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伤口造口试卷

伤口造口试卷

伤口造口试卷
伤口造口试卷

2015年医院选拔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考试试卷

姓名:科室: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总20分)

1.对有造口的患者,护士需每日观察其、、、、、

及。

2.撕造口袋时,应由而移除造口袋;粘贴造口袋时,应自而进行粘贴,后用手

按压底盘min。

3.修剪造口袋底盘时,剪裁的开口与造口黏膜之间保持适当空隙,约mm。

4.更换造口袋宜避开患者、选择在患者时进行。

5.清洁伤口换药时,应从伤口向消毒;感染伤口换药时,应从伤口向消毒;

有引流管时,先清洁,再清洁。

二、选择题(每题2分,总20分)

1.造口后期,患者应避免下列哪种行为?()

A、咳嗽

B、下床

C、翻身

D、向患侧侧卧

2.下列哪项是造口术后早期最为严重的并发症?()

A、造口缺血坏死

B、造口脱垂

C、造口回缩

D、造口狭窄

3.临床上哪种类型的肠造口患者易发生造口脱垂?()

A、横结肠袢式造口

B、单腔造口

C、升结肠造口

D、回肠造口

4.若情况允许,为尽量避免造口脱垂,造口宜定位于下列哪个位置?()

A、腹直肌上

B、腹直肌下

C、脐上

D、左下腹

5.下列哪种类型的肠造口易发生造口回缩?()

A、横结肠袢式造口

B、乙状结肠造口

C、升结肠造口

D、回肠造口

6.下列哪种类型的造口旁疝最多见?()

A、真性造口旁疝

B、造口尖疝

C、假性疝

D、皮下脱垂

7.患者造口底盘覆盖下的造口周围皮肤仅有颜色改变,且变色面积小于25%,该患者的DET 总分是多少分值?()

A、1分

B、2分

C、3分

D、4分

8.伤口渗出液为大量渗出的标准为:()

A、≥10ml/24h

B、≥15ml/24h

C、≥20ml/24h

D、≥25ml/24h

9.能够快速、大量吸收,同时又保持伤口密闭湿润环境的敷料是:()

A、藻酸盐类敷料

B、泡沫类敷料

C、水胶体类敷料

D、水凝胶类敷料

10.伤口内存在着可复制的细菌黏附在创床上,但不会对宿主造成细胞性损害。这种情况称为:()

A、污染

B、定植

C、严重定植

D、感染

三、多选题(每题3分,总30分)

1.结肠造口患者在平素饮食中,应尽量避免下列哪些食物?()

A、易产气食物

B、易产臭味食物

C、易引起便秘的食物

D、富含粗纤维的食物2.考虑肠造口部分肠粘膜缺血坏死时,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若因缝线太紧引起,可将变紫区域缝线拆1~2针;

B、肠造口外观变紫时,应每小时观察一次肠造口血运情况;

C、造口缺血坏死时,应选用两件式造口袋;

D、一旦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楚,应立即将坏死组织清除;

3.下列哪些因素可引起造口狭窄?()

A、造口周围化脓性感染

B、造口肠段回缩

C、肠壁血运障碍

D、手术中腹壁皮肤切除过少

4.术后防止发生造口旁疝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A、术后取低坡卧位

B、密切观察患者血糖、血压水平

C、密切观察伤口情况

D、术后给予患者使用腹带至少2周时间

5.为防止患者出现造口回缩,下列预防措施中正确的是:()

A、加强造口血运的观察,尤其在术后24~48小时内;

B、避免患者短时间内体重剧增;

C、手术时,应保留足够长的肠端;

D、若造口低于皮肤水平面0.5cm以下者,应使用垫高式造口用具;

6.理想的敷料功能应满足病人下述哪些方面的需要?()

A、加速愈合

B、换药无痛或缓解疼痛

C、减少换药次数

D、无异味,可洗澡、经济

7.经鼻/口腔吸痰时应当注意:()

A、经口腔吸痰时,应指导患者张口,鼓励咳嗽

B、口腔吸痰困难时,可由鼻腔插管到咽部、气管,将分泌物吸尽

C、为昏迷患者吸痰时,可使用压舌板或口咽气道帮助其张口

D、对有颅底骨折或鼻中隔弯曲的患者不宜从鼻腔吸引

E、吸痰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

8.下列关于不同体温测量途径的各种描述中,正确的是()

A、腋下测温时,需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干燥腋窝深处并紧贴皮肤,10min后取出读数

B、口腔测温时,将口表水银端斜放于患者舌面,让患者紧闭口唇

C、口腔测温时,嘱患者切勿用牙咬,用鼻呼吸,5min后取出读数

D、直肠测温时,患者取侧卧或屈膝仰卧位露出臀部

E、直肠测温时,润滑肛表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3~4cm,3min后取出读数

9.给患者使用心电监护仪时,应注意:()

A、放置电极片应避开伤口、瘢痕、中心静脉插管、起搏器及电除颤时电极板的放置部位

B、定期更换电极片及其粘贴位置

C、心电监护具有诊断意义,可详细了解心电图变化

D、选择恰当导联,调节波幅,设置监测指标的报警界限

E、指导患者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

10.下列哪些原因能导致静脉输液时发生发热反应?()

A、输液速度过快

B、输液器具的污染

C、老年人代谢缓慢,机体调节机能差

D、配液加药操作中的污染

E、静脉穿刺不成功未更换针头

四、判断题(每题2分,总20分)

1.固定伤口敷料时,应保持胶布粘贴方向与患者肢体或身体长轴平行,伤口包扎不可固定太紧。

()

2.若伤口敷料粘在伤口上,难以取下时,应使用对人体组织没有毒性的消毒液浸湿软化后缓慢取下。()

3.多处伤口换药时,应先换清洁伤口,后换感染伤口。()

4.如果造口尺寸大于35mm但小于或等于45mm,应选用60mm的造口底盘。()5.正常肠造口黏膜的外观为粉红色或牛肉红色,表面平滑且潮湿,用手电筒侧照呈现透光状。

()

6.糜烂出血的造口黏膜,可用碘酒进行消毒清洗。()

7.理想的造口高度最好能突出皮肤水平面1~2.5cm。()

8.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可使用垫高式造口用具。()

9.造口底盘是导致造口旁皮肤过敏性皮炎最常见的造口用品成分因素。()

10.造口评估工具DET评分的最高得分为10分。()

五、英语写作(10分)

用英语介绍一下你自己,包括您的姓名、年龄、性别、目前所在科室、工作年限、爱好等内容,不少于100个英文词汇。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培训 主讲人:XXX 课目:医院感染基础知识 目的:通过学习了解,使我们对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有所了解,为以后的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 一、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二、感染源 三、传播途径 四、医院感染的控制 五、标准预防 六、医疗废物 七、职业暴露 一、什么是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一)哪几种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标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枣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的(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

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二)医院感染的危害有那些? 对患者来说可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发生另外的感染导致健康损害、躯体痛苦甚至残疾或死亡,同时医疗费用增加;对医院来说也会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医院形象的损害、发生医疗纠众等使医院的社会效益降低;同时包括住院时间延长导致的医院床位周转率下降、对医务人员造成思想上的负担和压力、医护人员工作量特别是无效劳动增加等。 (三)医院感染发生的机制。 医院感染的发生主要有三个要素,即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我们也称它们为医院感染的感染链。当三者同时存在,并有互相联系的机会,就会引起医院感染。 二、感染源 (一)外源性感染 病人在医院内从他人(病人或工作人员)外获得的感染也叫做交叉感染,如普通儿科误收麻疹、水痘,就可引起麻疹、水痘在病房传播引起其他小孩感染。 (二)内源性感染 感染源来自病人自身也可称为自身感染。在医院感染出现以前,病人本身已是病原体的携带者,当病人抵抗力下降,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则易引起感染。

伤口护理理论测试考卷

伤口护理理论测试考卷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伤口小组评估测试卷 工号:姓名:成绩: 一、单选题(20题×3分/题) 1.下列属于急性伤口的是() A.2期压力性损伤 B.术后伤口裂开 C.糖尿病足 D.下肢静脉溃疡 2. 伤口边缘与伤口床之间的袋状空穴是指() A.窦道 B.瘘管 C.潜行 D.以上都不是 3. 以下不属于新型功能性敷料的是() A.半渗透薄膜敷料 B.水胶体敷料 C.亲水性纤维敷料 D.碘仿纱布敷料 4. 对于水胶体敷料优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提供湿性愈合环境,溶解坏死组织 B.可吸收大量的渗液 C.片状敷料使伤口处于密闭状态,防止细菌入侵,不易被大小便浸湿 D.促进肉芽组织及上皮组织生长,减少瘢痕形成 5. 属于藻酸盐敷料缺点的是() A.需要二级敷料固定 B.支持自溶性清创,溶解坏死组织 C.吸收渗液后成凝胶,保持湿润不粘伤口,减轻疼痛、 D.可填充腔隙、窦道、瘘管等 6. 能够在伤口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网状凝胶,起到止血作用的敷料是() A.亲水性敷料 B.生物活性敷料 C.藻酸钙敷料 D.泡沫敷料 7. 下列对于银离子敷料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抗菌性能对各种病原微生物均有效 B.快速大量吸收渗液

C.银过敏者禁用 D.建议使用时间不超过3个月 8. 水胶体敷料固定时须注意() A.边缘距创面至少1~2cm B.边缘距创面至少1~3cm C.边缘距创面至少2~3cm D.边缘距创面至少2~4cm 9. 部分皮层缺失,真皮层暴露,伤口床有活力,基底面表现为红色或粉红色,有完整的和或破裂的血清型水泡,属于() A.1期压力性损伤 B.2期压力性损伤 C.3期压力性损伤 D.4期压力性损伤 10. 完整或破损的皮肤局部出现持久性非苍白性发红、褐红色或紫色,表皮分离后出现暗红色伤口床或充血性水泡,属于() A.1期压力性损伤 B.2期压力性损伤 C.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 D.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 11. 最常用的伤口清洗液是() A.%生理盐水 B.乳酸林格氏液 C.安尔碘或复合碘 D.75%医用酒精 12. 伤口感染的局部表现不包括() A.红、肿、热、痛 B.肉芽灰暗,易出血,渗液增多,有恶臭 C.周围皮肤有湿疹 D.有假膜存在,伤口的菌落数>105/cm2 13. 感染伤口禁忌选用下列哪种敷料() A.水胶体敷料(安普贴) B.泡沫敷料(优洁) C.磺胺嘧啶银敷料(SSD) D.藻酸盐敷料(优赛) 14. 评估伤口渗液与敷料的关系,以下正确的是() A.伤口有大量渗液,应评估是否有伤口感染 B.对于足趾或手指的缺血性干性坏疽,应保持伤口干涸 C.保持伤口湿润而不是潮湿是处理渗液的最终目的 D.以上都是 15. 深Ⅱ度烧伤累及() A.真皮乳头层 B.真皮深层 C.全层皮肤 D.肌肉骨骼

伤口种类及对敷料的要求()

中央电大护理专业 本科生毕业科研论文 题目:伤口种类及医用敷料应用新进展 学生:谢娜 指导教师:李英 2015年10月14日 伤口种类及医用敷料应用新进展 摘要:本文通过对伤口种类的分类、医用敷料的种类及特征、伤口对于医用敷料的选择的描述。意在为以后伤口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方法,以更好服务患者。 关键字:伤口种类医用敷料应用进展 随着对伤口愈合过程的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人们对伤口愈合过程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从而导致了伤口敷料的不断改进和发展。新型敷料是一类重要的医用纺织品[1]。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伤口复愈的原理和伤口护理过程的理解,许多新型的材料已大规模地用在医用敷料的生产中。各种伤口对于医用敷料的需求是不同的,本文对不同类型的伤口在新型敷料选择上的要求阐述如下。 1.伤口的定义及伤口的种类 伤口是正常皮肤(组织)在外界致伤因子如外科手术、外力、热、电流、化学物质、低温以及机体内在因素如局部血液供应障碍等作用下所致的损害。常伴有皮肤完整性的破坏以及一定量正常组织的丢失,同时皮肤的正常功能受损。 伤口的种类 伤口种类颜色伤口的特征 干燥型伤口黑色伤口上覆盖着一层干燥的伤疤,流出液很少 湿润型伤口黄色伤口一般在发炎过程中,而且产生的渗出液很多 肉芽型伤口红色伤口处在伤口愈合的最后阶段,红色的新皮肤已开始形成。 表皮化伤口粉红色一层粉红色的表皮细胞覆盖,伤口已经基本痊愈。 感染型伤口绿色伤口一般产生很浓的气味及具有很高的渗出液。 2.医用敷料的种类及特征 敷料的种类及特征 敷料的种类相应的特征举例(具体产品) 被动型敷料被动覆盖伤口和吸收渗出液出物,为天然纱布,棉垫等 伤口提供有限的保护作用。 相互作用型敷料敷料与伤口之间存在着许多形式的相薄膜敷料 互作用,如吸收渗出液,保持气体的泡沫敷料 交换,从为愈合制造一个理想的环境,水凝胶 阻隔性外层结构,防止环境中的微生水胶体敷料 物侵入,预防伤口交叉感染等。藻酸盐敷料

伤口造口失禁试题

2014年伤口、造口、失禁护理小组培训考核试题 1、压疮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 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2、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的临床特点为变白反应、局部疼痛、局部过热,水肿,硬结,都被定为压疮发生的警惕迹象。 3、不可分期压疮的临床特点为失去全层皮肤组织,溃疡的底部被伤口床的腐痂痂皮覆盖。只有足够的腐痂或痂皮剥落,才能确定真正的深度和分期。 4、Ⅰ期压疮敷料选用:泡沫敷料、皮肤保护膜、透明贴。 5、Ⅰ期压疮处理原则:解除局部受压,改善局部血运,去除危险因素,定时翻身,避免压疮进展。 6、Ⅱ期压疮处理原则:防止水泡破裂、保护创面、预防感染。未破的小水泡要减少摩擦,防止破裂,促进水泡自行吸收;大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后,消毒局部皮肤,再用无菌敷料包扎。 7、Ⅲ-Ⅳ期及不可分期压疮处理原则:清洁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和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 8、摩擦力和剪切力的管理:床头抬高不得超过30°,必要时使用牵吊装置,使用床单移动患者。 9、营养管理:营养不良既是压疮的主要危险因素,又是压疮久治不愈的主要原因。低蛋白血症是压疮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增加蛋白的摄入,增加热量的摄入热量以分解蛋白,补充多种维生素。10、Ⅳ期压疮病理损害深及筋膜、肌肉及骨骼。临床表现为全层皮肤缺如,伴有肌肉、骨骼、肌腱等组织的广泛性破坏,常常有潜行或窦道。 11、长期卧床病人汗液中的盐分及含氮物质常存留在皮肤上,和皮脂、皮屑、灰尘、细菌结合粘于皮肤表面,刺激皮肤使其抵抗力降低,易致各种感染。 12、尿失禁,是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13、大便失禁是指肛门括约肌失去对粪便和气体排出的控制能力,气体、液体和固体粪渣不由自主地排出肛门。 14、大便失禁的原因:胃肠道疾患;神经源性;结肠、直肠及肛门疾病;外科损伤。 15、皮肤护理的目的:收集流出物、保护皮肤、治愈创面、预防感染、收集臭味。 16、失禁性皮炎的外在原因:皮肤潮湿、老化因数、微生物因数、清洁因数、ph值改变。 17、危重病人失禁性皮炎的常见原因:严重的腹泻;下消化道出血;大量使用胃肠动力药或因治疗需要使用缓泻剂;肛门括约肌松弛;护理方面的原因。 18、失禁性皮炎预防五大护理措施:保持通风、隔离防护、皮肤清洁、纸尿裤选择、教育。 19、常见的造口并发症有:出血、缺血坏死、皮肤黏膜分离、水肿、狭窄、回缩、脱垂、肉芽肿、造口肠瘘。 20、如胃肠造口黏膜与皮肤连接处的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出血,可用棉球或纱布稍加压迫止血,或用1‰肾上腺素溶液浸湿的纱布压迫或用云南白药粉外敷。 21、轻度造口缺血坏死临床表现:造口边缘暗红色或微呈黑色范围不超过造口黏膜外1/3,尚未 有分泌物增多和异常臭味,造口皮肤无改变。 22、中度造口缺血坏死:造口黏膜外中2/3呈紫黑色,有分泌物和异常臭味,但造口中央黏膜仍呈淡红色或红色。用力摩擦可见黏膜出血。 23、造口出血的原因:①早期手术时止血不足;②肠系膜小动脉未结扎或结扎脱落;③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放疗或化疗后血小板过低);④肿瘤;⑤门脉高压;⑥应激性溃疡等。 24、造口缺血坏死护理要点:①术后选用透明造口袋;②密切观察造口血运;③造口黏膜暗红或紫色时拆除造口周围的碘仿纱布,解除一切压迫;④使用生物频谱仪照射伤口,每一天2次,每次30分钟。

伤口处理必学知识

伤口处理必学知识 一、处理伤口常用物品 1、清洗消毒剂:75%酒精,2~3%碘酊(或碘伏)、3%双氧水、2%红汞、0.9%生理盐水、攸锁儿液。以上消毒剂可去药店或医院买。 2、敷料类:纱布块、棉球、棉签、绷带、胶布、创口贴等,以上敷科可去药店或医院买。如自行制作的纱布块、棉球、棉签,可放置饭盒进行蒸锅消毒。 二、新鲜伤口的处理 如伤口不大,伤口边缘整齐对合好,用棉签蘸双氧水清洗伤口,再用生理盐水洗伤口,伤口周围碘酊、酒精消毒,用创口贴敷盖伤口。如伤面表皮剥脱,经上法清洗消毒处理后,伤面撒少许消炎粉,盖上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伤口大、深或伤口边缘裂开,应去医院清创缝合。若为铁锈或污染物所致伤口,需去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病。 三、处理伤口的具体步骤 (1)一般可先用碘酒后用酒精消毒,沿着伤口的边缘由里向外擦,不要把碘酒、酒精涂入伤口内。伤口内如有异物,要慎重处理,大而易取的,可取出;深而小不易取出的不要勉强取,以免把细菌带入伤口或增加出血。 (2)冲洗后可以在伤口表面涂上一些药品,小伤口可以在其浅表涂一点红汞(红药水)或紫药水,较大伤口则不宜涂上述药水,以免给下步处理增加困难。 (3)伤口上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绷带、手帕、布条、红布腰带等,要注意包扎时松紧适宜,以免影响血液循环,不能用手直接接触伤口,包扎范围应超出伤口边缘5—10公分,并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外露的骨折断端的活动而引起疼痛和继续损伤。颅脑开放性损伤有脑组织膨出,或腹部损伤有脏器出时,不能直接加压包扎或将脏器强行不纳,应在膨出或脱出组织周围用纱布、毛巾等围起一道“围墙”,再用适合大小的干净搪瓷碗或其他能起到保护作用的器皿罩上,然后包扎固定。运送时,如系腹部佃时,取仰卧屈膝位,使腹部松驰。如系颅脑部,则固定头部。 (4)在处理较大的创伤伤口时,必须进行详细检查,不能只顾伤口表面而忽略内在损伤,头部伤口合并颅脑外伤者,伤员一般都有神志异常,两侧瞳孔不一般大;胸部伤口合并有脑膜、肺腔损伤时,伤员一般都有呼吸困难;腹部伤口合并脏器损伤时,伤员一般都有腹肌紧张、腹痛等表现;肢体伤口合并骨折时,会有肢体活动障碍,骨异常活动等现象。 四、伤口处理的错误观念 1、保持伤口干燥——错 当皮肤表层细胞游移增生时,若遇到结痂,则皮层细胞难以移动,伤口愈合时间变长。伤口上适当的湿度会加速愈合。而比较大的伤口的护理最好是保持「湿润护理」,利用特殊的防水伤口护垫保持伤口湿温的良好愈合环境,也能减少太乾伤口骚痒的困扰,换药时也不会黏住造成疼痛。 2、多涂药水——错

创面修复科临床医师、护士基本技能要求

创面修复科临床医师、护士基本技能要求 一、创面修复科临床医师基本技能要求 (一)了解并掌握创面愈合的病理生理过程,熟悉各种创面类型的分类以及临床特点。 (二)熟悉和掌握创面类疾病的病情观察和管理要点,如创面渗液性质量和渗液管理,创周皮肤颜色质地和相应处理要点,局部压力和减压治疗等。 (三)熟悉和掌握创面类疾病的临床表现,了解相关医学知识,为患者提供生活、用药、围手术期、营养、疼痛、心理、康复等咨询。 (四)熟悉和掌握创面类疾病防治要点,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健康咨询和教育。 (五)熟悉和掌握创面治疗操作技术,包括创面清洁、敷料更换原则和技术、创面包扎方式和技巧等。

(六)熟悉和掌握创面类疾病局部用药知识,包括用药种类、名称、用法、剂量和副作用。 (七)熟悉和掌握创面类疾病局部治疗设备、仪器的使用方法,如负压治疗仪等。 (八)熟悉和掌握创面类疾病诊疗风险预防及处理技能。如跌倒/坠床、压疮、血栓、窒息、皮瓣血运障碍、大出血等。 (九)熟悉和掌握各种敷料的种类、特点、使用方法、适用范围,以及适应症、禁忌症等。 (十)熟悉和掌握创面类疾病医院感染相关知识,严格执行医院感染与消毒隔离制度。 (十一)具备创面修复的处理能力,包括手术、药物及相关物理、化学、生物等治疗手段。 (十二)了解患者心理状况,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给予心理支持。

(十三)熟悉康复相关知识,指导创面患者功能锻炼、康复训练。 (十四)掌握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及时、准确地完成记录。 (十五)了解有关法律、法规知识,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十六)不断更新创面修复专科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二、创面修复科护士基本技能要求 (一)了解创面修复的基本病理生理过程、创面的分类以及临床特点。 (二)熟悉创面类疾病的临床表现,了解相关医学知识,为患者提供生活、用药、围手术期、营养、疼痛、心理、康复等咨询。 (三)掌握创面类疾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要点,如创面周围皮肤颜色质地的判断和相应护理要点,局部压力和减压护

创面修复常用皮瓣转移术

创面修复常用皮瓣转移术 皮瓣移植是创面修复外科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急慢性深度组织缺损的最终修复。 【适应症】 深度软组织缺损创面,如压疮 肌腱、骨、关节、大血管、神经等深部组织裸露的急慢性创面 不稳定型贴骨疤痕或疤痕溃疡 洞穿性缺损,如面颊部洞穿性缺损 局部血运不良创面,如放射性溃疡 【禁忌症或慎用】 糖尿病足创面 恶性体表肿瘤难以彻底切除的创面 【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术前全身准备:包括纠正营养不良,控制感染,清洁创面,体位训练等 移植部位准备:包括供瓣区皮肤健康评估,皮瓣设计与标示,血管走行超声定位标记等 技术和设备的准备。包括小血管吻合技术训练,手术显微镜外科器械等 皮瓣覆盖与固定:推荐使用持续封闭式负压吸引装置,与周围组织相对固定牢靠,便于皮瓣下引流条或引流管的引流,有效降低缝合口张力,压力适中,有止血效果,利于皮瓣与创基的粘合 术后注意患者全身情况外,需密切观察皮瓣血运情况并预防感染 术后可常规给予补充血容量、保温、止痛、抗凝等措施疏通微循环 术后动脉危象可以通过保温、镇静、止痛、补充血容量,扩张血管药物,有条件时可行理疗或高压氧治疗

术后静脉危象可采取敷料加压包扎,抬高肢体或皮瓣远端,加强体位引流,由皮瓣远端向蒂端轻柔按摩等方法,还可拆除部分缝线,应用肝素、利多卡因生理盐水溶液浸湿创缘。紧急处理可剪开已结扎的皮瓣边缘的小静脉,使积血流出,待3~5天循环重新建立,静脉回流改善,皮瓣有可能成活 断蒂前有必要进行皮瓣血运训练与评估 【皮瓣的选择与设计】 设计原则: 1.选择皮肤质地、颜色近似的部位为供瓣区 2.首选局部、邻近、安全简便的皮瓣 3.尽可能避免延迟和间接转移 4.皮瓣设计面积应较实际创面大20%左右 5.尽量选用血运丰富的轴型皮瓣或岛状皮瓣移植 【常用皮瓣】 1.随意皮瓣: 属近位带蒂转移皮瓣,特点是没有知名的血管供血,故在设计皮瓣时,其长宽比例受到一定限制。在肢体与躯干部位,长宽之比以1.5:1为最安全,最好不超过2:1;在面部,由于血循丰富,根据实际情况可放宽到2~3:1,在血供特别丰富的部位可达4:1。按转移形式又可分为: 移位皮瓣:又名“Z”字成形术。是由皮肤三个切口连接成“Z”字形而构成两个相对的三角形皮瓣彼此交换位置后缝合。两皮瓣的侧切口与中切口所形成的角度,一般以60°为常用,此时三个切口的长度应基本相等,在两个三角形组织瓣交叉转移换位后,可增加其中轴的长度的75%,从而达到修复缺损、松解挛缩、恢复功能的目的。多应用于跨越关节的狭长形伤口或条索状瘢痕挛缩;也可用于恢复错位的组织或器官的正常位置与功能;以及用于长切

高端伤口敷料基础知识

伤口敷料基础知识

组织修复的基本方式是由伤后增生的细胞和细胞间质再生增殖、充填、连接或替代损伤后缺损的组织。

伤口愈合理论 ㈠.干性愈合理论 ?观点 伤口愈合需干燥环境,有大气氧的参与可以促进伤口愈合,以供细胞生长的各种生化反应所需(后来的研究证实其表皮伤口无法无法从大气中获得氧气)。 ?历史 20世纪60 年代以前人们在其指导下进行伤口护理; 18世纪末叶开始,巴斯德(Pasteur)的细菌学研究开始,为“干燥伤口愈合”观念的开始。 ?缺点 伤口愈合环境差,结痂造成伤口疼,更换敷料时损伤创面,愈合速度慢,不能隔绝细菌的侵入,等。

伤口愈合理论 ㈡.湿性愈合理论 ?观点 a.湿润环境可加快表皮细胞迁移速度,无结痂形成,避免表皮细 胞绕经痂皮下迁移而延长愈合时间,从而促进伤口愈合; b.湿润和低氧环境能维持创缘到创面中央正常的电势梯度,刺激 毛细血管的生成,促进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生长,促进角 质细胞的增殖,还促使更多的生长因子受体与生长因子结合, 从而促进创面愈合密闭环境能有效保证伤口渗液不粘连创面, 避免新生肉芽组织再次机械性损伤,减轻疼痛;

伤口愈合理论 ㈡.湿性愈合理论 ?观点 c.保留在创面中的渗液释放并激活多种酶和酶的活化因子,促进 坏死组织与纤维蛋白的溶解; d.渗液能有效地维持细胞的存活,促进多种生长因子的释放,刺 激细胞增殖,并且可能参与生长因子的传递和旁分泌过程; e.密闭状态下的微酸环境,能直接抑制细菌生长,并有利于白细 胞繁殖及发挥功能,同时防止细菌透过,预防和控制感染。

伤口愈合理论 ㈡.湿性愈合理论 ?历史 a.希腊公元2世纪的医生伽林认为,创伤可在保持湿润的环 境中得到最好的愈合; b.1958年,Odland首发现:水疱完整的伤口比水疱破溃的 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加快; c.1962年,Winter首证实:湿润且具通透性的伤口敷料加速 愈合过程,发表于Nature; d.1963年,Hinman和Maibach报道了同样的发现; e.20世纪七八十年代湿性伤口敷料开始商业化。

造口伤口专业管理小组工作方案

造口伤口专业管理小组工作方案 为规范医院造口伤口质量管理,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通过理论和操作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各种伤口的处理能力,落实、督促护理人员认真执行各项皮肤护理措施,防止护理因素导致的伤口发生,特制定造口伤口质量管理小组培训制度如下: 一、造口伤口专业管理小组成员结构: 组长:曹海梅 副组长: 二、造口、伤口专业管理小组职责: 1、通过学习,提高伤口专科理论及实践水平,为患者提供造口、伤口护理操作和宣教指导,推广伤口护理新理念,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对各种伤口的处理能力。 2、落实、督促本病区护理人员认真执行各项皮肤护理措施,防止护理因素导致的伤口发生;负责本病区造口、慢性伤口的监控与记录。 3、收集本病区有关伤口、造口护理方面的问题及信息,定期参加小组培训活动,讨论小组工作。 4、反馈临床造口、伤口相关的护理问题,并参与持续质量改进。 5、开展多学科协作,参加院内疑难病例的会诊、讨论,对全院疑难伤口进行护理会诊,指导、协助病区护士进行伤口护理、皮肤护理等。 6、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及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 三、造口、伤口专业小组培训方案:实施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对治疗小组实施理论和技能培训与考核,并建立培训档案。 (一)理论培训主要包括: 1、压疮护理的临床思维;

2、伤口评估、分类及记录;清洗液的选择;伤口的包扎; 3、伤口护理新理论;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4、伤口用品的特性与选择;伤口案例分析等; 5、常见的造口技术;造口用品选择及辅助用品的介绍; 6、造口病人术前、术后评估与护理 7、常见造口并发症及处理;造口并发症及瘘管护理案例分析 8、理论考核 (二)技能培训实施ET造口师临床带教培训并操作考核。 四、完善相关制度、职责 1、院内会诊制度 2、造口治疗师职责 3、造口伤口质量管理职责 五、制定各项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1、院内会诊流程 2、造口探访流程 3、感染伤口换药操作流程 4、清洁伤口换药操作流程 5、压疮护理流程及质量标准 6、造口术前定位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7、急性伤口护理流程及质量标准 8、慢性伤口护理流程及质量标准 9、药物外渗护理流程及质量标准

创面修复_TIME_原则及其意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第16卷第11期 2012–03–11出版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March 11, 2012 Vol.16, No.11 ISSN 1673-8225 CN 21-1581/R CODEN: ZLKHAH 2059 创面修复“TIME”原则及其意义****★◆ 徐媛,刘宏伟 “TIME” principles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wound repair Xu Yuan, Liu Hong-wei Abstract BACKGROUND: While the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wound healing have been understood gradually and the experiences of wound bed management have been accumulated, the importance of wound bed preparation to wound repair has recently attracted more attention. OBJECTIVE: To fully analyze the mechanisms of wound healing, various influence factors and their effects in this progress. METHODS: An on line search of CNKI and PubMed databases was performed for articles published between 1994 and 2011, using key words of “TIME principles, wound bed preparation, wound healing” in Chinese and English, respectivel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principles and outcomes of wound healing were analyzed. RESULTS AND CONCLUSION: A total of 498 papers were collected, and 24 of them were included according to inclusive criteria. TIME is the initials of four principles in wound bed management. T means to remove the necrotic tissue. I means to control the infection and to reduce the inflammation. M means to keep the wound moisture under normal condition for the granulation tissue growth and re-epithelialization. E means to remove non migrating epidermis at the edge of wound. As a valuable guidance tool for wound management, the TIME concept has been applied to clinical practice, and has been widely appreciated by clinicans. Xu Y, Liu HW. “TIME” principles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wound repair. Zhongguo Zuzhi Gongcheng Yanjiu. 2012;16(11): 2059-2062.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88747910.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88747910.html,] 摘要 背景:随着人们对创面愈合机制研究的深入和创面处理经验的积累,创床的准备对于创面修复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 度重视。 目的:全面了解创面愈合的机制,明确影响创面愈合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方法: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11)和 PubMed 数据库(1994/2011),检索词分别为“TIME原则,创面准备, 创面愈合”和“TIME principles, wound bed preparation, wound healing”,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分析创面愈合临 床应用原则及效果的研究进展。 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文献 498 篇,阅读标题和摘要后,按纳入标准,共纳入22篇。TIME为创面处理过程中创床准备4 项原则性的方法的首个英文字母的缩写,即:T指清除创面坏死组织(tissue);I指控制炎症、减轻感染(infection/inflammation); M指保持创面正常的湿度为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上皮化创造条件(moisture);E 指去除创缘迁移受损的表皮(edge of wound, non migrating)。目前TIME原则作为一个有价值的创面处理指导工具受到临床医生的好评,并应用于临床实践。 关键词:创伤愈合;溃疡;清创;慢性创面;创面分析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1.037 徐媛,刘宏伟.创面修复“TIME”原则及其意义[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11):2059-2062.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88747910.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88747910.html,] 0 引言 创面修复是指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皮肤组织缺损后,通过自身组织的再生、修复、重建或人为进行干预治疗,从而达到创面愈合目的的一系列过程。随着人们对创面愈合机制研究的深入和创面处理经验的积累,创床的准备对于创面修复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2002-06在第14届国际创面愈合年会上,致力于创面修复的Sibbald等[1]学者根据目前对创面愈合机制的认识和创面治疗经验的总结提出了创床准备的TIME原则。TIME为创面处理过程中创床准备四项原则方法的首个英文字 母的缩写,即:T指清除创面坏死组织(tissue); I指控制炎症、减轻感染(infection/ inflammation);M指保持创面正常的湿度为肉芽 组织生长和创面上皮化创造条件(moisture);E 指去除创缘迁移受损的表皮(epidermis, non migrating)。这4项创面处理的原则最早于2003 年初以表格的形式发表在《Wound Repair and Regeneration》杂志,2003-09又进行了修订, 将“epidermis”改成了“edge of wound”[2]。 TIME原则作为一个有价值的创面处理指导工具 受到临床医生的好评,并应用与临床实践。本文 着重阐述了TIME原则提出的历史背景及临床 意义。 Department of Plastic Surger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 Ministry of Education, Guangzhou 510630,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Xu Yuan★, Master,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Plastic Surger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 Ministry of Education, Guangzhou 510630,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yuan_xu@foxmail. com 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Hong-wei, Associate chief physician, Doctoral supervisor, Department of Plastic Surger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 Ministry of Education, Guangzhou 510630,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liuhongwei0521@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88747910.html,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Programme for Development of Key Foundamental Research, No. 2005CB522603*;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30772257*, 30973127*; the Special Funds for Foundamental Scientific Research of the Central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No. 21611416* Received: 2011-07-09 Accepted: 2011-07-21

创面修复的影响因素与治疗进展

创面修复的影响因素与治疗进展 作者:杨瑞,李亚洁 【摘要】从局部、全身和心理精神三大方面介绍影响创面修复的因素,综述促进创面修复的治疗进展。提示影响创面修复因素有局部、全身和心理精神因素,创面修复的治疗进展主要体现在基因工程、生物工程材料、纳米技术、中西医结合技术、创面覆盖物的应用以及营养辅助、氧气、心理治疗等方面。 【关键词】创面;修复;影响因素;治疗 1影响创面修复的因素 1.1局部因素 1.1.1创面感染:感染区中性白细胞吞噬细菌后,释放的蛋白酶和氧自由基可破坏组织,使胶原溶解超过沉积,而且感染后渗出物多,加大创面局部张力,引起创面延迟愈合[2]。 1.1.2缺氧、低灌流量:良好的局部血液循环,既能保证创面修复所需要的营养和氧,也有利于坏死物质吸收、运输,控制局部感染。Jonsson等[3]研究发现,创面胶原含量、创面强度与创面组织氧张力及组织灌注呈正相关。 1.1.3早期活动:固定体位对于骨、神经、血管、肌腱的修复很重要。邻近关节的伤口过早活动容易加重炎症过程中的渗出反

应,加剧局部肿胀,影响供血,而且新生肉芽组织非常脆弱,牵扯易致损伤出血,影响纤维母细胞分化和瘢痕组织形成[4]。 1.2全身因素 1.2.1营养因素:胶原代谢是机体蛋白质代谢的一部分,营养不良所致机体负氮平衡必然影响胶原合成,延缓伤口愈合[4]。创面修复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①蛋白质。创伤后蛋白质代谢主要表现为蛋白质的丢失,机体的尿氮排出量增多,出现明显的负氮平衡,主要是由创伤后全身组织处于分解状态所致,并可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造成机体蛋白质缺乏[5]。蛋白质缺乏可减慢新微血管形成、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也可影响吞噬作用,导致感染的高危状态,使创面不易修复。②维生素。维生素A可通过对溶酶体膜作用提高炎症反应,增加进入创面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调节胶原酶活性,有助于胶原合成成熟、上皮再生及血管形成,还可改善由手术创伤造成的免疫功能抑制[5]。但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过量的维生素A可使溶酶体膜不稳定,增加炎症反应[5]。维生素C是中性粒细胞产生过氧化物杀灭细菌所必需的,有利于巨噬细胞吞噬和游走,同时它作为脯氨酸和赖氨酸羟化的辅助因子,可促进胶原合成和交联,提高伤口强度[6]。维生素E可用于修正瘢痕形成,其抗氧化特性可保护伤口免受粒细胞释放的氧自由基损害,其不良反应比激素小,但大剂量应用时也可明显地延迟愈合[4]。维生素B1是糖代谢过程中丙酮酸氧化酶的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赖氨酸羟化酶活性,促进胶原肽链交联,增强创面强度;维生素B2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

医疗机构创面修复科基本标准(试行)

医疗机构创面修复科基本标准(试行) 三级医院 一、收治范围 以糖尿病足、压力性损伤(压疮、褥疮)、血管性(动脉、静脉)溃疡、癌性溃疡、放射性溃疡、药物性皮肤溃疡、结核性溃疡、特殊细菌感染性创面、痛风石创面,以及各种医源性创面等为代表的各类疑难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 二、科室和床位 (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诊室、治疗室;独立设置门诊手术室,独立设置或相对固定的病房手术室;独立设置病区或相对固定的病床。相关区域符合感染防控要求。 (二)床位。创面修复科开放床位≥20张(建科初期不少于10张),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 三、人员及要求

(一)医师。至少有8名医师,其中有1名医师具有创面修复相关专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医院应当适当增加人员。 每增加5张床位,应当至少增加1名具有创面修复相关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科室主任应当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从事创面修复相关外科专业10年及以上,经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指定的创面修复培训机构培训并取得资质。其他医师应当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并经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指定的创面修复培训机构培训,培训合格并达到基本技能要求(附件2),方能上岗。 (二)护士。每床应当至少配备0.6名护士。其中每5张床位至少有1名护士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护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创面治疗护士应当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并经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指定的创面修复培训机构培训,培训合格并达到基本技能要求(附件2),方能上岗。 四、设备设施和支撑条件

(一)专科设备和支撑条件。医院应当具有独立的检验科、微生物室、放射科及病理科等,支持难愈合创面相关疾病的相应检查。 (二)基本设备和支撑条件。病房应当具备供氧设备、吸引器、压缩空气、生命体征监护设备、消毒设施、基本抢救设备设施及无障碍设施。 二级医院 一、收治范围 以糖尿病足、压力性损伤(压疮、褥疮)、血管性(动脉、静脉)溃疡、癌性溃疡、放射性溃疡、药物性皮肤溃疡、结核性溃疡、特殊细菌感染性创面、痛风石创面,以及各种医源性创面等为代表的各类疑难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 二、科室和床位

医院感染管理基础知识考试及答案知识分享

医院感染管理基础知识考试及答案

医院感染理论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姓名: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 1、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于多少时间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A、36小时 B、24小时 C、12小时 D、48小时 E、2小时 2、通过空调冷却水传播最常见的细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沙门氏菌 C、大肠杆菌 D、军团菌 E、棒状杆菌 3、发生医院内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诱因是() A、长期卧床B、留置导尿管C、膀胱冲洗D、膀胱内注射E、膀胱镜检查 4、关于医院感染的概念错误的是() A、入院时处于潜伏期的感染不是医院感染B、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C、慢性感染急性发作是医院感染D、与上次住院有关的感染是医院感染E、婴幼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不是医院感染 5、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 A、门诊、急诊病人B、探视者C、医务人员D、住院病人E、陪护人员 6、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A、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临床症状或体征者 B、由损伤而产生的炎症或由非生物因子刺激产生的炎性反应 C、婴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如CMV、弓形虫发生在出生后48小时以内者 D、住院中由于治疗措施而激活的感染 E、由于输注苏打外渗引起的局部炎性反应 7、医院污物的处理原则错误的是() A、防止污染扩散B、分类收集 C、分别处理 D、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一同处理 E、尽可能采用焚烧处理 8、目前国内医院感染最常发生的部位是() A、泌尿道 B、外科切口 C、血液 D、下呼吸道 E、胃肠道 9、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概念错误的是() A、外源性感染是可以预防的 B、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C、做好消毒隔离就可以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D、内源性医院感染是可以预防的 E、滥用抗菌药物可致二重感染 10、治疗室的管理中下列哪项错误() A、注射、治疗时,应铺无菌盘,抽出的药液存放不能超过2小时

-伤口护理基础

伤口护理基础 伤口护理专科小组顾天姣 一、伤口的定义 ㈠、伤口:指皮肤组织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并常伴有机物质的缺失。 ㈡、复合伤口:皮肤完整性受损,并累及肌肉、骨骼及内部器官的深伤口。 二、伤口的分类 ㈠、慢性伤急性伤口:突然形成且愈合较快的伤口。 ㈡、慢性伤口:指愈合时期延长〉8周,不能正常自愈而需借助外力才能愈合的伤口。 1、溃疡性伤口 ⑴、局部缺血、缺氧致皮肤营养障碍引起; ⑵、外伤形成的肉芽创面; ⑶、深度烧伤与烫伤。 2、机械性或创伤性伤口 ⑴、浅表性或上皮性损伤伤口,表皮有再生能力,愈合后一般无疤痕。 ⑵、穿透性伤口。 ⑶、复合伤口:大面积软组织损伤、开放骨折、脱套伤、挤压伤、撕脱伤;二次损伤:局部缺血、再灌注、骨筋膜室综合征引起血管损伤。 3、热力伤和化学性损伤伤口 ⑴、冷、热、组织损伤性射线、酸、碱; ⑵、受伤持续的时间与作用强度; ⑶、损伤的深度大于所看到的范围; ⑷、疤痕的形成。 ㈢、慢性伤口 1、常见慢性伤口:压疮、糖尿病足溃疡;静脉性下肢溃疡性伤口;放射性损伤、深度烧伤或烫伤;外伤等所形成的肉芽创面。 2、伤口的分类 ⑴、按颜色分 ★红色:肉芽组织、增生期、清洁、正在愈合的伤口。 ★黄色:坏死残留物、黄色分泌物、感染伤口。 ★黑色:缺乏血液供应、黑色、干硬痂伤口。

⑵、混合伤口。 三、伤口的治疗方式 ㈠、慢性伤口的治疗方式 1、慢性伤口的治疗通过伤口的护理,各种护理措施的介入,使创面达到自行愈合的效果。 2、手术治疗,包括各种皮瓣移植术等,达到修复创面的目的。 3、术前良好的伤口护理,可优化创面情况,促进移植皮瓣的生长。 4、由于显微外科手术的难度及复杂性,存在手术失败,皮瓣坏死的风险。 5、如果情况真的发生,则去除坏死的移植组织,遗留下的创面,仍需护士加强护理,待进一步的治疗。 ㈡、伤口愈合的生物学过程 是组织对创伤的反应和修复过程,分三阶段:炎症期;增生期;修复期 1、炎症期 ⑴、损伤后伤口的周围组织及血管出现炎性反应。 ⑵、毛细血管在短暂的收缩后发生持久性扩张,使血管通透性增加。 ⑶、渗出 ★第一阶段渗出:在受伤后10分钟 ★第二阶段渗出:1—2小时后 ★高峰:3—5天临床表现为肿胀 ★5天后开始回吸收 2、增生期 ⑴、缝合伤口在6-8小时后,创面边缘出现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 ⑵、24-48小时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并逐渐向血凝块内生长,形成新的毛细血管。 3、修复期 ⑴、经过增生期,伤口基本修复。 ⑵、以胶原纤维为主要成份的瘢痕组织及骨痂。 ㈢、影响伤口愈合的全身因素 1、年龄:随年龄的增长影响伤口愈合。 2、营养: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C、锌、胶原纤维、铁质及维生素A、B、D 等,在伤口修复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伤口造口失禁试题

2014 年伤口、造口、失禁护理小组培训考核试题 1、压疮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2、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的临床特点为变白反应、局部疼痛、局部过热,水肿,硬结,都被定为压疮发生的警惕迹象。 3、不可分期压疮的临床特点为失去全层皮肤组织,溃疡的底部被伤口床的腐痂痂皮覆盖。只有足够的腐痂或痂皮剥落,才能确定真正的深度和分期。 4、1期压疮敷料选用:泡沫敷料、皮肤保护膜、透明贴。 5、1期压疮处理原则:解除局部受压,改善局部血运,去除危险因素,定时翻身,避免压疮进展。 6、n期压疮处理原则:防止水泡破裂、保护创面、预防感染。未破的小水泡要减少摩擦,防止破裂,促进水泡自行吸收;大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后,消毒局部皮肤, 再用无菌敷料包扎。 7、川-W期及不可分期压疮处理原则:清洁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和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 8、摩擦力和剪切力的管理:床头抬高不得超过30°,必要时使用牵吊装置,使用床单移动患者。 9、营养管理:营养不良既是压疮的主要危险因素,又是压疮久治不愈的主要原因。低蛋白血症是压疮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增加蛋白的摄入,增加热量的摄入热量以分解蛋白,补充多种维生素。 10、W期压疮病理损害深及筋膜、肌肉及骨骼。临床表现为全层皮肤缺如,伴有肌肉、骨骼、肌腱等组织的广泛性破坏,常常有潜行或窦道。 11、长期卧床病人汗液中的盐分及含氮物质常存留在皮肤上,和皮脂、皮屑、灰尘、细菌结合粘于皮肤表面,刺激皮肤使其抵抗力降低,易致各种感染。 12、尿失禁,是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13、大便失禁是指肛门括约肌失去对粪便和气体排出的控制能力,气体、液体和固体粪渣不由自主地排出肛门。 14、大便失禁的原因:胃肠道疾患;神经源性;结肠、直肠及肛门疾病;外科损伤。 15、皮肤护理的目的:收集流出物、保护皮肤、治愈创面、预防感染、收集臭味。 16、失禁性皮炎的外在原因:皮肤潮湿、老化因数、微生物因数、清洁因数、ph 值改变。 17、危重病人失禁性皮炎的常见原因:严重的腹泻;下消化道出血;大量使用胃肠动力药或因治疗需要使用缓泻剂;肛门括约肌松弛;护理方面的原因。 18、失禁性皮炎预防五大护理措施:保持通风、隔离防护、皮肤清洁、纸尿裤选择、教育。 19、常见的造口并发症有:出血、缺血坏死、皮肤黏膜分离、水肿、狭窄、回缩、脱垂、肉芽肿、造口肠瘘。 20、如胃肠造口黏膜与皮肤连接处的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出血,可用棉球或纱布稍加压迫止血,或用1%。肾上腺素溶液浸湿的纱布压迫或用云南白药粉外敷。 21 、轻度造口缺血坏死临床表现:造口边缘暗红色或微呈黑色范围不超过造口黏膜外 1 /3,尚未有分泌物增多 和异常臭味,造口皮肤无改变。 22、中度造口缺血坏死:造口黏膜外中2/3 呈紫黑色,有分泌物和异常臭味,但造口中央黏膜仍呈淡红色或红色。用力摩擦可见黏膜出血。 23、造口出血的原因:①早期手术时止血不足;②肠系膜小动脉未结扎或结扎脱落;③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放疗或化疗后血小板过低):④肿瘤;⑤门脉高压;⑥应激性溃疡等。 24、造口缺血坏死护理要点:①术后选用透明造口袋;② 密切观察造口血运;③造口黏膜暗红或紫色时拆除 造口周围的碘仿纱布,解除一切压迫;④使用生物频谱仪照射伤口,每一天2次,每次30分钟。 25、可用棉签探查皮肤黏膜分离的深度,若表浅者可用护肤粉,防漏膏保护分离部分,若分离范围大及深,生理 盐水清洗后,给予海藻类敷料等填塞,用防水性敷料或防漏膏保护分离部分,再贴造口袋。一般2—3 天更换一次分离处敷料及造口袋。 26、水凝胶敷料作用机制:高渗透性,有效水合,促进伤口坏死组织的自溶,有效清除坏死组织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感染机会。 27、高渗盐清创敷料作用机制:吸收渗出物,细菌和坏死组织、通过高渗透的作用起到清创效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