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共政策学—宁骚

公共政策学—宁骚

公共政策学—宁骚
公共政策学—宁骚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宁骚版笔记

《公共政策学》宁骚(2010最新版)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第二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 第三章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 第四章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第五章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 第六章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 第七章公共政策执行 第八章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第九章公共政策的稳定、变动与终结 第十章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的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①研究对象②概念体系③研究方法 ※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一)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指的是公共权力机关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 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 1、具体的个别政策; 2、政策群和政策链: (1)政策群: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 (2)政策链: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3、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 的本质和属性。 (二)政策系统。对政策系统的研究应予重视的四个突出问题: 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 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对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有四种类型:①线性结构②职能结构③线性—参谋结构④矩阵 结构 (三)政策过程:决策行为是选定目标和选取最优化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决策行为是一个有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阶段、环节或程序组成的完整的政策过程;即决定做什么,做什么;政策过程是一个自始至终不断地进行选择的过程,即分析如何认定,解决问题,哪些因素对方案的实施造成影响,结果是否一致及其造成的主要原因等。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程序的设计: 1、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 2、确定假设 3、收集系统资料 4、资料分析 5、做操作性研究 6、撰写研究报告 (二)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 1、一手资料的收集: (1)定量的一手资料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2)定性的一手资料收集方法:①无结构访谈法②实地观察法③非参与观察法④参与观察法 2、二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有:①内容分析法②二次分析法③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

宁骚版《公共政策学》课后答案知识讲解

宁骚版《公共政策学》课后答案

1.2课后习题详解 1.试述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答: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是公共政策研究领域里的三个重要概念。在学科发展的早期阶段,学者们倾向于认为这些名词使用不同话语表达的同一概念,而在现阶段,主流认识倾向于认为这三者是在外延和内涵上都有明显差异的三个概念。 (1)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主要为: ①从对象上来看,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的关注重点尽管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三者的研究对象都是公共政策; ②从研究目的上来看,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都是为了获得更高效、优质的政策,达成预期的政策目标。 (2)这三个概念的区别主要为: ①主体不同 a.政策研究的主体是学术取向的职业学问家; b.政策分析的研究主体者政策分析者是应用取向的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人员; c.公共政策学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学科,它的研究主体既包括学术取向的政策研究学者,也包括应用取向的公共组织内部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者。 ②关注的重点不同 a.政策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研究范围是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和政策产出,发现和验证政策与其主体和客体之间、与有关社会和自然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 b.政策分析关注的重点或研究范围是“为了政策而分析”,即分析是一个基于政策、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研拟备选方案并从中选择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该目标的最优方案,以及对政策结果进行科学评估,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的过程; c.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研究重点或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就是公共决策。 ③目的或目标不同 a.政策研究的目的或目标是建构政策理论,创设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 b.政策分析的目的或目标是为了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决策者规划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政策蓝图; c.公共政策学的目的或目标主要是探索公共决策的固有规律,明确地以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为研究目的。 ④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不同 a.政策研究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获得学术界同僚的肯定; b.政策分析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被决策者采用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c.就应用研究、政策实践、权力运作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活动具有鲜明的功利性,以有效地控制和解决社会问题为根本诉求,十分看重研究工作对公共权力机关的功能活动所产生的作用。 2.试从日常生活中举例说明哪些类型的决策者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学从哪些方面去研究公共决策行为? 答: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研究公共决策的学问,公共政策学即研究不同类型的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又研究公共决策行为的不同方面。 (1)作为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包含以下类型: ①公共政策学研究的是组织的而非纯个人的决策行为,只有在对象具备组织特征或者参与组织决策过程或对组织决策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的情况下,才可能成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例如,非典期间,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多项防治非典的措施,这时的北京市政府就成为了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②并非所有组织的决策行为都属于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只有公共组织的决策行为才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例如,当企业发布某项治理空气污染的措施时,企业的决策行为属于私人组织

00318《公共政策学》宁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公共政策学》(蓝色斜体字为历年考过) 00318《公共政策学》宁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公共政策学的内涵: (1).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 就是公共决策。 (2).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 (3).由于这门学科所涉及的对象范围是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全部领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涉及并需要各个学科的知识,所以在学科内容上这门学科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 渗透、综合的特征。 (4).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创造与权力运作相结合,是 这门学科的又一显著特征。 古代没有发展成“公共政策学”的原因P91: (1).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大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而不 是对政策过程所作的观察和分析,只有当研究者能够对政策过程进行直接地或比较 直接地观察和分析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产生公共政策学。 (2).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情况、思想和观点,通常是个人直观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 解释往往是从权威、伦理、哲学的原则出发的。 公共政策学中国化取得的丰硕成果:P110-111 (1).强调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当代国外的公共政策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 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的国情,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公共决策实践,取其所需,为 我所用。 (2).吸收国外公共政策学的概念、理论、模型、分析路径和研究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的 指导下,对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成果通常是研究报告,但 也有进行学理性探讨的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和教科书。 (3).通过考察和总结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决策实践,试图在马克思主义决策和政策理论的 指导下,对公共政策学的概念、理论、模型和分析路径进行重构和创新。 学习公共政策学的目的:P113-P114 其必要性或者基本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是为了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 活动,这种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应当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是,这一根本的价值 取向只有通过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才有可能变成现实。一项好的政策的制定并取得令 人满意的政策结果,单凭良好的主观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进行科学的政策分 析,并通过分析得以洞察有哪些因素影响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方向,是怎样影响的,影 响的深度与广度如何,在政策系统内部做出什么样的改进就可以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获得更好的结果;等等。 (2).是为了教育群众理解公共政策,运用政策争取和保护自身的和公共的利益,以适当的 方式向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组织提出政策建议。学习和研究公共政策学是对群众

公共政策学宁骚版笔记

《公共政策学》宁骚版笔记 《公共政策学》宁骚(2010最新版)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第二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 第三章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 第四章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第五章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 第六章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 第七章公共政策执行 第八章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第九章公共政策的稳定、变动与终结 第十章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 25 / 1 《公共政策学》宁骚版笔记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的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①研究对象②概念体系③研究方法

※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一)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指的是公共权力机关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 1、具体的个别政策; 2、政策群和政策链: (1)政策群: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 (2)政策链: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3、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 (二)政策系统。对政策系统的研究应予重视的四个突出问题: 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 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对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有四种类型:①线性结构②职能结构③线性—参谋结构④矩阵结构 (三)政策过程:决策行为是选定目标和选取最优化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决策行为是一个有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阶段、环节或程序组成的完整的政策过程;即决定做什么,做什么;政策过程是一个自始至终不断地进行选择的过程,即分析如何认定,解决问题,哪些因素对方案的实施造成影响,结果是否一致及其造成的主要原因等。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程序的设计: 1、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 2、确定假设 3、收集系统资料 4、资料分析 5、做操作性研究 6、撰写研究报告 (二)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 1、一手资料的收集: (1)定量的一手资料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2)定性的一手资料收集方法:①无结构访谈法②实地观察法③非参与观察法④参与观察法2、二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有:①内容分析法②二次分析法③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 25 / 2 《公共政策学》宁骚版笔记 (三)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 1、公共政策的系统分析方法——政策系统的环境分析、目标分析和结构分析; 2、公共政策的矛盾分析方法 3、公共政策的历史分析方法; 4、公共政策的比较分析方法;

宁骚《公共政策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

第十二章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 1.试述知识的含义与特征。政策学知识与政策知识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答:(1)知识的含义和特征 ①知识的含义 知识是人们通过经历、观察或学习而获得的对事物的理解或会意,它依靠人们的好奇心、思维能力、记忆和想象力等得到开发、积累、传承,并在人类的活动中得到运用并发挥效用。 ②知识的特征 a.不可逆性。人们一旦掌握了某种知识,便很难被剥夺。 b.共享性。某人拥有知识并不排斥他人完整地拥有同样的知识。 c.非磨损性。知识可重复使用,且不会因使用者多少或使用频率高低而出现任何销蚀与损耗。 d.交换的不对称性。在知识交换中,卖方(输出方或转让者)并不失去知识;如果事先没有约定,卖方可以与其他人进行多次交易。 e.可传播性。知识传播越广,其成本就越低。 (2)政策学知识与政策知识 ①政策学知识与政策知识的联系 在当今的知识构成中,政策知识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政策学知识,而政策学知识只有经过一定形式的转换和运用才能发挥其促进政策目标实现的功能。 ②政策学知识与政策知识的区别

a.政策学知识是人们对公共政策的科学认识,是通过政策研究而获得的学理性知识,表现形式是政策研究的概念、命题、理论、模型、方法等。政策学知识是一个围绕实现政策目标而形成的信息体系,这些信息被有关的政策主体与客体所认知、掌握和应用后,有利于政策目标的有效实现。 b.政策知识是有关政策的所有知识,除政策学知识外,还包括政策问题的知识。从知识的性质上可判断,那些与政策问题的背景、政策主体与客体、政策制定、政策预测、政策执行、政策调整、政策评估等相关的信息都是政策知识。 2.什么是政策分析?政策分析的要素和原则有哪些?政策分析需要处理哪些基本关系?试述政策分析的过程。 答:(1)政策分析的含义 政策分析是指政策研究者和研究组织以及公共决策者,把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政策的选择和公共问题的解决,在公共政策领域内创造和应用知识的复杂的社会过程。政策分析是一项职业化的分析活动及其过程。政策分析的范围既包括政策内容本身,也包括政策问题的形成、政策规划及政策的合法化、政策的执行与结果等阶段的政策过程。 (2)政策分析的要素和原则 ①政策分析的要素 a.问题。问题作为公共政策分析中的基本要素,比技术问题、效益问题要复杂得多。 b.目标。作为政策分析要素的政策目标,是指公共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力求完成的任务,确定政策目标是政策分析过程的中心任务。 c.方案。备选方案是指为实现政策目标,对设想采用多种方法、手段,以及达到目标的步骤进行系统表述的文本。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圣才出品】

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1.试述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答: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是公共政策研究领域里的三个重要概念。在学科发展的早期阶段,学者们倾向于认为这些名词使用不同话语表达的同一概念,而在现阶段,主流认识倾向于认为这三者是在外延和内涵上都有明显差异的三个概念。 (1)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主要为: ①从对象上来看,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的关注重点尽管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三者的研究对象都是公共政策; ②从研究目的上来看,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都是为了获得更高效、优质的政策,达成预期的政策目标。 (2)这三个概念的区别主要为: ①主体不同 a.政策研究的主体是学术取向的职业学问家; b.政策分析的研究主体者政策分析者是应用取向的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内部的 专业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人员; c.公共政策学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学科,它的研究主体既包括学术取向的政策研究学者,也包括应用取向的公共组织内部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者。 ②关注的重点不同 a.政策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研究范围是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和政策产出,发现和验证 政策与其主体和客体之间、与有关社会和自然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 b.政策分析关注的重点或研究范围是“为了政策而分析”,即分析是一个基于政策、

及对政策结果进行科学评估,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的过程; c.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研究重点或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就是公共决策。 ③目的或目标不同 a.政策研究的目的或目标是建构政策理论,创设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 b.政策分析的目的或目标是为了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决策者规划解决社 会现实问题的政策蓝图; c.公共政策学的目的或目标主要是探索公共决策的固有规律,明确地以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为研究目的。 ④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不同 a.政策研究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获得学术界同僚的肯定; b.政策分析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被决策者采用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c.就应用研究、政策实践、权力运作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活动具有鲜明的功利性,以有效地控制和解决社会问题为根本诉求,十分看重研究工作对公共权力机关的功能活动所产生的作用。 2.试从日常生活中举例说明哪些类型的决策者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学从哪些方面去研究公共决策行为? 答: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研究公共决策的学问,公共政策学即研究不同类型的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又研究公共决策行为的不同方面。 (1)作为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包含以下类型: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精选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一、什么是公共政策学 1政策研究、政策分析与公共政策学 (1)政策研究的含义 政策研究的主体是学术取向的职业学问家。研究活动关注的重点和研究范围是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和政策产出,发现和验证政策与其主体和客体之间、与有关社会和自然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因此,政策研究是一门科学。研究的目的或目标是建构政策理论,创设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获得学术界同僚的肯定。 (2)政策分析 ①政策分析的兴起背景 a.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政策和社会问题的研究突破了社会科学各门类的科际分界线,政策分析成为社会科学各学科进一步发展的一个聚合点; b.众多的思想库的兴起,推动着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学者走出象牙之塔,寻找和探索学术研究适合社会需求的有效途径,而政策分析则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②政策分析的内涵 a.研究的主体或者政策分析者是应用取向的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人员; b.研究活动关注的重点或研究范围是“为了政策而分析”;

c.政策分析的目的或目标是为了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决策者规划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政策蓝图; d.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被决策者采用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3)公共政策学 ①公共政策学的含义 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地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②公共政策学的内涵 a.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就是公共决策; b.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强调运用科学方法,强调实证研究,既强调研究发现具有逻辑一致性又强调其可检验性,是这门学科在方法论上的重要特征;c.在学科内容上公共政策学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渗透、综合的特征;d.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创造与权力运作相结合,是这门学科的又一显著特征。 2.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1)公共政策学研究哪些决策者的决策行为 ①公共政策学研究的是组织的而非纯个人的决策行为; ②并非所有组织的决策行为都属于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只有公共组织的决策行为才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宁骚《公共政策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第六章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一、概念题 1.政策过程(天津商业大学2013年研) 答:政策过程是指政策运作的全程,包括从“问题出现”到“问题解决”的所有阶段。公共政策是许多步骤或阶段的产物。政策过程通常包括从政策问题认定、政策方案规划、政策方案合法化、政策执行、政策评估等各个阶段,同时也涉及政策环境与政策参与者的互动。整个政策运作过程充满着政治性、技术性与艺术性,因此也就深受政策环境因素,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2.精英决策模型(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 答:精英决策模型将公共政策视为把握统治权力的政治精英们的价值偏好。其主要观点是:在政策过程中,公众完全是被动的,他们的要求及其行动对公共政策不会产生决定作用。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精英们把握政策制定的主动权,公共政策完全由他们来决定,然后由行政官员及其机构加以执行。具体涵义为: (1)公共政策不反映公众的要求,而反映精英的兴趣和偏好。因此,公共政策的变革和创新只是精英们对其价值观重新定义的结果。 (2)公众是被动、麻木和信息闭塞的,公众的情感往往被操纵在精英们的股掌之中,公众对精英价值观的影响微乎其微。精英与公众的沟通在极大程度上是自上而下的(3)对支撑社会制度的基础准则,精英集团有着一致的认识。也就是说,它们对基本

的“游戏规则”具有共识,对社会制度的延续看法一致。社会的稳定和秩序的存在就依赖于精英集团的这种共识,它们反映了社会的基本价值观。政策方案只有与此相符才可能进入政策议程,得到决策层的认真考虑。 3.传统理性 答:理性英文为“rationality”,通常解译为合理、有理,它与感性相对,指人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传统理性主义是一种从“经济人”假设出发,以逻辑推理方式确立规范性政策的理论。传统理性为微观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也对当时经济领域的微观决策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无法解释现实生活中政策制定过程的实际行为。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纯粹的理性,传统理性模型只能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追求,而缺少实践的基础。 4.有限理性 答:西蒙在对传统理性主义总结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限理性模型,他认为,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无论是个人决策还是群体决策,大多数都是发现和选择满意方案的过程;只有在非常例外的情况下,才是发现和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现实世界复杂多变,客观条件充满局限,人们根本无法求得最优解和准确解,不得不转而求其次,寻求足够好的解。 5.渐进主义 答:渐进主义者认为,政策制定的实际过程并不完全是一个理性过程,而是对以往政策行为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政策制定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在现有的政策基础上实现渐进变迁;决策者要依据现有方案,通过与以往政策的比较,考虑不断变化的环境需要,对以往政策进行局部的、小范围的调适,逐渐把一项旧的政策转变成为一项新的政策。

宁骚版《公共政策学》课后答案

1.2 课后习题详解 1.试述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答: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是公共政策研究领域里的三个重要概念。在学科发展的早期阶段,学者们倾向于认为这些名词使用不同话语表达的同一概念,而在现阶段,主流认识倾向于认为这三者是在外延和内涵上都有明显差异的三个概念。 (1)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主要为: ①从对象上来看,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的关注重点尽管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三者的研究对象都是公共政策; ②从研究目的上来看,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都是为了获得更高效、优质的政策,达成预期的政策目标。 (2)这三个概念的区别主要为: ①主体不同 a.政策研究的主体是学术取向的职业学问家; b.政策分析的研究主体者政策分析者是应用取向的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人员; c.公共政策学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学科,它的研究主体既包括学术取向的政策研究学者,也包括应用取向的公共组织内部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者。 ②关注的重点不同 a.政策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研究范围是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和政策产出,发现和验证政策与其主体和客体之间、与有关社会和自然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 b.政策分析关注的重点或研究范围是“为了政策而分析”,即分析是一个基于政策、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研拟备选方案并从中选择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该目标的最优方案,以及对政策结果进行科学评估,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的过程; c.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研究重点或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就是公共决策。 ③目的或目标不同 a.政策研究的目的或目标是建构政策理论,创设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 b.政策分析的目的或目标是为了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决策者规划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政策蓝图; c.公共政策学的目的或目标主要是探索公共决策的固有规律,明确地以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为研究目的。 ④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不同 a.政策研究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获得学术界同僚的肯定; b.政策分析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被决策者采用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c.就应用研究、政策实践、权力运作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活动具有鲜明的功利性,以有效地控制和解决社会问题为根本诉求,十分看重研究工作对公共权力机关的功能活动所产生的作用。 2.试从日常生活中举例说明哪些类型的决策者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学从哪些方面去研究公共决策行为? 答: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研究公共决策的学问,公共政策学即研究不同类型的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又研究公共决策行为的不同方面。 (1)作为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包含以下类型: ①公共政策学研究的是组织的而非纯个人的决策行为,只有在对象具备组织特征或者参与组织决策过程或对组织决策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的情况下,才可能成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例如,非典期间,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多项防治非典的措施,这时的北京市政府就成为了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②并非所有组织的决策行为都属于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只有公共组织的决策行为才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例如,当企业发布某项治理空气污染的措施时,企业的决策行为属于私人组织的决策行为,不是公共政策学的

公共政策学.宁骚版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资料(宁骚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政策的内涵、功能与类型 一、公共政策的内涵 (二)本课程的定义 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权力机构针对社会公共问题的解决,经由一定的政治程序制定和执行的法律、法规、条例、办法等的总称。 二、特点 (一)政治性、强制性和权威性 (二)公共性和偏好性 (三)应然性和实然性的统一 (四)回应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三、功能 (一)分配功能 (二)导向功能 (三)管制功能 (四)协调功能 (五)象征功能 基本法律 制定程序的区别: 作用上区别 内容上区分 命令 条例 四、类型 第二节政策系统 一、系统与政治系统 二、政策主体与客体 (一)政策制定系统 (二)政策执行系统 (三)政策咨询系统 (四)信息系统 (五)监督系统 (六)评估系统 第二章公共政策制定的逻辑过程 第一节公共政策问题的分析 一、政策问题的内涵 (二)政策问题的特征 1、问题的一般特性 (1)相互依存性 (2)主观性

(3)客观性 (4)历史性和动态性 2、影响政策问题议题化的特征 (1 ) 问题的重要性 (2 ) 复杂性;(3)有无先例和流行程度;(4))戏剧性的和危机性的事件。 (三)公共政策问题的类型 (1)失范性问题 (2)结构性问题 二、政策问题的确认过程 1、政策问题察觉 2.政策问题的界定 3.政策问题描述 三、政策问题确定中的因果关系 (一)因果关系确定模式 (二)因果关系的利用 第二节政策目标的形成 一、政策目标的基本含义 (一)定义 (二)政策目标体系 1.方向性目标 2.调适性目标 3.量化目标 (三)政策目标与手段的关系 (四)目标的层次性 (五)政策目标确定的意义 二、公共政策的一般目标 (一)自由(免受强制或阻碍) (1)消极自由(外在自由) (2)积极自由(内在自由) 2、自由的政策边界 (二)平等 第三节政策方案的设计、评估和选择 一、政策方案设计的步骤 二、政策方案设计的步骤 一、政策方案的细化设计二、政策方案的评估 三、政策方案选择 1、乐观决策法大中取大 2、保守决策小中取大 3、折衷决策 4、后悔值决策法(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1.最大期望收益值决策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十二章 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 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 一、概念题 1.政策分析(天津商业大学2013年研) 答:政策分析是指政策研究者和研究组织以及公共决策者,把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政策的选择和公共问题的解决,在公共政策领域内创造和应用知识的复杂的社会过程。一个完整的政策分析过程包括六个步骤:第一,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分析,界定政策问题;第二,在明晰政策问题的基础上,确立政策目标;第三,根据政策目标,搜寻备选方案,并对其进行设计和筛选;第四,对各备选方案的前景和后果进行预测;第五,根据预测结果,评估各备选方案的优劣并做出抉择;第六,对政策实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估。因此,政策分析方法的适用与否对能否有效解决政策问题举足轻重,方法论及分析技术的研究有助于科学决策的推行,避免重大失误。 2.分析模式 答:政策分析是指针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公共性问题,由专业人员通过调查研究,根据掌握的事实和数据,运用科学的司法和手段,寻求解决问题最佳对策的过程。公共政策分析模式是指从实践概括而获得的不同的政策分析角度、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 3.制度分析 答:制度分析模式是政治学家对于社会政治制度、政权体制的研究,从政治体制、政府、政党、社会利益集团、民众等政治因素与公共政策形成的关系出发进行政策分析的方式。制度分析模式的核心理论可以这样阐述:公共政策是一定社会政治制度下的产物,政

策分析主要是社会政治制度分析。政治制度分析可以通过对政策形成机制的认识和改进,达到对公共政策的认识和改进。根据分析内容中政治制度的不同特征,可以将分析模式分成传统制度分析模式和现代制度分析模式。 4.理性分析 答:理性分析模式是指从经济角度出发,围绕政策资源的投入和政策目标达到最佳化及政策效益达到最大化所建立的分析模式。 (1)理性分析理论 ①西方理性分析理论最早产生于经济领域,其创始人首推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②以边沁、密尔为代表的“功利主义”者们,提出了“经济人”的分析理论。认为,人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领域的理性分析进一步扩展到非经济领域。 (2)理性分析模式 ①理性分析模式认为,面对需要解决的公共问题,为了制定出理性、科学的政策,掌握政策资源的决策系统要经过众多环节过程,每一环节都要考虑到各种可能性。 ②公共政策的理性分析需要以下基本条件: a.政策问题性质明确,结构质量优良,相关的价值认识可以全部知晓与衡量; b.可能的政策方案可以全部列出; c.决策者与规划分析人员具备搜集所有有关信息、预测每一方案结果、计算每一方案成本效益的能力。 二、简答题

宁骚《公共政策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一、概念题 1.公共政策(华中农大2007年研;中国地质大学2005年研) 答:公共政策是指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公共政策的内涵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把握: (1)公共政策由特定的主体,即由国家或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所制定及执行,政策体现了主体的意志,它与个人、企业等所做出的决定不同,其有法定的权威性。 (2)公共政策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要实现特定目标或目的。政策不是无意识或偶然性的行为,总是要实现特定的目标,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同时,政策又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起作用,具有时效性。 (3)公共政策表现为由一系列行为所构成的行动过程,是政府为解决特定社会问题以及调整相关利益关系而采取的政治行动过程。 (4)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政策总有具体的作用对象或客体,它规定对象应做什么和不应做什么;规定哪些行为受鼓励,哪些行为被禁止。政策规定常带有强制性,它必须为政策对象所遵守。 2.政策链(天津商业大学2013年研) 答:政策链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

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同一系列的决策相互衔接、相互补充,但其中一、二项政策在形态上更具有完整性,在内容和功能上更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起着统摄全系列的政策的作用,从而使得同一系列的政策环环相扣,如同一个链条。 3.政策过程 答: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的决策行为使政策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成为一个整体,而决策行为是一个从政策问题的认定到政策目标的达成这样的一个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政策系统的运行过程。政策过程研究就是分析哪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政策主体的选择行为的,是怎样影响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影响的性质和程度怎样。 4.政策科学 答:政策科学是指“以制定政策规划和政策替代方案为中心,运用新的方法论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的学问”。在定义阐述的基础上,哈罗德?拉斯韦尔进一步指出了政策科学的特点,丰富和明确了政策科学的内涵。拉斯韦尔提出了如下观点: (1)政策科学是关于民主主义的学问; (2)政策科学以理论实证主义为哲学基础; (3)政策科学与时空紧密联系; (4)政策科学具有跨学科性; (5)政策科学是学者与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学者们进行政策研究必须要有政府官员的参与; (6)政策科学体系中,必须要有“发展概念”。

宁骚版《公共政策学》课后答案

1.2课后习题详解 1.试述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答: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是公共政策研究领域里的三个重要概念。在学科发展的早期阶段,学者们倾向于认为这些名词使用不同话语表达的同一概念,而在现阶段,主流认识倾向于认为这三者是在外延和内涵上都有明显差异的三个概念。 (1)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主要为: ①从对象上来看,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的关注重点尽管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三者的研究对象都是公共政策; ②从研究目的上来看,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都是为了获得更高效、优质的政策,达成预期的政策目标。 (2)这三个概念的区别主要为: ①主体不同 a.政策研究的主体是学术取向的职业学问家; b.政策分析的研究主体者政策分析者是应用取向的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人员; c.公共政策学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学科,它的研究主体既包括学术取向的政策研究学者,也包括应用取向的公共组织内部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者。 ②关注的重点不同 a.政策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研究范围是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和政策产出,发现和验证政策与其主体和客体之间、与有关社会和自然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 b.政策分析关注的重点或研究范围是“为了政策而分析”,即分析是一个基于政策、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研拟备选方案并从中选择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该目标的最优方案,以及对政策结果进行科学评估,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的过程; c.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研究重点或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就是公共决策。 ③目的或目标不同 a.政策研究的目的或目标是建构政策理论,创设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 b.政策分析的目的或目标是为了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决策者规划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政策蓝图; c.公共政策学的目的或目标主要是探索公共决策的固有规律,明确地以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为研究目的。 ④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不同 a.政策研究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获得学术界同僚的肯定; b.政策分析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被决策者采用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c.就应用研究、政策实践、权力运作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活动具有鲜明的功利性,以有效地控制和解决社会问题为根本诉求,十分看重研究工作对公共权力机关的功能活动所产生的作用。 2.试从日常生活中举例说明哪些类型的决策者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学从哪些方面去研究公共决策行为? 答: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研究公共决策的学问,公共政策学即研究不同类型的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又研究公共决策行为的不同方面。 (1)作为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包含以下类型: ①公共政策学研究的是组织的而非纯个人的决策行为,只有在对象具备组织特征或者参与组织决策过程或对组织决策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的情况下,才可能成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例如,非典期间,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多项防治非典的措施,这时的北京市政府就成为了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②并非所有组织的决策行为都属于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只有公共组织的决策行为才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例如,当企业发布某项治理空气污染的措施时,企业的决策行为属于私人组织的决策行为,不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而如果该措施由政府或其他公共组织发布,则该决策行为就成为了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③在公共组织中,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例如全国人大制定《物权法》,这种立法行为就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十二章 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 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 1.试述知识的含义与特征。政策学知识与政策知识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答:(1)知识的含义和特征 ①知识的含义 知识是人们通过经历、观察或学习而获得的对事物的理解或会意,它依靠人们的好奇心、思维能力、记忆和想象力等得到开发、积累、传承,并在人类的活动中得到运用并发挥效用。 ②知识的特征 a.不可逆性。人们一旦掌握了某种知识,便很难被剥夺。 b.共享性。某人拥有知识并不排斥他人完整地拥有同样的知识。 c.非磨损性。知识可重复使用,且不会因使用者多少或使用频率高低而出现任何销蚀与损耗。 d.交换的不对称性。在知识交换中,卖方(输出方或转让者)并不失去知识;如果事先没有约定,卖方可以与其他人进行多次交易。 e.可传播性。知识传播越广,其成本就越低。 (2)政策学知识与政策知识 ①政策学知识与政策知识的联系 在当今的知识构成中,政策知识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政策学知识,而政策学知识只有经过一定形式的转换和运用才能发挥其促进政策目标实现的功能。 ②政策学知识与政策知识的区别 a.政策学知识是人们对公共政策的科学认识,是通过政策研究而获得的学理性知识,

表现形式是政策研究的概念、命题、理论、模型、方法等。政策学知识是一个围绕实现政策目标而形成的信息体系,这些信息被有关的政策主体与客体所认知、掌握和应用后,有利于政策目标的有效实现。 b.政策知识是有关政策的所有知识,除政策学知识外,还包括政策问题的知识。从知识的性质上可判断,那些与政策问题的背景、政策主体与客体、政策制定、政策预测、政策执行、政策调整、政策评估等相关的信息都是政策知识。 2.什么是政策分析?政策分析的要素和原则有哪些?政策分析需要处理哪些基本关系?试述政策分析的过程。 答:(1)政策分析的含义 政策分析是指政策研究者和研究组织以及公共决策者,把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政策的选择和公共问题的解决,在公共政策领域内创造和应用知识的复杂的社会过程。政策分析是一项职业化的分析活动及其过程。政策分析的范围既包括政策内容本身,也包括政策问题的形成、政策规划及政策的合法化、政策的执行与结果等阶段的政策过程。 (2)政策分析的要素和原则 ①政策分析的要素 a.问题。问题作为公共政策分析中的基本要素,比技术问题、效益问题要复杂得多。 b.目标。作为政策分析要素的政策目标,是指公共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力求完成的任务,确定政策目标是政策分析过程的中心任务。 c.方案。备选方案是指为实现政策目标,对设想采用多种方法、手段,以及达到目标的步骤进行系统表述的文本。

宁骚《公共政策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

第五章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 一、概念题 1.公共政策系统 答:政策系统是指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政策系统是公共政策运行的载体,是政策过程展开的基础。政策主体(政策活动者)一般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政策客体是指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政策环境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2.公共政策主体 答:公共政策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全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公共政策主体主要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利益集团、思想库、大众传媒和公民个人等。公共政策主体的两种划分方式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参与者、体制内和体制外。公共政策主体不仅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而且在公共政策的执行、评估和监控等环节都发挥着积极的能动作用。 3.官方决策者 答:官方决策者是指广义的政府,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我国,执政党在公共政策制定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故在我国,官方决策者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执政党。

4.非官方参与者 答:非官方参与者是指除官方决策者之外参与公共政策全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包括利益集团、政治党派、大众传媒、思想库和公民个人等,其作为体制外的力量,通过游说官方决策者,施加压力,从而影响公共政策过程。 5.利益集团 答:利益集团是指因兴趣或利益而联系在一起,使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向政府施加影响,进行非选举性的鼓动和宣传,用以促进或阻止某方面公共政策的改变,以便在公共政策的决策中,体现自己的利益主张的松散或严密的组织。利益集团具有两大特征:①有共同的利益和主张;②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利益集团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有直接游说、间接游说、司法诉讼、政治捐款、示威抗议等。 6.思想库 答:思想库是指由各种专家、学者组成的跨学科的综合性政策研究和政策咨询组织。其主要的工作是进行综合性政策理论研究、政策规划、政策设计、政策分析、政策评估等,帮助政府部门和机构进行决策,以提高公共政策质量。思想库是政策主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政策研究中起着巨大作用,没有思想库卓有成效的研究,政府就会在公共政策上束手无策。 7.阿罗不可能定理 答:阿罗不可能性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是指,如果众多的社会

公共政策学_宁骚_(2010最新版) 复习资料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一.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的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1.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①研究对象②概念体系③研究方法 2.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 3.公共政策学的诞生地为美国。 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2011-07) 1.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指的是公共权力机关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 1)、具体的个别政策; 2)、政策群和政策链; 3),政策一般; ***政策群: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 ***政策链: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 2.政策系统。 对政策系统的研究应予重视的四个突出问题: 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 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 有四种类型:①线性结构②职能结构③线性—参谋结构④矩阵结构 3.政策过程:决策行为是选定目标和选取最优化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决策行为是一个有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阶段、环节或程序组成的完整的政策过程;政策过程是一个自始至终不断地进行选择的过程,即分析哪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政策主体的选择行为的,是怎样影响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影响的性质和程度怎样。 三.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依据研究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 1.研究程序的设计; 2.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 3.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 四.研究设计的程序: 1、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 2、确定假设 3、收集系统资料 4、资料分析 5、做操作性研究 6、撰写研究报告 五.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 1、一手资料的收集: (1)定量的一手资料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2)定性的一手资料收集方法: ①无结构访谈法,又称深度言谈法,可分为个别访谈法和集体访谈法 ②实地观察法③非参与观察法④参与观察法 2、二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有: ①内容分析法②二次分析法③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 六.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 常用的一些方法: 1、公共政策的系统分析方法;包括政策系统的环境分析、目标分析和结构分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