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就会将水压入集气瓶中,那么,水面上升多少就表明氧气的体积是多少。 [师]这个方案怎么样? (学生议论,纷纷表示同意该方案) [师]我也很欣赏这位同学的方案,他巧妙地运用物理学知识,利用倒吸入水的体积,明确地计算出被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从而测出一定体积的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很有创意,那么,还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学生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没人回答,一时安静无声) [师]既然没有,我们就请同学们自己实验一下,看看你们的结果与科学家的结论是否一致? [生]学生实验,发现水面上升的高度是集气瓶体积的1/10。 [师]科学家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而大家的实验结果是占空气体积的1/10,为什么? [生4]蜡烛燃烧放热,使剩余气体膨胀,所以液面上升的体积数偏少。 [师]也就是说,我们要等到装置完全冷却到原来的温度后再观察(约2分钟后,观察结果仍然偏小)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docx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课题: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 一、教学设计: 1学习方式: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 两个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并且是证明线段相等、 角相等以及两线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 且灵活的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设问形式创设 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使学生经 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 置。 2学习任务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发 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有条理的 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并且在以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将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注意学生 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能运用自己的方式有条理的表达推理过程,为以后的证 明打下基础。 3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 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另外,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 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图能力,这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 4教学目标: (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 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了 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强烈推荐】分数的再认识练习题

分数的再认识练习题 “分数”检 测 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我会填。(每空1 分,共19分) 1、填一填。 (1)5个 15 是( ),( )个 16 是1。 (2)78 里面有( )个81,322里面有( )个3 1。 (3)18个9 1 是( )。 2、考考你。 (1)6枝铅笔的13 是( )支,10铅笔的) () (是4支铅笔。 (2)一盘苹果的2 1是4个,2个同样的盘子里共有( )个苹果。 3、分数的再认识练习题。 ( )=( ) ( )=( ) 4、( )÷( )=5 3=10) (=) (21=100) ( 5、25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分数的再认识练习题52 ,妈妈吃了这块蛋糕的10 4,那么妈妈吃的比小贝多。( ) 2、任何两个相邻的自然数(0除外)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就是121。( ) 3分数的再认识练习题是1分数的再认识练习题( ) 4、1812的最简分数是9 6。( ) 5、分母是10的真分数共有10个。( ) 三、按要求解答。(共36分) 1、在( )里填上“>”、“<”或“=”。(6分) 53( )64 831( )118 2016( )5 4 2、圈出最简分数,把其余的分数约分。(12分) 54 1612 408 2412 60100 131 130 3、把95和12 7都写成分母是36而大小不变的分数。(6分) 4、写出与5 3相等的三个分数。(6分) ( ) ( ) ( ) 5、两个工程队修公路,甲队3天修了25米,乙队4天修了33米,谁修得快些?(用带分数比较)(6分) 四、我会解决问题。(共35分) 1、在一次数学竞赛中,共有30道题。小红做对了18题,做错了12题。请你用最简分数表示小红做对的题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做错的题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提供出来的关于初中物理教学案例相关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哈!欢迎阅读参考使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品才网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什么是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的作用效果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创新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感到学习有用,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重、难点: 力的概念(重点)力的作用效果,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难点) 教具: 弹簧、乒乓球、排球、磁铁、小车、铁钉、锯片、汽球、海绵;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方法 : 问题--体验--探究教学法 教学课时 : 一课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新课引入 先设计悬念,激起学生求知欲,从而引出所要探究的内容"力",再让学生看课文"?"后面的一段内容,再让学生说

出常用"力"字的词及其意义。(接着让学生体验下面的过程) 1、学生紧握拳头。 2、同桌或后桌的同学互相掰手腕。 3、全班学生用力搬起课桌站立10秒钟。让学生谈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原因。先请学生谈谈对力的认识,举出平时用力的一些动词,如:推、拉、压、握......。然后讲解人们对力的认识是从日常生活中开始的,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和从事生产劳动中经验的结晶,如:提水、挑物体、拉车、射箭等都不同程度感觉到肌肉紧张。在此基础上,引入"什么是力"的课题。 (多媒体投影):什么是力新课教学:一、力是什么?(多媒体投影) 1、观察、演示:(多媒体投影--出示一组运动图片) ①在刚才学生的体验下,引导学生得出"力"是人对物体的作用,是人对物体施加了力。 ②接着让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物体间能否发生力的作用呢?生产中,有没有见过其他物体对物体施加力的情况吗?(教师组织,学生互问互答) ③学生思考并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多媒体投影) ④刚才学生所举的例子都是物体与物体相互接触而发生力的作用的,让学生对此提出不同的意见。(举出一些不接触也能发生力作用的例子)(多媒体投影--A、B图片) A》苹果离开树后能下落; B》铁钉没有接触磁铁,磁铁吸引仍能铁钉;结论:相互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精选范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初中案例——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者海二中傅锜 一、案例实施背景 ⑴播放一组幻灯片。 内容:①供火车行驶的铁轨上;②游泳池中的泳道隔栏;③横格纸中的线。 ⑵提问温故: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平行线,你能说出直线平行的条件吗? ⑶学生活动:针对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⑷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提出新问题:若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从而引出课题:探索平行线的性质(板书)。 2.数形结合,探究性质 ⑴画图探究,归纳猜想。

教师提要求,学生实践操作:任意画出两条平行线(a∥b),画一条截线c 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标出8个角。(统一采用阿拉伯数字标角)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一: 指出图中的同位角,并度量这些角,填写结果: 第一组:同位角()()角的度数()()数量关系() 第二组:同位角()()角的度数()()数量关系() 第三组:同位角()()角的度数()()数量关系() 第四组:同位角()()角的度数()()数量关系()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二: 将图中的同位角任先一组剪下后叠合。学生活动一:画图—剪图—叠合—猜想学生活动二:画图—剪图—叠合—猜想让学生根据活动得出的数据与操作得出的结果归纳猜想: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三: 再画出一条截线d,看你的猜想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学生活动:探究、按小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仍然成立。 ⑵教师用《几何画板》课件验证猜想,让学生直观感受猜想 ⑶教师展示平行线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引申思考,培养创新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四: 请判断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学生活动:独立探究——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教师活动: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并引导学生说理 因为a∥b(已知)所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1=∠3(对顶角相等)∠1+∠4=180°(邻补角的定义) 所以∠2=∠3(等量代换)∠2+∠4=180°(等量代换)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再认识》案例点评

《分数的再认识》案例点评 五年级数学教案 《分数的再认识》一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对分数作出合理的解释,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分数,发展数感。 3、进一步认识单位“1”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数量不同,同一个分数表示的数量也不相同;单位“1”数量相同,同一个分数表示的数量也相同。 教学过程 ●一、课件出示几个被平均分的图形,学生根据图意填分数。理解部分与整体之 间的关系。 (点评:在本环节当中,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语言表达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出现学生心里知道,却不会表达的现象是需要教师警惕的。那只是学生“知道”了,而不是“理解”了。只有达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概念中相同的意思,才能说明学生真正掌握了。同时,训练语言表达也是学生的思维走向成熟和提升的必要手段。语言是思维的体现。) ●二、问题:有一截线段,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怎样用分数表示?

(本环节的设计有些突兀,也可能是教师临时想到的一点。课堂固然有生成的东西,但仍需要教师对每一个环节的认真推敲和选择。哪些要点可以利用其他的形式体现?或者问题的设置怎样才能更好地有利于学生的思考?) ●三、出示水果图,让学生理解整体“1”既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 些物体。 (本环节的设置是让学生逐渐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并解答,是比较好的设计。使学生经历了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深刻体会整体“1”所涵盖的内容。不过,苏教版教材是把整体“1”叫做单位“1”,在这里不这么说,不知教材这样安排的用意所在。我的理解是可能是学生对于理解“整体”这个词语比较轻松,而理解“单位”这个概念比较难。但是,在今后把“整体”改不改叫做“单位”,这个我没有看教材。不过,我想,这也是一个阶梯性的问题。给学生搭建适当的梯子,可能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出示故事《猪八戒摘苹果》。请同学们当评委,看看到底是猪八戒偷懒还 是师傅冤枉了他。 (本环节的设置有些不妥。如果能在开课之初设置,既能使学生对本课内容产生兴趣,也能设置悬念,使学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积极思考。在本环节中还设置了小组讨论,真的需要讨论吗?不用为了“合作”而合作。) ●五、问题:整体“1”与分数有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让人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什么关系?应该换种说法:整体“1”引起相同的分数发生怎样的变化?)

《分数的再认识》

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P63—64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对分数作出合理的解释,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整体“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教学难点 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教具准备 课件,任意大小的圆一个。 教材分析 教材中安排了“拿铅笔”“说一说”“画一画”等多个情境活动,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分数,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教学时,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展开充分交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加之多媒体课件的恰当介入,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探索分数知识的全过程,通过分一分、说一说、画一画,从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灵活、扎实地掌握知识,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形成智慧,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一、联系旧知,理解意义(5分钟) 师:(课件出示1/4)在三年级时我们就学习过分数,谁来读一读?1/4表示什么意思? 1/4还可以表示什么意思? 师: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分数,有把一个图形、一个物体看成整体“1”进行平均分,也有把多个图形、多个物体看成整体“1”。是的,像同学们所说的(板书: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就可以用分数表示)。 师:看来,同学们对分数的知识掌握的不错。可是,老师还是想检验大家一下,不知同学们是否愿意接受我的检验呢? 课件出示:笑笑说,她一次能吃一块蛋糕的3/4,你觉得她能做到时吗? 生1:有可能,是一个蛋糕。 生2:不可能,如果是一个大蛋糕呢。 师:同学们,他们两人说的都有道理,可为什么同样是蛋糕的3/4,结果却不一样呢?(整个蛋糕的大小不一样,一个是小蛋糕的3/4,一个大蛋糕的3/4,看来分数和它所对应的整体还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探究分数的奥秘。《分数的再认识》。(板书课题) 二、创设活动,深化理解 活动一:分一分 师:现在,老师这儿有三盒水彩笔,谁能帮我拿出每盒水彩笔中1/2吗? (请三名学生到讲台前) 师:你们准备怎么拿呢? 生:我准备把全部水笔平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一份就是1/2。 (动手拿,并将拿到的水笔展示给大家看) 师:现在请你大声的告诉大家你拿出这盒彩笔1/2是几枝? 师:你们听了有什么疑问? 生:为什么他们三人都是拿全部水笔的1/2,拿出的枝数却不一样多呢? 师:大家都有这样的疑问吗?(问拿的同学,你们是不是数错啦?确认?) 师:奇怪啦,为什么都是拿出一盒彩笔的1/2,拿出来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师:有想法,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学生汇报) 师:同学都安静下来了,是都有自己的想法了吗?向大家你的想法。 生1:(这是这个小组的想法,你们小组的呢?)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完整版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光的折射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光的折射 第一部分:教学情景 开始上课,教师利用班班通放映《海市蜃楼》片段 教师:观看了“海市蜃楼”的奇观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学生甲:大自然现象太奇妙了! 学生乙:海市蜃楼真美,真壮观! 学生丙:海市蜃楼是怎样产生的它为什么那么神奇、美丽 教师:同学们也许还会提出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能提出问题是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先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把筷子斜插入水中,大家观察到什么现象直接看筷子和通过水看筷子是否一样 教师演示筷子斜插入水中的实验,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教师:大家通过观察发现筷子“折断”了,请同学们猜想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学生:可能是光由水进入空气中发生了偏折。教师:这位同学的猜想到底对不对用什么来检验学生:用实验!教师:对!用什么样的实验呢请同学们设计一下。学生:让一束光斜射入水中,观察光的传播方向。教师:非常好!同学们的设计思路正好和老师一致,在你们的桌上,已经摆放着老师为你们准备好的光学仪器盒。 教师介绍实验装置后,让学生动手实验 教师:通过实验,同学们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甲: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学生乙: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教师:回答得很好!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教师:上节物理课我们学习了光的反射,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光在反射时遵循哪些规律学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教师:根据刚才的实验,类比于光的反射定律猜测一下,光是怎样进行折射的可能遵循哪些规律 学生甲: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学生乙: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 学生丙: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学生丁: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 学生戊: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学生己: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教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光的折射现象遵循怎样的规律呢我们利用桌上的光学仪器盒来研究光在折射时的什么规律。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查、指导、答疑 教师:通过实验,同学们得出了哪些结论 学生: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案例实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我们已经学过用一元一次方程 来解决实际问题,你还记得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吗?生:审题、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最后答题.师:同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等一样,一元二次方程也可以作为反映某些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这一节我们就讨论如何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探索新知 问题情境: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分析:(1)本题中有哪些数量关系?(2)如何理解“两轮传染”?(3)如何利用已知的数量关系选取未知数并列出方程?(4)能否把方程列得更简单,怎样理解?(5)解方程并得出结论,对比几种方 法各有什么特点? 解答: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则依题意第一轮 传染后有x+1人患了流感,第二轮传染后有x(1+x)人患了流感。 于是可列方程:1+x+x(1+x)=121 解方程得x1=10,x2=-12(不合题意舍去) 因此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10个人。 思考:如果按这样的传播速度,三轮传染后有多少人患了流感? 活动方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分别按问题(3)中所列的 方程来解答,选代表展示解答过程,并讲解解题过程和应注意问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解传播问题,验证多种方法的正确性;通过解题过程的对比,体会对已知数量关系的适当变形对解题的影响,丰富解题经验。 (三).当堂训练及分析 1.某种植物的主干长出若干数目的支干,每个支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主干,如果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91,每个支干长出 多少小分支? 解:设每个支干长出x个小分支, 则1+x+x2=91,即x2+x-90=0。 解得x1=9,x2=-10(不合题意,舍去) 答:每个支干长出9个小分支。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反思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反思 槐树关中小翟金碧 本节课是学生在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和拓展的。在三年级,学生已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一些简单的分数。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分数,为后面进一步学习、运用分数知识做好铺垫。 上完这节课,我有以下的收获: 1、注重学生图形与分数展开教学。 从这节课中可以看出,教师利用学生已对分数意义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用分数分别表示这三个图形的涂色部分,让学生复习分数。接着通过3/4可以表示什么,从而引出分数的意义,即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分,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最后通过一个图形的1/4是□□,来画出原图形。 2、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在本课的教学中,在学会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下,学生通过圈一圈、画一画、拿铅笔等活动,体会到题型的多样性,既发展了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各自的认识。 从本节课的教学情况来看,我还存在着很多需要学习跟改进的地方: 1、由于这次赛教,有10分钟说课和答辩,上课时间仅仅有30分钟,原本设计了五道练习题,下课时才讲了一道题,在时间的掌控中,还需要多多注意。 2、在讲解一个图形的1/4是□□,来画出原图形时,应给学生讲透彻,这是一个从整体到部分的逆过程。 3、在讲解拿出铅笔的1/2这道题时,应给学生拿出长短不同的纸条折纸、看不同厚度的书进行拓展,并让学生自己归纳、概括,感受分数意义的相对性。 4、课堂上,学生活跃、胆大,在课堂活跃度上、应把握好。 每一次的备课、磨课、开课都是一场艰辛而又漫长的体验,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将成为教学道路上的一次收获与成长。此次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