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展现孩子的天赋是家长的终极使命

展现孩子的天赋是家长的终极使命

展现孩子的天赋是家长的终极使命
展现孩子的天赋是家长的终极使命

杨东平:展现孩子的天赋是家长的终极使命

作为家长,你知道自己身上肩负了哪些重要的使命吗??很可惜,很多家长只知道分数和名次。其实今天的竞争不是‘争第一’,而是‘找唯一’——找到真正属于你的特长优势。?观察和发现属于孩子独特的禀赋、潜质、爱好,才是家长身上肩负的最重要使命。因为,教育的真谛,就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传统家教陷入“可悲处境”

一个小学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考了双百,回到家里却嚎啕大哭。他的妈妈很奇怪:“你考了双百为什么要哭?”这个小学生回答:“班里还有一个同学也考了双百,我们是并列第一。”

这是一段经常发生在母子间的对话,一个孩子考了98分,回家向妈妈报喜,妈妈黑着脸说:“怎么没考100分?”

“我们现在想反问一句:‘妈妈你为什么没有当市长?’家长做不到的事情让小孩来承担,这是非常残酷的。”在杨东平看来,现有的儿童教育体系中,存在大量违背教育初衷的“反教育现象”。知名大学毕业的硕士、博士,从小就把同学当成敌人,为了争第一,考试前故意把同学的笔记本藏起来。这些近乎“残酷”的现实大量存在,究其原因,与现有的家庭教育现状不无关联。“我们曾有历史悠久的传统家教,在今天已经大幅度、大面积沦陷了,我们的家庭教育已处于比较可悲的处境。”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约有6200万教育边缘化群体——留守儿童,占全国少年儿童总数的1/4,这些家庭中,亲子隔离、家庭分裂,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即使是剩下的3/4家庭中,家庭教育也被学校教育挤占,家庭成为了学校的“第二课堂、第二战场”。

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下,培养出了“有理想没方向,有个性没主见,有学历没学问,有知识没文化,成年人未成人”的“新生代青年”。他们虽然取得了文凭,但对应的精神世界没有得到成长、过于贫瘠。一些年轻人只关注明星八卦、看韩剧。还有一些大学生求职由家长陪同,从人格状态上来判断还是

一个未成年人。他们没有主见,不敢选择,处处依赖家长,这就是现代家教的一个后果。

观察和发现属于孩子的独特禀赋

家庭教育为何重要,它到底承担了哪些功能?在理论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功能有着清晰的划分。因此,在发达国家,学生在校时间受到严格控制。尤其是小学生,下午一点半要求家长必须把孩子接回家。因为学校面对大量的学生,提供的是一个公共、普遍的课程。而对于学生个别的关注、指导和观察则须由家长来完成。

论坛中,杨东平用两个故事阐述这个问题。一位毕业于中科大少年班的“神童”,拿到了美国一所知名大学的生物化学博士。博士毕业的当天,她做出了一个“令人咋舌”的决定——把博士文凭寄给父母,并告知“你们要求我做的事情我完成了,今后,我要做自己的事情,那就是去电台当主持人”。很多人不解,要做主持人,是不是非得考个美国博士?“但是现实很无奈,这是父母给她的压力,为她做出的选择。一直到成年后,她才做出了属于自己的选择。”杨东平说。

而另一个相反的案例,则是一个“差生”逆袭拿诺奖的励志故事。他从小到大都是“差生”,中学生物老师给他写下评语:“我知道你很喜欢生物,但是你想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是毫无希望的。”他把这句话裱在镜框里,挂在墙上。这时,只有一个人对他抱有信心,就是他的母亲。这位母亲始终坚信儿子在生物领域极具天赋,因为暑假带儿子去公园玩,他蹲在地上数了两千条毛毛虫。2012年,这位“差生”获得了诺贝尔生物学奖,他就是英国人葛根。

“从今天开始,家长请给自己增加一个新使命,不要光盯着考分,而是点亮孩子的心灵,找到儿童成长的方向,把这些当作自己的终极使命。”杨东平说,从上面两个事例不难看出,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要培养孩子的一些基本品质,如遵守游戏规则,有感恩之心,乐于助人、有宽容心、为人正直,学会尊重,乐于分享,善以待人等。

“这些品质是一个青少年需要在日常生活、人际交往过程中逐渐学习的,这需要家长非常用心地去引导和培养。”杨东平说,除了培养孩子的人格外,

家庭教育更重要的功能是,观察和发现属于孩子独特的禀赋、潜质、爱好。在杨东平看来,没有个性就没有真正的成长、成才。如今,一些学校老是教育学生不要偏科,要全面发展。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前两年就提出了一个强烈建议,改变全面发展的方针,强调“个性发展”。其实,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方针都是个性化的。自己能够做到的就是自我发现,个性发展。

“我们常说一句话,‘教育的真谛,就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这意味着,家长并不是要给孩子灌输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让孩子自我发现、自我实现。”杨东平表示,家长在学校教育之外,从小发现孩子有没有属于自己的禀赋、爱好、特长,想方设法点燃孩子心中的火焰,让他们尝试做不同的事情,鼓励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帮助他找到真正的爱好。让每一个孩子的天赋展现是家长的终极使命。

成功家庭教育的三个衡量标准

家庭教育如此重要,那衡量成功的家庭教育有哪些标准呢?杨东平列举了三大标准。

首先,在儿童期,教孩子与书为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其次,培养孩子的情商,而不是更多强调智商。家长要提炼并关注孩子的情商,使他成为一个大气、包容、有爱心的人。

最后,孩子到高中阶段形成明确的个人爱好,有主动学习的方向。孩子有了兴趣作为引导,学习也变成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除此之外,孩子未来过得幸福与否也是判断家庭教育成功的“试金石”。周国平对幸福做过如下定义:“一个人要获得幸福,要做好两件事。即八小时内找到一件自己喜欢的且能够干好的事,八小时外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这样,24小时都幸福。”

在杨东平看来,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并非易事。尤其是学历越高的人,进入婚姻越困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他们最适合交往的时候,动机和能力被学校、家长和考试抑制住了。最活跃、最热烈、最有交往愿望的时候,不让他们交往,说不能分心。等到博士考完了,这个季节过去了。”杨东平说。

因此,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终生幸福。在美国的学校,与人交往、尤其与异

性的交往,被看作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如果发现一个男生或女生在外面没有异性同伴,不善于与异性交往,老师可能就要找他谈话了,是不是需要帮助创造一些机会,这是需要学习属于情商的内容。

家长要保持一颗强大的平常心

《三字经》有云,“子不教,父之过”,谈及家庭教育,杨东平还特别强调了父亲的作用。在他看来,那些“成年人未成年”的孩子,很大程度要问责于父亲。因为社会学家将人的天性归纳为亲密性和独立性。前者包括亲子互动的时间和亲子之间的情感,这部分主要来源于母爱的放大;而独立性则更多来源于父亲。父亲在事业上打拼的形象,常常给予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父亲的重要使命就是帮助孩子逐渐长大成人。

杨东平举例说,在欧洲贵族的教育中,一个男孩在四五岁之后就要交给男保姆来照顾,男保姆给孩子讲述强盗、航海等内容的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勇敢心灵。父亲除了要教育孩子敢于冒险,走自己的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性别认可,尤其是女孩。“时常对妻子实施家暴的丈夫,会对女儿造成非常负面的性格影响。”

最后,杨东平也提醒家长,要保持一颗“强大”的平常心。不要被“起跑线”的竞争所忽悠,不要被学校的排名和升学率所诱导,而要坚持自己的人才观。仔细考虑一下,你的孩子是否一定要上名牌大学?是否一定要被当作神童来培养?还是,只要他们有一技之长、有自己的爱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个普通人就足够了。

在日本、台湾等地考察时,杨东平发现当地学生的志向都很“渺小”,有的喜欢当蛋糕师,有的想开服装店。“这就是大多数人正常的选择,过一个自己喜欢做的、能够做的、对社会有意义、也能养活自己的生活。”杨东平说,如今一些家长教育孩子,定下过高的目标,其实没必要。

今年的父亲节,杨东平收到了一条来自女儿的短信——“我可能没有实现你的愿望,没有什么闪光的业绩,我只能做好你的小棉袄,祝你父亲节快乐。”作为父亲,杨东平一直很关注女儿的生活。他说,做一个普通的工作者,能够投入社会自食其力,就很好了,这是大多数人能够达到的目标。“如果家长都

有这个平常心,不要拼命争第一,压力就会小很多。”

除了降低期望值,家长自己要放松。“如今不少老师很强硬,会训斥家长,家长还是要下决心,将保护儿童作为首要己任。”杨东平说,保证小学阶段每天多睡一小时、每天多玩一小时。老师批评家长要多承担,这个最低标准在今天也很有价值,需要努力去营造和争取。

孩子若不懂得与世界如何相处_所有的教育都是徒劳

为人父母的终极使命,其实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并且需要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为孩子提供与外界接触的机会,鼓励孩子参加社会活动。 1 我倒觉得,事情肯定不是“一下子”变糟糕的。 这女孩身上,肯定一向有些糟糕的特质,比如不善与人交往、不懂尊重他人、心理脆弱、责任心差……只是在大学毕业前,这些统统都被成绩掩盖了。 很多家长都有一个错误思维——孩子嘛,健康快乐成绩好就一切OK。

所以,在她两岁时,你给她做花样早餐、教她学英语单词,却没有教她要懂规矩有礼貌,她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见到长辈不问好,你不以为然。于是她工作后,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大吃零食大声说话,遇到领导视若无睹,都觉得理所当然。 在她五岁时,你让她学书法学钢琴学跆拳道,却没有教她怎么跟小朋友愉快地玩耍,她霸占公共玩具你由她去,她受欺负你帮她打回去。于是她工作后跟老同事抢电脑争业绩,总是无意识地侵犯别人,屡屡与人发生冲突,又不知如何解决。 她十岁时,你只关注她有没有考优秀被表扬,却没有告诉她要尊重老师感恩父母,她对长辈大喊大叫,你觉得勇气可嘉,吃饭时别人没落座她就大快朵颐,你觉得她吃饱就好。于是工作后领导夹菜她转桌,领导开门她上车,领导开会她唠嗑,还丝毫意识不到有何不妥。 她十五岁时,你全心都是她能不能考上好大学,却没有教她如何让内心强大,老师一个冷眼她成绩就下降,亲戚一句闲话她就恼羞成怒,你和她同仇敌忾,认为都是老师和亲戚的错。于是工作后领导批评几句她就想辞职,工作出一点问题她就惶恐不已,难以承受。 她二十岁时,你总想着她能不能找到好工作,却没有告诉她人性复杂、世道艰难,不舍得她吃一点苦。于是毕业后她出个差加个班就叫苦连天,面对同事的排挤孤立、明争暗斗,全无应对能力。 她可能如你所愿考上了名校,拿了很高的学位,甚至还多才多艺。但是,她自私、冷漠、脆弱、没担当、不懂事……完全不适应社会。 在社会这片海,她刚一下水,就出现巨大的排异反应。别人的毛毛雨,都是她的狂风暴雨,别人的小浪花,都是她的惊涛骇浪。 友谊的小船就翻了,工作的大船就沉了,人生的巨轮也漏了。 她头破血流,你不知所措。 社会才是检验一个人和一对父母的最终标准。而这个标准,是综合性的。

父母的终极使命

父母的终极使命,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 1 前段有个妈妈找我咨询。 她儿子从小就是学霸,一路重点学校,一直年级前三,最后保送进了名牌大学。 可是大学毕业一年,他失业三次。前两次是没过试用期,第三次是自己估计通不过,主动打包走人了。 然后他就拒绝再找工作,现在已经在家闷了快半年,整天打游戏到深夜,无节制地吃垃圾食品。 这位妈妈急得起火,偷偷打电话给儿子的前领导。对方也坦诚,说:你儿子对工作不上心,好几次安排他工作,他根本就不干,还没有任何理由,批评他一次,第二天人家就不上班了。而且他不太懂事,开会老呛领导,走廊里见了老总从来不打招呼,跟同事相处也不好…… 这些话让她很吃惊。她承认儿子确实有点自我,但没料到问题如此严重。 她说,“我一个那么优秀的儿子,以前一直是我的骄傲,我也觉得自己是挺成功的母亲,但怎么一下子就变成这样了呢?” 2 我倒觉得,事情肯定不是“一下子”变糟糕的。 这男孩子身上,肯定一向有些糟糕的特质,比如不善与人交往、

不懂尊重他人、心理脆弱、责任心差……只是在大学毕业前,这些统统都被成绩掩盖了。 很多家长都有一个错误思维——孩子嘛,健康快乐、成绩好就一切OK。 所以,在他两岁时,你给他做花样早餐、教他学英语单词,却没有教他要懂规矩有礼貌。他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见到长辈不问好,你不以为然。于是他工作后,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大吃零食大声说话,遇到领导视若无睹,都觉得理所当然。 在他五岁时,你让他学书法学钢琴学跆拳道,却没有教他怎么跟小朋友愉快地玩耍。他霸占公共玩具你由他去,他受欺负你帮他打回去。于是他工作后跟老同事抢电脑争业绩,总是无意识地侵犯别人,屡屡与人发生冲突,又不知如何解决。 他十岁时,你只关注他有没有考优秀被表扬,却没有告诉他要尊重老师感恩父母。他对长辈大喊大叫,你觉得勇气可嘉,吃饭时别人没落座他就大快朵颐,你觉得他吃饱就好。于是工作后领导夹菜他转桌,领导开门他上车,领导开会他唠嗑,还丝毫意识不到有何不妥。 他十五岁时,你全心都是他能不能考上好大学,却没有教他如何让内心强大,老师一个冷眼他成绩就下降,亲戚一句闲话他就恼羞成怒,你和他同仇敌忾,认为都是老师和亲戚的错。于是工作后领导批评几句他就想辞职,工作出一点问题他就惶恐不已,难以承受。 他二十岁时,你总想着他能不能找到好工作,却没有告诉他人性复杂、世道艰难,不舍得他吃一点苦。于是毕业后他出个差加个班就

父亲的小作坊,让管理我无从下手,真的让我情何以堪8.doc

父亲的小作坊,让管理我无从下手,真的让我 情何以堪8 我想我们应该差不多,都是80后的吧!我觉得吧,一定要多跑业务,多接订单,现在不管单大单小都接了,有些赚到,有些白忙活,甚至还有倒贴钱,那也有什么办法呢? 只有客户多了,你就可以挑客户做单了,单小款慢的也就舍得放了! 我不知道你是做什么的,我家是做钮扣的,可能行业不同,但有一点,我们应该是一样的,那就是父辈们已经帮我们打下基础了,给我们一个方向了,接下来就看我们了。想我们这辈的白手起家的也不少啊,比起他们,我们就幸福多了吧! 我们能不能把这条道越走越远,越走越宽,我觉得我们要两边看,两边学: 这两边看是指,一看优秀的,看他们是为何有这种成就的,这种成就肯定不是生来就带了的,都是靠自己慢慢积累起来的,我们这辈人还是挺幸福的,但这幸福是父母给我们的,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还不知道要怎么努力,因为我们还有退路,有退路的人,一般都安于现状。二看,比你差的,看他们为何沦落这步田地,这必定有一部分是不想前进的,你是否想做这样的人呢?希望答案是否定的; 这两边学是指,一是学成功的人的为人处世,要多多的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和这样的人多交流,多交谈,多打交道,是不

是同行都没有关系,一定会学到很多,一段时间下来,一定有很多收获的;二学,比你差的,你也一定要学会看到那些人的问题是在,如果你自己身上也有一样的毛病,那就马上开始改掉吧,不然,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向他们靠拢了。 我想我们这一辈的人,一定会比长辈们幸福的多,希望这幸福更多的是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 营销(Marketing) 什么是营销 营销(台湾称为:行销)是关于企业如何发现、创造和交付价值以满足一定目标市场的需求,同时获取利润的学科。营销学用来辨识未被满足的需要,定义、量度目标市场的规模和利润潜力,找到最适合企业进入的市场细分和适合该细分的市场供给品。 营销经常由企业组织中的一个部门专门负责,这样其实有利有弊。利在:便于集中受过营销训练的群体专门从事营销工作;弊在:营销不应该仅限于企业的一个部门来进行,而应该在企业所有活动中体现出来。 根据杰罗姆·麦卡锡在《基础营销学》下的定义:营销是指某一组织为满足顾客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 营销学中的主要概念 包括市场细分(segmentation)、目标市场选择(targeting)、定位(positioning)、需要(needs)、欲求(wants)、需求(demand)、

认识弟子规

认识弟子规 大家好,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下弟子规,相信很多家长和同学已经耳熟能详,倒背如流,也能理解是什么意思,但是我想问您弟子规您真的学明白了吗? 弟子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到,所谓身教大于言传,在孩子成长期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很多家长可能发现孩子在2岁左右的时候开始模仿父母的一些动作,模仿父母说话,都可以体现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现在很多家长都要求孩子做这个,做那个,但是自己真正做到了嘛?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刘毓秀所创,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分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至今被列入清华大学的校训。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的圣贤教育,可谓代代相传,在物质文明的今天,古老的东西并不意味着过时,因为智慧,真理是永恒的。 弟子规是一门修德行的课程,修行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在孩子的生长教育中,家庭教育占首要位置,在家庭对品德德行上的贡献,让孩子知道根本在哪里?做事的尺度,分寸,避免本末倒置,把人比作一棵大树,修大树的根,使其有足够的养分,才能枝繁叶茂,如今的家长都在给叶子浇水,往往达不到想要的效果。那我们看看如何才能正确,有效的修我们的根呢?

弟子规,圣人训:我们是要向古圣先贤学习,拜古圣先贤为师,圣人是如何教导我们的,“圣”字又是什么意思呢?这里指通达,宇宙运行规律,生命起源,生存的终极使命,可以把人,自然,宇宙连接起来,天地人贯通合一,知道的,说出来的,做的都能表现的一致,在儒家思想里叫做知行合一,佛家叫做觉行圆满,所以我们要拜圣人为师。 首孝悌,次谨信:首先我们要孝悌,最普遍的就是孝顺父母,那怎么样才算是孝敬父母呢?给父母钱?给他们买礼物?这些都不是孝顺父母的最佳答案。在父母年龄大了奉养父母,一些动物都是可以做到的,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这些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是最基本的,也不是我们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第一、养父母之身 对父母的生活要进行关怀,引导父母的饮食习惯,研究更多正确的养生之道,让父母的身体不需要依靠这些西药,这才是正确的方向。平常要多叮咛父母不可以吃太咸,不可以吃太油,然后让他了解要多吃蔬菜水果,健康的身体是弱碱性的状态,而肉类食物都是酸性的,摄入过多,久而久之体质就酸化。有一句话叫“酸性体质是万病的根源”,所以我们应该引导父母正确的养生之道。古书中记载,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我们就要把他们当做小孩子来关怀照顾。老人在晚年比较容易觉得孤独,寂寞,而身体也比较虚弱,我们应该常常体恤父母身体状况。每年定期体检,在季节交替时,为父母准备好换季的衣服。如果不住在一起,打电话也是尽了一份孝心。 第二、养父母之心 让父母顺心,让父母如意,不忤逆父母,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面对现在青少年的小朋友都有一个特殊的时期,叫做叛逆期,都是为了自己想摆脱父母的安排找借口,然而在年少时期所做的大部分决定都是不成熟的标志,涉世未深,经验不足,肯定是会吃亏的,从而让父母跟着着急,操心,这都是不应该做的事情。 第三、养父母之志 为人父母都期望着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养父母之志,用自己的德行去奉献社会,赢得别人的赞赏,这是父母最欣慰的事情,如果在外面和其他小朋友打架,别人会说这个孩子的德行不好,家教不好,会给父母贴上坏的标签。在外的行为举止是父母的一张名片,我们要成为父母的光彩和荣耀。 那么最后我们一起讨论孝敬父母还有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呢?而你有没有做到呢? 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探讨,欢迎热爱国学的你!和我们一同进步

孩子若不懂得与世界如何相处-所有的教育都是徒劳

孩子若不懂得与世界如何相处-所有的教育都是徒劳

为人父母的终极使命,其实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并且需要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为孩子提供与外界接触的机会,鼓励孩子参加社会活动。 1 前阵子与一位同事聊天,她向我说出她最近的苦恼: 女儿毕业一年了,可是最近又失业在家,无所事事,这已经是她毕业后第三次失业。 女儿以前不是这样的,学生时代,成绩一直相当优秀,我们从小就给她上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初中高中也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由于成绩突出学校直接保送了名牌大学。 大学期间也拿过不少奖学金,还经常在班会上发表演讲。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工作后就完全变了。

同事忍不住打电话给女儿的前领导问了原因,领导的话让她焦虑不已:你女儿工作态度懒散,做事不主动不说,安排的本职工作还总是拖拖拉拉,而且还接受不了批评,一说就发脾气走人。 听了前领导的话同事很吃惊:“我一个那么优秀的女儿,以前一直是我的骄傲,我也觉得自己是挺成功的母亲,但怎么一下子就变成这样了呢?” 2 我倒觉得,事情肯定不是“一下子”变糟糕的。 这女孩身上,肯定一向有些糟糕的特质,比如不善与人交往、不懂尊重他人、心理脆弱、

责任心差……只是在大学毕业前,这些统统都被成绩掩盖了。 很多家长都有一个错误思维——孩子嘛,健康快乐成绩好就一切OK。 所以,在她两岁时,你给她做花样早餐、教她学英语单词,却没有教她要懂规矩有礼貌,她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见到长辈不问好,你不以为然。于是她工作后,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大吃零食大声说话,遇到领导视若无睹,都觉得理所当然。 在她五岁时,你让她学书法学钢琴学跆拳道,却没有教她怎么跟小朋友愉快地玩耍,她霸占公共玩具你由她去,她受欺负你帮她打回去。于是她工作后跟老同事抢电脑争业绩,总是无意识地侵犯别人,屡屡与人发生冲突,又不知如何解决。

让孩子瞎努力最终毁掉的就是孩子的一生

让孩子瞎努力,最终毁掉的就是孩子的一生对于当代中国父母来说,最焦虑的事情,莫过于孩子的教育。 深谙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他们,恨不得把最好的都给孩子,直接将孩子捧到宝座上。 为此,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说: “孩子,我让你好好努力,只是不想你将来吃苦。” “孩子,不奋斗的人生,注定会低人一等。” 口号说得好听,现实却很残酷: 孩子拼尽一生追求的终点,只是别人的起跑线; 你拼尽一生给予孩子的资源,只是别人看不上的边角料。 而孩子被迫放弃了爱好、追求、想法与欲望,按着父母的规划一步步走,也走失了自己。 让孩子瞎努力,最终毁掉的就是孩子的一生。 1 父母盲目跟风 只会苦了孩子 有人说,中国父母和外国父母最大的区别就是: “中国父母都在给孩子‘进补’,而外国父母却给孩子‘做减法’。” 在中国,孩子没参加任何培训班就是另类,不仅同学好奇,连其他家长也不懂。 “你家孩子就这么聪明,不用上补习班?”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啊,多学点东西,才不会落后。”

丽丽妈妈就是一个典型。 她是公司高管,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连对女儿的要求也是。 丽丽读四年级时,成绩一下子掉了下来,丽丽妈立刻给她报了全科补习班。 可孩子天天熬夜学到十一点半,成绩反而越来越差。 丽丽妈特意请了家教,每月1万块,每天晚上都给女儿上课。 那天我去找丽丽妈,看到丽丽呆呆地坐在书桌前,抬头看了我一眼,又继续低头看书了。 我很心疼孩子,之前多有灵气啊,现在都给折腾没了。 丽丽妈却毫不在意:“只要成绩上得去,她就算成了呆子我也乐意。” 多少父母和丽丽妈一样,盲目跟风给孩子报这种班、那种班,却没考虑过孩子受不受得了。 不管孩子成绩好不好,报补习班一定是有用的。 兴趣要从娃娃抓起,弹钢琴、学画画、学武术,一样都不能少。 可孩子真的可以学这么多东西吗? 可孩子真的乐意接受这些东西吗? 父母们管不了那么多。 他们都是“为了孩子好”,所以一再跟孩子强调: “这是我们的良苦用心,你一定要好好学!” 中国式父母,正在用付出毁掉下一代。 关注 | 废掉一个孩子最隐蔽的方式,就是逼着他瞎努力

家庭教育经典材料

影响全美国家长的一句话:“我的工作您可以请别人代替,而我的孩子不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 当今社会要求每个职业都必须持证上岗,唯有家长这一职业是“无证上岗”。人生唯一不能失败的事业就是教育孩子。 做一个学习型家长 第一、营造家庭良好氛围,提升家长自身素质 第二、单有爱心还不够,还要学会讲究方法 第三、学会调整期望值,不要要求太高 第四、教育孩子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第五、勇于承担责任,立即行动 …… 愿所有的父母都能获得:天下第一职业父母上岗证 马克思曾经说过:“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 “学无止境”应成为我们每一位家长的座右铭。但愿每一个家庭都能够在创建“学习型家庭”上下工夫,花力气,使家长真正能和孩子一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家庭教育的“五过行为” 1.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 2.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 3.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 4.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 5.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 孩子最不喜欢家长的五种行为 1、动不动发脾气教训人 2、老拿别人跟自己相比 3、父母感情不和,常吵架 4、常在别人面前数落自己的缺点 5、经常吃喝玩乐打麻将赌博等 孩子最喜欢家长的五种行为 1、信任自己占37.8% 2、尊重自己的意见占37.6% 3、父母感情和睦占30.9% 4、尊重子女的隐私占25.7% 5、性情开朗幽默感占23.9% 家长应有的基本观念 1、孩子只是孩子。 2、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 3、重视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行为习惯。

4、成功使孩子自信,挫折使孩子成长。 5、孩子是变化着的,引领他思考未来。 学会五多五少——掌握与孩子说话的艺术 多商量,少命令 多关怀,少空洞 多尊重,少讽刺 多感谢,少抱怨 多鼓励,少批评 十项聆听要诀 一.不要俨然做家长,更要关心我成长 二.不要请我挨棍子,更要给我留面子 三.不要非得我听话,更要听我多说话 四.不要人前小看我,更要处处相信我 五.不要怕我弄脏手,更要让我多动手 六.不要骂我不争气,更要常为我鼓气 七.不要把我当填鸭,更要帮忙我卸压 八.不要责怪我无知,更要鼓励我求知 九.不要逼我成超人,更要教我学做人 十.不要只顾看电视,希望对我多重视 恶劣关系+管教=叛逆 亲密关系+管教=顺服 现代家庭教育十大理念 1.学会向孩子学习。 2.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 3.教育孩子首先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 4.没有优良的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5.现代家庭教育的核心是育人。 6.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 7.问题孩子的产生主要源于问题家长。 8.关注家长生命成长,改善家长自身素质 9.学会平等交流是两代人共同成长基石。 10.社会、家庭、学校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好孩子。 我们要坚信每个小孩子在来到世界之前都是天使,我们对每一个生命都要充满敬畏。 天使需要翅膀,家长和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给天使缝补翅膀。真正的陪伴是要让他飞起来。信任他,给他力量,让他就能飞起来。 做一名好家长、好老师的终极使命只有四个字,就是“陪伴成长”。 “陪伴成长”就是在孩子成长的每一阶段,去体会并且欣赏成长中所有的欢乐与酸楚,去洞察并且包容地陪伴,在陪伴中引导,而不是板起面孔训斥。 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媒体多样化,孩子们的信息量大增,视野扩大,

相关文档